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递 (10)

信息传递 (10)

一、信息专递(10则)(论文文献综述)

郭夏夏[1](2020)在《基于FIAS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文中认为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组成部分,同时课堂教学中也蕴含着极大的生命活力。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基础部分。课堂就如同一台演出的话剧,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主角,而在当下的现实状况是大多数学生仅仅只能是配角或者群演。言语行为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占整堂课的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有效的言语互动不仅能带给学生听觉上的“盛宴”,还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乐于学、勤于学;反之,消极、无效的师生言语互动不仅会使学生学习效率低下,还会阻碍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从而造成其他不良后果。本研究共主要分为三部分:首先,阐述了笔者的选题背景及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及理论意义;而后又对师生言语互动的文献进行了大致的梳理,总结了目前对于师生言语互动所采用的方法及工具等问题,再者对本文的核心概念做了界定;然后又对本研究所采用的主要工具——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其次,笔者运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对S小学高年级的30节语文课进行了录像并分析,并在本文中呈现出了30个样本的全部数据,然后又对一节典型样本课例加以补充并详细说明,发现小学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有如下特点:1.课堂言语结构中教师言语主要以讲授和提问等言语为主、而学生言语中大多为被动言语;2.教师在课堂中的言语倾向则主要是讲授、指示和命令等言语行为的直接影响和消极强化;3.而多数课堂的情感氛围也呈现出紧张的态势,学生的天性在课堂中没有完全被打开;4.在提问类型中也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样的固定模式居多,学生的回答普遍流于形式。最后,结合研究结果,笔者从课堂言语结构、教师言语倾向、课堂情感氛围及教师提问类型这四个方面提出如下建议:在课堂中树立平等的师生互动观念、恰确地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及观点、适时鼓励并表扬学生;课堂中创设的情境应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适当采用一些幽默的话语;循序渐进设计问题、对学生的提问应注重启发。

刘元[2](2019)在《中柱拆除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建筑结构的防连续倒塌问题成为我国工程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防控结构连续倒塌研究主要集中于现浇混凝土结构,对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尚较少有人涉及。传统装配式结构在梁柱结合处较为薄弱,其抗连续倒塌能力较差。而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在装配式结构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有机结合了装配式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二者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为研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在中柱破坏时的抗连续倒塌能力,依托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撑,对一榀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进行拟静力试验,研究了在中柱失效后结构的受力特征与破坏形态等,得出了结构的荷载-位移曲线,探讨了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与机制;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Gen对试验框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通过对其进行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进一步探讨与验证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与机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设计制作了一榀二层二跨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对其进行拆除中柱下的竖向加载拟静力试验,获得了框架各层水平位移、钢筋应变、梁端转角、柱脚转角以及竖向荷载等与中柱加载位移的关系曲线,并结合框架的破坏形态探讨了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与机制。(2)试验表明,在加载过程中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框架的混凝土裂缝开展与破坏集中在框架梁梁端与框架柱牛腿结合部,其中靠近中柱端破坏较为严重,混凝土压碎与剥落现象较为明显,牛腿结合面裂缝较大。框架柱无明显破坏,结构属于“强柱弱梁”构型;将框架的受力过程分为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塑性铰发展阶段以及悬链线机制阶段四个阶段,框架的悬链线效应较为明显,承载力在塑性铰发展阶段未下降,预应力筋对承载力的提升作用显着,梁端混凝土压溃时,预应力筋仍未屈服,结构具有一定的抗连续倒塌能力。(3)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框架进行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得出了结构在拆除中柱后的铰状态结果和荷载-位移曲线,通过分析荷载-位移曲线以及塑性铰的开展顺序与发展情况,并与试验实际情况进行对比,探讨并验证了框架的抗倒塌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塑性铰首先出现于梁端且靠近中柱一端发展更为快速,结构基本上满足“强柱弱梁”构型,具有良好的抗连续倒塌能力。(4)采用有限元软件对试验框架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得出了结构在拆除中柱后的铰状态结果和相关时程曲线,通过分析模拟结果,并与非线性静力分析结果以及实际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与机制。结果表明,结构具有一定的抗连续倒塌动力能力,其倒塌破坏机制与非线性静力分析和试验结果分析得出的规律较为一致;结构的动力放大系数超过了GSA等规范中2.0的限值。

