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分析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分析

一、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论文文献综述)

吴玮怡[1](2021)在《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异质性研究》文中提出区域经济差异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常态现象,具体表现为经济结构、经济发展基础、增长速度、经济总量等方面的差异。伴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差距逐渐缩小,但珠三角与其他地区的绝对差距仍不断扩大。因此,研究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对引导资源优化配置、产业合理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推动区域优势互补、差异协调发展提供科学的政策建议,从而有效促进广东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已有研究成果,考虑广东省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空间可视化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特征,反映其县域单元的空间异质性和空间相关性,揭示不同产业在县域单元的空间差异特征;综合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兴趣点数据、交通路网等数据源,通过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构建了广东省县域整体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分析模型,定量与定性分析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从整体空间格局来看,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表现为“中心-外围”的空间格局结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发展水平相似的县域在空间上趋于集聚。从局部空间自相关来看,显着“高-高”型主要集中珠三角地区,显着“低-低”型县域主要聚集在北部山区。(2)从产业结构的空间格局来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集聚特征与整体经济发展基本保持一致,高值区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核心地区。而第一产业的空间格局则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情况,高值区主要位于西翼地区。第一产业的进步并不会显着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第二产业在趋向集聚的过程中会缩小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县域对周边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扩散作用相对第二产业较弱。(3)从整体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来看,自然资源、交通区位和经济基础是影响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货币流通度和商业规模对东翼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更为明显,交通接近度、交通穿行度和经济活跃度主要作用于北部山区和东部沿海地区,而气候条件和植被覆盖度对珠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力有限。(4)从产业结构分解的驱动机制来看,自然地理因素和气候环境条件是影响广东省县域第一产业的主导因素,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更容易受交通区位状况、经济发展基础、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

马静涵[2](2021)在《东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乡经济发展等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诸多领域学者的持续关注。当前,对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是学界之中的研究热点。综合来看,国内外学者就县域经济发展层面的探索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和研究尺度,对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探索分门别类,但就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演变和影响因素等相关研究来说,还是存在一定欠缺;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方法,从定性分析转向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分析,但在空间视角方面展开的研究尚可进行一定补充和完善。基于此,本文采用数理分析和空间计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东北三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问题展开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自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东北三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格局并未发生较大的变化,但三省内部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根据三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形成的集聚和扩散地理格局来看,辽宁省的中部、南部地区和吉林省的中部地区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好的高值集聚区,而黑龙江省的北部地区则是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低值集聚区。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存在较大的内部变动,且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地区自然基础的支撑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的推动。随时间推移,东北三省县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会长期存在且进一步加剧。未来,要进一步缩小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需重视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除推动东北三省县域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外,还应综合考虑不同自然区位条件和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复杂影响;统筹安排县域地区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协调发展,以新兴技术催动新兴业态稳步前进;制定完善的人才引入和培育政策等,都是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所必须考虑到的关键问题。

张印[3](2020)在《江西省城市经济差异与联系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江西省作为以南昌市为单核心的省份,省域内部差异明显,以南昌市为中心的赣北城市和以赣州市为中心的赣南城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特征,南北差距较大,城市间的经济差异使其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江西省城市间经济差异,揭示出了城市间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同时以城市间引力值的大小探究了城市间的联系格局。综合城市间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城市间联系格局,提出了适宜于江西省城市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和对策,这将促进省域内各城市间取长补短,均衡发展,从而增强整体省域的竞争力,缩小与邻接省份的差距。本文主要分析了江西省城市间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城市间联系格局,在探究过程中,得出了以下结论:(1)首先采用绝对差异分析方法,分析了20022017年江西省地级市的人均GDP的变化特征,以2002年为初始年份,极差逐年增大,标准差也逐年增大,体现出江西省城市间经济差异增大;但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特点,江西省经济相对差异先增加后减少,接着以泰尔指数分割江西省的经济差异,得出赣北地区对经济的贡献率最大、赣南地区贡献率最少的特征;以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分析了人均GDP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了江西省县域人均GDP在空间上成正相关,特别是低值与低值在空间上呈集中分布特征,主要分布于赣南地区。(2)在研究江西省经济差异的基础上,以地级市为分析对象,研究江西省城市间的联系,以引力模型为方法,计算得出城市间引力值,综合分析城市综合质量和引力值,得出了江西省以南昌市为“龙头”城市,城市联系不平衡,“弱多强少”的联系特征;同时,分析得出了江西省城市有抱团发展的趋势,上饶、抚州、鹰潭城镇团,萍乡、新余、宜春城镇团、昌九一体化、吉泰走廊组团等城镇团的发展。(3)针对江西省城市经济差异时空演变和城市联系时空演变特征,从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城市开放和合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体制改革和城市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城市协调发展的建议。本文在以往城市经济探讨的前提下,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城市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影响时空布局的驱动因素;同时结合差异与联系的关系,探究了城市间的联系格局,打破了以往单一的研究范式。在城市经济差异和城市联系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江西省各城市间协调发展的建议和对策,为各城市的长远发展进行借鉴。

