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烟分级24字政策

烤烟分级24字政策

一、烤烟分级的24字方针(论文文献综述)

马晨曦[1](2019)在《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巴东、秭归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是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导师研究课题)系列的一部分。自1994年三峡工程第一阶段开始至2009年第三阶段完成,库区城市城镇化、城市建设、生态环境、民生情况、文化旅游、住区建设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本论文后三峡时期是指三峡工程全面竣工后库区城市应对人居环境中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工程技术等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时期,是相对于三峡工程移民搬迁工作完成之后的特定时期[1]。本研究从后三峡时期以来,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总体变迁着手,对库首城市巴东和秭归城镇化、移民安置、城市建设、民生情况、生态环境、工程安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总体发展进行调查评述,并研究其在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共性特征与典型问题,以证明巴东和秭归案例的特殊选取意义。本论文以吴良镛院士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2],建立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理论与实践分析结合,分析了巴东和秭归在生活环境、生态环境、社会和谐、公共安全、经济发展[3]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对比两个城市的评价指标情况,提出五个角度的三条策略。文章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介绍了本次论文选题的缘起和背景,概括了基本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目的与意义,提出研究方法及主要框架内容。第二章:后三峡时期巴东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对巴东的地理概况、城镇化、移民安置、城市建设、民生情况、生态环境、工程安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总体发展进行调查评述。第三章:后三峡时期秭归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对秭归的地理概况、城镇化、移民安置、城市建设、民生情况、生态环境、工程安全、市政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等总体发展进行调查评述。第四章: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构建。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入手,结合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构建评价模型体系,并计算出评价指标各个权重的分配及评分标准。第五章:巴东和秭归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针对巴东和秭归的典型性问题分别进行评价研究分析,并对其人居环境建设评价指标重要性排序。第六章:巴东和秭归人居环境建设的优化策略与对策建议。提出对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思路及建设措施的一些探索。第七章:总结。对论文研究结论、研究创新点、研究不足进行总结。

郝燕[2](2019)在《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文中研究指明农村能源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生活的物质基础。长期以来,中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用能严重短缺,能源利用方式不合理,带来了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对缓解能源紧张,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中国农村能源政策,结合农村能源开发利用的具体实践,分三个时段研究了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情况。第一阶段(1949—1979年),这一时期中国农村地区能源严重短缺,由于依赖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经济环境,外部供给的能源的尤为匮乏。该时期,政策的设计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技术政策的实施主要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禀赋,各地因地制宜,集中力量发展小煤炭、沼气、小水电资源。第二阶段(1980—1995年),这一阶段农村能源政策实现了从“单项能源技术”到“多能互补”、从“注重解决能源短缺”到“注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讲求实效”到“讲求效益”的三大转变,在“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进行了营造薪炭林试点、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生态农业试点三大实践,农村能源消费得到基本满足,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着。第三阶段(1996—2006年),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能源的建设工作逐步向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转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成为地方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各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工作屡有创新,农作物秸秆气化技术的开发和试点推广,探索出了农村现代化的炊事用能方式;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创造出北方“四位一体”和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满足了农民对高品质能源的需求。农村地区的能源消费逐步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与此同时,农业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通过以上研究,本文认为,1949—2006年中国农村能源的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苏颖睿[3](2018)在《湖南省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烟草行业的积极扶持和引导,烟农专业合作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推动烟叶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服务、提高烟叶质量和生产水平、促进烟农增收和烟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和优势。绩效管理与评价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而烟农专业合作社作为一个兼有企业性质和集体契约联盟性质的组织,它的绩效更是研究的一个难点。探究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揭示其发展现状、特点及存在的不足,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对策措施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关键绩效指标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首先界定了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其次对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包括影响因素及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分析、作用机理分析、理论模型的构建及研究假设的提出;然后基于湖南省的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主要因素,再通过构建绩效指标体系测度合作社的综合绩效,并用多元回归的方法验证二者关系,结论为各因素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敏感度排序为专业化服务、能人引领、民主管理、财务管理和多元化经营,且它们都与合作社绩效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而资产管护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不显着。最后,本文从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促进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向杰[4](2016)在《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四川烟草改革的不断深化,烟叶生产的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烟农专业合作社逐步成为四川烟叶发展的主要组织形式,初步形成了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种植在户、服务在社的烟叶生产模式。但是四川各烟区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不平衡,存在规模小,经营盈利能力差等问题,影响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烟农收入水平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立足当前,采用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四川主要烟区的烟叶生产情况,典型的烟农专业合作社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将文献资料与调查实践紧密结合,首先归纳出烟农专业合作社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坚持服务烟农、坚持民主管理的三项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确定其在烟叶发展上具有历史必然性。然后通过对四川烤烟区七个典型的烟农专业合作社进行调查和整理归纳,首次详细系统总结出了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的产生和现状,组织管理、发展方式、主要功能、收入分配及运行机制,综合归纳得出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推进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四川转变烟叶生产方式,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是解决“谁种烟”的重要途径,是解决“怎么种烟”的有效方式,是行业减工降本增效的需要,并且有国内外先进经验可借鉴,具有历史必然性。总结出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已经逐步形成了统分结合的组织形式,以综合服务作为发展方向,确立了行业的服务扶持机制,构建了创新发展的建设模式。(2)对四川各烟区典型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调查总结出在组织管理、资金筹集、服务与经营、利益分配几方面的运行机制,系统归纳出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特点,包括内部组织规范建设程度较高,功能和形式向多元化拓展,烟叶生产技术推广作用凸显,土地流转速度进一步加快,专业化服务水平较高,种植大户增长快速等。(3)对烟区生产条件和合作社的调查分析得出当前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主要问题有:烟草产业特殊性对合作社发展形成制约,烟草农业面临较严峻的“三农”问题,合作社组织建设和发展规模有待提高,合作社经营管理能力较差。(4)提出推进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建议:优化行业、村社与合作社三者之间的组织关系,建立对行业、政府、社员的良好约束机制。大力培养新型烟农,建设高素质的职业化烟农队伍,进一步发挥种烟大户的优势来推进合作社的发展,同时加强合作社知识的宣传教育,培养烟农的合作意识来应对“三农”问题。通过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和推进民主管理,因地制宜地优化烟叶生产组织形式,发展多元化烟农专业合作组织并举,构建社会化服务机制培育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等来提高合作社的发展规模。烟草行业要继续加大对烟叶生产的资产投入,合作社可以适当引进外部优势资源,盘活非经济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来综合提高自身的独立经营能力。

