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IT产业人力资源建设与“软件蓝领”教育培训模式初探

我国IT产业人力资源建设与“软件蓝领”教育培训模式初探

一、试析我国IT业人力资源与“软件蓝领”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夏之晨[1](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知识生产方式、科学发展方式、科技竞争方式和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高校科研团队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应对交叉综合、复杂多变的研究课题时,高校科研团队具有团队作战、优势互补、合作互助的优势,能够取得高于个体效应的协同性效果。与此同时,高校科研团队肩负着科研育人的重要使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已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研究以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作为衡量科研生培养质量与高校科研团队绩效的指标,旨在讨论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与机制,以指导高校科研团队的建设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聚焦的研究问题包括:第一,各国基于高校科研团队开展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脉络是什么?各自有着怎样的特点?第二,优秀的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的路径是什么?有哪些可以学习的经验?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是什么?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如何影响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为解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按照“历史进程—优秀经验—现实状况—影响因素—内部机制”的研究思路,选取实证研究方法展开调研,获得以下研究结论。第一,通过对国内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历史梳理发现,西方国家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注重规范化和制度化,强调联合指导、过程监控、评价的透明化,由于科研基础、教育实力和研究生培养重心方面的不同,各国的高校科研团队在培养目标、团队组成、管理制度、评价方式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一直稳中求进,高校科研团队正向着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跨学科与超学科相适应、多元化与系统化相调节的方向发展,其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科研团队资助立项、国家特色教育质量评价、四面一体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举措不仅使得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跨越式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经验借鉴。第二,采用获选“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文本资料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扎根理论提出的理论构建方法,通过逐步编码整理出核心范畴、主范畴及各范畴之间的联系,形成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路径模型。本研究发现,高校科研团队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因素包括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以上各因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如下:团队要素既可以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也可以通过行为过程间接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团队状态在此过程中发挥着调节作用。第三,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概括为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品质三个维度。经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包括以下特征:(1)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整体发展水平良好,科研品质的发展情况最好,科研能力的发展水平有待提升;(2)男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均高于女生;(3)研一和研二学生的科研能力低于博一和博二学生;(4)普通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的科研知识和科研能力低于重点实验室(课题组)研究生;(5)26人以上团队规模的研究生科研品质低于5人及以下、6-15人、16-25人团队规模的研究生;(6)10年以上科研团队的研究生在科学研究素养及各个维度上高于组建时间低于10年的科研团队的研究生。第四,团队要素、行为过程和团队状态是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团队要素方面,团队成员深层多样性、团队成员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团队导师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具有不同程度的正向预测作用:团队成员表层多样性对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的影响均不显着,神经质对研究生科研品质具有显着的负向预测作用。在行为过程方面,团队任务转换、团队任务行动、团队合作和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在团队状态方面,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及各维度具有显着的积极作用。第五,运用多项式和响应面分析发现,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程度相当时,高水平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更能促进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养成,高水平的神经质则对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养具有衰减作用。当科研团队成员个体性格特征与科研团队整体性格特征水平不一致时,随着科研团队成员个体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逐渐提高,且超过科研团队整体的尽责性、开放性、外向性和宜人性水平时,科研团队研究生的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科研品质和科学研究素养水平也将有所提高。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发现,任务转换、任务行动、任务冲突、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在仁慈领导和权威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部分或完全中介作用;团队氛围、团队凝聚力和团队信任在团队领导影响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过程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为了促进高校科研团队建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本研究归纳出五条具有启发意义的建议:第一,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第二,实行对研究生的分类指导,在注重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因材施教。第三,团队导师采用“恩威并施”的领导方式。第四,高校科研团队应鼓励团队合作、知识分享等积极行为。第五,高校科研团队应充分认知到团队状态的重要性,积极塑造和谐的团队氛围、提升团队凝聚力、培育团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汤颖[2](2019)在《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规模虽越来越大,但在培养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间却存在着明显差距,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的结构性矛盾不断凸显,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短缺已严重阻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归根结底,这种矛盾是因高校专业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不吻合引起的,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高度同构性。因而,可借鉴经济领域供给侧改革的调控性思维,促使定位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不断优化专业设置,从而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基于以上认识,选取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文献研究等方法,探求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优化路径。通过对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学科门类设置、专业类设置、专业布局及专业布点等几个指标的定量分析发现,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主要体现在:专业设置贪大求全,低成本专业增长过快;同质化竞争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脱节;专业布局不合理,专业群集聚效应难以彰显;专业内涵建设不足。这是由政府、社会及高校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共同造成的。从政府层面看:政府行政权力冲击着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相关法律及资金适时供给乏力;有效而完善的专业评估体系匮乏;有关专业前景预测性不足。从社会层面来看:企业、行业参与意识薄弱;社会对人才需求信息的反馈具有滞后性;社会资金支持力度不够。从高校层面来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定位意识缺失,价值取向偏差及质量观念淡薄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供给质量与供给效率,立足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及其成因分析的同时合理吸取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本科在专业设置与调整方面积累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应遵循如下原则: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政府、社会与高校这三大高等教育供给主体应共同发力。具体地,政府层面上,应界定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角色,落实并完善高校办学自主权;建立人才供求与专业设置的预测预警机制;建立并完善综合性的专业质量监管体系。社会层面上,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企业等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作用。高校层面上,应坚持科学而合理的办学定位;建立健全预警及退出机制;提高专业与产业的适应性与协调性,培育特色专业并形成集群效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黄晓玲[3](2019)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课程开发是技术技能积累和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在职业教育担负技能强国历史使命、校企合作亟须根本性突破、职业教育课程范式转型的背景下,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缺位和浅层参与的问题,探讨企业的角色及其职责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围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责任的合理性、责任的现状、责任的内涵、责任的内容和责任的履行等进行研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及其课程开发是由二者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企业技术性和制度性的两重属性以及职业教育职业性和技术性的本质,内在地规定着企业技术技能与职业教育产品的同一性、企业技术技能生成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契合性,以及企业技术技能生产载体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同质性,集中体现在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经验及其获得过程上。当前企业虽无法律规定的参与职业教育的强制性义务,但其对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决定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利益主体,具体表现在企业作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主体、职业教育混合供给主体以及校企跨界合作育人主体。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协作的建构过程,企业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重要的合作主体,其对职业教育专用技术技能的诉求从根本上决定参与开发的课程集中在专用技术技能课程。理论上企业具有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但事实上企业普遍参与不足,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也处于起步状态,应然与实然的差距显现明确企业责任的迫切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是基于其合作主体角色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的,在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开发过程或课程产品形成中的回应和实际付出,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正义的统一性,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道德和利益的内在依从。责任的生成源于政府的权利赋予、企业的经济动力和能力基础,以及职业院校的迫切需求和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作用对象的特定性、责任边界的明晰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又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有限性。根据责任内容划分的基本原则和功能导向的划分依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主要有导向责任、供给责任和协作责任,三种责任自成一体并形成责任内容的基本框架。导向责任集中体现为培养质量确认及反馈,通过需求导向、标准导向和评价导向实现;供给责任体现为技术技能积累和提供,通过提供智能形态、实体形态和工艺形态技术技能实现;协作责任体现为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专业理论课程中的辅助性协作、专业实践课程中的主导性协作和理实融合课程中的对等性协作实现。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履行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程度较浅且覆盖面较窄,同时企业内在动力不足、认识及行动存在较大落差。这除了经济区位、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外,也受制于企业行业分类、技术类型、所有制形式、所处发展阶段和实际规模等自身因素影响。为推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有效、有序发展,从企业履责意愿角度,需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协同多种外部力量、增强企业自身基础能力;就责任实现机制而言,需进一步构建基于法定性契约的校企合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连接作用,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走向课程治理,建立有效的企业履责评价与激励制度;对履责环境的优化,需推动劳动力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引领文化环境的认同与接纳。

