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同位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究生同位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研究生同位素技术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李凤麟[1](2021)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孜尔蝶·巴合提[2](2020)在《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水分是干旱地区植物生长的关键限制因子。小叶杨(Populus simonii)是河北省张北县典型的防护林树种,发挥了重要的生态屏障作用。为了揭示近年来该地区小叶杨出现大面积衰退的原因和机制,本研究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结合图解法和多元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了张北县4种不同退化程度(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小叶杨在不同时期的水分来源和水分利用策略,为坝上高原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参考。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叶杨根系在土壤中呈“伞”状分布,其根系在纵向和横向舒展240 cm和200 cm;小叶杨根系形态结构呈“二态”结构,能灵活吸收不同层次土壤水;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同位素值与退化程度呈反比,同位素分馏效应显着;随退化程度的加重,小叶杨水分来源逐渐从深层土壤水向表层土壤水转移。(2)在整个生长季,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有明显的差异。未退化小叶杨5月水分来源较单一,主要水分来源为0~40 cm层的土壤水;6月吸水来源增多,对80~200 cm土壤水的利用率增大,主要水分来源为0~40 cm、40~80cm和80~120 cm层的土壤水;7月(即生长旺季),需水量增多,吸水来源也增多,吸水层位下移,主要水分来源为120~200 cm、200~280 cm和280~400 cm层的土壤水;8月主要水分来源为120~200 cm和200~280 cm层的土壤水;9月开始进入生长后期,植物生长需求量也减少,水分来源较生长旺季单一,主要水分来源为120~200 cm和200~280 cm层的土壤水;10月主要水分来源为200~280 cm层的土壤水。轻度退化小叶杨5月主要水分来源为0~40 cm层的土壤水;6月主要水分来源为0~40 cm层的土壤水;7月主要水分来源较多,为120~200cm、200~280 cm和280~400 cm层的土壤水;8月主要水分来源为80~120 cm、120~200cm和200~280 cm层的土壤水;9月小叶杨逐渐进入生长末期,主要水分来源为80~120 cm层的土壤水,同时地下水也是主要的吸收来源;10月主要水分来源为200~280 cm和280~400 cm层的土壤水。中度退化小叶杨较未退化和轻度退化小叶杨水分来源简单,对深层土壤水的利用率减少,5—9月主要水分来源为0~40 cm层的土壤水,10月主要吸水来源为40~80 cm层的土壤水。重度退化退化小叶杨整个生长季中,水分来源稳定(0~40 cm),基本没有变化。(3)随着退化程度的加重小叶杨BAI逐渐减少,δ13C值逐渐增大,同位素分馏作用越明显,i WUE越大;i WUE与降水、温度、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相关性差异显着,其中与温度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不显着。(4)树木水分利用模式的差异是因为树木水分来源和树木水分利用效率的不同。不同退化程度下小叶杨水分来源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在整个生长季未退化和轻度退化小叶杨水分来源从浅层土壤水向深层土壤水转移再转向浅层土壤水,并且水分利用效率较低;中度退化小叶杨整个生长季水分来源简单,对深层土壤水的利用率减少,水分利用效率较未退化小叶杨高;重度退化小叶杨水分来源稳定,且吸水深度最浅(0~40 cm)层的土壤水,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马学威[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特征与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文中提出喀斯特石漠化制约了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的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是该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筛选适生、高效、乡土的高效特色林,进行林灌草植被修复、发展碳汇林产业,是缓解该地区人地矛盾、促进植物群落正向演替、减缓温室效应与调节区域碳平衡的有效方式。森林碳储量是森林碳汇价值估算、碳汇林选择和碳汇林产业培育研究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故依据自然地理学、恢复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树轮生态学等学科基本原理,结合生态修复理论、生物异速增长理论、生态位理论,采用生物量相对生长方程法、树木年轮法、主成分分析、非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等方法,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环境总体结构的贵州高原山区,选择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施秉喀斯特三类喀斯特生态环境类型为研究区,在2017年10月本底调查的基础上,甄选出研究区具有代表性的柚木(Tectona grandis)、柏木(Cupressus funebris)、翅荚香槐(Cladrastis platycarpa)-黄栌(Cotinus coggygria)、华山松(Pinus armandii)、亮叶桦(Betula luminifera)、华山松-亮叶桦、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南川椴(Tilia nanchuanensis)、马尾松-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马尾松-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9种人工林分于2018年4月~2019年11月开展试验示范研究,每季度季中在三个研究区27个样地进行野外连续定位观测和数据采集,对1287份样品28个指标进行实验分析。