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解释焦煤硫含量的初步研究

测井资料解释焦煤硫含量的初步研究

一、利用测井资料解释炼焦煤中硫含量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强[1](2021)在《焦坪矿区YH井田侏罗系煤层测井精细评价》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南部焦坪矿区作为渭北煤炭资源重要贡献区,煤炭的稳产、增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为了有效发挥煤田测井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作用,服务于YH井田的补充地质勘探,急需开展焦坪矿区YH井田侏罗系煤层测井精细评价。本文基于YH井田的地质资料、钻井资料和测井等资料,首先利用研究区标志层、辅助标志层等特征完成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工作;然后,基于研究区典型岩性测井响应统计特征分析,总结建立岩性识别图版;进而,开展目的层沉积旋回特征、煤层构造特征研究;基于岩心测试资料、测井资料等,分别构建了煤层测井解释体积模型和概率模型,优选统计模型开展煤质测井解释;建立煤岩力学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开展本区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研究;最后,基于煤质参数、煤厚、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开展4-2煤分类评价。研究表明,YH井田延安组地层顶部构造特征呈现“鞍状”特征,即沿着东北~西南方向为“鞍状”构造较低部位,向西北、东南构造抬升;延安组底部构造等值线呈现开口向东,由中心向南、西、北方向抬升;4-2煤顶板最低处位于研究区中部,向四周逐渐抬升;自然伽马测井、密度测井曲线可用于岩性识别、密度曲线最为敏感,电阻率测井曲线能够有效区分煤层和其他岩性;延安组早期沉积环境有利于煤的形成,4-2煤主要形成于延安组早期,延安组后期沉积环境不利于煤形成;基于本区15口井的17个煤岩工业组分测试数据进行煤岩工业组分统计方法建模,并与岩石体积物理模型比较,优选采用4-2煤的工业组分统计模型;煤层顶底板岩石力学参数测井解释表明,研究区4-2煤层顶板煤层顶板板杨氏模量、体积模量等值线趋势的一致性较好,在研究区西南部最大,向西北、西南方向逐渐降低,向东北方向呈鼻状降低,煤层顶板抗压及抗拉强度在研究区东南部高,沿着西南到东北方向数值降低,整体呈“鞍状”分布;基于工业组分、强度参数解释成果,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开展了研究区煤层分类评价,得到了研究区三类煤的平面分布特征。

胡驰[2](2021)在《HSD地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通过测井方法评价煤储层含气量是最具前景的一种手段,利用“岩心刻度测井”原则,可以提高测井数据评价煤储层含气量的准确性。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HSD地区侏罗系延安组5#煤、6#煤、8#煤为研究对象,基于测井数据、钻孔数据及岩心分析测试数据,对研究区地层特征与煤岩测井响应特征,煤储层厚度高分辨率测井识别展开研究,建立了研究区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预测模型,通过灰色关联理论分析方法对研究区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合多种数学方法建立了研究区煤储层含气量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立体揭示了研究区煤层气储层相关属性在空间上的展布。结果表明,研究区各地层厚度变化较大,背斜和向斜对研究区地层横向展布控制明显。5#煤、6#煤和8#煤埋深特征类似,都表现为在背斜发育处埋藏深度较浅,在向斜发育处埋藏深度较大,与煤层厚度特征保持较高吻合度。煤岩测井响应特征表明,以密度、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及长源距伽马测井曲线为主,结合其它测井曲线,通过建立直方图、交会图和测井蛛网图可以准确识别煤层及划分岩性。通过Dmey小波对自然伽马和密度测井曲线分解后的第5层高频信号可以实现煤层顶底界面的划分,且分解后的高频信号在煤层段曲线形态发生变化,说明该煤层段煤质不均匀和煤体结构存在差异。基于煤储层工业组分测试资料和测井资料,对测井数据及煤质参数展开相关分析,利用BP神经网络建立煤工业参数测井预测模型。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对水分、灰分与挥发分预测结果更加准确,而固定碳预测结果相对较差,总体误差较低。煤储层岩矿特征表明,研究区硫分含量和矿物质含量及灰成分指数皆显示研究区以海陆过渡相沉积为主。基于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了研究区煤层气含量主控因素,煤储层埋藏深度是5#煤和8#煤含气量的主控因素,煤储层厚度是6#煤含气量的主控因素。对比多元回归统计模型法、BP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回归机法和深度学习网络法等含气量评价方法,深度置信网络模型对研究区含气量预测精度更高,研究区内8#煤层含气量高,富集范围较大。采用序贯高斯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延安组地层及含气量、灰分、发热量属性的三维地质模型。含气量平面上沿NW-SE方向变化较慢,而在NE-SW方向上变化较快,在主、次方向上有空间差异性,而在垂向空间上差异性不明显,8#煤储层含气量高于其它煤层,且连续性较好;灰分在平面上沿NW-SE方向变化较慢,而在NE-SW方向上变化较快,但在主、次方向上均比含气量变化要慢些,8#煤储层灰分含量低于其它煤层,且灰分整体展布规律性不明显;发热量在平面上变化无方向性,非均质性不明显,8#煤发热量较高,但发热量展布范围比较窄,差异不大,发热量属性整体展布规律性不明显。

景兴鹏[3](2021)在《煤的物性评价体系与热解产物预测研究》文中提出中国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资源是中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清洁、高效的转化和利用煤炭资源是现阶段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因此,开展煤的物性评价指标和热解产物预测研究,完善煤炭物性评价体系,提高煤炭热解产物预测精度,对中国煤炭资源的清洁转化与增值利用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论文以陕西、内蒙、新疆三地区的典型煤种为研究对象,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固态13C核磁共振(NMR)、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热重(TG-DTG)等分析检测手段,研究了四种典型煤种的煤岩组成、煤质特征、物理、化学与工艺性质及物性参数与热解特性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煤炭物性参数评价指标体系及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热解产物预测模型,实现煤炭物性参数的科学评价和热解产物分布的精准预测。研究表明,四种典型煤种的水分与挥发分含量均随煤阶的增高呈现降低的趋势,碳含量总体呈现增加趋势,氧含量逐渐减小,氢和氮含量差别不大。随煤质挥发分与灰分含量的增高,镜质组含量逐渐降低,而惰质组与壳质组逐渐增高。镜质组组分、发热量和镜质体反射率随碳含量的增大逐渐增高,惰质组和壳质组则逐渐降低。煤中孔隙度增高,挥发分和灰分含量逐渐降低。