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重组软件部门

IBM 重组软件部门

一、IBM重组软件部门(论文文献综述)

陈田[1](2021)在《业绩承诺预期下网游类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以恺英网络并购浙江盛和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并购已成为企业扩张实力的重要方法。就网游产业而言,其作为一个典型的轻资产行业,近几年发展迅速,网游公司之间的并购十分活跃。而在并购时常采用收益法进行价值评估。因此,网游类公司之间发生并购时就会引入业绩承诺制度来促进、保障并购的顺利完成,减少主并方的并购风险。根据Wind数据库统计,在A股网游类公司并购中业绩承诺签订率由2015年的50.91%上升至2019年的71.13%。而业绩承诺同时也会带来高溢价、高商誉,当并购标的业绩不达预期时,会发生商誉减值,影响到并购企业的业绩。本文通过分析恺英网络并购浙江盛和的案例,探究业绩承诺制度对企业并购绩效的影响,以此给网游类公司并购中使用业绩承诺给予相关参考。首先,本文梳理了业绩承诺动因、业绩承诺与并购绩效、并购绩效评估方法的相关文献。企业在并购中基于信息不对称会采用业绩承诺,业绩承诺可以产生信号传递作用、激励作用以及保护并购方利益,但是业绩承诺在并购中也会给并购双方带来风险。其次,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包括恺英网络、浙江盛和的相关情况、并购动因、业绩承诺情况、业绩承诺动因及风险等。文中运用事件分析法探究了此次并购的短期绩效;随后,运用了因子分析法对2016年-2019年恺英网络并购前后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恺英网络在并购当年的得分稍许下降,但在行业内排名不变,其营业收入、净利润等也达到了成立以来的顶峰,在并购后第二年财务绩效出现大幅下滑,净利润为负。在绩效评分以后,对恺英网络使用业绩承诺后并购绩效下滑进行原因分析。并购后长期绩效表现不佳其主要原因是:对标的企业的发展评估后计提了大额的商誉减值准备,管理层的不作为,企业上市后忽略了主业发展,加之2018年游戏版号的停止发放。在对案例分析过程中,也通过统计发现网游类公司并购中使用业绩承诺较为普遍,但大部分公司都因为计提了大额的商誉导致其并购后业绩表现不佳。最终,基于研究结果对网游类公司在并购中使用业绩承诺提出了相关建议。

刘纵横[2](2021)在《IBM中国的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案例研究》文中认为随着近几年我国国力增强,互联网时代强势来临。在互联网红利的加持下,媒体行业也完成了从传统到线上的完全进化。这是一个信息越来越迅捷化的时代,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讲,品牌的意义自然更加重要,且成为了企业在商业市场中存活的强势壁垒。近几年,随着我国成千上万家互联网公司的快速成长,对于老牌的外资企业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市场、技术、运营管理、品牌等诸多方面,国内的高速成长企业每天都在增强着自己的行业地位以及市场份额。IBM中国是一家典型的传统外企,也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美国科技巨头企业。而此时此刻,平台以及市场构成的天平已经明显向更具备创新能力的中国互联网新势力公司们倾斜。另一方面,近几年,借助互联网的时代红利,国内品牌市场的传播方式以及传播逻辑通过众多成型的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抖音等)完成了彻彻底底的升级,传播媒介也由曾经单纯的公司官网或垂直论坛逐渐转换到了各类新媒体平台。然而IBM中国在其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方面,目前存在着众多问题,导致其在新媒体方面的品牌传播管理效果不佳。本文的研究内容正是以这个品牌互联网新媒体时代作为背景,以IBM中国这家来自美国的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其目前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品牌传播渠道单一、内容互动量低、会议活动没有受到良好传播以及品牌传播与产品营销渠道错位等主要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出导致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其中包括缺乏对不同新媒体平台的研究、来自企业内部的合规管理办法的阻碍、人员上缺少专业的品牌传播团队以及认知上混淆了品牌传播与产品营销的概念等。并为这些问题给出了如:开发强势的新媒体矩阵平台、新媒体内容如何改进、组建新媒体品牌传播团队等具体细节作为改进方案,在此之外,还指出了IBM中国在新媒体品牌传播方面所缺失的诸多市场所需能力(如直播、明星企业家等),并对这些能力如何提升或塑造进行了描述。这些已然存在的问题以及缺失的能力都导致了IBM中国的新媒体品牌传播没有足够多的良好传播空间,也导致了IBM中国在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效果上表现欠佳。本文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当前新媒体品牌时代背景下IBM中国的品牌传播管理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作为案例正文进行分析和研究,判断出问题的原因所在,并给出相应的改进方案,还有个别能力缺失如何增强。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对IBM中国的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研究,为广大同类型传统外资企业在中国国内市场的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康从彬[3](2021)在《玉米耐盐基因主效位点挖掘及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将广袤的盐碱地纳入耕地后备资源,扩大我国的可用耕地面积,是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有效办法之一。但是大多数作物不耐盐碱,包括玉米也是盐敏感型植物,因此需要研究玉米的耐盐机理,挖掘耐盐有关基因,为培育耐盐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利用258份IBM(B73×Mo17)Syn10双单倍体(DH)群体材料,对耐盐相关性状进行鉴定,结合由6618个bin标记构建的高分辨率遗传图谱进行QTL分析。同时利用392份GWAS群体材料和平均分布在全基因组的168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玉米耐盐相关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150 mmol/L的NaCl盐处理和无NaCl的对照处理下,两群体内不同材料之间的耐盐相关性状存在显着差异。在IBM Syn10 DH群体中,根长、中胚轴长和苗长共检测到了4个QTL,这4个QTL的LOD值在2.66-4.15之间,解释了4.7-7.2%的表型变异。在GWAS群体中,我们在10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了2489个与耐盐性状显着相关的SNP位点(P<1×10-5)。为了进一步筛选可能的与耐盐相关联的基因,将染色体1Mb区间内包含3个及以上显着耐盐相关的SNP位点的区域定义为耐盐候选区间,在耐盐候选区间内共检测到了579个基因。此外,我们选择一份IBM Syn10 DH群体中耐盐表现较好的株系,使用150 mmol/L的NaCl处理10天后取样,提取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后得到了3623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598个基因发生了上调,另外2025个基因显示表达量降低。针对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寻找坐落在QTL区间内耐盐性状相关的显着性SNP位点,共检测到139个SNP位点与耐盐相关QTL区间(q ML-1、q RL-1、q SL-1、q SL-2)一致。最后将QTL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到的耐盐候选区间内的基因与差异表达基因共定位,分别检测到了266和59个基因。将基因对应的蛋白序列通过SMART网站搜索功能并进行注释,分析其保守结构域,预测编码蛋白可能发挥的功能,最终筛选出12个可能与玉米耐盐能力相关的候选基因。这12个基因主要编码转运蛋白、蛋白激酶以及离子通道相关蛋白,可能参与盐胁迫下的信号转导、离子转运等通路以响应盐胁迫。同时,在7号染色体106Mb处,对与表型显着相关的SNP位点进行连锁不平衡分析,检测到了候选基因单体型。研究结果为玉米耐盐能力相关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

