TCD检查60例基底动脉偏头痛临床分析

TCD检查60例基底动脉偏头痛临床分析

一、TCD检查基底动脉型偏头痛60例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邓迪洋[1](2021)在《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选用眩晕宁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使用电子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关于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实验文献,其中国内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重庆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国外数据库包括: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检索时间为自各相关数据库起始日至2020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遵循本研究制定的纳入与排除标准,各自独立进行文献的筛选、提取及质量评价工作。通过使用Rev Man5.4软件对临床有效率、临床痊愈率、TCD检查结果(以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主)、纤维蛋白原、总胆固醇等观察指标进行Meta分析。因本研究纳入文献所涵盖的不良反应数据偏低,故仅为描述,无法进行相关Meta分析。结果 从国内外数据库检索共得到146篇相关文献,最终纳入文献16篇,全部为RCT文献。受试者共1544例,其中眩晕宁片试验组493例,常规西药对照组430例;眩晕宁片联合西药试验组311例,常规西药对照组310例。(1)临床有效率:(1)眩晕宁片组与常规西药组:RR=1.18,95%CI为[1.12,1.24],P<0.00001(2)眩晕宁片联合西药组与常规西药组:RR=1.18,95%CI[1.11,1.26],P<0.00001;(2)临床痊愈率:(1)眩晕宁片组与常规西药组:RR=1.60,95%CI为[1.37,1.87],P<0.00001,(2)眩晕宁片联合西药组与常规西药组:RR=1.39,95%CI为[1.21,1.59],P<0.00001;(3)TCD检查结果(以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为主):(1)眩晕宁片组与常规西药组:MD=5.26,95%CI为[3.46,7.05],P<0.00001,(2)眩晕宁片联合西药组与常规西药组:MD=5.71,95%CI为[4.51,6.92],P<0.00001;(4)血浆粘度:(1)眩晕宁片组与常规西药组:MD=-0.20,95%CI为[-0.39,-0.01],P=0.04,(2)眩晕宁片联合西药组与常规西药组:MD=-0.20,95%CI为[-0.48,0.08],P=0.17;(5)纤维蛋白原:眩晕宁片联合西药组与常规西药组MD=-0.46,95%CI为[-0.99,0.07],P=0.09;(6)总胆固醇:眩晕宁片组与常规西药组:MD=0.04,95%CI为[-0.26,0.35],P=0.78;(7)红细胞比容:眩晕宁片组与常规西药组:MD=-0.06,95%CI为[-0.15,0.03],P=0.17。(8)不良反应:16篇文献中有6篇文献描述了不良反应,其中4篇文献表明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另2篇文献试验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1)眩晕宁片与常规西药相比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更能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与痊愈率、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浆粘度;而在总胆固醇、红细胞比容两个指标方面均未发现优势;(2)眩晕宁片联合西药组与常规西药组相比眩晕宁片联合西药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更能提高的临床有效率与痊愈率、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而在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两个指标方面均未发现优势;(3)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出现例数较少,这可能与用药时间较短有关,其安全性需进一步后续相关评估。因本次研究纳入的文献质量与数量均偏低,使得所提供的证据强度不足,影响了此次研究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开展更多高水平、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行更加严格的验证与评估。

亚妮[2](2021)在《《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自身前后对照研究的方法,对比观察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后的ESCV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收缩期峰值流速的变化情况,科学评价采取短刺手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否快速有效地缓解眩晕及疼痛,改善功能,明确短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在实践中推广应用。方法:选择于2018年4月至2021年1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3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设计,治疗前采集患者的ESCV以及TCD相关指标,治疗时采用《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分别于治疗1周、2周后观察比较患者的ESCV以及TCD相关指标,TCD指标观察基底动脉和双侧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峰值(Vs)、血管搏动指数(PI)和血管阻力指数(RI)的变化。结果:通过对研究对象治疗前后(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评分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比较,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评分结果均有所增加,平均总分也从16.47±2.461分提高至22.69±3.1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比较,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的评分结果均有所增加,平均总分也从16.47±2.461分提高至25.83±2.4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比较显示,除头痛外,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日常生活、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以及总分均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RVA-Vm、RVA-Vs、LVA-Vm、LVA-Vs、BA-Vm、BA-Vs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的 RVA-PI、RVA-RI、LVA-PI、LVA-RI、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RVA-Vm、RVA-Vs、LVA-Vm、LVA-Vs、BA-Vm、BA-Vs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的 RVA-PI、RVA-RI、LVA-PI、LVA-RI、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进一步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的LVA-Vm、BA-Vm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研究对象治疗后1周与治疗后2周的RVA-Vs、RVA-Vm、RVA-PI、RVA-RI、LVA-Vs、LVA-PI、LVA-RI、BA-Vs、BA-PI、BA-RI,均 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显示二者无差异。在安全性方面,试验全程均未有患者报告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一、通过临床试验可以得出初步结论: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取穴少而精,具有较为确切、特异的临床效果;二、《灵枢》短刺法因其简单、直接、强刺激的手法操作特点,在临床用于治疗椎动脉型颈椎具有一定优势;三、在试验过程中,无不良事件发生,《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可靠。

