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内镜下切除一例报告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内镜下切除一例报告

一、内镜下切除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一例(论文文献综述)

葛金童,徐克平[1](2021)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由黑色素细胞恶变引发的高度恶性非上皮源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无典型临床症状,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较高。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组织学较复杂,尤其是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发生部位较少见,且早期不易被发现,误诊率高。而遗传因素是导致恶性黑色素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临床针对相关基因的研究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临床早期诊断是提高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在传统放化疗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基因靶向治疗及生物免疫治疗方式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韩文莉[2](2020)在《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影响因素及TP53突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1 研究背景和目的黑色素瘤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皮肤黑色素瘤是目前最常见的黑色素瘤类型,占90%以上。内脏黑色素瘤非常罕见,胃肠道黑色素瘤也极为罕见。其中,食管黑色素瘤占所有恶性黑色素瘤的0.5%,据估计占所有食管肿瘤的0.1%至 0.2%。TP53在人类肿瘤中存在热点突变,是最易发生突变的抑癌基因,野生型P53可以调控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有研究表明TP53在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食管腺癌中突变频率超过90%,TP53突变与食管癌的生存相关。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esophagus,PMME)是食管癌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学类型,与食管癌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TP53突变在PMME中的突变情况及其对生存的影响鲜有报告,其特点与ESCC是否相似需要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大样本量的回顾性研究,对PMME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初步探讨,对PMME患者的生存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观察TP53在PMME/ESCC中的突变情况及与生存的关系。2 材料与方法2.1 研究对象本研究共纳入210例PMME患者,所有患者临床、病理及生存随访信息均来自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50万例食管癌/贲门癌信息数据库。其中,男性159例,平均诊断年龄58.4±9.0岁;女性51例,平均诊断年龄55.5±11.3岁。2.2 研究方法①回顾性分析210例PMME患者的临床信息,主要包括性别、诊断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病理信息(包括病理诊断、肿瘤部位、肿瘤长径、大体类型、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切缘)、免疫组化、确诊时间及生存随访。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患者生存的影响。②选取资料库中临床信息完整的15例PMME患者、33例ESCC患者组织样品进行靶向测序,对测序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比对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突变,记录突变类型。③采用IBM SPSS 25.0进行分析,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TP53突变在PMME、ESCC是否存在差异。检验水准α=0.05。3 结果3.1 PMME患者临床病理特征210例PMME患者中,男性159例(75.7%),女性51例(24.3%),男女比例为3.1:1;患者首次就诊主诉吞咽哽噎最多(176例,83.8%),吞咽疼痛5例(2.4%),腹部不适11例(5.2%),胸骨后不适16(7.6%),颈部肿物1例(0.5%),体检1例(0.5%);家族史阳性12例(21.4%),阴性44例(78.6%);肿瘤部位主要为胸下段(120例,57.1%),其次为胸中段(81例,38.6%),颈段和胸上段较少(9例,4.3%);在大体类型中,息肉型最多(55例,36.4%),髓质型最少(8例,5.3%),溃疡型、隆起型、腔内型、蕈伞型分别为16例(10.6%)、32例(21.2%)、13例(8.6%)、27例(17.9%)。3.2 PMME患者生存影响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肿瘤家族史、大体类型、淋巴结和切缘是患者生存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性别女性P=0.019,HR=0.216(0.060-0.780);肿瘤家族史阳性P=0.002,HR=5.675(1.904-16.910)。综上,男性、肿瘤家族史阳性是影响PMME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3.3 TP53在PMME、ESCC中突变差异分析15例PMME样品中2例发生TP53突变,突变频率为13.3%。2例均有明确位点,分别为rs1057520007、rs1042522。发生突变的2个SNP均为错义突变。建库成功的33例ESCC测序样品中,25例发生TP53突变,突变频率为75.6%,共检测到30个突变事件。在23个SNP改变中,错义突变69.6%(16/23),无义突变21.7%(5/23),剪接位点突变8.7%(2/23),7例缺失和插入均为移码突变。卡方检验用于评估TP53在PMME、ESCC中的突变情况,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卡方=16.319,P<0.001),TP53在ESCC中的突变频率高于PMME。3.4 TP53突变与PMME、ESCC临床病理特征关联分析PMME组TP53突变的2例均为年龄小于60岁的男性患者,TP53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关联。ESCC组男性发生TP53突变的频率为90.0%(17/21),女性TP53突变频率为66.7%(8/12),男女之间TP53突变率无差异(P=0.420)。年龄<60岁组TP53突变率100%(9/9),≥60岁组TP53突变率66.7%(16/24),两组之间TP53突变率无统计学意义(P=0.073)。肿瘤部位胸上、中、下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6)。淋巴结阴性组突变率66.7%(12/18),阳性组突变率86.7%(13/15),淋巴结转移阴阳性之间TP53突变频率无差异(P=0.242)。TP53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史、家族史、肿瘤部位、肿瘤长径、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无关。3.5 TP53突变与PMME、ESCC患者生存本组研究15例PMME患者均随访成功,TP53突变的2例患者生存期分别为0.6和0.7年,Kaplan-Meier分析显示两组之间生存无差异(P=0.194)。33例ESCC患者中,TP53突变组5年生存率为19.2%,未突变组5年生存率为60%,未突变组与突变组相比,有生存较好的趋势(P=0.090)。总体来看,TP53突变对PMME、ESCC患者生存无影响。4 结论①PMME极其罕见(0.08%,210/250,000),以男性为主(男:女=3.1:1);肿瘤好发于胸下段,胸中段次之,颈段和胸上段最少,最常见的症状为吞咽哽噎。②男性和肿瘤家族史阳性是影响PMME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③TP53突变频率在PMME中比在ESCC中低。TP53突变对PMME、ESCC患者的生存无明显影响。

