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中的雕塑艺术

建筑环境中的雕塑艺术

一、建筑环境中的雕塑艺术(论文文献综述)

宋哲琦[1](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认为《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靳阳[2](2020)在《基于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境图形设计是基于多个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起来的,由于其在城市和建筑环境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故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是一门新兴学科,但环境图形设计在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基础上获得了多元发展的机会。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向体验式经济,环境图形设计已经成为国内城市环境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运用在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以及交互设计等领域。环境图形设计作为创建城市文化的手段,被各界接受,同样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艺术家所重视。众所周知,城市艺术具有一定的公共属性,它始终留存于城市的历史中,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国家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城市生态更倾向民生经济,旧城区改造、工业遗存改造以及城市文化的复兴,造就了“创意街区”这个新名词逐渐成为了后工业社会经济文化的产物,直接催生了创意街区的兴起与发展。创意街区作为艺术层面载体的功能,不仅承载着文创产业的发展,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和城市个性的象征。它既体现了整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风貌,也体现了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对更高质量生活的追求。环境图形作为具有环境视觉价值创造功能的同时也具备审美属性,成为当下创意街区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有深远研究价值。本文通过研究环境图形以及创意街区的相关概念,总结出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特征、设计模式以及实现途径,并结合国内外的一些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案例,以城市文化为主线,总结出创意街区环境图形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互释关系。同时,创意街区作为一座城市的品牌形象,它往往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和社会群体的精神状态,它将对一个城市的经济和文化产生重大的影响,为城市营造良好的品牌效应以及宣传城市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创意街区的图形设计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反之又影响着城市文化的传播和发展,进而影响着城市的更新和建设。对于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来说,环境图形设计对其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这是本文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吕维[3](2020)在《陶艺壁画的形态语言对建筑视觉空间的建构 ——以韩国麦粒音乐厅为例》文中指出陶艺壁画的形态在发展中体现出丰富的表现形式,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并在现代艺术设计、环境陶艺,建筑设计的发展进程中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分为五个部分。文章第二章从陶艺壁画与建筑环境的联系、与社会环境的联系、传统图形的象征性、意象语言的表达以及正负形的体现方面,阐述了陶艺壁画的内在意义。揭示了陶艺壁画在建筑环境中的内涵。第三章开始以麦粒音乐厅陶艺壁画为例,着重分析了音乐厅壁画的视觉形态构成。从形式美法则和设计形态学的角度论述了陶艺壁画在建筑空间中的视觉效果。运用举例和对比分析的方法论述了的陶艺壁画的形态语言对建筑空间实用功能、认知功能以及审美功能的构建。从而进一步论述了陶艺形态语言与建筑空间的融合。从点、线、面,块不同形态的陶艺壁画在空间中的韵律感和简洁性。分析了陶艺形态语言语言对建筑空间的作用。具体方法是;从画面构成元素和人的视觉知觉这一角度,找到相关论据,论述音乐厅壁画对人的视觉产生的影响和在空间中表达的意境。第四章通过前面的论述,总结出陶艺壁画对建筑设计的意义这一理论。包括对构建建筑环境的视觉感知、景观感知、文化感知做出了总结性的论述。本文试图探索出陶艺壁画的形态在建筑空间中的创造性,陶艺壁画在建筑空间中的运用对建筑环境的延伸和影响。分析陶艺壁画通过不同的形态语言展现和文化内涵的表达,希望对构建建筑视觉空间,营造建筑空间的氛围,对人审美需求心理产生的影响和意义。

