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设计中的土壤电阻率及其测量

防雷设计中的土壤电阻率及其测量

一、防雷设计中土壤电阻率及其测量(论文文献综述)

王理[1](2020)在《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研究及其在天塘山风电场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风能作为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在解决化石能源危机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范围内的风电场规模及风电装机容量快速增加,然而受限于选址条件,风电机组建设环境等因素影响,风电场遭受雷电事故的几率极大,风电场在雷击时的安全运行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正常情况下,当风机遭遇雷击时,雷电流将通过风机叶片传递至风电机组整个外部塔体系统,然后经过接地装置流入大地。在此过程中,若风机防雷接地装置异常,雷电流将会严重干扰或损坏风机及其内部弱电系统,影响风电场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研究如何提高风电机组防雷接地水平,保障风机在雷击事故中稳定运行具有极大紧迫性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雷电的放电过程及其对风电机组的影响,基于风电机组各部分简化模型,分析了雷电对风电机组的雷击部位和雷击率,分析了雷击事故的危害和一般防护措施;然后,结合雷电流影响机理,分析了风电场接地技术中的共性问题,引出了风电机组接地电阻概念,给出了接地装置常用降阻原理及方法;基于理论知识,以湖南天塘山风电场箱式变压器屡次遭受雷击损坏为背景,通过搭建风机叶片、塔筒、控制电缆、箱式变压器、避雷器和接地装置等设备的物理模型,建立EMTP仿真模型进行防真,结合湖南电网雷电相关数据以及实地测量风电机组附近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接地装置的完整性,分析雷电流在风机发、变机组中的运行方式;最后,分析了风电机组布局和不同雷击位置对过电压分布的影响。通过对风电场雷电暂态过电压仿真分析,了解雷击对风电场各个电气设备的影响,提出解决措施,为工程施工提供参考依据,减少雷击灾害给该风电场带来的经济损失。

张乐[2](2020)在《接地电阻测量仪电源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定期排查接地电阻测量安全隐患对于保障广播电视发射台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了避免巡检的风险、提高巡检排查工作效率,本课题针对广播电视发射台的接地系统设计了一种全数字化、具有云端数据接口的网络化接地电阻测量仪。该测量仪能为接地电阻的测量提供精密的电压与有效的驱动电流。选用全桥逆变电路作为测量仪的电压电流功率放大电路,采用数字信号控制器(Digital Signal Controller,DSC)实现电压/电流激励的闭环控制,测量结果通过通信管理控制芯片ATmega328传递给通信模块,实现测量数据上云并实现移动端数据可视化。首先分析了全桥逆变电路的工作状态和数学模型,研究了接地电阻的数值计算方法,设计了电压/电流的比例谐振PR控制器和自适应电压电流切换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系统的电压/电流反馈控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功率电路的电压/电流激励满足设计要求。设计了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全桥逆变电路、辅助电源电路、驱动电路、采样调理电路和通信电路。完成了电压与电流的闭环控制、接地电阻测量、数据通信等关键功能代码的开发,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完成了精度验证实验和接地电阻现场测量实验,实测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能够根据接地电阻阻值范围选择合理的测量模式,能适应现场测量环境,提高接地电阻测量精度。选用4G通信模块和透传平台实现了接地电阻测量数据的上云功能。接地电阻实测数据可以使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实时查询。所设计的测量仪可以实现接地电阻的自动化测量,节约人工巡检成本,提高了接地电阻测量效率。同时也为同类型电子、通信系统的安全巡检提供了无人化的实施思路。

