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克赛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阿克赛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一、关于阿克塞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调查研究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牛彩虹[1](2021)在《基于AHP-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甘肃省田园综合体特色化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赵锋[2](2021)在《那曲市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节点,要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区治理效能。研究牧区社区治理,也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社区治理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基层工作做好,服务好牧区特别是高海拔牧区群众,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健全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推进牧区治理现代化。随着全国社区化管理程度的不断深化,西藏也必然会广泛通过社区治理来促进政府的有效治理。基层社区的建设不仅可以有效的将牧民进行集中管理,而且也有利于牧区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促进牧区的就业和再就业水平,同时也为牧区的安全、和谐与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西藏牧区作为西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域广、居住分散等原因,很难对牧区形成有效的治理,通过牧区社区治理,恢复牧区社区的功能,提升牧民群众的归属感,有利于牧民群众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凝聚牧区综合力量,协调推进牧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基建等综合发展,更快更好的提高牧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本文通过认真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社区、农村社区及牧区社区的相关研究,并对西藏牧区大量的资料查找和分析,以及运用田野调查法针对班戈县X镇进行大面积的走访,对牧区的资料信息进行整合分析,发现目前西藏牧区依然存在着许多草场纠纷、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以系统论、社区治理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基础,了解班戈县X镇目前社区治理现状,综合分析在治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其他牧区社区治理的经验为推进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创新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目前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还处于初步阶段,相关制度以及配套设施还不够完善,在理论与实践方面还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索,希望对社区治理的研究能够使牧区在草原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快速提高牧区的综合竞争力,最终实现班戈县X镇的高质量发展。

李淑桂[3](2020)在《刚察县藏族牧民定居现状研究 ——基于潘保村牧民定居点的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来,西部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引起了国家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国家加大高寒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环青海湖地区被国家列为重要的自然生态保护区,牧民定居工程作为环境保护,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改善牧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在刚察县逐步开展实施。定居工程的实施对于藏族游牧民有着切实的利益,尤其是在接受教育和看病就医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游牧生活,牧民们居住分散,居无定所,常年逐水草而迁徙,距离学校路途遥远,不放心也不愿意送孩子上学,由此导致了入学率低,巩固率差。定居政策的实施,使得牧区基础教育的情况有了极大改善,方便了牧民子女入校就读,接受正轨的教育,近几年来入学率不断提高,牧区教育呈现喜人的局面。此外,长期的游牧生活,藏族游牧民住在阴冷潮湿的帐篷里极易患上关节炎等疾病,因居住偏远牧民都是能忍则忍,从而导致疾病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延误了病情。牧区社会在教育、卫生、娱乐等方面都与现代化生活严重脱节,传统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已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迫切要求牧民转变思想观念,改变生活生产方式,缩小与外界生活水平的差距,改善生活条件。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政策、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影响,从游牧到定居,必然引起牧区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文化教育方式等发生相应的变化,牧民定居工程涉及因素多,见效周期长,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才能稳步推进这一项目,保障牧民定居后的生活质量。因此,研究牧民定居问题,对于提高牧民生活水平,加速建成牧区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笔者以刚察县潘保为调查点,充分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刚察县牧民定居后的生活,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调查,探讨了刚察县潘保村的定居现状,并结合实际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张金国[4](2018)在《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文中提出民族工作是民族国家社会结构中国家——民族二元互动关系的载体,体现国家民族问题治理的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国家意识,是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多民族国家制度重建的变动时期,民族工作事关民族社会内部关系的重构、政治秩序的稳定和国家权力的整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实践处于转型为基础的国家重建的关键时期,即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这两个时期党和国家面临的任务有所不同,但需要突破的具体困境则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均需完成政治秩序的重建。