梁子婧[4](2020)在《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区域物流是我国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所依赖的中观层次和客观基础。从历史的发展和实践来看,区域物流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在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分析和变迁历程中得到了理论支持和实践验证。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大而不强、成本高、效率低,且东、中、西部物流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较为突出,成为制约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因素,阻碍着产业资源布局优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进程。江苏是我国为数不多横跨南方和北方的省份,其苏南、苏中和苏北物流发展的区域性和不平衡性特征明显,其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是我国区域物流发展非均衡的一个缩影和典型代表。以江苏为例对其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进行研究,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努力缩小区域物流发展差距的重要课题,也是践行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新理念进程中需要解决的现实难题。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内物流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分布的现实状态,其内涵是综合多样性的,不只是表面呈现出的简单差异,而是经历一个更加复杂的动态变化过程。本文遵循“理论基础—现状趋势—演变机理—对策建议”的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对现代物流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物流地理学等理论系统梳理基础上,探究本文研究基础并建立理论分析框架;从区域(江苏三大区域)和市域两个层面,从时间和空间双重维度,对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之态和之势进行多层次多视角全面解析,进一步厘清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真实状态和发展脉络,具体如下:(1)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通过对江苏省,三大区域和13市物流发展总量规模和物流业务量规模进行比较分析和配对样本T检验,并利用泰尔指数及其可分解性,探究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变化特征和趋势。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快速增长带来了区域物流空间差异在数量上日渐突出,整体呈现从南到北逐渐降低的梯度差异分布;同时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有扩大趋势,各区域物流发展差异在空间上呈现不平衡现象;这种空间差异的长期存在,伴随区域物流需求的不断增长,将会引起物流资源要素的流动并追逐其合理配置。(2)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基于对产业集聚理论研究和应用梳理,从物流业资本要素和劳动力要素集聚表现形式出发,利用GeoDa空间计量软件对不同层面江苏区域物流要素空间分布进行描述,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对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的整体和局部空间相关性和集聚程度进行分析,结合变异系数和基尼系数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并通过莫兰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对不同区域中物流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集聚扩散空间布局特征及形成路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在空间上由原来的散状斑块集聚逐渐链接,过度到苏北区域,形成片状集聚,具有投入的单向性、不易流动性;而劳动力要素集聚在空间上更多表现出单极点状集聚,由苏南区域集聚渐渐转变到苏北区域集聚,具有明显的跨越区域现象,体现出劳动力要素易流动性和利益追逐利益性,这种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非均衡集聚将导致资源要素配置有效区间和空间发生变化。(3)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基于空间布局基础理论,结合江苏省“十一五”到“十三五”物流业发展规划,立足《江苏省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等政策的基本思路,从城市物流“质量”和物流运输距离两方面构建城市物流引力模型,测算城市间物流空间相互作用能力,并引入物流隶属度对城市物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归属进行划分,揭示出江苏区域物流空间布局特征及变迁。结果得出:江苏13市区域物流“质量”差异明显,城市间物流引力强度存在着空间不均衡态势,原有的苏南,苏中,苏北区域三大格局渐渐模糊,从单极化格局逐渐转向双向开放立体的空间新格局。(4)基于以上分析,进一步借鉴并拓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确定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根本出发点—“物流生产力”,同时通过三阶段SBM模型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对江苏区域物流全要素生产率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探索区域物流生产力结构变化特征和规律,给出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驱动机制,并对其σ和β收敛性和变动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物流生产力是区域物流发展的内生变量和核心要素,物流生产力不平衡结构及状态变迁是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内在动力,其演变趋势明显存在一定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最后,依据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进一步拓展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结合江苏区域物流协调发展构想框架,给出江苏区域物流非均衡协调发展制度设计检验路径和对策建议,为江苏区域物流高质量发展和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理论和政策建议借鉴。该论文有图38幅,表格59个,参考文献211篇。

曹星星[5](2020)在《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在高投入、高消耗和高增长的背后,能源过度消耗、环境质量恶化、经济结构失衡、收入差距拉大等经济增长的质量问题逐渐凸显。因此党的十九大指出:过去的经济发展一味追求数量,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如今中国经济处于由数量转为质量的过渡期,这是时代的要求,同时说明了中国经济正向新常态的方向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高质量发展的各环节、全过程。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走向世界;2018年习总书记提出,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并将其作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基本要求。“一带一路”作为我国重要区域发展,研究其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能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提供重要基础和参照。所以探讨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明确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定位,对深化对外开放,创新发展,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在理解五大发展理念内涵的基础上,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分析了当前沿线省区经济发展现状,指出当前“一带一路”沿线省区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仍存在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环境质量恶化、地区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因此依据评价指标构建原则,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5个维度选取26个指标,构建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各省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得分,采用聚类分析、变异系数、泰尔指数等方法,对2008—2017年间中国“一带一路”沿线17个省区进行评价和分析,从时间序列、区域角度和维度角度进行差异性分析,并对17个省区进行类型划分,以便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结果表明:第一,从时间序列看,首先,2008年以来,沿线省区和非沿线省区均呈增长趋势,2013年前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略高于非沿线省区,2013年后非沿线省区超越沿线省区,但差距逐渐减小;其次从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间序列来看,2008—2012年综合得分低于平均水平,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开始高于平均水平并增长较快;最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在2013年前表现较明显,2013年后差异较小并逐渐趋于平稳。