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铝和锌库存过剩仍将是市场特征

2003年铝和锌库存过剩仍将是市场特征

一、铝和锌库存过剩仍将成为2003年市场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尤喆[1](2019)在《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成因及传导效应研究 ——以铁、铜、铝、铅、锌为例》文中指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内外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矿产品作为国际市场上交易量与交易金额巨大的大宗商品,其价格风险波及国内巿场的可能性不断增加。矿产品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是国内CPI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国内CPI正面临不断增加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和输入型通货紧缩风险,对矿产品价格问题进行研究十分必要。现有研究主要基于矿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及矿产品价格波动传导效应三个方面展开,主要着眼于矿产品价格波动的成因问题,对于矿产品国际传导的研究较少,将上述三个方面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的也较少。同时,随着国内外矿产品巿场联动性的不断增强,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的非对称性逐步显现,对非对称性及其成因的研究越来越有必要。为此,本文在总结前人关于国际矿产品价格波动特征,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和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国际国内矿产品贸易相关数据对矿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和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进行了测度,并分析了各部分成因及相互影响关系。在理论上,本文结合价格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大国效应理论、价格波动非对称传导理论以及国际巿场势力理论,构建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及传导效应的研究框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首先,全球经济状况、全球矿产品供需情况、美元指数和投机因素等因素确实是国际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并能够进一步影响国内矿产品价格波动;其次,矿产品价格波动沿原材料价格传导路径、消费者价格传导路径、替代路径(进口)和替代路径(出口)四条路径进行国际传导;第三,与贸易的福利效应相同,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的福利效应也存在大国模型和小国模型两种情形;最后,基于剩余需求模型理论结合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大国模型,推导出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大国的国际市场势力模型,模型显示市场势力与价格波动传导效应成正比。在实证上,本文根据贸易量与贸易额的大小,选取黑色金属(铁矿石)和有色金属(铜、铝、铅、锌)在国际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矿产品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引入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有色金属国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计,又进一步引入基于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对有色金属国际价格面对各影响因素冲击时的响应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运用模糊断点回归模型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估计。在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大国分析框架下,运用模型从波动溢出和幅度溢出两个方面对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了检验;最后运用剩余需求模型对中国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进行了实证测度。本文得到以下五点结论:首先,国内生产总值与有色金属价格存在长期均衡,即有色金属价格持续受到供需因素的影响。货币供给量对有色金属价格的影响短暂而剧烈,即金融因素会引起有色金属价格的短期剧烈波动;其次,指数定价机制对铁矿石价格有显着负向影响,供需因素和货币金融因素对铁矿石价格有显着正向影响。第三,矿产品价格波动在沿国际传导路径进行传导时,其传递时滞、传递方向以及传递程度均存在非对称,导致上述非对称性的原因主要在于价格波动传导的短期效果与长期影响运动方向不一致;第四,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在波动溢出方面已经初步显示出大国效应,正是这种大国效应的存在导致中国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会对国际巿场价格产生影响,从而使得价格波动的短期国际传导效果偏离了其长期趋势,但在幅度溢出方面,中国只具有波动导入大国地位,而不具有导出大国地位;第五,中国矿产品进口巿场势力大于出口市场势力,中国在矿产品出口领域的巿场势力确实存在欠缺,正是中国在矿产品出口领域的巿场势力的欠缺阻碍了幅度溢出;第六,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整体呈现出非对称性,而这种非对称性存在传导关系:一方面,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影响因素本身的非对称性导致了矿产品价格波动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与波动本身一起能够被传导;另一方面,中国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的非对称性导致了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非对称性,进而导致了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机理的非对称性。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最后提出了注意防范矿产品价格领域的输入性通货膨胀和输入性通货紧缩危险,利用国际市场平抑国内矿产品价格波动以及调整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结构的政策建议,以期实现国内矿产品价格稳定和资源安全两个维度的目标。本文创新点在于:第一,基于国际贸易、矿业经济和价格传导等理论,构建国际性的矿产品价格波动传导分析框架,拓展了原有孤立的矿产品价格波动传导的基本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在研究过程中,从矿产品价格波动、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机理和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三个方面全面、深入、系统地进行分析,在研究范围上有了提高。第二,对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基于中国视角,向外拓展到全球矿产品价格波动的本质根源及其实质影响。在对铁矿石价格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创新性地采用模糊断点回归模型,与之前研究中将定价机制这一因素定性研究不同,定量测算定价机制改变对铁矿石价格的影响程度,为科学应对国际矿产品价格波动和定价价值谈判政策的制定提供实证依据。第三,创新性地运用大国效应理论探讨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给出小国和大国两种分析框架,运用VECM-BEKK-BVGARCH模型,测度了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在此基础上,又基于APT理论,对国际巿场势力与价格波动国际传导大国模型的相互作用机理加以分析,最终从国际巿场势力角度得到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理论解释。

