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化问题的启示(上)

荒漠化问题的启示(上)

一、沙漠化问题给我们的启示(上)(论文文献综述)

吴柯[1](2021)在《东北地区耕地生态治理问题研究》文中指出

常兆丰[2](2019)在《甘肃河西60年防沙治沙的问题及出路》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甘肃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与全国同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防沙治沙的发展过程和发展水平。甘肃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自创建以来,经过了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基础调查与试验探索阶段、60年代后期-70年代中期以营造乔木林为主阶段和70年代中期-90年代以营造灌木林为主阶段,目前正处在20世纪以来以封育保护为主的阶段。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水资源退化和固沙林大面积衰退。未来出路探讨,1)下阶段的突破口在哪里 2)以治标为主转向以治本为主;3)以沙区资源利用促进沙漠化防治; 4)沙产业是必由之路。同时提出几点可供参考的启示。

陈红睿[3](2018)在《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与现实价值》文中提出20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逐渐增强,带来了物质财富满足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紧张,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的威胁。生态问题持续加剧成为全球性的热点话题,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与对策。在探索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对于解决生态问题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学术界开启了用生态学的观点探讨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涌现出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绿色社会思潮——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试图将马克思主义与生态运动相结合,并从生态的维度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刻的批判,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社会主义的新理论。论文通过对西方理性中的控制自然、生态中心主义和经济理性等观念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了控制自然与控制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反对非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重新阐释了控制自然的内涵并论述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强调人类不是引起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同时,还对西方理性观念所产生的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分析,从制度的维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反生态的本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条件之间二重矛盾以及探析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物质断裂的现象。从经济学的角度着重批判了生态资本主义改良的幻想和资本主义与生态学之间是相矛盾的,并得出改良后的资本主义是不能解决生态问题的结论。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科技和军事实力,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生态转嫁的生态帝国主义的罪恶的行径展开了激烈的批判。此外,在资本主义追逐利润的驱使下,由此导致的技术异化、消费异化引发的生态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分析并阐述了技术异化和消费异化产生的生态后果和摆脱途径。生态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性与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造成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强调只有通过构建生态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解决生态危机。生态马克思主义所提出的对未来社会应当遵循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价值观等方面,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例如,发展循环经济、推广生态技术、倡导理性消费、抵制生态转嫁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实现生态共享是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解决全球生态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也为我国构建新型社会主义生态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然,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具有浓厚的乌托邦色彩,缺乏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应该辩证地看待生态马克思主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进程,让生态马克思主义真正为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张国昕[4](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胡月文[5](2014)在《丝绸之路段 ——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走向》文中指出以甘肃丝绸之路段——河西走廊生态地域文化为典型,将地域建筑文化与生态环境相对应,依据中国生态现代化的生态理论,研究河西走廊地域建筑文化走向;探索西部地域建筑传统文化意匠与传承的现实意义,旨在分析当代世界建筑美学普世化的影响下,当下河西地域建筑所具有的时代哲学特征、美学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反映与延展乡土性、本原性、生态性文化在设计领域里的可行性运用。本文旨将河西走廊地域建筑放入丝绸之路宏观的生态体系中,溯源河西地域建筑庄堡建筑文化特征的缘起,确立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生态类型特征,研究该符号建筑精髓在现代建筑中的延续显现;同时通过村堡——军堡——城关建筑的细部比对和年代考证,论证地域建筑形式的出处,目的在于推论确立河西庄堡地域民居形式,以及在丝绸之路文化传播流变中的走向问题。论证甘肃丝绸之路段——河西走廊地域建筑“走向”的地域空间关系,发现河西生态地域庄堡建筑形式,与西域民居形式有更多相似之处,并且该建筑形态向关中地段渐于消退,同时具有关中建筑文化回授的史实及特征,管窥到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地域建筑形成由西域向河西转变至关中的主流发展特点,存在丝绸之路地域建筑形式由点串成线的地域建筑隐形带,最终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与资料论证,得出当代河西地域建筑的发展走向,不再是历史上由西向东渐进,抑或由东向西的回授,完全处于建筑有机的、新生的、向上的自身生态发展模式。通过认知生态观念、历史条件、地理环境、生活习俗、技术体系等诸多源流,强调地域建筑生态文化继承的可持续性,专注继续运用这一形态的发展脉络,寻找其规律和针对地域建筑再创造的可能性,目的在于确立丝绸之路文化交融中地域建筑审美观的建立,关注生态环境下地域主义建筑的文化内涵,放眼于时代批判与创造精神。

