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赤峰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与形成初步研究

内蒙古赤峰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与形成初步研究

一、高氟地下水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分布与形成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娟,李小东,常子丽,崔娜,李振林,刘一君,王璇,陈波,赵成祥[1](2021)在《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及氟斑牙病情现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现状及8 ~ 12岁儿童氟斑牙患病情况, 评价防控措施效果, 为及时调整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 在内蒙古85个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旗县的所有病区村屯(简称村)开展改水情况及水氟含量调查, 并对病区村全部8 ~ 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结果全区9 623个病区村中, 改水村为8 547个, 改水率为88.82%。水氟含量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改水村为7 145个, 占改水村总数的83.60%(7 145/8 547)。共检查8 ~ 12岁儿童118 857人, 检出氟斑牙病例9 123人, 氟斑牙检出率为7.68%, 低于氟中毒病区判定标准中氟斑牙检出率上限(30%)。结论内蒙古饮水型氟中毒病区降氟改水率较高, 儿童氟斑牙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但仍需加强水质监测, 提高改水合格率, 并有效落实各项综合防控措施。

伊博乐[2](2021)在《内蒙古地区卫星降水数据降尺度研究与精度评估》文中研究指明TRMM与GPM卫星降水数据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卫星降水数据,空间化的降水信息对于气象站点布设较少地区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的技术手段对于直接获取高精度的空间化降水信息仍存在一定难度,基于此,本文以内蒙古地区为研究区,对TRMM和GPM降水数据进行降尺度获取高分辨率的年、季、月降水数据,并对分析研究区的降水时空变化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分别采用简单降尺度和GWR降尺度模型对TRMM和GPM年、季、月降水数据进行降尺度,结果表明:整体上,TRMM降尺度结果对于实测降水的拟合结果优于GPM结果,GPM年降水量值高于TRMM。两种数据降尺度结果在内蒙古中东部大部分地区表现的降水变化特征基本一致,即从东北部至中部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在内蒙古西部地区TRMM降尺度结果与实际降水特征一致,而GPM降尺度结果明显高估,误差较高。(2)在年尺度上,TRMM降水数据相关系数在0~0.95之间,呼伦贝尔市、乌兰察布市以及呼和浩特市地区高于0.8,阿拉善盟地区低于0.3,其它地区相关性介于0.3~0.8之间,45.2%的站点RMSE小于60mm,35.5%的站点介于60~100mm之间,仅有19%的站点高于100mm,大部分站点年降水量以高估现象为主,少数站点为低估。GPM降水数据相关系数在0~0.54之间,40%的站点RMSE小于200mm,49%的站点介于200~500mm之间,11%的站点大于500mm,84%的站点年降水量为高估,16%站点为低估。季节尺度上,TRMM降水相关系数高于GPM,TRMM(GPM)降水高估现象占比分别为春季80%(52%)、夏季83%(6%)、秋季60%(53%)、冬季88%(72%),TRMM降水数据四季均为高估,GPM降水数据夏季以低估为主,其余季节均为高估。对简单降尺度的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在年尺度上TRMM降尺度结果的相关性介于0~0.96之间;16.1%的站点RMSE低于50mm,73.1%的站点介于50~100mm,9.3%的站点高于100mm;92.4%的站点为高估现象。GPM相关系数在0~0.55之间;49%的站点RMSE低于200mm,40%的站点介于200~500mm之间,11%的站点高于500mm;84%的站点为高估现象。对GWR降尺度的结果进行精度评估结果表明,在年尺度TRMM降水数据相关性介于0~0.85之间;7.5%的站点RMSE低于50mm,60.2%的站点介于50~100mm,32.2%的站点介于100~175mm之间;89%的站点为高估现象。GPM降水数据相关性介于0~0.89之间;76%的站点RMSE介于70~200mm之间,14%的站点RMSE介于200~500mm,10%的站点高于500mm;82%的站点为高估现象。总体上,TRMM降水数据简单降尺度结果的精度有所提高,精度优于GWR降尺度结果。GPM降水数据GWR降尺度结果优于简单降尺度结果,但精度仍低于TRMM降水数据精度。(3)基于TRMM降尺度降水数据的2001-2019年内蒙古地区降水量时间变化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古地区降水整体呈现增长趋势,每10年增加40mm。从季节变化来看,春季、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呈增长趋势,趋势率分别为1.2mm/10a,27mm/10a,10mm/10a;而冬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趋势率为-0.02mm/10a。春季3、4月与冬季12月、1月降水量呈不显着减少趋势,春季5月,夏季6、7、8月与秋季9、10、11月,冬季2月降水量呈增加趋势。从降水量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来看,2001-2019年间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增加趋势,在呼伦贝尔市东部、兴安盟、通辽市为增加幅度最大,增加趋势为60~118mm/10a,其次锡林郭勒盟大部分地区、乌兰察布市南部、鄂尔多斯市东南大部分地区以及阿拉善盟东南小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增加趋势介于20~60mm/10a之间;在呼伦贝尔市西部和巴彦淖尔市北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趋势为-15~0 mm/10a。春季降水量在内蒙古东部通辽市中东部地区显着增加;夏季降水量在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市西部小部分地区、兴安盟和通辽市东部地区以及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盟西部显着增加;秋季降水量在呼伦贝尔市东南部地区、锡林郭勒盟东北部地区显着增加;冬季降水量在锡林郭勒盟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显着增加。

