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向家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选择

三峡库区向家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选择

一、三峡库区向家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王震[1](2021)在《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安全旨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稳定性与生物多样性,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格局主要处理生态系统与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两者之间矛盾,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发展,是保证区域生态安全底线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与有效保障途径。黄土高原是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地之一,区域内具有沟壑纵横与地形破碎的特点,面临着生态系统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生态问题。清涧地处陕北黄土沟壑区,受到沟谷地形地貌、黄土土质疏松与差异性季节降水等因素影响,城市面临着严重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较弱、滑坡与泥石流地质灾害等突出生态安全与环境问题,同时受到地形地貌约束,导致城市土地资源紧缺、城市内部公园绿地存在数量与指标等布局不合理问题。城市绿地一方面具有水源涵养、增强环境自我调节、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生态功能,同时还可以为居民提供多层级、多样化的公园绿地游憩空间。城市作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阵地,良好的绿地布局能有效发挥绿地生态约束与服务供给的双重目的。基于现有理论研究,通过解析清涧城市生态本底条件,明确清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干扰城市生态安全的特殊性来源基础上建构生态安全格局,并建立维持生态安全格局的绿地结构与绿地用地布局。从城市生态安全角度为清涧城市空间发展与绿地布局提供科学建议,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研究。第一,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清涧城市进行前期基础研究。梳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目的,并基于生态安全及城市绿地布局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与总结,掌握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技术方法以及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趋势,作为建立研究思路与方法的重要基础。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摸清清涧生态本底条件,着重对清涧绿地现状布局进行分析。通过从生态安全的角度总结清涧绿地现状布局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作为具有维稳的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第二,防护绿地安全隔离作用不够;第三,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公园绿地供给性失衡。第二,针对研究区内生态安全问题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立足清涧生态本底条件,建构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与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基础上综合叠加地质灾害点得到清涧重要生态源地,在最小累计阻力面基础上提取清涧显性与隐性生态廊道。通过生态源地、生态安全等级斑块与廊道建立的基础上建构清涧生态安全格局。第三,从生态过程与安全格局入手,指导根植于生态安全格局的清涧绿地结构。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对城市建设基底进行评估,对建设用地中的冲突斑块、不同功能绿地潜在空间进行识别,在清涧绿地结构要素与模式确立基础上,通过“多斑镶嵌,生态为先”、“公园点缀,游憩供给”、“廊道链接,织线成网”、“要素整合、多元立体”的规划策略,形成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第四,以生态安全格局与绿地结构为骨架,指导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采用“生态保育绿地维稳-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公园绿地游憩供给”由外到内的规划路径,首先对城市重要的生态保育与维稳绿地进行布局,保证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与完整性,构筑城市基本生态安全屏障;其次对城市重要的地质灾害点、河流水系以及城市道路等空间进行防护绿地布局,进一步保证城市的生态安全;最后结合居民需求,建构公园绿地布局模型,对城市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内部点状公园绿地进行定点定量布局。

周瑞[2](2021)在《基于GIS和监测数据的区域性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提出秭归县地处西陵峡两岸,滑坡灾害频发,尤其对三峡大坝影响巨大。与此同时,地区经济的发展高度依赖该区域的人口、农业、航运、交通资源,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地质灾害不确定、不规则的周期性之间的矛盾,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始终要立足于一个稳定和安全的土地上,因此很有必要对该区域开展危险性评价,根据区域危险性等级因地制宜的进行工程布局,为经济发展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以三峡库区秭归段长江和主支流第一分水岭为界,结合现场巡查的经验,阐述了研究区滑坡的主要类型及所处岸坡的主要结构类型,总结了研究区滑坡变形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并列举典型滑坡的影响因素和变形特征。借助Arc GIS软件以层次分析法与信息量模型综合计算生成基于信息权值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和基于对专业监测点提取的滑坡监测数据生成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通过对两者取大值叠加的方式获取到最终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并通过评价指标获取的单因素专题图层对危险性区划图进行逆向解释,取得了如下的成果:(1)基于Arc GIS平台录入滑坡灾害的基础地质资料的位置和类型等属性信息,结合有限的野外巡查经验,总结了研究区滑坡灾害的分布状况和发育特征:研究区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屈原镇以西沿水系呈带状分布,在空间上沿水系、交通干线以及聚集区不均匀分布;绝大多数滑坡分布在高程600m以下的中低山地貌;滑坡发育范围广、类型多、危害大,数量上以大中型为主,其发育与岩性密切相关,而地质构造是其发育的基本条件,降雨和蓄水则是外部条件,同时滑坡灾害与其它地质灾害具有垂直分带性且多数滑坡由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引发。(2)通过对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区域地质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社会发展情况进一步定性分析滑坡影响因素与滑坡灾害之间的关系,在基于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上结合前人的经验分析后表明,坡度、坡向、高程、地层、断层、岸坡结构、涉水程度、降雨强度、公路切坡、地表覆盖等10个因素可作为危险性评价的相关指标。(3)基于信息权值和监测数据所得出的综合滑坡灾害危险性区划图显示:极高危险区面积93.57km2,占比20.66%,主要分布在屈原镇长江两岸,以及郭家坝镇以西的长江干支流沿岸;高危险区面积69.13km2,占比15.26%,主要分布在极高危险区的外围以及屈原镇以东的长江干支流沿岸;中危险区面积158.93km2,占比35.10%,主要分布在高危险区外围以及郭家坝镇以西的大量高海拔地区;低危险区面积131.21km2,占比28.98%,主要分布在郭家坝镇以东的高海拔地区以及散布于其它地区。(4)通过评价指标获取的单因素专题图层对危险性区划图进行逆向解释发现:对于区域性滑坡分析而言,坡度、坡向、高程、涉水程度、公路切坡、地表覆盖等评价指标对危险性评价是有着较高的贡献率,地层、断层等评价指标对危险性评价有着中等的贡献率,而岸坡结构、降雨强度等评价指标对危险性评价只有较低的贡献率。

