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对一:生活在封建伦理道德阴影下的中国女性

从一对一:生活在封建伦理道德阴影下的中国女性

一、从一而终:活在封建伦理道德阴影里的中国女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超[1](2021)在《明末拟话本小说人物形象美学研究》文中认为

秦宇[2](2021)在《论虹影小说的男性书写》文中研究说明虹影是20世纪着名的海外华人女作家。纵观虹影的作品,其中女性书写一直受到众多文学家的关注,评论者认为虹影在小说中营造了一个女性经验世界,体现了对男权文化的反叛以及对女性内在价值的关注。男性形象作为虹影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说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个人魅力。男性在虹影的小说中绝不是单一虚伪、卑劣和猥琐的负面形象,他们是拥有不同人生经历,在底层奋力挣扎,承受生活苦难和磨砺的幸存者。但是评论者对于女性作家如何书写男性,男性在女性文本中被置于何种处境,获得怎样的批判或赞美,似乎缺乏足够的关照和理解。因此,本文以虹影作品中的男性书写为研究对象,力图填补男性形象研究这一空白。论文主要由引言和正文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虹影小说中男性书写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部分共有四章:第一章阐述虹影的创作及女性叙事,包括虹影的成长经历和女性意识,为研究虹影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奠定基础。第二章分析虹影男性形象类型及特征。本文将虹影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分为利益熏心的精英群体、失落迷茫的社会边缘人以及软弱卑微的城市贫民三种,又从傲慢、失落、迷失和悲剧四个方面分析男性形象特征。第三章论述虹影男性书写的艺术手法。这些手法包括叛逆的女性叙事语境,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以及两性关系在作者不同时期的演变。第四章探讨了虹影男性书写的价值和艺术局限。价值包括追忆民族苦难,丰富当代小说男性类型,显示虹影对笔下男性人物的用心刻画。艺术局限主要是把男性的社会价值全盘否定、类型固定化、美化外国男性,使虹影失去了更多样男性形象塑造的可能性。

董玲[3](2020)在《莫言小说中的植物书写与欲望表达》文中指出莫言是当代文学史上具有巨大影响的作家,其创作的小说中有着丰富的植物意象,通过对植物意象的书写,他让小说保存着他与自然相遇的原初经验。从莫言的小说里我们不仅发现了植物的形式美感,也从中看到了莫言对于人类自身生存境遇的隐喻。本文试图将莫言小说中植物书写与欲望的表达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对莫言小说文本的细读出发,以植物书写为中心,探索两个层面的问题:第一是小说作品中的植物书写表达小说中主人公们什么样的欲望?是如何表达的?第二是联系作者成长背景和创作经历,从创作心理学的角度探究小说中欲望表达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主要梳理莫言创作的基本情况和研究者们对莫言研究成果的概述,同时界定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等。正文部分以人类欲望的三种基本形态为依据,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植物书写与人的食欲之间的关系。莫言小说中通过对植物的书写,把人类食欲得不到满足的饥饿,得到满足的快感,和食欲过度满足情况下的异化状态写得淋漓尽致,从而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第二章则从植物书写与人类性欲表达的角度,探讨莫言小说中运用植物,采用象征、隐喻、暗示等方法,对人类性欲的独特表达。第三章从“权力欲望”出发,探究抽象意义上的植物形态所象征的权力,以及权力对人的压迫等问题,以植物的书写为切入点剖析权力的获得、巩固、剥夺、丧失、转换等与植物之间的关系。结语部分则对前三章进行总结和升华。总之,莫言小说展现了植物书写的多重可能性,其植物书写从不同的层面深入的表达了人类的各种欲望,反思人类与自然、文化与制度,权力与文明等所面临的困境,恢复我们对植物的感知和理解,重塑我们生命经验的完整性。

廖静[4](2020)在《非虚构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非虚构小说具有文学性、纪实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特点。2010年《人民文学》设立非虚构专栏后,非虚构小说这一概念才开始正式进入文学批评家的视野。这一专栏自创立至今刊发了很多优秀的非虚构作品,题材包括“历史”非虚构和“纪实”非虚构两大类。伴随着梁鸿的“梁庄系列”,乔叶的《盖楼记》、《拆楼记》,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等作品的发表,关于非虚构小说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非虚构小说的研究从外在现象转向了内部的文本,在性别理论、叙事伦理、文学史理论的观照下开始走向深化。本论文试图在叙事伦理视域下,采用叙事理论与文本分析相结合的形式对非虚构小说人物形象、叙事视角、叙事时间与情节结构进行综合研究,以期从叙事伦理角度获得对非虚构小说创作的全面了解。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包括绪论、余论、结语和四个主要章节。绪论部分通过介绍西方非虚构小说指出最早将非虚构小说译介到中国的学者以及早期对非虚构小说研究、应用的概况并介绍了《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相关的概况。同时介绍了非虚构小说的研究历史及其现状,指出对于非虚构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写作现象、具体作家、叙事学、跨学科等角度。第一章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伦理意图,主要从类型化人物形象中的伦理冲突和人物观念差别中的伦理冲突两点进行论述。在类型化人物形象中选取了寒门学子、留守妻子、外出务工人员三类来论述他们的伦理冲突。在人物观念对比中主要展示了归乡与弃乡、坚守与抛弃两种对比观念。第二章以叙述视角理论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伦理诉求。从限知视角与真实伦理的构建、变幻式叙述视角与客观伦理的构建、性别视角与平等伦理的构建三个方面来探讨不同叙述视角下蕴含的伦理诉求。第三章以叙事时间理论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伦理指向。从故事时间的加速、故事时间的减缓、故事时间的倒错三个方面来探讨非虚构小说故事时间背后蕴含的伦理指向问题。第四章从情节结构角度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伦理内涵。主要从线性情节结构和冲突性情节结构两个方面对非虚构小说进行研究。其中线性情节结构下又分为单线式情节结构和多线平行式情节结构两种,在冲突性情节结构下又细分为人与他人的冲突、人与社会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三大类。余论部分从作家姿态方面来研究非虚构小说的叙事伦理问题。主要从底层同情式、价值中立式、精英观照式三种创作方式来观照非虚构小说。结语部分从“非虚构”发展的特点和近况谈起并结合叙事伦理的相关特点,指明作为一种通识的研究方法,叙事伦理在文本批评当中的普适性。