鲁榕[4](2020)在《意象之美 ——汉字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国的文字以一种多元化的形式衍射出许多与时代特色、文化底蕴贴合的深层次意象。在中华民族悠久的的历史长河中,汉字被一直延用并发挥特别象征作用,直到今天仍然是承载信息的主要媒介之一。在现代技术的不断推动下,中国文字的意象表现与现代设计得到了充分的结合,创造出新的设计作品。中国的传统文字能够不断传承和进化,这不仅仅体现在现代设计对文字意象和审美意识的运用,更反映了中国文字、中国文化的内在情感诉求。现代设计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探究中国文字的意象表现在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为现代设计的理念提供参考借鉴,也为汉字文化的发扬传承、世界各国文字的交流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外形”和“意义”是汉字重要的表征。它们相辅相成,“外形”是“意义”的体现,“意义”是“外形”的升华。汉字的“意”是观赏者通过欣赏“形”从而产生思维意识的活动的结果。经过历史、文化的沉淀,“意”逐渐转化为特定时代的意识形态,引领一定的潮流,表述一定的社会现象。“形”与“意”以辩证的哲学思想存在于人们的感知中。“形”与“意”在人们的生理感知、心理活动、社会需求等共同作用下,形成“以形表意,以意传情”的设计风格,体现着的审美诉求,反映着现代设计趋势,共同演绎现代设计中汉字的和谐美。在本论文中,笔者通过查阅资料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运用案例分析法、实践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字的意象表现的意义、总结文字意象的设计手法,分析中国文字的意象在平面设计、环境设计等领域的表现,力图为现代设计的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对中国文字文化传统元素的继承和传扬起到有益的推动。

陈世政[5](2019)在《徽州建筑装饰图形在环境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以“瓶”符号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徽州因其“八山一水一分田”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十户之村,无废诵读”的人文环境,形成了一套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系统。[1]徽州建筑装饰图形是中国传统图形与徽州地方习俗有机结合的产物,是中国传统图形生动的地域标本,体现了对中国传统图形“一脉传承”的艺术特点,折射了徽州人民尤其是徽商的审美与智慧。本文选取了徽州建筑装饰图形中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的的“瓶”图形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综合文献、结合实地调研、跨学科分析等方法,归纳了“瓶”纹的构成样式和造型特点,赋以木、石等材料及雕刻、彩绘等工艺的变化,并从符号学的角度,传达了其所指反映徽州人民“趋吉避灾”的心理暗示以及“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诉求。详细分析了“瓶”符号在徽州建筑室外和室内空间中的分布位置和装饰特点。分别从门罩、隔扇、铺设、陈设设计、家具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归纳出“瓶”符号在徽州建筑环境设计中造型、材料、工艺程式化的特点。结合现代设计江西万达茂对于“瓶”符号的提取和应用,笔者在此研究基础上以“瓶”元素作出“平步青云”与传统“瓶”符号在室内、景观小品设计案例尝试与实践。本文尝试从“瓶”符号一个细微的角度来研究徽州建筑的装饰特点。丰富研究徽州建筑装饰的层次,汲取精华与营养为现代环境设计空间提供一个新的设计视角。

刘田添[6](2018)在《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尺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尺度是研究看与被看的问题,它是公共艺术的重要表征。从尺度的特殊视角,足够反映出不同时代下其载体公共艺术的价值影响与受众群体的精神观念。从尺度的角度论述其载体——公共艺术,和其研究语境——城市空间,明确了尺度研究的三个支撑点:公共艺术、人和城市空间。基于此,公共艺术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职能产生了对尺度的不同要求,人们在不同时代中对公共艺术尺度有着不同选择,城市空间不同的环境对公共艺术尺度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丰富而多样的尺度促成公共艺术呈现出多元的美学特征,增加观赏公共艺术的视觉角度,扩大艺术魅力的传播;公共艺术尺度愉悦着人们由静到动的视觉与审美经历,把控着社会群体的情绪体验;公共艺术尺度弹拨了城市环境不等的空间节奏,提供了感受场所精神不同的投射空间。尺度是促进公共艺术、市民和城市三者友好交融、交流的催化剂。对目前普遍以城市雕塑的空间体量大小为主的尺度分级标准进行补充和建议,使尺度层级划分由空间体量拓展到时间轨迹,肯定了更多公共艺术合理的尺度存在。对公共艺术尺度的多方面研究,对其载体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更充裕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帮助。

殷春丽[7](2017)在《雕塑在建筑中的巧妙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论述了雕塑与建筑空间结合时产生的艺术效果,对雕塑在建筑中的巧妙应用进行了介绍,指出巧妙地运用雕塑,不但可以增强空间的魅力,激活空间活力,突出空间主题,也能起到一个建筑标志的作用。