赵丹[3](2020)在《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小肠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个部分,是人体消化、吸收和分泌的主要场所。由于食物通过小肠速度快,小肠分泌多种酶类及大量Ig A,且具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其黏膜上皮细胞更新快等特点,因此小肠恶性肿瘤比较少见,仅占所有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国外报道显示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逐年增长,1975年美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是1.1/10万人,而到2018年升至2.4/10万人,增加了118%。目前我国缺少小肠恶性肿瘤大规模的临床调查研究,部分单中心调查报道显示我国小肠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小肠恶性肿瘤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不突出,当肿瘤体积较大时才出现一些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且小肠解剖结构特殊,常规检查不能明确,故早期诊断困难。近年来随着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陆续开展,大大提高小肠恶性肿瘤的检出率。但临床中仍存在对小肠恶性肿瘤认识不深入、诊疗不及时等情况,时有误诊、漏诊发生。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类型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及体征、肿瘤部位、病理类型、诊断方法、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有益的指导。目的:通过分析小肠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提高对小肠恶性肿瘤的认识,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诊断为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病灶病理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病灶病理确诊。按有无原发病灶,分为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和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按照病理类型,分为小肠腺癌(Small bowel adenocarcinoma,SBA)组、小肠间质瘤(Small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SISTs)组、小肠神经内分泌肿瘤(Small intestinal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SI-NENs)组、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组、小肠黑色素瘤(Small intestine melanoma,SIM)组、小肠平滑肌肉瘤(Small intestine leiomyosarcoma,SIL)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学结果、肿瘤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案等的差异。结果:1.小肠恶性肿瘤临床特征(1)一般情况:小肠恶性肿瘤患者共15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66例,男:女=1.3:1,年龄3291岁,平均年龄(61.6±11.3)岁。(2)临床表现:以腹痛或腹部不适者最多见,消化道出血、肠梗阻、恶心呕吐、腹泻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次之,部分可出现发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少数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体征以黄疸者多见,其次为腹部包块、腹膜炎、贫血。(3)实验室检查: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中Hb下降者占比57.9%(88/152),CEA升高者占比19.9%(27/136),CA19-9升高者占比39.7%(54/136),便常规提示潜血阳性者占比50.0%(16/32)。(4)辅助检查:小肠X线钡剂造影、腹部彩超检出率分别占80.0%(12/15)、67.9%(19/28)。腹部CT、MRI检出率分别为88.0%(88/100)和95.8%(46/48),PET-CT检出率占100.0%(8/8),内镜检出率占96.3%(79/82)。(5)病变部位:以十二指肠多见,占62.5%(95/152),其次为空肠占17.8%(27/152),回肠13.8%(21/152),空回肠不明者占5.9%(9/152)。