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边疆富民行动将确定37个重点县

振兴边疆富民行动将确定37个重点县

一、兴边富民行动将确定37个重点县(论文文献综述)

吴丹[1](2021)在《四川省民族地区开发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尹佳[2](2019)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给予了密切关注。在国际交流日渐深化、国际传播渠道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传播既是世界了解中国的关键信息来源,同时也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内容,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取至关重要。对外传播以语言为纽带,以传播效果为宗旨,在话语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文化与价值观的阐释及国家形象的建构,其形式以外宣翻译为主。因此,外宣翻译实践的成效关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对外宣翻译的研究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外宣翻译,其中心词为翻译,但“外宣”一词既指出了中译外的方向,也明确了翻译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外宣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其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及动态性,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及发展是其传播目的是否实现的关键。我国外宣翻译虽然历经了迄今为止60余年的发展,但其研究体系还不够完善,局限于译本语言文字层面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不断尝试将翻译本体论的研究与边缘交叉学科进行融合,不仅关注翻译的语言层面,还注意到语言之外的因素,证明除了语言本身,制约翻译活动的文化与社会因素逐渐引起学界注意。在翻译研究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再到社会学转向的过程中,其社会属性需要成熟的理论框架作为支撑,以研究其生产、传播、接受与各种社会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翻译研究主要采用的各种研究视角中,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框架能够与外宣翻译研究产生紧密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意识形态研究方面的关联;2)在话语与社会辩证关系研究方面的关联;3)在权力关系研究方面的关联。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征与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批评话语分析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外宣翻译要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引入外宣翻译研究可以更清晰地分析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本研究重点分析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代表的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所选语料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版及英译过程的相关材料。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既蕴含大量意识形态内容,又以实现译入语语境中的传播效果为要求,既讲求对原文的高度忠实,又要对读者的接受与反应给予关注,单纯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探索无法满足以上多维度的需求,传统的归化或异化策略无法适应话语与社会实践之间辩证的、动态的关系,因此本研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超学科视角来对语料进行分析。从具体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在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三维分析框架(翻译-传播-社会实践综合框架),从译本、翻译的传播实践以及翻译的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分析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在这一框架中,第一维度为译本:涉及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分析译本对原文本元语言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第二维度为翻译的传播实践,包括翻译的生产、翻译的传播与翻译的接受;第三维度为翻译的社会实践,包括翻译与权力关系,翻译与社会身份,以及翻译与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在国际传播语境中审视外宣翻译,探索外宣翻译话语实践的传播属性。研究发现:1)以批评话语分析的超学科视角来审视外宣翻译,能够有效突破语言文字分析的局限性,凸显外宣翻译的社会实践性;2)外宣翻译本质上是一个国际传播实践过程,对赞助人、译者、传媒以及读者的多维度思考是一种主体间性意识,这反映出信息传播的交流、沟通与互动意义,对我国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3)话语传播的效果与传播者使用的话语策略密不可分,本研究从读者接受与读者反应的角度进行探索,丰富了外宣翻译的话语传播策略。

杜泰平[3](2017)在《勐海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总量跃升世界第二,但人均GDP占有量仍然较低。贫困地区的人口脱贫问题,作为一个重大民生问题,同时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经济、政治问题,跟国家的战略部署、社会的全局发展密切相关。“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行,不仅是我国实现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在。云南省勐海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在云南境内的9个“直过民族”中,勐海县境内就有4个,受各方面因素如社会发展程度、地理区位、历史条件等的影响,与其它经济困难地区相比,“直过民族”的生活区域经济条件更差、基础设施更落后,劳动者素质更低,而“直过民族”的精准扶贫也被喻为是云南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和攻坚拔寨的“拦路虎”,解决了这部分人的发展问题,也就解决了我国少数民族扶贫开发最为的核心问题。然而,在精准扶贫方面的研究,特别是“直过民族”的精准扶贫研究,可以说才刚刚起步,尚存在着不足,有较大的研究空间,进一步研究分析我国的“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工作,对于完善我国精准扶贫工作理论,构筑新时代背景下的扶贫工作理论框架显得极为的必要。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目前还没有文献对“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做出系统性研究。本课题基于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把握,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相关观点,深入探讨云南“直过民族”聚居区的精准扶贫问题,期冀通过选取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的“直过民族”为实证研究对象,探寻地方政府作为扶贫开发主体,在“直过民族”实施精准扶贫中,如何在非政府组织、个人及企业之间构建一种多中心协同治理的精准扶贫模式,从而对如何优化精准扶贫方式方法,建立健全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为中国扶贫工作的有序推进提供保障,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为有效化解云南边疆地区“直过民族”精准扶贫问题,提供借鉴。