杨与肖[6](2013)在《丰田中国种树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治沙不等于植树,综合治理才是"正道"。这是丰田汽车丰宁项目给我们的启示,但启示远远不止这些"别人出差都是去上海、广州,但我出的第一趟差就是丰宁,当时心里还觉得有些不舒服。"回忆起2000年初冬的那趟旅程,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社会贡献部部长李德木

郝诚之,郝松伟[7](2013)在《对我国治沙典型“牧区大寨”乌审召经验的再认识》文中研究说明一、乌审召经验的历史点评回顾我国西部治沙历程,总结生态建设成功经验,有一个典型是必须提及的,那就是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内蒙古"牧区大寨"乌审召。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以来,我区南部蒙古族聚居区的鄂尔多斯乌审召人,在条件严酷的毛乌素沙地,创造和发展了"治理沙漠、建设草原"的独特经验,引起全国关注、联合国重视,并受到陈毅元帅的赞扬。但舆论宣传很长一段时间把它和愚公移山、改天换地的"农业

常兆丰,樊宝丽,王强强[8](2012)在《我国防沙治沙的现状、问题与出路——以民勤沙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顺利推进我国防沙治沙和沙区生态环境建设步伐,在过去60a探索、发展的基础上,分析原因,找出问题,调整和完善防沙治沙思路,探索新的发展出路。防沙治沙实践中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地下水位下降,植被大面积退化;二是造林治沙,事倍功半;三是过去防沙治沙的先进地区,成了现在沙漠化严重地区。今后防沙治沙的出路:一是建立封育区,封育保护荒漠植被;二是关键抓住农业节水;三是要限制大面积造林治沙;四是可利用农田灌溉渗漏水适当营造农田防护林;五是集雨防渗有研究和推广前途,应通过试验研究进一步完善。

盖志毅[9](2011)在《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李恩菊,谢春林[10](2010)在《统万城废弃的原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在沙漠化研究中,沙漠古城的兴废在一定程度上指示着古城所在地的沙漠化过程。位于毛乌素沙地南缘的统万城,其废弃的原因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通过综合分析统万城周边地区地质历史时期以及人类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提出统万城地区生态环境变化乃至沙漠化主要取决于气候变化;统万城废弃所揭示的沙漠化成因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沙漠化治理,必须"尊重自然,科学治沙"。

二、沙漠化问题给我们的启示(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沙漠化问题给我们的启示(上)(论文提纲范文)

(2)甘肃河西60年防沙治沙的问题及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1 初创阶段
2 防沙治沙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
    2.1 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基础调查与试验探索阶段
    2.2 60年代后期-70年代中期以营造乔木林为主阶段
    2.3 70年代中期-90年代以营造灌木林为主阶段
    2.4 20世纪以来以封育保护为主阶段
3 理论研究方面
4 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1) 水资源退化。
    (2) 人工固沙林大面积衰退。
    (3) 沙障只能就地固沙。
5 问题的根源
6 几点启示
    (1) 美国和原苏联的启示。
    (2) 景电工程防沙治沙的启示。
    (3) 沙漠光伏和风电可大量转化太阳辐射和风能。
7 未来出路探讨
    (1) 下阶段的突破口在哪里。
    (2) 以治标为主转向以治本为主。
    (3) 以沙漠资源利用促进沙漠化防治。
    (4) 沙产业是必由之路。

