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与责任——大坪矿隐形媒体的事故报道

灾难与责任——大坪矿隐形媒体的事故报道

一、灾难与责任——从大平矿难看媒体的事故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李宗明[1](2020)在《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医疗改革不断深入,特别是198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扩大医疗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医疗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医疗服务市场化效率大大提升,而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导致社会资源配置不公平,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疗纠纷案件层出不穷、各种“医闹”和暴力伤医事件频繁上演的社会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医患关系的密切关注和深刻反思。2009年实行新医改以后,医患关系虽然有所缓解,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的状况并没改善,依然存在医患矛盾。我国当前多元复杂的医患矛盾,已成为各地政府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和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非常棘手的社会难题,阻碍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基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继续研究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不仅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利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主体在医患关系制度模式选择中的行为特征和制度困境,从而提出破解制度困境的对策建议,最终目标是完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本文的医患关系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活动中所形成的特殊的契约关系和委托代理关系,是医患双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关系,以及在一定制度约束和社会道德约束下保持的一种医患风险分担关系;医患关系模式是指政府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过程中的制度安排,用以规范医患双方医疗服务行为的一套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法律规范体系。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管理制度统一由中央政府制定安排;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公益性减弱,虽然提升了医疗服务效率,但医疗资源配置却不公平,导致医患矛盾频发,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安全隐患。在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中,政府起决定性作用,应承担相应的制度责任、法律责任、财政责任和监管责任。建国以来,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形成三类医患关系模式:(1)计划经济时期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我国医疗卫生制度单一,医患关系制度安排稳定,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全民医疗保障水平低下,医患之间不存在经济利益冲突,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稳定。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效率,医疗资源和医疗保障资金浪费严重,国家财政负担沉重,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提上了日程。(2)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随着医疗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实行公司化运营,医疗服务效率提升,但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沉重,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渐突显,导致医患之间利益冲突加剧。中央政府在2009年又启动了新一轮的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改革。(3)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在注重医疗服务效率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增加公立医院公益性,试图改善公立医院医患关系。中央政府鼓励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形成了如浙江宁波的“宁波解法”、福建三明的“三医联动”以及广东省第三方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联合机制等,取得了一定成效,医患矛盾有所缓和,医疗服务质量有所提升。当前,在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过程中,存在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地方政府、医疗群体、患者群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等制度困境。针对以上困境,制定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的优化路径:一是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二是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三是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四是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五是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研究视角具有创新性。本文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丰富了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2)理论运用具有创新性。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分析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历史演进,用公共选择理论和演化博弈理论分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演进的困境及其原因,深化了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研究,丰富了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对经济学科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通过对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研究,其理论分析可为我国新时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其政策建议可为政府制定和谐医患关系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段永建[2](2019)在《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文中认为回溯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文学历史长河,河南作家留下了他们浓墨重彩的华丽篇章,从古代文学的老子、庄子、韩非子、李斯、张衡、杜甫、白居易、韩愈、刘禹锡、李贺、李商隐、谢灵运、干宝等文坛翘楚到现代文学的师陀、徐玉诺、赵清阁、尚钺、于赓虞、曹靖华、南丁等着名作家,可以说他们都以自身的文学才华和创作业绩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尽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迁移等因素不是文学由盛转衰的唯一原因,但是其对文学的重要影响则不言而喻。从宋代到民国结束这一时期,河南文学从古代的鼎盛繁荣逐步走向式微的不争事实,既是对上述观点的有力佐证,又是河南文学从南宋之后逐渐衰落的真实自况。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代河南文学又逐渐走向复兴,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以姚雪垠、李凖、魏巍、宗璞、阎连科、刘震云、周大新、李佩甫、二月河、刘庆邦、朱秀海、柳建伟、李洱、墨白、张宇、田中禾、乔典运、邵丽、乔叶、傅爱毛等为代表的河南作家以“集团式”的爆发态势呈现于当代文坛,从而实现了河南文学的当代复兴和当代“中原作家群”的重新崛起,尤以为甚的是他们还创作出了以《李自成》《黄河东流去》《东方》《野葫芦引》《炸裂志》《一句顶一万句》《湖光月色》《第二十幕》《羊的门》《生命册》“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神木》《花腔》《疼痛与抚摸》《认罪书》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体现中原生活特色、彰显中原人文传统、歌颂中原悠久历史、弘扬中原博大文化、形塑中原历史变迁、抨击中原精神糟粕等主要特征的作品,这些作品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纵观当代“中原作家群”这些代表性作品,它们书写的一个主要向度就是借助于灾难对中原的现实生活、悠久历史、文化传统、风情民俗、精神疽痈等予以再现与反思。