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区域物流中心建设

武汉区域物流中心建设

一、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论文文献综述)

赵瑜[1](2021)在《疫情下的区域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及配送路径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冠疫情作为一种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隐匿性特征,一经爆发,应急管理决策者亟需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决策,来确保应急救援行动的顺利实施。然而,在实际初期救援过程中,由于疫情传播的不确定性,物资供需分布的非均衡性,使得应急医疗物资供应保障难度加大,严重影响了应急救援的效率。因此,如何解决应急管理过程中医疗物资的流量流向问题,如何向受灾地区精准、快速地提供应急医疗物资援助,成为了应急救援的关键所在。为此,结合疫情传播特征,深入分析病毒感染变化趋势,提出区别于一般物流场景的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及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综上,本文基于对传染人数动态性及物资需求紧迫性的综合考虑,以应急物流运作流程为理论依托,面向消耗类的应急医疗物资,构建了考虑动态性的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模型和考虑需求紧迫度的应急医疗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其一,是基于传染性SEIR系统动力学对某一时段的感染人群数进行评估,进而通过定义应急医疗物资单元?,明确感染人群单日应急医疗物资需求体量;其二,是以疫情感染人数作为指标之一,结合人口密度、物资缺口率、医护人员数量等影响因子,基于熵值法及AHP法构建需求紧迫度函数,以此作为优先级配送的决策基础;其三,是以系统响应总时间最短及延误惩罚成本最低为目标函数,构建考虑需求紧迫度的应急医疗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其四,以武汉市为例,设计算法应用场景,科学求解各个需求点的需求物资体量以及最佳的车辆路径安排,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来有效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本论文共计有图25幅,表28个,参考文献71篇。

卢星君[2](2020)在《长江经济带物流热度分布及物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视察武汉时提出“长江流域要加强合作,发挥内河航运作用,将全流域打造成黄金水道”,长江经济带发展进入新时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动脉系统,对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支撑作用,对长江经济带物流发展展开研究,挖掘物流分布特征,剖析物流发展影响因素,探究物流与经济耦合协调关系,从而为长江流域物流发展提出可参考建议,促进长江经济带战略落地,实现全流域互联互通、共促繁荣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研究在分析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第三章从宏、微观角度刻画了物流热度分布特征;为进一步挖掘分布特征驱动因素,第四章构建了影响因素探究模型,对比影响因素作用的时空差异性;紧接着,为对影响因素中最显着的经济因素和物流发展关系深入挖掘,第五章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探究物流与经济动态耦合时空演变规律;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研究层层深入,步步递进,结果表明:(1)物流发展现状方面。长江经济带物流总体扩大,2018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40337.2亿,物流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物流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上百份物流政策紧密配套,但黄金水道利用不足,地区发展差距较大,物流布局较不合理,基础设施建设仍待加强。(2)物流分布特征方面。长江经济带上游主要为零散点状集聚,中游为城市群集聚,下游为片带状集聚,整体物流热度快速增加,零散网格减少,多连片条带分布,全局呈现“中心城市点集聚明显,连片条带状分布加强”的分布特征,区域一体化明显增强。(3)物流发展影响因素方面。物流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劳动力数量、土地成本及交通设施水平等密切相关,其中经济因素影响最为显着(解释因子大于0.8),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和经济系统相互关系进一步深入挖掘。(4)物流与经济耦合协调方面。时间变化上,2019年相较2013年,耦合协调D值增加0.152,省域差距进一步缩小(全距0.03);空间变化上,中、西部地区耦合协调水平提升明显,均衡化发展不断加强,但耦合协调低值区域仍占较大比重。

周建平[3](2020)在《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速,物流作为输送生产生活要素的支柱产业,在城镇化快速提升的进程中,极大地促进要素有效流转,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另一方面伴随区域研究范式从“地方空间”向“流空间”的转变,不同空间尺度物质流动和区域物流空间联系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议题。而且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重要的流域经济带之一,沿着长江中轴横贯东中西三大区域,发展长江经济带物流产业对中国区域物流发展格局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研究基于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主要探讨地市级尺度下的区域物流网络格局演化、演化路径、驱动机制等问题。首先运用熵权—TOPSIS法计算长江经济带研究单元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冷热点格局;其次运用引力模型构建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解构网络时空演化动向,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的网络结构特征;然后基于泰尔指数、模糊聚类算法、物流隶属度函数实现轴-辐式物流网络通道构建及城市群物流圈识别;最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以及QAP模型分析物流空间联系网络格局形成动因。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格局形态演进持续进行。一方面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空间分异特征较为明显,沿着长江经济带呈现从东到西减弱的趋势,逐渐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为主的物流发展水平较高区域(以城市群为依托的群落化空间分布),空间形态由“一核多点”向“多核心”形态发展,呈现高集聚特征,但层级差距现象仍凸显;另一方面随着长江经济带各城市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提升,空间集聚态势持续加强,长三角热点区是长江经济带物流发展的核心区域。(2)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呈“多层级化”且“紧密化”。整个研究期内物流空间联系势能总体呈现出U型变化趋势。长江经济带最大引力线格局整体上较为稳定,联结格局由初期的以上海大核心为主的“大核心—小核心”的空间形态发展成后期的多核心格局。空间联系在地市级尺度交织形成“三大组团型”的发展模式,复杂化与协同化趋势明显,层级性显着,呈现下游、上游、中游城市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复杂程度逐渐减弱的趋势,多层次性明显。但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空间关联程度仍较低,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且中心性较高的城市主要为长三角城市及中西部的省会城市,核心城市的领头羊效应明显,带动长江经济带物流不断发展,物流组团式发展的空间关联系较为明显,凝聚子群在空间上大致呈现沿长江从东到西的层级式降维分布。(3)三大城市群物流圈层级化凸显。三大城市群组间差距逐渐下降,说明随着中游城市群发展壮大以及成渝云贵地区城市化战略的不断拓展,城市群之间物流发展差距减小,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也在减小,因此在城市群视角下进行物流中心城市识别,综合模糊聚类结果及城市群发展现状,分别形成了层级化的轴辐式网络结构,以沪苏杭、汉长和成渝的一级轴心城市,和以南京、无锡、合肥,南昌,昆明、贵阳等二级轴心城市形成三大城市群物流圈。(4)多重因素驱动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格局形成。一方面在区域物流空间联系总量的驱动因素中,内源力(经济规模、工业基础、区域创新水平以及物流专业化程度)表现出较强的显着性,对区域物流水平提升的驱动作用凸显。市场力(居民消费水平)对物流空间联系的驱动缺乏显着性。外向力(区位优势)表现出较强的显着性,对区域物流空间联系总量格局的驱动性较强。另一方面在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的驱动因素中,多维临近及网络结构效应明显,空间临接、认知邻近对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形成具有正向效应,时间距离对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形成具有负向效应。度数中心度差异、中间中心度差异对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均具有负向的驱动效应,接近中心度差异的驱动作用则具有一定动态性。

