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自我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林芷珊,陈晓敏,黄白茹,谭超,戴裕妹[1](2021)在《阶段性康复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关知识认知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教育在维持性血透(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间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MH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此基础上实施阶段性康复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以及干预3个月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统计并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前ES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ESCA (89.94±8.15)分,高于对照组的(68.97±6.35)分;血透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低于对照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康复教育能够提高MH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相关知识认知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武蓓蓓,陈瑶,黄素芳[2](2021)在《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血透患者护理中,人文关怀辅以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本院血液净化中心收治的血透患者62例,按照摸球法分为对照、观察两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情绪、营养状况、自我管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干预前无显着差异(P>0.05);干预后较之对照组,观察组SAS、SDS评分显着下降(P<0.05)。干预前两组相关蛋白水平均较低且无差异(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类蛋白水平均明显提升(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相比,评分较高的为观察组(P<0.05)。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大幅提升(P<0.05)。结论人文关怀模式下的心理护理在血透患者中实施后,患者情绪、自我管理能力及营养状态均得到改善,护理体验良好,值得推广。
刘丽丽[3](2021)在《内瘘专项护理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内瘘专项护理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并发症率的影响。方法使用数字双盲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联合内瘘专项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自我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总分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接受内瘘专项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率,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陈佳丹[4](2021)在《自我效能理论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浙江省嘉兴市第二医院规律血液透析的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记录2组健康知识知晓率、血液透析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感的比较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9.28%(50/56),高于对照组69.65%(3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6.564,P<0.05);干预后,观察组饮食依从性、液体摄入依从性、用药依从性、透析方案依从性评分分别为(29.53 ± 4.74)、(21.76 ± 3.83)、(26.25 ± 4.64)、(17.14 ± 2.83)分,均高于对照组(26.08 ± 4.45)、(18.12 ± 3.66)、(22.39 ± 4.42)、(14.76 ± 2.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971~5.142,P<0.001);干预后,观察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为(27.43 ± 5.59)分,高于对照组(24.06 ± 5.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3.297,P<0.001);干预期间,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3%(5/56),低于对照组23.21%(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236,P<0.05)。结论自我效能理论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可促进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效能感提升,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及治疗依从性,降低血管通路不良事件发生率。
康雄[5](2021)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调查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影响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的因素。2.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来探讨症状困扰、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对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定量分析模型中各影响因素对患者主观幸福感的作用路径及强弱,为医护人员实施提高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心理干预提供实证支持。方法:1.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两所三级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327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透析患者症状困扰量表、透析患者自我管理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和总体幸福感量表,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2.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计数资料采用例数、构成比进行描述。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资料,运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得分的差异,不符合正态性、方差齐性的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比较不同组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影响因素之间以及各影响因素与患者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深入挖掘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验证症状困扰、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对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的作用路径及其作用效应,并用AMOS中的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技术检验该模型的中介效应。结果: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1.1在主观幸福感现状方面:主观幸福感水平总体得分为(71.02±17.42)分,维度均分为(3.95±0.97)分,6个维度的均分分别为:健康的担心(3.35±1.24)分、精力(4.28±1.01)分、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2.61±0.95)分、愉快或忧郁的心境(4.94±1.31)分、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4.03±0.86)分、松弛与紧张(3.77±1.15)分。