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再生胶行业一些问题的思考

关于再生胶行业一些问题的思考

一、对再生胶行业一些问题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罗海涛[1](2020)在《废弃混凝土-废砖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建筑垃圾的产出规模不断增长、存量日益增加,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城市垃圾源,是考验诸多城市绿色发展的新难题。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粘土砖是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的主体,以钙和硅的氧化物为主要化学成分,可以作为钙质原料和硅质原料用于生产再生蒸压硅酸盐材料及制品。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是把建筑垃圾作为硅酸盐材料及制品的硅质原料或骨料,额外添加石灰、水泥等钙质原料,没有充分利用废弃混凝土中的钙质组分。在课题组前期利用废弃混凝土水热合成硅酸盐材料的研究基础上,本论文从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的实际组成出发,以不同混合比例的废弃混凝土和废砖混合料为主要原料,煅烧释放废弃混凝土中的有效钙,再通过水热合成制备再生硅酸盐材料。本论文研究可以实现废弃混凝土和废砖的全组分资源化再生利用,减少硅酸盐材料及制品生产过程中对天然石灰岩和粘土等矿产资源的消耗,为我国建筑垃圾的高附加值再生利用提供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的技术途径。本论文需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以减少能源消耗为目标,明确不同混合比例的废弃混凝土-废砖混合料适宜的煅烧制度;以优化材料性能为目标,明确再生硅酸盐材料适宜的配料方案和蒸压制度。基于上述问题,本论文首先对不同混合比例的废弃混凝土-废砖混合料进行煅烧处理,通过热重分析和化学测试等方法,研究不同煅烧温度下煅烧产物中CaO含量和CaO活性,确定最佳煅烧制度;进一步,改变配料比、外加剂种类(NaOH、KOH、Na2SiO3·9H2O、Na2CO3、CaCl2、Na2SO?、C4H14MnO8·4H2O、SrCl2·6H2O)和掺量、蒸压压力和保温时间,通过抗压强度测试、孔溶液碱度测试、耐水性试验、XRD分析、热重分析、耐久性试验等方法,研究水热合成材料的微观组成、结构和综合性能,确定适宜的配料方案和蒸压制度。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为:(1)由热重测试数据表明,纯废弃混凝土的最终分解温度约为840℃,烧失量为28.24%;纯废弃粘土砖烧失量仅为0.75%,几乎不存在热分解和晶型转变;对比其他比例试样,发现质量百分比60%废弃混凝土和40%废弃粘土砖组试样的分解温度约为830℃,相较于纯废弃混凝土降低10℃;以煅烧产物中氧化钙含量与活性为评价指标,60%废弃混凝土和40%废弃粘土砖组煅烧产物试样的氧化钙含量为12.20%、活性指数消化速率20s,最高消化温度为32℃。综合考虑各评价指标,选定60%废弃混凝土和40%废弃粘土砖组低温煅烧产物试样作为后续生产原料。(2)采取废弃混凝土-废砖煅烧产物作为再生硅酸盐材料的主要硅质原料和钙质原料,掺CaO组压制成型后的试件出现明显开裂现象,蒸压后的试件松散、无法成型。掺Ca(OH)2组压制成型后的试件表面较平整、开裂很少,蒸压后的试件棱角分明、平整,基本没有开裂。试件颜色明显比掺CaO组浅,显水化产物的灰白色。(3)采用C/S为0.7、0.9、1.1三个比例,选取0.10、0.15、0.20、0.25四个水固比,在1.5MPa、203℃、4h的蒸压制度下能够获得强度较高的再生硅酸盐材料。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水固比的增大,蒸压试件抗压强度总体显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确定3种不同钙硅比试样采用的最佳水固比为0.20。(4)钙硅比对低蒸压强度制度下的试件抗压强度影响不大,强度变化范围较小。而对高蒸压强度制度下的试件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蒸压保温制度对各种钙硅比试件的影响各有不同。(6)NaOH和KOH对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煅烧产物的激发效果显着。但碱性外加剂也存在最佳掺量,掺量过高会对生成产物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使蒸压试件强度倒缩。NaOH溶液对蒸压试件的激发效果比KOH溶液好。其他外加剂对蒸压试件的激发效果较差。(7)XRD图谱可表征水固比、钙硅比、蒸压制度、外加剂等因素对再生硅酸盐材料矿物组成的影响。(8)本论文试验条件下,蒸压制度和钙硅比对蒸压试件pH值有一定的影响;各组试件的软化系数介于71.83%至85.06%之间;对蒸压试件的耐久性测试显示:试件石灰爆裂测试结果良好。耐酸侵蚀性能测试中,各组试件的强度比值均低于1,说明酸溶液会加速对蒸压试件的侵蚀。耐硫酸盐侵蚀性能测试中,大部分试件的强度比值均大于1。说明硫酸盐对蒸压试件的侵蚀作用很小;试件满足《蒸压粉煤灰砖》(JC/T239-2014)中15次和25次冻融循环后强度与质量损失率标准;蒸压试件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

