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烯丙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二烯丙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一、二烯丙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奚星林,周舒瑜,张嘉俊,刘朝霞[1](2022)在《SPME-GC-MS法分析大蒜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大蒜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峰面积归一化法得到各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并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值)方法分析大蒜粉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85μm PDMS-CRA型萃取头对大蒜粉挥发性风味物质提取效果最好,发现五个品牌的大蒜粉中23种挥发性物质是同时检出的,其中13种是含硫有机化合物。结论:二烯丙基二硫醚和二烯丙基四硫醚是大蒜粉中特征挥发性风味物质。

胡高峰[2](2021)在《姜蒜精油抑制炭烤香肠中苯并[a]芘的形成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苯并[a]芘(Benzo[a]Pyrene,BaP)是烧烤肉制品加工过程中极易产生的一种“三致”性化学危害物,探索BaP生成的减控手段是肉品安全加工的要点,更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题中之义。植物精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在肉品领域有着广泛的研究,并且多集中于对风味改善及贮藏期延长方面,对肉品加工中BaP生成的影响未见报道。研究植物精油对烧烤肉制品中BaP生成的影响有助于提高精油的使用价值及资源利用率,也为烧烤肉制品的安全加工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选择常规香辛料生姜和大蒜作为对象,首先考察了直接添加对炭烤香肠中BaP生成的影响,然后比较了不同组分(水提取物、精油)对炭烤香肠中BaP生成的抑制效果,并分析了BaP的抑制与自由基清除之间的关系;再通过GC-MS鉴定生姜/大蒜精油的成分,探究其不同活性成分对炭烤香肠中BaP生成的影响;最后,以脂肪酸形成BaP理论为依据,研究了姜精油和蒜精油的活性成分对炭烤香肠中BaP形成的抑制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生姜和大蒜的添加能显着提高炭烤香肠的b*值,增加特定的风味,且能显着降低烤肠中BaP的含量(P<0.05);生姜和大蒜的水提取物及精油均可显着降低烤肠中BaP的含量(P<0.05),且相比于生姜/大蒜水提取物,生姜/大蒜精油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更高,对BaP生成的抑制效果更佳,相关性分析表明生姜/大蒜精油对BaP的抑制效果与其自由基清除活性之间呈现正相关。(2)GC-MS鉴定出生姜精油中存在59种成分(萜烯类、醇类、醛酮类、酚类、其它等),大蒜精油中存在41种成分(单硫醚、二硫醚、三硫醚等);选择的生姜精油中的14种成分、大蒜精油中的6种成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炭烤香肠中BaP的生成,生姜精油成分中以酚类的抑制活性最好,大蒜精油成分中以三硫醚最好,相关性分析得出各种成分对BaP的抑制效果与自由基清除率之间显着正相关(P<0.05);结合各种成分的化学结构,姜精油酚类成分的抑制效果与其结构中的侧链部分有关,大蒜精油硫醚成分的抑制效果主要取决于分子中S原子的数量。(3)姜精油的酚类成分和蒜精油的三硫醚成分均能显着增加炭烤香肠中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C18:2)的含量(P<0.05),显着降低脂肪氧化过程中的相关指标(双烯值和羰基值、TBARS),减少烤肠中的总自由基含量及BaP含量;相关性分析表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羰基值、双烯值和总自由基含量与BaP含量之间显着相关(P<0.05),说明姜/蒜精油抑制烧烤肉制品BaP的形成与影响脂肪酸氧化分解进程有关,其抑制机制可能为抑制了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的不饱和小分子,进而阻断了后续形成BaP的过程。

肖阳生[3](2020)在《四川泡菜功能微生物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泡菜是中华民族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传统发酵制品之一,而四川泡菜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是一种含有丰富生物活性物质的天然功能性食品。其风味与功能都受到微生物群体强烈且复杂的影响,然而四川泡菜发酵体系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综合应用扩增子测序和宏转录组等测序手段,解析传统四川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消长规律;结合色谱分析技术对发酵过程中的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挥发性物质等主要风味物质进行监测,了解风味物质的含量及对泡菜主体风味的贡献;通过宏转录组技术和正交最小偏二乘回归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和功能微生物之间的关联,在微观与宏观层面上探讨功能微生物的基因表达和关键酶对四川泡菜风味物质代谢通路的调控作用,期望通过优化四川泡菜群落结构、调整群落功能,为挖掘相关功能微生物、工业化生产四川泡菜及改进传统发酵工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为弘扬中华民族食品文化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扩增子测序结果表明:四川泡菜自然发酵过程中,厚壁菌和变形菌是整个过程的优势微生物;在属水平上,乳杆菌属、肠杆菌属、乳球菌属、明串珠菌属、魏斯氏菌属等为优势属;而戊糖乳杆菌为优势菌种。基于微生物多样性分析结果可知:发酵初期微生物丰度与多样性最高,随着发酵的进行,菌群丰富度逐步降低并趋于稳定。消长规律可总结为:发酵初期,肠杆菌属及其他环境微生物如不动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为主要微生物,魏斯氏菌属少量增长。发酵至中期,柠檬杆菌属、乳球菌属与明串珠菌属丰度逐渐增加。进入发酵后期,乳杆菌属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地位。2、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的检测结果表明:四川泡菜中共有239种挥发性化合物、17种游离氨基酸、6种有机酸被检出;苹果酸为发酵初期的主要有机酸,乳酸和乙酸为发酵后期主要的有机酸,在第7天浓度分别为3.0mg/m L和1.41 mg/m L;氨基酸在发酵前6天迅速积累(0.71 mg/m L),经历小幅波动后下降至0.50 mg/m L。丝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四川泡菜中三种主要的氨基酸。239种挥发性物质中,硫化合物、醇类、萜类和酯类是在四川泡菜中检测到的最丰富的四类化合物。根据气味活度值筛选得到16种关键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硫化物有9种,萜烯类2种、醇类2种、烷基苯1种、酮类1种和酯类1种。含硫化合物、酯类、醇类为四川泡菜中提供丰富独特的气味;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为四川泡菜提供鲜味和酸味;乳酸、乙酸、苹果酸为泡菜提供酸味。3.O2PLS分析表明,微生物与风味物质关联紧密。4种有机酸,17种游离氨基酸和22种挥发性物质与32个菌属呈现强关联性。与风味物质相关性最强的有8个菌属;其中肠杆菌属和23种风味物质呈现负相关关系,乳杆菌属与21种风味物质正相关;13个菌属与柠檬酸、乳酸、乙酸、甲酸相关联。21个菌属影响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其中乳杆菌属最为关键;29个菌属与挥发性物质相关联,而乳杆菌属、肠杆菌属、柠檬酸杆菌属和果胶杆菌属都与超过10种挥发性物质相关。4、宏转录组学测序分析表明: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三个时期(第1、3、7天)共9个样品的宏转录组测序数据量介于6.39至7.28Gbp之间,每个样本获得4260万至4910万个高质量序列。拼接得到140795个Unigenes。物种注释结果显示肠杆菌属、乳杆菌属、明串珠菌属、乳球菌属为优势微生物;其结果在属水平上与16s扩增子测序结果保持一致。微生物功能注释上,PICRUST可对菌群功能进行预测并初步了解其功能轮廓,但是在基因表达量以及不同层级类别的注释上与宏转录组测序结果差别较大。5、将四川泡菜微生物表达基因与四大数据库相匹配进行功能注释。KEGG匹配分析表明发酵过程中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合成与代谢通路最为活跃。CAZy功能基因注释结果表明糖苷水解酶和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量最高。GO功能基因注释表明代谢过程、单组织过程、结合、细胞过程、催化活性五个功能最为突出。Egg NOG功能基因注释表明能量、信号转运、碳水化合物及氨基酸代谢最为活跃。6、不同发酵阶段的差异表达基因聚类分析表明:发酵中后期差异基因数量远远少于前期和中期;差异基因表达主要涉及碳代谢、氨基酸生物合成、嘌呤代谢、双组分系统、ABC转运蛋白、嘧啶代谢、丙酮酸代谢、糖酵解/糖异生转运蛋白家族;前期与后期、中期与后期分别富集到220和182条代谢通路,碳代谢和氨基酸合成为差异基因富集最多的代谢通路;根据四川泡菜中的糖酵解、丙酮酸代谢和氨基酸生物合成与代谢重新构建以乳杆菌科与肠杆菌科为主的四川泡菜发酵代谢网络。7、四川泡菜中微生物对关键风味物质的调控结果表明:乳杆菌目、肠杆菌目和假单胞菌目为有机酸合成代谢的功能微生物,丙酮酸代谢为有机酸合成的主要途径。90个基因和5种酶涉及调节乳酸合成代谢;153个基因8种酶涉及乙酸的调节;353个基因调控的4种酶参与调节苹果酸的合成与代谢;乳杆菌目、肠杆菌目、假单胞菌目和气单胞菌目为调控谷氨酸、天冬氨酸的合成与代谢的功能微生物;谷氨酸的合成代谢涉及369个基因6种酶,天冬氨酸的合成与代谢涉及317个基因12种酶;真菌也参与天冬氨酸代谢的调节;乳杆菌目和肠杆菌目对于挥发性硫化物的调节起主要作用。甲硫氨酸与半胱氨酸分解为硫化物的反应涉及4种酶187个基因。微生物产生的脂酶可催化芳樟醇和甲酸的酯化反应生成芳樟醇甲酯。

