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淮河水质基本达标

2000年淮河水质基本达标

一、淮河水质基本实现2000年达标(论文文献综述)

陈敏[1](2020)在《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文中认为农村饮水安全是世界性难题,联合国及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等和各个国家都高度重视。我国也不例外:近40年来先后投资1.5万亿元、新建1100多万处农村饮水工程、覆盖近10亿农村居民。从工程覆盖面看,我国应已全面解决了农村居民饮水问题。但调查和统计显示,情况并不乐观,农村饮水数量上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价格上供高于求、质量上供低于求等矛盾问题处处存在(陈敏,2020)。一方面是有水供给但无人使用,农村地区尤其是南方农村存在大量饮水工程被抛荒,供能闲置50%以上,水利部暗访统计也证实有50%左右的农村饮水工程表现为不可持续;长江水利科学院对重庆试点区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评价,只有38.5%达到可持续标准。另一方面是有部分农村居民没有水用或者有人乱用水、浪费水的情况并存,大量农村居民依旧过着喝望天水的生活,包括部分工程覆盖范围的居民,也有居民挥霍着政府提供的福利水、免费水。可见,有工程覆盖≠有产品供给,有供给≠有效供给,百姓有需要≠市场有需求。农村饮水为什么会大量出现“有供有需但非有效”的情况?这是国内外众多专家持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是有效的农村饮水制度安排?为什么要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创新?如何进行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研究目标有三:一是把握农村饮水供给的变动规律、本质属性、现实需求和阶段性特征;二是明确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安排及其内在机理;三是揭示制约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具体制度因素及其形成机理,并提出相应的制度创新思路和具体建议。研究思路是: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农村饮水的产品属性入手,以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为目标,以明确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总体思路和现实条件为切入点,试图通过构建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分析模型,对农村饮水市场供给有效性进行检验,对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的制度创新重要性和制度创新内容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从农村饮水制度设计冲突、农村饮水供给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农村饮水融资投入制度困境等维度,分析相关制度的缺陷及其内在机理,并提出相应制度创新的方向和建议,以期为更好地调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个积极性、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克服“泛市场化”“泛公益化”两种错误认识,进而构建实现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有:(1)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应具有优先保障地位(第3章)。通过追溯农村饮水安全的发展历程,并与其他类似公共产品比较分析,可得到农村饮水安全具有基础性和致命性、垄断性和群体性、阶段性和反复性、区域性和差异性、资源性和流动性等本质属性和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供过于求与供不应求交织等阶段性特征,其需求具有钢性强、受众宽、空间大等特点,在农村所有公共产品供给中具有优先地位。(2)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安排的关键是厘清政府和市场的权责范围并充分发挥两者的作用(第4章)。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既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百姓饮水中市场需求部分和基本需求的市场有效部分由市场主体按照市场法则进行供给;又要发挥政府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兜底保基本民生中作用,对基本需求中的市场失灵部分,应该由政府兜底保障,政府既不能越位,更不能错位、缺位。(3)市场失灵是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市场的主体表现(第5章)。通过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推导当前1100多万处农村供水工程可能存在的360种市场供需情形中,只有72种市场有效,这意味着理论上农村饮水市场80%会失灵,为政府参与农村饮水供给提供了理论依据。(4)改进和创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是政府当前破解农村饮水有效供给难题的有效途径(第6、7、8章)。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建设时期已经结束,饮水供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发生深刻变化,通过考察搜集到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的38个农村饮水制度,发现之前以工程为中心、以投资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的农村饮水制度难以适应新矛盾、新任务,需要与时俱进地进行改进和创新,通过创新建立以分区定性、分段定责、分量计价的农村饮水安全制度体系,包括总供给-总销售制度(CS-CS制度)、阶段水价制度、城乡联动联调水价制度、“双通道”决策制度、专用水票“需求侧”直补制度、内部交叉补贴制度等,释放制度红利、巩固建设成果,既可提高投资效益,又可增强百姓福祉。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提出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按照覆盖范围和缺失危害程度标准,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分区(ABCD)设计理论,并发现农村饮水处于A区的优先地位。并按照供需关系和市场原则,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市场进行分区,划分了市场和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界限,发现农村饮水刚需部分(ac C)在农村公共产品保障中的特殊地位。农村公共产品和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有助于回答“农村饮水安全是不是公共产品”“农村饮水为何需要优先供给”“如何厘清市场和政府在供给农村饮水职责的界限”等基本问题。(2)构建融合“价格控制”和“供求干预”为一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基于农村饮水安全分区供给理论,本文构建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市场分析模型,把农村饮水需求分解为基本需求(公益品)和非基本需求(市场产品),进一步厘清政府和市场在农村饮水有效供给中的职责边界。这一研究结论可为在减轻政府负担中压实政府责任、在增加企业责任中促进企业发展,把原来解决农村饮水问题的“独木桥”路径变成“双通道”提供依据。(3)基于“卡尔-希克斯标准”构建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本文从定性制度、责任制度、融资制度等9个方面,考察了3个层面、38个农村饮水制度的效率,剖析了制度失灵的内在机理,并按照“卡尔-希克斯标准”进行制度改进,创新了农村饮水有效供给制度体系,回答了“农民可用多少水、交多少费”“政府该尽什么责、补多少钱”等长期困扰农村饮水安全有效供给的基本问题。

