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数学题

旅行中的数学题

一、旅行中的数学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芳[1](2022)在《浅析研学旅行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初中数学是一门思维性非常强的学科,在具体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要讲授教材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展示出数学知识的实践性与生活化特征,把数学教材知识和实践活动融合起来,这样能够让学生在巩固、复习数学知识的同时,锻炼数学实践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创新数学实践活动形式,采用研学旅行的方式来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知识的实践,开发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领悟与认知。

陈冠梅[2](2021)在《中学研学旅行中化学活动案例的开发研究 ——以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林虎[3](2021)在《研学旅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之思考》文中提出研学旅行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一种有效形式。笔者多年参与组织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本文围绕"数学知识实践应用"来谈谈如何通过研学旅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一、在研学旅行的时间安排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数学学习的目标是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内化数学知识,并感受数学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时间安排是研学旅行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而且在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有时间内容的模块知识,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认识钟表,

孙彬嘉[4](2021)在《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实践与研学方案优化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研学旅行的意见,关于研学旅行的研究与实践接连开展。几年来,研学旅行取得了相关的成就,如界定了研学旅行的概念、原则,说明了研学旅行的价值等。同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如:研学旅行目标模糊、课程体系不健全、缺乏教师指导、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在研学中“游而不学”。本研究以生物学内容与生物核心素养为例,通过实践、文献分析、案例整理等方式,来探索研学旅行与生物学相结合的活动方式。本文主要做了以下研究:(1)对成都市泡桐树中学研学旅行的实践调查与案例整理本文收集了泡桐树中学的研学案例,并于2019年作为研学教师进行了研学实践调查,从中汲取出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的优秀活动方案,归纳整理后以“微案例”呈现出来以供问题解决参考。(2)成都市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的实践现状及实施价值调查与分析对成都市泡桐树中学的师生进行教师访谈和学生问卷调查,初步了解成都市研学旅行的课程现状及学生诉求。(3)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方案的优化设计和案例分享本文通过文献和相关理论,梳理出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流程及方案优化。通过教师访谈,讨论优化后研学方式及案例的价值。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获得以下结论:(1)对成都市泡桐树中学案例的整理本文通过研学实践调查和对中学优秀案例的收集,汲取出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的相关活动方案,以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案例包括“研学前——先学后研,激发兴趣”、“研学中——多元任务促成发散思维”、“研学后——晚间课堂,小组活动与个人展示相结合”、“教师引导贯穿研学过程”。(2)成都市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现状调查通过教师访谈,发现成都市初中研学旅行课程由研学课题组负责,学科教师参与度低、活动规划较随意等问题;通过学生问卷调查,看出学生对研学旅行的参与度很高,对生物学科内容也有较高期待,但现挖掘的生物学科内容不能满足于学生需求、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和评价也较为缺乏。(3)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方案的优化本文根据泰勒的现代课程理论,确定了课程设计流程为:“确定研学旅行目标、选择及组织研学资源、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同时,设计了研究性学习和体验性学习两种研学模式,并以生物学知识为内容依托,在泡桐树中学已有研学课程上,优化设计了两种研学模式的案例“遇见恐龙”和“醋味正浓”供参考。