王若飞[2](2020)在《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房屋、交通规模、改建规模及拆除不断扩大,伴随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处理问题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我国建筑垃圾管理起步较晚,建筑垃圾相关行业发展慢,且处置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处置模式。因此,建立系统化的建筑垃圾处置模式是形势所需。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两个部分对建筑垃圾处置体系进行了如下研究。首先分析我国建筑垃圾现有的分类模式,发现最大的问题是分类不够细化,合理的分类模式对后续运输、处置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在现有的分类基础上提出二级分类方式,主要分为金属类、有机类、无机非金属类和有毒类,拆除垃圾、装修垃圾和工程垃圾在二级子分类的基础上,细化至二级亚类。另外根据受污染程度,对建筑垃圾中的木材分类单独研究。结合对建筑垃圾处置和资源化方式研究,提出了建筑垃圾分类投放、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体系。其次根据测定的化学成分及矿物成分,发现:不同地区工程渣土之间矿物成分及含量差距较大;同一地区不同土层渣土的矿物成分含量存在变化;同一渣土处理前后矿物成分的含量发生变化,石英含量变化最大;不同用途的混凝土矿物成分及含量均存在差异。测定建筑垃圾的环境指标,对于超标的建筑垃圾,必须进行污染修复后进行处置。分析建筑垃圾环境属性,并以陶粒和硫酸盐水泥为例,分析不同建筑垃圾作为两种建材原料的可行性,发现仅有部分建筑垃圾是符合要求的。然后根据我国现有的环境标准和建筑材料标准,提出建筑垃圾发生源、建筑垃圾堆填场地周围环境进行环境监测指标及限值,主要包括重金属、甲醛等有机物,确保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的环境安全性。提出的关于再生产品的质量指标和限定值,确保产品出厂时的安全性。最终以宁波高架桥工程为例,研究该工程不同阶段建筑垃圾的产废特点,估算建筑垃圾产量,提出该工程建筑垃圾的分类方案、监测方案、处置方案,降低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建筑垃圾处置体系设计阶段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本文提出的以分类体系、监测体系、资源化分析体系构建的建筑垃圾全过程处置体系,为建筑垃圾管理方面提供了系统性的参考。

李威[3](2020)在《XSY有限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顾我国近四十年来的改革开放发展历程,我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沿用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模式促使我国仅用三四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两百年才能走完的路,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带来了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资源枯竭、废弃资源围城、水土污染、雾霾频发等突出环境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我们必须摒弃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在此背景下,循环经济概念于20世纪90年代末进入我国,被各界广泛认同,并进一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XSY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综合利用。公司废旧物资回收在兰州市回收行业占有主导地位。公司经过5年发展,已形成了废纸再造、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等多方面的核心业务领域,并拥有完善回收网络体系。随着当前经济形势与政策的变化,行业竞争加剧,公司发展也面临着企业融资造成股权混乱问题、企业内部产业物质循环问题、企业核心竞争力回收网络瓶颈问题、企业管理水平滞后等主要问题。本文以循环经济理论与管理学知识为指导,运用企业环境分析法对XSY有公司发展现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行业政策、行业特征的宏观分析及同类公司对比的微观分析,明确行业发展前景良好,解析了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找准公司在西北地区市场领先的定位,明确公司在竞争日益加剧的行业市场中存在的回收优势和技术劣势,未来可能遇到被龙头企业兼并的生存危机,成为西北五省遥遥领先的霸主地位挑战机遇,为解决公司发展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对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运用相关管理学知识提出应对策略。从融资,到项目资源整合,从回收网络拓展,到企业文化建设,层层递进,逐步逐层解决公司发展问题。以项目融资或融资租赁模式为主,一个项目一个种模式,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增强企业协同发展能力;以公司项目的循环产业链模式为基础,运用产业链资源整理策略,布局二手车交易市场网点,打造闭合产业链条及高利润产品再造产业,实现产业与利润的双重效益;通过滚雪球等多种市场拓展模式开拓目标市场区域,将公司回收体系逐步由甘肃若干地区向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区进行回收模式及业务区域双重开拓。最后,利用知识管理与文化建设并行的策略,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建立良好的制度体系。为保障策略的实施,在人力、财力、物资、宣传等多个方面进行保障,为应对策略的实施保驾护航。

陈思[4](2020)在《以重钙粉、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橡胶加工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橡胶是一种具有弹性的材料,其制品被投入使用加工业、交通业和日用必需品等各个方面。其中再生胶是一种循环利用的低端橡胶,与生胶混合利用或单独加工制得橡胶制品价格低廉,胶料的性能较好,但仍然需要加入白炭黑、轻钙粉、重钙粉、陶土等填充剂,更好的发挥出胶料的的性能与价值。其中重钙粉和陶土成本较低,与胶料结合性较差,对胶料力学性能改善程度有限,因此本文对重钙粉进行表面改进,使其与橡胶融合性能更好,能够发挥出更好的补强性能。重钙粉表面有极易与水发生水合反应的不饱和Ca2+和CO32-,使重钙颗粒表面含有羟基,表面亲水,与高分子橡胶基体相容性差,补强效果不理想。为了克服重钙粉自身的缺点,本文提出对重钙粉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及包覆处理,实验表明:在采用湿法改性处理的重钙粉填充到天然胶过程中,四乙基溴化铵改性重钙粉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再生胶料,填充量为20份时,其硬度、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分别为55A、7.76MPa、365.94%。制备胶料力学性能优于未改性重钙粉胶料,与轻钙粉的补强效果相比,除了其断裂伸长率稍低,其它力学性能优于轻钙粉,接近白炭黑;改性重钙粉对工业再生胶的补强性较好,可应用到工业生产;在10%包覆比例下,包覆重钙粉表面性质、复合天然胶料的抗拉强度及断裂伸长率较相同填充量下未包覆重钙粉均有所明显提高。当填充量达到15份时,再生胶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为分别为7.05MPa,270.8%,力学性能达到最佳,但未达到改性重钙粉的补强性能;包覆重钙粉的老化后,力学性能变化不太明显,其耐老性有所增强。另外,北票当地油页岩储量丰富,含油率约为5%,经过干馏炉提取页岩油后产生的灰渣量很大,会引起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由于页岩灰颗粒分布较宽,疏松多孔,具有良好的活性,本文提出采用表面改性处理页岩灰,制备成流动性较好的填充剂,满足各类橡胶制品的需要。实验表明: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天然胶料抗拉强度随页岩灰目数增加而增强;在不同改性剂改性的页岩灰中,经1%CTAB改性的页岩灰与其他改性页岩灰相比活化度提高了15倍,在硫化加工过程中也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硫化速度较快、加工时间较短、生产效率高的特点;页岩灰填充到再生胶的拉伸数据对比发现,页岩灰补强填充效果优于轻钙粉,重钙粉,与改性重钙相当,低于白炭黑;在3:1、1:1、1:3三种复配比下,配制页岩灰与白炭黑作为填充剂分别填充天然橡胶,发现硫化时间能够比纯用白炭黑缩短,性能也能维持在较高水平,耐老化性能较好。