云琳[4](2020)在《不同发酵方式的萝卜泡菜风味特征解析及发酵剂菌种的筛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泡菜作为中国传统的发酵食品,因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传统泡菜依靠蔬菜原料表面的微生物在自然条件下发酵而成,但自然发酵泡菜中微生物种类复杂多样,泡菜质量不稳定难以进行工业化生产。目前市场上对泡菜发酵剂的需求越来越高,利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获得较为稳定的质量。泡菜中的优势菌种在发酵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利用优势菌种作为发酵剂制备风味优良的泡菜,是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趋势所在。本文首先基于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分析技术对16种市售泡菜的风味特征、感官特性和滋味特征进行解析。结果表明不同市售泡菜样品理化特性方面存在差异;泡菜CP13、CP14和CP15总体喜好度较高,主要与发酵香喜好度和甜味喜好度呈正相关,甜味和鲜回味特征较突出,酸味相对较弱;果糖、葡萄糖、塔格糖、苹果酸和甘氨酸的含量主要影响泡菜的滋味喜好度;γ-松油烯、β-月桂烯、芳樟醇、香叶醇、二甲基三硫醚和辛酸乙酯是提高总体喜好度和发酵香喜好度的主要香气物质。根据在萝卜汁中的产酸特性和生长特性,从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和耐乙醇片球菌3种乳酸菌(共30株)中筛选出10株。并进行单菌发酵实验,发现肠膜明串珠菌SCCDZN2、植物乳杆菌VuNNMMY10-L1和耐乙醇片球菌VCQWZ3-L7具有良好的产酸特性和生长特性,感官喜好度较高;电子舌滋味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泡菜的酸味和甜味特征突出,肠膜明串珠菌和耐乙醇片球菌接种泡菜鲜味特征明;滋味物质中果糖、葡萄糖、塔格糖和甘露醇等主要风味物质含量较丰富,但乳酸含量差异较大,存在酸味过足或酸味不足的问题,苹果酸和甘氨酸含量也显着低于市售泡菜;香气物质中除二甲基三硫醚外,芳樟醇和香叶醇含量均较低,β-月桂烯和辛酸乙酯等关键香气物质含量未检出,因此单菌发酵泡菜的风味还与市售泡菜相比存在着风味不足的问题。将肠膜明串珠菌SCCDZN2分别与植物乳杆菌VHuNHHMY10-L1及耐乙醇片球菌VCQWZ3-L7以1:1、1:2、2:1复配发酵。结果表明当肠膜明串珠菌与植物乳杆菌复配比例为1:2和1:1以及肠膜明串珠菌与耐乙醇片球菌接种比例为1:1时产酸较快,且各菌株之间的协同作用最强,均可保持较高的活力。风味物质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复配可以调节泡菜中代谢产物的含量,当肠膜明串珠菌与植物乳杆菌复配比例为1:2以及肠膜明串珠菌与耐乙醇片球菌复配比例为1:1时可以使泡菜中的糖类物质和有机酸类物质保持在适当水平,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种类与含量也相对较高,可以赋予泡菜良好的风味。根据双菌复配发酵结果,将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和耐乙醇片球菌以1:2:1进行复配发酵,结果表明该发酵方式产酸更快,可以明显缩短发酵周期至60 h左右,且感官喜好度较高;在风味组成方面,滋味物质与香气物质含量介于两种双菌复配发酵方式的泡菜之间,该种复配方式综合了两种复配方式的发酵香气。最终确定泡菜发酵剂组成与配方,组合方式共3种,分别为:A: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1:2;B:肠膜明串珠菌:耐乙醇片球菌=1:1;C:肠膜明串珠菌:植物乳杆菌:耐乙醇片球菌=1:2:1;控制泡菜中乳酸菌总数约107 CFU/mL,并添加0.10 g/kg甘氨酸和0.23 g/kg苹果酸,其中泡菜A和B在室温下发酵60 h72 h,C在室温下发酵48h60 h。

陈偲偲[5](2020)在《基于γ-硒代丁内酯的多组分聚合反应及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含硒聚合物由于硒原子的独特性能,对氧化还原、辐射光照等条件表现出多重响应性,广泛应用于自修复材料、氧化还原响应材料和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含硒聚合物主要包括二硒醚聚合物和单硒醚聚合物。由于二硒醚聚合物中Se-Se键的键能较弱,因此它不仅在温和的氧化还原条件下非常容易断裂,而且在自然光下易断裂生成自由基进而发生多种副反应,导致二硒醚聚合物稳定性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单硒醚聚合物中C-Se键的键能强于二硒醚聚合物中的Se-Se键,在温和的氧化条件下C-Se键不会断裂,而是被氧化成硒亚砜,在还原条件下硒亚砜能可逆地转化为单硒醚,该可逆过程可多次重复,表现出可逆的刺激响应特征,在药物控制传递、刺激响应材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现有单硒醚聚合物大多数是通过含硒单体的逐步聚合、自由基聚合或开环聚合等方法制备,也可以利用含硒引发剂引发常见单体聚合制备末端含单硒醚的聚合物。这些方法大多难以对聚合物的结构及其硒含量进行设计和调控。因此开发简单高效合成单硒醚聚合物的方法,实现可控硒含量等结构控制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将多组分反应用于聚合物的合成,由于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高效、选择性高和原子经济性等优点已成为功能性聚合物合成的新途径。γ-硒代丁内酯作为一个具有高反应活性的单体,可被胺、醇等亲核试剂开环,生成的硒醇作为强亲核试剂可与多种亲电试剂反应,因此可作为新型多组分反应的中心组分,用于含硒聚合物的合成。基于以上讨论,本论文利用γ-硒代丁内酯的高反应活性,通过有机胺、γ-硒代丁内酯和亲电试剂的多组分反应,开展了单硒醚聚合物的可控合成研究,获得了硒含量可控、聚合物结构可控的单硒醚聚合物。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C-Se键的独特化学性质,构建了紫外光响应的新型含硒动态共价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γ-硒代丁内酯的多组分聚合研究。首先通过模型反应考察了有机胺、γ-硒代丁内酯和双键的多组分聚合的可行性,选择二乙二醇二(3-氨基丙基)醚、γ-硒代丁内酯和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反应组分,对反应条件包括催化剂三丁基膦的量、反应溶剂和反应物浓度进行筛选,得到了聚合反应的最优条件:催化剂三丁基膦的量为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的0.2当量,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浓度为1.0 M,溶剂为四氢呋喃。在最优条件下,研究了模型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该聚合反应可在6h内反应完全,聚合物分子量可达11.1 kg mol-1,动力学结果显示该聚合反应为典型的逐步聚合。随后,开展了多组分反应用于聚合物结构调控的研究,考察了反应组分的投料比对聚合反应和所得聚合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反应组分的投料比,可实现聚合物端基结构的调控,分别得到胺基、硒醇和双键等不同基团封端的单硒醚聚合物,其末端具有活性,可被进一步修饰如通过双键接入荧光基团芘。进一步,通过拓展单体种类,考察了该多组分聚合的单体适用性,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胺、γ-硒代丁内酯和不同结构的亲电试剂(双键、卤代烃和环氧)的多组分聚合均得到了结构明确的单硒醚聚合物。最后,对单硒醚聚合物的氧化降解性和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能力等潜在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硒醚聚合物具有氧化降解性,且可吸附重金属离子如钯离子和金离子。2.基于γ-硒代丁内酯氨解-氮丙啶开环反应合成结构明确的单硒醚聚合物。利用仲胺开环γ-硒代丁内酯得到硒醇,硒醇再开环N上有烷基取代基的氮丙啶,生成含有仲胺基团的单硒醚化合物,这两个步骤为一个循环,第n个循环命名为cycle-n,所得产物命名为Se-N-n,且Se-N-n中的仲胺基团可进一步反应。首先考察了仲胺、γ-硒代丁内酯和氮丙啶的多组分反应的可行性,并对反应条件包括溶剂、催化剂和温度进行筛选,得到最佳条件:四氢呋喃为溶剂,1,5,7-三氮杂二环[4,4,0]癸-5-烯(TBD)、三丁基膦和适量水为催化剂,温度为50℃。通过条件优化,成功使得模型反应cycle-1的反应时间从6天缩短至6.5 h。随后,开展了该多组分反应体系用于聚合物合成的研究。在进行cycle-2反应时,发现Se-N-1中的仲胺的反应位阻过大,使得该反应速率大大降低,因此再次进行条件优化,选取了聚二(乙氧基吡咯烷酮)膦腈(P2-Et)代替TBD为催化剂,反应时间从3天缩短至1天。然而由于Se-N-1与Se-N-2的极性相近,难以分离纯化,未能获得高纯度Se-N-2。按照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实验的具体方案,有待于进一步研究。3.含烯丙基硒醚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动态共价键性能研究。首先,合成了含烯丙基硒醚的两种小分子化合物A-Se和B-Se,考察其在365 nm紫外光下的动态交换反应。结果发现,烯丙基硒醚具有动态共价键特征,无需催化剂,即可在紫外光辐照下进行动态交换反应,当化合物A-Se和B-Se的浓度均为0.02 M时,该反应在4h内即可达到动态平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该动态交换反应也可以在聚合物体系中进行。随后通过ESR研究证实了该动态交换反应是通过自由基机制进行的,即:在紫外光下,烯丙基硒醚中的C-Se键可断裂生成硒自由基和烯丙基自由基,产生的硒自由基可与烯丙基硒醚发生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反应,形成交换产物AB-Se。基于上述研究结果,设计制备了含烯丙基硒醚的聚氨酯弹性体,该弹性体显示出良好的自修复性能,即:硒含量为5 wt%的材料在30℃和250 mW cm-2的紫外光下,经过48 h,自修复效率接近100%。

庞硕[6](2020)在《CYP2E1抑制剂DAS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初步探索以及吴茱萸碱的衍生物对APPswe/PS1AE9转基因小鼠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细胞色素P450 2E1(Cytochrome P4502E1,CYP2E1)是由细胞色素P-450基因超家族编码的一种血红素蛋白,主要位于内质网,参与类固醇、脂肪酸、前列腺素、药物、致癌物质和环境污染物等外源性化学物质的氧化代谢。CYP2E1在多种心脏疾病情况下表达上调,主要通过活性氧造成损害。有研究表明,在小鼠体内,CYP2E1表达水平升高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而CYP2E1表达水平降低可减轻扩张型心肌病的病理发展进程,但是通过靶向抑制CYP2E1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研究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 sulfide,DAS)靶向抑制CYP2E1对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作用以及可能的治疗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与给药处理:将4月龄的cTnTR141W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阴性的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6组,雌雄各半。这6组分别为:NTG安慰剂正常对照组、安慰剂模型对照组、DAS低剂量(200mg/kg)模型治疗组、DAS高剂量(400mg/kg)模型治疗组、依那普利拉阳性药模型治疗组(0.76mg/kg)、DAS(400mg/kg)野生型给药组。