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铝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贵州省铝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贵州省铝矿资源开发现状和发展态势(论文文献综述)

郑军[1](2020)在《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体育赛事资源是赛事举办的前提条件,它包含了满足赛事开展的所有要素及条件的总和。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体育赛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马拉松在国内掀起的跑马热潮可见一斑。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城市的喧嚣,亲近自然,感受自然。武陵山片区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域内山地户外赛事资源丰富,山地户外运动蓬勃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深入调查研究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现状,对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赛事资源进行分类,深入挖掘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优势,结合目前各区域已开展的赛事,从赛事开发内容、赛事类型、开发手段、资金投入、赛事成效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并以中国(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为例进行分析,探讨不足及经验启示,探索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利用及资源优化配置,提出了以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的建议与策略。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武陵山片区在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之中存在以下问题:1、各地区政府态度不同,资源开发程度不一;2、财政投入少,户外基础设施薄弱;3、缺乏长期品牌规划,影响力不足;4、产品开发能力弱,供需不平衡;5、山地运动经营管理人才缺乏;6、交通及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几个方面的问题。针对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的几点建议:1、各级政府明确发展规划,加强区域间合作;2、加大规划和建设力度,完善基础设施;3、协同区域资源发展,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4、结合民族特色资源,丰富赛事开发内容;5、明确赛事资源开发定位,合理规划赛事开发;6、校企联合模式,培养专业户外人才;7、加大乡村旅游与户外赛事资源开发融合力度。

乔子真[2](2020)在《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演变态势研究》文中指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其实也是自然资源不断消耗的历史,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自然资源供给出现短缺,生态环境被严重污染,可持续发展岌岌可危,因此,如何提高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以及效率,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产业集群的发展热潮和成功集群的示范效应,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通过培育资源型产业集群以求拉动资源产业的发展或实现地区经济的振兴,但实践效果不一。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进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必须以动态演化的眼光对其发展过程进行考察,从而使资源型产业集群成为资源型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之有效的产业形态。本文在分析矿产资源产业集群的概念以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就当前国内外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其次对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构成特征及耦合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在阐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因素的同时,就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构成特征和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耦合关系分别进行了分析,进而发现资源型产业集群具有高度的资源依赖性,具有更强的政府介入性,产业链具有极强的延展性,具有显着的生命周期性等。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对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集中度进行测评,总体上来看,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的聚集程度在波动性上升,在2007、2008两年聚集度最高。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时空分布与动态演变态势,文章从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聚集指数总体发展演变特征,不同区域资源型产业集群聚集指数动态演变态势,以及不同类型资源型产业集聚指数时空分布特征三个层面展开分析。文章最后在上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集群创新能力不足,存在多种风险,集群结构失衡等诸多问题。在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分别从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并完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科技开发与应用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冯斐[3](2020)在《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现代服务业中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部门,两者既具有内在差异,又具有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文化属性是旅游业更具魅力的产业属性,其文化比重及其价值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效用不断扩大,是一种必然的积极的产业发展趋势。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发布的信息,全世界旅游活动中约有37%涉及文化因素,文化旅游者以每年15%的幅度增长。“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蓬勃发展的旅游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文化事业繁荣拓展了传播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经历了40年起飞、赶超和跨越式发展,旅游业通过“涓滴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017年,我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旅游直接就业2825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8%1,可以说,旅游业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但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产业部门亟待通过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打造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增长新引擎。因此,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既是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向国际社会积极倡议“一带一路”愿景,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作为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在地理区位上横跨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覆盖全国21%的国土面积,GDP和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的40%,域内拥有以长江流域文化为载体,丰富多元、底蕴深厚的文旅资源。