论文紧紧围绕石漠化地区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特征与碳汇林产业培育基础前沿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应用示范与产业化推广进行全链条设计、一体化部署、分模块推进研究工作。重点从高效特色林碳储量分配格局、功能性状对固碳能力的指示、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及验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林业工程提供科技参考。(1)不同林型均以乔木层和土壤层为主要碳库,灌、草、凋落物层占总碳库比重在3%以内;石漠化地区土壤浅薄、砾石含量高,导致土壤碳库相较乔木碳库未显示出明显优势;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针阔混交林能够有效改善立地环境,增加凋落物和土壤碳储量;在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柚木林碳储量高度集中于乔木层且较其他林型具有显着优势,固碳效应强;在无-潜在石漠化地区,马尾松-南川椴混交林具有较高的固碳优势,马尾松-杉木混交林土壤碳库大,马尾松-刺槐混交林固碳效应较弱;乔木按径级结构、树龄结构的碳储量分配可以较好地解释不同石漠化地区、不同林型间乔木碳储量的变异。研究结果可为碳汇树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2)高效特色林乔木层碳储量与地形因子海拔显着正相关、与气候因子年均温与年降水量极显着和显着负相关、与生物因子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显着正相关;毕节撒拉溪研究区TN和SOC是影响乔木碳储量的主控因素,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TN、TP、AP、AN和BD是影响乔木碳储量的主控因素,施秉喀斯特研究区,AK、TK和SOC是影响乔木碳储量的主控因素;石漠化地区土壤养分表聚效应明显,有利于森林碳储量的提高;华山松-亮叶桦针阔混交林有效改善了林下土壤养分状况;翅荚香槐-黄栌混交林土壤养分处于过饱和状态,降低了其固碳能力。研究结果可为石漠化地区森林碳储量影响因子研究提供参考、为碳汇林土壤养分调控提供依据。(3)植物形态性状(CWA,WD)、光合性状(Pmax,Fv/Fm)、元素性状(LNC、LPC、LKC、LCC、LC:N、Litter NC,、Litter PC、Litter KC、Litter CC、Litter C:N)以及土壤性状(RS)在不同林型间大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LC:N、CWA、WD、Fv/Fm、LNC对植物固碳能力(CFR)有较好的指示效应;在潜在-轻度石漠化的毕节撒拉溪研究区,LNC与WD能够较好地指示植物固碳能力,在中-强度石漠化的关岭-贞丰花江研究区LC:N、CWA和Fv/Fm是植物固碳能力的主要指示性状,而无-潜在石漠化的施秉喀斯特研究区,WD、CWA是植被固碳能力的主要指示性状。未来可以通过这些性状的组合来评估碳汇树种固碳能力的大小,进行碳汇造林树种的选育与评价。(4)提出了碳汇监测技术(树芯钻取技术、树龄预测模型建立技术)、基于植物固碳能力的碳汇树种选择技术、林分密度调控与低效林改造技术;评估了各林型的碳汇效益,由于各林型以中龄林和近熟林为主,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在合理经营培育下乔木碳储量还将持续增加,预期总碳汇价值达到27.71~79.74万元/hm2;2018年4月~2019年11月在三个研究区布局建设示范点进行技术应用示范验证,毕节撒拉溪示范面积为3.96 hm2(SLX1)、1.21 hm2(SLX2),关岭-贞丰花江示范面积为3.71 hm2(HJ1)、1.38 hm2(HJ2),施秉喀斯特示范面积为2.80hm2(SB1)、1.70 hm2(SB2),三个示范点均表现出较好的生态恢复态势。研究可为石漠化地区碳汇林产业培育提供技术支撑。

李波[4](2020)在《北部湾日本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摄食生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玉燕[5](2020)在《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文中提出土壤侵蚀会引发土壤有机碳在陆地坡面上的水平迁移,产生侵蚀和堆积,并通过河流径流部分进入湖泊、水库乃至海洋,显着改变了土壤有机碳释放分解的过程,极大地影响了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的强度和方向,也是导致目前全球碳平衡估算中“碳失汇”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对于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的机理、过程和影响的模拟和评估研究相对较为缺乏,极大地限制了科学界对于陆地碳源汇估算的准确性。福建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降水丰沛造就了省内河流地表径流丰富,多数具有“短而壮”的特征,并且主要河流均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水系单元,多发源于省内并最终流入东海。这种独具特色的流域特性,为估算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的过程,分析其主导气候、人类活动等因子对碳循环影响强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本研究以福建省范围内的八个主要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二次(1995–1996年)和第四次(2010–2012年)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数据集估算了土壤有机碳(SOC)侵蚀和沉积强度,探讨了降水和植被覆盖度变化对于SOC侵蚀的影响。进一步在闽江流域内,应用土壤侵蚀模型(ANSWERS-2000)进行模拟,量化闽江流域SOC水平迁移和再分配,探讨了降水、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人口数量等因素对于SOC水平迁移和再分配的影响,得到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定量估算了福建省范围内的八个主要流域SOC侵蚀和沉积强度,分析了SOC侵蚀变化的主要原因。第二次和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福建省八大流域的平均SOC侵蚀速率分别是7.53±2.81 g C m-2yr-1、26.75±9.4g C m-2yr-1,平均降水量分别是1350±216 mm yr-1、1928±374 mm yr-1,平均暴雨降水量分别是248±97 mm yr-1、494±188 mm yr-1,平均NDVI值分别是0.709、0.652。