(2)在整体、显微和超微水平对小鼠心脏形态和功能进行表型分析:采用超声影像分析对小鼠心脏整体功能和结构进行观察。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小鼠心肌显微和超微形态进行分析。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对小鼠心肌纤维化标志物的mRNA表达进行分析。(3)通过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DAS参与扩心病小鼠心肌氧化应激和凋亡进程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生化分析手段对小鼠心肌ROS标志物,即对谷胱甘肽、过氧化氢、丙二醛进行测定。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即Tunel检测和Western Blot技术对心肌细胞凋亡和相关凋亡标志物分子进行测定,包括Procaspase-9、Activated caspase-9、细胞色素 c、Procaspase-3 及 Activated caspase-3。结果:(1)在整体水平上,通过超声影像分析发现,经过DAS处理后,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的典型扩张型心肌病病理表型得到明显改善。在显微水平,通过H&E及Masson组织学染色结果表明,DAS处理后,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肌显微排列得到改善,心肌细胞间隙胶原蛋白沉积得到改善,同时Ⅲ型胶原的mRNA水平检测也对胶原沉积的改善作用进行佐证。在超微水平上,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DAS处理后,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肌的超微结构损伤,包括心肌纤维断裂溶解、肌浆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嵴缺失和空泡化等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依那普利拉处理后,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脏功能和形态、心肌细胞间隙胶原蛋白沉积、超微结构的损伤均有明显改善作用。(2)通过对氧化应激及凋亡信号关键分子的检测,表明经DAS处理后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肌组织内,过氧化氢、丙二醛水平降低,还原性谷胱甘肽水平显着增加,心肌组织内氧化应激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同时,经DAS处理后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得到显着抑制,同时心肌细胞内Caspases 9和3的激活得到明显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亦得到明显改善。(3)依那普利拉虽然对cTnTR141W DCM小鼠心肌氧化应激水平无明显影响,但是能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通路,降低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数量。并且,依那普利拉治疗明显改善心脏的结构、功能和病理改变,尤其是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论:DAS处理可显着改善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的心肌病病理表型,包括心室腔扩张、室壁变薄、心肌纤维化和心脏功能减弱等。DAS处理后通过竞争性抑制CYP2E1,降低了心肌内氧化应激水平,并且抑制线粒体相关的凋亡通路,并最终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抑制CYP2E1可能是一个有价值的治疗策略,其可参与控制涉及CYP2E1表达上调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进程。此外,开发对CYP2E1具有较强抑制性能和较高生物利用度的DAS类似物,可以为扩张型心肌病及心衰的防治提供线索和研究方向。背景:阿尔兹海默症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和行为损伤为特征的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由于其分子发病机理的复杂性和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AD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得到充分阐明,因此,目前尚待开发有效的AD治疗方法。从中草药吴茱萸中提取出的吴茱萸碱是一种喹诺酮生物碱,已有研宄发现,吴茱萸碱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大脑内小胶质细胞的过度活化,提高APPswe/PSlAE9转基因小鼠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方法:通过EDC1介导的缩合反应有效地合成吴茱萸碱及其衍生物。在体外研宂,通过细胞增殖检测检测吴茱萸碱衍生物对SH-SY5Y和HepG2的细胞毒性,并且进一步检测吴茱萸碱衍生物对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的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在体内研宂,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吴茱萸碱衍生物对AD小鼠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结果:通过EDCI介导的缩合反应有效地合成含有1个硫代和21个不同取代基的氧-吴茱萸碱衍生物。并且发现一些吴茱萸碱衍生物的细胞毒性低,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够明显改善APPswe/PSlAE9AD模型小鼠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结论:有效地合成一系列新的、更加有效吴茱萸碱衍生物。探究吴茱萸碱衍生物对AD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为A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薛永霞[7](2019)在《上海熏鱼风味特征及调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风味是评价食品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淡水鱼产量丰富,具有高水分、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因此极易腐败变质。此外,因其主要生活在淡水环境中,具有土腥味和泥土味而导致加工率很低。本研究主要以草鱼鱼肉为研究对象,探究上海熏鱼加工过程中对鱼肉风味物质的影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氨基酸自动分析法、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电子舌和电子鼻对上海熏鱼加工过程中的风味物质进行提取、分析和鉴定,探究了养殖草鱼和罗非鱼鱼肉特征风味物质,以及调味辅料和不同加工阶段对鱼肉风味的影响。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鲜草鱼、一次浸渍过程中不同浸渍方式、不同方式浸渍后油爆过程中以及二次浸渍过程中对鱼肉呈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鲜草鱼、料酒浸渍、料酒和盐浸渍、料酒和葱浸渍、料酒和姜浸渍、料酒和蒜浸渍、料酒和胡椒粉浸渍、料酒和生抽浸渍以及全部辅料浸渍草鱼中肌苷酸(IMP)分别为215.91、156.59、180.05、164.91、175.84、200.32、199.48、275.57和270.20mg/100g,料酒浸渍样品中含量最低,生抽浸渍样品中含量最高,IMP是各一次浸渍样品中主要的鲜味核苷酸;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游离氨基酸28.33、30.64、33.76、32.48、33.08、29.80、37.01、39.98和38.66%,谷氨酸是各一次浸渍样品中主要的鲜味氨基酸。各油爆样品中IMP的含量比一次浸渍样品分别提高了78.28、129.38、109.10、129.93、104.90、87.47、61.55、22.61和36.98%,各样品中IMP的TAV均大于一次浸渍样品的TAV,IMP也是油爆过程主要的鲜味核苷酸。二次浸渍过程中,植物油和水二次浸渍样品的IMP含量最低,上海熏鱼中含量最高,各样品中味道强度值(TAV)均大于10,因此,IMP是不同加工阶段主要的鲜味核苷酸。上海熏鱼中呈苦味的次黄嘌呤(Hx),其含量比生鲜草鱼降低了2.16倍。各油爆样品中呈味氨基酸比一次浸渍分别提高了15.39、23.63、21.48、20.91、14.18、44.03、14.27、15.51和16.14%,谷氨酸和甘氨酸是各油爆过程中主要的鲜味氨基酸。上海熏鱼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比生鲜草鱼分别提高了7.61和105.66 mg/100g,天冬氨酸和谷氨酸是二次浸渍样品中主要的鲜味氨基酸。电子舌可以良好的区分不同加工阶段鱼肉的滋味,经过一次浸渍、油爆和二次浸渍,鱼肉鲜度显着性提高。以草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生鲜草鱼、一次浸渍过程中不同浸渍方式、不同方式浸渍后油爆过程中以及二次浸渍过程中对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显示,生鲜草鱼和一次浸渍过程中各样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36、45、40、36、55、41、53、45和75种,对风味有显着贡献的风味物质为己醛、(E)-2-辛烯醛、壬醛、癸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石竹烯、2-甲基丁酸甲酯和2-正戊基呋喃。各油爆样品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分别为34、41、44、46、45、44、57、54和73种,2-甲基丁醛、己醛、壬醛、癸醛、2,4-癸二烯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3-乙基-2,5-二甲基吡嗪和2-甲基丁酸甲酯是油爆过程中主要的风味活性成分。植物油和水二次浸渍、植物油和水与糖二次浸渍、植物油和水与糖及生抽二次浸渍与上海熏鱼中挥发性物质分别为66、59、70和78种,3-甲基丁醛、2-甲基丁醛、己醛、庚醛、苯乙醛、(E)-2-辛烯醛、壬醛、癸醛、(E,E)-2,4-癸二烯醛、1-辛烯-3-醇、右旋萜二烯、3-乙基-2,5-二甲基吡嗪、2-乙基-3,5-二甲基吡嗪、2-甲基丁酸甲酯和2-正戊基呋喃是上海熏鱼的主要关键风味化合物,主要由醛、醇、烃类、吡嗪类、酯类和呋喃类组成,对鱼肉总体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对5个加工阶段(生鲜罗非鱼、一次浸渍、生鲜油爆、一次浸渍后油爆和上海熏鱼成品)上海熏鱼风味物质进行分析和鉴定。各阶段IMP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是主要的鲜味核苷酸。游离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含量也逐渐升高,并呈显着性差异,其中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对上海熏鱼风味影响最大。电子舌和电子鼻可以良好的区分不同加工阶段样品的滋味和气味;生鲜罗非鱼、一次浸渍、油爆、一次浸渍后油爆和上海熏鱼中分别检出50、85、65、78和82种挥发性物质,主要由醛、酮、醇和烃类构成;因此,浸渍和油爆是风味形成的主要原因,从而鱼体的腥味得以有效改善。在加工过程中,一次浸渍所用的调味辅料(料酒、葱、姜、蒜、胡椒粉和酱油等)、油爆工艺和二次浸渍过程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对于鱼肉脱腥、增香具有重要贡献,也是风味形成的主要原因。

