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朝晖法师访问世界宗教研究所

台湾朝晖法师访问世界宗教研究所

一、台湾昭慧法师访问世界宗教研究所(论文文献综述)

释真水(LY THI SUONG)[1](2020)在《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及其国际交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闻名全球的法国梅村禅修中心的创办人,一行禅师被一些人称之为当今“入世佛教之父”,其影响力已经获得国际佛教界的高度认可。在越南战乱不宁时期,他发慈悲之愿,献身于佛门,并为之奋斗一生。经历过各种考验和磨练的一行禅师,深切感悟到佛陀一生说法就是为关怀和温暖人间,并为众生揭示一个解脱之道。佛陀的智慧和慈悲及其在解脱,成为一行禅师向往,禅师由此建立起对佛法不可动摇的坚定信念。与此同时,中国近代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思想与实践进一步点燃了一行禅师入世佛教的理想火焰。深入探讨其一生的事迹及其入世佛教思想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宗教界、学术界、思想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入世佛教思想的出现是佛教弘法利生方式的一次重要转型,是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与文化潮流的一种新型思想体系与信仰结构。入世佛教在弘法利生中的关键在于挖掘和体现佛法的真义和佛陀的本怀,直面现实社会,在生活中实现生命的关怀。一行禅师以四念处、八正道、缘起作为入世佛教的核心思想,以正念禅修等净化心灵的方法作为实践的门径,并为发心修行的人编订“十四接现戒”,以检束信众的身心,促进信仰者的不断进步。在几十年的弘法事业中,一行禅师举办过无数次的禅修活动,并在世界很多地方提供共修的场所,广泛接引大众学习佛法,特别是在梅村道场创建之后,禅师的入世之心更加真切。通过这些场所及相关机制,禅师致力于促进世界佛教徒之间的交流合作,搭建平等、多元、开放的高层次对话交流平台,促进了全球各地佛教团体之间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与中华佛教的交流合作与日增加。以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教”与中华地区的“人间佛教”相比,两者诞生于同一时代,不同文化概念却有着相同的心愿将佛教深入民间社会。遗憾的是,对于人间佛教特别是星云模式人间佛教的研究成果已相当可观,而研究一行禅师入世佛教的论着却寥寥无几。有鉴于此,本文针对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教思想及其国际交往与影响进行研究。由于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的建立是基于禅师曾接受过完整的临济宗禅思与禅法,而后才立足社会生活,实现现代转型,因此,笔者抓住一行禅师从临济宗到入世佛教的思想转换过程展开讨论,在论述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和梅村道场僧团组织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星云模式人间佛教与入世佛教之间的异同之处。文中也考察了入世佛教在国际交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举措,继而分析一行禅师的梅村道场作为入世佛教的主要场所在全球的影响力,进而展现一行禅师入世佛教的思想传播方式和特点,以对新时期佛教发展的前沿动向有更好的理解。

戴宏朵[2](2020)在《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宗教慈善事业日益发展,台湾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目前已是足迹遍及五洲的国际宗教慈善组织,在当前佛教慈善领域中引人注目。2016年,江苏盐城阜宁遭遇龙卷风灾,慈济为灾后的孔荡村——一个孔子后人聚居的村庄——重建儒家文化村,结合慈济自身理念,以传承儒家传统为目的,是一例文化建设式援助项目,在慈济自身慈善发展过程中也是较为特殊的案例,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孔荡村个案探讨慈济的慈善文化及慈善模式。是大陆首次针对此个案展开的系统研究,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经过长期的实地调研,积累了大量档案、访谈、影像资料。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出慈济在村庄中的建设过程及其为当地所带来的影响,首次以抽样统计的方式厘清慈济的价值理念,结合其自身发展过程提出结论。认为慈济所提出的“儒家传统复兴”在现实中遭遇了困境,但孔荡村个案为乡村慈善援助、传统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新样本。慈济将传统价值与现代理念创造性地结合,重建乡村文化生态,是对乡村新文明建设的积极探索。从个案中可以看出慈济慈善文化的转型,其慈善实践不断强化人文因素,为慈济带来双重影响,而它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转化可为当代宗教慈善发展提供借鉴。慈济的理念建设与人文推广均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符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也能够以文化认同凝聚两岸人民共识,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杨雪[3](2019)在《成都文殊院“人间佛教”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佛教在近现代提出“人间佛教”后,“人间佛教”倡导者们大刀阔斧进行佛教改革,扫除了封建时期遗留下来的诸多弊端,为挽救并发展中国佛教做出了突出贡献。1983年,中国佛协会三十周年重大会议后,“人间佛教”俨然已经成为中国海峡两岸佛教交流的共识,是汉地佛教的主要模式,甚至可以说是中国佛教的一种发展方向。如今,宗教复兴和中国文化复兴的有利大背景下,国内各宗教积极展开弘法事业,“人间佛教”也得到大力发展。目前,学术界对于人间佛教实践的个案研究,集中在中国台湾地区佛光山、慈济功德会、法鼓山以及大陆的上海玉佛寺、柏林禅寺等,这些寺院已经有自己的“人间佛教”风格和模式。成都文殊院也以“人间佛教”为寺院指导方针,只是尚处于践行“人间佛教”的探索阶段。本文以研究成果较少的中国西南地区的汉地寺院文殊院为例,探讨寺院“人间佛教”实践建设。分析探讨“人间佛教”思想理论如何指导僧人言行及寺院实践;“人间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新形式;以及现代社会的信息爆炸、商业化、娱乐休闲化等给“人间佛教”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不从以往成熟的模式来分析,转而分析正在找寻符合自身的“人间佛教”道路的文殊院,希望给其他尝试人间佛教道路的宗教场所提供一种参考。本研究认为:寺院应当遵循太虚“契理契机”“圆融开放”“与时俱进”的思想,结合寺院本地特色在文化、教育、公益、环保等多方面开展各样活动向外弘法传道。也就是遵循佛教精神和教义,在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中开拓进取,加强对话交流学习,完成“人间佛教的本地化”。文殊院的“人间佛教”建设,虽然与佛光山等优秀个案存在差距,但正向着以文教、弘法、慈善、修持的宗旨实现文殊院青灯黄卷、弘法基地和心灵家园的目标努力。