许希璐[3](2019)在《财务视角下顺丰商业模式创新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购物的普及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我国快递行业也发展迅速,快递业务量不断提升,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为快递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快递业务量不断上升的同时,快递行业的收入增长速度却不断下降。快递业开始进入规模时代,市场竞争也从对增量市场的竞争逐渐转向对存量市场的竞争。面对激烈的竞争,顺丰作为我国快递及物流行业的老牌企业,也是唯一的直营模式的快递企业,在巩固自身传统业务的同时,也寻求商业模式的创新,拓展各种新业务,来寻找新的增长点,积极推动企业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重资产”模式发展,从单一时效性业务向多元化业务发展。为了评价这些商业模式的创新给企业带来的收效,本文从财务角度出发对顺丰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在一定程度上对其他快递企业的转型发展具有参考价值。本文主要运用了案例研究法,将顺丰作为案例研究公司。为了更直观地了解顺丰商业模式转型的原因、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和在具体业务上的体现,本文以“438模型”为基础,将其作为财务视角下商业模式的评价框架,从盈利驱动维度、资源配置维度和价值创造维度进行分析。这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顺丰的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收效在财务方面的体现和财务反过来如何影响顺丰的商业模式创新。与此同时,在分析过程中还与同行业做了对比,从而更好地了解其在整个行业里的状况。通过对顺丰商业模式创新的评价分析,可以发现顺丰的商业模式创新中有一些值得继续发展的经验,具体总结如下:第一,新业务为企业带来潜在增长点。第二,表外资产投资增加了核心竞争力。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新业务收入占比较低、自由现金流量减少、基础设施的固定成本较高。为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获得更好的效果,也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根据财务视角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的分析结果,对顺丰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提出建议:第一是要继续保持直营模式的优势;第二是要在维持传统业务稳健发展的同时,继续拓展多元化业务领域;第三是要合理的管控企业的成本和费用,比如物流人工成本和库存费用;第四是要对财务资源和非财务资源进行综合投资,从重资产模式向轻资产结合重资产模式转型;最后是要增强企业的成长能力即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财务分析与商业模式研究通常局限在各自领域,本文将二者结合,用财务角度下的商业模式评价框架对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进行分析,继承了商业模式研究既有成果同时也体现了财务管理与商业模式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第二,现有文献对顺丰这类快递企业商业模式的研究较少,从财务维度出发对快递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进行评价就更少了。本文从财务维度出发,纵向地和横向地去评价分析了顺丰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对顺丰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同行业其他企业评价商业模式创新效果和优化商业模式可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本文的研究局限包括:本文的财务数据资料主要来自企业年度报告而不是企业一手资料,这可能使研究内容不够充分和完整;除此之外,本文仅选择了顺丰一个企业作为案例进行研究,它不能完全代表和反映所有的快递企业,研究成果对整个行业的适用性还需要被验证。

王笑笑[4](2017)在《拟南芥花粉特异表达的LRXs蛋白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研究》文中认为在高等植物中,雄配子体-花粉萌发出花粉管,并以此为媒介,将两个精细胞运送到雌配子体-胚珠中,与卵细胞和中央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正常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至关重要。本论文利用反向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化学等多种生物学方法对拟南芥花粉中特异表达的四个Leucine-Rich Repeats/Extensins(LRXs)蛋白-LRX8,LRX9,LRX10和LRX11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LRXs是一类细胞壁蛋白,因包含一个Leucine-Rich Repeats(LRR)结构域和Extenxin(EXT)结构域而得名。通过RT-PCR和GUS染色,发现LRX8-11具有相似的表达模式,都在成熟的三核期花粉粒和花粉管中高表达。我们对lrx8、lrx9、lrx10和lrx11单突变体,以及以单突变体为材料杂交得到的六个双突变体、四个三突变体和一个四突变体进行了细致的表型分析。在营养生长上,所有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均无显着的缺陷。在生殖生长上,单突变体的角果结实率与野生型无显着性差异,双突变体中只有lrx8 lrx9和lrx8 lrx10的结实率略有下降,而三突变体和四突变体的结实率与野生型相比显着降低。四突变体与野生型的正反交实验暗示突变体结实率下降的原因是雄配子体功能缺陷,遗传学分析进一步发现突变体雄配子体传递效率显着下降。亚历山大、DAPI和FDA染色对花粉(雄配子体)发育进行观察发现,所有突变体花粉的活力和核型都正常。体外花粉萌发实验表明,三突变体和四突变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花粉破裂和花粉管畸形表型,在体内,突变体的花粉管在传导束中的生长比野生型缓慢。亚细胞定位分析显示LRX8-GFP,LRX10-GFP和LRX11-GFP定位于花粉管的细胞质和细胞壁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表明三突变体lrx9 lrx10 lrx11和lrx8 lrx9 lrx11花粉管亚尖端细胞壁上的鼠李半乳糖醛酸聚糖Ⅰ含量升高,而lrx8 lrx9 lrx11中岩藻糖化的木葡聚糖降低,并且lrx8 lrx9 lrx11花粉管尖端胼胝质升高。用根毛中发挥功能的LRX1的基因组DNA能部分互补lrx8 lrx9 lrx10的花粉萌发率及角果结实率。综上所述,LRX8-11四个成员可能协同参与花粉和花粉管细胞壁结构的组装和细胞形态的维持,LRX8-11基因缺失影响了花粉管细胞壁上多糖的沉积,导致花粉破裂和花粉管畸形。所以LRX8-11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论文不仅丰富了细胞壁蛋白的功能研究,还为进一步解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索金媛[5](2017)在《影响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降尘效率的因素分析与参数优化》文中研究指明冲击破岩掘进机工作机构上的喷雾是岩石掘进工作面粉尘控制的关键环节,其喷雾性能不仅会对工作现场的安全造成影响,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所以喷嘴喷雾参数设置的合理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掘岩机现有的喷雾由于喷嘴各参数设置不合理,使喷出的雾滴不能根据工作现场实际的产尘情况扩散分布,从而导致喷雾降尘效率低。降尘效果不佳。为了提高喷雾的降尘效率,本文在对高压喷雾雾滴捕集降尘机理和喷雾降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分析得出了不同喷雾参数对雾滴粒径以及喷雾降尘效率的影响,发现了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了其变化规律。运用FLUENT软件的DPM离散模型,对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进行数值模拟,使得各参数对喷雾效果的影响反映的更直观。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提出了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参数的改进方案。为了使降尘效果更佳,在已建立的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降尘效率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以降尘效率值最高为目标,运用GAAA算法,对改进后的参数进行优化,使得降尘效率更明显,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了 14.14%,这对于岩石掘进工作面环境与条件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