宋祖达[8](2017)在《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高等教育也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特征。与此同时,高等院校自身校园的建设与发展,逐渐不能满足师生对于校园组团建筑环境景观的多样性需求。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是营造学校整体景观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形成别具特色的校园形象有重要作用,可为师生营造舒适宜人的工作学习景观空间场所。本文通过基础资料收集、文献资料查阅、实际案例调研、以及分析比较和归纳总结,首先对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进而提出高校组团建筑与环境景观的关系、组团建筑类型及特点、设计要素、设计思想与原理、设计原则等相关理论,并将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作为研究案例,分别从案例概况、环境景观设计元素等角度分析总结各个案例的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特点,最终通过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完成实证研究。本文实证研究全面且系统,从项目概况、现状分析、提升目标、优化原则、教学楼与生科楼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策略等方面对实际项目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并对组团建筑环境的重要节点进行了详细景观设计。实证研究部分充分把握了组团建筑环境景观的发展趋势,遵从时代的要求,汲取富有传统文化特征的校园景观设计精华,并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校景观设计理念,同时兼顾组团建筑环境景观的使用功能与精神价值,注重景观交往空间与人文氛围的营造,创造出了充满时代特色与文化意境的校园景观场所,为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今后的校园景观提升提供方案,希望这可以补充和完善我国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方法,并能为今后我国同类型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项目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刘敏[9](2016)在《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中所特有的重要性构件,其承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壁被赋予了更多的艺术内涵。传统影壁艺术集绘画、雕刻、建筑于一身,是中国传统建筑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传统影壁艺术反映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精神理念、道德伦理及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影壁,又称之为“照壁”或“影门墙”,主要设置在大门的入口处,是整个空间序列的起点。在传统建筑环境中,影壁有遮挡视线、界定空间、反射光照和装饰环境的作用。夏商周时期,受传统封建统治的影响,影壁只能在皇室贵族建筑中使用;到了宋朝,影壁才开始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中。随着时代的转变,影壁的功能意义也在发生改变,其原有的艺术形式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发展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正是根据当今的热点问题,试图通过分析传统影壁艺术的历史脉络,探寻出一条适宜传统影壁艺术继续发展的途径,从而使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得以应用。本文从影壁的历史起源、结构形制及功能分类等多个角度出发,深入归纳和分析了传统影壁艺术在不同建筑环境中所蕴含的艺术特征,进一步引发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价值思考,论述了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应用方法及发展趋势,从而为传统影壁艺术的发展提供进一步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如何将传统影壁艺术应用于现代建筑环境中,是本文所研究的重点。