程子轩[4](2021)在《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及服务研究》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公众平台已成为人们交流、休闲、学习、生活的一部分,随着以传播知识为主的微信公众号涌现,微信公众平台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一些综合性或专业领域微信公众号发布各类科普知识和前沿资讯,一些学术类微信公众号专业发布学术领域内相关的学术知识,部分高校学报和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号还专门开设“学术播报”、“学术快讯”等专栏,用于发布学术讲座及学术前沿知识。各类机构或个人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布大量科普型知识、专业发展前沿资讯、专业学术知识以及学术专题等,能够满足不同专业和认知层面的用户知识内容的需求。然而,微信公众平台知识内容以用户生成为主,其庞大纷杂的微信公众平台账号主体导致了平台信息和知识质量的参差不齐、出现信息过载和迷航现象,对海量知识资源缺乏科学高效的组织和管理。当前,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简单提供知识资源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服务需求。智能时代,用户对知识质量和知识服务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微信公众平台知识组织和服务转型。如何在海量纷杂的信息中筛选出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知识资源内容不仅是广大微信用户面临的困扰,更是微信公众平台需要关注并急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知识聚合理论与方法引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组织及服务研究中,提出了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体系框架。首先,构建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并对用户知识需求进行了分析,从知识单元和句子层面分别提出了基于标签聚类和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知识资源聚合方法,并基于不同知识资源聚合方法设计了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和知识集成服务两种知识服务模式。最后提出了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体系框架构建。通过辨析知识聚合服务与用户知识需求之间的关系,明确了微信公众平台面向用户需求开展知识聚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概念、目标与原则以及聚合服务要素,认为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是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知识需求,通过计量分析、数理统计、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方法分析挖掘知识单元的内在联系,将微信公众平台复杂多样化、数量庞大、无序碎片的领域知识资源重新组织和序化,形成结构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后续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提供资源保障。通过分析面向用户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组成要素、动因及过程,提出了面向用户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体系架构,将其划分为数据资源层、用户需求挖掘层、知识资源聚合层、服务提供层4个主要模块。(2)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构建与需求分析。基于VALS2模型从宏观层面对微信公众平台使用者构建群体用户画像,将用户划分为初期引入参与型、成长型和成熟型用户3类,并绘制各类用户特征的标签词云。分析不同类型的用户知识需求形成的过程,并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层次模型。综合用户画像和用户知识需求层次构建了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服务需求模型,凸显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服务现状与用户知识需求的巨大差距。(3)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方法。提出融合Word2vec模型和TextRank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标签抽取方法,将关键词作为标签表达文本知识资源内容的主题思想及关键内容。提出基于改进BIRCH聚类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聚类方法,在原算法执行过程中融合K-means算法初选聚类中心,并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因素。最后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认知计算”领域文章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本文提出的基于改进Birch算法的聚类结果主题分布较为合理,各个类之间的区分度较为明显,类簇大小的差距较小,其效果要优于基于K-means算法、基于Spectral Clustering算法和基于Birch算法的聚合效果。(4)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方法。提出基于改进TextRank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摘要生成方法,分别设计了单文本摘要生成和单领域多文本的知识摘要生成方法。在单文本摘要生成方面,通过综合考虑用户需求、句子位置、标题相似度等因素提高摘要生成效果。在单领域多文本摘要生成方面,采用Doc2vec模型进行文本向量化,对文档集中的句子进行主题细分,并运用MMR算法进行句子冗余处理,提高生成结果的准确性。以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认知计算”领域文章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运用本文方法生成的文本摘要能够较好的匹配用户需求,能够实现面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抽取和生成,准确率明显优于其他算法。且本文算法生成的摘要,具有较好的语意连贯性,便于读者的理解和进一步掌握文章主旨大意。(5)基于知识聚合的微信公众平台创新知识服务模式。以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体系框架为基础,针对不同层面的知识聚合,构建了基于知识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和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两种服务模式。分别阐述了两种知识服务的概念、知识服务要素和知识服务过程。(6)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能力提升对策。分别从用户知识需求外化表达及挖掘、新技术应用和融合改进和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服务理念及加强运营管理三个方面提出提升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能力的对策建议。本文从理论层面将知识聚合理论和方法引入到微信公众平台,解决其知识组织和服务问题,扩展了知识聚合相关研究的领域和视角。同时,本文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知识内容进行知识主题聚类和自动化摘要生成,并建立了相应的知识聚合服务体系,丰富了社交媒体平台创新知识服务理论体系,为新媒体知识服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在实践层面,本文面向微信公众平台中不同微信公众号发布资源内容的知识聚合,分别进行了知识主题发现和自动生成摘要知识聚合技术实证,为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组织管理提供了技术方法和手段。同时,提出的对策建议和服务模式也为微信公众平台开展创新型知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