郑鹏飞[4](2019)在《基于“点—轴系统”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国内各大城市正同时经历着城市空间规模的扩张和城市结构形态的巨变,努力成为各种“中心”、“枢纽”、乃至“国际化大都市”已成为各城市明确提出的发展目标,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资源供应日益紧张、公共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城市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从省域整体的角度来看,还存在资源向省内个别城市过度集中、边缘地区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选择合理的省域经济布局方式,既能促进省域中心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又能在全省范围内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已经显得尤为紧迫,这同时也是各地政府和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城市空间扩展是城市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作为一个动态变化的区域实体,城市自身同时受到向内集聚力和向外扩散力的双重作用,在扩展过程中也会同时表现出规模的扩大和内部结构的调整。各领域学者都曾经或正致力于城市空间扩展的研究,分析其动力机制、总结一般规律、并提出众多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城市空间扩展方案,这都为我们制定实施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规划打下了基础;“点—轴系统”理论是由我国着名经济地理学家陆大道院士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来的一种经济空间结构理论,该理论主张通过构建“点—轴”结构来推动区域经济高效、快速发展。经过学术界三十多年来的共同努力,该理论已经日臻完善并形成体系,被广泛应用于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在城市空间扩展理论和“点—轴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治理体制,本文提出“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该模式将省域中心城市的空间扩展与省域经济发展的全局相结合,旨在通过合理构建“点—轴”结构,为应对省域经济增速放缓、区域发展失衡、城市无序扩张等问题提供应对方案。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为例,详细阐述了“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理论基础、空间形式、选址依据、设立流程、建设原则,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本文还搜集年鉴数据,对“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的作用机制和适用条件进行了论证。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跨城区”模式可以显着拉动“跨城区”当地经济发展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证明,“跨城区”的设立可以显着拉动当地经济发展。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生产要素投入存在边际报酬递减效应,因此,当新增生产要素从资源密集的省域中心城市转移到资源稀缺的“跨城区”时,会带来更高的产出;第二,省域中心城市享有全省最具竞争力的优惠政策体系和资源配置倾斜,“跨城区”设立之后,当地能立即享受到同等的优惠政策和资源倾斜,从而大幅提升经济竞争力;第三,由于“跨城区”与中心城市的产业状况存在结构性差异,在产业梯度的作用下,“跨城区”可以定向承接中心城市的产业转移,从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2)“跨城区”模式可以促进省域中心城市发展“跨城区”的设立对省域中心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跨城区”相对充足、廉价的土地资源可以有效缓解中心城市因为过度拥挤而带来的各项问题;第二,与东部地区发达城市相比,很多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尽管经济体量庞大,但产业结构明显落后,且受制于已有的产业格局难以迅速转型升级,“跨城区”设立以后,低附加值产业在产业梯度的作用下会定向纾解到“跨城区”,从而腾出空间和资源,促进其自身的产业转型升级。(3)“跨城区”模式可以拉动省域经济发展由于“跨城区”的选址严格参照“点—轴系统”理论,“跨城区”设立以后,它与中心城市之间的交通干线会逐步发展为经济发展“轴”,与中心城市一起形成“点—轴”结构,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在承接产业的带动下,“跨城区”能吸引周边农村人口就近就业,因而“跨城区”模式符合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型城镇化战略。(4)享有特殊行政级别的城市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本文选取全国287个城市的数据,构建模型对生产效率与城市行政级别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享有特殊行政级别的城市(直辖市、副省级城市、普通省会城市)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主要由两点原因构成:第一,在我国现行的治理体制下,行政级别越高的城市享有越多的资源保障;第二,行政级别高的城市能出台更多的税费减免政策,从各方面降低辖区企业的生产成本。值得注意的是,这既是造成区域范围“马太效应”(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重要原因,也是“跨城区”模式得以取得效果的重要理论依据。(5)“TOPSIS—熵值法”首位度较高的城市适宜使用“跨城区”模式为了对“跨城区”模式的适用条件进行研究,本文在结合现有城市首位度计算方法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TOPSIS—熵值法”首位度计算方案,并将中西部十个省会城市进行横向比较。结果发现,成都、合肥、武汉、长沙等城市在各自省内拥有的优势相对较大,适宜进行“跨城区”模式的可行性研究;石家庄、南昌等城市所在省份发展相对均衡,暂无必要考虑“跨城区”模式。