第二次到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八个流域平均降水量增加,特别是暴雨和大雨增加更加明显,植被覆盖度显着下降,而八个流域的SOC侵蚀速率增加了2.6倍,显着高于同期全国和全球平均水平。第二次到第四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降水量增加,尤其是暴雨强度增加可能是造成SOC侵蚀速率显着提高的关键影响因子。同时,植被覆盖度减少也是加剧SOC的侵蚀的重要因素。(2)定量估算了2008–2016年福建闽江流域侵蚀的土壤有机碳在陆地、河流和海洋的分配特征,分析了SOC侵蚀和再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2008–2016年整个闽江流域有73±3.9%的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与SOC水平迁移。闽江流域SOC年均侵蚀量为0.078–1.229 Mt C yr-1,SOC侵蚀速率估算值为0.049 t C ha-1yr-1。其中2010年的侵蚀速率为0.221 t C ha-1yr-1,远远大于其它8年,是其它8年平均SOC侵蚀速率的6.6倍。闽江流域土壤侵蚀诱发的SOC量中61.78±17.08%沉积在流域中,6.46±1.90%沉积在河道中,其余31.76±18.90%水平输出到海洋中。2008–2016年输入海洋的SOC为0.146 Mt C yr-1,而2010年输入海洋的SOC达到1.008 Mt C,是其他8年平均值的26倍。海拔500米以下区域占闽江流域总面积的51.40%,以上区域SOC侵蚀占闽江流域总体SOC侵蚀的76.05%。闽江流域内的常绿阔叶林、混交林、草地、农田的平均SOC侵蚀速率分别是0.036 t C ha-1yr-1、0.027 t C ha-1yr-1、0.0378 t C ha-1yr-1和0.081 t C ha-1yr-1。人类活动频繁的农田、低海拔地区SOC侵蚀相对严重。(3)定量估算了1958–2007年福建闽江流域侵蚀的土壤有机碳在陆地、河流和海洋的分配特征,分析了SOC侵蚀和再分配变化的主要原因。1958–2007年整个闽江流域有74.6±6.2%的区域发生不同程度的土壤侵蚀与SOC水平迁移。总体上闽江流域SOC侵蚀呈下降趋势,平均SOC年侵蚀量为0.263–2.553 Mt C yr-1,SOC侵蚀速率为0.145 t C ha-1yr-1。改革开放后30年闽江流域SOC侵蚀量比改革开放前20年降低了3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1958–2007年,闽江流域土壤侵蚀输出的SOC中58.37%沉积在流域中,10.32%沉积在河道中,31.32%输入海洋。其中1958–1977年土壤侵蚀诱发产生的SOC有34.26%输入海洋,1978–2007年被侵蚀的SOC有28.44%输入海洋。相关分析表明,1958–2007年闽江流域SOC侵蚀与降水量呈中度指数相关关系,SOC水平迁移随着降水量的升高而升高;SOC侵蚀与暴雨降水量较弱的正相关关系。1982–2007年,闽江流域年均NDVI波动变化,但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1958–2007年,人口数量呈现显着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率是22%,闽江流域SOC侵蚀与人口数量呈较弱的负相关关系。从长时间尺度来看,植被覆盖度提高是SOC侵蚀降低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主要流域SOC侵蚀速率与降水量密切相关,特别是暴雨使SOC侵蚀速率显着增加。从长时间尺度来看,在降水平稳波动的情况下,显着提高植被覆盖度可以降低由于土壤侵蚀而水平流失的SOC。低海拔地区,特别是农田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干扰频繁造成SOC侵蚀比较严重。因此,大力倡导科学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度、优化植被结构和土地利用类型,减少人为干扰对植被的破坏,是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降低临海区域山地和丘陵土壤侵蚀诱发的SOC水平迁移流失、有效保护土壤碳库的主要对策。

张冬雪[6](2020)在《基于中美教材比较的高中化学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旨在“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2019年,国家文件明确提出高中阶段要以多种方式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我国普通高中阶段教育的定位是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针对我国高考现状,将职业生涯教育融入学科教学,可循序渐进地为学生提供专业、职业素材,实施简单且占用时间较短,不会影响教学进度,不仅对学生选科和志愿填报有重要意义,也是学生、学科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通过文献调研,界定职业生涯教育等相关概念,了解掌握国内外高中职业生涯教育及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施、需求、获益等进行现状调研。在整理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教材与美国高中主流教材《化学概念与应用》中职业生涯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必修课程划分的主题,分别对中美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获得启示。进而结合实际教学中师生面临的困难,提出五个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策略:教学内容前后呼应;素材合理加工,提升教学效果;解决热点问题,突破职业了解;借助前沿科技素材,渗透职业成果;开展多种课堂活动,获得职业体验。在盖州市A高中实习期间,将策略应用于教学实践,并通过学生调查和教师评价对实践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对知识的讲授辅助效果良好,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对化学类职业及专业的了解度。

