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环保信息系统的现状与进展

国外环保信息系统的现状与进展

一、国外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现状与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提出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刘学[2](2020)在《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文中指出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渐突出,城市水体急需治理。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该地区城市水环境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进行总结,对其污染成因与影响因素进行解析,提出该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及分步分阶段技术路线图。我国南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海南、香港、澳门和台湾在内的全部地区。该地区以低山丘陵为主,年降雨量几乎是全国的2倍;人口密集,城镇化率高,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6%,人口约占全国的15%;经济发达,产业结构以二、三产业并重,人均收入几乎是全国的2.3倍,但区域发展非常不均衡。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城市总体水质达标率为63%,城市水环境总体污染严重。从时空特征分析,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存在显着的时空特征,大部分城市新老城区之间也表现出较强的污染空间特性,主要与汛期降雨、人类活动和排水体制有关。空间因子分析与与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市污染主控因子为氨氮、总磷和溶解氧,主要污染来源为城市降雨径流、生活排污、工业排污和老城区合流制溢流。在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污染问题的基础上,筛选出适用于该地区不同城市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水环境污染削减负荷分配模型和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依据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分类表单,选取适用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评估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后的方案效益,给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结合现有的城市区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体系及预期,提出近期与中长期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本研究成果对于该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总体调控、水环境质量改善意义重大,可为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或类似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

陈立凡[3](2020)在《旅游扶贫背景下沿河县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山水格局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山、水和人工要素为基础,在自然和人工的交替作用下形成的空间结构及布局态势。我国的山水格局具有中国山水文化底蕴和区域民俗文化特色。在旅游扶贫政策的背景下,我国的山水格局对保护综合环境、发展城市建设和提高生活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山水格局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旅游扶贫背景下,对目前山水格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寻找合适的解决方法。通过对山水格局的理论研究和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提出了以适应性保护的理念和方法来解决山水格局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以沿河县的山水格局为例,来验证所提出的适应性保护策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内容是理论学习和基础研究。本文在第一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然后对于山水格局和适应性保护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学习和总结,最后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山水格局的基础研究。首先简单辨析了相关概念,然后归纳了山水格局的涵义和特征、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演变规律等内容,探讨了旅游扶贫和山水格局的相互联系,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理论知识。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主要是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介绍了我国山水格局发展的基本情况,阐述了山水格局发展的现存共性问题,对山水格局发展现状进行反思。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解决问题。第四章的主要内容:首先对山水格局的适应性保护进行了理论研究,从总体上提出了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的原则、理念,归纳了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的模式,制定了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的策略。第五章是实例研究,主要内容是旅游扶贫背景下,对沿河县山水格局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适应性保护的办法。首先简单介绍了沿河县的基本概况,然后对沿河县山水格局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沿河县山水格局的的个性问题,最后提出了沿河县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办法。第四部分是第六章,主要包括研究结论和展望。首先是得出研究结论,然后是归纳总结了本文的不足,对于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内容进行了展望,为接下来山水格局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尝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来比较准确地描绘沿河县山水格局的构成要素及存在问题,提高了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精确度,为解决沿河县山水格局存在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以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的方法和策略来解决沿河县山水格局的问题是本文提出的主要观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要尊重和保护自然山水、响应可持续发展、传承及弘扬特色文化是本文提出的新的见解;具体提出了加强沿河县的山水空间、植被、山水要素、聚居空间、景观系统、地域文化的保护策略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该项成果必将促进沿河县山水格局的优化与发展。本文基于适应性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对区域山水格局进行研究,在理论上丰富并深化了我国山水格局的研究,在实践上为沿河县乃至贵州省自然山水格局的保护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思路,促进县域山水格局的保护及优化,有利于保护综合环境、发展城市建设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文约60000字;图42幅;表1幅

