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组成关系的研究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组成关系的研究

一、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利青[1](2021)在《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对深松增密的响应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籽粒灌浆是实现籽粒高产的关键阶段,种植密度的增加是玉米产量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深松可有效缓解密植条件对玉米单株的不利影响,进而调控高密条件下植株的生长发育并促进籽粒干物质积累。为探究玉米灌浆特性对深松增密的响应机制,本研究选择1970s-2010s五个年代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的玉米单交种为试验材料,设置了常规浅旋(RT)和深松耕作(SS)两种耕作方式以及4.5万株/hm2、7.5万株/hm2、10.5万株/hm2三个种植密度,从冠层光合性能、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及其构成、籽粒营养品质等角度,系统分析了在深松和浅旋两种耕作方式下随着种植密度增加不同年代品种各项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内部依赖关系,进而揭示玉米灌浆特性对深松增密的响应机制。为内蒙古地区选育高产玉米品种,采取增密和深松措施提高玉米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差异机制:品种更替过程中,2010s品种改善了冠层光合性能,保证了花后适宜的光合绿叶面积及光合持续时间。各阶段籽粒灌浆持续时间及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的显着提高是导致2010s品种粒重增加的主要原因。有效穗数和百粒重的显着提高保证了2010s品种的高产需求,同时在品种更替过程中,籽粒淀粉及粗蛋白含量共同协调着玉米品种籽粒干物质的积累过程。(2)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对种植密度的响应机制:种植密度增加后,植株冠层光合性能显着降低,种植密度越高,降低速率越快。增密后,籽粒渐增期和快增期灌浆速率的显着降低导致平均灌浆速率的显着降低,灌浆持续时间的变化品种间存在差异,2010s品种平均灌浆速率的降低幅度相对更小,灌浆持续时间的增幅相对更大。增密后,保证有效穗数增长的同时稳定粒重的降低幅度是2010s品种增产的主要原因,且增密过程不利于籽粒总淀粉和粗蛋白含量的积累。(3)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深松调控机制:深松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保证植株良好的生长发育,缓解了冠层光合性能因生育进程的推进及种植密度增加而导致的下降速率,延长了冠层光合时间,且对2010s品种作用效果更明显。快增期及缓增期灌浆速率的提高是深松提高籽粒平均灌浆速率的主要原因。由于2010s品种在灌浆过程中,快增期和缓增期比重的增加,导致2010s品种籽粒干物质积累对深松的响应幅度明显高于其余年代品种。深松提高了增密过程导致的有效穗数的增加幅度,降低了增密过程导致的穗粒数和百粒重的减少幅度,且深松也有利于籽粒容重和籽粒总淀粉含量及S1、S2阶段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

张金丹[2](2021)在《增密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文中提出针对绿洲灌区玉米生产氮肥投入大、氮素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开展大田试验,设4.5万株/hm2(低)、6.0万株/hm2(中)、7.5万株/hm2(高)三种密度,单作和间作两种种植模式,270 kg/hm2(减量25%)、360 kg/hm2(传统)两种施氮梯度,探讨密度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揭示在减量施氮条件下密植结合间作提高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机理,以期为试区构建氮肥减量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减量施氮使玉米减产,密植对减量施氮玉米籽粒产量有补偿效应,且密植结合间作其补偿效应更明显;存在籽粒产量补偿效应的原因是减量施氮增强了玉米对小麦的竞争力(Amw),而玉米密度增加弱化了Amw、增强了麦后玉米恢复效应(Rm)。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玉米籽粒产量降低了4.3%~10.0%。中、高密度玉米籽粒产量较低密度分别提高了16.8%~23.5%、26.4%~39.4%。中、高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籽粒产量的补偿效应分别为11.1%、19.0%,中、高密度结合间作其补偿效应为50.5%、72.1%;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平均Amw提高了26.9%。中、高密度平均Amw较低密度分别降低了17.6%、31.3%。Amw与籽粒产量呈负相关;减量施氮使玉米的Rm降低了8.9%。中、高密度较低密度玉米的Rm分别提高了12.8%、19.0%。Rm与籽粒产量呈正相关。2.减量施氮降低了玉米植株吸氮量,密植有效补偿了减量施氮对植株吸氮量的负效应,且结合间作植株吸氮量的补偿效应增强;减量施氮结合密植间作可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玉米植株吸氮量减少11.3%。中、高密度较低密度玉米植株吸氮量提高了7.0%~11.4%、22.6%~26.9%。高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吸氮量的补偿效应为10.1%,中、高密度与间作结合其植株吸氮量的补偿效应为25.9%、49.5%;减量施氮较传统施氮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9.9%~14.6%、21.1%~34.0%。相对于传统施氮低密度单作处理,减量施氮结合中、高密度间作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9.4%、15.1%和100.1%、129.4%。3.减量施氮降低了玉米茎、叶氮转运量,但密植对减量施氮玉米茎叶氮转运量存在补偿效应,且结合间作进一步增强了密植的补偿效应;减量施氮使玉米带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减少,密植间作进一步降低了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减量施氮降低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但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土壤脲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出补偿效应。减量施氮使玉米茎、叶的氮转运量降低了31.5%、15.1%。高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茎、叶氮转运量的补偿效应分别为17.9%、9.7%,中、高密度结合间作其茎和叶氮转运量的补偿效应为25.5%、34.9%和29.9%、28.8%;减量施氮结合中、高密度间作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较传统施氮低密度单作处理降低了23.8%、26.6%和6.4%、9.3%;中、高密度结合间作对玉米土壤带土壤尿酶和过氧化氢酶补偿效应分别为19.7%~44.7%、25.3%~47.1%和5.9%~48.4%、12.2%~51.6%。因此,在绿洲灌区,可以用密植结合间作种植模式来补偿由于减量施氮造成的玉米减产及氮素吸收降低的负效应,从而实现减氮与玉米高产、氮肥高效利用的双赢结果。

孙明月[3](2021)在《滴灌施肥对土壤氮素及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调控效应》文中提出滴灌施肥是推进农作物高效节肥增产的主要技术之一,它能够将养分精确的分布在作物根系周围。为了研究滴灌施肥对土壤氮素及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调控效应,2019-2020年在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河南新乡基地进行试验。设定N0 kg/hm2,N165 kg/hm2,N210 kg/hm2,N255 kg/hm2,N300 kg/hm2五个氮肥梯度,设定漫灌和滴灌两种灌溉方式,以郑单958为供试品种,并运用小立方原位根土取样器进行取样,分析土壤氮素利用率、土壤水分含量与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特征以及植株氮素与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等,明确玉米根系与土壤含水量、土壤氮素利用率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协调性对玉米产量的调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植株干物质及植株氮素的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发现,滴灌施肥与漫灌施肥相比,显着增加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与叶面积指数以及玉米花前干物质转运量与花前干物质转运率,在N255水平达到最高;N255水平下,滴灌施肥处理的LAI在V6、V12、VT和乳熟期分别为0.67、3.49、4.56、4.53,与漫灌施肥处理相比分别增加4.7%,4.6%,5.8%,10.2%;玉米的花前干物质积累和花后干物质积累分别为7935.33 kg/hm2、16053.17kg/hm2,与漫灌施肥条件相比显着增加了13.1%、44.1%。在滴灌施肥处理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玉米各个器官的氮素积累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施氮量过高过低会抑制玉米的各项指标。(2)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不同施氮量对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的协调性影响发现,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滴灌施肥处理显着提高了0-50 cm的土壤含水量,与漫灌施肥处理相比,维持根区的土壤含水量时间较长;随着玉米生育时期的延长,滴灌施肥处理的土壤含水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V6和R6时期最小,在R3乳熟期达到最大值;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硝态氮的含量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铵态氮的含量呈现先“降—升—降”的趋势;土壤的Nmin的浓度集中分布在表土层中,与土层深度和RLD成反比。(3)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协调的影响发现,滴灌施肥水平下的根系长度显着大于漫灌施肥水平,促进根系向下层土壤中生长;对不同土层中根长密度(RLD)分析可知,滴灌与漫灌条件下不同施氮处理间玉米根系分布基本相似,滴灌条件下不同氮水平的玉米RLD分布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大量集中在0-20 cm的表土层中;滴灌条件下各处理剖面土壤含水量均在14%-17.8%之间,含水量等值线凹凸不平,即剖面土壤含水量分布不均匀,各处理玉米RLD分布区域随着施氮量增加明显扩大。滴灌施肥条件下的RLD分布区域扩大下移至30 cm土层,且在40 cm土层处少有分布。而漫灌施肥条件下的RLD在40 cm的土层中分布较少。滴灌施肥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升高,土壤表层含水量也随之升高;而漫灌的土壤含水量变化则不明显,说明滴灌施肥水平比漫灌施肥水平的储水能力强。(4)研究不同灌溉方式下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氮素利用率及产量构成发现,滴灌施肥条件下的氮素利用率NUE、NRE、NIE以及籽粒的氮素积累均显着大于漫灌施肥处理;滴灌施肥条件下的PEPN、AEN、PEN均显着小于漫灌施肥处理,而REN显着大于漫灌施肥处理,在NHI上无明显差异;随着施氮量的升高,PPEN、AEN、PEN逐渐下降;滴灌施肥条件下,2019年与2020年的产量变化范围(除N0外)分别是5.71-7.57 t/hm2、9.78-10.79 t/hm2;漫灌施肥条件下,2020年的产量变化范围(除N0外)是10.06-12.48 t/hm2;且均在N255 kg/hm2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0.79t/hm2、7.56 t/hm2;滴灌条件下的单穗重N1、N2、N3、N4分别为160.79 g、167.84 g、173.88 g、174.05 g,较漫灌施肥处理增加了9.6%、5.55%、1.6%、5.2%;因此,在滴灌技术水平不增产的情况下,N255水平下优化施氮是提高产量的最佳施氮量。

