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公路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西部公路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一、西部公路建设有关问题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王志婷[2](2021)在《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进入到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作为我国新型贸易之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对于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中铁集公司”)推出的铁海集装箱多式联运产品“铁海快线”,是促进铁路运输与海运无缝衔接,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方式,对于助推西部陆海新通道实施同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铁海快线”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面临着极大的公海联运竞争,其铁路段运价调整机制不灵活、运价浮动范围小等问题使其难以适应当前货运市场环境,制约了进一步发展。价格作为运输市场的重要杠杆,是影响客户选择货物运输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学合理的运价水平能够显着提高铁海快线市场竞争力。因此,探索构建出科学合理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模型和标准,对于提升铁海快线产品竞争力,扩大铁海快线在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市场份额尤为重要。本论文在国铁集团相关课题基础上,通过阅读大量参考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与梳理分析,对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总结梳理了铁海快线运价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将研究重点聚焦在铁海快线铁路集装箱门到港运价体系完善方面。分析了铁海快线运价浮动的必要性以及现有运价浮动模式的不足,结合西部陆海新通道实际运营情况,对常见价格调整方法进行了比选,确定了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原则、思路及方法。(2)研究了铁海快线在产品初期的盈亏平衡条件下运价浮动问题;构建了在新清算办法下,基于中铁集公司“运输收入—付费支出”分析的铁海快线盈亏平衡运价浮动模型,经计算分析发现在盈亏平衡下,运价下浮幅度随着运输里程的增大而减小,相同运距的20ft集装箱运价下浮幅度大于40ft集装箱。(3)研究了铁海快线在产品成熟期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运价浮动问题;根据货运市场需求分析选择了适合的细分变量对铁海快线货运市场进行细分,基于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快线面临极大公海联运竞争的现状,建立了基于市场细分的铁海快线产品分担率模型,构建了同时考虑中铁集公司收入最大与客户广义费用最小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双层规划模型,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了求解。(4)最终以成厢-钦州港东铁海快线集装箱班列为例计算出了盈亏平衡下与市场竞争下的两种运价浮动幅度,经计算,得出了盈亏临界的最低下浮幅度,为实际下浮提供了指导;市场竞争下的最优运价浮动幅度下相比当前铁海快线分担率提升了136%,收入提升123%,对铁海快线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的增量增收有显着作用,并对结果进行了基于运输里程、便捷性系数、公路运价三个因素的灵敏度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运营建议。本论文共有图35幅,表32个,参考文献80篇。

周晓雅[3](2021)在《云南省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关系研究》文中认为交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直是交通地理学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进入快速扩张阶段,影响和改变了区域的空间结构。云南省作为亚洲地区的地理中心,在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下,高速公路网规划和经济发展得到高度重视。本文以云南省县级单元为研究对象,基于公路交通网数据,运用Arc GIS软件的网络分析功能计算两两县区间的最短时间距离,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模型、引力模型、潜力模型、“时空接近”的空间自相关及空间滞后模型等技术和方法,分析探讨2000—2018年高速公路建设引起的可达性变化对云南省县域经济联系强度、区位优势潜力的影响及测度可达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到以下结论: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完善,时空收敛效应减弱,各县域的可达性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有交通指向性。可达性空间格局呈现出以滇中地区为核心逐渐向外递减的“核心—边缘”圈层式结构,核心地区范围逐渐扩大,东南地区和南部边缘地区的可达性变化明显,东部地区的可达性优于西部。在同一时间段上,高速公路覆盖地区的向外延伸距离远于未有高速公路覆盖的地区。县区间经济联系强度、县域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在总体上均呈现增长态势,整体上表现出东部经济联系强度优于西部。昆明市区与安宁县的经济联系强度最突出,大部分地区位于第五经济联系强度轴线,第四经济联系轴线沿高速公路干线逐渐增多。各县域对外经济联系总量差异较大,昆明作为省会,市区的经济联系总量最高,在交通、经济、人口方面有巨大的优势,是全省的经济增长极,对周围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可达性的变化引起了县域区位优势潜力发生变化,各县域的区位优势潜力增强,区位优势潜力高值区逐渐集中在昆明市区周围,形成以昆明市区为核心,逐渐向外递减的“核心—边缘”不规则环状式空间结构。新开通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区位潜力得到提升,其中东南部的区位潜力排名变化较大,而西部边缘地区仍处于低值区且排名变化较小。高速公路的建设完善扩大了中心与边缘地区的可达性差距,促使地区突破原有的空间邻近限制,增强了云南省部分县区的经济凝聚力,引起了县域经济聚类分布特征变化,高—高聚类和低—高聚类明显增多,1h圈内地区经济聚集效应明显加强。进一步采用包含可达性与空间滞后模型的多元分析模型测度在不同时间截集下可达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可达性变化使空间关联尺度从1.5h扩大为2h,交通改善后2h内空间关联的县区数量增多,经济发达地区对距离其2h范围内的其它地区有辐射带动作用,可达性的改善达到加快促进云南省整体经济发展的进步的效果,对云南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积极作用。

王一佼[4](2021)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基于我国经济已经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迫切需求。我国在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中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而交通运输作为衔接供需两端的重要纽带,其在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以及提高供需匹配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强化交通运输在现代经济体系的支撑与先导作用,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要深入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同时基于交通强国的发展目标,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将迎来更加宝贵的“黄金时期”。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产业体系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具体是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及创新引领新产业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实现我国产业从价值链中低端向高端的跨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能够有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而且也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理论层面上,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存在一定相互作用,因此从实证角度探究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并考察“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二者之间的机制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我国为研究背景,进行研究的总目标在于:一是,测算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衡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验证“一带一路”倡议分别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着的政策影响,从而为本文后续研究奠定重要的政策背景。二是,从动态视角下考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短期和长期互动关系。三是,基于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互动关系的讨论,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二者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并考察“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二者之间的机制作用所产生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政策影响评价。该部分内容首先利用RAM模型对衡量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交通基础设施经济与环境联合效率进行测度,从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两个维度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进行衡量。