刘伟岩[5](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提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张瑾[6](2019)在《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世纪以来,跨国公司在业务和组织方面不断演变。在全球化时代,跨国公司已经改变了对全球市场的看法以及在战略和结构上的做法。在这个过程中,跨国公司面临着在战略和组织结构方面存在的"全球整合"和"本地回应"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通过同步开展并购和资产出售以不断聚焦核心业务,对全球不同地点的价值链职能和活动实施差异化管理,以及在公司治理层面表现出了显着的标准化、加强学习以及持续改进能力。当今的全球化开放了新的市场,为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提供了可能性,也使企业在世界范围内面临相关制度复杂性的投挑战。不过,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有效地整合了运营和组织,让它们得以进入新的市场并服务全球消费者。同时,跨国公司可以从制度多样化中有所获益,并且把差异转化为优势。

李丹[7](2019)在《《数字与智慧城市》(节选)汉译实践报告》文中认为智慧城市建设是当今世界潮流,我国也正着手于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在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的重要举措,在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引领信息技术应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本翻译实践选取了Digital and Smart Cities一书的第一、二、三章作为原材料。原文是科技文本,内容焦聚智慧城市的构建,能为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借鉴。本翻译报告首先对翻译任务进行了描述,介绍了任务背景和任务意义;其次对翻译文本进行了分析,包括文本来源、文本内容和文本特征;然后分别从译前准备、质量监控和译文修改三方面阐述了整个翻译过程;接着在卡特福德的范畴转换理论的指导下,分别从结构转换、类别转换、单位转换、内部体系转换四个角度分析了科技文本翻译中的语态转换、词性转换、术语转换、从句转换等翻译方法,体现了卡特福德范畴转换理论指导科技文本翻译的优越性。最后,译者总结了本次翻译实践的经验与不足之处。本次翻译实践的意义如下。首先,在翻译文本的选择上,选取《数字与智慧城市》作为翻译实践的材料,为中国当下的智慧城市建设带来启示。其次,在翻译理论的选择上,以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为指导理论,从不同层面分析了科技文本的翻译策略,对同类文本的翻译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郝美丽[8](2019)在《《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报告源自本人的翻译实践,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此次实践的源语文本选自美国着名商学院教授斯科特·加洛韦(Scott Galloway)所着的The Four:The Hidden DNA of Amazon,Apple,Facebook,and Google(中文译名《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简称《四巨头》),源语文本为美国商业读物。本书主要写了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这四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科技公司是如何在创业大潮中成功脱颖而出,运用了哪些商业战略,以及如何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交流沟通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作者以敏锐的商业眼光大胆预测了究竟哪一家公司可以与这四巨头平起平坐,成为下一大巨头公司;在本书最后一章,作者又为刚进入职场的人士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笔者希望通过这次汉译实践,帮助中国读者获取美国商业发展的最新潮流,推动两国商业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笔者选择了功能语境重构理论作为此次翻译实践的指导理论。翻译完成之后,笔者根据前人的研究和自己的实践体会,总结出了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在本报告中,笔者首先就此次任务的基本情况、整个翻译过程以及译后事项等进行了简单汇报,然后对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翻译研究进行综述,继而结合前人的研究并加入自己的实践体会,结合具体的案例来解析商业读物翻译中的功能语境重构的方法,即在非语言语境的情景语境层面,采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的翻译方法,以实现忠实表达的效果。在其文化语境层面,采用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分析发现:商业读物翻译的过程就是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重点将原文中的非语言语境进行重构,非语言语境包含了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译文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双重制约和影响。在对原文进行解构时,译者首先要充分考虑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中情景语境的影响,在功能语境重构过程中运用要素增减、要素转换、要素替代和要素重组等方法实现语境重构。而在译文的文化语境层面,同样受到源语和译入语语境的影响与制约,在功能语境重构的过程中译者采取归化和异化的翻译策略,使介于源语语境和译入语语境的新的译文语境能更好地被读者接受。笔者希望通过本报告,促进功能语境重构理论在翻译领域的应用和研究,并为商业读物翻译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刘博文[9](2019)在《跨文化吸收能力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并购获取先进技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进而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对获取先进技术为代表的并购而言,绩效是并购的关键。本文主要从跨文化吸收能力的视角研究其对并购绩效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部分内容:第一,基于吸收能力的研究基础,结合跨文化整合理论,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提出跨文化吸收能力的理论模型,丰富了吸收能力理论在跨国并购中的应用,弥补了技术导向型并购中跨文化整合理论方面的不足。基于跨文化吸收能力模型,应用扎根理论,研究得出识别能力、消化能力、整合能力及持续创新能力与企业并购绩效正相关。第二,基于跨文化能力模型及相关文献构建企业跨文化吸收能力指标体系、企业并购绩效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第三,企业跨文化吸收能力正向影响并购财务绩效。采用计量模型研究发现跨文化吸收能力对拟合后的财务绩效整体情况、利润率、投资回报率以及收入增长率都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对于财务绩效的影响中,跨文化吸收能力的知识创新能力对其有显着影响;在影响路径机理的进一步研究中,在企业员工人力资本不同的企业中,跨文化吸收能力的影响作用程度不同,且这个影响呈正相关的关系。第四,基于DEA-TOBIT模型研究了跨文化吸收能力对企业并购管理绩效的影响。首先依据内部管理控制的流动性原则构建指标体系,使用跨文化吸收能力概念对其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跨文化吸收能力中的知识整合、知识消化对于企业内部管理绩效有着显着的影响;企业所有制、财务绩效指标以及企业并购业务的大小都对企业内部管理绩效的投入产出效率产生正向的影响。其中,公有制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和央企并购后的内部管理绩效更为显着,但是同时也受企业规模的限制。第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跨文化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跨文化吸收能力一级和二级指标都是潜在变量,无法直接观察;且希望研究跨文化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路径和机制,所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跨文化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影响,得出跨文化吸收能力通过创新投入这个中介变量来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这也是因为跨文化吸收能力作为一种企业的能力,其发挥作用也一定需要载体,这个载体就创新投入。