贾志锋[4](2021)在《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燕麦作为高寒地区人工草地最重要栽培草种,由于栽培措施落后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优良品种种子高产潜力受限。施肥和种植密度是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关键措施,而有关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影响燕麦种子产量的相关机理尚不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以青海省主推燕麦品种青燕1号为材料,于2016至2017年在青海东部农业区湟中县设置5个氮肥水平、3个密度水平,采用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从叶片生理、光合特性、农艺性状、抗倒伏和土壤养分组成及微生物群落等方面解析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高寒地区燕麦种子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种子和秸秆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种子产量和秸秆产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随播种密度增加,种子产量先增后降,而秸秆产量持续增加。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种子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2016年和2017年年种子产量分别为4002.0 kg·hm-2和3653.9 kg·hm-2,净收益分别为8191.6元·hm-2和7275.6元·hm-2。(2)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农艺性状和穗部激素含量。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9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燕麦单株穗长、每穗小穗数、每穗粒数、每穗种子重和千粒重较180 kg·hm-2施氮量处理下分别增加了29.58%、63.09%、145.12%、47.59%和20.78%。燕麦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9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组合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穗部赤霉素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195.14%和174.03%。(3)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随播种密度增加,开花期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增加,30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较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的燕麦叶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丙二醛和脱落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5.92%、9.69%和21.50%;而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赤霉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降低了12.20%、17.80%、19.97、25.82%和12.87%。播种密度增加会导致燕麦叶片上、下表皮厚度变薄,主维管束面积和叶绿体数量下降等显微结构变化。但施用适量氮肥可以缓解这一现象,90 kg·hm-2施氮量效果最佳。(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旗叶光合作用、相对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增加,旗叶的净光合速率和相对叶绿素含量呈先增后降的变化;叶面积指数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播种密度增加先增后降。90 kg·hm-2施氮量和180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净光合速率最高,较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提高45.77%。施氮量、播种密度及燕麦种子产量与燕麦旗叶净光合速率及叶面积指数间显着相关。(5)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形态特征和倒伏性状。燕麦株高、穗部特征、茎部特征及根部特征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但随播种密度的增加不断降低;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处理下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粗系数、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达到最大值。茎部力学特征随施氮量和播种密度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倒伏指数最低,第二、第三茎节倒伏指数分别为23.85%和21.53%。倒伏指数与株高、穗长、穗位高、重心高度、茎直径、秆壁厚、节间长、茎秆弯曲力矩、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间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426~0.756之间,而与穗高系数、茎秆穿刺强度、茎秆折断力、茎秆弯曲性能和茎秆折断弯矩间显着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582~-0.744之间。(6)施氮量和播种密度显着影响燕麦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随施氮量增加,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先增后降,而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135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土壤肥力最佳,硝态氮、铵态氮、总氮和有机碳含量较0 kg·hm-2施氮量和60 kg·hm-2播种密度组合下分别增加237.83%、226.36%、40.35%和58.83%。放线菌门、变形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燕麦田土壤的优势菌门。180 kg·hm-2施氮量和180 kg·hm-2播种密度下土壤微生物群落OTU数、香农指数和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最高。综上,施氮量90 kg·hm-2和播种密度180 kg·hm-2是促进燕麦叶片发育、拓展根系结构、增加土壤养分利用和构建稳定土壤微生物群落的最佳组合,这一组合主要通过加强燕麦叶片光合能力、快速补给土壤营养和根际功能微生物群落优化等途径创建燕麦生长最佳空间格局,实现燕麦最佳生长资源获取能力,从而达到最高种子产量。

于胜男[5](2021)在《春玉米高效群体构建与热量资源匹配的途径及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以缩短熟期换取充分脱水时间的粒收品种选择和推广给北方春玉米增产和热量充分利用提出新挑战,揭示不同热量条件下玉米粒收品种如何通过合理密植实现产量和热量资源高效利用协同的机制,可为粒收品种高产高效栽培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立足于东北西部(内蒙古)四个不同热量条件生态区,以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材料进行密度联网试验,分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阶段发育、产量形成和热量利用效率(HUE)对热量资源条件和密度的响应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粒收品种适宜密度随热量资源增加线性降低,生态区内年≥10℃积温每减少100℃,适宜密度增加0.17万株·hm-2。热量有限区域花前花后热量资源均衡利用,实现花前群体生物量充分积累是关键,适宜密度为8.8~9.2万株·hm-2;热量充沛区域挖掘花后物质生产潜力,构建适宜密度群体延衰是核心,适宜密度为8.1~8.3万株·hm-2。(2)热量有限区域(以种植早熟或中早熟品种为主的区域),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生育期天数、所用积温、生物量积累比例均为5:5,增密2.8~3.1万株·hm-2可增产20.1~23.3%,产量可达11.1~12.7 t·hm-2,HUE可提高20.6~30.1%;热量充沛区域(以种植中晚熟品种为主的区域),粒收品种花前花后生育期天数及积温比例趋近4.5:5.5,花前花后生物量积累比例为4:6,增密2.1~2.3万株·hm-2可增产6.6~15.5%,产量可达15.4~16.9 t·hm-2,HUE可提高8.6~17.5%。(3)日平均温度(Ta)、日较差(Tr)分别是影响玉米花前、花后生长发育的核心温度因子。晚熟品种越区种植于热量有限地区,其花前Ta较低,延长了花前生育期天数,导致花后热量不足无法达到成熟,降低产量和品质;早熟品种越区种植于热量充沛地区,其花前较高的Ta,使其发育快,花前干物质积累不足,无法发挥其产量潜力;生态适宜的粒收品种在合理分配花前花后天数的前提下,花前Ta和花后Tr每提高0.1℃,花前、花后物质积累增加0.71 t·hm-2和0.79 t·hm-2。花前较高的Ta和花后较高的Tr是促使其实现充分物质积累和快速灌浆从而达高产宜粒收的前提。(4)Hybrid-Maize模型模拟与田间验证的结果表明,在热量有限地区,将主推品种更替为粒收品种、增密2.05~2.45万株·hm-2,可增产22.8~33.5%,HUE提升23.6~32.7%;热量充足地区粒收品种熟期不变、增密2.1~2.3万株·hm-2后,可增产6.3~18.6%,HUE提升16.3~20.7%。