煤的热解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常温~300℃长焰煤和气煤的失重率分别为4.10%和4.48%,褐煤与弱粘煤失重率分别为10.95%和9.96%;300℃~650℃四种典型煤均发生剧烈的热分解和解聚反应,失重率分别为26.47%、28.61%、21.05%和17.58%;650℃至终温,热解反应趋于平缓,失重率分别为3.93%、3.90%、4.88%和4.50%。热解过程固体焦收率随煤阶升高而增大,而液体和气体收率则有所减少。几种煤热解焦油重质组分差异明显,长焰煤含量最高为19.11%,弱粘煤和褐煤含量较低,轻质组分含量刚好相反,中质组分含量最高的为气煤,弱粘煤和褐煤较低。长焰煤和气煤热解焦油以醇醛酯类、烷烃类和烯烃类为主,占比约为54.76%~63.55%,褐煤和弱粘煤则以杂环烃为主,占比为40%,烷烃、烯烃含量较少。四种煤的13CNMR分析结果表明,锡林浩特褐煤(XLHT-HM-1)、奇台弱粘煤(QT-RN-1)结构中均含有较高的脂肪碳,氧连碳(fOal)和亚甲基碳或次甲基碳(fHal)较大分别为15.38%和16.13%,对应较多的脂肪碳结构,芳香环通过脂肪链连接,形成大量的杂环类热解产物。艾维沟气煤(AWEG-QM-1)结构中主要以芳香环和甲基碳为主,甲基碳或季碳(f*al)为13.30%,说明结构存在大量芳香环和甲基碳,热解产物主要为烷烃和醇醛酯类。巴拉素长焰煤(BLS-CY-1)中主要含有芳香环与较多的羧基碳和羰基碳结构,羰基或羧基(fCa)值为5.95%,热解产物主要是醇醛酯类。在对主要产煤区5865个煤样测试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煤物性参数五大类典型煤的评价指标和方法体系,对煤岩组分、煤质特性及煤物理、化学与工艺性质的不同评价指标参数进行了划分。将熵权法引入物元分析理论中,确定了影响煤炭物性参数指标的权重,避免了单因素决策的片面性和人们主观认识差异所引起的决策失误。确定了煤物性参数与其热解产物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定量关系,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分析煤炭物性参数对煤热解产物的影响因素的权重及主控因子。以煤中挥发分、热稳定性、碳元素含量、镜质体反射率、全硫、发热量、氧元素含量、灰分和氢元素含量等9个为输入因子,建立了基于煤热解产物收率9-19-3网络结构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预测,与实测值相比预测相对误差控制在±10%范围内,说明预测模型的精确度和可靠性较高。整体预测的稳定性、可靠性更高。

刘燕[4](2020)在《塔西南AKT含煤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系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AKT含煤盆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野外收集的钻井岩心、测井数据以及实验室煤相化验等资料,以沉积地球化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煤岩学、古生物地层学等多学科方法为理论指导,对研究区AKT含煤盆地侏罗系含煤地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开展了沉积相、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对研究区的聚煤规律加以分析,并总结影响煤层聚集的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主要含煤地层为侏罗系下统康苏组(J1K1-J1K2),杨叶组含煤较少,主要以三角洲-滨浅湖相为主,并通过单井及连井沉积相的分析明确了各沉积相的之间的空间组合规律,发现研究区物源整体方向来自南部,不同时期范围有所改变和迁移,但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继承性。在前人划分的Ⅲ级层序的基础上,依据测井曲线特征将侏罗系中下统康苏组含煤地层精细划分为Ⅳ级层序以及Ⅴ级层序,其中,SQ2-1,SQ2-2代表康苏组下段和上段两个Ⅳ级层序地层,SQ3-1,SQ3-2,SQ3-3代表杨叶组下段中段以及上段三个以级层序地层。通过对研究区煤样化学分析,发现研究区从北向南整体为陆相沉积环境,但又呈现一个越往南越接近海相过渡的趋势,沉积水介质盐度总体稳定,受海水影响较小。通过煤层厚度平面及煤层连井剖面图分析,结合地层厚度砂岩厚度等值线图,发现地层厚度与煤层厚度的相关性较好,说明沉降与供给匹配性良好。综合上述,康苏组上段聚煤规律整体呈现为从北东到南西迅速变薄的趋势,主开采康苏组煤层的煤矿基本集中于厚度中等的区域,在北线沟东煤矿的西北,煤层厚度减薄直至煤层不再发育。煤层的发育与构造沉降,沉积体系以及体系域有关,煤层主要发育于三角洲-滨浅湖相,低位体系域中煤层厚度较薄,湖侵体系域利于煤炭发育。

唐龙飞[5](2020)在《煤炭微波脱硫中有机硫形态迁移规律及微波非热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硫作为煤中有害元素,在煤炭利用过程中不仅污染环境,还会影响煤化工和钢铁产品的质量。有机硫作为煤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因其稳定的化学组成而难以脱除,限制了高有机硫煤炭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微波联合化学助剂能够有效脱除煤中有机硫,但有关煤中有机硫的微波脱除机理尚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采用X-射线近边吸收精细结构光谱(XANES)对高有机硫煤中硫形态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了具有代表性的类煤有机含硫模型化合物,代替煤中复杂的有机含硫基团进行微波脱硫研究。通过分析脱硫前后硫形态的分布变化情况,弄清了煤炭微波脱硫过程中有机硫形态的迁移变化规律和含硫基团的脱除机制。采用煤炭介电性质测试系统,对含硫模型化合物和煤中矿物质的介电特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理论计算得到的含硫键键解离能,构建了微波场中含硫键断裂的理论评价模型,揭示了微波场和氧化助剂的协同脱硫机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从分子层面研究了微波场作用下含硫基团的活化效应和脱硫反应过程中含硫键的断裂机制;并从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煤炭脱硫过程中的微波非热效应进行了探究。结合宏观层面的微波脱硫实验研究和微观层面的理论计算,对微波联合助剂脱除煤中有机硫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解析,为探索煤炭高效脱硫方法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选用新裕(XY)和古县(GX)高有机硫煤作为研究对象,煤中硫赋存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煤的总硫分和有机硫占比分别为2.16%和2.12%,89.35%和75.00%。煤中硫的XPS和XANES分析显示,两种煤中硫的赋存形态包括:黄铁矿、硫醇、硫醚/二硫醚、噻吩、亚砜、砜和磺酸/硫酸盐类,其中噻吩类含量最多,占总硫分的50%以上。由此筛选了十种类煤有机含硫模型化合物,并基于XRD分析结果,确定了高岭石、蒙脱石、石英和黄铁矿作为煤中矿物质的研究对象。为了模拟煤基质环境,采用原位负载法将含硫模型化合物负载到活性炭上,并在微波联合过氧乙酸的条件下对煤样和模型物进行脱硫处理。处理前后的XANES分析结果表明:煤中低价态的有机含硫基团(硫醇、硫醚和噻吩)易于被氧化为亚砜和砜类,其中硫醇/硫醚类较噻吩类更加易于被氧化。含硫模型化合物的脱硫效果为:二苯二硫醚>二苄基硫醚>苯硫醚>二苯并噻吩,而含硫基团的脱除是通过碳硫键的断裂来实现的。但由于硫醚类和噻吩类含硫基团中的C-S较难断裂,导致脱硫处理后硫形态主要停留在亚砜和砜类,而二硫醚中S-S键较易于发生断裂并生成含硫自由基,进而转化为可溶性的磺酸类/硫酸盐类。