蓝天杉[3](2019)在《北京通州区浅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与弱透水层阻滞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是维持人类生命的源泉,地下水作为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储备资源和战略资源。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水污染问题愈发凸显,显着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三氮”作为农业地区地下水主要污染物,成为国内外最普遍、污染面积最大的地下水污染物之一。北京通州区是京津经济带的轴心,是北京市重要的粮食、蔬菜生产基地,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依赖于地下水,前期工作显示研究区潜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因此研究北京通州区浅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和潜水含水层与承压含水层之间的弱透水层阻滞作用,对通州区地下水水资源合理利用开发具有理论和实际意义。论文依托“地下水主要污染物运移规律调查与防污性能评价”项目选题,以北京通州区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围绕浅层地下水“三氮”迁移转化和弱透水层阻滞作用问题,以水文地质学和水文地球化学理论为基础,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实验相结合,揭示研究区浅层水、土特征和浅层地下水含水层中“三氮”迁移转化规律,进而通过数值模拟和数值计算等手段研究弱透水层的阻滞作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浅层土壤物理、化学特征测试分析,得出:(1)研究区浅层土壤主要为中砂、细砂、粉砂、亚砂土和亚粘土,孔隙类型为介孔,比表面积范围为230m2/g,弱透水层渗透系数为0.4214.80mm/d。(2)土壤化学类型主要为HCO3-Ca·Na型土,部分受到人类污染严重地区出现高浓度NO3-和SO42-。2.在潜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基础上,采用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潜水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1)潜水水化学类型以HCO3-Ca·Mg(HCO3-Ca·Na或HCO3-Ca·Mg·Na)和HCO3·Cl-Mg·Na(HCO3·Cl-Na·Ca)型水为主,人为污染较严重地区CO32-、NO3-和SO42-浓度较高。(2)潜水总体呈现中-弱碱性,pH值为6.977.84,矿化度随着地下水流向呈现出增高的趋势,但整体为淡水。(3)潜水水质级别大部分为III级;部分为II级水,主要分布于马驹桥与于家务回族乡一带;少部分为IV级水,分布在永乐店镇南侧;极少为I级水,位于漷县镇与西集镇交界处。水中主要污染物为As、NH4-N、F和NO3-N,反映了潜水受到农业和生活污水的影响严重。(4)土壤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方解石、长石、伊/蒙脱石,为潜水提供离子成分,在地质地貌和气候作用下,潜水以溶滤和蒸发浓缩作用为主致使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并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污染物浓度显着增高。3.根据吸附理论和氮素迁移转化理论,开展了静态吸附、动态吸附和微生物培养实验,得出:(1)浅层地下水含水层组中“三氮”迁移转化过程主要受到吸附/解吸作用、硝化/反硝化和微生物作用影响。(2)静态吸附实验显示不同土壤介质吸附NH4+的能力为亚粘土>亚砂土>细砂>中砂;NO3-在不同土壤介质中吸附量极小,本次实验未获得最大吸附量。动态吸附实验表明不同结构模式中NH4+的吸附量以及分配系数不同,与土壤介质类型、含水层厚度、弱透水层厚度相关。土壤介质细颗粒含量越高,吸附量以及分配系数越大。(3)微生物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反硝化菌含量与反硝化作用呈正相关,在不同介质中表现为:亚粘土>细砂>亚砂土>中砂。硝化反应过程中氨氧化菌占主要作用,其决定了硝化系数的大小以及NH4-最终转化为NO3-的量。4.根据氮素迁移转化机理,结合室内实验结果和北京通州区地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等因素,构建了北京通州区浅层地下水“三氮”迁移转化模型概念图。5.基于研究区地质结构特征、水循环特征、污染特征,构建浅层地下水系统中15种代表性含水层组模式,采用Hydrus-1D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15种模式“三氮”迁移转化特征,结果表明:NH4+在单位厚度弱透水层迁移速度为0.060.36m/a,NO3-单位厚度弱透水层迁移速度为27.66115.63m/a,揭示了NH4+的较大吸附性与硝化作用导致NH4+在弱透水层中迁移速度远小于NO3-迁移速度,因而弱透水层对NH4+阻滞能力强于NO3-,这与“三氮”迁移转化实验相互印证。6.基于DRASTIC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了适宜研究区越流系统浅层承压水防污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适宜的评价指标,并对研究区流系统浅层承压水进行了“三氮”防污性能评价,得出:(1)越流系统浅层承压水对“三氮”防污性能从西北向东南整体上呈增强趋势,与弱透水层对NH4+和NO3-阻滞能力分布具有高度相似性,弱透水层介质细颗粒含量与厚度与防污性能成正相关。(2)潜水含水层渗透系数和地表污染载荷对防污性能影响显着,于家务一带渗透系数小、污染载荷中等因而防污性能较好。而马驹桥镇西部则与之相反,防污性能最差。

李宝平[4](2018)在《西昌某地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西昌西北部,地形西高东低,西部为磨盘山区,东为穿过该区的自北向南的河流。区内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对地下水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根据当地环保部门检测结果显示该区地下水中部分离子超标,已影响到了当地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的使用。因此查明该区地下水污染特征,以及对该地区地下水污染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可为当地地下水防治与治理提供理论支撑。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水文地质学、水文地球化学等理论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土壤采样进行浸溶实验以及采取地下水样,结合火焰原子分光度法、离子色谱法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与地下水进行了检测分析;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比例系数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特征;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研究区进行了地下水质量评价,结合克里金空间插值原理进行了研究区污染源现状分析;运用Modflow软件对研究区地下水中超标离子Mn2+进行了迁移模拟与预测。取得如下认识和结论:(1)通过对研究区地质环境和水文地质条件分析研究发现:该区域内发育有仰天窝断裂、北岩断裂、石关山断裂;断裂走向主要为近南北向、北东南西向及北西-南东向。区域地层从下元古界到新生界的第三、第四系均有分布,研究区地表大部为第四系覆盖,东南部出露新近系昔格达组,岩体西北部出露三叠系小高组。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其中基岩裂隙水包括碎屑岩类裂隙水和岩浆岩类裂隙水两个亚类;研究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经西部山区发育的冲沟及裂隙向下游河流排泄;(2)阳离子Mg2+(1.074)、Ca2+(0.73)、Na++K+(1.074)的离散系数在研究区内变化较大,说明其受研究区各区域内不同的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阴离子Cl-,SO42-离散系数分别为1.93、1.32,其中Cl-是所有元素中离散系数最高的,其在研究区空间范围上变化是最大的,这也与研究区地下水动力条件有关,因研究区内不同区域之间的地下水流量与流速相差较大,使得Cl-迁移速度和富集程度在各区域间的表现不同,造成各不同区域之间Cl-的差异性较为明显。通过分析研究区TDS等值线分布图,整体上TDS含量在100mg/l-200mg/l之间,地下水矿化度较小;通过分析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组分离子等值线分布图,发现Na++K+主要集中在垃圾填埋场区域,并且其在垃圾填埋场区域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区域;Ca2+与Mg2+在变化趋势上是趋同的,矿区范围内以及垃圾填埋场周围Ca2+,Mg2+含量明显高于研究区其他地区;露天采矿区地下水中HCO3-、Cl-和SO42-等主要阴离子含量普遍高于垃圾填埋场地下水,说明研究区内阴离子含量很大程度上受矿区较大影响;(3)对研究区TDS与各组分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Ca2+与TDS的相关性最高,呈现高度相关状态;其他组分与TDS的相关性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Mg2+>SO42->HCO3->Cl-,同时可以看出,各组分离子与TDS均呈现正相关状态。通过绘制Piper三线图,可以看出研究区水样点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型水为主,局部出现硫酸型水和氯化物型水,水样点各处不同位置差异性较为明显。在研究区上游以重碳酸型水为主,沿着地下水水流的方向,地下水化学类型逐渐由重碳酸型水变为重碳酸氯化物型水和氯化物硫酸型水或氯化物重碳酸型水。(4)对在丰水期首次采得的20个水样检测值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研究区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表明:Ⅱ类水质有2个水样,Ⅲ类水质有6个水样,Ⅳ类水质有7个水样,Ⅴ类水质有5个水样;污染指标主要为NO3-和NO2-,其次为SO42-与Mn2+;通过对丰水期样品中污染水样在相同空间位置在枯水期再次进行二次水样和土样的采集,结合土样浸溶实验以及对相关文献的综合查证,对比分析前后两次水样和土样中地下水污染物检测值,从而查明当地三氮主要污染源为当地农田化肥农药灌溉所残留的含氮有机物,其次SO42-与Mn2+的主要污染源为当地采矿区所残留的富含S元素的矿渣以及居民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含Mn2+的垃圾填埋物。(5)运用Modflow软件进行超标离子锰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模拟与预测,由预测模拟运移结果可知:锰元素以污染源为中心向四周扩散,扩散的优势方向为南东方向,与研究区地下水流方向一致,在地下水流动和锰元素运移的主要方向上形成近似椭圆的污染条带,对周围地下水水质影响逐渐增大,随着污染羽的不断扩大,在首次取样后第六年Mn2+对河流水产生较大影响。