潘欢迎,邹常健,毕俊擘,刘运德,黄丽文[3](2021)在《新疆阿克苏典型山前洪积扇内高氟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及氟富集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内陆干旱区,作为重要饮用水源的地下水常面临氟含量超标问题。查明内陆干旱区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了解氟在地下水中的富集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既可丰富高氟地下水的研究体系,也是保证内陆干旱区饮水安全的重要基础。以新疆阿克苏地区典型山前洪积扇——依格齐艾肯河-喀拉玉尔滚河河间地带为研究区,基于水文地球化学调查结果,刻画了高氟地下水的分布区;结合氟离子含量与特征性水化学指标间的关系,揭示了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机制。结果表明:(1)地下水中氟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8~6.1 mg/L,83%的水样氟含量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的上限(1.0 mg/L);(2)总体上,氟含量沿地下水流动路径逐渐增大,低氟地下水(ρ(F-)≤1.0 mg/L)分布在国道314以北的补给区,高氟地下水(ρ(F-)>1.0 mg/L)分布在国道314以南的径流区和排泄区;(3)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以Cl·HCO3-Na型为主,而低氟地下水则以Cl·SO4-Na型为主,高氟地下水相比于低氟地下水优势阴离子偏向于HCO-3;(4)地下水的pH值范围为7.9~8.9(均值为8.4),表明其处于弱碱环境中。地下水中ρ(F-)与pH值呈正相关,此外构成浅层含水层的上更新统沉积物中含有黑云母、氟磷灰石等矿物,其表面存在一定数量的可交换F-,这表明水中OH-与矿物表面F-间的阴离子交换可能对氟的富集有一定贡献;(5)地下水的F-含量与Ca2+含量呈负相关,即高氟地下水中ρ(Ca2+)小于低氟地下水。考虑到氟化钙(CaF2)是自然界中的主要含氟矿物,也是地下水中氟的主要来源,ρ(F-)与ρ(Ca2+)间的这种负相关指示着高氟地下水中可能存在去Ca2+、Mg2+作用,如阳离子交替吸附或碳酸盐岩沉淀等。研究区地下水样中ρ(F-)与ρ(Mg2+)间也呈负相关关系,且和ρ(F-)与ρ(Ca2+)间的关系高度相似,也佐证了高氟地下水中去Ca2+、Mg2+作用的存在;(6)绝大部分地下水样品都位于氯碱性指数图的负值区域,且ρ(F-)与CAI-1和CAI-2均呈较好负相关,CAI-1和CAI-2都随ρ(F-)的增大而减小,这表明高氟地下水中存在Ca2+、Mg2+与Na+间更强的交换作用,对氟富集起着重要作用。地下水中ρ(F-)与SAR间呈较好正相关关系,且高氟地下水样的SAR均值(5.71)远大于低氟地下水SAR均值(1.67),这也进一步证明高氟地下水中的Ca2+、Mg2+与含水介质的Na+间存在强烈的交替作用,对氟的富集起着重要作用;(7)所有地下水样中的萤石均处于未饱和状态,且萤石的饱和指数(SI)与F-含量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这表明地下水对含氟矿物(主要是萤石)的持续溶解应是导致研究区地下水中氟富集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反,研究区所有地下水样中的方解石均处于过饱和状态(SI>0)。这表明CaCO3的沉淀可能促进了CaF2的溶解,导致地下水中氟离子质量浓度增高;(8)研究区低氟地下水的δ18O值介于-11.20‰~-10.67‰间,平均值为-10.94‰,而高氟地下水的δ18O值介于-11.65‰~-11.21‰间,平均值为-11.49‰,即低氟地下水较高氟地下水富集δ18O。此外,F-质量浓度较低(ρ(F-)≤3.0 mg/L)的地下水样中δ18O值与F-质量浓度呈负相关,即低氟地下水具有更正的δ18O值;F-质量浓度较高(ρ(F-)≥4.8 mg/L)的地下水样中δ18O值与F-质量浓度的相关性不显着,随F-质量浓度的增高,δ18O值基本维持不变。以上表明蒸发浓缩作用对地下水中氟的富集贡献较小;(9)研究区地下水中ρ(F-)/ρ(Cl-)比值与ρ(F-)间呈现正相关,即ρ(F-)/ρ(Cl-)比值随ρ(F-)增高呈增大趋势,这也说明地下水中氟富集的主要原因是含氟矿物的溶解,而不是蒸发浓缩作用。此外,Gibbs图也提供了证据:研究区地下水样基本处于水岩作用主导区域,表明地下水化学特征(包括氟的富集)主要受水岩作用控制,蒸发浓缩影响很小。总之,地下水中氟的富集主要由溶解作用引起,OH-与矿物表面F-间的交换也有贡献,但蒸发浓缩作用影响微弱。含氟矿物持续溶解的驱动机制是阳离子交替吸附(地下水中Ca2+与岩土颗粒表面Na+之间)及方解石沉淀所引起的地下水中Ca2+的衰减。