本文从定性、定量两个角度研究跨文化吸引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首先从跨文化吸收能力的模型及其与并购绩效的作用机制理论研究开始,其次,以定量的方法研究跨文化吸收能力如何影响并购绩效,分别从财务绩效、内部管理绩效和创新绩效三个维度研究跨文化吸引力对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企业并购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邵福泽[10](2017)在《转型经济情境下中国企业技术追赶机制研究—开放式创新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化经济和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信息技术实现了技术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链接,重塑了企业创造价值的商业模式,同时急剧地改变了企业之间的关系。企业技术创新范式也由传统的封闭式创新向以高度开放的开放式创新发展趋势转变。现在企业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企业联盟之间的竞争,同时各个产业出现了大融合的发展趋势。较之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全球化经济情景下的后发企业可以借助于企业家精神和技术创新范式的转变来进行有效地技术学习,快速提升技术能力和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竞争地位,充分发挥后发优势的同时还可以克服传统的技术进步路径依赖的发展难题,实现技术追赶的战略目标。从开放式创新视角进行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研究,是全球化经济下尤其是中国转型经济期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实现战略转型要重点关注和探讨的研究课题,虽然现有研究探讨了开放式创新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并就企业家精神有利于建立竞争优势方面达成了共识,相关的研究较少关注这一点。中国是新兴经济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实体,也是现阶段全球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以华为、三一重工、吉利汽车等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进入了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的发展轨道。本文以中国制造业企业为案例样本,紧紧围绕“企业家精神和开放式创新如何作用于后发企业追赶绩效”这个问题,系统地探讨了以下相关的研究问题:(1)企业家精神为什么会出现?企业家精神在中国企业的技术追赶过程中扮演者何种角色?(2)中国企业的技术获取模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在获取技术后如何通过开放式创新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和技术追赶?(3)中国企业在开放式创新中如何促进企业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甚至是技术超越,直至行业领先?中国企业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促进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本文使用探索性案例研究和定量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法,通过三个子研究就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系统地回答了上述三个研究问题。通过案例部分的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下述理论命题:命题1:当后发企业接近技术前沿,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有效获得先进技术的方式。通过与领先企业的良性互动,提高自身对技术系统的理解能力,同时拥有技术学习能力和技术实现平台为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提供了现实意义的有力支撑。命题2:当后发企业接近技术前沿时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保证在管理层更替可以实现企业家精神稳定的代际传承。在遴选高管人员时,国际化管理经验和对技术创新的关注是后发企业未来高管团队遴选任用的重要依据。命题3:当后发企业接近技术前沿时立足于自主创新基础上的联盟创新将更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技术复杂度和专利的深度和宽度,通过将共性技术的研发业务外包,企业可以聚焦于核心领域的研发投入,保障企业在前沿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命题4:基于开放式创新范式的后发企业的技术融合过程包含商业模式重构和研发效率提升两个过程。在实施跨国并购和合作伙伴时,要充分考虑被目标企业原有的组织流程和价值观与自身的差异,求同存异,以实现组织间的平稳整合,实现目标企业与自身企业的价值共创。命题5:当后发企业接近技术前沿时,企业管理层不断反思其与利益相关者一起创造价值的模式。借助于开放式创新,充分要发挥其竞争优势,实现技术自立,掌握平台领导权和技术话语权是后发企业实现可持续的技术追赶的关键。通过259家制造业企业的大样本定量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结论:(1)风险承担性、市场导向、组织内知识共享、研发投入对技术获取模式(外部技术获取模式与内部技术获取模式)有正向作用。开放式创新正向调节风险承担性、市场导向、组织内知识共享、研发投入对技术获取模式的正向影响。(2)技术获取模式(外部技术获取模式与内部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同时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是通过开放式创新的部分中介实现的。战略柔性在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有正向的调节作用,战略柔性对创新绩效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同时技术获取模式和战略柔性对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是通过开放式创新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纵观全文,本文主要在如下两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拓展和深化。(1)基于案例部分的系统性分析本文回答了企业家精神出现的原因和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作用机制。(2)从理论上探索并实证检验了开放式创新对后发企业技术获取和创新绩效提升的作用机制,发现了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绩效作用的边界条件,验证了开放式创新这个核心构念的理论有效性,深化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基于中国情境的理论研究。

二、IBM重组软件部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BM重组软件部门(论文提纲范文)

(1)业绩承诺预期下网游类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以恺英网络并购浙江盛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网游行业的发展及并购
        1.1.2 业绩承诺与网游类企业并购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及不足点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业绩承诺与并购绩效的研究
    2.2 关于业绩承诺的动因研究
        2.2.1 .信号传递作用
        2.2.2 激励约束作用
        2.2.3 保护股东利益
    2.3 关于并购绩效评估方法
        2.3.1 短期市场绩效研究
        2.3.2 中长期财务绩效研究
    2.4 文献评述
第3章 相关的理论及研究方法
    3.1 相关概念
        3.1.1 业绩承诺制度
        3.1.2 估值调整机制
        3.1.3 二者间的异同
    3.2 相关理论基础
        3.2.1 企业并购理论基础
        3.2.2 业绩承诺理论基础
    3.3 业绩承诺在并购中的风险分析
        3.3.1 业绩目标设定风险
        3.3.2 业绩承诺失败风险
        3.3.3 企业整合风险
    3.4 主要研究方法
        3.4.1 事件研究法
        3.4.2 因子分析法
第4章 恺英网络并购浙江盛和案例分析
    4.1 网游行业发展概述
        4.1.1 网游行业意义及特点
        4.1.2 网游行业并购现状
    4.2 并购双方概况