杨小妹[3](2020)在《变电站接地系统风险评估》文中研究表明电网向着远距离、大容量、特高压、高智能方向快速发展,变电站接地网面积和故障电流也不断增大,由此引起的安全事故也时有发生。而由短路或雷击故障引起的地电位升高和电势差给发电厂、变电站内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对新建或运行中的发电厂、变电站接地系统安全性能的评估是变电站接地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整个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主要在变电站接地系统传统特性参数阈值比较评估方法的基础上,以人身安全角度计算短路接地故障发生时变电站接地系统的风险概率并基于“最低合理可行”(ALARP)原则评估该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根据评估结果给出相应的风险处理措施。同时,在保障变电站接地系统工频接地故障安全性能的前提下,研究雷击故障下暂态地电位升对站内设备的影响以及跨步电压对人体产生的电击效应,使得发电厂、变电站更安全、可靠的运行。研究了触电场景下不同体电流和体阻抗因子的人体电流及电压耐受特性,阐述了包含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的全球风险管理框架原理。以人身安全的角度介绍了变电站接地系统风险概率计算方法及风险评估流程,阐述了接地故障下的风险分级及预警技术,总结了纳入风险概率分析的变电站接地系统通用设计及性能评估流程。以500k V变电站接地系统为研究实例,借助CDEGS软件对该变电站接地系统建立仿真模型,得到土壤反演模型及接地电阻、地网电位升、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特性参数的分布情况并对其风险概率进行分析和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给出相应的预警措施。将评估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风险概率评估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通过现场试验和PSCAD仿真计算研究了雷击故障下暂态地电位升对站内二次设备的影响以及二次电缆屏蔽层不同接地方式对暂态地电位升的屏蔽效果。分析了跨步电压对人体产生的电击效应,实现雷击暂态故障下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分析。

李佳枫[4](2019)在《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仿真计算及性能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牵引负荷容量不断提升,牵引短路容量持续扩大,系统对接地网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牵引变电所接地网对整个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意义重大。目前由于所内高压开关设备成套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的面积不断减小,给系统设计带来挑战。接地阻抗值是直接衡量接地系统好与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反映接地网宏观状态的一个因素,同时反映接地网局部特性的地表电位、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也同样受到业内关注,并成为行业研究热点。本文应用恒流源在半无限大空间电位分布的格林函数理论,利用矩量法和经典镜像法编制算法程序,建立接地网导体空间分布模型,计算牵引变电所接地网接地阻抗值和场区地表电位分布和所内任意位置电位,为接地安全分析提供理论保障。本文应用MATLAB的M语言和GUI模块开发了接地网分析应用软件。软件达到对接地电阻、地表电位分布的快速分析目的,并绘制牵引变电所场区地表电位分布三维图形,直观显示其电位分布状况。通过软件能够对优化接地网导体分布、降低接地网电阻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搭建了实际牵引变电所接地网理论模型,分析其接地电阻和地表电位,与国际接地分析软件CDEGS对比,所有电位相对差值都在5%以内,与国标计算电阻相对差值在4%以内,验证了软件算法的正确性。而且软件更符合国内设计经验,对接地网的参数要求更严格。后对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进行了现场测试,数值与仿真结果基本相似,验证了软件的实用性。最后通过对变电所接地网不同接地电阻值情况下,从分析钢轨电流、地回流、钢轨电位变化趋势的角度,浅析变电所接地网阻值对接地系统带来的影响,总结降阻措施,为以后大型复杂接地网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撑。