王漉洱[4](2019)在《20世纪以来菲律宾的汉传佛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华文化之一的中国传统宗教,在促进东南亚国家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对菲律宾汉传佛教的发展原因及现状,对菲律宾华人乃至菲律宾国内的影响及特点值得探究。本文试图对菲律宾汉传佛教进行研究,结合菲律宾汉传佛教的背景和环境,分析菲律宾汉传佛教传播和发展的原因及呈现出的特点。通过菲律宾汉传佛教庙宇、宗教社团及组织,析论其主要作用,进一步探究菲律宾汉传佛教与当地融合过程中的传承与发展。据此,分析汉传佛教对菲律宾华人及菲律宾社会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菲律宾汉传佛教在保持中华性的同时,还进行创新,与当地文化不断交流。菲律宾汉传佛教对华人社的影响是显着的,其影响力延伸至华人世俗生活领域的多个方面。一直以来,菲律宾佛教徒通过多种方式的宣教和慈善活动,使汉传佛教的影响开始超越族群,逐步得到菲律宾社会的认可。汉传佛教在促进菲律宾社会民族融合与培育菲律宾文化方面所起的作用将日益突出。菲律宾汉传佛教已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佛教的特征,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杨磊,刘佳雁[5](2017)在《宗教复兴视阈下的台湾佛教发展》文中认为20世纪60、70年代,在全球宗教复兴的大背景下,台湾佛教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确立了"人间佛教"的主导地位,信徒人数明显增长,组织制度趋于现代化,政治、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成为台湾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宗教,在世界范围内也得到广泛认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劲复苏及发展态势。台湾佛教的复兴既是全球宗教复兴运动的组成部分,又展现出鲜明的自身特色,是传统汉传佛教在全球化、现代化大背景下进行的现代转型和探索,并将对未来佛教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朱广耀(Choo Kwong Yew)[6](2017)在《林清玄佛理散文研究》文中指出林清玄的散文集极为畅销,多次再版,打破台湾出版界的记录。其创作的佛理散文尤其能打动人心,带给读者文学与佛理的双重审美感受。本论文以林氏创作之《菩提系列》十书为对象,探讨其佛理散文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及其内在机理。绪论部分,探讨“林清玄现象”及林氏佛理散文之研究现状。在台湾中文文坛,林清玄作为一个畅销书作者,缔造出“林清玄现象”,引人瞩目,写就了当代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本章旨在探讨“林清玄现象”的产生,以及探索学界关于“林氏散文”,尤其是佛理散文的研究现状与不足。第一章,探析林清玄创作佛理散文之原因。本章着重叙述林氏创作散文的历程,探讨林清玄的散文创作概貌。他从童年开始就熟读唐诗宋词及古典文学着作,并于30岁之前就囊括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后有感于人生矛盾,毅然辞去报刊主编一职,皈依佛门,入山修行,隐居三年。35岁出山后,四处参学,创作《身心安顿系列》,成为九十年代畅销书籍。40岁完成《菩提系列》,销量达数百万册,成为当代深具影响力之文学书籍。第二章,考出林清玄《菩提系列》中所引用的佛典。林氏创作的《菩提系列》十书中,大量引用佛典文字,不仅展现出他的佛学修为,也使得佛法广为弘扬,达到了佛理与文学兼济双美的融通效果。本章分析林氏嵌于散文中的佛学典故,逐一考出所引佛教文献之本源,藉以观察林氏佛学思想的流派倾向,推绎林氏佛理散文成功的因素,彰扬其通过文学途径弘扬佛法的努力。第三章,考察林清玄散文与佛理的兼融相济、交互为美。林清玄佛理散文既蕴含新颖题材,又在创作手法上时有突破。林氏吸取和借鉴佛教的睿智,开创崭新的散文范式,扩大了题材范围,更作出了深度的哲理思考。弘扬佛法有很多途径,林氏选择通过散文创作的手段,借助文学的力量,润物无声,功不可没。第四章,讨论林清玄散文之际遇,展望其创作前景。虽然林氏赢得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然而在名利双收的情况下,却因再婚事件引起轩然大波,导致其名声迅速下降,作品也因此滞销。其《菩提系列》中也存在不少讹误之处,降低了对佛理的传播效果。第五章为馀论。林清玄创作的佛理散文深受“人间佛教”影响,秉持佛教的慈悲观与平等观,促使林氏的视野带有一份浓厚宽爱与海涵,他对生命价值不断的反思,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与宗教意识。对佛理能否拯救林清玄及其散文、将来可能的研究路径及佛理如何与散文相互为用、相互成就等问题,本章也略予申论。

