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湖风景区开发与水源保护

千湖风景区开发与水源保护

一、千湖风景名胜区开发与水源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曾欣[1](2021)在《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探索》文中提出风景名胜区以满足人们旅游、休闲、观光的需求为主要目的,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我国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具有旅游休闲、科普教育、旅游扶贫、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名胜区最重要的风景资源,在风景名胜区中,起着承载景区的生态环境、美化景区环境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大多数关于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研究主要从整体上提出植物景观规划的策略和内容,规划缺乏全面性和完整性。如何提高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并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论证理论的可行性,旨在丰富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体系,同时为类似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提供参考借鉴。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相关概念、规划依据的理论和案例的分析与研究,提出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将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总结为:维护景区原有的景观风貌、针对景区不同区域营建多样性的植物景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融;规划的方法总结为:植物选择、植物季相色彩规划、特色植物景观规划和反映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规划;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内容归纳为:植物景观分区规划、植物景观分项规划和植物景观保护规划。(2)以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为实践案例,将研究所得的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方法和内容运用到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中。通过对泽雅湖景区的调研与分析,总结泽雅湖景区现状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基于此,从植物景观总体规划、植物景观分项规划、植物景观保护规划三方面论述了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具体内容。

张进[2](2020)在《安徽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安徽临淮岗水利风景区依托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兴建,具有得天独厚的工程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先后获得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称号。然而,景区没有步入良性发展轨道,2017年被安徽省景评委严重警告和限期整改。问题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主要还是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所造成的。本文以旅游管理学、产权经济学以及公共产品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主要理论工具,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的弊端,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同时比较中外不同类型景区的管理模式,从中得到先进的管理启示,并据此建构符合景区实际的管理体制,为景区优化管理体制机制提供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对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实证研究,从而拓展了水利风景区的研究领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相关研究内容,为理顺和创新类似水利风景区的体制机制提供有益参考,同时也为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今后的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观点是,由于现有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管理体制,导致临淮岗水利风景区存在多头管理、运行机制不畅,产权不清、发展经营受限,规划落后、规划体系不完备,投入有限、发展动力不足,人才缺乏、管理质效不高等现实问题,只有推进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科学管理体制和良性运行机制,景区方能走出目前的现实困境,并在涵养水源、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发展旅游、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此,本文提出优化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一是构建独立统一的权威管理机构,建立以水工程管理单位为主导的管理体制及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二是实行景区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与监督权相分离和制衡的制度。三是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强化规划引领,完善规划体系,突出规划特色。四是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景区多元投入机制。五是加快专业人才引进,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加强人才交流培养合作,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

苟丹丹[3](2020)在《基于GIA的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严峻的城市生态问题,如何平衡城市发展建设与生态保护二者之间的矛盾,成为目前各大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南京市随着城市扩张的影响,出现了生态地域被建成区大量侵占、市域生态功能退化、景观持续破碎化及生境连通性降低等问题。绿色基础设施(GI)作为快速城镇化大环境之下的精明发展战略,是一种兼顾自然保护及社会服务功能的整体方法,对解决地区生态问题、引导城市土地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GIA)作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核心技术方法,将生态学、保护生物学、地理信息系统学等融入规划之中,构建出高效率、弹性化的定量评价系统,成为支撑绿色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技术平台。在此背景下,基于GIA基本技术方法,针对南京地域特征搭建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核心技术平台,对南京市域的地域空间进行分析,对于挖掘潜在的生态资源、改善市域生态环境质量、引导城市空间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将南京市域作为研究区,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成功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案例的基础上,针对市域现状问题,提出此次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目标:即挖掘潜在的生态区域,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基于对南京市域搭建的核心技术方法,对南京市域的遥感影像数据及相关基础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因子分层分析方法及最小费用路径法对GI网络要素进行辨识,包括源斑块的辨识及潜在廊道的生成,共同构建南京市域范围的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最后,对比南京现状绿地情况与GI构建成果,提出适宜的GI网络构建策略,包括网络化的生态空间保护、GI网络要素的具体管制措施、多元功能价值的挖掘、融入相关规划以及多部门合作及公众参与。