吴语驰[5](2020)在《明代传奇小说中的女妓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女妓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类特殊群体,由于身份的低微,她们的事迹向来不见于正史之中。然而她们的倩影却往往经由文人的书写与加工,出现在文学作品之中。明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青楼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文人广泛地与女妓展开了各种类型的交往,这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具有翻空造微性质的传奇这一文体,自然成为了他们的一个重要选择。传奇小说从唐朝诞生之初,便广泛地在文人士大夫这一阶层内部流传。一个时期传奇小说的主题、思想与艺术风格,从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这一时代文人圈子所公认的道德伦理观念与审美情趣。因此,明代传奇小说中女妓书写的方式、内容与效果,也就代表着明代文人对女妓群体的态度、评价与取向。本文以明代传奇小说中的女妓为研究对象,考察这一类形象在传奇小说书写中的特点,阐释其中的社会文化内蕴与文学、美学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从直接描写、语言描写和行为描写三个书写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明代传奇小说中女妓形象所呈现出的新特征,无论是对才艺气质的重视,还是语言风格的雅正与广阔社会背景的引入,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明代传奇小说中的女妓形象呈现出雅化的倾向,从中可见明代的文人们对于女妓的审美标准与取向发生了一定的转向,即从追求情色之美到追求精神之契合。第二章抓住士妓交往这一主题,分析明代传奇小说中士妓交往书写的特征与社会内涵。在士妓交往中,女妓往往会产生由妓到妻的身份转换,在这一转换的过程中,明代传奇小说更为关注士妓婚后生活的内容,体现出明代文人对家庭伦理的重视。此外,无论在交往目的还是交往中所遇到的阻隔上,明代传奇小说在士妓交往的书写上都体现出对利益的追求,从中可以体现出明代文人利心的形成。第三章从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明代传奇小说中女妓形象的叙事功能。当女妓形象作为主角出现时,往往在结构上作为文本的核心与线索人物,作者又通过女妓形象来为文本布设悬念。当女妓形象作为配角出现时,则可以承担推动情节曲折发展与烘托主角人物形象的作用。第四章分析明代传奇小说中的女妓书写所体现的美学和社会文化内涵,包括悲剧意蕴的塑造与对文人观念折射。明代传奇小说在描写女妓的爱情悲剧时常常通过制造女妓多情与命运无情间的巨大反差、鬼魂托生等超现实主义描写这两种手法来增强悲剧的感染力。造成女妓的命运悲剧的原因主要有乐户制度的压迫、男性的负心与女妓自身的软弱性。不同性格特征的女妓形象,在对悲剧命运进行反抗时,便体现出了抗争美、哀怨美与毁灭美。在女妓书写折射的文人观念层面,明代的文人们从情与理两大主题出发,书写和塑造了多元化的女妓形象,体现出他们对女妓群体或同情、或批判、或宣扬、或狭邪的不同态度。同时,明代文人在书写女妓时,兼顾了现实性与理想性,在一定程度反映女妓群体现实境况的同时,实现了文学的道德教化意义。本论文对明代传奇小说中的女妓书写的研究,主要有两方面的学术价值:一是整体性的看待明代传奇小说中的女妓形象,并通过与前代传奇文本中的女妓形象进行比较,梳理和总结其独有的时代特征与文学价值。二是尝试从书写的角度出发,探讨明代的文人书写女妓的方式、取向、原因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

沈茂华[6](2020)在《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民间化历史叙事》文中指出旅美女作家严歌苓才情丰沛,创作力旺盛,且极具历史和文化意识,因其作品的细腻深邃被评论界誉为北美最有影响力的新移民作家。严歌苓新世纪以来的小说创作大都以20世纪中国大陆历史为背景,试图在民间想象中还原被宏大叙事遮蔽的历史图景和个体生命存在,呈现了一种对于自由自在的民间审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于历史建构和文化身份建构的新尝试。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纷纷转向民间寻求精神重构和新的话语资源,被宏大历史话语遮蔽已久的民间历史借由作家们下沉的叙事视角开始浮出地表。民间为严歌苓的历史叙事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而严歌苓对于民间文化有选择的吸纳也体现出其置身民间立场书写民间世情,依照民间价值标准重述历史的书写姿态。首先,日常生活获得叙事合法性,生动活泼的民间方言也进入了小说文本,政治喧嚣被民间琐碎消解。其次,民间提供了与革命话语、启蒙立场不同的整合历史的新标准。再次,民间个体直面苦难的生命韧性和稳态的民间伦理结构成为严歌苓夯实民间化历史叙事的文化基点。立足民间立场来审视历史变迁只是书写的起点,严歌苓的历史叙事还凸显出一种远离宏大叙事、远离“历史—家族”叙事模式的意图,表现出对史诗性品格的博弈,“个人”成为历史的主体。严歌苓向来热衷于书写女性生命体验,其“雌性”叙事母题被注入了来自民间的自由精神与丰沛感知,底层女性的生命体验直接成为构筑历史的基石,由此谱写了私人化、烟火气的“她者”历史。这些女性身上体现出的乐观、坚韧、精明等民间精神和生存哲学正是严歌苓寻得的穿越历史雾障、对抗历史苦难的路径。严歌苓的历史叙事从民间汲取了重述历史的价值立场、文化资源和新的叙述角度,并形成了传奇神秘、热切浪漫、沉稳自信的美学风貌。民间信仰的书写稀释了历史的浓度,拉开了主人公与政治权力和知识权力之间的距离,具有象征意义的民间意象也为小说营造了一种暧昧而神秘的氛围。小说中个人生命困境总是与历史节点相互纠葛,而源自民间大地的乐观主义使生的热望和爱的浪漫得以穿透过错位人生,谱写了悲喜交织的乐章。严歌苓在“故国回望”的书写中构塑了一道奇异多彩的人性景观,过去因文化身份的游移而产生的认同危机被广阔的民间有力地托住,转而呈现为一种试图通过重返故国实现抵达他者、抵达世界的超越、自信、沉稳的书写姿态。

杨四海[7](2019)在《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提出研究公民精神的理论意义,在于探寻不同于西方古典公民精神、现代公民精神的当代内涵,阐述其在个体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时代意蕴;其实践意义在于从文化、政治及时代和发展的维度建构中国公民精神,为具有前现代、现代某些特征和受到晚期现代性影响的中国,提供本土化的社会治理资源,有利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共同体。论文回溯了国外公民精神实践和研究的成果,对国内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市民社会及公民精神进行考察,深入研究个体化语境下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问题。论文以行动主义为视角,主要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建构主义为方法论,在中外文献叙事中进行比较研究和逻辑论证。“个体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在中西方国家出现的普遍现象。在西方背景中,乌尔里希·贝克等人提出了关于晚期现代性社会的个体化理论,该理论认为个体化在释放个体自由的同时,对现实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结构也产生了严重威胁。在中国城市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虽然个体化现象有着与西方晚期现代性的不同,但也呈现出从“单位社会”转变为“个体社会”的显着形态,个体化所产生的消极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其主要表现为:个体的精神信仰物质化、私人生活中心化,社会结构表现出原子化的态势。