陈俊杰[5](2015)在《种植大户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标准化服务的认知与利用意愿 ——以许昌烟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随着“深入探索实践精益生产”的提出,国家烟草专卖局明确了未来烟叶生产的发展思路,指出服务标准化是解决目前专业化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如何提升在烟草生产中对标准化作用的正确认识,进一步完善烟叶主产区域农业标准化的建设,是烟叶农业生产、管理、科学研究人员急需思考把握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在此背景下,为了全面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准、烟叶集约化水平,实现专业分工,拟通过本论文研究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相关内容。本文通过文献搜索、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运用河南省许昌市烟叶种植大户的调查数据,以许昌烟区为例,研究了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基本内容和种植大户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标准化服务的认知和利用意愿。结果表明: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标准化在整体烟草农业生产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实施生产专业服务标准化已经成为提高烟草农业生产发展水平有力的新手段。大部分烟农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服务标准化的真正意义并不是很清楚,对发展专业合作社服务标准化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严重影响专业合作社服务标准化的发展。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烟叶种植大户并不选择接受专业合作社提供的标准化服务,烟农家庭劳动数量、牲畜数量、机械化程度、烟农收入、烟农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和对专业化服务的认知度这几方面比较影响种植大户对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利用意愿。烟农的文化程度、年龄大小、耕地面积、烤烟用煤量对种植大户利用意愿影响较弱。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的政策含义:做好政策宣传和技术扶持工作、完善管理体制;推行烟农补助政策,切实保维护烟农权益。推行烟叶标准化生产,确保专业化合作社推广;实行烟叶种植规模化,培养新型烟农。

吴兰书,宋忠霞,李更生[6](2015)在《加快推进贵州美丽乡村建设探析——以岑巩县天星乡美丽乡村建设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从2014年5月至10月,中共贵州省委讲师团驻岑巩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对贵州基层美丽乡村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以岑巩县天星乡美丽乡村建设为基层典型,通过走访有关职能部门、部分镇、村,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对贵州省基层美丽乡村建设现状、做法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研究。一、基本情况天星乡地处岑巩县东北部,辖