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假设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分别对我国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然后利用DID模型对以上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论证了“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显着促进了我国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提升,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主要是通过提高产业结构高度化水平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显着促进作用。(2)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分析。该部分内容主要基于测度得到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利用PVAR模型从动态角度对二者之间在短期和长期的互动关系进行讨论。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维度进行考虑,同时结合短期和长期的互动关系分析结果,得出全国样本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着的相互促进关系,而分地区来看该结果存在异质性情况。具体地,东部地区样本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没有显着促进作用,相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则能显着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提升;中、西部地区样本下均存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显着的相互促进关系。(3)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分析。该部分内容首先从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的视角基于理论分析假设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改善资源错配和进行技术创新三条作用路径来间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然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对以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所得结论与理论分析存在一定差异,现实中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扩大市场需求和进行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但未能通过改善资源错配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假设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市场需求水平、资源配置水平和技术创新水平三个中介变量产生影响的路径会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向调节,然后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以上假设进行了论证。(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机制分析。该部分内容首先从交通运输需求变化的视角基于理论分析假设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可以通过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作用路径来间接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的提升,然后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以上作用机制进行了论证;其次通过理论分析假设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中介变量产生影响的路径受到“一带一路”倡议的正向调节,然后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对以上假设进行了论证。本文在总结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如何进一步强化“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水平促进效应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促进效应;如何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改善资源错配和强化技术创新;如何基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求,从供给侧角度优化我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相关对策建议。

袁翠[5](2020)在《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交通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空间演化的核心动力。随着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高速交通运输方式融汇形成了高速交通运输网络。高速交通网络以其高效、便捷的优势改变了传统的区位交通优势度比对状态,使我国一些区域逐渐上升为国家发展的战略区,进一步加速了我国一体化经济空间格局演化进程。同时,伴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必将日趋深入。基于此,本文以我国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和优化路径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与定量、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交通运输方式和区域空间要素两个角度分析高速交通与空间演化的机理作用,并提出优化路径与策略。从交通运输方式的角度,论文分别对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进行系统分析;从区域空间角度,分析了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交通可达性、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构建了可达性测度、多元回归分析、协整检验、moran,s I指数等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对高速交通网络与空间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优化对策。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沿线城市节点、通道两侧狭长地带和产业群组成的区域面等三个层面具有塑造作用。高速公路出入口处交通运输条件便利,经济极化效应明显,促进了新的城镇体系和节点城市在该地迅速成长。高速公路两侧交通设施水平高,吸引了一些新兴产业和资源要素向通道两侧集聚,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形成规模经济,产生交通廊道效应。(2)高速铁路对区域空间结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高铁场站、城市层面和区域层面等三个维度。文章分析了高速铁路发展对城市空间区位格局改变的作用,并得出高速铁路开通运营之前处于区域中心地位的城市,在高速铁路运营以后逐步转变为节点城市。此外,高速铁路网络体系加强了城市群之间、区域板块之间的联系,并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2-8小时交通圈,在缩小区域时空距离的同时,促进全国经济一体化的形成。航空运输网络对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临空经济区、城市等级层次结构和区域空间变化三个方面。(3)高速交通网络所覆盖地区区间时空距离缩减,可达性水平得以提升。通过城市间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测度城市的可达性水平,再用指标模型测度地区高速交通优势度,对两者得出的数值进行聚类分析,进而得出中东西部高速交通发展与该地区可达性水平的协调发展程度。我国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空间可达性整体上较为协调,可达性和协调度水平由高至低分别是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4)高速交通运输网络促使地区经济增长和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速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生产要素在区域内部和区域间的高效流动,助推了要素在区域空间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配置。区域产业发展主要沿高速交通网络进行布局,其区域空间分布格局呈现网络化发展特点。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通过多元回归和var脉冲响应模型分析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三种高速交通方式客货运量对经济总量和三次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速交通运输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显着正相关性。(5)高速交通对区域空间结构重塑作用明显。随着高速交通网络的发展,区域中各城市被高速交通通道串联起来,区域中心城市也转变为交通沿线节点城市,地区空间形态实现从地方空间向流动空间的转变。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核心转变,经济一体化效应显着增强。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采用moran′s I指数评估区域经济空间格局的集聚性和均衡发展情况,结果显示京津冀城市群内存在高水平和高水平地区、低水平与低水平地区聚集的空间布局形态,引致空间经济发展格局趋于均衡。