何欣霞[2](2020)在《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均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湖泊湖荡网/圩养殖大量兴起。湖泊湖荡网/圩养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日益增长的水产品需求,但网/圩养殖侵占了大量的自由水面,造成湖泊湖荡水面景观破碎化、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严峻的水生态环境问题,湖泊湖荡水生态系统健康面临巨大压力和挑战。因此,开展湖泊湖荡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和空间格局优化研究,对于湖泊湖荡的生态治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江苏省里下河地区41个湖泊湖荡为对象,收集了湖泊湖荡群多时相遥感、水文、水质及水生态等基础资料,分析了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过程及其驱动因素,揭示了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方案。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环境影响:1985-2018年间,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剧增,其中1995-2000年间破碎化程度增长率最高,主要是1995年渔业股份合作制经济形式的出现,推动了围圩养殖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近年来湖泊湖荡保护政策颁布,部分湖泊湖荡实施退圩还湖计划,效果显着。非汛期绿藻门密度、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汛期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均与斑块密度显着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6、-0.28和0.33,表明破碎化程度越高,湖泊湖荡群的水质水生态质量越差。(2)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建立了适用于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其中压力包括驱动因子;状态包括水安全、水生生物、水生境、景观格局;响应包括水空间与政策规划。结果表明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介于1.37-4.83,其中绿洋湖的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最小(1.37),喜鹊湖的水生态健康综合指数最大(4.83);景观斑块破碎化程度的增长,造成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整体处于亚健康状态,而破碎化程度最大的绿洋湖水生态系统处于不健康的状态。(3)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围绕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服务功能(洪水调蓄、水质净化、湿地保育、种质资源保护、自然与人文景观供给)需求,对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修复进行时空优化,建议在时间上优先对绿洋湖、得胜湖、陈堡草荡、耿家荡、崔印荡、菜花荡等6个破碎化程度较高且健康状况较差的湖泊湖荡进行格局优化;空间上除具有种质资源保护生态功能的湖泊湖荡水域可进行绿色生态养殖外,其它湖泊湖荡水域应禁止或者退出围圩养殖。该研究表明,结合遥感数据和水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能有效建立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与水环境生态健康之间的定量关系,从而指导湖泊湖荡群生态修复的时空格局设计,为今后区域性湖泊湖荡修复规划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林玉萍[3](2020)在《荣光与束缚:一个草根环保组织的发展史 ——以“H组织”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政府职能外溢以及社会领域自主意识的觉醒,我国的社会组织迅速成长。在国家治理结构转型和加强社会建设的背景下,社会组织的发展成为学界讨论焦点。大量研究从结构性视角出发,使用“公民社会”和“法团主义”等理论探讨社会组织相对于国家的权力位置。但以上基于单一维度的研究视角在分析复杂的经验现象时,暴露出解释力不足的问题。因此,近年研究逐渐细化“国家”的形象,揭示国家内部存在的多层级治理机制及其目标差异,却大多忽略了对社会内部生态的描绘。基于以上问题,近年来的相关研究从能动性视角出发,以社会组织为描述主体对我国社会组织的生存环境做出审视,并揭示出社会组织在当今中国社会语境下的独特生存智慧与行动策略。能动性视角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了社会组织的内部生态以及行为逻辑,但也必须注意到,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对社会组织的静态分析层面。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一个草根环保组织发展历程的深度描摹,描写草根组织内部的具体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具体问题如下:(1)在组织社会学的视域下观察,草根组织在其成长历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演变?(2)组织的演变过程与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有怎样的关联?通过案例可以发现,草根组织的演变主要体现在资源动员能力、项目内容转变和与当地政府的关系三个维度。另外,创始人的个人情感是组织成立的强大驱动力,草根组织的价值诉求与发展方向呈现出鲜明的个人色彩。草根组织的演变被裹挟在内部生态牵引与外部环境约束的巨大张力之中,其中草根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都对组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徐敏,张涛,王东,赵越,谢阳村,马乐宽[4](2019)在《中国水污染防治40年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效。本文通过回顾我国水污染防治发展历程和总结不同阶段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特点,提出了面向2035年水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建议,以期为2035年美丽中国水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童国平[5](2019)在《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的效率研究和驱动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淮河流域农业生产活动造成了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了流域整体及各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环境的健康状态。由于流域农业生产存在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化肥等水污染严重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灰水足迹概念的引入可以充分了解淮河流域农业水污染现状,也为农业化肥等污染物的投入对水资源数量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灰水足迹效率相关研究将有利于探究农业灰水足迹和农业经济产出之间的有效性关系,对于深入指导流域农业生产活动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首先,本文详细阐述淮河流域农业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的发展现状,借鉴Hoekstra等提出的灰水足迹理论及方法,从种植业、畜牧养殖业和水产养殖业三个部门测算了2000-2015年淮河流域的农业灰水足迹,并分析了各部门及流域整体的农业灰水足迹的时间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运用DEA-BCC模型核算了淮河流域的静态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并以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探讨分析了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时空变动,从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角度分析了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变动的外部影响因素。最后,基于扩展的Kaya恒等式和LMDI模型分解出农业经济、化肥强度、灰水产出规模、农业环境和耕地资源五大效应对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变动的驱动贡献量,并按照各驱动效应的贡献率将淮河流域各地区划分不同的驱动模式。