罗文婷[4](2021)在《运城盆地富钙高氟地下水成因机制研究》文中认为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氟摄取量不足时可引发龋齿,而饮用水中氟含量超过1.0-1.5 mg/L时,长期饮用则会导致氟在人体内蓄积,引发斑釉质和氟骨病等慢性疾病。研究内陆干旱地区高氟地下水中氟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及迁移富集规律,有助于提高我们对具有相似地质背景的高氟地下水形成和演化机制的认识,为高氟地下水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服务于高氟地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经济建设。本文以山西运城盆地为研究区,首先通过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分析运城盆地富钙高氟水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XRF元素定性分析和粒度分析方法来研究灌区沉积物中氟钙释出的矿物学基础,通过16S r RNA高通量测序的方法和R语言等多元统计手段来分析手段来研究富氟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功能基因,采用室内微宇宙培养实验和固相表征手段(XRD、SEM)来模拟研究微生物介导下沉积物中氟钙共释出行为及机制。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研究区地下水氟浓度存在着时空差异,浅层地下水氟浓度高于深层,丰水期氟浓度低于枯水期。其中枯水期地下水受蒸发作用、矿物溶解(主要是硅酸盐和碳酸盐溶解)以及人类活动影响更加强烈,而丰水期地下水受离子交换作用更加强烈。运城盆地内存在大量的富钙高氟地下水,有悖于传统的氟钙拮抗机制。灌溉淋滤作用是浅层富钙高氟水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灌溉淋滤作用下有机质被带入地下,有机质降解产生CO2进一步溶解含氟钙盐-氟化钙以及碳酸钙,导致氟钙共同释出;灌溉回流对表层盐碱土壤的淋滤作用,造成了浅层地下水中Ca2+、F-等离子含量的增加;包气带地层中部分有机质的强化降解也会导致有机质结合态氟释放的增强。而深层富钙高氟水的成因主要是地层中蒸发盐的溶解,从而导致了钙离子和氟离子含量的增加。(2)根据灌区-非灌区沉积物中氟的赋存特征研究,运城盆地灌区与非灌区沉积物中氟的来源差异性较大,淡水灌区沉积物中氟的主要载体为铁铝锰氧化物,其次为碳酸盐和蒸发盐;咸水灌区沉积物中氟的主要载体为碳酸盐,其次为蒸发盐;非灌区沉积物中的氟则主要存在于硅酸盐矿物中,蒸发盐和碳酸盐氟含量极低。在灌溉作用下,灌区沉积物中的蒸发盐(石膏)和碳酸盐易于淋溶释放出更多的Ca2+、F-等离子;而非灌区沉积物中硅酸盐的风化水解速率较慢,对地下水中氟钙浓度贡献不大。针对灌区沉积物的提取实验表明,在弱酸作用下,沉积物中碳酸盐大量溶解的同时也观察到了相当含量氟的释放,这为灌溉作用导致氟钙共释出提供了矿物学证据,也为微生物诱导下氟钙释出提供了可能性。(3)灌区-非灌区沉积物的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优势物种存在显着差异。淡水灌区微生物多样性最高,非灌区微生物多样性次之,咸水灌区微生物多样性最低。在门水平上,灌区-非灌区沉积物样品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的占比均最大。此外,灌区沉积物中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还有拟杆菌门(Bacteroidota),非灌区沉积物中相对丰度较高的细菌还有绿弯菌门(Chloroflexi)、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和甲基肌酐门(Methylomirabilota)。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淡水灌区沉积物中相对丰度也较高。灌区沉积物微生物的优势菌群类别在门水平上总体相似,但其丰度存在一定差异,而非灌区沉积物微生物优势菌群类别在门水平上与灌区沉积物差异较大。(4)沉积物p H值和总氟含量是驱动淡水灌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演变的主要因素;沉积物TOC、TN和深度是驱动咸水灌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演变的主要因素;沉积物TOC、总氟含量和深度等是驱动非灌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演变的主要因素。对于三个地区的组间差异而言,沉积物p H、EC、总氟等是造成三个地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的主要环境因子。(5)灌区沉积物微宇宙培养实验表明,微生物作用显着促进了沉积物中F-、Ca2+、Mg2+和HCO3-的释放。实验组中粉土、粉质壤土和砂质壤土样品上清液氟浓度分别上升了2.10、4.94和1.10 mg/L,钙浓度分别上升了121.29、86.97和70.71mg/L。无菌对照组中粉土、粉质壤土和砂质壤土样品上清液氟浓度分别上升了1.33、1.26和0.51 mg/L,钙浓度分别上升了13.4、13.42和15.00 mg/L。这充分证明,在灌溉引起的生物淋滤作用下,土壤沉积物中的土着微生物代谢活动能够有效促进氟-钙共释出。(6)除残渣态氟以外,沉积物中的氟形态主要分为5种:水溶态、可交换态氟、碳酸盐结合态、铁锰结合态和有机态。根据培养前后沉积物中各形态氟含量的变化可知,微生物作用下,沉积物中5种氟形态含量均下降,由于在非生物条件下水溶态氟也会释放到溶液中,因此我们认为它不属于微生物促进氟释放的部分,因此剩下4种氟形态对于氟释放量的贡献率由大到小依次为:铁铝结合态氟>碳酸盐结合态氟>有机结合态氟>可交换态氟。(7)沉积物样品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沉积物中存在着大量的好氧反硝化菌,对于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去除有重要作用,好氧反硝化作用是微生物诱导碳酸盐沉淀的机制之一,沉积物中大量存在的耐氟菌-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可以通过共沉淀作用固定氟,因而提高沉积物中碳酸盐结合态氟的含量,因此尽管静态培养过程中微生物通过代谢产酸促进了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氟,但是微生物形成的碳酸盐沉淀又会重新吸附氟,进而降低碳酸盐结合态氟释放的贡献量。大量生长的微生物自身也会吸附氟来抑制氟的释放。综上所述,尽管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以及诱导形成的碳酸盐沉淀的吸附作用来抑制氟的释放,但总体而言,微生物还是以促进沉积物中氟的释放为主。

刘文信,李新国,李慧冬[5](2020)在《菏泽市地下水氟化物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氟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体内过量的氟会产生全身性的生理毒害,称为地氟病,引起骨骼畸形及氟斑牙。研究地下水中氟化物的分布特征、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对高氟地下水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菏泽市高氟区实地调查和水、土壤样品的监测,分析了地下水氟化物的空间分布,分析了氟化物的成因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菏泽174个监测点位地下水氟化物浓度范围在0.61~4.62mg/L,115个点位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三类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中≤1.0mg/L要求,超标率60.3%。土壤pH在8.40~9.60之间,土壤偏碱性,为钙质土壤。土壤中总氟化物含量变化范围为441~716mg/kg,高于我国土壤中总氟化物平均含量为430mg/kg和世界土壤总氟化物含量为200mg/kg。