李玲[8](2019)在《沙葱萤叶甲嗅觉相关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沙葱萤叶甲Galeruca daurica(Joannis)是一种近年来在内蒙古草原上暴发成灾的新害虫,危害沙葱Allium mongolium、野韭Allium ramosum、多根葱Allium polyrhizum等百合科Liliaceae葱属Alllim植物,严重破坏草原生态环境。嗅觉感受系统对昆虫的生命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昆虫通过嗅觉来感知外界环境中的挥发物质,从而进行信息交流。目前有关沙葱萤叶甲化学感受系统的研究还是空白。本研究从沙葱萤叶甲转录组中鉴定到大量的嗅觉相关基因,并对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表达谱和原核表达嗅觉相关蛋白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沙葱萤叶甲化学感受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并对揭示其猖厥成灾机理以及开发利用引诱剂或驱避剂控制其发生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沙葱萤叶甲触角感器的显微观察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沙葱萤叶甲触角上的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沙葱萤叶甲触角感器主要有5种类型,分别是毛形感器(sensillatrichodea)、刺形感器(sensilla chaetica)、锥形感器(sensilla basiconica)、钟形感器(sensilla campaniformia)和 Bohm 氏鬃毛(Bohm bristle)。2.沙葱萤叶甲嗅觉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分子特性分析从本实验室组装的沙葱萤叶甲转录组中鉴定到66条嗅觉相关基因,包括29条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 binding protein,OBP)基因、10条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CSP)基因、21条嗅觉受体(olfactory receptor,OR)基因(包括1条嗅觉共同受体 olfactory receptor co-receptor,ORco)和6条感觉神经元膜蛋白(sensory neuron membrane protein,SNMP)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除OBP29外,其它28个OBP基因均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编码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氨基酸个数119~202。根据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数可将GdauOBP分为Classic OBP和Minus-C OBP两个亚家族。10条GdauCSP基因均具有完整的ORF,编码氨基酸个数98~273,序列中含有四个保守的半胱氨酸。GdauOR基因的ORF均不完整,编码55~259个氨基酸。6个GdauSNMP中,GdauSNMPla和GdauSNMP1b具有完整的ORF,均含有2个跨膜结构域,序列中含有6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其它4个GdauSNMP基因的ORF不完整,序列中只含有1个跨膜结构域。BlastX验证的最佳结果和系统发育分析均显示,沙葱萤叶甲与大猿叶甲Colaphellus bowringi、榆黄毛萤叶甲Pyrrhalta maculicollis、榆绿毛萤叶甲Pyrrhaltaaenescens等鞘翅目昆虫嗅觉蛋白的亲缘关系最近。GdauORco在系统进化树中与鳞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直翅目以及鞘翅目其它昆虫的ORco独立地形成一支,表现出极度保守的进化机制。3.沙葱萤叶甲OBP和CSP基因的时空表达格局通过半定量和实时荧光定量技术对沙葱萤叶甲OBP和CSP基因的表达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GdauOBP和GdauCSP基因不仅表达于成虫触角中,还广泛表达于足、翅、头、胸、腹等各部位。各基因在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各发育阶段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超过一半的基因在成虫触角中的表达量最高,且雌雄触角之间的表达水平存在显着差异。同时,大多数GdauOBP和GdauCSP基因在卵和蛹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4.沙葱萤叶甲OBP和CSP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通过 RACE 技术克隆得到 GdauOBP1、GdauOBBP6、GdauOBP10、GdauOBP20、GdauCSP4和GdauCSP5的cDNA全长序列以及GdauOBP15的ORF序列和3’非编码区,验证了 ORF的完整性。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8a(+)/OBP1、pET-28a(+)/OBP6、pET-28a(+)/OBP10、pET-28a(+)/OBP15、pET-28a(+)/OBP20、pET-28a(+)/CSP4和pET-28a(+)/CSP5,通过诱导表达和蛋白纯化得到了可溶性重组蛋白。5.沙葱萤叶甲主要寄主植物挥发物的鉴定及其触角电位反应采用顶空动态收集法和GC-MS技术从沙葱萤叶甲最适寄主植物—沙葱中鉴定出32种挥发性化合物,并从中选取了 13种主要化合物进行EAG测定。EAG测试结果表明,二烯丙基硫醚、二烯丙基二硫、二烯丙基三硫醚、顺-2-己烯-1-醇、2-己烯醛、苯甲酸甲酯和己醛7种化合物能引起沙葱萤叶甲触角较为强烈的电位反应。此外,雌性对多数化合物的反应值均高于雄性;当化合物浓度在0.1 mol/L和1 mol/L时,沙葱萤叶甲的触角电位反应较高。6.沙葱萤叶甲OBP和CSP与主要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荧光竞争结合试验以N-苯基-1-萘胺(N-phenyl-1-naphthylamine,1-NPN)为探针。结果表明,GdauOBP1和GdauOBP1O对所有供试的13种寄主植物挥发物结合能力均较弱(Ki>30μM);GdauOBP6与二甲基二硫醚、己醛、2-己烯醛和顺-2-己烯-1-醇有较强的结合能力,Ki值为 25.65~29.09μM;GdauOBP15特异性地结合二甲基二硫醚,K值为23.09μM;GdauOBP20仅与对二甲苯和环庚三烯有较强的结合能力,Ki值分别为22.91 μM和26.55 μM。两个CSP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能力差异很大,GdauCSP4对所测化合物具有广谱的结合能力,能与其中9种配体较好地结合,K值为12.06 μM~21.32 μM,其中结合能力最强的配体是苯甲酸甲酯,其次为己醛;而GdauCSP5的结合谱较窄,仅能较好地结合二甲基二硫醚和2-己烯醛,Ki值分别为26.47μM和25.28 μM。所有7个重组蛋白与二烯丙基硫醚、月桂烯和二烯丙基三硫醚的结合能力均较弱(Ki>30 μM)。

杨亮[9](2019)在《大蒜辣素及相关硫醚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蒜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分离分析大蒜辣素、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等成分的相关方法并应用于食品与药物分析,为高效完成大蒜辣素分析任务提供技术支持,为消费者合理选择大蒜食用方式和有效购买大蒜制品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完善大蒜质量分析和监控体系及大蒜复合制剂的合理用药提供实践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UPLC建立了一种以羟苯乙酯为替代对照品,快速测定鲜蒜中大蒜辣素的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BEH C18(2.1 mm×100 mm,1.7μm)色谱柱,乙腈-0.1%甲酸水溶液(30:7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42 nm,流速:0.3 m L/min,进样量:1μL,柱温:30℃。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大蒜辣素与羟苯乙酯在4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不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8.8-100.9%,定量下限为1.73~2.03 mg/kg,与HPLC法相比,分析时间明显缩短,分析效率更高,外标法与替代对照品法测定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该方法的样品前处理简单,结果准确可靠,解决了因大蒜辣素对照品不稳定而测定困难的问题,极大地缩短了样品测定时间,为开发利用药用大蒜植物资源和完善药用大蒜质量分析体系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2)基于HPLC建立了一种以羟苯乙酯为替代对照品,同时检测大蒜及其制品中大蒜辣素、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3种功效成分的方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2%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2 nm,流速:1.0 m L/min,柱温24℃。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流动相组成、洗脱方式、检测波长及柱温等参数,可使包括羟苯乙酯在内的4种物质在64 min内实现基线分离,并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不同条件下相对校正因子的重现性良好,加标回收率为98.5%~103.3%,定量下限为2.5~10.0 mg/kg。首次建立了一种基于HPLC同时检测大蒜及其制品中大蒜辣素、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二硫醚3种功效成分的替代对照品法,该方法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多种大蒜制品的检测。