论文主要研究结果为:(1)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测算中发现,2000-2015年农业灰水足迹呈现“Λ”型发展形状,总体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河南省农业灰水足迹区域占比最大,江苏次之,山东最小,农业水污染状况从上游到下游逐渐改善,水环境质量逐渐提升;同时,灰水足迹部门比重最大的是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次之,水产养殖业比例仅占10%以下。(2)淮河流域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核算中发现,2000-2015年间的平均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值在0.6上下小幅波动,总体效率水平较低,有待提高;另外,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值区域排序为:山东>江苏>安徽>河南,表现出从内陆上游地区向东部下游沿海地区逐渐递增的地域差异性。(3)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因素分解中发现,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的农业经济效应、灰水产出规模效应和耕地资源效应为正向效应,化肥强度效应和农业环境效应为负向效应,其中农业经济效应是提升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最关键的内部驱动因素。根据各地区驱动因素效应值可以划分为单驱动效应、双驱动效应和三驱动效应,其中单驱动效应模式包括以农业经济效应主导的模式I和以灰水产出规模效应主导的模式II,双驱动效应模式是以农业经济效应和农业环境效应共同作用下的模式Ⅲ,三驱动效应模式是以农业经济效应、农业环境效应和耕地资源效应相互作用的模式IV。(4)针对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应将河南省的种植业作为水污染重点治理区域和部门,充分发挥农业经济效应的正向驱动效应,依靠农业技术进步给农业发展转型提供强大动力,还需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等投入,进一步降低化肥强度效应来促进化肥利用效率的提高,最终提高农业灰水足迹效率。

亓军红[6](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研究说明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白辉[7](2019)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为此而开展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又未能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建立输入响应关系。虽然国际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国情和基础的不同,一些技术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还难以适用,亟需提出适合我国水质目标管理核心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为此,本文针对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等关键技术难点开展了方法创新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实践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多重水质目标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多重水质节点控制的处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划分水环境容量计算单元。考虑混合区水质达标和多重水质控制断面达标要求,在水环境容量解析计算模型基础上引入混合区范围计算方法和水质节点控制方法,建立了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同时实现混合区控制和多重水质节点控制。(2)提出了水环境承载力是由水体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质量共同决定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在水环境容量承载率和水质承载率计算方法相互修正基础上,依据内梅罗指数方法,构建了多类型污染指标的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结合水环境管理预警需求,参考国际通行安全标准界限,将水环境承载力划分为超载、临界承载和可承载三个等级。(3)提出以三级水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以此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初始分配主要考虑区域整体污染物减排技术潜力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次级分配主要考虑分配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同时通过引入基尼系数法对区域污染物总量最终分配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4)根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构建了一套包括基于负荷历时曲线(LDC)的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流域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方法、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等5个关键方法的,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基本涵盖了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各个环节。(5)通过将所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应用研究,确定了河南省的总量控制目标,将总量控制目标在各地区之间进行了分配,并将各地区污染物总量分配到工业、城镇生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等点源,污染物总量分配结果比此前实施的总量控制更符合区域的特征,体现了各地区的差异性,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具有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现实针对性,能很好的揭示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有力服务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质量双控目标,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使用,能为中国基于水质改善目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实施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对中国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吴玲玲[8](2018)在《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颍河TMDL计划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依托“十三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重大专项“沙颍河流域差异化水质目标管理与多目标智能管理平台构建”课题,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选择颍河周口以上子流域,借鉴美国最大日负荷(TMDL)计划制定框架,以我国现行的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COD和NH3-N为控制对象,构建了研究区域最大日负荷动态模拟模型,开展了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区域TMDL研究,拟为我国全面推行排污许可提供技术示范与支撑。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MIKE11模型,构建了颍河子流域TMDL计算模型系统。结合研究区域水文与环境特征,选择MIKE11降雨径流模块(RR)、水动力模块(HD)、对流扩散模块(AD),构建了研究区域TMDL计算模型系统,可实现产汇流与及其水量水质模拟。(2)基于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了河网概化,参数率定与模型验证,建立了颍河子流域TMDL计算模型。模型率定和验证结果表明:河流糙率在0.0225-0.03之间,水位和流量验证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7%与19.7%;COD衰减系数为0.13/d,NH3-N衰减系数为0.09/d,水质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4%~13.4%。所建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研究区水动力与水质变化过程。(3)优控区最大日负荷总量计划表明,在90%流量保证率下,优控区颍河登封工业用水区、颍河登封过渡区、颍河白沙水库景观娱乐用水区、清潩河长葛景观娱乐用水区、颍河禹州饮用水源区、颍河临颍-郾城农业用水区COD最大日负荷总量分别为844.7kg/d、430.48kg/d、1464.83kg/d、124.78kg/d、229.5kg/d、1161.22kg/d,NH3-N最大日负荷总量分别为42.23kg/d、21.52kg/d、168.57kg/d、13.99kg/d、13.29kg/d、99.06kg/d。