赵壮天[7](2014)在《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最长和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内陆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结构复杂,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边疆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内陆边疆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文化多元以及边疆治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已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处理边疆地区这些特殊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稳定大局,关系广大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治国必治边,治边亦治国。在我国,中央政府是边疆治理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边疆地方政府是边疆治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边疆省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边疆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边疆省级政府行为的层面来研究边疆治理问题,尤其是对边疆省级政府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边疆地区独有的,有些虽然与内陆省份共有但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由于缺乏处理这些特殊、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法定程序或者是可以从内地省份借鉴的经验,使边疆省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边疆省级政府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边疆省级政府现有的治理实践能否满足国家的期待、能否实现边疆地区的利益诉求?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有什么规律可循,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如何优化和调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厘清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特点、规律,有助于提升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入手,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特殊性、重要性、代表性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领域各选取了3个案例,在国家对边疆省级政府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双重约束下,对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过程中,贯彻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经验性分析和讨论——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同时,以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为主线,对15个案例进行深度描述和清晰勾勒,以使研究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分析边疆省级政府各领域自主创新行为实践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及通过对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要素的提炼,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是边疆省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自主性行为实践的重要原因,而国家针对边疆制定的一些差异化政策措施使这些自主性行为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第二,在国家对边疆省份的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的双重约束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并可分为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创新实践、权益博弈、路径选择、优化调适、制度创新7个层次;第三,改善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途径可分为授权调适和行为优化两条主线,授权调适主要针对边疆省级政府根据其职能职责应该做但做不到的情形,行为优化主要针对能够做但没做好的情形;第四,在当前体制环境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十分模糊,充分理解边疆省级政府“普遍”和“特殊”两类自主性行为,是从制度层面理顺中央政府与边疆省级政府关系、规范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和范围的重要基础。第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完善国家治边政策体系、提升边疆省级政府治理能力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朱长宁[8](2014)在《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基于陕南的实证》文中提出水土流失是我国面临的诸多环境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之一。西部地区一直是我国生态系统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迫于生计和提高家庭收入水平的压力,陡坡毁林、毁草等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行为愈趋普遍,给该地区生态环境带来了较大的破坏。1999年,为了遏止水土流失加剧的态势,四川、陕西、甘肃3省率先启动了退耕还林试点工作。中央设计的退耕还林工程的目标是既要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实现“促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还要兼顾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这种多元化的政策目标必然加大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难度。退耕还林的持续推进,打破了农户生产经营的传统均衡状态,改变了农户家庭的资源禀赋与约束条件,必将对农户经济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对应,退耕区农户经济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些目标能否实现。那么,退耕还林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究竟如何,退耕还林实施十余年后,通过有效引导农户家庭行为的变迁,是否实现了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另外,从环境优化的视角来看,留在当地经营农业的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方向和作用机理如何?只有廓清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才能找到持续有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内核与微观机理,才有可能为西部贫困和生态脆弱地区寻找出一条环境友好、增效增收的农业发展之路。陕南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它既是我国南北水系和暖温带与亚热带的交汇处,又是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的主要水源地。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由于生活自然条件恶劣、缺乏基本生存条件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陕南地区的农民普遍比较贫困。2012年5月国务院批复《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秦巴山区被列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占农业人口比例高达44.64%。1999年开始,陕南地区成为我国首批退耕还林试点区域之一,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环保总局将秦岭山地列为中国首批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因此该地区属于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落后的经济和特殊的保护责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在限制开发的前提下谋求突破发展,形势、任务相当艰巨。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和我国贫困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退耕还林工程大背景下的陕南地区的农户经济行为将直接决定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进行和当地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因此,找寻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经济行为的变化及其对工程持续执行的不利方面,并规范引导农民有序迁出或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确保该地区特殊生态环境得以良性维持和缓解农民贫困、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因此本研究的总目标是在比对分析退耕前后农户经济行为变迁的基础上,阐明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行为变迁的特征、影响因素及其对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影响机理,探寻持续有效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微观机理,同时定量探讨退耕还林政策对农户就业行为及家庭收入的影响方向和作用机理,并根据地方特点选取生态农业生产行为这一特定的农户生产行为,实证分析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优化的影响因素,探寻在此背景下如何促进当地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农民收入水平提升和农业生态化水平提高的政策着力点。围绕以上研究内容,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农户种植、投入、收入和消费结构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退耕还林十年来,受退耕还林导致耕地资源紧缺和提高家庭农业经营收入的双重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结构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农户的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畜牧业收入比例从退耕前的1:0.08:0.42变为退耕后1:0.13:0.68,这说明当地林业和畜牧业较传统种植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在种植业内部来看,该地区的小麦、水稻、玉米等传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均呈逐年下降趋势,而经济作物如油菜、茶叶、中药材、蔬菜的种植面积则大幅度增加。退耕还林后,该地区单位面积耕地经营的集约化程度和现代农业科技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作物平均产量上升显着。林业方面,退耕还林工程加快了农户的造林绿化步伐,森林覆盖率明显上升,核桃、板栗、花椒等特色经济林发展已初具规模,并成为当地农户增收的重要来源。调研结果显示,退耕户的林业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退耕户,但由于林产品的生产周期较长,大多数退耕户的林产品还未到完全的收获期,农户林业收入占比不高。畜牧业方面,该地区已探索形成了多种形式的生态养殖方式,户均生猪出栏量和肉鸡屠宰量明显增加,畜禽的规模养殖水平较退耕还林前提升明显,畜禽养殖成为了农户主要的增收源泉。退耕还林后陕南农户增长速度最快的收入是转移性收入,其次是工资性收入、畜牧业收入和林业收入,增长速度最慢的是种植业收入;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的非农就业,退耕还林十二年后工资性收入已经取代种植业收入成为陕南农户最大的收入来源,其次分别是畜牧业收入、转移性收入,林业收入在农户总收入中的比重最低。在消费支出方面,食品支出依然是陕南地区农户家庭的最大支出项目,但是所占比重已明显下降,说明该地区农户的富裕程度有所提高,居住支出仍排第二位,转移性支出排名第三,医疗保健支出排第四位,交通和通讯支出上升最快排第五位,教育文化娱乐退居第六位,比退耕前下降三个位次,衣着支出排名第七,家庭设备支出(主要指家用电器)排名最后。值得注意的是,退耕区农户的能源消费结构也已发生了可喜的转变,沼气、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逐渐替代烧柴成为了陕南农村主要的生活与生产能源。总体而言,退耕还林工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改善,农户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消费的能力、意愿和水平仍显不足。2.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及其收入水平明显提高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能够有效促进退耕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增长,进而达到退耕还林工程的减贫目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影响了家庭劳动力资源的配置,促使退耕区剩余农业劳动力逐渐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从而提高了农户家庭的非农收入水平。调研结果显示,与非退耕户相比,退耕户的非农劳动力数量明显增加,而且在本地非农兼业的现象也更加普遍,因此退耕户的非农收入水平增长速度明显快于非退耕户。实证结果进一步显示,户主的健康程度、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户主接受农技培训以及农户地处城镇郊区对农户的收入水平具有正向的影响作用,其中农户地处城镇郊区对农户家庭总收入、农业收入以及非农收入均存在显着的正向影响。对于不同的收入阶层,退耕还林对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影响途径有所差别,中低层收入的农户家庭中,退耕还林主要对农业收入的增加有显着正向促进作用,而中高层收入的农户家庭中,退耕还林主要对非农收入的增加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的双重差分模型测算了退耕还林政策对退耕户收入水平的净效应,结果同样表明退耕还林政策显着增加了农户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水平,而对农业收入水平并没有产生显着的正向作用,但是两者的显着性水平低于多元回归模型得到的结果,这说明其他因素(例如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完善、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提升以及政府其他惠农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户家庭总收入和非农收入水平的提高。3.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政府政策支持等变量直接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认知和选择调研结果显示,陕南地区仅有34.7%的农户从事过生态农业生产,比例较低。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户主年龄与生态农业认知程度成正相关;农户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比率正相关;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着关系,参与退耕还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参与培训的农户认知比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信息越易获取,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越高;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越高。对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的年龄与受教育程度、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以及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行为对其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影响并不显着;但农户是否进行农技培训影响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对农户进行农技培训,促进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政府是否实施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对农户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有显着影响,具有政策扶持的农户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可能性较大;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有很大影响,农户越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可能性越大。为使农户经济行为能够更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进而推进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有效实施,基于前述研究结论,并从优化农户经济行为的角度出发,本文提出如下主要政策建议:实施长期、浮动的退耕还林补贴政策;结合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加快推进陕南农村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着力拓展退耕区农户的非农就业渠道;建立、完善林权交易市场;政府应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扶持等政策建议。

雷扬[9](2013)在《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共产党集领导党与执政党于一身,这是分析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的前提。在分析党与社会关系时需要考虑到:党的科层制、党与非党、国有经济、党的科层制与各种社会组织科层制之间的关系、党组织内的决策者与社会组织内决策者的连接关系等方面。除此之外,结构内在的不平等、政策和利益实施的可能性也是主要的考量方面。党与社会关系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党与社会的科层结构、党与社会的互联线及结构性反馈等。党与社会关系中的所有这些要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权力机制,并且这一权力运行机制无论是在党内还是在社会内部都具有同构性。党与社会组织系统内的依附线、系统之间互联线以及结构性的反馈的同时存在,确定了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连接渠道,也形成了党与社会组织的个体决策者的互相依赖关系,以及党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制度化结构的主要特征:依附性与利益实施渠道的复杂性。同时,它们也形成了结构的自我支持,及通过反馈线的清晰或模糊、复杂或简单达到相互适应。结构关系的决策者同时扮演着控制与被控制的双重角色,他既能在网络内实现资源的吸取、分配和干预,也能抵制干预。但不同的决策者由于自身拥有的连接线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结构性不平等,这是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中固有的。这种结构性不平等又会导致决策者在资源吸取、分配和干预或抵制干预方面能力的差异,即选择可能性的多寡。而选择的标准就是处于结构中的决策者的政治理性。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源头的形成,及其发展与流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党与社会关系以后的格局与生长,即奠定了其生命的基因和特征。这种结构性关系的建立以政党自身科层的建立开始,经由关涉、渗入到社会组织的科层,确立了党与社会组织的互联线的形式和内容。伴随着革命与战争的发展,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上都得到不断完善、生长,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的权力网络也开始在农村和城市形成和深化。党的最重要的组织制度和原则在这一时期都得到了确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在全国范围得到确立。成为全国政权的执政党后,中共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党的组织结构的调整,以适应政权的巩固和经济的恢复;二是党的领导机关要组织对国家事务的管理:三是党如何领导群众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以党组织结构的调整为核心,党通过党组织与国家结构的一体化,并以此为一中介进行了对社会的动员。建国初期,随着党在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内的组织以及互联线建设、党组织在农村和城市的发展等,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模式基本确定,这一模式至今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在党与社会关系方面,经由国家的户籍制度,将城市居民和农民固定在其户籍所在地。在城市,通过统包统配的劳动制度和集体福利制度实现了劳动者对单位(实际上是对国家)的依附;在农村,通过人民公社的集体劳动和集体分配制度,农民被固定在土地上,禁止农民进入城市谋生,形成严格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社会主义建设十年和文化大革命十年,共20年间,党与社会的关系是在集权与放权下摇摆。虽然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干部体制几近崩溃,但在建国初形成的党与社会的关系并没有大的变化。变化的只是连接社会生活的党的权力层级的权限:中共中央向省级党委下放了部分权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党的机构逐渐恢复后,党将工作重心转入“经济建设”,进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改革包括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实行党政分开的改革措施。党与这些领域的结构性关系处于不断调整中。但这种调整更为理性。党与社会的互联线网络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收缩,一些新的互联线得到恢复和建立。随着社会领域的生长发育,党对与社会的关系认识进入新的阶段。党与社会关系构建的重心,某种程度上向社会领域的发展与完善倾斜,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着手社会管理创新。一方面,党从指导思想的发展和保持自身队伍的纯洁性优化组织内部的互联线通道,另一方面,党在积极的尝试和开拓新的与社会的连接通道和方式。这种创新需要遵循责任伦理原则,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突破口,实现党与社会组织的在地共生。