于峥[4](2019)在《M公司企业大学培训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中,人类的学习方式也在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持续学习从而保持知识水平的领先同样是极其必要的,而最先为了迎合这种需求而变化的组织不是传统的学校,而是企业内部的培训部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对旧有知识的淘汰达到了空前的速度,企业为了应对这一重大变革,从而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依旧保持竞争力,企业大学就成了各大企业的第一选择。现如今,企业大学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不仅在战略和组织能力建设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人才培养和学习方式上进行着前沿性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培训体系是企业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核心,这也是建设企业大学的难点之一。众所周知,企业大学不同于传统培训,它能更好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服务于企业战略。但是企业大学如何完善其培训体系,要结合企业自身条件、结合员工切实状况,有针对性的创立属于企业自己的培训体系。本文以M公司为研究对象,该公司现在的主营业务受到政策影响,公司面临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机遇与挑战。为配合公司转型升级,公司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随着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扩大市场开发等职能的增加,与此同时暴露出员工的整体知识水平提升相对缓慢,创造力和接纳新事物的能力相对欠缺,这也就导致了员工自身对学习新技能的渴望也空前高涨。因此M公司作为一个处在发展变革期的国有企业,其作为研究对象相当具有代表性。本文将从该公司的实际运行状况出发,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分析总结了M公司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最后构建出M公司企业大学培训体系。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思路。第二章分别描述了企业大学、培训和培训体系的概念,同时介绍了与本论文相关的三个基础理论,分别为人力资本理论、职业生涯管理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第三章将对M公司现有的企业大学培训体系进行分析,发现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四章分别从课程体系、师资体系、评估与反馈体系、培训管理体系四个方面找出M公司企业大学培训体系构建的策略。第五章介绍了关于企业大学建设所必须的培训体系和保障措施。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企业大学的理论研究、促进培训管理体系的逐步完善。

张弛[5](2014)在《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决定着是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高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标准与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求错位,成为阻碍高职教育的产学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关键问题。本研究旨在揭示对接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标准,论证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校企共同体模式。研究遵循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基本原则,综合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等研究方法,体现“厘清概念——明确形成规律——规划培养路径——实践培养模式”的逻辑。本研究通过研究企业视角下职业能力概念、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机理、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校企共同体模式等内容,得出如下研究结论:第一,根据职业能力的概念意蕴和企业的职业能力诉求,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概念框架是由生存能力、生长能力与生成能力构成的层级结构关系体;第二,在工作知识基础上、通过企业学习途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心智能力、动作能力和知性能力三种能力形态的交互发展,是从“新手”到“专家”的五个能力阶段的成长历程,并受到企业场域的积极影响;第三,经济发展规律以及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现实需求决定了纵向高移化与横向合作化的综合是我国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的必然选择:纵向高移化路径是在专科层次以上拓展举办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横向合作化是产学研一体化和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第四,高职院校和企业是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共同主体,校企共同体模式具有完备的组织结构——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等构成职业能力培养的实施、管理和协作系统;其运行系统包括动力基础、保障条件、教学系统和培养评价机制。