肖蕾[4](2020)在《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体育旅游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和环境的产生巨大影响,旅游产业进行认证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其中,生态体育旅游认证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生态体育旅游自然环境与文化的协调为对象,在保持自然环境和文化的真实完整性的前提下实现生态体育旅游的绿色协调发展。因此,本研究意旨在构建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并确立指标体系权重的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选取取得国际认证的金鸡湖高尔夫旅游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比较实证研究的评估结果,佐证本研究构建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实践操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地考察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梳理,采用理论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拟定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在邀请了体育领域、体育旅游领域以及环境工程领域的权威专家共15人组成本研究专家调查组,采用德尔菲法,整理归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专家反复打分,确立所有指标体系符合筛选原则,最终完成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已经确定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计算,并确立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估模型。最后,选取已取得国际认证的金鸡湖高尔夫球场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本文的实证评估结果与GEO认证结果,来佐证本研究确立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实际操作的科学性。同时,表明本研究确立的指标体系是针对生态体育旅游行业范畴内的各个项目的认证,且能够促进生态体育旅游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研究结果:(1)本研究构建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60个三级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环境、经济、社会和体育旅游体验四个方向出发对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进行全方位的评价。(2)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一级指标的权重由高到低排序为环境、社会、体育旅游体验、经济,指标权重分别为:0.4808、0.1796、0.1698、0.1697。在一级指标的隶属下建立二级指标为:资源状况、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经济效益、体育旅游区建设、社会效益、社会管理、社会安全、环境体验、内容体验、服务体验、设施体验,权重系数较高的为:体育旅游区建设(0.6292)、社会安全(0.4757)、环境保护(0.4182)、经济效益(0.3708)、环境体验(0.3288)。(3)建立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估模型,确定指标体系评估的标准,将生态体育旅游认证划分为四个阶段:准备、初级、中级以及高级认证阶段,为后面指标体系的实践操作奠定了基础。(4)以苏州金鸡湖高尔夫进行实证研究,通过专家现场打分,根据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计算金鸡湖高尔夫体育旅游的综合得分,可得金鸡湖高尔夫旅游认证处于中级阶段,同时金鸡湖高尔夫体育旅游已经取得国际高尔夫环境工程组织GEO认证,虽两者的认证维度不同,但认证结果相同,表明金鸡湖高尔夫旅游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等方面表现出可持续性,同时也佐证本研究确立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实践运用的科学性、有效性。研究建议:(1)根据生态体育旅游生认证一级指标重要程度的排序,生态体育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的保护,应定期进行环境评估,加强旅游者和工作者的环保意识,将评估的结果在旅游区入口进行公示;同时制定体育旅游者行为准则,对体育旅游者的环保行为进行奖励。同时在发展生态体育旅游业时要注重社会系统,尤其是社会安全与社会效益。(2)提升游客的体育旅游体验,游客在体育旅游旅程中不仅要求身心愉悦,同时进行生态知识的学习、体育旅游的体验以及环保经验的传授与分享,采用阶段性的方式加深旅游者对生态环保的认同,运用传授与分享的方式构建环境行为的制约,在游览中对环境、内容、服务以及设施的体验,满足体育旅游时的需要。(3)本研究确立的生态体育旅游认证指标体系在实践操作中应根据指标评估标准,以及所评估项目的特性,将指标体系转化为可操作性指标,在经过第三方或专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表明是否通过认证。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5](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徐海涛[7](2019)在《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生态问题的多元化导致传统生态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复杂条件下区域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要求,特别是针对各类生态保护地成效和区域生态管理成效的定量化研究,需要尝试构建新型生态评估方法。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和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广泛应用,积累了丰富数据源,提出了各类遥感数据处理方法,为大空间尺度与长时间序列的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研究,提供了可能。秦巴山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受益显着,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中处于关键地位;但区内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特别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等问题突出;因此,全面系统地开展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对区内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生态学的理论视角出发,首先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确立了生态系统综合评估的内容、指标和方法,基于协同管控理念,探索建立秦巴山区生态保护成效评价方法,进行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的适用性分析;其次,基于多源空间数据特征,分析找寻评价指标处理方法,研究构建生态评估模型,主要包括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人类扰动指数和生态保护指数等模型;最后,通过使用多源空间数据、生态评估模型、地理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计算获得秦巴山区近16年的标准化评价数据;从秦巴山区总体生态状况、生态保护区域的生态变化与保护成效、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差异特征、生态管理程度和地质环境稳定性等研究方向出发,结合生态学评估理论,评价分析了2000-2015年秦巴山区的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以Landsat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进行了秦巴山区土地利用分类信息提取研究,获得了秦巴山区四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构建了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空间数据库,划分出了农田、聚落、森林、草地、湿地和裸地(岩)等六类生态系统,构建了生态系统类型转移矩阵。通过对秦巴山区生态系统类型的综合研究,发现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呈减少趋势,聚落、湿地和森林等生态系统呈增加趋势,201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最为明显,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生态本底与生态管控强度呈正相关关系。(2)使用MOD17A3和MOD13Q1数据产品,经过空间数据处理与计算,获得了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数据。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植被数据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揭示了秦巴山区植被长势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但年际之间较为稳定,总体呈转好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植被长势较好,在2010-2015年,最为明显,但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稳定性较差,可能受到自然保护区相对分散的影响。(3)根据水量平衡法原理,使用实际蒸散量和降水空间插值数据作为参数,研究构建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算法。在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基础上,以潜在土壤侵蚀量与实际土壤侵蚀量的差值,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估测模型,并分析计算估测模型中的各参数。