林国龙,刘月静,丁一[6](2017)在《公路快速货运站点城市布局研究》文中指出针对公路快速货运站点城市布局问题开展了研究。在分析快运站点城市布局影响指标的基础上,运用聚类法对候选城市进行分类,通过秩和比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进一步将分类结果按照候选城市建立快运站点的适宜程度排序,再按照空间合理布局的原则,选择适宜程度分类等级较高的城市,作为公路快速货运站点城市。并以黑龙江省公路快速货运站点城市布局为例,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

郑晓波[7](2017)在《单极和偶极随钻声波测井理论模拟与分波传播特性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来,在钻井的同时进行测井的随钻测井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钻井完成后再进行井中测量的电缆测井技术相比,随钻测井具有对井孔的破坏程度小,能够进行地质导向钻井,测井成本较低等技术优点。随钻核磁、随钻电阻率等测井技术已经日臻成熟,但是,在随钻声波测井中却存在着两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是在测井过程中,沿着仪器传播的钻铤波会干扰甚至掩盖地层波的信号,导致无法准确获取地层的有效信息。另一个是如何从随钻声波测井中获取慢速地层的横波速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随钻声波测井为工程背景,研究单极源随钻声波测井和和偶极源声场随钻声波测井时声波的传播规律,分析了钻铤波的特点,并理论模拟了随钻声测井条件下因地层动电耦合效应而产生的电磁信号,考察了采用这种方法突出地层信号的可行性。论文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进展:建立了随钻声测井理论分析模型,并模拟获得了单极和偶极随钻声场的全波波形。随钻全波中存在着临界折射波和多种模式波,为了研究这些分波在井孔中的传播机制,必须采用分波分析的方法对随钻声场进行处理。首先证明了有且仅有地层的纵、横波支点才是随钻声场的实质支点,随后结合声场的辐射条件确定了被积函数在复波数平面内的黎曼叶选择范围。在完成声场函数的单值化后,采用二维搜索法确定了被积函数的极点,由垂直割线积分和留数定理分别获得支点和极点对声场的贡献。对单极随钻声场的分波进行了计算研究,先计算出了各个分波在频域上的频散、衰减和激发强度曲线,随后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了它们在时域上的波形。发现地层泄漏模式波对单极声场中的临界折射波有着明显的贡献。钻铤波不是只在钻铤内传播,而是在整个井孔中传播。钻铤波在地层中的激发强度甚至大于纵波在地层中的激发强度。地层的存在虽然几乎不影响单极钻铤波的频散,但明显改变了钻铤波的衰减和激发特性,因此在设计削弱钻铤波的方案时,需要在井孔的模型中进行考虑。当频率高于2k Hz后,单极钻铤波在钻铤内壁的幅度要高于其在钻铤外壁的幅度,在钻铤内壁刻槽可更有效地削弱钻铤波。给出了偶极声场中各个分波的频散、衰减和激发强度曲线。发现地层对偶极钻铤波的影响十分明显,偶极一阶钻铤波在井孔中出现了低频截止现象,且其截止速度就是地层的横波速度。偶极随钻声场中还存在着一个流-固界面波,这个波始终是非泄漏模式波,因此可以从这个波获得地层的衰减信息。在慢速地层中,当频率较高(大于10k Hz)时,界面波的频散比较弱且它的速度对地层横波速度十分敏感。因此,建议将偶极随钻的声源中心频率设为10k Hz,通过测量界面波的速度来反演地层横波速度。采用只考虑声诱导电磁场而忽略电磁场对声场反作用的方法和准静态假设重新推导了随钻测井中声波诱导震电场的解析表达式。通过地层平均围压和孔隙流体压强的关系,由地层的平均围压获得了孔隙内流体压强。采用实轴积分法分别计算随钻声场和其诱导产生震电场的全波波形。从计算结果可以发现,孔隙流体压强梯度对声诱导震电场有着明显的作用,尤其在斯通利波的声电转换中起主导作用。随钻震电场中仍然存在着以声场中钻铤波速度传播的信号,但其在电场中的相对幅度要小于声场中钻铤波的相对幅度。这些结果表明,随钻震电测井可以有效地削弱钻铤波的幅度,但不能完全消除钻铤波的影响。最后,当频率过高或是层较厚时,柱面声场计算过程中会出现数值溢出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归一化的贝塞尔函数和广义传递矩阵法推广到了多极源柱面声场的计算中。分别推导了多极源激发时的固-固、液-固和固-液界面的广义传递系数矩阵。计算结果说明了该方法可以用于计算存在多个固、液层的多极井孔声场,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模拟高频和存在厚层时的柱面声场。