基于传输反射法,对含硫模型化合物和矿物质的介电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对于低价态含硫基团,其中硫醇/二硫醚类的介电特性较强,而噻吩类在微波场中的加热效率较低;氧化态含硫基团(亚砜和砜类)的介电常数明显高于低价态含硫基团,说明氧化处理有利于提高煤中低价态含硫基团的微波响应能力;同时,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常数高于结构类似的不含硫模型化合物,且其介电特性曲线具有明显的特征峰,所以可以选择性的加热煤中有机含硫基团,以减少对煤炭基质的破坏。另外,煤中强介电特性的黄铁矿和蒙脱石,能够明显提高脱硫体系的微波加热速率,加快脱硫反应和矿物质的分解,呈现出脱硫降灰的联合作用。选取了三苯基甲硫醇、苯硫醚和二苯并噻吩分别代表煤中硫醇类、硫醚类和噻吩类含硫基团,采用量子化学计算,从分子层面对煤炭微波脱硫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外加电场对含硫基团具有活化作用,氧化作用可以提高含硫基团极性,同时两者均可降低含硫键强度;噻吩类的C-S键属于多中心键,导致其强度偏高而难以断裂。基于键解离能和介电常数,构建了微波场中含硫键的理论键解离时间评价模型,结果显示:当低价态的硫醇硫醚类和噻吩类被氧化为对应的亚砜和砜类时,其分子中含硫键的理论断裂时间明显缩短,揭示了微波场和氧化助剂间的协同脱硫机制。含硫模型化合物与过氧乙酸反应路径的计算结果表明:三苯基甲硫醇亚砜的C-S键解离能小于其氧化反应能垒,倾向于发生C-S键的断裂,而苯硫醚和二苯并噻吩中C-S键的键解离能远高于其氧化反应能垒,所以较难断裂。微波场联合氧化助剂可以降低含硫基团反应中间态的C-S键的拉普拉斯键级,有利于促进C-S键发生断裂。各脱硫反应在热力学上具有较强的反应自发性,在动力学上也较容易实现。外加电场对热力学和动力学量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外加电场的方向和强度,展现了微波非热效应对煤炭微波脱硫作用的两面性。

俞龙华[6](2019)在《黑龙江鸡西丰乐-朝阳地区煤炭资源潜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研究工作,是在以往区域地质调查及邻区找矿工作的基础上,在研究区域范围内开展煤炭资源潜力研究分析,主要目的是寻找煤炭及其他有益矿产资源,为黑龙江省东部重点煤炭危机矿山寻找远景接替资源。了解研究区内下白垩统穆棱组地层的含煤性,对其有无进一步工作价值做出评价,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依据。通过调查分析,了解了区内不同地层的基本特征和层序关系,确定了区内主要有工作价值的含煤地层为下白垩统穆棱组。通过钻探控制了穆棱组地层上部层段、上覆地层东山组和猴石沟组。少量工程控制了下伏地层城子河组和基底地层。大致了解区内为单斜构造局部发育向斜和波状起伏,区内地层总体走向EW-NE,总体倾向N,浅部较陡深部较缓。大致了解了岩浆侵入岩的分布特征。区域内研究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分析数据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区内含煤地层为下白垩统穆棱组上段,共含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4-5层,煤层厚0.15-1.50米,总厚度2.71米。煤中水份(Mad)0.11-1.11%,灰(Ad)9.92-43.25%,挥发份(Vdaf)35.90-41.19%,全硫(St,d)0.30-0.72%,氯(Cld)0.004-0.018%、磷(Pd)0.004-0.052%、砷(As,ad)0-3μg/g,发热量(Qnet,d)18.59-29.39MJ/kg,粘结指数73-90。煤类为气煤和1/3焦煤。伴生矿产有煤层气、锗(Ge)和镓(Ga),但未达到工业品位。估算预测的煤炭资源量(334)?总计6009万吨,其中气煤类3022万吨,1/3焦煤类2986万吨。本次研究分析初步确定,整个研究区域均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全区可做为下一步工作靶区。建议进一步开展普查工作,重点对浅部和煤层露头加强控制,在研究区域东部和北部增加钻探工作量,提高对煤层发育稳定性的研究程度,有希望为鸡西矿区接续发展提供一处优良的炼焦煤资源基地。本区的进一步勘查研究工作,将会为区域内的煤矿扩储增能、改造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董爱民[7](2019)在《煤炭微生物气化及脱硫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富煤贫油少气的国家,煤炭资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然而,其燃烧产生的污染与当今社会提倡的绿色科学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因此寻找一条绿色低污染的煤炭利用之路是国家能源发展的首要任务。煤炭的脱硫及转化开辟了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道路,符合我国战略需要,发展前景广阔,这对于以煤炭为基础的我国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进行了低阶煤微生物产气试验研究,同时选取高硫煤进行了微波辐照脱硫效果的研究。以低阶煤为研究对象,采集沼液中的厌氧发酵菌群为外来菌源,通过菌群富集培养后对煤炭进行厌氧发酵产甲烷试验。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温度、pH、煤样粒径以及煤与菌液用量之比等因素对生物甲烷产生的影响,对试验结果的分析确定了最优单因素条件,分别是温度为35℃,pH=7,煤样粒径为0.075mm~0.15mm,煤与菌液用量之比为1:5,在此条件下沼液中的厌氧菌群产气量达到最大值。选取温度、pH、煤(g)与菌液(mL)用量之比三个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三个水平进行了正交试验。试验结果显示:温度和pH对煤炭微生物气化影响显着,而煤与菌液用量之比对试验影响并不明显,正交试验最优条件与单因素试验结果相吻合。产甲烷菌主要利用泥炭与煤分子作用后产生的单分子和低聚物,在产氢产甲烷菌和酸化细菌的共同作用下产出氢气、二氧化碳和乙酸,然后产生的氢气被二氧化碳还原以及乙酸分解生成甲烷,温度、pH主要是通过影响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来改变产甲烷量。选取山东和山西高硫炼焦煤进行微波辐照脱硫试验,计算其脱硫率,分析辐照前后煤中官能团吸收峰以及形态硫相对含量的变化,为本课题组后续进行微波辐照后高硫煤的微生物产气试验探究提供理论基础。分别在频率915MHz、功率2000W和频率2450MHz、功率700W的微波设备下辐照脱硫,辐照时间选取3min和5min条件下,进行脱硫试验。同时对辐照前后的煤样进行红外光谱以及XPS数据拟合分析。从微波辐照对煤炭官能团以及形态硫相对含量变化的结果,可以看出,煤炭不同对微波的响应规律也不同,煤炭脱硫受微波频率和辐照时间的影响,即使在脱硫率不高的情况下,煤炭中形态硫的相对含量也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试验结果显示:微波辐照可以对煤炭里面的Si-O-键和有机硫(芳香族双硫离-S-S-或-SH)产生影响,有可能产生新的含硫物质,比如硫酸盐等;山西和山东高硫炼焦煤中的有机硫主要以硫醇(醚)、噻吩和(亚)砜为主要赋存形态,无机硫的含量相对较少,辐照前后硫主要赋存类型并没有发生变化;有机硫中的硫醚(醇)和噻吩的相对含量变化受微波频率影响比较显着,微波频率对(亚)砜的影响比较小,但是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亚)砜的相对含量明显减少。微波辐照使山西和山东煤中的有机硫各赋存形态之间的相对含量发生了转化,有机硫的整体含量降低,无机硫的相对含量增多,说明微波辐照完成了煤中有机硫向无机硫的转化,实现了煤炭脱硫。图31表15参81

