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绩效审计初探

政府绩效审计初探

一、政府绩效审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田志英[1](2020)在《政府绩效审计创新路径的跨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使政府绩效审计得到了应用和广泛的推崇,并且一个国家或地区对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某个国家或地区审计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政府更具经济意识,公民民主意识觉醒,社会各界对政府使用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日益关注,绩效审计已逐渐成为地方政府审计的主责主业。近些年,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对政府绩效审计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但是发展极不平衡。本论文以政府绩效管理理论、政府绩效审计理论为基础,选取杭州市与兰州市政府绩效审计作为研究对象,对杭州市与兰州市两地政府绩效审计创新路径进行跨案例比较研究,从绩效审计的主体、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描述两地创新路径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进而对比分析兰州市在政府绩效审计创新过程中面临的诸如创新动力不足、创新理念不够、人员力量有限、创新环境不好等四个方面的困境,最后从构建多元主体的政府绩效审计主体、拓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优化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完善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创新政府绩效审计的手段等五个方面构建兰州市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路径,以期推进地方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发展,从而对提高当地政府的绩效管理能力、政府效率,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强有力的审计监督保障。

刘潇阳[2](2020)在《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方上浦在内控监督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转变外汇管理内审工作理念,在做好合规审计的基础上,转变到绩效审计和履职审计上来”。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可以看出基层外汇管理内部审计可以提升绩效水平,并对促进管理改革等起到积极作用,但是存在“绩效审计”定义不统一、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且有关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实例较少。本文采用案例研究、对比分析等方法,运用受托责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在对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的内涵、方法、特点以及评价标准等研究的基础上,从目标设定、审计内容、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审计流程等方面,深入剖析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对S市所开展的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进行研究,深入剖析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并揭示其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明确目标重点审计和全流程审计的方法,优化内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最后提出通过完善内审内控监督体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实施规范化的绩效评价流程、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等方法,提高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的能力,进而提升基层外汇管理水平和履职能力。

陶丹倩[3](2019)在《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以常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财经纪律的进一步规范和财政支付方式的改革,政府审计的工作重点从传统的财政财务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向绩效审计、大数据审计转型,而如何开展好绩效审计,一直是审计机关在近年来的审计实务中积极探索和着力推进的重要内容。随着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常熟市审计局积极开展了政府绩效审计探索,在审计项目中运用了绩效审计的理念。本文以常熟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作为研究方向,在掌握政府绩效审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回顾了常熟市审计机关开展绩效审计从探索到持续推进,进而通过制度化建设放大绩效审计成果运用的发展过程,总结出以专项资金为主、重点推进公共服务项目绩效审计并探索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绩效审计现状。查找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3E”评价不完整,“3E”评价不够深刻,绩效审计重点不突出以及审计结果透明度和利用率不高。进而分析出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缺乏科学的指标方法和评价体系、立项精准化程度不高以及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强的原因。比较美国、英国政府绩效审计特点和主要做法以及国内部分城市绩效审计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成果,考虑本地区基本情况,提出促进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开创基层审计机关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新局面。

吴金珂[4](2019)在《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绩效审计在保证政府部门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国内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起步较晚,相对于英美等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先进的国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尚存在诸多需要改进之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绩效审计的发展状态如何,发展水平如何,实施的效果如何,未来如何进一步的完善,都是值得调查和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深度访谈的方式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揭示出当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其发展的原因,为政府绩效审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性资料。本文主要调查了政府绩效审计在理论研究与实务工作两个方面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近30年来国内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国内对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主要有:政府绩效审计的概念内涵与基础理论、审计环境、审计的技术方法与模式、评价指标体系、与财政预算改革的互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等六个方面。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深度访谈对政府绩效审计实务工作中的资源投入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情况、审计队伍建设情况、审计结果公开与运用情况、审计开展模式、实施效果、主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等八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研究表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近年来有所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社会各界对绩效审计概念的理解参差不齐、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环境不佳、对政府绩效审计的资源投入力度不足、审计人员对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胜任能力尚有欠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效果不佳、结合型模式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具有局限性、政府绩效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程度不高等。本文认为,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政策方针倾斜不足、制度规范不匹配、实务工作与理论研究脱节、队伍建设缓慢、各界认知不足等。针对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学者与实务工作者双向联系网络、建立政府绩效审计案例库、加强对政府绩效审计概念内涵的理解等对策建议。值得指出的是,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两种方式相互印证,使调查结果更具说服力。而且,深度访谈更能反映真实的状况和深层次的问题,从而使本文的调查资料具有特别的价值。