郭静[5](2020)在《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的政府补贴对再生水回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水是人类发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全球水环境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找到水资源的替代产品,已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多以发展新兴水资源的方式辅助传统的水资源,废污水处理回收再利用是现阶段新兴水资源发展的重要一环,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得到企业界、学术界以及政府部门的认可,而政府环境规制是推进再生水回用发展的重要政策,深入分析政府的不同补贴政策对再生水回用的价格和市场需求量等重要因素的的影响至关重要。政府运用其政策制定、法律约束、行政管理等特殊手段制定经济政策时也应考虑到再生水回用蕴含着的极大的生态环境效益。文章首先在梳理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再生水补贴政策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再生水企业和用户对再生水生产和回用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以企业自主经营和再生水市场定价为前提,分别建立政府直接补贴再生水企业、政府直接补贴再生水用户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比较分析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和不考虑生态环境效益两种情况下,政府的不同补贴政策对再生水价格和市场需求量的影响,以及相关参数变化对再生水企业收益及社会总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1)当政府直接补贴再生水用户时,补贴率越大,再生水的市场价格越高,而再生水的市场占有量随着补贴率的提高而提高,自来水的市场占有率降低。在再生水接受程度较低,再生水企业生产成本降低和自来水价格提高时,政府应通过控制再生水和自来水的市场价格差异,引导更多的用户使用再生水。(2)当政府直接补贴再生水企业情况下,补贴额与再生水价格呈负相关,与再生水需求量呈正相关。再生水生产成本增加和居民对再生水的接受度提升,均会提高再生水的市场价格,缩小自来水与再生水之间的价格差异,此时政府应加大补贴力度。(3)单位再生水生态环境效益增大时,政府将相应的提高补贴率。文章利用生态环境效益指标体系测算出西安市再生水扩建项目再生水利用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达到1.92亿,单位再生水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v(28)22.0,生态环境效益约为其资源收益的1.7倍,说明生态环境效益的存在将会影响再生水回用程度。(4)通过数值模拟得到两种补贴方式下各变量的均衡解,并且发现两种激励政策下,价格与社会总效益的变化趋势相同,且社会总效益的均衡解一致。

随志博[6](2020)在《生态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又称ECC,是一种具有优异的拉伸变形性能和弯曲韧性的新型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由于制备ECC所用日本进口聚乙烯醇纤维(PVA)和磨细石英砂的高昂材料成本,使其在国内工程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及老城改造的相继铺开,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烧结砖等固体建筑垃圾。目前,这些废混凝土和废烧结砖大部分都是未经处理,采用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运到郊外或乡村进行处理,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时在清运和堆放过程中产生散落和扬尘等问题,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以资源再利用和降低成本推动ECC在国内大面积推广应用为目标,选用粒径小于300μm且经级配优选的再生砖和再生砼微粉代替磨细石英砂制备具有绿色化、低成本特性的生态型PVA-ECC(简称生态型ECC,ECO-ECC),不仅合理利用了固体废弃物、能耗低,且性能优良。通过改变取代量和微粉占比、水胶比、粉煤灰掺量、PVA纤维掺量及养护龄期的方式,以抗压、抗折、四点弯曲和单轴拉伸性能为主要考察指标,研究ECO-ECC的性能。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再生微粉取代石英砂时,随取代石英砂量的增加,ECO-ECC的弯曲跨中挠度和极限拉应变逐渐增大。在同一取代率下,随再生混凝土微粉占比的增加,极限抗拉强度和极限抗弯强度逐渐增强,但极限拉应变和极限挠度在逐渐降低。通过试验得到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显着的应变硬化特性的ECO-ECC,结合本文的“绿色”与“砖、混凝土混合”主题,选择较优的取代量和微粉占比(100%:50%,50%)进行影响因素试验。(2)ECO-ECC在单轴拉伸荷载下极限拉应变可达1.3%以上,拉伸试验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延性,并伴随多缝开裂和应变硬化现象。ECO-ECC的各个拉伸性能指标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PVA纤维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变化而不同,水胶比在0.33~0.39、粉煤灰掺量在35%~60%和PVA纤维掺量在1.5%~2%的ECO-ECC 28d拉伸应变硬化效果极佳。(3)ECO-ECC在四点弯曲荷载下极限跨中挠度在21.63 mm~57.81 mm,ECO-ECC弯曲性能指标随水胶比、粉煤灰掺量、PVA纤维掺量和养护龄期的变化而波动,水胶比在0.33以上、粉煤灰掺量在30%以上和PVA纤维掺量在1.5%以上的ECO-ECC28d弯曲跨中挠度均能达到35 mm以上,具有良好的韧性。(4)ECO-ECC的28d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随水胶比的增大而降低,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降低,随PVA纤维掺量的增大而增大;ECO-ECC的抗压强度与抗折强度,随养护龄期的增大而增大。