马力[5](2018)在《季节性冻土地区变电站接地系统安全分析及降阻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季节性冻土主要存在于高海拔或者高纬度地区,该区域接地系统安全受其影响较大,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冻结后,土壤电阻率显着增加,不仅影响接地电阻,接触电压与跨步电压的值,同时还影响到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的允许值。本文对冻土地区的土壤温度变化以及发展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并通过实验对季节性冻土的土壤结构进行了测量研究;讨论了不同土壤参数下季节性冻土对接地电阻、接触和跨步电压、土壤绝缘性能和分流系数等的影响;最后研究给出了季节性冻土地区的降阻措施及有效的降阻方案。本文首先通过建立季节性冻土地区的土壤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该区域冻土的发展过程及各层的温度变化进行研究。仿真研究表明:季节性冻土的发育过程是一个最低温度层逐渐下移的过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壤中较深层的温度变化滞后于上一层温度变化;冻土最大深度时刻出现在表层土壤开始出现融化时,此时,土壤中最低温度层深度达到最低;冻土最大深度受温度振幅与平均温度的差值影响较大,差值相等时,冻结深度近乎相等。冻土持续时长同时受地表平均温度与地表温度振幅影响。然后本文仿真研究了标准地网在冻土土壤模型下,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及跨步电压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冻深是否大于地网埋深将直接影响该区域接地安全。土壤内阻主要由地表至地网之间土壤结构决定,由土壤内阻值确定的接触及跨步电压允许值更为合理,土壤内阻所确定的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值约是利用IEEE Standard 80—2000所确定安全值的1.6倍左右,适当条件下,可考虑适当放宽季节性冻土地区允许值的要求。其次本文研究了季节性冻土地区土壤冻结后对变电站地网入地短路电流的的影响规律,仿真研究发现:由于杆塔的接地体埋深要小于地网的埋深,杆塔接地装置受冻土影响更大,导致变电站分流系数急剧增加,使得原有地网设计无法满足安全标准;可以通过对变电站进出线路的临近杆塔增设垂直接地极或加大埋深来降低地网分流系数,减小其入地电流。最后通过对地网增加垂直接地极仿真研究了不同降阻措施及降阻方案对季节性冻土地区接地安全参数的影响。研究得出:垂直接地极是降低季节性冻土地区接地电阻最有效的方式,主要是其能利用底层较低电阻率的土壤进行散流。对于地网来说,最有效的降阻方案是将地网边框下沉至未冻土层,地网内部增设垂直接地极进行降阻。

苏继森[6](2018)在《风电机组的防雷接地研究及其在乳源大布风电场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风电机组因受到周边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条件及其自身高度等多重因素影响,受到雷电的侵袭几率大,如果遭遇直击雷,雷电流会沿叶片从上往下流经风机整个表层系统,最后经接地装置入地,在此过程中,风机的主要构件和风机内部的弱电系统都将受到严重干扰甚至发生损坏。在全球风电装机总容量和风电场建设规模逐年扩增的背景下,研究如何使风机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更突显其社会经济价值,对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防雷接地分析与研究具有极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论文分析了风电机组雷电灾害的主客观原因,基于雷电流对风电机组的放电过程研究的现有成果,分析了风电机组雷击特性的多方面内容,重点介绍了直击雷和非直击雷对风电机组不同部位的危害及相应防治措施,在风电机组的接地研究中,重点分析了雷击过程中机组接地装置的冲击特性机制,研究了在不同条件下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典型的风机接地装置设计结构及其主要降阻措施及原理。为更进一步对风电机组防雷接地进行研究,掌握风机雷击时不同部位的暂态过电压的分布规律,必须对风机建立电气模型进行仿真,论文依据风机通用建模数学方法,并根据严谨的计算公式计算实际模型中的参数值,运用国际通用的电磁暂态分析仿真软件ATP-EMTP搭建了单台风机主要部件模型,包括风机桨叶、机舱、塔筒、线缆、接地装置、避雷器等相关部件,建立了单台风机的雷电暂态响应分析模型,研究了部分机组构件上的雷电过电压分布情况,重点分析了分布于塔筒内部的电缆的芯线与其屏蔽层上雷电过电压,分析风机接地电阻对于雷电暂态效应的影响,同时对浪涌保护器的实际效果进行了仿真。最后在乳源大布风机的接地工程中,根据工程实际测量值,设置三组土壤电阻率区间对每台风机进行分组,以此为根据将风电场的机组接地网型式设计为A型、B型、C型三种接地网形式,通过配合使用适量膨润土降阻防腐剂有效降低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并通过论证和计算验证了三种型式接地网的多方面性能,均满足了国家相关规定的设计要求。根据风电场的实际情况,其雷电发生率较高,因此论文对于风机的防雷措施分别从内部保护与外部保护两个方面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张彦昌,周才洋,石巍,袁晨,姚雯,柳羽森,潘露[7](2017)在《风机接地装置测试方法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风机接地工程验收中,由于各参建单位对测量方法争议较大,影响了风机接地验收工作的科学、公正。结合风机制造商及IEC标准对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接地电阻的要求,并基于风机接地网的特点,重点研究了三极法接地电阻测试方法,给出了风机接地装置的测试主要原则及方法。

