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滑脱138例

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滑脱138例

一、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滑脱138例(论文文献综述)

耿乐[1](2021)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评价苍龟探穴针法对于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日常活动功能障碍等方面,以期为本病寻找一种治疗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并为针灸治疗此病提供更多且有效的临床证据。方法:1.收治32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掷骰子法和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其中试验组16例,对照组16例。2.试验组:苍龟探穴针法选取腰部、臀部及大腿部穴位(肾俞、大肠俞、环跳、殷门、腰部阿是穴),次髎、委中、阳陵泉、昆仑不使用手法治疗。3.对照组:同试验组取穴,不行手法治疗。4.疗程:每周3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5.观察指标及采集时点: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中的疼痛等级指数(Pain Rating Index,PR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现时疼痛状况(Present PainIntensity,PPI)和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下腰痛评估治疗分数(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stion Score,JOA Scores)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8周采集;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现实疼痛状况(PPI)于第1次治疗结束后采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于治疗前、治疗后第4周及第8周采集。结果:1.简式McGill疼痛问卷(SF-MPQ):(1)疼痛评级指数(PRI):组间比较:两组PRI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PRI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PRI评分在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变化(P<0.05)。(2)视觉模拟评分(VAS):组间比较: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时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VAS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VAS评分在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3)现时疼痛状况(PPI):组间比较:两组PPI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PPI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PPI评分在治疗后各时点均较治疗前有显着变化(P<0.05)。2.日本骨科协会下腰痛评分(JOA):组间比较:两组JOA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①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两组JOA评分会出现显着变化(P<0.05);②两组在治疗后第2周、第3周、第4周及第8周JO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变化(P<0.05)。3.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组间比较:两组ODI评分在治疗前、第4周、第8周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两组ODI评分在第4周、第8周分别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变化(P<0.05)。结论:1.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着显着的即刻止痛疗效,且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可降低患者的疼痛相关评分,亦有着较好的远期疗效;2.苍龟探穴针法可显着改善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常活动能力,且远期疗效较好。

彭涛[2](2021)在《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1.观察、记录、分析小针刀结合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lumbar disc herniation)患者在接受经皮椎间孔镜(PTED,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2.探讨分析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的效果以及机理,并为临床上治疗孔镜术后残余疼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论证。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江西省中医院脊柱骨科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并接受椎间孔镜手术治疗后残余术后疼痛症状的住院患者60例。将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别分为三组:A组(针刀+中药组)20例,B组(针刀组)20例,以及C组(中药组)20例。三组患者在出现术后腰腿痛时,都给予常规补液、抗炎治疗;各组患者在原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不同的其他治疗方法:A组(针刀+中药组)予以针刀结合身痛逐瘀汤口服治疗;B组(针刀组)予以单纯针刀治疗;C组(中药组)采用单纯身痛逐瘀汤内服治疗。三组治疗皆为2周1疗程,并记录每一位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观察VAS评分、JOA评分,并对三组患者功能评价及总体疗效进行综合评价。所得数据使用SPSS25.0统计软件处理,校验标准a=0.05,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情况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三组患者之间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统计分析三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发现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时三组比较有明显差异,中药组及针刀组均低于针刀+中药组,并两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针刀+中药组在疼痛改善方面明显优于针刀组及中药组;JOA评分:统计分析三组患者在治疗前JOA评分,得出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而在治疗后4周时,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JOA评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并两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说明针刀+中药组在症状、体征、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上效果更优。中医临床疗效:针刀+中药组共20例病例中临床痊愈10人,显效5人,有效4人,无效1人,改善率95.00%;治疗后针刀组患者临床痊愈6人,显效5人,有效3人,无效6人,改善率为70.00%;治疗后中药组患者临床痊愈5人,显效3人,有效5,无效7人,改善率65.00%。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三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2.针刀治疗联合身痛逐瘀汤口服这一治疗方法在治疗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疗效显着,值得临床应用。