王竟成[7](2020)在《废橡胶与锡铁矿耦合焙烧过程中锡的脱除与橡胶热解交互作用行为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西南地区有许多复杂含锡铁矿石资源,这些含锡铁矿石经过传统的重选工艺处理后,含锡铁精矿中的铁含量高达60 wt%,而锡的含量约为0.3-0.8 wt%,若能运用合适方法含锡铁精矿中的锡脱除回收,既能解决铁矿石紧缺的问题,又能实现有价金属的回收。由于每年生产大量废旧轮胎,全球范围内都在研究有效地处理废轮胎的方法。考虑到废轮胎橡胶在热解过程中释放出(C1-C4碳氢化合物),H2S,SO2和COS气体,它们可以还原并硫化Sn O2成为Sn S。本文提出了一种在N2气体中用废轮胎橡胶焙烧含锡铁精矿的新方法,用于从含锡铁精矿中分离出Sn。研究了焙烧温度,废旧轮胎橡胶添加量和焙烧时间等工艺参数对锡分离率的影响。同时对含锡铁精矿与废轮胎橡胶共同焙烧时,硫、锡、铁的交互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含锡铁精矿中铁、锡赋存物相主要为Fe3O4和Sn O2。废轮胎橡胶在实验中作为还原剂和硫化剂。研究结果表明锡挥发率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次,含锡铁精矿中Sn O2能被焙烧过程中的CO还原成Sn,后被SO2和COS硫化成Sn S挥发,剩余少量的Sn以Fe-Sn合金的形式残留在焙烧底物中。然而,过多的废轮胎橡胶加入量会导致金属铁的生成,从而促进Fe-Sn合金的生成,不利于铁、锡分离。焙烧温度的影响同样重要,在超过1000℃的焙烧温度下形成Fe-Sn合金,并且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形成的Fe-Sn合金中的Sn含量降低,导致Fe-Sn合金中Sn的硫化挥发将受到限制。在最优条件即焙烧温度为1000°C、焙烧时间为60分钟、废轮胎橡胶添加量为20 wt%以及氮气流量为100 m L/min下,含锡铁精矿中铁物相仅被还原成Fe O,同时,锡以挥发物形式挥发,底物中锡含量降至0.062 wt%。为了进一步研究脱锡过程中的废轮胎热解行为,对实验过程中的热解产物产率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反应温度的升高会使气体组分增加,但会降低固体和石油馏分的产率。含锡铁精矿中由于其含有大量Fe3O4,使得废轮胎热解气体产物中CH4和H2的含量降低,油中的C/H比和热值降低,但会促进焦炭中的含硫物质挥发,进而硫化含锡铁精矿中的锡,使其挥发脱出,并且实现了对焦炭的直接利用。而含锡铁精矿脉石中的Ca O-Mg O能阻止碳氢化合物形成稳定的化学结构,加速碳氢化合物的降解,使其更容易解离。因此含锡铁精矿中的脉石可以提高热解油和可燃气体的收率,并进一步提高热解油质量。

张京旭[8](2020)在《废弃橡胶及再生砖混细骨料在人行道路面层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再生骨料主要由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砖组成,其中砖含量为30%~50%左右,混凝土含量为40%~60%。由于砖混再生骨料吸水率高、强度低等缺陷,大大限制了其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性能,将橡胶颗粒掺入到混凝土或砂浆中,可以提高其耐磨性能,改善其韧性、收缩性和抗冻性。因此,将废弃橡胶颗粒和再生骨料协同处理进行资源化利用研究具有一定创新性。本论文研究了再生砖混细骨料与废弃橡胶颗粒作为人行道路面层材料的资源化再利用。首先对试验原材料进行吸水率、表观密度、压碎指标、颗粒级配等基本性能测试,然后将橡胶颗粒等体积替换不同比例的再生骨料,制备不同水灰比的全再生砂浆,对其进行和易性、强度、收缩性、抗渗性、抗冻性试验,通过橡胶颗粒和再生骨料的亲水性试验,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橡胶颗粒的表观形貌,并结合全再生砂浆的破坏形态,分析橡胶颗粒对全再生砂浆各技术性能影响的机理,最后建立掺橡胶颗粒的全再生砂浆抗压强度数学模型。主要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1)再生砖混细骨料及废弃橡胶颗粒的基本性能。再生砖混骨料的表观密度与压碎指标均小于天然骨料,吸水率偏高,在再生砖混细骨料中掺入橡胶颗粒,再生骨料的压碎指标随橡胶掺量增加逐渐下降,当橡胶掺量为3%-30%时,再生骨料由细砂逐渐转变为中砂。(2)掺橡胶颗粒的全再生砂浆技术性能。全再生砂浆的和易性随水灰比的减小降低,随橡胶掺量的增加增大。水灰比越小,全再生砂浆的表观密度和强度越大,其脆性破坏特征越明显,随橡胶掺量的增加,全再生砂浆的表观密度和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韧性破坏特征逐渐明显。水灰比越小,全再生砂浆的收缩率越小,抗渗和抗冻性能越好,橡胶颗粒的掺入改善了全再生砂浆的耐久性。当水灰比为0.8,橡胶颗粒掺量为5%时,全再生砂浆满足广场人行路面砖的强度要求。(3)橡胶颗粒对全再生砂浆技术性能的作用机理。橡胶颗粒的憎水性使其具备滚珠效应,其凹凸表面产生了引气作用。橡胶颗粒的滚珠效应和引气作用导致全再生砂浆流动性增加,其憎水性使砂浆保水性减弱。橡胶颗粒的弹性变形性能对砂浆强度产生增强作用,其憎水性及引气作用对砂浆强度产生减弱作用,故存在一个合适的橡胶颗粒掺量,对砂浆强度起到提高效果。橡胶颗粒的引气作用和憎水性增大了水的渗透阻力,提高砂浆的抗渗性。橡胶颗粒的弹性变形和引气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消散孔隙水结冰膨胀产生的内应力,对砂浆抗冻性能产生明显改善作用。(4)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分别对掺入不同比例再生骨料和橡胶颗粒的天然砂浆抗压强度变化率进行回归拟合,结合本文研究成果,建立了橡胶掺量与全再生砂浆抗压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用以预测掺入橡胶颗粒后全再生砂浆的抗压强度。

权家薇,于佳雪,许君清,徐俊士,李光明[9](2019)在《废轮胎的资源化回收利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汽车工业发展带来轮胎生产的大幅提升和废旧轮胎回收管理问题的日益突显。本文阐述目前我国废轮胎的资源环境问题,包括橡胶资源的供需矛盾以及废轮胎的"黑色污染"和处置不当带来的环境风险,分析比较目前废轮胎回收利用的几种方式,指出热裂解技术是目前废轮胎高值化以及完全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手段,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环保价值。