张能元[8](2014)在《基于室内外无缝定位的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日益普及,速递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速递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速递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广域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应用于速递员监控中,设计并实现了基于广域室内外无缝定位的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本文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本文对速递中的收派件流程及常用定位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找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在速递员监控中的优势。设计速递监控信息系统框架,包括采集部分、终端定位部分及网络侧监控部分。其次,根据速递员收派件中需要经历的室内、室外及进出室内外三种环境,提出了基于室内增补系统的定位算法、基站—卫星融合定位算法和室内外切换方案。在室内增补系统中,本文通过结合使用TDOA信息与RSSI信息,解决了定位解算方程式在接收机接收TDOA信号抖动过大情况下不适用于室内增补环境的问题;融合定位算法可提高室外定位精度;室内外切换方案实现了室内外一体化定位,使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更加智能化。最后,利用项目自行设计的软硬件平台完成了基于室内外无缝定位技术的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实验验证系统的开发,为定位终端部分提供了具体的软件实现方案,并对系统主要功能进行了测试。定位导航终端可为速递员提供实时定位与路径规划功能,网络侧监控端则可实时监控所有速递员的位置信息,方便统一管理与调度。

王利雅[9](2007)在《2007年度《新疆人大》总目录(总第2867——297期)》文中研究说明

李海英[10](2015)在《基于第四方物流思想的网购物流资源整合研究》文中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概念被引入中国以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经历了曲折复杂的历程。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网络购物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3.61亿,较2013年底增加5953万人,增长率为19.7%;我国网民使用网络购物的比例从48.9%提升至55.7%[1]。网络购物的快速增长对网购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众多类型的网购物流企业在我国市场上提供网购物流服务,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而言,我国网购物流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经营管理模式落后、服务水平不高等问题。电商企业自营物流虽然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但毕竟物流不是其强项,且物流成本投入太大。物流仍然是我国网络购物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认为,我国网购物流企业只有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提高我国网购物流行业的整体实力。因此,我国网购物流企业如何有效的整合资源提高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竞争就成了当前亟需解决的一个课题。第四方物流由美国埃森哲咨询公司提出,强调通过利用各种互补资源为客户提供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在整合物流资源、降低物流成本、推动物流产业发展上具有十分现实的作用。本文从资源整合角度出发,将第四方物流应用于网购物流,进行基于第四方物流思想实现网购物流资源整合的研究并得出相关结论。本文的结构框架如下:首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技术路线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对现有文献分析,发现将第四方物流应用于网购物流资源整合领域的研究非常少。本文旨在吸收已有的理论研究,结合我国网购物流的现状,研究如何基于第四方物流思想实现网购物流资源的整合。然后,阐述了网购物流的相关理论,并分析网购物流进行资源整合的意义。通过对网购物流资源整合前后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进行网购物流资源整合后,不仅可以优化网购供应链,对社会、环境都会带来极大的好处。”其次,以2014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我国网购物流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存在“网购物流发展速度快,但利润空间却在缩小,且客户投诉率增加”的现象。同时,通过对天猫、京东、当当、苏宁易购、亚马逊中国及其他主流B2C电商企业物流模式的对比分析,得出“我国网购物流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物流依然是我国电商企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的结论,并提出“将第四方物流应用于网购物流,实现网购物流资源整合,是解决我国网购物流难题的最好办法”的观点。再次,分析将第四方物流思想应用于网购物流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认为“在我国网购物流发展现状下基于第四方物流思想进行网购物流资源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并提出了基于第四方物流思想进行网购物流资源整合的流程,具体为:确定一家能够开展第四方物流活动的企业;构建合作物流网络;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建立数据处理平台;设计网购供应链解决方案,实现网购物流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做好监控及评估反馈工作。最后,借助我国已经开始运作的一家网购物流资源整合平台企业——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佐证本文的研究。