乔晶[5](2019)在《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城乡体系中嬗变关系最紧密的两个行政地域层级,镇村具有天然的地缘相近、业缘相亲以及资源共享的系统性关联。在城乡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镇村关系作为重要的结构性要素,其变化是否顺应区域发展规律、满足自身提升需求,不仅关系到镇村体系在内生发展动力和潜力方面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也关系到区域层面的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基层目标落实效率的问题。随着快速城镇化的不断推进,镇村关系已经发生了显着的结构性变化,尤其是大都市地区,乡村要素越过小城镇流动的现象更加明显和复杂,导致镇村关系出现了明显的疏离、弱化甚至解构。这种变化虽然具有符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也表现出在外部综合影响下的被动与消极。仅仅通过镇村发展的自组织与自调节,很难消解变化中的不适应与不协调。事实上镇村关系持续的解构性变化已经造成区域整体与镇村发展在空间、经济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效率低下问题。然而,既有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发展研究,存在“规模导向”的时滞性与中心城区研究的偏向性问题。因而,如何通过合理的引导策略与相应的技术手段优化镇村关系,使其契合自身发展基础与顺应区域经济社会分工结构的转型趋势,实现大都市地区城乡发展的基层稳定与区域发展的协调高效,是我国大都市地区与镇村发展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镇村关系在空间与职能两方面的结构性特征,开展了对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基础问题、理论研究、模型建构与实证反馈的系统性研究。(1)文章首先总结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特征与表现。通过对镇村关系历时性特征的梳理,从结构主义方法论对结构特征认知的三个维度,总结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结构性特征为:镇村空间的封闭性打破、镇村结构的整体性分解与镇村结构的中心性消解。进而以武汉市为例,对上述结构性特征在空间与职能方面的表现进行了具体阐述。其中空间特征表现为要素外流与结构离散,职能特征则表现为经济与公共服务职能方面的关联瓦解与中心弱化。(2)基于对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特征的识别,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变化所产生的问题及成因。研究发现,在“外部作用”与“边界约束”的共同影响下,镇村关系的变化虽然加大了镇、村分别参与区域分工的自主性,打破了城乡互动的壁垒,但同时也带来了区域层面的乡村城镇化低质与经济发展的结构性低效,与镇村内部的空间功能萎缩及资源浪费、公共服务供需错位与低能低效的问题。而上述问题在镇村发展的自组织中无法消解,需进行合理的外部引导与干预。因此,提出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应当以空间结构与大都市地域空间网络相融、职能结构与大都市地区区域分工结构相契为主要目标,促进镇村发展从被动脱嵌到主动适应,最终实现稳定大都市地区基层经济社会与生态安全的区域职能目标。(3)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基于复杂适应系统(CAS)理论对镇村关系的变化给予系统科学角度的理论解释。理论解释的目的是为了对镇村关系当下的变化特征进行合理与否的判断,并试图找到其重构的目标。本文以CAS理论为基础,分别从适应性主体与系统整体演化两个层面,构建了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结构变化的“刺激-反应”与“结构-适应”模型,明确了镇村关系结构变化的合理与否可以通过“适应性”进行判断,且“适应性”也是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关键机制。只有具备较强的“适应性能力”的镇村关系单元,其结构变化的特征与趋势才具有健康、合理、可持续的意义。而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通过提升镇村关系单元在结构变化中的适应性能力,占据在区域经济分工中合理的位置,实现自身以及区域整体的协调可持续发展。(4)文章的第四部分则是针对“适应性能力”的模型建构与定量测算。NK模型将CAS理论中的“适应性能力”抽象为可以计算的“适应度”。因此,文章的第四部分以武汉市为例,以NK模型为方法,一方面计算出武汉市58个镇村关系单元的适应度水平,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发现,镇村关系适应度水平的空间分布与大都市地区的空间格局相吻合。这表明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差异化特征与区域宏观的发展结构密切相关,也揭示了其重构也应当遵循大都市地区区域整体发展的结构规律进行差异化、精准化的引导。另一方面NK模型揭示出了每一类适应性主体的最优提升路径,本文依据此结果对镇村关系进行重构的路径类型研判,最终确定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为横向联动型、固核强边型以及网级延伸型。(5)文章的第五部分则是在定量测算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反馈。依据CAS理论对镇村关系结构变化解释的层次,提出武汉市镇村关系的重构在职能与空间两个方面的引导策略。在镇村关系重构的职能优化方面,通过引导不同类型镇村关系以差异化的方式参与区域分工;在镇村关系重构的空间发展引导方面,采取圈层差异适配、网级延展外推的空间组织形式,为优化镇村关系、稳定其在大都市地区城乡协调与经济发展的基层保障作用提供载体,最终实现大都市地区整体健康协调与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秦鑫[6](2018)在《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整合升级,物流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复合型服务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物流产业出现大规模的产业转型和升级,改变往日单一的物流运输的职能,实施供应链产业化物流管理。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增强该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带动城市建设,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伴随着国际物流产业的发展也推进了城市国际化进程。2009年国务院颁发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产业的发展被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武汉市在中部地区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肩负着中部地区崛起的重任,研究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对策对于提升武汉市物流产业和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有关物流产业的影响因素,国内外学者站在不同的视角,运用各类研究方法对物流产业的影响因素展开了研究。但是,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和定性研究方面,且缺乏对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科学知识和调查研究,总结一套适用于武汉市物流产业实际特点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为武汉市未来物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首先,在对现有国内外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实地调研,分别从客观物质基础和物流市场需求等方面收集并整理资料,通过综合分析,提出了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的8个影响因素。其次,编制了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问卷各项指标进行了项目分析、因子分析、效度分析和信度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在理论上提升调查的真实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构建了符合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特色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然后,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影响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的14个指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并对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到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排序。最后,从物流运营水平、对外物流水平、物流人才水平、物流基本配置等方面对武汉市物流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邱国斌,秦鑫[7](2017)在《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的前提下,结合现有指标体系,创新了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评价体系,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对与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具有相关性的因素展开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物流营运水平、流通贸易水平和物流人才与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相关性较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郭细根[8](2017)在《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工业化、分权化、信息化、城镇化发展城市区域化与区域城市化趋势更加明显,城市群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为顺应城市化发展规律中国新型城镇化规划将城市群确定为城市化主体形态,城市群成为国家参与全球和区域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自戈特曼大都市带学说建立以来都市圈、都市连绵区、超级城市区域、全球城市区域、巨型城市区域等城市群相近术语不断出现;当前从技术形态上识别与规划城市群成为研究重点,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尤其是空间的生产角度研究城市群近年逐渐增多。论文从空间的生产与空间关系出发,运用空间多维综合TPSNF(Territory 领域、Place 地方、Scale 尺度、Network 网络、Function 功能)分析框架抽象概括出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揭示城市群多维空间内在关系,认为实体空间是极核,网络空间是通道,功能空间是结果,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城市群成为城镇体系主要形态,起到了区域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论文以区县(含市辖区)为基本单元,运用多维综合TPSNF分析框架对政府作用明显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网络空间、功能空间展开实证研究,包括都市区视角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劳动功能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立足长江中游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探讨了TPSNF框架下政府如何运用尺度重构实现城市群空间的统一。实证研究与发现:(1)在都市区视角的实体空间识别中,利用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确定15个都市区,在此基础上识别城市群实体空间,提出长江中游城市群由核心区、扩展区、边缘区以及核心区内部的绿心组成,核心区包括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南昌九江都市区以及环线内所有地市,扩展区为除核心区外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规划地域,边缘区为除核心区和扩展区外的湘赣鄂全境。长江中游城市群具有跨省域、多中心、环状圈层特点,这与2013年湘赣鄂三省内工矿、餐饮、银行大量POI数据核密度拟合结果高度吻合。(2)在分支企业投资的网络空间联系中,运用2013年湘赣鄂经济普查数据分离出母子公司并匹配地址,构建268×268联系矩阵,从区域内、全国以及行业层面,其中行业又细分制造业(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基础性服务业),研究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并用Arcgis软件将其可视化。联系以省内为主独立组团,武汉、长沙、南昌核心作用显着;跨省联系稀疏且以服务业居多、制造业联系并不明显;地理邻近性、行政等级和区位交通等在投资联系中起决定作用,对区外省域在长江中游及湘赣鄂投资作用更加突出,湖南与珠三角、江西与长三角、武汉与京津冀联系最为紧密。(3)在劳动空间分工的功能空间分析中,通过城市(地市、省会)、开发区(国家级、省级以及新区新城)以及产业企业(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500强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等不同尺度、不同主体展开分析;空间成本作用下开发区、产业、企业显着集聚、核心边缘结构明显,城市利用空间成本差异时功能定位存在竞争,关键在于形成合理化分工、做大做强优势产业。(4)在城市群治理与协调发展中,立足城市群空间差异与不平等,认为差异产生的根源在于自然、历史、经济等因素的累积叠加以及政府差异化政策的推行。272区县1999-2015年人均GDP的Theil指数2010年后逐渐变小表明城市群战略促使区域差异缩小,空间Markov转移概率表明区域发展马太效应的存在。TPSNF框架下包括柔性区域规划以及刚性行政区划在内的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的工具手段;网络化成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策略,通过政府间合作、非政府组织培育以及基础设施完善和优化,有效推动了城市群空间的统一。