桑正荣[3](2021)在《佛手定偏汤治疗肝郁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佛手定偏汤治疗肝郁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进一步研究推广佛手定偏汤在偏头痛中的应用治疗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肝郁血瘀型偏头痛门诊患者纳入本次研究,依照就诊的前后次序进行数字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其中治疗组患者口服佛手定偏汤中药配方颗粒,200ml/次,早晚各一次;对照组予以盐酸氟桂利嗪胶囊,5mg/次,每晚一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计28天。在初次就诊时与2个疗程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的头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HAMD评分、TCD血管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指标异常分布状态进行评估,通过头痛症候积分及中医证型积分的改善情况综合评价佛手定偏汤治疗肝郁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在整个观察治疗期间,治疗组1例患者剔除,对照组中1例患者脱落,1例剔除,最后实际纳入统计分析的67人,其中治疗组34人,对照组33人。结果:1.治疗前基线资料比较:主要包括两组治疗前偏头痛类型、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5.76%,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达到76.47%,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佛手定偏汤临床疗效和盐酸氟桂利嗪相当;中医肝郁血瘀证型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85.29%,对照组有效率63.64%,治疗组中医证型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3.头痛症候积分比较:两组头痛单项症状积分及总积分治疗后均较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头痛次数、头痛程度、头痛持续时间单项积分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头痛伴随症状单项积分与头痛症状总积分在治疗后降低程度上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4.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肝郁血瘀证的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5.HAMD评分:治疗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HAMD积分改善不明显(P>0.05)。6.TCD血流Vs状态异常分布: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CA、ACA血流Vs异常比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CA、VA、BA血流Vs异常比例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只有MCA两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Vs异常比例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其余血管,两组组间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7.安全性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安全指标无异常变化,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说明佛手定偏汤的临床安全性较好。结论:佛手定偏汤能明显降低偏头痛患者头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能改善TCD血管Vs异常状态,且安全性良好。

骆亮生[4](2020)在《定眩合剂加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痰瘀互阻型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加味定眩合剂联合倍他司汀对痰瘀互阻型眩晕患者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颅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及血流变的影响,评估痰瘀互阻型眩晕患者服用加味定眩合剂+倍他司汀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选120例眩晕患者,研究期间剔除2例,脱落2例,有效病例1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56例,治疗组患者60例。两组均分为三型:痰瘀互阻证、痰瘀互阻兼痰浊重证、痰瘀互阻兼瘀血重证。治疗组根据证型辨证分别予以加味定眩合剂联合倍他司汀;加味定眩合剂加竹沥,天南星联合倍他司汀;加味定眩合剂合桂枝茯苓丸联合倍他司汀口服,对照组予以口服倍他司汀。一个疗程为14天。观察同一证型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眩晕症状积分,以及颅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血流变的变化。结果: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不同证型眩晕患者的眩晕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1.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眩晕症状积分优于相应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及对照组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2、与用药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颅内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有显着改善,组内数据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以治疗组效果更优。3.用药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的血流变全血粘度、全血粘度高切与低切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相应对照组,组间差异显着(P<0.05)。结论:加味定眩合剂与倍他司汀联合使用可有效减少痰瘀互阻型患者的眩晕发作次数,缓解症状及伴随症状严重程度,缩短发病持续时间,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眩晕患者的颅内血流速度及降低血液粘度有关。