按照量表的相关评价标准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48分(较低水平)36人(占比11.01%)、49-72分(中等水平)124人(占比37.92%)、73-96分(较高水平)157人(占比48.01%)、97-120分(高水平)10人(占比3.06%)。1.2在社会支持现状方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为(34.62±8.58)分,维度均分为(3.46±0.86)分,其中主观支持总分为(19.04±4.82)分,客观支持总分为(9.63±2.94)分,社会支持利用度总分为(5.95±2.07)分,维度均分分别为(4.76±1.20)分、(3.21±0.98)分、(1.98±0.69)分。1.3在自我管理现状方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总分为(49.24±11.59)分,维度均分为(2.46±0.58)分,4个维度伙伴关系、执行自我护理、问题解决、情绪处理的总得分分别为(7.83±2.67)分、(18.59±4.50)分、(13.89±2.94)分、(8.93±2.94)分,均分分别为(1.96±0.67)分、(2.66±0.64)分、(2.78±0.59)分、(2.23±0.74)分。1.4在症状困扰现状方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总得分(20.50±14.76)分,维度均分(0.68±0.49)分。其中精神症状困扰得分(3.30±5.09)分,维度均分(0.66±1.02)分;躯体症状困扰得分(17.20±11.15)分,维度均分(0.69±0.45)分;症状有无得分(7.66±4.60)分,症状困扰程度得分(12.84±10.60)分。1.5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职业、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状况、疾病了解情况、家庭人均收入、医保类型、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自评、自理能力、睡眠状况、对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照护负担及对生活满意度自评不同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显示,生活状况满意度评价、问题解决、精神症状总分、自我感觉睡眠状况、社会支持利用度、伙伴关系、自理能力、执行自我护理、客观支持依次纳入回归方程,以上因素能够解释因变量73.80%的变异(F=103.08,P<0.001)。1.6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症状困扰与社会支持、自我管理、主观幸福感呈显着负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0.286,-0.391,-0.588;社会支持、自我管理、主观幸福感呈两两显着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为r=0.638,0.616,0.640。2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将症状困扰作为外生潜变量、主观幸福感作为内生潜变量,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作为中介变量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修正模型拟合良好,X2=121.648,X2/df=1.484,RMSEA=0.039,GFI=0.972,AGFI=0.947,NFI=0.972,RFI=0.964,IFI=0.991,TLI=0.988,CFI=0.991。症状困扰(β=-0.501,P<0.001)、社会支持(β=0.301,P<0.001)、自我管理(β=0.270,P<0.001)可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症状困扰也可通过社会支持(β=-0.126,P<0.001)、自我管理(β=-0.064,P<0.001)、社会支持—自我管理(β=-0.074,P<0.001)三条路径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结论:1.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中低主观幸福感的占48.93%,该类人群主观幸福感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工作状况、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状况、疾病了解情况、家庭人均收入、医保类型、兴趣爱好、生活方式自评、自理能力、睡眠状况、对家庭造成经济负担、照护负担及对生活满意度是其影响因素。提示医护人员根据影响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应的干预,从而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2.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呈正相关,与症状困扰呈负相关。症状困扰、社会支持、自我管理可以直接预测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症状困扰也可以通过社会支持和自我管理的单独中介作用,以及社会支持—自我管理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其主观幸福感。因此照护者及医务人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帮助患者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正性情感与积极情绪的产生。
郭悦[6](2021)在《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开展自体内瘘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研究,从湖州市某三级医院纳入自愿参与研究的82例使用自体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根据血透患者自体内瘘建立时间,应用Excel软件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三个月,干预前后分别用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量表、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自体内瘘相关指标对其进行效果评价。研究结果:(1)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婚姻、文化程度、人均月收入等,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肾移植、内瘘使用时间等,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两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总分及各维度症状识别、症状管理、症状预防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干预后,干预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总分(71.10±2.79)及各维度症状识别(39.69±2.53)、症状管理(17.64±0.81)、症状预防(13.77±0.68)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总分差值(7.92±3.34)及各维度症状识别、症状管理、症状预防得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值(3.10±1.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两组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自我效能得分(7.14±0.50)高于对照组得分(6.83±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干预组自我效能得分差值(0.77±0.56)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值(0.54±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干预组自体内瘘穿刺部位血肿、渗血、硬结以及透析低血压、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2.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提高血透患者自我效能水平;3.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能降低内瘘穿刺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