黎子轩[3](2020)在《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和对比倒悬推拿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为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提供客观的应用数据,对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倒悬推拿手法的操作规范及应用,为临床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思路。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平行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4例。治疗组采用倒悬推拿手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每天1次,连续5天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逢周六、日休息)。在治疗结束后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JOA)以及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来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评分上的差异,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一次总体疗效评价,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方法验证其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探讨倒悬推拿手法在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88例患者,实际完成病例86例。(1)两组疗法对患者改良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表(JOA)的影响: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JOA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为有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整体JOA评分优于对照组,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腰腿疼痛、活动受限、感觉及活动障碍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两组疗法对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为有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整体VAS评分优于对照组,选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3)两组疗法对患者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的影响: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ODI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显着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法均为有效。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整体ODI评分优于对照组,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表明治疗组在改善生活自理、社交生活方面等优于对照组。(4)两组疗法治疗后患者总体疗效评价:治疗组43例患者,其中2例临床治愈(4.65%),12例显效(27.91%),26例有效(60.47%),3例无效(6.98%),总有效率为93.02%;而对照组43例患者,其中0例临床治愈(0.00%),3例显效(6.98%),32例有效(74.42%),8例无效(18.60%),总有效率81.40%。两组临床疗效构成比比较有显着性差异,表明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本研究是从客观以及科学的临床数据评定倒悬推拿手法的临床疗效,因此研究结果更为可信。倒悬推拿手法和传统推拿手法均能有效改善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症状,但倒悬推拿手法的疗效更为显着,而且操作安全可靠,因此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

贾海光[4](2019)在《颈腰痛煎剂Ⅰ号对LDH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究口服颈腰痛煎剂Ⅰ号方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9年3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后一周仍存在腰痛症状,且经中医辩证分析均属血瘀气滞证型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措施(即常规对症治疗及腰椎功能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于术后一周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于术后一周予颈腰痛煎剂Ⅰ号方口服治疗。本研究的疗效评价模式采用VAS、ODI、JOA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予以记录。VAS评分用来评估患者的腰痛缓解状况,JOA评分评估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状况,ODI指数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中医症状积分评估患者经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分别统计治疗前、治疗后半个月、1个月及疗程结束后2个月的上述评分结果,并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此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所表现出的疗效差异。结果:1.组内比较:在VAS、JOA评分以及ODI评分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VAS评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同一随访时间上相比较,P>0.05,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JOA评分比较:在治疗半个月和1个月时,治疗组JOA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后2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ODI指数比较:在治疗半个月和1个月时,治疗组ODI指数下降较对照组更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后2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中医症状临床总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中医症状疗效差异上测得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后,配合口服颈腰痛煎剂Ⅰ号方,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腰痛症状,也有助于促进术后腰椎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对于某些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脊柱微创术后仍遗留不明原因腰部疼痛的患者,本方可作为一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辅助及补充治疗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林洋[5](2019)在《推拿结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推拿结合悬吊运动疗法(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期间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研究标准的DLS患者60例,根据随机对照原则,随机分配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SET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两组各30例。治疗频次均为隔日治疗1次,4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14次,疗程结束2个月后对疗效达有效及以上的患者进行随访。采用VAS疼痛量表、JOA评分量表、表面肌电图(Surface electromyogram,sEMG)作为观察指标,根据治疗前后患者JOA评分改善情况对患者进行疗效、复发率评定,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疼痛视觉模拟标尺(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比较两组均有显着下降(P<0.01),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减轻DLS患者疼痛;治疗后VAS组间比较显示无明显统计差异(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在减轻疼痛方面疗效相当;2.日本骨科学会(JOA)量表评分:治疗前后,两组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度、临床体征总积分改善组内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1);治疗后两组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总积分组间比较不具有统计差异(P>0.05),在日常活动受限度单个项目评分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差异,说明治疗组对于DLS患者日常活动受限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3.sEMG:治疗前后两组腹直肌、腹外斜肌的表面肌电信号平均肌电值(Average electromyogram,AEMG)组内比较(P<0.01),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明显提高DLS患者的腹直肌和腹外斜肌的肌力;治疗后AEMG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4.临床疗效评定: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从总有效率来看,治疗组为86.21%,高于对照组82.76%;5.复发率:两组均对疗效达有效及以上的患者进行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8.00%,对照组复发率为37.50%,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更能降低DLS患者的复发率。结论:1.推拿结合SET能够减轻DLS患者疼痛,改善其临床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受限度,尤其在对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方面效果显着。2.推拿结合SET能够提高DLS患者腹直肌、腹外斜肌肌力,有利于DLS治疗后疗效的维持,降低其因复发而再次就医的经济时间成本,值得临床推广。