(6)病理类型:腺癌占66.4%(101/152),间质瘤占23.0%(35/152),淋巴瘤占3.3%(5/152),神经内分泌肿瘤占2.6%(4/152),鳞癌占2.6%(4/152),平滑肌肉瘤占0.7%(1/152),黑色素瘤占1.3%(2/152)。(7)治疗方案:小肠恶性肿瘤以单纯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案,占69.7%(106/152),部分患者行单纯化疗2.6%(4/152)、手术联合化疗占9.2%(14/152)、介入治疗7.9%(12/152)、对症支持治疗10.5%(16/152)。2.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临床特征比较(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132例,占86.8%,男:女=1.3:1,平均年龄61.1±11.2岁,小肠继发恶性肿瘤20例,占13.2%,男:女=1.5:1,平均年龄65.5±11.1岁。(2)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患者各临床表现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Hb下降者占100.0%(20/20)高于小肠原发恶性肿瘤51.5%(68/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组中病灶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66.7%(88/132),高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组的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各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两组中均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各治疗方案实施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中各病理类型间患者临床特征比较(1)SBA组86例,男:女=1.15:1,平均年龄62.5±10.8岁;SISTs组35例,男:女=1.7:1,平均年龄58.3±12.2岁;PSIL组5例,平均年龄60.0±9.3岁;SI-NENs组4例,平均年龄57.3±12.1岁;SIM、SIL各1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51岁和61岁。(2)SBA组中出现黄疸者占40.7%(35/86)、发热者占12.8%(11/86)高于SISTs组,出现消化道出血者占7.0%(6/86)、腹膜炎者占1.2%(1/86)、腹部包块者占2.3%(2/86)明显低于SIST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SBA组中病灶以位于十二指肠者最多,占88.4%(76/86),而SISTs组中病灶以位于空肠37.1%(13/35)及回肠28.6%(10/35)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BA组中CEA和CA19-9升高者比例分为20.5%(16/78)和61.0%(47/77),明显高于SIST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STs组中CT检出率100.0%(26/26)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辅助检查方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SISTs组中手术治疗者占比为100.0%(35/35)高于SB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小肠原发恶性肿瘤与小肠继发恶性肿瘤均以中老年多见,好发于男性。2、小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以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为主,部分类型可出现黄疸、消化道出血和腹部肿块。3、小肠恶性肿瘤主要位于十二指肠,而不同病理类型肿瘤好发部位不同。4、便潜血阳性、贫血患者除外胃、结肠疾病时,要注意小肠恶性肿瘤的可能。5、CT和MRI检查对不同病理类型小肠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PET-CT检查可准确发现小肠恶性肿瘤并能判断远处转移病灶,值得推广应用。6、胶囊内镜及小肠镜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超声内镜适用于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瘤的诊断,腹腔镜有助于发现影像学和内镜检查不能发现的小肠病变,且同时可进行手术治疗。7、小肠原发恶性肿瘤患者首选根治性手术治疗,辅以化疗或靶向治疗提高疗效,介入支架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梗阻性黄疸;小肠继发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姑息手术、对症及营养支持治疗。