李清光,刘沛,顾尚义[7](2019)在《稳定同位素质谱仪与《环境同位素》课程教学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现阶段,稳定同位素质谱仪在环境地球科学领域应用十分广泛。根据同位素比值的变化特征可以揭示生物圈物质循环过程的机理,并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表生环境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机制的认识。将同位素质谱分析原理与技术融入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教学课程当中,能够使学生接触先进的科研仪器,更加深刻掌握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相关理论与测试技能,从而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并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动手能力。在给环境地学类专业的学生讲授本学科核心课程——《环境同位素》的过程中,首先应对授课内容进行较大规模的更新,结合近年来相关领域同位素分析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全面反映同位素在环境地学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以解决科学问题为导向,通过导入研究案例,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将同位素质谱仪引入环境同位素教学的良好切入点。结合多种形式的教学方式改革探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快融入具体的科研工作当中。

李明月[8](2019)在《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高中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学科,其教学理念与方式应与时俱进,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与实践能力为目标,激发学生的创新性,从而适应社会人才培养需求。STEAM教育是通过在现实情境中综合利用五门学科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此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与素养;而研究型课程是属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范围内的一种以研究为主要形式的新型课程,致力于提升学生研究与创新能力。因此,本研究将STEAM教育理念与研究型课程教学方式引入高中地理教学之中,引导学生在地理课程中综合利用所学习的各科知识来研究或解决现实问题与现象,提升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加强学生地理核心素的培养。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采用文献分析法对STEAM教育与研究型课程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利用STEAM教育理念中辅助整合模式,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促进地理学科的学习,并选择以研究型课程作为地理STEAM教育的实施途径;二是探讨其课程教学内容结构,并根据其结构对地理新课标的教学内容进行STEAM教育应用模式分类与STEAM知识梳理;三是按照梳理的教学内容选择两种最常见的应用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探讨其教学步骤,并进行实际教学实施;最后根据教学实施过程与步骤设计评价量表,通过对照实验法与教师访谈法对本次教学实践过程与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的结果表明:(1)将STEAM教育理念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之中,符合地理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同时依据研究型课程的性质,将地理研究型课程作为实施STEAM教育的途径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提升学习兴趣。(2)通过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整理分析并进行教学实践可以得出,STEAM教育理念的下的高中地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对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具有一定作用,但是此课程教学在内容与组织形式上还需要进一步提升。(3)通过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可以了解到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对STEAM理念了解甚少,但是通过教学实践后,教师们总体上对STEAM理念下的地理研究型课程教学持肯定态度,认为STEAM理念的中学地理研究型课程教学方式符合新课改理念。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对教学资源要求较高,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在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学内容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学生能力的提升与否还需要进一步考量。

刘青[9](2019)在《四川会东县两岔河水库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与渗漏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两岔河水库是鲹鱼河干流梯级电站开发规划的龙头水库,坝址位于鯵鱼河及野租河汇合口下游约950m处。两岔河水库枢纽区是构造线方向与河谷走向一致的纵向岩溶河谷,广泛分布着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3e)可溶岩。在枢纽区附近有多个岩溶泉点出露,显示枢纽区可能存在较为复杂的岩溶化空间及岩溶发展历史,对水库的防渗工作及水库工程的正常运行带来严重影响。我们用勘探方法解析纵向岩溶河谷的岩溶介质,评价其渗漏问题及设置合理的防渗方案,既是为该类型的水库渗漏研究提供了实例,也为纵向谷型岩溶水库渗漏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靠依据。枢纽区的地质结构非常复杂,多期多次的演化和构造控水是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采用地面勘探、水文地质钻探、地球物理探测等方法综合识别枢纽区岩溶介质的空间结构特征,同时利用水化学场、同位素场的特征和地下连通试验查明枢纽区地下水流动系统,最终综合两者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岩溶渗漏概化模型。基于岩溶渗漏概化模型,利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可以针对枢纽区地下水渗流场在蓄水前后的变化进行动态预测,对添加防渗帷幕后枢纽区的渗漏量进行估计,并提出相应的防渗措施。