万福兴[6](2019)在《经骶管裂孔置管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经骶管裂孔置管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来客观评价此微创疗法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72例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骶管裂孔置管胶原酶溶解术,对病人治疗前后的疼痛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结果:实际统计病例70例。(1)对实验结果统计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判:治疗之后的24小时,3个星期,3个月和6个月依次同治疗前进行对比,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治疗前后VAS评分存在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2)对实验结果依照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定:有效率比较:治疗后24小时总有效率为77.46%,治疗3周后总有效率为88.73%,治疗后3个月总效率为90.14%,治疗后6个月有总效率为91.43%,总有效率对照(P<0.05),有统计学意义;优良率比较:治疗后3周优良率为64.79%,治疗后3月优良率为69.01%,治疗后6个月优良率为72.86%,结果存在显着的统计学差异。结论:经骶管裂孔置管胶原酶溶解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具有安全性高、临床远期效果显着等优点,可以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黄国珠[7](2019)在《桃红四物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TED术后残余痛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桃红四物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术后残余痛的临床疗效,分析桃红四物汤对PTED术后残余痛的机理,发挥中华医药独特优势,促进术后的快速康复,为传统中医药对PTED术后残余痛提供新思路。方法:本研究收集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外科诊断LDH明确,并接受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术后残余痛患者60名。按入院先后顺序进行1-两组患者术后均予常规护理、治疗(抗炎、补液)及功能锻炼,试验组:PTED术后第1天,即予桃红四物汤中药颗粒冲服,1天2次,1次1袋,疗程为7天;对照组:PTED术后第1天,即予布洛芬缓释胶囊(芬必得)0.3g Bid口服,共服用7天。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当天和术后3、7、14天四个时点,观察VAS评分、JOA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所得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并对两组患者功能评价及总体疗效进行评定。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节段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与术后3、7、14天比较,术后3天与7天、术后3天与14天、术后7天与14天,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后当天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7天和14天各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大,说明试验组缓解疼痛疗效优于对照组。3.JOA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与术后3、7、14天比较,术后3天与7天、术后3天与14天、术后7天与14天,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后当天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7天和14天各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JOA评分均呈不同程度上升,且试验组上升趋势较对照组更大,说明试验组对腰椎功能康复疗效优于对照组。4.中医证侯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患者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当天与术后3、7、14天比较,术后3天与7天、术后3天与14天、术后7天与14天,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术后当天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天、7天和14天各组间比较,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中医证侯症状积分均呈不同程度下降,且试验组下降趋势较对照组更大,说明试验组证候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5.总体疗效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桃红四物汤与布洛芬缓释胶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TED术后残余痛均具有确切疗效,且桃红四物汤疗效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及深入研究。