周思敏[5](2021)在《游客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旅游业发展高度重视,我国实现了从旅游短缺国家到旅游大国的历史性跨越。同时,旅游业在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显着。如今旅游业已经从以往的小众旅游转变为大众旅游,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刚需。在庞大的旅游需求环境下,旅游业的发展极具活力,旅游产品和服务迅速升级。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的在线旅游平台和网站涌现,为旅游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充分的展示平台。在线旅游平台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还提供了海量的旅游信息,尤其是电子口碑信息。如今电子口碑信息成为了游客旅行决策的重要参考,降低了决策风险性。研究表明,具有相关旅游产品和服务消费经验的游客提供的信息比旅游服务机构提供的信息更新更快、可信度更高。这些口碑信息对游客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旅游意愿、目的地选择、对目的地的印象和信任以及目的地行为决策等层面。此外,不同类型在线旅游平台的迅速发展正逐步改变旅游口碑的传播方式。在这些平台上,游客既可以浏览他人的口碑评价、与他人进行交互,也能够参与到口碑发布的过程当中。现有研究主要证明了旅游口碑对旅游业不容忽视的影响,包括旅游决策、购买意愿、目的地形象以及目的地选择等方面,但鲜有研究关注游客的口碑发布行为,尤其是不同类型平台上的行为。然而,理解游客在不同类型平台上的口碑发布行为对旅游目的地和口碑发布平台的营销管理都至关重要。为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本文将基于旅游的研究背景,重点探究游客在不同类型平台上的口碑发布行为。本文选取旅游综合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两种类型平台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拓展建构理论、拟剧理论、任务技术匹配理论以及刺激—机体—反应理论,综合运用文本分析、面对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重点探究游客发布口碑时对不同类型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本文首先采用了文本分析的方法,分析旅游综合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电子口碑的情感差异、主题差异和内容差异,挖掘不同类型口碑发布平台上电子口碑的客观分布规律,为后续研究提供启发。随后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和面对面访谈法,分别探究了游客在旅行中的情感变化、口碑发布平台的平台特征以及目的地的旅游体验对游客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第一,聚焦于旅游综合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的电子口碑差异,从情感、主题和内容三个维度对比了不同类型口碑发布平台上电子口碑的客观规律,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文首先通过Python编写爬虫程序从两种类型平台获取游客的电子口碑数据。随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去除数据中的噪声信息,从而保证文本分析的准确性。接着本文分别采用情感分析、LDA主题分析和质性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从情感、主题和内容三个维度对比了不同类型口碑发布平台上的口碑构成。最后总结不同类型平台上电子口碑的客观规律。研究发现:(1)不论是旅游综合网站还是社交媒体平台,口碑情感分布比例总是积极情感>消极情感>中性情感,这表明口碑发布平台上的正面口碑相对较多;(2)社交媒体平台上电子口碑比旅游综合网站上的更为积极。决策树生成规则显示,当情感分值更高时(即更积极时),口碑倾向于被分类到社交媒体平台,反之则被分类到旅游综合网站;(3)游客倾向于在社交媒体平台表达情感感受、体验评价和当地文化相关主题,而倾向于通过旅游综合网站分享与目的地互动相关信息,包括城市、景点、建筑、自然、当地居民、旅伴和其他游客等主题。第二,基于拓展建构理论探究了游客旅行中的情感变化对其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游客在不同旅游阶段尤其是不同旅游场景下的情感状态,并通过关联规则挖掘了游客情感倾向和口碑发布平台选择之间的联系。本文的研究内容一通过文本分析发现了旅游综合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电子口碑内容差异。然而,导致不同类型平台上电子口碑内容差异的形成原因仍有待探究。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二基于拓展建构理论,从游客内心情感的角度出发,采用关联分析的方法挖掘游客对口碑发布平台的选择规律,重点关注游客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平台选择行为。本文将旅行过程划分为规划阶段、出发阶段、目的地阶段和返程阶段,采用差异情感量表(mDES)测量游客在旅行中的各个场景包括乘坐交通工具、酒店居住、景点游玩及餐馆就餐时的情感状态,以及游客发布口碑时对旅游综合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的选择行为。最后,利用SPSS和Rapidminer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关联分析,探究游客情感对其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旅行中游客的情感不断变化,不同场景下游客的情感存在差异,但总体来说游客在旅行过程中的情感状态是积极的。