曾燚[5](2018)在《四川某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危险废物通常具有腐蚀性、易燃性、毒性或感染性等一种或者几种特性,它可以通过空气、水源和土壤等介质破坏生态环境,进而危害人体健康。目前,国内危险废物的处置方法多采用填埋技术,填埋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有剧毒物质的渗滤液,一旦发生泄漏事故,周边地下水环境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论文以四川省某危险废物填埋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进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并对填埋场潜在污染源进行分析,最终以经水流验证的数值法预测填埋场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关防控措施,以期为保护同类填埋场地下水环境提供一定借鉴。论文主要得出了以下认识和结论:(1)污染源特征:在原有填埋场渗滤液检测结果的基础上,比对全国同类项目主要污染物和各行业特征水质参数,识别出项目渗滤液特征因子主要为:Cd、Pb、Ni和As;对不同污染场景分析计算得出,填埋场在正常状况(防渗完好)和非正常状况(5%和10%防渗失效)的渗滤液下渗量分别为0.0013 L/d、112.5 L/d和225 L/d。(2)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区内含水层主要为受构造活动影响较小的第四系松散层和白垩系灌口组,其渗透系数分别约为5 m/d和2.5 m/d,水位埋深为0.314.9 m。包气带渗透系数为0.1536 m/d,防污性能较弱。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雨,并向下游的粤江河排泄,少量以蒸发、人工开采等形式排泄。(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单项指标与内梅罗指数法的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平水期内个别监测井水质级别为Ⅳ类,枯水期内水质级别均为ⅠⅢ类,其中Ⅳ类水质主要是由于受到居民生活影响导致大肠杆菌超标;标准指数法对包气带土壤质量的评价结果,土壤中各重金属含量均满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值。(4)不同场景模拟预测结果:在经验证的流场模拟基础上,选用Cd为预测因子。利用达西定律计算得出,正常状况下渗滤液穿透防渗层的理论时间约5177年,且经模拟预测,渗滤液进入含水层后,Cd只影响局部水质,不会造成水质超标;防渗失效的非正常状况下,10%防渗失效的场景在不同时段引起的Cd污染超标范围(浓度值≥0.005 mg/L)约为5%防渗失效的1.5倍,且浓度值也相对更高,在7300 d时Cd已无污染超标问题,但其污染影响范围(浓度值介于0.0001 mg/L0.005mg/L之间)已扩散至下游的粤江河附近居民区。(5)非正常状况监测井预测结果:距离填埋场较近的监测井W03和W04在模拟中的Cd浓度低于Ⅲ类标准值(0.005 mg/L),且处于下游的W04在60100d时才能对污染有明显的反应,即现有地下水水质监测井对地下水污染的监控作用相对较弱,不易及时发现渗滤液泄漏。

蔄鑫[6](2016)在《多地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农村地区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增加。但是由于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缺失,导致了目前农村地区越来越严重的垃圾问题。而多地貌农村地区与平原地区农村相比,由于地型和交通等方面影响,生活垃圾更是难以外运。因此,研究一套科学合理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多地貌农村地区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根据多地貌农村的特点提出全部“地埋桶+大型吊桶车”的直运模式和直运为主、转运为辅的“小型收集车+转运站+中型运输车”的混合收运两种收运模式,然后构建收运条件评价指标体系和从经济、环境、技术、社会四个方面构建的收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选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组合方法计算指标权重,采用AHP-Entropy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的组合方法先确定混合收运模式下各区域适用的收运方式,然后对两种收运模式进行综合评价,以选出适合多地貌农村的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本文以湖北省团风县为例进行实例研究,首先由收运条件评价结果,确定混合收运模式下评价等级为差的淋山河镇、但店镇、贾庙乡和杜皮乡采用转运模式,其他乡镇采用直运模式。然后由收运系统评价结果可知,混合收运模式与全部直运模式相比虽然在环境、技术和社会方面都略有不足,但在经济方面优势巨大,而且总体得分82.72分也高于全部直运模式的74.22分。因此综合考虑评价结果和团风县实际情况,团风县生活垃圾收运模式采用直运为主,转运为辅的混合收运模式。本文以实践证明构建的评价体系和选取的方法在生活垃圾收运系统比选与决策上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可为同类地区解决同类问题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昊旻[7](2015)在《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研究》文中提出在中国城市高速化发展的今天,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土地再利用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城市高速发展使得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另一方面,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已进入高速封场的阶段,大量废弃的生活垃圾填埋场地块亟需妥善地管理和利用。如何对这类地块进行高效的二次利用,使其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效运作添砖加瓦,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纵观世界废弃地改造再利用历史,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对城市废弃地的改造相当重视,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在长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下,不少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城市废弃地改造再利用的技术经验和政策经验。许多发达国家在城市废弃地改造再利用领域已经进入成熟期,拥有完善的行业标准和严格的法律程序。我国在城市废弃地的改造再利用方面起步较晚,理论和实践经验欠缺,尤其在法规方面较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属于城市废弃地中的一种类型,其在我国的再利用程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且鲜有高效利用的案例出现。本文首先将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从封场到再利用的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对影响这类地块再利用的因素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得出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这类影响因素的作用点。在提取和分析影响因素的过程中,本文从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地块的区域因素和非区域因素两方面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出,区域因素中的影响因素有地块污染和地块改造再利用转化过程,其作用点主要有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前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地块使用时的限制因素和地块土地再利用时间点三方面;非区域因素又分为地块本体差异因素和区位差异因素,其中地块本体差异因素中的影响因素有地块概况、植被层厚度、稳定化周期、稳定化程度四个,其作用点主要为地块基本特质、植物景观特色和地块土地再利用时间点三方面,区位差异因素中的影响因素有地块外部环境和地块所在区域发展定位两个,其作用点主要为地块价值和地块功能定位两方面。经分析总结得,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影响因素有地块污染性、地块改造再利用的转化过程、终场覆盖系统、填埋场稳定化周期、地块概况、地块外部情况、地块所在区域发展定位七个,其作用点主要有前期资金技术投入、地块使用限制因素、土地再利用时间点、地块基本特质、地块价值和地块功能定位六方面,并在对影响提取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一般性原则。然后,根据对国内外现有案例的归纳总结,本文对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模式进行了分类和趋势分析,并对每一类模式进行了特点和适用范畴的总结。最后,基于对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模式的趋势分析,本文对绿地类模式进行了专项研究,分别研究了其分类和趋势、特点和适用范畴及其景观实施策略。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从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影响因素和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模式两方面着手,对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的土地再利用进行了研究。