陈锦刚[5](2019)在《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一带一路”的深入推进,宁波口岸边境贸易及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宁波海关担负的守护国门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任务也越来越重。为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保障宁波海关事业发展,设立了诸如进出口食品及化妆品安全监管专项资金、国门生物安全保障专项资金、国境卫生检疫专项资金等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如何科学合理地分配和使用这些财政专项资金,使财政支出结构变得更加合理,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则成了海关系统提升财政资金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本文以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为对象进行绩效审计研究,提出了明确审计目标、完善审计程序、完善评价机制等多项措施,尝试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进出口食品及化妆品安全监管专项资金的评价机制,为宁波海关实施并推广绩效审计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文主要分七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介绍了对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绩效审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方法、内容、重点、创新点和难点等;第二部分阐述了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涵义、特征等相关概念,并介绍了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等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介绍了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第四部分介绍了我国绩效审计项目的成功经验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绩效审计特点;第五部分是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可行性分析;第六部分对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的目标、程序、方法、标准、机制、结果运用作了深入地研究,并以进出口食品及化妆品安全监管专项资金为例健全了评价机制;第七部分展望我国未来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趋势。

李波[6](2017)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研究》文中认为财政活动是政府运作的基础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支柱。自本世纪以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绩效,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有效工具,被学界广泛关注,并应用于地方政府财政监管实践中。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将年度预算的编制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挂钩,使其成为了财政管理中的刚性要求。但反观评价实践,因缺失明确的法律法规依据,导致评价理念不清晰、评价流程不规范、评价体系不科学、结果应用不充分等,背后的重要原因,在于权责关系不明确,部门及地方利益缺失有效约束。因此,为充分发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作用及功能,基于依法治国与建设法治政府的战略指引,借鉴西方国家经验,以国家新预算法的实施为契机,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建设是客观必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归根结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作为政府绩效评价的组成部分,是民主范畴的技术工具和目标评价的纠错机制,其本身内置了法制化要求。本文以法治政府等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经验,结合我国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需要和法制化现状,系统审视及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面对的环境与问题。研究结论:一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要遵循程序规范、多元主体参与、权责均衡和协调统一的原则,尤其是要协调评价权、组织权、实施权和评议权的关系;二是在立法方式上需要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统一立法;三是需构建以《绩效评价法》为基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为核心,辅之以各类专门制度的法制体系。本文研究涉及法学与公共财政学,创新之处在于:首先,研究方法上将法学的规范分析范式与公共管理量化分析相结合,体现跨学科的研究特点,比方说,对现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规评价采用量化评价;其次,结合了广东等地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践,将典型案例导入分析问题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实证性特点;最后,本研究涉及的财政支出第三方绩效评价是一个新领域,法制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先导性和迫切的实践需求。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制化作为建设民主财政、法治财政的不可或缺的要求,本文研究只是一个新开端。

周晨熙[7](2017)在《G市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40年代绩效审计开始萌芽,历经半个世纪在欧美审计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已经占据了政府审计过半的份额,成为国际政府审计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政府审计领域发展前进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及民众对政府政务公开的呼声,民众对公共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关注度已经提高,开展绩效审计已是历史必然。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起初的引进西方国家先进技术与理念至如今全面推开绩效审计,其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制约着我国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进一步的发展。笔者从事基层财政总会计工作以来,发现财政审计仍是以传统的财务审计为主,而绩效审计只涉及个别重大项目,财政综合审计为例行审计,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审计内容只注重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等,这些促使笔者对公共财政综合绩效审计进行了初步探索,尝试建立一套实用性强的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以期对今后的实践工作有所帮助。本文介绍了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选取G市为本文的案例主体,立足于G市政府绩效审计的现状,提出了G市财政绩效审计存在的审计观念存在误差、绩效审计事后审计居多、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等问题,对此提出将平衡计分卡与财政绩效审计相结合,并分析其可行性;基于平衡计分卡建立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以评价公共财政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战略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平衡计分卡原本的四个维度进行修正延伸,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内部经营过程维度、学习与成长维度、可持续发展维度这五个维度设置评价指标,以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等对指标权重加以确定。通过G市的实际运用,得出财政绩效审计评价结果,发现G市公共财政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审计建议,也证实了构造的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对今后完善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现实参考价值。