高士红[7](202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明确三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分析三者的相关性;探讨症状经历、心理一致感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建议。方法:本研究为非实验性研究中的描述性研究。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7月11月期间吉林省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血液净化科253名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总体幸福感量表、透析症状评估量表、心理一致感量表。应用SPSS 26.0软件对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总均分为(79.43±37.17)分,其中发生频率平均值为(25.68±12.17)分、严重程度平均值为(23.25±1.56)分,困扰程度平均值为(30.50±14.80)分。生理维度各条目均分为(2.78±1.22)分,心理维度各条目均分为(1.97±2.02)分。每位患者平均经历症状为(10.87±4.66)个。症状经历在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透析龄、每周透析次数上存在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一致感总均分为(52.60±11.29)分,处于较低水平。三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可控制感(16.03±4.62)分,可理解感(19.94±4.86)分,意义感(16.24±3.36)分。心理一致感在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居住地上存在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73.44±13.57)分,处于中等水平。六个维度的平均得分分别为:对健康的担心得分为(8.58±2.23)分;精力得分为(15.72±4.30)分;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得分为(6.12±2.12)分;忧郁和愉快的心境得分为(14.20±3.41)分;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得分为(11.46±2.60)分;松弛与紧张得分为(17.36±3.52)分。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居住地上存在差异,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与心理一致感呈负相关(r=-0.535,P<0.01),症状经历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556,P<0.01),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r=0.525,P<0.01)。(5)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根据P值对影响变量大小排序:家庭人均月收入>5000元、离异或独居、心理一致感、症状经历具有预测作用,方程解释率为41.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心理一致感处于较低水平,症状经历复杂,大多数患者同时经历多个症状。(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与心理一致感呈负相关关系;症状经历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关系;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有:症状经历、心理一致感、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
陈一超[8](2021)在《MHD患者AVF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分析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之间的关系,以期在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干预中提供理论依据及指导。方法:问卷调查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于2019年12月~2020年3月对石河子某两所三甲医院使用动静脉内瘘的270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构成比进行描述统计;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得分、应对方式得分、家庭支持得分应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统计;单因素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多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结果: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现况: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总分为56.13±10.29分,症状与体征的识别维度得分为23.19±3.99分,并发症的预防维度得分为32.94±6.81分。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对方式状况:面对因子得分为18.79±3.50分、回避因子得分为15.97±4.79分、屈服因子得分为11.55±4.26分;其中面对、回避因子低于常模(P<0.05),屈服因子高于常模(P<0.05)。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家庭支持状况:家庭支持总分为11.21±2.04分,高家庭支持组124例(45.92%)、低家庭支持组146例(54.08%)。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及家庭支持的关系研究(1)相关性分析: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总分与面对因子呈正相关(r=0.673,P<0.01),与屈服因子呈负相关(r=-0.559,P<0.05)、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r=0.410,P<0.01)。(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多因素分析:面对因子(β=0.454)家庭支持(β=0.261)、性别(β=-0.091)、文化程度(β=0.201)与内瘘手术的次数(β=-0.088)是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共同解释总变异的53.6%。结论:1.被调查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行为有待提高;患者应对方式与常模相比更倾向于采取屈服的应对方式,较少采取面对的应对方式;患者家庭支持情况有待提高。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与面对因子呈正相关、与屈服因子呈负相关;与家庭支持呈正相关。面对因子和家庭支持是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的主要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健康宣教中要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对待疾病,并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支持,从而提高患者动静脉内瘘的自我护理。
刘明真[9](2021)在《基于Roy适应模式自制饮食计划对血透患者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Roy适应模式下的饮食方案在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将知信行理论作为框架,编制《MHD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饮食营养知信行问卷》,检验问卷的信效度后应用于试验中。2.通过便利抽样兰州市一所三甲医院血液净化中心,选取进行血透的患者12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试验组(n=6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程序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饮食宣教,试验组在Roy适应模式的理论指导下协助患者和照顾者共同制定饮食方案,从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试验开始前和饮食干预6个月后采用自行编制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饮食营养知信行问卷》、主观营养状况评估表、饮食依从性评估表、肾脏病患者生活质量评估表进行两次评估,并检测患者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值在饮食干预前后的变化情况,分析干预效果。结果:1.问卷最终有39个条目,问卷的Cronbach’sα水平为0.78;重测信度(r)为0.82;问卷的I-CVI为0.89,S-CVI为0.91,总CVI为0.90;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KMO=0.79;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2.80%;专家对本研究熟悉程度(Cs)为0.91,权威系数(Cr)为0.87,判断依据系数(Ca)为0.90。2.两组患者和照顾者干预前的一般资料、照顾者饮食营养知信行得分、营养状况得分、饮食依从性得分、生活质量的分进行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值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3.试验完成后,试验组患者的白蛋白值对比干预前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白蛋白值对比干预前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在试验组中干预后明显高于干预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血红蛋白值干预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照顾者饮食营养知信行得分试验组方案实施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比较时无统计学差异。患者的营养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饮食依从性评分两组进行比较,试验组中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基于Roy适应模式的饮食方案,适用于各类MHD患者,达到提高患者饮食依从性的目的,同时改善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