高畅[5](2020)在《颞三针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探讨经验效穴“颞三针”配合相关腧穴的刺络放血疗法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期中的即时、短期的治疗效果,阐明两种疗法相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意义,为本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并为此疗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按其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颞三针加刺络放血组)和对照组(常规针刺组),两组各为40例。其中,治疗组颞三针取平刺法,进针深度为0.8-1寸:可为滞针手法(连续单向捻转3至4周),也可为快速捻转法,使病人整个颞部可见麻胀沉重感为宜。余下的两组少阳经穴位交替行三棱针刺络放血疗法,针刺时用左手拇指按压在针刺部位的下端,局部皮肤从而可完全暴露,确定好腧穴的位置,用右手持三棱针快速刺入此部位皮下2-3mm,紧接着马上退针,用手对皮肤周边行挤压处理,令少量血液自然流出即可。对照组则施以常规针刺疗法。两组患者均隔天治疗1次,一个疗程共5次,总疗程为2个。待完成全部治疗,通过分析对比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头痛症状积分、VAS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大脑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有效率,评估最终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卡方检验和t检验均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在首次治疗半小时后头痛VAS评分皆明显降低,且对比未治疗时结果显示P<0.01,即表现出显着差异;通过对比两组研究对象首次治疗30min后的疗效评分,能够发现相较对照组,治疗组表现出优势,且P<0.01,即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在治疗后的头痛症状积分上,相较对照组,治疗组表现出优势,且P<0.01,即存在较为显着的差异,这提示治疗组在改善偏头痛症状方面要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总体疗效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部平均血流速度,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5)。结论颞三针联合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具有良好的即时镇痛效果,可有效改善脑部供血状况,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临床研究价值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图0幅;表9个;参106篇。

张叶[6](2020)在《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CS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CSA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共纳入就诊于甘肃省中医院痹病科门诊符合肝阳上亢型CSA病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中药组、针刀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予头痛方治疗,1剂/日,早晚两次温水冲服;针刀组予“颈七刀”治疗,每周一次;观察组予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方法同上;三组观察时间均为3周。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查中双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Right Vertebral Artery,RVA)及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的血流速度进行记录分析;观察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三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颈性眩晕与日常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相关指标和主要症状及体征的变化进行记录分析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1)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头痛、头晕、颈肩痛、视物模糊、听觉异常、恶心呕吐等方面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头晕、视物不清、恶心呕吐等证候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在头痛、头晕、颈肩痛、视物不清、听觉异常等证候方面改善情况优于中药组(P<0.05),针刀组在改善患者颈肩痛证候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中药组在改善恶心呕吐证候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2)TCD血流动力学分析:三组治疗后TCD中LVA、RVA、BA血流速度均较前明显改善(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中药组、针刀组(P<0.05)。(3)颈性眩晕与日常功能评分:在治疗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时,三组患者头痛、眩晕、颈肩痛、日常生活能力及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均较前明显好转(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眩晕、头痛、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方面优于针刀组(P<0.05),在改善眩晕、头痛、颈肩痛方面优于中药组(P<0.05)。(4)VAS评分:治疗后及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三组患者头痛及颈肩痛VAS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优于中药组、针刀组(P<0.05),针刀组在改善颈肩痛VAS积分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P<0.01)。(5)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结束后,针刀组总有效率为76.67%;中药组总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经统计学分析,观察组治疗本病优于针刀组、中药组(P<0.05)。(6)三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可显着改善肝阳上亢型CSA患者的头晕、头痛、耳鸣、视物模糊及听觉异常等中医证候,能明显提高患者TCD中LVA、RVA、BA的血流速度,能够明显改善CSA患者的颈性眩晕评分及日常功能评分以及VAS评分,且安全性良好,可作为临床治疗肝阳上亢型CSA的一种治疗方案。