杨蕊溪[6](2020)在《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西部地区占我国土面积的70.7%,自然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也是我国生态屏障和资源保障之所在,但受自然环境、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发展一直滞后于发达地区。为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1999年国家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希望通过完善国家交通运输网络,提高发达地区经济辐射范围,推动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2010年提出的《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2019年提出的《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规划,都在稳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速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对推动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性和外部性,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角度梳理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理,并运用数理模型推导了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其次,从四大板块区域对比层面和西部地区内部省份层面分别对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接着,考虑到空间相关性等因素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利用西部12省份的相关数据考察了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后,通过对实证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关于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缩小城乡差距的对策建议。

马蓓[7](2020)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几代领导人积极致力于对外开放的实践推进与理论探索,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党的对外开放理论”,且自成体系并具理论与现实的重大指导意义。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尤其对中国口岸建设产生了特殊而重要的指导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讲,口岸的形成过程是我国对外开放成长的缩影。中国口岸的建设进程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同步而行,中国口岸发展史就是我国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进步史,蓬勃发展的中国口岸已成为践行中国共产党对外开放理论的“排头兵”。新疆口岸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本文选择新疆与周边国家毗邻的边境陆地口岸、国际航空口岸中的一类口岸(包括15个陆路边境口岸和2个航空口岸)作为研究对象,将“新疆口岸”置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予以深入研究,通过霍尔果斯口岸、红其拉普口岸、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口岸等重点案例的分析,探索新疆口岸的发展,旨在探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这一重大现实命题,重点论述新疆口岸区域经贸、安全、人文合作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参与全球治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而特殊的带动作用。循此基本逻辑框架,本文详述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形成与发展,说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是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思想继承而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指导对外开放实践,在新时代助力新疆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的建设。通过梳理新疆口岸发展历程,解读新疆口岸基本要素,分析新疆口岸地区发展现状,从口岸经贸、安全、人文三大功能出发,阐述口岸经贸往来之于地区经济繁荣、口岸安全防控之于区域和平稳定、口岸人文交流之于丝路沿线“民心相通”的重要角色,并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解读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的互促关系:从国际立体互联互通网络形成、开放型地区合作新体制深化以及经济走廊建设中节点作用出发,集中讨论新疆口岸的经贸往来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将口岸安全放在国家安全观语境中解读其内涵,深入剖析新疆反恐新常态下口岸安全的影响因素,并简要评述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成效,阐述新疆口岸的安全防控对保障区域稳定的意义;从跨境旅游、跨境教育、跨境医疗以及多元创新的角度,彰显口岸作为中华文化表达载体的作用,体现口岸地区通过加强人文交流拓宽我国对外开放深度与广度的战略意义,以及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传播中国文化与中国形象,促进丝路沿线“民心相通”所做出的贡献;探讨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如何相互促进,并展望口岸地区未来的发展路径,通过分析新疆口岸地区现行政策方针,说明口岸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党的对外开放实践反哺新疆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与主要挑战,为进一步提升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战略地位提出对策建言。本文从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角切入,结合新疆特殊地缘政治环境,重点探讨新疆口岸在经贸往来、安全合作、人文交流等实践中对口岸及其周边地区社会发展的联动作用,新疆口岸在区域经济中节点作用渐显、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成效初显,新疆口岸人文交流日趋完善。未来,新疆口岸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在我国参与全球治理中的战略地位得以提升。新时代,新疆口岸以推动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为方向,为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重要理论依据与实践经验,力争使新疆在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发挥“桥头堡”作用,为新时代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建设提供学理依据。

曹雷[8](2020)在《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文中提出区域城镇体系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空间表达,区域城镇体系研究是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领域与热点研究之一。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区域内人口、产业、科学技术、资金等各种经济要素集聚和发展的物质载体,是区域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载体。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区域城镇体系中城镇的经济发展来实现,因此,区域内一个城镇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对影响到城镇体系内其他城镇,导致整个区域城镇体系的发展变化,进而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是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变化的重要内容和空间体现,因此,对于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将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规律,为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提供理论与实践政策支撑,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受到人口迁移、国家和区域产业发展政策、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快速交通是交通运输体系中区别于传统交通的新型运输方式,它已成长为区域城镇之间主要的联系方式。由于快速交通改变了传统交通方式影响下城镇体系内城镇之间的联通方式和作用强度,促进城镇人口规模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联系方向改变,带动区域城镇体系不断演变,因此,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演化之间形成以快速交通带动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函数”关系,通过快速交通发展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演变方向和趋势,优化区域经济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快速交通对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突显,区域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不断演变,反映出区域城镇体系经济结构的变化趋势。21世纪以来,东北地区城镇化进程趋缓,经济增长动力缺乏、转型困难,经济发展下滑趋势明显。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然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仍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根本矛盾依然存在,现阶段东北地区经济仍旧发展缓慢。城镇体系的发展是东北地区经济结构发展的主要内容。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和航空运输等快速交通方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快速交通为东北地区城镇体系向城镇组群演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与实践路径。本文以吉林省城镇体系为研究对象,从快速交通的视角对城镇体系的演变进行研究,构建快速交通背景下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分析框架,剖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特征及效应,提出区域城镇体系调控和优化的路径和引导政策,旨在丰富区域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协调优化发展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为吉林省调控区域城镇体系发展方向增添新的视角和思路,为吉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提供参考,也为国内其他区域城镇体系的调控与优化提供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理论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与辨析、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相关理论概述、国内外研究进展、快速交通影响下城镇体系演变理论框架构建。