基于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土壤保持量的多年平均值、标准方差和线性系数等统计指标。通过对水源涵养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水源涵养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降低趋势,水源涵养量较高区域,其稳定性较差,在2011-2015年,生态保护区域的水源涵养量及其稳定性提升明显。通过对土壤保持量统计指标的综合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土壤保持量的空间分异特征明显,且年际之间不稳定,总体呈现略有增加趋势;生态保护区域的土壤保持服务功能较好,但稳定性较差。基于土地利用数据,研究划分秦巴山区景观类型和生态系统类型;从类型和景观级别上,分析选取合适的景观格局指数,基于生态系统类型,研究构建人类扰动指数算法;从生态系统层次,对秦巴山区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进行评价。通过对景观格局指数和人类扰动指数的研究,发现秦巴山区森林景观格局总体呈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维持方向发展,人类扰动总体呈减少趋势,在2010-2015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但受森林小斑块数量增加影响,森林内部破碎化程度加剧;生态保护区域的人类扰动较低且趋于稳定,不同管控强度区域的人类扰动与生态管控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但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小斑块数量较多,受人类活动的潜在影响增加。(4)以生态保护的时间、范围和要求为参数,使用生态保护地矢量数据,探讨构建生态保护指数模型,实现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程度的定量化研究;通过对生态保护强度指数、生态保护力度指数、生态保护成效指数的研究分析,发现秦巴山区生态管理成效总体呈略有增加趋势,但生态管理成效的空间分异明显,在2000-2005年,增加趋势最为明显。基于地质环境特征、评价因子和地质灾害点分布,研究构建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体系,通过信息量模型计算,实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的定量化评估;通过对地质环境稳定性指数的统计分析,发现秦巴山区地质环境稳定性区域主要分布在生态保护地,有利于秦巴山区生态环境建设。对于秦巴山区的聚落增加、水源涵养量减少、水源涵养量和土壤保持量稳定性差等问题,需要提升生态管控强度,重划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生态补偿力度,转变生态管理模式,构建智能化生态监测平台。

王岳[8](2019)在《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规划体制改革,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不同地域、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均加快了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为我国未来建立统一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以来,启动了新一轮国家机构改革,成立自然资源部,整合各部委的空间规划职能,从管理体制上为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创立了先决条件,开展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显迫切。从实践层面来看,重庆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具有“直辖体制、省域架构”的双重特征。重庆的市情也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既是自下而上推动国家统一空间规划体系的地方探索,也可为我国其他广大地区带来更多启示。从学术层面来看,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研究有利于促进城乡规划学与生态学、地理学、空间治理等学术研究在现有纵向延伸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其他空间类规划学科优势、实现学术研究横向拓展,实现“空间规划”研究的学术发展。为此,以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思考空间规划体系的价值导向、对象认知、技术构成和协调模式,结合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具体改革与实践经验,从理论构建、演变历程、实践探索和趋势研判等四个方面,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首先,梳理了国土空间“多尺度-多类型-多价值”的科学认知,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通过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多类型构成和多价值差异等理论问题分析,诠释了传统空间类规划对国土空间的多尺度分割、多类型错配和多价值缺失等基本矛盾。从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的视角,重新构建了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类型学构成和多价值约束。研究指出,在传统“多龙治水”体制下的改革路径,不能解决空间规划体系的结构性矛盾。顺应国家和地方机构改革趋势,需要逐步构建1个规划+1个部门+1个法规+1个平台等四个“1”组成的空间规划体系。其次,立足地方实际,研究重庆空间格局及规划体系发展历程,提出了构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现实基础。以时间为脉络,从重庆城乡空间格局和空间规划两个方面,分别对解放以来至1980年代的萌芽阶段、1980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2007-2013年期间的交织阶段等四个历史时期,系统研究了解放以来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阐明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在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基础和现实约束。第三,以作者具体理论及实践工作为出发点,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由编制体系、管理机构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和支撑体系等四个部分构成的实践总结。系统分析了重庆自2013年以来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探索历程,并总结为:形成“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工作模式,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以现行管理机构的职能延伸推动协同管理机制的完善;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判断的法律法规体系;以规划数据集成和交换机制整合跨部门的信息平台支撑体系。研究进一步指出,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13年以来的改革实践,由于不涉及对现行管理机构和制度的调整,在实际运行中存在效率不高、协调统筹难度大等问题。为此,基于前文国土空间科学认知等理论框架研究,研判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发展趋势,即建立四个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编制,保障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一个空间规划管理机构建设,保障空间治理全域、全要素、全过程管控的一体化;颁布一个空间规划法律法规,将空间规划编制与管理机构设置建设法定化;建设一个空间规划支撑体系,强化空间规划体系的管理与运行。开展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研究,既是应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是应对各学科发展的现实需要。研究形成的相关结论,可以作为当前我国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工作的参考经验;同时,也可作为学术探索,进一步推动生态学、地理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空间治理等理论体系的融合发展,促进空间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发展。