习仲勋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之一,他不仅仅是新中国缔造者之一,更是新中国在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造与国家政权建设的执行者、重大政策制定者、重大事件的参与者。他本人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独特观点、理论,他所倡导的民族宗教工作方法,他在民族工作方面的成功实践,尤其是在建国初期的西北民族地区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层层障碍,在国家初创之际积极推进西北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与社会改造,理顺了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的社会治理。可以说,正因为习仲勋开创性的民族工作思想才使得西北区域社会没有成为初生国家的包袱与负担,避免了历史上西北民族宗教问题阻碍国家建设的悲剧重演,其意义不仅仅在建国初期西北民族地区的一隅一地,更给整个国家建设中的民族问题的治理提供了具有全局性的指导意义。理论上的任何一种解读、研究乃至重新建构都是由现实的实践所激发的,研究习仲勋建国初期与改革开放初期民族工作的思想,尤其是建国初期民族工作思想,一方面在于追求真实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问题治理上走过的艰难历程,另一方面在于通过历史的镜鉴寻求对当下国家民族问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借鉴意义,因为习仲勋所处的时代,其实离我们并不那么遥远,他基于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理论、观点、思想,实际上对我们今天极力解决的民族问题,依旧极具针对性、指导性。论文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是按照既定的行文规则概述选题的缘由与选题理论与现实意义,整理和评述既有的文献资料与学术研究成果等。对于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研究,不能单纯地聚焦于他本人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的特定行为与思想,而必须放眼他的时代与时代所赋予他的时代文化与社会背景,这样才能了解他的思想何以产生、为什么会产生。纵观世界人物思想研究,就个人思想而言,不可能单纯地就理论而理论地认识、了解一个人,必须把个人放在社会与时代的关系之中,为此,论文的第一章主要是结合大的时代与社会背景,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思想渊源结合习仲勋的生平,做一个全面的纵向梳理,以期揭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化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认知。一种思想的萌芽、产生、发展都是一个辩证的社会化过程,如果简单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剥离出来,那么离开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就是抽象的,就必然是僵死的。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文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发展历程即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的三阶段,展示其民族工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这一大的社会场域中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任何一种思想理论的形成都有其理论架构的视角或向度,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重要内容的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也不例外。习仲勋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转变,尤其是早期家庭的熏陶与后期革命实践的深刻影响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论文的第三部分对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向度进行了剖析,即以民为本的群众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根基、实事求是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团结发展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终极目标,三个基本向度构成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根本底色、价值追求(出发点、实现什么、怎么实现)。恩格斯指出,研究这些思想动机“是能够引导我们去探索那些在整个历史中以及个别时期和个别国家的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的唯一途径。”(1)可以说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的动机正是要体现作为一种理论在国家构建与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论文第四部分围绕习仲勋在民族区域自治、民族统战、民族社会改造、宗教工作等方面的若干重要观点、思想展开研究,也正是这些理论与观点建构了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体系内容。方法论之所以在一定语境中被上升为“原则”或“根据”,是因为它们能以某种方式规定研究的方向,从而排除显然会使所说明的问题陷入“困境”的方向。基于此,论文第五部分以习仲勋在民族宗教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展开研究。一种理论与思想的强大力量,不在于理论与思想的深邃莫测,而在于它对实践的指导,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虽然具有某种历史性和阶段性特点,但由于他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因为它赖以成长的社会土壤、社会发展阶段、民族发展阶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此它必须面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而不是面对自己既有的结论。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同样需要与时俱进,同样要指导实践,它要根据新时期民族的新问题,总结新的经验,得出新的结论,因此,文章结语部分主要内容是结合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深刻挖掘其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和启示作用。