现代社会学、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公共性为主要属性的公民精神,是应对个体化之觞的现代国家的普遍选择,也是实现个人幸福和建设共同体的现实途径,将其用于应对中国个体化现象的消极后果应该也是合理的。研究公民精神,必须要首先考察国外公民精神理论。西方公民精神的理论源流及其嬗变,既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初识“公民”及塑造公民的理论参考,也是今天认识和研究中国公民精神的重要背景知识。国外关于公民精神的论述有两个基本的流派,即传统公民共和主义和古典自由主义,以此为基础又演化出新自由主义、新共和主义、社群主义以及多元文化主义等多样性的公民精神。中国公民精神的研究,需要从中国个体身份演化的分析开始。清朝末期,中国知识界提出了塑造“新民”的设想;民国初期一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又深感国内民众教育严重不足的知识分子,尝试性地进行了国民教育改造的实践;待1949年后,“人民”成为新中国主导性政治身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和个体各自的单独运作以及国家与个体的相互影响下,中国公民身份的形塑取得了一定成效,公民精神也随之初步出现,但是公民尚处于追求个体权利和个人利益阶段,甚至出现了所谓的无公德公民。种种现实表明,中国目前要有效抵御个体化带来的消极影响,就要首先从内容上建构中国公民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除了需要应对个体化消极后果的直接挑战,还需要深入思考几个与公民和公民精神本身有关的现实问题。一是公共生活中的公民处在由领域分化到领域融合的时代,如何认识其能否继续存在的问题;又如何处理全球化和个体化背景下的市民与公民、公民理性与公民激情、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二是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是否具有可欲性。由已有的研究可知,基于文化传统、社会历史和先进社会制度的建构是可欲的,这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提供了启示。三是中国公民精神的内容建构,需要观照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意识形态性质、社会发展阶段、后工业社会影响等因素。在综合前面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内涵应该主要包括四种精神,即价值理性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公共参与精神和平等合作精神。当代中国公民精神从内容建构到现实培育,既需要进一步探究培育的现实条件,也需要研究培育主体、培育环境和培育路径所包含的内容。首先是考察目前培育的社会现实性如何。为此,需要分析中国经济发展对公民政治参与和公民法治观念产生的影响,审视中国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的发展状况对公民意识与公民参与的促进作用,考察中国“三种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思想观念及公民道德建设的影响。其次是从主体、环境和路径等不同视角思考当代中国公民精神的培育。此处主要分别从国家、学校和个人出发,讨论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问题,同时还探讨家庭生活环境、社区公共环境和网络虚拟环境对公民精神孕育的作用,深入研究公民精神培育的三个重要路径,即宏观层面的国家推动、中观层面的学校理念转变及其公共生活开展、微观层面的生活政治润养。

方善熙[8](2018)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父亲形象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象征符号,它既是一种血缘、生命、生存系统的支撑和维持,也反映了特定的道德、礼仪、行为规范的系统存在,还蕴藉着思想、文化以及社会秩序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和意义。虽然中韩两国在国家体制与文化理念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两国同处于东方历史文化背景下,比较研究两国小说中父亲形象的同根同生、丰富厚载及其太多的同构或异质,可以引发我们诸多的深思。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韩两国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韩国则在独裁政权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民主化运动。同处在重大历史转型期的中韩两国文坛,既要对以往的文学历史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批判,也要开启后来的文学发展历史的新篇章。而八九十年代中韩两国小说的审父意识和父亲形象或颠覆或重构的书写便应运而生。或者说,正是这一历史汇通的机遇、正是八九十年代中韩社会历史、思想文化、文学审美的历史转型,造成了中韩两国作家在文学立场、审美理念、艺术形式等方面的历史性转型或价值重构,从而也造成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父意识的诞生,造成了中韩小说父亲形象书写的诸多共鸣、共谋,或不同异质中的诸多同构。首先,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文学理念,在主观自我的存在、人与人性的拷问、内在心理的真实等方面的理论建构是相通的,甚至是共鸣的。他们共同强调作家主观自我的主体性探索,强调主观自我的非理性思考和潜意识书写;他们共同关注人、关注人性以及人生困境的思考;他们也共同去探究内在心理的真实,如“虚伪的真实”、“心理的创伤”等心理活动的精神真实。当然,这些精神同构之中也存在着主观自我探询的高度、人性拷问的深度、创伤体验的程度等诸多同中之异。其次,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关于父亲形象的性格塑造,表现出了异曲同工的相近性审父母题,他们共同书写了父亲的暴虐、猥琐、愚昧乃至野蛮、无能、痛苦,共同批判了父亲形象的道德沦丧、父亲价值的丧失、父亲权利的尴尬以及父亲形象的坍塌、父亲责任的推卸、父亲资质的悲哀等性格特征,并在这或渎父或丑父的并置陈列的审判中展示了各自不同的批判力度。再次,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艺术形式,虽然在心理的主观性和体验的真实性方面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和不同视角的书写,但是他们像同谋一样共同青睐于心理的主观性和体验的真实性,共同选择了主观性与心理性的形式手法。他们或从人物“精神真实”出发,写出了人物性格中的主观性的虚伪真实、情节结构中的感觉性的心理变奏、审美体验中的非理性的荒诞戏谑,或“依存记忆”来写作,写出了人物在记忆的自发无意识中的心理性表现、在记忆的真实体验中的心理事实性和心理模式。然后,表现在文学理念、审父母题、审父艺术等方面的父亲形象的审判,合拢凝聚、共同汇集成一种博大的审父意识。在80年代初的历史转型期,中韩小说的审父意识大多以弑父为主导,他们热切地以先锋审问、现实控诉去进行颠覆性、丑化性的父亲形象批判;到了80年代末90年代初,极端性的亢奋渐趋冷静,他们又不约而同地呈现出寻父的渴望,转而以民间化立场、民众化倾向去表现父亲形象的现实性转型和精神性回归。