张万锋[6](2021)在《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针对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不高、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开展了盐渍化耕地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优化灌施制度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基于作物根系调控的秸秆覆盖耕作模式的优选;分析了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构建递进水盐嵌入神经网络模型(PSWE)模拟水盐运移及作物生产效益,优化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水定额;探究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作物与土壤生境的响应,优化秸秆覆盖的夏玉米施氮定额。“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水盐运移模型,优化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为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揭示了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的秸秆覆盖与水、氮耦合对作物-土壤系统抑盐-调水肥-降药-增产的调控过程与机理,实现了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的优化,旨在丰富秸秆还田理论体系,为缓解灌区次生盐渍化、面源污染及节水增产提供依据,同时为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在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论文研究成果主要有:(1)秸秆表覆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夏玉米水平向根长密度,形成“宽浅”型根系,提高表层根长密度24.7%;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大于40 cm土层根长密度,形成“窄深”型根系,提高深层根长密度23.8%。夏玉米根长密度与相对标准化根系下扎深度呈三阶多项式函数关系,可较好描述不同耕作模式的根长密度分布。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32.2%,增产19.5%,为优选耕作模式。(2)秸秆表覆下土壤盐分表聚,成熟期各土层均积盐;秸秆深埋的表层及隔层以下土层均积盐,灌水量为90 mm和120 mm秸秆深埋处理的秸秆隔层持水量分别提高20.3%和17.2%,脱盐率分别为7.6%和7.1%,秸秆隔层起到抑盐蓄水的作用,淡化根系环境。耕作层含盐量、单次灌水量与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相关性,秸秆表覆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当地灌水量135 mm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仅增产1.6%;秸秆深埋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灌水量为90 mm的秸秆深埋处理产量最高,可增产5.2%。秸秆深埋耕作模式节水增产效果显着。试验田尺度下理论单次较优灌水定额为82~111 mm,生育期灌溉3次,节水17.8%以上,耕层含盐量调控在1.45~1.48 g·kg-1间,属轻度盐渍化,较试验前耕作层含盐量减小5.7%~10.2%。(3)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的PSWE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均方根误差为0.029,平均绝对误差为0.570,决定系数R2为0.981。基于PSWE模型的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模拟结果有效表征夏玉米自然生长的综合条件、土壤水盐运移与夏玉米生产效益三者间双层递进因果关系,进一步优化盐渍化耕地的夏玉米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为1.38~1.55 g·kg-1。(4)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土壤莠去津残留量随时间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具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且2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半衰期影响较大,以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消解最快,消解率平均提高5.3%,半衰期最短,缩短3.9d。(5)秸秆覆盖-施氮耦合改善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秸秆表覆的土壤养分表聚,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秸秆深埋提高隔层附近土层的养分,随着施氮量增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夏玉米成熟期,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降低深层硝态氮累积量56.8%,降低铵态氮累积量84.7%,秸秆隔层形成拦截氮素运移的屏障,秋浇前地下水质提升到Ⅱ类,有效降低了地下水氮素污染风险,并促进深层根系生长。相比常规耕作,秸秆深埋与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耦合,可实现减氮增产减污及植株氮利用率协同增长的目标,植株氮素同化产物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32.1%,植株氮利用效率提高66.8%,增产9.3%。综上分析,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较优的耕作模式为秸秆深埋结合深翻耕作,优化的夏玉米灌施定额为: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调控在1.38~1.55 g·kg-1,属轻度盐渍化,优化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

柴普今[7](2021)在《割苗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新的生产技术与方法对于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吉单83、宏育236、富民985三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运用玉米割苗处理,探讨该方法对玉米生长发育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此外,各类除草剂在玉米栽培中的大面积应用,随之也出现了一系列药害,包括玉米植株矮化、叶片卷曲变形、心叶卷曲无法正常伸展、叶片皱缩呈鞭状等,本试验对受除草剂药害玉米进行割苗处理,探究该方法是否可以有效缓解除草剂药害对玉米产生的危害:1.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后,吉单83株高较对照处理下降3.35%,宏育236株高下降6.32%,富民985株高较对照组上升3.18%;三个品种的SPAD值割苗后未出现显着变化;富民985穗位高变化显着,相比于对照组降低了7.39%,其他两品种穗位高有变化但未与对照组间存在显着差异;割苗处理后,吉单83穗位系数下降4.78%,宏育236穗位系数下降6.94%,富民985穗位系数下降10.11%;吉单83茎粗下降10.15%,宏育236茎粗下降8.37%,富民985茎粗下降17.02%。割苗处理使三个品种玉米的抽雄时间分别延后3 d、2 d、3 d,吐丝时间延后2 d、2 d、4 d。割苗处理并没有促进玉米的生长,且延后了生育进程。割苗处理后,正常玉米吉单83、宏育236的有效成穗率降低,富民985的有效成穗率提高,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割苗处理后,吉单83产量降低16.36%,富民985产量降低20.36%,与对照组玉米产量差异显着,宏育236产量增加5.83%,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吉单83割苗处理后穗粗变化显着,较对照组下降6.26%,宏育236穗粒数较对照处理下降11.92%,富民985秃尖长变化显着,增加78.72%,割苗处理未对其他产量构成因素造成显着影响。割苗处理在玉米增产方面无显着效果。2.受除草剂药害植株割苗处理后相比于未割苗的植株,富民985株高增加42.27%,吉单83、宏育236分别降低4.64%和1.62%;供试三品种玉米受药害植株割苗处理后的株高分别为正常植株的70.98%、69.35%以及65.99%;受除草剂药害的三种玉米抽雄时间较正常玉米分别延后3 d、2 d、4 d,吐丝时间延后3 d、1 d、4 d;割苗处理后受药害植株的抽雄时间延后3 d、2 d、4 d,吐丝时间分别延后4 d、1 d、5 d。受除草剂药害植株割苗处理后,吉单83有效结穗率降低24.16%,宏育236未发生变化,富民985结穗率由16.67%增加到29.63%,三者均与正常玉米结穗率差异显着;受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后,吉单83单株产量与受药害未割苗玉米相比下降22.22%,宏育236下降8.70%,富民985单株产量增加7.14%,但与正常未受药害玉米产量差异显着;割苗处理各项产量构成因素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差异。综上所述,割苗处理并没有缓解除草剂药害对玉米造成的影响。3.除草剂药害会对玉米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幼苗心叶卷曲、外层叶片变厚难以展开、植株畸形,株高仅为正常玉米的50%-75%,受药害玉米生育进程均延后,有效结穗率为正常玉米的18%-74%,产量为正常玉米的65%-75%;气温土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降水量较大等因素会导致除草剂药害的发生。

金晶[8](2021)在《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间套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具有高效利用资源、保护地力、获得高产等优势。湖北恩施地区传统的“薯/玉/豆”模式由于株行距较小、品种选择不合理,导致产量和效益低下,资源利用效率差。在前期对玉米、大豆带宽行比和品种筛选的工作基础上,本研究基于经济和资源利用,改善并进一步优化该地区的“薯/玉/豆”种植模式,以期实现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并在恩施地区推广种植。设计田间试验2个。试验1为复合种植模式玉米适宜密度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种植方式,分别为复合种植1(玉米宽行2m,窄行0.4m,玉豆行比为2:3,小区面积36m2),复合种植2(玉米宽行2m,窄行0.4m,玉豆行比为1:3,玉米为1行1穴2株,小区面积36m2),单作玉米(种植12行,行距0.6m,小区面积36m2),副区为玉米密度,分别为2000、2400、2800、3200株/亩,小区面积36m2。单作大豆行距0.4m,5000株/亩,小区面积36m2。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39个处理。试验2为恩施地区的最优种植模式优化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马铃薯/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生姜、油菜/玉米/大豆、饲草油菜/玉米/大豆、饲草油菜/玉米、饲草油菜/玉米/生姜、饲草油菜/玉米等6个处理,3次重复,共计18个小区。同时,在恩施来凤县翔凤镇狮栗坪村和三岔乡三元村等地区,开展种植模式示范验证试验,设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马铃薯/玉米/大豆传统单行套作、玉米/凤头姜复合种植、玉米和凤头姜单作等处理,验证“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在恩施地区的可适性。试验结果表明:1.在密度试验中,复合种植1中,玉米穗粒重和千粒重,大豆单株荚果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在密度2800株/亩最大,产量和土地当量比也在密度2800株/亩最大;复合种植2中,玉米穗粒重和千粒重,大豆单株荚果数、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在密度3200株/亩最大,产量和土地当量比也在密度3200株/亩最大。2.在模式试验中,模式2即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量最高,为30437kg/hm2,模式3即油菜/玉米/大豆的产量最低,为16186kg/hm2,最高产量与最低产量相差14251kg/hm2。马铃薯/玉米/生姜的经济效益最优,为88377元/hm2,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投比最高,为8.45,饲草油菜/玉米/大豆的产投比最小,仅为1.96。马铃薯/玉米/大豆的光能、温度、降水利用率最高,其成本最高,其次是马铃薯/玉米/生姜,因此,适合恩施地区的最优种植模式为马铃薯/玉米/生姜。3.在示范推广试验中,玉米/凤头姜复合种植模式在来凤县示范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产量、经济效益和产投比均为单作模式的2倍左右。马铃薯/玉米/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在三元村种植成效显着,其产量和经济效益分别比传统模式高52.01%和32.93%。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在湖北恩施地区,玉米种植密度控制在2800株/亩左右,作物可以获得高产;在“薯/玉/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马铃薯/玉米/生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将优化后的“薯/玉/豆”模式(2.4m带宽,玉豆行比为2:3,玉米种植密度为2800株/亩)在恩施其他生产区示范种植,其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传统模式的2倍左右,专家一致认定,该模式在恩施地区可以大量推广种植。