第二,分区域看,从四大区域内部差异分析得出:东南沿海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均表现出较高水平,其中海南处于落后地位,东北地区中辽宁省显示出优势地位,西南区域中重庆市表现较为突出,西北区域中陕西省脱颖而出;区域间的差异分析中,四大区域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一致,表现为东南沿海地区第一,东北地区第二,西南地区第三,西北地区排在最末水平。对区域进行差异分解发现,各个区域内部差异大于区域之间差异,从各区域内部差异来看,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顺序为:东南沿海>西北区域>西南区域>东北区域。第三,分维度看,在五大维度的整体水平中,除了开放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影响较小外,其余维度均表现促进作用,其中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四大区域的开放发展在2008—2017年间几乎没有增长,其他维度指标均表现出增长趋势;东南沿海地区的五大维度均表现领先水平,而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处于中间水平,西北地区的五大维度水平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第四,按经济发展的质量类型区分,经济发展高质量型分布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中质量型出现在东北地区、偏中西部区域,低质量型主要聚集在西北欠发达地区和西南边陲。

朱伟华[6](2020)在《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农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农业经济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推进总体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要保持农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本文在国内外学者的理论研究基础上,首先构建了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权法和加权函数法分析了 2000-2018年我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并运用泰尔指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面板回归模型等方法,揭示了我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驱动机制,旨在为促进我国城乡差距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政府和国家相关农业农村管理部门制定区域性发展政策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①从整体发展水平上看,2000-2018年中国及其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大体都可以划分为2000-2011年的持续波动阶段和2012-2018年的平稳变化阶段,并且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由东向西递降的特征;②从发展差异上看,2000-2018年全国泰尔指数处于波动下降的趋势,其变化过程与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指数相对应,其中区域间差异是驱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但在2012年后区域内差异逐渐扩大,并于2018年开始成为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且很有可能继续主导全国总差异的变动。近几年来中部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在不断扩大,而东、西部在不断降低;③从时空演变格局上看,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空间格局在2000-2012年变化较为复杂,而在2012-2018年基本维持稳定。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H-H集聚区在我国东部地区呈现团块状分布,L-L集聚区在我国西北部呈带状分布,只有安徽省和四川省分别位于L-H集聚区和H-L集聚区;④从影响因素上看,本文最终选择地区固定空间面板SLM模型作为农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影响因素的解释模型,回归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影响因素,其作用要明显大于复种指数和降水量,而工业化和城镇化则对区域农业经济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而且农业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和外溢,能够产生跨区域的极化效应。最后本文提出,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应着重提高区域农业产出效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关注区域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并对农业经济发展差异和集聚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机制进行了相关讨论。

赵月[7](2020)在《中国经济复杂性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类型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将导致我国经济复杂度的提升。揭示中国经济发展的文献资料种类丰富且数量繁多,然而针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非货币指标研究的文献依然比较缺乏,鲜有学者利用公司层面数据对国内区域进行经济复杂度测度,并与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相结合进行研究。文章旨在丰富我国经济复杂性研究和区域经济差异研究。文章选取1990年至2017年公司上市数据、县域经济数据及其它基本数据,利用Matlab、ArcGis、Stata等软件进行建模计算,测度我国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测度过程中加入了空间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确定我国经济增长差异存在空间自相关后,最终选取SAR模型与SEM模型分析我国经济复杂度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文章结论如下:第一,我国的行业发展具有多样性,且行业的多样性存在地区差异;第二,我国在经济复杂性上表现出的时间维度差异较弱,但区域空间位置经济复杂性差异较大,东部地区的经济复杂性指数较高,西部各省市后期发展潜力巨大,经济复杂性指数不断提升;第三,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大于东部地区,北部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大于南部地区,且东北差异已逐渐大于东西差异;第四,我国经济增长差异存在空间相关性,经济复杂性指数的提升对降低我国区域的经济增长差异有着重要影响;第五,投资水平、居民消费水平、教育水平、人力资本、科技创新水平的高低在空间计量模型中也显示出了与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显着的空间相关性。最后文章针对所得结论,从多角度提出了调控区域经济动态协调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兰筱琳[8](2020)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一带一路”是陆海联动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一带一路”的陆海统筹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它指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而贸易通道是陆海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跨区域互联互通的经络骨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将着眼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陆海均衡发展,既重视陆域和海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又注重二者的互动衔接,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陆海交通运输网络效率、构筑“一带一路”跨区域经贸合作“快车道”、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因此,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是“一带一路”陆海联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就多次对包括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等在内的多个“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枢纽节点进行参观考察并发表重要言论,充分肯定了这些港口对构建全球贸易网络、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两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中国与沿线国家就多项陆海贸易通道的建设发展达成了合作意向;在2019年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中,也展出了“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相关图片。