严霄云[6](2013)在《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立意要与中国特定的工业化过程相联系,而具体工人的生产与不同管理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工厂制度相结合。中国农民工向新产业工人转换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但与世界主要国家工业化相比较也具有共同点,都是符合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有着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这一客观规律。自工业革命起,工厂制度作为资本积累方式和劳动生产组织在国家干预、市场力量、劳动过程共同作用之下发生着变迁,根本目的在于控制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社会阶级结构的再生产。鲍尔斯与金蒂斯归纳了美国历史上工厂制度变迁与教育制度改革之间的相互作用,提出了联系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的“符应原则”。狭义上的“符应原则”指学校教育的社会关系与工厂劳动的社会关系之间的对应性,而广义的“符应原则”指国家通过学校教育将潜在劳动力统合至社会经济结构中去。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是为工业化提供产业工人的教育机构,近年来农村户籍的学生逐渐成为中职教育的主体,毕业之后成为企业一线用工的主体。但鉴于工业社会中教育层次与职业层次的联系,中等职业教育一直存在“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的争论。学校和工厂都已成为培养产业工人的地方,本文应用“符应原则”运行机制从知识技术、个性品质、阶层意识三个方面对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职校工(生)在中职学校、制造业工厂接受的训导进行分析,应用“符应原则”传送机制对这一潜在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过程进行区分,从中反映出国家意识形态、工厂制度的强制与同意因素。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劳动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现代化的工业劳动。但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对农村劳动力采取封闭措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发展劳动力市场才使得农村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的一员。与这段历史相似的是,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一开始只招收少量农村家庭的精英子女,1992年之后开始对农村人口放开,但之前的分配工作、落户等政策不再具备,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成为一种生存教育。工业生产体系内部是多元化的,即使是在制造业工厂,工作岗位也分若干层次,而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在所有工业社会中本质都是一样的,有着很强的相关性。“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就是要将社会身份不同的潜在劳动力分配到分层化的教育格局和劳动格局中去。中国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教育机构,对应着不同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并通过教育分流进行分配。农村家庭子女由于受限于各种资本,客观的结果是其进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逐年扩大,而其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层次有降低的趋势,难免引起教育再生产的讨论。工业化带来的另一相似影响是企业与工人之间是资本--劳动力的市场化劳动关系,在国际分工领域,中国位于产业链的中后段,国际资本强调的是弹性的积累,在劳动领域表现为低层次工人工作的临时性和不稳定性。中国制造业需要在竞争中壮大,提升产业工人的人力资本成为转型的关键,这也对中职校工(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工厂往往通过劳动分工和等级区分对企业进行复杂控制。统治阶级在教育政策有两大目标:一是劳动力的再生;二是生产关系的再生。“符应原则”在学校层面的运行机制在中国的中等职业学校也显示了它的作用:在知识技术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由于性别、家庭经济条件、个人喜好等因素,选择的专业也不尽相同,这对其进入制造业一线生产岗位产生了影响;在个性品质训导方面,中职学生特别强调纪律约束和规范内化,这与之后的工作要求是对应的;在成层意识训导方面,中等职业教育宣传的是蓝领文化,通过隐性课程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中职学生在此训导之下分化为积极、消极制造两类群体。进入工厂之后,极大多数中职校工(特别是流水线生产上的用工)被安排在劳动等级制分工的较低层次,工厂对等级制分工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个性品质有着更为明确的要求,中职校工(生)必须接受工厂的再次训导,职业教育再次发挥了作用。与学校教育的相对公平而言,工厂的训导更带有技术、官僚控制的意图。在结构的限制之下,部分上进的中职校工(生)寻求工厂外部的职业教育资源,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达到符合职业层次提高所需要的条件。工厂制度的物质基础是资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对劳动过程的控制,与发达国家的工厂制度的变迁相比,中国沿海开发区的制造业工厂在劳动分工、管理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方面呈现趋同性,当然也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下沙开发区的制造业有四大行业,每个行业的一线生产的工种基本上可以分为普工和技工。“符应原则”的传送机制在中职校工(生)被分配至东部沿海开发区时出现了新的内容,与制造业专业关系不大的中职校工(生)主要通过劳务派遣形式来工厂充当普通操作工人,地区差异成为异地工作制造同意的基础。在市场环境下,劳动力在工厂内部转换为劳动,光靠强制手段是不行的,必须结合同意才能达到有效生产的目的。技术控制和官僚控制成为下沙制造业工厂普遍采用的控制方式,这一控制方式的合法性来自于工业社会普遍适用的技术决定论--选优任能论。工厂对处于劳动等级制分工不同位置的中职校工(生)进行再次整合,并促使其形成与工作相联系的阶层意识。而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分化的过程,中职校工(生)发挥个人主动性追求个人的利益时也在维护着工厂的利益。由于企业职级的金字塔结构是既定的,中职校工(生)最终成为一线生产的主体,部分中职校工(生)经过时间磨砺成为技术工人和基层管理者,从而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的目的和“符应原则”所反映的劳动等级制分工的再生产。农村户籍的中职校工(生)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工人,需要一系列稳定性因素的保障。受葛兰西思想的影响,鲍尔斯、布洛维从教育过程与劳动过程两方面探讨阶级结构稳定化的作用机制,强调国家干预导致霸权制度的出现。将青年人统合到社会经济结构中去是“符应原则”传送机制的功能,而这一功能的发挥与工厂制度的变迁紧密联系。下沙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正发生着重构,这一案例体现了政府、资方、劳工各自的变化情况。总体上说,开发区的工厂制度是向着好的方面发展,当然,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出现若干问题。职业是工业社会中进行社会分层的主要依据,教育--职业--阶层是分层与流动的逻辑。调查数据显示: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初步形成了稳定的职业群体,标志着这一群体向产业工人进一步的转化,从而说明中等职业教育的有效性。整个工业社会都力图将工人变为具有权利与义务的工业公民,而不是阶级的一员来建构,但“符应原则”最终揭示的是“少数人控制着大部分生产资料,大多数人只有劳动力”的社会现象,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理解必须重返