当下,我国城市用地紧张、大量生活垃圾填埋场进入封场期,本文对我国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的高效再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席爽[8](2015)在《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评价及统筹治理设施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湖北省作为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试点省份,已启动城乡垃圾统筹治理工作。目前我国对城乡垃圾治理问题缺乏系统研究,特别是在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的现状评估和系统设施的优化布局方面缺乏合理的方法。本文在对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现状进行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调查、统计的基础上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行现状分析与评价,找出其制约因素,并进行地区间水平差异比较及分析。同时,针对不同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处理模式构建系统设施布局最小成本模型并进行模型简化和修正。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开展的湖北省十三五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规划研究和若干个县域的城乡垃圾统筹治理规划研究背景,采用建立的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定性、半定量及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定量分析的多角度、多方法分析与评价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可以看出:湖北省目前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现状整体较差,各地区之间、城区与农村之间治理现状由于经济条件及政策因素差异显着,而治理设施建设及资金是制约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的主要因素。(2)通过将最小成本模型应用于随县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布局优化实证研究表明: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重在布局,通过最小成本模型得到的最优方案较最劣方案总成本降低了15%以上,尤其转运站成本降低了43%,运输成本降低了60%,经济优化作用明显。同时,通过多方案比较和分析发现在布局过程中,不应盲从“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而应在该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道路交通、运输距离及垃圾产量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山地、丘陵等交通状况较差、运输距离较大地区。片区划分应尽量以重点镇为中心,以3-4个乡镇为宜,对运输距离太远、地理单元比较独立的地区应优选小范围独立组团。

赵梦龙[9](2014)在《基于湖北省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模式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013年,湖北省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农村垃圾统筹治理试点省份,湖北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快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提出完善收运转运体系、加快存量治理、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完善监管体系的目标。要求加强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农村垃圾污染治理,逐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到2015年,全省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以上,其中武汉城市圈、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要达到75%以上的要求。本课题通过多次走访实地调研、电话采访、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针对大量湖北省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了横向与纵向的对比分析,提出适用于湖北省不同区位条件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转运模式类型,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验证评价。得出结论如下:(1)由于目前湖北省村镇生活垃圾处理面临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镇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覆盖率低,环卫资金投入短缺,收运及处理体系不够完善等因素,必须建立科学的城乡垃圾收运处理体系,以县域为单位统筹考虑城乡垃圾分类、收运及无害化处理等问题。(2)“户分类、组保洁、村处理”及“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集中处理”两种村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的核心思想在于以创建一种新的适用于湖北省现状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模式,以实现湖北省村镇生活垃圾区域化统筹规划、处理,提高处理效率,有效改善村镇环境面貌,逐步实现村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3)针对不同的边界条件,选取适用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对于距县城较近的村镇应选取“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集中处理”模式,并根据运距长短等因素选择直运或一次转运模式;对于距离县城较远的村镇,交通便利的地区根据运距长短选择一次转运或二次转运的“集中处理”模式;对于交通不便利且运距太远的村庄,选择“户分类、组保洁、村处理”的处理模式,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后,就地处理。

邵蕾[10](2013)在《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三峡库区的发展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受到广泛关注的,诸多学者也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美丽库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在各界形成共识。三峡库区从三峡移民搬迁工作开始之后,经历了一场历史性的变革,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状况发生了显着变化,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下,也出现了一系列的新问题。生态环境方面主要表现在库区水环境保护形势更加严峻,生态环境脆弱性加剧,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更加突出,消落区保留保护问题还得不到有效解决;经济社会方面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拉大,城镇和农村建设不协调,经济增长对投资依赖性太强,移民就业困难,区域发展不均衡,遗留问题亟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决定了三峡库区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现状如何?通过收集整理三峡库区部分区县近年的统计年鉴,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对库区部分区县可持续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为了说明问题,笔者选取了武汉、深圳、上海及重庆市作为对照区域。通过评价,我们可以了解到库区在生态环境方面处在比较良好的水平之上,但是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政治环境等方面落后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之上。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内部区县之间的差异,针对三峡库区现状,全方面推进库区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到底该如何进行?产业发展始终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三峡库区的产业发展必须走生态产业的道路,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三峡库区生态工业园和生态农业园规划的情况进行整理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三峡库区在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发展上的现在和未来。