王斐俊[5](2018)在《政府主导下的多村一社区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N市R社区为例》文中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治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开展“多村一社区”型的联村治理,是在国家推进农村社区治理的总体方针政策下,地方政府基于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薄弱、社会自治力量较为匮乏且现有治理方式愈加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现状,并结合本地区农村的自然和历史特点,对农村社区治理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本文所研究的“多村一社区”是地方政府通过党政力量的干预,在保留行政村体制不变、各个村依然延续原来的自然居住格局的基础上,把相邻的两个及以上的行政村联合组成新的农村社区并对其进行统一的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该类型的治理形式在制度设计上合理性较强,在治理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此同时,在推进多村一社区的治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其制约了农村社区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多村一社区”联村治理实践中较为典型的N市R社区,试图从典型个案社区的视角出发,通过问卷调研、对话访谈等形式深入实地调研,了解该社区在政府主导下的治理现状、成效及经验,着重分析案例社区治理中面临的困境:社区内生性自治力量有限、治理组织结构和机制不尽完善、社区持续性治理缺乏资金和人才保障等。针对面临的困境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治理经验,本文以多中心治理和协同治理理论为理论指导,提出积极培育和充分发挥党委、政府、自治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民等多元主体的治理功能和作用,健全社区党委、和谐共建理事会、公共服务中心、事务监督委员会为主的协同治理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经费保障和人才保障制度等具体对策,从而建立长效的农村社区协同治理体系,进而实现多村一社区的可持续治理。

刘晶[6](2018)在《适应结构变化的农民收入调查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民收入调查是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的关键部分,是民生统计调查的重要基础,是国家了解农民收入水平、收入构成、收入来源、收入增长速度的重要途径,是中共中央行为方针的重要指南。农民生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而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农民生活水平最真实的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指标,是精准扶贫工作实施的重要依据。农民收入数据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不可避免地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因此大众对收入调查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对收入调查数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随着质疑声音的不断出现,如何准确把握农民收入状况越来越重要,因此寻找现行农民收入调查存在的诸多问题、完善现行农民收入调查方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统计调查数据的准确性显得至关重要。文章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的演变出发,根据主要收入构成部分的工资性收入结构和经营净收入结构地位变化划分了四个发展阶段,借助结构相似系数和结构差异系数来判断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结构的发展变化,结合收入结构的灰色预测结果,发现工资性收入开始成为我国农民收入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及收入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农村居民收入水平落后,收入来源单一,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营净收入的主体地位开始被工资性收入替代,且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收入比重不断加大,逐渐成为了工资性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国政府统计调查方法的发展变革历程,以及我国现行的城乡一体化的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方案的各个环节,深入剖析了我国收入调查的改革历程和现状,发现我国收入调查的改革主要在于调查组织的变革完善、调查方法的转变、抽样方案的改进设计、抽样调查方法的创新上,但是忽略了收入调查的具体实施环节且日记账调查方法一成不变,导致了现行收入调查方法与变化了的收入结构的脱节,即现行农民收入调查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如外出务工收入严重低估、自产自用收入被低估、日记账调查方法不再适应农民收入发展现状、以及县级样本老化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相应地从设立务工收入专项调查、改进收入推算方法、逐步取消日记账调查方式、改进县域样本代表性设计、利用设计效应改进复杂抽样样本量设计等角度出发,提出了完善现行农民收入调查方法的改进建议。

王媛[7](2017)在《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改进方案》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以来,水土流失问题已经受到了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中国目前面临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的双重矛盾,而甘肃省地处祖国西北部,荒漠广布,水土流失严重且情况复杂。虽然国家对甘肃省水土保持项目投入逐年加大,但由于水土流失治理基数大,任务艰巨,仍存在治理投入不足,用于水土流失治理专项资金存在“重投入、轻效益”的现象,项目资金无法发挥最大效益,地方政府财力困难,资金监管不力等问题。本文从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水投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切入,分析水投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资金供给、募集渠道,从过去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到成立水投公司政企结合扩展资金渠道,重点针对水土保持项目资金在立项、拨付、使用、审计、评估等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帮助寻求项目资金规范合理的支出流程,综合评估水投公司水土保持治理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就如何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给出可行性建议,对该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的全过程提出改进方案,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中财务管理和项目管理理论,在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管理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水投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现状、使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同时借鉴了黄土高原世界银行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水投公司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过程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可改进的对策建议,制定水投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目标和设立原则,从资金管理流程具体到资金预算、拨付、使用、审计、评估、风险防范各环节形成改进方案。本文主要创新点从水投公司项目资金管理角度出发,将水土保持项目管理从公益性到营利性目标进行研究,对比分析项目管理中政府和企业的优劣性,突破政府管理局限,发挥企业优势,最大限度管好用好项目资金。