在四个场景下,游客对酒店的情感最为消极,在乘坐交通工具时情感最为积极;(2)不同游客群体的情感具有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男性在旅行过程中比女性更消极,女性情感变化幅度比男性更大。此外,介于18岁至19岁之间的游客群体在旅行过程中情感状态最为积极;(3)通过游客情感倾向和口碑发布平台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发现,具有积极情感的游客倾向于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口碑,而具有消极情感的游客倾向于在旅游网站上发布口碑。第三,通过面对面访谈梳理了游客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口碑动机,以及对不同类型口碑发布平台的平台特征认知。随后从游客的口碑动机和平台特征的匹配视角分析了平台特征对游客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除了游客自身因素,不同口碑发布平台的特征与游客发布口碑时的内在需求匹配程度不同,因而也会影响游客对口碑发布平台的选择。本文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将游客的口碑动机视为任务需求,探究了平台特征对游客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具体地,本文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法,对30名受访者进行面对面访谈。两名受访者对访谈转录的文字资料进行严格编码,最终得到研究结果。研究梳理了游客在旅行中的情感变化,细化了游客在不同情感状态下的口碑动机,区分了游客对旅游综合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特征的认知差异。最后从游客口碑动机和平台特征的匹配程度入手,分析了游客对不同口碑发布平台的选择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游客的心理和行为,对平台管理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研究发现:(1)游客在积极情感状态下的口碑动机包括分享体验,塑造形象,社会交往,记录生活,表达情感和帮助他人;在消极的情感状态下的口碑动机包括发泄情感,报复他人,提醒他人和寻求帮助;(2)研究梳理了旅游综合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的平台特征差异,结果发现社交媒体平台能更好地满足游客的积极口碑动机,而旅游综合网站能更好地契合游客的消极口碑动机。社交媒体平台主要具备社交性、安全性、情感性和其独特的功能特性(地点打卡、拍照拍摄、公众号),而旅游综合网站主要具备信息性、通信可达性、针对性更强和其独特的功能特性(评价提醒、广告推送、促销活动等);(3)研究还分析了游客在不同阶段的口碑发布行为。少数受访者表示会在出发阶段发布口碑,目的是为了宣告行程和寻求帮助。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会选择目的地阶段和返程阶段发表口碑,在目的地阶段发表口碑是由于此时的情感最保真,而返程阶段发表的原因是当时的体验完整并且可以仔细挑选要发布的内容。第四,基于战略体验模块,构建旅游体验对游客内在心理反应和口碑发布行为影响的理论模型,验证了感官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对游客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目的地为游客创造的旅游体验会显着影响游客行为。当目的地让游客感到心情愉悦亦或是生气失望时,游客都具有较强的口碑发布意愿。本文基于Schmitt的战略体验模板,提出感官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对游客内在心理反应和口碑行为的影响模型,并通过结构方程进行验证。具体而言,本文基于以往研究文献中的既有量表设计调查问卷,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问卷投放。剔除无效问卷后,通过SPSS中的AMOS工具进行结构方程检验,验证了不同旅游体验对游客内在心理变化以及后续口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感官、思考和行动体验对游客的积极情绪和游客对目的地的态度都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对游客的消极情绪存在负向影响。而关联体验能够正向影响游客的消极情绪,这和我们的预想不一致(H1d,H2d);(2)游客的积极和消极情绪对口碑发布意愿均存在显着的促进作用,即游客在旅途中的情绪起伏越大,越倾向于发布口碑。此外,积极和消极情绪显着影响游客的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3)游客对目的地的态度对口碑发布意愿存在显着正向影响,而对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不显着(p>0.05);(4)积极情绪对游客对目的地的态度具有显着正向影响,消极情绪反之。该结果说明在旅行中,情绪作为游客的主观感受是影响游客对目的地的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本文结合了情感分析、主题分析、内容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挖掘不同类型平台上电子口碑内容的客观规律,在研究方法上有一定创新。多种分析方法相结合能够弥补单一方法的不足。第二,本文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创新性地挖掘了游客情感与其口碑发布平台选择之间的联系。研究将以往情感对游客行为意愿的影响研究拓展到了具体行为上,为后续游客情感相关研究提供启示。第三,本文基于任务技术匹配理论创新性地分析了具体的平台特征与游客口碑动机之间的匹配关系。弥补了以往研究对技术与任务匹配关系探讨的不足。第四,本文将以往营销领域中的战略体验模块运用到了旅游领域,丰富了该理论的使用情境。此外,不同于以往研究将旅游体验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讨论,本文探究了多个维度的旅游体验对游客口碑发布行为的影响,为旅游研究领域提供启发。