呼昊[9](2019)在《晋中乡村旅游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文中指出随着乡村旅游的逐渐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去乡村旅行,体验不同于城市的自然景致与历史文化。与此同时,不恰当的旅游开发方式势必会给相对脆弱的乡村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如何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维护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成为构建“生态宜居”绿色乡村的重要环节。本文以乡村旅游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作为乡村生态环境评价的理论依据,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对生态承载力影响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基本思路为:首先,将乡村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因素与具体的生态承载力指标建立对应关系,总结出游客容量超载、生态空间占用、环境保护问题、服务设施承载力4个主要影响因素和对应的14个生态承载力指标;其次,构建乡村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准则层因素和指标层因子进行权重分析,构建评价标准,评分由低到高划分出弱载、亚弱载、适载、亚超载、超载5个等级;然后,选取山西省晋中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条件较好的5个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根据具体生态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晋中地区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开发原则与开发对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5个村落的生态承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为2个村处于弱载水平,3个村处于适载水平,从主要影响方面来看,生态空间占用问题是5个村最主要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在对主要影响因子的总结中,生态用地占比和生态用地的破碎度是5个村存在的共性问题,属于影响水平较高的因子;废水污染处理率和卫生间设施承载力各出现2次,说明其处于中等影响水平,剩下的影响因子每个村都不尽相同,属于针对各个村的个性问题,其影响水平最低。针对晋中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建议如下:首先,对村落的生态用地进行中长期规划,并针对性的解决每个村存在的现实环境问题;其次,做好村内旅居环境的绿化工作,加强村内各项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对景区进行严格的经营与管理,做好节假日游客的疏导和限流工作;接着,加强环境教育建设,提升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解与认识;最后,通过全域旅游的方式,对乡村资源环境进行优化整合。

耿斌[10](2019)在《K区环境监察工作方案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监察工作是环保的核心工作之一,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环保要求越来越高,新的环保形势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K区环境监察工作仍采用传统的环境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存在执法成本高、工作效率低、无法实现对污染源的实时、全覆盖监管,执法过程受人为干扰因素多,不能及时与社会、企业、公众进行互动等问题,已不能满足新时期对环保工作新的要求。如何改变环境管理模式,提高环境管理能力,满足环境监管需求,成为K区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在促进管理改革中的作用凸显,信息化成为环境监察工作管理改革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的应用可以改变环境管理模式,提高环境监察工作效率,降低环保执法成本,规范环保执法流程,严格环保执法,减少人为干扰,加强政务公开打造透明政府,增加与社会、企业、公众的及时互动等。本文以K区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对K区环境监察信息化建设进行了全面调研。客观分析了K区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建设取得的成绩,发现K区环保局硬件设施逐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良好;办公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污染源监控水平稳步提升;环境监控框架体系初步形成。研究并分析了其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原因。其主要问题是数据采集难,共享不充分;污染源监控体系不够完善;数据对决策的支持力度不高;信息化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信息化业务集成度低。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长远规划,没有统一标准;系统信息化程度低;领导重视不够;缺乏信息化管理技术人员等。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针对K区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结合K区环境监察工作实际需求,设计了K区环境监察工作方案。以期帮助其解决信息化工作中的问题,推动其环境管理模式的转变,满足其环境管理需求。

二、国外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现状与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国外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现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2)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和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1.2.1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进展
        1.2.2 国内外城市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研究进展
    1.3 课题来源
    1.4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概况及污染特征解析
    2.1 我国南部地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降雨特征概况
        2.1.3 人口经济概况
        2.1.4 基础设施概况
        2.1.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分类
    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现状
        2.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资源现状
        2.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质量现状
        2.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污染物排放量
    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特征解析
        2.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河流污染时空特征
        2.3.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内湖污染时空特征
        2.3.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时空特征解析
    2.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和成因解析
        2.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关键因子识别
        2.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源解析
        2.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诊断
    2.5 本章小节
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
    3.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编制方法
        3.1.1 方案编制指导思想
        3.1.2 方案目的及适用范围
        3.1.3 方案编制原则与依据
        3.1.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目标的确定
        3.1.5 方案编制的步骤与方法
    3.2 城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和水环境目标的确定
    3.3 城市水环境容量及污染物削减负荷分配
        3.3.1 计算方法及分配模型的选取
        3.3.2 水环境容量方法比选
        3.3.3 污染物负荷削减分配模型比选
        3.3.4 实际案例
    3.4 城市水环境生态流量核算
        3.4.1 生态流量核算方法选取原则
        3.4.2 城市河流生态流量核算方法
        3.4.3 实际案例
    3.5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
        3.5.1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点源污染控制方案
        3.5.2 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面源污染控制方案