当然,无论是弑父还是寻父,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旨归都是一种相通的同构,他们共同围绕着“我与父亲”的核心而展开关乎“人本”与“人性”、精神性与现实性等方面的批判,其批判立场既相通又互异,其批判方式既对峙又互补,从而形成了一种既相反相成又相辅相成的、相对而立之中的异质亲和。对于中韩小说父亲形象的比较而言,父亲形象是一种镜像。一方面,八九十代年中韩小说的“审父”书写,是一种共同的主动性选择,他们以思想启蒙的旗帜在中韩两国文学现代性的追求和发展的历史上完成了某种意义的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式使命,同时他们也以先锋叙事的艺术形式使中韩作家的主体经验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历史性高扬。当然,他们的审父意识既是积极的、彻底的,又携带着一些极端性、局限性乃至一些他们自己也无法逾越的悖论。另一方面,对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书写进行比较,也是一种自觉的批判。对于中韩两国而言,父亲形象是一种情结,也是一种镜像,其影响无所不在、如影相随。在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或在中韩两国传统文化心理比较下进行父亲形象的审视,既可以深入地揭示中韩两国民族的记忆,引发相关的思考,也可以广阔地展开东亚文化圈中属于自己的期待视域中的理想与追问。

朱明阳[9](2016)在《真爱·错爱·精神·交易 ——2010至2012年《人民文学》长篇小说情爱书写论》文中研究说明依据罗伯特·J·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借鉴佛教思维中多标准交叉的分类方法,二〇一〇至二〇一二年《人民文学》长篇小说情爱书写分为真爱的情爱书写、错爱的情爱书写、精神之恋的情爱书写和交易的情爱书写四种不同类型:真爱的情爱书写指情爱双方在情爱关系中,彼此存在强烈爱慕情感的状态(即亲昵、激情和责任三种情爱元素从始至终都保存得相对完整的情爱关系)。真爱会在外力影响下呈现出结合或分离两种不同走向,分为“终成眷属”和“无法相守”两部分。“终成眷属”是情爱存续的相对完美状态,体现了真爱如何跨越现实障碍得以平稳维持;“无法相守”是相对完美状态下,情爱遭遇现实或命运打击后,彼此相爱却无奈分开的状态,体现了真爱在外力作用影响下,呈现出的坚忍、顽强的形态。真爱的情爱书写是对真爱力量的挖掘,说明了完美状态的情爱在外力状态的影响下,依旧能够呈现出勃勃的生命力。真爱的存续不会因为情爱关系的存在形式而受到影响,越是艰难的环境越是闪闪发光,呈现出钻石般坚韧的品质。错爱的情爱书写指情爱双方曾经存在强烈爱慕情感,最终走向颓势的状态(即情爱开始阶段时,亲昵、激情和责任三种情爱元素都处于一定程度的平稳状态,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的情爱关系),分为“畸形关系中消耗生命”、“外部力量促使分手”和“思想分歧引发危机”三部分。“畸形关系中消耗生命”是错位、扭曲的情爱关系带给人的戕害,说明了一段健康情爱关系的重要性;“外部力量促使分手”是情爱在外力作用面前禁不住考验,说明了情爱双方彼此信赖、坚守的重要性;“思想分歧引发危机”是情爱双方在思想发生分歧之时所面临的选择,说明了情爱双方保持沟通、维护精神世界和谐、融洽的重要性。错爱的发生通常来源于对情爱关系错位、扭曲的处理方式或内外力打击引发关系的质变,说明了良好情爱关系的维持重点在于情爱双方内在精神的协调和默契。当一段情爱关系处在精神平等、沟通良好的状态下,不会如此脆弱不堪,一点风吹草动就会引发大的山洪暴发;就是因为情爱双方沟通不畅,彼此的精神世界难以接近,才会造成彼此互相折磨或分崩离析的结局。精神之恋的情爱书写指情爱关系中,空有精神层面单方或互相的爱恋、缺乏肉体接触的情爱状态,分为“永无结果的单向爱恋”和“一拍即合的互相爱慕”两部分。“永无结果的单向爱恋”是情爱关系中一方得不到另一方回应时所做出的选择,说明了在面对情感挫折时,理性面对的重要性;“一拍即合的互相爱慕”是缺少性行为、空有精神层面互相爱慕的情爱关系存续状态,说明了精神层面恋爱具有情感的纯粹性,也具有一定的生命活力。精神之恋的存在状态通常会分为单向度存在的情爱关系和具有互通式情感的情爱关系,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具有不同的情感浓度和处理方式。不同的是,单向度的情爱关系由于要靠一己之力支撑,通常对于施以爱恋的这一方是种极度考验身心的折磨,需要施以爱恋的一方具有极强的心理素质;具有互通式情感的情爱关系由于双方精神层面交流的密切和频繁,通常能带给情爱双方极强的愉悦感和亲密度,有助于情爱双方对于自我存在感的肯定。交易的情爱书写指情爱关系中,以互相间或一方对另一方的利用作为关系存在基础的情爱状态(即亲昵、激情和责任三种情爱元素是为这种交易关系作掩护的情爱关系),分为“通过欺骗感情达成目的”、“通过合伙生活提升生活质量”、“通过性交易解决实际需要”和“通过婚姻关系换取资源”四部分。“通过欺骗感情达成目的”分析了通过欺骗对方感情的方式达成自己的目的,体现了情感沦为欺骗工具的荒谬性;“通过合伙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分析了利用共同生活的方式,减轻生活中情感与物质上的压力,说明了空有共同依存和陪伴、没有真情实感、只有现实目的关系,也是比较可悲的;“通过性交易解决实际需要”分析了将性作为交易工具来解决现实需要。当“性”被用作不正当目的时,会呈现出扭曲状态。基于真情实感的性,才是健康而正当的;“通过婚姻关系换取资源”分析了将婚姻关系作为实现人生进阶的手段,体现了婚姻关系被现实利益裹挟的扭曲状态。以交易为基础的的情爱关系里,虽然交易的手段时有不同,但通常交易的目的大同小异,即为了一己私利,情爱关系被当作获取利益工具。还因为情爱关系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情爱关系的一方或双方极易将本应施以对方的情感用交易手段代替,让情爱关系的另一方成为被利用的对象,这体现出情爱关系的脆弱性和盲目性。

孙芳薇[10](2014)在《试论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主题书写》文中研究指明五四时期,富有才华的女性开始在戏剧领域崭露头角,女作家们凭借戏剧创作实践在戏剧史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改变了过去戏剧文坛仅由男性作家书写女性的局面。而新时期以来,现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学术界对于现代女性戏剧的整体研究还是屈指可数。无论是现代女性长久以来自身生活的内部环境还是其所处的新旧伦理交替之际的外部社会,伦理都是女性生存与独立绕不开的话题。透过中国现代文化变革和革命话语的视角,可以体察到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意旨和伦理变奏;从家庭关系、两性关系、社会关系等多种伦理关系切入女性戏剧,更能揭开现代女性戏剧在每个伦理关系背后所深藏的女性意识和社会思想;而与同时代的男性戏剧相比,无论是对文化的反思和社会的批判,还是对艺术路径的选取和艺术风格的体现,女性戏剧难掩自身的不足和缺憾。中国现代女性戏剧从无到有,从散落到繁荣,从单一到多元,确实为现代剧坛注入了新鲜血液与活力,因此,以客观辩证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主题,重新审视与评价女性戏剧的思想与艺术价值,既是对中国现代戏剧研究的有力补充,更将促进中国女性戏剧研究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的发展与提升。

二、从一而终:活在封建伦理道德阴影里的中国女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一而终:活在封建伦理道德阴影里的中国女性(论文提纲范文)

(2)论虹影小说的男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源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虹影创作及女性视角
    (一)虹影的创作
    (二)虹影的女性视角