这些都充分说明,无论对于世界还是中国,“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国家意义和战略价值。鉴于“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目前,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本文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作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海洋观和国际贸易理论为指导,在积极吸收西方经济学中关于陆海经济联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精髓和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界定了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特征、具体内容、作用机制等。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了统计学相关方法,以耦合协调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耦合协调程度进行评价,以GML指数模型对2007-2018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进行测度。此后,本文又以福建省“丝路海运”为案例,分析了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并使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发展前景和演进趋势,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功能布局、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经过一系列的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得出结论:从耦合协调情况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无论在陆域、海域还是陆海综合方面,贸易通道的耦合协调情况都得到了显着改善,“一带一路”倡议使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更为均衡协调。从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来看,2007-2018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呈现无效率状态,但近年来效率变化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一带一路”倡议对其沿线国家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经历了增长期、波动期而后又回归增长期,各省份2018年的陆海贸易通道联动效率远高于2007年,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愈发有效率。结合上述结论,本文提出:未来应遵循多层次多角度调整发展格局、扩展交汇试点与示范、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探索全球化的“中国方案”的联动发展思路,围绕港口展开功能布局,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发展。

于豆[9](2020)在《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邓小平先生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富起来”,平淡的语言背后,隐藏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的发展模式。东部沿海地区依据着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优势,经济发展水平遥遥领先于西部地区。近年来,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不断得到重视,国家也相继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差异在不同省内也较为显着,既有积极的一面,刺激经济增长,也会加剧区域经济冲突,催生地方保护主义。本文以安徽省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对区域经济差异现状进行分析,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策建议。首先为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成果、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点和不足。其次对相关名词、经济增长理论、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进行梳理。进而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进行了全面、客观的研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测度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过程,计算标准差、极比、变异系数、比率、相对发展率等,结果表明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先扩大后缩小,从空间布局来看,南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于北部地区。接着构建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进行综合分析,提取主成分因子,计算各地级市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进而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资本因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因素、政府因素多方面进行定性分析,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回归系数,测度各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结果表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对于安徽省区域经济增长起正向推动作用,政府因素起负面作用,其中物质资本回归系数最大,贡献度最高。最后,结合现状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根据各地级市实际发展状况,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张丹[10](2019)在《我国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现如今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科技全面发展战略也逐渐成为各国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然而,在进行科技活动的过程中,科技资源的数量和配置效率决定了科技发展的速度,对一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西部地区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主要系统之一,其科技投入绩效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对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进行评价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论文首先分析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析科技投入存在问题的原因。在科研经费投入方面,存在经费投入存在“马太效应”、投入结构类型不合理、经费投入所带来的产出较低等问题。在科技人力资本方面,存在人力资本投入不足、科研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研人员分布不均衡等问题。在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方面,主要体现在绩效评价指标不合理、绩效评价结果的反馈运用较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三个方面。究其原因,在政策方面主要包括科研政策不完善和科研制度缺乏针对性两方面原因。针对科研经费的管理缺乏可靠的经费预算、科研经费使用监管不到位、经费报销程序复杂滞后;对于人力资本方面的原因是缺乏有效的人力资本补偿、人力资本激励过于刚性、人力资本内部存在歧视;其次,通过科技投入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对各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建立超效率DEA模型从科技投入的总过程和分过程两个维度进行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测算,并将东、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进行比较分析,再利用泰尔指数对西部地区与东、中地区效率差异进行比较度量和分析,建立Tobit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在调整科技投入结构、改善科研经费管理、加强科研人员管理、优化科研管理政策、加大科研经费柔性化管理力度五大方面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表明:(1)对西部地区投入产出综合效率进行分析可知,效率值高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投入产出效率;(2)西部地区投入产出效率小于东、中部地区投入产出效率;(3)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西部地区内部差异大于中、东部地区;(4)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受到技术进步、投入结构、市场化程度的影响,人力资本质量对科技投入绩效影响不显着。

二、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现状