赵梅[6](2021)在《数学思维视角下小学生研学旅行产品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数学思维教学的实践性特点、数学思维关键期的特殊性使数学思维其成为研学旅行产品中的新的设计方向。2013年2月2日《国民休闲旅游纲要》提出了要“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2016年教育部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研学旅行迎来了时代的热点,研学旅行产品主要集中在以红色旅游资源为载体的爱国教育研学,以名胜古迹为载体的历史研学,以自然资源为载体的地理研学,科目较为集中,形式较为单一。小学阶段各学科在研学中实现探究式、启发式的素质教育,势必需要更加多样的研学旅行产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数学思维研学旅行的开展现状,综合分析旅游资源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设计出具有潍坊本地特色的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通过进一步的实践和分析,提出数学思维研学旅行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为数学思维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数学思维研学旅游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通过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广泛调研教师、学生、景区三方需求,可以发现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思维研学旅行兴趣比较浓厚,积极尝试在研学旅行中实现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思维研学旅行确实是一个旅游产品新热点。但是也可以看出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如何做到数学思维与研学旅行的有效结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特别是如何兼顾学生学习需要和景区效益,实现数学思维与研学旅行的完美契合需要细致的研磨和反复的实践,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的成熟、成型还面临诸多挑战。(2)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是研学旅行产品设计开发的的首要原则。研学旅行产品的“学”的属性是产品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不论是在设计之初,还是在不断地修正过程中,紧紧围绕教学内容,为教学做好服务是研学旅行产品设计的首要原则,也是不可忽略的第一原则。因此在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中要充分考量产品与教学内容的相适应性、教学环节的可实现性,学生的探究性和体验性,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提升服务的内涵,研学旅行的服务不仅是单纯的游客服务,更加注重全方位的教学服务服务,这为研学旅行的旅游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两个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是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的开发的初步尝试。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大纲和潍坊市旅游资源,对教学内容和旅游资源进行了匹配度分析,从中选取两个景区进行了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这是一个尚不成熟的尝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两个案例的设计可以看出,数学思维与旅游资源之间的匹配是重点需要关注的环节,深挖旅游资源特色,发现研学数学思维的可能,实现两者之间实现有效的互动,避免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的雷同。同时可以发现小学阶段数学思维的实践性、探究性特点为研学旅行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实施空间,数学思维研学旅行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可行性。(4)抓住政策红利,打造研学品牌。本文研究中发现在教育部的同一要求下各学校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俨然成为学习领域的刚需。各种学科、各种形式的研学旅行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因其自身的新颖性、实践性特点势必迎来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同时可以发现各学校在选择研学旅行产品时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而对于旅游目的地在业界的地位并不看重,这为新的研学旅行产品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