二、信息专递(10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信息专递(10则)(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FIAS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现状的思考
        (二)小学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实践性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概念界定
        (一)师生互动
        (二)课堂师生言语互动
第二章 文献综述的回顾
    一、师生互动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二、师生言语互动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FIAS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述评
第三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FIAS分析法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思路
    四、技术路线
    五、研究工具的选取
        (一)FIAS编码系统
        (二)FIAS观察记录表
        (三)FIAS计算方法
        (四)FIAS编码的具体化
第四章 S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FIAS的师生言语互动整体样本分析
        (一)课堂言语结构
        (二)教师言语倾向
        (三)课堂情感气氛
        (四)教师提问类型
        (五)不同性别对师生言语互动的影响分析
        (六)不同年级对师生言语互动的影响分析
    二、基于FIAS的师生言语互动典型样本分析
        (一)课堂言语结构
        (二)教师言语倾向
        (三)课堂情感气氛
        (四)教师提问类型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言语结构存在的问题
        (二)教师言语倾向存在的问题
        (三)课堂情感气氛存在的问题
        (四)教师提问类型存在的问题
        (五)性别及年级对师生言语互动影响较小
第五章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策略
    一、立足当前课堂,构建平等的师生互动
        (一)教师树立平等的师生互动观念
        (二)恰确地引导学生在课堂敢于表达
    二、采纳学生观点,适当鼓励并表扬学生
        (一)认真倾听学生的观点或想法
        (二)从实际出发适时鼓励或赞扬学生
    三、联系学生生活,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
        (一)创设的情境应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
        (二)适度采用幽默风趣的言语
    四、转变提问方式,启发学生的言语思维
        (一)循序渐进设计问题
        (二)对学生提问应注重启发
第六章 研究的局限性和可持续研究的意见
    一、研究的局限性
    二、可继续研究的意见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课堂观察表
附录二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矩阵表
致谢