赵磊[10](2016)在《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宁夏海原县环境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装饰是一种简单而复杂的艺术形态,而装饰的载体大到建筑小到物,装饰除了可以体现艺术性,更可以反映文化性,在民族文化多样的中国来说,装饰更具有非凡的意义,体现着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本课题立足于对伊斯兰装饰艺术的研究,以宁夏海原县贾塘乡为例。通过文献资料引证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实际应用法等对伊斯兰文化、伊斯兰装饰纹样、伊斯兰装饰内涵等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整理、现场调研、结论分析等活动,从伊斯兰装饰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入手,综合伊斯兰教的宗教文化和地区性民族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分析和研究了伊斯兰装饰纹样艺术在建筑环境中所展现出的文化内涵,总结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与装饰艺术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在当代环境艺术设计中更好的为地区性民族艺术服务,并且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少数民族文化。课题正文共分为七部分论述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宁夏海原县环境中的应用,分别为:1、概述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2、总结伊斯兰装饰艺术相关基础性理论研究;3、总结伊斯兰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4、基于伊斯兰各种纹样的表现形式来探究伊斯兰装饰艺术在色彩上的使用原则;5、以宁夏海原县伊斯兰风情街为例分析伊斯兰装饰艺术的应用;6、以实际项目为例论述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宁夏海原县贾塘乡环境中的应用;7、总结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本文着重将伊斯兰装饰艺术的题材内容、文化内涵、设计原理等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论述更加直接,并且将伊斯兰装饰纹样的设计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提炼出伊斯兰装饰纹样的艺术特色,以便研究成果更合适更科学的应用到环境艺术设计中。伊斯兰装饰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载体和城市装饰的基本组成元素,在充分尊重和继承地方传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将现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与传统民族文化艺术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新民族城市景观。希望本课题在伊斯兰装饰艺术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为伊斯兰装饰艺术这门传统民族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二、建筑环境中的雕塑艺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建筑环境中的雕塑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2)基于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绪论
    (一)课题研究背景
    (二)课题研究目的
    (三)课题研究意义
    (四)课题研究现状
    (五)课题研究方法
二、环境图形设计概述
    (一)环境图形设计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二)环境图形设计的表现载体与形式
    (三)环境图形设计三要素
三、创意街区的环境图形设计
    (一)创意街区的概述
    (二)创意街区的架构模式
    (三)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特征分析
    (四)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视觉呈现途径
四、城市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调研分析
    (一)国内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分析
    (二)国外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分析
    (三)国内外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风格比较分析
五、城市文化与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关系
    (一)城市文化——环境图形设计的基石
    (二)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诠释城市文化内涵
六、创意街区环境图形的设计原则、手段及意义
    (一)创意街区环境图形的设计原则
    (二)创意街区环境图形的设计手段
    (三)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的意义
七、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陶艺壁画的形态语言对建筑视觉空间的建构 ——以韩国麦粒音乐厅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来源和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方法
        1.2.4 主要创新点
    1.3 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综述
        1.3.1 国内陶艺壁画在建筑环境中的现状综述
        1.3.2 国外陶艺壁画在建筑环境中的现状综述
        1.3.3 相关着作综述
        1.3.4 相关文献综述
    小结
2 陶艺壁画的内涵
    2.1 陶艺壁画与建筑环境
        2.1.1 相互依存的关系
        2.1.2 与社会环境的联系
    2.2 陶艺壁画的图形语言
        2.2.1 传统图式中的象征性表达
        2.2.2 意象形态在陶艺壁画中的表达
    小结
3 陶艺壁画的形态语言与建筑空间的建构-以麦粒音乐厅陶艺壁画为例
    3.1 陶艺壁画形态语言的视觉构成
        3.1.1 材质的重复与群化的肌理触觉
        3.1.2 秩序的平衡与节奏的视觉统一
        3.1.3 色彩的和谐氛围与空间体验
    3.2 陶艺壁画形态语言与建筑空间的融合
        3.2.1 点状分布形态在空间中的动态与活泼
        3.2.2 线性排列形态在空间中的清晰与流动
        3.2.3 块面组合形态在空间中的整体与均衡
    3.3 陶艺壁画形态语言对建筑空间的作用
        3.3.1 建筑空间的功能性体现
        3.3.2 建筑空间的艺术性提升
    小结
4 陶艺壁画形态语言对建筑空间的影响
    4.1 构建建筑空间的视觉感知
        4.1.1 弥补建筑空间的空白
        4.1.2 建筑空间的情感感知
    4.2 构建建筑空间的功能感知
        4.2.1 完善建筑空间的功能
        4.2.2 提供交际互动的空间
    4.3 构建建筑空间的环境感知
        4.3.1 依墙而立依画入景
        4.3.2 与建筑空间的情景交融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的论文

(4)意象之美 ——汉字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二、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概况
        1.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2.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4.研究方法
第二章 汉字的意象形成的理解
    2.1 文字图形符号的起源与发展
    2.2 文字图形符号的含义与特征
        2.2.1 文字图形符号的含义
        2.2.2 文字图形符号的特征
    2.3 中国文字图形符号的“意与象”
        2.3.1 象征
        2.3.2 “意象”
        2.3.3 中国文字的意象表现
第三章 汉字意象表现在平面设计上的应用方法
    3.1 传统文字意象表现的直接应用
    3.2 传统文字意象表现的创新应用
        3.2.1 书法字体的变化与再创造
        3.2.2 字体结构图形感的再创造
        3.2.3 利用少数民族意韵元素的再创造
    3.3 传统文字意象表现的解构重组应用
    3.4 传统文字意象表现的中西方文字结合应用
        3.4.1 西方设计中借鉴汉字特有元素
        3.4.2 中国文字借鉴西方字体形态
第四章 汉字的意象表现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作用与体现
    4.1 传统建筑中的汉字的意象表现
    4.2 汉字的意象表现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体现
    4.3 汉字意象表现在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特征
        4.3.1 直观性
        4.3.2 象征性
        4.3.3 多意性
        4.3.4 地域性
第五章 汉字意象表现在建筑环境中的设计方法
    5.1 汉字的直接运用体现建筑环境性格特征的方法
        5.1.1 汉字在建筑外部形态设计中的直接运用
        5.1.2 汉字在公共空间环境中的直接运用
    5.2 利用汉字视觉形象的美感营造建筑环境空间氛围的方法
        5.2.1 汉字的视觉形象表现在在公共雕塑中的应用
        5.2.2 汉字的视觉形象表现在公共环境设施中的应用
    5.3 利用汉字解构与重组的形式营造环境情绪化的表达方法
    5.4 利用材质与体量体现环境的个性化表达的方法
        5.4.1 汉字的视觉形象的材质表现在室内餐饮空间中的应用
        5.4.2 汉字的视觉形象的尺度表现在室外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第六章 汉字意象表现实例介绍
    6.1 课题选取
    6.2 设计过程
        6.2.1 设计定位分析
        6.2.2 设计元素提取
        6.2.3 LOGO形态定稿
        6.2.4 LOGO的标准色设计
        6.2.5 LOGO的部分产品标准化应用设计
        6.2.6 设计总结
    6.3 其他入选方案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个人成果
致谢