张仙敏[7](2013)在《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作为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同时作为软件产业和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青睐。中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及较低的劳动力成本,成为吸引离岸软件服务外包业务的主要国家之一。目前中国作为日本最大的软件服务外包接包国,承接日本软件业务所占其全部业务比例相对很小,因此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目前我国的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不仅数量短缺,质量与结构也均不符合产业需求,再加之该产业人才的高流动率,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开发研究,已经成为提升该产业的整体竞争优势的必要途径。本文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等多种分析方法。首先,对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特殊性与人才特质进行分析,为下文人才招募与培养提供前提;其次,对人力资源供需现状进行分析与预测,找出该产业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结构及流动性方面存在的不足,为下文人力资源开发战略提供研究基础;最后,结合目前我国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提出该产业在人才招募、人才培养及人才控制流动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战略,为高校、培训机构以及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在人才培养与开发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

刘筱[8](2012)在《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专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端于近代殖民地时期。随着印度独立,联邦政府高度重视以工程技术教育兴国,以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独立。国家层面由上至下的大力推动,20世纪80年代末的经济自由化改革,加之上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改革及私立高等教育的大发展,这三大因素使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取得巨大发展,并形成层级分明、结构完备的工程技术教育体系。涌现出印度理工学院,印度科学学院、印度管理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工程技术教育的大发展不仅使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9%左右,也使其综合国力得到全面提升。对于一个多人口,多民族、多种族、多宗教且始终冲突不断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可说是一个奇迹。中国与印度同为世界文明古国,都拥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明与多元的灿烂文化,皆在近代经历苦难深重的殖民侵略。而今两国同为崛起中的发展中人国,共处经济转型之中,面临诸多共性问题。相似的国情使两国高等教育也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如促进高等教育入学机会与提升质量的压力、公共经费紧张与高等教育扩充问的矛盾,高等教育结构火衡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难等。因而对印度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可对我国带来更具意义的启示。基于两国的相似性,及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影响力量,近年米在两方研究界有一派学者从中长期战略的角度提出并论证印度在发展经济实力的政策与措施方面,将赶上并超过中国。此后,“龙象之争”的对比一直方兴朱艾。基于两国相似性及印度的强势发展,我们需要向印度学习并借鉴其先进之处,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国内学界在外国高等教育研究方面多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研究对象,鲜有涉及印度高等教育,对其进行深度解忻的研究则少之又少。我国高等教育历经30多年改革发展,已建立起学科门类齐全,教育教学质量较高,规模强人的高等教育体系。但在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专业高等教育领域,尚存有许多发展困境。印度工程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无疑都对我国有重要启示意义及借鉴作用。国内高教界尚无人对此进行系统研究,这成为本研究的立论基础。本论文以印度工程技术教育为研究对象,在第一章中,以印度宗教教育及文化发展为背景,探析印度教育与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根据办学主体、办学形式、学科结构等特征,将其发展分为殖民地时期,独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80年代至今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在萌芽阶段的殖民地时期,工程技术教育具有规模小且质量无从保障的特征;在第二阶段,工程技术教育具有国家战略调控的特征;在第二阶段,具有国家与市场因素影响强大且私立工程技术教育异军突起的特征。纵向回顾基础上,以横向视角从类型、规模与质量三方面分析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现状:印度工程技术教育机构拥有层级分明的四类院校——印度理工学院、国立技术学院、邦立工程技术院校和私立工程技术院校;机构规模和学生规模皆高度发展;教师质量、生源情况、基础设施及经费状况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存在巨大差异。根据教育从宗教性到世俗性,及工程技术教育从隐性性到显性的发展历程展现其发展全景。第二章分析归纳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特征。着重论证国家性,教育机构的多样性,管理结构的分权性,人才培养体系的独特性四大特征。在国家性特征中,国家始终扮演主体决定性角色,市场需求及高等教育系统自身发展需要都处于次要地位;在工程技术教育机构多样性特征中,印度工程技术教育体现着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行,学位教育与学历教育共存的特点;在管理结构的分权性中,因印度政治体制的民主分权性,使工程技术教育具有独特管理体制,政府与高等教育间由中介组织进行连接。在高校内部,施行分权管理体制,确保高校自治权并极力营造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氛围,最大程度发挥教师与学生活力;在人才培养体系独特性中,探讨了严苛的招生选拔制度,多元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和工程技术教育的国际化。此四大特征保证了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全面多元发展,使其取得巨大成就。第三章剖析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存在的四大问题。即工程技术教育教育的失衡性发展,表现在教育质量两级分化严重,学位结构不平衡,教育机构地区性分布数量的不平衡几个方面;工程技术教育系统师资整体性紧缺;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着重探析高等教育附属制对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的校级影响;工程技术教育领域失业与人才外流问题严重。这四大问题严重影响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更好发展。第四章以国家、市场、高教系统学术三角模型深入研究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展中各影响因素的力量及程度,形成四类不同教育机构的发展动力机制模型。得出在工程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国家因素为内驱动力,市场因素为显性动力,高等教育系统为隐性动力的结论。但在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中,三者的关系格局又有所不同,同时几类教育机构发展的不同时期三者关系格局具有动态变化特征。辅之以三重螺旋模型集中深度解析国家、市场、高教系统三因素构成的动力机制模型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并指出修正的途径。第五章得出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建立多元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寻求全面教育政策支持;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建立合理有序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并重;引入分权式民主化管理体制;私立教育与公立教育并行;促进国家、市场与高等教育系统三螺旋共同上升。

吴勇毅,许金水[9](2011)在《何日破茧成蝶?——IT教育培养模式的困境与突破》文中提出进入2011年,"用工荒"也随之出现,而今年的用工荒似乎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情况也更为复杂,就连看似一片欣欣向荣的IT业也难逃噩运。今年,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许多IT公司因为招不到合适的人才不得不打出"高薪牌",甚至提出了"IT人不加班"的响亮口号,这般求贤若渴却仍失望而归。业内人士指出,IT行业这场用工荒甚至比几年前的金融危机更为严重,或许这并非危言耸听。出现这种情境,原因何在?背后的问题和矛盾又是什么?