刁鹏博[7](2021)在《研学旅行视域下地理实践力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实践创新定为研究成果之一,提出学生要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等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地理实践力列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之一。地理教学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自2016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以来,研学旅行逐步进入中小学教育体系。并且越来越多的地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研学旅行是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有力载体。本文在梳理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地理实践力、研学旅行的概念进行分析界定,对研学旅行对于提升地理实践力的适切性进行探讨。以教育性、实践性、针对性、专业性、多样性原则,对“九州杯”全国中学研学旅行大赛成果进行案例筛选,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地理实践力进行分析,结合量规构建研学旅行视域下提升地理实践力的过程性评价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归纳经验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研学旅行中提升地理实践力的策略。依据策略以辽宁省天一庄园为研学旅行基地,设计为提升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研学旅行课程方案。以期丰富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推动研学旅行深入开展,促进地理实践力落地实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地理实践能力,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实践力的组成能力为:考察、调查、实验方面地理实践操作能力、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制作地理学具的实践操作能力、小组合作及与他人交往能力、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的兴趣、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实践设计和创新创造能力。(2)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研学旅行中的竞争机制、学生主体地位及地理实践力各组成能力的共同落实在提升地理实践力中起重要作用。但案例中培养地理实践力的过程存在不足之处,例如:小组合作及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培养缺乏重视;实验方面地理实践操作能力的整体培养力度不够;实践设计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出现两级分化;调查方面地理实践操作能力和制作地理学具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弱;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整体落实程度较低。(3)针对案例分析结果,为提高研学旅行中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提出系列策略:(1)提升研学旅行导师专业素养:增强自身的地理实践能力;提高研学旅行中提升地理实践力的课程设计能力;注重课程设计的实施力(2)提高研学旅行课程质量:在课程中多方位体现地理实践能力;课程要具有设计感、创造性、吸引力(3)改善研学旅行中软硬件环境条件支持:政府等相关机构大力支持与减少干预相结合;提供高质量的研学基地;营造竞争机制的研学旅行环境。(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5)规范评价系统。