刘林,王智刚,刘越屿,杨加艳,边巴顿珠[8](2016)在《基于CDEGS等多重方法的布达拉宫周边土壤电阻率综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利用CDEGS软件,对布达拉宫周边各测量点土壤电阻率进行了分层计算,同时利用谷地地理信息系统,提取了布达拉宫周边区域的经纬度、高程信息,绘制了布达拉宫及周边区域平面图及三维立体图,在此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了各测量点测量平均值、各层占比最大土壤层的平面及立体插值分布图,总结分析了布达拉宫周边土壤电阻率均值及分层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做好布达拉宫保护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赵春焕[9](2016)在《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建筑物的防雷设计是建筑物安全渡过雷电灾害的重要保障,建筑物的防雷检测与验收包含多个测量参数,传统的测量仪功能单一、体积大、不便于携带,降低了测量人员工作效率。因此,开发一种适用于现场检测的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测量仪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大量阅读文献与资料,并对相关参数的测量方法进行分析比较,选定了异频法对接地电阻和土壤电阻率进行测量,并结合接地电压及浪涌保护器特征参数的测量,设计了具有接地电阻、接地电压、土壤电阻率、浪涌保护器压敏电压与泄漏电流等多个参数测量功能的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测量仪。测量仪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结合外围测量处理电路,实现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检测功能。其中,浪涌保护器的测量电路包括用于产生高压测试信号的直流高压电源模块,用于测量压敏电压的两级差分放大电路,以及用于测量泄漏电流的程控放大器电路。接地电阻及土壤电阻率的测量电路包括异频电流源电路,多级分压电路,以及程控放大电路和双重带通滤波电路,通过以上硬件电路进行信号调理,滤除工频及谐波分量,提高了接地电阻的测量精度。测量仪根据测量参数自动切换功能电路并共用ADC及DAC等功能模块完成相关参数的测量,且设计了通讯电路模块实现与上位机通讯。测量仪的软件部分利用STM32丰富的中断资源处理事件,包括按键响应、串口收发、信号采样以及液晶读写,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为减少工频干扰,软件对ADC采样信号进行数字滤波,采用FFT算法提取特征频率分量,计算待测结果,提高了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各项参数测量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测量仪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各项参数,为建筑物的防雷验收工作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测量仪器。

李维红,李冬伟,常进惠[10](2015)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防雷工程设计》文中指出根据合作市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站建设要求,结合相关规范对雷达站从直击雷防护到感应雷防护进行了详细的设计。指出直击雷防护采用四支等高接闪杆保护,雷达站直击雷防护接地和设备接地采用共用接地,雷达设备的接地采用就近接地,并对设备机房进行了严格的屏蔽,对管线、供电、通信线路等进行了系统性防雷设计。

二、防雷设计中土壤电阻率及其测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防雷设计中土壤电阻率及其测量(论文提纲范文)