谢玲[7](2017)在《佛教渗入现代行刑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现代法治社会,责任主义刑法观占居了牢不可破的理论与实践主导地位。报应犯罪的本意是表达世俗社会否定犯罪行为和合理运行国家惩罚权,社会学家福柯由此敏锐觉察到刑罚作用点的改变,其另样观察颇有颠覆性——反酷刑引领下的刑罚机制从惩罚肉体走到同时讨伐灵魂程度。引宗教于行刑机制尤其是针对“讨伐灵魂”关照受刑人精神需求,得益于在法律之外观察法律,也是在惩戒制度之外做出研判,本意却不是解构现制,而是降低惩罚负作用,借文化软实力提升预防犯罪的效果。但现制向佛教开放存在一定隐忧:唯物论与缘起论在世界本源认知上存在分歧,引佛教于行刑活动似会紊乱意识形态;佛教慈悲反衬刑事法压制,后者的正当性似被否定;刑罚痛苦本质连同欧洲政教合一的血腥记忆,令驯服和皈依对个人形成双重钳制。然而,唯物主义法理念与佛教教义具有“以人为本”的相同立场,刑事法保护普通人和受刑人权利本身就是对立统一关系,宗教与法律共同促成监狱文明是历史另一面,都在相当程度上拨正了上述质疑。更何况法治国家与法治社会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以权利为本位的法律构建和以人为本的制度运作已是当下我国治国理政的权威话语,法治本身所具有深厚思想根基,法治体系的包容性和自足性,足以给人们以观念和制度上的自信。以佛教关怀受刑人的精神需求和用佛教信仰抑制生活邪念、为受刑人提供社会支持和物质帮助,修复受刑人和被害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古今中外皆已有之,法律体系中的制度硬实力向文化软实力开放空间,不是求助于上帝,而是人类展开自行拯救和改善计划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拟结合目前中国监狱行刑实际,探讨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平台,将佛教关怀引入监狱行刑的历史渊源和现实需求,透析宗教教义与法律精神共有的价值取向,正视普通人包括受刑人难以言表的情感诉求和受刑人无助的境地,认知佛教教义与受刑人内心可能产生的共鸣,研判佛教在行刑机制中的作为空间,以此补充完善现代监狱行刑的理念与实践。全文共21万字,正文共包括以下七章内容:引言以权利为本位的法律构建和以人为本的制度运作,不可能也不应当忽视受刑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的生理和精神需求,对处于逆境中的另类人群而言,佛教救赎中精神安抚和解脱的深意不限于令其接受教诲、感化,基于普世精神或称之为同理心、同情心帮助其走出精神迷茫和空虚,本身就是在不得不启动行刑制度之时最富人性的选择。在探讨佛教渗入行刑机制之前,厘清相关的宪法、法律依据,及佛教适用空间,确保有关佛教的讨论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与监狱管理等法律法规相协调,与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保持一致。结合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对“宗教信仰自由”及监狱中的宗教政策、司法部肯定“在监狱文化建设中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研究,对本文中的“佛教教诲”与台湾地区监狱教诲制度的差异予以比较和说明,提出从宗教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切入,利用佛教的有益资源关怀和教育受刑人。第一章从刑罚史的变迁中重新呈现了在中国大陆监狱消逝了半世纪的宗教救赎场景,分析了法律和宗教对于救与赎关系的理解和相同选择,以及从罪与其自身决裂的终极发展角度讨论了“罪犯”到“受刑人”称谓改变所蕴含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刑罚是最具有强制力又富有伸缩性的严厉手段,它意味着多学科、多角度、拥有广阔视野和实践可能性的诸多机制总和,以及应当利用可得到的制度资源和非制度资源控制犯罪。以解决监狱文化冲突为基础,分析了宗教的介入可以有效弥补世俗法的矫正短板,探究了宗教与惩罚犯罪的法律之间的理性契合点,在教育刑的视角下,兼具科学性、哲学性、伦理性和入世性的中国佛教与行刑机制有着深度的缘分。第二章分别从法律、佛教角度,对罪与孽的起源,意志与恶的作用等犯罪发生原因进行了梳理,比较它们的概念和解释机制的异同,对刑罚内部解构拆分探讨刑罚止息的原因,分析了黑格尔“犯罪的虚无性”与佛教“空性观”对实现“刑期无刑”共同的价值指向,从犯罪机理出发结合对刑罚的属性、本质、演变史的客观分析提出了利用多种方法包括佛教方法在内的促进受刑人改善的行刑复合目标。第三章论述了受刑人处于监禁的受刑状态中,由外部感受、内部境遇、内心感受等刑罚负效应引起的身心变化,通过分析受刑人处于肉体的牢笼、精神的牢笼等多重的监禁中,作为人们眼中社会机体肛门的“排泄物”遭受的心灵痛苦,以及在监狱隐性生存法则和群体规范下彼此倾轧的心理精神危机与相互染污,深入探讨了监狱亚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影响,剖析了监视视线下个体观念和行为的两面性与极端性,呼吁真正地关切受刑人的精神需要,以人的存在的基本意向去正视他们渴望意义的人生和幸福的愿望,促进受刑人自我与异己的融合,推倒恶的结构与罪的高墙,在慈悲接纳中超越人类暂失光明和理性的苦难。第四章论述了目的刑论下的矫正价值、受刑人人格洗涤方法等监狱矫正基本原理,开展了以善的动机和善的方式消解刑罚负效应的讨论,认为应当采取影响受刑人心灵的方式,让律法穿透良心。从佛教教义出发梳理了佛教对帮助受刑人摆脱犯罪之因、缓解刑罚负效应和痛苦、人格洗涤、引导忏悔和心罚、开启慈悲心的基本理念及其对受刑人改恶从善的作用。通过对比发现,佛教教义与矫正原理存在共通性,它们之间的相互解释力如此之强,以至于佛教的基本理念和禅宗观点本身能够成为补充解释刑罚作用及效果的一种方法,与矫正观相通的佛教精神和理念能够为佛教的监狱实践奠定充分的理论基础。第五章分析了劳动矫正、教育矫正、心理矫治等监狱矫正措施的实际运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主张的由外而内触及受刑人内心的见性之法,可以作为外在行为矫正规训的重要补充。通过介绍佛教教诲在大中华地区的实践,以及与基督教教诲的比较,明晰讲求心性染净的佛教是适合运用于监狱行刑中的柔性力量,因救而劝导弃恶归善的佛门态度与责任刑法形成良性互补,宗教和法律的作用力和作用方向因此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契合。提出了帮助受刑人改善境遇、平和情绪的闻思和禅修方法作为矫正措施的辅佐和补充,其中包括为死刑犯提供佛教临终关怀的特殊实修,以缘于佛教慈悲的因让死刑犯归向生命的安详。第六章从法律对受刑人权利救济的角度,分析了基于人权的普适性以及个人法律地位的保护,佛教教义渗入受刑人权利保护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尤其是在对受刑人权利的法律救济和保障尚不充分的情形下,人的内心酵化通常只能基于情感予以诠释或者行为定势予以推断,刚性制度对人的观念的影响非常有限,观念灌输更是收效甚微,可以利用佛教的普遍伦理关怀协助和补充社会化行刑机制,以社会关怀的具体实践扭转权利规定与现实保护的脱序现象,以佛教有益的社会资源扩充国家权利保护的法律理性资源。佛教团体和佛教人士不仅能够给予受刑人生命教化和教育,又能以多种方式救济受刑人及受刑人家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增进受刑人的心灵安顿,推动申诉权的建构完善,在受刑人及其家属、被害人和社区之间重建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第七章行刑制度运行需要文化包括佛教文化润泽,关键问题是佛教与规范如何合理互动,从佛教教诲与关怀的适用性、同现行矫正模式的衔接、预防走向偏执的限定、法治思维下正式社会控制机制如何向佛教开放空间扭转独力支撑的局面等方面,分析讨论刑罚与佛教的协调问题,将佛教有益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资源用于帮助受刑人转恶从善,给予他们精神关怀和社会扶助。同时对佛教帮扶受刑人的优势进行总结,对基于宗教误解的疑问予以回应,扫除因误解而质疑佛教帮扶的障碍,并在法治观念支配下和社会共治理念下展望未来佛教渗入行刑机制的路径和方式。