贺舒琪[4](2020)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表征人类活动对陆表自然生态系统影响最直接的信号。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城市空间的无序蔓延,使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激化,城镇、农业、生态空间结构性矛盾凸显。而城市群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生产力布局中承担着战略支撑点和核心增长极的重要作用。所以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探究土地利用变化特征,模拟未来土地利用格局,对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以城市群为主体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关中平原城市群为研究区域,采用土地动态度、转移矩阵、空间重心转移、土地利用程度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定性定量分析了关中平原城市群1970-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的演变特征,探讨了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方式和转移方向、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土地重心转移、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Markov模型和FLUS模型,模拟并预测分析了关中平原城市群2020年、2030年自然发展情景、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优先情景三种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格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草地、林地为主。耕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关中地区的粮食主产区,表现为破碎度增加,逐渐被扩张的建设用地切割,由大范围连片斑块变为破碎小斑块;建设用地扩张迅速,以城市群中心西安市,副中心咸阳市、渭南市和运城市建设用地占比最大,发展最快,城市增长显着而不平衡。1995-2000年间土地利用速率最大,期间区域内各县的土地利用速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2000年开始县域间土地利用动态度差异减小,发展速度较为均衡。(2)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在空间上朝着复杂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类型相互转换的过程复杂,不同时期表现有较大差异,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大量转移是主要特征。耕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空间位置的转移,建设用地大部分体现为净变化,即数量上的增多,建设用地面积增长的最大来源是耕地。(3)城市群建设用地重心整体向西南方向移动,主要受中心城市西安市及周边节点城市用地快速扩张的影响;未利用地整体向西偏北方向移动;耕地、林地、草地分布集聚性较强,研究期间重心转移距离不大;水域的重心向西偏南方向移动,由于1980-2005年间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这期间转移距离较大。(4)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程度总体上逐渐增强,并且在1995-2000年、2010-2015年土地利用程度表现出较强的增长势头。城市群内部土地利用程度较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安市、咸阳市、临汾市、运城市、渭南市,即位于关中平原的城市及西安周围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相同县域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在研究期间大部分变化不大。城市群内西部地区城市开发强度总体较低,土地利用结构及效益有较大改进空间。(5)使用FLUS模型模拟2015年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与实际情况对比,总体精度达91.4%,Kappa指数达0.87,模拟精度较高。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一定程度上能实现设置的调控目标,作用于相应的土地利用类型,但对区域土地利用的合理配置优化作用非常有限。根据土地利用优化的理论、模型,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要求,设置可持续优化情景,预测得到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对实现关中平原2020年、2030年的可持续土地利用格局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张晨玮[5](2019)在《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湖风景名胜区历经70年的建设,从建国初的山荒岭秃恢复到今天的湖光山色,植物景观的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绿化先行,植物造景的发展模式,对我国园林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针对西湖风景名胜区1919年至2019年间植物景观的变迁过程展开具体研究,探索其在时间轴线上的传承与延续。首先,利用“历史照片定点重复摄影”的对比方法,分析建国前后植物景观的差异和变化对西湖景观风貌的影响。随后,通过对学术专着、统计年鉴、政府文件等多角度资料的梳理归纳,根据每个阶段的时代背景、政策导向、发展特征将建国后西湖植物景观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恢复(1949年-1957年)、开拓(1958年-1965年)、停滞(1966年-1976年)、创作(1977年-1998年)、振兴(1999年-2019年)五个阶段。最后,基于对各阶段园林建设成果和绿化发展导向的归纳梳理,总结出其发展过程中明显的变迁特征,具体有四:以绿化为先导的建设发展模式、因时代背景而变动的植物价值认知、以和谐为取向的植物配置艺术、以文化为索引的特色植物营建。在对其变迁机制的梳理研究中得出:①西湖山林植被因气候和地质的影响,于自然演进中形成了类型丰富的植物群落和差异化的镶嵌特点。而后,又在明显的人工干预下,表现出具有指向性的观赏特征。②西湖因自身固有的社会属性和开放性,极易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政治意志的变化以及公众对园林绿地使用诉求的变化均会改变西湖公共绿地的建设方向和绿化内容。西湖植物景观及其园林风貌在变迁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③在不同阶段,管理体制的变动和管理机构的改革均对西湖园林绿化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研究机构的设立及研究成果的产出也会使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树种发生显着变化,进而影响到风景点的景观建设。④文化驱动力在西湖植物景观的变迁中有明显的体现,一方面是内在传统文化对其建设方向的指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西方风景园林影响下植物造景形式的创新。综上,研究者以时间为索引,纵向地对新时期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内容的保护提升进行讨论:强化文化内容的输出,保持文化景观的整体性,协调与湖山环境的关系。

金英,周雄,疏良仁[6](2019)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整合归并与边界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地当前存在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及权责不明等问题,而风景名胜区的这些问题尤其复杂。如何整合归并与优化调整边界,是目前自然保护地体系改革中最紧迫也是争论最多的问题。文章根据《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对24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了系统分析,梳理重叠情况及边界问题,提出三大类型归类建议和边界调整思路。同时,结合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实践,探讨整合归并与边界调整的具体策略,以期为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整合归并优化工作提供参考。