许远[10](2020)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文中提出目的:以知信行理论为基础,编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为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测评工具;初步应用问卷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维度得分情况并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人群之间的差异,分析其营养知信行得分与营养相关指标、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1.质性访谈: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对11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资料分析方法对内容进行分析。2.德尔菲专家函询:在前期质性访谈、文献分析、专家焦点团体访谈的基础上形成问卷条目池,经整理后形成专家函询问卷,对14名专家经两轮函询后形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初始版问卷。3.问卷条目筛选和信效度检验:选取六安市某一血透中心183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放初始版问卷进行调查,采取条目临界值、相关系数、Cronbach??系数法、因子分析法四种方法结合实际专业情况对问卷条目进行筛选,形成最终版问卷,并分析该问卷的Cronbach??系数、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来评价问卷信度,分析其内容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以及验证性因子分析来评价问卷效度。4.横断面调查:形成最终版问卷后,对六安市六家血透中心214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横断面调查,调查其人口学资料、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相关营养学生理生化指标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量表(SF12),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通过访谈提炼出三个主题:饮食相关知识学习体验、饮食信念和态度形成体验、相关行为管理体验。经过患者质性访谈、文献分析、专家焦点团体访谈,形成了含91个三级条目和30个二级条目的条目池。2.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三个维度36个条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初始版问卷,共含36个条目。专家权威程度第一轮为0.889、第二轮为0.882,条目平均变异系数第一轮为0.187、第二轮为0.099,肯德尔协调系数第一轮为0.157,第二轮为0.156。3.经过问卷条目筛选,形成三个维度29个条目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最终版问卷。知识维度得分在0-55分,态度维度得分在8-40分,行为维度得分在10-50分,问卷总分在18-145分之间。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营养相关的知识、态度、行为越好。最终版问卷总体Cronbach??系数为0.853,分半信度为0.777,重测信度在0.880;内容效度I-CVI在0.91-1.0之间波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9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62.912%,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指标?(17)/df、RMSEA、IFI、TLI、CFI均理想,聚敛效度中各因子载荷均大于0.3、组合信度大于0.7,区分效度相关系数为正数且小于0.5,小于AVE平方根,区分效度理想。4.横断面调查:所调查214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总问卷得分为(75.00±19.90)分,知识维度得分为(19.28±11.57)分,态度维度得分为(29.3±4.07)分,行为维度得分为(26.42±6.27)分。调查对象营养学相关指标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营养学指标与问卷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P(27)0.05)。单因素分析中年龄、透析龄、婚姻、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文化程度、医保支付方式、原发病、职业对问卷得分均有影响(P(27)0.05),进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文化程度类别中小学、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和文盲(参照)相比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0.178、0.543、0.399、0.261,P(27)0.001、P=0.006),职业类别中工人、其他职业和农名(参照)相比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0.131、0.150,P=0.005、0.028),性别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0.102,P=0.045),透析龄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有统计学意义且呈正相关(?=0.153,P=0.004),年龄对问卷总分得分影响也有统计学意义且呈负相关(?=-0.174,P=0.007)。在控制性别、年龄等影响因素后,对SF12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得分进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得分和SF-12得分呈正相关且有统计学意义(P(27)0.05)。结论: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信效度较好,适用于临床工作使用。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整体得分一般,其中态度维度尚可,知识维度、行为维度得分较低,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护理工作重点应加强饮食营养相关知识和行为的干预。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透析龄是其营养知信行的影响因素。
二、加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自我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自我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阶段性康复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关知识认知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ESCA评分比较 |
2.2 两组血透知识相关认知情况比较 |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3 讨论 |
(2)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学会倾听: |
1.2.2 播放轻松、幽默的小视频: |
1.2.3 针对各个类型心理问题的患者实施护理: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SAS、SDS评分比较 |
2.2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 |
2.3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对比 |
2.4 两组满意度对比 |
3 讨论 |
(5)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尿毒症的概述 |
1.2 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概述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国外研究现状 |
2.2 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4 操作性定义 |
4.1 主观幸福感 |
4.2 社会支持 |
4.3 自我管理 |
4.4 症状困扰 |
5 研究路线 |
第一部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类型与抽样方法 |
2.2 样本量的确定 |
2.3 研究工具 |
2.4 调查过程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方法 |
3 调查结果 |
3.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 |