沙吾列·依玛哈孜[4](2016)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我国的支援边疆政策是中国共产党治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促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的制定的政策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执政的全盘谋划和策略,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主要内容。它对于推进边疆地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缩小地区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能够充分体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的治国政策,是中国共产党特殊的民族政策。因此,研究支援边疆政策对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的整个研究过程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治理论为指导,以多学科为角度,在边疆治理理论框架下,理清中国共产党的支援边疆政策模式,以及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殊区情出发,科学把握党在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的具体政策和实践,全面总结支援边疆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取得的成就及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缘环境、历史积淀、经济发展、社会发育、文化心理、公共安全、周边安全等层面认识和理解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稳定与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针对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互动规律,为进一步坚持与完善支援政策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内容:主要从建国以来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目标体系及实施工具入手,分析支援边疆政策依托的理论和现实依据;理清中国共产党支援工作及支援边疆政策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并力图揭示并较系统地概括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进一步深化中国共产党治国理论;综述支援边疆政策在实施过程当中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发挥的作用、成效、成功的经验,充分展示中国共产党特殊的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这伟大创举在整个国家的发展与稳定中做出的贡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贡献、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贡献。同时,总结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工作的经验教训,分析影响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问题提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对策建议。具体内容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研究的目的、意义进行全方面的论证。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援政策目标体系及实施工具和援助政策依据。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的总体目标和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目标(分类目标)。分析概括了实现支持与援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目标的实施工具,即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采取的直接支援和间接支援所包含的不同政策措施。同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持与援助政策的根基进行认真剖析,以实事来进一步阐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边疆治理理论等理论基础;并较充分论证制定政策中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因素、宗教因素、贫困因素、边境因素之现实依据。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主要梳理和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每一个关节点或历史阶段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及政策措施。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本章主要依托国家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文件,并以此为支撑,对我国不同时期的支援边疆政策进行全面的概述和分析。即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与援助政策经历了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在建国初期主要是通过特殊帮扶政策,初步改善了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条件,赢得了民心,疏通了民族关系,建立了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后,针对边疆地区落后状况,采取经济财政等方面特别照顾和倾斜政策,加强支持和援助力度,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以后,为了缩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区的差距,继续加大中央支持和援助及对口支援相结合的政策,推动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巩固和加强了民族大团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基础。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本章主要结合国家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大量实际数据来阐明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实践中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边疆支援政策的实效性由于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环境、民族文化环境的特殊性和发展基础的薄弱性、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等而受到的影响的因素进行客观分析。第六章为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持与援助边疆政策的对策建议。这一部分主要针对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持和援助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的对策建议。即保持支援边疆政策的连续性;提升支援边疆政策的系统性;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科学性;加强支援边疆政策的可操作性;强化支援边疆政策的针对性;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执行效果。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体现在改善边疆少数民族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上。支持和援助边疆地区正是提升边疆各族人民幸福指数、推动边疆地区发展和繁荣提出的重大措施之一,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要逐步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足、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薄弱、民族宗教问题复杂、组织管理框架不理想、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复杂等种种制约因素,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总之,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梳理和数据分析,积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史”的发展脉络,依托政策、文件,认真梳理中国共产党建国以来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所采取的支持与援助政策,并更加细化每一个发展阶段的时间段划分和政策内容,厘清新中国成立以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与中国共产党连续的支援边疆政策之间的关系,分析并阐明其对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带来的效应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见解及意见。