        1.2.1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尺度
        1.2.2 区域经济差异的评价指标
        1.2.3 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
        1.2.4 国内外研究进展的综合评述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1.3.4 章节安排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广东省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2.1.2 自然环境条件
        2.1.3 社会经济概况
    2.2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2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总体空间格局特征
        3.2.1 总体经济的空间差异分析
        3.2.2 总体经济的空间聚类分析
    3.3 基于产业结构分解的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空间格局特征
        3.3.1 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分析
        3.3.2 产业结构的空间聚类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
        4.1.1 评价指标选取说明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总体经济差异的评价指标体系
        4.2.2 基于产业结构分解的县域经济差异评价指标体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广东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5.1.2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5.1.3 模型建立的基本准则
    5.2 基于广东省县域总体经济差异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5.2.1 空间回归模型精度对比
        5.2.2 空间回归模型带宽对比
        5.2.3 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空间格局分析
    5.3 基于广东省县域产业结构发展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5.3.1 第一产业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
        5.3.2 第二产业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
        5.3.3 第三产业的空间回归模型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东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述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范围及数据来源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3 论文的创新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县
        2.1.2 县域经济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理论
        2.2.2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理论
        2.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 研究方法及区域概况
    3.1 数理统计方法
        3.1.1 极差和标准差
        3.1.2 变异系数和泰尔指数
        3.1.3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3.2 空间计量方法
        3.2.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
        3.2.2 标准差椭圆分析
    3.3 研究区域概况
        3.3.1 自然地理概况
        3.3.2 经济发展概况
        3.3.3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的差异
4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演变格局
    4.1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4.1.1 构建原则
        4.1.2 指标选择及构建
        4.1.3 指标权重计算
    4.2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分析
        4.2.1 东北三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分
        4.2.2 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分析
    4.3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时空演变
        4.3.1 全局自相关
        4.3.2 局部自相关
    4.4 县域经济发展重心演变
        4.4.1 标准差椭圆总体演变轨迹
        4.4.2 标准差椭圆省际重心演变
5 影响因素分析
    5.1 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5.1.1 多元线性逐步回归
        5.1.2 驱动因素分析
    5.2 自然区位因素分析
        5.2.1 自然因素
        5.2.2 区位因素
    5.3 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江西省城市经济差异与联系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进展综述
        1.3.2 国内研究进展综述
    1.4 研究内容、路线和结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路线
        1.4.3 章节安排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2.2.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2.2.3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2.2.4 城市网络理论
第三章 江西省城市经济差异
    3.1 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研究数据来源
    3.2 研究方法
        3.2.1 差异指数模型
        3.2.2 空间关联分析模型
    3.3 江西省经济差异的时间演变分析
        3.3.1 绝对差异分析
        3.3.2 相对差异分析
        3.3.3 江西城市经济差异的空间分割分析
    3.4 江西省经济差异的空间演变分析
        3.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3.5 江西省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江西省城市联系分析
    4.1 江西省城市结构初步分析
    4.2 研究方法
        4.2.1 城市综合质量测度
        4.2.2 引力模型
    4.3 江西省地级城市综合质量
    4.4 江西省地级城市间引力值
    4.5 江西省城市间联系空间格局分析
第五章 江西省城市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5.1 城市经济发展对策
    5.2 创新城市间协调制度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4)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托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2.3 国内外实证研究现状
    2.4 研究述评
    2.5 本章小结
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形:空间差异分析
    3.1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比较分析
    3.2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动态分析
    3.3 江苏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差异特征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态:集聚扩散分析
    4.1 理论基础与分析方法
    4.2 江苏区域物流资本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4.3 江苏区域物流劳动力要素集聚的空间分布及分解
    4.4 江苏区域物流要素集聚扩散形态特征及形成路径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之势:空间新格局分析
    5.1 理论基础与政策规划
    5.2 模型构建与指标体系设计
    5.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结构与空间格局形成
    5.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格局特性及新格局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机制:基于“物流生产力”分析
    6.1 理论基础与“物流生产力”的提出
    6.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理论解释
    6.3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演变的实证研究
    6.4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收敛效应与变动趋势
    6.5 本章小结
7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对策建议