吴玉姣[7](2019)在《地方立法谦抑论》文中研究表明“谦抑”一词体现了谦让、抑制、慎密、恭谨等意思。大致说来,地方立法谦抑一般是指地方立法者以及地方立法参与者在进行地方立法活动时有必要秉承审慎、节制的宗旨,尽可能地达到地方性法规数量恰当以及地方性法规质量良好的目的。事实上,在古今中外的很多立法思想和实践中都蕴含着谦抑的理念。例如,在西方世界中,无论是柏拉图对法律的不信任,奥古斯丁要求世俗法必须遵循永恒法,孟德斯鸠所提到的立法权需要制约,还是萨维尼反对的立法狂热,莱奥尼有关立法之法泛滥会背离个人自由的论证,爱波斯坦所直言的简约法律的力量等,都是西方社会有关立法谦抑思想的重要理论论述。我国古代“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汉初约法省刑”、“唐律疏而不漏”、“持法深者无善治”等思想及制度实践,以及我国清末民国时期开展的习惯调查运动、新中国时期“成熟一部,制定一部”和“试点立法”等立法原则和方针,这些思想理论与制度运行无不体现了立法的谦抑精神。然而,尽管历史上立法谦抑有丰富的思想渊源和制度实践,也有相当多中外学者的肯定,但在现实的立法实践中,包括地方立法谦抑在内的立法谦抑的相关原理并未受到足够重视,也极少有学者对其进行梳理总结。结合近年来我国立法领域出现的许多新变化和新特征,有必要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角度去总结我国地方立法的相关问题并反哺地方立法实践。随着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的修订,地方立法主体扩容至全国所有设区的市和四个不设区的市。加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省一级地方立法主体,以及自治州这类市一级地方立法主体,我国地方立法主体的数量多达354个。地方立法主体数量的增加,又直接导致地方性法规的数量也呈井喷式增长。截止至2019年1月1日,仅新增的享有地方立法权的243个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的总数已达906部,其中程序性地方性法规206部,实体性地方性法规700部。然而,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不仅表现在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等数量方面,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先立法、地方性法规超出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等内容方面,也对地方立法谦抑提出了现实要求。从地方立法谦抑的这一现实要求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后发现,既有从立法理论上展开地方立法谦抑研究的必要性,又有从地方立法实践上讨论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主要是代议制立法失灵和法律局限性两个方面向地方立法谦抑提出的要求。所谓代议制立法失灵,即是指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并不总是能刻意设计,而在很大程度上或实实在在地是立法者表述的成果,而且由于人的有限理性、立法表达媒介的误差以及现代法律理论研究也证明,法律在立法表达的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再加上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不少被质疑的地方,这使得制定法在其根基上存在问题。法律局限性主要在于,法律仅仅是道德、习俗、政策、市场规则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因而其管辖范围有限;且因为绝对的公正不可得、耗费的成本巨大等原因,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而由于人的认知有限、社会复杂多变、立法过程漫长等原因,法律还往往滞后于社会生活;法律繁杂也可能会存在众多危害,比如可能会干预私人领域进而吞噬自由,可能会带来权利主张的狂热进而妨碍公正,还可能会使得人们因害怕承担法律风险而不敢创新,进而束缚人类进步。因而,从立法理论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必要性。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主要是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地方立法权异化等三个方面对地方立法谦抑所提的要求。地方立法能力不足,既包括地方立法主体资格受限、地方立法权限范围不清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又包括地方立法机构不健全、地方立法队伍力量薄弱以及地方立法技术不到位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地方立法不成熟包括省一级、较大的市以及新增享有地方立法权的市的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祁连山事件、潘洪斌事件以及其他违法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2012)、《青岛市养犬管理条例》(2016)等诸多观赏型地方性法规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地方立法权异化则主要表现在,一些政府部门会借助地方性法规来“要人”、“要钱”、“要权”以及“推责”。比如在地方性法规中通过设立增设专门机构、增设下属事业单位、为协调性虚职机构挂牌设编的条款来增设编制,通过设立巧设罚款明目、增加收费项目、侵占第三方经费的条款来创设经费,通过设立新设或扩充部门职权的条款来增加权力,以及通过设立剥夺公民权利、增加公民义务的条款来推脱责任。因而,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来看,地方立法谦抑确有其迫切性。上述地方立法谦抑的实际操作,就其有效路径来看,具体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把握:第一,地方立法权的规制,包括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第二,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包括健全地方立法程序、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第三,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包括普遍性的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以及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第四,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包括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以及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以上措施旨在确保地方立法谦抑,以提升地方立法的质量,进而实现地方立法科学化。而由于地方治理优先化、地方治理的差异性和自主性,以及地方立法相较于中央立法的成本效益优势,地方立法权的适度下放成为了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客观需求,这也在我国地方立法扩张的事实中得到体现。并且从地方立法实践来看,我国地方立法在地方立法主体、地方立法权限范围等方面还有待进行适度扩张。因此,地方立法在秉承谦抑理念的同时,还应该注意适度扩张,二者不可偏颇。当然,现今在我国地方立法暂不成熟之时,地方立法应该以谦抑为主,辅之以稳步适度的扩张。综上,通过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在《立法法》修改后,地方立法扩容限权的这一新背景下,深入研究地方立法谦抑这一主题,希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立法繁杂的现状,进而提高地方立法质量,推进我国地方法治建设,且补白地方立法领域的相关研究,以丰富法学理论。

余作海[8](2018)在《基于水源保护为主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以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风景名胜区以其珍稀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资源闻名于世,风景名胜区事业也迅猛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利益冲突,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利用难以做到平衡。风景区的发展需要有效的规划管理方法。通过城市控规的管理效果来看,控规对对接总规的意图和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等对城市的规划管理上有非常好的效果。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明确的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多数城市的风景名胜区控规还是参照城市控规,但是相比地形等因素复杂的风景名胜区,城市控规的内容并不能有效的对风景名胜区建设和管理进行控制、指导。并且风景名胜区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水源保护与风景区建设的冲突。所以制定合理的风景名胜控制性详细规划对风景区的管理和自然资源进行保护是有重要意义的。分析研究风景名胜区控规的相关内容(控制任务、控制对象、控制要素),并通过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来解决风景区水源保护等保护问题是本文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法对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及控制要素等相关内容进行学习研究,再结合水源保护的相关理论分析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水源保护的方法策略。通过案例分析法对与水源保护相关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分析总结。再通过实地调查法与综合分析法研究以水源保护为主的泽雅湖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包括控制要素、控制体系等内容,此外还对泽雅湖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水源保护做了专题研究。针对泽雅湖风景区现状中的污染源,对水源保护提出规划思路、规划策略,提出了通过分析水源保护中的污染源出发,利用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体系来对水源进行保护的方案,为我国以后的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水源保护提供借鉴。体现风景名胜区“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方针。