(2)中柱拆除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预制装配式结构概述
        1.2.1 国外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发展概况
        1.2.2 国内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发展概况
        1.2.3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优缺点
    1.3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技术
        1.3.1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简介
        1.3.2 日本压着工法施工技术简介
        1.3.3 国内关于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技术的研究概况
    1.4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连续倒塌研究现状
        1.4.1 研究背景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4.3 国内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结构抗连续倒塌的设计方法
    2.1 结构连续性倒塌概述
        2.1.1 连续性倒塌的定义
        2.1.2 连续性倒塌的模式
        2.1.3 影响抗连续倒塌的因素
        2.1.4 连续性倒塌的常见设计方法
    2.2 概念设计法
    2.3 拉结强度设计法
    2.4 拆除构件设计法
        2.4.1 线性静力法
        2.4.2 非线性静力法
        2.4.3 线性动力法
        2.4.4 非线性动力法
    2.5 关键构件设计法
    2.6 国内外抗倒塌规范
        2.6.1 国外规范
        2.6.2 国内规范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框架抗连续倒塌试验设计
    3.1 试验概述
    3.2 试件的设计制作与拼装
        3.2.1 试件的设计方案
        3.2.2 试件的加工制作过程
        3.2.3 试件的拼装过程
    3.3 材料性能
        3.3.1 混凝土力学性能
        3.3.2 钢筋力学性能
    3.4 试验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案
        3.4.1 试验加载装置
        3.4.2 试验加载方案与数据测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框架抗连续倒塌试验结果分析
    4.1 试件破坏过程
    4.2 荷载位移曲线
    4.3 框架水平位移
    4.4 钢筋应变
        4.4.1 框架梁钢筋应变
        4.4.2 框架柱钢筋应变
    4.5 梁柱转角
        4.5.1 梁端转角
        4.5.2 柱脚转角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框架抗连续倒塌模拟
    5.1 Midas/Gen软件简介
    5.2 分析模型的建立
        5.2.1 梁柱节点半刚性设置
        5.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5.3 非线性静力Pushdown分析
        5.3.1 塑性铰的定义与设置
        5.3.2 铰状态结果
        5.3.3 铰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
        5.3.4 荷载-位移曲线比较
    5.4 非线性动力分析
        5.4.1 瞬时加载法中失效时间的设置
        5.4.2 塑性铰的定义与设置
        5.4.3 阻尼设置
        5.4.4 铰状态结果
        5.4.5 时程曲线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财务视角下顺丰商业模式创新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商业模式及其评价研究
        1.2.2 关于物流行业的商业模式研究
        1.2.3 基于财务视角的商业模式研究
        1.2.4 现有文献评述
    1.3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论文框架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商业模式的相关理论
        2.1.1 商业模式的概念
        2.1.2 商业模式创新的理论
    2.2 快递行业商业模式的特点
        2.2.1 注重基础设施和技术人力
        2.2.2 业务领域划分明确
        2.2.3 两大经营模式为主
    2.3 财务视角下商业模式评价框架
        2.3.1 盈利驱动维度
        2.3.2 资源配置维度
        2.3.3 价值创造维度
3 顺丰的商业模式创新
    3.1 快递行业概况
        3.1.1 快递业地位总体提升
        3.1.2 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增速减缓
        3.1.3 寻求商业模式创新
    3.2 顺丰商业模式创新的实践
        3.2.1 顺丰公司简介
        3.2.2 顺丰商业模式创新历程
4 顺丰商业模式创新的财务视角评价
    4.1 盈利驱动分析
        4.1.1 收入驱动模式分析
        4.1.2 利润驱动模式分析
    4.2 资源配置分析
        4.2.1 资产配置分析
        4.2.2 资本配置分析
        4.2.3 虚实资源配置分析
    4.3 价值创造分析
        4.3.1 自由现金流量分析
        4.3.2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分析
        4.3.3 成长性分析
    4.4 总结
5 顺丰商业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1 问题分析
        5.1.1 新业务收入占比较低
        5.1.2 基础设施固定成本较高
        5.1.3 自由现金流量减少
    5.2 优化顺丰商业模式的建议
        5.2.1 保持直营模式优势
        5.2.2 继续发展多元化业务
        5.2.3 降低物流人工成本及库存费用
        5.2.4 发展“轻资产+重资产”模式
        5.2.5 增强企业成长能力
6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4)拟南芥花粉特异表达的LRXs蛋白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列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雄配子体形成过程
        1.1 花粉形成过程
        1.2 花粉粘附、水合与萌发
    第二节 花粉管的极性生长
        2.1 RhoGTP酶、细胞骨架和囊泡运输
        2.2 Ca~(2+)、H~+和ROS
        2.3 花粉管细胞壁多糖
        2.3.1 果胶
        2.3.2 胼胝质
        2.3.3 纤维素
        2.3.4 半纤维素
        2.4 花粉管细胞壁蛋白
        2.4.1 阿拉伯半乳聚糖蛋白AGPs
        2.4.2 伸展蛋白EXTs
        2.4.3 富含脯氨酸的蛋白PRPs
    第三节 植物LRX家族研究进展和现状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实验材料
        2.1 植物材料
        2.2 菌株
        2.3 载体
        2.4 实验仪器
        2.5 实验试剂
        2.6 实验引物
    第二节 实验方法
        2.7 拟南芥植株的培养
        2.8 拟南芥总DNA提取
        2.9 基因型鉴定
        2.10 拟南芥总RNA提取
        2.11 RT-PCR鉴定转录本
        2.12 拟南芥人工杂交与传递效率计算