(3)基于HPLC及UPLC-MS/MS研究大蒜辣素在体内与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的相关性以及肠溶微丸中蒜氨酸在体内生成大蒜辣素的可能性及转化率。HPLC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别以乙腈-水(53∶47)、(65∶35)为流动相,等度洗脱,检测波长:242 nm,柱温:25℃,流速分别为:1 m L/min、1.2 m L/min。UPLC-MS/MS法,采用反相C18色谱柱(Waters ICQUITY UPLC?BEH,100×2.1 mm,1.7μm),柱温:40℃,流速:0.15 m L/min,进样量:2μl,流动相:0.1%甲酸(A)-乙腈(B),梯度洗脱;质谱离子化方式:ESI+,离子极性:正离子;毛细管电压:2 KV;锥孔电压:22 V;源温度:150℃;脱溶温度:350℃;氩气流速:50 L/Hr;氮气流速:600 L/Hr。大鼠灌胃给药大蒜辣素后,在大鼠血浆中未检测到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灌胃给药相同蒜氨酸含量的蒜氨酸溶液和大蒜肠溶微丸溶液后,分别测得两种药物中蒜氨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肠溶微丸中约有34%的蒜氨酸被直接吸收,另有约66%的蒜氨酸在体内被转化。给药蒜氨酸溶液或大蒜肠溶微丸,在血浆中均未发现硫化氢相对于内源性硫化氢有明显增加,进一步给药24 h后测定大鼠组织中硫化氢水平,发现给药组的组织内的硫化氢水平普遍高于空白组,各组硫化氢水平的总体趋势为:大蒜肠溶微丸组>蒜氨酸溶液组>空白组。建立了用于定性测定大鼠血浆中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的HPLC方法和定量测定体内血浆及组织中蒜氨酸和硫化氢的UPLC-MS/MS方法;无法通过追踪测定二烯丙基二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的含量而间接研究大蒜辣素的体内代谢过程;肠溶微丸中66%的蒜氨酸在体内的转化过程可能是先被蒜酶催化生成大蒜辣素,再经过一系列反应代谢为硫化氢。

林波[10](2019)在《金属催化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研究》文中指出酰胺衍生物在工业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基于这类化合物的新反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在不同金属催化下N-酰氧基取代的酰胺衍生物与苯基烯丙基硫醚衍生物的偶联反应,主要工作包括如下两方面:(1)铁催化N-酰氧基取代的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研究。在FeCl2的作用下,酰胺起始物可以有效地转化为金属氮宾中间体,进而与苯基烯丙基硫醚衍生物反应发生偶联反应形成了一系列含N-芳硫基和N-烯丙基取代的酰胺衍生物。本反应的优点在于催化剂廉价易得、无需外加配体和添加剂,在室温条件下即可以实现高效的转化;但反应仍存底物普适性相对较差,需要使用超干溶剂和氮气保护,以及催化剂用量较大等问题。(2)钌催化N-酰氧基取代的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研究。当使用RuCl2(PPh3)3作为催化剂,AgOAc作为添加剂,苯甲羟肟酸作为配体时,N-酰氧基取代的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在室温条件下10 min即可高效得到偶联产物。实验证明苯甲羟肟酸配体在本反应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NMR和GC-MS手段对反应中副产物进行了表征,为机理讨论提供了基础。本方法是铁催化反应的进一步提升,大大提高了反应效率和底物范围。

二、二烯丙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烯丙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SPME-GC-MS法分析大蒜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仪器与试验材料
    2.2 SPME-GC/MS检测条件
    2.3 挥发性物质ROAV的计算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纤维头对萃取结果的影响
    3.2 大蒜粉挥发性物质结果与分析
        3.2.1 大蒜粉挥发性物质的相对百分含量
        3.2.2 挥发性物质的SPSS分析
        3.2.3 挥发性物质ROAV值的分析
4 结论

(2)姜蒜精油抑制炭烤香肠中苯并[a]芘的形成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烧烤肉制品及其存在的问题
        1.1.1 烧烤肉制品的研究现状
        1.1.2 烧烤肉制品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1.2 肉品加工过程中BaP的生成及抑制
        1.2.1 肉品加工过程中BaP生成的影响因素
        1.2.2 肉品加工过程中BaP生成的抑制措施
    1.3 植物精油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1.3.1 植物精油在肉制品中的应用
        1.3.2 姜精油、蒜精油及其生物活性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1.5 本文技术结构框架图
第二章 生姜及其精油对烤肠品质和BaP生成的影响
    2.1 材料与试剂
    2.2 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炭烤香肠的制备
        2.3.2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2.3.3 色泽的测定
        2.3.4 风味物质的测定
        2.3.5 电子自旋共振(ESR)的测定
        2.3.6 姜精油成分的测定(GC-MS)
        2.3.7 BaP的测定
        2.3.8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生姜对炭烤香肠品质的影响
        2.4.2 生姜对炭烤香肠中BaP含量的影响
        2.4.3 生姜水提取物、生姜精油对炭烤香肠中BaP含量的影响
        2.4.4 生姜精油成分的测定及筛选
        2.4.5 姜精油活性成分对炭烤香肠中BaP含量的影响
        2.4.6 姜精油活性成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
        2.4.7 姜精油活性成分对BaP形成的抑制规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蒜及其精油对烤肠品质和BaP生成的影响
    3.1 材料与试剂
    3.2 仪器和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炭烤香肠的制备
        3.3.2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3.3.3 色泽的测定
        3.3.4 风味物质的测定
        3.3.5 电子自旋共振(ESR)的测定
        3.3.6 蒜精油成分的测定(GC-MS)
        3.3.7 BaP的测定
        3.3.8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大蒜对炭烤香肠品质的影响
        3.4.2 大蒜对炭烤香肠中BaP含量的影响
        3.4.3 大蒜水提取物、大蒜精油对炭烤香肠中BaP含量的影响
        3.4.4 大蒜精油成分的测定及筛选
        3.4.5 蒜精油活性成分对炭烤香肠中BaP含量的影响
        3.4.6 蒜精油活性成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
        3.4.7 蒜精油活性成分对BaP形成的抑制规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姜蒜精油活性成分抑制烤肠中BaP形成的机制
    4.1 材料与试剂
    4.2 仪器和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炭烤香肠的制备
        4.3.2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4.3.3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的测定
        4.3.4 羰基值和双烯值的测定
        4.3.5 自由基相对含量的测定
        4.3.6 BaP的测定
        4.3.7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姜/蒜精油高活性成分对BaP前体物(脂肪酸)的影响
        4.4.2 姜/蒜精油高活性成分对BaP形成过程(脂肪氧化裂解)的影响
        4.4.3 姜/蒜精油高活性成分对总自由基相对含量的影响
        4.4.4 姜/蒜精油高活性成分对BaP含量的影响
        4.4.5 相关性分析
        4.4.6 姜/蒜精油活性成分抑制BaP形成的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3)四川泡菜功能微生物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四川泡菜研究进展
        1.1.1 泡菜概述
        1.1.2 四川泡菜的研究进展
    1.2 发酵食品微生物群落特征
        1.2.1 发酵食品微生物研究进展
        1.2.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1.2.3 四川泡菜微生物研究进展
    1.3 发酵蔬菜风味物质研究进展
        1.3.1 发酵蔬菜风味物质研究
        1.3.2 四川泡菜风味物质研究
        1.3.3 发酵蔬菜风味形成机制
    1.4 宏转录组学技术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1.4.1 宏基因组学的应用
        1.4.2 宏转录组学简介
        1.4.3 宏转录组学在发酵食品中的应用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消长规律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原料
        2.2.2 主要试剂及溶液
        2.2.3 主要仪器设备
        2.2.4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物种注释
        2.3.1.1 测序数据预处理
        2.3.1.2 物种分布情况
        2.3.1.3 Ternaryplot分析与属水平物种进化树
        2.3.2 泡菜微生物Alpha多样性分析
        2.3.3 泡菜微生物的Beta多样性分析