(3)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与现实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概述
    2.1 生态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2.1.1 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
        2.1.2 社会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1.3 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生态反思
    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
        2.2.1 马克思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2.2.2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
        2.2.3 生态学、系统论和未来学的相关思想
    2.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2.3.1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
        2.3.2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
        2.3.3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成熟阶段
第3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西方理性观念的生态批判
    3.1 “控制自然”观念的谬误
        3.1.1 “控制自然”的历史沿革
        3.1.2 “控制自然”与控制人的双重解放
        3.1.3 “控制自然”的重新阐释
    3.2 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
        3.2.1 生态中心主义及其人的失落
        3.2.2 为人类中心主义辩护
    3.3 经济理性的批判
        3.3.1 经济理性的产生和发展
        3.3.2 经济理性的危害
        3.3.3 经济理性的超越
第4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生态批判
    4.1 资本主义制度反生态的本性
        4.1.1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4.1.2 资本主义的双重矛盾
        4.1.3 资本主义的物质断裂
    4.2 生态资本主义的批判
        4.2.1 生态资本主义的幻象
        4.2.2 生态资本主义的经济学分析
    4.3 生态帝国主义的批判
        4.3.1 生态帝国主义兴起的原因
        4.3.2 生态帝国主义的表现
        4.3.3 生态帝国主义的危害
第5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技术异化的生态批判
    5.1 技术与生态危机
        5.1.1 技术悲观主义
        5.1.2 技术乐观主义
        5.1.3 技术异化产生的根源
        5.1.4 技术异化的批判
    5.2 技术的非理性运用
        5.2.1 “技术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5.2.2 技术的非理性运用的生态后果
    5.3 技术的生态合理化转变
        5.3.1 技术伦理的重建
        5.3.2 技术选择的转向
第6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消费异化的生态批判
    6.1 消费异化与生态危机
        6.1.1 消费异化现象的产生
        6.1.2 消费异化产生的根源
        6.1.3 消费异化现象的表现
    6.2 消费异化的生态性危害
        6.2.1 消费异化的社会后果
        6.2.2 消费异化的生态后果
    6.3 克服消费异化的途径
        6.3.1 需求理论的重新构建
        6.3.2 “期望破灭的辩证法”
        6.3.3 “更少地生产、更好地生活”
第7章 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及其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7.1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审视
        7.1.1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
        7.1.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困境
    7.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构建:生态社会主义
        7.2.1 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变革战略
        7.2.2 生态社会主义的政治方案
        7.2.3 生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
        7.2.4 生态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7.3 生态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价值
        7.3.1 发展循环经济
        7.3.2 推广生态技术
        7.3.3 倡导理性消费
        7.3.4 抵制生态转嫁
        7.3.5 生态共享共同体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5)丝绸之路段 ——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目的与意义
    一. 选题理由
        二. 研究目的
        三.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文献综述
        一. 专着
        二. 学术论文
        三. 硕士(博士)论文
        四. 本文文献分析
    第三节 研究的范围、重点与切入方法
        一.研究范围与重点
        二. 课题切入方式
        三.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
    第四节 创新与预期成果
        一. 创新之处
        二. 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河西走廊人文生态因素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第一节 河西建筑遗址与地域环境的生态关系
        一. 河西走廊地缘历史溯源
        二. 河西走廊地理气候学的原生态特征——适建与宜居
        三. 河西段黄河流域中上游建筑遗址群文化分析
        四. 河西城镇人文历史因素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河西人文社会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 河西走廊农耕的四次大发展
        二. 河西徒民实边与屯田对人居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的交融
        一. 丝绸之路交汇的历史文化现象
        二. 游牧类型与农耕类型的交替融合
第二章 河西历史地域建筑形态的类型确立
    第一节 河西庄堡建筑的历史地位
        一. 河西走廊东西分布的戍守防御体系
        二. 汉代河西四郡城池开设的历史格局
    第二节 河西走廊的“城关”与“堡”
        一. 河西走廊历史城关记载整理
    第三节 “村堡”、“城关”、“军堡”地域建筑形态案例探析
        一. “村堡”
        二. “军堡”——野麻湾堡
        三. “城关”——酒泉嘉峪关
    第四节 河西壁画建筑影像与地域建筑遗存分析
        一. 河西“坞”地域建筑形式壁画建筑影像遗存分析
        二. 河西壁画中地域建筑影像的形成要素
第三章 河西生态与庄堡地域建筑文化
    第一节 河西庄堡地域建筑与中国传统建筑
        一. 院落进深布局
        二. 庄墙比例尺度
        三. 地域建筑材料
        四. 制造工艺技术
        五. 生态环境异同
    第二节 西北典型堡寨防御型地域建筑及其夯土技术比较
        一. 陕北窑洞——姜氏庄园(陕甘相邻的地域建筑)
        二. 关中堡寨——党家村(丝绸之路桥头堡)
        三. 庄窠建筑(甘青相邻的地域建筑)
        四. 喀什夯土建筑(西出河西丝绸之路西域第一站)
        五. 福建永定土楼(与丝绸之路夯土技术的源流关系)
    第三节 丝绸之路段——关中与西域当代地域建筑发展案例比较
        一. 西域生土建筑当代案例分析
        二. 丝绸之路桥头堡关中地域建筑当代案例分析
第四章 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生态表现
    第一节 河西走廊自然生态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一. 夯土庄墙材质的来源
        二. 河西走廊粘土材料运用技术的发源
        三. 夯土特性与地理气候
        四. 河西现代生态环境的形成与传统地域建筑之间的博弈
    第二节 河西本土建筑原创——《敦煌山庄》案例分析
        一. 诗意的空间构造
        二. 地域建筑的空间形态、材料与肌理
        三. 建筑细节的生态特征体现
        四. 建筑文化
    第三节 河西地域建筑的文化安全启示
        一. 河西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二. 生态现代化的地域启示
        三. 河西地域建筑生态安全格局的形成
第五章 河西走廊地域建筑艺术审美的确立
    第一节 地域主义概念与河西走廊生态建筑的结合
        一、地域主义的再认识
        二. 河西走廊的地域建筑如何成就持有批判性的地域主义
    第二节 河西地域建筑生态美学的艺术审美体现
        一. 河西传统地域建筑环境色彩系统
        二. 河西走廊地域建筑的装饰特点
        三. 河西地域建筑的风水观
        四. 河西地域建筑的性格表现
        五. 空间结构的纯粹性
        六. 建筑内外立面造型
        七. 历史城市的轮廓
    第三节 河西生态地域情感与建筑艺术的协调一致
        一. 河西地域建筑情感的归属表现
        二. 河西地域建筑的艺术协调性
第六章 结语
    主要研究结论
        一.河西走廊庄堡的存在与现实意义
        二.河西走廊庄堡的废弃与消失
        三.基于生态系统的河西地域建筑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A:图表目录
附录 B:在学期间的学术活动及研究成果
    一.科研项目
    二.论文
    三.论文获奖
    四.参与学术活动