翁俊利[7](2020)在《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旨在通过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观察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提供新的选择方案,并与常规推拿治疗方法进行对比,观察二者疗效差异,初步探寻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作用机理,更好的发挥其治疗优势,为临床治疗颈性眩晕患者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选取自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底前来云南省中医医院推拿科以及骨伤科就诊的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1-60编成序号,然后利用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即对照组30例和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施以常规推拿方法治疗[1],治疗组30例患者施以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两组中每位患者每次给予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天治疗1次,每周5次,2周为1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即可评估临床疗效。疗效观察的指标主要为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TCD测出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眩晕障碍量表(DHI)及眩晕强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并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资料均符合正态性),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差值符合正态性),非正态分布数据及等级资料对比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ESCV评分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总评分治疗前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间比较,结果显示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在ESCV/眩晕症状、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生理及社会适应评分等五个方面,两组治疗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眩晕症状、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等四个方面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在生理及社会适应方面,P>0.05,说明两组之间对比无明显差别。(2)椎-基底动脉TCD检测结果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LVA(椎动脉左侧)、RVA(椎动脉右侧)、BA(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组间相对比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对比,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LVA、RVA、BA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LVA、RVA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BA水平的改善程度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3)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DHI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Z=-1.133,P=0.257>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组内对比,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DH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861,P=0.006<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眩晕强度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t=0.888,P=0.378>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两组的眩晕强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1),具有显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组间对比,试验组眩晕强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2.018,P=0.04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在改善眩晕强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临床疗效比较:经1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治愈2人(6.7%),显效18人(60.0%),有效2人(23.3%),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0人(0%),显效12人(40.0%),有效13人(33.3%),总有效率为83.3%,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经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显示有明显差异(Z=-2.002,P=0.036),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和常规推拿法均能有效治疗颈性眩晕患者。(2)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TCD测出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眩晕障碍量表(DHI)及眩晕强度视觉模拟评分表(VAS)以及临床疗效率,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治疗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说明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对治疗颈性眩晕病症明显优于常规推拿法,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李岩[8](2018)在《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对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文献研究,探讨推拿在偏头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特点与不足,总结推拿用穴、推拿手法、施术部位、推拿联合疗法等临床应用规律,以期更好的指导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提高治疗效果,为推拿治疗偏头痛的研究,提供文献理论借鉴。通过临床观察发作期偏头痛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SF-MPQ评分、MSQ评分、相关血管活性物质5-HT、SP和CGRP的含量表达及TCD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对偏头痛患者的治疗效果,以期探讨其镇痛抗炎的神经、血管机制。方法:文献研究应用中医文献学和数据挖掘的研究方法对2018年1月1日以前CNKI收录发表的推拿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通过人工筛除与本研究无关的文献,对纳入研究的临床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偏头痛的推拿用穴、推拿手法、施术部位、联合疗法、诊断标准、观察指标、疗效标准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软件统计分析。临床研究参考本文献研究的相关研究指标,对符合纳入的96例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按1:1:1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推拿组(推拿治疗)、针刺组(疏肝调神针刺法治疗)三组,每组32人。所有纳入病例治疗时间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发作期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积分、SF-MPQ评分、MSQ评分、血浆5-HT、SP、CGRP的含量以及TCD示颅内主要动脉(ACA、MCA、PCA、BA、VA)的收缩峰值血流速度(Vs)的变化情况,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文献研究中偏头痛的推拿临床应用穴位共计96个,其中经穴91个,奇穴5个;推拿手法共50种,其中复合手法23种,单一手法27种;推拿治疗偏头痛的联合治疗方法共17种,涉及15种诊断标准,涉及引用5种疗效判定标准,11种疗效观察指标。2.临床研究一般资料比较: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各组临床症状积分、SF-MPQ得分、MSQ得分、血浆5-HT、SP、CGRP的含量以及ACA、MCA、PCA、BA、V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等各项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各组间具有可比性。3.总有效率比较: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总显效率(87.5%)高于推拿组(71.9%)和针刺组(65.6%),且总有效率(93.6%)亦高于推拿组(81.3%)和针刺组(7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临床症状积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针刺组、推拿组三组患者在头痛发作的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各项评定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的改善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P<0.01)。5.SF-MPQ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SF-MPQ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均显着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两两比较,治疗后的PRI感觉评分和PRI情感评分,观察组和推拿组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后的VAS评分和PPI评分及SF-MPQ总评分,观察组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MSQ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的MSQ评分均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均P<0.05)。7.血浆5-HT、SP、CGRP的含量表达比较: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浆5-HT、SP、CGRP的含量均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组间两两比较,观察组血浆5-HT、SP和CGRP的改善情况均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TCD血流速度比较:与治疗前比较,Vs主要表现为增快的三组患者治疗后各动脉的Vs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MCA、ACA、BA、VA的下降情况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s主要表现为减慢的三组患者治疗后各动脉的Vs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MCA、ACA的升高情况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TCD表现为Vs增快的组间比较,观察组MCA、ACA、BA、VA的改善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均P<0.05),TCD表现为Vs减慢的的组间比较,观察组MCA、ACA的改善均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均P<0.05)。结论:1.推拿治疗偏头痛手法种类丰富,疗效可靠,患者接纳度高,优势显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能够减少头痛发作的次数,缩短头痛发作持续的时间,降低疼痛的强度,有效缓解头痛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还能降低异常升高的MCA、ACA、BA、VA等动脉的血流速度,提高异常缓慢的MCA、ACA的血流速度,实现对脑血流的双向调节,从而改善脑灌注。并能减少血管活性肽类物质5-HT、SP和CGRP的释放,调节外周血中血管活性物质的含量,促使血管恢复正常舒缩功能,对偏头痛具有镇痛作用和治疗效果。3.推拿、疏肝调神针法以及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三种不同治疗方法对偏头痛患者均有治疗作用,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作为一种联合治疗方法,既能发挥针刺、推拿的不同作用,又能发挥针刺与推拿的协同作用,能巩固强化治疗效果,因此在偏头痛的治疗方面疗效确切,其近期疗效和远期效果均优于单纯推拿或针刺的单一治疗方法。4.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以治神、守神为原则,具有行气活血,疏通经络,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通过推拿、针刺对穴位、经络的联合刺激从而起到疏肝理气、宁心安神、活血熄风、通络止痛的治疗作用。5.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正是通过将推拿手法操作和针法刺激所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热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改善局部与脑组织的灌注和血氧供给,从而有效缓解颅内血管的痉挛收缩,促使颅内血管正常舒缩功能的恢复,实现对血流速度的调节,改善脑血流,缓解头痛症状;同时推拿联合针刺的机械刺激作用于局部组织及其神经、血管,能够增强局部组织及其神经、血管的功能,加快炎性物质的代谢吸收,消除区域内血管及支配神经的炎症,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减少血管活性肽类物质SP、CGRP和5-HT的释放,降低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减少对血管壁的伤害性刺激,抑制痛觉过敏现象的产生,提高组织痛阈,从而发挥镇痛作用;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通过对血管活性物质含量的调节,促使血管正常舒缩功能的恢复,间接实现对脑血管的调控,改善脑血流,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