党鹏宾[8](2019)在《阿力克矿区煤层赋存特征及聚煤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位于北祁连山西段的石炭-二叠系含煤带是青海省东北部重要的含煤区,近年来,随着煤炭勘查力度和经费投入的加大,北祁连山西段含煤带总体工作程度整体有所提升,一些前景较好的矿区相继提交了普查、详查及核实报告,但相对于整个含煤带而言,工作程度和研究程度仍然偏低。相关研究成果大多是宏观的以祁连山某一“地带”或“区域”为研究对象的,缺乏具有代表性矿区的煤层赋存特征研究。阿力克矿区位于北祁连山西段石炭纪成煤中心地带,在北祁连山西段石炭系成煤类型中较为典型,本文以阿力克煤矿区作为典型矿区,对其煤层、煤质及聚煤特征进行研究,可为今后在本区域内开展勘查开发和研究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在广泛收集已有研究成果和勘探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地质数据库,开展了煤层煤质赋存规律研究,分析了层序地层格架、含煤地层岩相古地理、煤层赋存特征,探讨了煤层的形成条件,分析了煤层在不同沉积体系中的发育特征。通过研究认为:石炭系下统臭牛沟组为浅海相沉积环境,而石炭系上统羊虎沟组煤系地层为海陆过渡相沉积环境;石炭系主要为泻湖、潮坪、碳酸盐台地、沼泽和河流—三角洲5种沉积体系和11种沉积相,沉积模式为“泻湖—潮坪沉积模式”。煤层主要形成于垂向变浅序列的上部,变浅沉积序列的成因主要归结为下伏砂体的自然垂向加积和相对突变的砂体侧向加积和以水体长期掩盖区的自然淤浅三类。

李睿[9](2017)在《镍基、钴基添加剂对高硫焦煤热解过程中硫迁移行为的影响》文中提出随着煤炭资源的大幅度开采利用,优质炼焦煤资源日益短缺,高硫煤等非优质煤资源储量相对较大,但硫含量高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利用。为了缓解当前优质炼焦煤资源紧缺的问题,在保证焦炭质量的前提下,利用现有的高硫炼焦煤资源,合理调控高硫煤在炼焦过程中硫分的分布行为,有效降低焦中硫的比例,既能扩大炼焦用煤种类,又能有效降低焦炭生产成本。煤中硫主要分为无机硫和有机硫,无机硫可以通过浮选等传统物理方法脱除,而有机硫比较难脱除。基于此,本文选取一种富含有机硫的高硫焦煤,期望通过加压浸渍的负载方法向煤中引入镍基添加剂和钴基添加剂,以达到合理调控煤中有机硫的热变迁。在固定床上进行原煤及负载添加剂煤样的程序升温热解实验,重点考察无机添加剂对煤中硫迁移转化过程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结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镍基添加剂对高硫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的影响:镍基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的作用受负载压力和金属盐浓度的共同影响。当金属盐浓度为0.1%时,镍对煤样0.1-0.5-Ni(镍基金属盐浓度为0.1%,负载压力为0.5 MPa制得的煤样)热解时含硫气体的释放有抑制作用,对其他负载煤样则表现为促进作用;当金属盐浓度较高时,镍对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释放有促进作用;但是当负载压力为1MPa时,镍在煤热解过程中有一定的固硫作用,致使焦中硫含量增加。当负载压力一定,金属盐浓度不同,镍对煤热解过程中硫在气、固相分配的影响不同。当负载压力为0.1 MPa时,镍对煤样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释放只有促进作用,而与金属盐浓度大小无关,此时焦中硫含量均降低;当负载压力为0.5 MPa,金属盐浓度低时,镍对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释放表现出抑制作用,而金属盐浓度较高时,则表现出促进作用;负载压力为1 MPa时,镍对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释放只表现为促进作用,且随着金属盐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先增强后减弱。(2)钴基添加剂对高硫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的影响:钴基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的作用与镍基额添加剂一样,同样受负载压力和金属盐浓度的共同影响。钴对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释放表现为促进作用,与负载压力无关。当金属盐浓度为0.1%时,随着负载压力的升高,配钴基添加剂煤样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释放量先增加后减少,焦中硫含量则先降低后增加。而金属盐浓度为2%时,焦中硫含量均降低,但降低程度不同。负载压力一定,金属盐浓度不同时,除1-1-Co煤样外,其他所有煤样热解焦中的硫含量均不同程度降低。当负载压力为1 MPa,金属盐浓度为1%时,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释放量有所减少,且焦中硫含量也最低,说明该煤样热解过程中有更多硫迁移至焦油中。(3)两种无机添加剂对煤热解焦中硫含量影响的差异性分析。低金属盐浓度和高金属盐浓度下,两种添加剂对煤热解焦中硫含量的影响完全相反。当金属盐浓度为0.1%时,随着负载压力的升高,负载Ni基和Co基添加剂的煤焦中硫含量都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Co添加剂比Ni添加剂的作用更显着。当金属盐浓度为2%时,虽然Ni基添加剂和Co基添加剂的煤焦中硫含量随着负载压力的升高,也表现出同增同减的趋势,但是Co添加剂降低煤焦中硫含量的效果却比Ni添加剂差。

朱冉[10](2017)在《川南煤田大村勘查区煤层气地质建模研究》文中认为在资源需求量日益剧增的今天,常规的石油与天然气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迫在眉睫。煤层气三维地质建模、煤层气有利区带预测,都能够有效地指导煤层气的进一步开发工作,对于煤层气勘探也是至关重要。现在大多煤田都存在煤层取心资料少的问题,取心、实验室分析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大区域内的煤田内也不便于开展,相对于匮乏的取心资料,想要获得丰富的测井资料就快捷的多,依靠于少量的煤层取心资料总结规律,灵活运用测井资料,探索可靠的煤层气解释模型,都是目前煤层气开发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大村地区煤层气开发已经进入了试验井地面抽采工作,经过初步的经济评价,认为其具有较好的商业开发前景,针对下一步开发工作,需要考虑的是该地区的储层特征、物性特征、地质特征是否有利于煤层气的大面积开发的。本文在系统的搜集了地质资料、实验室煤心分析资料、测井资料的基础上,对大村地区煤层开展了包括煤层识别、小层划分、工业组分计算、物性参数计算、三维地质建模、有利区带预测,得到了以下的结果:通过直接识别法识别煤层,建立了大村地区煤层定厚的准则,根据交会图分析,对研究区进行了煤层、非煤层的岩性识别。在单井识别煤层的基础上,发现大村地区煤层整体上较薄,沉积的9套煤层中有7套煤层可采,厚度最厚的煤层为10#煤层,3#、5#、9#煤层较薄。结合研究区的沉积资料,以每一个沉积循环的结束为分界点,划分为6个小层,包括了9个煤层和9个非煤层,绘制了研究的小层对比图和煤层平面厚度分布图,发现了研究区由北向南地层沉积厚度逐渐变厚,由西向东沉积厚度逐渐变薄,认为当时西部较东部植物茂盛,沉积持续的时间长,沉积速率快,导致西部煤层厚度大于东部。在分析了大量的测井资料和实验室煤心测试工业组分资料的基础上,发现了灰分和密度有很好的相关性,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相应的灰分计算模型。采用体积模型法计算工业组分,建立工业组分的体积模型,通过计算的值与实测的值相关性分析发现,相关系数较高,计算的参数可靠性好。运用传统的双侧向测井方法计算煤层裂缝孔隙度,变密度公式计算总孔隙度。在采用F-S方法求取裂缝开合度的基础上,由达西定律推导得到了裂缝渗透率计算公式。