杨静[8](2017)在《慈悲的公司 ——以上海A寺为例的都市佛教组织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从上海A寺的田野调查入手,从宗教社会学组织研究的视角剖析都市寺院的结构、运行机制,着重论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佛教及其发展形态在都市社会中的演变和构成,进而剖析都市佛教作为制度化组织的适应性变形,从中探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在宗教-社会层面上的表现。本文在研究方法上力图借鉴西方宗教社会学的学术成果,自觉运用组织理论和研究方法对当代佛教的都市生存形态开展社会调查,结合中国近四十年来的社会变迁与佛教发展的具体经验,对中国宗教与社会变迁的适应作出相应的理论抽象,进而寻找适用于中国宗教的理论分析工具。唐代以来汉传佛教的传统丛林组织结构,在都市寺院中仍然有所保留和体现,但是组织环境的变化、寺院功能的多元化促使现代都市寺院发展出官僚化的组织结构。丛林制度适用于僧团内部,主要体现在禅堂、客堂等部门,是法师自我修持、寺院共住的制度依据,而官僚化的行政管理结构跨越了僧俗界限,是全体寺院成员的组织框架,并且在丛林和官僚的双重机制下,人员的设置基本重合。而都市寺院组织的多元化的功能活动主要按照官僚化制度的方式展开。组织运作依靠组织结构及其制度。传统汉传佛教寺院采用与其农禅并重的丛林生活相适应的结构方式,随着时代的变迁,当代都市寺院的生存空间、社会环境、行为方式和经济来源也发生了变化,传统丛林结构逐渐被官僚化的当代社会组织结构所替代,从而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宗教组织模式。丛林作为汉传佛教本土化、制度化的组织模式延续至今,但在现代社会变迁中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传统寺院在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发展了其与社会互动的新方式,并且此互动的广度、深度和层次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也有相应的差异。都市佛教具有特殊的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在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上均已发展出新的制度化模式,此种模式在日趋完善的过程中也在沿都市—城镇—乡村的路径推进,成为当代中国佛教与社会互动的发展趋势。传统佛教的权威类型属于魅力型和传统型,而社会环境对寺院的价值期待主要体现在僧人自修、法会佛事等宗教性活动中。在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人们一方面对佛教的功能定位产生了新的社会期待,欢迎佛教参与更广泛的社会活动,尤其在公益、慈善等事业上作出更大的贡献,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习俗的惯性,又希望保持丛林制度的纯粹性,对当代佛教在组织、制度、活动层面上的巨大变化产生疑问和抵触。这种矛盾就是当代都市佛教新的制度化模式获取其合法性的主要障碍,成为约束都市寺院的进一步发展的观念力量。都市佛教在当代社会中的多元功能,正是寺院对其组织环境不断做出适应和调整的结果,一方面,其技术环境要求寺院以效益最大化的原则谋求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寺院必须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的影响与制约下运行,并满足当代都市市民信众既传统又时尚、既稳定又变化的各种不同的文化期待。寺院要充分发挥其以宗教服务为核心的多元化功能,必然也要调整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权威机制,获取新的“合法性”,并将之进一步制度化。都市寺院正是通过这样一种高度制度化的组织运作机制,适应了都市佛教寺院日渐多元的功能诉求和不断扩展的活动空间,获得支配组织所需的各种资源的能力。都市寺院在其功能、组织、制度乃至“合法性”层面上的重大变化,体现了佛教从传统丛林到现代宗教组织的转型,这是佛教适应现代社会的内在要求,也由此开创了当代都市佛教生存和发展形态制度化的新模式,而“人间佛教”思想在当代的发展正契合都市佛教的制度化转型,成为重建“合法性”机制的佛学思想和理论基础。本文对当代都市佛教寺院的组织和管理的具体分析,有助于佛教寺院的自身发展。通过对宗教与社会变迁的适应过程的研究,把握都市佛教的社会地位、制度空间,可以更好地发挥佛教的积极社会功能,同时也为宗教的“行政管理”和“依法管理”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智兰[9](2016)在《闽台佛教关系探讨》文中认为闽台隔海相望,闽人移民入台早已有之,明郑治台前,福建的佛教信仰应已随移民带入台湾。明郑治台后,福建传统寺院佛教、以观音信仰为主的民俗佛教、居士佛教等随着明郑官兵、文人、民众迁移入台而传入台湾。明郑清代,福建赴台僧人在树立佛教僧人形象、讲经说法、传承法脉、培养僧徒、创建寺院等方面为正统佛教在台湾传衍和发展奠定基础并作贡献。同时,福建移民在台湾构建起与原乡类似的民俗佛教信仰,而民俗佛教的佛教性在台湾被淡化、民俗性被强化。台湾与福建一样存在僧人入住并住持宫庙现象,他们为满足民间民众的需求开展忏经等活动,还利用宫庙培养僧徒、传衍法脉、弘扬佛法。在台湾,民俗佛教比正统寺院佛教更盛。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关系不因日据台湾而疏远,反而继续维系与延续,台湾僧人前往福建受戒成为台湾佛教界的传统和僧人取得崇高社会地位的象征,台湾佛教丛林清规仍以传承福建佛教丛林清规为传统。福建佛教界的革新思潮与运动也成为台湾佛教界汲取革新思想、接受新式僧伽教育的重要来源,有理想有抱负的台湾佛学青年前来福建闽南佛学院等处学习、考察,接受福建新式僧伽教育和佛教革新思想洗礼,返回台湾后成为其佛教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据时期闽台佛教界的交流成了闽台佛教对日本化佛教的抗争。