段利军[8](2016)在《酒泉市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肩负着惩治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职务犯罪的法定职责,在职务犯罪的立案侦查、逮捕、起诉到刑罚执行的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它是唯一参与职务犯罪案件刑事诉讼全过程的国家机关,因此可以说它对职务犯罪情况的了解最全面、最深入、最彻底。各级检察机关尤其是基层检察机关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预防工作经验,形成了较为明显的预防专业优势。同时,预防工作实践也反复证实了这样一个事实:惩办在一个时期或一定程度上对职务犯罪虽有减缓之效,却无从根本上加以控制之能。基于惩办之上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犯罪预防,才是惩治职务犯罪斗争的治本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检察机关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大力度,更新措施,全面提升预防工作水平,成为摆在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检察机关如何更好的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仍需要不断探索。笔者结合司法实践,在对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整体状况分析的基础上,就酒泉市检察机关2013年—2015年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重点是基层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方式方法、工作途径和工作成效,突出对酒泉市检察机关开展“两联系、两促进”、“保民生、促三农”、“两好两促”等创新性做法进行总结,并对基层检察机关在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加强新形势下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几点思考,以期对工作实践有所借鉴和帮助。

王紫茵[9](2016)在《酒泉农村地区政府户外宣传标语的调查研究》文中指出标语是我国政府进行基层信息传播的主要手段之一,笔者以酒泉地区农村政府户外宣传标语为研究对象,对酒泉市农村地区的政府户外宣传标语进行实地调查,并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标语做全面的分析,以期对标语存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便标语更好地在农村发挥其功能。通过实地调查,本文总结了酒泉农村地区政府户外宣传标语的主要内容、发布者、受众、发布地点、呈现形式以及在受众群体的效果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农村户外标语所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酒泉农村地区政府户外宣传标语存在以下问题:标语来源分散;内容空泛宏大,指代不明,数字过多;民本意识淡薄;未能满足农民需求。同时标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新媒体的冲击、载体的缩减及农民民主意识的觉醒。但是,农村标语并非一无是处,较过去的标语环境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标语相对规范,鲜少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标语内容从冷漠向温情转变,更新换代快,时效性强。标语在农村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功能也逐渐式微,很多学者认为农村政府宣传标语会逐渐被大众媒体和新媒体所取代,但笔者认为这些并不能改变标语在基层信息传播中的作用,相反,它的存在是十分必要的,因此笔者针对标语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对策: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满足受众的利益需求。

谭芙蓉[10](2016)在《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效果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在文献复习的基础上,对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自2003年试点以来的政策发展状况进行梳理,描述2009-2014年甘肃省新农合运行现状,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76个县(区)的新农合运行效果进行评价,从整体上获知甘肃省新农合运行效果,为促进新农合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提供借鉴。方法: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方法,了解国内外关于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发展变化、实施中的问题、改革方向、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运用对比分析法,纵向描述甘肃省2009-2014年新农合参合、基金筹集、基金支出、受益情况4方面的运行现状,横向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14年甘肃省76个县(区)的新农合运行情况选取指标进行评价;运用Excel2010和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因子分析。结果:1.甘肃省新农合运行现状分析:2009-2014年,甘肃省参合人数和参合率逐年提高,2009之后参合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筹资水平提高,基金筹集能力增强;基金运行基本收支平衡,仍需继续加强监管;新农合受益水平提高,机构差距拉大。2.甘肃省新农合运行效果评价分析:通过因子分析,主要获取了4个主因子评价甘肃省新农合运行效果。因子1:筹资因子,反映的是新农合筹资情况,若以得分>0.00为标准,从结果来看,共有45个县(区)得分为正值,31个县(区)得分为负,其中白银区、平川区、肃北县、阿克塞县得分较高,均>1.00,分别属于白银市和酒泉市。因子2:基金使用因子,反映的是基金使用状况,从评价结果来看,共有39个县(区)得分为正值,37个县(区)县区得分为负值,其中甘州区、甘谷县得分较高,均>2.00,得分在1-2之间的为秦州区、山丹县、礼县、西和县、徽县、清水县,分别属于张掖市、天水市和陇南市。因子3:实际补偿因子,反映的是实际补偿情况,从评价结果来看,共有37个县(区)得分为正值,39个县(区)得分为负值,其中舟曲县得分>2.00,为2.07,共有12个县(区)得分在1-2之间。因子4:参合因子,反映的是新农合参合情况,从结果来看,共有43个县(区)得分为正,33个县(区)得分为负,其中临洮县得分最高,达到3.67,共有包括肃北县等9个县(区)得分在1-2之间。总体评价:比较甘肃省76个县(区)的新农合运行效果综合得分,平均得分为0.00,共有41个县(区)因子得分在平均得分以上,35个县(区)因子得分在平均得分以下,其中肃北县得分最高,为1.42,其次为白银区,得分为1.11,岷县得分最低,为-1.20。结论:(1)甘肃省新农合各方面运行情况整体上良好;(2)甘肃省新农合运行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筹资水平、基金使用水平、实际补偿水平和参合水平;(3)甘肃省各县(区)新农合运行效果具有不平衡性。建议:建立稳定可持续的新农合筹资机制;加强新农合基金的监管和合理使用;提高新农合实际补偿水平;统筹协调城乡基本医保制度。