        2.3.4 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风味物质解析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有机酸的组成及变化规律
        3.3.2 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氨基酸的组成及变化规律
        3.3.3 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O2PLS模型解析微生物与风味物质的相互作用网络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主要分析软件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四川泡菜体系微生物与风味物质O2PLS模型
        4.3.2 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VIP分析
        4.3.3 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与风味重要相关的微生物分析
        4.3.4 四川泡菜微生物与风味物质的关联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四川泡菜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宏转录组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主要仪器设备
        5.2.3 主要试剂
        5.2.4 软件及数据库
        5.2.5 试验方法
    5.3 结果分析
        5.3.1 发酵不同阶段样品RNA质量评价结果
        5.3.2 测序量统计结果
        5.3.3 宏转录组物种注释结果
        5.3.4 常用功能数据库注释
        5.3.5 宏转录组功能注释与16s基因功能预测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不同发酵阶段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主要软件及数据库
        6.2.3 差异基因筛选方法
        6.2.4 差异基因聚类方法
        6.2.5 差异基因KEGG富集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差异基因的筛选
        6.3.2 差异基因表达聚类分析
        6.3.3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6.3.4 宏转录组揭示四川泡菜代谢通路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四川泡菜风味物质与宏转录组联合分析
    7.1 引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试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四川泡菜与风味相关代谢途径
        7.3.2 关键风味物质的筛选
        7.3.3 四川泡菜中有机酸的代谢机理
        7.3.4 四川泡菜中氨基酸的代谢与合成
        7.3.5 四川泡菜的挥发性化合物风味及其来源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进一步工作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不同发酵方式的萝卜泡菜风味特征解析及发酵剂菌种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符号表
1 绪论
    1.1 泡菜概述
    1.2 泡菜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2.1 国外泡菜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2.2 国内泡菜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1.3 泡菜风味的研究进展
        1.3.1 泡菜中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1.3.2 泡菜中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
        1.3.3 泡菜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1.3.4 泡菜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检测分析方法
    1.4 泡菜发酵剂的研究进展
        1.4.1 国外发酵剂的研究进展
        1.4.2 国内泡菜发酵剂的研究进展
    1.5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5.1 立题意义
        1.5.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菌株
        2.1.4 培养基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泡菜的制作方法和配方
        2.3.2 泡菜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2.3.3 泡菜感官评价
        2.3.4 基于电子舌对泡菜样品滋味特征的测定
        2.3.5 泡菜非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2.3.6 泡菜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2.3.7 主体挥发性成分的确定
        2.3.8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
        2.3.9 抗生素法对泡菜中乳酸菌进行分类计数
        2.3.10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市售泡菜风味特征分析
        3.1.1 市售泡菜理化特征分析
        3.1.2 市售泡菜感官评价分析
        3.1.3 市售泡菜滋味分析
        3.1.4 市售泡菜风味物质分析
        3.1.5 市售泡菜风味特征小结
    3.2 发酵泡菜的菌种筛选
        3.2.1 肠膜明串珠菌在萝卜汁中的发酵特性
        3.2.2 植物乳杆菌在萝卜汁中的发酵特性
        3.2.3 耐乙醇片球菌在萝卜中的发酵特性
    3.3 单菌发酵泡菜风味特征分析
        3.3.1 单菌发酵泡菜理化特征分析
        3.3.2 单菌发酵泡菜中乳酸菌活菌数变化
        3.3.3 单菌发酵泡菜感官评价分析
        3.3.4 单菌发酵泡菜滋味分析
        3.3.5 单菌发酵泡菜风味物质分析
        3.3.6 主要风味物质差异性分析
        3.3.7 单菌发酵泡菜风味特征小结
    3.4 双菌复配发酵泡菜风味特征分析
        3.4.1 双菌复配发酵泡菜理化特征分析
        3.4.2 双菌复配发酵泡菜中乳酸菌活菌数变化
        3.4.3 双菌复配发酵泡菜感官评价分析
        3.4.4 双菌复配发酵泡菜滋味分析
        3.4.5 双菌复配发酵泡菜风味物质分析
        3.4.6 主要风味物质差异性分析
        3.4.7 双菌复配发酵泡菜风味特征小结
    3.5 多菌种复配发酵泡菜风味特征分析
        3.5.1 多菌复配发酵泡菜理化特征分析
        3.5.2 多菌复配发酵泡菜中乳酸菌活菌数变化
        3.5.3 多菌复配发酵泡菜感官评价分析
        3.5.4 多菌复配发酵泡菜滋味分析
        3.5.5 多菌复配发酵泡菜风味物质分析
        3.5.6 主要风味物质差异性分析
        3.5.7 多菌复配发酵泡菜风味特征小结
    3.6 泡菜发酵剂的配方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Ⅰ:实验相关图表
附录Ⅱ: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基于γ-硒代丁内酯的多组分聚合反应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硒化学
    1.2 含硒聚合物的合成
    1.3 含硒聚合物的应用
    1.4 多组分反应
        1.4.1 多组分反应的简介
        1.4.2 多组分反应在聚合物化学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及主要内容
第二章 基于γ-硒代丁内酯的多组分聚合研究
    2.1 引言
    2.2 化学试剂和分析测试仪器
        2.2.1 化学试剂
        2.2.2 分析测试仪器
    2.3 实验部分
        2.3.1 单体二甲基丙烯酸偶氮苯二醇酯的合成及表征
        2.3.2 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2.3.2.1 二胺、γ-硒代丁内酯与甲基丙烯酸酯类的多组分聚合
        2.3.2.2 二胺、γ-硒代丁内酯与卤代烃类的多组分聚合
        2.3.2.3 二胺、γ-硒代丁内酯与环氧类的多组分聚合
        2.3.3 其他实验
        2.3.3.1 聚合物P1-A末端胺基的证明实验
        2.3.3.2 聚合物P1-B末端硒醇的证明实验
        2.3.3.3 聚合物P1-C末端双键的证明实验
        2.3.3.4 聚合物P1的氧化降解实验
        2.3.3.5 聚合物P7吸附Pd~(2+)、Au~(3+)的实验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聚合条件优化
        2.4.2 聚合物结构控制
        2.4.3 聚合单体的拓展
        2.4.4 聚合物的热性能
        2.4.5 聚合物的功能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γ-硒代丁内酯氨解-氮丙啶开环反应连串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化学试剂和分析测试仪器
        3.2.1 化学试剂
        3.2.2 分析测试仪器
    3.3 实验部分
        3.3.1 1-(2-苄氧乙基)氮丙啶的合成
        3.3.2 化合物Se-N-1的合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仲胺、γ-硒代丁内酯和氮丙啶的多组分反应的可行性分析
        3.4.2 反应条件优化
        3.4.2.1 二乙胺和γ-硒代丁内酯的反应条件优化
        3.4.2.2 硒醇和1-(2-苄氧乙基)氮丙啶的反应条件优化
        3.4.3 化合物Se-N-2的合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紫外光诱导的烯丙基硒醚动态共价键
    4.1 引言
    4.2 化学试剂和分析测试仪器
        4.2.1 化学试剂
        4.2.2 分析测试仪器
    4.3 实验部分
        4.3.1 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4.3.1.1 化合物B-Se_2的合成及表征