冉敏[8](2016)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府绩效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初,伴随着新公共管理运动,在西方国家大规模引入政府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历经40多年发展,西方国家的政府绩效管理不仅体现出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发展特征,并且以法制化的发展路径为其提供了稳定的制度支持和法律保障,为其他国家引入和借鉴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实施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政府绩效评估活动,自2005年国务院报告中首次提出建立“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地方政府开始广泛实施政府绩效评估活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推进政府绩效管理”。与此同时,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出现了规范性、科学性,以及持续性不足的问题,而法制化的欠缺则是限制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本文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宏观背景,借鉴西方国家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经验,研究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路径和基本思路。本文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为什么要法制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经验及启示有哪些?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我国实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路径和基本思路是什么?本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章导论,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提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容安排。第二章是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及法制化必然性。基于纵向时间发展和横向模式比较,分析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论述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章是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基本理论研究。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行政法治理论,分析四种理论对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理论指导。第四章是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及经验启示。本文采用判断抽样法,对具有代表性国家的以英语和非英语国家、单独立法和分散立法两个维度进行抽样,对选取国家的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演变历程和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经验,以及对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启示。第五章是基于立法文本比较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本文基于政府绩效管理内容和行政法治原则,构建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本文的理论框架。依据理论框架,对判断抽样选取的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采用内容分析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国外内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差异,分析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内容。第六章是基于上述论证内容,提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路径与立法建议。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文的主要结论在于:第一,基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持久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依法行政基本国策和民主法治的建设要求,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具有必然性。第二,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理论涉及管理学和行政法学两个学科,故由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行政法治理论来共同构建。第三,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从立法目的、组织体系、绩效信息的公开和使用,以及发展路径,为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提供了经验及启示。第四,基于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的内容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突出任务考核功能的立法目标,但较国外政府绩效管理立法仍需从绩效目标设置、绩效信息公开和使用、行政法治原则的落实方面完善。第五,推动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进程,应完善法制化体系构建路径,明确政府绩效管理专门立法思路,从而促进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建设。本文的研究创新在于:一是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行政法治理论,阐述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理论基础。二是基于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行政法治理论原则,构建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分析框架,运用定量的内容分析法,比较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政府绩效管理立法为范本。三是本文提供了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思路和基本框架,对促进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完善具有一定的政策价值。

华夏[9](2016)在《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对策研究 ——以深圳模式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政府绩效审计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飞速发展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人民主权学说是政府绩效审计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近年来,我国开始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新一届政府大力推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在政府工作突出位置,力求将过去的管理型政府打造、转变成为阳光型、服务型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扫清障碍。这极大的推动了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的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理论学习方面还是实践操作方面,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开始的都比较迟。虽然纵向比较上,已经较刚开始时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和成绩,但整体情况横向相比,我国在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开展情况都不是十分理想,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差距较大,政府绩效审计的在我国的全面开展遭遇到了各种阻力。深圳是我国大陆地区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深圳建立政府绩效审计制度提供了较为有利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同时,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深圳市场经济发展较快,政府职能倾向于公共服务。较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正是在这样的环境基础下,2001年2月,深圳在宪法、审计法确立的审计监督制度框架内,颁布了《深圳经济特区审计监督条例》,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政府绩效审计制度,进行了成功的实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深圳市政府绩效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评价体系、审计方法、审计结果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修改和完善,逐步形成了深圳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该模式对于将政府绩效审计推广至大陆其他地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具有重要的先行示范作用。自2002年以来,深圳市审计局根据《条例》的规定,借鉴香港及国外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逐年扩大绩效审计范围,选择公众关注、财政投入大的项目开展绩效审计。截至2015年共开展独立型绩效审计项目103个,多年的项目积累使深圳市形成了自己的政府绩效审计项目库。同时,审计透明度逐年增强,审计监督成效逐年提高。深圳市政府绩效审计十余年的发展经历了起步探索、快速发展和逐渐成熟的三个阶段。