二、虹影小说中的男性形象
    (一)男性形象的类型
        1.表里不一的精英群体
        2.失落迷茫的社会边缘人
        3.卑微软弱的城市贫民
    (二)男性形象的特征
        1.傲慢与自私并存
        2.家庭话语权的失落
        3.精神价值的迷失
        4.苍凉的悲剧底色
三、虹影男性书写的艺术手法
    (一)叛逆的女性叙事语境
        1.消失的婆婆形象
        2.弱化性别指向
        3.聚焦重大历史事件
    (二)独特的女性叙述角度
        1.以性表现人物心理
        2.特殊的意象选择
    (三)两性关系的演变
        1.早期:消解男性权威
        2.中期:追求“梦中情人”
        3.后期:正视男性群体
四、虹影男性书写的意义及不足
    (一)男性书写的价值
        1.再现民族苦难
        2.解放男性气质
        3.思考两性关系
    (二)男性书写的艺术局限
        1.固定化男性类型
        2.否定社会价值
        3.美化异国男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3)莫言小说中的植物书写与欲望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莫言创作研究综述
    二、植物书写与欲望表达之概念界定
    三、本论题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植物书写与食欲表达
    第一节 植物书写与饥饿记忆
        一、植物在作品中的呈现
        二、饥饿与食欲的关系
    第二节 植物书写与食欲满足
        一、食物的铺陈性描写
        二、进食快感的无节制表达
        三、食物对欲望主体的反噬
    第三节 植物书写与食欲回归
        一、食物从变态向常态的迈进
        二、向“食草”回归的生态隐喻
第二章 植物与性欲的诗意表达
    第一节 植物见证旷野的欢爱
        一、植物象征野性生命欲望
        二、植物与性欲的同生共存
    第二节 植物引导的性欲忏悔和赎罪意识
        一、植物引导的性欲忏悔
        二、性欲的缺失性书写
    第三节 植物暗示性欲与死亡的轮回
        一、死亡地与欢爱地的对接
        二、枯木逢春的死亡轮回想象
第三章 植物作为权欲的载体
    第一节 植物承接被压抑的欲望
        一、权力被压抑者的植物转换
        二、权力丧失者的植物补偿
    第二节 植物消解极端权力
        一、权力欲向植物延伸
        二、权力实现后的植物转化
    第三节 植物营造公共空间
        一、广阔的大环境营造权力地盘
        二、植物作为“地标”满足权力想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非虚构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 非虚构小说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第1章 人物形象的伦理意图
    1.1 类型化人物形象的伦理冲突
        1.1.1 寒门学子
        1.1.2 留守妻子
        1.1.3 外出务工者
    1.2 人物观念差别中的伦理冲突
        1.2.1 归乡与弃乡
        1.2.2 坚守与抛弃
第2章 叙述视角的伦理诉求
    2.1 限知视角与真实伦理的构建
    2.2 变幻式视角与客观伦理的构建
    2.3 性别视角与平等伦理的建构
第3章 叙事时间的伦理指向
    3.1 故事时间的加速
    3.2 故事时间的减缓
    3.3 故事时间的倒错
第4章 情节结构的伦理内涵
    4.1 线性情节结构
        4.1.1 单线式情节结构
        4.1.2 多线平行式情节结构
    4.2 冲突型情节结构
        4.2.1 人与他人的冲突
        4.2.2 人与社会的冲突
        4.2.3 人与自然的冲突
余论:作家姿态与叙事伦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明代传奇小说中的女妓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选题由来
    研究对象与范畴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明代传奇小说中女妓形象的书写特点
    1.1 从注重外貌到强调才艺、气质、品行
    1.2 女妓语言风格的雅化
    1.3 广阔历史背景的引入对女妓人格的塑造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明代传奇小说中的士妓交往书写
    2.1 士妓交往中女妓的身份转换
    2.2 明代传奇小说士妓交往书写的现实化
        2.2.1 士妓交往目的现实化
        2.2.2 士妓交往阻隔的现实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明代传奇小说中女妓的叙事功能
    3.1 女妓做为主角的叙事地位
        3.1.1 女妓作为文本结构的支点
        3.1.2 女妓的叙事悬念作用
    3.2 女妓做为配角的叙事功能
        3.2.1 推动文本曲折发展
        3.2.2 烘托主角形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明代传奇小说中女妓形象书写的审美观念
    4.1 女妓形象书写的悲剧美学价值
        4.1.1 女妓悲剧书写的特征
        4.1.2 产生悲剧的原因
        4.1.3 女妓悲剧的美学价值
    4.2 女妓书写折射文人观念
        4.2.1 情理之别
        4.2.2 雅俗之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原着类
    二、论着类
    三、论文类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6)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民间化历史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严歌苓的民间书写姿态
    第一节 民间立场的获得
    第二节 历史书写中的“民间”资源
    第三节 民间书写的文化基点
第二章 “民间”视野下的历史重述
    第一节 立足民间的历史书写
    第二节 “她者”历史的民间建构
    第三节 民间处世哲学“对抗”历史苦难
第三章 民间化历史叙事的美学风貌
    第一节 民间文化元素释放传奇意蕴
    第二节 困境中生的热望与爱的浪漫
    第三节 沉稳自信的“故国回望”姿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趋势
        1.2.1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与国内公民精神研究发展趋势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个体化
        1.4.2 公民精神
2 中国社会个体化症候分析及公民精神培育的提出
    2.1 个体化的呈现:生产个体化和生活个体化
        2.1.1 从“单位社会”到“个体社会”的生产个体化
        2.1.2 家庭、消费和空间里的生活个体化
    2.2 比较视野中的中国个体化
        2.2.1 中外个体化的相似之处
        2.2.2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独特性