该部分涵盖第一章至第三章,其中,第一章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研究背景、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框架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说明。第二章在界定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的概念及内涵基础上,分析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相关基础理论,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第三章探讨快速交通发展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为后文研究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做理论准备。第二部分为实证部分,研究内容包括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时序分析,快速交通影响下的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可达性分析,对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演变做实证分析,以及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格局研究,快速交通调控和引导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调控路径和优化引导政策。该部分涵盖第四章至第八章,其中,第四章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历程和城镇体系演变历程,并重点分析吉林省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及变化特征。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城镇首位率、位序-规模法则计算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时序变化,对比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时序变化,探讨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产生的效应;通过区位熵、纳尔逊城市职能指数计算城镇体系职能强度变化,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快速交通与城镇职能演变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快速交通发展对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与效应;通过改进后的城市空间引力模型计算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的空间作用强度,分析演变特征和影响效应。第六章研究快速交通影响下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归纳总结快速交通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发展的背景与目标、快速交通作用下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最后根据变化趋势提出吉林省城镇体系快速交通调控的主要路径。第七章为本文的对策建议部分,根据前文的研究结果并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从快速交通超前发展政策、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政策、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政策、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政策四个方面提出快速交通作用下吉林省城镇体系优化的引导政策。第八章是总结归纳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本文通过上述研究,提出了如下核心观点:第一,快速交通通过经济体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变化这一核心作用机制,进而引导城镇的经济要素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第二,城镇体系等级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对人口、产业等经济要素的吸引关系密切,而这种吸引力与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的空间分布直接相关;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形成的核心是城镇体系中不同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而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形成与区域快速交通发达所导致的运输成本的下降直接相关;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变化与城镇快速交通的布局方式而导致的城镇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直接相关。第三,区域快速交通调控和优化区域城镇体系,推动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增长极、由相连接城镇组成的城镇群和城镇轴带,引导区域经济发展。本文围绕快速交通影响区域城镇体系演变开展研究,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体系上可能具有创新性,具体体现如下:第一,在研究视角上,本文从快速交通的视角,以交通运输理论和城镇体系演变理论为指导,探讨和构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机制、规律和效应的理论框架,从理论上揭示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第二、在研究内容上,论文对快速交通布局前后的吉林省城镇时空可达性分布规律、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结构的演变进行研究。首先,快速交通带动吉林省城镇体系时空可达性的改变,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结构发生相应变化。其次,通过客货周转量换算、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加权赋值,构建吉林省各地级市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时间序列,提出使用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作为快速交通的评价指标。最后,以快速交通旅客周转量为指标,分别研究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和影响效应进行研究。第三、在研究体系上,论文首先从理论上系统梳理并阐述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之后构建基于演变机制、演变规律和演变效应的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演变的理论框架,并以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体系的影响为例,对吉林省快速交通布局以来城镇体系等级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变化进行研究;根据吉林省快速交通和城镇体系发展背景和目标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优化布局的政策建议。

陈德加[9](2020)在《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迫切需要,公路工程建设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公路工程是一种线状人工建筑物,是直接修筑于自然环境中的,将穿过不同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云南是一个自然环境比较复杂的省份,认清云南的自然环境对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及维护具有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此,开展云南省公路工程自然区划研究对云南的公路工程建设和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成果为:(1)论述了云南省复杂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岩土类型、水文地质、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影响及其相应的对策措施;(2)参考了公路建设的规范、标准和相关资料及经验,提出了云南省公路区划指标系统;(3)研究和总结国内外关于公路自然区划的理论、原则和方法,提出了比较符合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4)在提出云南公路区划原则、指标及方法的基础上,应用Arc Gis为技术平台和Auto CAD完成了云南省公路地貌区划、云南省公路气候区划、云南省公路岩土区划、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区划及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区划;(5)在以上公路各单项区划的基础上,最终完成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祝国丽[10](2020)在《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主要研究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东中部存在一定差距,国家自西部大开发后出台了一系列加快西部地区综合运输体系形成以及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将改善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状况,推动产业集聚作为引导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基于此背景下,首先从概念界定以及相关理论入手,明确区位理论、新经济地理学、产业集聚理论是研究两者关系的基础。并借鉴相关理论的研究思路、方法对二者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其次,通过现状描述分析发现,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总体呈现上涨趋势,公路建设投资也保持较高增长水平,但不同技术等级公路发展不平衡,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过于依赖国家投资,融资能力相对较弱。此外,西部地区制造业集聚平均程度偏低,制造业技术较为落后,各省份之间集聚度差异较大。再次,通过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机理分析,合理选取指标,在借鉴传统面板模型的基础上,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将经济因素引入到距离权重矩阵中测算出经济地理权重矩阵,并根据检验结果使用空间杜宾模型研究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发现: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与制造业集聚存在空间相关性,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具有显着促进作用,其中二级公路、高速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三级、四级以及等外公路对制造业集聚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发现,公路基础设施直接效应为正,表明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本地制造业集聚产生影响。从细分技术等级公路发现,高速和二级公路的直接溢出效应对制造业集聚的贡献度最大,一级公路对邻近地区制造业集聚产生较大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规划各省公路修建、合理优化等级公路、注重融资投入产出、有效把握政策优惠四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西部公路建设有关问题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公路建设有关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论文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文献检索情况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研究思路