钟杨俊,方旺盛[10](2011)在《论复合型IT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文中指出IT产业正在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IT人才的需求与培养成为热点问题。本文分析了改革传统IT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通过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重视IT认证考试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复合型IT人才,开创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满足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试析我国IT业人力资源与“软件蓝领”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我国IT业人力资源与“软件蓝领”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
        二、学科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科技竞争方式的转变
        四、高校组织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 研究问题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团队
        二、科研团队
        三、高校科研团队
        四、科学研究素养
        五、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
    第四节 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五节 理论基础
        一、组织层面的理论
        二、团队层面的理论
        三、个体层面的理论
    第六节 研究设想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四、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生培养趋势: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取向
    第一节 国外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一、国别选择的缘由与分析
        二、德国:高校科研团队的结构化程度不断提高
        三、美国:高校科研团队的跨学科程度不断提升
        四、英国:通过严格的科研训练保障教育精英化
        五、法国:大学组织与科研系统相互分离并影响
        六、俄罗斯:高校研究生管理举措被不断制度化
        七、日本:以国家经济发展为纲的科研团队建制
    第二节 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沿革与现状
        一、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进程
        二、中国高校科研团队研究生培养的举措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路径
    第一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二、范畴编码与模型建构
        三、模型阐述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与特征
    第一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结构
        一、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结构的初步探索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测量工具的编制
    第二节 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发展特征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个体特征
        二、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团队特征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团队要素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一、团队成员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二、团队导师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为过程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一、任务转换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二、任务行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三、团队冲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四、团队合作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五、团队知识分享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三节 团队状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一、团队氛围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二、团队凝聚力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三、团队信任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四节 影响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因素调查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结果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整合效应对高校科研团队培养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一节 个体与团队人格特征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作用
        一、个体尽责性与团队尽责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二、个体开放性与团队开放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三、个体外向性与团队外向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四、个体神经质与团队神经质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五、个体宜人性与团队宜人性对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影响
    第二节 行为过程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中介作用
        一、任务转换的中介作用
        二、任务行动的中介作用
        三、团队冲突的中介作用
        四、团队合作的中介作用
        五、团队知识分享的中介作用
    第三节 团队状态在导师领导方式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间的调节作用
        一、团队氛围的调节作用
        三、团队信任的调节作用
        三、团队凝聚力的调节作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启示
    第三节 研究反思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2)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及方法
        1.3.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3 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
        2.1.2 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
        2.1.3 专业与专业调整
    2.2 理论基础
        2.2.1 需求与供给理论
        2.2.2 教育的内外部关系规律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2.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现状与反思
    3.1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3.2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基本信息
        3.2.1 调查高校发展概述
        3.2.2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现状
    3.3 江苏省13 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3.3.1 调查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3.3.2 供给侧结构性视域审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困境成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路径分析
    4.1 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相关经验分析
        4.1.1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历史变迁与特点分析
        4.1.2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的观察与借鉴
    4.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原则
        4.2.1 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原则
        4.2.2 强调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4.2.3 注重规模与效益的和谐发展原则
        4.2.4 凸显差异化的特色性原则
        4.2.5 与学科建设保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4.3 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具体路径
        4.3.1 政府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4.3.2 社会力量对高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对策
        4.3.3 高校微观层面专业设置与调整对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调查高校专业布点统计简表
附录2 调查高校2013-2017年专业新增及撤销情况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附录4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3)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题目解读与研究背景
        1.1.1 题目解读
        1.1.2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现状
    1.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3.1 问题提出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视角
        1.5.2 研究思路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理性
    2.1 企业与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及内在相关性
        2.1.1 企业技术性与制度性的两重属性
        2.1.2 职业教育职业性与技术性的双重属性
        2.1.3 企业与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内在契合
    2.2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利益主体
        2.2.1 企业作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主体
        2.2.2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混合供给主体
        2.2.3 企业作为校企跨界合作育人主体
    2.3 企业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角色
        2.3.1 职业教育课程本质及开发特点
        2.3.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多元主体
        2.3.3 企业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主体
    2.4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任务
        2.4.1 促进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功能实现
        2.4.2 选择呈现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内容
        2.4.3 规约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实施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然表征
    3.1 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
        3.1.1 问卷调查及样本信息
        3.1.2 文本分析与企业特征
        3.1.3 质性访谈与信息印证
    3.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参与不足
        3.2.1 企业缺位
        3.2.2 浅层参与
        3.2.3 差异显着
    3.3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处于起步状态
        3.3.1 教师参与少
        3.3.2 协作程度浅
        3.3.3 合作周期短
    3.4 校企双方主观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3.4.1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重要性认识不同
        3.4.2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身份的认识不同
        3.4.3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作用的认识不同
    3.5 校企双方合作的需求和意愿不同
        3.5.1 校企合作培养还未成为企业人才配置主要途径
        3.5.2 在导向作用发挥上企业意愿不如院校需求迫切
        3.5.3 在人财物等条件上企业意愿与院校需求不对等
        3.5.4 在协作作用发挥上企业意愿与院校需求有差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基本蕴涵
    4.1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演化及主要性质
        4.1.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单一到多元
        4.1.2 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异质且综合
        4.1.3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多重分析视角
    4.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内涵
        4.2.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基本要素
        4.2.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效益和正义的统一
        4.2.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道德和利益的要求
    4.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生成
        4.3.1 权利赋予:政府法律政策推动
        4.3.2 动力激发:企业经济利益契合
        4.3.3 能力保证:独特育人资源支持
        4.3.4 空间拓展:院校育人需求拉动
        4.3.5 路径保障:校企合作机制建立
    4.4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内容
        4.4.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
        4.4.2 功能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划分
        4.4.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内容的三维结构
        4.4.4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内容的有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培养质量确认与反馈的导向责任
    5.1 需求导向:规约培养目标确定
        5.1.1 企业需求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性
        5.1.2 课程目标确定与企业需求传导
    5.2 标准导向:影响课程标准制订
        5.2.1 企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契合性
        5.2.2 课程标准制订与企业标准转换
    5.3 评价导向:促进课程完善创新
        5.3.1 企业反馈与课程评价的精准性
        5.3.2 企业评价促进课程的持续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技能积累与提供的供给责任
    6.1 智能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内容
        6.1.1 智能形态技术技能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
        6.1.2 课程内容选择与智能形态技术技能转化
    6.2 实体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资源
        6.2.1 实体形态技术技能与课程资源的多样性
        6.2.2 课程资源建设与实体形态技术技能支持
    6.3 工艺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实施
        6.3.1 工艺形态技术技能与教学过程的互补性
        6.3.2 课程实施过程与工艺形态技术技能嵌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专业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协作责任
    7.1 辅助性协作:专业理论课程
        7.1.1 参与需求调研及分析
        7.1.2 协助目标确立及细化
        7.1.3 论证实施方案及条件
    7.2 主导性协作:专业实践课程
        7.2.1 工作任务选择与提供
        7.2.2 实习实训实施与管理
        7.2.3 技术咨询与产品提供
    7.3 对等性协作:理实融合课程
        7.3.1 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
        7.3.2 工学交替实施与管理
        7.3.3 教材研发与资源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履责的主要条件
    8.1 履责意愿: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8.1.1 激发企业履责的内在动力
        8.1.2 协同企业履责的外部力量
        8.1.3 增强企业履责的基础能力
    8.2 履责管理: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8.2.1 构建基于法定性契约的校企合作机制
        8.2.2 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连接作用
        8.2.3 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走向课程治理
        8.2.4 建立有效的责任履行评价与激励制度
    8.3 履责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8.3.1 推动劳动力市场环境的优化
        8.3.2 引导文化环境的认同与接纳
    8.4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的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之处
    研究存在的不足
    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4)M公司企业大学培训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2 相关概念与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企业大学
        2.1.2 培训
        2.1.3 培训体系
    2.2 相关理论综述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学习型组织理论
        2.2.3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3 M公司培训体系存在的问题
    3.1 M公司概况
        3.1.1 M公司发展状况
        3.1.2 M公司组织结构
        3.1.3 M公司人力资源情况分析
    3.2 M公司培训问题调查
        3.2.1 问卷设计的目的
        3.2.2 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3.3 培训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
        3.3.1 内部课程开发乏力
        3.3.2 讲师队伍力量薄弱
        3.3.3 公司员工培训认可度低
        3.3.4 培训管理机制不规范
4 M公司企业大学培训体系设计
    4.1 M公司企业大学课程体系设计
        4.1.1 培训需求的分析
        4.1.2 培训课程的开发
        4.1.3 培训课程体系建立
    4.2 M公司企业大学师资体系设计
        4.2.1 内部讲师队伍建设
        4.2.2 外部讲师队伍建设
    4.3 M公司企业大学评估及反馈体系设计
        4.3.1 培训效果评估
        4.3.2 综合性成效评估
    4.4 M公司企业大学培训管理体系设计
        4.4.1 培训基础管理
        4.4.2 培训管理制度
5 M公司企业大学培训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M公司组织保障措施
        5.1.1 企业政策流程保障
        5.1.2 企业大学后勤保障
    5.2 M公司的效果保障措施
        5.2.1 培训成本控制措施
        5.2.2 培训收益最大化措施
    5.3 M公司的制度保障措施
        5.3.1 前期需求保障
        5.3.2 中期过程保障
        5.3.3 后期效果保障
    5.4 M公司文化保障措施
        5.4.1 以企业文化为先导的群众基础保障
        5.4.2 加速企业文化贯彻的高层政策支持
        5.4.3 落实企业文化的基层领导支持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A 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 论
    1.1 论文名称释义与研究立意
    1.2 研究背景
        1.2.1 国外研究背景
        1.2.2 国内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4.1 职业能力内涵的相关研究
        1.4.2 职业能力结构的相关研究
        1.4.3 职业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
        1.4.4 职业能力相关研究对本研究的启示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5.2 研究的基本理论预设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内容
        1.5.5 研究方法
        1.5.6 研究的拟创新点
    1.6 核心概念界定
        1.6.1 职业能力
        1.6.2 高等职业教育
        1.6.3 企业视角
        1.6.4 高技能人才
第二章 基于企业视角的职业能力概念框架
    2.1 基于企业视角的职业能力概念框架提出的依据
        2.1.1 职业能力的概念意蕴
        2.1.2 企业的职业能力诉求
    2.2 基于企业视角的职业能力概念框架的构建
        2.2.1 概念界定
        2.2.2 基本要素
        2.2.3 层次结构关系
    2.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双维度发展
        2.3.2 职业能力的横向发展:人的职业发展进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机理
    3.1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基础——工作知识
        3.1.1 工作知识的类型
        3.1.2 工作知识的特性
        3.1.3 基于企业组织形态的知识能力
    3.2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途径——企业学习
        3.2.1 企业学习的类型
        3.2.2 企业学习的“干中学”机理
    3.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
        3.3.1 基于能力形态的职业能力形成过程
        3.3.2 基于能力阶段的职业能力形成过程
        3.3.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过程的特征
    3.4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3.4.1 宏观产业层面对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
        3.4.2 微观企业层面对职业能力形成的影响
        3.4.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企业影响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规划
    4.1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路径的提出
        4.1.1 基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技能均衡路线
        4.1.2 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的适切性选择
        4.1.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设计
    4.2 职业能力培养的纵向高移化路径
        4.2.1 职业能力培养纵向高移化路径的必要性
        4.2.2 职业能力培养纵向高移化路径的困境
        4.2.4 职业能力培养纵向高移化路径的实现策略
    4.3 职业能力培养的横向产学研一体化路径
        4.3.1 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必要性
        4.3.2 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目标体系
        4.3.3 产学研一体化路径的主体性活动
        4.3.4 产学研一体化系统构建
    4.4 职业能力培养横向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
        4.4.1 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4.4.2 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困境归因
        4.4.3 校企文化一体化路径的实现策略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共同体模式
    5.1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提出
        5.1.1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提出与界定
        5.1.2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基本原则
    5.2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组织结构
        5.2.1 主体节点
        5.2.2 结构性关系
        5.2.3 运行系统
    5.3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动力基础
        5.3.1 源于需求与利益的动力基础分析
        5.3.2 公共关系与教育资源的动力基础构建
    5.4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保障条件
        5.4.1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观念意识保障
        5.4.2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政策法规保障
        5.4.3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经费筹措保障
    5.5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教学系统
        5.5.1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计划的制定
        5.5.2 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结构合理化完善
        5.5.3 校企技术交流导向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5.6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评价机制
        5.6.1 职业能力培养评价机制的问题归因
        5.6.2 来自第四代评价理论的启示
        5.6.3 校企共同体模式的评价机制设计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基于企业视角的职业能力概念框架
        6.1.2 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形成机理
        6.1.3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规划
        6.1.4 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校企共同体模式
    6.2 研究的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高职院校毕业生跟踪调查表
    附录二:高技能人才访谈提纲
    附录三: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要素问卷调查
科研成果情况说明
致谢