三峡库区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必须以构建生态产业链为核心内容,积极打造完善的污染控制和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减少污染物和废弃物的排放量,实现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和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三峡库区发展生态工业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包括:库区园区总体布局和规模不合理;部分地方财政无力支持园区前期投入:专业人才匮乏,管理机制落后;规划编制水平良莠不齐,无法正确指导区县生态工业发展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地方管理部门必须重视规划的指导作用,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企业主导作用,保障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如期进行。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必须以农业生产现代化和生态化为核心内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生态环保技术在农业生态中的应用,建立完善的保障体系,推进农业工业化,促进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库区区域发展的重要单元,其可持续发展路径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通过对开县各方面的全面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三峡库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是全面地推进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片而地推进其中一个方面将导致区域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推进“三化”建设不能盲目地进行,而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其中,实现生态工业、生态农业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步进行。因此,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路径可以概括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径。政策层面,前后三峡时期政策的具有一定的延续性,主体思想仍是促进移民发展。进入后三峡时期,更加注重移民安稳致富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更加全面地分析看待三峡库区的发展问题。根据前文总结的可持续发展路径,笔者从产业发展、环境保护和城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些许薄见,旨在促进库区按照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总之,通过综合评价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也了解到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重视区县差异,全面推进,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内容的“三化”协调发展路径。

二、三峡库区向家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峡库区向家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1.1.2 黄土高原发展诉求
        1.1.3 清涧城市现实困境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范围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界定
        1.3.1 生态安全
        1.3.2 城市绿地
        1.3.3 绿地布局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总结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清涧绿地布局现状分析
    2.1 清涧城市基本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环境
        2.1.3 人口概况
        2.1.4 经济发展
    2.2 清涧城市建设条件
        2.2.1 城市建设历程
        2.2.2 城市用地条件
        2.2.3 城市功能布局
    2.3 清涧城市生态本底
        2.3.1 良好自然山水环境资源
        2.3.2 严重水土流失生态问题
        2.3.3 频繁山洪气象地质灾害
        2.3.4 较弱土地水源涵养能力
    2.4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
        2.4.1 绿地现状布局
        2.4.2 绿地现状构成
        2.4.3 绿地综合指标
        2.4.4 绿地空间特征
    2.5 清涧城市绿地使用调查
        2.5.1 行为偏好调查
        2.5.2 满意程度调查
    2.6 清涧城市绿地现状存在问题
        2.6.1 生态保育绿地约束力不足
        2.6.2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度不够
        2.6.3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性失衡
    2.7 本章小结
3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3.1 格局建构原则
        3.1.1 系统完整性原则
        3.1.2 地域适应性原则
        3.1.3 问题导向性原则
    3.2 生态源地识别
        3.2.1 生态源地识别体系
        3.2.2 数据来源与准备
        3.2.3 水土流失敏感性评价
        3.2.4 水源涵养重要性评价
        3.2.5 重要生态源地
    3.3 生态廊道建立
        3.3.1 阻力面的建立
        3.3.2 生态廊道提取
    3.4 安全格局构建
        3.4.1 生态安全等级
        3.4.2 生态廊道分析
        3.4.3 生态安全格局
    3.5 本章小结
4 清涧城市绿地结构组织
    4.1 绿地结构组织思路
        4.1.1 安全为底线的约束防护
        4.1.2 需求为导向的公园布点
        4.1.3 连接为目标的廊道搭接
    4.2 城市建设基底评估
        4.2.1 建设基底生态安全等级
        4.2.2 建设用地生态安全冲突
        4.2.3 城市绿地空间初步识别
    4.3 绿地结构要素确定
        4.3.1 维稳防护为主的生态斑块
        4.3.2 游憩休闲为主的公园绿地
        4.3.3 链接连通为主的生态廊道
    4.4 绿地结构模式分析
        4.4.1 绿地典型性结构模式分析
        4.4.2 清涧城市结构与形态分析
        4.4.3 清涧城市绿地的结构模式
    4.5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4.5.1 多斑镶嵌,生态为先
        4.5.2 公园点缀,游憩供给
        4.5.3 廊道链接,织线成网
        4.5.4 要素整合,多元立体
    4.6 本章小结
5 清涧城市绿地用地布局
    5.1 绿地用地布局思路
        5.1.1 绿地布局要素
        5.1.2 绿地布局策略
    5.2 适宜绿地指标体系
        5.2.1 绿地基础指标
        5.2.2 绿地适宜规模
        5.2.3 绿地服务半径
        5.2.4 城市人口预测
        5.2.5 绿地总量预测
    5.3 生态保育绿地维稳
        5.3.1 重点水土保持地
        5.3.2 重要水源涵养地
        5.3.3 生态网络保护地
    5.4 防护绿地安全隔离
        5.4.1 地质灾害防护绿地
        5.4.2 河流水系防护绿地
        5.4.3 重要道路防护绿地
    5.5 公园绿地游憩供给
        5.5.1 布点模型建立
        5.5.2 片区性综合(山体)公园布局
        5.5.3 社区公园布局
        5.5.4 游园布局
    5.6 绿地布局整合校验
        5.6.1 绿地总体布局
        5.6.2 绿地总量校核
        5.6.3 绿地指标校核
    5.7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清涧生态安全格局
        6.1.2 清涧绿地结构搭建
        6.1.3 清涧内外绿地布局
    6.2 研究展望
        6.2.1 生态安全格局指导基底评估
        6.2.2 三维立体化的绿地结构与要素
        6.2.3 由外到内的绿地布局技术路径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清涧绿地使用情况问卷调查
致谢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2)基于GIS和监测数据的区域性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性地质灾害研究
        1.2.2 GIS技术在地质灾害的应用
        1.2.3 不同评价方法的管理
        1.2.4 存在问题
        1.2.5 科学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4 关键科学问题与解决方案
        1.4.1 关键科学问题
        1.4.2 解决方案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2 区域地质条件
        2.2.1 地形地貌
        2.2.2 地层岩性
        2.2.3 地质构造
        2.2.4 地震活动