(5)徽州建筑装饰图形在环境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以“瓶”符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6 相关概念与研究创新性
        1.6.1 相关概念
        1.6.2 研究创新性
2. 徽州建筑装饰图形形成因素分析
    2.1 徽州图形与中国传统图形
        2.1.1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2.1.2 谐音原则
        2.1.3 象征原则
        2.1.4 徽州图形符合传统图形构图规律
    2.2 徽州建筑图形与徽商
        2.2.1 为徽州建筑图形提供品质保障
        2.2.2 徽州装饰图形是徽商的内心反应
3. 徽州建筑装饰图形中的“瓶”符号
    3.1 “瓶”符号的构成样式和造型特点
    3.2 “瓶”符号的“能指”与“所指”
        3.2.1 符号学概念
        3.2.2 中国符号学与艺术符号学
        3.2.3 徽州“瓶”符号产生
        3.2.4 “瓶”符号的分解
4. “瓶”符号在传统徽州建筑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4.1 “瓶”符号在传统徽州环境空间中的分布
        4.1.1 “瓶”符号在室外空间环境中的分布
        4.1.2“瓶”符号在室内空间环境中的分布
        4.1.3 绩溪胡氏宗祠裙板“瓶”符号整理
    4.2 “瓶”符号在传统家居陈设中的装饰作用
        4.2.1 “瓶”符号在室内公共环境的装饰
        4.2.2 “瓶”符号在室内家具的装饰
5. “瓶”符号在现代室外空间的案例分析——南昌万达茂
    5.1 场地环境与设计理念
        5.1.1 场地环境
        5.1.2 设计理念
    5.2 万达茂“瓶”符号的提炼与运用
    5.3 万达茂“瓶”符号景观节点设计
    5.4 万达茂“瓶”符号室内空间设计
6. “瓶”符号现代环境设计中的设计探索
    6.1 “瓶”符号的语言重组与应用
    6.2 “瓶”符号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的应用方式
        6.2.1 “瓶”符号的直接运用
        6.2.2 “瓶”符号形式的模仿
        6.2.3 “瓶”符号元素的提炼
    6.3 “瓶”符号直接运用——瓶形空间
        6.3.1 设计主题及理念
        6.3.2 设计效果图
    6.4 “瓶”符号形式模仿——瓶形景观小品
        6.4.1 设计理念
        6.4.2 设计效果图
        设计说明
    6.5 “瓶”符号提炼探索——平步青云设计
        6.5.1 设计理念
        6.5.2 设计效果图
7.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尺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立题依据
        1.1.2 立题价值
    1.2 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关于公共艺术尺度相关概念的辨析
    2.1 对公共艺术尺度的阐释
        空间意义的公共艺术尺度
        时间意义的公共艺术尺度
    2.2 尺度载体——公共艺术的概念
    2.3 公共艺术尺度对城市空间的选择
        尺度研究的载体——城市空间
        艺术欣赏的主体——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共艺术尺度的划分
    3.1 公共艺术尺度的划分依据
        3.1.1 从空间角度划分尺度的依据
        3.1.2 从时间角度划分尺度的依据
        3.1.3 尺度划分逻辑
    3.2 公共艺术尺度的划分层级
        3.2.1 以空间体量划分尺度的层级
        3.2.1.1 以“城市的尺度”划分
        3.2.1.2 以“街道的尺度”划分
        3.2.1.3 以“近人的尺度”划分
        3.2.2 以时间轨迹划分尺度的层级
        3.2.2.1 以“射线的时间”划分
        3.2.2.2 以“线段的时间”划分
        3.2.2.3 以“点状的时间”划分
    3.3 关于尺度划分后的补充与建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艺术尺度的多元性及其价值
    4.1 公共艺术尺度对城市的影响
        4.1.1 公共艺术尺度对城市的空间架构
        4.1.1.1 尺度组织下主从的空间关系
        4.1.1.2 尺度组织下均衡的空间关系
        4.1.2 公共艺术尺度对城市的精神营造
        4.1.2.1 尺度对城市故事的渲染
        4.1.2.2 尺度对特别场域的表达
    4.2 公共艺术尺度对观者的意义
        4.2.1 尺度对思想意识的承载
        4.2.1.1 统治阶级思想对尺度的推崇
        4.2.1.2 社会集体心理对尺度的选择
        尺度在神性与人性中的投射
        尺度在新艺术观念中的解放
        尺度在歌颂致敬中的偏向
        尺度在民族意识中的涌动
        4.2.2 尺度对视觉体验的介入
        4.2.2.1 尺度拓展的审美体验方式
        4.2.2.2 尺度影响的视觉效应
    4.3 公共艺术尺度对自身的表达
        4.3.1 尺度扩大信息传播范围
        4.3.2 尺度特征之美
    4.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作者介绍