(1)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研究及其在天塘山风电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2章 风电机组雷击研究
    2.1 雷电放电过程
        2.1.1 雷电放电形成机理
        2.1.2 风机雷电放电等效电路模型
    2.2 风电机组建模
        2.2.1 风机叶片
        2.2.2 风机塔体
    2.3 风电机组的雷击特性
        2.3.1 雷击部位
        2.3.2 雷击率
    2.4 雷击对风电机组的危害
        2.4.1 直击雷的对风电机组的危害
        2.4.2 非直击雷对风电机组的危害
    2.5 雷击防护
        2.5.1 直击雷防护
        2.5.2 非直击雷防护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风电机组接地研究
    3.1 接地技术
    3.2 接地电阻
        3.2.1 工频接地电阻
        3.2.2 冲击接地电阻
        3.2.3 接地电阻的测量
    3.3 土壤电阻率
        3.3.1 物理特性
        3.3.2 影响因素
    3.4 降低接地电阻的措施
        3.4.1 更换土壤
        3.4.2 深井接地
        3.4.3 降阻剂
        3.4.4 扩大接地网面积
        3.4.5 外延接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天塘山风电场防雷措施分析与实施
    4.1 天塘山风电场防雷现状
        4.1.1 接地网现状
        4.1.2 天塘山风电场及雷击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4.2 天塘山风电场建模
    4.3 风电场雷电暂态过电压仿真分析
        4.3.1 雷电流沿单台风机叶片侵入
        4.3.2 多台风机联合时雷电流沿风力发电机叶片侵入
    4.4 箱式变压器低压侧雷击损坏原因
    4.5 防雷抑制措施及建议
        4.5.1 改造地网
        4.5.2 更换低压侧浪涌保护器
        4.5.3 增强绝缘
        4.5.4 地埋电缆加屏蔽层
        4.5.5 改造后效果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2)接地电阻测量仪电源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接地与接地电阻的基本概念
        1.2.1 影响接地电阻的因素
        1.2.2 接地电阻设计规范
    1.3 接地电阻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1.3.1 接地电阻测量方法分析
        1.3.2 接地电阻测量与数据无线传输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网络化接地电阻测量仪方案设计
    2.1 测量仪系统设计
    2.2 测量仪系统的功率主电路设计
        2.2.1 电压/电流放大电路分析与设计
        2.2.2 全桥逆变电路建模与分析
        2.2.3 接地电阻数值计算方法
    2.3 逆变器控制设计与仿真
        2.3.1 电压模式控制
        2.3.2 电流模式控制
        2.3.3 控制模式仿真验证
    2.4 通信及数据平台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测量系统硬件设计
    3.1 网络化接地电阻测量仪系统硬件结构
    3.2 逆变电路硬件设计
        3.2.1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
        3.2.2 驱动电路设计
        3.2.3 采样电路设计
    3.3 通信供电及数据接口电路设计
        3.3.1 通信模块供电电路设计
        3.3.2 通信模块电平转换电路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测量系统软件设计
    4.1 数字控制器资源配置
    4.2 自适应测量方法设计
    4.3 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4.3.1 4G模块初始化
        4.3.2 4G通信模块工作模式设定
        4.3.3 MODBUS-RTU协议测量数据上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验证与分析
    5.1 实验室环境下测量与数据通信验证
        5.1.1 自适应电压电流切换实验结果
        5.1.2 测量仪误差分析
    5.2 现场测试
        5.2.1 接地电阻测量
        5.2.2 测试结果比对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和专利