(6)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职业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研究论述
        (一) 教育在阶层中的作用 功能主义与冲突理论的歧见
        (二) 职业教育 阶层再制还是劳动力提升
        (三) 职业技术分层 产业工人在生产关系中的位置
    三、 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理论概念与研究方法
    一、 理论概念
        (一) 教育的阶级再生产理论
        (二) 劳动过程理论
        (三) 核心概念
    二、 研究内容
        (一)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二) 研究方法与调查对象说明
第三章 国家产业政策与农村家庭劳动方式、中职教育的选择
    一、 农业劳动方式向工业劳动方式转化
        (一) 农村劳动力农业劳动方式的维系
        (二) 农村劳动力转向工业劳动用工的机会
    二、 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村家庭职业教育选择
        (一) 工业化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
        (二) 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家庭的影响层面
    三、 农村家庭子女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具体选择
        (一) 考试制度
        (二) 社会选择
        (三) 分流的反应
    四、 小结
第四章 中职教育 中职校工(生)的初次整合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
        (一) 两类不同意愿的学生
        (二) 各自专业的技术训导
        (三) 与工厂有关的知识技术训导
    二、 职业个性品质训导
        (一) 中职学校的时空控制
        (二) 纪律约束中的个性品质
        (三) 规范内化中的个性品质
    三、 职业教育成层意识训导
        (一) 学校的成层文化
        (二) 中职校生成层认同意识
        (三) 中职校生成层抵制意识
    四、 小结
第五章 职校到工厂 中职校工(生)初次整合后的分配
    一、 职业资格与顶岗实习
        (一) 职业资格空间
        (二) 实习与顶岗实习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与劳动力市场
        (一)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背景
        (二) 杭州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劳动力市场
    三、 中职校工(生)劳动力“符应”分配机制
        (一) 初职的符应分配机制
        (二) 符应分配机制产生的认同与抵制
    四、 小结
第六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 中职校工(生)的再次整合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组织控制结构与中职校工(生)的定位
        (一)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劳动分工与等级
        (二) 下沙制造业工厂的时空控制
        (三) 中职校工(生)在下沙各类制造业企业中的职业层次与变动依据
    二、 制造业工厂职业知识技术再训导
        (一)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的推动力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二) 职业知识技术训导论的途径与中职校工(生)的选择
    三、 制造业工厂个性品质再训导
        (一) 以工厂纪律为基础的规则定向再训导
        (二) 以工厂考核为指向的规范内化再训导
    四、 小结
第七章 制造业工厂制度的延伸 国家意识形态下的中职校工(生)向产业工人阶层的转变
    一、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工厂制度(体制)的变迁与中职校工(生)的认识
        (一) 制造业工厂内部层面的问题
        (二) 制造业工厂外部层面的问题
    二、 下沙开发区制造业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与阶层意识
        (一) 中职校工(生)的职业流动
        (二) 中职校工(生)的阶层意识
    三、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 主要结论
    二、 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成果
后记