张洋[9](2013)在《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水土流失分布面广,类型多,土壤侵蚀强度及危害程度差异极大,对国家生态安全、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也不同,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划分重点防治区,其目的就是实行分区防治,分类指导,有效开展水土流失预防和治理,是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2011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为落实新水保法,江苏省开展了新一轮的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工作。本文在江苏省水土流失综合调查的基础上,对江苏省自然、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和水土流失现状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选取划分指标,采用组合赋权法确定定量指标权重,用因子加权求和法构建定量划分模型,最后利用ArcGIS的空间叠置分析功能,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获得最终划分结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指标体系。对于重点预防区,定性指标包括水资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生态维护区;定量指标包括林草覆盖率、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平原沙土区面积比、人口密度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比,指标权重依次为0.3359、0.1410、0.2100、0.1771和0.1360。对于重点治理区,定性指标包括水土流失严重的平原沙土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山区;定量指标包括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丘陵山区面积比、林草覆盖率、人口密度以及建设用地面积比,指标权重依次为0.2071、0.1763、0.3198、0.1692和0.1275。(2)江苏省重点防治区定量划分模型。对于重点预防区的划分,计算公式如下:E1i=0.3359×[林草覆盖率得分]+0.2100x[平原沙土区面积比得分]+0.1410×[壤侵蚀潜在危险度得分]+0.1771×[人口密度得分]+0.1360x[建设用地面积比得分]E1i为第i个基本划分单元的重点预防区划分综合指数。对于重点治理区的划分,计算公式如下:E2i=0.1763×[林草覆盖率得分]+0.2071×[丘陵山区面积比得分]+0.3198×[轻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得分]+0.1692×[人口密度得分]+0.1275×[建设用地面积比得分]E2i为第i个基本划分单元的重点治理区划分综合指数。(3)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利用ArcGIS的空间叠置分析功能,将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到的划分结果进行叠加,得到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最终划分成果。江苏省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总面积35929km2,占江苏省总面积34.96%。其中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面积21934km2,占江苏省总面积21.32%,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面积13995km2,占江苏省总面积13.64%。

白璐,郝黛妮,王云星[10](2011)在《千湖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和对策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介绍了千湖水利风景区基本概况以及发展现状。针对水利风景区发展普遍存在问题,从景区自身经营管理到开发建设以及对外宣传营销等方面探讨景区的发展思路,提出推动景区发展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二、千湖风景名胜区开发与水源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千湖风景名胜区开发与水源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2.1 实地调查
        1.4.2.2 案例分析
        1.4.2.3 植物景观实例规划
    1.5 技术路线
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风景名胜区
        2.1.1.1 风景名胜区的概念
        2.1.1.2 风景名胜区的类型
        2.1.1.3 风景名胜区的功能
        2.1.2 植物景观
        2.1.2.1 植物景观的概念
        2.1.2.2 植物景观的特征
        2.1.2.3 植物景观的功能
    2.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分类、特性
        2.2.1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分类
        2.2.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特性
        2.2.2.1 植被类型多样
        2.2.2.2 地域特征明显
        2.2.2.3 生态环境良好
        2.2.2.4 多重功能价值
    2.3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旅游功能认知
        2.3.1 植物景观与旅游的关系
        2.3.2 植物景观在旅游中的重要作用
    2.4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保护与利用
        2.4.1 植物景观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2.4.2 植物景观保护与利用的不足
    2.5 本章小结
3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依据的理论
    3.1 风景名胜区建设依据的理论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旅游学理论
        3.1.3 风景园林学理论
    3.2 植物景观提升依据的理论
        3.2.1 景观美学理论
        3.2.2 景观生态学理论
    3.3 休闲观光、养生保健依据的理论
        3.3.1 游憩学理论
        3.3.2 环境心理学理论
        3.3.3 森林医学理论
    3.4 本章小结
4 相关案例分析
    4.1 千岛湖风景区
        4.1.1 项目概况
        4.1.2 植物景观改造提升策略
        4.1.3 总结借鉴
    4.2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
        4.2.1 项目概况
        4.2.2 植物景观改造提升策略
        4.2.3 总结借鉴
    4.3 本章小结
5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研究
    5.1 调研与分析
        5.1.1 资料收集
        5.1.2 现状调研
    5.2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5.2.1 规划目标
        5.2.2 规划原则
        5.2.2.1 可持续性原则
        5.2.2.2 观赏性原则
        5.2.2.3 实用性原则
        5.2.2.4 经济性原则