二、关于阿克塞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调查研究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阿克塞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调查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那曲市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论文研究方法与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论文研究方法
        1.3.2 论文研究思路
        1.3.3 论文主要内容
    1.4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牧区
        2.1.2 社区
        2.1.3 牧区社区
    2.2 牧区社区演化过程及特点
        2.2.1 牧区社区演化过程
        2.2.2 牧区社区特点
    2.3 牧区社区治理的理论依据
        2.3.1 系统论
        2.3.2 社区治理理论
        2.3.3 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 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现状
        3.1.1 班戈县X镇经济社会概况
        3.1.2 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概况
    3.2 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3.2.1 草场和牲畜资源分配不均,影响牧区贫富水平
        3.2.2 农区收入来源较多,牧区收入有上限
        3.2.3 政府大量的优惠政策,诱发牧民“等、靠、要”思想
        3.2.4 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创新意识
        3.2.5 牧户居住过于分散,社区功能难以发挥
    3.3 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3.3.1 生产方式简单,管理效率不高
        3.3.2 土地产权制度不同,牧区内生动力不足
        3.3.3 牧区生活环境偏差,容易形成懒惰思想
        3.3.4 受教育的延时性影响,牧民受教育水平不均
        3.3.5 社区建设缓慢,社会治理主体单一
第四章 区外牧区社区治理经验借鉴
    4.1 牧区社区治理概况
        4.1.1 青海省牧区社区治理
        4.1.2 新疆自治区牧区社区治理
        4.1.3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社区治理
    4.2 启示与借鉴
第五章 推进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5.1 人性化的异地搬迁,建设牧区城镇化
    5.2 将农区与牧区分类施策,统筹协调发展
    5.3 明确奖惩制度,引导、鼓励牧民自主发展
    5.4 保障义务教育高质量进行,推进教育发展集团化
    5.5 成立牧区合作社,发挥牧区社区功能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班戈县X镇关于社区治理创新研究的调查问卷》
附录2 《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创新研究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刚察县藏族牧民定居现状研究 ——基于潘保村牧民定居点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田野点
    第一节 自然地理
    第二节 潘保村村情概况
第二章 牧民定居历史背景及定居效益分析
    第一节 刚察县藏族游牧民历史渊源
    第二节 藏族牧民定居历史进程
        一、部落散居阶段
        二、村落定居阶段
        三、散居游牧阶段
        四、城镇集中定居阶段
    第三节 牧民定居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经济效益
第三章 牧民定居现状
    第一节 牧民定居成本调查
        一、入住定居点需要支出的费用
        二、定居后的生活成本
    第二节 牧民定居类型
        一、为了孩子上学选择定居
        二、无畜户
        三、因病选择定居
        四、为打工选择定居
    第三节 生产方式及经济来源
        一、生产方式
        二、经济来源
    第四节 生活方式
        一、新的住居体验
        二、丰富的饮食
        三、多样化的服饰
        四、便利的交通
    第五节 教育、医疗、交流体系
    第六节 思想观念的转变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
        二、消费观念的转变
        三、婚育观念的转变
第四章 牧民定居后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牧民定居后的问题
        一、社会问题
        二、发展问题
        三、文化问题
        四、生态问题
    第二节 影响因素分析
        一、政策因素
        二、观念因素
第五章 牧民定居现状问题的对策
    第一节 社会问题对策建议
        一、尽力完善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宣传力度,合理规划
        三、丰富老人生活,关注孩子成长
        四、政策透明、群众参与监督
        五、加强宣传教育,树立长远目标
    第二节 发展问题对策建议
        一、建设牧草种植基地
        二、积极兴办合作社
        三、延伸牧业产业链
        四、打造绿色品牌
        五、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第三节 文化问题对策建议
        一、学校增加民族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
        二、营造民族语言生存发展的环境
    第四节 生态问题的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牧民保护草原的意识
        二、加强执法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1、学位论文类
    2、期刊论文类