        3.5.3 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提升控制方案
        3.5.4 城市节水方案
    3.6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污染控制方案效益分析
        3.6.1 经济效益分析
        3.6.2 环境效益分析
        3.6.3 实际案例
    3.7 本章小节
4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4.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4.1.1 技术路线图编制目的
        4.1.2 技术路线图编制原则与依据
        4.1.3 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4.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制定方法研究
        4.2.1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时间轴的确立
        4.2.2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需求和战略任务分析
        4.2.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未来技术发展重点
    4.3 我国南部地区城市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路线图
    4.4 本章小节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副导师简介
致谢

(3)旅游扶贫背景下沿河县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对保护环境提出更高要求
        1.1.2 .旅游扶贫政策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1.3 .山水格局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1.2 .研究目的
        1.2.1 .补充县域山水格局的研究
        1.2.2 .加强山水格局的分析方法
        1.2.3 .促进沿河山水格局的保护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层面
        1.3.2 .实践层面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山水格局的基础研究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旅游扶贫
        2.1.2 .山水格局
        2.1.3 .适应性保护
    2.2 .山水格局的涵义和特征
        2.2.1 .山水格局的涵义
        2.2.2 .山水格局的特征
    2.3 .山水格局的构成要素及相互作用
        2.3.1 .山水格局的构成要素
        2.3.2 .山水格局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
    2.4 .山水格局的的演变规律
        2.4.1 .空间从远离到融合
        2.4.2 .功能从单一到多元
        2.4.3 .价值从经济到生态
    2.5 .旅游扶贫和山水格局的内在联系
        2.5.1 .山水格局是开展旅游扶贫的优势条件
        2.5.2 .旅游扶贫对山水格局具有的重要意义
    2.6 .相关理论研究
        2.6.1 .山水城市
        2.6.2 .景观生态学
        2.6.3 .适应性保护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山水格局宏观发展现状研究与反思
    3.1 .山水格局宏观发展概述
    3.2 .山水格局宏观发展现状研究
        3.2.1 .山水空间产生巨变
        3.2.2 .景观发展秩序堪忧
        3.2.3 .聚居空间布局混乱
        3.2.4 .地域文化保护不足
    3.3 .山水格局宏观发展现状的反思
        3.3.1 .山水格局保护体系不完善
        3.3.2 .旅游工程建设体系不完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理论研究
    4.1 .适应性保护的总体原则
        4.1.1 .系统整体性原则
        4.1.2 .保护优先原则
        4.1.3 .特色性原则
    4.2 .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的理念
        4.2.1 .尊重和保护自然
        4.2.2 .响应可持续发展
        4.2.3 .传承及弘扬文化
    4.3 .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的模式和策略
        4.3.1 .保护的模式
        4.3.2 .保护的策略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研究:旅游扶贫背景下沿河县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策略
    5.1 .沿河县的基本概况
        5.1.1 .区位条件
        5.1.2 .山水环境
        5.1.3 .地域文化
    5.2 .沿河县山水格局的分析
        5.2.1 .分析方法
        5.2.2 .分析过程和结果
    5.3 .沿河县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的研究
        5.3.1 .保护的范围
        5.3.2 .保护的指导思想
        5.3.3 .保护的理念
        5.3.4 .保护的模式
        5.3.5 .保护的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4)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实践意义
        1.3.2 理论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辨析
        2.1.1 体育旅游
        2.1.2 生态体育旅游
        2.1.3 生态旅游认证、生态体育旅游认证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2.3 现有研究进展总结
    2.3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2.3.1 理论依据
        2.3.2 生态体育旅游系统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方法与对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层次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2.6 实地考察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2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指标体系的提出
        4.2.1 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
        4.2.2 文献资料整理确立指标体系(频度法)
        4.2.3 专家访谈修改评价指标
    4.3 利用德尔菲法确定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
        4.3.1 专家问卷的设计
        4.3.2 专家团队的组成
        4.3.3 德尔菲法评价指标筛选原则
        4.3.4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结果
        4.3.5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问卷结果
        4.3.6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的Kendall’sW分析
        4.3.7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4.4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权重
        4.4.1 层次分析专家问卷设计
        4.4.2 构建判断矩阵及基本步骤
        4.4.3 层次分析法在文中的具体步骤
        4.4.4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5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估模型
        4.5.1 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
        4.5.2 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
        4.5.3 生态体育旅游认证程度评价标准
    4.6 实证研究
        4.6.1 实证研究对象的选取
        4.6.2 高尔夫体育旅游环境工程认证(GEO)
        4.6.3 金鸡湖高尔夫认证评估
        4.6.4 金鸡湖高尔夫评估结果汇总
        4.6.5 计算评估得分
        4.6.6 评估结果分析
        4.6.7 金鸡湖高尔夫体育旅游生态认证的对策建议
        4.6.8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
    5.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7)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基础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资源