        5.2.2.5 文化性原则
    5.3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思路
        5.3.1 维护景区原有的景观风貌
        5.3.2 针对景区不同区域,营建多样性的植物景观
        5.3.3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交融
    5.4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方法
        5.4.1 植物季相色彩规划
        5.4.2 特色植物景观规划
        5.4.3 反映文化内涵的植物景观规划
        5.4.3.1 选用富有文化寓意的植物,烘托文化氛围
        5.4.3.2 利用乡土植物材料,彰显地域文化
        5.4.4 植物选择
        5.4.4.1 植物选择原则
        5.4.4.2 植物种类选择
    5.5 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规划的内容
        5.5.1 植物景观分区规划
        5.5.2 植物景观分项规划
        5.5.2.1 “点”上的植物景观规划
        5.5.2.2 “线”上的植物景观规划
        5.5.2.3 “面”上的植物景观规划
        5.5.3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
        5.5.3.1 植物资源的保护
        5.5.3.2 古树名木的保护
    5.6 本章小结
6 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
    6.1 项目基本情况
        6.1.1 泽雅风景名胜区概况
        6.1.2 泽雅湖景区概况
        6.1.3 地理区位
        6.1.4 规划范围与面积
        6.1.5 自然条件
        6.1.5.1 地质地貌
        6.1.5.2 水文条件
        6.1.5.3 气候条件
        6.1.5.4 土壤条件
        6.1.5.5 植被资源
        6.1.6 社会经济条件
        6.1.7 土地利用现状
        6.1.8 历史与文化
        6.1.9 旅游状况
        6.1.9.1 温州市旅游市场分析
        6.1.9.2 泽雅风景名胜区客源结构及时间分布规律
    6.2 规划区块现状分析
        6.2.1 概况
        6.2.2 风景资源特色
        6.2.3 道路交通
        6.2.4 村庄及建筑
    6.3 规划区块植物景观分析
        6.3.1 植物资源现状
        6.3.2 古树名木
        6.3.3 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6.4 植物景观规划原则与目标
        6.4.1 规划原则
        6.4.1.1 适地适树,因地制宜
        6.4.1.2 保护为主,改造为辅
        6.4.1.3 立足现状,强调特色
        6.4.1.4 突出季相,四季分明
        6.4.2 规划目标
    6.5 植物景观总体规划
        6.5.1 景观分区
        6.5.2 分区规划
        6.5.2.1 竹林休闲景观区
        6.5.2.2 桔林观光景观区
        6.5.2.3 田园风光景观区
        6.5.2.4 山地森林景观区
    6.6 植物景观分项规划
        6.6.1 点状植物景观规划
        6.6.1.1 村落植物景观
        6.6.1.2 寺庙植物景观
        6.6.1.3 主要景点植物景观
        6.6.2 线状植物景观规划
        6.6.2.1 水岸植物景观
        6.6.2.2 古道植物景观
        6.6.2.3 公路沿线植物景观
        6.6.3 面状植物景观规划
    6.7 植物景观保护规划
        6.7.1 植物资源保护规划
        6.7.2 古树名木保护规划
    6.8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2)安徽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
        2.1.1 水利工程
        2.1.2 水利风景资源
        2.1.3 水利风景区
        2.1.4 体制
        2.1.5 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临淮岗景区发展历程与管理体制变迁
    3.1 临淮岗水利风景区概况
    3.2 临淮岗水利风景区发展历程
        3.2.1 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历程
        3.2.2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历程
    3.3 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的变迁
        3.3.1 水利单位景区管理机构的沿革
        3.3.2 地方政府景区管理机构的设立
4 临淮岗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4.1 临淮岗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
        4.1.1 多头管理,运行机制不畅
        4.1.2 产权不清,发展经营受限
        4.1.3 规划落后,规划体系不完备
        4.1.4 投入有限,发展动力不足
        4.1.5 人才缺乏,管理质效不高
    4.2 临淮岗景区管理体制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4.2.1 条块分割导致各自为政现象突出
        4.2.2 水工程管理单位认识上存在偏差
        4.2.3 地方政府对发展旅游重视程度不够
        4.2.4 景区发展的制度政策环境不完善
5 国内外不同类型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5.1 国外国家公园的经验与启示
        5.1.1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类型比较
        5.1.2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机制的启示
    5.2 国内风景名胜区的经验与启示
        5.2.1 国内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比较
        5.2.2 国内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启示
    5.3 国内水利风景区的经验和启示
        5.3.1 国内水利风景区发展历程
        5.3.2 国内水利风景区对标案例
        5.3.3 国内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启示
6 优化临淮岗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6.1 构建独立统一的权威管理机构
        6.1.1 建立以水工程管理单位为主导的管理体制
        6.1.2 建立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利益共享机制
    6.2 实行“四权”分离和制衡的制度
        6.2.1 明确景区资源的所有权
        6.2.2 探索管理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6.2.3 严格行使景区的监督权
    6.3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
        6.3.1 强化规划引领,促进资源整合
        6.3.2 完善规划体系,推进规划实施
        6.3.3 突出规划特色,丰富景区内涵
    6.4 完善景区多元投入机制
        6.4.1 积极争取财政支持
        6.4.2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6.4.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6.5 建立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
        6.5.1 加快专业人才引进
        6.5.2 加大专业培训力度
        6.5.3 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
7 结论、不足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现状感知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基于GIA的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城市生境破碎
        1.1.2 绿色基础设施保障城市生态安全、引导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