张彤,刘辉,严艳[4](2016)在《中国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临床特点汇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中国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内镜及病理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对中国知网(CNKI)检索到的从1983年-2015年449例中国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患者结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2例病例的性别、年龄、部位、内镜特点、病理特点、治疗及转归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以直肠肛管最为多见,其次为食管。内镜表现:以隆起形或结节样多见,可伴有表面糜烂或污秽;质脆、触之易出血。肿瘤以大于2.0 cm多见,占82.81%,最大径平均大小(4.79±2.67)cm。颜色以褐色和黑色为主,其次为灰白色,部分呈彩色(如蓝色和暗红色等),颜色还可混合存在或呈无色。术前误诊率73.64%。患者1年内死亡率54.19%,其中生存期与大小及浸润深度呈负相关,肿瘤大小与转移、浸润深度呈正相关;生存期与转移及年龄等无关。结论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高度恶性,发现时常为晚期,多伴转移、易被误诊、预后极差,了解其临床表现、内镜、病理及免疫组化等是早期诊断的关键。

李黎波,李文敏,项蕾红,秦中平,王洛伟,林尽染,马英,罗荣城,黄正[5](2012)在《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文中指出光动力疗法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或称靶向性的药械联用技术。我国开展光动力疗法的临床研究和应用已有逾三十年的历史,收治了大量病种和病例。本文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disc),得到1980~2012年期间有关光动力疗法治疗肿瘤和非肿瘤疾病的临床文献六百余篇,通过对所报道的疾病类型、治疗病例数、光敏剂和光源、随访时间、疗效和安全性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以期全面和客观地分析和总结各类临床资料,了解我国光动力疗法在治疗肿瘤和非肿瘤疾病的历史和现状,探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医护人员提供一篇有指导意义的涉及各科疾病光动力疗法诊治应用情况的参考文献。

杨建毓,陈小丽,季峰[6](2012)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内镜下姑息切除一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预后评价内镜下姑息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内镜下姑息切除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一例并对其随访报道,结合国内近20年对该疾病的文献报道,对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治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较为罕见,主要见于中老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而易误诊,确诊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恶性程度极高,预后差,本例内镜下姑息切除能

张士法[7](2012)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皮肤及近于皮肤的黏膜处,恶性程度较高,食管原发的恶性黑色素瘤非常少见,临床症状类似于其他食管肿瘤,以吞咽梗阻感为主,确诊需排除继发的可能,依靠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 Malignant Melanoma of the Esophagus, PMME)多发于食管中下段,早期即可发生血道及淋巴道转移,预后比其他食管恶性肿瘤都要差。本文主要探讨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以便增加对食管黑色素瘤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例食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这3名患者都进行随访。结果:在3例PMME患者中,男2例,女1例,年龄平均为57岁(54-62);通过结合病史及病理检查,3例患者均为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病灶位于食管中下段(1例)、食管下段(2例)。原发性食管恶性肿瘤首发症状为吞咽梗阻感,内镜下为为灰黑色或灰白色隆起性肿物,3例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中,1例在手术结束后1年内死亡,1例在随访2年仍存活,1例为近期手术治疗,现随访6个月仍存活。结论:PMME发病率很低,临床症状与其他食管恶性肿瘤相比没有特殊性,多发生于食管中下段,恶性程度高,内镜下显示为突入食管腔内的息肉状隆起物,可有或无色素沉积。目前,手术切除治疗和局部淋巴清扫是消除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的主要途径。

郑中秋[8](2010)在《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文中指出目的:黑色素瘤好发于皮肤,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Gastrointestinal Melanoma,GIM)极为罕见,且多为转移性,临床症状类似于其他消化道肿瘤,容易误诊,确诊需借助病理和免疫组化检查。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PrimaryGastrointestinal Melanoma, PGIM)好发于食道和肛管,恶性程度高,较早发生血道及淋巴道转移,预后差。单靠病理很难鉴别原发性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需结合病史。本文旨在探讨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好发部位、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以求提高对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7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6例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率为100%(6/6)。结果:6例GIM患者中,男5例,女1例,平均年龄60岁(51~73岁);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5例,病灶分别位于食道(2例),肛管(2例),直肠(1例);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食道恶性黑色素瘤以进食哽咽感就诊,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因便血就诊,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因排便困难,大便变细就诊;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8年前有颈部皮肤黑色素瘤手术史,以腹痛症状就诊。内镜下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表现为色黑隆起型肿块,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表现为溃疡型肿块,色素沉着不明显,食管恶性黑色素瘤表现为隆起型色黑肿块,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表现为溃疡型肿块。2例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中,1例经手术治疗后随访2年仍存活,未手术者6个月内死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手术治疗后症状缓解,术后1年死亡;2例肛管恶性黑色素瘤患者,1例经手术治疗后随访2年仍存活,未手术者行生物化疗一次,6个月内死亡。胃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行姑息性胃切除后给予大剂量IFNα-2b治疗,随访1年仍存活。结论:GIM极为罕见,临床症状类似于其他消化道肿瘤;PGIM主要好发于食道和肛管,恶性程度高,内镜下表现为隆起型或溃疡型肿块,有或无色素沉着。手术切除及术后大剂量IFNα-2b治疗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的主要方法。