刘峰[2](2019)在《国际油价时变跳跃对中国战略性商品冲击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演进与深化,中国原油消费量与对外依存度均呈持续上升态势,并先后于2012年与2013年成为世界最大原油消费国与最大原油进口国。与此同时,国际油价的间断式跳跃振荡愈发频繁:自2007年以来,超过5%的日度振荡已达近百次,高于10%的极端振荡亦时有发生。由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与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的高能耗特征十分明显:2017年单位GDP产值能耗高达3.56吨标准煤/万美元,超过同期发达国家平均值的两倍。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各类战略性商品对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撑作用日益凸显,其市场价格的稳定对国家经济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高能耗、低能效的现实条件下,过度的进口原油依赖本就使国内战略性商品市场价格对国际油价行为极为敏感。随着商品市场金融属性日益增强,以极端国际油价跳跃表征的全球金融风险势必对其产生更为强烈的冲击效应。有鉴于此,本文在深入考察国际油价时变跳跃行为的基础上,逐次从市场总体、产品类别、典型商品市场三个层面同时就其对中国战略性商品市场收益率与风险率的冲击时滞、方向、大小等进行实证探究,并进一步从经济生产与金融行为的角度就其传导作用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发现如下:其一,国际油价的确具有显着的时变跳跃特征。一方面,即便在剔除市场价格的可预期变动并控制其市场波动率的常规集聚效应之后,国际油价跳跃依然显着存在,表明以其收益率条件异方差衡量的国际原油市场风险的确存在大幅间断式突变的可能。另一方面,国际油价跳跃强度与幅度均具有明显的时变动态特征;其中前者既具存在可由自回归移动平均效应描述的显着延滞持续倾向,又必然受到隔夜极端信息的强烈作用从而呈现出明显的间断式突变特征,而后者则主要体现为上期非预期油价上升对其当期跳跃变动幅度的显着正向影响。其二,国际油价时变跳跃对中国战略性商品市场的冲击效应不仅极为强烈,且同时表现在时滞、方向、大小三个方面。其中,冲击时滞体现为上期跳跃的显着影响,以及由战略性商品市场收益率的自回归效应与波动率集聚过程导致的延滞持续倾向;冲击方向既体现为当期与上期跳跃的影响各不相同,又体现为寻常与极端跳跃的作用恰好相反;冲击大小既体现为当期跳跃的风险(收益)放大(抑制)效应较强(弱)而上期跳跃的反向影响较小(大),又体现为极端跳跃的正向(负向)风险(收益)的冲击较大而寻常跳跃的相反作用则相对较小。其三,国际油价跳跃的冲击效应会依市场层级、产品类别、具体商品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差异。首先,虽然当期与上期跳跃会对其市场总体收益率产生显着的负向与正向影响,但除能化与燃油、工业品与螺纹钢外,其余类别与典型市场收益率的反应并不明显。其次,较之市场总体和其它类别与产品而言,螺纹钢与小麦市场风险率对当期与上期跳跃的反应均明显较弱。最后,在类别与典型市场方面,尽管农产品与有色金属市场对强弱跳跃、尤其是高强度跳跃的反应颇为显着,但小麦与金属铝市场收益率却并不会受到强弱跳跃的影响。其四,国际油价跳跃的冲击传导机制同时体现在经济与金融两个层面之上。其中经济层面的冲击源自于极端成本振荡,且主要包含“要素成本与产品价格联动效应”、“成本振荡导致的企业存货变动”、“能源风险引发的市场悲观预期”三个方面;金融层面的影响则根源于金融投资行为,且主要涉及“战略性商品市场资金避险撤离”与“原油市场避险导致的国际资金转入”两个方面。由于不同类产品别与典型商品的生产运输对原油要素的依赖性,以及不同商品市场的金融化程度、国家调控政策、市场规章制度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前述冲击路径的相对强度也依市场层级、产品类别、典型商品的不同而呈现出一定差别。依据前述结论,本文主要政策建议如下:提高原油储备并加速新能源产业发展,降低对进口原油的依赖性;完善原油期货市场,增强我国在国际原油定价中的话语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能源消费多样化,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强化市场监管并完善商品市场风险预警机制,提升市场投资决策理性程度。本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完成了国际油价跳跃行为的系统性探究,同时从强度与幅度两个维度进行了考察。第二,扩展了国际油价跳跃的冲击效应研究视角,逐次从总体、类别、典型市场三个层面就其冲击时滞、方向、大小等特征进行了系统性探讨。第三,完善了国际油价跳跃的冲击效应实证研究方法,首次以广义可加性异常值诊断修正方法对全部冲击效应模型进行了异常扰动诊断与修正,提升了实证结论的可靠性。第四,探索了从国际油价跳跃到中国战略性商品市场的冲击传导机制,填补了现有研究的传导机制空白。

邓韵志[3](2018)在《锌价趋势及我国锌产业链上游企业套期保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锌是最常见的金属之一,作为第四大金属和第二大有色金属广泛的应用于各个领域。我国是锌资源大国,拥有全球第二的锌储量。从资源层面看,我国锌资源储量高,分布地区广,但相对集中;我国锌矿床中,锌矿石品位较低的矿床多,而富集的矿床少,且伴生元素丰富。我国不仅是锌资源大国,也是锌生产及消费量第一的国家。近年来锌价波动较大,对我国锌产业链上相关企业的稳定经营造成了影响。研究锌产业链、锌的供需形势、锌价趋势以及锌的套期保值对促进我国锌产业稳定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供需分析发现,全球锌需求量稳定增长,而供应量近年来起伏较大。全球锌需求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腾飞。后续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将为以后锌需求量的稳定增长提供支持。锌供应量起伏的原因可用供应周期的概念解释。本文将锌的供应周期分为被动增产、主动减产、被动减产、主动增产四个阶段,并分别描述了各个阶段的特征。指出目前正处于主动增产阶段,并预测本轮周期中锌价或将在2019年见顶,2020年左右将进入被动增产阶段,锌价面临较大的下跌风险。本文运用ARCH类模型分析锌期货收益率的波动性来反应锌价的波动性。得出锌价的波动具有波动聚集效应以及杠杆效应。而2017年以来锌价涨幅较大,根据聚集效应和杠杆效应特征,随后锌价的波动率可能继续维持较高水平。在锌产业链分析的过程中,本文将矿业商和冶炼商定义为锌产业链上游企业。从全球的角度看,全球锌精矿产能排名前三的企业年产量占全球年产量的20.6%。全球锌市场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与全球水平相比,中国锌精矿及精炼锌产能更加分散,锌精矿产品靠前的十家上市公司产量总和仅占全国年产量的22.9%,表明我国锌精矿产能分散,大部分锌的矿业商及冶炼商都为中小型企业,抗风险能力差,进行套期保值的必要性显着。最后,本文利用供应周期理论为企业识别套期保值节点提供了三个判断依据。我国锌产业链上游企业套期保值节点应选在锌供应周期中的被动增产期,其特征为全球范围内锌企新增产能大规模达产、精炼锌库存为近年来低位、锌价高位运行。

冯君从[4](2011)在《宏观因素主导 锌价敏感动荡》文中研究说明以目前的价格水平,全球锌市减产很难。2011年锌市场仍将供应过剩,基本面难有亮点。锌价仍将受宏观波动因素主导,动荡和敏感仍是市场的主要特征。

陈进[5](2010)在《基于混沌理论的铅锌市场演化规律与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铅锌生产与消费的高速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预计未来我国铅锌消费仍将高速增长,产消矛盾还将扩大。目前急需对国内外铅锌市场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铅锌工业新形势,并评价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程度,建立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为此,本文开展了如下内容的研究:(1)对国内外铅锌资源和铅锌市场进行了详细地调查,摸清了目前铅锌金属资源储量,估算了铅锌工业资源保证年限,并分析了LME(伦敦金属期货交易所)铅锌价格走势和演化特征,研究了铅锌工业产量变化新趋势。同时调查了国内外再生铅锌金属生产状况,并得出了我国再生金属产业所存在的差距。对我国铅锌工业原料供应、冶炼能力和矿山采选生产能力等进行全面了分析,探讨了我国铅锌工业所存在的问题。(2)构建了铅锌工业市场演化规律的混沌理论框架,对铅锌市场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铅锌市场价格演化、产量增减和消费量变化具有类周期性,均存在混沌现象。铅锌市场演化规律和特征是:铅市场演化的类周期相对短,变化幅度小,锌市场演化的类周期稍长,变化幅度大,锌市场的演化过程比铅市场复杂。(3)采用混沌神经网络模型对LME铅锌价格进行了预测,用灰色混沌理论建立了铅锌工业产量与消费量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近期LME铅锌价格将有一定的下降;未来世界铅锌金属将出现短缺,且锌金属短缺比铅金属短缺严重;未来国内铅金属生产将出现过剩,而且越来越严重,锌金属生产与消费基本平衡。(4)对我国铅锌金属产量、矿山产量和再生铅锌产量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铅精矿将出现严重短缺,锌工业精矿短缺程度比铅工业略好,但精矿资源短缺将会长期存在。(5)研究了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13个影响因素,采用模糊数学原理分析和预测了1990-2010年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度。