刘倩倩[9](2017)在《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预测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其中,水资源问题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水资源脆弱性作为研究区水安全状况的度量,可以量化表现出水资源的脆弱性程度。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和预测研究则是在水资源脆弱性的基础上,结合流域自有的特征,对研究区当前和未来的水资源脆弱性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从而反映出流域水资源在多种影响因素下的受损程度,并预估不同情景下研究区未来的水安全状况。本文首先根据现有研究和流域水资源的特征,对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了定义,并确定了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研究框架。其次,在流域水资源脆弱性定义的基础上,通过频数分析和因素分类(NHC)分级构建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了水量、水质、洪涝灾害、旱灾4个一级指标,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承载因素3个二级指标,并采用熵权法和线性加权法构建了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模型。再次,本文集成了粗糙集理论和BP神经网络两种方法,采用改进了的盲目删除法对指标体系进行降维,通过BP神经网络拟合评价指标与脆弱度之间的映射关系,构建流域水资源脆弱性预测模型。最后,本文以淮河流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对2000年2014年淮河流域整体及流域内的四个省份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时间上,15年间除2009年脆弱性有所恶化,淮河流域整体水资源脆弱度数值呈下降的趋势,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逐渐好转,且流域内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的水资源脆弱性在15年间也均有所缓解;在空间上,淮河流域水资源自西向东越来越脆弱,江苏省的水资源脆弱性始终最严重,河南省则相对较轻。同时,本文根据《淮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20122030年)》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并结合淮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现状的评价结果,选择了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堤防保护人口数量比、有效灌溉面积比4个指标为变量,并设置了3种情景,讨论在不同力度的管理下淮河流域未来的水资源脆弱性状况。结果表明随着流域水资源管理力度的增强,淮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好转越来越明显,且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好转程度大于指标变化的幅度。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指标变化幅度相同的情况下,更大的管理力度给流域水资源脆弱性带来的改善幅度也会越来越大。

刘文杰[10](2017)在《小清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回顾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水作为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不仅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元素之一,也是制约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口不断增加,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管是生活用水还是工业用水都需要大量的水资源,产生的废水排入外环境,造成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几十年来,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措施来力图改善越来越严重的水污染状况,水污染恶化的势头得到了一定的遏制。小清河流域是连接省会城市经济群与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纽带,对山东省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清河流经区域是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人口比较密集,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高,作为沿途主要的纳污河流,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入小清河。在多年快速的经济发展后,小清河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沿岸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多年来,山东省政府和沿途各市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小清河进行治理,水质有所改善,但目前仍是山东省水环境质量最差的流域之一。本论文通过对小清河流域的水环境治理政策进行回顾分析,研究相关政策实施后流域水环境状况改善情况,综合评价水环境保护政策的环境效益,对于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后续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小清河流域各个时期实施的水环境保护政策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的基础上,自小清河源头至入海口选取睦里庄、还乡店、大码头、辛丰庄、浮桥以及石村断面为研究对象,分析各断面主要污染物在1991年-2014年的水质达标情况、污染物排放控制情况以及废水处理率变化情况,并结合各时期所实施的水环境保护政策,评价其水环境效益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发现,1991年至2014年间,在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下,小清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各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明显的下降,2014年,除上游还乡店、大码头及辛丰庄断面氨氮浓度仍不能达标外,其余各断面水质均能够达到相应水质标准;流域内各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能够达到10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均达到较高水平;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与水质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当治理政策实施力度加大时,流域各断面水质得到提升,而一旦政策实施出现不连续,水质会出现恶化。最后基于以上分析,分析了小清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二、淮河水质基本实现2000年达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河水质基本实现2000年达标(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结构框架