        4.2.1 恺英网络
        4.2.2 浙江盛和
    4.3 并购过程分析
        4.3.1 网游类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4.3.2 并购中的业绩承诺及预期
        4.3.3 业绩承诺动因分析
        4.3.4 业绩承诺风险分析
    4.4 业绩承诺与并购绩效分析
        4.4.1 短期绩效与长期绩效分析
        4.4.2 业绩承诺下并购绩效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完善业绩补偿承诺监管机制
        5.2.2 主并企业对策建议
        5.2.3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2)IBM中国的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新媒体环境
2 案例正文
    2.1 IBM中国公司概况介绍
        2.1.1 IBM公司背景介绍
        2.1.2 IBM中国组织结构及职能划分
        2.1.3 IBM中国的核心业务介绍
    2.2 IBM中国品牌管理介绍
        2.2.1 IBM品牌发展历程及品牌文化介绍
        2.2.2 IBM中国竞争对手品牌传播现状
        2.2.3 IBM中国新媒体布局及传播逻辑
    2.3 IBM中国的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的问题
        2.3.1 新媒体传播渠道单一
        2.3.2 内容互动量低
        2.3.3 会议活动没有受到新媒体的良好传播
        2.3.4 品牌传播渠道与产品传播渠道错位
3 案例分析
    3.1 品牌传播学相关理论
        3.1.1 品牌学理论
        3.1.2 品牌传播学理论
        3.1.3 新媒体传播理论
    3.2 原因分析
        3.2.1 缺乏对不同新媒体平台的个性化研究
        3.2.2 欧美合规管理办法不适用于中国新媒体
        3.2.3 缺少专业的新媒体品牌传播团队
        3.2.4 混淆品牌传播与产品营销
4 IBM中国的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改进方案
    4.1 开发强势新媒体平台矩阵
    4.2 新媒体传播内容改进
        4.2.1 减少产品类内容,把传播渠道还给品牌
        4.2.2 增加娱乐性内容,突破合规管理的束缚
    4.3 组建新媒体品牌传播团队
    4.4 提升直播能力
    4.5 塑造明星企业家IP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玉米耐盐基因主效位点挖掘及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玉米抗盐研究的重要性
    1.2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1.2.1 渗透胁迫
        1.2.2 离子毒害
        1.2.3 氧化胁迫
    1.3 植物对盐胁迫的信号应答和转导
        1.3.1 离子平衡
        1.3.2 活性氧
        1.3.3 有机渗透物质
        1.3.4 植物激素
        1.3.5 Ca~(2+)信号系统
    1.4 耐盐性相关的分子基础研究进展
        1.4.1 耐盐QTL研究进展
        1.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4.3 转录组测序分析
        1.4.4 已发现的耐盐基因
    1.5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开发与应用
        1.5.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中DNA分子标记的选择
        1.5.2 作图方法和作图群体的选择
        1.5.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育种中的应用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群体来源
        2.1.2 遗传图谱与基因型数据
    2.2 实验方法
        2.2.1 耐盐相关表型的考察及测定方法
        2.2.2 表型数据处理与分析
        2.2.2.1 正态分布检验
        2.2.2.2 玉米耐盐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2.2.3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的分布
        2.2.2.4 基于最佳线性无偏预测值计算广义遗传力
        2.2.3 遗传图谱构建与QTL分析
        2.2.4 GWAS分析
        2.2.5 转录组分析
        2.2.5.1 总RNA的提取
        2.2.5.2 转录组测序
        2.2.5.3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及注释
        2.2.6 候选基因的确定
        2.2.7 SNP分子标记的开发
3 结果与分析
    3.1 IBM Syn10 DH和GWAS群体中耐盐相关性状的表现
    3.2 耐盐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3.3 BLUP值计算
    3.4 基于BLUP值计算的广义遗传力
    3.5 IBM Syn10 DH群体耐盐相关性状QTL定位
    3.6 GWAS群体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7 转录组分析
    3.8 共定位
        3.8.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QTL结果比较
        3.8.2 关联分析与连锁分析与差异表达基因的比较
    3.9 分子标记的开发
4 讨论
    4.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QTL定位的一致性位点
    4.2 耐盐候选基因功能
    4.3 分子标记的开发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附录
8 致谢
9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4)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及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微信公众平台成为用户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1.1.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海量庞杂且质量参差不齐
        1.1.3 用户日趋追求精准和智能化的知识服务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网络知识资源聚合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1 网络知识资源聚合的国内研究现状
        1.3.1.2 网络知识资源聚合的国外研究现状
        1.3.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组织与服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组织与服务的国内研究现状
        1.3.2.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组织与服务的国外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及思路
    1.5 研究主要内容
    1.6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微信公众平台
        2.1.1 微信公众平台概念
        2.1.2 微信公众号的类型
        2.1.3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
    2.2 知识聚合理论与方法
        2.2.1 知识聚合概念
        2.2.2 常用的知识聚合方法
    2.3 文本挖掘与分析
        2.3.1 文本挖掘概述
        2.3.2 文本挖掘流程
    2.4 知识服务
        2.4.1 知识服务概述
        2.4.2 常见的知识服务模式
        2.4.2.1 知识检索服务
        2.4.2.2 知识导航服务
        2.4.2.3 知识推荐服务
        2.4.2.4 知识集成服务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体系框架
    3.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必要性