研究结果显示,1999年前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度比较差,1999-2006年可持续发展持续向好,但随着我国资源保证程度下降、对国外精矿资源依赖程度增加和冶炼能力的过度扩张,我国铅工业可持续发展度将下降,前景并不乐观。总体上分析,我国锌工业可持续发展程度比铅工业好。(6)首次建立了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该系统不仅可对前期铅锌工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而且可以对后期发展作出正确的预测,对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云南驰宏锌锗股份公司铅锌资源储量和生产数据,建立了云南驰宏锌锗股份公司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用该系统可评价铅锌企业制定规划的合理性。(7)总结分析了我国铅锌工业市场所存在的问题,根据研究和预测结果,提出了实现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蒋利民[6](2010)在《桂阳银星有色冶炼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银星公司是湖南省桂阳县的一家民营有色金属冶炼加工企业,经过十几年超常规发展,其综合实力位居桂阳县的前几名。目前,银星公司正处于二次创业时期,面临选择发展方向、如何继续发展等诸多战略问题,研究其发展战略对公司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西方战略管理理论与有色金属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以银星公司的发展定位为指导,深入调研、收集并整理了大量的数据与文字材料。同时,与银星公司的高层进行了多次访谈,进一步准确把握公司的现状与发展规划。在做完这些工作的基础上,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银星公司为适应环境变化所采用的发展战略。在文中,首先回顾了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企业竞争战略理论以及发展战略的研究过程,通过理论回顾,指导研究的进行。其次,综合运用“PEST”、“五力模型”分析银星公司面临的外部环境,同时从内部条件与能力的视角分析了银星公司的内部环境,并指出公司发展面临的问题。再次,结合公司的发展战略定位,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银星公司的发展战略。最后,从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入手,分析实施发展战略公司的具体工作以及为保障发展战略的执行所采取的保障措施。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银星公司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应采取低成本战略与差异化战略,通过建设10万吨富氧炼铅项目、确保原材料供应、加强技术创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措施将公司的发展战略具体化。同时,提出要保证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银星公司必须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最后,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银星公司以及类似的中小型冶炼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叶卉[7](2009)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贸易研究》文中指出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WTO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矿产资源配置呈现全球化趋势,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本文首次针对铁、铜、铬、钾、稀土、钨、锡、煤、石油、天然气等十个矿种,将矿产资源的自然特征、市场需求、对外贸易和宏观管理结合起来,分析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矿产资源供需市场格局和各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战略,从我国矿产资源供求、贸易、检验监管和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现状出发,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铁、铜、煤、石油等矿产需求量进行了预测,建立了具有行业特色的矿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M-ERP),提出了出入境矿产品“全程备案、全程监管、全程评估”制度,以铁矿石为例,综合创新,构建了由检验规程、限量和评价标准、检测标准三个层次组成的完整的检验标准体系框架。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国家、社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策:一是要内外并举保障紧缺矿产供应。既要稳定和提高国内资源保证程度,又要多元化利用国际资源。二是要加强管理提高优势矿产开发和出口效益。要从生产和出口“大国”变为“强国”,加强我国优势矿产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市场上的主导作用,合理、有序配置优势矿产。三是要开发与节约并重实现能源矿产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国内能源矿产的勘查开发力度和对国际油气资源的资本投入,推进国际能源合作,有计划地采取煤炭出口替代石油进口措施,提高能源运输能力和经济效率。四是要控制资源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要通过必要的制度安排,控制资源消耗,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可循环”的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五是要加强检验监管维护国家利益。要合理利用世贸规则,加强部际合作,实施出入境矿产品“全程备案、全程监管、全程评估”制度,建立完善检验检疫标准化体系,为国家宏观调控和对外谈判提供支持。六是要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要通过设计信息化管理模型,部署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马伟东[8](2008)在《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益处是能够实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同时也使得国际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争夺更加激烈。进入21世纪,全球石油价格大幅度攀升,同时铁、钨、铜、铝、铅、锌、镍、金等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金属矿产品价格一路走高,使矿产资源问题成为举世关注的焦点,并使之演变为与国际金融秩序和国际政治秩序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国际问题。本文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确立了对我国国民经济具有重要影响的金属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铁、锰、铬、镍、钴、铜、铅等常用大宗性短缺金属矿产(主要以铁矿为例)资源安全评价的实质,即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就是从国家战略安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的揭示,寻求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目标的金属矿产资源保护与持续利用对策。从我国短缺的金属矿产资源安全现状出发,分析我国主要短缺金属资源安全现状和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研究现状,同时指出了目前铁矿资源安全研究现状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对铁矿资源安全体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前人研究基础,提出了我国具体短缺金属矿产资源安全战略的评价模型。