谷松[9](2015)在《高压氧结合养血平肝方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采用高压氧结合养血平肝方治疗基底型偏头痛,观察治疗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共收集基底型偏头痛患者65例,将所收集的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3例,药物对照组32例。治疗组治疗方案:采用密封式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 MPa (2. 0ATA),升压25 min,稳压65min,在稳压期内,前后各30 min采用面罩吸纯氧,中间5min吸舱内空气,减压25min,每日治疗1次。同时服用养血平肝方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日晚睡前口服。通过一个疗程10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VRS及非疼痛时间变化以及基底动脉Vs、Vm、Vd和PI指标变化,评定临床效果。结果:(1)65例基底型偏头痛发作期患者中51例TCD表现为基底动脉血流减慢,9例患者检查显示血流速度正常,5例患者TCD显示血流速度加快。(2)两组VAS、VRS及非疼痛时间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VR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非疼痛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并且治疗组(P<0.01)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P<0.05)明显。(3)TCD检测结果显示,两组间Vs、Vm、Vd、和PI各指标数据在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BA的Vs、Vm、Vd各指标均有增加,并且与氟桂利嗪对照组(P<0.05)相比,治疗组(P<0.01)改善的程度更明显,治疗组PI下降明显;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两组治疗方法均能够显着改善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头痛发作频度及发作时头痛程度,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治疗方法均能够改善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改善基底动脉供血,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治疗组33例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高压氧结合养血平肝方治疗基底型偏头痛安全有效。