对优化水库防渗设计、评估判断项目损失和制定适宜实际情况的防渗方案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和依据。现有的主要研究成果归纳成如下几点:(1)枢纽区出露可溶岩为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3e),可溶岩地层分布与出露特征受褶皱构造与地形切割的控制。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三段(?3e3)靠近地层顶部整体岩性以纯碳酸盐岩夹不纯质碳酸盐岩为主,中下部以两者互层为主;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二段(?3e2)以不纯质碳酸盐岩与不纯碳酸盐岩互层为主,偶夹较纯的碳酸盐岩和非可溶岩,且该段中部非可溶岩比例较三段明显升高;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一段(?3e1)以不纯质碳酸盐岩与非可溶岩互层为主,局部夹较纯的碳酸盐岩,该段底部为石英砂岩。(2)枢纽区?3e1岩溶整体发育微弱或不发育,寒武系上统二道水组二段和三段地层内岩溶整体发育中等。在坝轴线位置处高程1838m以上,?3e3岩溶发育中等强烈;高程在1750m1838m区间,?3e2可溶岩地层中岩溶发育程度弱。高程1750m以下?3e2可溶岩及?3e1不纯可溶岩岩溶整体发育程度较弱,局部稍强。具体来看它们主要发育一些小规模的溶蚀裂隙管道,无大的岩溶管道存在,岩溶裂隙连通性较好。(3)坝址区地下水在整体上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集中性在鲹鱼河发生排泄,与邻谷小岔河、官村河之间存在天然地下分水岭或者存在物理性隔水边界,具有独立的水系统特征。坝址区左岸地下水除蒸发排泄及少部分向鲹鱼河的线状泄流排泄外,其余部分地下水以岩溶泉的形式呈现分散式排泄。地下水径流途径整体上较通畅,水循环速率较快。两岸岩体以弱透水为主,坝址区相对隔水层埋藏不深,在河床及左岸埋藏较浅,右岸埋藏较深。但基岩与覆盖层交界处透水性较好,存在一强透水性的强渗流带。主要渗漏通道表现在沿表层岩溶带的裂隙型渗漏。(4)水库不存在向下游的邻谷渗漏问题,我们分别通过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的方法进行在天然情况不同防渗条件下水库渗漏量的计算与模拟,并指出了在无防渗工况下,坝基及右坝肩是该岩溶区水库渗漏的主要部位。(5)综合不同防渗方案的渗漏量计算与可行性对比,选择建立坝基基岩以下40-60米深的防渗帷幕,能够有效限制枢纽区水库渗漏,以确保水库的效益和安全运行。

刘文杰,杨秋,王旭,徐文娴[10](2019)在《海南大学研究生课程《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建设实践与思考》文中提出《生态学研究方法》是2017年海南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的试点对象之一。该课程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实践和创新性思维培养不足和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通过组建授课教师组队伍、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和考核方式等措施,结合海南大学生态学学科的区域特色和研究生培养目标,使得该课程有了一个质的提高。课程授课内容将紧密围绕4个主要研究方向(理论与进化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环境生态学和资源生态学)来开展,有利于培养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学高层次人才。

二、研究生同位素技术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研究生同位素技术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2)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树木退化原因与机制研究
        1.2.2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树木水分利用策略中的应用
    1.3 存在问题与发展方向
        1.3.1 存在问题
        1.3.2 发展方向
2 研究区概况
    2.1 张北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与水文
        2.1.3 土壤与地貌
        2.1.4 植被
    2.2 试验样地概况
3 研究内容、试验设计与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试验设计
    3.3 技术路线
    3.4 研究方法
        3.4.1 林分基本信息
        3.4.2 植物根系分布
        3.4.3 气象和水文要素观测
        3.4.4 水分来源观测
        3.4.5 水分利用效率观测
4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差异
    4.1 试验期气象变化特征分析
    4.2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土壤水分变化及小叶杨根系分布特征
        4.2.1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土壤含水率变化特征
        4.2.2 小叶杨根系分布特征
    4.3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同位素特征分析
        4.3.1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木质部同位素特征
        4.3.2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不同水体水分同位素特征
    4.4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差异
        4.4.1 直接对比法判断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吸水层位
        4.4.2 Iso-Source模型量化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贡献率
    4.5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差异分析
    4.6 小结
5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利用效率差异
    5.1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利用效率