        2.13 花粉亚历山大染色
        2.14 花粉DAPI染色
        2.15 花粉FDA染色
        2.16 花粉体外固体萌发
        2.17 花粉体内萌发
        2.18 胚胎发育观察
        2.19 GUS组织化学染色
        2.20 花粉管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21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
        2.22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转化
        2.23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2.24 DNA片段胶回收
        2.25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反应
        2.26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反应
        2.27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
        2.28 农杆菌感受态的转化
        2.29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拟南芥方法
        2.30 本课题所涉及到的基因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第一节 拟南芥花粉中特异表达的LRXs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LRX蛋白的进化树分析
        3.2 LRX8-11的氨基酸序列分析
    第二节 LRX8-11基因的表达模式分析
        3.3 LRX8-11主要在开放的花和花序中表达
        3.4 LRX8-11在成熟的三核期花粉粒和伸长的花粉管中高表达
    第三节 LRX8-11转录本缺失纯合突变体的鉴定及植株生长发育观察
        3.5 lrx8,lrx9,lrx10和lrx11纯合突变体的鉴定
        3.6 单突变体、双突变体、三突变体和四突变体营养生长正常
        3.7 单突变体的角果结实率与野生型无显着的差异,双突变体中只有lrx8lrx9和lrx8lrx10结实率略有下降,三突变体和四变体的结实率严重下降
    第四节 突变体的互交实验和遗传学分析
        3.8 四突变体与野生型互交
        3.9 单突变体lrx8(+/-)、双突变体lrx8(+/-)lrx9(-/-)和lrx8(-/-)lrx9(+/-)及四突变体的雄配子体传递效率显着下降
    第五节 三突变体和四突变体的胚胎发育正常
    第六节 突变体花粉发育及花粉管体内外生长
        3.10 单突变体、双突变体、三突变体和四突变体花粉发育未见异常
        3.11 单突变体花粉萌发正常,双突变体中只有lrx8lrx9和lrx8lrx10花粉萌发率与野生型有显着的差异,三突变体和四突变体在体外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上都存在严重的缺陷
        3.12 三突变体和四突变体的花粉管在体内生长缓慢
        3.13 突变体花粉管导向正常
    第七节 突变体的表型互补及LRX8,LRX10和LRX11的亚细胞定位分析
        3.14 突变体的表型互补
        3.15 LRX8,LRX10和LRX11融合GFP定位于花粉管的胞质和细胞壁上
    第八节 突变体lrx8lrx9lrx11花粉管壁上的多糖沉积发生改变
    第九节 LRX1能部分互补lrx8lrx9lrx10的花粉萌发率及角果结实率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节 讨论
        4.1 LRX8-11功能冗余地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4.2 LRX8-11定位于花粉管细胞壁上,LRX8在这四个成员中发挥最重要功能
        4.3 LRX8-11参与花粉粒和花粉管细胞壁完整性的维持
        4.4 LRX8-11基因缺失导致花粉管细胞壁上多糖的沉积发生改变
        4.5 花粉特异表达的LRXs可能作为果胶或其他多糖的模板,通过调节多糖的沉积影响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影响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降尘效率的因素分析与参数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喷雾降尘研究现状
        1.2.1 喷雾技术
        1.2.2 喷雾降尘技术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2 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降尘理论研究
    2.1 冲击破岩掘进机产尘机理及粉尘在工作面的分布
        2.1.1 冲击破岩掘进机的产尘机理
        2.1.2 岩石掘进工作面粉尘的扩散及分布
    2.2 喷雾降尘机理的研究
        2.2.1 惯性碰撞
        2.2.2 截获捕集
        2.2.3 惯性碰撞和截获综合效应
        2.2.4 扩散捕尘
        2.2.5 各降尘机理共同作用下的降尘效率
        2.2.6 雾滴粒径对捕尘的影响
    2.3 雾流与含尘气流分析
        2.3.1 雾流分析
        2.3.2 含尘气流分析
        2.3.3 多相流态
    2.4 本章小结
3 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降尘效率分析
    3.1 数学模型
        3.1.1 影响粉尘沉降的主要因素
        3.1.2 建立数学模型
    3.2 降尘效率与雾滴粒径关系
    3.3 雾滴粒径与各因素关系
        3.3.1 雾滴粒径表示法
        3.3.2 影响雾滴粒径的因素
    3.4 降尘效率与供水压力的关系
    3.5 降尘效率与雾化角度的关系
    3.6 降尘效率与喷嘴直径的关系
    3.7 降尘效率与喷雾作用区长度的关系
    3.8 综合分析
    3.9 本章小结
4 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效果的数值模拟
    4.1 掘岩机喷雾简介
        4.1.1 喷嘴布置
        4.1.2 喷雾系统介绍
    4.2 FLUENT软件介绍
    4.3 数值模拟
    4.4 数学模型与耦合求解过程
        4.4.1 连续相的数学模型
        4.4.2 离散相模型
        4.4.3 耦合求解过程
    4.5 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网格的划分
    4.6 边界条件及离散相喷射源的设定
        4.6.1 边界条件的设定
        4.6.2 离散相喷射源的设定
    4.7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7.1 喷雾压力对雾滴粒径的影响
        4.7.2 喷雾压力对雾滴速度的影响
        4.7.3 喷雾参数对雾滴浓度的影响
    4.8 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参数改进及仿真对比
    4.9 本章小结
5 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参数的优化设计
    5.1 优化设计数学模型的建立
        5.1.1 目标函数的建立及设计变量的选取
        5.1.2 约束条件
    5.2 优化方法的确定
        5.2.1 GAAA算法简介
        5.2.2 GAAA算法的实现
    5.3 优化及其结果分析
        5.3.1 参数优化
        5.3.2 优化仿真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公路快速货运站点城市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公路快速货运站点城市布局影响指标体系
    1.1 快运需求
    1.2 高等级公路里程
    1.3 信息化
2 基于系统聚类分析的公路快运站点布局
    2.1 聚类分析及其方法的选择
    2.2 聚类分析及其结果
        2.2.1 数据标准化
        2.2.2 聚类结果
    2.3 结果分析
3 结论