在起步探索阶段(2002-2005年),绩效审计的项目数、透明度、范围等不断得到提高和扩大,但审计的内容仍然以传统财务审计为主,对绩效的审计还不多;在快速发展阶段(2006-2009)无论是项目个数还是审计范围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审计的重点已经由传统的财务审计为主变成了绩效审计与财务审计并重,成为名副其实的政府绩效审计;在逐渐成熟阶段(2010年至今),每年独立开展分领域、分专题的绩效审计,先后选择社会建设(2010-2011)、公共交通(2012)、生态文明(2013)、民生建设(2014-2015)等领域实施专题审计,注重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集中安排和调配审计资源,统筹和部署审计工作,采用指导性标准、技术性标准、经济性标准等进行绩效评价,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本文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评述,提炼了国内外在政府绩效审计方面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以香港衡工量值审计作为国际先进模式的代表进行介绍,通过香港审计署对机电工程运营基金的绩效审计案例分析衡工量值审计模式在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和地位、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审计报告、审计结果的运用等方面的成熟性。随后重点介绍了深圳市政府绩效审计的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历年的审计项目情况,并以深圳市审计局对2014年公交补贴资金使用管理绩效审计案例总结分析了该模式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良建议,包括:1、扩大审计范围、加强审计深度;2、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3、加强审计报告的规范性建设;4、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高审计人员能力。最后,本文在深圳市政府绩效审计改良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出基于深圳模式、促进大陆地区全面可持续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包括:1、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2、转变审计体制、提高审计独立性;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4.规范审计程序、完善审计方法;5.提高审计对象的配合度;6.建立和完善审计公告和问责制度。

冯丽娜[10](2015)在《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绩效审计已然成为当今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但是我国绩效审计的标准流程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绩效审计自身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杂性、滞后性和风险性,所以政府绩效审计在我国各级审计机关未形成统一的模式。本文以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为切入点,依托于笔者工作学习中自身的认识和体会,再结合地方实际及工作的实际,力图提出黑龙江省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一些设想。本文首先对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的国际及国内理论和实践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做了简要阐述,然后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在提出绩效审计模式的主要类型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典型国家政府绩效审计的实践进行分析;在对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现状进行简要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绩效审计中在法律法规、审计标准、审计结果及审计理念方面的不足,最后对确定适当的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制约性因素进行分析;以黑龙江省具体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设计框架为指导,提出了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主要模式,包括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内容、程序、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详细内容;最后本文认为应该从强化政府绩效审计理念、加强政府绩效审计宣传、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流程设计、控制政府绩效审计程序质量和提高审计人员能力水平五大方面完善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二、政府绩效审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政府绩效审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绩效审计创新路径的跨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宏观层面
        1.3.2 微观层面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案例分析法
        1.5.2 访谈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政府绩效
        2.1.2 政府审计
        2.1.3 政府绩效审计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2.2.2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
第三章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路径的比较框架
    3.1 政府绩效审计要素变化
        3.1.1 政府绩效审计的主体
        3.1.2 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3.1.3 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3.2 具体比较分析框架构建
        3.2.1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动力的比较
        3.2.2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发展阶段的比较
        3.2.3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参与主体的比较
        3.2.4 政府绩效审计内容的比较
        3.2.5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目标的比较
第四章 杭州市政府绩效审计创新路径分析
    4.1 杭州市政府绩效审计创新探索阶段
        4.1.1 政府绩效审计主体的创新
        4.1.2 政府绩效审计内容的创新
        4.1.3 政府绩效审计方法的创新
        4.1.4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效果
    4.2 杭州市政府绩效审计创新发展阶段
        4.2.1 完善绩效审计机制
        4.2.2 拓展绩效审计内容
        4.2.3 创新绩效审计方法
        4.2.4 创新产生的效果
    4.3 杭州市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突破阶段
        4.3.1 机制制度上的创新突破
        4.3.2 审计主体、内容上的创新突破
        4.3.3 审计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突破
        4.3.4 创新突破产生的效果
第五章 兰州市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现状及困境
    5.1 兰州市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现状
        5.1.1 政府绩效审计主体的创新
        5.1.2 政府绩效审计内容的创新
        5.1.3 政府绩效审计组织方式的创新
        5.1.4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效果
    5.2 兰州市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困境
        5.2.1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缺乏动力
        5.2.2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理念不深
        5.2.3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力量有限
        5.2.4 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环境不好
第六章 两地政府绩效审计创新差异及原因分析
    6.1 两地政府绩效审计创新差异
    6.2 两地政府绩效审计创新差异的原因分析
        6.2.1 政治环境
        6.2.2 经济发展水平
        6.2.3 法律因素
        6.2.4 公民的民主意识
        6.2.5 审计人员素质
第七章 构建兰州市政府绩效审计创新的路径
    7.1 构建多元主体的政府绩效审计主体
    7.2 拓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7.3 优化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7.4 完善政府绩效审计的制度
    7.5 创新政府绩效审计的手段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2.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3.国内外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研究创新点
        2.研究难点
二、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绩效审计的内涵
        2.内部审计的内涵
    (二)理论基础
        1.受托责任理论
        2.新公共管理理论
三、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概述