    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1.4.1 数据来源
        1.4.2 数据处理
    1.5 研究重难点及创新
        1.5.1 研究重难点
        1.5.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动态、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
    2.1 研究动态
        2.1.1 文献综述
        2.1.2 研究述评
    2.2 基础理论
        2.2.1 制度经济学理论
        2.2.2 公共产品理论
        2.2.3 马斯诺需要层次理论
    2.3 相关概念
        2.3.1 农村饮水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2.3.2 制度变迁与制度创新
        2.3.3 阶梯水价与阶段水价
第3章 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历程及其特征
    3.1 发展历程
        3.1.1 安全标准演变历程
        3.1.2 规划法规完善历程
        3.1.3 水源管理制度变迁
    3.2 比较分析
        3.2.1 与城市饮水比较
        3.2.2 与农村公路用电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供给比较
        3.2.3 与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社会事业类产品供给比较
    3.3 需求分析
        3.3.1 基础性需求:刚性强
        3.3.2 广泛性需求:受众宽
        3.3.3 发展性需求:空间大
    3.4 基本特征
        3.4.1 基础性和致命性
        3.4.2 垄断性和群体性
        3.4.3 阶段性和反复性
        3.4.4 区域性和差异性
        3.4.5 资源性和流动性
        3.4.6 分散性和季节性
    3.5 阶段特征
        3.5.1 公益性和经营性杂糅
        3.5.2 规模效益和规模不经济并存
        3.5.3 基本需求和非基本需求混合
        3.5.4 建设不标准和运行不规范叠加
        3.5.5 社会供给和自我供给交叉
        3.5.6 供过于求和供不应求交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
    4.1 制度创新的主流目标
        4.1.1 以居民为中心的制度体系
        4.1.2 形成闭环的制度体系
        4.1.3 遵循本质属性、阶段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制度体系
    4.2 制度创新的基本方法
        4.2.1 注重“卡尔多改进”追求效益最大化
        4.2.2 注重上下结合内外互动体现实用性
        4.2.3 注重前后比较左右借鉴凸显均衡性
    4.3 制度创新的外部环境
        4.3.1 统一的思想认识
        4.3.2 扎实的经济基础
        4.3.3 成功的经验借鉴
        4.3.4 庞大的工程系统
        4.3.5 归位的政府职能
    4.4 制度创新的内部条件
        4.4.1 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
        4.4.2 逐步异化的制度目标
        4.4.3 非均衡的制度效应
    4.5 制度创新的考核指标
    4.6 制度创新的基本设想
        4.6.1 市场有效的判断标准
        4.6.2 制度有效的制约因素
        4.6.3 制度创新的关键问题
        4.6.4 制度创新的现实局限
    4.7 制度创新的基本逻辑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创新的市场特征
    5.1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设计
        5.1.1 模型选择:三种常见市场分析模型比较
        5.1.2 模型设计:农村饮水安全市场分析模型
        5.1.3 模型说明:重要节点和区域
    5.2 质量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供给-需求分析
        5.2.1 基本类型
        5.2.2 有效性分析
    5.3 价格要素对市场有效性影响:成本-收益分析
        5.3.1 基本类型
        5.3.2 有效性分析
    5.4 农村饮水安全市场有效性综合分析
        5.4.1 模型分析及结果
        5.4.2 主要特点
    5.5 调查数据分析
        5.5.1 抽样调查分析
        5.5.2 典型调查分析
        5.5.3 居民反馈数据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设计冲突及创新
    6.1 制度设计冲突的主要表现
        6.1.1 产品定性模糊化:混淆不准的定性制度
        6.1.2 供给质量理想化:高标低配的水质制度
        6.1.3 供水类型单一化:人畜同饮的供给制度
    6.2 制度设计失灵的内在机理
        6.2.1 定性制度失灵分析
        6.2.2 质量制度失灵分析
        6.2.3 分类制度失灵分析
    6.3 制度设计创新的基本思路
        6.3.1 分区定性制度创新
        6.3.2 “双通道”决策制度创新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农村饮水安全责任主体制度落地矛盾及创新
    7.1 制度落地矛盾的主要表现
        7.1.1 责任落实基层化:“层层下移”的责任制度
        7.1.2 融资主体空心化:“补助”“配套”的融资制度
        7.1.3 运行管理公地化:抓大放小的运管制度
    7.2 制度落地矛盾的内在机理
        7.2.1 责任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2 融资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2.3 运管主体制度失灵分析
    7.3 责任制度创新的基本思路
        7.3.1 分段定责制度创新(CS-CS制度)
        7.3.2 创新绩效评价制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农村饮水安全融资投入制度的两难困境及创新
    8.1 融资投入两难的主要表现
        8.1.1 资金分配均等化:数人头的投入制度
        8.1.2 产品定价市场化:“以水养水”的定价制度
        8.1.3 运管补贴低效化:逆向刺激的补贴制度
    8.2 融资投入两难的内在机理
        8.2.1 投入制度失灵分析
        8.2.2 定价制度失灵分析
        8.2.3 补贴制度失灵分析
    8.3 融资投入制度创新思路
        8.3.1 “阶段水价”制度创新
        8.3.2 “需求侧补贴”制度创新
    8.4 算例
        8.4.1 现行制度导致工程荒废
        8.4.2 实行制度保基本运行
        8.4.3 创新制度多方受益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分区治理是破解农村公共产品治理失效的有效方式
        9.1.2 市场失灵是农村饮水安全市场供给的基本特征
        9.1.3 统筹推进是创新农村饮水安全制度的必由之路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主持(研)课题

(2)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2.2 湿地空间格局优化
        1.2.3 研究切入点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水质水生态现状分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水文气象
        2.1.3 河网水系
        2.1.4 社会经济
        2.1.5 湖泊湖荡群
    2.2 湖泊湖荡群水质与水生态现状分析
        2.2.1 水质水生态监测方案