    7.1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构想
    7.2 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制度设计及建议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1.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
        2.1.3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方法
        2.1.4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研究
        2.1.5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与概念诠释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基础
        2.2.2 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诠释
第3章 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3.1 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现状分析
        3.1.1 经济规模发展良好
        3.1.2 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3.1.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1.4 环境问题严峻
        3.1.5 对外贸易增长缓慢
    3.2 存在的问题
第4章 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过程
    4.1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4.2 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方法选择
        4.2.1 评价方法选择
        4.2.2 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
    4.3 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过程
        4.3.1 数据来源、研究区域及时段选取
        4.3.2 评价过程
第5章 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分析
    5.1 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时间序列分析
        5.1.1 沿线省区和非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时间序列分析
        5.1.2 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时间序列分析
        5.1.3 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时间序列总体差异分析
    5.2 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分区域研究
        5.2.1 区域内部差异性分析
        5.2.2 区域间差异分析
        5.2.3 区域差异分解
    5.3 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分维度分析
        5.3.1 创新发展
        5.3.2 协调发展
        5.3.3 绿色发展
        5.3.4 开放发展
        5.3.5 共享发展
    5.4 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类型划分
        5.4.1 聚类分析法
        5.4.2 聚类分析结果
第6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1.3.1 研究技术路线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可能取得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评述
    2.1 农业经济增长及其相关研究
        2.1.1 土地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2.1.2 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1.3 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2.1.4 其他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2.2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2.1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定义与特征
        2.2.2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制度分析
        2.2.3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
    2.3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2.3.1 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3.2 农业经济发展的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
    2.4 现有研究不足
第3章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时序变化与区域差异分析
    3.1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模型与方法
        3.1.1 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2 农业经济发展评价指标权重的计算
        3.1.3 农业经济发展指数的计算
    3.2 中国整体及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分析
        3.2.1 中国整体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时序变化分析
        3.2.2 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指数的时序变化分析
        3.2.3 中国整体及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各指标层的时序变化分析
    3.3 中国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差异分析
        3.3.1 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方法
        3.3.2 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东差异分析
第4章 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分析
    4.1 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
        4.1.1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省域时序演变特征分析
        4.1.2 东、中、西三大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省域时序演变分析
    4.2 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分析
    4.3 中国省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4.3.1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3.2 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第5章 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5.1 农业经济发展驱动因素选择
    5.2 农业经济发展驱动机制分析模型选择
    5.3 农业经济发展的驱动机制分析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中国经济复杂性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复杂性理论文献综述
        1.2.2 经济复杂性理论文献综述
        1.2.3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文献综述
        1.2.4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1.4.1 创新之处
        1.4.2 研究难点
第2章 研究方法、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2.1 研究方法与计量模型设定
        2.1.1 熵权法
        2.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2.1.4 泰尔指数(Theil index)
        2.1.5 莫兰指数(Moran's I)
        2.1.6 空间滞后模型(SAR)
        2.1.7 空间误差模型(SEM)
    2.2 指标选取
    2.3 数据来源
第3章 我国经济复杂性分析
    3.1 我国产业多样性分析
    3.2 我国经济复杂性分析
    3.3 我国经济复杂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分析
        3.3.1 影响变量相关性分析
        3.3.2 经济复杂性及其他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4章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1 基于县域尺度的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2 基于市域尺度的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2.1 基于时间角度的市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2.2 基于空间角度的市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3 基于省域尺度的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3.1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综合分析