    (一)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含义及特征
        1.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含义
        2.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特征
    (二)审计目标、内容及重点
        1.审计目标
        2.审计内容及重点
    (三)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1.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2.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选择
        3.绩效审计方法
四、S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研究
    (一)S市外汇管理简介
    (二)内部绩效审计目标和内容
    (三)内部绩效审计指标体系
    (四)内部绩效审计程序
        1.准备阶段
        2.审计实施
        3.审计报告
    (五)审计问题及建议
        1.审计问题
        2.审计建议
五、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及原因
    (一)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
        1.缺乏统一完备的内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2.内部绩效审计缺乏独立性
        3.审计队伍综合业务能力不足
        4.内部绩效审计程序不规范
        5.内部绩效审计方法落后
    (二)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的原因
        1.需求不同体系构建难以达成共识
        2.组织机构不健全,岗位设置不合理
        3.缺乏对绩效审计相关知识的培训
        4.内部绩效评价流程尚未标准化
        5.内部绩效审计观念转变滞后
六、优化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的对策
    (一)优化内部绩效审计评价体系
    (二)完善内审内控监督体制
    (三)加强审计队伍建设
        1.提升审计队伍综合素质
        2.优化审计人员配置
    (四)实施规范化的绩效评价流程
    (五)加强信息技术在审计方法中的应用
七、结论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问卷设计
附录2 问卷设计

(3)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以常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的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 对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研究
        (二) 对政府绩效审计实务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分析法
    四、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困难
        (一) 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 研究困难
第一章 绩效审计理论基础与相关概念界定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绩效审计的概念
        (二) 绩效审计的对象和主要内容
        (三) 开展绩效审计的意义
    二、政府绩效审计中的公共管理理论基础
        (一)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二) 新公共管理理论
第二章 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现状——以常熟为例
    一、常熟市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历程
        (一) 从试审探索到持续推进
        (二) 制度化建设放大绩效审计成果运用
    二、常熟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现状
        (一) 坚持以专项资金为主要抓手
        (二) 公共服务项目绩效审计取得一定进展
        (三) 探索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三、常熟市开展政府绩效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3E”评价不完整
        (二) “3E”评价不够深刻
        (三) 绩效审计重点不突出
        (四) 审计结果透明度和利用率不高
    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
        (二) 缺乏科学的指标评价体系
        (三) 立项精准化程度不高
        (四) 审计部门独立性不强
第三章 国内外绩效审计经验启示
    一、美国、英国绩效审计经验
        (一) 美国绩效审计经验
        (二) 英国绩效审计经验
        (三) 美国、英国绩效审计的启示
    二、国内绩效审计先行城市开展情况
        (一) 深圳市绩效审计经验
        (二) 上海市绩效审计经验
        (三) 深圳、上海地区绩效审计的启示
第四章 促进县级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建议
    一、完善审计人员专业配置,促进审计全覆盖
        (一) 抓住审计全覆盖契机,构建审计队伍职业化体系
        (二) 尝试政府购买服务,寻求外部支持
        (三) 强化审计项目计划,实施动态管理
    二、紧扣绩效审计内涵,探索科学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
        (一) 绩效理念贯穿于审计系统“免疫功能”的作用
        (二) 重视“公众满意度”指标,促进惠民资金使用绩效的优化
    三、突出审计重点,丰富绩效审计内涵
        (一) 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绩效评价模式
        (二) 将环境绩效审计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相结合
        (三) 突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审计
        (四) 开展县级国有企业绩效审计
    四、依托法律保障和审计职业化建设,提高审计独立性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2 对政府绩效审计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结构安排
    1.4 本文的创新点
2 政府绩效审计理论研究现状梳理
    2.1 文献处理
    2.2 政府绩效审计概念内涵及理论相关研究
    2.3 政府绩效审计环境研究
    2.4 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与方法研究
        2.4.1 政府绩效审计的技术方法及模式研究
        2.4.2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5 其他研究
        2.5.1 政府绩效审计与财政预算改革的互动研究
        2.5.2 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现状及改善研究
3 政府绩效审计实务现状调查
    3.1 问卷调查
        3.1.1 问卷设计思路
        3.1.2 样本选取与问卷的发放
    3.2 政府绩效审计的认知现状
    3.3 政府绩效审计的实务工作现状
        3.3.1 政府绩效审计的资源投入力度情况
        3.3.2 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运用情况
        3.3.3 政府绩效审计队伍建设情况
        3.3.4 政府绩效审计结果的公开与运用情况
        3.3.5 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3.3.6 政府绩效审计实施效果
        3.3.7 政府绩效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3.3.8 政府绩效审计未来发展展望调查
4 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建议
    4.1 制约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因素分析
        4.1.1 政策方针倾斜不足
        4.1.2 制度规范不匹配
        4.1.3 实务工作与理论研究脱节
        4.1.4 队伍建设缓慢
        4.1.5 理念认知不足
    4.2 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建议
        4.2.1 加强学术研究与审计实务的对接工作
        4.2.2 优化对典型案例的总结与学习方式
        4.2.3 加强对政府绩效审计概念内涵的理解
5 结论与不足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5)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小结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重点、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
        1.4.3 创新点
        1.4.4 研究难点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政府绩效审计的涵义
        2.1.2 政府绩效审计的特征
        2.1.3 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概念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3 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中的问题分析
    3.1 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现状
        3.1.1 考核工作存在形式化