周景春[10](2016)在《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瑜伽焰口法会为主要案例,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及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的特征及其历史渊源。通过与“海潮音”的横向比较,探讨“鼓山调”的旋律音调特征、唱诵风格特征以及法会的呈现特征。在旋律音调和唱诵风格等方面,“鼓山调”和“海潮音”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鼓山调”的旋律线条比较简洁、质朴,唱诵风格欢快热闹,倾向于娱人的世俗性。而“海潮音”的旋律线条多曲折环绕,常有字少腔多的现象,唱诵速度缓慢,常用装饰音,比较华丽,风格庄严,倾向于敬佛的神圣性。“鼓山调”和“海潮音”的一致性主要体现为赞子等部分曲目的旋律音调和仪轨,二者基本上统一运用江苏天宁寺或宝华山的仪轨。“鼓山调”和“海潮音”的差异性是由于渊源不同、各自生存及发展的背景不同、主要承载者及运用的理念不同。一致性与移民传播及制度传播两种音乐传播方式有较密切的关联,与二者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也有关系,“鼓山调”在仪轨等方面受到“海潮音”较明显的影响。通过与“福州调”及闽剧等福建民间音乐的纵向比较,探讨“鼓山调”对“福州调”及福州民间音乐的的承续和变易。“鼓山调”对“福州调”在仪轨程式及呈现特征方面的的承续主要体现在坛场设置、法器和乐器的运用、手印的运用、金刚上师的角色功能、法会进行速度等方面。在旋律音调特征方面的承续主要体现在音乐结构、乐句落音、音阶调式、主要三音列、旋法特征、节奏、音域和音区等方面。“鼓山调”与闽剧及福建部分民歌在旋律音调方面也有较密切的亲缘关系。承续是文化认同的体现,变易是文化调适的手段。最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内因和外因关系的原理,分析探讨“鼓山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鼓山调”名称的缘起、其母体“福州调”的跨地域适应性及闽派佛教与民俗信仰融合的特质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是内因。台湾社会以中华文化为母体的多元文化背景及社会民众较为普遍的精神诉求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外在条件,是外因。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鼓山调”才发展为今日之样貌。

二、台湾昭慧法师访问世界宗教研究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台湾昭慧法师访问世界宗教研究所(论文提纲范文)

(1)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及其国际交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重点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从临济宗到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教
    1.1 中国临济宗基本概况
        1.1.1 起源与发展
        1.1.2 禅思与禅行
        1.1.3 播种与传承
    1.2 越南临济宗历史概况
        1.2.1 郑阮纷争与临济宗传入
        1.2.2 塘外临济宗的输入及其传承
        1.2.3 塘中临济宗的输入及其传承
    1.3 塘中临济宗的发展及其对一行禅师的影响
        1.3.1 临济宗祝圣派的起源及其法脉传承
        1.3.2 临济宗了观派的起源及其法脉传承
    1.4 临济宗了观派派对一行禅师的影响
        1.4.1 思想方面的影响
        1.4.2 弘法方面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一行禅师及其入世思想
    2.1 一行禅师事迹简述
        2.1.1 一行禅师生平简略
        2.1.2 一行禅师的着作
    2.2 一行禅师与入世佛教
        2.2.1 入世佛教之由来与内涵
        2.2.2 入世佛教之理念与目标
        2.2.3 入世佛教之实践与经验
    2.3 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对当代越南佛教的影响
        2.3.1 对越南之社会与文化的影响
        2.3.2 对越南当代佛教青年僧侣的影响
        2.3.3 对越南教育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一行禅师入世佛教与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比较
    3.1 人间佛教思想概况
        3.1.1 人间佛教的起源
        3.1.2 人间佛教的发展及兴盛
    3.2 思想文化传承的比较
        3.2.1 入世佛教的思想文化传承
        3.2.2 人间佛教的思想文化传承
        3.2.3 思想文化传承比较
    3.3 弘法效果的比较
        3.3.1 一行禅师入世佛教的弘法效果
        3.3.2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弘法效果
        3.3.3 弘法效果比较
    小结
第四章 梅村道场入世佛教与国际佛教之交往合作
    4.1 梅村禅修中心入世佛教管理智慧探微
        4.1.1 成立缘起与发展
        4.1.2 组织与管理
    4.2 梅村禅修中心与国际佛教界交往
        4.2.1 与中国佛教界交往
        4.2.2 入世佛教与澳欧美亚洲国家的佛教交往
    4.3 一行禅师的入世佛教与国际佛教交流的效果与影响
        4.3.1 让参与者感悟生命价值
        4.3.2 使入世佛教真正走到西方社会
        4.3.3 发展佛教文化和教育事业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行禅师的事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图表目录
致谢