        4.3.2 基于时间角度的省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4.3.3 基于空间角度的省域经济增长差异分析
第5章 我国经济复杂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5.1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初步分析
    5.2 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自相关检验
    5.3 我国经济复杂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空间影响
        5.3.1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与选择
        5.3.2 我国经济复杂性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分析
    5.4 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其他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
        5.4.1 投资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分析
        5.4.2 消费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分析
        5.4.3 教育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分析
        5.4.4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分析
        5.4.5 科技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优化行业产业类型,规划产业协同集聚
        6.2.2 积极促进居民消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
        6.2.3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引进固定投资
        6.2.4 人才教育平衡发展,合理分配教育资源
        6.2.5 稳定人力资本资源,技能素质长期提升
        6.2.6 推进科学技术创新,加强行业智能建设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范围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范围
    第四节 文献综述
        一、“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综述
        二、陆海关系相关研究
        三、研究述评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六节 论文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点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与理论
    第一节 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一、贸易通道的内涵
        二、陆海贸易通道的内涵及功能
    第二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联动发展的内涵
        二、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三、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具体内容
        四、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作用机制
        五、推动“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理论溯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海洋观
        二、马克思的国际贸易理论
        三、陆海经济联动的相关理论
        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相关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建设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一、中蒙俄经济走廊
        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三、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五、中巴经济走廊
        六、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第二节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贸易通道的建设情况
        一、中国-印度洋-非洲-地中海蓝色经济通道
        二、中国-大洋洲-南太平洋蓝色经济通道
        三、北冰洋蓝色经济通道
    第三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的联动建设情况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总体情况
        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情况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对沿线国家的贸易潜力影响分析——以中欧班列为例
        一、中欧班列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二、基于贸易强度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联系分析
        三、基于贸易潜力指数的中国与中欧班列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分析
第三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评价模型设计
    第一节 指标体系的理论选择
        一、理论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二、理论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实证筛选
        一、筛选依据
        二、实证指标体系构成
    第三节 指标体系的研究对象
第四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指标体系和权重
        二、评价方法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效率评价
    第一节 评价方法
        一、变异系数法
        二、归一法
        三、GML指数模型
    第二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三节 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省份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效率评价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二、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案例分析——以福建“丝路海运”为例
    第一节 “丝路海运”的构建意义
        一、深化港航合作,加速形成便捷高效物流网络
        二、务实陆海联动,无缝衔接“一带一路”贸易通道
        三、推出中国标准,优化服务水平和营商环境
        四、夯实合作基础,打造经贸投资新高地
    第二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践模式
        一、“港口+互联网”联动发展模式
        二、“港口+城市”联动发展模式
        三、“港口+港口”联动发展模式
        四、“港口+服务”联动发展模式
    第三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建设成效
        一、优化航线网络布局,组建“丝路海运联盟”
        二、推进陆海通道联动,延伸“丝路海运”物流链条
        三、深化对外经贸合作,提升“丝路海运”营商环境
    第四节 “丝路海运”下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二、政策保障
        三、环境保障
        四、服务保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预测分析与前景展望
    第一节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预测
        一、灰色预测模型的基本原理
        二、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一带一路”沿线陆海贸易通道运输量预测
        三、基于预测结果的“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前景分析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一、传统安全风险
        二、非传统安全风险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趋势分析
        一、陆海贸易通道网络布局加快形成
        二、陆海贸易通道外部环境持续改善
        三、陆海贸易通道结构更加合理
        四、陆海贸易通道配套设施协同建设
第八章 加强“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经济地理重组和发展格局调整
        二、扩展陆海贸易通道交汇试点与示范
        三、打造新的战略支点与开放平台
        四、助力国内发展的同时拓展全球化的“中国方案”