    2.3 中国个体化现象的影响
        2.3.1 个体凸显有助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化
        2.3.2 对社会个体化现象负面影响的批判性分析
    2.4 应对中国个体化症候的公民精神路向
        2.4.1 国外研究者回应个体化后果的启示
        2.4.2 公民精神之于个人幸福和共同体建设的价值
        2.4.3 公民精神培育:个体化时代国家的普遍选择
3 公民精神的缘起及其理论嬗变
    3.1 公民精神的缘起
        3.1.1 崇尚美德的传统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1.2 彰显个人的古典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 不同社会思潮中的公民精神嬗变
        3.2.1 自我修正的新自由主义公民精神
        3.2.2 重释自由的新共和主义公民精神
        3.2.3 超越个人的社群主义公民精神
    3.3 多元文化主义中的公民精神厘析
        3.3.1 指向文化领域的公民精神
        3.3.2 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理论主张
        3.3.3 对多元文化主义公民精神的评价与思考
4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个体考察及公民精神探析
    4.1 清末塑造“新民”的主张
        4.1.1 中国能否产生类似西方的公民
        4.1.2 中国传统社会的个人身份
        4.1.3 严复和梁启超的“新民”观
    4.2 民国建立前后“国民”改造的主张与实践
        4.2.1 从政治思想主张到现代国家建设
        4.2.2 民国早期国民教育的“速写”
    4.3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身份的兴起
        4.3.1 “人民”身份的主导
        4.3.2 主导性“人民”身份的形成原因
        4.3.3 “人民”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异同
    4.4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觉醒及公民精神萌动和局限
        4.4.1 改革开放前“公民”的缺位
        4.4.2 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的逐步觉醒
        4.4.3 主体性和公共性公民精神的萌动
        4.4.4 当前中国公民精神的局限性
5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理论观照和本土设想
    5.1 基于共同体思想的公民再认识
        5.1.1 作为公共生活主体的公民
        5.1.2 “公民”继续存在的可能性
    5.2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中的关系把握
        5.2.1 市民与公民的关系
        5.2.2 公民理性与激情的关系
        5.2.3 世界公民与国家公民的关系
    5.3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现实背景和本土设想
        5.3.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学理可能
        5.3.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特征
        5.3.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内容建构的本土设想
6 新时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国情考量
    6.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经济因素分析
        6.1.1 经济发展促进公民政治生活
        6.1.2 经济发展增强公民法治观念
    6.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民主政治考察
        6.2.1 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名
        6.2.2 具有民主带动作用的党内民主发展
        6.2.3 社会民主中的公民参与与自治
    6.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文化因素探究
        6.3.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代公民的意义
        6.3.2 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对公民价值观的影响
        6.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引
7 新时代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厘定、环境分析和基本路径
    7.1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主体
        7.1.1 引导公民精神走向的国家主体
        7.1.2 承担公民塑造功能的学校主体
        7.1.3 具有自我塑造作用的个人主体
    7.2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环境
        7.2.1 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的家庭生活环境
        7.2.2 作为居民自治的社区公共环境
        7.2.3 能够影响公民价值观的网络虚拟环境
    7.3 当代中国公民精神培育的路径
        7.3.1 宏观层面的国家政策推动
        7.3.2 中观层面的学校观念转变和公共生活塑造
        7.3.3 微观层面的个体“生活政治”润养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父亲形象的内涵与价值:一种传统、模式与网络
        1.1.2 中韩八九十年代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的基点
    1.2 研究现状
        1.2.1 中国八九十年代小说父亲形象研究现状
        1.2.2 韩国八九十年代小说父亲形象研究现状
        1.2.3 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思路
    1.4 创新、原创性与不足
第2章 父亲形象:中韩历史文化发展轨迹的考察与对话
    2.1 父亲身份的图腾:中韩两国的文化传统记忆
        2.1.1 父亲形象的原始记忆与中韩两国的文化之根
        2.1.2 父亲身份的理论解读与中韩文化的共融共通
    2.2 东方儒教的传承:中韩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相遇的土壤
        2.2.1“仁政”“礼治”:中国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的权威指向
        2.2.2“忠”“孝”:韩国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的儒学载体和中国影响