(7)雕塑在建筑中的巧妙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以壁为纸, 以雕塑为绘
2 空间的视觉焦点和标志
3 突出空间主题, 画龙点睛
4 结语

(8)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高等院校校园发展简史
        1.3.1 国外高等院校校园发展简史
        1.3.2 国内高等院校校园发展简史
    1.4 研究内容
        1.4.1 基础理论研究
        1.4.2 相关案例研究
        1.4.3 项目实践研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归纳法
        1.5.2 实地调研法
        1.5.3 案例分析法
        1.5.4 实证研究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相关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高校
        2.1.2 组团建筑
        2.1.3 环境景观
        2.1.4 共生
        2.1.5 建筑灰空间
    2.2 建筑与景观的关系
        2.2.1 历史渊源
        2.2.2 发展趋势
        2.2.3 景观与建筑融合共生
    2.3 高校组团建筑类型及其特点
        2.3.1 中轴对称式组团建筑
        2.3.2 向心式组团建筑
        2.3.3 网格式组团建筑
        2.3.4 集中式组团建筑
        2.3.5 庭院式组团建筑
        2.3.6 自由式组团建筑
        2.3.7 小结
    2.4 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要素
        2.4.1 背景文化
        2.4.2 建筑组团
        2.4.3 植物景观
        2.4.4 竖向地形
        2.4.5 道路铺装
        2.4.6 水体景观
        2.4.7 景观设施
        2.4.8 小结
    2.5 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思想与原理
        2.5.1 景观感知理论
        2.5.2 动态设计思想
        2.5.3 文脉延续思想
        2.5.4 园林美学理论
        2.5.5 环境心理学理论
        2.5.6 环境行为学理论
    2.6 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原则
        2.6.1 个性化原则
        2.6.2 功能性原则
        2.6.3 生态可持续性原则
        2.6.4 尊重场所精神原则
        2.6.5 学科群文化性原则
    2.7 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7.1 景观布局主题弱化
        2.7.2 缺少人本景观空间
        2.7.3 忽略景观竖向关系
        2.7.4 景观内容缺乏个性
        2.7.5 生态可持续意识薄弱
        2.7.6 景观与建筑联系不紧密
第三章 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案例调查与分析
    3.1 案例选择
        3.1.1 选择依据
        3.1.2 选择范围
    3.2 国外案例分析
        3.2.1 悉尼大学
        3.2.2 新南威尔士大学
    3.3 国内案例分析
        3.3.1 南京大学
        3.3.2 南京理工大学
        3.3.3 南京林业大学
        3.3.4 南京中医药大学
        3.3.5 南京师范大学
        3.3.6 南京艺术学院
    3.4 案例比较分析与启示
        3.4.1 共性特征
        3.4.2 异性特征
        3.4.3 启示
第四章 南京农业大学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4.1 项目概况
        4.1.1 校园简介
        4.1.2 历史发展
        4.1.3 校园布局
    4.2 现状分析
        4.2.1 组团建筑环境景观现状
        4.2.2 现状问题分析
    4.3 设计目标
        4.3.1 丰富的文化内涵
        4.3.2 鲜明的学科特色
        4.3.3 舒适宜人的景观环境
        4.3.4 协调统一的建筑环境
    4.4 设计原则
        4.4.1 文化性原则
        4.4.2 功能性原则
        4.4.3 艺术性原则
        4.4.4 整体性原则
        4.4.5 生态性原则
    4.5 教学楼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
        4.5.1 设计策略
        4.5.2 建筑入口广场空间环境景观设计
        4.5.3 庭院环境景观设计
    4.6 生科楼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
        4.6.1 设计策略
        4.6.2 庭院景观设计
        4.6.3 架空空间景观设计
        4.6.4 建筑立面景观设计
        4.6.5 屋顶空间景观设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