        1.1.3 GIA成为构建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技术手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GI的源起脉络
        1.3.2 国外研究进展
        1.3.3 国内研究进展
        1.3.4 我国未来研究趋势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 绿色基础设施相关基础性研究及案例研究
    2.1 相关概念辨析及涵义解析
        2.1.1 相关概念辨析
        2.1.2 绿色基础设施的涵义解析
    2.2 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理论基础
        2.2.1 景观生态学
        2.2.2 岛屿生物地理学及异质种群动态理论
    2.3 绿色基础设施的实践案例研究
        2.3.1 美国马里兰州的绿图计划
        2.3.2 佛罗里达州的绿色基础设施项目
        2.3.3 珠海绿色基础设施规划
        2.3.4 深圳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
        2.3.5 案例对比与启示
    2.4 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GIA)的核心技术路径研究
        2.4.1 马里兰州“绿图计划”中的GIA技术体系
        2.4.2 珠海市GI整合核心技术方法
        2.4.3 GIA的核心技术手法
        2.4.4 GIA的综合优势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目标及技术路径
    3.1 研究区现状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社会经济基础
    3.2 南京生态空间资源现状及相关生态规划解读
        3.2.1 南京市域生态空间资源现状
        3.2.2 南京生态空间相关规划解读
        3.2.3 南京市域生态空间存在的问题
    3.3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目标及原则
        3.3.1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目标
        3.3.2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要素
        3.3.3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的构建原则
    3.4 基于GIA搭建南京市域GI构建的技术路径
        3.4.1 南京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步骤
        3.4.2 研究方法选择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构建的过程与结果
    4.1 数据资料收集及处理
    4.2 南京市域生态敏感性评价
        4.2.1 生态因子的选取
        4.2.2 评价体系的构建
        4.2.3 因子权重的确定
        4.2.4 单因子评价结果
        4.2.5 综合叠加结果
    4.3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要素的辨识
        4.3.1 源斑块的识别
        4.3.2 潜在廊道的生成
    4.4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
        4.4.1 源斑块重要性评价
        4.4.2 南京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策略
    5.1 划分GI网络源斑块优先保护等级
        5.1.1 优先保护与恢复一级保护区
        5.1.2 弹性维护与引导二级保护区
    5.2 连通优化总体景观格局
        5.2.1 优化绿地系统的廊道选线
        5.2.2 生态廊道的建设策略
    5.3 将绿色基础设施融入绿地系统规划
    5.4 挖掘复合多功能价值
    5.5 多部门合作与公众参与的政策制定及实施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4)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进展
        1.3.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1.3.2 土地利用模拟研究进展
        1.3.3 研究进展述评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创新
    1.5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1.5.1 论文结构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区位
        2.1.2 自然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发展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演变特征
    3.1 土地利用时间过程演变特征
        3.1.1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
        3.1.2 土地利用的转移变化
        3.1.3 土地利用类别间转换
    3.2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3.2.1 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演变
        3.2.2 土地利用重心转移
    3.3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特征
第四章 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研究
    4.1 Markov模型原理及选取原则
    4.2 未来用地模拟模型(FLUS)原理及选取原则
    4.3 关中平原城市群模拟结果与精度验证
        4.3.1 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素选择
        4.3.2 关中平原城市群未来像元总量模拟
        4.3.3 关中平原城市群2015年土地利用格局模拟
        4.3.4 土地利用格局模拟精度验证
    4.4 关中平原城市群多情景下未来用地模拟
        4.4.1 自然发展情景模拟
        4.4.2 耕地保护情景模拟
        4.4.3 生态保护情景模拟
        4.4.4 可持续优化情景模拟与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优化建议
    5.3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西湖植物景观的建设趋于成熟稳定
        1.1.2 理论背景——文化遗产价值为西湖植物景观发展带来新的视角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1 风景名胜区相关研究
        1.3.2 西湖风景园林当代建设与发展的相关研究
        1.3.3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配置与应用的研究进展
        1.3.4 西湖风景名胜区文化景观的相关研究
        1.3.5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历史文化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关背景概述
    2.1 杭州西湖成因概述
    2.2 杭州西湖景观特征
        2.2.1 演替交融的城湖关系
        2.2.2 疏密有致的景观格局
        2.2.3 多元灿烂的人文环境
        2.2.4 杰出卓越的园林艺术
    2.3 古代西湖植物景观发展简史
        2.3.1 方兴未艾:唐宋初创期
        2.3.2 初具雏形:南宋成型期
        2.3.3 日渐式微:元代维系期
        2.3.4 兴废存亡:明代复兴期
        2.3.5 井然昌盛:清代鼎盛期
        2.3.6 破败萧条:近现代衰落期
3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风貌的差异对比
    3.1 环湖山林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3.1.1 西湖北线
        3.1.2 西湖南线
    3.2 环湖景区风景名胜点的现当代风貌对比
        3.2.1 苏白二堤
        3.2.2 平湖秋月
        3.2.3 中山公园
        3.2.4 曲院风荷
        3.2.5 花港观鱼
        3.2.6 三潭印月
        3.2.7 柳浪闻莺
4 建国后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建设历程梳理
    4.1 恢复阶段:探索与整治(1949年-1957年)
        4.1.1 大规模的山林绿化
        4.1.2 公共绿地与生产绿地齐开拓
    4.2 开拓阶段:调整与充实(1958年-1965年)
        4.2.1 西湖山区转向风景建设