吴杰[8](2021)在《以事件为中心的旅游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文中提出随着近几年人工智能的发展,知识图谱逐渐成为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知识图谱的概念最早提出是为了提升搜索引擎的性能,但是由于其对于知识的高度抽象性和结构化,应用空间从最早的搜索引擎扩展到了问答系统,推荐系统等领域。Wikidata[1],DBpedia[2]和YAGO[3]等全领域的知识图谱大多都是基于结构化数据进行构建的。随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日趋成熟,从非结构的文本数据中抽取信息自动化的构建知识图谱也成了工业界的重要图谱构建手段。金融、法律、医疗等领域的专家也开始利用自己的先验知识进行构建专业领域知识图谱的交叉学科研究。然而,传统的知识图谱都是以实体为中心的,描述世界中静态知识,作为描述现实世界的另一个元素——事件在传统知识图谱中没有得到系统建模。近几年来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相关专家提出了事理图谱概念[4],相比传统知识图谱,事理图谱以事件为中心,着重描述事件之间的动态关系,用于探究事件发生的规律。在旅游领域,传统知识图谱同样的对于用户旅行过程中的静态知识进行建模,忽略了旅行过程中的事件以及时空关系,本文提出了以事件为中心的旅游知识图谱的概念,并且将该图谱应用到实际旅游场景中,解决游客的相关问题,主要创新点如下:(1)分析了既有传统旅游知识图谱的不足,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以事件为中心的旅游知识图谱,基于Simple Event Model[5]设计了以事件为中心旅游知识图谱schema,同时提出了自动化构建图谱的整体框架,并基于该图谱对游客的行为进行了分析;(2)基于以事件为中心的旅游知识图谱,对图卷积网络进行了改进,提出了 Event-centric Tourism Knowledge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ETKGCN)的景区推荐框架,在真实数据集上取得了优于传统推荐方法的效果;(3)基于以事件为中心的旅游知识图谱,设计了 seq2seq的旅游路线推荐框架,充分利用图谱中的时空信息,使用自然语言生成的方法进行旅游路线推荐,在真实数据集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王子璇[9](2021)在《小学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策略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认为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新形势,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上起着独特的作用。我国的研学旅行课程发展上有些不足,在课程设计、活动设计、主题选择、课程评价方面的设计还不够完善。其中研学旅行课程化是将其归入到学校综合课程中的根本问题。本文从国家的研学政策方向出发,将综合实践课程的相关理论作为基础,联系研学旅行的活动特点,并结合辽宁省的独特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说明本文的背景、理论及实践意义、核心概念界定、梳理了国内外对于研学旅行的相关研究并确定了相关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分别对沈阳市S小学中年级307位学生及122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个别学生与教师进行访谈,全面了解该校师生在研学旅行课程认识方面、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情况、研学旅行类型选择、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方面、达到效果与存在问题几个维度的现状,为课程设计提供具体的设计方向。第三部分主要收集国内成功的研学案例对其进行分析总结,为课程设计提供经验。第四部分主要根据分析结果与辽宁省的研学旅行资源情况,有针对性的对辽宁省地区的研学课程设计给出实施建议,对案例课程总目标、活动目标、课程主题、课程活动内容、课程方案、活动评价等方面提出设计策略。本研究认为,优化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是推动研学旅行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只有在思想上充分意识到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重要性,结合研学资源、学生特点、教育方法,使课程设计更符合学生需要、符合地区教育发展,从而加快地区研学旅行课程的发展。

金小东[10](2021)在《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落实与推进,在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成为初中数学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很多教师对教学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创新与突破,研学旅行是其中最具创新性的一种教学途径,将研学旅行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能突破传统教学环境的局限性,给予学生足够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数学的重要性,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本文主要研究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策略,希望教师能利用好研学旅行来之不易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得到前所未有的锻炼。