    3.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服务概述
        3.2.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概念
        3.2.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要素分析
        3.2.3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目标与原则
        3.2.3.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目标
        3.2.3.2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原则
    3.3 基于知识聚合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服务动因分析
    3.4 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体系框架
        3.4.1 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过程
        3.4.2 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服务体系框架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构建及需求分析
    4.1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概述
        4.1.1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内涵
        4.1.2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构建原则
    4.2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画像构建
        4.2.1 VALS2模型概述
        4.2.2 基于VALS2的用户标签体系设计
        4.2.3 用户画像标签权重设计
        4.2.4 实证研究—以“学术类微信公众号用户”为例
        4.2.4.1 样本特征统计分析
        4.2.4.2 因子分析及分类标签抽取
        4.2.4.3 用户画像聚类分析及可视化
    4.3 基于用户画像的微信公众平台用户分类与知识需求分析
        4.3.1 初期引入参与型用户
        4.3.2 成长型用户
        4.3.3 成熟型用户
    4.4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层次分析
        4.4.1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形成
        4.4.2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层次划分
    4.5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需求模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推荐服务
    5.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聚类的内涵及作用
        5.1.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聚类内涵
        5.1.2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聚类作用
    5.2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方法
        5.2.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标签抽取方法
        5.2.1.1 基于TextRank算法的文本标签抽取方法
        5.2.1.2 Word2vec词向量模型
        5.2.1.3 融合Word2vec和TextRank的文本标签抽取方法
        5.2.2 BIRCH聚类算法及优化
        5.2.3 基于改进BIRCH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过程
    5.3 实证研究—以“认知计算”领域为例
        5.3.1 文本知识资源标签抽取
        5.3.2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号知识资源聚合
    5.4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模式
        5.4.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概述
        5.4.2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要素分析
        5.4.3 基于标签聚类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推荐服务模式构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及集成服务
    6.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知识摘要生成的内涵及作用
        6.1.1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知识摘要内涵
        6.1.2 微信公众平台文本知识摘要作用
    6.2 基于TextRank算法的文本摘要生成过程及改进思路
        6.2.1 基于TextRank算法的文本摘要生成方法及过程
        6.2.2 基于TextRank算法的文本摘要生成方法改进思路
    6.3 基于改进TextRank算法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摘要生成方法
        6.3.1 基于TextTank算法的文本摘要生成方法改进
        6.3.1.1 句子语义相似度计算
        6.3.1.2 句子位置特征及标题相似度特征计算
        6.3.1.3 基于MMR算法的句子冗余处理
        6.3.2 融合用户需求与图模型的单文本知识摘要生成方法
        6.3.3 融合主题与图模型的单领域多文本知识摘要生成方法
        6.3.3.1 Doc2vec段落向量模型
        6.3.3.2 微信公众平台单领域多文本知识摘要生成流程
    6.4 实证研究—以“认知计算”领域为例
        6.4.1 基于单文本知识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
        6.4.2 基于单领域多文本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聚合
    6.5 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模式
        6.5.1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概述
        6.5.2 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要素分析
        6.5.3 基于摘要生成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集成服务模式构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及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7.1 用户知识需求外化表达及挖掘
        7.1.1 提升用户知识需求外化表达能力
        7.1.2 深入挖掘用户多层次知识需求
        7.1.3 培养用户知识服务评价和反馈意识
    7.2 加大新技术应用和融合改进
        7.2.1 引入新技术,优化和改进知识聚合方法
        7.2.2 知识聚合服务系统搭建和开发设计
        7.2.3 应用可视化技术加强用户服务体验
    7.3 微信公众平台创新服务理念及加强运营管理
        7.3.1 加强主动知识服务意识,创新知识服务理念
        7.3.2 构建和开展多元化平台知识服务模式
        7.3.3 加强专业知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微信公众平台用户知识服务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2 单领域多文本知识摘要生成示例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9.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
二、跨国公司的历史演变
    (一)英国跨国公司
    (二)德国跨国公司
    (三)美国跨国公司
    (四)日本跨国公司
三、一个“全球市场”?