选取与煤层物性参数敏感度高的曲线,自然伽马、声波、密度、电阻、中子曲线作为输入曲线,采用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孔隙度、渗透率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误差统计法分析得到了运用神经网络预测孔隙度的平均绝对误差小于1%,渗透率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0%,说明网络预测的效果与实验室分析值吻合度高,预测模型可靠。运用测井方法、KIM方程、工业组分方法计算的煤层气含气量值,分析实测含气量值和计算含气量值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适合本地区含气量计算的综合法。根据以上计算的参数,运用petrel建模软件,通过变差函数分析,建立了研究区的岩相模型、工业组分模型、含气量模型、孔隙度模型。得到了大村地区煤层的岩性分布规律、灰分和固定碳的分布规律、孔隙度分布规律、含气量的分布规律。根据计算的工业组分、物性参数、含气量的情况,提出了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煤层气的有利区带进行预测,建立了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得到了有利区预测指数,绘制了预测指数分布图,发现在大村地区的正北部和东南部为煤层气的有利的开发区。

二、利用测井资料解释炼焦煤中硫含量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测井资料解释炼焦煤中硫含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焦坪矿区YH井田侏罗系煤层测井精细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关键技术和研究技术路线
        1.4.1 本研究运用的关键技术
        1.4.2 本研究运用的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1.5.1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1.5.2 论文完成的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地层精细划分对比、微构造特征研究
    2.1 研究区地层简况
        2.1.1 构造特征
        2.1.2 地层简况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的方法与结果
        2.2.1 地层划分对比方法
        2.2.2 地层划分与对比结果
    2.3 目的层段微构造特征研究
第三章 煤层测井响应特征、目的层段沉积特征研究
    3.1 研究区开展的地球物理测井工作
        3.1.1 煤田地球物理测井常用方法
        3.1.2 本次地球物理测井仪器简况
        3.1.3 本次地球物理测井工作开展情况
    3.2 目的层段典型岩性的测井响应特征
    3.3 目的层段沉积特征研究
        3.3.1 沉积环境及演变特征
        3.3.2 沉积特征分析
第四章 煤岩“三性”关系特征及煤岩工业组分解释建模
    4.1 煤岩“三性”关系特征研究
        4.1.1 岩性
        4.1.2 工业组分
        4.1.3 电性
    4.2 煤岩工业组分建模常用方法
    4.3 目的层段煤岩工业组分建模研究
        4.3.1 煤岩工业组分分布特征分析
        4.3.2 岩心深度归位
        4.3.3 统计模型法建模
        4.3.4 体积模型法建模
        4.3.5 两种计算模型的结果对比
第五章 目的层段煤岩力学特征分析
    5.1 岩石力学特征参数计算方法
    5.2 研究区横波速度获取方法分析
    5.3 研究区煤岩力学参数计算
    5.4 研究区4~(-2)煤层顶板弹性参数展布特征
    5.5 研究区4~(-2)煤层顶板弹性参数展布特征
第六章 研究区测井资料精细解释及煤层参数展布特征研究
    6.1 研究区测井资料精细解释
        6.1.1 资料预处理
        6.1.2 定性解释
        6.1.3 定厚解释
        6.1.4 定量解释
    6.2 研究区4~(-2)煤工业组分参数展布特征
    6.3 研究区4~(-2)煤层顶板强度参数展布特征
    6.4 研究区4~(-2)煤层顶板强度参数展布特征
    6.5 研究区4~(-2)煤层开采条件分析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HSD地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地层特征与煤岩测井响应特征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层特征
        2.1.2 研究区地层展布特征
        2.1.3 煤储层平面展布特征
    2.2 煤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研究
        2.2.1 煤岩测井响应特征
        2.2.2 煤岩测井识别
    2.3 基于小波分析的煤储层界面识别
        2.3.1 测井曲线的小波变换及小波选择
        2.3.2 小波分析划分煤储层厚度
    2.4 本章小结
3 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预测模型
    3.1 煤储层工业组分分析方法
        3.1.1 体积模型法
        3.1.2 概率统计分析法
        3.1.3 遗传神经网络
    3.2 煤储层岩矿特征
        3.2.1 煤岩组分分布特征
        3.2.2 矿物质含量及灰成分指数
        3.2.3 硫分含量分布特征
    3.3 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解释
        3.3.1 样品测试资料的分析
        3.3.2 煤储层工业组分测井计算
        3.3.3 遗传神经网络评价煤质参数
        3.3.4 煤储层工业组分平面展布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解释
    4.1 煤储层含气量主控因素分析
        4.1.1 煤储层含气量影响因素
        4.1.2 灰色关联方法确定煤储层含气量主控因素
        4.1.3 煤储层含气量主控因素分析
    4.2 煤储层含气量评价方法
    4.3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评价
        4.3.1 煤储层含气量测井评价方法对比
        4.3.2 煤储层含气量平面展布特征
    4.4 本章小结
5 三维地质建模
    5.1 三维地质建模数据准备
    5.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5.2.1 角点网格建立
        5.2.2 属性模型建立
    5.3 三维属性模型建立与分析
        5.3.1 煤储层灰分属性模型及分析
        5.3.2 煤储层发热量属性模型及分析
        5.3.3 煤储层含气量属性模型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获奖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 含气量预测样本集数据

(3)煤的物性评价体系与热解产物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煤炭物性参数测试研究现状
        1.2.2 煤热解特征研究现状
        1.2.3 煤炭物性参数评价现状