        2.1.3 社会经济
        2.1.4 生态现状
        2.1.5 土壤特征
        2.1.6 气象水文
        2.1.7 地质环境
    2.2 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
        2.2.1 ET数据处理
        2.2.2 NPP数据处理
        2.2.3 NDVI数据处理
        2.2.4 FVC数据算法
        2.2.5 土地利用分类
第3章 秦巴山区生态评估体系构建
    3.1 评估内容
        3.1.1 生态系统格局
        3.1.2 生态系统质量
        3.1.3 生态系统服务
        3.1.4 生态管理程度
        3.1.5 地质环境稳定性
    3.2 评价指标
        3.2.1 选取原则
        3.2.2 指标体系
    3.3 评价方法
        3.3.1 框架与思路
        3.3.2 适用性分析
    3.4 评估模型分析与处理方法
        3.4.1 水源涵养量算法
        3.4.2 土壤保持量算法
        3.4.3 生态系统类型
        3.4.4 景观格局指数
        3.4.5 人类扰动指数
        3.4.6 生态保护指数
        3.4.7 数理统计方法
        3.4.8 信息量模型
第4章 秦巴山区生态系统总体状况评估
    4.1 生态系统类型状况分析
        4.1.1 生态系统类型构成与空间分布
        4.1.2 生态系统类型的转移变化特征
    4.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特征
        4.2.1 NPP的时空变化特征
        4.2.2 FVC的时空变化特征
    4.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特征
    4.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特征
    4.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
        4.5.1 森林景观分析
        4.5.2 人类扰动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评估
    5.1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现状评估
        5.1.1 生态系统类型现状
        5.1.2 植被长势现状
        5.1.3 水源涵养量现状
        5.1.4 土壤保持量现状
        5.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现状
    5.2 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变化与成效分析
        5.2.1 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2 植被长势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3 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4 土壤保持量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2.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时空变化与成效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时空变化特征评估
    6.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1.1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1.2 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1.3 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变化分析
        6.2.1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类型时空变化分析
        6.2.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分析
        6.2.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评估
    6.3 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状况评估
        6.3.1 森林生态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2 野生动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3 野生植物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4 内陆湿地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5 地质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6 古生物遗迹类自然保护区生态变化分析
        6.3.7 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差异特征分析
    6.4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实际状况分析
        6.4.1 省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2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现状分析
        6.4.3 自然保护区内人类活动最近变化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综合分析
    7.1 不同管控区域生态系统差异分析
        7.1.1 生态系统类型差异特征
        7.1.2 植被长势差异特征
        7.1.3 水源涵养量差异特征
        7.1.4 土壤保持量差异特征
        7.1.5 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差异特征
    7.2 秦巴山区生态保护管理成效分析
        7.2.1 生态保护强度特征
        7.2.2 生态保护力度特征
        7.2.3 生态保护总体特征
    7.3 地质环境稳定性分析
        7.3.1 评价指标体系
        7.3.2 因子敏感性分析
        7.3.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7.4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7.4.1 法律政策与有效监督
        7.4.2 生态补偿机制的落实
        7.4.3 生态环境信息化建设
        7.4.4 生态评估的影响因素
    7.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政策演进
        1.1.2 国家和地方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探索
    1.2 研究对象
        1.2.1 空间规划体系
        1.2.2 重庆市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推动生态文明的转型发展
        1.3.2 探索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与实践
        1.3.3 构建空间治理体系改革的具体路径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2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与实践进展
    2.1 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基础
        2.1.1 生态学理论的价值导向
        2.1.2 地理学理论的对象认知
        2.1.3 城乡规划学理论的技术构成
        2.1.4 空间治理理论的协调模式
    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2.2.1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2.2.2 国外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2.3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研究与实践进展
        2.3.1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研究进展
        2.3.2 国内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进展
    2.4 空间规划体系的问题认知
        2.4.1 理论与实践的新进展
        2.4.2 对当前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认知
    2.5 小结
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框架
    3.1 国土空间的科学认知
        3.1.1 国土空间的多尺度逻辑
        3.1.2 国土空间的多类型构成
        3.1.3 国土空间的多价值差异
    3.2 传统空间类规划的基本矛盾