        4.3.1.2 化合物A-Se的合成及表征
        4.3.1.3 化合物B-Se的合成及表征
        4.3.1.4 化合物A-S的合成及表征
        4.3.1.5 化合物B-S的合成及表征
        4.3.1.6 二胺基官能化的烯丙基硒醚交联剂的合成及表征
        4.3.2 聚氨酯预聚物的合成
        4.3.2.1 二官能度聚氨酯预聚物(PPG2000-NCO_2)的合成
        4.3.2.2 三官能度聚氨酯预聚物(PPG3000-NCO_3)的合成
        4.3.3 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聚氨酯弹性体合成过程的FT-IR分析
        4.4.1.1 二官能度聚氨酯预聚物(PPG2000-NCO_2)合成过程的FT-IR分析
        4.4.1.2 三官能度聚氨酯预聚物(PPG3000-NCO_3)合成过程的FT-IR分析
        4.4.1.3 聚氨酯弹性体PU-Blank和PU-Se合成过程的FT-IR分析
        4.4.2 小分子化合物A-S和B-S的交换反应
        4.4.3 小分子化合物A-Se和B-Se的交换反应
        4.4.4 聚合物P-Se和小分子化合物B-Se的交换反应
        4.4.5 烯丙基硒醚动态共价键交换的反应机理
        4.4.6 含烯丙基硒醚的聚氨酯弹性体
        4.4.6.1 含烯丙基硒醚的聚氨酯弹性体的蠕变性能
        4.4.6.2 含烯丙基硒醚的聚氨酯弹性体的机械性能和自修复效果
        4.4.6.3 含烯丙基硒醚的聚氨酯弹性体的热性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全文总结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5.3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第二章 的数据图表
    第三章 的数据图表
    第四章 的数据图表
致谢

(6)CYP2E1抑制剂DAS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初步探索以及吴茱萸碱的衍生物对APPswe/PS1AE9转基因小鼠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CYP2E1抑制剂DAS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初步探索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统计分析
    结果
        1、DAS改善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的心脏形态重构和功能障碍
        2、DAS改善cTnT~(R141W)扩张型心肌病模型小鼠心脏病理组织学异常
        3、DAS降低cTnT~(R141W) DCM小鼠的氧化应激
        4、DAS抑制cTnT~(R141W) DCM小鼠心肌细胞凋亡
        5、DAS处理后小鼠心肌组织的药物浓度检测
    讨论
第二部分: 吴茱萸碱的衍生物对APP~(SWE)/PS1~(ΔE9)转基因小鼠的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的探究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1、吴茱萸碱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2、吴茱萸碱衍生物的细胞毒性
        3、吴茱萸碱衍生物对过氧化氢诱导SH-SY5Y细胞的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4、吴茱萸碱衍生物改善APP~(swe)/PS1~(ΔE9)模型小鼠的学习和空间记忆能力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二烯丙基硫醚通过抑制CYP2E1治疗外源性物质以及相关疾病产生的细胞毒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个人简历
致谢

(7)上海熏鱼风味特征及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1.1 淡水鱼资源概况
        1.1.1 淡水鱼
        1.1.2 草鱼
        1.1.3 罗非鱼
    1.2 我国淡水鱼的加工现状
        1.2.1 淡水鱼加工方式
        1.2.1.1 干制
        1.2.1.2 腌制
        1.2.1.3 烟熏
        1.2.1.4 鱼糜
        1.2.1.5 水产罐头
    1.3 风味
        1.3.1 滋味活性成分
        1.3.1.1 游离氨基酸
        1.3.1.2 核苷酸及其衍生物(NRC)
        1.3.1.3 小分子呈味肽
        1.3.1.4 甜菜碱类
        1.3.1.5 不含氮化合物
        1.3.2 挥发性风味物质
    1.4 水产品风味物质的检测方法
        1.4.1 滋味活性成分的检测
        1.4.1.1 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1.4.1.2 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测定
        1.4.1.3 小分子呈味肽的测定
        1.4.1.4 电子舌
        1.4.2 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测定
        1.4.2.1 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
        1.4.2.2 挥发性成分鉴定方法
        1.4.2.3 电子鼻
    1.5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第二章 上海熏鱼(草鱼)滋味成分的形成及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加工工艺
        2.1.4 分析方法
        2.1.4.1 核苷酸类化合物分析
        2.1.4.2 游离氨基酸分析
        2.1.4.3 电子舌分析
        2.1.5 数据处理
        2.1.5.1 核苷酸类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数据分析
        2.1.5.2 电子舌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上海熏鱼加工过程中对核苷酸的影响
        2.2.1.1 一次浸渍对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2.2.1.2 油爆对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2.2.1.3 二次浸渍对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2.2.1.4 不同加工阶段对上海熏鱼核苷酸含量的影响
        2.2.2 上海熏鱼加工过程中对游离氨基酸的影响
        2.2.2.1 一次浸渍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2.2 油爆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2.3 二次浸渍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2.4 不同加工阶段对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2.2.3 不同加工阶段上海熏鱼的滋味轮廓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熏鱼(草鱼)挥发性物质的形成及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加工工艺
        3.1.4 分析方法
        3.1.4.1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3.1.4.2 电子鼻分析
        3.1.5 数据分析
        3.1.5.1 GC-MS数据分析
        3.1.5.2 电子鼻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挥发性物质分析
        3.2.1.1 一次浸渍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3.2.1.2 油爆浸渍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3.2.1.3 二次浸渍过程中挥发性物质分析
        3.2.1.4 不同加工阶段挥发性物质分析
        3.2.2 气味轮廓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非鱼制作传统上海熏鱼过程中的风味变化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1.3 加工工艺
        4.1.4 分析方法
        4.1.4.1 核苷酸类化合物分析
        4.1.4.2 游离氨基酸分析
        4.1.4.3 电子舌分析
        4.1.4.4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4.1.4.5 电子鼻分析
        4.1.5 数据处理
        4.1.5.1 核苷酸类化合物和游离氨基酸数据分析
        4.1.5.2 GC-MS数据分析
        4.1.5.3 电子舌、电子鼻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核苷酸变化
        4.2.2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游离氨基酸变化
        4.2.3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变化
        4.2.3.1 醛、酮类
        4.2.3.2 醇类和烃类
        4.2.3.3 醚类、含硫、氮化合物
        4.2.3.4 芳香族及其他化合物
        4.2.4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滋味轮廓分析
        4.2.5 罗非鱼制作上海熏鱼过程中的气味轮廓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学术成果

(8)沙葱萤叶甲嗅觉相关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前言
    1.1 沙葱萤叶甲
        1.1.1 沙葱萤叶甲概述
        1.1.2 沙葱萤叶甲研究进展
    1.2 昆虫嗅觉感受系统
        1.2.1 昆虫嗅觉感受器
        1.2.2 昆虫嗅觉识别的分子机制
    1.3 嗅觉相关蛋白研究进展
        1.3.1 气味结合蛋白
        1.3.2 化学感受蛋白
        1.3.3 嗅觉受体