二、旅行中的数学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旅行中的数学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浅析研学旅行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学旅行模式下初中生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表达的自主性
    (二)数学思维发展有待提升
    (三)学生缺乏深度的思考
    (四)数学思维方式较为分散
二、研学旅行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开发策略
    (一)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借助兴趣驱动学生自主探究
    (三)实施多元化的研学旅行评价
三、结语

(3)研学旅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研学旅行的时间安排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二、在研学旅行费用预算的优化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三、在研学旅行数学实践中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4)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实践与研学方案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2 理论基础
第3章 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活动的实践研究及调查分析
    3.1 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实践研究及案例整理
    3.2 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第4章 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活动方案的优化
    4.1 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课程方案流程优化
    4.2 研学旅行课程组织原则
    4.3 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活动模式的优化
第5章 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优化方案案例及调查分析
    5.1 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优化方案案例
    5.2 对初中生物学研学模式及案例的访谈分析和总结
    5.3 对初中研学旅行优化方案的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5)游客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发展态势
        1.1.2 在线旅游服务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工具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工具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口碑和电子口碑
        2.1.2 旅游口碑
        2.1.3 口碑传播
        2.1.4 口碑发布平台
    2.2 相关文献述评
        2.2.1 游客情感
        2.2.2 平台特征
        2.2.3 旅游体验
    2.3 相关理论
        2.3.1 拓展建构理论
        2.3.2 拟剧理论
        2.3.3 任务技术匹配理论
        2.3.4 刺激—机体—反应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口碑发布平台口碑内容差异分析
    3.1 问题引出
    3.2 研究数据
        3.2.1 数据收集
        3.2.2 数据预处理
    3.3 研究方法
        3.3.1 情感分析
        3.3.2 主题分析
        3.3.3 内容分析
    3.4 结果分析
        3.4.1 情感分析结果
        3.4.2 主题分析结果
        3.4.3 内容分析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游客情感对其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
    4.1 问题描述
    4.2 名词解释
        4.2.1 情感
        4.2.2 差异情感量表
    4.3 研究假设
        4.3.1 积极情感的作用
        4.3.2 消极情感的作用
    4.4 研究方法
        4.4.1 研究设计
        4.4.2 参与者
    4.5 结果分析
        4.5.1 信度和效度分析
        4.5.2 旅游中的情感变化
        4.5.3 情感对口碑发布平台选择的影响
    4.6 结果讨论
        4.6.1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分享者”
        4.6.2 旅游综合网站上的“批判者”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平台特征对游客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
    5.1 问题描述
    5.2 相关概念
        5.2.1 游客的口碑动机
        5.2.2 口碑发布平台选择
    5.3 研究方法
    5.4 结果分析
        5.4.1 游客的情感变化
        5.4.2 情感和口碑动机
        5.4.3 口碑动机和平台特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旅游体验对游客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影响研究
    6.1 问题描述
    6.2 假设提出
        6.2.1 刺激—机体—反应理论
        6.2.2 外在刺激—内在反应
        6.2.3 内在反应—行为决策
    6.3 研究方法
        6.3.1 问卷设计和收集
        6.3.2 信度和效度
        6.3.3 模型拟合与评价
    6.4 结果分析
        6.4.1 模型验证
        6.4.2 平台选择行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及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理论贡献
        7.1.3 管理启示
    7.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研究一景点名称
附录2: 研究二调查问卷
附录3: 研究三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数学思维视角下小学生研学旅行产品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论文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论文框架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研学
        2.1.2 研学旅行
        2.1.3 数学思维
    2.2 理论基础
        2.2.1 “活教育”理论
        2.2.2 “关键期”理论
        2.2.3 “做中学”理论
3 数学思维教学视角下小学生研学旅行现状调查分析
    3.1 问卷设计
        3.1.1 问卷设计的依据
        3.1.2 问卷设计的过程
        3.1.3 问卷的组成
    3.2 样本选择
    3.3 调查结果分析
        3.3.1 学生用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3.2 教师用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3.4 调查结果汇总
4 研学旅行产品设计与实践
    4.1 潍坊市数学思维研学旅行资源
        4.1.1 潍坊市研学旅游资源总体概况
        4.1.2 数学思维研学旅行旅游资源分析
    4.2 小学生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设计一
        4.2.1 数学思维视角下的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研学旅行
        4.2.2 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研学旅行产品:十笏园探秘
        4.2.3 产品分析
        4.2.4 效果分析
    4.3 小学生数学思维研学旅行产品设计二
        4.3.1 数学思维视角下的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研学旅行
        4.3.2 杨家埠民间艺术大观园研学旅行产品:发现潍坊之旅
        4.3.3 产品分析
        4.3.4 效果分析
    4.4 小学生数学思维研学旅行实践
5 数学思维视角下的小学生研学旅行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
    5.1 数学思维视角下研学旅行产品的设计原则
    5.2 数学思维视角下研学旅行产品的实施策略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数学思维视角下的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情况调查表(学生用)
附录2 数学思维视角下的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情况调查表(教师用)
致谢