        3.2.1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尺度分割
        3.2.2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类型错配
        3.2.3 传统规划类型的空间多价值缺失
    3.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理论判断
        3.3.1 顺应新时代新要求发展理念
        3.3.2 构建空间规划体系的尺度学逻辑
        3.3.3 梳理空间规划体系的类型学构成
        3.3.4 回应空间规划体系的多价值约束
    3.4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解决方案
        3.4.1 总体构思
        3.4.2 整体框架
4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4.1 解放以来至1980 年代的萌芽阶段
        4.1.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1.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1.3 小结
    4.2 1980 年代至重庆直辖前的成长阶段
        4.2.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2.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2.3 小结
    4.3 直辖后十年期间的发展阶段
        4.3.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3.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3.3 小结
    4.4 2007 —2013 年期间的交织阶段
        4.4.1 重庆城乡空间格局的演变
        4.4.2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
        4.4.3 小结
    4.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现实基础
        4.5.1 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4.5.2 空间规划管理机构体系
        4.5.3 空间规划法律法规体系
        4.5.4 空间规划支撑体系
    4.6 本章小结
5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探索的总体实践
    5.1 面向现实基础的实践探索整体框架
    5.2 以规划全覆盖统筹多级多类编制体系
        5.2.1 “五级三类+全覆盖+多规合一”统筹路径
        5.2.2 以法定规划实现空间分级统筹
        5.2.3 以专业专项规划实现分类统筹
        5.2.4 “全覆盖+多规合一”实现空间全域全要素统筹
    5.3 以管理机构职能延伸构建协同管制机制
        5.3.1 规划委员会机构的协同管制探索
        5.3.2 分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层级协同
        5.3.3 分类管理机构的设置和类别协同
    5.4 以地方条例标准构建适应地域价值的法规体系
        5.4.1 各项规划条例的地域适应性探索
        5.4.2 不同技术规定的价值差异化探索
    5.5 以规划数据集成交换整合跨部门信息平台
        5.5.1 部门内部信息平台的数据完整性
        5.5.2 部门之间信息平台的数据交换机制
    5.6 小结
6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趋势研判
    6.1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1.0 版”的局限性
        6.1.1 跨部门跨地域规划动态协调的有限效率
        6.1.2 行政职能有限延伸不能解决分割管理根本问题
        6.1.3 法律法规不能满足全域全覆盖全过程管理需求
        6.1.4 分头建设规划支撑体系欠缺信息数据整合
    6.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2.0 版”构建导向
        6.2.1 落实新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
        6.2.2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尺度”属性
        6.2.3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类型”属性
        6.2.4 对应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的“价值”属性
    6.3 构建“全域全要素全过程”覆盖的编制体系
        6.3.1 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思想与资源价值观
        6.3.2 构建“五级两类两阶段”的空间规划编制体系
        6.3.3 重点类型空间规划编制的主要内容
    6.4 建立统一行使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管理机构
        6.4.1 建立对应国家生态与资源管控整合行政机构
        6.4.2 加强内部职能机构的有效延伸与设置
        6.4.3 实现远郊区县空间规划管理机构的有效设置
        6.4.4 强化全市空间规划管理机构末端的建设
    6.5 构建衔接有序顺应地域需求的法律法规体系
        6.5.1 适应重庆空间规划管理地域化需求
        6.5.2 顺应生态文明与资源的底线管控
    6.6 建立智能化系统运作的跨行跨级支撑平台
        6.6.1 建立全市统一的国土空间信息联动平台
        6.6.2 建立基础标准体系和数据共享机制
        6.6.3 实现对全域空间规划实施的全过程管理
    6.7 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主要结论
        7.1.1 重庆空间规划的演变历程
        7.1.2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探索实践
        7.1.3 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探索
    7.2 主要创新
        7.2.1 提炼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实践经验
        7.2.2 构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理论框架
        7.2.3 提出了重庆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路径
    7.3 后续研究展望
        7.3.1 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具体操作方法
        7.3.2 空间规划的实施机制
        7.3.3 空间治理中的区域与部门协调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B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研究课题情况
    C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奖励情况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9)晋中乡村旅游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研究进展
        1.3.1 乡村旅游发展进程
        1.3.2 生态承载力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的对象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乡村旅游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理论
    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2.4 地理信息系统理论
    2.5 乡村生态旅游理论
    2.6 本章小结
3 乡村旅游开发对生态承载力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与步骤
        3.2.1 乡村旅游生态承载力影响因子的确定
        3.2.2 乡村旅游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评价影响因子之间重要性比较与判断矩阵的构建
        3.2.4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计算与排序
        3.2.5 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的归纳与分析
    3.3 评分标准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的应用
        3.3.1 评价标准的构建
        3.3.2 评价标准的计算方式
        3.3.3 评价方法的确定与应用
    3.4 本章小结
4 晋中地区传统乡村旅游生态承载力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对象的选定
    4.2 研究对象的分类
    4.3 研究对象的现状调查
        4.3.1 后沟村现状调查
        4.3.2 青龙镇村现状调查
        4.3.3 张壁村现状调查
        4.3.4 北洸村现状调查
        4.3.5 乔家堡村现状调查