3.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现状 |
3.3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社会支持现状 |
3.4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现状 |
3.5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现状 |
3.6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
3.7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症状困扰、社会支持与自我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 |
3.8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与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
4 讨论 |
4.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 |
4.2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差异 |
4.3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相关分析 |
第二部分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1 结构方程模型概述 |
2 结构方程模型基本原理 |
2.1 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变量类型及含义 |
2.2 结构方程模型分类 |
2.3 结构方程模型表达方式 |
3 结构方程模型的建模过程 |
3.1 模型设定 |
3.2 模型拟合 |
3.3 模型评估 |
3.4 模型修正 |
4 结果 |
4.1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初始模型的构建 |
4.2 模型拟合结果及评价 |
4.3 模型中各相关因素间的中介效应检验 |
5 讨论 |
5.1 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 |
5.2 自我管理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效应 |
5.3 症状困扰对主观幸福感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
1.2.2 血透患者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现状 |
1.3 理论框架 |
1.3.1 保护动机理论 |
1.3.2 保护动机理论应用现状 |
1.4 小结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内容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终止标准 |
2.1.4 样本量估算 |
2.1.5 分组方法 |
2.2 对照组干预内容 |
2.3 干预组干预内容 |
2.3.1 组建干预团队 |
2.3.2 初步构建干预方案 |
2.3.3 修改干预方案 |
2.3.4 确立护理干预方案 |
2.4 研究工具 |
2.4.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4.2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管理量表 |
2.4.3 慢性疾病自我效能感量表 |
2.4.4 自体内瘘相关并发症 |
2.5 数据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原则 |
3 结果 |
3.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两组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得分比较 |
3.2.1 干预前两组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得分比较 |
3.2.2 干预后两组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得分比较 |
3.2.3 干预前后两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得分差值比较 |
3.2.4 干预前后两组自体内瘘自我管理得分组内比较 |
3.3 两组血透患者自我效能得分比较 |
3.4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发生率比较 |
3.4.1 两组内瘘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
3.4.2 两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
4 讨论 |
4.1 一般资料分析 |
4.2 基于PMT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
4.3 基于PMT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
4.4 基于PMT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透析并发症的影响 |
4.5 基于PMT理论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内瘘质量的影响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性 |
5.3 局限性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自我护理研究现状与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文献回顾 |
1.6 理论依据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 |
2.2 研究对象与抽样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资料收集 |
2.5 统计学分析 |
2.6 质量控制 |
2.7 伦理学考虑 |
2.8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情况 |
3.2 研究对象症状经历的现状 |
3.3 研究对象心理一致感现状 |
3.4 研究对象主观幸福感现状 |
3.5 研究对象症状经历、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
3.6 研究对象主观幸福感的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
4.2 研究对象症状经历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 研究对象心理一致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4.4 研究对象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
4.5 研究对象症状经历、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
4.6 MHD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 |
4.7 建议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主要结论 |
5.2 创新性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 B调查问卷 |
附录 C(已发表综述) 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MHD患者AVF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类型 |
2 调查对象 |
3 研究内容 |
4 调查工具 |
5 问卷的收集 |
6 伦理学原则 |
7 质量控制 |
8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1 MHD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2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状况 |
3 MHD患者应对方式及家庭支持情况 |
4 被调查的MHD患者应对方式、家庭支持与AVF自我护理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5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的单因素分析 |
6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行为的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特征 |
2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现状 |
3 MHD患者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现状 |
4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的关系研究 |
5 影响MHD患者AVF自我护理的一般资料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1 结论 |
2 创新性 |
3 局限性 |
4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综述 MHD患者AVF自我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9)基于Roy适应模式自制饮食计划对血透患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研究背景 |