曾勇[5](2017)在《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 ——以沪滇对口帮扶为例》文中认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率先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其中,东西扶贫协作,即组织东部地区较发达的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被认为是扶贫开发方式中最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扶贫方式。实践也表明,东西扶贫协作,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扶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扶贫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发展。自1996年开始实施以来,我国东西扶贫协作取得了很大的扶贫成效,较好地解决了贫困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据统计,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2.8万个贫困村和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完成减贫1442万人,截至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为5575万人),重点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有西藏、甘肃、新疆、贵州和云南,贫困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则有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和四川。如果到2020年,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还有集中连片整体贫困现象的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没有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十三五"时期我国必须平均每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每月需要减贫接近100万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是扶贫开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采用常规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难以完成这一任务。作为最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且极具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方式,东西扶贫协作必须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强化措施,为确保"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如何进一步提升,非常有必要。为此,本文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学和管理学等视角,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依照理论-现状-实证的基本思路,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极具中国特点的孤岛型贫困的学术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总结了 1996年至今近20年来东西扶贫协作的历程、政策演变和有效举措,探讨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动力机制和宏观绩效,结合上海对口支援云南工作实例的分析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研究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和上海对口支援工作实际,探究提升东西扶贫协作效能的新路径,试图提出与经济新常态相相适应的扶贫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思路、方法、意义、创新点以及本文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探索性的提出了孤岛型贫困的基本概念。第二章是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总结了中外反贫困、区域经济发展、东西扶贫协作、扶贫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厘清了本文研究的基础及出发点。第三章全面梳理了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结合"孤岛型贫困"的诠释系统分析了贫困的概念、类型、特征和形成的一般机理,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沿革、东西扶贫协作的演进历程和主要举措。第四章是探讨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益和动力机制,采用规范研究和边际研究方法探析东西扶贫协作的动力机制和宏观绩效。第五章探讨沪滇结对帮扶的做法与特色,以"解剖麻雀"的方式,以沪滇对口帮扶为典型案例,对省域层面的东西扶贫协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第六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了沪滇结对帮扶的宏观绩效,采用AHP方法构建了结对帮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沪滇对口帮扶项目资金的微观绩效进行了评价。第七章阐述了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及基本内容,重点建构了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具体的实现路径。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旨在归纳总结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重要观点,给出东西扶贫协作绩效提升的建议,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围绕实现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西扶贫协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探究,丰富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理论文献,拓展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地组织了对口地区有关部门开展自评、抽评工作,在理论层面、方法层面、实践层面都具有一定创新。同时,本文还总结梳理了中外扶贫开发与减贫策略,归纳分析了沪滇对口帮扶的代表性举措、资源整合机制以及新探索,具有很强的政策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分析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孤岛型贫困的基本概念、特征、现状及其形成的一般机理;二是东西扶贫协作的背景、进程、特点和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三是衡量东西部扶贫协作绩效的基本方法及其主要分析结论;四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型案例——沪滇对口帮扶的特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五是中国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实现路径;六是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绩效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结论:一是中国孤岛型贫困概念的提出及其减贫的实现路径。(1)中国的孤岛型贫困是呈片状、点状贫困分布格局下形成的具有鲜明区域性、多维性和持续性特征的一种慢性贫困现象。(2)孤岛型贫困的人口主体是农村留守人口,其形成的一般机理包括区位、政策、社会三大机理。(3)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建档立卡和发放专项救助津贴,是孤岛型贫困人口减贫的具体实现路径。而生态移民、构建"无缝隙"减贫工作机制和分类制定转型发展模式,则是孤岛型贫困地区减贫的具体实现路径。二是东西扶贫协作的理论作用效果。(1)有利于受援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对减轻东西部经济总量差距有所帮助。(2)有利于受援地区经济增速提升,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增速差距有所帮助。(3)对整体效益的作用效果具有权变性,取决于生产要素在东部和西部的单位边际产出。三是沪滇对口帮扶的经验借鉴。(1)整村推进、产业帮扶和社会事业及人力资源开发是典型举措。(2)政府、市场、社会三个层面的资源整合机制是重要特征;(3)打工经济、小额贷款模式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是有效探索。四是沪滇对口帮扶的实证作用效果。(1)沪滇结对帮扶投入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具有显着的作用。(2)新农村建设、产业帮扶和民生帮扶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具有显着的作用,但作用大小存在差异。(3)扶贫资金管理和瞄准机制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有影响。五是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实证测算。主要包括投入管理、过程管理、产出与效果、社会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对案例项目的微观绩效评价结果为良好。

罗黎明[6](2012)在《立足新起点 争做新贡献》文中认为1991年,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国家设立了"新增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这是"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前身。它由财政部与国家民委共同管理,最初每年6000万元。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规