郭远新[10](2018)在《基于再生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作为一种绿色的建筑材料,可推动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是建材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因建筑垃圾的来源广泛、成分复杂、多种组分有效分离困难,导致采用传统骨料生产工艺制备的再生骨料品质低且波动性大,利用其制备的再生混凝土性能低下且稳定性差,严重制约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品的推广与应用。为了提升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的质量,拓宽其应用领域,亟待解决再生骨料品质控制技术和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等基础科学问题。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8270)的资助下,以试验研究为基础,运用数值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再生骨料性能提升与质量控制技术、再生骨料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全系列再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再生细骨料混凝土和双掺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通过对废弃混凝土原料所制备的简单破碎再生骨料分别进行物理强化、化学强化和复合强化处理,系统研究多种强化技术对再生骨料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根据不同强化技术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效果,优选出再生骨料的强化技术;以不同强化处理后的再生骨料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再生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以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为参考,考虑再生骨料的不同使用状态,确定适用于再生混凝土的用水量原则和胶水比原则,提出了再生混凝土的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基于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结果,建立了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在内的再生混凝土用水量公式和强度公式,进而提出了再生混凝土配合比高精度设计方法。(1)对比研究了再生骨料的物理强化技术、化学强化技术和复合强化技术。相比简单破碎再生骨料,物理强化主要体现在改善骨料粒形、优化颗粒级配和减小表面残余砂浆附着量;化学强化主要降低了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和再生细骨料的再生胶砂需水量比,对其他性能指标的改善效果较小;而复合强化结合两个强化技术的优势,显着提升了再生骨料的品质,对再生骨料性能的改善效果最为显着。将不同强化技术处理后的再生骨料100%取代天然骨料后制备再生混凝土,对比研究其综合性能后,择优选出适用于再生混凝土的骨料强化技术为物理强化。(2)在不同的胶凝材料用量条件下,系统探究了再生骨料的品质和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揭示了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劣化规律。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骨料的掺加对再生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再生混凝土的拌合物用水量增加、强度降低和耐久性能(抗氯离子渗透、碳化、抗冻和收缩)变差,但其3d、7d强度增长幅度较大。同时,再生混凝土的性能变化规律与再生骨料的品质优劣、再生骨料的取代率密切相关,当再生骨料的品质越高且取代率较小时,再生混凝土的性能接近于普通混凝土,反之则与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差距较大。(3)针对再生粗骨料在使用时的自然环境状态、饱和面干状态和绝干状态,引入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外加用水量、有效用水量、绝对用水量以及相对应的实际胶水比、有效胶水比、绝对胶水比等多个新概念;全面分析了再生骨料的不同使用状态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再生混凝土的用水量与再生骨料取代率之间以及强度与胶水比之间较好的线性关系,提出了适用于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有效用水量原则和绝对胶水比原则,并参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建立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基于适用于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绝对用水量原则和绝对胶水比原则,建立了再生细骨料混凝土的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4)将普通混凝土视为基相、再生骨料视为负增强相,基于复合材料理论,通过引入再生混凝土绝对用水量影响系数和再生骨料强度影响因子,提出了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公式;通过系统分析再生骨料的品质与取代率对再生混凝土工作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了再生混凝土绝对用水量影响系数、再生骨料强度影响因子和再生粗骨料吸水率/再生胶砂需水量比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基于所建立的适用范围广的再生混凝土绝对用水量公式和强度公式,最终提出了精度高的全系列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本文以再生骨料品质控制技术和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为核心研究内容,探索了再生骨料的不同强化技术,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首次分别提出了基于用水量原则、胶水比原则的再生混凝土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和基于绝对用水量公式、强度公式的再生混凝土精确配合比设计方法,对于推广再生混凝土和确保工程质量具有双重意义。