殷丹丹[9](2021)在《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文中提出本试验于2019年和2020年夏玉米生长季在山东农业大学黄淮海区域玉米技术创新中心(36°18’N,117°12’E)进行,室内分析在作物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试验以郑单958(ZD958)为试验材料,在67500株·hm-2(D1)和82500株·hm-2(D2)两个种植密度下,分别设置小喇叭口期(V9)、大喇叭口期(V12)、抽雄期(VT)、抽雄后15 d(VT+15 d)四个倒伏时期,以不倒伏处理为对照(CK),倒伏后设置扶正(S)和不扶正(L)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叶面积指数、植株茎秆性状、根系发育质量、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矿质元素积累与分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研究不同时期倒伏及扶正与否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为今后制定夏玉米减灾稳产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茎秆性状的影响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倒伏后,不扶正处理的玉米植株茎秆穿刺强度和基部第3茎节皮层厚度增加。抽雄期和抽雄后15 d发生倒伏,茎秆穿刺强度降低,扶正后能够增加玉米茎秆穿刺强度,低密度下分别增加13.83%和5.97%,高密度下增加16.01%和5.78%;且扶正的植株茎秆皮层厚度较不扶正显着增加,低密度下分别增加17.98%和9.63%,高密度下分别增加6.87%和7.26%。2.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根系发育的影响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倒伏后,不采取扶正措施玉米节根层数增多,平均增加2~4层,节根长度、表面积、体积和干物质量增加,利于玉米后期的生长发育;扶正的玉米根系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但在抽雄期和抽雄后15 d倒伏后玉米地上部节根层数、长度、面积、体积和干物质重量下降,采取扶正措施能够减小其降幅,利于后期玉米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减少产量损失。3.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随着倒伏时期延后干物质总积累量减少,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倒伏后对玉米各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无显着影响,抽雄期和抽雄后15 d倒伏干物质向茎秆和叶片中增多,但向籽粒的分配比例减少。且在抽雄期影响最为显着,与对照相比,不扶正处理在低密度下茎秆分配比例增加9.89%,叶片增加22.17%,籽粒减少14.06%;高密度下茎秆增加26.40%,叶片增加23.32%,籽粒减少28.50%。采取扶正措施能够显着增加籽粒的分配比例进而减少产量损失。4.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倒伏后对氮、磷、钾元素在玉米植株中的积累无显着影响;抽雄期和抽雄后15 d倒伏氮、磷、钾元素积累量减少。其中抽雄期下降幅度最大,不扶正处理在低密度下氮、磷、钾素积累量分别减少27.68%、12.92、19.56%;高密度下分别减少34.09%、27.08%和17.81%。在这两个时期采取扶正措施能够有效增加养分的吸收利于降低产量损失。5.夏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发生倒伏后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无显着影响。抽雄期倒伏对单位面积穗数影响最大,不扶正处理与对照相比在低密度下减少29.07%,高密度下减少39.2%。抽雄后15 d倒伏对千粒重影响最大,在低密度下减少27.72%,高密度下减少19.49%。采取扶正措施能够显着减小产量下降幅度。

高雪纯[10](2021)在《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半湿润易旱区农业水资源较为短缺,农业用水效率较为低下。为了在保证种植密度和作物产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和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以关中灌溉农区夏玉米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和2020年夏玉米生长季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斗口小麦-玉米综合试验示范站以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两个种植密度(L:6万株hm-2;H:7.5万株hm-2)为主区因素,两种种植方式(R:沟垄集雨覆膜种植;F:传统平作种植)和两种灌溉方式(S:测墒补灌;f:传统灌溉)随机排列,为副区因素。探讨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技术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动态、耗水特性、作物群体生长、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水分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在同一密度下,灌水前RS较FS和Ff处理显着增加0-80cm土层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贮水量,而与Rf处理差异不显着,大喇叭口期灌水后,在生育后期(抽雄期-成熟期)80-200cm土层RS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Rf、FS和Ff处理差异不显着,且RS处理的总耗水量和土壤贮水消耗量均显着低于Rf、FS和Ff处理;在同一种植方式和灌溉方式下,H处理下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显着低于L处理,此外,无论是在在平水年和丰水年,低、高两个密度对夏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没有显着影响。因此,RS处理在提高土壤含水量和降低总耗水量上效果较好,不同密度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不大。(2)在同一密度下,RS处理较FS和Ff处理可显着提高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且较Rf差异不显着,同时,前者在平水年(2019)的差异较丰水年(2020)更加明显;在同一种植方式和灌溉方式下,H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着高于L处理。因此,RS和Rf处理有利于提高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和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且结合H处理效果更佳。(3)在同一密度下,RS处理的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显着高于FS和Ff处理,且较Rf差异不显着,该规律在平水年(2019)较丰水年(2020)更加明显,同时在平水年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穗粒数的增加,而在丰水年产量的增加主要是因为百粒重的增加;在同一种植方式和灌溉方式下,H处理较L处理能显着提高籽粒产量(11.80-34.11%),同时能够提高行粒数和穗粒数。因此,RS和Rf处理在提高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上效果较好,且结合H处理效果更佳。(4)在同一密度下,RS处理较Rf、FS和Ff处理可显着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平均提高28.80%、21.53%和32.76%;与RS和Rf处理相比,FS和Ff处理的降水利用效率较低,且该规律在平水年(2019)更加明显;在不同降水年份中,RS处理的灌水利用效率平均为Rf、FS和Ff处理的3.18、1.23和3.26倍;在同一种植方式和灌溉方式下,H处理下各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L处理,H处理下RS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显着高于Rf、FS和Ff处理。因此,在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上,RS处理效果较好,且结合H处理结合表现最佳。(5)对于不同降水年份,丰水年(2020)降水较多,灌水次数和数量大幅降低,总投入净收益和产投比较平水年(2019)显着提高;在同一密度下,RS和Rf处理的总收入较FS和Ff处理增加0.11-0.52万元hm-2,且产投比和净收益均显着高于FS和Ff处理;RS处理的净收益与Rf处理差异不显着,但Rf处理的灌水量为RS处理的三倍左右,虽然经济效益相同,但前者更利于节约水资源;在同一种植方式和灌溉方式下,H处理的产投比和净收益显高于L处理(19.28%-73.53%)。2019-2020年的净收入数据表明,H处理下RS处理分别为1.07万元hm-2和1.77万元hm-2,均高于当年其他处理,经济效益表现最佳。综上所述,在7.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下,沟垄集雨种植技术结合测墒补灌技术能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促进夏玉米生长发育、显着提升夏玉米籽粒产量,在大幅减少灌溉量的同时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作为中国西北半湿润易旱区节水增产、高产高效的栽培种植技术。

二、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对深松增密的响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我国玉米品种的更替概况
        1.3.2 玉米籽粒灌浆特性的研究概况
        1.3.3 深松耕作对玉米生长发育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1.3.4 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发育和物质积累的影响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土壤基础地力