        2.2.2 水质水生态评价方法
        2.2.3 水质现状分析
        2.2.4 水生态现状分析
        2.2.5 小结
第三章 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环境影响
    3.1 景观格局演变及其水环境影响分析方法
        3.1.1 多时相遥感解译
        3.1.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
        3.1.3 空间代替时间
    3.2 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
        3.2.1 斑块类型水平指数变化
        3.2.2 景观水平指数变化
        3.2.3 景观格局时空演变
        3.2.4 驱动机制分析
    3.3 湖泊湖荡群景观格局演变对水环境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4.1 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4.1.1 模型原理
        4.1.2 指标选取与测算
        4.1.3 评价方法
    4.2 湖泊湖荡群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4.2.1 评价指标测算结果
        4.2.2 水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
    5.1 湖泊湖荡群生态功能空间定位
        5.1.1 生态功能区划
        5.1.2 生态功能排序与识别
        5.1.3 生态主体功能综合性定位
    5.2 湖泊湖荡群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5.2.1 优化目标
        5.2.2 生态功能优化方案
        5.2.3 空间格局优化方案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3)荣光与束缚:一个草根环保组织的发展史 ——以“H组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本文的研究问题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结构性视角
        1、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关系的理论争辩
        2、对传统理论的修正
        (二)能动性视角
        1、对社会组织发展环境的审视
        2、对社会组织行为选择的观察
        (三)对现有成果的反思
    三、研究方法与章节安排
        (一)研究方法
        1、深度访谈
        2、参与式观察
        3、文献法
        (二)章节安排
第二章 H 组织的成立与演变
    一、H组织的成立
        (一)H组织的成立背景
        1、时代的创伤
        2、污染引发高层重视
        (二)黄太山与他的治水夙愿
        1、黄太山的“癌症心结”
        2、由记者变为民间环保人
        (三)H组织的成立过程
        (四)H组织的基本设置
    二、H组织的演变过程
        (一)早期
        1、资源动员方式逐渐多元
        2、公益项目以监督为主
        3、与政府关系从“合作”到“对立”
        (二)中期
        1、资金社会化动员能力增强
        2、增加清洁饮水项目,建立生态保护站
        3、与政府关系从“对立”到“默认”
        (三)后期
        1、资源动员能力降低
        2、项目内容亟需转型
        3、积极争取与政府合作
第三章 H组织所处的多元环境
    一、H组织的内部生态
        (一)基于个人情感的草根组织
        (二)科层制设计与“大家长”式运作
    二、H组织的外部环境
        (一)社会环境
        (二)制度环境
        1、当地政府的“一张嘴”
        2、高层政府的“一只眼”
第四章 内外部环境对H组织发展的影响
    一、内部生态对H组织发展的影响
    二、所处社会环境对H组织发展的影响
    三、制度环境对H组织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后记

(4)中国水污染防治40年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我国水污染防治发展回顾
    1.1 1995年前以点源为主的水污染防治阶段
    1.2 大规模治水的四期 (“九五”至“十二五”时期) 重点流域治污阶段
        1.2.1“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九五”计划
        1.2.2“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计划
        1.2.3“三河三湖”、三峡库区及其上游、松花江、黄河中上游等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
        1.2.4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1.3“水十条”实施后的系统治污阶段
        1.3.1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3.2 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
2 我国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特点
    2.1 逐步扩大的重点流域范围
    2.2“四位一体”的治污总体思路
    2.3 分级保护的流域水质目标
    2.4 分区控制的流域管理体系
    2.5 逐步完善的指标考核体系
3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机遇
        3.1.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美丽中国水环境构建指明了方向
        3.1.2 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改革为水生态环境保护确立了新边界
    3.2 挑战
        3.2.1 历史欠账问题整治进入攻坚期
        3.2.2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诉求不断增加
        3.2.3 水安全风险还在不断累积
        3.2.4 公众对良好水生态环境产品的需求日益提高
4 未来建议展望
    4.1 研究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目标指标体系
    4.2 建立以流域水生态环境功能分区为基础的空间管控体系
    4.3 落实“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
    4.4 健全政府、企业、公众责任落实机制

(5)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的效率研究和驱动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水污染评价研究
        1.2.2 灰水足迹研究综述
        1.2.3 DEA模型下的水资源效率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灰水足迹理论和效率测度模型研究
    2.1 灰水足迹概念
        2.1.1 水足迹概念
        2.1.2 灰水足迹概念
        2.1.3 灰水足迹效率概念
    2.2 农业灰水足迹效率评价和驱动因素模型研究
        2.2.1 农业灰水足迹测算
        2.2.2 基于DEA-BCC模型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评价
        2.2.3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2.2.4 基于LMDI模型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因素分解
第三章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测算研究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种植业发展现状
        3.1.3 畜牧养殖业发展现状
        3.1.4 渔业发展现状
    3.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测算
        3.2.1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测算
        3.2.2 淮河流域种植业灰水足迹测算