谷松,过伟峰[10](2014)在《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观察其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收集基底型偏头痛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收集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治疗方案:采用密封式多人空气加压舱,治疗压力为0.2MPa(2.0ATA),稳压65min,期间面罩吸纯氧30min×2,中间吸空气5min,降压25min,每日治疗1次。对照组予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日晚睡前口服。通过一个疗程10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1)治疗前两组VAS、VRS及非疼痛时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VAS、VR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非疼痛时间均较治疗前明显延长,并且治疗组(P<0.01)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P<0.05)明显。(2)TCD检测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s、Vm、Vd、和PI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A的Vs、Vm、Vd均有增加,并且治疗组(P<0.01)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P<0.05)明显,治疗组PI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两组治疗方法均能够显着改善基底型偏头痛患者发作时头痛程度及发作频度,改善患者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且高压氧治疗优于药物治疗。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有效,其机理之一可能为高压氧能够抑制炎性介质及血小板释放,增加基底动脉供血。

二、TCD检查基底动脉型偏头痛60例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CD检查基底动脉型偏头痛60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设计
    1.2 文献纳入标准
    1.3 文献排除标准
    1.4 文献检索
    1.5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6 质量评价
    1.7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情况
    2.4 Meta分析结果
讨论
    1 研究结果
    2 西医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2.1 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认识
        2.2 危险因素与发病机制
        2.3 诊断
        2.4 治疗
    3 中医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研究概况
        3.1 病名
        3.2 病因病机
        3.3 治疗
    4 本研究对临床用药的建议
    5 本研究的新颖性与局限性
    6 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眩晕宁片组方的药理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
        1 药理学研究
        2 临床研究
        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风池穴的古典文献记载和现代医学研究概述
        1 中医对风池穴的认识
        1.1 风池穴的名称渊源、定位及归经
        1.2 风池穴的作用功效与主治病症
        1.3 风池穴的针刺手法
        1.4 风池穴的其他外治疗法
        2 现代医学对风池穴的研究
        2.1 层次解剖结构
        2.2 风池穴的作用机制
        2.3 风池穴的安全性研究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认识
        1 概述
        2 流行病学调查
        3 发病机制
        3.1 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
        3.2 机械性压迫学说
        3.3 交感神经刺激学说
        3.4 其他致病学说
        4 现代医学治疗现状
        4.1 非手术治疗
        4.2 手术治疗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二 研究方案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剔除标准
        6 脱落标准
        7 中止试验标准
        8 治疗方案
        8.1 选穴处方
        8.2 器械
        8.3 操作方法
        9 疗效观察指标
        10 观察时间
        11 安全性指标
        12 统计学方法
    三 技术路线图
    四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1.1 性别分布
        1.2 年龄分布
        1.3 病程分布
        1.4 证型分布
        2 试验结果
        2.1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ESCV)结果比较
        2.2 研究对象治疗前后TCD结果比较
    五 讨论
        1 一般资料结果讨论
        2 试验结果讨论
        3 中医理论探讨
        4 现代医学机制解释
        5 《灵枢》短刺法的优势特点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佛手定偏汤治疗肝郁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中止标准
        1.6 剔除标准
        1.7 脱落标准
        1.8 签署伦理审查知情同意书
    2 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估计
        2.2 分组方法
        2.3 治疗方案
        2.4 质量控制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价
        2.7 安全性评价标准
        2.8 统计学处理
        2.9 技术路线图
    3 研究结果
        3.1 病例纳入及完成情况分析
        3.2 一般基线资料比较
        3.3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单项头痛症候积分比较
        3.4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头痛症状总积分比较
        3.5 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3.6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3.7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3.8 两组患者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治疗前后比较
        3.9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TCD血管Vs异常状态比较
        3.10 两组安全性分析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并发抑郁障碍的共性认识
    2 中医对内伤肝郁血瘀性偏头痛的认识
    3 导师疏肝活血法治疗偏头痛的学术思想讨论及佛手定偏汤的立论依据
        3.1 佛手定偏汤的来源及方义
        3.2 现代药理研究
    4 结果分析
        4.1 一般资料分析
        4.2 综合临床疗效与头痛症状积分结果分析评价
        4.3 中医证候积分及中医证型疗效评价
        4.4 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
        4.5 TCD血流速度指标评价
结语
    1 结论
    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偏头痛中西医研究进展
    1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1 定义及流行病学