        3.1.2 考核标准缺乏科学性
        3.1.3 资金绩效缺乏实效性
    3.2 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3.2.1 绩效目标定位低
        3.2.2 工作程序不规范
        3.2.3 审计方法不科学
        3.2.4 评价标准不系统
        3.2.5 考评机制不健全
        3.2.6 结果运用不充分
    3.3 原因分析
        3.3.1 长期以来对绩效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3.3.2 国内有关绩效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3.3.3 实施绩效审计的人才力量不足
4 国内外绩效审计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4.1 国内绩效审计的相关经验与启示
        4.1.1 三峡库区移民资金绩效审计的经验
        4.1.2 淘汰燃煤锅炉绩效审计的经验
        4.1.3 深圳医疗设备采购和使用管理情况绩效审计的经验
        4.1.4 国内绩效审计的经验启示
    4.2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经验与启示
        4.2.1 美国的经验
        4.2.2 英国的经验
        4.2.3 澳大利亚的经验
        4.2.4 国外绩效审计的经验启示
5 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绩效审计的可行性分析
    5.1 外部需求可行性分析
        5.1.1 审计受到高层重视
        5.1.2 国家对外政策需要
    5.2 内在条件可行性分析
        5.2.1 操作指南有章可循
        5.2.2 信息技术水平较高
        5.2.3 人才队伍得到补强
6 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绩效审计的对策
    6.1 明确绩效审计目标
        6.1.1 经济性
        6.1.2 效率性
        6.1.3 效果性
    6.2 完善绩效审计程序
        6.2.1 项目选择阶段
        6.2.2 审前计划阶段
        6.2.3 审计实施阶段
        6.2.4 报告撰写阶段
        6.2.5 后续跟踪阶段
    6.3 完善绩效审计方法
        6.3.1 建立数据收集审计方法
        6.3.2 建立数据分析审计方法
    6.4 完善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
        6.4.1 完善评价标准的设置原则
        6.4.2 完善评价指标
        6.4.3 完善评价指标的权重设置
    6.5 完善绩效审计的评价机制
        6.5.1 专项资金的界定
        6.5.2 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机制
    6.6 重视审计结果的运用力度
        6.6.1 推动审计结果公开透明
        6.6.2 发挥审计考评指导作用
        6.6.3 建立审计问责机制
7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结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内容结构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法治政府建设理论
        一、效能政府
        二、责任政府
        三、控权政府
    第二节 政府绩效评价理论
        一、民主行政
        二、结果导向
        三、公众参与
    第三节 财政绩效评价法制化理论
        一、财政支出法治化
        二、财政管理科学化
        三、财政监督具体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进程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阶段划分
        一、改革开放前(1949 年—1977 年)
        二、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1978 年—1999 年)
        三、新世纪以来(2000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探索
        一、国内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实践探索
        二、广东财政转型及其绩效评价法制化进程
    第三节 影响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进程的因素分析
        一、经济发展程度
        二、经济及财政体制改革
        三、民主法治意识
        四、国家大政方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现状评析
    第一节 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法规与规章
        一、《哈尔滨市政府绩效管理条例》
        二、《青岛市预算绩效管理条例》
        三、《杭州市绩效管理条例》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律法规分析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关法律分析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关行政法规分析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关部门规章分析
    第三节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现状与特点
        一、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制化现状
        二、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特点
    第四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立法滞后,整体立法位阶偏低
        二、权力配置不科学
        三、缺乏程序保障
        四、立法操作性不强
        五、结果应用制度的不完善
    第五节 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顶层设计缺位
        二、法治理念与绩效理念薄弱
        三、理论体系不完善
        四、官僚主义抵抗
        五、评价主体缺乏专业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体系要素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组织体系
        一、评价主体
        二、组织模式
        三、评价流程
        四、结果应用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技术体系
        一、评价指标
        二、指标权重
        三、评分标准
        四、评价周期
    第三节 广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与指标体系
        一、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
        二、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域外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经验
        一、美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经验
        二、英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经验
        三、澳大利亚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经验
    第二节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特点及不足
        一、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特点
        二、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域外经验对中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启示
        一、我国已具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可行性条件
        二、逐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同步抓好有关财政事务法制化
        三、进一步培养提高政府和公民的绩效意识、法制意识
        四、构建以核心法律为基础、其它法律为补充的法律体系
        五、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内容的启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完善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思路与对策
    第一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宗旨和原则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宗旨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立法原则
    第二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定位、模式与进路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立法定位
        二、立法模式的选择:统一立法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法制体系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进路
    第三节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的内容框架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原则
        二、财政支出基本权力的配置