    3、着作类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不足
第一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渊源和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二、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西北少了一个工业,多了一个民族问题
        二、宗教是生活的盐
        三、中国共产党西北民族工作的实践
第二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萌芽阶段(1922-1936年)
        一、进入立诚中学:初步接触马克思主义
        二、参加学运,狱中入党:接受马克思主义
        三、投笔从戎,创建根据地:实践马克思主义
    第二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形成阶段(1936-1945年)
        一、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二、实践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第三节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成熟阶段(1945-1952年)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的西北重要实践
        二、总结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出发点
        三、规范西北民族工作的原则、方法
        四、提出了西北民族工作的干部政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以民为本的群众观: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根基
        一、“人民就是江山”
        二、“江山就是人民”的群众立场
        三、“群众路线要在群众中实践”
    第二节 实事求是: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基本路径
        一、“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
        二、“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
    第三节 团结发展: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价值取向
        一、“民族团结是西北的政治问题”
        二、“民族团结是西北工作的原则”
        三、“谁离开民族团结问题,谁就不是从西北工作出发”
第四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第一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若干重要提法
        一、提出“民族的民主联合政府”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准备阶段
        二、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必须采取“有准备、有步骤”的方针
        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要反对两种“偏向”
        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原则、条件、目的
    第二节 关于民族统战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一、“站在民族纠纷之外解决民族纠纷”
        二、“西北的统战工作就是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与敌人竞争”
        三、民族统战要突出党性,“麻烦就是革命工作”
    第三节 关于民族社会改造的若干重要提法
        一、“西北工作要照顾民族和地区特点”
        二、“群众要土地粮食,我们要农民群众”
        三、民族干部必须是土改的执行主体
        四、“联合一部分封建反对另一部分封建”
        五、民族地区土改的“八不动”原则
        六、民族地区土改中的“两个不能变”原则
        七、“两个不完全”思想,建立最广泛的宗教统一战线
    第四节 关于宗教工作的若干重要提法
        一、“克服‘左'的思想防止‘右'的倾向”
        二、“该松绑的松绑,该捆死的捆死”
        三、“宗教工作必须服从于国家政治任务”
        四、“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力服人”
        五、“宗教工作三分书本知识,七分实践知识”
        六、“宗教信仰自由,但走不走社会主义道路是政治问题”
        七、“群众路线是宗教工作的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习仲勋民族工作方法论上的若干重要提法
    第一节 慎重论:民族工作不要急
        一、“慎重论”的提出
        二、慎重论的理论内涵
        三、“不怕慢,只要搞对”
    第二节 求同存异论:“大同”“小异”的民族统战方法
        一、求同存异、和谐共生
        二、“小异”“大同”就是统一战线
        三、尊重差异,但不强调差异
    第三节 规律论:少数民族地区工作须根据民族特点办事
        一、民族工作需掌握民族特点
        二、民族工作需尊重民族特点
        三、依据民族特点做好民族工作
    第四节 和平论:“民族问题不是武力充足不充足的问题”
        一、和平论的提出
        二、和平也是斗争的方式
        三、“和平论”对现实的指导性
    第五节 “团结论”:团结上层,争取下层
        一、团结论的提出
        二、求团结不是“给上层撑了腰”
        三、坚持团结但不强调趋同
结语
    一、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理论内涵、突出贡献
    二、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的当代价值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5)政府主导下的多村一社区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N市R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农村社区治理的研究综述
        一、国外农村社区治理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农村社区治理的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多村一社区
        二、社区
        三、农村社区
        四、农村社区治理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二、协同治理理论及其对本文的指导意义
第三章 N市R社区多村一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N市R社区基本概况及改革缘起
        一、R社区概况介绍
        二、R社区改革缘起
    第二节 N市R社区的治理实践
        一、建立“三位一体”的社区治理机制
        二、围绕“三生共赢”促社区整体发展
    第三节 N市R社区的治理成效
        一、完善联村社区治理结构
        二、提高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三、促进社区经济生态协调发展