        4.2.2 植物景观的面貌显着提高
        4.2.3 植物景观的养护管理得到重视
    4.3 停滞阶段:盲目与混乱(1966年-1976年)
        4.3.1 绿化成果受到破坏
        4.3.2 景区管理对植物风貌产生严重影响
        4.3.3 文化价值逐渐迷失
    4.4 创作阶段:传承与革新(1977年-1998年)
        4.4.1 山林风貌在重点改造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4.4.2 西湖植物景观艺术在继承中得到了新的发展
        4.4.3 开创新时期植物展览的游赏形式
        4.4.4 园林科研水平的全面提高
        4.4.5 园林绿化的保护与管理日趋完善
    4.5 振兴阶段:深化与传扬(1999年-2019年)
        4.5.1 全面塑造西湖植物景观的特色风貌
        4.5.2 园林植物文化的传播更加开放化与多样化
        4.5.3 植物的保护和管理更加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5 西湖风景名胜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特征与机制
    5.1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特征
        5.1.1 发展模式——以绿化为先导,从普遍绿化到重点提高
        5.1.2 价值认知——因时代而变动,从直观收益到多元化功能
        5.1.3 植物配置——以和谐为取向,形成多样与统一的对立平衡
        5.1.4 特色植物——以文化为索引,植物配置艺术从传承到创作
    5.2 西湖风景名胜区植物景观的变迁机制
        5.2.1 气候和地貌的影响
        5.2.2 社会和政策的影响
        5.2.3 管理体制的影响
        5.2.4 变迁中的文化驱动力
6 结语
    6.1 研究的创新和局限性
        6.1.1 研究的创新点
        6.1.2 研究的局限性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整合归并与边界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背景
2风景名胜区总体概况
3风景名胜区边界问题梳理
    3.1风景名胜区与其他自然保护地交叉重叠
        3.1.1“一区多牌”的问题
        3.1.2保护地交叉重叠的复杂类型
    3.2风景名胜区与其他国土空间交叉重叠
        3.2.1与城镇生活空间交叉重叠
        3.2.2与农业生产空间交叉重叠
        3.2.3与水源地等生态空间交叉重叠
    3.3风景名胜区边界范围本身划定不合理的问题
4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整合归并优化建议
    4.1初步归类建议
        4.1.1归类为国家公园
        4.1.2归类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1.3保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4.2边界调整策略
        4.2.1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突出风景资源价值禀赋
        4.2.2保证保护面积不减少,在省域范围内统筹平衡
        4.2.3划定保护区与管辖区,协调生态保护与发展利用
5天山天池整合归并优化研究
    5.1景区概况
    5.2重叠情况
    5.3归类建议
    5.4边界调整建议
6结语

(7)地方立法谦抑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内涵与发展历程
    2.1 地方立法谦抑的界定
        2.1.1 谦抑的词义及法学上的涵义
        2.1.2 地方立法谦抑的具体涵义
    2.2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及制度的脉络梳理
        2.2.1 地方立法谦抑思想渊源的概述
        2.2.2 地方立法谦抑制度实践的追溯
第3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现实要求
    3.1 地方立法数量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3.1.1 地方立法主体数量急剧增加
        3.1.2 地方性法规数量飞速增长
    3.2 地方立法内容方面的现状要求地方立法谦抑
        3.2.1 设区的市地方立法趋同化现象愈发明显
        3.2.2 各地仅因规范对象“有特色”而争相立法
        3.2.3 地方立法超出权限范围的情形时有发生
第4章 从立法理论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必要性
    4.1 代议制立法失灵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4.1.1 法律在立法表达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失真
        4.1.2 代议制本身在“代表”、“公意”、“选举”等方面存在问题
    4.2 法律局限性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4.2.1 法律仅是道德习俗等多元社会规范中的一元
        4.2.2 法律无法达到至善至美的公正且具有滞后性
        4.2.3 法律繁杂会吞噬自由公正以及束缚人类进步
第5章 从地方立法实践的角度看地方立法谦抑的迫切性
    5.1 地方立法能力不足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1.1 地方立法在主体资格与权限范围等权利能力方面的不足
        5.1.2 地方立法在机构、队伍、技术等行为能力方面的不足
    5.2 地方立法不成熟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2.1 地方性法规频繁修改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完善
        5.2.2 地方性法规违法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规范
        5.2.3 地方性法规观赏型立法所体现的地方立法不实用
    5.3 地方立法权异化对地方立法谦抑的要求
        5.3.1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增设编制的条款来“要人”
        5.3.2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创设经费的条款来“要钱”
        5.3.3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新设或扩充职权的条款来“要权”
        5.3.4 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立忽视公民权益的条款来“推责”
第6章 地方立法谦抑的路径
    6.1 地方立法权的规制
        6.1.1 尊重和保障个人权利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侵犯公民权益
        6.1.2 强化和落实地方立法者责任以确保地方立法权不被滥用
        6.1.3 转变地方立法参与者的意识以保证地方立法权科学行使
        6.1.4 厘清社会规范的管辖范围以防止地方立法权不当干预法外空间
        6.1.5 明晰央地立法领域以防止地方立法权超出法定权限
    6.2 地方立法活动的规范
        6.2.1 健全地方立法程序
        6.2.2 落实地方立法审批备案制度
        6.2.3 推进地方开门立法制度
    6.3 地方立法活动的统筹
        6.3.1 普遍性地方立法事项由省或全国进行统一立法
        6.3.2 加强省市之间权力机关的联合立法
    6.4 地方立法活动的优化
        6.4.1 强化地方立法的立项论证以及地方性法规内容的论证
        6.4.2 完善地方立法前和地方立法后的评估
        6.4.3 合理配置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与其他规范性文件
余论: 地方立法谦抑与地方立法适度扩张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基于水源保护为主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以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发展
        1.1.2 风景名胜区建设对水源保护影响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1 国外研究概况
        1.4.2 国内研究概况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保护、发展与冲突
    2.2 圈层保护理论
    2.3 集成管理理论
    2.4 复合系统理论
    2.5 生态敏感区村庄布局规划方法
3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与水源保护研究
    3.1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任务