        三、评价主体的选择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程序完善
        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
        六、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申诉、救济机制
        七、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应用
    本章小结
结论及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G市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分析
    2.1 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的界定
    2.2 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的内容
        2.2.1 经济性
        2.2.2 效率性
        2.2.3 效果性
    2.3 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的特征
    2.4 相关的理论基础
        2.4.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4.2 公共财政理论
        2.4.3 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3章 G市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G市简介及财政绩效审计现状概述
    3.2 G市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
        3.2.1 审计观念存在误差
        3.2.2 绩效审计事后审计居多
        3.2.3 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价标准
    3.3 引入平衡计分卡构建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第4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G市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4.1 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评价目标
    4.2 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评价原则
        4.2.1 全面考核系统评价原则
        4.2.2 可操作性原则
        4.2.3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3 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设计
        4.3.1 财务维度
        4.3.2 顾客维度
        4.3.3 内部经营过程维度
        4.3.4 学习与发展维度
        4.3.5 可持续发展维度
    4.4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4.4.1 层次分析法
        4.4.2 德尔菲法
第5章 G市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应用研究
    5.1 数据取得
    5.2 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应用
        5.2.1 确定指标权重
        5.2.2 评估指标的赋值
    5.3 绩效审计评价结果分析
        5.3.1 指标维度综合分析
        5.3.2 主要的审计发现
        5.3.3 相应的对策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与意义
    1.2 核心概念
        1.2.1 政府绩效管理
        1.2.2 法制化
        1.2.3 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政府绩效管理系统
        1.3.2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及问题
        1.3.3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现状
        1.3.4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现状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及法制化必然性
    2.1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历史演变
        2.1.1 政府领导干部绩效考核演变
        2.1.2 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演变
    2.2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实践模式比较
        2.2.1 政府绩效管理主体比较
        2.2.2 政府绩效评价方法比较
        2.2.3 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比较
        2.2.4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比较
        2.2.5 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比较
        2.2.6 五种政府绩效管理模式的共性特征及差异
    2.3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必然性
        2.3.1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必要性
        2.3.2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可行性
    2.4 小结
第三章 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理论基础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1.1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与主要观点
        3.1.2 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性分析
    3.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
        3.2.1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3.2.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性分析
    3.3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3.3.1 公共受托责任的产生、概念与构成
        3.3.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性分析
    3.4 行政法治理论
        3.4.1 行政法治理论的内容与原则
        3.4.2 行政法治理论对本研究的应用性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及经验启示
    4.1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
        4.1.1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历程
        4.1.2 美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现状
    4.2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
        4.2.1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历程
        4.2.2 澳大利亚政府绩效管理的立法现状
    4.3 日本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实践
        4.3.1 日本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历程
        4.3.2 日本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现状
    4.4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的经验及启示
        4.4.1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经验
        4.4.2 国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对中国的启示
第五章 国内外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比较:基于立法文本的内容分析
    5.1 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分析框架
    5.2 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内容分析的设计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3 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内容分析的展开
        5.3.1 抽取样本
        5.3.2 编码框架
        5.3.3 分析单位、类目系统与编码
        5.3.4 信度与效度
    5.4 政府绩效管理立法文本内容分析的发现
        5.4.1 统计结果
        5.4.2 结果分析
    5.5 研究结论
第六章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路径与立法建议
    6.1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路径
        6.1.1 动力支持:政府主导和领导推动
        6.1.2 法规体系:专门立法与细则指南共建
        6.1.3 制度契合:整合现有考评体系
    6.2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基本思路
        6.2.1 政府绩效管理立法定位于内向管理性和外向责任性