        2.2.5 水文地质条件
    2.3 人类工程活动
        2.3.1 水利水电工程
        2.3.2 公路工程建设
        2.3.3 城镇乡村建设
    2.4 社会发展情况
第3章 研究区滑坡变形发育特征及演化规律
    3.1 研究区范围的选择
    3.2 研究区滑坡的主要类型
        3.2.1 以滑坡规模分类
        3.2.2 以滑坡诱发时代分类
        3.2.3 以滑坡剖面形态分类
        3.2.4 以滑坡动力形式分类
        3.2.5 以滑坡诱发机理分类
    3.3 研究区岸坡主要结构类型
        3.3.1 顺向层状岸坡
        3.3.2 反向层状岸坡
        3.3.3 受多组结构面控制的岸坡
        3.3.4 软弱基座岸坡
    3.4 研究区滑坡分布状况和发育特征
        3.4.1 滑坡分布状况
        3.4.2 滑坡发育特征
    3.5 研究区滑坡演化规律
        3.5.1 滑坡变形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3.5.2 复活机制分析
第4章 研究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4.1 评价基本原理
    4.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3 评价指标的确定
    4.4 评价指标的分级
        4.4.1 坡度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2 坡向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3 高程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4 地层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5 断层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6 岸坡结构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7 涉水程度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8 降雨强度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9 公路切坡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10 地表覆盖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4.4.11 评价指标分级汇总
    4.5 评价指标信息权值的计算
        4.5.1 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值
        4.5.2 基于信息量法计算各指标信息量值
        4.5.3 各评价指标信息权值计算
    4.6 基于信息权值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
第5章 基于监测数据的区域性滑坡危险性评价
    5.1 研究区内滑坡专业监测点概况
    5.2 监测数据的提取
    5.3 主成分分析法基本原理
    5.4 主成分相关指标的计算
        5.4.1 适用性检验和因子共同度分析
        5.4.2 主成分的选择与计算
    5.5 基于监测数据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分区
第6章 研究区综合滑坡危险性评价
    6.1 基于信息权值和监测数据的滑坡灾害危险性分级
    6.2 各评价指标对滑坡危险性的贡献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工作与结论
    7.2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北京通州区浅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与弱透水层阻滞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氮污染现状
        1.2.2 “三氮”在地下水中迁移转化研究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气象水文
        2.1.3 土地利用
    2.2 地貌地质
        2.2.1 地貌
        2.2.2 地层
        2.2.3 构造
    2.3 水文地质条件
        2.3.1 浅层地下水含水层特征
        2.3.2 浅层地下补、径、排特征
第3章 研究区浅层地下水土特征
    3.1 水土样品采集与测试
    3.2 潜水化学特征及水质评价
        3.2.1 潜水水化学特征
        3.2.2 潜水水质评价
    3.3 浅层土壤特征
        3.3.1 物性特征
        3.3.2 化学特征
    3.4 潜水水化学类型成因分析
第4章 “三氮”在水土中迁移转化特征
    4.1 吸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2 静态吸附
        4.2.1 NH_4~+静态吸附
        4.2.2 NO_3~-静态吸附
    4.3 动态吸附
    4.4 “三氮”迁移转化过程中微生物作用
        4.4.1 微生物作用的原理
        4.4.2 硝化细菌与反硝化细菌培养
        4.4.3 硝化系数与反硝化系数求解
        4.4.4 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浅层地下水含水层组中“三氮”迁移转化数值模拟研究
    5.1 “三氮”迁移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构建
    5.2 数学模型及参数确定
    5.3 “三氮”迁移模拟方案设计
    5.4 浅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特征分析
第6章 越流系统浅层承压水防污性能研究
    6.1 弱透水层对“三氮”阻滞能力分析
    6.2 越流系统浅层承压水防污性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2.2 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评分分值确定
        6.2.3 评价指标体系各权重确定
    6.3 越流系统浅层承压水对“三氮”防污性能评价分析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4)西昌某地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垃圾填埋场及矿山地下水环境现状
        1.2.2 地下水中的三氮污染
        1.2.3 地下水中的锰污染
        1.2.4 地下水污染与质量评价研究
        1.2.5 区内工作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2.1.1 位置与交通
        2.1.2 气象水文
        2.1.3 地形地貌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2.1 地层岩性
        2.2.2 地质构造
第3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3.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3.2 地下水类型及含水岩组
    3.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3.4 水文地质单元特征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1 地下水现状研究取样点布设
    4.2 地下水化学类型
    4.3 地下水TDS与主要离子组分特征
        4.3.1 地下水中TDS的区域特征
        4.3.2 地下水常规离子的区域特征
        4.3.3 地下水中TDS与常规离子成份相关性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机理研究
    5.1 地下水质量评价
        5.1.1 选择评价指标
        5.1.2 单指标评价法
        5.1.3 内梅罗指数评价法
        5.1.4 模糊综合评价法
        5.1.5 评价结果
    5.2 地下水污染机理分析
        5.2.1 土样浸溶实验
        5.2.2 污染分布特征
        5.2.3 污染机理分析
    5.3 小结
第6章 典型污染物迁移模拟与预测
    6.1 迁移模型的理论基础
        6.1.1 地下水渗流数学模型
        6.1.2 质量平衡方程
    6.2 迁移模型的建立
        6.2.1 模拟范围
        6.2.2 边界条件的确定
        6.2.3 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
        6.2.4 模型校验
        6.2.5 研究区污染物迁移预测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四川某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研究进展与现状
        1.2.2 危废填埋场地下水影响研究现状
    1.3 数值模拟的必要性与应用现状
        1.3.1 地下水数值模拟的必要性
        1.3.2 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的应用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自然地理及地质环境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象水文
        2.1.3 土壤植被
    2.2 区域地质环境概况
        2.2.1 地层岩性条件
        2.2.2 区域构造特征
    2.3 研究区地质环境特征
        2.3.1 地形地貌
        2.3.2 地层岩性
第3章 填埋场地下水污染源特征分析
    3.1 填埋场基本概况
    3.2 地下水污染源分析
        3.2.1 填埋场填埋物组成