二、对再生胶行业一些问题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再生胶行业一些问题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废弃混凝土-废砖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1.2.1 国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1.2.2 国内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现状
    1.3 利用建筑垃圾制备再生硅酸盐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碳酸钙的热分解过程
    1.5 外加剂对硅酸盐材料/制品的影响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2 试验原料、方法和主要仪器
    2.1 试验原料
    2.2 试验方法
        2.2.1 废弃混凝土-废砖混合料的煅烧
        2.2.2 废弃混凝土-废砖煅烧产物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
    2.3 测试方法及试验设备
        2.3.1 测试方法
        2.3.2 试验设备
3 废弃混凝土-废砖混合料的煅烧
    3.1 废弃混凝土-废砖的热分解温度
    3.2 煅烧温度对废弃混凝土-废砖煅烧产物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4 再生硅酸盐材料的抗压强度
    4.1 概述
    4.2 水固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2.1 抗压强度
        4.2.2 XRD分析
    4.3 钙硅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3.1 抗压强度
        4.3.2 XRD分析
    4.4 蒸压压力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4.1 抗压强度
        4.4.2 XRD分析
    4.5 保温时间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5.1 抗压强度
        4.5.2 XRD分析
    4.6 外加剂对抗压强度的影响
        4.6.1 抗压强度
        4.6.2 XRD分析
    4.7 本章小结影响
5 再生硅酸盐材料的其他性能
    5.1 孔溶液碱度
    5.2 耐水性
    5.3 石灰爆裂
    5.4 耐久性
        5.4.1 抗冻性
        5.4.2 耐酸侵蚀性能
        5.4.3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5.5 耐高温性能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1.1 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煅烧分解处理
        6.1.2 废弃混凝土-废弃粘土砖煅烧产物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2)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现状
        1.3.2 国内外建筑垃圾管理相关规定
        1.3.3 国内外建筑垃圾相关专利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研究
    2.1 建筑垃圾概况
        2.1.1 建筑垃圾定义
        2.1.2 建筑垃圾的危害
        2.1.3 我国建筑垃圾产生量及处理行业变化趋势
    2.2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
        2.2.1 我国现阶段建筑垃圾分类模式
        2.2.2 目前建筑垃圾分类模式存在的问题
        2.2.3 建筑垃圾分类体系的构建
    2.3 建筑垃圾量化
    2.4 建筑垃圾现场分类
    2.5 小结
3 建筑垃圾资源属性和污染特征研究
    3.1 实验安排
        3.1.1 建筑垃圾来源
        3.1.2 仪器设备
        3.1.3 样品处理及测定
    3.2 结果分析
        3.2.1 不同组分建筑垃圾化学组成含量分析
        3.2.2 建筑垃圾物相分析
        3.2.3 建筑垃圾金属元素含量及危害分析
    3.3 讨论
        3.3.1 根据建筑垃圾化学组成的资源化路径分析
        3.3.2 根据建筑垃圾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的资源化路径分析
    3.4 小结
4 建筑垃圾处理路径
    4.1 工程渣土和工程泥浆处置方式
        4.1.1 工程渣土处置方式
        4.1.2 工程泥浆资源化利用研究
        4.1.3 工程渣土和泥浆处置体系
    4.2 建筑垃圾中金属类处置方式
        4.2.1 钢铁废料
        4.2.2 其它有色金属废料
    4.3 无机非金属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4.3.1 混凝土源化利用研究
        4.3.2 废砖块资源化研究
        4.3.3 废砂浆资源化研究
    4.4 有机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4.4.1 木材及纸壳包装等轻物质资源化研究
        4.4.2 沥青资源化
        4.4.3 其他有机垃圾资源化
    4.5 有毒有害类建筑垃圾处置方式
    4.6 二级分类下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4.7 小结
5 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监测体系
    5.1 建筑垃圾发生源监测指标
    5.2 建筑垃圾处置过程中监测指标及确定依据
        5.2.1 建筑垃圾资源化过程环境监测指标
        5.2.2 建筑垃圾堆填场地周围环境监测指标
    5.3 再生产品监测指标及确定依据
    5.4 小结
6 建筑垃圾处置体系——工程应用
    6.1 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6.2 研究工程概况
    6.3 高架桥工程建筑垃圾处置体系
        6.3.1 工程中建筑垃圾产生及分类
        6.3.2 工程中不同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及选择工艺
        6.3.3 工程中不同建筑垃圾监测指标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XSY有限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企业环境分析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5.3 调查研究法
        1.5.4 案例分析法
2 循环经济及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原则
        2.1.1 循环经济的概念提出
        2.1.2 循环经济的内涵
        2.1.3 循环经济的原则
        2.1.4 循环经济的三层次发展途径
    2.2 循环经济相关研究理论
        2.2.1 生态经济学理论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 绿色发展理念
    2.3 经济管理的相关理论
        2.3.1 融资概念及方法
        2.3.2 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
        2.3.3 目标市场拓展战略
        2.3.4 两网融合模式
        2.3.5 企业文化
3 XSY有限公司现状及发展问题
    3.1 公司简介
    3.2 XSY有限公司现状
        3.2.1 XSY有限公司股份体系
        3.2.2 XSY有限公司项目体系
        3.2.3 XSY有限公司的回收体系
    3.3 XSY有限公司发展问题
        3.3.1 XSY有限公司融资问题
        3.3.2 XSY有限公司产业项目问题
        3.3.3 XSY有限公司回收网络瓶颈问题
        3.3.4 XSY有限公司管理水平问题
4 XSY有限公司发展环境分析
    4.1 宏观环境分析
        4.1.1 循环经济产业政策
        4.1.2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4.2 微观环境分析
        4.2.1 优势
        4.2.2 劣势
        4.2.3 机遇
        4.2.4 威胁
    4.3 XSY有限公司发展环境总结
5 XSY有限公司发展问题应对策略
    5.1 XSY有限公司融资及应对策略
    5.2 XSY有限公司项目体系应对策略
    5.3 XSY有限公司回收网络体系应对策略
    5.4 XSY有限公司管理水平问题应对策略
6 公司发展保障措施
    6.1 组织保障,成立公司发展推进小组
    6.2 人才保障,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6.3 资金保障,完善财务运作能力。
    6.4 技术保障,强化技术更新
    6.5 宣传保障,营造创业干事氛围
    6.6 制度保障,强化监督落实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4)以重钙粉、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橡胶加工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橡胶简介
    1.2 重钙粉
    1.3 页岩灰
    1.4 填料表面处理
    1.5 橡胶填料的补强理论研究
    1.6 橡胶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1.7 选题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与材料分析表征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仪器
    2.3 天然胶的加工方法
    2.4 再生胶的加工方法
    2.5 力学性能测试采用标准及方法
    2.6 页岩灰的成分测定
    2.7 无机填料的改性评价表征
第三章 表面改性重钙粉作为填充剂的橡胶加工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3.1 改性试验操作步骤
    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 改性重钙粉与其他填料补强性对比
    3.4 老化拉伸性能
    3.5 改性重钙的中试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包覆重钙粉作为填充剂的橡胶性能及机理研究
    4.1 包覆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4.3 包覆重钙粉与其他填料补强性对比
    4.4 老化拉伸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页岩灰以及改性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橡胶性能及机理研究
    5.1 改性页岩灰的实验方法
    5.2 实验结果分析
    5.3 不同目数页岩灰对天然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5.4 页岩灰与其他填料补强性能对比
    5.5 页岩灰的作用机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页岩灰与白炭黑复配填充剂的橡胶性能研究
    6.1 复配填料实验过程
    6.2 补强数据分析
    6.3 老化拉伸性能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5)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的政府补贴对再生水回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生态环境效益的文献综述
        1.2.2 政府补贴的文献综述
        1.2.3 再生水回用的文献综述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再生水及其经济特性
        2.1.1 再生水的概念
        2.1.2 循环经济理论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2.2.1 环境经济学概念
        2.2.2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的内涵
        2.2.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构成
    2.3 博弈论的相关知识
        2.3.1 博弈的概念
        2.3.2 博弈的基本组成要素及分类
        2.3.3 Stackelberg博弈与逆向归纳法
        2.3.4 二阶段动态博弈
3.促进再生水回用的政府补贴政策现状
    3.1 我国促进再生水回用的政府补贴政策及其成效
        3.1.1 我国促进再生水回用的政府补贴政策
        3.1.2 再生水政策内容与流程
        3.1.3 我国再生水政府补贴政策取得的成效
    3.2 再生水补贴政策存在问题
        3.2.1 补贴方式不规范影响政策效率
        3.2.2 再生水价格和需求量与补贴额的均衡问题
    3.3 三方主体行为界定及影响因素识别
        3.3.1 政府行为界定
        3.3.2 企业行为界定
        3.3.3 消费者行为界定
        3.3.4 各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影响因素界定
4.政府补贴对再生水回用的影响研究
    4.1 问题描述与模型基本假设
        4.1.1 问题描述
        4.1.2 模型的符号说明
        4.1.3 模型的相关假设
    4.2 再生水需求函数
    4.3 政府补贴再生水用户的二阶段动态博弈
        4.3.1 情形I-考虑生态环境效益
        4.3.2 情形II-不考虑生态环境效益
    4.4 政府补贴再生水企业动态博弈
        4.4.1 情形I-考虑生态环境效益
        4.4.2 情形II-不考虑生态环境效益
5.再生水项目生态环境效益测算及数值模拟
    5.1 再生水项目生态环境效益理论值测算方法
        5.1.1 再生水项目生态效益理论值测算方法
        5.1.2 再生水项目环境效益理论值测算方法
    5.2 再生水项目生态环境效益现实值测算方法
    5.3 案例分析
        5.3.1 扩建项目概况
        5.3.2 再生水项目生态环境效益理论值测算
        5.3.3 再生水项目生态环境效益现实值测算
    5.4 数值模拟
        5.4.1 政府补贴再生水用户方式下的数值模拟
        5.4.2 政府补贴再生水企业方式下的数值模拟
    5.5 政策建议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生态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发展
        1.1.2 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
    1.2 生态型ECC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型ECC国外研究现状
        1.2.2 生态型ECC国内研究现状
    1.3 生态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研究意义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方案
    2.1 原材料
        2.1.1 水泥(简写为C)
        2.1.2 粉煤灰(Fly Ash,简写为FA)
        2.1.3 细骨料
        2.1.4 PVA纤维
        2.1.5 外加剂
        2.1.6 水
    2.2 再生胶砂需水量
    2.3 试件制备与养护
    2.4 试验设备与方法
        2.4.1 工作性能试验
        2.4.2 力学性能试验
    2.5 本章小结
3 不同微粉占比下ECO-ECC力学性能分析
    3.1 不同微粉占比下ECO-ECC的抗折、抗压性能
    3.2 不同微粉占比下ECO-ECC的弯曲性能
        3.2.1 弯曲试验试件破坏分析
        3.2.2 弯曲韧性试验结果分析
    3.3 不同微粉占比下ECO-ECC单轴拉伸特性
        3.3.1 单轴受拉试验分析
        3.3.2 单轴受拉试验破坏机理分析
        3.3.3 ECO-ECC单轴受拉应力-应变曲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ECO-ECC的单轴拉伸性能研究
    4.1 水胶比对ECO-ECC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
    4.2 粉煤灰掺量对ECO-ECC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
    4.3 纤维体掺对ECO-ECC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
    4.4 养护龄期对ECO-ECC单轴拉伸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5 ECO-ECC的压折、弯曲性能研究
    5.1 水胶比对ECO-ECC压折、弯曲性能的影响
        5.1.1 水胶比对ECO-ECC压折性能的影响
        5.1.2 水胶比对ECO-ECC弯曲性能的影响
    5.2 粉煤灰掺量对ECO-ECC压折、弯曲性能的影响
        5.2.1 粉煤灰掺量对ECO-ECC压折性能的影响
        5.2.2 粉煤灰掺量对ECO-ECC弯曲性能的影响
    5.3 纤维体积掺量对ECO-ECC压折、弯曲性能的影响
        5.3.1 纤维体掺对ECO-ECC压折性能的影响
        5.3.2 纤维体掺对ECO-ECC弯曲性能的影响
    5.4 养护龄期对ECO-ECC压折、弯曲性能的影响
        5.4.1 养护龄期对ECO-ECC压折性能的影响
        5.4.2 养护龄期对ECO-ECC弯曲性能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及期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7)废橡胶与锡铁矿耦合焙烧过程中锡的脱除与橡胶热解交互作用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含锡铁矿资源的特点
    1.2 含锡铁矿资源锡铁分离的方法
        1.2.1 还原焙烧法
        1.2.2 氯化挥发法
        1.2.3 硫化挥发法
    1.3 废旧轮胎的现状
    1.4 废旧轮胎的处理方法
        1.4.1 废旧轮胎直接利用
        1.4.2 轮胎翻新
        1.4.3 生产再生橡胶和胶粉
        1.4.4 热能利用
        1.4.5 热解
        1.4.6 催化热解
    1.5 课题的研究内容
    1.6 课题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以及方法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气体与设备
        2.2.1 实验气体
        2.2.2 实验设备
    2.3 实验装置及程序
    2.4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废橡胶还原硫化焙烧含锡铁精矿脱锡实验研究
    3.1 含锡铁精矿的还原和硫化
    3.2 焙烧温度的影响
    3.3 废轮胎橡胶添加量的影响
    3.4 焙烧时间的影响
    3.5 小结
第四章 脱锡过程中的废轮胎橡胶的热解行为
    4.1 反应温度和含锡铁精矿对废轮胎橡胶热解的影响
    4.2 反应时间和含锡铁精矿对废轮胎橡胶热解的影响
    4.3 铁物相与脉石组分分别对废轮胎热解阶段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撰写专利