(7)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软件服务外包与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1 软件服务外包相关理论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知识密集型产业理论
    2.2 人力资源开发相关理论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学习型组织理论
    2.3 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与该产业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特质研究
    3.1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特征
    3.2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特殊性
        3.2.1 熟悉日本文化与背景
        3.2.2 日语会话与沟通能力
        3.2.3 缜密日式文档管理体系
        3.2.4 严格质量管理体系
        3.2.5 合理金字塔型人才结构层次
        3.2.6 明晰中日软件相关法律法规
    3.3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特质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供求现状分析
    4.1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铃理现状
        4.1.1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短缺
        4.1.2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结构不合理
        4.1.3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质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4.1.4 对日软件外包人才流动率高
    4.2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的需求与供给分析
        4.2.1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需求分析
        4.2.2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4.3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供需矛盾与趋势分析
        4.3.1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
        4.3.2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的趋势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5.1 构建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人才招募战略
        5.1.1 劳动市场信号发送和筛选理论
        5.1.2 人才招募战略
    5.2 实施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战略
        5.2.1 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
        5.2.2 培训机构对人才的培养
        5.2.3 企业自身对人才的培养
    5.3 采取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人才流动控制战略
        5.3.1 劳动市场搜寻和匹配理论
        5.3.2 人才流动性较高原因
        5.3.3 人才流失控制措施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 印度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
        (二) 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三) 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四) 对已有文献的评价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 研究重点
        (二) 研究难点
        (三)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隐性到显性: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一、宗教特性:近代以前印度教育的发展及演进
        (一) 古代印度的教育
        (二) 中世纪印度的教育
    二、宗教性到世俗性:近代殖民地时期的印度教育
    三、隐性到显性: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 萌芽时期:殖民地时期印度的工程技术教育
        (二) 初步发展阶段:独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工程技术教育
        (三) 完善阶段:80年代末以来的工程技术教育
    四、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 层级分明:印度工程技术教育机构的类型
        (二) 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规模
        (三) 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质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印度工程技术教育的特征
    一、工程技术教育的国家性
    二、工程技术教育机构的多样性
        (一)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并行
        (二) 学位教育与学历教育共存
    三、工程技术教育管理结构的分权性
        (一) 政治体制的民主分权性
        (二) 工程技术教育的独特管理体制
    四、人才培养体系的独特性
        (一) 严苛的招生选拔制度
        (二) 多元的专业与课程体系设置
        (三) 工程技术教育的国际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技术教育教育的失衡性发展
        (一) 工程技术教育质量两级分化严重
        (二) 学位结构不平衡
        (三) 教育机构地区性分布数量的不平衡
    二、工程技术教育系统师资整体性紧缺
        (一) 孟买理工学院师资情况
        (二) 苏拉特国立技术学院师资情况
        (三) 麦力普技术学院师资情况
    三、管理体制缺乏灵活性
        (一) 高等教育附属制在印度产生的背景
        (二) 高等教育附属制度的发展
        (三) 高等教育附属制度的现状
        (四) 工程技术教育领域附属制所带来的影响
    四、工程技术教育领域失业与人才外流问题严重
        (一) 工程技术教育领域毕业生就业状况
        (二) 人才外流情况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的动力机制
    一、国家因素:内驱动力
        (一) 国家因素对工程技术教育的影响
        (二) 政府的调控
        (三) 政策的引导
    二、市场因素:显性动力
        (一) 私立工程技术教育与市场关系密切
        (二) 私立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的市场供求因素
    三、高等教育系统:隐性动力
        (一) 高等教育系统与工程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 普通高等教育对专业高等教育的影响
    四、国家、市场与高教系统三者形成的动力机制
        (一) 国家、市场与高教系统学术三角
        (二) 三重螺旋模型中的国家、市场与高教系统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建立多元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二、寻求全面的教育政策支持
    三、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
    四、建设合理有序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
    五、高等教育的学术性与职业性并重
    六、引入分权式民主化管理体制
    七、私立教育与公立教育的并行
    八、促进国家、市场与高等教育系统三螺旋的共同上升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及参加的课题