        2.3.2 土壤理化性质指标
        2.3.3 冠层生理指标
        2.3.4 籽粒灌浆特性指标
        2.3.5 植株干物质积累指标
        2.3.6 测产及考种
        2.3.7 籽粒容重
        2.3.8 籽粒品质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深松耕作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1 深松耕作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2 深松耕作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3 深松耕作对土壤紧实度的影响
    3.2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3.2.1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干重的影响
        3.2.2 籽粒生长曲线方程拟合结果
        3.2.3 各项灌浆参数方差分析
        3.2.4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灌浆特征参数的影响
        3.2.5 不同处理下籽粒灌浆特征参数通径分析
        3.2.6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参数的影响
        3.2.7 不同处理下籽粒灌浆速率参数因子分析
    3.3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冠层生理特性的影响
        3.3.1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LAI的影响
        3.3.2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SPAD值的影响
        3.3.3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LAD的影响
        3.3.4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Pn的影响
    3.4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物质积累的影响
        3.4.1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群体干物质量的影响
        3.4.2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单株花后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4.3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茎叶转运量的影响
        3.4.4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收获指数的影响
        3.4.5 单株花后干物质积累量、转运量与籽粒灌浆速率参数的相关关系
    3.5 深松增密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5.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方差分析
        3.5.2 深松增密对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3.5.3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有效穗数的影响
        3.5.4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穗粒数的影响
        3.5.5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百粒重的影响
        3.5.6 百粒重及产量与籽粒灌浆速率参数的相关关系
    3.6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容重的影响
    3.7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营养品质的影响
        3.7.1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粗蛋白含量的影响
        3.7.2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总淀粉含量的影响
        3.7.3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粗脂肪含量的影响
        3.7.4 深松增密对不同品种籽粒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7.5 籽粒营养品质与灌浆速率参数的相关关系
    3.8 冠层生理指标与籽粒灌浆速率参数的相关关系
        3.8.1 冠层生理指标与阶段灌浆持续时间的相关关系
4 讨论
    4.1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粒重差异机制
    4.2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对种植密度的响应
    4.3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对深松的响应
5 结论
    5.1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差异机制
    5.2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对种植密度的响应机制
    5.3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深松调控机制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2)增密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前言
第一章 密度对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影响研究进展
    1.1 优化密度增产的技术研究进展
    1.2 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的技术
    1.3 间作增产及氮素高效利用机理研究进展
    1.4 小结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图
    2.4 试验材料
    2.5 试验设计
    2.6 作物田间结构与施肥制度
    2.7 主要测定项目与方法
    2.8 数据统计
第三章 密植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的补偿效应
    3.1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的补偿作用
    3.2 密度与施氮对间作和单作玉米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3.3 间作和单作玉米在不同施氮和密度下的生长速率动态
    3.4 不同处理下间作玉米的偏土地当量比
    3.5 密度对减量施氮玉米相对于小麦种间竞争力的补偿作用
    3.6 密植对减量施氮麦后玉米恢复力的补偿效应
    3.7 玉米相对于小麦的竞争力及恢复效应与籽粒总产量的相关关系
第四章 密植和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吸收的补偿效应
    4.1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植株氮素吸收累积的补偿作用
    4.2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素利用效率对不同密度和施氮的响应
    4.3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肥偏生产力对不同密度和施氮的响应
    4.4 单作和间作玉米氮素收获指数对不同密度和施氮的响应
第五章 密植和间作对玉米减量施氮的补偿利用机理
    5.1 玉米植株氮素累积量的动态变化
    5.2 不同处理玉米的氮素积累优势
    5.3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植株氮素转运的补偿作用
    5.4 密度和施氮对单作和间作玉米带土壤氮素含量的影响
    5.5 密度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带土壤酶活性的补偿作用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产量的补偿效应及其机理
    6.2 密植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补偿效应
    6.3 密植及间作对玉米减量施氮氮素高效利用的机理
    6.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导师简介

(3)滴灌施肥对土壤氮素及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滴灌施肥对土壤氮素及植株氮素的影响
        1.2.2 土壤氮素对根系的影响
        1.2.3 根系空间分布对土壤含水量及氮素的影响
        1.2.4 根-冠-土壤协同关系及其调控
    1.3 研究内容
        1.3.1 滴灌施肥对植株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1.3.2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的影响
        1.3.3 滴灌施肥对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协调效应
        1.3.4 滴灌施肥对玉米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构成因素的影响
    1.4 研究方法
        1.4.1 小立方原位根土取样的方法
        1.4.2 滴灌水肥一体化方法
    1.5 研究思路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滴灌施肥对植株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设置
        2.1.3 主要栽培措施
        2.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滴灌施肥对玉米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变化
        2.2.2 滴灌施肥对玉米全生育期干物质的影响
        2.2.3 滴灌施肥对玉米生育时期植株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2.3 小结
第三章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地概况
        3.1.2 试验设置
        3.1.3 主要栽培措施
        3.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滴灌施肥对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2.2 滴灌施肥对土壤水分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3.2.3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硝态氮的空间分布的差异
        3.2.4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铵态氮的空间分布的差异
        3.2.5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 Nmin 的空间分布差异
    3.3 小结
第四章 滴灌施肥对玉米群体根系空间分布的协调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地概况