        5.1.1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断面积增量变化特征
        5.1.2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树轮δ13C值变化特征
        5.1.3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
    5.2 气象因子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2.1 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5.2.2 气象因子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5.3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分析
    5.4 小结
6 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利用特征和退化原因
    6.1 不同衰退程度小叶杨水分利用模式的差异
    6.2 气侯变化对小叶杨衰退过程与机制的影响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1
导师简介2
致谢

(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特征与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森林碳储量与碳汇林产业概念
    (二)石漠化地区森林碳储量与碳汇林产业特征
    (三)研究进展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四)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三 高效特色林碳储量分配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一)高效特色林碳储量分配格局
        1 垂直结构
        2 径级结构
        3 树龄结构
        4 高效特色林碳格局对比分析
    (二)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的影响因子
        1 影响乔木碳储量的地形、气候与生物因子
        2 影响乔木碳储量的土壤因子
四 高效特色林功能性状对固碳能力的指示
    (一)群落功能性状变异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2 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二)群落功能性状指示固碳能力
        1 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2 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3 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
        4 不同石漠化环境对比分析
五 高效特色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碳汇林产业培育现有成熟技术
        1 树种选择技术
        2 林分密度调控技术
        3 种植点配置技术
        4 混交林营建技术
        5 抚育间伐技术
    (二)碳汇林产业培育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碳汇监测技术
        2 基于植物固碳能力的碳汇树种选择技术
        3 基于植物固碳能力的林分密度调控与低效林改造技术
    (三)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碳汇林产业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碳汇林产业培育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研究历史
        1.2.2 研究方法
        1.2.3 碳水平迁移相关研究成果
        1.2.4 发展趋势
    1.3 研究内容、意义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意义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案
    2.1 研究区域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福建省八大流域SOC水平迁移研究方法
        2.3.2 模拟闽江流域SOC水平迁移研究方法
第3章 两次全国土壤侵蚀调查期间福建省八大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
    3.1 引言
    3.2 结果及分析
        3.2.1 土壤侵蚀特征
        3.2.2 SOC侵蚀特征
        3.2.3 土壤沉积特征
        3.2.4 SOC沉积特征
        3.2.5 SOC沉积侵蚀比
        3.2.6 降水量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2.7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3.3.2 降水量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3.3 植被覆盖度变化对SOC侵蚀的影响
    3.4 小结
第4章 ANSWERS-2000 在闽江流域的应用和验证
    4.1 引言
    4.2 利用小时尺度降水模拟结果的验证
    4.3 日降水数据模拟结果的验证和可行性评估
        4.3.1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径流量比较和验证
        4.3.2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输沙量比较和验证
        4.3.3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土壤侵蚀量比较和验证
        4.3.4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流域土壤侵蚀与沉积的比较
        4.3.5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河道泥沙淤积比较
        4.3.6 日降水和小时降水数据模拟得到的入海泥沙比较
    4.4 小结
第5章 2008–2016 年闽江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特征