黄远奕[6](2020)在《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的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我国流域呈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其中,汞、镉、铬、铅和类金属砷为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目前,我国提出了流域单元与行政单元相结合的重金属污染防治模式,但缺少高时空分辨率的重金属排放数据和能在全国尺度识别重金属排放环境风险的方法,极大地限制了这一防治模式的开展。本研究针对上述5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构建可支持更高时空分辨率的重金属灰水足迹(HMGWF)测算模型,揭示近3个五年规划期间(2000-2015年)我国工业废水HMGWF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为重金属污染防治的下一步工作提供理论基础、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针对5种重点重金属污染物,结合灰水足迹环境可持续性评价(GWF-ESA)和USEtox模型的理论框架,提出HMGWF和重金属环境影响程度(HMEIL)2个指标,解决了灰水足迹在评价重金属排放环境影响方面的不足。以HMGWF和HMEIL为核心指标,构建了 HMGWF环境影响评价(HMGWF-EIA)模型,并提出模型所需数据的采集和测算方法,以及缺失数据的估算方法,形成了 HMGWF-EIA数据库。利用HMGWF-EIA模型及其数据库,在1km×1km网格尺度上测算了我国2000-2015年各月各行业的工业废水HMGWF,是目前能够覆盖全国范围且时空分辨率最高的工业废水重金属排放数据。在测算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工业废水HMGWF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了高污染区域、重点污染行业和关键重金属;在流域尺度分析了我国工业废水HMEIL的时空分布特征,识别了各流域的污染程度及风险特征。基于对数平均迪氏指数(LMDI)方法,构建了工业废水HMGWF驱动因子分解模型,分析了生产规模因子、废水强度因子和污染浓度因子对我国工业废水HMGWF的驱动效应及其分布,结果显示生产规模因子主要起促进作用,而废水强度因子和污染浓度因子主要起抑制作用。以辽河流域为例,进一步分析了 3个因子的驱动效应,并构建重金属减排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提出了降低重金属污染风险的成本效益最优路径。针对行政单元和流域单元相结合重金属减排及综合防治,提出了 3点建议:①把HMGWF和HMEIL作为环保税的参考指标;②根据流域的水文特征,优化产业生产布局;③流域内各行政单元应协同发展,权衡经济与环境利益。

梁宇舒[7](2019)在《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文中认为针对全球化语境下游牧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全国范围内乡土建造范式的转型和传统的失语等当代乡土景观及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本文将视线聚焦于内蒙古自治区,在梳理了蒙古族聚落一般性规律的基础上,本文选取了阿拉善作为独特性的案例研究。论文通过对内蒙古西部阿拉善地区乡村牧区的田野调查,在追溯阿拉善蒙古游牧社会变迁历史语境的基础上,结合样本和史料考证,梳理了阿拉善住宅空间形式的动态演进过程,进而明确了变迁动因及阐释了形式变迁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关系。本研究亦旨在通过解析“过去”而服务于“当代”。本文对当代牧民家庭生活空间进行了类型学的分析及观察,并对急速变革下的乡土住宅困境进行反思,试图为未来发展提供有益建议。论文主体围绕“样本-语境-传承-演变-困境-启示”的线索展开,第2章通过对阿拉善盟境内20个苏木镇中150个乡土住宅样本的考察,其中包括对一个牧业型嘎查和一个半农半牧型聚落100%的取样,以及对24个典型样本的详细测绘,进行了一手资料的详实整理;第3章以语境为主题,历时性追溯了阿拉善游牧社会的变迁过程,提出三个历史节点,明确变迁动因;第4章以空间传承为主题,三个历史节点为对应,阐释了农牧区乡土住宅的空间形式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过程,并基于150个大样本绘制了住宅空间形式演变图;第5章以空间演变为主题,以建筑学的类型分析方法对当代牧民乡土住宅进行处理,并从牧民家庭空间的微妙变迁洞察牧民生活及身份的变迁;第6章以当代困境为主题,探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阿拉善当代乡土建筑所面临的发展困境。通过对2014-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政策过程中乡土住宅实践过程及居民反馈的记录,对农牧区实践过程所面临的文化能源双重困境进行反思;最后,本文在传统话语的当代视野下,提出关于内蒙古乡土住宅未来发展的几点启示。

李飞,秦宏飞,乔雪锋,朱明占[8](2018)在《桂南地区含氟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桂南地区含氟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桂南地区出露的温泉点和地热钻孔进行了两次调查和水样采集工作,分析了地下热水中各水化学指标、微量元素和氟(F-)含量,并探讨了影响高氟地下热水形成的地质环境因素。结果表明:(1)桂南地区地下热水主要有SO4-HCO3-Ca型、HCO3-Ca型、Cl-Na和SO4-Na型以及HCO3-Na型4种水化学类型;(2)地下热水中微量元素Rb、Cs、Li、Sc、SiO2的含量与水温具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根据地下热水中这几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可大致确定地热异常区;(3)地下热水中有利于氟富集的条件包括强烈的蒸发作用、降雨淋溶作用、高温、碱性pH值、低Ca2+含量、高Na+含量。