刘进来[7](2011)在《论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演进与启示》文中指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民族地区总面积达到616.2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如何正确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处理好民族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演进脉络进行梳理,对其绩效进行分析和总结,试图对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扶贫政策体系提出一些建议,使民族地区经济更好地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在刺激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措施的同时,高度关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对民族地区发放了大量的救济款与救济粮,帮助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国家对民族贫困地区制定了灵活的土地政策,极大的解放了民族地区的生产力。由于50年代末的“大跃进”与60年代末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我国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受到了影响,民族地区生产力受到破坏,经济发展严重受挫,扶贫政策处于徘徊停滞时期。改革开放后,国家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向上来,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了市场经济体制。并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的集体经营制度。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比如:1982年扶持“三西”①地区的扶贫基金、1984年的《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加快改变面貌的通知》、1994年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6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定》等。这些都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入新世纪后,在2001年,国家发布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再次把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作为国家扶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政策力度。60多年来,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实行的扶贫政策,已由当初的概念性表述发展成为日益成熟和丰富的民族地区扶贫政策体系。扶贫政策也经历了五个阶段,即第一阶段(1949年—1977年),以救济式扶贫政策为重心的起步与曲折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78年—1985年)以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政策为重心的恢复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86年—1993年)以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政策为重心的深入发展阶段;第四阶段(1994年—2000年)以扶贫攻坚政策为重心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五阶段(2001年至今)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为重心的深化发展阶段。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首先,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其次,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最后,民族贫困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我国现在正处于扶贫开发攻坚阶段,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绝对贫困基本消除”和“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民族地区的扶贫任务仍然相当艰巨。笔者通过对上述五个阶段相关扶贫政策的分析,结合不同阶段扶贫政策呈现的不同特点,论述国家政策是如何影响我国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评价要辩证的看,本文一方面肯定了民族地区扶贫政策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另一方面也关注到民族地区相关扶贫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民族地区还存在着返贫现象,反贫困战略还有待完善。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执行考核制度、信贷制度建设也不完善,存在着只注重脱贫数量、经济扶贫,忽视脱贫质量、生态扶贫现象。扶贫资金使用拨付缺乏监管,扶贫资金投入也不够、协调机制也不完善。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特殊性、目的性、规范性有待完善。因此,需要党和政府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扶持力度来减少返贫现象发生。完善执行扶贫政策的考核内容与考核评比、信贷机制。完善扶贫资金使用与投入的政策。正确处理特殊性与普遍性、公平性与效率性、系统性与长期性关系来促进民族地区扶贫事业的发展。在制定扶贫政策时,党和政府应考虑建立民族地区治理机制,树立民族地区成长经济的观念,处理好民族地区“富县”与“富民”、“扶富”与“扶贫”两对关系,建立民族地区完善的保障制度,贯彻民族地区“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向“包容性增长”转变,经济运行机制从“外控—嵌入型”向“自组织—自生长型”转变。总之,民族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依靠民族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的成果也要由民族贫困地区群众共享,发展的目的是提高民族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水平,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改善民族贫困地区的民生。用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政策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人们实现小康社会,走共同富裕道路。

朱玉福[8](2011)在《兴边富民行动10周年:成就、经验及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兴边富民行动是国家民委按照中央部署、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倡议发起的旨在"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一项国家行动,兴边富民行动10年来,成就显着,边境地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呈现出民族团结、边防巩固、国家统一、睦邻友好的良好发展态势,"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标正在变为现实。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年来,基本形成了符合边境地区发展实际的基本经验。兴边富民行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重点回顾、总结10年来兴边富民行动的成就和主要经验的基础上,分析兴边富民行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下一步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对策建议。

戴小明,黄元姗[9](2010)在《论上级国家机关的民族法责任》文中研究指明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上级国家机关依法履行其职责,并充分尊重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民族地区产生实效,并实现其目的、要求和价值的重要保障。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二十多年来,上级国家机关在财政、金融、计划投资、资源开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不断加快,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值得注意的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践中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相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确保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地位不动摇,必须不断完善民族法实施的监督制度,督促上级国家机关履行法定职责,保障自治机关依法充分行使自治权。

