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到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方法

从点到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方法

一、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法谈起(论文文献综述)

孙爽[1](2011)在《中学数学命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数学命题是在数学中与数学对象有关的表达判断的语句。根据数学命题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真命题与假命题;根据数学命题的复杂程度,可以将其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按照各命题之间的关系,又可以分为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四种类型。数学命题教学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数学命题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与数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以及语言能力,而且有利于数学学科自身的发展。目前我国数学命题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教学观念滞后,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缺乏教学策略的使用;重演绎式教学,缺探究式教学等问题。因此,本文从命题教学的四个方面入手,结合现代教学理论并依据多年的实践经验为开展中学数学命题教学活动提出了几点策略。首先,本文介绍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和发生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及对数学命题教学的启发,在其理论的指导下,中学数学命题教学应该遵循七点原则:了解学生的知识、充分聆听、解疑答惑、知识与情景相结合、引导知识建构、重视过程,积极反馈、精心设计练习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做到以学生为本,重视知识的再建构以及良好的学习情境。本文认为数学命题教学需注意学生的意义学习心向,并合理使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认为在命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为基础,加深学生对数学命题的理解,并积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保持师生之间、生生之问有效的双向互动。此外,数学命题学习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心理活动情境,随后通过命题习得、命题推理、命题应用三方面对中学数学命题学习的心理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本文在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如何进行命题引入、促进学生的命题理解、促进学生的命题掌握以及帮助学生对命题的建议提出了相应的策略。认为可以通过实践或者实验法、推理发现法、命题变形、矛盾法等策略引入命题;通过对命题结构分析、类化、合理使用“先行组织者”策略,通过精心组织教学语言、举例教学以及适当的联系,组织有效的复习、注意课程内容讲授的顺序以及兴趣的激发等,都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命题的记忆。最后,本文通过两个实际案例,简要的说明了如何利用现代教学理论进行命题教学。

俞求是[2](2000)在《关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文中指出贵刊2000年第1期发表了王一平老师的文章《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法谈起》,介绍公式推导的几种新方法及有关的问题。我们在编写新的高中数学教科书第7章"直线和圆的方程"中也研究了这个问题。由于《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供试验用)删减了三角函数中的一些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用《平面解析几何》(必修)的方法推导此公式显得繁复,因而要寻求不用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方法。这里,把与公式推导有关的一些材料作一整理,也供老师们作为教学的参考。

王一平[3](2000)在《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法谈起》文中研究表明已知点P(x0,y0)和直线l:Ax+By+C=0(AB≠0),怎样求点P到直线l的距离呢?一种极其自然的思路是:设过点P且垂直于l的直线为l’,且垂足为Q,则由点斜式可求得l’的方程,联立l与l’的方程可求得Q点的坐标,根据两点距离公式求出|PQ|,这就是P点到直线l的距离.然而,不少人认为这个方法虽然思路自然,但是运算很繁,因而不用.而是采用了过P作关于y轴(或x轴)平行的直线交l于点M,将PQ置于一直角三角形PQM中,求出该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PM|和它的一个锐角(与l的倾斜角相等或互补),然后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即可求出|PQ|.这样就避开了求Q点的坐标.

二、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法谈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法谈起(论文提纲范文)

(1)中学数学命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数学命题与数学命题教学
    1.1 数学命题的涵义及结构
    1.2 数学命题的分类及特点
        1.2.1 真命题与假命题
        1.2.2 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1.2.3 原命题、逆命题、否命题与逆否命题
    1.3 数学命题教学的意义
    1.4 中学数学命题教学的现状与反思
        1.4.1 国内中学数学命题教学的现状
        1.4.2 对中学数学命题教学的反思
2 数学命题教学与认知学习理论
    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1.1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2.1.2 建构主义的教学观
        2.1.3 建构主义对数学命题教学的启示
    2.2 奥苏伯尔理论
        2.2.1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理论
        2.2.2 奥苏伯尔理论对数学命题教学的启示
    2.3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2.3.1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相关内容
        2.3.2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对数学命题教学的启示
    2.4 数学命题学习的心理分析
3 中学数学命题教学的策略
    3.1 中学数学命题引入的策略
    3.2 促进学生理解中学数学命题的策略
    3.3 促进学生掌握中学数学命题的策略
    3.4 帮助学生记忆中学数学命题的策略
4 中学数学命题教学的案例研究
    4.1 建构主义理论及命题教学策略在命题教学中的应用
        4.1.1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2课时)
        4.1.2 案例分析
        4.1.3 命题教学策略方法分析
    4.2 先行组织者策略在命题教学中应用
        4.2.1 基本不等式的教学设计
        4.2.2 案例分析
        4.2.3 命题教学策略分析
5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四、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法谈起(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学数学命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孙爽. 辽宁师范大学, 2011(05)
  • [2]关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J]. 俞求是. 中学数学杂志, 2000(09)
  • [3]从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法谈起[J]. 王一平. 中学数学杂志, 2000(01)

标签:;  ;  ;  

从点到线距离公式的新推导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