孙昳[10](2012)在《湖北省耕地产能测算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地和粮食问题是我国农业的两个基本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则是土地之精华,也是确保区域粮食安全的基本平台。农用地分等是指依据国土资源管理和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按照农用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对农用地生产能力进行比较分析并给予定量的评定。其中耕地生产能力核算是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是直接为建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体系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也是国家在宏观上管理与调整土地资源、编制十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整理、与征地占山补制度改革的主要依据。本文在详细介绍农用地分等的理论依据、分等过程和儿个主要指标的基础上,利用湖北省农用地分等成果,分别进行不同层面的产能核算,包括耕地的理论产能、耕地的可实现产能和耕地的实际产能等三个层面,以表征因耕地自然质量本底、利用水平和农户个人管理行为等差异而造成的耕地生产能力的差异:进而通过区域间耕地综合产能的对比分析,反应区域性产能的消长变化,核算各区域农用地产能总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再进一步通过对农用地产能的空间差异性、农用地利用强度和利用潜力进行比较分析,正确评价湖北省农用地利用强度和潜力的空间差异;最后基于研究区实际测算结果,提出基于农用地产能核算的耕地保护对策。1、在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了耕地产能核算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指出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为基础,分别建立理论产能与自然质量等指数、可实现产能与利用等指数之间的数学模型,用以核算研究区域耕地不同层次的产能。2、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以858个理论标准粮单产样本,构建了湖北省各二级生态区农用地理论产能核算模艰,经分析相关系数均高于0.8,达到较强或显着水平。经测算,理论标准粮单产以沿江平原区为最高,达到1313.73公斤/亩,西部丘陵山地区、鄂豫皖丘陵山地区次之,分别为1208.94公斤/亩和1185.63公斤/亩,盆周秦巴山区和川鄂湘黔浅山区最低,分别为1003.20公斤/亩和887.64公斤/亩。而从理论产能来看,沿江平原区农用地理论产能占总产能的67.96%,鄂豫皖丘陵山地区次之,占湖北省全部的16.77%;川鄂湘黔浅山区、盆周秦巴山地区分别占5.65%和6.72%;西部丘陵山地区由于农用地面积较少仅占2.89%。3、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以5597个可实现标准粮单产样本为基础,构建了湖北省各二级生态区农用地可实现产能核算模型,经分析相关系数均高于0.8,达到较强或显着水平。经测算,可实现标准粮单产以沿江平原区为最高,达到1237.15公斤/亩,鄂豫皖丘陵山地区、西部丘陵山地区次之,分别为1128.36公斤/亩和974.8公斤/亩,盆周秦巴山区和川鄂湘黔浅山区最低,分别为897.53公斤/亩和775.52公斤/亩。从各二级区的可实现产能总产来看,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区和鄂豫皖丘陵山地区,分别占湖北省可实现产能总量的69.29%和16.47%。4、采用统计数据经修正后计算得到湖北省实际单产和产能。从结果来看,沿江平原区农用地实际产能占湖北省农用地总体实际产能的比重相当的高,高达67.49%;鄂豫皖丘陵山地区地貌类型虽然以丘陵岗地为主,但土壤比较肥沃、阳光充足,农用地实际产能也达到17.41%;盆周秦巴山区、川鄂湘黔浅山区主要是山地区,农用地质量较差,标准粮单产分别只有853.14和742.35公斤/亩,但所属县市较多,农用地实际产能也均能达到6.46%左右。西部丘陵山地区农用地质量中等,标准粮单产分别有855.82公斤/亩,但由于所属县市只有四个,农用地面积小,农用地实际产能只占2.54%。5、湖北省农用地产能单产的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农用地产能空间分布并非表现出随机分布,而是表现出空间相似值之间的空间聚集,同时受农户个人管理行为等影响,Moran’ s指数的顺序是理论单产>可实现单产>实际单产,3个产能层次的空间聚集性程度在减小。局部自相关LSIA指数表明湖北省农用地不同层次产能单产已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基本格局是各层次产能单产较高的地区集中在江汉平原地区,较低的分布在鄂西和鄂东南的丘陵山地区。6、通过最短距离聚类,湖北省农用地理论利用强度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利用强度<0.85、0.85-0.9、0.9-1.0。湖北省大部分区域可实现产能与理论产能差别不大,理论可利用强度集中于0.9-1.0之间,存在过度利用的现象,应加强保护、保土养土,但西部丘陵山区和川鄂想黔浅山区以及沿江平原局部地区理论利用强度偏小,说明还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可以挖掘。湖北省农用地可实现利用强度主要集中在0.9-1.0之间。整体来看,湖北省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但距离可实现产能还有一定的距离,今后应加强对农户的个人管理行为的技术引导,加大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的科技含量,确保提高粮食产量。