2 铁海快线运价体系发展现状分析
    2.1 铁海快线发展现状分析
        2.1.1 铁海快线发展现状
        2.1.2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发展现状
        2.1.3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发展存在问题
    2.2 铁海快线运价体系发展现状
        2.2.1 铁海快线运价体系组成
        2.2.2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价格体系存在问题
    2.3 本章小结
3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策略分析
    3.1 铁路集装箱运价浮动机制分析
        3.1.1 铁路货物运价形成机制及运价体系
        3.1.2 铁路集装箱运价浮动政策
        3.1.3 铁路集装箱运价浮动模式
    3.2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必要性及存在问题
        3.2.1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必要性分析
        3.2.2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存在问题
    3.3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策略确定
        3.3.1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遵循原则
        3.3.2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思路确定
        3.3.3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方法确定
4 盈亏平衡条件下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模型
    4.1 问题描述
    4.2 铁海快线付费支出分析
    4.3 铁海快线盈亏平衡运价浮动模型建立
        4.3.1 铁海快线产品的收入分析
        4.3.2 铁海快线盈亏平衡运价浮动模型
    4.4 铁海快线盈亏平衡运价浮动模型参数取值
    4.5 铁海快线盈亏平衡运价浮动分析
        4.5.1 运输效益与运价浮动的关系分析
        4.5.2 运输里程与运价浮动的关系分析
        4.5.3 标准箱箱型与运价浮动的关系分析
5 市场竞争条件下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模型
    5.1 问题描述
    5.2 基于市场细分的铁海快线产品分担率确定
        5.2.1 基于客户选择的铁海快线市场细分
        5.2.2 基于市场细分的铁海快线产品分担率计算
    5.3 市场竞争条件下铁海快线运价浮动双层规划模型建立
    5.4 求解算法
        5.4.1 双层规划模型常用求解算法
        5.4.2 粒子群优化算法思路设计
6 城厢-钦州港东铁海快线运价浮动实例分析
    6.1 城厢-钦州港东铁海快线货运市场分析
    6.2 盈亏条件下城厢-钦州港东铁海快线运价浮动模型计算
        6.2.1 铁路价格与成本确定
        6.2.2 模型结果
    6.3 市场竞争条件下城厢-钦州港东铁海快线运价浮动模型计算
        6.3.1 基于客户选择的铁海快线市场细分结果
        6.3.2 效用函数确定
        6.3.3 模型结果及分析
        6.3.4 灵敏度分析
    6.4 铁海快线产品运营建议
7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研究主要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A 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客户偏好调查问卷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云南省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社会经济发展
        2.1.2 高速公路发展状况
    2.2 数据来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云南省公路可达性格局及其演变
    3.1 研究方法
        3.1.1 最短时间距离计算
        3.1.2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计算
        3.1.3 可达性系数
        3.1.4 变异系数
    3.2 云南省可达性空间格局及其演变
        3.2.1 云南省交通时间收敛效益
        3.2.2 可达性格局的绝对变化
        3.2.3 可达性的相对变化
        3.2.4 可达性分布均衡化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速公路对云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
    4.1 研究方法
        4.1.1 引力模型
        4.1.2 对外经济联系总量
        4.1.3 区位优势潜力模型
    4.2 地区间经济联系分析
        4.2.1 县域经济联系强度空间格局及演化
        4.2.2 县域对外经济联系空间格局及演化
    4.3 区位优势潜力演变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速公路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5.1 研究方法
        5.1.1 “时空接近”空间自相关
        5.1.2 空间权重矩阵
        5.1.3 全局空间自相关
        5.1.4 局部空间自相关
    5.2 经济空间相关性分析
        5.2.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2.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3 变量选取与模型构建
        5.3.1 多元分析模型构建
        5.3.2 指标选取
    5.4 空间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4)“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径
    1.5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交通基础设施相关问题的研究
        2.1.1 交通基础设施产生的影响
        2.1.2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影响评价方法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关问题的研究
        2.2.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的影响
        2.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主要驱动因素
    2.3 交通基础设施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关系的相关研究
    2.4 文献述评
第三章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政策影响评价
    3.1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产生的影响
        3.1.1 研究假设
        3.1.2 范围调整度量模型
        3.1.3 双重差分模型
        3.1.4 实证结果与分析
        3.1.5 稳健性检验
        3.1.6 区域异质性分析
    3.2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的影响
        3.2.1 研究假设
        3.2.2 双重差分模型
        3.2.3 实证结果与分析
        3.2.4 稳健性检验
        3.2.5 区域异质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关系分析
    4.1 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设定
    4.2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4.3.1 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4.3.2 GMM估计结果
        4.3.3 脉冲响应分析
        4.3.4 方差分解
    4.4 稳健性检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
    5.1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5.1.1 市场需求水平的中介作用
        5.1.2 资源配置水平的中介作用
        5.1.3 技术创新水平的中介作用
        5.1.4 “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作用
    5.2 相关模型设定
        5.2.1 中介效应模型
        5.2.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5.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5.4 中介效应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5.4.1 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5.4.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方法