李仙[9](2016)在《新经济时代下未来武汉市主要发展产业的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未来2030年是武汉市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新经济时代的机遇,充分发挥武汉市全国"居中"和沿江沿线"黄金交叉十字"的独特区位优势,按照"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建设长江经济支撑带、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中三角"城镇群以及湖北建设战略支点的总体战略部署要求,选择和发展好武汉市的主要产业,实现武汉及武汉都市圈在中部的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新经济时代未来武汉市产业的背景与基础;深入探讨了未来武汉市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定位;应用定量与定性的方法,根据武汉市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现有产业优势等,对未来武汉市主要发展产业进行了多轮多方位的筛选;最后,对筛选出来的主要产业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提出了具体的发展与布局的基本思路。

李仙,刘勇[10](2016)在《新经济时代下武汉市未来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文中提出未来2030年是武汉市经济发展和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抓住新经济时代的机遇,充分发挥武汉市全国"居中"和沿江沿线"黄金交叉十字"的独特区位优势,按照"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建设长江经济支撑带、中部崛起战略支点、"中三角"城镇群以及湖北建设战略支点的总体战略部署要求,在主要产业选择基础上,搞好武汉市产业的空间布局,以促进武汉及武汉都市圈在中部的崛起,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全面分析了新经济时代未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分工协作新体系的宏观背景;深入探讨了武汉市产业空间市场一体化结构与分工协作现状及调整要求;构建了未来武汉市区域一体化空间结构和区域分工协作体系的新设想;并武汉市各区域产业发展方向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武汉市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对策和措施。