栾风娇[9](2017)在《新疆南部典型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富集因素研究》文中指出氟是人体内必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化学性质活泼、离子形态易溶于水并被人体所吸收,是牙齿和骨骼不可缺少的矿物质,但同时也是一种有毒元素,F-含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危害人体健康,从而引起地方病,其中以氟过剩引起的氟中毒危害较大。在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尤其是在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关中盆地氟中毒现象最为严重。为了解新疆南部典型地区喀什地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情况,本次研究以地下水中的氟为研究对象,根据典型区的地下水水样测试数据,对喀什地区地下水中氟的空间分布规律、富集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研究区地下水中氟的空间分布特征:平面上,喀什地区西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中的F-含量没有明显的分带性;喀什地区东部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中的F-含量在平面上基本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分布。垂向上,喀什地区西部喀什噶尔河流域平原区承压水中F-含量表现为深层承压水>浅层承压水;叶尔羌河流域平原区承压水中F-含量表现为浅层承压水>深层承压水。(2)研究区地下水中的氟主要来自含氟矿物和含氟土壤以及含氟地表水。(3)研究区地形是影响潜水F-富集的主要外在因素;而水文地质条件则是影响承压水F-富集的重要外在因素。(4)高氟地下水在特定的pH值范围内出现,而且地下水的弱碱性环境对F-的富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TDS、总硬度(TH)、HCO3-、Na+环境下,有利于地下水中F-的富集。研究区高氟地下水所表现出的水化类型与前人研究高氟地下水类型以HCO3型水为主不相符,是由于研究区地下水中的TDS过高所导致的。(5)F-与Ca2+的活度关系和饱和指数表明高氟地下水是由于萤石的溶解造成的,同时白云石和方解石的沉淀使Ca2+和Mg2+的含量逐渐减少,为F-的富集提供了条件。Gibbs图解法表明喀什地区平原区高氟地下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岩石风化及蒸发双重作用影响,且蒸发作用强于岩石风化作用。(6)运用PHREEQC软件,计算了潜水、浅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在模拟路径上的各矿物的转移量,结果表明:地下水中F-含量的增加主要是来自于萤石矿物的溶解。

刘亚威[10](2017)在《诱导结晶法处理高氟地下水技术条件研究》文中认为氟是人体内极其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可以用来合成人的牙齿和骨骼,长期饮用合适浓度的含氟水有益于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合适的饮用水含氟浓度为0.5-1.5 mg/L。现行的处理高浓度含氟地下水的处理方法存在工艺复杂、运行管理成本高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本研究提出使用诱导结晶法处理高氟地下水。本实验使用氟磷酸钙配比方解石作为混合晶种,探究晶种的混合比、晶种投加量、沉淀剂投加量、反应时间,搅拌时间等技术条件与有机物的影响、重复使用效果等。然后再使用成分相似的磷矿粉作为晶种,进一步探究除氟效果。最后,根据实验反应结果和晶种测试结果分析诱导结晶法的除氟机理。主要结论如下:(1)实验设计初始氟浓度为9.5 mg/L(摩尔浓度为0.5 mmol/L),使用氟磷酸钙/方解石混和物作为晶种,氯化钙(CaCl2)和磷酸二氢钠(NaH2PO4)为沉淀剂,得到除氟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晶种氟磷酸钙和方解石混合比为4:1,晶种投加量为6 g/L,控制Ca2+、PO43-和F-的摩尔比为8:4:1,搅拌转速设为100r/min,反应时间定为1 h。在此条件下,出水的氟离子浓度能降到1.0 mg/L以下,可以达到饮用水含氟标准,反应后出水的pH在7左右。并且水样中含有30 mg/L以内的腐殖酸对实验没有影响。晶种有一定的持久性,并且能够通过添加方解石再生。(2)实验设计初始氟浓度为9.5 mg/L(摩尔浓度为0.5 mmol/L),使用磷矿粉作为晶种,氯化钙和磷酸二氢钠为沉淀剂,得到以下实验结果:晶种磷矿粉最合适的投加量为10 g/L,在搅拌转速设为100 r/min,反应时间定为1 h,钙/氟摩尔比为10:1、8:1、5:1条件下,以磷/氟为3:1投加磷时,出水氟浓度都能降到1.5 mg/L以下。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饮用水含氟标准。同时还得知,在初始pH=4-10的范围内不影响反应效果,反应后出水的pH在7左右。水中含有10 mmol/L以内的Cl-、SO42-、NO3-、NO2-共存阴离子时对实验无影响。水中含有浓度为1 mmol/L的HCO3-时,对实验无影响,但10 mmol/L时,对除氟效果严重,出水氟浓度不达标。(3)通过对比反应前后晶种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发现,加入的沉淀剂Ca2+与H2PO4-与水样中的F-在晶种的表面发生了结晶沉淀,生成了明显的针状晶体,经过能谱图和X射线衍射图分析可知,该结晶为氟磷酸钙。根据实验结果和测试结果分析机理得知,反应过程中氟磷酸钙为结晶沉淀提供活性位点,加入的方解石在反应过程起到了调节溶液pH和维持钙离子饱和度的作用。

二、高氟地下水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分布与形成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氟地下水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分布与形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2)内蒙古地区卫星降水数据降尺度研究与精度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卫星数据降尺度研究进展
        1.2.2 卫星数据精度验证研究进展
        1.2.3 降水时空变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条件
    2.2 数据资料
        2.2.1 气象站点资料
        2.2.2 卫星降水数据
        2.2.3 MODIS NDVI数据
    2.3 研究方法
        2.3.1 精度评价方法
        2.3.2 时空特征分析方法
第3章 内蒙古地区卫星降水数据降尺度研究
    3.1 降尺度模型
        3.1.1 简单降尺度
        3.1.2 GWR降尺度
    3.2 卫星降水数据降尺度结果
        3.2.1 年降水降尺度
        3.2.2 季降水降尺度
        3.2.3 月降水降尺度
    3.3 小结
第4章 卫星降水数据及其降尺度结果精度评估
    4.1 卫星降水数据精度评估
        4.1.1 年尺度精度评价
        4.1.2 季尺度精度评价
        4.1.3 月尺度精度评价
    4.2 卫星降水数据降尺度精度评估
        4.2.1 简单降尺度
        4.2.2 GWR降尺度
    4.3 TRMM与 GPM卫星降水数据的精度对比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基于降尺度卫星降水数据的内蒙古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5.1 降水时间变化特征
        5.1.1 年际变化特征
        5.1.2 季节变化特征
        5.1.3 月际变化特征
    5.2 降水空间变化特征
        5.2.1 年际变化空间特征
        5.2.2 季节变化空间特征
        5.2.3 月际变化空间特征
    5.3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6.3 展望与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3)新疆阿克苏典型山前洪积扇内高氟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及氟富集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2.2 测试数据分析
3 结 果
    3.1 高氟地下水的分布规律
    3.2 地下水中氟离子含量与水化学指标间的关系
        (1)氟离子质量浓度与pH值的关系
        (2)氟离子质量浓度与Ca2+、Mg2+质量浓度间的关系
        (3)氟离子质量浓度与δ18O的关系
        (4)氟离子质量浓度与F-/Cl-比值的关系
        (5)氟离子质量浓度与氯碱性指数的关系
        (6)氟离子含量与钠吸收比的关系
    3.3 地下水中萤石和方解石的饱和指数
4 讨 论
5 结 论