        6.2.2 政府绩效管理主体依据行政法治原则规范
        6.2.3 明确政府绩效战略规划和计划的制定主体和内容构成
        6.2.4 构建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多元化体系
        6.2.5 规范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制定程序,明确制定主体
        6.2.6 明确绩效信息公开的内容和方式,规范绩效信息有效使用
        6.2.7 界定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边界和例外情况
    6.3 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立法的基本框架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对策研究 ——以深圳模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本理论和文献综述
    2.1 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
        2.1.1 政府绩效审计的定义
        2.1.2 政府绩效审计的对象、主体和职能
        2.1.3 “3E”的含义及其关系
    2.2 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学说
        2.2.2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2.2.3 新公共管理理论
    2.3 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发展历史
        2.3.1 国外的发展历史
        2.3.2 我国的发展历史
    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2.4.1 外国研究综述
        2.4.2 我国研究综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际先进经验——香港衡工量值模式
    3.1 香港审计署及衡工量值审计简介
    3.2 香港审计署对机电工程营运基金的绩效审计概述
        3.2.1 香港机电工程署简介
        3.2.2 案例介绍
    3.3 值得借鉴的经验
        3.3.1 审计对象合理
        3.3.2 审计范围较广
        3.3.3 审计机关独立性强、地位高
        3.3.4 绩效评价指标清晰全面
        3.3.5 审计报告较为全面
        3.3.6 审计结果得到较为合理的运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大陆绩效审计示范——深圳模式
    4.1 深圳模式简介
        4.1.1 相关法规建设情况
        4.1.2 项目开展情况
    4.2 绩效审计实践——2014年公交补贴资金使用绩效审计为例
        4.2.1 案例背景
        4.2.2 案例介绍
        4.2.3 深圳模式的经验与存在问题
    4.3 深圳模式的改良建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大陆地区开展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基于深圳模式
    5.1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治理水平
    5.2 转变审计体制、提高审计独立性
    5.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审计准则和操作指南
    5.4 规范审计程序、完善审计方法
    5.5 重视审计对象的配合度
    5.6 建立和完善审计公告和问责制度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10)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第2章 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比较分析
    2.1 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概念及类型
        2.1.1 相关概念
        2.1.2 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主要类型
    2.2 英美国家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2.2.1 美国问题导向型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2.2.2 英国结果导向型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2.3 中国结果导向型为主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2.3.1 国家审计署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2.3.2 地方审计机关的政府绩效审计模式
    2.4 国内外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的比较
        2.4.1 审计目标的比较
        2.4.2 审计内容的比较
        2.4.3 审计程序的比较
        2.4.4 审计方法的比较
        2.4.5 审计评价体系的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现状及制约性因素分析
    3.1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现状
    3.2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2.1 绩效审计理念有待改进
        3.2.2 绩效审计法律规范缺乏
        3.2.3 绩效审计标准不完善
        3.2.4 绩效审计结果认可度低
    3.3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确立的制约性因素分析
        3.3.1 外部制约因素分析
        3.3.2 内部制约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设计
    4.1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选择
    4.2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设计框架
    4.3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
        4.3.1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总目标
        4.3.2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具体目标
    4.4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内容
        4.4.1 黑龙江省政府公共部门绩效审计内容
        4.4.2 黑龙江省政府公共项目绩效审计内容
        4.4.3 黑龙江省政府公共资源管理绩效审计内容
    4.5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程序
    4.6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方法
    4.7 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4.7.1 评价原则
        4.7.2 评价指标
        4.7.3 评价方法
        4.7.4 评价标准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的对策
    5.1 强化政府绩效审计理念
    5.2 加强政府绩效审计宣传
    5.3 完善政府绩效审计标准流程设计
    5.4 控制政府绩效审计程序质量
        5.4.1 提高审计技术
        5.4.2 严格把关审计前的质量控制
        5.4.3 重视审计实施质量控制
        5.4.4 加快审计成果转化步伐
    5.5 提高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能力水平
        5.5.1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
        5.5.2 改善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
        5.5.3 加强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四、政府绩效审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绩效审计创新路径的跨案例研究[D]. 田志英. 兰州大学, 2020(01)
  • [2]基层外汇管理内部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 刘潇阳.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3]县级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以常熟为例[D]. 陶丹倩. 苏州大学, 2019(06)
  • [4]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 吴金珂. 南京审计大学, 2019(08)
  • [5]宁波海关检验检疫类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 陈锦刚. 宁波大学, 2019(06)
  • [6]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法制化研究[D]. 李波.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7]G市政府公共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D]. 周晨熙. 桂林理工大学, 2017(06)
  • [8]我国政府绩效管理法制化研究[D]. 冉敏. 兰州大学, 2016(02)
  • [9]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对策研究 ——以深圳模式为例[D]. 华夏. 南京大学, 2016(05)
  • [10]黑龙江省政府绩效审计模式研究[D]. 冯丽娜.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政府绩效审计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