二、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1)疫情下的区域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及配送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应急物资分配研究
        1.2.2 应急物资需求预测研究
        1.2.3 应急物资配送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应急物流体系理论概述
        2.1.1 应急物流内涵及特性
        2.1.2 应急物流运作流程
        2.1.3 应急物流目标原则
        2.1.4 应急物流发展趋势
    2.2 应急医疗物资内涵及分类
        2.2.1 应急医疗物资内涵
        2.2.2 应急医疗物资分类
    2.3 需求预测流程及预测方法
        2.3.1 需求预测流程
        2.3.2 需求预测方法
    2.4 VRP问题优化理论与算法
        2.4.1 VRP问题场景描述
        2.4.2 VRP问题优化目标
        2.4.3 VRP问题求解算法
    2.5 本章小结
3 考虑动态性的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模型构建
    3.1 基于SEIR动力学的感染人数预测
        3.1.1 基本问题描述
        3.1.2 模型假设
        3.1.3 SEIR模型构建
        3.1.4 SEIR模型求解
    3.2 基于感染人数的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
        3.2.1 基本假设
        3.2.2 定量需求预测
        3.2.3 定性需求预测
    3.3 湖北五市需求预测案例分析
        3.3.1 基础数据收集
        3.3.2 感染人数预测
        3.3.3 需求体量预测
    3.4 本章小结
4 考虑需求紧迫度的应急医疗物资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构建
    4.1 基于熵值法及AHP法的需求紧迫度模型
        4.1.1 需求紧迫度函数描述
        4.1.2 需求紧迫度分类指标
        4.1.3 需求紧迫度函数假设
        4.1.4 需求紧迫度函数构建
    4.2 考虑需求紧迫度的应急医疗物资路径优化模型
        4.2.1 应急VRP基本描述
        4.2.2 应急VRP模型假设
        4.2.3 应急VRP模型构建
        4.2.4 遗传算法分析设计
    4.3 湖北五市需求紧迫度案例分析
        4.3.1 基础数据收集
        4.3.2 需求紧迫度计算
    4.5 本章小结
5 算例分析
    5.1 算例背景
        5.1.1 背景依据
        5.1.2 背景实例
    5.2 数据准备
        5.2.1 数据来源
        5.2.2 基础数据
    5.3 算例求解
        5.3.1 物资需求体量预测
        5.3.2 需求紧迫程度判定
        5.3.3 配送路径优化结果
    5.4 灵敏度分析
        5.4.1 基于目标权重不同的灵敏度分析
        5.4.2 基于配送时间约束的灵敏度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长江经济带物流热度分布及物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物流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现状
        1.2.2 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2.3 经济与物流耦合协调研究现状
        1.2.4 现有研究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创新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述及数据介绍
    2.1 研究区概述
        2.1.1 战略规划
        2.1.2 物流发展现状
        2.1.3 经济发展现状
    2.2 研究数据
        2.2.1 物流热度数据
        2.2.2 NPP—VIIRS月合成数据
        2.2.3 相关统计数据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物流热度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3.1 研究方法与理论
        3.1.1 核密度法
        3.1.2 椭圆差分析
        3.1.3 物流热度首位度
    3.2 物流热度时空演变宏观特征分析
        3.2.1 总体特征分析
        3.2.2 城市群尺度特征分析
        3.2.3 省域尺度特征分析
        3.2.4 地级市尺度特征分析
    3.3 物流热度时空演变微观特征分析
        3.3.1 网格尺度特征分析
        3.3.2 分类别SDE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物流热度影响因素研究
    4.1 研究方法与理论
        4.1.1 地理探测器模型
        4.1.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4.2 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4.3 单因素空间差异分析
        4.3.1 作用强度分析
        4.3.2 交互作用分析
        4.3.3 空间差异分析
    4.4 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
        4.4.1 模型构建
        4.4.2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物流与经济耦合协调研究
    5.1 研究方法与理论
        5.1.1 数据网格化
        5.1.2 耦合协调度
    5.2 基于面板数据的经济系统与物流系统动态耦合
        5.2.1 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5.2.2 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5.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经济发展与物流热度空间耦合
    5.4 布局优化与建议
        5.4.1 交通布局优化
        5.4.2 产业发展建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技术路线
    1.3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理论
        2.1.1 流空间理论
        2.1.2 区位理论
        2.1.3 增长极理论
        2.1.4 点—轴理论
    2.2 流空间研究进展
        2.2.1 国外研究进展
        2.2.2 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2.2.3 国内研究内容及动向
    2.3 区域物流研究进展
        2.3.1 国外研究进展
        2.3.2 国内研究热点分析
        2.3.3 国内研究内容及动向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空间演化动向
    3.1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选取原则
        3.1.2 指标选取依据
        3.1.3 指标体系构建
    3.2 研究方法
        3.2.1 区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方法
        3.2.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3.3 实证结果
        3.3.1 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时空分异
        3.3.2 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水平冷热点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格局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修正的引力模型
        4.1.2 最大引力线和势能模型
        4.1.3 社会网络测度及分析模型
    4.2 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时空演化特征
        4.2.1 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空间联系总量趋势面分析
        4.2.2 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空间联系最大引力线格局
        4.2.3 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结构
    4.3 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结构测度
        4.3.1 网络密度分析
        4.3.2 多重中心性分析
        4.3.3 凝聚子群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群视角下区域物流中心城市及辐射范围识别
    5.1 研究方法
        5.1.1 城市群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差异测度模型
        5.1.2 物流中心城市等级识别模型
        5.1.3 城市群内轴心城市辐射范围分析
    5.2 区域物流中心城市识别及辐射范围分析
        5.2.1 城市群区域物流发展差异测度
        5.2.2 模糊聚类区域物流中心城市等级识别
        5.2.3 轴-辐式物流网络通道构建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格局的驱动机制
    6.1 区域物流空间联系总量的驱动因素分析
        6.1.1 空间计量模型
        6.1.2 驱动力选取
        6.1.3 计量结果分析
    6.2 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的驱动因素分析
        6.2.1 QAP模型