本文在对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矿产资源经济理论与应用方面大胆进行创新,不断地丰富和完善矿产资源安全评价体系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如在原有的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尝试着利用变权重组合评价模型对我国短缺金属矿产资源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提高了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同时,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论文在矿产资源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通过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灰色系统评价模型、向量自回归模型、变权重组合评价等模型分析了短缺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与它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由于矿产资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的层次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完全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难度很大,因此,要采取两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本文以我国短缺金属矿产资源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铁矿资源为例。对铁矿资源本身的承载能力进行分析和计算,连同需求弹性等相关理论或模型对我国现行铁矿资源的安全性与否进行了深入研究,这在国内尚属首次。同时,阐述了短缺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重大意义,对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关系展开了全面的理论分析,建立了各种量化模型体系对我国目前的短缺的金属矿产(主要以铁矿为例)资源安全进行了评价,对我国当前短缺金属矿产资源安全态势做出判断,并总结了发达国家为保障矿产资源安全而采取的全球资源战略、政策和方法,提出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短缺金属矿产资源安全战略。

姜在君[9](2007)在《国家物资储备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资源安全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关键,而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因此资源安全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国家安全问题。解决资源安全问题,必须建立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其中包括建立和加强资源性产品储备等。然而仅有一定量的储备物资是不够的,如何使国家物资储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以提高物资储备的应急反应能力,在当前尤显重要。文章在掌握了近期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公共经济、公共管理以及国家安全和资源安全角度分析了国家物资储备的公共产品属性、应急属性,提出了政府通过契约委托非政府机构管理国家储备物资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从物资储备便捷供应的需要特性,分析了供应链管理理论对物资储备管理的指导作用。通过分析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明确了我国物资储备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厘清了新时期国家物资储备在国防建设、应对突发事件和经济安全等国家安全事务中的作用。文章沿着从理论到方法再到模型和实例的路径,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物资储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储备物资品种与数量选择的方法、物资储备绩效评价、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最后作为案例研究,对储备铜的适度规模进行了具体测算。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分析了当前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设计了近、远期改革方案,指出政企分开,成立储备物资管理总公司及省级分公司和仓储专业企业,是最理想的改革方案。在储备物资品种与数量选择方面,提出了确定储备物资品种和数量应当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设计了品种选择的因子法和测度数量的经济福利模型。在物资储备绩效评价方面,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对宏观经济指标影响的评价模型,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分析了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功能要求,构建了基于语义本体的设计模型。通过分析,文章认为由于各国发展阶段、资源状况、经济实力、国际环境、安全战略的不同,储备的品种、规模、政策等战略也不同,最主要的是要使得储备与国情、国际环境相相适应。全球化背景下,虽然生产、贸易、运输等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仅从物资保障角度讲,由于供求、流通和价格等因素的影响,仍然解决不了供应安全的问题。因此,新时期,要履行好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职责,我国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重要物资的国家储备。

庾莉萍[10](2007)在《锌、黄金、镍、铜、铝市场 2006年回顾及2007年展望》文中研究指明

二、铝和锌库存过剩仍将成为2003年市场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铝和锌库存过剩仍将成为2003年市场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成因及传导效应研究 ——以铁、铜、铝、铅、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矿产品定价机制
        1.2.2 矿产品价格波动特性
        1.2.3 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
        1.2.4 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矿产品价格选择依据及价格决定理论
    2.1 矿产品价格决定理论
        2.1.1 矿产品价格决定理论
        2.1.2 Frankel的商品价格决定理论
    2.2 本文对商品价格决定理论的改进
        2.2.1 供需因素
        2.2.2 期货市场
        2.2.3 货币政策
        2.2.4 市场集中度
        2.2.5 运输成本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矿产品价格波动成因实证研究
    3.1 基于PVAR模型的国际有色金属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研究
        3.1.1 模型选择、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3.1.2 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3.1.3 有色金属国际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3.2 基于断点回归模型的国际铁矿石价格影响研究
        3.2.1 铁矿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作用的内在机理
        3.2.2 模型选择、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3.2.3 实证结果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传导机理研究
    4.1 国际矿产品价格与国内矿产品价格波动特征性
        4.1.1 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
        4.1.2 矿产品价格的巿场联动性
    4.2 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传导路径
        4.2.1 矿产品价格国际传导路径种类
        4.2.2 矿产品价格波动传导路径的长期均衡
    4.3 基于VAR模型的矿产品国际价格分路径传导实证
        4.3.1 矿产品价格国际传导路径检验
        4.3.2 矿产品价格国内传导路径检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研究
    5.1 矿产品价格国际传导效应模型
        5.1.1 矿产品价格传导小国模型分析
        5.1.2 矿产品价格传导效应大国模型分析