四、矛盾
    (一)全球整合与本地回应
        1. 跨国并购和出售资产。
        2. 产业集中。
        3. 企业内部对价值链活动的整合。
    (二)总部集权与地方自主权
五、案例分析
    (一)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二)西麦斯(CEMEX)
六、结论

(7)《数字与智慧城市》(节选)汉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任务背景
    1.2 任务意义
第二章 翻译文本分析
    2.1 文本来源
    2.2 文本内容
    2.3 文本特征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译前准备
        3.1.1 专业知识的查找与平行文本的阅读
        3.1.2 翻译工具的准备和术语表的制定
        3.1.3 翻译指导理论的选择
    3.2 翻译过程和质量监控
    3.3 译文修改和定稿
第四章 卡特福德范畴转换理论视角下的案例分析
    4.1 结构转换
        4.1.1 后置定语转前置定语
        4.1.2 被动语态转主动语态
        4.1.3 主语句转主题句
        4.1.4 肯定句转否定句
    4.2 类别转换
        4.2.1 形容词转名词
        4.2.2 名词转动词
        4.2.3 形容词转动词
        4.2.4 介词转动词
    4.3 单位转换
        4.3.1 从句转句子
        4.3.2 插入成分转分句
    4.4 内部体系转换
        4.4.1 源语术语转目的语术语
        4.4.2 源语合成新词转目的语新词
第五章 翻译实践总结
    5.1 翻译经验总结
    5.2 翻译实践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词
附录A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
附录B 术语表

(8)《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1.1 原文简介
        1.1.1 原文作者简介
        1.1.2 原文内容简介
        1.1.3 原文文本特点
    1.2 实践目的与意义
    1.3 翻译报告的主要结构
第二章 译前准备
    2.1 翻译文本的确立
    2.2 运用工具的准备
    2.3 翻译理论和策略的选择
    2.4 任务计划的制定
第三章 翻译过程描述
    3.1 原文的理解阶段
    3.2 译文的组织阶段
    3.3 译后的校对阶段
第四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4.1 功能语境理论
        4.1.1 功能语境理论的发展
        4.1.2 功能语境理论视阈下的翻译研究
    4.2 翻译研究中的语境重构
    4.3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模式
第五章 商业读物翻译的功能语境重构过程
    5.1 情景语境重构
        5.1.1 要素增减
        5.1.2 要素转换
        5.1.3 要素替代
        5.1.4 要素重组
    5.2 文化语境重构
        5.2.1 异化
        5.2.2 归化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原文
附录2 译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跨文化吸收能力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吸收能力理论研究现状
        1.2.2 跨国并购绩效理论的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主要研究方法
        1.4.1 质性研究方法
        1.4.2 定量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2章 跨文化吸收能力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分析
    2.1 基于个案分析的跨文化吸收能力理论模型研究
        2.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研究设计
        2.1.3 数据搜集与整理
        2.1.4 跨文化吸收能力理论模型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跨文化吸收能力与并购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
        2.2.1 研究方案的设计与过程
        2.2.2 企业调研访谈过程
        2.2.3 研究结果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跨文化吸收能力与并购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3.1 企业跨文化吸收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3.2 数据来源及基本统计分析
        3.2.1 数据来源
        3.2.2 基本的数据分析
    3.3 企业跨文化吸收能力指标体系检验
        3.3.1 全指标体系项目分析
        3.3.2 全指标体系探索性因子分析
        3.3.3 全指标体系信度分析
    3.4 企业跨文化吸收能力指标分层因子分析
        3.4.1 知识识别维度因子分析
        3.4.2 知识消化信度分析
        3.4.3 知识整合维度因子分析
        3.4.4 知识创新维度因子分析
    3.5 企业并购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3.5.1 财务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3.5.2 内部管理绩效指标
        3.5.3 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3.6 企业并购绩效分层次因子分析
        3.6.1 财务绩效指标因子分析
        3.6.2 内部管理绩效指标因子分析
        3.6.3 创新绩效指标因子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跨文化吸收能对企业并购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4.1 跨文化吸收能力对并购财务绩效影响理论假设
    4.2 指标的选取和模型的建立
        4.2.1 自变量选取
        4.2.2 因变量选取
        4.2.3 模型建立
    4.3 数据分析
        4.3.1 因变量指标数据分析
        4.3.2 自变量指标数据分析
    4.4 实证分析结果
        4.4.1 跨文化吸收能力对整体财务指标的影响
        4.4.2 跨文化吸收能力对财务绩效中利润率、收入增长率和投资回报率影响实证结果
    4.5 跨文化吸收能力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路径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跨文化吸收能力对企业并购内部管理绩效的影响研究
    5.1 跨文化吸收能力对企业并购管理绩效影响理论分析
    5.2 指标的选择和模型建立
        5.2.1 指标的选取
        5.2.2 模型的选择
        5.2.3 模型的最终确定
    5.3 数据分析
        5.3.1 因变量相关数据分析
        5.3.2 自变量相关数据分析
    5.4 实证分析结果
        5.4.1 综合技术效率分析结果
        5.4.2 纯技术效率分析结果
        5.4.3 规模效率分析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跨文化吸收能力对企业并购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6.1 跨文化吸收能力对并购后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理论假设