        6.2.2 计量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7.1 主要研究结论
        7.1.1 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向“多核心”形态发展
        7.1.2 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呈“多层级化”且“紧密化”
        7.1.3 三大城市群物流圈层级化凸显
        7.1.4 多重因素驱动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格局形成
    7.2 政策建议
        7.2.1 深化创新驱动物流发展
        7.2.2 逐步推广绿色物流模式
        7.2.3 打造高效物流服务链条
        7.2.4 完善物流枢纽网络体系
    7.3 研究展望
附录 :文中数据处理所用的部分代码
    (1)百度地图API获取两城市间最短行驶距离代码
    (2)泰尔指数R语言代码
    (3)模糊聚类算法MATLAB代码(调用FCM工具箱)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基于“点—轴系统”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加速推进的必然性
        1.1.2 大城市无序扩张的严峻性
        1.1.3 小城市发展滞后的紧迫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与研究方法
        1.3.1 核心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分析
    1.5 可能的创新点
2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理论基础
    2.1 “点—轴系统”理论
        2.1.1 “点—轴系统”形成过程
        2.1.2 “点—轴系统”演化阶段
        2.1.3 “点—轴系统”形成机制
        2.1.4 “点—轴系统”应用领域
    2.2 城市空间扩展理论
        2.2.1 城市空间扩展一般过程
        2.2.2 城市空间扩展形成机制
        2.2.3 城市空间扩展主要特征
        2.2.4 城市空间扩展典型模式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综述与评价
    3.1 国内外“点—轴系统”研究综述与评价
        3.1.1 国外“点—轴系统”研究综述
        3.1.2 国内“点—轴系统”研究综述
        3.1.3 国内外“点—轴系统”研究评价
    3.2 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与评价
        3.2.1 国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
        3.2.2 国内城市空间扩展研究综述
        3.2.3 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评价
    3.3 本章小结
4 城市空间扩展典型案例解析
    4.1 深汕特别合作区设立背景
    4.2 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模式
    4.3 深汕特别合作区利益分配
    4.4 本章小结
5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模拟实践
    5.1 “跨城区”设立背景
        5.1.1 湖北省现状
        5.1.2 武汉市现状
        5.1.3 行政区划演变
    5.2 “跨城区”的选址
        5.2.1 选址范围
        5.2.2 选址初步分析
        5.2.3 最终选址及说明
    5.3 “跨城区”的设立
        5.3.1 执行步骤
        5.3.2 配套措施
    5.4 可行性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效果评估
    6.1 “跨城区”对武汉的影响
        6.1.1 对“旧武汉市”影响
        6.1.2 对“新武汉市”影响
        6.1.3 主要数据指标对比
    6.2 对“跨城区”当地的影响
        6.2.1 经济要素增加
        6.2.2 模型构建
        6.2.3 定量分析
    6.3 “跨城区”对湖北省的影响
    6.4 本章小结
7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作用机制分析
    7.1 我国的治理层级
    7.2 城市级别与经济增长
    7.3 作用机制实证分析
        7.3.1 模型构建和数据选择
        7.3.2 定量分析
    7.4 结果解释
    7.5 本章小结
8 “跨城区”城市空间扩展模式适用性研究
    8.1 现有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8.2 TOPSIS—熵值法首位度
    8.3 定量分析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建议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2.1 利益分配机制
        9.2.2 行政管理机制
        9.2.3 政府考核机制
    9.3 产业发展建议
        9.3.1 武穴-黄梅区
        9.3.2 赤壁-洪湖区
        9.3.3 公安区
        9.3.4 麻城区
    9.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5)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2 国内外相关研究
    2.1 镇村关系的相关理论研究
    2.2 镇村职能关系的相关研究
    2.3 镇村空间关系的相关研究
    2.4 镇村关系重构的相关研究
    2.5 相关研究的综合评述
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特征与表现
    3.1 镇村关系演变的阶段概况
    3.2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结构性特征
    3.3 关系变化的空间表现:要素外流,结构离散
    3.4 关系变化的职能表现:关联瓦解,中心弱化
    3.5 本章小结
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问题与成因
    4.1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产生的问题
    4.2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外部作用
    4.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边界约束
    4.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诉求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理论解释
    5.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基础概述
    5.2 镇村关系单元的复杂适应系统属性论证
    5.3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变化的复杂适应性解释
    5.4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要点认知
    5.5 本章小结
6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识别——以武汉市为例
    6.1 类型识别的理论依据与方法
    6.2 适应度评价的影响因素甄选及指标体系构建
    6.3 武汉市镇村关系的适应度评价及其结果分析
    6.4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类型识别
    6.5 本章小结
7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策略
    7.1 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的引导层次
    7.2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职能优化引导策略
    7.3 武汉市镇村关系重构的空间发展引导策略
    7.4 小结
8 结论与讨论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6)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2.物流产业的相关理论介绍
    2.1 物流和物流产业的定义
    2.2 物流产业的主要研究方法
3.武汉市物流产业的现状分析及主要问题
    3.1 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基础条件分析
        3.1.1 交通情况
        3.1.2 仓储设施建设情况
        3.1.3 物流园区建设情况
        3.1.4 物流信息化发展情况
        3.1.5 人才情况
        3.1.6 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情况
    3.2 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3.2.1 经济与产业发展情况
        3.2.2 工业发展情况
        3.2.3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情况
        3.2.4 对外贸易情况
    3.3 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发展政策分析
    3.4 武汉市物流产业的主要问题
        3.4.1 物流总体水平不高
        3.4.2 物流信息化水平不高
        3.4.3 物流企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3.4.4 物流园区整体效益不高
        3.4.5 物流人才不足
4 武汉市物流产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4.1 武汉市物流产业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武汉市物流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4.1.2 武汉市物流产业影响因素指标体系
    4.2 问卷调查
        4.2.1 问卷的设计