“灾难”指的是因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而造成的苦难,其主要内容既包括了诸种灾难给社会和人们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同时又涵盖了灾难给罹受者乃至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所形成的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与心理暗影。毋庸置疑,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的发展无不伴随着地震、旱灾、火灾、洪水、战争、瘟疫、疾病、海啸、飓风等各种灾难的发生,一部文明史,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一部人类对各种灾难的承受史与抗争史。而河南西高东低的地势,横跨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与穿境而过的黄河与淮河,“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政权争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军阀混战,好大喜功、唯上跟风、“官本位”、浮夸虚荣、奴性意识等思想痼疾的“合力”效用,注定了河南在历史上是一个灾难频仍的“重灾区”。尤其是20世纪的河南,在中原历史上更是一个社会动荡、战争不断、民不聊生、“水、旱、蝗、汤”、饥馑灾荒等各种灾难赓续不断的“黄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在抗衡灾难的过程中,不仅会产生无数救民众于水火的英雄,彰显人道主义的普世情怀,而且人的命运也会因灾难的突然降临而发生跌宕起伏的变化和意想不到的“翻转”,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会也会借助于灾难“装置”而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文学作为反映、记录与艺术再现社会现实生活的重要艺术载体,自然不会放弃对灾难母题的关注与书写,所以,灾难频仍的社会现实语境和层出不穷的“灾难故事”,就顺理成章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书写重镇与开掘不尽的丰富宝藏。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当代“中原作家群”大多出生于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他们不仅长期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熏陶,对中原的风土民情熟稔于胸,而且更是对中原的各种灾难要么耳濡目染、要么感同身受、要么侧身其中,“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正是籍于此,魏巍在《东方》《地球上的红飘带》中对抗美援朝战争和红军长征的书写,李凖在《黄河东流去》中对1938年黄河花园口决堤所引发大水灾场景的刻画,宗璞在《野葫芦引》中对西南联大因战乱而南迁岁月的回眸,阎连科在《丁庄梦》中对艾滋病爆发的生动再现与深刻反思,刘震云在《温故一九四二》中对1941—1943年中原大饥荒的逼真还原与真实描摹,周大新在《安魂》中对儿子病逝悲痛之情的自然流露,刘庆邦在《红煤》《走窑汉》《神木》等作品中对矿难之后人性撕裂的生动揭示,张一弓在《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对“三年自然灾害”的深刻反思、朱秀海在《穿越死亡》《音乐会》等作品中对战争中人之生命的尊重和死亡意义的着力探勘,柳建伟在《SARS危机》中对SARS病毒爆发给人们生活和心态所带来变化的显影……都为当代文坛呈现出独具中原特色的“灾难风景”,这些作品为当代文坛的灾难书写乃至当代文学的繁荣都做出了突出贡献。论文在结构上分为导论、上篇、下篇和结论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分别为: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概念厘定、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和创新价值;上篇主要围绕着灾难母题的生成流变、主题向度、叙事模式等内容进行综合性研究。第一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之所以生成的“中原场域”,即灾难母题生成的自然因素和人文环境、灾难母题叙事的文学传统,以及当代“中原作家群”创作主体和灾难母题叙事之间的互文指涉关系;第二章主要论述了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本章认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共分为三个时间阶段,且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叙事特征。具言之即1949—1978年之间的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1978—2000年之间的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2000—2015年之间的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这种流变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创作直面现实、紧贴时代与深刻表现社会生活细部特征的鲜明特色;第三章主要从主题思想的角度对灾难母题叙事中所蕴含的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以及中原文化反思主题等内容进行了论述;第四章主要从灾难母题的艺术建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的爬梳与分析,认为其灾难母题叙事主要呈现出三种基本叙事模式,即写实型叙事模式、象征型叙事模式和文化反思型叙事模式,不同叙事模式类型的建构体现出当代“中原作家群”在灾难母题创作上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论文下篇主要围绕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叙事中具有代表性的天灾、战争、疾病、矿难等四个灾难母题个案予以分析探讨。第五章主要论述了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天灾母题,具体对天灾母题书写中的现实向度、饥饿表征以及天灾母题形成中的“人祸”因素进行探析;第六章指出“得中原者得天下”的中原地区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而战争母题成为当代“中原作家群”书写的重镇。本章分别从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U型结构、英雄原型、诗学阐释等角度对战争母题予以了论述;第七章从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疾病母题的隐喻象征和诗学价值等方面对疾病母题进行了论述;第八章分别从矿难母题的文学传统、欲望化叙事和矿难母题所蕴含的悲情与崇高等方面对矿难予以了论述;结语部分再次对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灾难母题叙事的形成原因、主旨意蕴、创作流变、叙事模式等内容予以归纳、总结与分析。当代“中原作家群”对灾难母题的文学书写、对灾难历史的再现重塑、对灾难内涵的深度挖掘、对灾难中人性嬗变的形象刻画、对灾难发生原因的深刻反思,不仅形塑出中原人在各种灾难面前所具有的抗衡灾难的韧性与顽强生命力,而且同时还大多从历史与文化的畛域出发,在自然性、人性和文化的视阈融通中,谋求灾难母题叙事的丰厚意蕴与艺术上的创新嬗变,以及对中原民众在抗衡灾难中所表现出来的善良质朴、吃苦耐劳、忍辱负重、自力更生、自强不息、大爱无疆等美好品性的颂扬,对灾难中表现出的唯上跟风、虚荣浮夸、官本位、好大喜功、“侉子性”“泥性”等精神痈疽予以批驳。当代“中原作家群”的灾难母题叙事进一步丰富与拓展了当代文学灾难母题表现的精神向度与审美追求。再言之,当代“中原作家群”笔下的灾难无论是自然的、社会的、有形的、无形的、肉体的还是精神的等等,尽管它们的表现形式各样,危害程度不一,但它们基本上都是中国各种灾难现实生活的折射与缩影,这些灾难既是国家民族之殇,又是灾难罹受者的个人之痛,而作品中人物在灾难中的遭际与命运变迁,也是千千万万中国普通民众真实命运的生动写照与形象再现。探究灾难母题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借助灾难“逆光飞翔”,更不是为了单纯怀念已逝灾难的惨烈与苦痛,而是要透过灾难的发生,在痛定思痛之后去思考与感悟在灾难中人之命运的瞬间“翻转”,在灾难中人们内心撕裂的痛楚,在灾难中救民众于水火英雄的闪光,在灾难中人之所体现出来的生命尊严,进而考量在灾难“生死场”中人们在身处绝境之时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修复灾难给我们所造成的精神创伤。更为重要的是在无数次抗击灾难中所形成中自强不息、患难与共、团结互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等抗衡灾难的精神,将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被永远保存、继承和发扬下去。所以,灾难母题叙事既要表象出抗衡自然灾难的豪情与信心,更要体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既要有对人为灾难的记录与再现,更要有对灾难发生原因及其悲剧后果的悲悯与反思,而此,才是灾难母题叙事的真正倚重与研究价值之所在。