二、烤烟分级的24字方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烤烟分级的24字方针(论文提纲范文)

(1)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巴东、秭归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和背景
        1.1.1 时代背景: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需求。
        1.1.2 历史背景:后三峡时期三峡工程对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影响
        1.1.3 现实背景: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研究工作展开
    1.2 基本概念的解读
        1.2.1 后三峡时期概念的界定
        1.2.2 区域人居环境概念的界定
        1.2.3 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概念的界定
    1.3 相关理论研究
        1.3.1 人居环境学研究
        1.3.2 新型城镇化研究
        1.3.3 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关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研究综述
        1.4.2 关于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综述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论文组织框架
        1.6.3 论文内容安排
2 巴东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
    2.1 库区城市地理概况
    2.2 库区城镇化情况
    2.3 移民安置情况
    2.4 城市建设情况
        2.4.1 城市变迁情况
        2.4.2 城市规划编制情况
        2.4.3 城市用地构成情况
    2.5 民生情况
    2.6 生态环境情况
        2.6.1 区域自然环境
        2.6.2 内部自然环境
    2.7 工程安全情况
    2.8 市政设施建设情况
    2.9 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2.10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2.10.1 人文资源
        2.10.2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0.3 旅游数据
    2.11 本章小结
3 秭归县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调查研究
    3.1 库区城市地理概况
    3.2 库区城镇化情况
    3.3 移民安置情况
    3.4 城市建设情况
        3.4.1 城市变迁情况
        3.4.2 城市规划编制情况
        3.4.3 城市建设用地情况
    3.5 民生情况
    3.6 生态环境情况
    3.7 工程安全情况
    3.8 市政设施建设情况
    3.9 社会服务设施建设情况
    3.10 旅游文化与遗产保护情况
        3.10.1 旅游资源
        3.10.2 旅游数据
    3.11 本章小结
4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体系建立
    4.1 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特征与问题
        4.1.1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共性特征
        4.1.2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典型问题
    4.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1 综合性原则
        4.2.2 系统性原则
        4.2.3 可操作性原则
    4.3 评价模型体系建构
        4.3.1 评价内容
        4.3.2 指标体系建构
        4.3.3 评价方法
    4.4 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4.4.1 基于AHP确定的指标权重
        4.4.2 子指标层权重权重确立方法
    4.5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分标准
    4.6 本章小结
5 库区典型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1 巴东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1.1 生活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1.2 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1.3 社会和谐系统评价分析
        5.1.4 公共安全系统评价分析
        5.1.5 经济发展系统评价分析
    5.2 秭归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
        5.2.1 生活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2.2 生态环境系统评价分析
        5.2.3 社会和谐系统评价分析
        5.2.4 公共安全系统评价分析
        5.2.5 经济发展系统评价分析
    5.3 评价结论
    5.4 本章小结
6 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优化策略
    6.1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思路
    6.2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原则
        6.2.1 生态原则
        6.2.2 经济原则
        6.2.3 科技原则
        6.2.4 社会原则
        6.2.5 文化原则
    6.3 库区人居环境建设优化策略
        6.3.1 基于生活环境角度
        6.3.2 基于生态环境角度
        6.3.3 基于社会和谐角度
        6.3.4 基于公共安全角度
        6.3.5 基于经济发展角度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B “后三峡时期”库区市民生活情况调查问卷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2)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及断限与分期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以单项能源技术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49—1979 年)
    第一节 严重的能源短缺与不良生态后果
        一、严重的燃料短缺状况
        二、燃料短缺的原因
        三、燃料短缺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 就地开发、分散用能背景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恢复开办小煤窑,就地供应农村民用
        二、“土洋结合”办沼气,为解决燃料开辟新路径
        三、坚持“小、土、群”建设小水电,推动农村电气化
    第三节 1949-1978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二章 “多能互补”的综合建设阶段(1980—1995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方针实现三大转变
        一、建设格局从单项能源技术向“多能互补”转变
        二、建设目标从重解决能源短缺向重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转变
        三、建设方针从“讲求实效”向“讲求效益”转变
    第二节 “开发与节约并重”方针导向下的农村能源建设
        一、营造薪炭林试点
        二、改灶节柴,推广省柴(煤)灶
        三、生态农业建设快速起步
    第三节 1980-1995 年农村能源建设的成效与不足
        一、建设成效
        二、建设中的不足
    小结
第三章 以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阶段(1996—2006 年)
    第一节 农村能源概念内涵向可再生能源转变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措施
        一、严禁焚烧秸秆,开发秸秆气化技术实现能源转化
        二、北方“四位一体”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三、南方“猪—沼—果”能源生态工程模式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建设呈现出两大特征
        一、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注重技术创新
        二、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服务体系和产业化建设步伐加快
    小结
结论
    一、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稳步发展,成绩显着
    二、技术的进步与经费投入是农村能源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
    三、农村能源的选择受农民收入水平及消费观念的制约
参考文献
致谢

(3)湖南省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可能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农民专业合作社
        2.1.2 烟农专业合作社
        2.1.3 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组织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4 关键绩效指标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3.1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治理的相关研究
        2.3.2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相关研究
        2.3.3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2.3.4 研究评述
第3章 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3.1 影响因素及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分析
        3.1.1 影响因素指标的构成分析
        3.1.2 绩效评价指标的构成分析
    3.2 烟农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对绩效的作用机理分析
    3.3 理论模型构建
    3.4 研究假设的提出
第4章 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实证方法的选择
        4.1.1 因子分析法简介
        4.1.2 多元回归模型简介
    4.2 样本的选择及数据的来源
    4.3 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的确定
        4.3.1 绩效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4.3.2 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4.4 烟农专业合作社综合绩效的测度
        4.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4.2 烟农专业合作社综合绩效测度的因子分析
    4.5 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5.1 烟农合作社绩效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4.5.2 研究结论
第5章 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5.1 提升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水平
        5.1.1 提高专业化服务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5.1.2 加大人才培养,提升整体素质水平
        5.1.3 完善合作社治理结构,发挥社员主体意识
        5.1.4 规范财务管理流程,适时开展监督工作
        5.1.5 合理开展多元化经营,提高造血功能
        5.1.6 制定资产管理制度,提升综合绩效
    5.2 优化烟农专业合作社外部环境
        5.2.1 政府部门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与保障制度
        5.2.2 烟草部门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5.2.3 加强烟农自我组织管理,发挥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1 烟农专业合作社行业示范社专家评分标准
附录2 湖南省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介