        4.2.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2.3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4.3 统计分析
        4.3.1 项目分析
        4.3.2 因子分析
        4.3.3 效度分析
        4.3.4 信度分析
5 武汉市物流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5.1 模型建立与数据分析
        5.1.1 模型构建
        5.1.2 数据收集
        5.1.3 数据处理
    5.2 武汉市物流产业的综合评价
    5.3 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发展对策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武汉市物流产业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武汉市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 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的构建
3 数据收集与处理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处理
4 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的综合评价
5 政策建议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技术路线
        1.2.2 研究内容框架
        1.2.3 研究数据方法
    1.3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市群研究综述与进展
    2.1 城市群的涌现
        2.1.1 城市群的形成发展
        2.1.2 城市群涌现的原因
    2.2 城市群研究脉络与相近概念辨析
        2.2.1 城市群研究脉络
        2.2.2 相近概念的辨析
    2.3 当前城市群研究主要内容与热点
        2.3.1 当前研究主要内容和重点
        2.3.2 长江中游城市群研究进展
    2.4 存在的不足与新的方向
第三章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TPSNF分析框架
    3.1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1.1 空间与空间的生产
        3.1.2 城市群空间的本质
    3.2 城市群TPSNF分析框架与多维空间建构
        3.2.1 传统区域研究的多维线性分析
        3.2.2 区域空间关系TPSN多维综合
        3.2.3 TPSNF框架下城市群多维空间建构与抽象
    3.3 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与统一
        3.3.1 动力源自城市群增长极功能发挥
        3.3.2 尺度重构是空间统一的工具手段
        3.3.3 网络成为空间统一的路径通道
    3.4 小结
第四章 都市区视角下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
    4.1 研究区概况
        4.1.1 自然地理环境
        4.1.2 社会经济发展
        4.1.3 长江中游城市群国家战略
    4.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及内在关系
        4.2.1 城市实体地域人口的统计
        4.2.2 都市区与城市群发展分布
        4.2.3 都市区是城市群产生基础
    4.3 长江中游城市群实体空间范围与结构特征
        4.3.1 15个都市区界定及其空间集聚分布
        4.3.2 城市群跨省、多中心、圈层化特征
        4.3.3 实体空间高度吻合POI数据的拟合
    4.4 小结
第五章 分支企业投资的城市群网络空间联系
    5.1 城市群网络空间与企业投资
        5.1.1 网络社会崛起与城市群网络空间
        5.1.2 企业投资联系与企业网络构建
        5.1.3 分支企业投资联系数据处理与方法
    5.2 城市群多尺度分行业的分支企业投资联系
        5.2.1 城市群区域内省域组团化显着
        5.2.2 城市群与全国省域差异化联系
        5.2.3 行业总体与细分的多样化网络
    5.3 城市群网络空间结节性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3.1 网络空间结节性呈核心边缘格局
        5.3.2 影响企业投资结节性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劳动空间分工下城市群功能空间分析
    6.1 劳动空间分工与城市功能定位
        6.1.1 劳动空间分工
        6.1.2 城市差异化功能定位
        6.1.3 省会核心增长极功能
    6.2 开发区劳动空间分工
        6.2.1 开发区的区内集聚分布
        6.2.2 空间成本主导产业发展
        6.2.3 开发区合作与转型发展
    6.3 地方化特色产业企业集聚发展
        6.3.1 产业集群要素类型的梯度发展
        6.3.2 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发展新动能
        6.3.3 龙头企业与创新企业的空间集聚
    6.4 小结
第七章 TPSNF框架下城市群空间治理与协调发展
    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不平等及其原因
        7.1.1 长江中游城市群多维空间的不平等
        7.1.2 自然、历史、经济差异累积叠加是内在动力
        7.1.3 政府差异化政策制订实施成为强大外部推力
    7.2 TPSNF框架下尺度重构成为城市群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1 尺度重构是空间治理有效工具
        7.2.2 柔性空间规划政策的引导塑造
        7.2.3 刚性行政区划调整成制度保障
    7.3 长江中游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网络化策略
        7.3.1 政府合作网络平台搭建
        7.3.2 非政府组织网络的培育
        7.3.3 基础设施网络完善优化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1.1 实体空间跨省、多中心、圈层化显着
        8.1.2 网络空间省域组团与差异化外部联系
        8.1.3 功能空间成本差异产生要素空间集聚
        8.1.4 尺度重构促进城市群多维空间的统一
    8.2 政策建议
        8.2.1 利用城市群的集聚扩散、缩小区域发展的差异
        8.2.2 加强跨省社会经济联系、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
        8.2.3 发挥各级政府积极作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9)新经济时代下未来武汉市主要发展产业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一、未来武汉市产业的背景与基础
    (一)四大背景(机遇与挑战)。
        1. 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2. 顺应全面多样化发展的新目标——“两个一百年”目标和多目标。
        3. 落实经济发展的新方式——计划
        4. 利用协调协同发展的新空间——“四三三”区域总体战略。
        (1)我国区域经济的“四三三”总体战略和未来区域协调发展与分工体系。
        (2)长江经济带与武汉都市圈发展的差距。
         (3)武汉市及都市圈利用新空间的路径。
    (二)三个基础(有利与不利、优势与劣势)。
        1. 政策基础。
        (1)从国家政策看。
        (2)从省市政府的政策看。
        2. 阶段基础。
        (1)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产业发展的历程。
        (2)武汉市经济发展基本特点、主要动力和突出经验。
        (3)武汉市工业化城镇化仍然处于中期阶段,并开始向后期阶段过渡。
        3. 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
二、未来武汉市产业发展的战略与定位
    (一)战略。
        1. 指导思想(要求、动力、路径和目的)。
        2. 五个原则。
        3. 发展目标。
    (二)定位(战略途径和目标的具体化)。
        1. 定位要求。
        2. 产业定位依据。
        3. 产业定位内容。
        (1)两业并举的试验区。
        (2)三通优先的先行区。
        (3)四制为本的示范区。
三、未来武汉市主要发展产业的选择
    (一)产业选择指标的确定。
    (二)重点产业选择标准。
    (三)重点产业选择的程序。
        第一步,根据区位熵指标,将所有大于1.20值的产业列表选择出来(见表2)。
        第二步,根据未来武汉市发展产业定位的要求并兼顾考虑其他主要指标,初步确定重点产业的备选名单。
        第三步,作进一步综合分析和说明,提出最终重点产业的建议方案。
    (四)重点产业选择的结果。
四、主要产业发展与布局的基本思路
    (一)“三通优先”产业与布局协作。
        1. 交通运输产业发展与布局协作,构建“1+8”都市圈交通运输体系。
        2. 商贸物流业发展与布局协作,打造武汉都市大商贸物流圈。
        3. 金融产业发展与布局协作,构建武汉都市大金融圈。
        4. 旅游业(包括住宿和餐饮业)发展与布局协作,打造都市大旅游圈。
    (二)“四制为本”产业的发展与布局协作。
        1. 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业发展与布局协作,带动“1+8”都市圈县域中小企业发展。
        2. 涉水产业(包括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发展与布局协作,构建沿长江和汉江涉水产业带。
        3. 机械电子产业发展与布局协作,加强与都市圈地区合作做大做强做优。
        4.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布局协作,加强对周边地市的辐射引领。
    (三)基础与配套产业发展与布局协作。
        1. 建筑业发展与布局协作,带动都市圈中小建筑企业发展。
        2. 交通通信基础设施发展与布局协作,促进都市圈一体化。
        3. 水利事业发展与布局协作,构建都市圈水利事业大体系。
        4. 都市农业发展与布局协作,引领都市圈大农业发展。