常璇璇[3](2019)在《《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文中提出本文以1930年10月到1933年12月的《德华日报》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采用MAXQDA作为辅助分析软件,对998期报纸中的中国报道进行定量和定性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报纸在政治、社会、经济和交通四个议题领域的中国形象,并从跨文化认知的视角探究其形成原因。论文由七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其中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梳理了研究现状,并论述了研究的资料范围、研究问题、论文结构和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包括理论基础和分析设计两部分。理论基础部分首先阐述了国家形象的概念,接下来从跨文化认知的视角论述了国家形象的跨文化特征,然后介绍了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和质性分析软件MAXQDA。在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分析设计部分描述并解释了本文的研究过程和步骤。第三章介绍了《德华日报》的在华发展历程及其受众和发行范围、版面内容设置等方面的特点,为中国形象研究提供相关和必要的背景信息。第四章通过对所研究时间范围内报纸中涉华报道的定量内容分析,从报道数量、报道议题、通讯社消息和中国报刊摘译四个方面确定了中国报道的特点,为建构中国形象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本文发现,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12月,报纸中的中国报道总量达到11873篇,其中1930年报纸对中国报道的频率最低,1931年达到最高,之后两年逐渐降低。在报道议题上,报纸全面报道了中国政治、社会、经济、交通、地区、文化、教育、国民、法律等领域的动态,其中政治、社会、经济和交通构成了报纸的主要议题领域,相关报道占报道总量的九成以上。在刊登的通讯社消息中,超过一半的涉华报道来自中国的通讯社。此外,报纸从中国报刊中摘译的文章数量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中国报道的这四方面特征是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德国政府的外交及宣传政策、中德关系、德国报业传统和报馆经营状况等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下形成的。第五章基于定性内容分析从政治、社会、经济和交通这四个主要议题方面建构报纸中的中国形象。研究表明,从创刊到1933年底,《德华日报》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中国形象,包括内忧外患、无法统一的政治形象,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的社会形象,衰退落后的经济形象和努力建设的交通形象。这样的中国形象兼具了正面和负面两种特性,其背后隐藏着报纸对中国既友好又敌视的矛盾情感。报纸对中国进行报道的同时也塑造了德国的自我形象,在政治报道中展现出德国作为中国的“友邦”和“命运共同体”的形象,在社会报道中突出在华德侨的“救助者”形象,在经济和交通报道中将德国塑造成中国的“援助者”和“合作者”。报纸展现的这些正面的德国形象无疑是德国在华宣传的重要方面,有利于改善在一战中受损的国家形象。第六章从跨文化认知的视角分析了《德华日报》中的中国形象成因。报纸基于德国本我视角,将中国纳入本我理解体系中,对中国进行了观察、描述和评价,塑造出一种主观中国形象,其中也包含着对德国本国的审视和思考,反映出德国在中国形象中的投射。在这种跨文化理解过程中,《德华日报》对中国的报道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观影响因素分为集体层面、媒体层面和个体层面:集体层面的主观因素包括德国对华政策和国家利益、德国驻华外交机构的控制、德国经济利益、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新闻理念。媒体层面和个体层面的主观因素分别涉及报纸的商业利益和主编个人的态度及价值观。此外,由于《德华日报》在中国发行,它对中国的报道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中国新闻管制这一客观因素的制约。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诸多因素影响着《德华日报》视角下中国形象和德国形象的互动建构。第七章为结语,该部分对论文进行了简要总结,并指出论文的局限性和后续研究的可能性。综上所述,本文以《德华日报》为例对德国媒体中的近代中国形象进行了探索,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这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德国媒体塑造和呈现的近代中国形象不仅是西方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为解读德国当代媒体中的涉华报道提供有益的历史参考。

杜刚[4](2018)在《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并没有进入人们所奢望的太平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没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又犹如捅破了马蜂窝一样接踵而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者又相互叠加、相互转化。大国之间关系既有合作也摩擦不断。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心,地区热点问题难以解决,国际社会并不太平。这是中国崛起进程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走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和平崛起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保障这些战略目标顺利地实现、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如何保障在实现战略目标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安全这都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国家崛起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国家崛起。提出国家要实现崛起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假设,创新提出了“国家安全保障力”概念。着重分析了中国在和平崛起进程中所面临的内外几个主要安全问题,重点探讨了和平崛起进程中安全的挑战及其根源。提出“人”是实现国家安全之根本的思想,为此设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在章节设置上,第一章是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从理论视角分析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提出问题,分析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家安全所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和平崛起进程中由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第四章解决问题,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措施。通过论证分析,总结论就是国家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国家安全,国家崛起既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途径,也是国家实现安全的最终目的。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国际社会上只要有阶级差别得存在、地区发展差别存在、意识形态差别存在,共同安全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果没有形成,国际社会就会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中国在实现崛起进程中既需要团结广大热爱和平的国家,实现合作安全;也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建设维度来考虑维护国家安全。

李德营[5](2015)在《能源开采与灾难制造 ——关于山东省济宁市采煤沉陷区的社会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处在大量使用化石能源的“高能量社会”,人类创造了日益舒适的现代生活。然而,与此同时,这也制造了大量与能源相关的环境灾难。作为人类最早大规模利用的化石能源,在中国,煤炭生产与使用引发的问题尤为突出,采煤沉陷即是其中的一种。对于处在高能量社会中的济宁地区而言,这种灾难被不断的制造出来,并呈现加速恶化的趋势。如何理解这种不断被制造出来的环境灾难?对此,本文将从政治经济的角度予以阐述。而通过对济宁市的分析,也能够以此弥补国内社会学界能源问题研究较为匮乏的状况,并与国外的灾难、风险研究对话。首先,采煤沉陷灾难的制造与高能量社会的时代背景以及当下的政治经济生产体制密切相关。处在高能量社会之中的中国,其社会运转严重依赖煤炭的大量使用,进而制造了日趋恶化的采煤沉陷灾难。当下的政治经济体制加速了济宁乃至中国的状况。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经济民族主义一跃成为民族主义的统治话语,寻求经济增长成为不言自明的共识。而在“屈辱”中与工业世界不断接触的中国,也自清末以来形成了“发展”的话语。1949年之后中国社会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更是促进了该话语在中国的扩展。进而,对于寻求工业化、现代化的中国,“煤炭优先“便成为一项政治议题,这表现在历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济宁地区所隶属的山东省,新世纪之后的能源短缺也致使煤炭开采成为它的重要政治议程。由于当地煤炭资源与居民区复合的特点,“解放煤炭”成为推动煤炭开采的话语。对于能源相对充裕的济宁而言,采煤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也诱使其不断推进其境内的煤炭开采。在这些政治经济合力之下,采煤沉陷灾难被不断地再生产出来。其次,当前社会对采煤沉陷灾难实行的是控制灾难范围的应对策略。借助当前政治经济体制所形成的中心-边缘结构,这些灾难被安置于边缘地区,由此维续了高能量社会中心地区的运转。在济宁地区,控制采煤沉陷灾难分布范围的策略主要表现为开采与乡村地区复合的煤炭资源。藉由这种灾难控制策略,济宁市的中心地区得到维续,当地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运转也得到保障。第三,在当前的压煤搬迁救助体制下,济宁市的采煤沉陷区成为重灾区。然而这种灾难救助体制非但没有缓解当地居民所受到的影响,反却对当地居民造成了更为严重的损害,进一步制造了灾难。