    6.2 假设检验模型的选择及模型原理介绍
    6.3 模型使用——信度和效度检验
        6.3.1 量表指标的最终确定
        6.3.2 信度检验
        6.3.3 效度检验
    6.4 模型拟合的犯规估计
        6.4.1 协方差估计系数值
        6.4.2 误差估计项系数
        6.4.3 标准化系数估计
    6.5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结果及路径分析
        6.5.1 两条路径模型结果及其检验
    6.6 本章小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及建议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最终调研调研问卷
附录 B:DEA 模型对内部管理投入产出技术效率结果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10)转型经济情境下中国企业技术追赶机制研究—开放式创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内容
        1.3.1 本文的技术路线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文献综述
        2.1.1 后发企业与技术追赶的相关概念
        2.1.2 后发企业追赶的情境
        2.1.3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研究
        2.1.4 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研究总结
    2.2 企业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2.2.1 开放式创新的概念
        2.2.2 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动机研究
        2.2.3 企业开放式创新绩效研究
        2.2.4 企业开放式创新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2.2.5 企业开放式创新理论研究述评
    2.3 组织学习理论文献综述
        2.3.1 组织学习的定义
        2.3.2 组织学习与企业战略转型的研究
        2.3.3 组织学习与技术创新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转型经济情境下中国企业技术追赶机制的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研究方法
    3.2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3.2.1 案例研究方法的概念与适用范围
        3.2.2 案例研究方法步骤
        3.2.3 案例选取
        3.2.4 数据资料收集
        3.2.5 研究品质
    3.3 数据分析过程
        3.3.1 华为公司的单案例分析
        3.3.2 多案例分析
        3.3.3 研究发现与理论模型
        3.3.4 概念模型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企业技术追赶机制研究:技术获取模式
    4.1 理论分析框架
        4.1.1 中国企业技术追赶机制的过程分析
        4.1.2 变量选择与分析框架
    4.2 研究假设
        4.2.1 风险承担性与技术获取模式
        4.2.2 组织内知识共享与技术获取模式
        4.2.3 市场导向与技术获取模式
        4.2.4 企业研发投入与技术获取模式
        4.2.5 开放式创新的调节作用
    4.3 研究方法
        4.3.1 调查问卷设计
        4.3.2 变量测量
        4.3.3 数据收集
    4.4 数据分析
        4.4.1 数据分析思路与方法
        4.4.2 变量间关系结构的有效性
    4.5 多元回归分析
        4.5.1 数据分析过程
        4.5.2 研究结果与讨论
        4.5.3 本章小结
5 中国企业技术追赶机制研究:研发效率提升阶段
    5.1 中国企业开放式创新中技术获取模式作用机制模型
        5.1.1 技术获取模式与创新绩效
        5.1.2 战略柔性的调节作用
        5.1.3 开放式创新的中介作用
    5.2 研究设计
        5.2.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2.2 变量测量工具
    5.3 数据分析
        5.3.1 变量间关系结构有效性检验
        5.3.2 变量信度和效度检验
        5.3.3 变量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调节作用、中介作用检验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技术获取模式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分析
        5.4.2 战略柔性对技术获取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效应分析
        5.4.3 开放式创新对技术获取模式与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分析
        5.4.4 战略柔性对技术获取模式-开放式创新-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作用和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实践意义与理论贡献
        6.2.1 实践意义
        6.2.2 理论贡献
    6.3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访谈提纲
附录二: 中国企业创新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学习期间主要的科研论文
致谢

四、IBM重组软件部门(论文参考文献)

  • [1]业绩承诺预期下网游类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以恺英网络并购浙江盛和为例[D]. 陈田.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2]IBM中国的新媒体品牌传播管理案例研究[D]. 刘纵横.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3]玉米耐盐基因主效位点挖掘及连锁分子标记的开发[D]. 康从彬.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面向用户知识需求的微信公众平台知识资源聚合及服务研究[D]. 程子轩. 吉林大学, 2021(01)
  • [5]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6]全球化与跨国公司的转型[J]. 张瑾. 中国经济报告, 2019(06)
  • [7]《数字与智慧城市》(节选)汉译实践报告[D]. 李丹. 湘潭大学, 2019(02)
  • [8]《四巨头:亚马逊、苹果、脸书和谷歌的隐藏基因》翻译报告[D]. 郝美丽.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2)
  • [9]跨文化吸收能力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D]. 刘博文. 北京理工大学, 2019(06)
  • [10]转型经济情境下中国企业技术追赶机制研究—开放式创新视角[D]. 邵福泽.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IBM 重组软件部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