1.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现状 |
1.2 照顾者在患者饮食中的作用 |
1.3 饮食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
1.4 Roy适应模式 |
2.主要概念 |
2.1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 |
2.2 主要照顾者(PC) |
3.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4.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方案 |
1.MHD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饮食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 |
1.1 问卷的初步构建 |
1.2 德尔菲专家咨询 |
1.3 初始问卷形成 |
1.4 预调查 |
1.5 统计学方法 |
2.研究对象 |
2.1 样本量选择 |
2.2 患者的诊断标准 |
2.3 患者的纳入标准 |
2.4 患者的排除标准 |
2.5 患者的剔除、脱落、终止标准 |
2.6 PC的入选标准 |
2.7 PC的排除标准 |
3.干预方法 |
3.1 试验方案 |
3.2 成立研究小组 |
3.3 对照组 |
3.4 试验组 |
4.观察指标和评定方法 |
4.1 观察指标 |
4.2 评定方法 |
5.质量控制 |
6.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1.问卷编制结果 |
1.1 函询结果 |
1.2 预调查结果 |
1.3 正式问卷的形成 |
1.4 信度分析 |
1.5 效度分析 |
2.基线资料 |
2.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2.2 主要照顾者的一般资料 |
2.3 ALB和 HGB值 |
2.4 生活质量、照顾者饮食知信行、营养状况、饮食依从性得分 |
3.基于RAM的评估结果 |
4.患者适应水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4.1 内部因素 |
4.2 外部因素 |
5.目标制定结果 |
6.强化教育结果 |
7.饮食方案干预结果 |
7.1 两组患者ALB值 |
7.2 两组患者HGB值 |
7.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 |
7.4 两组患者营养状况得分 |
7.5 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得分 |
7.6 两组主要照顾者饮食营养知信行得分 |
第四章 讨论 |
1.问卷编制分析 |
2.基线资料分析 |
2.1 一般资料分析 |
2.2 患者测量指标分析 |
3.基于RAM下的饮食方案制定过程分析 |
4.干预效果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1.研究结论 |
2.创新性 |
3.局限与展望 |
3.1 研究的局限 |
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病人提供的主观整体营养状况评量表 |
附录2 肾脏病生活质量量表(KDQOL-SFTM) |
附录3 饮食依从性量表(RABQ) |
附录4 第一轮专家函询 |
附录5 第二轮专家函询 |
附录6 正式问卷 |
附录7 营养物质的饮食交换表 |
附录8 主要食物成分表 |
附录9 医院伦理材料 |
附录10 知情同意书 |
文献综述 综合饮食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影响的Meta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维持行血液透析患者现存问题 |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问题 |
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营养干预现状 |
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护理干预现状 |
6.研究目的及意义 |
7.研究路线 |
第一部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饮食自我管理体验质性研究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访谈资料分析 |
2.研究结果 |
2.1 主题一:饮食相关知识学习体验 |
2.2 主题二:饮食信念和态度形成体验 |
2.3 主题三:相关行为管理体验 |
3.讨论 |
第二部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 |
1.对象与方法 |
1.1 条目池构建 |
1.2 德尔菲专家函询 |
1.3 预调查 |
1.4 问卷条目筛选 |
1.5 问卷信效度评价 |
2.结果 |
2.1 条目筛选 |
2.2 问卷信度评价 |
2.3 问卷效度评价 |
3.讨论 |
3.1 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的意义和必要性 |
3.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的评价 |
3.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的构建流程合理 |
3.4 局限性 |
第三部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初步应用 |
1.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调查指标及工具 |
1.3 调查过程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 |
2.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得分情况 |
2.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得分与营养学相关指标相关性 |
2.4 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得分的单因素分析 |
2.5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
2.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得分和健康相关生存质量相关分析 |
3.讨论 |
3.1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现状 |
3.2 维持行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得分影响因素分析 |
3.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相关性分析 |
3.4 局限性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维持性血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与评价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相关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四、加强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自我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阶段性康复教育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相关知识认知的影响[J]. 林芷珊,陈晓敏,黄白茹,谭超,戴裕妹. 黑龙江医学, 2021(16)
- [2]人文关怀联合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透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武蓓蓓,陈瑶,黄素芳. 心理月刊, 2021(21)
- [3]内瘘专项护理对维持性血透动静脉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刘丽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12)
- [4]自我效能理论结合微信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 陈佳丹.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18)
- [5]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分析及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D]. 康雄.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6]基于PMT的健康教育对血透患者自体内瘘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D]. 郭悦.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7]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经历、心理一致感与主观幸福感相关性研究[D]. 高士红. 延边大学, 2021(02)
- [8]MHD患者AVF自我护理与应对方式、家庭支持的相关性研究[D]. 陈一超. 石河子大学, 2021(02)
- [9]基于Roy适应模式自制饮食计划对血透患者的影响[D]. 刘明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10]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知信行问卷编制及初步应用[D]. 许远.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