    5.1 引言
    5.2 结果及分析
        5.2.1 SOC侵蚀
        5.2.3 SOC沉积
        5.2.4 河道SOC沉积
        5.2.5 输入海洋的SOC
        5.2.6 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SOC侵蚀的影响
        5.2.7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5.3 讨论
        5.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5.3.2 不同海拔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SOC侵蚀的影响
        5.3.3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5.3.4 侵蚀SOC的再分配
    5.4 小结
第6章 近50 年来闽江流域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特征
    6.1 引言
    6.2 结果及分析
        6.2.1 模拟结果验证
        6.2.2 土壤和SOC侵蚀
        6.2.3 土壤和SOC沉积
        6.2.4 河道SOC沉积
        6.2.5 输入海洋的SOC
        6.2.6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6.2.7 植被覆盖度对SOC侵蚀的影响
        6.2.8 人类活动对SOC侵蚀的影响
    6.3 讨论
        6.3.1 与其他区域SOC侵蚀的比较
        6.3.2 降水量对SOC侵蚀的影响
        6.3.3 植被覆盖度对SOC侵蚀的影响
        6.3.4 人类活动对SOC侵蚀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特色与创新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基于中美教材比较的高中化学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国家政策要求
        1.1.2 高考模式要求
        1.1.3 教学实践要求
        1.1.4 化学学科地位要求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研究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生涯
        2.1.2 职业生涯教育
    2.2 理论基础
        2.2.1 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
        2.2.2 舒伯职业生涯理论
        2.2.3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
        2.2.4 终身教育理论
    2.3 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现状
        2.3.1 国外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现状
        2.3.2 国内高中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现状
    2.4 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现状
        2.4.1 国外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现状
        2.4.2 国内化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的研究现状
3 高中化学职业生涯教育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3.1 学生问卷调查
        3.1.1 问卷编制与发放
        3.1.2 问卷调查结果及与分析
    3.2 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4 中美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对比分析与启示
    4.1 中美化学教材中的职业生涯教育内容对比分析与启示
        4.1.1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
        4.1.2 物质结构基础及化学反应规律
        4.1.3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
        4.1.4 化学与社会发展
    4.2 教学策略
        4.2.1 教学内容前后呼应
        4.2.2 素材合理加工,提升教学效果
        4.2.3 解决热点问题,突破职业了解
        4.2.4 借助前沿科技素材,渗透职业成果
        4.2.5 开展多种课堂活动,获得职业体验
    4.3 教学实践片段
        4.3.1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4.3.2 金属材料(第一课时)
        4.3.3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
    4.4 教学实践分析
        4.4.1 学生反馈
        4.4.2 教师评价
5 研究结果与展望
    5.1 研究结果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 B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 C 教学实践后学生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7)稳定同位素质谱仪与《环境同位素》课程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气体同位素质谱仪工作原理
二、环境地球科学研究中同位素质谱技术的应用
三、《环境同位素》课程教学改革与探讨
四、教学改革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2. 教学方式的改革。
五、小结

(8)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特色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特色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STEAM教育理念
        2.1.2 研究型课程