(4)运城盆地富钙高氟地下水成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环境中氟的来源
        1.2.2 氟的毒性
        1.2.3 环境氟污染现状
        1.2.4 氟的主要富集机理
        1.2.5 氟与钙的关系
    1.3 科学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候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质构造
        2.2.2 地层岩性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地下水赋存类型
        2.3.2 地下水动态
第三章 富钙高氟地下水水质演化机制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野外调查-样品的采集
        3.1.2 水样处理,分析与测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高氟地下水的氟的时空变化特征
        3.2.2 典型高氟区地下水水化学演化机制研究
        3.2.3 地下水中氟钙共存机制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富氟灌区沉积物氟地球化学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沉积物的采集
        4.1.2 沉积物的物化特性分析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沉积物岩性与氟赋存
        4.2.2 沉积物化学组成与氟赋存
        4.2.3 沉积物氟钙共存特征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典型富氟灌区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特征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沉积物微生物样品的采集
        5.1.2 微生物群落表征技术
    5.2 结果与讨论
        5.2.1 沉积物微生物α多样性特征
        5.2.2 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
        5.2.3 灌区环境对沉积物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5.2.4 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灌溉作用下沉积物中氟钙迁移的微生物驱动机制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沉积物中不同赋存形态氟的分级提取实验
        6.1.3 微生物作用下沉积物静态培养实验
        6.1.4 细菌数目计数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沉积物物化特征
        6.2.2 氟钙共释出的微宇宙实验
        6.2.3 氟钙共释出的机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未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菏泽市地下水氟化物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菏泽区域概况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1 样品采集
        2.1.1 地下水样品
        2.1.2 土壤样品
    2.2 分析方法和仪器
    2.3 检测结果
        2.3.1 地下水检测结果
        2.3.2 表层土壤中氟化物含量
3 地下水氟化物的分布特征
4 高氟地下水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
    4.1 气候因素对地下水氟化物含量的影响
    4.2 土壤地质条件对氟化物的影响
    4.3 地下水化学成分对氟化物含量的影响
5 结论