(4)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贡献与不足
2 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
    2.1 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兴起和发展
        2.1.1 合作社起源及理论发展
        2.1.2 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原则
        2.1.3 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必然性
    2.2 国内外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运行机制
        2.2.1 国外发展现状
        2.2.2 国内发展现状
        2.2.3 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机制
    2.3 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
        2.3.1 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诞生背景及必然性
        2.3.2 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建设成绩
3 调查对象描述与总结归纳
    3.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1.1 泸州古蔺箭竹和谐烟农专业合作社
        3.1.2 会理县南阁惠民烟农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
        3.1.3 剑阁县剑坪种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
        3.1.4 米易县水晶观烤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
        3.1.5 冕宁县回龙乡丰乐村现代烟草农业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
        3.1.6 筠连县高坪苗岭烟草专业合作社
        3.1.7 攀枝花仁和宗荣烤烟综合服务专业合作社
    3.2 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机制
        3.2.1 组织管理机制
        3.2.2 资金筹集机制
        3.2.3 服务与经营机制
        3.2.4 利益分配机制
    3.3 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特点
        3.3.1 内部组织建设规范程度较高
        3.3.2 功能和形式向多元化拓展
        3.3.3 烟叶生产技术推广作用凸显
        3.3.4 土地流转速度进一步加快
        3.3.5 专业化服务水平较高
        3.3.6 种植大户增长快速
4 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1 烟草产业特殊性对合作社发展的制约
        4.1.1 烟农对烟草行业的过度依赖
        4.1.2 合作社的烟叶经营领域狭窄
        4.1.3 烟草行业对合作社认识的局限性
    4.2 烟草农业中的“三农”问题
        4.2.1 烟农老龄化问题凸显,用工难日益严重
        4.2.2 烟农的文化程度偏低
        4.2.3 烟草种植的比较收益下降
        4.2.4 部分烟区用地矛盾尖锐
        4.2.5 农户对合作社的自主参与度低
    4.3 合作社组织建设和发展规模有待提高
        4.3.1 合作社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盈利困难
        4.3.2 合作社规模小,辐射影响有限
        4.3.3 合作意识淡薄,人才缺乏
    4.4 合作社管理经营能力差
        4.4.1 合作社异质性影响烟农参与合作社态度
        4.4.2 合作社发展的独立性不足
        4.4.3 合作社资产缺乏有效利用
        4.4.4 合作社内部没有建立有效的垂直一体化协作
        4.4.5 合作社的运行效果不理想
5 推进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
    5.1 建立良好的约束机制
        5.1.1 转变行业、村社与烟农专业合作社三者之间的组织关系
        5.1.2 建立对烟草行业干预的约束机制
        5.1.3 建立对村社政府的约束机制
        5.1.4 建立对合作社成员的内部约束机制
    5.2 提高烟农专业素质合理应对“三农”问题
        5.2.1 大力培养新型烟农,建设高素质的职业化烟农队伍
        5.2.2 进一步发挥大户优势,利用专业大户推进合作社的发展
        5.2.3 加强合作社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培养烟农合作意识
    5.3 加强合作社的组织建设以提高发展规模
        5.3.1 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民主管理
        5.3.2 优化烟叶生产组织形式,探索因地制宜的生产组织方式
        5.3.3 支持发展多元化的新型烟农专业合作组织
        5.3.4 构建社会化服务机制,培育发展多元化服务主体
    5.4 加强合作社的资产利用以提高独立经营能力
        5.4.1 继续加大对烟叶生产的资产投入
        5.4.2 开放产权,引进外部优势资源
        5.4.3 明确资产的产权主体,提高资产的利用效率
        5.4.4 开展合作社的多功能建设,盘活非经济资产
        5.4.5 积极开展合作社的多种经营,增强合作社造血能力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种植大户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标准化服务的认知与利用意愿 ——以许昌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2.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提出:烟叶精益生产与专业服务标准化
    2.1 烟叶精益生产的基本内容及其对专业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2.1.1 烟叶精益生产的基本内容
        2.1.2 烟叶精益生产对专业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2.2 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内涵
    2.3 合作社框架下烟叶生产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基本内容
3.种植大户对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认知:以许昌为例
    3.1 研究区域概况
    3.2 种植大户的总体特征与基本情况
        3.2.1 烟叶种植大户的总体特征
        3.2.2 烟叶种植大户的基本情况
    3.3 种植大户对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认知分析
        3.3.1 农民认知情况的简单分析:基于文献
        3.3.2 种植大户对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认知
        3.3.3 种植大户的认知分析
4.种植大户对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利用意愿:以许昌为例
    4.1 农户利用意愿的简单分析:基于文献
        4.1.1 关于农户利用意愿的研究
        4.1.2 农户利用意愿的研究方法
        4.1.3 简单述评
    4.2 种植大户对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标准化的利用意愿
    4.3 种植大户的意愿分析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含义
参考文献
附录
    调查问卷

(6)加快推进贵州美丽乡村建设探析——以岑巩县天星乡美丽乡村建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基本情况
二、具体做法
    (一)六大举措全面推进,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各项保障
        1.强化领导,落实保障
        2.重视宣传,广泛参与
        3.编制规划,高位推动
        4.整合资源,产业拉动
        5.整治环境,带动示范
        6.加强考评,督促检查
    (二)四项建设具体实施,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四美目标
        1.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美”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村容寨貌特色美”
        3.加强致富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产业发展生活美”
        4.加强管理创新建设努力实现“乡风文明和谐美”
三、初步成效
    (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二)农业支柱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
    (三)农村环境整治亮化进一步推进
    (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进一步提升
四、基本经验
    (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二)整合资源、协调联动
    (三)创新机制,长效管理
    (四)壮大产业,增强后劲
五、当前贵州省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思想认识存在偏差,主动意识有待增强
    (二)乡村建设缺乏特色,村庄规划有待完善
    (三)组织管理功能薄弱,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四)基础设施仍有欠账,建设标准有待提高
    (五)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产业培育有待加强
六、新阶段加快贵州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统一思想认识,提高干部群众主动参与意识
    (二)强化规划引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顶层设计”
    (三)注重建管并举,健全美丽乡村长效管理机制
    (四)加大产业培育,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发展能力