孟凡剑[8](2019)在《改良骨膜下及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椎弓根螺钉技术问世后,由于其能够对脊柱的三柱达到有效固定的独特优势,已广泛应用于胸腰椎内固定手术,随之后路成为胸腰椎手术首选和最常用的手术入路。目前大部分研究发现传统后正中入路对患者原本组织结构损伤较大,与术后长期腰背痛有关,因此近年来提出肌间隙手术入路,认为肌间隙入路具有对椎旁肌损伤小、创伤相对较小、手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但是该入路适用范围较小,为减少术后腰背部疼痛不适等并发症的发生并扩大手术适用范围,因此我们对传统入路进行改良并对改良入路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69例,包括胸腰椎骨折内固定23例、腰椎退行性疾病行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46例,术中同一患者棘突两侧采用不同手术入路进行比较,一侧为改良骨膜下入路,另一侧为肌间隙入路(骨折患者棘突右侧为改良骨膜下入路,左侧为肌间隙入路;腰椎退变患者减压侧为改良骨膜下入路,对侧为肌间隙入路),故共138例数据。通过对比两种入路的暴露时间、暴露过程中出血量、椎弓根开口失误率以及术后两侧引流量、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切口周围肿胀程度、末次随访时MRI检测两侧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及椎旁肌面积来评价两种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结果:胸腰椎骨折内划定术及腰椎退变椎间融合术均顺利完成,且都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18个月。两种手术入路在暴露时间和暴露过程中的出血量、椎弓根开口失误率、术后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切口周围肿胀程度以及末次随访MRI显示两侧椎旁肌脂肪浸润程度及椎旁肌面积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仅改良骨膜下入路术后引流量在骨折及退变患者中均大于肌间隙入路,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内固定术中,改良骨膜下入路与肌间隙入路相比均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创伤小、对椎旁肌损伤少的优点,而改良骨膜下入路具有暴露更加充分,便于完成减压,适用范围广,学习曲线短等优点。

刘焕喜[9](2019)在《刘焰刚导师“松、正、理”三步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总结》文中提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蜕变或外力作用引起的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导致神经根、脊髓、马尾神经受压,引起以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属于中医“腰痛”范畴[1]。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较大时,除引发脊柱失稳,肌肉劳损外,侧后方突出还可以直接刺激、压迫脊神经根,引起脊神经症状,从而形成“既有腰痛,又有根性神经放射痛”的临床特征[2]。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推拿疗法的优势病种,大量研究表明推拿的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无副作用。笔者在临床跟诊过程中,特别关注导师在本病治疗方面的经验及认识,为了更好地运用推拿手法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痛苦,本论文对该病进行探索,并总结导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及推拿治疗思路和经验。本论文检索了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文献,对该病在国内的研究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西医文献的研究概况,较为详尽地总结了导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及运用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的经验,具体内容分以下几方面论述:1.刘焰刚教授对筋骨病症的手法治疗认识;筋主要有支持、维系、联络、运动和保护作用。舒筋,肌肉软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在发出疼痛信号的同时,还会引起保护性的肌肉收缩、紧张乃至痉挛,出现筋结、条索等形态学改变,日久不愈,会发展成挛缩。推拿有明显的舒筋缓解作用。调利关节,推拿的调利骨节作用,包括了纠正骨关节解剖位置异常的“正骨”作用,以及恢复关节正常活动功能的“利关节”作用。推拿可以治疗关节脱位,骨缝错及其功能失衡。理筋,理筋整复是推拿治疗伤筋的特色所在。伤害性外力所致筋断、筋走、筋翻、筋转等都是筋离开了正常位置,属于“筋出槽”。肌腱滑脱或筋位的其他异常改变,可通过推拿的弹筋、拔筋与适当地运动关节加以纠正。2.刘焰刚教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及临床表现的认识:刘焰刚老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医学诊断,中医推拿对其诊断要有中医的特色,其手法治疗应基于这种认识及诊断、评估。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甚至硬膜囊出现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于影像学上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临床表现应与影像学表现相符。更注重的是节段椎间盘突出物对相应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3.刘焰刚导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松、正、理”分期治疗的思路及原则:刘焰刚导师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急性炎性水肿期、缓解期、恢复期。急性期以“松”为主治疗,“松”即通过滚、揉、按、推、点等手法在督脉、膀胱经重点腧穴,如肾俞、腰夹脊、命门、腰阳关、腰俞等穴施术,达到温阳补肾、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目的,治疗时宜“标本同治”或“急则治标”;缓解期以“正”为主治疗,“正”,即整复错位。通过扳法、屈伸法、拔伸法、摇法等运动类手法,使经脉气血运行顺畅,调节椎间盘与脊神经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减轻或消除根性刺激、压迫,温经散寒、理筋整复、散瘀止痛;恢复期以“理”为主治疗,通过手法配合功能锻炼,达到理筋的目的。“理”,即理筋,通过调整脊柱周围肌肉的力量来达到新的相对平衡。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手法支持,也需要病人自己加强锻炼腰部肌肉。4.典型案例关于“松、正、理”三步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讨论关于“松、正、理”三步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观念和分期论治。刘焰刚导师通过30余年的临床积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推拿诊疗提出了“松、正、理”三步法分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着,但是此法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临床观察对其疗效的循证证据等进行验证。传统中医推拿保守治疗,治疗效果满意,无创伤,成本低,疗效稳定可靠,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值得总结推广。