        4.1.2 试验设置
        4.1.3 主要栽培措施
        4.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根系长度与根长密度随施氮量的变化
        4.2.2 群体根长密度在垂直方向的分布
        4.2.3 群体根长密度在水平方向的分布
        4.2.4 玉米根系干物质重的变化
    4.3 小结
第五章 滴灌施肥对玉米氮素利用率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地概况
        5.1.2 试验设置
        5.1.3 主要栽培措施
        5.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滴灌施肥对玉米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5.2.2 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5.3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滴灌施肥对植株干物质及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6.1.2 滴灌施肥对土壤含水量与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的影响
        6.1.3 滴灌施肥对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影响
        6.1.4 滴灌施肥对玉米氮素利用率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6.2 结论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凯式定氮法
附录B:AA3 流动分析仪器
附录C:小立方原位根土取样
致谢
作者简介

(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青藏高原燕麦种子产业发展现状
        1.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生理特性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1.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1.2.5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作物抗倒伏性状的影响
        1.2.6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田间土壤养分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1.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前言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2.1.2 供试材料
        2.1.3 试验设计
        2.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2.1.5 回归和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种子产量的影响
        2.2.2 播种密度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秸秆产量的影响
        2.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2.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穗部激素含量的影响
        2.2.5 施氮量与播种密度与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2.6 各指标与种子产量的相关分析
        2.2.7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经济效益的影响
    2.3 讨论
    2.4 小结
第三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影响
    前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3.1.2 供试材料
        3.1.3 试验设计
        3.1.4 试验方法
        3.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3.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3.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
        3.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叶片生理特性的关系
        3.2.5 叶片生理特性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3.2.6 激素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3.2.7 叶片显微结构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前言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4.1.2 供试材料
        4.1.3 试验设计
        4.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4.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4.2.3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2.4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与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的关系
        4.2.5 光合特性及叶面积指数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形态特征及倒伏性状的影响
    前言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5.1.2 供试材料
        5.1.3 试验设计
        5.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5.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株高及穗部特征分析
        5.2.2 茎秆表型特征分析
        5.2.3 根系特征分析
        5.2.4 茎秆力学特征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特征的影响
    前言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点自然概况
        6.1.2 供试材料
        6.1.3 试验设计
        6.1.4 测定内容与方法
        6.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土壤养分的影响
        6.2.2 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燕麦田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6.2.3 土壤养分组成与细菌多样性的相关性
        6.2.4 土壤养分含量与燕麦种子产量的关系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7.3 创新点
    7.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春玉米高效群体构建与热量资源匹配的途径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热量资源与玉米生长发育的关系
        1.2.2 品种选择及合理密植与热量资源利用效率
        1.2.3 Hybrid-Maize模型在作物热量资源利用领域的应用进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东北西部各生态区热量资源利用现状
        3.1.1 积温利用率
        3.1.2 热量利用效率
    3.2 不同玉米群体对热量资源的响应
        3.2.1 生态区、品种、密度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3.2.2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产量的影响
        3.2.3 热量资源与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关系
    3.3 热量资源对玉米阶段生长的影响
        3.3.1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生育期的影响
        3.3.2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阶段积温需求的影响
        3.3.3 粒收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与热量资源的关系
    3.4 热量资源对玉米物质生产特性的影响
        3.4.1 生态区、品种、密度互作对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3.4.2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生物量的影响
        3.4.3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生物量的影响
        3.4.4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收获指数的影响
        3.4.5 种植密度不对同类型玉米品种收获指数的影响
    3.5 热量资源对玉米叶面积的影响
        3.5.1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5.2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5.3 最大叶面积指数与物质生产间的关系
        3.5.4 最大叶面积指数与产量的关系
    3.6 热量资源对玉米热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3.6.1 生态区、品种、密度互作对玉米热量利用效率影响
        3.6.2 热量资源对玉米≥10℃积温利用率的影响
        3.6.3 热量资源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热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3.6.4 种植密度对玉米热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3.7 温度因子对玉米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
        3.7.1 花前温度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7.2 花后温度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3.8 Hybrid-Maize模型对密度×品种调控的模拟及验证
        3.8.1 Hybrid-Maize模型模拟的产量结果
        3.8.2 Hybrid-Maize模型对粒收品种产量对密度响应的结果验证
        3.8.3 Hybrid-Maize模型在不同热量条件下模拟不同品种结果验证
        3.8.4 品种、密度结合优化的模拟结果
4 讨论
    4.1 品种阶段发育与区域热量资源有效匹配是粒收品种选择的基本前提
    4.2 基于热量定量密植是粒收品种高产和热量资源高效协同的有效途径