        1.2 .偏头痛病因的分析探讨
        1.3 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1.4 偏头痛现代医学治疗认识
    2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2.1 病名及症状的认识
        2.2 中医学病因病机的认识
        2.3 中医学对偏头痛治疗的认识
    3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4)定眩合剂加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痰瘀互阻型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章 中医对眩晕的认识
    1 中医病名
    2 中医病因病机
        2.1 饮食不节,上犯脑窍
        2.2 情志失调,清窍受扰
        2.3 劳倦内伤,脑失所养
        2.4 久病不愈,脑络瘀阻
    3 中医治疗
        3.1 中药辨证论治
        3.2 针灸治疗
        3.3 推拿疗法
        3.4 正骨疗法
        3.5 刺络拔罐
        3.6 其它疗法
    4 优势与不足
第二章 现代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1 发病机制
        1.1 内耳迷路的机械性刺激
        1.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3 内耳淋巴代谢失调
        1.4 药物对内耳前庭和耳蜗的中毒损害
        1.5 耳石脱落引起良性位置性眩晕
        1.6 其它学说
    2 现代医学药物疗法
        2.1 眩晕的预防
        2.2 急性期治疗
        2.3 联合用药
    3 现代医学非药物疗法
    4 优势与不足
第三章 临床研究
    1 病例选择
        1.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1.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2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病例分组
        2.3 治疗方法
        2.4 其他注意事项
        2.5 观察内容与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分标准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眩晕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
        3.3 两组患者各证型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积分比较
        3.4 两组患者各证型治疗前后VS 比较
        3.5 两组患者各证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3.6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3.7 随访
第四章 讨论
    1 立法依据
    2 方药分析
    3 研究结果分析
    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5)颞三针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1.5 剔除以及脱落标准
    1.2 治疗方案
    1.3 观察指标
        1.3.1 偏头痛症状积分
        1.3.2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
        1.3.3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1.4 疗效判定
    1.5 研究结果及疗效分析
        1.5.1 统计学处理
        1.5.2 研究结果与分析
        1.5.3 安全性评价
    1.6 讨论
        1.6.1 偏头痛流行病学研究
        1.6.2 偏头痛发病机制
        1.6.3 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治疗
        1.6.4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1.6.5 颞三针的临床应用
        1.6.6 刺络放血疗法在偏头痛治疗中的应用
        1.6.7 针刺镇痛机理的分析
        1.6.8 临床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1.7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针灸治疗偏头痛研究进展
    2.1 毫针刺法
    2.2 电针疗法
    2.3 头针疗法
    2.4 穴位注射法
    2.5 耳针疗法
    2.6 穴位埋线疗法
    2.7 特色针法及推拿疗法
    2.8 针药联合
    2.9 综述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A 偏头痛疗效评分表
附录 B 患者知情同意书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6)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临床研究
    1 试验设计
        1.1 样本量估算
        1.2 随机方法
    2 临床资料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5 剔除标准
        2.6 脱落标准
        2.7 脱落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观察指标
        3.3 疗效判定标准
        3.4 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记录
        3.5 统计学处理
    4 结果
        4.1 三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比较
        4.2 三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与分析
        4.3 安全性评价
讨论
    1 CSA病因病机探讨
    2 对CSA肝阳上亢型的认识
    3 头痛方治疗肝阳上亢型CSA的理论依据
    4 “头痛方”组方用药及分析
    5 “颈七刀”分析
    6 导师经验总结
    7 结果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病例报告表
文献综述
    1 辨证分型
    2 中医治疗
    3 现代医学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习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1 资料
    1.1 病例的选择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排除、脱落病例的处理
2 方法
    2.1 研究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疗效评定标准
    2.4 疗效观察指标
    2.5 不良反应的处理和记录
    2.6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对比
    3.2 两组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总评分对比
    3.3 两组椎-基底动脉TCD检测结果
    3.4 两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对比
    3.5 两组眩晕强度评分(VAS)对比
    3.6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3.7 不良反应
4 讨论
    4.1 中医学理论依据
    4.2 西医学理论依据
    4.3 结果分析
5 结论
6 问题与展望
    6.1 存在的问题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进展
    1.祖国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1.1 病名的认识
        1.2 病因病机
        1.3 中医药治疗
    2.现在医学对颈性眩晕的认识
        2.1 发病机制
        2.2 临床诊断
        2.3 西医治疗
    3.小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1:知情同意书
附件2: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附件3:眩晕障碍量表
附件4:视觉眩晕强度评分表
致谢