    5.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5.1 中介效应检验
        5.5.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5.6 稳健性检验
        5.6.1 模型的设定、识别与估计方法的选择
        5.6.2 检验结果与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作用机制
    6.1 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
        6.1.1 交通运输结构调整的中介作用
        6.1.2 “一带一路”倡议的调节作用
    6.2 相关模型设定
        6.2.1 中介效应模型
        6.2.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6.3 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6.4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1 中介效应检验
        6.4.2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
    6.5 稳健性检验
        6.5.1 模型的设定、识别与估计方法的选择
        6.5.2 检验结果与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启示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综述
        2.1.1 高速交通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研究
        2.1.2 高速交通与区域发展互动关系及优化研究
        2.1.3 文献述评
    2.2 相关概念辨析
        2.2.1 交通可达性
        2.2.2 区域一体化
        2.2.3 区域空间结构
        2.2.4 高速交通
        2.2.5 高速交通网络
    2.3 理论基础
        2.3.1 核心-边缘理论
        2.3.2 生长轴理论
        2.3.3 增长极理论
        2.3.4 点轴理论
        2.3.5 交通规划理论
3 高速交通方式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
    3.1 高速公路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
        3.1.1 高速公路发展现状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3.1.2 高速公路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3.2 高速铁路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
        3.2.1 高速铁路发展现状及其时空演化特征
        3.2.2 高速铁路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3.3 航空运输对区域空间演化的影响
        3.3.1 航空运输发展现状及时空演化趋势
        3.3.2 航空运输对空间结构的影响
4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空间格局协同机理
    4.1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可达性空间格局协同机理
        4.1.1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可达性协同机理
        4.1.2 高速交通网络与城市交通圈时空距离协同机理
    4.2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协同机理
        4.2.1 高速交通网络对经济增长空间布局的作用
        4.2.2 高速交通对产业空间布局的影响分析
        4.2.3 高速交通网络对生产要素空间分布格局作用
    4.3 高速交通网络与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协同机理
        4.3.1 高速交通网络促进城市空间区位转变
        4.3.2 高速交通网促使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均衡化发展
5 模型构建
    5.1 高速交通网络可达性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5.1.1 可达性测度
        5.1.2 经济发展水平测度
        5.1.3 耦合协调度分析
    5.2 高速交通网络对经济空间格局的影响效应
    5.3 城市群内差异性、相关性及空间格局联动关系检验
        5.3.1 差异性检验
        5.3.2 相关性检验
        5.3.3 空间格局联动关系检验
6 实证分析
    6.1 京津冀城市群时空格局演化动态与趋势
        6.1.1 京津冀城市群时间格局演化动态与趋势
        6.1.2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格局演化动态与趋势
    6.2 京津冀城市群高速交通网络发展现状
        6.2.1 高速公路时空发展态势
        6.2.2 高速铁路时空发展态势
        6.2.3 航空运输时空发展态势
    6.3 高速交通网络影响下的时空距离重塑
        6.3.1 高速交通可达性时空发展特征
        6.3.2 经济发展水平时空特征
        6.3.3 交通可达性对区域经济时空距离的协同及塑造分析
    6.4 高速交通网络影响下的经济空间格局重塑
        6.4.1 高速交通网络与经济发展的协整关系分析
        6.4.2 高速交通网络对经济发展要素的时空塑造分析
        6.4.3 高速交通网络对产业结构空间布局的影响分析
    6.5 高速交通网络影响下的空间结构重塑
        6.5.1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差异分析
        6.5.2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相关性分析
        6.5.3 京津冀城市群空间联动关系及其空间结构重塑分析
7 优化路径与策略
    7.1 提升高速交通网络路网密度和覆盖范围
    7.2 完善高速交通运输体系和优化网络结构
    7.3 引入市场化机制提升高速交通网络综合运输水平
    7.4 加大高速交通网络构建的创新驱动力
    7.5 引导高速交通网络布局向均衡化方向发展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6)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经济效应的研究
        1.2.2 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基本思路与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2 交通基础设施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机理分析
    2.1 交通基础设施的特性
        2.1.1 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性
        2.1.2 交通基础设施的外部性
    2.2 影响机理
        2.2.1 直接效应
        2.2.2 间接效应
    2.3 数理推导
3 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3.1 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趋势
        3.1.1 基于板块层面的分析
        3.1.2 基于省级层面的分析
    3.2 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发展趋势
        3.2.1 基于板块层面的分析
        3.2.2 基于省级层面的分析
    3.3 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与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性
4 基于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4.1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4.1.1 变量选择
        4.1.2 数据说明
    4.2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与空间相关性检验
        4.2.1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
        4.2.2 空间相关性检验
    4.3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与溢出效应的分解
        4.3.1 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4.3.2 空间溢出效应的分解
    4.4 空间计量模型的选择
        4.4.1 LM检验与LR检验
        4.4.2 豪斯曼检验
        4.4.3 联合显着性检验
    4.5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4.5.1 计量模型估计结果
        4.5.2 空间杜宾模型效应分解
5 对策建议
    5.1 合理规划交通网络,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5.2 完善县乡交通体系,加强城乡经济联系
    5.3 推动国际通道建设,弥补城乡物流短板
    5.4 深化农村农业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对外开放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新疆口岸”的研究
    1.4 核心概念、相关理论及方法、创新点解读
        1.4.1 核心概念
        1.4.2 相关理论
        1.4.3 研究方法
        1.4.4 创新点
    注释
第2章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与新疆口岸发展概述
    2.1 新疆口岸发展概述
        2.1.1 新疆口岸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2.1.2 新疆对外开放发展概述
        2.1.3 新疆口岸基本要素解读
    2.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形成与发展
        2.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关于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
        2.2.2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
        2.2.3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
        2.2.4 江泽民、胡锦涛对外开放思想
        2.2.5 习近平新时代对外开放思想