    5.2 中国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检验
        5.2.1 VECM-BEKK-BVGARCH(1,1)模型的推导
        5.2.2 基于VECM-BEKK-BVGARCH(1,1)模型的实证结果
    5.3 矿产品价格波动的国际传导路径分析
        5.3.1 原材料价格传导路径
        5.3.2 消费者价格传导路径
        5.3.3 替代路径(进口)
        5.3.4 替代路径(出口)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的理论解释
    6.1 矿产品价格波动国际传导效应与国际市场势力
    6.2 中国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比较分析
        6.2.1 中国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直观分析
        6.2.2 中国矿产品国际市场势力测算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启示
        7.2.1 注意防范矿产品价格领域的输入性风险,保证国内矿产品供给,确保国内矿产品价格稳定
        7.2.2 制定灵活多变、适应市场变化的贸易政策,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合理制定矿产品进出口贸易计划
        7.2.3 调整矿产品进出口国际巿场势力结构,以维护资源安全
        7.2.4 鼓励中国矿企积极参与国际矿业合作,增强定价话语权
        7.2.5 以践行“一带一路”政策为契机,统筹好国内国外两个矿产品市场,促进与其他国家的资源合作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国际油价时变跳跃对中国战略性商品冲击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1.2.1 主要研究内容评述
        1.2.2 研究方法归纳
        1.2.3 主要进展与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方法
    2.1 国际油价时变跳跃研究方法
        2.1.1 N-ARMA-DL模型
        2.1.2 GARCH-ARJI模型
        2.1.3 GARCH-ARJI(θt)-At模型
    2.2 冲击效应研究方法
        2.2.1 ARMA(Mt)-EGARCH(Vt)-SSTD模型
        2.2.2 ARMA-EGARCH-GAO模型
    2.3 模型检验与定阶方法
第三章 国际油价时变跳跃研究
    3.1 描述性统计与检验
    3.2 国际油价跳跃实证结果分析
        3.2.1 主要实证结果分析
        3.2.2 稳健性检验
    3.3 国际油价跳跃主要特征分析
        3.3.1 油价波动率的间断式跳跃特征
        3.3.2 跳跃强度的长期平滑与短期突变特征
        3.3.3 跳跃幅度的非线性时变特征
    3.4 本章主要结论
第四章 国际油价时变跳跃冲击效应:总体市场层面
    4.1 描述性统计与检验
    4.2 国际油价跳跃冲击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4.2.1 主要实证结果分析
        4.2.2 稳健性检验
    4.3 国际油价跳跃冲击效应分析
        4.3.1 冲击效应:时滞分析
        4.3.2 冲击效应:方向分析
        4.3.3 冲击效应:大小分析
    4.4 本章主要结论
第五章 国际油价时变跳跃冲击效应:产品类别层面
    5.1 描述性统计与检验
    5.2 国际油价跳跃冲击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5.2.1 工业品市场
        5.2.2 农产品市场
        5.2.3 能化市场
        5.2.4 有色金属市场
        5.2.5 贵金属市场
    5.3 国际油价跳跃冲击效应分析
        5.3.1 工业品市场
        5.3.2 农产品市场
        5.3.3 能化市场
        5.3.4 有色金属市场
        5.3.5 贵金属市场
    5.4 本章主要结论
第六章 国际油价时变跳跃冲击效应:典型产品层面
    6.1 描述性统计与检验
    6.2 国际油价跳跃冲击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6.2.1 螺纹钢
        6.2.2 小麦
        6.2.3 燃油
        6.2.4 铝
        6.2.5 黄金
    6.3 国际油价跳跃冲击效应分析
        6.3.1 螺纹钢
        6.3.2 小麦
        6.3.3 燃油
        6.3.4 铝
        6.3.5 黄金
    6.4 本章主要结论
第七章 国际油价跳跃冲击的传导机制分析
    7.1 国际油价时变跳跃冲击的总体传导机制
        7.1.1 经济层面的传导机制
        7.1.2 金融层面的传导机制
    7.2 不同产品类别的传导机制差异探讨
        7.2.1 经济层面
        7.2.2 金融层面
    7.3 典型商品市场的传导机制差异探讨
        7.3.1 经济层面
        7.3.2 金融层面
    7.4 基于金属铝市场的传导机制深入分析
        7.4.1 经济层面
        7.4.2 金融层面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政策启示
    8.3 不足与展望
附录A 其它样本时段的国际油价跳跃信息提取结果
附录B 主要模型的R语言程序代码
附录C 修正模型残差序列的ACF函数图示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锌价趋势及我国锌产业链上游企业套期保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2 锌资源特征
    2.1 锌的性质与用途
        2.1.1 锌的性质
        2.1.2 主要产品和用途
    2.2 全球锌资源概况
        2.2.1 锌资源分布
        2.2.2 主要分布地区资源情况
    2.3 中国锌资源概况
        2.3.1 资源分布
        2.3.2 主要成矿带
        2.3.3 资源特点
    2.4 本章小结
3 锌供需形势分析
    3.1 全球锌供需形势
        3.1.1 锌供应形势
        3.1.2 锌需求形势
    3.2 锌的供应周期与锌价趋势
        3.2.1 锌的供应周期
        3.2.2 锌价趋势
    3.3 本章小结
4 锌价波动率分析
    4.1 基本概念与统计量
        4.1.1 波动率概念
        4.1.2 锌期货收益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4.2 锌期货波动率基本特征分析
        4.2.1 锌期货收益率描述性统计分析
        4.2.2 锌期货收益率平稳性检验
        4.2.3 锌期货收益率独立性检验
        4.2.4 锌期货收益率自相关检验
    4.3 锌期货收益率异方差检验
        4.3.1 ARCH模型介绍
        4.3.2 ARCH效应实证分析
    4.4 锌期货波动率杠杆效应分析
        4.4.1 EGARCH模型
        4.4.2 杠杆效应实证研究
        4.4.3 杠杆效应实证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锌资源产业链分析
    5.1 锌产业链梳理
    5.2 锌产业链上游企业
        5.2.1 国外主要锌业企业
        5.2.2 国内主要锌业企业
    5.3 锌产能分布现状
        5.3.1 全球锌产能分布
        5.3.2 我国锌产能分布
    5.4 本章小结
6 基于供应周期的套期保值节点
    6.1 套期保值理论基础
        6.1.1 期货市场概念
        6.1.2 套期保值的概念
        6.1.3 套期保值的方式
        6.1.4 套期保值基本原则
    6.2 我国锌产业链上游企业面临的锌价风险
    6.3 套期保值节点判断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4)宏观因素主导 锌价敏感动荡(论文提纲范文)

国内外市场供应持续过剩
2010年锌价曲折敏感
2011年锌价将高位震荡

(5)基于混沌理论的铅锌市场演化规律与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前言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市场规律的非线性研究理论与方法
        1.2.2 资源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1.2.3 国内外铅锌工业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1.3 本文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国内外铅锌工业发展状况
    2.1 前言
    2.2 世界和我国铅锌资源状况
        2.2.1 世界铅锌资源概况
        2.2.2 我国铅锌资源概况