        2.2.3“独尊儒术”:中韩古代小说父亲形象的同根同生
    2.3 反封建的呐喊:中韩现当代小说父亲形象发展历程中的共鸣
        2.3.1 从“五四”到“十七年”:中国现当代小说父亲形象的叛逆与拘囿
        2.3.2 从“3·1”到“分断文学”:韩国近现代小说父亲形象的质疑与桎梏
        2.3.3 父亲形象的批判: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发展的同步历程
    2.4 对话与积淀:中韩小说中两国父亲形象比较的可能与厚载
        2.4.1 父亲形象的传承: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批判的共同所指
        2.4.2 父权秩序的怪圈: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塑造的同步困惑
        2.4.3 互异与互通的魅力:中韩小说父亲形象的共生与并存
第3章 文化语境: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中审父意识发生的机遇与选择
    3.1 历史汇通:八九十年代中韩文坛转型中的机遇与异同
        3.1.1 改革开放与八九十年代中国文坛的思想解放浪潮
        3.1.2 产业化发展与八九十年代韩国文坛的民主化运动
        3.1.3 思想启蒙:八九十年代中韩文坛转型的历史选择与共谋
    3.2 文学立场: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勃兴中的共识
        3.2.1“无根的焦虑”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诞生
        3.2.2“民主的追求”与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诞生
        3.2.3 人道主义: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文学立场与共识
    3.3 艺术资源: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艺术手法的共性选择
        3.3.1 先锋派艺术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极致性颠覆
        3.3.2 现代派手法与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父亲形象的无奈式批判
        3.3.3 现代主义资源: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艺术的形式性借鉴与选择
第4章 文学理念: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中审父意识理论的共鸣与异质
    4.1 主观自我的存在: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主体性探索
        4.1.1“我是一个先锋派”与中国作家主观自我的非理性思考
        4.1.2“我更依靠记忆来写作”与韩国作家主体自我的潜意识书写
    4.2 人与人性的拷问: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焦点性批判
        4.2.1“内心之死”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人生困境之思
        4.2.2“记忆—原体验”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人性关怀
    4.3 内在心理的真实: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的内在性视角
        4.3.1 ―虚伪的真实‖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中精神真实的追求
        4.3.2“心理创伤”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中心理活动的关注
    4.4 精神同构的对比: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理论建构的同中之异
        4.4.1 主观自我探询:探询高度的差异
        4.4.2 人性的拷问:拷问深度的差异
        4.4.3 创伤的体验:体验程度的差异
第5章 审父母题: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中父亲形象性格的并置与对照
    5.1 渎父与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中父亲形象性格的审判
        5.1.1 暴虐的父亲:凶恶暴虐、丑陋颓废与人性道德的沦丧
        5.1.2 猥琐的父亲:唯利是图、怯懦自卑与父亲价值的丧失
        5.1.3 愚昧的父亲:朴实善良、矛盾困惑与父亲权利的尴尬
        5.1.4 空缺的父亲:悲怆失败、无奈缺席与父亲理想的消解
    5.2 丑父与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中父亲形象性格的审判
        5.2.1 野蛮的父亲:偷盗暴力、食肉动物与父亲形象的坍塌
        5.2.2 无能的父亲:苟且偷生、理念绝望与父亲责任的推卸
        5.2.3 痛苦的父亲:卑微无助、虚伪脆弱与父亲资质的悲哀
    5.3 父亲性格比较: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性格审判的异曲同工
        5.3.1 渎父与丑化的并置: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本质审判的共同所指
        5.3.2 渎父与丑父的异质: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审判的不同力度解析
第6章 审父艺术: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同谋与差异
    6.1“精神真实”的艺术:八九十年代中国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主观性表现
        6.1.1 人物塑造的主观性与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虚伪真实
        6.1.2 情节结构的感觉性与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心理变奏
        6.1.3 审美体验的非理性与中国小说父亲形象的荒诞戏谑
    6.2“依存记忆”的写作:八九十年代韩国小说父亲形象叙事的心理性表现
        6.2.1 记忆的自发无意识与韩国小说父亲形象的心理性探索
        6.2.2 记忆的真实体验与韩国小说父亲形象的事实性描述
    6.3 主观性与心理性的青睐:八十九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叙事艺术的同谋与异形
        6.3.1 心理的主观性:中韩小说父亲叙事艺术的不同程度表现
        6.3.2 体验的真实性:中韩小说父亲叙事艺术的不同视角书写
第7章 审父意识: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审判旨归的同构与对峙
    7.1 弑父: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指向的共识与差异