(7)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边疆治理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二、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三、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转型
    第二节 问题提出
        一、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五节 组织结构
第一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概念界定及理论逻辑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
        一、地方政府
        二、地方政府行为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
        四、地方政府自主性行为
        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央地博弈理论
        三、地方自主性理论
        四、其它理论的考察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逻辑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框架
第二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政治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政治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特殊群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二、民族团结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三、“三股势力”等造成的影响
        四、周边外事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民族团结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政治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政治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三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经济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问题
        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
        三、扩大沿边开放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矿电结合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烟草创新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经济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经济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四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社会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社会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特殊地缘环境导致的社会问题
        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三、极端宗教势力导致的社会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禁毒防艾”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宗教管理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社会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社会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五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文化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三、云南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
        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文化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六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生态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三、云南在生态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二、边境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九湖水污染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怒江水电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生态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生态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七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二、边疆省份与我国其它省份的主要差异
        三、中央对各边疆省份的战略定位和期待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及影响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合法性基础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制度空间
        三、边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益博弈
        四、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及授权调适
        一、边疆省级政府授权调适的基本思路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途径
    第四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主要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基于陕南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说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假说
    1.3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可能的不足
2 概念界定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退耕还林
        2.1.2 退耕还林工程
        2.1.3 农户经济行为
        2.1.4 生态农业
    2.2 文献回顾
        2.2.1 关于农户行为理论的文献回顾
        2.2.2 关于退耕还林的文献回顾
    2.3 本章小结
3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3.1 理论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诱导性技术变革理论
        3.1.3 认知理论
        3.1.4 行为理论
        3.1.5 成本—收益理论
    3.2 分析框架
        3.2.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经济行为的影响
        3.2.2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3.2.3 退耕还林背景下陕南地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微观机理
    3.3 本章小结
4 陕南地区农业发展与退耕还林现状分析
    4.1 陕南地区资源禀赋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4.1.1 自然资源情况
        4.1.2 生态保护情况
        4.1.3 社会经济情况
        4.1.4 居民收入与消费情况
    4.2 陕南地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4.2.1 农业耕地利用情况分析
        4.2.2 农业从业人员情况
        4.2.3 农田灌溉情况
        4.2.4 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4.2.5 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4.2.6 农民就业方式与收入状况
        4.2.7 农民消费情况
    4.3 陕南地区农业生产现状
        4.3.1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与产量
        4.3.2 畜禽产品养殖规模与产量
        4.3.3 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情况
        4.3.4 农业增加值情况
        4.3.5 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情况
    4.4 陕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及退耕还林的必要性
        4.4.1 陕南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4.4.2 陕南地区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必要性
    4.5 陕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取得的成就
        4.5.1 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
        4.5.2 农业产业结构趋于优化,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4.5.3 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生态文明意识逐步强化
    4.6 本章小结
5 退耕还林对陕南地区农户经济行为影响的研究
    5.1 指标选取
    5.2 数据来源
        5.2.1 样本选择
        5.2.2 调查内容
    5.3 样本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
        5.3.1 户主个人特征
        5.3.2 农户家庭特征
    5.4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家庭的基本特征
    5.5 耕还林前后农户经济行为及收入的比较
        5.5.1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家庭耕地面积的变化
        5.5.2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种植结构的变化
        5.5.3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变化
        5.5.4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畜禽养殖的变化
        5.5.5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家庭收入的变化
        5.5.6 退耕户与非退耕户家庭收入水平的比较
        5.5.7 退耕还林前后农户消费支出的变化
    5.6 本章小结
6 退耕还林对农户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理论分析
    6.2 实证模型
        6.2.1 多元回归模型
        6.2.2 分位数回归模型
        6.2.3 双重差分模型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3.1 数据描述
        6.3.2 多元回归模型结果和分析
        6.3.3 分位数回归结果和分析
        6.3.4 双重差分模型结果和分析
        6.3.5 三种计量方法结果的比较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认知与选择行为研究
    7.1 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认知的研究
        7.1.1 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7.1.2 列联表与卡方检验
        7.1.3 实证分析结果
        7.1.4 主要结论
    7.2 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研究
        7.2.1 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理论分析框架
        7.2.2 实证分析结果
        7.2.3 主要结论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主要结论
        8.1.1 农户种植、投入、收入和消费结构等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8.1.2 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非农就业及其收入水平明显提高