(3)变电站接地系统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接地系统工频特性参数
        1.2.2 接地系统暂态冲击特性
        1.2.3 接地系统性能评估技术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人体电压耐受标准及风险管理框架
    2.1 人体电压耐受标准
        2.1.1 人体心室纤维性颤动概率面计算
        2.1.2 人体阻抗效应
        2.1.3 施加电压对人体心室颤动概率面的影响
    2.2 风险管理框架
        2.2.1 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2.2.2 风险接受水平和最低合理可行原则的对应关系
    2.3 本章小结
3 变电站接地系统状态分析及参数计算
    3.1 触电事件的概率特性
    3.2 接地系统故障概率计算
        3.2.1 房颤概率
        3.2.2 偶合概率
    3.3 个人风险计算实例
    3.4 本章小结
4 变电站接地系统性能评估及预警技术研究
    4.1 风险概率评估集成框架
        4.1.1 风险概率评估基本过程
        4.1.2 接地故障下人身风险分级技术
    4.2 纳入风险概率评估的接地系统通用设计
    4.3 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接地系统风险预警方法
    4.4 接地系统改造方法与成本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ALARP原则的接地系统安全性能评估
    5.1 变电站土壤电阻率的测量及其等效模型
    5.2 变电站接地系统特性参数计算和评估
        5.2.1 接地电阻与地电位升
        5.2.2 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5.2.3 特性参数与安全标准阈值比较
    5.3 变电站接地系统风险概率评估
    5.4 本章小结
6 雷电冲击电流作用下接地系统安全性研究
    6.1 暂态地电位升对二次设备的影响
        6.1.1 接地系统冲击电流试验测量
        6.1.2 接地系统暂态地电位升仿真计算
        6.1.3 不同接地方式下二次电缆对暂态地电位升的屏蔽效果
    6.2 冲击电流作用下跨步电压对人体产生的电击效应
    6.3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仿真计算及性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2 接地网建模理论
    2.1 接地网常见参数
        2.1.1 接地阻抗
        2.1.2 接触电压
        2.1.3 跨步电压
    2.2 接地网理论设计流程
    2.3 接地网建模分析
        2.3.1 矩量法原理
        2.3.2 经典镜像法
    2.4 本章小结
3 软件仿真与验证
    3.1 软件建模
    3.2 牵引变电所接地网设计流程框图
    3.3 MATLAB接地网模型搭建
        3.3.1 接地装置材料的选择
        3.3.2 软件主要算法
        3.3.3 软件仿真分析
    3.4 CDEGS仿真分析
    3.5 软件结果与CDEGS对比验证
    3.6 国内某牵引变电所实例分析
    3.7 本章小结
4 现场试验验证
    4.1 变电所测试流程
    4.2 土壤电阻率测试方法
    4.3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
    4.4 土壤电阻率现场测试及反演
    4.5 接地电阻现场测试
    4.6 本章小结
5 接地电阻对接地系统的影响及降阻措施
    5.1 牵引变电所接地电阻对接地系统的影响
    5.2 接地网降阻措施
        5.2.1 接地导体的埋深
        5.2.2 接地网的网格压缩比
        5.2.3 接地网面积
        5.2.4 接地网外缘长度
        5.2.5 垂直接地极敷设位置
        5.2.6 垂直接地极长度
        5.2.7 降阻方法小结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5)季节性冻土地区变电站接地系统安全分析及降阻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冻土地区土壤结构及土壤温度变化研究现状
        1.2.2 季节性冻土对接地安全参数影响的研究现状
        1.2.3 季节性冻土地区接地系统降阻的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季节性冻土冻结规律及温度变化研究
    2.1 季节性冻土土壤内部温度分布研究
        2.1.1 土壤表层温度的确定
        2.1.2 土壤深处恒温层深度的确定
        2.1.3 土壤中各层温度变化研究
    2.2 季节性冻土温度分布受不同参数的影响
        2.2.1 地表温度振幅和平均温度对冻土的影响
        2.2.2 土壤恒温层温度对冻土的影响
    2.3 冻土区域土壤结构及温度分布实验研究
        2.3.1 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2.3.2 土壤采样及结构测量
        2.3.3 地表电势分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季节性冻土对接地安全参数影响
    3.1 冻土对地网接地电阻值的影响
        3.1.1 冻土层参数对地网接地电阻的影响
        3.1.2 未冻层土壤电阻率对地网接地电阻的影响
    3.2 冻土对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的影响
        3.2.1 冻土对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的影响
        3.2.2 冻土对跨步电压与接触电压最大允许值的影响
    3.3 土壤冻结对人身安全影响的基础研究
        3.3.1 计算方法
        3.3.2 仿真模型的建立
        3.3.3 土壤内阻变化规律研究
        3.3.4 依据土壤内阻确定的安全值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季节性冻土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
    4.1 地网分流系数及仿真模型的建立
        4.1.1 变电站内部短路故障电流分布情况
        4.1.2 仿真模型的确立
    4.2 季节性冻土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
        4.2.1 冻土层深度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
        4.2.2 未冻土层土壤电阻率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
        4.2.3 影响分流系数的原因分析
    4.3 降阻及输电线路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
        4.3.1 垂直接地极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
        4.3.2 输电线路回路数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
        4.3.3 临近变电站杆塔对地网分流系数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季节性冻土地区接地系统降阻措施研究
    5.1 不同降阻措施对接地电阻的影响
        5.1.1 降阻措施的影响研究
        5.1.2 垂直接地极对接触、跨步电压的影响
    5.2 季节性冻土地区垂直接地极布置方法的研究
        5.2.1 单根垂直接地极的影响范围
        5.2.2 网格中垂直接地极之间距离与长度的选取规则
    5.3 季节性冻土地区降阻方案讨论
        5.3.1 主接地网不同设计方案安全参数分析
        5.3.2 不同降阻方案经济比较
    5.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一、发表的论文
    二、参与的科研项目