        3.2.3 淮河流域畜牧养殖业灰水足迹测算
        3.2.4 淮河流域水产养殖业灰水足迹测算
    3.3 淮河流域农业水污染时空分析
        3.3.1 淮河流域上游农业水污染时空分析
        3.3.2 淮河流域中游农业水污染时空分析
        3.3.3 淮河流域下游及沂沭泗水系农业水污染时空分析
第四章 基于DEA-BCC模型的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评价
    4.1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
        4.1.1 投入产出变量选取
        4.1.2 数据来源
        4.1.3 投入产出变量相关性检验
    4.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结果及分析
        4.2.1 基于DEA-BCC模型的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分析
        4.2.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投影分析
    4.3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分析
        4.3.1 基于时间序列的Malmquist指数评价
        4.3.2 基于空间序列的Malmquist指数评价
第五章 基于LMDI模型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因素分析
    5.1 基于比值法的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测算
    5.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分解
        5.2.1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效应时间变化分析
        5.2.2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效应区域对比分析
    5.3 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效率驱动类型分析
        5.3.1 单驱动效应
        5.3.2 双驱动效应
        5.3.3 三驱动效应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6.3 创新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1.2.2 水环境容量
        1.2.3 水环境承载力
        1.2.4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
    1.3 存在不足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2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2.1 水环境容量内涵
    2.2 水质控制目标
    2.3 水文条件确定
    2.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容量计算方法
        2.4.1 水质节点控制
        2.4.2 容量计算单元划分
        2.4.3 混合区水质控制
        2.4.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2.5 水环境容量计算步骤
    2.6 本章小结
3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3.1 水环境承载力内涵
    3.2 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3.3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3.4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3.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等级划分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4.1 区域容量总量目标确定
    4.2 总量分配的基本原则
    4.3 总量分配影响因素
    4.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总量分配方法
        4.4.1 区域总量分配技术框架
        4.4.2 基于污染减排潜力的初始分配模型
        4.4.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次级分配模型
        4.4.4 基于基尼系数的总量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研究
    5.1 方法体系构建
    5.2 基于LDC的分时域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
        5.2.1 流量历时曲线构建
        5.2.2 负荷历时曲线构建
        5.2.3 水质超标问题诊断
    5.3 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构建方法
        5.3.1 流域水环境模型的分类
        5.3.2 模型筛选原则
        5.3.3 模型适用性分析
        5.3.4 模型筛选流程
    5.4 本章小结
6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6.1 研究区域概况
    6.2 水环境问题诊断
        6.2.1 污染源状况
        6.2.2 水环境质量状况
    6.3 污染源与水质响应关系模型
        6.3.1 模型选择
        6.3.2 模型验证
    6.4 水环境容量计算
        6.4.1 水环境容量计算分区
        6.4.2 水环境容量设计条件计算
        6.4.3 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6.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6.6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
        6.6.1 容量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6.6.2 污染物初始分配
        6.6.3 污染物次级分配
        6.6.4 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6.7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建议
        6.7.1 超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6.7.2 临界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6.7.3 可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颍河TMDL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TMDL的研究历史与发展
        1.2.2 我国总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水环境质量现状
    2.2 数据来源
        2.2.1 气象水文资料
        2.2.2 污染源及其水质资料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颍河子流域TMDL计算模型建立
    3.1 TMDL计算模型系统构建
        3.1.1 污染源负荷评估模块
        3.1.2 水动力水质模拟模块
        3.1.3 TMDL计算系统
    3.2 污染源负荷评估模型建立
        3.2.1 入河排污口污染负荷评估
        3.2.2 非点源污染负荷评估
        3.2.3 污染负荷构成分析
    3.3 水动力-水质模型建立
        3.3.1 水系概化
        3.3.2 边界条件
        3.3.3 模型率定与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颍河子流域优控区TMDL计划制定
    4.1 优控区识别及现状负荷分析
        4.1.1 优先控制区及优控级别识别
        4.1.2 优控区现状污染负荷分析
    4.2 优控区最大日负荷总量
        4.2.1 水质目标及设计水文条件
        4.2.2 最大日负荷总量计算结果
    4.3 优控区污染源削减方案
        4.3.1 现状纳污能力总量控制达标评价