        4.3.6 现状调查结果
    4.4 研究对象的评价结果与分析
        4.4.1 评价结果的得出与分级
        4.4.2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总结
        4.4.3 影响因子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晋中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原则及对策研究
    5.1 晋中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原则
        5.1.1 因地制宜的发展原则
        5.1.2 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5.1.3 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
        5.1.4 多样性的发展原则
        5.1.5 城乡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的原则
    5.2 晋中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5.2.1 恢复生态用地的面积
        5.2.2 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
        5.2.3 提升旅居环境的绿化
        5.2.4 增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5.2.5 缓解游客数量的压力
        5.2.6 增强乡村居民的参与
        5.2.7 提高环境教育的程度
        5.2.8 实现全域旅游的发展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晋中地区乡村旅游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程度
        6.1.2 针对晋中地区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建议
    6.2 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致谢

(10)K区环境监察工作方案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现状
        1.4.1 国内信息化现状
        1.4.2 国外信息化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思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思路
    1.6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环境监察概述
        2.1.1 环境监察
        2.1.2 环境监察的作用和意义
    2.2 环境监察信息化
        2.2.1 环境监察信息化的定义
        2.2.2 环境监察信息化的特点
        2.2.3 环境监察信息化的作用
    2.3 环境保护相关概念和理论
        2.3.1 污染源
        2.3.2 污染源管理
        2.3.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4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三章 K区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现状
    3.1 K区环保局简介
    3.2 K区环保局环境监察主要职能
    3.3 K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现状
        3.3.1 污染源管理信息化现状
        3.3.2 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
        3.3.3 环境行政处罚管理信息化现状
        3.3.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信息化现状
        3.3.5 环境保护信访举报工作信息化现状
        3.3.6 环境监察档案管理信息化现状
    3.4 K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3.4.1 数据采集难
        3.4.2 共享不充分
        3.4.3 未建立完善的污染源监控体系
        3.4.4 数据支持决策力度不高
        3.4.5 未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3.4.6 信息化业务集成度低
    3.5 K区环保局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5.1 缺少长远规划,没有统一标准。
        3.5.2 信息化程度低
        3.5.3 对信息化重视不够
        3.5.4 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
第四章 K区环境监察工作信息化需求分析
    4.1 总体需求分析
    4.2 业务需求分析
    4.3 用户需求分析
        4.3.1 领导层的需求
        4.3.2 管理层的需求
        4.3.3 操作者的需求
        4.3.4 维护人员的需求
    4.4 K区环境监察业务信息化管理流程分析
        4.4.1 污染源监察业务信息化管理流程分析
        4.4.2 建设项目监察业务信息化管理流程分析
        4.4.3 行政处罚业务信息化管理流程分析
        4.4.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业务信息化管理流程分析
        4.4.5 环境保护信访举报业务信息化管理流程分析
        4.4.6 环境监察档案管理业务信息化管理流程分析
    4.5 安全需求分析
第五章 K区环境监察信息化方案设计
    5.1 建设目标
    5.2 实施信息化的原则
    5.3 K区环境监察信息化总体规划
    5.4 K区环境监察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5.4.1 污染源监察管理模块设计
        5.4.2 建设项目监察管理模块设计
        5.4.3 行政处罚管理模块设计
        5.4.4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管理模块设计
        5.4.5 环境保护信访举报管理模块设计
        5.4.6 环境监察档案管理模块设计
    5.5 信息安全管理方案设计
        5.5.1 设置安全岛
        5.5.2 对数据进行加密
        5.5.3 建立异地数据备份中心
        5.5.4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5.5.5 加强用户权限管理
第六章 K区环境监察工作方案实施效果预期
    6.1 数据采集效率、污染源管理效率得到提高
        6.1.1 数据采集更加高效便捷
        6.1.2 污染源管理更加高效
    6.2 数据共享更加充分、环保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6.2.1 数据共享更加充分
        6.2.2 环保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6.3 服务社会能力进一步提高
        6.3.1 帮助企业改进生产工艺
        6.3.2 增强互动、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热情
    6.4 有助于信息化建设的有序、规范开展
        6.4.1 理顺工作思路、明确建设目标
        6.4.2 信息化工作进一步规范
        6.4.3 有助于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完善
        6.4.4 有助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国外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现状与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我国南部城市水环境特征解析与综合整治指导方案研究[D]. 刘学.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3]旅游扶贫背景下沿河县山水格局适应性保护策略研究[D]. 陈立凡.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4]生态体育旅游认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D]. 肖蕾.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5]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秦巴山区生态状况与保护成效评估研究[D]. 徐海涛.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8]重庆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D]. 王岳. 重庆大学, 2019(01)
  • [9]晋中乡村旅游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D]. 呼昊. 山西农业大学, 2019(07)
  • [10]K区环境监察工作方案设计[D]. 耿斌. 河北工业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国外环保信息系统的现状与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