(9)何日破茧成蝶?——IT教育培养模式的困境与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人才短缺和错位——中国IT产业发展的瓶颈
问题与挑战高等院校IT人才教育培养的模式急待破冰
    1.教育定位不准确, 专业方向不够明确
    2.IT教学内容落后, 知识老化
    3.忽视IT技术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动手能力差
    4.高校专业设置与需求错位严重
    5.教学力量薄弱, 难为无米之炊
走出“闭门教育”, 建立最切合我国IT人才培养的实用型模式
    1.构建“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 生产“即插即用”的毕业生
    2.重视“软件蓝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构筑坚实的IT产业之路
    3.紧跟IT最新技术, 重划专业课程, 创建体现能力的考试与认证体系
    4.构建丰富有效的互动教学方式, 让办学主体社会化、多元化、国际化
辩证地看待目前我国IT人才教育培养模式

(10)论复合型IT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1. 改革传统的IT人才培养模式, 势在必行
2.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3. 走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办学模式
4. 重视IT专业技能认证考试
5. 结束语

四、试析我国IT业人力资源与“软件蓝领”教育培养模式的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研究[D]. 夏之晨. 苏州大学, 2020(06)
  • [2]供给侧改革视域下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 ——以江苏省13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D]. 汤颖. 南京邮电大学, 2019(02)
  • [3]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D]. 黄晓玲. 天津大学, 2019(06)
  • [4]M公司企业大学培训体系构建研究[D]. 于峥.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5]基于企业视角的高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 张弛. 天津大学, 2014(11)
  • [6]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 ——一项对H市XS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职校工(生)的研究[D]. 严霄云. 上海大学, 2013(05)
  • [7]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 张仙敏. 大连交通大学, 2013(07)
  • [8]印度工程技术教育发展研究[D]. 刘筱. 西南大学, 2012(05)
  • [9]何日破茧成蝶?——IT教育培养模式的困境与突破[J]. 吴勇毅,许金水. 软件工程师, 2011(07)
  • [10]论复合型IT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 钟杨俊,方旺盛. 科技信息, 2011(16)

标签:;  ;  ;  ;  ;  

我国IT产业人力资源建设与“软件蓝领”教育培训模式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