在薛村,煤炭所带来的利益致使当地政府急迫推动村庄拆迁,而匮乏的后续救助措施则使得薛村居民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困境;在西村,救助体制的不透明状况致使村庄内部矛盾重重。救助体制不完善、不透明的状况引发了村民针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抗争行为。然而,公共权力机构采用的各种瓦解策略消解了村民的抗争,这些抗争未能取得居民期望的结果。第四,压煤搬迁的救助体制进一步瓦解了这些村庄。这首先表现为,在“推动城镇化、拉动内需”的话语下,压煤搬迁村庄的乡村生活方式被彻底改变,而转向以“货币”满足各种生活所需的城镇生活。然而,对于村民来说,他们也由此需要面对巨大的生活压力。面对这种压力,企业与公共权力机构却并未提供有效地救助措施,村民仅能自谋出路。除此之外,当前的救助体制还与经济、权力、年龄等因素复合,由此造成村庄分化。在经济方面,这表现为“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社会交往中,村民之间的交往减少,村庄中权力群体的联系却日益紧密;而在家庭方面,村庄中的老年人与自己的子女联系骤减,甚至“老无所依”。回顾济宁市的采煤沉陷灾难,该个案具有如下两点重要意义:一、当前众多能源方面的灾难与高能量社会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但是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异却使得这些灾难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比阿巴拉契亚等区域的遭遇,可以发现济宁市的遭遇更多的源于政治权力的影响;二、对于国外关于自然灾难与技术灾难的争议以及技术灾难概念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需要以“可控灾难”的概念进行替代。此外,与灾难相关的风险也并非如同吉登斯、贝克所言,是均衡分布的,如同采煤沉陷灾难的分配,风险的分配也与权力、经济相关。

姜伟[6](2014)在《微博场域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 ——基于中国问题的检视》文中提出在社会转型期和公众微博兴起的宏观背景之下,中国政府的形象传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政府该如何应对微博场域内的形象传播危机,这一议题引起了政府与学者们的高度关注。本研究以政府应对微博场域内形象传播危机中的多重话语实践为切口,尝试结合话语理论与案例分析的方法,分别对政务微博、公职人员微博、媒体微博的话语实践进行检视,探讨政府话语应如何直面公众话语的博弈,进而实现政府形象的良性传播。本文的逻辑起点是媒介技术的革新及微博平台的出现。微博以其平等入驻、便捷发布、裂变式传播等特点,迅速成为公众发布信息、发表言论、释放情绪最活跃的平台。微博的出现之所以对中国政府形象传播造成冲击与影响,乃是因为在政府形象传播系统中“公众”要素的变动。公众借助微博的话语赋权,冲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并形成了公众自主传播的话语场,与政府主导传播的话语场遥相对应。在公众自主传播的话语场中,政府形象传播的传统话语体系已然式微,由此使得公众话语场与政府话语场形成了一种分裂与对抗的态势,公众话语公然博弈政府话语,挑战着政府形象传播的既有规则,为中国政府形象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面对公众微博的崛起和公众话语的博弈,政府在微博场域中应如何通过推动政府机构、公职人员、媒体三者的微博实践实现话语结构的转型,进而建构并传播自我的良好形象,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论文把话语研究与政府形象传播研究结合起来,依据从文本、话语实践到社会实践的话语分析路径来深入剖析三种微博的话语转型如何重塑了自我身份和社会关系,进而改善了政府形象。政务微博通过从隐秘话语到公开话语的转型来推进政务公开,建构传播“阳光执政”的政府形象;通过从训示话语到协商话语的转型来与公众沟通协商,建构传播“民主执政”的政府形象。公职人员微博通过个体话语与公民话语的微博言说,消解了公众对政府公职人员的刻板印象,建构一种新的话语形象,作为政府形象传播的“触点”,公职人员的话语转型对于政府形象传播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媒体入驻微博,部分恢复了媒体的公共性职能,从宣传话语到监督话语的转型,不但重塑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而且在媒体双重职能影响下,政府更有动力探索一条自我形象传播的良性之路。综上,公众借助微博的话语赋权,改变了中国既有的话语权力结构,形成了公众话语与政府话语互相博弈的格局,为中国政府形象传播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政府创造了转变思维、革新理念、优化结构、规范行为、塑造形象的新契机。政府推动政务微博等工程,使执政的透明性增强,公众参与政治的渠道拓宽,让政府权力和社会力量的互动更为频繁,这是推进政治民主改革与政府形象传播的新动力。尽管微博只是一个方寸之间的虚拟界面,但通过了解政府微博说什么、怎么说,公众可以从其话语结构中判断政府部门的宗旨、姿态和形象,所以实践本文所探讨的多重话语结构转型,是政府在微博场域中实现良好形象传播的必由之路。当然,政府在微博场域的实践刚刚开始,问题多于成绩,但微博是政府职能转型的练兵场,也是政府形象传播转型的试验田,未来的前景值得我们期待。

周榕[7](2013)在《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研究 ——以2000-2012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为例》文中提出这是一个危机环伺的时代,“在危机中”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调性。当中国转型社会的现实语境,“嵌入”全球风险社会的国际背景中,公共危机成为中国当代社会面临的常态。同时,这是一个媒体逻辑的时代,媒体报道塑造人们对事件的认知,在公共危机发生时尤其如此。许多学者认为传播是影响危机处理成败的关键,因此位居危机管理领域的极重要地位。’新闻媒介作为危机传播中的核心要素,一方面属于物质范畴,有着其独特的职能,所以具有相当的独立性;但因为权力与资本力量的牵引,它的独立性往往受到侵蚀。从这个角度来看,用“媒介角色”而不用“媒介功能”,实际上承认了媒介行为的复杂性、丰富性,赋予了其人的特点。角色理论以角色期待与个体主观能力的对接来分析和建构角色,用角色理论来研究系统中个体的作用,以及分析制约作用产生的因素,具有相当的解释力。公共危机传播是由媒介、政府和公众三要素构成的信息系统,本文用角色理论来研究新闻媒介在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系统中所发挥的独特功能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且分析影响其功能和责任承担的相关因素。主要回答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我国的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第二,我国的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实际扮演着什么角色,取得了什么进展,存在哪些困境,困境来源于何处?第三,通过哪些路径解决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之间差距,实现媒体角色的重构?为回答这三个问题,本文在对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形成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和反思性分析、解读的基础上,揭示和阐明了我国新闻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重要功能和角色价值,同时剖析其现存矛盾和困境产生的原因,为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实现其应然角色提供了新的思路。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是研究媒介在公共危机传播中角色扮演的逻辑起点和最终归宿。本研究正文一共包括五个章节:绪论部分交代了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核心概念和论文基本框架;第二部分,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应然角色建构。主要介绍引鉴来自社会学的角色分析理论,描述角色论中的角色建构逻辑,进而以此为依据,建构出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应然角色:危机前的预警者角色;危机中的沟通者、动员者和监督者角色;危机后的形象塑造者和反思者角色。第三部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演进。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分为启蒙、觉醒和深化三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媒体角色的创新和发展。但这种对角色演进的梳理是反思性的,在梳里进展的基础上分析指出,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演进的性质是政府主导下的媒介角色量变,是媒介作为政府喉舌角色基础上的角色丰富,这种性质的演进和发展带有天然局限性,那就是角色的演进和创新不是ui劳永逸,而会随政府的利益和意志或持续或后退。最后,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演进的原因。第四部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体角色冲突困境。首先,分析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实际上具有的三种角色身份,即政府喉舌角色、市场主体角色以及社会公器角色。这三种角色身份出于承载着不同的角色期待,因此引发媒体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角色冲突。并且将媒体的应然角色与实然角色相对照,通过定量的分析,系统地研究冲突的具体表现,试图从中探寻出规律性的倾向;最后,指出了了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冲突形成的原因。第j五部分,我国公工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重构的路径。依据前一章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体角色冲突困境发生的原因,分别从政府、媒体和公众三个层而,提出了对媒体实然角色进行重构,实现其应然角色的路径。最后的结语部分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并且指出了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蒋子丹[8](2012)在《囚界无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市看守所新任狱医沈白尘,拎着拖箱一步跨进囚车里,脸色有些难看。上岗第一天,他搭囚车去报到,本来说好坐驾驶室,临上车发现里边已经没有位子,要走只能和嫌犯一起坐在车厢里,沈白尘被这个变故搞得很不开心。他砰的一声把车门关上,听任法警从外边将门锁了,举手投足刻意显出一种狠劲儿。