    4.3 温度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盐运移理论及模型研究
        1.2.2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1.2.3 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素及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
        1.2.4 秸秆覆盖对土壤莠去津残留及消解的影响
        1.2.5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理形态的影响研究
        1.2.6 秸秆覆盖下土壤养分、农药、生态环境间的相关性
        1.2.7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案
    2.1 试验区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试验区土壤质地
        2.1.3 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2.2 试验方案
        2.2.1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的优选试验
        2.2.2 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试验
        2.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施氮制度优化试验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耦合下夏玉米耕作模式优选
    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
        3.1.1 夏玉米根系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3.1.2 夏玉米根系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3.2 不同耕作模式的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
        3.2.1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建立
        3.2.2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应用
    3.3 不同耕作模式下夏玉米生长效应的响应
        3.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3.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4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1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1.2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4.2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影响
    4.3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耕作层含盐量与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关系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5 基于PSWE模型的秸秆深埋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
    5.1 PSWE模型的基本原理
    5.2 PSWE模型的基本架构
        5.2.1 HLSTM编码器
        5.2.2 BMLP解码器
        5.2.3 构建PSWE模型
    5.3 PSWE模型模拟条件
        5.3.1 模型参数选取及样本处理
        5.3.2 模型参数输入
    5.4 模型率定与检验
        5.4.1 模型率定
        5.4.2 模型检验
    5.5 基于PSWE模型的土壤水盐运移及夏玉米生产效益模拟
        5.5.1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5.5.2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5.5.3 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
    5.6 本章讨论与小结
        5.6.1 讨论
        5.6.2 小结
6 秸秆覆盖-氮耦合对土壤养分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
    6.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6.1.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6.1.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的影响
    6.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6.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6.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6.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累计损失量的影响
    6.4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6.5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6.5.1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响应
        6.5.2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磷含量的响应
    6.6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影响
        6.6.1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6.6.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6.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地下水质氮污染的响应
    6.8 本章讨论与小结
        6.8.1 讨论
        6.8.2 小结
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残留的影响
    7.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率的影响
    7.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土壤莠去津消解半衰期的影响
    7.3 莠去津消解半衰期与不同土层养分间的关系
    7.4 本章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8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系及植株氮吸收转运率的影响
    8.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长密度的影响
    8.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氮素转运利用的响应
        8.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8.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
        8.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8.3 本章讨论与小结
        8.3.1 讨论
        8.3.2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割苗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割苗处理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2.2 常见玉米除草剂药害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1.2.3 玉米除草剂药害常用预防措施及应对方法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条件
    2.2 试验材料与处理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处理
    2.3 试验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玉米农艺性状测定
        2.3.2 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2.4 数据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3.1.1 株高
        3.1.2 SPAD值
        3.1.3 穗位高
        3.1.4 穗位系数
        3.1.5 茎粗
        3.1.6 抽雄吐丝时间
        3.1.7 经济系数
        3.1.8 有效结穗率
        3.1.9 倒伏率
        3.1.10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2 受除草剂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3.2.1 株高
        3.2.2 抽雄吐丝时间
        3.2.3 有效结穗率
        3.2.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3 除草剂药害对玉米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3.3.1 株高
        3.3.2 抽雄吐丝时间
        3.3.3 有效结穗率
        3.3.4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3.3.5 环境条件对除草剂药害形成的影响
第4章 讨论
    4.1 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4.1.1 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4.1.2 正常玉米割苗处理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 受除草剂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4.2.1 受除草剂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4.2.2 受除草剂药害玉米割苗处理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2.3 割苗处理对玉米除草剂药害的缓解效果
    4.3 除草剂药害对玉米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影响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间套作模式的发展
        1.2.2 种植模式产量和经济效益研究
        1.2.3 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利用研究
        1.2.4 密度对作物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最佳密度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设计