        8.1.3 农业技术培训、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和政府政策支持等变量直接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和选择
    8.2 主要政策建议
        8.2.1 实施长期、浮动的退耕还林补贴政策
        8.2.2 结合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加快推进陕南农村城镇化进程
        8.2.3 完善农村教育体制,提高农民的人力资本素质
        8.2.4 着力拓展退耕地区农户的非农就业渠道
        8.2.5 建立、完善林权交易市场
        8.2.6 政府应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扶持政策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9)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次
表目次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三、 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政党
        (二) 社会
        (三) 结构性关系
        (四) 研究方法
    四、 本文框架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的结构模型
    第一节 研究政党-社会结构性关系的IPS理论
        一、 互动式政党-国家模型的基本内容
        二、 IPS理论为分析党与社会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一、 中国共产党内科层结构与社会组织内的科层结构
        二、 党的等级与社会等级之间互联线
        三、 结构性反馈
    第三节 党与社会结构关系的运行机制:自我支持机制与其适应性
        一、 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的运行原则
        二、 党与社会关系运行中的结构性约束
    小结
第二章 建国前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21-1949)
    第一节 党组织结构初步建立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一、 中国共产党创建后党组织的初步发展
        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团体组织的建立
        三、 党与群众互联线的初步建立
    第二节 党组织在挫折下的调整及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一、 党组织的重建与发展
        二、 党领导发动农民的工作
        三、 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党的组织结构基本定型以及党对群众的动员
        一、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确立
        二、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三、 党与社会关系的发展
    小结
第三章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49-1956)
    第一节 党组织与政府机构之间互联线的建立
        一、 政府机构的建立
        二、 党组织系统在政府机构内的建立
    第二节 党在城市社会互联线的建立
        一、 精心配备中共干部接管城市
        二、 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党与经济组织互联线的建立
        三、 通过单位制建立党与城市劳动者之间的“庇护-依赖”关系
        四、 建立居民委员会实现党与非单位人群的组织化联系
    第三节 党与农民互联线的建立
        一、 建国初的土地改革与党组织在农村的建立
        二、 查田定产与党对乡村新精英的政治训练
        三、 土地集体化与党在乡村通道的建立
    第四节 党的组织结构变化与对国家和社会的一元化领导
        一、 党的一元化领导体制的形成
        二、 加强整顿党员和党组织
        三、 分级分类的干部管理制度的建立
        四、 党与社会各领域网络化关系的形成
    小结
第四章 集权与放权摇摆下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56-1978)
    第一节 大跃进前后放权-收权下的党对社会的控制
        一、 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缺陷
        二、 放权下的党与社会关系
        三、 失衡后的收权与党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第二节 文化大革命的放权中党与社会的替代性关系
        一、 党组织被否定后党与社会结构性关系的模糊
        二、 收权以及党与社会关系恢复努力的失败
    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1978-2002)
    第一节 党与社会关系的恢复与调整
        一、 恢复党与国家和社会的互联线
        二、 网络内的放权弱化互联线
    第二节 农村改革下的党与农民关系的重建
        一、 党和国家的放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及
        二、 村民自治的建立与发展
        三、 党与村民结构性关系的调整与发展
    第三节 国有企业改革下党与经济组织关系的变化
        一、 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中党与国有工业企业结构性关系的变化
        二、 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中党的权力网络收缩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以及党与之互联线的营造
        一、 网络收缩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二、 党与非公有制经济互联线的建立
    第五节 社会组织的发展以及党与之互联线的初步建立
        一、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团体的管理与规制——互联线的初步建设
        二、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团体互联线的建立
    小结
第六章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2002-)
    第一节 党与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一、 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结构的新发展
        二、 党与社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的变化
    第二节 党指导思想的发展和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努力
        一、 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
        二、 党纯洁队伍的努力
        三、 党的组织内互联线的改进:党拓宽与社会连接通道
    第三节 党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一、 经济、社会领域党与社会关系的新发展
        二、 文化体制改革:党与文化领域各组织的关系调整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创新路径
    第一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原则:责任伦理原则
        一、 责任伦理在当前复杂化社会中的功能
        二、 党与社会关系构建中责任伦理有效性的逻辑
        三、 在创新社会管理的格局中明确党与社会关系构建的责任伦理
    第二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突破口:基层党建
        一、 民主的发展和党对自身认识的深入是以基层党建为突破口的前提
        二、 从实践发展来看,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党与社会关系调整更为适宜可行
        三、 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以“属地”为主,条块结合
    第三节 党与社会关系创新的在地共生:社会组织建设
        一、 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未来的趋势
        二、 社会组织发展挑战了共产党领导社会的地位
        三、 社会组织发展与党的组织建设的沟通
    小结
结语
中外文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10)湖北省耕地产能测算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农用地评价研究进展
        1.2.2 国内农用地土地评价研究进展
        1.2.3 综合生产能力核算研究进展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法
        1.6.2 技术路线
2 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农用地产能核算相关理论
        2.1.1 农用地质量评价理论
        2.1.2 农用地生产力理论
        2.1.3 农业生态地区理论
        2.1.4 土地适宜性理论
    2.2 农用地分等理论与方法
    2.3 农用地产能核算方法
        2.3.1 理论产能核算
        2.3.2 可实现产能核算
        2.3.3 实际产能核算
        2.3.4 产能核算结果评价与检验
    2.4 空间异质性与自相关分析法
        2.4.1 空间自相关
        2.4.2 全局空间自相关
        2.4.3 局部空间自相关
3 研究区概况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状况
        3.1.4 土地资源结构与土地利用特点
    3.2 湖北省农用地分等概况
        3.2.1 农用地自然质量等别成果
        3.2.2 农用地利用等别成果
        3.2.3 农用地质量分布地域分异规律形成机理
    3.3 基础参数确定与资料调查
        3.3.1 基础参数确定
        3.3.2 资料调查
4 湖北省农用地产能核算
    4.1 农用地理论产能核算
        4.1.1 理论标准粮单产样本的选取
        4.1.2 理论产能核算模型的确定
        4.1.3 理论单产测算
        4.1.4 理论产能测算
        4.1.5 农用地理论产能区域分异
    4.2 农用地可实现产能核算
        4.2.1 可实现单产样本的选取与检验
        4.2.2 可实现产能核算模型的确定
        4.2.3 可实现单产测算
        4.2.4 可实现产能测算
        4.2.5 可实现产能区域分异
    4.3 农用地实际产能核算
        4.3.1 实际产量调查与修正
        4.3.2 实际产能核算参数的确定
        4.3.3 实际产能的测算
        4.3.4 实际产能区域分异分析
5 湖北省农用地产能核算成果应用分析
    5.1 农用地生产能力的空间差异性
        5.1.1 产能全局空间差异
        5.1.2 产能局部空间差异
    5.2 应用于农用地利用强度的评价
        5.2.1 理论利用强度
        5.2.2 可实现利用强度
    5.3 应用于农用地利用潜力的评价
        5.3.1 可实现利用潜力
        5.3.2 理论利用潜力
    5.4 应用于土地整理与耕地占补平衡
    5.5 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
    5.6 应用于基本农田划定与分级管理
    5.7 应用于农用地产能保护考核制度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烤烟分级的24字方针(论文参考文献)

  • [1]后三峡时期库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评价研究 ——以巴东、秭归为例[D]. 马晨曦. 重庆大学, 2019(01)
  • [2]中国农村能源建设政策与实践研究(1949-2006年) ——以燃料为核心[D]. 郝燕.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3]湖南省烟农专业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D]. 苏颖睿. 湖南农业大学, 2018(12)
  • [4]四川烟农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向杰. 西南财经大学, 2016(04)
  • [5]种植大户对烟农专业合作社标准化服务的认知与利用意愿 ——以许昌烟区为例[D]. 陈俊杰. 河南农业大学, 2015(07)
  • [6]加快推进贵州美丽乡村建设探析——以岑巩县天星乡美丽乡村建设为例[J]. 吴兰书,宋忠霞,李更生. 理论与当代, 2015(02)
  • [7]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D]. 赵壮天. 云南大学, 2014(07)
  • [8]退耕还林背景下农户经济行为研究 ——基于陕南的实证[D]. 朱长宁. 南京农业大学, 2014(10)
  • [9]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的结构性关系变迁[D]. 雷扬. 武汉大学, 2013(07)
  • [10]湖北省耕地产能测算及其应用研究[D]. 孙昳.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烤烟分级24字政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