张灵[10](2010)在《试论新时期中国对东盟的经济外交:缘起与表现》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经济外交的产生,是在中国外交整体转型的大背景下发生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转型的直接结果。因此,总体外交战略的转型是中国经济外交产生的内部动力。从外部因素看,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外交的支持,而外交对经济发展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帮助国内企业获取国外市场和资源。因此,来自经济发展上的客观需要,构成了中国经济外交产生的外部动力。东盟是中国最重要的周边之一,也是中国外交最为活跃的地区,“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政策的提出,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中国对东盟的外交实践,而其中的“富邻”政策,则可直接归纳为“经济外交”政策,所以,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的政治动力来源,就是“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此外,东盟在中国“走出去”战略中具有先天的优势,地理临近、资源丰富、市场互补,这些因素的综合构成了中国大力开展对东盟经济外交的经济因素。新时期中国开展对东盟经济外交的具体行动,即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的表现形式,呈现出多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具体而言,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既有搭建平台,如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乃至创立越南副总理与中国企业CEO的圆桌对话会;也有把国家层面的“走出去”战略落到细处,直接推动中国企业在东盟的发展,如广东省对东盟的“双转移”战略;还有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对东盟经济发展的创新支持模式——设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

二、兴边富民行动将确定37个重点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兴边富民行动将确定37个重点县(论文提纲范文)