(2)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文献与方法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谁来做慈善?
        二、做什么样的慈善?
        三、个案研究:以“文化”为主轴
    第二节 文献梳理
        一、慈济研究:文化特质与社会影响
        二、当代中国宗教慈善研究:困境与转型
        三、宗教性非营利组织研究:海外经验
    第三节 研究方案
        一、分析方法:质化研究方式
        二、田野进入:不同的途径
第二章 开端:慈济如何介入?
    第一节 灾难援助
        一、风灾前后:援助孔荡村的理由
        二、援助历程:救难及长程关怀
    第二节 村庄概况
        一、地理区位:苏北旧芦荡
        二、经济发展:摘掉“贫困”帽
        三、日常观念:村民的生活
        四、婚姻家庭:变迁中的传统
    小结
第三章 重点:传统怎样再建?
    第一节 重建背景
        一、乡风家风:大环境的变化
        二、修谱祭祖:孔荡村民的回归
    第二节 重建内容
        一、建筑规划:象征的实体表达
        二、活动开展:无形的精神建设
        三、振兴计划:待完成的尝试
    小结
第四章 场域:人们的不同反应
    第一节“点赞”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二节 信徒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三节 除草队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第四节 义诊半日
        一、故事
        二、故事背后的故事
    小结
第五章 宗门:实践逻辑的构造
    第一节 登录编码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
        二、范畴提炼与模型
    第二节 法/修行
        一、所依理
        二、所择行
    第三节 己/自我
        一、对“现实我”的态度
        二、对“理想我”的认知
    第四节 家/亲伦
        一、伦理述说
        二、爱的升华
    第五节 群/众生
        一、处众心态
        二、处众方式
        三、生命共同体意识
    小结
第六章 感化:认同因何形成?
    第一节 晓娟的生命史
        一、童年时期:贫穷与温馨
        二、求学时期:无望而放弃
        三、婚姻生活:疲累中坚持
        四、进入慈济:孩子的成长
    第二节 敏怡的生命史
        一、辍学奋斗:挣扎着竞争
        二、婚姻生活:天空很黑暗
        三、进入慈济:震撼及期待
    第三节 庆岗的生命史
        一、回忆往昔:苦乐两不同
        二、感受因果:听老人讲古
        三、进入慈济:坚持并转变
    第四节 明瑞的生命史
        一、成长环境:全村有爱心
        二、婚姻生活:不见出头日
        三、事业发展:封闭信任感
        四、进入慈济:心门重开启
    小结
第七章 模式:塑造慈善之道
    第一节 慈善转向
        一、整体历程:精神因素的强化
        二、大陆足迹:延续与转折
    第二节 发展背景
        一、宗教因素:“先天”的性格
        二、权威影响:卡里斯玛式领袖
        三、社会因素:外部环境作用
        四、组织因素:内部需求推动
    第三节 模式特色
        一、多元救助:多角度复合型援助
        二、理念贯彻:特色的方式与视角
        三、文化推广:慈济人文在地结合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人文理念的作用
    第一节 基本结论
        一、关于村庄建设:“文化援建”成功了吗?
        二、关于慈济发展:人文转向意味着什么?
    第二节 进一步讨论
        一、关于佛教慈善:共性的特点与趋势
        二、关于两岸关系:文化认同与情感纽带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田野资料
    第一部分 档案及活动记录
        一、孔荡大爱村资料
        二、江淮孔子文化发展基金会(筹)资料
        三、阜宁慈济活动记录
        四、台湾田野记录
    第二部分 影像资料
        一、重建孔荡大爱村
        二、大爱村建筑的文化意蕴
        三 村庄生活实录
        四 孔荡村中慈济人
        五、阜宁志工在台湾
        六、慈济人文精神
附录二 访谈记录编码表
附录三 参与式观察记录编码表
附录四 研究知情同意书
后记

(3)成都文殊院“人间佛教”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理论
        (一) 研究方法
        (二) 理论依据
        (三) 概念论述
    三、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二) 国内研究
        1、“人间佛教”思想理论相关研究
        2、“人间佛教”实践相关研究
        3、“人间佛教”理论及实践的反思
    四、田野过程
第一章 文殊院与“人间佛教”
    一、成都文殊院概况
    二、文殊院“人间佛教”思想及实践理念
    三、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殊院系统运作
    一、客堂
        (一) 寺院管理
        (二) 重大法会
    二、僧人教育
        (一) 僧人制度性教育--空林佛学院
        (二) 空林佛教图书馆
    三、自养系统
    四、弘法利生部
        (一) 俗众教育--青年佛学会
        (二) 文化及佛法弘扬
        (三) 社会关爱
        (四) “人间佛教”志工团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成都文殊院“人间佛教”实践分析
    一、历时性
        (一) 太虚与文殊院
        (二) 近代“人间化”实践尝试
    二、共时性
        (一) 因时制宜
        1. 信息科技时代下的新媒体路径
        2. “文化复兴”背景下弘扬传统
        (二) 因地制宜
        1. 都市净土,打造“心灵家园”的精神皈依
        2. 旅游休闲,游客的宗教氛围体验
        (三) 圆融开放
        1. 人间佛教精神内涵
        2. 交流与学习
    三、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反思与总结
    一、反思
    二、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4)20世纪以来菲律宾的汉传佛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选题特色与创新之处
        一、选题特色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路径与资料来源
        一、研究路径
        二、资料来源
第一章 菲律宾汉传佛教传入与发展的背景
    第一节 中菲关系
        一、近代以前的中菲关系
        二、近现代以来的中菲关系
    第二节 菲律宾的社会环境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宗教环境
第二章 菲律宾汉传佛教的传入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汉传佛教在菲律宾的传入
        一、古代菲律宾佛教的出现与消亡
        二、近现代汉传佛教传入菲律宾
    第二节 近现代汉传佛教在菲律宾的传播
        一、汉传佛教在菲的初期传播
        二、菲律宾汉传佛教传播的原因
    第三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的发展
        一、寺庙
        二、弘法者的传承
        三、佛教节日仪式的传承发展
        四、团体组织的继承与发展
第三章 菲律宾汉传佛教传播与发展的特点
    第一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传播的特点
    第二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发展的特点
第四章 菲律宾汉传佛教的影响
    第一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对菲律宾华人的影响
        一、迎合精神需求
        二、凝聚族群力量
        三、传承民族文化
    第二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对菲律宾社会的影响
        一、教育办学
        二、佛教医疗事业
        三、慈善与福利事业
    第三节 菲律宾汉传佛教对中菲关系的影响
        一、同祖籍地密切联系
        二、同中国台湾联系紧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宗教复兴视阈下的台湾佛教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台湾佛教复兴之背景
二、台湾佛教复兴之历程
三、台湾佛教复兴是汉传佛教的自我革新和转型
四、台湾佛教复兴之影响
结语