蒋子丹[9](2011)在《囚界无边》文中研究表明01市看守所新任狱医沈白尘,拎着拖箱一步跨进囚车里,脸色有些难看。上岗第一天,他搭囚车去报到,本来说好坐驾驶室,临上车发现里边已经没有位子,要走只能和嫌犯一起坐在车厢里,沈白尘被这个临时的变故搞得很不开心。

蒋凌昊[10](2011)在《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语境下的矿难报道研究 ——以山西矿难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有人以矿难如麻来形容我们的社会现实,而矿难报道又是一个敏感话题,媒介在其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社会的了望者和监视器,也是社会信息的提供者,对社会的“浅滩”和“暗礁”加以监视,引领社会的进步。这是媒介的社会责任。然而,矿难的频发,使得我们的媒介与受众神经和眼神变得麻木和茫然。根治矿难的良方在哪里?模式化矿难报道的出路又将会是在哪里?我们似乎可以从外域的矿难报道中找寻到出路。矿难报道十几年的实践,使其成为我国特有的常态化新闻报道方式,矿难报道也体现着我们社会的进步、政治的民主和开放。它的变化轨迹最直观的反映出宣传体制和以人为本的变迁。所以本研究选择矿难报道作为研究对象,来探讨新闻专业主义是怎样影响我们的新闻事业,这种影响又将会对我们的新闻事业引向何方,以此来勾勒出新闻专业主义和党的宣传政策的反抗与规训之路。本研究在对矿难报道在新世纪的变化作以概括总结后,将矿难报道的发展置于新闻专业主义的语境下,勾勒出专业主义影响下的矿难报道的变化过程,并结合案例进行文本分析,从而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向,对新时期媒体怎样在矿难报道中,提升品质,寻找出路,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笔者得出一个结论,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和宣传政策之间的碰撞和融合,使得中国的新闻从业者有可能创造出完全不同于类西方的专业主义话语模式。这种模式将是一种更本土化,更符合中国实际,强调社会责任的专业主义理念。

二、灾难与责任——从大平矿难看媒体的事故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灾难与责任——从大平矿难看媒体的事故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一)国内背景
        (二)国际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
        一、研究对象
        二、总体框架
        三、重点难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一)比较综合法
        (二)历史分析法
        (三)归纳分析法
        (四)博弈分析法
        (五)调查访谈法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研究概述
    第一节 国外文献研究概述
        一、医患关系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一)帕森斯的“病人角色”理论
        (二)萨斯—霍伦德的医患三模式
        (三)弗莱德森的医患冲突理论
        二、国外典型的医患关系模式
        (一)美国“患者权利保护人”制度模式
        (二)英国三级投诉和全科医疗制度模式
        (三)德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模式
        (四)日本医疗纠纷预防及处理机制模式
    第二节 国内文献研究概述
        一、医患关系模式研究领域广泛
        二、医患关系模式理论视角多样
        (一)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医患关系模式
        (三)基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朋友式医患关系模式
        (四)基于家长主义和尊重自主的医患协商模式
    第三节 文献评述与问题的提出
        一、文献评述与小结
        二、问题的提出
第三章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医患关系相关概念界定
        一、医患关系的内涵
        (一)社会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二)伦理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三)法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四)经济学视角的医患关系
        (五)医患关系的实质
        二、医疗纠纷的概念
        三、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概念
        (二)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内涵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制度变迁理论
        (一)制度变迁的内涵
        (二)制度变迁的供给需求理论
        (三)制度变迁的成本收益理论
        (四)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
        二、公共选择理论
        (一)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公共选择理论的“有限理性”假设
        (三)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三、演化博弈理论
        (一)博弈论的概念与分类
        (二)博弈论的表示法
        (三)演化博弈理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的政府责任
    第一节 社会管理中的政府职能
        一、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二)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
        二、政府在医疗服务市场的职能
        (一)我国医疗服务市场的基本特征
        (二)政府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主体
        (三)医疗服务市场的政府介入
    第二节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中的政府责任
        一、制度责任
        二、法律责任
        三、财政责任
        四、监管责任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和谐稳定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医患关系模式典型特征
        (一)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医患关系制度稳定单一
        (二)公立医院公益性突出,医患关系和谐稳定
        三、计划经济后期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第二节 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一、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矛盾冲突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改革开放至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形成原因
        (一)推行医疗市场化改革,加速医患矛盾升级
        (二)医疗服务体制商业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减弱
        (三)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患关系矛盾冲突
        三、新医改前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变迁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医改以来的医患关系模式概况
        一、新医改以来多元复杂的医患关系模式
        二、新医改试点医患关系模式典型案例
        (一)浙江省宁波市医疗纠纷“宁波解法”
        (二)福建省三明市医疗改革“三医联动”
        (三)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与医疗责任保险结合机制
        三、新医改以来医患关系模式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医患双方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矛盾有增无减
        (二)医患关系呈现多元化,医患利益冲突复杂
        (三)医患关系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医患关系改善甚微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当前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演进中的制度困境