丁保国,孙玉鹗,周乃康,阎铭[9](2003)在《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总结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诊断及治疗效果。 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 2例和通过计算机检索得到的 37例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男女比例为 1.6∶ 1,平均年龄为 5 7.2岁 ,5 0岁以上占 84 .2 %。临床症状为吞咽不畅 (91.6 % )、进食胸骨后疼痛 (2 7.6 % )、反酸、乏力和消瘦。病变长径平均为 5 .7cm,其中心位于胸中段 15例 ,胸下段 2 1例。影像学检查表现为轮廓比较光滑规则的充盈缺损 (6 2 .9% )及局部食管扩张 (4 5 .7% ) ,内镜下多见腔内息肉样肿物 (75 % ) ,34例患者成功接受外科手术切除及消化道重建。诊断后中位数生存期仅为 11个月。 结论 手术可有效缓解食管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症状 ,但不能提高生存率。

魏雪静,张彦宁,徐瑞,岳冰,郑晓丹,柳玮华,陈光勇[10](2021)在《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melanoma, PGIM)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PGIM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采用qRT-PCR法检测BRAF基因突变情况,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PGIM中女性8例,男性6例;中位年龄59岁(年龄44~84岁);肿瘤位于食管7例,直肠肛管4例,胃2例,小肠1例。除4例术前得到确诊外,其余10例均被误诊。发生于食管者以进食哽咽感,发生于直肠肛管者多因腹痛便血、排便困难为首发临床表现。组织学表现为大部分呈实性巢状,部分呈假乳头结构,在57%(8/14)病变中可见移行的邻近上皮组织内黑色素细胞Pagetoid样累及。肿瘤细胞可呈四种类型:上皮样细胞为主型最多见,其次为梭形细胞型、横纹肌样细胞型以及小细胞型。免疫表型:HMB-45、Mart-1、vimentin、MUM1、S-100阳性,CD56部分阳性,14例均无BRAF V600E基因突变。随访3~48个月,11例死亡(平均生存期11个月),2例存活,1例失访。结论 PGIM好发于食管和直肠肛管,恶性程度高,病理特征多样,易被误诊,应结合临床资料、组织形态及免疫表型综合诊断。

二、内镜下切除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一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镜下切除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一例(论文提纲范文)

(1)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诊断
    1.1 相关基因
    1.2 临床表现
    1.3 影像学检查
    1.4 内镜检查
    1.5 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2 治疗
    2.1 手术治疗
    2.2 放化疗
    2.3 基因靶向治疗
    2.4 生物免疫治疗
3 小结

(2)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影响因素及TP53突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廇临床特征和生存影响因素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临床资料及组织样本的收集
        2.3 随访
        2.4 诊断及分类标准
        2.4.1 病理与免疫组化诊断标准
        2.4.2 年龄划分标准
        2.4.3 肿瘤长径划分标准
        2.4.4 肿瘤家族史阴阳性标准
        2.4.5 肿瘤部位划分标准
        2.4.6 TNM分期标准
        2.5 统计分析方法
    3 结果
        3.1 PMME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布
        3.2 PMME患者生存影响因素分析
        3.2.1 单因素分析
        3.2.2 Cox多因素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MME和ESCC中TP53基因突变差异对比及对生存的影响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主要实验仪器
        2.2.2 主要实验试剂及耗材
        2.3 靶向测序的主要实验步骤
        2.3.1 DNA的提取
        2.3.2 提取DNA的质量检测
        2.3.3 DNA文库建立
        2.3.4 文库质量检测
        2.3.5 上机测序
        2.4 评估测序质量
        2.4.1 测序原始数据
        2.4.2 测序原始数据的过滤
        2.4.3 测序错误率分布检查
        2.4.4 测序数据的质量分布
        2.5 参考序列的比对分析
        2.6 变异的检测结果
        2.6.1 SNP检测结果
        2.6.2 INDEL检测结果
        2.7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TP53在PMME、ESCC中突变差异分析
        3.2 TP53突变与PMME、ESCC临床病理特征关联分析
        3.3 TP53突变与PMME、ESCC患者生存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 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研究生期间参与发表的学术论文、科研项目及学术会议
致谢