(7)单极和偶极随钻声波测井理论模拟与分波传播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电缆声波测井
        1.2.2 孔隙地层的动电效应
        1.2.3 随钻声波测井与随钻震电测井
        1.2.4 有待解决的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随钻声波测井的全波模拟与分析
    2.1 随钻测井的计算模型
    2.2 声源的模拟与随钻声场的计算方法
        2.2.1 圆柱壳压电换能器的模拟
        2.2.2 随钻声场的解析表达式
    2.3 随钻声场的全波计算结果
        2.3.1 单极随钻测井的全波声场
        2.3.2 偶极随钻测井的全波声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单极源随钻声波测井的分波研究
    3.1 随钻分波计算方法
        3.1.1 随钻声场的函数中的支点
        3.1.2 随钻声场函数单值化
        3.1.3 随钻分波计算的公式
    3.2 快速地层中单极随钻测井分波分析结果
        3.2.1 快速地层中单极随钻模式波的频散和衰减特性
        3.2.2 快速地层中单极随钻分波激发曲线和合成时域全波
    3.3 慢速地层中单极随钻测井分波分析结果
        3.3.1 慢速地层中单极随钻模式波的频散和衰减特性
        3.3.2 慢速地层中单极随钻分波激发曲线和合成时域全波
    3.4 单极钻铤波在井孔中的传播规律
        3.4.1 单极钻铤波与地层的关系
        3.4.2 钻铤波频散现象与能量分布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偶极源随钻声波测井的分波研究
    4.1 无限流体中的偶极钻铤模式波
        4.1.1 无限流体中偶极钻铤模式波的频散特性
        4.1.2 无限流体中偶极钻铤模式波的衰减和激发特性
    4.2 快速地层中偶极随钻声场的分波分析结果
        4.2.1 快速地层中偶极随钻模式波的频散和衰减特性
        4.2.2 快速地层中偶极随钻分波激发曲线和合成时域全波
        4.2.3 地层参数对偶极随钻模式波的影响
    4.3 慢速地层中偶极随钻声场的分波分析结果
        4.3.1 慢速地层中偶极随钻模式波的频散和衰减特性
        4.3.2 慢速地层中偶极随钻分波激发曲线和合成时域全波
        4.3.3 地层参数对偶极随钻模式波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随钻声波诱导的震电场
    5.1 随钻声诱导震电场的计算方法
    5.2 随钻震电测井的全波计算模拟结果
        5.2.1 单极源随钻震电测井模拟结果
        5.2.2 偶极源随钻震电测井模拟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径向分层介质中多极源激发声场的模拟
    6.1 多极源柱面分层的广义传递矩阵
        6.1.1 柱坐标下的弹性波的齐次解
        6.1.2 不同类型界面的边界条件
        6.1.3 传递矩阵法
    6.2 多极点源的测井声场的表达式和计算结果
        6.2.1 多极子源激发声场的表达式
        6.2.2 数值计算结果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求解随钻声场势函数待定系数的方程组
附录B 求解随钻电场势函数待定系数的方程组
附录C 固体和流体中转换矩阵的表达式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室内外无缝定位的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速递行业发展现状及定位技术应用现状
        1.3.1 国内外速递行业发展现状
        1.3.2 国内外速递行业定位技术应用现状
    1.4 论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速递流程及定位原理分析
    2.1 速递流程分析
        2.1.1 收件流程分析
        2.1.2 派件流程分析
    2.2 GPS定位技术
        2.2.1 GPS卫星定位技术介绍
        2.2.2 GPS定位原理
    2.3 常用室内定位技术
        2.3.1 RFID定位技术
        2.3.2 WIFI定位技术
        2.3.3 ZigBee定位技术
        2.3.4 超宽带定位技术
        2.3.5 基于移动基站的定位技术
第三章 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分析
    3.1 系统主要问题分析
    3.2 系统必要性分析
    3.3 系统可行性分析
    3.4 系统功能分析
        3.4.1 系统功能需求
        3.4.2 系统性能需求
    3.5 系统主要技术分析
        3.5.1 室内增补定位技术
        3.5.2 室内外切换技术
        3.5.3 基站—卫星融合定位技术
    3.6 系统设计原则与目标分析
        3.6.1 系统设计原则
        3.6.2 系统设计目标
    3.7 系统整体架构分析
第四章 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定位算法研究
    4.1 基于室内增补系统的定位算法
        4.1.1 基于TDOA的室内增补定位
        4.1.2 基于RSSI的室内增补定位
    4.2 室内外切换方案
    4.3 基站—卫星融合定位算法
        4.3.1 权值融合定位
        4.3.2 伪距融合定位
第五章 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的实现
    5.1 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的组成
        5.1.1 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5.1.2 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硬件平台
        5.1.3 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及开发环境
    5.2 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实现
        5.2.1 定位辅助信息采集模块
        5.2.2 终端定位模块
        5.2.3 网络侧监控模块
    5.3 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功能测试
        5.3.1 测试环境
        5.3.2 测试效果展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第四方物流思想的网购物流资源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网购物流理论基础
    2.1 网购物流
    2.2 网购物流资源整合
    2.3 网购物流模式
第3章 我国网购物流现状分析
    3.1 我国网购物流的整体发展情况
    3.2 我国主要B2C电商企业采用的物流模式分析
第4章 基于 4PL思想的网购物流资源整合分析
    4.1 第四方物流概述
    4.2 网购物流资源整合引入 4PL思想的必要性分析
    4.3 基于 4PL思想的网购物流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4.4 基于 4PL思想的网购物流资源整合的实施步骤
第5章 基于 4PL思想的网购物流资源整合案例——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5.1 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5.2 菜鸟网络的商业模式
    5.3 菜鸟网络利用 4PL思想进行网购物流资源的整合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不足之处
    6.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信息专递(10则)(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FIAS的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师生言语互动的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S小学为例[D]. 郭夏夏.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2]中柱拆除时预压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抗连续倒塌性能试验研究[D]. 刘元. 合肥工业大学, 2019(01)
  • [3]财务视角下顺丰商业模式创新评价研究[D]. 许希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拟南芥花粉特异表达的LRXs蛋白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研究[D]. 王笑笑. 河北师范大学, 2017(04)
  • [5]影响冲击破岩掘进机喷雾降尘效率的因素分析与参数优化[D]. 索金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17(05)
  • [6]公路快速货运站点城市布局研究[J]. 林国龙,刘月静,丁一.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6)
  • [7]单极和偶极随钻声波测井理论模拟与分波传播特性研究[D]. 郑晓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8]基于室内外无缝定位的速递员监控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能元. 北京邮电大学, 2014(05)
  • [9]2007年度《新疆人大》总目录(总第2867——297期)[J]. 王利雅. 新疆人大(汉文), 2007(12)
  • [10]基于第四方物流思想的网购物流资源整合研究[D]. 李海英. 武汉工程大学, 2015(03)

标签:;  ;  

信息传递 (10)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