        1.2.4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1.4 研究内容
2 四种典型煤种物性参数特征研究
    2.1 样品采集
    2.2 分析方法
        2.2.1 煤质分析
        2.2.2 煤岩分析
        2.2.3 煤炭矿物分析
        2.2.4 煤的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质分析
        2.2.5 煤吸附性能分析
    2.3 煤质特征分析
        2.3.1 工业分析
        2.3.2 元素分析
    2.4 煤岩特征分析
        2.4.1 煤岩宏观特征
        2.4.2 显微组分、矿物分析和镜质体反射率
        2.4.3 X-衍射分析
    2.5 煤的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质特征分析
        2.5.1 真密度、视密度
        2.5.2 焦渣特性和发热量
        2.5.3 可磨性指数和热稳定性
        2.5.4 煤灰成份
    2.6 孔隙特征分析
        2.6.1 扫描电镜分析
        2.6.2 等温吸附实验
        2.6.3 煤的渗透率分析
    2.7 物性参数相关性研究
        2.7.1 煤质与煤岩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7.2 煤质与发热量、孔隙度相关性分析
        2.7.3 煤岩与发热量和孔隙度相关性分析
    2.8 小结
3 四种典型煤种热解特性及煤的分子结构模型
    3.1 实验部分
        3.1.1 实验样品
        3.1.2 热解实验步骤
        3.1.3 分析方法
    3.2 四种典型煤种的热解特性分析
        3.2.1 热解热重分析
        3.2.2 热解产物收率
        3.2.3 热解气体组成
        3.2.4 热解固体产物
        3.2.5 热解焦油组成分析
    3.3 四种典型煤种的分子结构模型
        3.3.1 固态~(13)C NMR
        3.3.2 煤样的XPS分析
        3.3.3 煤的分子结构模型
    3.4 四种典型煤种的热解特性分析
        3.4.1 各官能团的离解能
        3.4.2 煤热解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规律
        3.4.3 煤的热解过程分析
    3.5 小结
4 煤物性参数特征评价
    4.1 煤炭煤种物性参数特征
        4.1.1 煤质物性特征
        4.1.2 煤岩物性特征
        4.1.3 煤的物理、化学和工艺性质特征
    4.2 基于数据统计的物性评价体系构建
        4.2.1 评价分类原则和依据
        4.2.2 评价单元确立
        4.2.3 评价要素及其分析
        4.2.4 评价体系建立
    4.3 基于熵权法的物元分析评价模型建立
    4.4 典型煤的物性评价
    4.5 小结
5 煤热解产物预测模型建立
    5.1 不同区域煤的物性参数数据库
        5.1.1 软件的基本原理
        5.1.2 软件的系统安装
        5.1.3 软件的查询和使用
    5.2 基于煤物性特征的热解产物预测模型建立
        5.2.1 预测方法
        5.2.2 煤热解产物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5.2.3 模型构建
    5.3 模型煤的误差检验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塔西南AKT含煤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系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聚煤规律研究现状
        1.2.2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构造演化
        2.1.2 构造特征
    2.2 地层
        2.2.1 地层划分
        2.2.2 地层发育特征
3 沉积相特征分析
    3.1 沉积相的划分及依据
    3.2 沉积特征
        3.2.1 冲积扇
        3.2.2 扇三角洲相
        3.2.3 湖泊-三角洲相
        3.2.4 湖泊-沼泽相
    3.3 单井相分析
    3.4 连井相剖面展布特征分析
    3.5 沉积体系空间展布特征分析
4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4.1 层序界面的识别及划分
        4.1.1 Ⅱ、Ⅲ级界面成因类型及识别标志
        4.1.2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划分方案
    4.2 体系域界面的识别以及层序地层的划分
        4.2.1 体系域界面的识别
        4.2.2 体系域层序地层划分及特征
    4.3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4.4 连井层序地层分析
5 聚煤规律特征及主控因素
    5.1 煤岩与煤质特征
        5.1.1 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
        5.1.2 煤质工业分析
    5.2 煤地球化学特征
        5.2.1 常量元素
        5.2.2 有害元素
        5.2.3 微量元素
        5.2.4 煤灰成分特征
    5.3 聚煤规律及控制因素分析
        5.3.1 聚煤特征分析
        5.3.2 聚煤控制因素分析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煤炭微波脱硫中有机硫形态迁移规律及微波非热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煤中硫赋存形态的研究方法
    2.2 煤炭微波脱硫技术研究现状
    2.3 煤炭介电特性研究进展
    2.4 煤炭微波脱硫原理的研究现状
3 煤中有机硫的表征及含硫模型化合物的筛选
    3.1 煤样采集及基本性质分析
    3.2 有机硫赋存形态的表征
    3.3 类煤有机含硫模型化合物的筛选
    3.4 本章小结
4 微波联合氧化助剂脱硫过程中煤中有机含硫基团的迁移变化机制研究
    4.1 微波联合过氧乙酸脱除煤中硫
    4.2 微波脱硫过程中煤中有机含硫基团的形态变化机制
    4.3 微波联合过氧乙酸条件下煤炭中硫醚和噻吩类硫的反应路径
    4.4 本章小结
5 煤炭微波脱硫中的介电特性研究
    5.1 样品制备和测试方法
    5.2 高有机硫煤的介电特性分析
    5.3 类煤含硫模型化合物的介电特性分析
    5.4 煤中矿物质对微波脱硫的促进作用探究
    5.5 本章小结
6 微波场中脱硫反应的量子化学计算与分析
    6.1 微波场对含硫模型化合物分子性质的影响
    6.2 微波场与氧化助剂的协同作用机制
    6.3 微波场对脱硫反应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煤炭微波脱硫中的微波非热效应探究
    7.1 微波场对脱硫反应过程中含硫键强度的影响
    7.2 脱硫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7.3 脱硫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黑龙江鸡西丰乐-朝阳地区煤炭资源潜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概况