(6)风电机组的防雷接地研究及其在乳源大布风电场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第二章 风电机组防雷与接地相关技术分析
    2.1 风电机组雷电灾害原因分析
        2.1.1 雷暴强弱的影响
        2.1.2 海拔与风机高度的影响
        2.1.3 土壤电阻率的影响
        2.1.4 接地电阻的影响
        2.1.5 雷电防护水平的影响
    2.2 风电机组雷击过程分析
        2.2.1 雷电对风电机组的放电过程分析
        2.2.2 风电机组雷击部位分析
        2.2.3 风电机组的有效截收面积与年均雷击次数计算
    2.3 不同雷击形式对风电机组的危害及防护措施
        2.3.1 直击雷对风电机组的危害及防护
        2.3.2 非直击雷对风电机组的危害及防护
    2.4 风电机组的接地研究
        2.4.1 接地网的冲击特性研究
        2.4.2 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影响因素研究
        2.4.3 风电机组典型接地设计及降阻方法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风电机组建模及雷电暂态过电压仿真分析
    3.1 风机暂态建模分析
        3.1.1 雷电流模型
        3.1.2 叶片模型
        3.1.3 机舱模型
        3.1.4 塔筒与线缆耦合模型
        3.1.5 接地网模型
        3.1.6 浪涌保护器模型
    3.2 风电机组雷电暂态过电压分析
        3.2.1 叶片雷击暂态效应
        3.2.2 塔筒雷击暂态效应
        3.2.3 电缆屏蔽层与芯线雷电暂态效应
        3.2.4 浪涌保护器对于芯线雷电过电压的防护作用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源大布风机接地网设计及防雷措施改进
    4.1 乳源大布风电场工程概况
        4.1.1 地形地貌
        4.1.2 气象水文
        4.1.3 地质条件
        4.1.4 工程特性及土壤电阻率的测量
    4.2 接地网方案设计
        4.2.1 设计原则
        4.2.2 风机接地网设计方案
    4.3 接地网实施过程综述
        4.3.1 所需总材料及设备
        4.3.2 接地网的安装过程
    4.4 接地网性能评估
        4.4.1 接地网可靠性评估
        4.4.2 接地网散流能力分析
        4.4.3 接地网总体评估
    4.5 风电机组防雷措施改进
        4.5.1 风机叶片和机舱的雷电防护改进
        4.5.2 风机内部设施的雷电防护改进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附录B 乳源大布风电场地貌及风机机位布置图
附录C 乳源大布风电场工程特性表
附录D A型接地网设计图
附录E B型接地网设计图
附录F C型接地网设计图

(7)风机接地装置测试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风机制造商对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接地电阻的要求
2 IEC标准对风电场风力发电机组接地电阻的要求
3 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4 风机接地网的特殊性及其测量原则
5 结语

(8)基于CDEGS等多重方法的布达拉宫周边土壤电阻率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布达拉宫周边地表情况及土壤电阻率均值分布
    2.1 地表及土壤电阻率测量值情况
    2.2 土壤电阻率均值分布
3. 布达拉宫周边土壤电阻率水平分层分析
    3.1 土壤电阻率分层计算
    3.2 土壤电阻率分层分析
4 结论