(6)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与符号清单
1 引言
2 文献综述
    2.1 我国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现状
        2.1.1 水体重金属污染现状
        2.1.2 重金属污染防治现状
    2.2 灰水足迹的相关研究
        2.2.1 灰水足迹概述
        2.2.2 灰水足迹研究进展
    2.3 重金属污染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
        2.3.1 水质重金属污染评价
        2.3.2 环境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2.3.3 重金属排放环境影响评价
    2.4 驱动因子分解分析研究进展
        2.4.1 驱动因子分解分析方法
        2.4.2 工业污染物排放驱动因子
3 研究目的与内容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4 HMGWF测算模型研究与构建
    4.1 理论基础
        4.1.1 GWF-ESA
        4.1.2 USEtox
    4.2 HMGWF-EIA模型构建
        4.2.1 核心指标
        4.2.2 基础框架
        4.2.3 时空尺度
    4.3 HMGWF-EIA数据库构建
        4.3.1 工业废水的重金属排放量
        4.3.2 生态系统损失特征因子和人类健康损失特征因子
        4.3.3 生态系统权重系数和人类健康权重系数
        4.3.4 自然水体本底浓度和环境水质允许浓度
        4.3.5 流入流量和流出流量
        4.3.6 缺失数据的估算方法
    4.4 本章小结
5 工业废水HMGWF及HMEIL的时空分布
    5.1 工业废水HMGWF的时空分布
        5.1.1 时序规律
        5.1.2 污染热点
        5.1.3 集聚特征
        5.1.4 关键重金属
    5.2 工业废水HMEIL的时空分布
        5.2.1 工业废水HMEIL的时空尺度划分
        5.2.2 工业废水HMEIL在流域中的分布
    5.3 本章小结
6 工业废水HMGWF驱动因子分析及其对重金属减排的启示
    6.1 工业废水HMGWF驱动因子分析
        6.1.1 驱动因子分解模型
        6.1.2 驱动效应分布
    6.2 辽河流域重金属减排的案例分析
        6.2.1 辽河流域概况
        6.2.2 辽河流域中的驱动因子
        6.2.3 重金属减排成本效益分析模型
        6.2.4 辽河流域重金属减排的启示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模型核心代码(C#)
附录B 工业行业分类清单
附录C 5种重金属的时序规律分布
附录D 5种重金属的集聚特征分布
附录E 5种重金属的污染热点分布
附录F 5种重金属的网格分布
附录G 流域的边界及清单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缘起
    1.2 语境
        1.2.1 全球化语境下游牧社会的剧烈变迁
        1.2.2 我国乡土住宅建造范式的转变和传统的失语
        1.2.3 内蒙古在上述语境下的双重身份
    1.3 研究选题与概念
        1.3.1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居所的一般性特点及现状
        1.3.2 阿拉善盟作为特殊性案例
        1.3.3 研究范围界定
        1.3.4 乡土建筑与“传统”
        1.3.5 传承与演变
    1.4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5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1.5.1 西方乡土建筑的研究:强调问题而非类别
        1.5.2 我国乡土建筑的研究:从外部视角到当代变迁
        1.5.3 地方性文本:蒙古学、阿拉善蒙古及蒙古族聚落研究
    1.6 研究路径与方法
        1.6.1 理论路径:“传统”的认识论
        1.6.2 实证方法:空间的“观察法”
    1.7 论文研究框架
第2章 阿拉善地区乡土住宅的取样与阅读
    2.1 阿拉善盟概况
    2.2 调研及取样过程
        2.2.1 调研过程
        2.2.2 取样过程
        2.2.3 取样特点
        2.2.4 150个大样本及24个典型样本
    2.3 重点取样地区概况
        2.3.1 巴丹吉林嘎查:依沙傍“海”的散居聚落
        2.3.2 贡呼都格嘎查:由移入汉族构成的半农半牧聚落
        2.3.3 鄂门高勒嘎查:没落的“圣地”
    2.4 典型样本阅读
        2.4.1 样本001:未建完的家(蒙古族)
        2.4.2 样本002:布仁巴图的家(蒙古族)
        2.4.3 样本003:两兄弟的家(蒙古族)
        2.4.4 样本004:巴书记的家(蒙古族)
        2.4.5 样本005:有圆形土房的家(蒙古族)
        2.4.6 样本006:玩猫的小孩家(蒙古族)
        2.4.7 样本007:江老三的家(蒙古族)
        2.4.8 样本008:敖包湖畔的家(汉族)
        2.4.9 样本009:巴雅尔的家(蒙古族)
        2.4.10 样本010:三个人的家(蒙古族)
        2.4.11 样本011:范老板的家(汉族)
        2.4.12 样本012:银德尔图湖畔的家(蒙古族)
        2.4.13 样本013:嘎查长的家(蒙古族)
        2.4.14 样本014:守护庙的哈斯家(蒙古族)
        2.4.15 样本015:老刘家的老房子(汉族)
        2.4.16 样本016:玛希的家(蒙古族)
        2.4.17 样本017:喇嘛住宅改造的家(蒙古族)
        2.4.18 样本018:独居的老阿玛家(蒙古族)
        2.4.19 样本019:戈壁上的家(蒙古族)
        2.4.20 样本020:半农半牧聚落——老郭家(汉族)
        2.4.21 样本021:半农半牧聚落——高师傅家(汉族)
        2.4.22 样本022:半农半牧聚落——面向耕地的家(汉族)
        2.4.23 样本023:半农半牧聚落——叶文家(汉族)
        2.4.24 样本024:半农半牧聚落——大砖瓦房的家(汉族)
第3章 阿拉善地区游牧社会变迁的历史语境(1700s-1900s)
    3.1 地理形成与部落源起(-1697)
    3.2 满族的统治(1697-1912)
        3.2.1 盟旗制度:阿拉善旗和定远营的设立
        3.2.2 联姻政策:阿拉善王府的再建
        3.2.3 宗教政策:寺庙的林立及喇嘛的定居
        3.2.4 互市贸易:买卖空间的叠加
    3.3 困难时期大量汉族的移入(1902-1961)
        3.3.1 困难时期大量汉族的移入
        3.3.2 汉族由依附到本土化的过程
    3.4 社会主义“集体化”到牧场“私有化”(1949-1990)
        3.4.1 集体化与农牧合作社
        3.4.2 私有化与畜牧业承包责任制
    3.5 本章小结:三个历史节点
第4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形式传承及其与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
    4.1 游牧社会的初始期:从各族“轮替争占”到蒙古族“大规模驻牧”
    4.2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偏离期:从“庐帐万余”的蒙古包到蒙古贵族的三合院
        4.2.1 案例一:定远营城内的民居院落
        4.2.2 案例二:昭化寺周边的喇嘛住宅
        4.2.3 小结:自上而下的空间变迁及游牧身份的偏离
    4.3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质变期:从蒙古包到土坯房
        4.3.1 蒙古族住宅的吸收式演化
        4.3.2 受满清官式住宅的影响
        4.3.3 汉族住宅的适应性转变
        4.3.4 植入式住宅受蒙地的影响
        4.3.5 小结:自下而上的空间变迁及游牧身份的质变
    4.4 游牧向定居社会的定型期:从聚落到家庭式牧场
        4.4.1 农牧业聚落的形成及功能的分化
        4.4.2 家庭式牧场和围栏的出现
        4.4.3 小结:社会主义时期的空间实践及定居身份的形成
    4.5 本章小结:空间形式和主体认知的二元互动
第5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与家庭空间变迁
    5.1 阿拉善地区晚期定居聚落乡土住宅的类型分析
        5.1.1 聚落空间类型分析
        5.1.2 主体建筑结构类型分析
        5.1.3 主体建筑平面类型分析
        5.1.4 附属建筑关系类型分析
        5.1.4.1 替换型
        5.1.4.2 共生型
        5.1.4.3 扩张型
    5.2 日常定居空间中的“游牧性”(身份的保留)
        5.2.1 家的范围、圈层与边界
        5.2.2 功能布局:一些隐藏的空间规则
        5.2.3 现代住宅外壳包裹下的空间与身份追忆
    5.3 “游牧性”空间的当代转向(身份的重构)
        5.3.1 住宅形式由独立、散落、开敞向围合式的转变
        5.3.2 日常生活高度的上升及仪式空间的萎缩
        5.3.3 蒙古包:由早期居住到当代旅游的功能替换
    5.4 本章小结:蒙古族牧业家庭关系的变迁
第6章 阿拉善乡土住宅的当代困境(2002-2017)
    6.1 阿拉善生态移民举措及农牧区住宅现状(2002-2012)
    6.2 内蒙古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概况(2014-2017)
    6.3 阿拉善地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乡土住宅改造记录
        6.3.1 入场:新村的示范建设
        6.3.2 正式:危旧建筑的大量改造
        6.3.3 高潮:土坯房的地毯式拆除
        6.3.4 补救:十个全域旅游示范点的开发
        6.3.5 反馈:居民的采访及各方的立场
    6.4 本章小结:批判与反思
第7章 结语:传统视野下内蒙古乡土住宅的启示
    7.1 从浪漫走向现实
    7.2 从象征走向细部
    7.3 从固有走向变化
    7.4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大样本信息表(150 处)
附录B 阿拉善盟左旗政府加快实施农牧区危旧房改造若干政策(2016)
附录C 基于文化传承的阿拉善乡土住宅绿色实践探索
附录D 阿拉善地区农牧区危旧建筑改造及新建研究报告(2016)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桂南地区含氟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与水样采集
    1.1 研究区概况
    1.2 水样采集与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研究区地下热水的水化学特征
    2.2 研究区地下热水中的氟(F-)含量
    2.3 影响研究区高氟地下热水形成的地质环境因素
        2.3.1 气候条件———降雨和蒸发作用
        2.3.2 地形地貌条件
        2.3.3 地质条件
3 结论