    2.3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的新疆口岸建设与发展
        2.3.1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中国改革开放
        2.3.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新疆口岸建设
        2.3.3 新疆口岸建设完善党的对外开放理论
    小结
    注释
第3章 新疆口岸经贸往来推动全面开放新布局
    3.1 促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布局
        3.1.1 铁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3.1.2 公路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3.1.3 航空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3.1.4 管道互联互通建设现状
    3.2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区域互利共赢
        3.2.1 “一带一路”与周边国家战略对接
        3.2.2 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区域合作
        3.2.3 凸显经济特区特殊地位
        3.2.4 口岸金融改革先行先试
    3.3 口岸助力新疆在经济走廊建设中节点作用凸显
        3.3.1 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打造能源通道
        3.3.2 新亚欧大陆桥建设互联互通网络
        3.3.3 中巴经济走廊助力中巴安全合作
    小结
    注释
第4章 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保障边境地区安全与稳定
    4.1 国家安全观语境中的口岸安全内涵解读
    4.2 新疆反恐新常态下口岸安全影响因素剖析
        4.2.1 国际安全局势的影响因素
        4.2.2 周边地区安全局势的影响因素
        4.2.3 新疆长治久安的影响因素
    4.3 新疆口岸安全防控体系的形成及其成效
        4.3.1 口岸反恐、去极端化机制
        4.3.2 口岸助力中巴安全合作
        4.3.3 口岸通关便利化
        4.3.4 国家风险布控
        4.3.5 新疆社会治理方案策辅助口岸构建安全环境
    小结
    注释
第5章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促进丝路沿线文明互鉴
    5.1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的战略意义
        5.1.1 口岸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5.1.2 文化自信助力边境地区文化融合
        5.1.3 文化传播加强边境民族国家认同
    5.2 人文交流项目促进口岸地区“民心相通”
        5.2.1 跨境旅游拓展对外开放方式
        5.2.2 跨境教育深化对外开放内涵
        5.2.3 跨境医疗卫生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5.3 新疆口岸人文交流的创新性拓展
        5.3.1 跨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和保护
        5.3.2 依托丝路发展的特色文化产业体系
        5.3.3 政府主导下的国际交流文艺演出
    小结
    注释
第6章 对外开放视角下的新疆口岸及其周边区域协调发展
    6.1 口岸建设与周边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6.1.1 北疆口岸对地方经济持续辐射作用明显
        6.1.2 南疆中心城市带动口岸发展
    6.2 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6.2.1 对口援疆之于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6.2.2 乡村振兴之于新疆口岸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6.3 口岸发展与新疆发展互促效应展望
        6.3.1 政策引领边境口岸及其腹地城镇化发展
        6.3.2 口岸核心城市拉动周边地区城镇化发展
    小结
    注释
第7章 在党的对外开放理论指导下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的思考
    7.1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重大机遇
        7.1.1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经贸机遇
        7.1.2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安全机遇
        7.1.3 新时代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人文机遇
    7.2 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新疆口岸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7.2.1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经贸挑战
        7.2.2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安全挑战
        7.2.3 对外开放进程中新疆口岸面临的主要人文挑战
    7.3 进一步提升新疆口岸战略地位的对策建言
        7.3.1 以口岸经贸合作为抓手,推动新疆开放型经济发展进程
        7.3.2 以口岸安全防控为抓手,提高新疆与周边地区安全治理能力
        7.3.3 以口岸人文交流为抓手,助推新疆与周边地区的“民心相通”
    小结
    注释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8)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逻辑框架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内容的逻辑框架
    第三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二、实践对策的提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理论研究基础与国内外研究进展
    第一节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及其辨析
        一、快速交通
        二、城镇体系演变
        三、研究的视角辨析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交通运输经济效应理论
        二、城镇体系结构理论
        三、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理论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一、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二、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理论分析框架
    第一节 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关系的影响因素
        一、快速交通发展的影响因素
        二、城镇体系演变的影响因素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路径
    第二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机制
        一、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要素运输成本的变化机制
        二、快速交通引导城镇体系经济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机制
        三、快速交通与区域城镇规模收益递增的制衡机制
        四、快速交通推动城市的自我强化机制
    第三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规律
        一、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阶段划分
        二、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演变规律的过程分析
    第四节 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的演变效应
        一、快速交通促进城市新区的开发建设
        二、快速交通枢纽引导新型城镇经济区形成
        三、快速交通引导区域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
        四、快速交通促进城镇空间体系变化
        五、快速交通加快城镇群的形成与发展
        六、快速交通推动区域城镇体系的经济增长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快速交通的发展与城镇体系演变时序分析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一、自然地理区位
        二、经济地理区位
    第二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演变
        一、吉林省快速交通发展分析
        二、吉林省快速交通演变特征分析
    第三节 吉林省城镇体系发展演变特征分析
        一、城镇化进程发展动力不足
        二、城镇体系发育空间不均衡
        三、城镇体系单极化特征显着
    第四节 吉林省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演变过程分析
        一、快速交通初步发展与城市规模增长阶段
        二、快速交通扩张与城市极化发展阶段
        三、快速交通发展与城镇“点轴化”发展阶段
        四、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的网络化发展阶段
    第五节 快速交通对吉林省城镇可达性的影响
        一、可达性的测度
        二、快速交通评价指标的确定
        三、可达性的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分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快速交通发展影响吉林省城镇体系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分析
        一、交通成为城镇人口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
        二、快速交通与城镇人口规模的相关性分析
        三、城镇体系等级结构演变的过程分析
        四、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等级结构影响的测度
        五、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等级体系效应分析