赵翎惠[10](2019)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维牵引治疗及护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不同角度的三维牵引治疗与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影响。方法:住院拟实行计算机控制三维牵引治疗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牵引力为患者体重的1/2,牵引角度±15°,旋转度数±15°;对照组牵引力为患者体重的1/3,牵引角度±5°,旋转度数±5°。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相同。采用疼痛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考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减轻,评分(1.80±0.95),优于对照组评分(2.35±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结论:三维牵引与护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采用牵引力、牵引角度和旋转度数影响治疗效果。

二、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滑脱138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滑脱138例(论文提纲范文)

(1)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治疗腰痛的思路与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医学认识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 苍龟探穴针法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案
    3 干预方法
    4 临床疗效评定
    5 技术路线图
    6 研究结果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2)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历史回顾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病例剔除和脱落标准
    1.6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2 研究方法
    2.1 病例来源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3 结果
    3.1 VAS评分
    3.2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
    3.3 中医临床疗效比较
    3.4 不良反应情况及处理
4 讨论
    4.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上的认识
    4.3 PTED术后残余疼痛
    4.4 针刀治疗PTED术后残余痛的研究
    4.5 身痛逐瘀汤对PTED术后残余痛的研究
    4.6 研究结果分析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3)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的认识
        1.1.1 历史沿革
        1.1.2 病因病机的认识
        1.1.3 祖国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认识与治疗进展
        1.2.1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1.2.2 现代医学对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治疗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2.1 病例来源
        2.2.2 诊断标准
        2.2.3 纳入标准
        2.2.4 排除标准
        2.2.5 病例剔除标准
        2.2.6 病例脱落标准
    2.3 实验方法
        2.3.1 随机入组、分组
        2.3.2 治疗方法
        2.3.3 观察方法
        2.3.4 观察指标
        2.3.5 疗效评定指标
        2.3.6 评估量表评定方法
        2.3.7 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情况处理
        2.3.8 统计学方法
    2.4 研究结果
        2.4.1 一般资料
        2.4.2 评分结果和临床疗效
        2.4.3 总结
第三章 讨论
    3.1 关于退行性腰椎滑脱症诊疗思路的探讨
    3.2 腰椎结构及功能的分析
    3.3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因学分析
    3.4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病理学分析
    3.5 退行性腰椎滑脱的生物力学特征
        3.5.1 腰椎韧带
        3.5.2 腰椎关节
        3.5.3 腰部椎旁肌肉
        3.5.4 腰骶角
    3.6 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机理分析
        3.6.1 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中医机理分析
        3.6.2 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现代医学机理分析
    3.7 本研究诊疗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分析
        3.7.1 有效性分析
        3.7.2 安全性分析
    3.8 问题与展望
        3.8.1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3.8.2 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件