        3.2.2 填埋场工艺与地下水产污流程
        3.2.3 填埋场渗滤液成分分析
    3.3 特征因子与污染途径识别
        3.3.1 特征因子识别
        3.3.2 地下水污染途径识别
    3.4 污染场景与源强分析
        3.4.1 污染场景
        3.4.2 源强分析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
    4.1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4.1.1 地下水类型与富水性
        4.1.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4.1.3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4.1.4 地下水露头类型及利用现状
    4.2 水文地质实验
        4.2.1 监测井抽水实验
        4.2.2 双环渗水实验
    4.3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4.3.1 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
        4.3.2 包气带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第5章 研究区地下水环境影响模拟预测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概化
        5.1.1 模型范围与边界条件
        5.1.2 含水层概化
    5.2 研究区地下水水流模拟
        5.2.1 地下水水流数学模型
        5.2.2 研究区模型构建
        5.2.3 模型的识别及检验
    5.3 研究区地下水溶质运移模型
        5.3.1 污染物运移数学模型
        5.3.2 预测因子的选择
        5.3.3 预测污染源强设定
        5.3.4 模型参数确定
    5.4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模拟预测
        5.4.1 预测时段
        5.4.2 源汇项
        5.4.3 研究区不同状况下地下水污染预测
    5.5 模拟结果分析讨论
    5.6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
        5.6.1 源头控制
        5.6.2 跟踪监测
        5.6.3 应急响应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多地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分析
    2.1 农村的定义
    2.2 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分析
    2.3 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现状分析
    2.4 多地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设计
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 指标数据标准化处理
4 多地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评价方法
    4.1 常用的评价方法
    4.2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4.3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5 实例研究
    5.1 团风县概况
    5.2 团风县各乡镇收运条件评价
    5.3 团风县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评价决策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7)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实地调研法
        1.4.4 归纳演绎法
    1.5 论文技术路线图
2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历史沿革与理论基础
    2.1 在国外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历史与实践
        2.1.1 国外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历史背景
        2.1.2 国外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实践
        2.1.3 国外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现状
    2.2 我国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历程
        2.2.1 我国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历史背景
        2.2.2 我国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实践
        2.2.3 我国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现状
    2.3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理论基础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再生设计理论
        2.3.3 生态恢复理论
    2.4 小结
3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影响因素及一般性原则
    3.1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影响因素的提炼和分析
        3.1.1 非区域因素及区域因素概念
        3.1.2 影响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非区域因素
        3.1.3 影响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区域因素
    3.2 影响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因素及其作用点总结
        3.2.1 非区域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点总结
        3.2.2 区域影响因素——地块本体差异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点总结
        3.2.3 区域影响因素——区位差异因素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点总结
        3.2.4 总结——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点
    3.3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一般性原则
        3.3.1 提前规划原则
        3.3.2 持续监测原则
        3.3.3 环境友好及能源再利用原则
        3.3.4 重视场地限制因素原则
        3.3.5 因地制宜原则
    3.4 小结
4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主要模式
    4.1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主要模式分类
    4.2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农林类(E2)模式
        4.2.1 模式浅析
        4.2.2 典型案例——西班牙拉维琼农场(Vall d’en Joan Farm)
        4.2.3 模式特点
    4.3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绿地类(G)模式
        4.3.1 模式浅析
        4.3.2 典型案例
        4.3.3 模式特点
    4.4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商业服务设施类(B)模式
        4.4.1 模式浅析
        4.4.2 典型案例——深圳玉龙坑精英高尔夫练球场
        4.4.3 模式特点
    4.5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工业用地类(M)模式
        4.5.1 模式浅析
        4.5.2 典型案例
        4.5.3 模式特点
    4.6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主要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畴
    4.7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模式的趋势
        4.7.1 国外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模式的趋势
        4.7.2 我国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模式的趋势
        4.7.3 总结——国内外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主流模式
    4.8 小结
5 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的绿地类模式专项研究
    5.1 绿地类模式分类及趋势分析
    5.2 绿地类模式实例浅析
        5.2.1 专类公园类(G12)
        5.2.2 综合公园类(G11)
    5.3 绿地类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畴
        5.3.1 专类公园类模式特点及适用范畴