(9)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5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传统影壁艺术的概述
    2.1 传统影壁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1.1 传统影壁的概念
        2.1.2 传统影壁艺术的历史发展
    2.2 传统影壁艺术的构造
        2.2.1 影壁的结构形式
        2.2.2 影壁的构造作法
        2.2.2.1 壁顶的作法
        2.2.2.2 壁身的作法
        2.2.2.3 壁座的作法
    2.3 传统影壁艺术的分类
        2.3.1 按所处位置分
        2.3.2 按平面形式分
        2.3.3 按建筑材料分
        2.3.4 按使用等级分
    2.4 传统影壁艺术的功能
        2.4.1 遮挡视线
        2.4.2 界定空间
        2.4.3 反射光照
        2.4.4 营造氛围
第3章 传统建筑环境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1 宫殿建筑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1.1 宫殿建筑的特点
        3.1.2 宫殿建筑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2 民居建筑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2.1 民居建筑的特点
        3.2.2 民居建筑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2.2.1 北京四合院的影壁艺术特征
        3.2.2.2 山西民居的影壁艺术特征
        3.2.2.3 白族民居的影壁艺术特征
    3.3 寺庙建筑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3.1 寺庙建筑的特点
        3.3.2 寺庙建筑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4 官署建筑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4.1 官署建筑的特点
        3.4.2 官署建筑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5 古典园林中的影壁艺术特征
        3.5.1 古典园林的特点
        3.5.2 古典园林的影壁艺术特征
第4章 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运用分析
    4.1 传统影壁艺术的意义主题分类
        4.1.1 花草植物题材
        4.1.2 祥禽瑞兽题材
        4.1.3 器物纹样题材
        4.1.4 几何纹样题材
        4.1.5 吉祥文字题材
        4.1.6 民间故事题材
    4.2 传统影壁艺术的主要装饰手法
        4.2.1 图案象征
        4.2.2 图案借代
        4.2.3 图案组合
        4.2.4 汉语谐音
    4.3 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运用价值
        4.3.1 传统文化价值
        4.3.2 艺术美学价值
        4.3.3 市场需求价值
第5章 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传承与发展
    5.1 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应用载体
        5.1.1 建筑室内环境
        5.1.1.1 玄关
        5.1.1.2 屏风
        5.1.2 建筑景观环境
        5.1.2.1 景观墙
        5.1.2.2 景观公共设施
        5.1.3 公共建筑环境
        5.1.3.1 办公场所的影壁
        5.1.3.2 纪念性场所的影壁
        5.1.3.3 学校的影壁
    5.2 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应用手法——符号化
        5.2.1 直接引用
        5.2.2 提炼简化
        5.2.3 取形重构
    5.3 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应用方式
        5.3.1 造型语言的转换
        5.3.1.1 形态转换
        5.3.1.2 材质转换
        5.3.1.3 尺度转换
        5.3.1.4 色彩转换
        5.3.2 基本功能的转换
        5.3.3 空间意义的转换
    5.4 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中的发展趋势
        5.4.1 传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5.4.2 形式与功能相统一
        5.4.3 立足现代,传承创新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附件