(6)林清玄佛理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林清玄现象”: 林氏佛理散文风靡华文世界
        一、何谓佛理散文?
        二、林清玄的佛理散文
        三、“林清玄现象”: 林氏佛理散文的风行
    第二节 林清玄佛理散文研究现状述评
        一、林清玄佛理散文的研究现状
        二、学界既有研究的不足
        三、本文宗旨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
    第一节 童年涵养——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一
    第二节 阅读启发——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二
    第三节 感情体悟——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三
    第四节 皈依佛门——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四
    第五节 “善知识”扶助—一林清玄佛理散文创作动因考之五
第二章 林清玄佛理散文用典考——以《菩提系列》为中心
    第一节 《菩提系列》缘起
        一、《菩提系列》创作缘起
        二、以谦卑诚恳态度来写作
        三、《菩提系列》的出版: 从困窘到畅销
    第二节《菩提系列》引用佛典考证
    第三节 《菩提系列》引用佛典分析
第三章 林清玄散文与佛理之能动研究
    第一节 散文因佛理而深邃
        一、援佛入文
        二、化用故事
        三、引申议论
    第二节 佛理因散文而弘扬
        一、直陈佛理
        二、取譬述阐
        三、转译佛典
第四章 林清玄佛理散文影响探微
    第一节 林清玄佛理散文流行探微
        一、丰富娴熟的文学表达
        二、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
        三、独特的语言艺术技巧
        四、对当代心理的敏锐把握
        五、对宣传媒介的娴熟运用
    第二节 林氏散文影响式微探析
        一、再婚风波
        二、对佛理的误读与误证
第五章 馀论
    一、佛理能否拯救林清玄及其散文?
    二、将来可能的研究路径
    三、佛理如何与散文相互为用,相互成就?
征引文献
后记

(7)佛教渗入现代行刑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重拾心灵的话题
    一、消失了半世纪的“神俗唱和”
    二、由救到赎的共同选择
    三、从“罪犯”到“受刑人”的称谓改变
    四、世俗法的短板与宗教救赎
    五、佛教与行刑机制的深度结缘
第二章 天理与俗世的共同选择
    一、应受处罚的罪与“孽”
    二、支配犯罪的意志及“恶”
    三、行刑处遇的复合目标
第三章 受刑人处于监禁的受刑状态
    一、外部对待:逐出的异类
    二、内部境遇:染污与诱惑
    三、内心感受:时间剥蚀下的迷茫
第四章 佛教教义与矫正原理
    一、监狱矫正的基本原理
        (一)目的刑论视野下的矫正价值
        (二)受刑人人格洗涤的方法
    二、缘起性空:摆脱犯罪之因
    三、破除“我执”:对待刑罚之痛
    四、不住于相:缓解刑罚负效应
    五、心性佛的合一:受刑人洗涤
    六、因果观:忏悔与心罚
    七、宇宙之心:开启慈悲心
第五章 佛教教诲与矫正措施
    一、监狱矫正措施
        (一)密集型的劳动矫正
        (二)知识性的教育矫正
        (三)干预式的心理矫治
    二、佛教教诲的实践与比较
        (一)大中华地区佛教教诲及延伸
        (二)佛教教诲与基督教教诲的比较
    三、佛教教诲辅佐方法
        (一)佛禅闻思
        (二)基础禅修
        (三)特殊实修
第六章 佛教救助与法律救济
    一、法律对受刑人的权利救济
    二、佛教对受刑人的社会支持
    三、佛教对人际关系的修复
第七章 佛教与规范的对接
    一、佛教教诲与关照的适用性分析
        (一)佛教教诲与关照的适法性分析
        (二)与现行矫正模式的衔接
        (三)预防走向偏执的限定
        (四)在法治思维主导下开放空间
    二、佛教帮扶的优势与质疑回应
        (一)佛教帮扶的优势
        (二)佛教帮扶的质疑回应
    三、佛教渗入现代行刑机制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8)慈悲的公司 ——以上海A寺为例的都市佛教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从庄严的丛林到慈悲的公司
    1.2 研究思路:宗教社会学的组织研究
    1.3 研究对象:上海A寺
        1.3.1 上海佛教概况
        1.3.2 A寺春秋
第二章 宗教组织的研究综述
    2.1 西方宗教社会学关于宗教组织的研究述评
        2.1.1 宗教组织类型学
        2.1.2 各种组织理论的应用
        2.1.3 小结
    2.2 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发展及佛教社会学研究现状
        2.2.1 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的发展现状
        2.2.2 我国佛教社会学研究现状
        2.2.3 小结
第三章 理论与方法
    3.1 理论选择
        3.1.1 制度视角的组织研究:制度环境与组织运行
        3.1.2 制度化组织的适应性变形:组织结构与实际运行
    3.2 研究方法
第四章 都市寺院的组织环境
    4.1 都市社会的特征
    4.2 都市佛教的信仰模式
    4.3 寺院组织的制度环境
    4.4 寺院功能的多元化
第五章 都市寺院的组织结构
    5.1 传统寺院的丛林结构
    5.2 都市寺院组织的中心与边界
    5.3 都市寺院组织结构的官僚化
第六章 都市寺院的运行机制
    6.1 丛林制度的保留和规范
    6.2 现代官僚组织的制度安排
    6.3 都市寺院的日常运作
第七章 都市寺院的权威构成
    7.1 丛林制度下的传统权威
    7.2 官僚权威与专业权威的重叠或冲突
    7.3 组织的应对策略:重建合法性
第八章 寺院组织与资源支配
    8.1 市场经济资源的支配
    8.2 文化教育资源的支配
    8.3 社会政治资源的支配
第九章 结论
附录
    附件 1: A寺大事年表
    附件 2:国家宗教法规
    附件 3:A寺征询信众意见调查问卷
    附件 4:当代佛教寺院管理及建设问题调研问卷
    附件 5:访谈记录
    附件 6:A寺档案(内部资料)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完成的项目
致谢