        5.3.2 综合公园类模式特点及适用范畴
    5.4 绿地类模式景观实施策略
        5.4.1 填埋场遗留物改造策略——稳定性与艺术性并重
        5.4.2 植物选择策略——生态性与景观性并重
        5.4.3 空间塑造策略——安全性与功能性并重
        5.4.4 场所精神营造策略——场地历史、环保理念与场地主题并重
    5.5 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8)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评价及统筹治理设施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2 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现状分析与评价
    2.1 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整体现状综合评价
    2.2 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现状地区水平差异统计与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处理模式的系统布局优化
    3.1 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处理模式
    3.2 系统布局优化模型
    3.3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统筹治理优化模型实证研究
    4.1 地区概况
    4.2 生活垃圾相关预测
    4.3 优化模型实证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现状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附录二 湖北省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情况统计表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9)基于湖北省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模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课题研究的内容、目的及意义
2 国内村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技术现状
    2.1 国内村镇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
    2.2 国内村镇生活垃圾的主要管理模式
    2.3 各地村镇生活垃圾的收运处理模式
    2.4 国内村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的发展方向
    2.5 本章小结
3 湖北省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调查
    3.1 湖北省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现状调查
    3.2 湖北省村镇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现状调查
    3.3 本章小结
4 湖北省村镇生活垃圾收运特征模式实证研究
    4.1 地区概况
    4.2 不同地区村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特征模式
    4.3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模式评价研究
    5.1 AHP 在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模式中的实施步骤
    5.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3 用 AHP 对上庸镇现状进行评价
    5.4 用 AHP 对深河乡现状进行评价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十二五”规划新增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项目表
附录二 湖北省统筹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推进情况统计表
附录三 2011-2014 年湖北省发改委地区处审批垃圾填埋场审批项目

(10)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2 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1.1 可持续发展的演进
        2.1.2 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2.1.3 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理论
    2.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2.2.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内容
        2.2.2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内容
        2.2.3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概况及进展
    2.3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概述
3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3.1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取得的成就
    3.2 三峡库区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2.1 生态环境保护
        3.2.2 经济和社会发展
    3.3 总结
4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
    4.1 方法与模型
        4.1.1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4.1.2 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4.3 测算结果及分析
    4.4 原始数据
        4.4.1 数据来源
        4.4.2 数据表格
    4.5 模型计算结果
    4.6 结果评析
        4.6.1 影响因素分析
        4.6.2 综合评价与分析
5 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究
    5.1 库区生态工业发展
        5.1.1 总体研究与综合评价
        5.1.2 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案例研究
        5.1.3 问题与建议
    5.2 库区生态农业发展
        5.2.1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现状分析
        5.2.2 存在的主要问题
        5.2.3 三峡库区生态农业发展总体布局
        5.2.4 生态农业园主要建设模式
        5.2.5 生态农业园建设案例研究
    5.3 以开县为例探寻可持续发展模式
        5.3.1 工业发展
        5.3.2 农业发展
        5.3.3 城镇化
        5.3.4 服务业发展
        5.3.5 开县可持续发展路径
    5.4 本章总结
6 相关政策建议与结论
    6.1 相关政策分析
        6.1.1 前三峡时期
        6.1.2 后三峡时期
    6.2 相关政策建议
        6.2.1 产业发展
        6.2.2 城镇发展
        6.2.3 环境保护
    6.3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三峡库区向家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安全的清涧城市绿地布局研究[D]. 王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基于GIS和监测数据的区域性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D]. 周瑞. 三峡大学, 2021
  • [3]北京通州区浅层地下水中“三氮”迁移转化与弱透水层阻滞作用研究[D]. 蓝天杉. 吉林大学, 2019(11)
  • [4]西昌某地区地下水污染特征及机理研究[D]. 李宝平.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5]四川某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环境影响研究[D]. 曾燚.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6]多地貌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系统研究[D]. 蔄鑫.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1)
  • [7]废弃生活垃圾填埋场土地再利用研究[D]. 张昊旻. 西南大学, 2015(01)
  • [8]湖北省城乡生活垃圾治理现状评价及统筹治理设施布局优化研究[D]. 席爽. 华中科技大学, 2015(05)
  • [9]基于湖北省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的村镇生活垃圾收运模式评价研究[D]. 赵梦龙. 华中科技大学, 2014(12)
  • [10]后三峡时期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D]. 邵蕾. 武汉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三峡库区向家湾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方案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