        1.1.1 国内外煤炭资源勘查现状
        1.1.2 研究目标及内容
    1.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2.1 技术条件
        1.2.2 工作布署
    1.3 研究区范围及区域内现状
        1.3.1 位置及交通
        1.3.2 自然地理
        1.3.3 老窑及采空区
        1.3.4 以往地质工作
第二章 区域地质及研究区地质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层
        2.1.2 区域构造
        2.1.3 区域岩浆岩
        2.1.4 区域矿产简况
    2.2 研究区地质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第三章 野外工作数据分析
    3.1 野外施工
        3.1.1 野外工作布置
        3.1.2 地面物探
        3.1.3 钻探
        3.1.4 测井工作
        3.1.5 槽探
    3.2 采样与测试
第四章 成煤预测
    4.1 煤层
        4.1.1 煤层含煤性
        4.1.2 可采煤层
        4.1.3 煤层对比
    4.2 煤质
        4.2.1 煤的物理性质
        4.2.2 煤岩特征
        4.2.3 煤的化学性质
        4.2.4 煤的工艺性能
        4.2.5 煤质评价
    4.3 煤层气
    4.4 其他有益矿产
第五章 资源量估算分析
    5.1 资源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
    5.2 资源量估算方法及估算参数
    5.3 资源量类型及估算结果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工作主要成果
    6.2 存在问题
    6.3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煤炭微生物气化及脱硫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来源与研究内容
        1.2.1 课题来源
        1.2.2 研究内容
    1.3 煤层气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煤层气储量及开发利用现状
        1.3.2 煤层气生成过程及研究现状
        1.3.3 生物煤层气产生影响因素
        1.3.4 国际微生物增产煤层气专利技术进展
    1.4 煤炭微波辐照脱硫
        1.4.1 微波特性
        1.4.2 微波脱硫原理
        1.4.3 微波的两种效应
        1.4.4 微波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2 试验材料、主要设备及分析测试方法
    2.1 试验研究所用试剂及主要设备
        2.1.1 主要试剂
        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样品成分表征方法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
        2.2.2 定硫仪
        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3 煤炭微生物气化试验研究
    3.1 试验
        3.1.1 样品采集及处理
        3.1.2 培养基
    3.2 试验方法
        3.2.1 菌种富集
        3.2.2 富集菌种产气
    3.3 菌群产气条件优化
        3.3.1 温度条件的优选
        3.3.2 pH的优选
        3.3.3 煤样粒径的优选
        3.3.4 菌液接种量(mL)与煤(g)质量之比的优选
    3.4 结果与分析讨论
        3.4.1 最佳温度的选择
        3.4.2 最佳pH的选择
        3.4.3 最佳粒径的选择
        3.4.4 最佳接种量(mL)与煤样(g)用量之比的选择
    3.5 正交试验
        3.5.1 正交试验方案
        3.5.2 试验步骤
        3.5.3 试验安排
    3.6 试验结果与讨论
        3.6.1 不同条件下的甲烷产气量
        3.6.2 最佳产气条件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
        3.6.3 微生物甲烷产气条件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3.7 生物煤层气生成机理分析
    3.8 本章小结
4 煤的微波脱硫基础理论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煤样的试验分析方法及脱硫效率的计算
        4.2.1 煤样的试验分析方法
        4.2.2 煤炭脱硫率计算方法
    4.3 反应装置
    4.4 煤炭微波辐照脱硫率及红外光谱分析
        4.4.1 煤炭微波辐照脱硫率
        4.4.2 煤炭微波辐照前后红外光谱分析
    4.5 煤炭微波辐照脱硫XPS计算及分析
        4.5.1 XPS数据拟合处理
        4.5.2 结果与讨论
    4.6 煤炭微波脱硫机理分析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阿力克矿区煤层赋存特征及聚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沉积特征
        1.2.2 聚煤规律
        1.2.3 研究区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地层
        2.1.1 区域地层
        2.1.2 研究区地层
    2.2 构造
        2.2.1 区域构造
        2.2.2 研究区构造
    2.3 煤层
    2.4 煤质
        2.4.1 煤的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
        2.4.2 煤的化学性质
3 地测数据管理
    3.1 数据库设计
        3.1.1 钻探工程有关数据库设计
        3.1.2 坑探工程有关数据库设计
    3.2 数据录入设计
        3.2.1 表关系设计
        3.2.2 数据录入设计
    3.3 数据统计分析与提取
        3.3.1 数据统计
        3.3.2 数据提取
4 研究区煤层赋存特征
    4.1 M6煤层发育特征
    4.2 M5煤层发育特征
    4.3 M4煤层发育特征
5 地层层序及聚煤特征
    5.1 石炭纪含煤地层岩相特征
    5.2 石炭纪含煤地层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5.3 研究区地层层序
    5.4 含煤地层层序地层格架
    5.5 研究区聚煤规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成果

(9)镍基、钴基添加剂对高硫焦煤热解过程中硫迁移行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
    1.1 引言
    1.2 我国高硫煤资源现状
        1.2.1 炼焦煤资源
        1.2.2 高硫煤资源
        1.2.3 高硫煤利用现状
    1.3 煤热解过程中硫迁移行为的研究
        1.3.1 煤热解过程
        1.3.2 煤中硫的赋存形态
        1.3.3 煤热解过程中硫的迁移行为