(9)新疆南部典型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富集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4 地下水水质概况
第3章 样品数据来源和分析测试
    3.1 数据来源
    3.2 取样点布设及采样
    3.3 指标与方法
    3.4 水样测试数据检验
第4章 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
    4.1 地下水中氟的平面分布特征
    4.2 地下水中氟的垂向分布特征
    4.3 地下水中氟的来源
    4.4 小结
第5章 高氟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富集因素
    5.1 高氟地下水富集因素
    5.2 地下水水化学组分对氟含量的影响
    5.3 小结
第6章 高氟地下水形成的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6.1 溶解-沉淀作用
    6.2 蒸发-浓缩过程
    6.3 阳离子交换过程
    6.4 典型剖面的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诱导结晶法处理高氟地下水技术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氟的特性及存在形式
    1.2 水中的氟离子
        1.2.1 氟的来源
        1.2.2 氟对人体的影响
        1.2.3 氟对动植物的影响
        1.2.4 高氟地区的分布情况
        1.2.5 氟的排放标准
    1.3 现有除氟技术方法情况
        1.3.1 化学沉淀法
        1.3.2 混凝沉淀法
        1.3.3 吸附法
        1.3.4 反渗透法
        1.3.5 离子交换法
        1.3.6 电凝聚法
        1.3.7 诱导结晶法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4.1 课题的来源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
2 实验原理与方法
    2.1 诱导结晶法
        2.1.1 结晶原理
        2.1.2 影响因素
    2.2 诱导结晶法用于除氟
    2.3 实验材料与仪器方法
        2.3.1 实验试剂
        2.3.2 实验仪器
        2.3.3 实验材料
        2.3.4 检测方法
3 以氟磷酸钙为晶种的诱导结晶除氟研究
    3.1 实验设计
    3.2 实验结果及分析
        3.2.1 晶种混合比例对除氟的影响
        3.2.2 晶种投加量对除氟的影响
        3.2.3 磷/氟摩尔比对除氟的影响
        3.2.4 钙/氟摩尔比对除氟的影响
        3.2.5 反应时间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3.2.6 有机物(腐殖酸)对除氟效果的影响
        3.2.7 重复使用晶种对除氟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以磷矿粉为晶种的诱导结晶除氟研究
    4.1 实验设计
    4.2 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晶种投加量对除氟的影响
        4.2.2 搅拌转速对除氟的影响
        4.2.3 磷/氟摩尔比对除氟的影响
        4.2.4 反应时间对除氟的影响
        4.2.5 初始pH对除氟的影响
        4.2.6 共存离子对除氟的影响
        4.2.7 使用次数对除氟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诱导结晶法除氟机理分析
    5.1 晶种吸附除氟实验
    5.2 晶种的表征
        5.2.1 反应前晶种的表征
        5.2.2 反应后晶种的表征
    5.3 除氟机理总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以氟磷酸钙/方解石为晶种除氟
        6.1.2 以磷矿粉为晶种除氟
    6.2 创新点
    6.3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高氟地下水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分布与形成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改水及氟斑牙病情现状[J]. 杨晓娟,李小东,常子丽,崔娜,李振林,刘一君,王璇,陈波,赵成祥.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1(10)
  • [2]内蒙古地区卫星降水数据降尺度研究与精度评估[D]. 伊博乐.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
  • [3]新疆阿克苏典型山前洪积扇内高氟地下水的化学特征及氟富集机制[J]. 潘欢迎,邹常健,毕俊擘,刘运德,黄丽文. 地质科技通报, 2021(03)
  • [4]运城盆地富钙高氟地下水成因机制研究[D]. 罗文婷. 中国地质大学, 2021
  • [5]菏泽市地下水氟化物分布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J]. 刘文信,李新国,李慧冬. 环境与发展, 2020(11)
  • [6]我国工业废水重金属灰水足迹的分布特征及驱动因子研究[D]. 黄远奕.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7]内蒙古阿拉善农牧区乡土住宅的传承与演变[D]. 梁宇舒. 清华大学, 2019(02)
  • [8]桂南地区含氟地下热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J]. 李飞,秦宏飞,乔雪锋,朱明占.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18(03)
  • [9]新疆南部典型区地下水中氟的分布特征及富集因素研究[D]. 栾风娇.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
  • [10]诱导结晶法处理高氟地下水技术条件研究[D]. 刘亚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标签:;  ;  ;  ;  ;  

内蒙古赤峰地区高氟地下水分布与形成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