(10)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宁夏海原县环境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1.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的方法
        1.5.2 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2 伊斯兰装饰艺术相关基础性理论研究
    2.1 伊斯兰教相关理论研究
        2.1.1 伊斯兰教的概念及内涵
        2.1.2 伊斯兰教的发生与发展
    2.2 伊斯兰文化相关理论研究
        2.2.1 伊斯兰文化的概念及内涵
        2.2.2 伊斯兰文化的发生与发展
    2.3 装饰艺术相关理论研究
        2.3.1 装饰艺术的概念及内涵
        2.3.2 伊斯兰装饰艺术的发生与发展
    2.4 环境的相关理论研究
        2.4.1 广义的环境
        2.4.2 狭义的环境
    本章小结
3 伊斯兰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
    3.1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纹样上的表现
        3.1.1 伊斯兰几何装饰纹样
        3.1.2 伊斯兰植物装饰纹样
        3.1.3 伊斯兰书法装饰纹样
        3.1.4 伊斯兰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3.2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色彩上的表现
        3.2.1 生命与希望的绿色
        3.2.2 光明与温和的黄色
        3.2.3 纯洁与神圣的白色
        3.2.4 平静和永恒的蓝色
        3.2.5 热情与活力的红色
    本章小结
4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环境中的应用
    4.1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建筑环境中的应用
        4.1.1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清真寺建筑环境中的应用
        4.1.2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照壁建筑环境中的应用
        4.1.3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邦克楼与望月塔建筑环境中的应用
    4.2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雕塑中的应用
        4.2.1 砖雕
        4.2.2 石雕
        4.2.3 木雕
        4.2.4 水泥雕
    4.3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景观小品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5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宁夏海原县伊斯兰风情街环境中的应用
    5.1 宁夏海原县历史背景分析
    5.2 宁夏海原县文化背景分析
    5.3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海原县伊斯兰风情街建筑上的应用
    5.4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海原县清真寺建筑环境上的应用
    5.5 宁夏海原县政府西街伊斯兰风情街方案设计的优缺点
    本章小结
6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宁夏海原县贾塘乡环境中的应用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区位分析
        6.1.2 项目背景分析
        6.1.3 项目现状分析
    6.2 项目总体设计
        6.2.1 项目设计说明
        6.2.2 项目设计原则
        6.2.3 项目总体设计布局
        6.2.4 设计理念
    6.3 伊斯兰装饰纹样提取构思
        6.3.1 伊斯兰拱形基础符号提取
        6.3.2 伊斯兰植物装饰纹样提取
        6.3.3 伊斯兰几何装饰纹样提取
    6.4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贾塘乡商业建筑中的应用
        6.4.1 伊斯兰装饰艺术与商业建筑的关系
        6.4.2 中伊文化交融下的伊斯兰商业街
        6.4.3 以伊斯兰文化为主的商业街
    6.5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贾塘乡民居建筑中的应用
        6.5.1 贾塘乡原民居建筑调研分析
        6.5.2 中伊文化交融下的民居建筑
        6.5.3 以伊斯兰文化为主的民居建筑
    6.6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6.6.1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贾塘文化广场上的应用
        6.6.2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贾塘门户区主题雕塑上的应用
        6.6.3 伊斯兰装饰艺术在贾塘商业街区主题雕塑上的应用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四、建筑环境中的雕塑艺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2]基于城市文化背景下的创意街区环境图形设计研究[D]. 靳阳.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3]陶艺壁画的形态语言对建筑视觉空间的建构 ——以韩国麦粒音乐厅为例[D]. 吕维. 景德镇陶瓷大学, 2020(02)
  • [4]意象之美 ——汉字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鲁榕. 安徽建筑大学, 2020(01)
  • [5]徽州建筑装饰图形在环境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以“瓶”符号为例[D]. 陈世政.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6]城市空间中公共艺术尺度研究[D]. 刘田添. 东南大学, 2018(01)
  • [7]雕塑在建筑中的巧妙应用[J]. 殷春丽. 山西建筑, 2017(20)
  • [8]高校组团建筑环境景观设计研究 ——以南京农业大学卫岗校区为例[D]. 宋祖达.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传统影壁艺术在现代建筑环境的应用研究[D]. 刘敏. 山东建筑大学, 2016(08)
  • [10]伊斯兰装饰艺术在宁夏海原县环境中的应用[D]. 赵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标签:;  ;  ;  ;  ;  

建筑环境中的雕塑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