(3)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一)前言
(二)资料与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五)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小肠恶性肿瘤诊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中国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临床特点汇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2 排除标准
    1.3 资料采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分析
        2.1.1 中国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情况
        2.1.2 文献内镜下情况
        2.1.3 文献术前诊断情况
        2.1.4 文献患者治疗情况
        2.1.5 肿瘤一般大小
    2.2 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患者的肿瘤大小、浸润深度、生存期和转移等相互关系
        2.2.1 消化道黑色素瘤肿瘤大小与浸润深度关系
        2.2.2 消化道黑色素瘤肿瘤大小与生存期关系
        2.2.3 消化道黑色素瘤肿瘤大小与转移关系
        2.2.4 消化道黑色素瘤生存期与肿瘤浸润深度关系
    2.3 典型病例
        2.3.1 直肠黑色素瘤
        2.3.2 食管黑色素瘤
3 讨论

(5)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理和技术
    一、光敏剂
    二、光源和光传输
    三、氧合作用
    四、剂量
临床应用
    一、皮肤肿瘤和癌前病变
    二、头颈部肿瘤
    三、脑部肿瘤
    四、肺部肿瘤
    五、消化系统肿瘤
    六、膀胱癌
    七、妇科肿瘤
    八、四肢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
    九、鲜红斑痣
    十、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
    十一、尖锐湿疣
    十二、痤疮
    十三、牙周病
    十四、消化道黏膜血管病变
结语和展望

(7)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一般资料
2. 临床表现
3. 手术情况及预后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6. 附图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次
正文
    前言
    1 一般资料
    2 临床表现
    3. 手术情况及预后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6. 附图
综述
个人简历

(9)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2例一般临床资料
    1.2 计算机检索病例方法
    1.3 37例临床资料
2 结 果
    2.1 临床及病理特征
    2.2 治疗
    2.3 远期疗效
3 讨 论

(10)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2.1 免疫组化
        1.2.2 qRT-PCR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2.2 病理特征
    2.3 免疫表型和qRT-PCR结果
    2.4 随访
3 讨论
    3.1 临床特点
    3.2 病理特征
    3.3 鉴别诊断
    3.4 治疗及预后

四、内镜下切除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一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 葛金童,徐克平. 医学综述, 2021(12)
  • [2]食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影响因素及TP53突变分析[D]. 韩文莉. 郑州大学, 2020(02)
  • [3]小肠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 赵丹.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4]中国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临床特点汇总分析[J]. 张彤,刘辉,严艳. 中国内镜杂志, 2016(09)
  • [5]光动力疗法在中国的应用与临床研究[J]. 李黎波,李文敏,项蕾红,秦中平,王洛伟,林尽染,马英,罗荣城,黄正.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2012(05)
  • [6]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内镜下姑息切除一例并文献复习[A]. 杨建毓,陈小丽,季峰. 2012年浙江省内科学年会论文集, 2012
  • [7]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3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 张士法. 山东大学, 2012(01)
  • [8]消化道恶性黑色素瘤6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D]. 郑中秋. 浙江大学, 2010(09)
  • [9]中国人原发性食管黑色素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J]. 丁保国,孙玉鹗,周乃康,阎铭.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03(03)
  • [10]原发性消化道黑色素瘤14例临床病理分析[J]. 魏雪静,张彦宁,徐瑞,岳冰,郑晓丹,柳玮华,陈光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21(06)

标签:;  ;  ;  ;  ;  

原发性食管恶性黑色素瘤内镜下切除一例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