    第一节 医疗市场化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委托—代理”困境
        一、中央与地方的委托—代理关系
        二、中央与地方利益博弈中的道德风险
        (一)制度制定的道德风险
        (二)制度执行的道德风险
    第二节 公立医院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囚徒”困境
        一、医患关系模式的制度主体
        二、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模型的基本要素构建
        (二)三方利益主体的演化博弈行为分析
        (三)三方利益主体演化博弈的结果分析
        (四)和谐医患关系模式三方博弈决策行为
        三、医患关系模式制度主体“囚徒”困境原因分析
        (一)政府部门忽视创造医患合作收益
        (二)医疗群体利用信息优势诱导需求
        (三)患者群体期望收益难以实现
    第三节 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一、医患关系制度处于无效率停滞的“锁定”状态
        二、医疗制度供给主体的“利益粘滞”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构建我国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制度模式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克服“路径依赖”
        一、医患关系模式制度变迁路径优化原则
        (一)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二)坚持创新引领原则
        (三)坚持政府权责统一原则
        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实施统一制度安排
        (一)实行强制性的医患关系制度变迁
        (二)实施统一的医患关系制度安排
        (三)制定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
        三、克服制度变迁“路径依赖”,重视制度创新与兼容
        (一)加快医患关系制度创新,克服“路径依赖”
        (二)健立健全医疗法律法规,重视医患关系制度兼容
    第二节 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一、建立医疗纠纷预防机制,防范医患纠纷产生
        (一)加强公立医院内部日常管理工作
        (二)重塑社会信任机制,弘扬医疗职业道德
        (三)加强医学知识宣传教育,引导患者转变就诊观念
        二、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妥善化解医患矛盾
        (一)完善医患之间协商解决机制
        (二)实事求是妥善处置医疗纠纷
        三、建立医疗纠纷补救机制,减少医疗事故损失
        (一)推行社会医疗互助体系建设
        (二)建立患者心理援助体系
    第三节 实行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合理化解医患矛盾
        一、建立健全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
        二、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典型案例
        (一)宁波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二)广东省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机制
        三、加强人民调解配套制度建设,保障医疗纠纷有效处理
        (一)设立医患纠纷合议庭
        (二)构建医疗纠纷处理机制
        (三)准确量刑公正司法
    第四节 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一、建立健全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一)建立医疗责任风险分担机制
        (二)建立医疗损害保险制度
        (三)建立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二、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典型案例
        (一)宁波市医疗责任保险理赔协商机制
        (二)广东省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三、加快完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
        (一)强制实行医疗责任保险
        (二)完善现行医疗责任保险机制
    第五节 建立健全医疗法规制度,保障医患基本权益
        一、加强医疗法律保障,约束规范医疗行为
        (一)制定统一的《医疗执业法》
        (二)平等公正司法,加强医疗群体的保护
        (三)强化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
        二、建立健全患者权利保护法律法规
        (一)厘清患者权利法律法规
        (二)制定《患者权利保护法》
        (三)坚持患者生命健康权利至上原则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主要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2)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概念厘定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现状
    五、创新价值
上篇
    第一章 灾难母题生成的“中原场域”
        第一节 灾难母题的自然成因
        第二节 灾难母题生成的人文环境
        第三节 灾难母题的文学传统
        第四节 灾难母题与创作主体的互文指涉
    第二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流变
        第一节 1949—1978:秉笔直书与人定胜天
        第二节 1978—2000:多元杂糅与文化反思
        第三节 2000—2015:日常叙事与生态建构
    第三章 灾难母题的主题向度
        第一节 跌宕起伏的命运主题
        第二节 抗衡灾难的英雄主题
        第三节 意蕴丰富的人道主义主题
        第四节 中原文化的反思主题
    第四章 灾难母题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写实型叙事模式
        第二节 象征型叙事模式
        第三节 荒诞型叙事模式
下篇
    第五章 天灾母题
        第一节 天灾母题的现实向度
        第二节 天灾母题的“饥饿”表征
        第三节 “人祸”的推波助澜
    第六章 战争母题
        第一节 战争母题的主题嬗变
        第二节 战争母题的U型结构
        第三节 战争母题的英雄原型
        第四节 战争母题的诗学阐释
    第七章 疾病母题
        第一节 疾病母题的生成语境与类型建构
        第二节 疾病母题的隐喻
        第三节 疾病母题的诗学价值
    第八章 矿难母题
        第一节 矿难母题的生成追溯
        第二节 矿难母题的欲望叙事
        第三节 矿难母题的悲情与崇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3)《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德国媒体中的中国形象研究现状
        1.2.1.1 国内的研究现状
        1.2.1.2 德国的研究现状
        1.2.2 《德华日报》的研究现状
    1.3 资料范围与研究问题
    1.4 论文结构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设计
    2.1 国家形象概念的解释及界定
        2.1.1 形象
        2.1.2 国家形象
    2.2 跨文化认知与国家形象
    2.3 内容分析方法
        2.3.1 定义
        2.3.2 目标
        2.3.2.1 描述报道
        2.3.2.2 推断社会现实
        2.3.3 研究步骤
    2.4 质性分析软件MAXQDA
    2.5 分析设计
第3章 《德华日报》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
    3.1 《德华日报》的前身:《德文满洲日报》(1929.12-1930.8)
        3.1.1 艰难的创刊
        3.1.2 办报宗旨
        3.1.3 版面内容设置
        3.1.4 停刊原因
    3.2 《德华日报》(1930.10-1939.9)
        3.2.1 创办及发展
        3.2.2 受众和发行范围
        3.2.3 版面内容设置
        3.2.4 洪涛生和《德华日报》
    3.3 更名后的《德华日报》:《德文日报》(1939.10-1945.6)
        3.3.1 更名后的发展
        3.3.2 受众和发行范围
        3.3.3 版面内容设置
第4章 中国报道的定量分析
    4.1 报道总量与频率
    4.2 报道议题分布
    4.3 通讯社消息
    4.4 中国报刊摘译
第5章 中国形象建构
    5.1 政治形象:内忧外患、无法统一
        5.1.1 内战纷争
        5.1.1.1 持续的军阀混战与地方叛乱
        5.1.1.2 严重的派系斗争
        5.1.1.3 “危险”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围剿”
        5.1.2 国际争端
        5.1.2.1 废除治外法权的斗争
        5.1.2.2 中日冲突
    5.2 社会形象:天灾人祸、民不聊生
        5.2.1 自然灾害
        5.2.2 鸦片问题
        5.2.3 猖獗的匪患
        5.2.4 苦难的民众