    第二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演变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变化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与城市职能强度的关联度测算与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职能体系效应分析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变化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二、快速交通发展对城市空间引力的测度
        三、快速交通影响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四、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体系效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演变的主要问题
        一、快速交通对城镇体系作用程度较弱
        二、快速交通推动城镇体系演变进程缓慢
        三、快速交通与城镇体系之间的空间不适应性
    第二节 快速交通驱动城镇体系演变的背景与目标
        一、快速交通规模增长与发展目标
        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三、未来区域城镇体系演变目标
    第三节 基于快速交通的城镇体系总体格局分析
        一、中部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发展
        二、快速交通城镇发展轴带的培育
        三、城镇经济区的构建和重组
    第四节 城镇体系调控的主要路径
        一、“长吉图”空间一体化整合发展
        二、中部城市群空间整合与优化
        三、“长吉”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升级
        四、哈长-珲乌城镇轴带发展的拓展
        五、城镇组团空间的集聚与扩散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引导对策
    第一节 快速交通促进城镇体系优化典型案例分析
        一、英国中部城市群的功能扩张
        二、日本太平洋沿岸都市圈的发展
        三、美国芝加哥地区大都市区的形成发展
        四、中国珠江三角洲城镇空间扩容
        五、中国长江三角洲城镇空间的综合发展
        六、国内外发展案例的经验总结与启示
    第二节 加速快速交通超前发展布局
        一、规划建设长春经济圈环线高速公路
        二、促进北部和南部高速公路建设
        三、打通西部地区双嫩高速公路
        四、规划东南部地区高速铁路
    第三节 加强快速交通的城镇空间响应
        一、实现省域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互动”
        二、促进市域快速交通节点空间的城镇重点建设
        三、强化快速交通与城镇轴带空间的生态建设
    第四节 推动城镇空间组织创新引导
        一、完善省域城镇空间统筹管理体制
        二、统一编制的区域城镇空间发展规划
        三、强调区域城镇空间整体建设与协调发展
    第五节 促进快速交通与城镇空间的区域协调
        一、构建与城镇群发展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二、构建与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快速交通系统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第二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后记

(9)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公路自然区划原则
    1.5 公路自然区划方法
第二章 云南省公路地貌分析及区划
    2.1 目的及意义
    2.2 云南地形地貌特点
    2.3 地形地貌导致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2.3.1 山地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2 坝子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3.3 岩溶地貌地区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2.4 公路地形地貌划分指标体系
        2.4.1 主要地貌类型
        2.4.2 海拔高程
        2.4.3 相对坡度与公路用地指标
        2.4.4 综合划分指标
    2.5 云南公路地形地貌区划
第三章 云南省公路气候分析及区划
    3.1 目的及意义
    3.2 云南气候特点
        3.2.1 气温特点
        3.2.2 降雨特点
    3.3 气候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3.3.1 温度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3.2 降雨对公路的影响及其对策
    3.4 公路气候划分指标体系
        3.4.1 温度
        3.4.2 潮湿度
    3.5 云南公路气候区划
第四章 云南省公路岩土分析及区划
    4.1 目的及意义
    4.2 云南岩土类型特点
    4.3 岩土类型对公路病害问题及对策措施
    4.4 公路岩土划分指标体系
        4.4.1 岩石划分指标
        4.4.2 土类型划分指标
    4.5 云南公路岩土区划
第五章 云南省公路水文地质分析及区划
    5.1 目的及意义
    5.2 云南省水文地质特点及公路病害和对策
        5.2.1 云南省地下水类型及其特点
        5.2.2 地下水对公路病害及其对策
    5.3 公路水文地质区划指标
        5.3.1 云南地下水赋存类别
        5.3.2 云南地下水富水程度
    5.4 云南公路水文地质区划
第六章 云南省公路地质灾害分析及区划
    6.1 公目的及意义
    6.2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特点
    6.3 地质灾害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1 泥石流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2 滑坡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3 采空区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4 崩塌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3.5 地震影响下的公路病害问题及其对策
    6.4 公路地质灾害区划指标
        6.4.1 发育程度
        6.4.2 地质灾害类型
    6.5 云南公路地质灾害区划
第七章 云南省公路自然区划
    7.1 综合区划方法
    7.2 云南公路自然区划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参加的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10)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影响制造业集聚的因素研究
        1.3.2 产业集聚度的测度研究
        1.3.3 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西部地区范围界定
        2.1.2 公路基础设施概念界定
        2.1.3 制造业集聚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新经济地理学
        2.2.3 产业集聚理论
    2.3 理论借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和制造业集聚的现状分析
    3.1 公路基础设施现状分析
        3.1.1 公路基础设施发展历程
        3.1.2 公路基础设施分布格局
        3.1.3 公路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
    3.2 制造业集聚现状分析
        3.2.1 制造业集聚程度分析
        3.2.2 制造业集聚分布格局
        3.2.3 制造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影响的机理分析
    4.1 网络性对制造业集聚的机理分析
    4.2 可达性对制造业集聚的机理分析
    4.3 溢出效应对制造业集聚的机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5.1.1 公路基础设施变量选取
        5.1.2 制造业集聚变量选取
        5.1.3 控制变量选取
        5.1.4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5.2 研究方法介绍
        5.2.1 空间权重矩阵
        5.2.2 莫兰指数
        5.2.3 空间面板模型
    5.3 实证研究
        5.3.1 空间权重矩阵构建
        5.3.2 空间自相关检验
        5.3.3 制造业集聚空间分布
        5.3.4 实证模型设计
    5.4 实证结果及分析
    5.5 对策建议
    5.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西部公路建设有关问题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铁海快线运价浮动研究[D]. 王志婷.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3]云南省高速公路可达性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响应关系研究[D]. 周晓雅.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一带一路”倡议下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互动机制研究[D]. 王一佼. 长安大学, 2021(02)
  • [5]高速交通网络对区域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与优化研究[D]. 袁翠. 山东交通学院, 2020(04)
  • [6]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D]. 杨蕊溪. 兰州财经大学, 2020(02)
  • [7]党的对外开放理论视阈下的新疆口岸研究[D]. 马蓓. 新疆大学, 2020(06)
  • [8]基于快速交通的吉林省城镇体系演变研究[D]. 曹雷.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9]云南公路自然因素影响分析及自然区划研究[D]. 陈德加.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4)
  • [10]西部地区公路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 祝国丽. 长安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西部公路建设有关问题的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