    第四节 政府主导下的多村一社区治理实践的意义
        一、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推动传统农村治理变革
        二、联合党委的组织设计未破坏村民自治制度
第四章 政府主导下的多村一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社区内生性自治力量有限
        一、社区居民参与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有限
        二、社区内社会组织发育程度不高
        三、村民委员会自治功能未得以有效改善
    第二节 多村一社区治理的组织结构和机制不尽完善
        一、社区联合党委横向统筹整合能力有限
        二、和谐共建理事会党政主导色彩浓厚
        三、社区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且机制不完善
    第三节 多村一社区持续性治理缺乏资金和人才保障
        一、社区财政经费缺乏长效保障
        二、社区治理人才供给不足
    第四节 政府主导下的多村一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追求短期显性政绩
        二、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滞后
        三、村社主体间因权责调整存在利益冲突
        四、社区居民主体意识和共同体观念淡薄
第五章 完善政府主导下的多村一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发挥多元主体在多村一社区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
        一、强化党组织社区事务管理和服务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发挥政府制度供给和主体培育的主导作用
        三、提升社区自治组织有效自治的水平
        四、提升社会组织组织化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五、发挥社区居民主动广泛参与治理的主体性作用
    第二节 健全多村一社区协同治理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一、提升社区党委横向统筹整合能力
        二、完善和谐共建理事会协商议事制度
        三、提高社区服务供给水平和完善供给机制
        四、建立社区事务监督委员会完善治理组织结构
    第三节 建立可持续的多村一社区治理保障机制
        一、确保费随事转和多元投入的经费保障制度
        二、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人才保障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适应结构变化的农民收入调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述评
    1.4 论文切入点
    1.5 结构安排
2 农民收入及其相关理论
    2.1 农民收入的内涵界定
    2.2 农民收入核算内容
    2.3 农民收入调查理论
3 我国农民收入的发展变化
    3.1 农民收入水平的演变
    3.2 农民收入结构的演变
    3.3 农民收入结构差异性分析
    3.4 农民收入结构灰色预测分析
4 我国农民收入调查及其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农民收入调查
    4.2 我国农民收入调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2.1 外出务工收入严重低估
        4.2.2 自产自用收入被低估
        4.2.3 日记账调查方法不再适应农民收入发展现状
        4.2.4 县级样本老化
5 农民收入调查的完善与改进
    5.1 设立务工收入专项调查
    5.2 改进收入推算方法
    5.3 逐步取消日记账调查方式
    5.4 改进县域样本代表性的设计
    5.5 改进复杂抽样样本量的设计
6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7)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改进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相关理论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工具
二、水土保持项目国内外成功经验借鉴与分析
    (一)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简介与分析
    (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
    (三)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
三、水投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
    (一)公司简介
    (二)水务投资行业的PEST分析
    (三)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的定义及特点
    (四)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的作用
    (五)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现状
四、水投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资金立项和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二)资金拨付环节问题分析
    (三)资金使用环节问题分析
    (四)资金审计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
五、水投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改进方案
    (一)项目资金管理的目标和设立原则
    (二)项目资金管理流程优化方案
    (三)项目资金预算管理改进方案
    (四)项目资金拨付和规范使用改进方案
    (五)项目资金审计和绩效评估改进方案
    (六)项目资金风险防范方案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8)酒泉市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我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基本状况分析
    第一节 预防职务犯罪在检察机关的职能定位
    第二节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机构设置情况
第二章 酒泉市检察院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实证分析
    第一节 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情况
        一、职务犯罪案件查办基本情况
        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第二节 酒泉市检察机关开展预防工作的探索创新
        一、构建社会化预防工作格局
        二、构建专项预防机制
        三、推进侦防一体化建设
        四、构建预防职务犯罪约谈机制
        五、职务犯罪预防向非公经济领域延伸
    第三节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预防职务犯罪的模式尚未定型建立
        二、重惩治轻预防的观念尚未根本改变
        三、职务犯罪预防工作一体化机制不健全