        2.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农艺性状的影响
        2.4.2 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和大豆产量的影响
        2.4.3 不同种植密度土地当量比(LER)分析
    2.5 结论
第3章 基于“薯/玉/豆”的多熟复合种植模式构建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概况
        3.2.2 试验材料
        3.2.3 试验设计
        3.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分析
        3.4.2 不同种植模式成本、产值及经济效益分析
        3.4.3 不同种植模式产投比分析
        3.4.4 不同种植模式光温水资源利用分析
    3.5 结论
第4章 种植模式示范验证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地概况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设计
        4.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恩施州来凤县翔凤镇狮栗坪村示范点
        4.4.2 恩施州三岔乡三元村示范点
    4.5 结论
第5章 讨论
    5.1 密度对作物产量和LER的影响
    5.2 种植模式对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3 种植模式资源利用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目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倒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2.2 抗倒伏玉米品种的选育
        1.2.3 茎秆性状与抗倒性的关系
        1.2.4 玉米根系发育与抗倒性的关系
        1.2.5 外部环境对玉米倒伏的影响
        1.2.6 玉米倒伏的防灾减灾措施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及试验设计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1 叶面积指数
        2.2.2 茎秆性状
        2.2.3 根系性状
        2.2.4 干物质积累量
        2.2.5 N、P、K素含量
        2.2.6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2.7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3.2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
        3.2.1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茎秆显微结构的影响
        3.2.2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茎秆穿刺强度的影响
    3.3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根系发育的影响
        3.3.1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根系干重的影响
        3.3.2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3.4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4.1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3.4.2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
    3.5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氮、磷、钾养分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3.6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3.7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收获指数的影响
4 讨论
    4.1 倒伏对夏玉米茎秆性状的影响
    4.2 倒伏对夏玉米根系发育的影响
    4.3 倒伏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4 倒伏对夏玉米氮、磷、钾元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4.5 倒伏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5 结论
    5.1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影响夏玉米茎秆性状
    5.2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地上部根系发育存在差异
    5.3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影响夏玉米氮、磷、钾元素的积累与分配
    5.4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后扶正能够增加籽粒分配比例,提高产量
    5.5 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后扶正能够减少产量损失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种植密度研究进展
        1.2.2 沟垄集雨技术研究进展
        1.2.3 测墒补灌研究进展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和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3.1 土壤含水量测定
        2.3.2 田间耗水量测定
        2.3.3 干物质累积测定
        2.3.4 叶面积测定
        2.3.5 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测定
        2.3.6 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效率和灌水利用效率的计算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农田土壤水分及耗水特征的影响
    3.1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各生育阶段0-2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3.1.1 拔节期
        3.1.2 大喇叭口期
        3.1.3 抽雄期
        3.1.4 成熟期
    3.2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各生育阶段0-200cm土层土壤贮水量的影响
    3.3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夏玉米全生育期耗水特征的影响
        3.3.1 总耗水量
        3.3.2 降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
        3.3.3 灌水量占总耗水量的比例
        3.3.4 土壤贮水消耗量
    3.4 讨论
        3.4.1 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3.4.2 农田耗水特征研究
    3.5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4.1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4.2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地上部干物质量积累的影响
    4.3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夏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3.1 产量
        4.3.2 产量构成因素
    4.4 讨论
        4.4.1 夏玉米群体特征研究
        4.4.2 夏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研究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夏玉米水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5.1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夏玉米水分利用的影响
        5.1.1 水分利用效率(WUE)
        5.1.2 降水利用效率(PUE)
        5.1.3 灌水利用效率(IWUE)
    5.2 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夏玉米田经济效益的影响
        5.2.1 总投入
        5.2.2 总收入
        5.2.3 产投比
        5.2.4 净收益
    5.3 讨论
        5.3.1 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5.3.2 夏玉米田经济效益研究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关系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对深松增密的响应机制研究[D]. 王利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2]增密及间作对减量施氮玉米氮素利用的补偿效应[D]. 张金丹.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9)
  • [3]滴灌施肥对土壤氮素及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的调控效应[D]. 孙明月.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4]施氮量和播种密度对高寒区燕麦种子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研究[D]. 贾志锋.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5]春玉米高效群体构建与热量资源匹配的途径及机制[D]. 于胜男.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6]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D]. 张万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7]割苗处理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D]. 柴普今. 吉林大学, 2021(01)
  • [8]基于经济效益和资源利用的“薯/玉/豆”复合种植模式优化与多样性研究 ——以恩施地区为例[D]. 金晶. 湖北大学, 2021(02)
  • [9]不同生育时期倒伏对夏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D]. 殷丹丹.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10]不同密度下沟垄集雨和测墒补灌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D]. 高雪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标签:;  ;  ;  ;  ;  

玉米密度与产量及产量组成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