(9)闽台佛教关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本选题的确立
    二、本论题相关研究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四、资料来源
第二章 闽台佛教关系历史脉络
    一、明郑时期福建佛教传入台湾
    二、清领时期台湾佛教的发展与福建佛教
    三、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对福建佛教传统的传承及闽台佛教的革新
第三章 明郑清代闽台寺院佛教关系
    一、台南开元寺与福建佛教的关系
    二、赤山龙湖岩、大仙寺、碧云寺与福建佛教的关系
    三、台湾其它主要寺院与福建僧人的关系
第四章 明郑清代闽台民俗佛教关系
    一、明郑清代台湾民俗佛教总体状况
    二、以清水祖师信仰为例,考察闽台民俗佛教关系
    三、以僧人住妈祖庙为例,考察闽台民俗佛教关系
第五章 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对日本化的抗争(上)
    一、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关系背景
    二、日据时期台湾佛教对福建佛教传统的继承
第五章 日据时期闽台佛教对日本化的抗争(下)
    一、福建佛化新青年运动传入台湾
    二、闽南佛学院对台湾佛教人才的培养及其影响
    三、闽台佛教改革的共鸣——以慧云法师为个案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理由和意义
    二、本选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台湾汉传佛教梵呗渊源
    第一节 台湾汉传佛教梵呗概况
        一、梵呗流派
        二、梵呗类别
        三、唱念方式
        四、法器伴奏
        五、意义功能
    第二节 “鼓山调”历史溯源
        一、福建佛教、佛教音乐的兴盛发展和海峡播迁
        二、“鼓山调”:“福州调”在台湾发展的支脉
    第三节 “海潮音”历史溯源
        一、江浙佛教及佛教音乐发展盛况
        二、“海潮音”:江浙梵呗的跨海峡移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鼓山调”与“海潮音”之比较——以瑜伽焰口法会为例
    第一节 瑜伽焰口法会概述
        一、瑜伽焰口法会的缘起及意涵
        二、瑜伽焰口法会在音声佛事中的重要性
        三、瑜伽焰口法会的呈现特征
    第二节 “鼓山调”和“海潮音”的差异性
        一、案例中主唱法师及寺院简介
        二、仪轨及呈现特征
        三、旋律音调特征
    第三节 “鼓山调”与“海潮音”的一致性
        一、仪轨及呈现特征
        二、旋律音调特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鼓山调”对“福州调”与闽剧等福建民间音乐之承续与变易
    第一节 “鼓山调”对“福州调”之承续
        一、仪轨及呈现形式
        二、旋律音调
    第二节 “鼓山调”对“福州调”之变易
        一、仪轨程式
        二、法器、乐器
        三、旋律音调
    第三节 “鼓山调”对闽剧等福建民间音乐之承续与变易
        一、对闽剧及其常用民歌旋律音调的承续与变易
        二、对福建部分民歌的承续与变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鼓山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鼓山调”的形成和发展
        一、“鼓山调”母体的相关称谓及其内涵
        二、“鼓山调”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鼓山调”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探讨
        一、内因:“鼓山调”及其母体的内在特质
        二、外因:“鼓山调”的文化生态环境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一: 相关谱例
附录二: 实地调查中有关法师、法会及法器照片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台湾昭慧法师访问世界宗教研究所(论文参考文献)

  • [1]一行禅师入世佛教思想及其国际交往研究[D]. 释真水(LY THI SUONG). 西北大学, 2020(06)
  • [2]慈济孔荡大爱村慈善文化研究[D]. 戴宏朵.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0(08)
  • [3]成都文殊院“人间佛教”实践研究[D]. 杨雪. 云南大学, 2019(03)
  • [4]20世纪以来菲律宾的汉传佛教研究[D]. 王漉洱.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5]宗教复兴视阈下的台湾佛教发展[J]. 杨磊,刘佳雁. 台湾研究, 2017(03)
  • [6]林清玄佛理散文研究[D]. 朱广耀(Choo Kwong Yew). 南京大学, 2017(01)
  • [7]佛教渗入现代行刑机制研究[D]. 谢玲. 西南政法大学, 2017(08)
  • [8]慈悲的公司 ——以上海A寺为例的都市佛教组织研究[D]. 杨静. 上海大学, 2017(02)
  • [9]闽台佛教关系探讨[D]. 王智兰. 厦门大学, 2016(07)
  • [10]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研究[D]. 周景春.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标签:;  ;  ;  ;  ;  

台湾朝晖法师访问世界宗教研究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