(6)丰田中国种树记(论文提纲范文)

国友淳子的故事
CSR的真义

(7)对我国治沙典型“牧区大寨”乌审召经验的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一) 发现并总结规律, 坚持“乔灌草结合, 灌草为主”的绿化治沙模式
(二) 有效治理并利用, 坚持“治理沙漠与建设草原结合”的双赢用沙模式
(三) 以绿为荣, 以人为本, 坚持“以工哺牧, 富民强镇”的科学管沙模式
二、乌审召经验的现代意义
    (一) 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 不能离开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参与
    (二) 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 不能离开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撑
    (三) 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 不能离开科学理论、创新思想的指导
    (四) 沙漠化土地的防治利用, 不能离开生态小康、全面小康的目标要求

(8)我国防沙治沙的现状、问题与出路——以民勤沙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防沙治沙及其研究现状
2 问题
    2. 1 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大面积退化
    2.2 造林治固, 事倍功半
    2. 3 民勤防沙治沙的例子
3 讨论
    3. 1 固沙与阻沙的可能性
    3. 2 造林防沙固沙的条件分析
    3. 3 国外防沙治沙给我们的启示
    3. 4 出路

(10)统万城废弃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统万城建城之初的自然环境
2 统万城废弃的原因
    2.1 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2.1.1 第四纪时期
        2.1.2 全新世时期
    2.2 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3 结论

四、沙漠化问题给我们的启示(上)(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地区耕地生态治理问题研究[D]. 吴柯. 吉林财经大学, 2021
  • [2]甘肃河西60年防沙治沙的问题及出路[J]. 常兆丰.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09)
  • [3]生态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审视与现实价值[D]. 陈红睿. 吉林大学, 2018(03)
  • [4]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5]丝绸之路段 ——河西走廊生态与地域建筑走向[D]. 胡月文. 西安美术学院, 2014(08)
  • [6]丰田中国种树记[J]. 杨与肖. 经营者(汽车商业评论), 2013(08)
  • [7]对我国治沙典型“牧区大寨”乌审召经验的再认识[J]. 郝诚之,郝松伟. 北方经济, 2013(01)
  • [8]我国防沙治沙的现状、问题与出路——以民勤沙区为例[J]. 常兆丰,樊宝丽,王强强.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2(04)
  • [9]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D]. 盖志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1
  • [10]统万城废弃的原因分析[J]. 李恩菊,谢春林. 中国沙漠, 2010(05)

标签:;  ;  ;  ;  ;  

荒漠化问题的启示(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