(4)颈腰痛煎剂Ⅰ号对LDH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研究进展概况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5)推拿结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来源
    2 研究对象选择
        2.1 诊断标准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脱落标准
    3 临床研究方法
        3.1 随机分组方法
        3.2 治疗方法
        3.3 治疗频次与观察周期
    4 观察指标及临床疗效
        4.1 观察指标
        4.2 临床疗效评定
    5 随访
    6 统计学数据处理方法
    7 质量控制措施
    8 不良事件的处理方案
    9 终止研究的条件
第二章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基线资料比较
    3 观察指标比较
        3.1 VAS评分比较
        3.2 JOA积分比较
        3.3 AEMG比较
        3.4 临床疗效比较
        3.5 复发率比较
    4 不良事件统计
第三章 分析与讨论
    1 DLS的中医认识
        1.1 中医病名的论述
        1.2 中医病因病机
        1.3 中医治疗
    2 DLS的西医认识
        2.1 西医概念及流行病学
        2.2 西医病因病机
        2.3 西医治疗
    3 治疗方法的选择依据
        3.1 推拿的作用机制
        3.2 SET的作用机制
        3.3 锻炼腹部前屈肌群的依据
        3.4 推拿结合SET治疗的优势
    4 观察指标的选择依据
        4.1 VAS量表
        4.2 JOA评分量表
        4.3 AEMG
    5 研究结果分析及意义
        5.1 一般资料
        5.2 VAS评分比较
        5.3 JOA积分及疗效比较
        5.4 AEMG比较
        5.5 复发率比较
    6 存在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经骶管裂孔置管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引言
文献综述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2 诊断标准
        2.1 中医诊断标准
        3 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3.2 排除病例标准
        3.3 中止实验标准
        3.4 脱落病例标准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2 操作过程
        3 疗效判定方法
        3.1 疗效观察时间
        3.2 疗效评定标准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5 治疗结果
        5.1 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VAS评分比较
        5.2 治疗后改良MacNab疗效临床评价
        5.3 不良事件及随访结果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研究结果
    第四章 讨论
        1 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的机制
        2 胶原酶盘外注射法的优点
        3 安全性分析
        4 可行性分析
        5 避免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6 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个人简历

(7)桃红四物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TED术后残余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目的与资料方法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临床资料
        2.1 研究对象来源
        2.2 一般资料
        2.3 病例诊断标准
        2.4 病例纳入标准
        2.5 病例排除标准
        2.6 病例脱落与处理
        2.7 病人知情同意
    3 研究方法
        3.1 病例随机分组
        3.2 治疗方法
        3.3 分组处理
        3.4 观察指标
        3.5 总体疗效评定标准
        3.6 观察与随访时间
        3.7 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研究结果
        1.1 基线比较
        1.2 治疗结果比较
        1.3 不良事件记录及随访结果
    2 研究结果分析
        2.1 基线资料分析
        2.2 VAS评分分析
        2.3 JOA评分分析
        2.4 中医证候症状积分分析
        2.5 总体疗效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传统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认识与治疗
        1.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2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
    2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认识与治疗
        2.1 现代医学对LDH基本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LDH治疗
    3 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LDH的研究
        3.1 椎间孔镜技术的发展
        3.2 PTED的优势
        3.3 PTED的不足
        3.4 PTED术后残余痛的原因分析
    4 PTED术后残余腰腿疼痛的治疗方式
        4.1 现代医学对PTED术后残余痛的治疗
        4.2 传统中医对PTED术后残余痛的治疗
    5 桃红四物汤对PTED术后残余痛的研究
        5.1 桃红四物汤基本认识
        5.2 桃红四物汤现代研究
        5.3 桃红四物汤作用机理及分析
结语
    1 结论
    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改良骨膜下及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2、病例选择
    3、术前准备
    4、手术方法
    5、术后处理
    6、疗效评价
    7、统计处理
结果
    1、两种入路在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中的比较结果
    2、两种入路在腰椎融合术患者中的比较结果
    3、上述两种手术的综合比较结果
讨论
结论
对本课题的进一步设想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阶梯化治疗及微创手术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致谢