(8)废弃橡胶及再生砖混细骨料在人行道路面层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建筑垃圾的产生和资源化利用
        1.1.2 废弃橡胶的产生和资源化利用
        1.1.3 研究意义
    1.2 再生细骨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再生细骨料的生产及其特点
        1.2.2 再生细骨料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1.3 废弃橡胶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废弃橡胶颗粒的生产及其特点
        1.3.2 废弃橡胶颗粒对砂浆性能的影响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原材料基本性能测试
    2.1 试验仪器
    2.2 试验原材料
    2.3 试验方法
        2.3.1 表观密度与吸水率
        2.3.2 压碎指标
        2.3.3 颗粒级配
    2.4 试验结果
        2.4.1 表观密度和吸水率
        2.4.2 压碎指标
        2.4.3 颗粒级配
    2.5 小结
第3章 掺加废弃橡胶颗粒的全再生砂浆技术性能试验
    3.1 试验仪器
    3.2 全再生砂浆配合比设计
        3.2.1 胶凝材料
        3.2.2 配合比设计
        3.2.3 试件制备
    3.3 全再生砂浆的和易性及其表观密度
        3.3.1 稠度试验
        3.3.2 保水率试验
        3.3.3 表观密度试验
    3.4 全再生砂浆的力学性能试验
        3.4.1 抗折强度试验
        3.4.2 抗压强度试验
    3.5 全再生砂浆的耐久性能试验
        3.5.1 收缩性能试验
        3.5.2 抗渗性能试验
        3.5.3 抗冻性能试验
    3.6 小结
第4章 橡胶颗粒对全再生砂浆性能的作用机理浅析
    4.1 试验原材料亲水性及表观形貌测定
        4.1.1 试验方法
        4.1.2 试验结果
    4.2 橡胶颗粒对砂浆技术性能影响的机理分析
        4.2.1 橡胶颗粒对和易性能的影响机理
        4.2.2 橡胶颗粒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4.2.3 橡胶颗粒对耐久性能的影响机理
    4.3 小结
第5章 掺橡胶颗粒的全再生砂浆抗压强度数学模型
    5.1 砂浆抗压强度影响因素
        5.1.1 再生骨料掺量与砂浆抗压强度的关系
        5.1.2 橡胶颗粒掺量与砂浆抗压强度的关系
    5.2 考虑橡胶颗粒掺量影响的全再生砂浆抗压强度数学模型
        5.2.1 模型建立
        5.2.2 模型验证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9)废轮胎的资源化回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废轮胎的资源环境问题
    1.1 废轮胎的资源问题
    1.2 废轮胎的环境问题
2 废轮胎的回收利用
    2.1 废轮胎回收利用处理方式
        2.1.1 轮胎翻新
        2.1.2 再生胶
        2.1.3 胶粉
        2.1.4 轮胎衍生燃料
        2.1.5 热裂解
    2.2 废轮胎各回收利用方式的对比分析
3 结论与展望