伴随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为主的文旅经济也从单一扩张转向融合发展,开始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然而,“实践之树常青,但理论却是灰色的”,相比于如火如荼的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实践,对于文旅融合产业的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尤其是将长江经济带作为研究区域,对其文旅融合产业的体系性研究仍然较为匮乏。因此,本研究以资源创新理论为基础,采用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特征分析—能力评价—区域差异—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对策建议”为研究框架,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1)通过详实的文献梳理与概念辨析,对文旅产业的资源系统和融合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阐释;(2)借助历史分析法与知识图谱可视化,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分析,对该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识别;(3)基于专家访谈与统计分析,构建了系统而全面的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4)并对长江经济带区域内部各要素维度的资源能级进行了有效评价,从而挖掘区域内的空间性与时间性特征;(5)基于时空特征,对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6)基于研究结果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的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通过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和系统地研究,本文研究发现:(1)我国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在资源端存在阶段性特征,包括2007年以前的项目带动阶段、2008至2010年的要素驱动阶段;2011至2013年的融合发展阶段以及2014年之后的创新驱动阶段;(2)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具有多层级结构,由基底层、中间层、潜力层三个层级以及条件性资源、主体性资源、发展性资源3大体系构成;(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能级的区域特征呈固化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下游区域“多极均衡发展”、中游地区的“两翼互补拉动”、上游地区的“四川单极突进”总体发展态势;在时间序列上呈现稳态提升趋势,尤其是2011年进入融合发展阶段以来,文旅融合资源总体水平快速增长。(4)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时变性特征明显,且投入冗余情况较严重,具体表现为:1)总体层面及三大区域都表现出阶梯上升状的资源利用效率特征;2)主体性资源系统中的文旅企业规模、文旅人资规模以及发展性系统维度中的文旅生态资源、区域创新资源的投入冗余率较高;3)从区域来看,与上游和下游相比,中游地区的投入冗余情况相对较好,各项投入要素的冗余水平基本平衡。(5)资源要素对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程度及作用方向不尽相同。其中,文旅市场规模HB与文旅生态资源ML对于区域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带动作用;相反,区域交通条件FCD、对外依存度FTD、文旅品质资源QRS对现阶段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则具有一定的消极阻碍作用。最后,提出了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协调发展5个方面的建议:(1)建立全域视角的要素协调平台,探索文旅融合产业新形象与新品牌;(2)注重区域资源开发与产品创新,促进文旅市场主体内新业态的形成;(3)协同旅游、经济与生态间关系,提升区域文旅产业耦合度与融合性;(4)正视沿线省区的空间差异特征,通过跨区合作实现优势资源的互补;(5)降低文旅融合过程的投入冗余,实现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高效发展。

方传棣[4](2019)在《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经济带是我国经济重心所在、活力所在,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区域之一,同时还是我国矿产资源供给区域之一。1949年以来,资源供应保障一直是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主基调,矿业产值及经济总量不断提高。然而,该区域长期过量的矿产开发导致生态退化和环境问题日益恶化。如何在环境约束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议题。现阶段,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已明确。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调研时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大国担当,而且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下,如何建构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如何促进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呈现何种趋势;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何种影响效应等,是需要展开系统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国内外关于资源-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定量分析的文献较为丰富,主要通过“耦合”模型对其进行模拟与评价。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第一,梳理和总结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的现状特征,应用VAR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相互作用程度,深入理解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的耦合关系。第二,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应用加权TOPSIS法评价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探索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的耦合关系。第三,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情景分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并进行分地区的协调水平及发展趋势分析与讨论。第四,通过空间计量模型估算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关联性,并探索矿产资源开发对区域协调发展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对矿产资源开发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大,而矿产资源开发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10个冲击期内矿产资源开发平均解释了经济发展5.98%的预测方差,经济发展解释了矿产资源开发79.05%的预测方差。表明近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逐步由资源导向型发展模式向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迈进。第二,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环境影响仍需高度重视,同时不同类型的环境影响具有差异性。计算得出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综合环境影响评价值为0.36,评价等级为较差。其中,上海市的评价值为1.00,评价等级为良好;安徽省的评价值为0.47,评价等级为一般;江苏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评价值分别为0.39、0.35、0.37、0.24、0.38、0.35,评价等级为较差;湖南省、贵州省、云南省评价值分别为0.15、0.15、0.11,评价等级为极差。第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对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大保护”情景下,与经济优先情景相比2016年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与之相似,2017年高出0.02,约高3.38%;预测到2025年较2018年增长0.04,涨幅6.34%,年均涨幅0.93%,较2025年经济优先情景高出0.06,约高9.82%。第四,矿产资源开发对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通过空间面板数据模型估计得出矿产资源的利用水平、收益水平和集约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别上升0.112%、0.149%、0.022%,产量水平每上升1%,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下降0.113%。