    5.3 经济形象:衰退落后
        5.3.1 受战乱破坏的产业
        5.3.2 苛捐杂税
        5.3.3 失业问题
        5.3.4 受质疑的工业计划
        5.3.5 中德贸易
    5.4 交通形象:努力建设
        5.4.1 公路
        5.4.2 铁路
        5.4.3 航空
第6章 中国形象成因探析
    6.1 主观因素
        6.1.1 德国对华政策和国家利益
        6.1.2 德国驻华外交机构的控制
        6.1.3 德国经济利益
        6.1.4 欧洲中心主义
        6.1.5 西方新闻理念
        6.1.6 报纸的商业利益
        6.1.7 个人因素
    6.2 客观因素
第7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引用的《德华日报》中国报道列表
附录二:引用的《德华日报》/《德文日报》其他文章列表
附录三:引用的《德文满洲日报》文章列表
附录四:引用的德国外交部政治档案名录

(4)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视角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崛起与国家安全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与国家安全
        二、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第二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
        一、国家崛起需要安全保障
        二、国家安全保障力
        三、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力
    第三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一、国家衰落或崛起与安全之间矛盾的两个案例
        二、国家崛起与保持安全在矛盾中发展
        三、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第二章 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第一节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一、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三、中国崛起引发的安全困境
        四、国家崛起进程中外部威胁的演变
    第二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多变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威胁国家安全
        二、历史问题给国家间安全造成威胁
        三、陆地争端加剧国家之间的矛盾
        四、东北亚现实军事威胁依然存在
    第三节 国家内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社会问题
        三、文化安全受到威胁
        四、生态与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五、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第三章 崛起进程中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
    第一节 中国崛起打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
        一、全球化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冲击
        二、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力量结构
        三、国家实力的变化对国民心理造成的影响
    第二节 崛起引发的内部主要矛盾
        一、政治安全受到威胁
        二、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三、敏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四、环境污染威胁国民生存安全
        五、内部威胁的发展与演变
    第三节 内外威胁对国家之间安全影响
        一、内外两种威胁之间的关系
        二、两种威胁对国家崛起的影响
        三、两种威胁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第四节 崛起进程中内外挑战塑造了安全困境
        一、崛起进程中各类挑战构成安全困境的根源
        二、传统安全困境与非传统安全困境的叠加
        三、崛起进程中安全困境的破除
第四章 国家崛起进程中安全实现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集聚国家安全保障的强大物质力量
        一、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二、实现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三、加强军事变革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能力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第二节 培育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力量
        一、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工程
        二、重塑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中注入国家安全的基因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同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文化
    第三节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地区环境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
        二、“一带一路”沿线安全隐患及对区域安全影响
        三、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周边和地区环境
    第四节 国家安全保障的全球安全治理
        一、积极参与国际安全治理保障国际安全
        二、积极合作共建新型大国关系
        三、国际安全治理几个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
        四、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后记

(5)能源开采与灾难制造 ——关于山东省济宁市采煤沉陷区的社会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回顾
    第三节 问题指向
    第四节 本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桑田变沧海”:济宁市采煤沉陷状况
    第一节 中国的采煤沉陷
    第二节 济宁市的煤炭开采:“向更远处掘进”
    第三节 “桑田变沧海”:采煤引发的环境灾难
第三章 灾难的生产
    第一节 迈向高能量社会
    第二节 煤炭政治:煤炭优先与解放煤炭
    第三节 煤炭经济:“抓煤炭就是抓GDP、抓发展”
第四章 控制灾难
    第一节 何为灾难的控制?
    第二节 被牺牲的乡村
第五章 冲突频发的沉陷区
    第一节 冲突的概况
    第二节 被迫搬迁
    第三节 被侵占的赔偿款
第六章 乡村的瓦解
    第一节 脱离乡村
    第二节 村庄的分化
第七章 结语
    第一节 不同情境中的能源问题
    第二节 灾难的再认知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后记

(6)微博场域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 ——基于中国问题的检视(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理论与研究综述
        1.2.1 概念界定
        1.2.2 理论阐述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内容框架
2 政府形象传播的历史与逻辑
    2.1 言说与认同:政府形象传播的话语路径及目标
        2.1.1 从行为到言说:政府形象传播的话语路径
        2.1.2 从权力到权威:政府形象传播的终极目标
    2.2 技术与制度:政府形象传播的双重逻辑
        2.2.1 传播媒介:政府形象传播的技术逻辑
        2.2.2 传媒规制:政府形象传播的制度逻辑
    2.3 解构与建构:转型期的中国政府形象传播
        2.3.1 管制型政府:政府形象传播的现状及其问题
        2.3.2 服务型政府:政府形象的现代建构及其困境
        2.3.3 社会风险源:政府形象传播的中国问题
3 公众微博冲击下的政府形象传播危机
    3.1 公众微博与话语权力格局的重构
        3.1.1 微博使用与公众话语的自我赋权
        3.1.2 公众微博崛起与政府话语权的式微
    3.2 两个话语场:政府形象传播中的话语博弈
        3.2.1 传统话语场:政府主导型的话语传播方式
        3.2.2 微博话语场:公众自主型的话语传播方式
    3.3 微博场域中政府形象传播的话语转型
        3.3.1 微博治理:规范微博话语场的运行规则
        3.3.2 话语转型:直面公众话语博弈的必然选择
4 政务微博的话语实践与政府形象传播
    4.1 政务微博与政府的虚拟社会管理
        4.1.1 政务微博: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
        4.1.2 政务微博与政府的虚拟社会管理
    4.2 从“隐秘”到“公开”:“阳光执政”的政府形象
        4.2.1 “隐秘”话语:“暗箱政治”的话语规则
        4.2.2 “公开”话语:政务微博的话语传播策略
    4.3 从“训示”到“协商”:“民主执政”的政府形象
        4.3.1 “训示”话语:自上而下的训导指示