        2.1.3 基于STEAM理念的地理研究型课程
    2.2 理论基础阐述
        2.2.1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2.2.2 建构主义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第3章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内容整理
    3.1 教学内容结构设置
        3.1.1 专题
        3.1.2 项目实践与课题研究
        3.1.3 评价
    3.2 教学内容STEAM应用模式分类
        3.2.1 分类依据
        3.2.2 分类结果
    3.3 教学内容STEAM知识领域划分
        3.3.1 划分依据
        3.3.2 划分结果
第4章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4.1 教学设计及实施原则
        4.1.1 教学设计原则
        4.1.2 课程实施原则
    4.2 教学设计与实施流程
        4.2.1 教学设计流程
        4.2.2 教学实施流程
    4.3 教学案例呈现
        4.3.1 案例1—《规划你的美食小吃街》
        4.3.2 案例2—《如何应对这场风暴潮灾害?》
第5章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型课程教学效果测评
    5.1 测评方式
    5.2 评价量表设计
        5.2.1 量表设计
        5.2.2 信度效度分析
    5.3 测评实验
        5.3.1 实验目的
        5.3.2 实验对象与实验安排
        5.3.3 实验步骤
        5.3.4 实验结果分析
    5.4 教师访谈
        5.4.1 访谈对象
        5.4.2 访谈实录
        5.4.3 访谈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论文成果

(9)四川会东县两岔河水库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与渗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岩溶水库渗漏研究
        1.2.2 岩溶水库渗漏勘探方法研究
        1.2.3 岩溶水库渗漏评价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条件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交通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第3章 枢纽区岩溶渗漏概念模型识别
    3.1 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
        3.1.1 枢纽区可溶岩空间分布特征
        3.1.2 可溶岩岩溶发育特征及其规律
        3.1.3 含水介质空间分异特征及渗透性
        3.1.4 含水介质空间结构模型
    3.2 枢纽区地下水流系统识别
        3.2.1 地下水流动特征
        3.2.2 地下水水化学场特征
        3.2.3 地下水同位素场特征
        3.2.4 岩溶通道连通性分析
    3.3 枢纽区岩溶渗漏概化模型
第4章 枢纽区岩溶渗漏评价
    4.1 枢纽区岩溶渗漏分析
    4.2 枢纽区渗漏量解析计算
    4.3 枢纽区渗流场数值模拟及渗漏预测
        4.3.1 枢纽区三维数值模型建立
        4.3.2 枢纽区渗流场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4.3.3 枢纽区数值模拟渗漏量预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工程防渗方案可行性评价
    5.1 防渗方案初选
    5.2 防渗方案三维数值模拟
    5.3 防渗方案可行性评价
    5.4 工程防渗处理措施建议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海南大学研究生课程《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建设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内容。
    2. 实践和创新思维培养不足。
    3. 考核方式单一。
二、课程建设实践
    1. 组建授课教师队伍。
    2. 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
三、课程总结与展望

四、研究生同位素技术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高中地理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研究[D]. 李凤麟. 西南大学, 2021
  • [2]坝上地区不同退化程度小叶杨水分来源与利用研究[D]. 孜尔蝶·巴合提.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高效特色林碳储量特征与碳汇林产业培育技术[D]. 马学威.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北部湾日本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摄食生态比较研究[D]. 李波. 广东海洋大学, 2020
  • [5]福建省流域尺度土壤有机碳水平迁移研究[D]. 刘玉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1)
  • [6]基于中美教材比较的高中化学教学渗透职业生涯教育研究[D]. 张冬雪.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7)
  • [7]稳定同位素质谱仪与《环境同位素》课程教学探讨[J]. 李清光,刘沛,顾尚义. 教育教学论坛, 2019(24)
  • [8]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地理研究型课程教学应用研究[D]. 李明月.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四川会东县两岔河水库枢纽区岩溶介质识别与渗漏评价[D]. 刘青.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海南大学研究生课程《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建设实践与思考[J]. 刘文杰,杨秋,王旭,徐文娴. 教育教学论坛, 2019(06)

标签:;  

研究生同位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