        1.3.4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研究进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目的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2 沙葱萤叶甲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样品的制备与观察
        2.1.3 感器类型鉴定及大小测量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沙葱萤叶甲触角基本形态特征
        2.2.2 沙葱萤叶甲触角感器类型、特征及分布情况
    2.3 讨论
3 沙葱萤叶甲嗅觉相关蛋白基因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鉴定及分析
        3.1.2 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3.1.3 嗅觉受体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3.1.4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气味结合蛋白的鉴定与分析
        3.2.2 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3.2.3 嗅觉受体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3.2.4 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基因的鉴定与分析
    3.3 讨论
4 沙葱萤叶甲气味结合蛋白和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研究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总RNA质量检测
        4.2.2 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4.2.3 化学感受蛋白基因的表达谱分析
    4.3 讨论
5 沙葱萤叶甲嗅觉相关基因的分子克隆和原核表达
    5.1 试验材料
        5.1.1 供试昆虫
        5.1.2 主要试剂
        5.1.3 试验仪器
        5.1.4 主要溶液配制
    5.2 研究方法
        5.2.1 RNA的提取
        5.2.2 cDNA第一链合成
        5.2.3 中间片段克隆
        5.2.4 5'与3'末端扩增
        5.2.5 原核表达
        5.2.6 蛋白纯化
        5.2.7 蛋白浓度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嗅觉相关蛋白的cDNA全长克隆
        5.3.2 嗅觉相关蛋白的诱导表达与纯化
        5.3.3 蛋白浓度测定
    5.4 讨论
6 沙葱萤叶甲嗅觉相关蛋白与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结合特性及触角电位反应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研究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沙葱挥发物成分分析
        6.2.2 沙葱萤叶甲对沙葱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6.2.3 重组蛋白与1-NPN的结合常数测定
        6.2.4 气味配体与重组蛋白的竞争结合分析
    6.3 讨论
7 全文总结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大蒜辣素及相关硫醚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大蒜
    1.2 大蒜的活性作用
    1.3 大蒜的主要活性成分
        1.3.1 蒜氨酸(Alliin)
        1.3.2 蒜酶(Alliinase)
        1.3.3 大蒜辣素(Allicin)
        1.3.4 二烯丙基三硫醚(Allitrid)
        1.3.5 二烯丙基二硫醚(Diallyl disulfide)
        1.3.6 二烯丙基硫醚(Diallyl sulfide)
        1.3.7 硫化氢
    1.4 大蒜辣素及相关硫醚化合物检测方法
        1.4.1 大蒜辣素
        1.4.2 二烯丙基三硫醚及其它硫醚化合物
    1.5 大蒜辣素体内代谢研究
    1.6 蒜氨酸体内代谢研究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大蒜辣素UPLC替代对照品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实际样品测定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2.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1.3 色谱条件
        2.1.4 鲜蒜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2.2.2 线性范围与定量下限
        2.2.3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2.2.4 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
        2.2.5 重复性试验
        2.2.6 稳定性试验
        2.2.7 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考察
        2.2.8 相对保留时间校正因子的测定
        2.2.9 样品测定
    2.3 小结
3 基于HPLC同时测定大蒜及其制品中三种功效成分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3.1.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1.3 色谱条件
        3.1.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2 结果与讨论
        3.2.1 色谱条件的优化
        3.2.2 线性范围与定量下限
        3.2.3 相对校正因子的测定
        3.2.4 相对校正因子耐用性考察
        3.2.5 相对保留时间校正因子的测定
        3.2.6 加标回收率与精密度
        3.2.7 实际样品分析
    3.3 小结
4 大蒜肠溶制剂在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4.1 实验部分
        4.1.1 仪器、材料与试剂
        4.1.2 溶液的制备
        4.1.3 动物实验
        4.1.4 样品前处理
        4.1.5 色谱、质谱条件
    4.2 结果与讨论
        4.2.1 UPLC-MS-MS方法学验证
        4.2.2 样品测定
        4.2.3 组织样品中H_2S测定
    4.3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校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金属催化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引言
    1.2 叠氮化物的合成及转化研究进展
    1.3 含N-I双键的氮宾前体参与反应的研究进展
    1.4 环状氮宾前体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1.5 N-酰氧基酰胺衍生物在有机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铁催化N-酰氧基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研究
    2.1 引言
    2.2 反应条件优化
    2.3 底物拓展
    2.4 反应机理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钌催化N-酰氧基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研究
    3.1 引言
    3.2 反应条件优化
    3.3 底物拓展
    3.4 机理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验部分
    4.1 实验通则
    4.2 铁催化N-酰氧基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研究
    4.3 钌催化N-酰氧基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研究
    4.4 N-酰氧基取代的酰胺衍生物的合成
    4.5 苯基烯丙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4.6 数据表征
    4.7 NMR谱图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二烯丙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SPME-GC-MS法分析大蒜粉中挥发性风味物质[J]. 奚星林,周舒瑜,张嘉俊,刘朝霞.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22(03)
  • [2]姜蒜精油抑制炭烤香肠中苯并[a]芘的形成及其机制研究[D]. 胡高峰.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3]四川泡菜功能微生物代谢调控机理的研究[D]. 肖阳生. 南昌大学, 2020(02)
  • [4]不同发酵方式的萝卜泡菜风味特征解析及发酵剂菌种的筛选[D]. 云琳. 江南大学, 2020(01)
  • [5]基于γ-硒代丁内酯的多组分聚合反应及应用研究[D]. 陈偲偲. 苏州大学, 2020
  • [6]CYP2E1抑制剂DAS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初步探索以及吴茱萸碱的衍生物对APPswe/PS1AE9转基因小鼠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D]. 庞硕.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7]上海熏鱼风味特征及调控研究[D]. 薛永霞. 上海海洋大学, 2019
  • [8]沙葱萤叶甲嗅觉相关蛋白的鉴定及功能研究[D]. 李玲.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大蒜辣素及相关硫醚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 杨亮.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10]金属催化酰胺衍生物与硫醚的偶联反应研究[D]. 林波. 温州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二烯丙基硫醚化合物的合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