据此提出政策建议:优化空间结构,减少布局性风险;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实行限采区限采制度,高污染和保护性矿种限量开采;推进矿山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加快绿色矿山建设;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张莞[5](2019)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也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作为影响民生的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正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优质发展阶段,品质化和个性化成为发展重点,必然要求创新旅游发展动力,优化旅游产业结构,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发展和提档升级。实施全域旅游正是转变旅游发展方式、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产业融合则是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和重要途径。如今文旅融合大势所趋,已经从国家和地方层面得到体现。5·12汶川地震对于羌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灾难,影响深远。灾后重建后的羌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迈入了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迎来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作为支柱产业的旅游业的规模虽有所扩大,但却显现出增长缓慢、产业层次较低、发展后劲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旅游产业融合现象虽出现较早,但存在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深度不够、产品特色不鲜明、融合效应不显着等问题,迫切需要旅游业进一步寻求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因此加强旅游内涵和服务品质建设,加快推进和深化提升跨领域的产业融合和联动发展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从阐述产业融合的理论基础出发,探讨了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机制及形态,并且分析了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和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羌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现状、旅游产业融合基础、融合形态、内在机理和动力机制,以及利用系统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由此搭建了一套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从县域、村镇和景区层面对羌族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现状进行了个案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县域层面,采取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了羌区四县——汶川县、理县、茂县和北川县的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关联程度,结合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对四县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和水平进行了整体评价;在村镇和景区层面,对应五个田野调查点不同的融合形态,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茂县坪头羌寨、理县桃坪羌寨和北川县石椅羌寨进行了农文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汶川县水磨古镇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对茂县中国古羌城分别进行了文商旅融合程度和文体旅融合程度的评价。同时,本文构建了羌族地区农文旅融合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羌区四县分别进行了2013年至2023年的农文旅融合系统和文商旅融合系统的动态仿真模拟分析,以预测未来的总体发展趋势。本文的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第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体现出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效益初步显现;第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三种主要形态为农文旅、文商旅和文体旅,其中农文旅和文商旅最为广泛,文商旅融合发展态势和融合效应优于农文旅融合;第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进程缓慢,融合形态较为单一,融合程度不够深入,旅游业与三次产业的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和低浅表层次,融合规模较小,融合效应较为有限,综合效益尚不显着;第五,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建设成熟;第六,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不均衡,融合的广度、深度、速度和程度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融合主体的组织障碍、融合客体的创新障碍、政府部门的体制障碍、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等等。针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县域、村镇和景区两个层面提出了优化路径,从政府、企业、村委会和居民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通过探索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的业态创新和融合发展,以及产业融合的融合路径和发展方向,能够对羌族地区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全域旅游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形成有益的参考。

刘丽颖[6](2018)在《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动态评价及仿真模拟研究》文中提出开展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研究对区域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典型喀斯特地区贵州省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进行动态评价、仿真模拟及系统调控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廓清了水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以独特的视角展开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度量。水资源安全指在一定区域内以人类为主体影响下,水资源系统不受或者少受外界的威胁与破坏,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系统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人与水相互依存、共生的良性互动局面。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研究需要考虑人类行为的主导作用,特别是水利工程对水资源的调节、补充和增强作用,还应该考虑喀斯特地区环境脆弱性带来的影响。基于理论的分析,以独特的视角展开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度量,突出了包括水资源保护目标(水资源质与量的度量)、区域特征(工程性缺水的度量)、影响因素(脆弱性的度量)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承载力的度量)四个方面的度量。把水量水质联合评价、气候的变化和环境脆弱性贯穿于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研究。(2)基于MIV-BP模型实现评价指标客观筛选,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独立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和度量出发,建立了包含水质、水量、工程性缺水、水资源脆弱性与水资源承载力五个子系统的42个指标的初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MIV-BP模型实现对评价指标的客观筛选,构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独立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对MIV值大小的讨论,进一步分析了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驱动因素和阻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影响趋势。