(2)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预期突破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2.1.1 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的区别
        2.1.2 外宣翻译的概念及其内涵
        2.1.3 外宣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2.2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2.2.1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与代表性理论
        2.2.2 外宣翻译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关联
        2.2.3 采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的翻译研究成果
    2.3 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翻译研究
        2.3.1 政府工作报告的定义
        2.3.2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结构及语言特点
        2.3.3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及相关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及观察语料
    3.1 外宣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
    3.2 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
    3.3 翻译-传播-社会实践综合框架下的外宣翻译过程
    3.4 观察语料——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版及英译过程的相关材料
    3.5 小结
第四章 译本对原文本元语言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4.1 概念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4.2 人际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4.3 语篇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4.4 小结
第五章 外宣翻译的传播实践
    5.1 翻译的生产
        5.1.1 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5.1.2 外宣翻译的主体间性
        5.1.3 译者对外宣翻译互文性的实践
    5.2 翻译的传播
        5.2.1 外宣翻译的传播机制
        5.2.2 译者的把关人作用
    5.3 翻译的接受
        5.3.1 外宣翻译的读者研究
        5.3.2 外宣翻译的读者关照
        5.3.3 外宣翻译的读者反应
    5.4 小结
第六章 外宣翻译的社会实践
    6.1 外宣翻译与权力关系之关联
    6.2 外宣翻译与社会身份之关联
    6.3 外宣翻译与文化价值及意识形态之关联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7.1 译本与翻译传播实践之关联
    7.2 翻译传播实践与翻译社会实践之关联
    7.3 译本与翻译社会实践之关联
第八章 结论
    8.1 本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8.2 本研究的发现及创新之处
    8.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3)勐海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图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直过民族”精准扶贫相关概念界定
        一、“直过民族”概念
        二、贫困的界定
        三、精准扶贫的概念
    第二节 多中心治理理论概述
        一、多中心治理的内涵
        二、多中心治理的治理逻辑
        三、多中心治理实现策略
        四、多中心治理的适用性
        五、多中心治理的实践
第二章 我国扶贫治理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
    第二节 传统扶贫工作机制的问题
        一、扶贫政策瞄准机制存在偏差
        二、扶贫政策异化现象突出
        三、特殊贫困群体边缘化特征显着
第三章 勐海县“直过民族”贫困现状及扶贫探索
    第一节 勐海县县情
    第二节 勐海县“直过民族”基本情况及贫困现状
        一、人居条件差
        二、基础设施薄弱
        三、内生动力不足
    第三节 勐海县“直过民族”贫困成因分析
        一、区位因素复杂多样
        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三、思想观念落后
    第四节 勐海县“直过民族”扶贫开发探索
第四章 勐海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及治理困境
    第一节 勐海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一、专项扶贫方面
        二、行业扶贫方面
        三、社会扶贫方面
        四、多措并举激发内生动力
    第二节 勐海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过程中的治理困境
        一、政府:现有贫困户识别机制存在瑕疵
        二、贫困户:精准扶贫政策宣传难以深入人心
        三、社会组织:难以主动参与精准扶贫工作
        四、基层干部:思想认识有偏差工作成效不足
第五章 勐海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对策
    第一节 政府维度:完善精准扶贫机制建设
        一、继续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快构建综合扶贫组织体系
        三、完善扶贫监督管理体制
        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
    第二节 市场维度:加块落实发展产业各项优惠政策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二、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助力精准扶贫
    第三节 社会维度:多元互助合力扶贫
        一、加大政策宣传激发内生动力
        二、加快建立行业帮扶机制
        三、督促抓好各项民生政策落实
        四、积极推进教育扶贫
    第四节 法制维度:用法治思维和方式助推扶贫
        一、加快推进地方扶贫立法工作
        二、发挥村规民约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框架
        1.4.2 论文预期创新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目标体系及其实现和支援政策依据
    2.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目标体系
        2.1.1 总体目标
        2.1.2 具体目标
    2.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实施工具
    2.3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2.3.2 中国特色民族理论
        2.3.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2.3.4 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
    2.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现实依据
        2.4.1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特殊
        2.4.2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环境复杂
        2.4.3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国际背景特殊
        2.4.4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位置重要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3.1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3.2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3.3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3.4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3.5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指示与政策措施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4.1 建国初期形成“特殊帮扶措施”为重点的扶持政策(1949-1957)
        4.1.1 我国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的民族政策根基
        4.1.2 民族政策的宣传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扶持政策
    4.2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改革开放时期形成和发展“照顾与倾斜政策”为重点的帮扶政策(1957——1978)
    4.3 改革开放到二十世纪末形成和发展国家帮助为主对口支援为辅的“互援互助”支援政策 (1978-2000)
        4.3.1 财政支援政策
        4.3.2 对口支援政策
        4.3.3 扶贫开发政策
        4.3.4 扶持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政策
        4.3.5 民族教育文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照顾政策
    4.4 二十一世纪以来形成和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支持力度”为重点的支援政策 (2000年至今)
        4.4.1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4.4.2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4.4.3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
        4.4.4 全方位的对口支援政策
        4.4.5 牧区建设扶持政策
        4.4.6 扶贫开发推进政策
        4.4.7 进一步发展民族教育文化及医疗卫生事业的特殊照顾政策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5.1 中国共产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5.1.1 财政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5.1.2 智力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5.1.3 项目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5.1.4 产业支援政策实践的成效
    5.2 中国共产党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支援政策实效性的制约因素及其原因分析
        5.2.1 区域经济发展能力不足及其原因
        5.2.2 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薄弱及其原因
        5.2.3 民族宗教问题复杂及其原因
        5.2.4 支援政策的组织管理框架不理想
        5.2.5 国际环境及周边环境的复杂性及其原因
第六章 完善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策的对策建议
    6.1 保持支援边疆政策的连续性
    6.2 提升支援边疆政策的系统性
    6.3 提高支援边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
    6.4 加强支援边疆政策的可操作性
    6.5 强化支援边疆政策的针对性
    6.6 提高支援边疆政策的执行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5)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 ——以沪滇对口帮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贫困问题仍是当代世界性课题
        1.1.2 政策背景:中国的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演进
        1.1.3 实践背景:减贫成效显着而反贫困形势依然严峻
        1.1.4 理论背景:现有的理论难以解释新型贫困特点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贫困与反贫困
        1.3.2 孤岛型贫困
        1.3.3 区域协作与东西扶贫协作
        1.3.4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世界反贫困理论
        2.1.2 经济学视角下对贫困的理论认知
        2.1.3 地理学视角下对贫困的理论认知
        2.1.4 社会学视角下贫困的理论认知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关于反贫困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研究
        2.2.3 关于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
        2.2.4 关于中外扶贫开发的启示和经验借鉴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贫困状况、形成机理和反贫困实践
    3.1 中国贫困概况与特征
        3.1.1 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概述
        3.1.2 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3.1.3 连片特困地区社会发展概述
        3.1.4 连片特困地区环境概述
    3.2 中国孤岛型贫困的形成原因
        3.2.1 区位因素
        3.2.2 政策性因素
        3.2.3 社会性因素
    3.3 中国的反贫困实践
        3.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沿革
        3.3.2 区域扶贫协作的演进历程
        3.3.3 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的主要举措
        3.3.4 东西扶贫协作的主要成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应与动力机制
    4.1 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应——基于要素转移的分析
        4.1.1 关于生产要素的界定、含义及特征
        4.1.2 生产要素东西部移动的经济效益——基于供求理论视角
    4.2 资本要素东西部移动的效益与动力机制分析
        4.2.1 资本要素移动的经济动机和影响因素
        4.2.2 我国资本要素东西部移动的基本情况
    4.3 劳动力要素东西部移动的效益与动力机制分析
        4.3.1 劳动力要素移动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4.3.2 劳动力要素移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4.3.3 我国劳动力要素区际流动的基本情况
    4.4 技术要素东西部移动的效益与动力机制分析
        4.4.1 技术要素东西部移动的经济动机
        4.4.2 技术要素东西部移动的经济效应
    4.5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4.5.1 实现受援地区经济总量增长
        4.5.2 实现受援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4.5.3 东西部要素转移的效益有待提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西扶贫协作的典型案例分析——沪滇对口帮扶
    5.1 沪滇对口帮扶历程及代表性举措
        5.1.1 基本概况
        5.1.2 主要历程
        5.1.3 代表性举措
    5.2 沪滇对口帮扶的资源整合机制
        5.2.2 对市场资源的整合
        5.2.3 对社会资源的整合
    5.3 沪滇对口帮扶的新探索
        5.3.1 打工经济
        5.3.2 小额贷款模式引入
        5.3.3 龙头企业带动
    5.4 沪滇对口帮扶的主要成绩与不足
        5.4.1 沪滇对口帮扶的主要成效
        5.4.2 沪滇对口帮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沪滇对口帮扶绩效评价
    6.1 沪滇对口帮扶中观绩效评价
        6.1.1 评估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
        6.1.2 结果分析
        6.1.3 主要结论
    6.2 沪滇对口帮扶微观绩效评价
        6.2.1 评价背景
        6.2.2 评价方式
        6.2.3 评价案例——NE县M乡农业产业化配套项目绩效分析
第七章 东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
    7.1 东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内容
        7.1.1 总体思路
        7.1.2 基本内容
    7.2 "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实现路径
        7.2.1 总体构想
        7.2.2 "孤岛型"贫困人口减贫的实现路径
        7.2.3 "孤岛型"贫困地区减贫的实现路径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建议
    8.3 上海对口帮扶的建议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6)立足新起点 争做新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有力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使用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认清形势, 把握重点, 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效能
把握重点, 进一步明确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方向
创新管理, 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水平。