        4.3.2 “协商”话语:平起平坐的交流沟通
5 公职人员微博的话语实践与政府形象传播
    5.1 公职人员微博与政府形象传播
        5.1.1 公职人员微博: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
        5.1.2 “触点”效应:公职人员的话语形象
    5.2 从“职业”话语到“个体”话语:公职人员“刻板印象”的消解
        5.2.1 “职业”话语与公职人员的话语形象
        5.2.2 “个人”话语与公职人员“刻板印象”的消解
    5.3 从“官方”话语到“公民”话语:公职人员新形象的建构
        5.3.1 “官方”话语与公职人员的传统话语形象
        5.3.2 “公民”话语与公职人员的新型话语形象
6 媒体微博的话语实践与政府形象传播
    6.1 媒体微博与媒体的公共性
        6.1.1 媒体微博:概念界定与发展现状
        6.1.2 媒体公共性的缺失及其话语转型
    6.2 微博新闻:从“宣传”话语到“监督”话语
        6.2.1 “宣传”话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
        6.2.2 “监督”话语与媒体微博的新闻报道
    6.3 微博评论:从“表态”话语到“批评”话语
        6.3.1 “表态”话语与传统媒体的新闻评论
        6.3.2 “批评”话语与媒体微博的新闻评论
7 结论与讨论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研究 ——以2000-2012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公共危机传播的研究综述
        二、媒介角色的研究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公共危机
        二、公共危机传播
        三、危机传播中的政府、媒体与公众
        四、媒介角色
    第四节 研究架构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及资料说明
        三、研究的创新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应然角色建构
    第一节 社会学的角色理论和媒介角色的建构逻辑
        一、社会学中的“角色”概念
        二、角色论的理论框架
        三、角色理论用于媒介研究的合理性分析
        四、基于角色理论的媒介角色建构逻辑
    第二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应然角色的建构路径
        一、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应然角色建构的价值标准
        二、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应然角色建构实践
第三章 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演进
    第一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演进的历程
        一、公共危机传播启蒙期的媒介角色
        二、公共危机传播觉醒期的媒介角色
        三、公共危机传播深化期的媒介角色
    第二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演进的性质和逻辑
        一、媒介角色演进的性质
        二、媒介角色演进的逻辑
    第三节 公共危机传播传媒介角色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环境因素
        二、文化因素
        三、媒体因素
第四章 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冲突
    第一节 我国公共危机传播的媒介角色身份
        一、政府喉舌角色
        二、市场主体角色
        三、社会公器角色
    第二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冲突现状
        一、政府喉舌角色与社会公器角色之间的冲突
        二、市场主体角色与社会公器角色之间的冲突
        三、政府喉舌角色与市场主体角色之间的冲突
    第三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冲突原因
        一、政府因素
        二、市场因素
        三、公众因素
第五章 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重构路径
    第一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重构的政府路径
        一、形成以实现媒介公共性为导向的媒介体制改革目标
        二、建立实现媒介主体性的配套机制
        三、制订保障和规范媒介公共危机报道的政策法规
    第二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重构的媒体路径
        一、形成以新闻专业主义为导向的角色意识
        二、建立行业内的自律和公众监督机制
        三、制订公共危机报道的相关准则
    第三节 公共危机传播中媒介角色重构的公众路径
        一、培养公众的公民意识
        二、完善公众的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语境下的矿难报道研究 ——以山西矿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 社会现实:矿难——无法忽视的真相
        (二) 新闻实践:突发事件中的媒介责任
    二 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未尽的领域
        (一) 前人的研究成果
        (二) 未尽的研究领域
    三 研究的创新价值和特色
    四 论文的大致框架
第一章 矿难报道及历史嬗变
    第一节 矿难和矿难报道
        1.1.1 矿难与矿难的特点
        1.1.2 矿难报道
    第二节 矿难报道的历史嬗变
        1.2.1 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矿难报道:徘徊中退步
        1.2.2 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矿难报道:曲折中困难前行
        1.2.3 新世纪的矿难报道:兴盛发展
第二章 新闻专业主义语境下的矿难报道相关概述
    第一节 新闻专业主义的概述
    第二节 新闻专业主义在中国:历史的继承和当今的衍变
    第三节 矿难报道中的政治控制和新闻专业主义的矛盾体现
        2.3.1 政治控制下的矿难报道
        2.3.2 新闻专业主义在矿难报道中的两难困境
第三章 矿难报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 信息局部呈现
        3.1.1 矿难报道模式化
        3.1.2 新闻图片同质化
        3.1.3 矿难报道式微
    第二节 人文关怀错位与缺乏
        3.2.1 人文关怀缺失
        3.2.2 平等意识淡薄
        3.2.3 消费弱势群体
        3.2.4 缺乏心理指导性
    第三节 媒体"“失语”现象
第四章 新闻专业主义给矿难报道带来的新思路
    第一节 山西矿难报道的变化轨迹
    第二节 采写技巧的变化
        4.2.1 矿难报道传统模式的突破
        4.2.2 报网联动,时效上的突破
    第三节 矿难中人本主义和舆论监督的逐步确立
        4.3.1 人文关怀的逐步深化
        4.3.2 舆论监督的逐步确立
    第四节 报道形式的变化
        4.4.1 矿难报道以组合报道见长
        4.4.2 全方位的立体新闻表达
        4.4.3 重视图片和标题的运用
第五章 启示、趋势和不足
    第一节 智利矿难报道的启示
        5.1.1 第一时间报道信息
        5.1.2 对媒体进行分区管理
        5.1.3 深化人文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
    第二节 矿难报道的趋势和研究之不足
        5.2.1 矿难报道趋势预测
        5.2.2 研究不足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灾难与责任——从大平矿难看媒体的事故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制度变迁视角下的公立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模式研究[D]. 李宗明. 深圳大学, 2020(11)
  • [2]当代“中原作家群”灾难母题研究[D]. 段永建.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3]《德华日报》视角下的中国形象(1930-1933)[D]. 常璇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杜刚. 苏州大学, 2018(02)
  • [5]能源开采与灾难制造 ——关于山东省济宁市采煤沉陷区的社会学研究[D]. 李德营. 南京大学, 2015(01)
  • [6]微博场域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研究 ——基于中国问题的检视[D]. 姜伟. 武汉大学, 2014(01)
  • [7]我国公共危机传播中的媒介角色研究 ——以2000-2012年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为例[D]. 周榕. 武汉大学, 2013(06)
  • [8]囚界无边[J]. 蒋子丹.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3)
  • [9]囚界无边[J]. 蒋子丹. 作家, 2011(23)
  • [10]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语境下的矿难报道研究 ——以山西矿难为例[D]. 蒋凌昊. 陕西师范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灾难与责任——大坪矿隐形媒体的事故报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