        四、预防工作模式和方式方法较为单一
        五、预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
        六、预防工作专业人才相对缺乏
第三章 基层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健全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一、健全完善党委领导下的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机制
        二、健全完善预防职务犯罪内部分工合作机制
        三、健全完善监督制约工作机制
        四、健全完善专群众结合的预防犯罪工作机制
        五、构建科学合理的预防工作考核机制
    第二节 进一步加强预防宣传教育
    第三节 进一步加强对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保障力度
        一、加强队伍建设
        二、加强业务培训
        三、加强经费保障
        四、加强通报宣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酒泉农村地区政府户外宣传标语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对标语历史的研究
        二、对某一类标语的研究
        三、对标语规范化的研究
        四、对标语修辞和语法的研究
        五、标语与行政组织的研究
        六、对农村标语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理论依据
        一、调查地区与研究对象
        二、理论依据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访谈法
        三、内容分析法
    第五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价值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标语的内涵阐释
    第一节 标语的概念
    第二节 标语的特征
        一、内容的时代性
        二、标语语体的通俗性与严谨性
        三、来源的权威性和官方性
        四、地域的差异性
    第三节 标语的功能
        一、目标导向功能
        二、规劝教化功能
        三、动员激励功能
第二章 酒泉农村地区政府户外宣传标语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标语内容分类
        一、政治性标语
        二、公益性标语
    第二节 标语发布者分类
        一、各级政府及村委会
        二、各级行政单位
        三、事业单位
    第三节 标语的受众
        一、组织内部受众
        二、组织外部受众
    第四节 标语的发布地点
        一、标语发布地点与受众的关系
        二、标语发布地点与发布者性质的关系
    第五节 标语的呈现形式
        一、墙体红字
        二、墙体海报
        三、展板
        四、石墩
        五、横幅
        六、其他
    第六节 小结
第三章 酒泉农村地区政府户外宣传标语的传播效果调查
    第一节 人口样本属性
        一、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
        二、调查对象的年龄分布
        三、调查对象的职业分布
    第二节 传播效果分析
        一、关注度分析
        二、喜好度分析
        三、理解度分析
        四、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不同属性调查对象的对比分析
        一、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对比分析
        二、不同年龄调查对象的差异分析
        三、不同职业调查对象的差异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酒泉农村地区政府宣传标语的新面貌及存在问题
    第一节 标语呈现出的新面貌
        一、用语规范,鲜少出现错别字或语法错误
        二、标语内容由冷漠强制到温情规劝转变
        三、紧跟时代潮流,标语时效性强,更新快
    第二节 存在问题
        一、标语来源的分散
        二、标语内容的缺陷
        三、民本意识的淡薄
        四、未能满足受众需求
    第三节 新形势下,标语面临的挑战
        一、大众传媒及新媒体的冲击
        二、存在载体的大量缩减
        三、农民群众民主意识的觉醒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农村政府户外宣传标语的必要性及传播对策
    第一节 农村户外宣传标语存在的必要性
    第二节 农村户外宣传标语的传播对策
        一、以人为本 科学管理
        二、因地制宜 与时俱进
        三、满足受众的利益需求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10)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甘肃省新农合发展历程与运行现状
    2.1 甘肃省新农合发展历程
    2.2 甘肃省新农合运行基本情况
    2.3 小结
第三章 甘肃省新农合运行效果评价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 新农合运行效果评价
    3.3 新农合效果评价结果
    3.4 小结
第四章 讨论与建议
    4.1 讨论
    4.2 结论
    4.3 政策建议
    4.4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阿克塞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调查研究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AHP-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甘肃省田园综合体特色化发展研究[D]. 牛彩虹.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那曲市班戈县X镇社区治理创新研究[D]. 赵锋. 西藏大学, 2021
  • [3]刚察县藏族牧民定居现状研究 ——基于潘保村牧民定居点的调查[D]. 李淑桂.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习仲勋民族工作思想研究[D]. 张金国. 兰州大学, 2018(03)
  • [5]政府主导下的多村一社区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N市R社区为例[D]. 王斐俊. 深圳大学, 2018(07)
  • [6]适应结构变化的农民收入调查问题研究[D]. 刘晶. 兰州财经大学, 2018(01)
  • [7]甘肃省水务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水土保持项目资金管理改进方案[D]. 王媛. 兰州大学, 2017(02)
  • [8]酒泉市检察机关开展职务犯罪预防工作调查研究[D]. 段利军. 兰州大学, 2016(06)
  • [9]酒泉农村地区政府户外宣传标语的调查研究[D]. 王紫茵. 兰州大学, 2016(11)
  • [10]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现状及效果评价[D]. 谭芙蓉. 兰州大学, 2016(11)

标签:;  ;  ;  ;  ;  

阿克赛县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