        4.3.2 纳污能力与TMDL对比分析
        4.3.3 基于TMDL的污染源削减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9)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来源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1.3.1 水资源脆弱性概念研究的进展
        1.3.2 水资源脆弱性评价研究的进展
        1.3.3 水资源脆弱性预测研究的进展
        1.3.4 水资源脆弱性实证研究的进展
        1.3.5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概念和内涵研究
    2.1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特征
    2.2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和内涵
        2.2.1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概念
        2.2.2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内涵
第三章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3.1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3.1.3 评价指标的选取
        3.1.4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
    3.2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模型
        3.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2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模型的构建
第四章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预测模型的构建
    4.1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约简
        4.1.1 粗糙集理论
        4.1.2 指标约简的方法
    4.2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预测模型的构建
        4.2.1 BP神经网络理论
        4.2.2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预测模型的拟合
    4.3 粗糙集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集成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研究区概况
        5.1.1 自然环境概况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2 淮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现状评价
        5.2.1 数据来源及其无量纲处理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5.2.3 流域水资源脆弱度的计算
        5.2.4 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结果分析
    5.3 不同情景下淮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的预测
        5.3.1 数据离散化处理
        5.3.2 基于粗糙集的指标体系的约简
        5.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的构建
        5.3.4 不同情景下淮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预测与分析
    5.4 淮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中的创新点
    6.2 研究结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小清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回顾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政策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位置和范围
        2.1.2 河流水系
        2.1.3 气候气象
        2.1.4 水文地质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小清河流域水污染状况
        2.3.1 水质状况
        2.3.2 水功能区的达标分析
        2.3.3 小清河流域水污染成因分析
第三章 小清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回顾
    3.1 水质污染调查和规划管理阶段(1980-1987)
    3.2 总量控制与综合治理阶段(1988-1998)
    3.3 治理还清阶段(1999年至今)
    3.4 小结
第四章 小清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环境效应分析
    4.1 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4.1.1 水质指标的选取
        4.1.2 监测断面的选择
        4.1.3 数据来源
        4.1.4 干流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分析
    4.2 废水排放及处理状况分析
        4.2.1 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分析
        4.2.2 济南段污水排放变化及污水控制状况分析
        4.2.3 淄博段污水排放变化及污水控制状况分析
        4.2.4 滨州段污水排放变化及污水控制状况分析
        4.2.5 东营段污水排放变化及污水控制状况分析
        4.2.6 潍坊段污水排放变化及污水控制状况分析
        4.2.7 小结
    4.3 小清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的环境效应分析
        4.3.1 污染物排放变化与水环境保护政策的效应分析
        4.3.2 水质变化与水环境保护政策的效应分析
        4.3.3 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分析
第五章 水环境保护政策存在问题与建议
    5.1 水环境保护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5.2 小清河流域水环境保护的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淮河水质基本实现2000年达标(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饮水安全供给的制度研究[D]. 陈敏. 西南大学, 2020(05)
  • [2]里下河地区湖泊湖荡群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空间格局优化[D]. 何欣霞.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荣光与束缚:一个草根环保组织的发展史 ——以“H组织”为例[D]. 林玉萍. 上海大学, 2020(06)
  • [4]中国水污染防治40年回顾与展望[J]. 徐敏,张涛,王东,赵越,谢阳村,马乐宽. 中国环境管理, 2019(03)
  • [5]淮河流域农业灰水足迹的效率研究和驱动因素分析[D]. 童国平. 南京林业大学, 2019(05)
  • [6]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 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基于水质目标管理的颍河TMDL计划研究[D]. 吴玲玲. 南京大学, 2018
  • [9]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与预测研究[D]. 刘倩倩. 南京林业大学, 2017(03)
  • [10]小清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政策回顾性评价[D]. 刘文杰. 山东大学, 2017(01)

标签:;  ;  ;  ;  ;  

2000年淮河水质基本达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