    3.2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要素
        3.2.1 风景资源
        3.2.2 土地利用
        3.2.3 人类活动
        3.2.4 人工设施
    3.3 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
        3.3.1 土地使用控制
        3.3.2 环境容量控制
        3.3.3 景观风貌控制
        3.3.4 保护培育规划
        3.3.5 风景游赏控制
        3.3.6 设施配套设置
        3.3.7 行为活动控制
    3.4 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研究
        3.4.1 现状分析
        3.4.2 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与景中村利益冲突
        3.4.3 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规划策略
4 案例分析
    4.1 屯昌县木色湖风景名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1.1 风景区概况
        4.1.2 规划概况
        4.1.3 屯昌县木色湖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规划
    4.2 九宫山船埠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4.2.1 风景区概况
        4.2.2 规划概况
        4.2.3 九宫山船埠景区水环境保护
    4.3 案例经验总结
5 实证研究—基于水源保护为主的泽雅湖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5.1 规划背景
        5.1.1 泽雅风景名胜区概况
        5.1.2 泽雅湖景区概况
        5.1.3 上位规划解读
    5.2 泽雅湖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体系
        5.2.1 泽雅湖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
        5.2.2 泽雅湖风景区风景游赏规划
        5.2.3 泽雅湖风景区典型景观规划
        5.2.4 泽雅湖风景区游览设施规划
        5.2.5 泽雅湖风景区基础工程规划
        5.2.6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
        5.2.7 泽雅湖风景区经济引导规划
        5.2.8 泽雅湖风景区土地使用控制
        5.2.9 泽雅湖风景区分期发展规划
6 泽雅湖景区水源保护专题研究
    6.1 研究思路
    6.2 泽雅湖景区水源主要污染源
        6.2.1 泽雅湖景区生活污染
        6.2.2 泽雅湖景区畜禽养殖污染
        6.2.3 泽雅湖景区农业面源污染
        6.2.4 内源污染
        6.2.5 水土流失造成污染
        6.2.6 工业污染
        6.2.7 旅游业污染
        6.2.8 突发性事件污染
        6.2.9 泽雅风景区保护水源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总结
    6.3 基于水源保护为主的泽雅风景区对策研究
        6.3.1 水体富营养化治理
        6.3.2 造纸业产生的污染治理
        6.3.3 旅游业污染治理
        6.3.4 水土流失造成的污染
        6.3.5 突发性事件污染
        6.3.6 库周建设水源涵养林
7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片索引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9)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3.3 江苏省“三区”划分状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工作基础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环境概况
        2.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2.2 研究区域水土流失状况
        2.2.1 研究区水土流失特点
        2.2.2 研究区水土流失现状
        2.2.3 研究区水保工作状况
第三章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方法研究
    3.1 基本规定
        3.1.1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3.1.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3.2 划分原则
    3.3 划分程序
    3.4 划分方法
        3.4.1 划分指标的选择
        3.4.2 基本划分单元的界定
        3.4.3 划分模型的构建
        3.4.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5 ArcGIS在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中的应用
第四章 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
    4.1 基础数据来源
    4.2 划分指标体系
        4.2.1 划分指标的确定
        4.2.2 划分指标的分析
    4.3 定量指标权重
        4.3.1 重点预防区划分指标权重
        4.3.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划分指标权重
    4.4 定量分析划分模型
第五章 结果分析及区域特征概述
    5.1 定性划分结果
        5.1.1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5.1.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5.2 定量划分结果
        5.2.1 水上流失重点预防区
        5.2.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5.3 定性和定量叠置分析结果
    5.4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区特征和防治措施
        5.4.1 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
        5.4.2 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水资源保护区、清水通道维护区、重要生态维护区名录
    附录2:江苏省水十流失重点预防区名录
    附录3: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名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千湖风景名胜区开发与水源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温州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植物景观规划探索[D]. 曾欣.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2]安徽临淮岗水利风景区管理体制机制研究[D]. 张进.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基于GIA的南京市域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研究[D]. 苟丹丹.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关中平原城市群土地利用格局演变与情景模拟研究[D]. 贺舒琪. 兰州大学, 2020(01)
  • [5]杭州西湖风景区现当代植物景观变迁研究[D]. 张晨玮.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6]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整合归并与边界调整研究[J]. 金英,周雄,疏良仁. 规划师, 2019(22)
  • [7]地方立法谦抑论[D]. 吴玉姣. 湘潭大学, 2019(12)
  • [8]基于水源保护为主的风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 ——以泽雅风景名胜区泽雅湖景区为例[D]. 余作海. 浙江农林大学, 2018(07)
  • [9]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研究[D]. 张洋.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8)
  • [10]千湖水利风景区发展现状和对策探讨[J]. 白璐,郝黛妮,王云星. 陕西水利, 2011(06)

标签:;  ;  ;  ;  ;  

千湖风景区开发与水源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