        7.1.1 先锋的审问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颠覆性批判
        7.1.2 现实的控诉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丑化性批判
    7.2 寻父: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转型的并现与区别
        7.2.1 民间化与中国小说审父意识的现实性转型
        7.2.2 民众化与韩国小说审父意识的精神性回归
    7.3“我”与父亲: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审父意识立场的异质亲和与相对而立
        7.3.1“人本”与“人性”:中韩小说审父意识批判立场的相通与互异
        7.3.2 精神性与现实性:中韩小说审父意识批判方式的对峙与互补
第8章 父亲镜像与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的价值意义
    8.1 ―审父‖的选择:思想启蒙与中韩现代性追求的承前启后
        8.1.1 审父的批判意识与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思想启蒙的里程碑
        8.1.2 审父的先锋叙事与八九十年代中韩作家主体经验高扬的殊途同归
        8.1.3 审父的矛盾困惑与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书写的张力与悖论
    8.2 比较的自觉:父亲记忆与中韩传统文化发展的共存共荣
        8.2.1 父亲情结:东西方文化比较视域下中韩民族的记忆与思考
        8.2.2 父亲审判:中韩传统文化心理比较中的思辨与怪圈
        8.2.3 父亲镜像:东亚文化圈期待视域下的理想与追问
结束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9)真爱·错爱·精神·交易 ——2010至2012年《人民文学》长篇小说情爱书写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分类方法及说明
        (一)借鉴佛教思维的交叉分类
        (二)罗伯特·J·斯滕伯格的分类理论
        (三)四种书写类型的界定
    二、研究历史及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选题依据及意义
第一章 真爱的情爱书写
    第一节 终成眷属
    第二节 无法相守
        一、为爱毁灭
        二、命运捉弄
第二章 错爱的情爱书写
    第一节 畸形关系中消耗生命
        一、错位情感关系消耗女性青春
        二、情感双方缠斗一生互相折磨
    第二节 外部力量促使分手
    第三节 思想分歧引发危机
第三章 精神之恋的情爱书写
    第一节 永无结果的单向爱恋
        一、默默守望
        二、为爱自毁
    第二节 一拍即合的互相爱慕
        一、相依为命胜似亲情
        二、精神层面彼此欣赏
        三、常存心间一生挚爱
第四章 交易的情爱书写
    第一节 通过欺骗感情达成目的
        一、诈骗财物
        二、排解寂寞
        三、满足男性处女情结
    第二节 通过合伙生活提升生活质量
        一、填补情感空虚
        二、减轻生活成本
    第三节 通过性交易解决实际需要
        一、满足性欲
        二、套取政治情报
    第四节 通过婚姻关系换取资源
        一、传宗接代
        二、成立家庭
        三、提升社会地位
        四、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10)试论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主题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ontents
引言
    (一) 选题依据
    (二)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三) 概念界定及研究现状
        1. 概念界定
        2. 研究现状
一、 社会思潮语境与中国现代女性戏剧伦理主题的生成
    (一) 中国现代女性戏剧创作概况
    (二) 文化变革与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意旨
        1. 教育变革
        2. 经济独立
        3. 婚姻变革
        4. 妇女解放
    (三) 革命话语与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变奏
        1. 三十年代的革命话语
        2. 四十年代的革命话语
二、 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主题
    (一) 家庭关系的伦理主题
        1. 父与子的矛盾:从聚焦到消隐
        2. 母亲的多元叙述:从顺从到审视
        3. 长兄若父:父权的罪与恶
        4. 姊妹情谊:亲人或情敌
    (二) 两性关系的伦理主题
        1. 婚恋观念中的冲突与妥协
        2. 新女性的负心与觉醒
        3. 革命信仰的介入与间离
        4. 自我价值的失落与寻找
    (三) 社会关系的伦理主题
        1. 女性朋友的互助与关爱
        2. 主仆关系的疏远与亲密
        3. 剥削者与劳苦大众的对立与抗衡
三、 中国现代女性戏剧与男性戏剧的伦理主题比较
    (一) 理智与情感:文化反思与社会批判
    (二) 风格与路径:西化与本土化
    (三) 中国现代女性戏剧伦理书写的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从一而终:活在封建伦理道德阴影里的中国女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末拟话本小说人物形象美学研究[D]. 李超.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论虹影小说的男性书写[D]. 秦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3]莫言小说中的植物书写与欲望表达[D]. 董玲. 江南大学, 2020(01)
  • [4]非虚构小说的叙事伦理研究 ——以《人民文学》非虚构专栏为例[D]. 廖静. 阜阳师范大学, 2020(06)
  • [5]明代传奇小说中的女妓书写研究[D]. 吴语驰.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论严歌苓小说中的民间化历史叙事[D]. 沈茂华. 兰州大学, 2020(12)
  • [7]个体化语境下当代公民精神培育研究[D]. 杨四海.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1)
  • [8]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韩小说父亲形象比较研究[D]. 方善熙. 辽宁大学, 2018(02)
  • [9]真爱·错爱·精神·交易 ——2010至2012年《人民文学》长篇小说情爱书写论[D]. 朱明阳. 喀什大学, 2016(01)
  • [10]试论中国现代女性戏剧的伦理主题书写[D]. 孙芳薇. 渤海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从一对一:生活在封建伦理道德阴影下的中国女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