(9)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检测的意义
    1.2 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检测研究现状
        1.2.1 SPD参数测量方法
        1.2.2 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1.2.3 土壤电阻率测量方法
    1.3 本章小结
2 测量原理及方法
    2.1 SPD测量原理
    2.2 接地电阻测量原理
        2.2.1 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
        2.2.2 四极法测量接地电阻
        2.2.3 异频法
    2.3 土壤电阻率测量原理
    2.4 数字信号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测量仪硬件设计
    3.1 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测量仪总体方案设计
    3.2 核心处理器介绍
    3.3 SPD检测模块硬件设计
        3.3.1 SPD检测模块整体方案设计
        3.3.2 SPD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3.4 接地电阻及土壤电阻率检测模块硬件设计
        3.4.1 接地电阻检测模块电路设计
        3.4.2 异频电流源设计
        3.4.3 带通滤波器设计
    3.5 程控放大设计
    3.6 ADC电路设计
    3.7 DAC电路设计
    3.8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3.9 电源、按键及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3.9.1 电源模块设计
        3.9.2 按键设计
        3.9.3 液晶显示模块设计
    3.10 本章小结
4 软件设计
    4.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4.2 软件总体流程介绍
    4.3 初始化设置
        4.3.1 时钟初始化
        4.3.2 液晶屏初始化
        4.3.3 ADC初始化
        4.3.4 DAC芯片初始化
        4.3.5 USART初始化
        4.3.6 按键及程控放大器初始化
    4.4 测量模块
        4.4.1 DAC模块
        4.4.2 ADC采样
    4.5 数据处理
        4.5.1 SPD测量
        4.5.2 接地电阻及土壤电阻率测量
    4.6 串口通讯
        4.6.1 串口接收信号
        4.6.2 串口发送信号
    4.7 液晶显示
    4.8 本章小结
5 实验数据分析
    5.1 测量仪参数测量实验
    5.2 不确定度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实物图
附录B:电路原理图
作者简介

(10)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防雷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塔楼及附属用房防雷设计
    1. 1 防雷等级的确定
    1. 2 直击雷防护设计
        1. 2. 1 接闪
        1. 2. 2 引下线
        1. 2. 3 接地设计
    1. 3 雷达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
        1. 3. 1 等电位联结
        1. 3. 2 屏蔽
        1. 3. 3 配电及其线路防护
        1. 3. 4 波导管的防护
2 其他措施
    2. 1 供电线路的防护
    2. 2 设备摆放
3 结语

四、防雷设计中土壤电阻率及其测量(论文参考文献)

  • [1]风力发电场防雷接地研究及其在天塘山风电场的应用[D]. 王理. 湖南大学, 2020
  • [2]接地电阻测量仪电源技术研究与系统实现[D]. 张乐. 扬州大学, 2020(04)
  • [3]变电站接地系统风险评估[D]. 杨小妹.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牵引变电所接地网仿真计算及性能分析研究[D]. 李佳枫.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季节性冻土地区变电站接地系统安全分析及降阻措施研究[D]. 马力. 西南交通大学, 2018(10)
  • [6]风电机组的防雷接地研究及其在乳源大布风电场中的应用[D]. 苏继森.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7]风机接地装置测试方法探讨[J]. 张彦昌,周才洋,石巍,袁晨,姚雯,柳羽森,潘露. 电工电气, 2017(10)
  • [8]基于CDEGS等多重方法的布达拉宫周边土壤电阻率综合分析[A]. 刘林,王智刚,刘越屿,杨加艳,边巴顿珠. 第33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S19 雷电物理和防雷新技术——第十四届防雷减灾论坛, 2016
  • [9]防雷装置特征参数检测技术研究[D]. 赵春焕. 中国计量学院, 2016(04)
  • [10]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防雷工程设计[J]. 李维红,李冬伟,常进惠. 现代建筑电气, 2015(12)

标签:;  ;  ;  ;  ;  

防雷设计中的土壤电阻率及其测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