(10)新经济时代下武汉市未来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未来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分工协作新体系
    (一)空间市场一体化基本框架——“四纵四横”。
    (二)我国区域经济分工协作新体系——“二实三虚”。
二、武汉市产业空间市场一体化结构与分工协作现状及调整要求
三、未来武汉市区域一体化空间结构和区域分工合作体系的新设想
    (一)武汉市区域一体化空间结构——“一中心三环六辐射”。
    (二)未来武汉市区域分工协作新体系。
四、武汉市各区域产业发展建议
    (一)中心城6区产业布局及辐射。
    (二)近郊区2新城区产业布局。
    (三)远郊区4新城区产业布局。
五、对策与政策(市场与政府)
    (一)对策——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市场动力分析。
    (二)政策——产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政府引导途径分析。

四、武汉市区域物流中心的构建(论文参考文献)

  • [1]疫情下的区域应急医疗物资需求预测及配送路径优化研究[D]. 赵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长江经济带物流热度分布及物流经济系统耦合研究[D]. 卢星君. 华东交通大学, 2020(06)
  • [3]长江经济带区域物流空间联系网络结构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周建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8)
  • [4]基于“点—轴系统”的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郑鹏飞. 武汉大学, 2019(06)
  • [5]大都市地区镇村关系重构研究 ——以武汉市为例[D]. 乔晶.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6]武汉市物流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 秦鑫. 南昌航空大学, 2018(11)
  • [7]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模型的武汉市物流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J]. 邱国斌,秦鑫. 科技和产业, 2017(12)
  • [8]多维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与治理研究[D]. 郭细根.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9]新经济时代下未来武汉市主要发展产业的选择[J]. 李仙. 经济研究参考, 2016(21)
  • [10]新经济时代下武汉市未来产业布局优化的基本思路[J]. 李仙,刘勇. 经济研究参考, 2016(10)

标签:;  ;  ;  ;  ;  

武汉区域物流中心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