    第二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功能布局
        一、以港口整合提升为重点,优化陆海贸易通道集疏运体系
        二、以临海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形成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增长极”
        三、以“港口+腹地”为纽带,打造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助推器”
        四、以港口规模效应、错位竞争为原则,扩大“一带一路”辐射作用
    第三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从国际维度来看
        二、从国内维度来看
    第四节 “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投融资机制
        二、安全保障机制
        三、法律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区域经济差异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1.3.2 国内区域经济差异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创新点和不足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
2 区域经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区域经济
        2.1.2 区域经济差异
    2.2 经济增长理论
    2.3 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
        2.3.1 循环因果理论
        2.3.2 增长极理论
        2.3.3 非均衡增长理论
        2.3.4 中心-外围理论
    2.4 区域经济差异机理分析
3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分析
    3.1 安徽省整体经济概况
    3.2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指标及方法
        3.2.1 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指标
        3.2.2 区域经济差异测度方法
    3.3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3.3.1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分析
        3.3.2 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分析
        3.3.3 区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3.4 安徽省区域经济综合差异分析
        3.4.1 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构建
        3.4.2 主成分分析法
        3.4.3 综合差异结果分析
4 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4.1 区位因素
    4.2 资本因素
        4.2.1 物质资本
        4.2.2 人力资本
    4.3 产业结构
    4.4 政府因素
    4.5 面板数据模型
        4.5.1 面板数据模型基本形式
        4.5.2 面板数据模型指标选取
        4.5.3 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结论
    5.2 对策建议
        5.2.1 促进物质资本流动,实现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
        5.2.2 加强人力资本投入,提高受教育水平
        5.2.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5.2.4 减少政府干预经济,提高市场化程度
参考文献
致谢

(10)我国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区域”的界定
        2.1.2 科技投入的内涵
        2.1.3 科技投入绩效的概念
        2.1.4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非均衡发展理论
        2.2.3 区域创新理论
        2.2.4 投入产出理论
3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及绩效评价存在问题的分析
    3.1 东中西部地区科技投入产出的现状对比
        3.1.1 科技投入现状
        3.1.2 科技产出现状
    3.2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存在的问题
        3.2.1 科研经费投入不合理
        3.2.2 科技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
    3.3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3.3.1 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不准确
        3.3.2 绩效评价结果反馈的运用较差
        3.3.3 绩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
    3.4 原因分析
        3.4.1 科研管理政策及制度不配套
        3.4.2 科研经费管理过程不完善
        3.4.3 人力资本激励效果差
    3.5 本章小结
4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体系构建
        4.1.1 数据来源
        4.1.2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4.1.3 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的指标灰色关联度分析
    4.2 科技投入与产出效率分析
        4.2.1 超效率DEA模型构建
        4.2.2 实证分析
    4.3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的区域差异对比研究
        4.3.1 区域差异度量方法
        4.3.2 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区域差异度量与分析
        4.3.3 科技投入成果产出效率区域差异度量与分析
        4.3.4 科技投入经济产出效率区域差异度量与分析
    4.4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4.4.1 指标选取
        4.4.2 Tobit模型构建
        4.4.3 模型测算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水平提升的对策建议
    5.1 调整科技投入结构
        5.1.1 提高基础研究支出比例
        5.1.2 均衡区域科技投入水平
    5.2 促进科研经费协同管理
        5.2.1 实现科研经费的协同监管
        5.2.2 促进科研经费的有效配置
    5.3 加强科研人员管理
        5.3.1 提升科研人员素质水平
        5.3.2 加大科研人员激励力度
        5.3.3 完善科研人员绩效评价体系
    5.4 优化科研管理政策
        5.4.1 完善科研经费管理的相关体制机制
        5.4.2 完善科研监督制度
        5.4.3 提高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5.5 加大科研经费柔性化管理力度
        5.5.1 加强弹性化预算管理
        5.5.2 丰富科研经费资助模式
        5.5.3 提高科研经费内部控制的柔性化
        5.5.4 完善科研经费柔性化决算管理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分析与区域协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遥感与GIS技术的广东省县域经济空间异质性研究[D]. 吴玮怡.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东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马静涵.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江西省城市经济差异与联系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印.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4]江苏区域物流空间非均衡态势及演变机制研究[D]. 梁子婧.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5]中国“一带一路”沿线省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分析[D]. 曹星星.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2)
  • [6]中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时空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分析[D]. 朱伟华. 南昌大学, 2020(01)
  • [7]中国经济复杂性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D]. 赵月. 南昌大学, 2020(01)
  • [8]“一带一路”陆海贸易通道联动发展研究[D]. 兰筱琳.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区域经济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以安徽省为例[D]. 于豆. 辽宁大学, 2020(01)
  • [10]我国西部地区科技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 张丹.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与区域协调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