(7)论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演进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扶贫政策含义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三、本文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拟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我国制定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必要性与相关理论依据
    第一节 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的特殊性
    第二节 我国制定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必要性
    第三节 我国制定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相关理论依据
        一、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二、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相关理论分析
        三、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相关的战略选择
第二章 建国以来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演进与绩效评估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民族地区主要扶贫政策与阶段的划分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地区主要扶贫政策
        二、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演进大致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
    第二节 以救济式扶贫政策为重心的起步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的政策演进与绩效分析
        一、以救济式扶贫政策为重心的起步与曲折发展阶段的政策演进
        二、以救济式扶贫政策为重心的起步与曲折发展阶段的扶贫绩效
        三、扶贫政策小结
    第三节 以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政策为重心的恢复发展阶段(1978—1985)的政策演进与绩效分析
        一、以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政策为重心的恢复发展阶段的政策演进
        二、以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政策为重心的恢复发展阶段的扶贫绩效
        三、扶贫政策小结
    第四节 以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政策为重心的深入发展阶段(1986-1993)的政策演进与绩效分析
        一、以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政策为重心的深入发展阶段的政策演进
        二、以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政策为重心的深入发展阶段的扶贫绩效
        三、扶贫政策小结
    第五节 以扶贫攻坚政策为重心的快速发展阶段(1994-2000)的政策演进与绩效分析
        一、以扶贫攻坚政策为重心的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演进
        二、以扶贫攻坚政策为重心的快速发展阶段的扶贫绩效
        三、扶贫政策小结
    第六节 以彻底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为重心的深化发展阶段(2001 年至今)的政策演进与绩效分析
        一、以彻底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为重心的深化发展阶段的政策演进
        二、以彻底解决贫困问题为重心的深化发展阶段的扶贫绩效
        三、扶贫政策小结
第三章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地区存在着返贫现象,扶贫政策反贫困战略有待完善
        二、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执行考核制度、信贷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三、民族地区扶贫资金政策有待完善
        四、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特殊性、目标性、规范性有待完善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对策
        一、通过加强对科技与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扶持力度来减少返贫现象发生
        二、完善执行扶贫政策的考核内容与考核评比、信贷机制
        三、完善扶贫资金使用与投入的政策
        四、正确处理特殊性与普遍性、公平性与效率性、系统性与长期性关系来促进民族地区扶贫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演进的启示
    启示一、制定扶贫政策时应考虑建立民族地区治理机制
    启示二、制定扶贫政策时应树立民族地区成长经济的观念
    启示三、制定扶贫政策时应处理好民族地区“富县”与“富民”“、扶富”与“扶贫”两对关系
    启示四、制定扶贫政策时应建立民族地区完善的保障制度
    启示五、制定扶贫政策时应贯彻民族地区“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
    启示六、制定扶贫政策时应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增长” 向“包容性增长”转变,经济运行机制从“外控—嵌入型”向“自组织—自生长型”转变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兴边富民行动10周年:成就、经验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兴边富民行动10年的主要成就
    (一) 边境地区经济快速增长, 边境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二) 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三) 边民收入大幅提升, 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四) 民族团结和祖国边防进一步稳固, 边地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
    (五) 促进了对外开放, 增进了睦邻友好关系
    (六) 边境地区的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二、十年兴边富民行动的主要经验
    (一) 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兴边富民行动
    (二) 国家和边境省区实施了一系列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政策和措施
    (三) 成立专门机构, 确保兴边富民行动的组织实施
    (四) 试点先行, 逐步推进
    (五) 编制发展规划, 将兴边富民行动提升为国家行动
    (六) 充分重视民族因素, 少数民族成为兴边富民行动的最大受益者
    (七) 兴边富民行动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等其他优惠政策的有效结合
三、进一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若干思考
    (一) 加大宣传力度, 使兴边富民行动成为边疆民族关系和谐、边疆安全的国家行动
    (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 处理好兴边富民行动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四) 处理好兴边富民行动和民族文化保护的关系
    (五) 加强监督检查, 把各项优惠措施落到实处
    (六) 制定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的科学发展规划
    (七) 将兴边富民行动与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等其他政策协调一致