(7)研学旅行视域下地理实践力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1 国际地理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2 我国地理学自身发展为地理实践力培养提供契机
        3 新课改倒逼地理实践力培育比重增强
        4 核心素养呼声高涨
        5 研学旅行的冷与热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1 顺应国内外课改趋势,促进地理实践力落地实施
        2 丰富研学旅行方案设计,推动研学旅行深入开展
        3 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推动地理教学发展
        4 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及地理实践能力
    (五)创新之处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
        1 地理实践力
        2 研学旅行
        3 研学旅行提高地理实践力的适切性
    (二)理论基础
        1 建构主义理论
        2 杜威“做中学”理论
        3 具身认知理论
三、研学旅行视域下地理实践力提升案例分析
    (一)案例选取
        1 案例来源
        2 选取原则
    (二)案例评价系统设计
        1 基于AHP的地理实践力指标体系构建
        2 研学旅行视域下地理实践力指标体系评价量规设计
    (三)研学旅行视域下提升地理实践力的案例分析
        1 研学旅行视域下提升地理实践力的案例定性分析
        2 研学旅行视域下提升地理实践力的案例定量分析
        3 研学旅行视域下提升地理实践力的经验
        4 研学旅行视域下地理实践力提升的不足
四、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实践力提升策略
    (一)提升研学旅行导师专业素养
        1 增强自身的地理实践能力
        2 提高研学旅行中提升地理实践力的课程设计能力
        3 注重课程设计的实施力,争取研学旅行课程实践锻炼
    (二)提高研学旅行课程质量
        1 在课程中多方位体现地理实践能力
        2 课程要具有设计感、创造性、吸引力
    (三)改善研学旅行中软硬件环境条件支持
        1 政府等相关机构大力支持与减少干预相结合
        2 提供高质量的研学旅行基地
        3 营造竞争机制的研学旅行环境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五)规范评价系统
五、基于地理实践力提升策略的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一)天一庄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
        1 研学旅行基地简介
        2 天一庄园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简介
    (二)研学旅行准备工作
        1 研学旅行前期准备
        2 研学旅行基地内准备
        3 研学旅行分组任务准备
    (三)具体研学旅行课程内容设计
        1 地貌观察活动设计
        2 植被调查活动设计
        3 土壤观察实验活动设计
        4 水循环模拟实验及人工降雨防雹研究活动设计
        5 气候气象调查活动设计
        6 游戏化大综合
        7 总结提升
    (四)研学旅行成果评估
        1 学生成果
        2 教师成果
        3 基地成果
六、研究结论与不足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A 研究案例具体名称及作者
附录 B 地理实践力各组成能力解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8)以事件为中心的旅游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工作内容与贡献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贡献
        1.3.3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综述
    2.1 知识图谱研究综述
        2.1.1 知识图谱的构建
        2.1.2 知识图谱的表示
        2.1.3 知识图谱的应用
    2.2 推荐算法
        2.2.1 传统推荐算法
        2.2.2 旅游领域的推荐算法
    2.3 相关深度学习技术综述
        2.3.1 图神经网络
        2.3.2 seq2seq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事件为中心的旅游知识图谱的构建
    3.1 背景分析与挑战
    3.2 构建ETKG整体流程
    3.3 ETKG架构设计
    3.4 构建ETKG
        3.4.1 信息抽取
        3.4.2 信息组织
        3.4.3 图谱构建结果
    3.5 基于ETKG的应用
        3.5.1 游客行为分析
        3.5.2 基于Rasa的任务型对话系统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ETKG的景区推荐系统
    4.1 背景分析与挑战
    4.2 问题定义与框架概述
        4.2.1 相关定义
        4.2.2 基于ETKG的景区推荐系统整体框架
    4.3 ETKGCN模型
        4.3.1 设计思路
        4.3.2 ETKGCN模型结构
        4.3.3 训练方法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4.1 实验数据
        4.4.2 对比算法
        4.4.3 评价指标
        4.4.4 参数配置
        4.4.5 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知识图谱的路线推荐系统
    5.1 背景分析与挑战
    5.2 基于知识图谱的seq2seq旅游路线推荐框架
    5.3 CDR轨迹清洗算法
        5.3.1 轨迹漂移效应
        5.3.2 轨迹乒乓效应
        5.3.3 轨迹停留点识别算法
    5.4 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
        5.4.1 实验设计
        5.4.2 实验数据
        5.4.3 评价指标
        5.4.4 实验思路与结果分析
        5.4.5 参数选择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小学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策略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政策助推研学旅行发展
        (二)研学旅行有助于推进素质教育
        (三)辽宁省研学旅行仍处在起步阶段
        (四)辽宁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研学旅行提供条件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学旅行
        (二)研学旅行课程
        (三)课程设计
    四、研究综述
        (一)关于研学旅行功能及影响的研究
        (二)关于研学旅行目的地类型研究
        (三)关于研学旅行课程存在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研学旅行课程开展对策的研究
        (五)简要评析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学旅行课程参与现状与需求分析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调查对象选择情况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研学旅行课程的总体需求
        (二)研学旅行课程的认识情况
        (三)研学旅行课程内容选择
        (四)研学旅行课程评价方面
        (五)研学旅行课程达到的效果
        (六)研学旅行课程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案例分析
    一、研学旅行课程的主题设计
        (一)主题设计的特点
        (二)主题的来源
    二、研学旅行课程目标的定位
        (一)课程目标的取向
        (二)课程目标系统的结构
    三、研学旅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一)课程资源的类型
        (二)课程开发的特点
    四、研学旅行课程方案的设计
        (一)课程方案的结构与内容
        (二)课程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三)具体研学活动设计
        (四)课程评价内容与方法
第四章 辽宁省小学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策略
    一、结合小学学科教学与辽宁省地方特色设计研学主题
        (一)与学科知识相结合
        (二)与地区特色相结合
    二、立足学生发展与核心素养提升设计课程目标体系
        (一)设计三维立体课程目标
        (二)设计任务驱动型活动目标
    三、依据课程目标体系设计研学活动与评价
        (一)围绕区域现实与学生经验设计研学活动
        (二)设计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手段
    四、以课程内容及活动任务为主体构建研学旅行课程方案
        (一)明确研学目标,确定旅行目的地
        (二)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活动内容
        (三)落实课程目标,设计活动任务
        (四)完善准备工作,促进课程实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研究工具
附录二 课程方案
致谢

(10)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进行数学应用的兴趣
二、结合实际旅行情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三、搭建研学旅行交流平台,让学生分享旅行对自己应用能力提升的感受
四、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五、在研学旅行中引入数学游戏,调动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积极性
六、结语

四、旅行中的数学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浅析研学旅行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开发[J]. 王莉芳. 学周刊, 2022(04)
  • [2]中学研学旅行中化学活动案例的开发研究 ——以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D]. 陈冠梅.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3]研学旅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之思考[J]. 林虎. 新教师, 2021(06)
  • [4]初中生物学研学旅行实践与研学方案优化研究[D]. 孙彬嘉.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5]游客口碑发布平台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D]. 周思敏.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6]数学思维视角下小学生研学旅行产品设计与实践[D]. 赵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7]研学旅行视域下地理实践力提升策略研究[D]. 刁鹏博.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8]以事件为中心的旅游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D]. 吴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小学地方特色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的策略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王子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10]在研学旅行中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实践研究[J]. 金小东. 家长, 2021(02)

标签:;  ;  ;  

旅行中的数学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