    2.3 世界铅锌工业发展状况
        2.3.1 世界铅锌生产概况
        2.3.2 世界铅锌市场演化
        2.3.3 世界再生铅锌市场分析
        2.3.4 世界铅锌消费结构
    2.4 我国铅锌工业发展状况
        2.4.1 我国铅锌生产概述
        2.4.2 我国铅锌市场演化
        2.4.3 我国再生铅锌市场分析
        2.4.4 我国铅锌消费结构
    2.5 铅锌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铅锌市场的非线性混沌研究
    3.1 前言
    3.2 铅锌市场混沌研究理论体系
        3.2.1 混沌动力学基础理论
        3.2.2 铅锌市场演化的时间序列重构相空间
        3.2.3 铅锌市场演化的动力系统维数
        3.2.4 铅锌市场演化规律的混沌识别
        3.2.5 铅锌市场演化的确定性检验
        3.2.6 相空间最邻近点距离演变
        3.2.7 铅锌市场演化类周期
    3.3 世界铅锌市场演化规律研究
        3.3.1 世界铅锌价格演化规律
        3.3.2 世界铅锌金属生产的演化规律
        3.3.3 世界铅锌消费市场的演化规律
    3.4 我国铅锌市场演化规律
        3.4.1 我国铅锌金属价格的演化规律
        3.4.2 我国铅锌金属生产的演化规律
        3.4.3 我国铅锌消费市场的演化规律
    3.5 铅锌市场演化规律的综合分析
        3.5.1 我国与世界铅锌市场演化规律的对比分析
        3.5.2 铅锌市场演化产生混沌的必然性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铅锌市场非线性混沌预测
    4.1 前言
    4.2 铅锌市场混沌预测理论与方法
        4.2.1 铅锌市场的混沌神经网络预测原理
        4.2.2 基于重构混沌时序相空间的灰色预测模型
        4.2.3 基于相空间重构的Lyapunov指数预测方法
        4.2.4 R/S分形预测法
    4.3 世界铅锌市场混沌预测
        4.3.1 世界铅锌价格混沌神经网络预测
        4.3.2 世界铅锌产量灰色混沌预测
        4.3.3 世界铅锌消费量灰色混沌预测
        4.3.4 世界铅锌产消平衡预测
    4.4 我国铅锌产量与消费量混沌预测
        4.4.1 我国铅锌产量灰色混沌预测
        4.4.2 我国铅锌消费量灰色混沌预测
        4.4.3 我国铅锌金属产消平衡预测
        4.4.4 我国铅锌精矿资源短缺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与预警系统研究
    5.1 前言
    5.2 模糊评价理论与方法
    5.3 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和预警系统建立
        5.3.1 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构建
        5.3.2 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
        5.3.3 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5.3.4 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建立
        5.3.5 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预警信号处理措施
    5.4 云南驰宏锌锗股份公司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
        5.4.1 云南驰宏公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5.4.2 驰宏公司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预警系统建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6.1 前言
    6.2 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6.3 我国铅锌工业可持续发展对策与建议
第七章 全文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研究结论
    7.2 下一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6)桂阳银星有色冶炼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
        1.2.1 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
        1.2.2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
        1.2.3 发展战略研究过程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2章 银星公司发展战略环境分析
    2.1 企业宏观外部环境分析
        2.1.1 政治法律环境
        2.1.2 经济环境
        2.1.3 科学与技术环境
        2.1.4 社会文化环境
    2.2 有色金属产业环境分析
        2.2.1 有色金属产业特征
        2.2.2 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概况
        2.2.3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现状
    2.3 银星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2.3.1 供应商
        2.3.2 潜在进入者
        2.3.3 替代品
        2.3.4 用户
        2.3.5 现有竞争对手
    2.4 银星公司内部条件与能力
        2.4.1 银星公司简介
        2.4.2 公司经营情况
        2.4.3 公司存在的主要问题
        2.4.4 银星公司内部能力分析
第3章 银星公司发展战略选择与制定
    3.1 银星公司SWOT分析
        3.1.1 优势分析
        3.1.2 劣势分析
        3.1.3 外部机会
        3.1.4 外部威胁
        3.1.5 银星公司SWOT战略组合
    3.2 银星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3.2.1 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3.2.2 战略设计原则
        3.2.3 战略目标
        3.2.4 产业发展方向确定
    3.3 银星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3.3.1 低成本战略
        3.3.2 产品差异化战略
第4章 银星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与保障措施
    4.1 银星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
        4.1.1 新建生产基地提升生产能力
        4.1.2 确保原材料的供应
        4.1.3 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
        4.1.4 加强品牌建设以开拓国外市场
        4.1.5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员工素质
    4.2 银星公司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4.2.1 改进企业制度
        4.2.2 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4.2.3 实行财务集中管理
        4.2.4 培育企业文化树立企业形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贸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案例分析
        1.3.3 比较方法
        1.3.4 模型分析
2 经济全球化和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
    2.1 经济全球化
        2.1.1 国外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
        2.1.2 国内理论界对经济全球化的研究
    2.2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增长
        2.2.1 普雷维什一辛格命题
        2.2.2 贫困化增长理论
        2.2.3 资源诅咒假说
    2.3 经济全球化与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
        2.3.1 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2.3.2 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