(9)刘焰刚导师“松、正、理”三步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一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1 西医对本病的认识
        2 腰部的解剖与椎间盘的功能
        2.1 腰部解剖
        2.1.1 椎间盘结构
        2.1.2 腰丛
        2.1.3 骶丛
        2.2 椎间盘的生物力学特性
        2.3 椎间盘的作用
        2.3.1 连结作用
        2.3.2 支撑作用
        2.3.3 减震作用
        2.3.4 协助脊柱运动的完成
        2.3.5 维持脊柱稳定
        3 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3.1 病因
        3.1.1 自身因素
        3.1.2 损伤
        3.1.3 腰椎结构因素
        3.2 发病机制
        4 临床症状
        4.1 腰痛
        4.2 坐骨神经痛
        4.3 马尾神经综合征
        5 影像学检查
        5.1 X线正侧位片
        5.2 CT,MRI
        5.2.1 腰椎CT检查
        5.2.2 MRI检查
        6 诊断
        6.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6.2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标准
        6.2.1 急性炎性水肿期
        6.2.2 缓解期
        6.2.3 恢复期
        6.3 常规体检
        6.4 定位诊断
        7 治疗
        7.1 非手术治疗
        7.1.1 西药治疗
        7.1.2 封闭治疗
        7.1.3 运动及物理治疗
        7.1.4 其他治疗
        7.2 手术治疗
        7.2.1 传统手术治疗
        7.2.2 腰椎融合术
        7.2.3 微创手术
        8 总结
    综述二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和研究进展
        1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2 病因病机
        2.1 劳损外伤
        2.2 慢性劳损
        2.3 外感风,寒,湿邪气
        2.4 内伤所致
        2.5 总结
        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4 中医治疗
        4.1 推拿治疗
        4.2 针灸治疗
        4.3 牵引治疗
        4.4 综合治疗
        5 小结
前言
第二部分 刘焰刚导师“松、正、理”三步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总结
    1 刘焰刚教授对筋骨病症的手法治疗的认识
        1.1 舒筋
        1.2 调利骨节
        1.3 理筋
    2 刘焰刚教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病理及临床表现的认识
        2.1 刘焰刚教授从腰段脊柱平衡角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1.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变化是腰段脊柱力学平衡
        2.1.2 腰椎间盘出症的静、动态力学失衡及中医推拿的诊疗思路
        2.2 刘焰刚教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
        2.2.1 单纯生理退变型
        2.2.2 肌肉劳损型
        2.2.3 脊神经根型
        2.2.4 椎管狭窄型
        2.3 刘焰刚教授从病因病机方面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3.1 气滞血瘀证
        2.3.2 外感风寒湿邪证
        2.3.3 肾阳虚寒证
    3 刘焰刚教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松、正、理”分期治疗的思路及原则
        3.1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认识
        3.1.1 急性炎性水肿期
        3.1.2 缓解期
        3.1.3 恢复期
        3.2 “松、正、理”分期治疗原则
        3.2.1 急性炎性水肿期以“松”为主
        3.2.2 缓解期以“正”为主
        3.2.3 恢复期以“理”为主
        3.3 “松、正、理”三步手法贯穿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每次治疗
        3.3.1 “松、正、理”三步法的两个含义
        3.3.2 每次治疗“松、正、理”的具体手法
        3.3.2.1 “松”的常用手法
        3.3.2.2 “正”的常用手法
        3.3.2.3 “理”的常用手法
    4 典型案例
    5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维牵引治疗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牵引治疗
        1.2.2 护理
        1.2.3 健康教育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疼痛效果比较
    2.2 患者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四、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腰椎滑脱138例(论文参考文献)

  • [1]苍龟探穴针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耿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针刀联合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术后残余症状的临床疗效观察[D]. 彭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倒悬推拿手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研究[D]. 黎子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颈腰痛煎剂Ⅰ号对LDH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 贾海光.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2)
  • [5]推拿结合悬吊运动疗法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林洋.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7)
  • [6]经骶管裂孔置管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万福兴.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9(02)
  • [7]桃红四物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PTED术后残余痛的疗效观察[D]. 黄国珠.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8]改良骨膜下及肌间隙入路在胸腰椎手术中的比较研究[D]. 孟凡剑. 苏州大学, 2019(04)
  • [9]刘焰刚导师“松、正、理”三步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总结[D]. 刘焕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10]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三维牵引治疗及护理[J]. 赵翎惠. 华夏医学, 2019(02)

标签:;  ;  ;  ;  ;  

三维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滑脱138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