(9)论上级国家机关的民族法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一、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职责的法源
    (一) 《民族区域自治法》关于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规定
    (二) 《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关于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规定
    (三) 多民族省 (直辖市) 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若干规定 (办法) 中有关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规定
二、上级国家机关民族法职责履行状况
    (一) 上级国家机关充分履行其职责
        1. 在发展教育事业方面。
        2. 在扶贫政策方面。
    (二) 实践中出现了背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现象 (6)
        1. 撤自治县改为市 (区) 或者变更为一般行政区域的一部分。
        2. 将自治州辖区的县划归一般行政区域管辖。
        3. 在推进省直管县改革的过程中, 将自治州辖县 (市) 作为了扩权对象。
三、完善民族法实施监督机制, 督促上级国家机关履行法定职责
    (一) 民族法监督机制的含义及种类
        1. 民族法监督机制的含义。
        2. 民族法监督机制的种类。
    (二) 民族法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
        1. 完善现有的实施的机制。
        2. 建立自治条例实施争议的解决机制。
        3. 构建民族区域自治法律的解释制度。
        4. 确立法律责任制度以促使上级国家机关依法履行义务和自治机关依法充分行使自治权。

(10)试论新时期中国对东盟的经济外交:缘起与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文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经济外交理论评析
    第一节 经济外交的定义及内涵
    第二节 经济外交理论的基本架构
第三章 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的缘起
    第一节 中国经济外交的缘起和动力
    第二节 中国开展对东盟经济外交的因素分析
第四章 中国对东盟经济外交的表现
    第一节 搭建合作平台: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第二节 增进经贸联系:推动中国企业在东盟的发展
    第三节 创新经援方式:设立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
    第四节 借鉴国际经验:简析日本对东盟的经济外交
结论
参考资料
致谢

四、兴边富民行动将确定37个重点县(论文参考文献)

  • [1]四川省民族地区开发资金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吴丹. 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D]. 尹佳.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3]勐海县“直过民族”精准扶贫问题研究[D]. 杜泰平. 云南财经大学, 2017(04)
  • [4]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支援边疆政策与实践研究[D]. 沙吾列·依玛哈孜. 吉林大学, 2016(03)
  • [5]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 ——以沪滇对口帮扶为例[D]. 曾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6]立足新起点 争做新贡献[J]. 罗黎明. 中国民族, 2012(05)
  • [7]论我国民族地区扶贫政策的演进与启示[D]. 刘进来.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 [8]兴边富民行动10周年:成就、经验及对策[J]. 朱玉福. 广西民族研究, 2011(01)
  • [9]论上级国家机关的民族法责任[J]. 戴小明,黄元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0]试论新时期中国对东盟的经济外交:缘起与表现[D]. 张灵.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标签:;  ;  ;  ;  ;  

振兴边疆富民行动将确定37个重点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