        2.3.3 WTO 对矿产资源配置全球化的影响
    2.4 小结
3 世界矿产资源供需格局
    3.1 世界矿产资源供应格局
        3.1.1 固体矿产勘查投资的增长
        3.1.2 铁、铜、铬、钾等我国紧缺金属矿产世界储量分布格局
        3.1.3 稀土、钨、锡等我国优势金属矿产世界储量分布格局
        3.1.4 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世界储量分布格局
        3.1.5 世界矿产资源产量的变化
        3.1.6 铁、铜、铬、钾等我国紧缺金属矿产世界产量分布格局
        3.1.7 稀土、钨、锡等我国优势金属矿产世界产量分布格局
        3.1.8 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世界产量分布格局
        3.1.9 世界矿产供应格局及变化趋势
    3.2 世界矿产资源需求格局
        3.2.1 经济社会发展与矿产资源消费需求
        3.2.2 世界重要矿产需求量变化规律
        3.2.3 世界重要矿产需求格局及变化趋势
    3.3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的市场格局
        3.3.1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市场总体上供需平衡,但局部仍严重不平衡
        3.3.2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仍以市场的结构性短缺为主,但已出现资源性短缺的迹象
        3.3.3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从“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
        3.3.4 世界重要矿产资源市场总体上呈现“寡头市场”局面
        3.3.5 当前世界重要矿产资源市场的特点及变化趋势
    3.4 小结
4 部分国家矿产资源发展战略
    4.1 美国实施全球资源统治战略
        4.1.1 大量进口国外矿产资源
        4.1.2 保证资源安全供应
        4.1.3 促进本国矿业发展
        4.1.4 加强战略资源储备
        4.1.5 积极鼓励境外开发
        4.1.6 建立资源信息系统
        4.1.7 积极采用先进技术
    4.2 加拿大实施国际矿业融资战略
        4.2.1 法律保障
        4.2.2 部门分工
        4.2.3 融资方式
        4.2.4 税收优惠
    4.3 日本实施海外投资立国战略
    4.4 德国实施财政支持矿业开发战略
    4.5 法国实施以核电为主的能源战略
    4.6 俄罗斯实施区域化战略
    4.7 澳大利亚实施“玻璃地球”计划和旗舰计划
    4.8 小结
5 我国矿产资源供求与贸易状况
    5.1 我国矿产资源基本特点
    5.2 我国在世界重要矿产供需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5.3 我国矿产资源供求状况
        5.3.1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供求变化趋势
        5.3.2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消费量预测
        5.3.3 影响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因素
        5.3.4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供需缺口分析
    5.4 我国矿产资源进出口贸易状况
        5.4.1 铁、铜、铬、钾等紧缺金属矿产
        5.4.2 稀土、钨、锡等优势金属矿产
        5.4.3 能源矿产
        5.4.4 矿产品进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5.5 我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状况
        5.5.1 宁波民营企业投资非洲矿产资源开发
        5.5.2 首钢收购秘鲁铁矿股份有限公司
        5.5.3 我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存在的问题
        5.5.4 信息技术因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5.5.5 矿业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型(M-ERP)构建
    5.6 小结
6 我国矿产资源检验监管状况
    6.1 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
    6.2 出入境矿产品质量状况
        6.2.1 进口铁矿
        6.2.2 进口铜精矿
        6.2.3 进出口煤炭
        6.2.4 进口原油
    6.3 出入境矿产品全程备案、全程监管、全程评估制度研究
        6.3.1 出境矿产品
        6.3.2 入境矿产品
    6.4 标准化手段在国际贸易和产业升级中的应用
        6.4.1 通过标准的修订和更新促进产业升级
        6.4.2 把制订标准作为保护贸易利益的主要手段
    6.5 铁矿石检验标准分析
        6.5.1 ISO 铁矿石检验标准
        6.5.2 我国铁矿石检验标准
        6.5.3 完整的铁矿石检验标准体系构建
    6.6 小结
7 基于全球市场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7.1 内外并举保障紧缺矿产供应
        7.1.1 稳定和提高国内资源保证程度
        7.1.2 多元化利用国际资源
    7.2 加强管理提高优势矿产开发和出口效益
    7.3 开发与节约并重实现能源矿产可持续发展
    7.4 控制资源消耗建设节约型社会
        7.4.1 建立全社会能源需求管理目标体系
        7.4.2 完善能源和资源价格体系
        7.4.3 采取鼓励节能的财税政策
        7.4.4 健全节能管理机构
        7.4.5 发展循环经济
        7.4.6 引导绿色消费
    7.5 加强检验监管维护国家利益
    7.6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矿业企业国际竞争力
    7.7 小结
8 结论
    8.1 研究的结论
    8.2 研究的意义
    8.3 研究的创新点
    8.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研究
    2.1 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概述
        2.1.1 矿产资源安全的科学内涵
        2.1.2 矿产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2.1.3 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
    2.2 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2.2.1 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2.2.2 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与矿产评估的区别
    2.3 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方法
        2.3.1 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研究现状及其局限性
        2.3.2 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体系的影响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金属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模型研究
    3.1 金属矿产资源评价模型
    3.2 灰色系统评价模型
        3.2.1 灰色 GM(1,1)模型
        3.2.2 灰色Verhulst模型
    3.3 向量自回归模型
    3.4 变权重组合评价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矿产资源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4.1 未来矿产资源需求量评价
        4.1.1 灰色 GM(1,1)模型
        4.1.2 向量自回归模型评价结果
        4.1.3 变权重组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
    4.2 中国铁矿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4.2.1 中国铁矿资源评价标准