(8)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理论研究
    一、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一)偏头痛的病名探讨
        (二)偏头痛的病因病机
        (三)偏头痛的治则治法
        (四)中医治疗现状
    二、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
        (一)偏头痛的临床特征
        (二)偏头痛的流行病学研究
        (三)偏头痛的发病机制
        (四)偏头痛的病理生理
        (五)偏头痛的治疗进展
    三、推拿治疗偏头痛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
        (一)源文献的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临床研究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中止试验标准
        (六)剔除、脱落标准
        (七)脱落处理
    二、研究方法
        (一)分组方法
        (二)治疗方法
        (三)疗程设置
        (四)疗效观察指标
        (五)疗效评定标准
        (六)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三)简氏疼痛评分比较
        (四)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五)血管活性物质 5-HT、SP、CGRP含量比较
        (六)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比较
        (七)临床疗效比较
        (八)依从性与安全性观察
讨论
    一、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的操作释义
    二、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理论依据
        (一)气血、经络学说是治疗偏头痛的理论基础
        (二)神经、血管系统是治疗偏头痛的物质基础
    三、 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的作用机制
        (一)改善血管舒缩功能,双向调节脑血流
        (二)调节与偏头痛发作相关的血管活性物质含量
        (三)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组织血氧含量
        (四)调节炎性因子含量,解除神经无菌性炎症
    四、临床疗效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9)高压氧结合养血平肝方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现代医学对基底型偏头痛的研究概况
        1.1 基底型偏头痛为偏头痛的一种特殊类型
        1.2 椎-基底动脉(VBA)系统的解剖、功能特点
        1.3 基底型偏头痛(BAM)发生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1.4 基底型偏头痛(BAM)的治疗
    2 中医学对偏头痛的研究概况
        2.1 偏头痛病名证候的研究
        2.2 偏头痛病因病机的研究
        2.3 偏头痛的中医治疗
        2.4 预防调护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及分组
        1.2 基本情况
        1.3 先兆症状构成情况比较
        1.4 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情况
        1.5 两组治疗前头痛发作时疼痛程度及发作频度情况比较
    2 诊断标准
        2.1 现代医学诊断标准
        2.2 中医学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4 治疗方法
        4.1 治疗组
        4.2 对照组
        4.3 对照组治疗药物的选择
    5 观察指标的选择,记录及检查方法
        5.1 观察指标的选择
        5.2 观察记录方法
        5.3 TCD检查方法
    6 统计分析
    7 研究结果
        7.1 临床疗效比较
        7.2 治疗前后两组Vs、Vm、Vd、PI各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
    8 讨论
        8.1 疗效分析
        8.2 高压氧结合养血平肝方治疗基底型偏头痛机理及优势分析
    9 结论
    10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方法
        1.3.1 临床疗效性指标
        1.3.2 TCD检测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TCD各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
3 讨论

四、TCD检查基底动脉型偏头痛60例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眩晕宁片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D]. 邓迪洋.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灵枢》短刺法针刺风池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D]. 亚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佛手定偏汤治疗肝郁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桑正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定眩合剂加味联合倍他司汀治疗痰瘀互阻型眩晕的临床研究[D]. 骆亮生. 扬州大学, 2020(04)
  • [5]颞三针配合刺络放血法治疗瘀血型偏头痛的疗效观察[D]. 高畅.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6]头痛方联合“颈七刀”治疗肝阳上亢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 张叶.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颈椎微调配合头部九宫穴按揉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 翁俊利.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推拿结合疏肝调神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 李岩.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高压氧结合养血平肝方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D]. 谷松.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5(12)
  • [10]高压氧治疗基底型偏头痛的临床研究[J]. 谷松,过伟峰. 中医临床研究, 2014(16)

标签:;  ;  ;  ;  ;  

TCD检查60例基底动脉偏头痛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