    1.4 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中硫迁移行为的影响
        1.4.1 添加剂的负载方法
        1.4.2 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硫迁移行为的影响
    1.5 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样品的制备
        2.1.1 实验用煤
        2.1.2 负载添加剂煤样的制备
    2.2 实验装置及方法
    2.3 分析表征方法
        2.3.1 在线质谱检测
        2.3.2 硫含量的测定
        2.3.3 热重分析
        2.3.4 XPS分析
    2.4 负载方法的验证
第三章 Ni基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的影响
    3.1 Coal A热解过程中含硫气体的释放行为
    3.2 Ni基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相产物释放行为的影响
        3.2.1 负载压力的影响
        3.2.2 金属盐浓度的影响
    3.3 Ni基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中固相产物硫含量的影响
        3.3.1 负载压力的影响
        3.3.2 金属盐浓度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Co基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中硫变迁行为的影响
    4.1 Co基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中含硫气相产物释放行为的影响
        4.1.1 负载压力的影响
        4.1.2 金属盐浓度的影响
    4.2 Co基添加剂对煤热解过程中固相产物硫含量的影响
        4.2.1 负载压力的影响
        4.2.2 金属盐浓度的影响
    4.3 两种添加剂对煤热解后焦中硫含量影响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今后工作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川南煤田大村勘查区煤层气地质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 煤层识别的研究现状
        1.2.2 煤质参数评价研究现状
        1.2.3 煤层物性参数评价研究现状
        1.2.4 煤层含气量研究现状
        1.2.5 煤层气储层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
        1.2.6 煤层气有利区带预测
        1.2.7 研究区开发现状
        1.2.8 存在的问题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主要完成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与认识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工区地理位置
    2.2 地层简况
    2.3 构造背景
    2.4 含煤性及沉积环境分析
        2.4.1 含煤性
        2.4.2 含煤地层沉积环境分析
第3章 煤层识别与地层对比
    3.1 煤、岩层识别
        3.1.1 煤层的定性识别
        3.1.2 煤层定厚解释
        3.1.3 岩性识别
    3.2 地层对比
        3.2.1 地层划分
        3.2.2 多井小层对比
        3.2.3 小层横向分布特征
        3.2.4 可采煤层分布特征
第4章 煤质参数计算方法的研究
    4.1 测井数据预处理
        4.1.1 钻探取样深度校正
        4.1.2 测井数据标准化
        4.1.3 测井数据归一化
    4.2 回归分析法计算煤质参数
    4.3 体积模型法计算煤质参数
第5章 煤层气储层参数评价
    5.1 孔隙度计算
        5.1.1 总孔隙度
        5.1.2 裂缝孔隙度
        5.1.3 神经网络计算孔隙度
    5.2 渗透率计算
        5.2.1 裂缝渗透率计算
        5.2.2 神经网络计算渗透率
    5.3 煤层物性参数解释效果检验
    5.4 煤层含气量的计算
        5.4.1 测井方法预测煤层气含气量
        5.4.2 煤工业组分计算煤层含气量
        5.4.3 KIM方程计算煤层含气量
        5.4.4 计算含气量方法适用性分析
        5.4.5 综合法计算含气量
第6章 煤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6.1 数据整理
    6.2 构造模型的建立
        6.2.1 断层模型的建立
        6.2.2 层面模型的建立
        6.2.3 网格设计
    6.3 岩性模拟
    6.4 煤层属性建模
        6.4.1 工业组分模拟
        6.4.2 孔隙度模拟
        6.4.3 含气量模拟
第7章 煤层气有利区带预测
    7.1 煤层气开发有利区块评价方法
    7.2 多层次模糊评价模型
        7.2.1 多层次评价模型
        7.2.2 确定指标的隶属度
    7.3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原理
        7.3.1 模糊综合评价基础步骤
    7.4 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有利区带预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四、利用测井资料解释炼焦煤中硫含量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焦坪矿区YH井田侏罗系煤层测井精细评价[D]. 杨强.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HSD地区延安组煤层气储层测井评价及三维地质建模研究[D]. 胡驰. 西安科技大学, 2021
  • [3]煤的物性评价体系与热解产物预测研究[D]. 景兴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4]塔西南AKT含煤盆地中-下侏罗统煤系层序地层及聚煤规律研究[D]. 刘燕.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5]煤炭微波脱硫中有机硫形态迁移规律及微波非热效应研究[D]. 唐龙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6]黑龙江鸡西丰乐-朝阳地区煤炭资源潜力分析[D]. 俞龙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7]煤炭微生物气化及脱硫基础研究[D]. 董爱民.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阿力克矿区煤层赋存特征及聚煤规律研究[D]. 党鹏宾.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9]镍基、钴基添加剂对高硫焦煤热解过程中硫迁移行为的影响[D]. 李睿. 太原理工大学, 2017(01)
  • [10]川南煤田大村勘查区煤层气地质建模研究[D]. 朱冉.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测井资料解释焦煤硫含量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