        4.2.2 中国铁矿资源基础评价
        4.2.3 中国铁矿资源的弹性系数分析
        4.2.4 中国铁矿资源的承载力分析
    4.3 中国铁矿资源发展能力评价
    4.4 中国铁矿资源供应风险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矿产资源安全战略模式分析
    5.1 铁矿资源市场及产业现状
        5.1.1 国际铁矿石市场
        5.1.2 铁矿石资源高度集中
    5.2 世界铁矿资源安全现状分析
        5.2.1 近年来国际铁矿资源市场特点
        5.2.2 铁矿资源价格全线暴涨
        5.2.3 铁矿资源生产与供应高度集中
        5.2.4 国际铁矿市场走势
    5.3 发达国家矿产资源安全战略选择
        5.3.1 美国矿产资源安全战略
        5.3.2 日本矿产资源安全战略
        5.3.3 加拿大矿产资源安全战略
    5.4 发达国家资源安全战略对中国的启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铁矿资源安全战略分析研究
    6.1 我国铁矿资源安全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6.2 中国铁矿资源产业市场化战略
        6.2.1 进一步完善规范矿业权市场
        6.2.2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6.2.3 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6.3 中国铁矿资源全球化战略
        6.3.1 扩展铁矿资源走出去战略
        6.3.2 实施铁矿资源进口多元化
        6.3.3 实施和完善铁矿资源保护措施
        6.3.4 实施境外铁矿资源风险勘探和开发
    6.4 中国铁矿资源自我储备战略
        6.4.1 建立我国铁矿资源自我储备战略总体原则
        6.4.2 建立矿产储备制度和储备机构
        6.4.3 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矿产储备
        6.4.4 建立矿产储备专项经费
        6.4.5 中国铁矿资源储备的调控运作机制
    6.5 中国铁矿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
        6.5.1 稳定国内外铁矿资源供应
        6.5.2 节约和再生铁矿资源
        6.5.3 虚拟铁矿资源安全评价模式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全文总结
    7.1 全文主要内容
    7.2 论文主要创新和研究成果
    7.3 论文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国家物资储备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理论工具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现状、思路与框架
        1.3.1 研究的现状
        1.3.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4 有关概念
第2章 国家物资储备管理理论基础
    2.1 国家物资储备的属性与管理模式
        2.1.1 国家物资储备的公共产品属性
        2.1.2 国家物资储备的应急属性
        2.1.3 储备物资管理模式分析
    2.2 新时期国家物资储备的功能作用
        2.2.1 当前我国物资储备所处的战略环境
        2.2.2 新国家安全与资源安全观
        2.2.3 国家物资储备的功能作用
    2.3 供应链管理与快捷有效供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3.1 现行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环境及方向
        3.3.1 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趋势
        3.3.2 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方向
    3.4 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体制的国际国内借鉴
        3.4.1 部分国家的物资储备管理体制
        3.4.2 国内部分专项储备的管理体制
        3.4.3 启示与借鉴
    3.5 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改革方案设计
        3.5.1 近期方案:事业单位内部重组
        3.5.2 中长期方案:政企分开
        3.5.3 近、远期方案比较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备物资品种与数量的战略选择
    4.1 我国矿产资源供需态势判断
        4.1.1 我国正处在矿产资源消费的快速增长期
        4.1.2 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
        4.1.3 利用境外资源的风险和代价不断增大
    4.2 影响储备物资品种与数量的主要因素
        4.2.1 供需特性主导的因素
        4.2.2 物资供应脆弱性指标
    4.3 确定储备物资品种的方法
    4.4 确定储备物资数量目标的方法
        4.4.1 成本收益分析法
        4.4.2 经济福利模型法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家物资储备绩效评价方法与模型
    5.1 国家物资储备的绩效
        5.1.1 国家物资储备经济调控作用的基本特征
        5.1.2 国家物资储备经济调控作用及其目标
        5.1.3 国家物资储备的绩效
    5.2 国家物资储备宏观经济影响模型
    5.3 国家物资储备绩效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5.3.1 评价方法
        5.3.2 评价指标体系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国家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
    6.1 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的作用与特点分析
    6.2 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分析
    6.3 基于语义本体的国家物资储备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与设计
        6.3.1 领域本体构建
        6.3.2 系统结构设计
    6.4 本章小节
第7章 矿产品适度储备规模测算案例研究──以铜为例
    7.1 全球铜资源供求分析
    7.2 中国铜资源供求态势和储备的必要性
    7.3 铜储备适度规模测度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加强国家物资储备相关政策建议
    8.2 全文总结
    8.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铝和锌库存过剩仍将成为2003年市场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矿产品国际价格波动的成因及传导效应研究 ——以铁、铜、铝、铅、锌为例[D]. 尤喆.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
  • [2]国际油价时变跳跃对中国战略性商品冲击效应及传导机制研究[D]. 刘峰. 厦门大学, 2019(07)
  • [3]锌价趋势及我国锌产业链上游企业套期保值研究[D]. 邓韵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4]宏观因素主导 锌价敏感动荡[J]. 冯君从. 中国有色金属, 2011(02)
  • [5]基于混沌理论的铅锌市场演化规律与可持续发展预警研究[D]. 陈进. 中南大学, 2010(11)
  • [6]桂阳银星有色冶炼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蒋利民. 湖南大学, 2010(04)
  • [7]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对外贸易研究[D]. 叶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9(08)
  • [8]金属矿产资源安全与发展战略研究[D]. 马伟东. 中南大学, 2008(02)
  • [9]国家物资储备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 姜在君. 武汉理工大学, 2007(06)
  • [10]锌、黄金、镍、铜、铝市场 2006年回顾及2007年展望[J]. 庾莉萍. 中国金属通报, 2007(02)

标签:;  ;  ;  ;  

2003年铝和锌库存过剩仍将是市场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