(10)基于再生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发展动态
        1.2.1 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1.2.2 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1.2.3 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标准体系的发展
    1.3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复杂性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5.1 研究技术路线
        1.5.2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及其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1 再生粗骨料技术要求
    2.2 再生粗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2.2.1 物理强化对再生粗骨料性能的影响
        2.2.2 化学强化对再生粗骨料性能的影响
        2.2.3 复合强化对再生粗骨料性能的影响
    2.3 骨料强化对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3.1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设计
        2.3.2 强化对RCAC用水量的影响
        2.3.3 强化对RCAC力学性能的影响
        2.3.4 强化对RCAC耐久性能的影响
    2.4 再生细骨料技术要求
    2.5 再生细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2.5.1 物理强化对再生细骨料性能的影响
        2.5.2 化学强化对再生细骨料性能的影响
        2.5.3 复合强化对再生细骨料性能的影响
    2.6 骨料强化对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2.6.1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设计
        2.6.2 强化对RFAC用水量的影响
        2.6.3 强化对RFAC力学性能的影响
        2.6.4 强化对RFAC耐久性能的影响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3.1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设计
        3.1.1 试验原材料
        3.1.2 试验方案设计
    3.2 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3.2.1 RCAC的工作性能
        3.2.2 RCAC的力学性能
        3.2.3 RCAC的耐久性能
    3.3 RCAC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3.4 RCAC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
        3.4.1 用水量原则的确定
        3.4.2 胶水比原则的确定
        3.4.3 简易配合比设计步骤
    3.5 RCAC精确配合比设计方法
        3.5.1 绝对用水量公式的建立
        3.5.2 强度公式的建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4.1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设计
        4.1.1 试验原材料
        4.1.2 试验方案设计
    4.2 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性能试验研究
        4.2.1 RFAC的工作性能
        4.2.2 RFAC的力学性能
        4.2.3 RFAC的耐久性能
    4.3 RFAC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4.4 RFAC简易配合比设计方法
        4.4.1 用水量原则的确定
        4.4.2 胶水比原则的确定
        4.4.3 简易配合比设计步骤
    4.5 RFAC精确配合比设计方法
        4.5.1 绝对用水量公式的建立
        4.5.2 强度公式的建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双掺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
    5.1 DMRAC的绝对用水量公式
        5.1.1 公式的理论推导与预期形式
        5.1.2 建立绝对用水量公式
    5.2 DMRAC的强度公式
        5.2.1 公式的理论推导与预期形式
        5.2.2 建立强度公式
    5.3 DMRAC公式的有效性验证试验
        5.3.1 试验原材料及方案设计
        5.3.2 DMRAC的工作性能及绝对用水量公式误差分析
        5.3.3 DMRAC的力学性能及强度公式误差分析
    5.4 DMRAC配合比设计方法的提出
        5.4.1 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思路
        5.4.2 DMRAC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致谢

四、对再生胶行业一些问题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废弃混凝土-废砖水热合成再生硅酸盐材料[D]. 罗海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建筑垃圾处置体系研究[D]. 王若飞.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XSY有限公司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威.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4]以重钙粉、页岩灰作为填充剂的橡胶加工性能研究[D]. 陈思. 沈阳化工大学, 2020(02)
  • [5]考虑生态环境效益的政府补贴对再生水回用的影响[D]. 郭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生态型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D]. 随志博. 郑州大学, 2020
  • [7]废橡胶与锡铁矿耦合焙烧过程中锡的脱除与橡胶热解交互作用行为的研究[D]. 王竟成.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8]废弃橡胶及再生砖混细骨料在人行道路面层的应用研究[D]. 张京旭.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9]废轮胎的资源化回收利用[J]. 权家薇,于佳雪,许君清,徐俊士,李光明. 上海节能, 2019(04)
  • [10]基于再生骨料品质和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研究[D]. 郭远新. 青岛理工大学, 2018(05)

标签:;  ;  ;  ;  ;  

关于再生胶行业一些问题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