结果表明:1)从主要影响指标来看,工程性缺水子系统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最大,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和水资源脆弱性子系统的影响次之,水质子系统和水量子系统的影响最弱;2)在各阻碍指标中,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和大中水库蓄水率对水资源安全影响程度越来越显着,岩溶灾害发生次数的影响程度呈现波动中逐年增强的趋势;3)在各驱动指标中,农田灌溉设施满足率、万元工业产值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农业灌溉单位面积用水量、水旱灾害损失占GDP比重、水土流失面积比率和大中水库密度这七个指标对水资源安全影响程度逐年增强。(3)构建了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进行时间和空间的动态评价,探明其时间演变规律和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从时间演变来看,2001—2015年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总体呈上升趋势。截至2015年,水资源承载力子系统安全性最高,而水量子系统安全性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同一时期不同州市的水资源安全利用有明显的差异,黔南一直是全省最为薄弱的地区。贵阳地区改善最为明显,变化幅度最小的是安顺;对降雨量变化最为敏感的地区是遵义、毕节、六盘水和黔西南,表明贵州省西部区域的气象干旱比东部区域偏重;从水资源安全的胁迫机理来看,破解喀斯特地区工程性缺水困局是确保喀斯特水资源安全的关键。水资源承载力和脆弱性子系统的改善能使研究区水资源安全得到较好的缓解。影响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而单一的水量子系统在各子系统的耦合作用下对水资源总体安全的影响较为有限。(4)构建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对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可以比较准确地预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变化趋势,为有着随机性和不确定性的水资源系统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从总体演变趋势来看,若延续现有政策和思路,贵州省的水资源安全总体将呈上升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其中,2016—2020年将为临界安全等级,但水资源安全状态将会略有下降。在2021—2025年,贵州省水资源安全将有一个小幅的上升时期,能达到较安全状态。在总体上,若不发生大的变故,贵州省不会出现极严重的水资源安全问题。(5)在研究区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形势下,设置了水资源消费控制、脆弱性保护、水利工程驱动和气候变化影响4个情景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对喀斯特地区的水资源脆弱性进行保护将是实现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最好的方式之一;在水利工程驱动和水资源消费控制下,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向良性方向发展;干旱模拟情景显示水资源安全将显着下降。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调控应该以发展和生态为两条底线,从产业、水源、保障、时空和管理5个方面建立水资源安全综合调控的框架体系,并提出结构性调控、资源性调控、区域协调发展、资源保护和脆弱性保护五种调控模式以及具体的调控措施和策略。

李欣丽[7](2017)在《铁路与贵阳城市之勃兴研究》文中指出“蜀道难,黔道更比蜀道难”,地处西南偏隅的贵阳,由于复杂的地理条件,关山阻隔,交通运输艰难曲折,亦导致“山中之城”的贵阳发展步履维艰。不可否认,“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深深烙印于人们脑海,成为贵阳擦拭不去的历史标签。1958年首条铁路—黔桂线的建成通车,贵阳告别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三线建设的助推,贵阳成为由黔桂、川黔、贵昆、湘黔四条铁路干线组成的铁十字的交汇中心,城市建设逐步发展。20世纪80、90年代,贵昆、川黔、湘黔铁路干线实现电气化改造,运输能力大为提升,特别是迈入新世纪,贵广、沪昆高铁的开通和以“八纵八横”主通道为骨架的快速铁路交通圈的构建,贵阳日益成为全国综合铁路枢纽。便捷的铁路运输,使得贵阳山门打开,货畅其流,工矿业和农业蓬勃兴起,与此同时,人口集聚激增,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开始实现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辐射及战略地位显着提升,其自然生态美景及多彩民族风情,不断呈现于世人面前,作为“中国避暑之都”的贵阳,旅游业方兴未艾。铁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相辅相成,共荣共存,贵阳铁路交通圈的不断完善,彻底转变了贵阳发展轨迹,其经济社会封闭发展的格局被打破,成为西南区域的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愈亦显着。贵阳这座闭塞的内陆城市,终于开启了自己的崛起之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式发展。

蔡伟,胡馨木[8](2013)在《贵州铝工业跨越发展的思考》文中研究表明对具有丰富铝矿资源储量的贵州而言,做大做强铝工业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但是受交通、资金、科技、人力资源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我省的铝工业还主要以以氧化铝和电解铝等铝资源粗加工产品为主,铝精深加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因此,本文从贵州铝工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加快贵州铝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提出加快贵州铝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秦文展[9](2011)在《露天铝土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资源、环境和人口问题的突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也逐渐成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露天开采直接大量吞没良田和绿地,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导致废弃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小甚至消失。在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露天采矿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尤为严重。论文以平果铝矿资助项目(GX2008CACC02)研究成果为背景,在大量的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物多样性、生物学、生态恢复、土地复垦、水文学、系统工程、模糊数学等学科理论,借助Matlab7.0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从喀斯特露天矿生态复垦立地类型划分入手,首先阐述露天矿生态重建中土壤质量变化,然后从物种、植物群落、景观三个层面对平果铝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最后对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健康进行综合评价。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喀斯特露天矿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经验总结,结合生态重建理论和现有研究成果,阐述喀斯特露天矿生态重建技术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喀斯特露天矿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为土地整理、土地改良、供排水和蓄水、边坡防护、边坡治理等技术;提出喀斯特露天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措施主要有基于矿山生命周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一系列的管理措施。(2)立地类型是植被立地分类系统中的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结合坡向、坡度和土壤(母质)等立地类型划分因子,提出喀斯特露天矿的立地类型可以分为5类,即赤泥阳坡缓坡、矿泥阳坡缓坡、灰渣场阳坡缓坡、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和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3)土壤质量状况关乎生态系统界面内是否能够维持生产和生物多样性向良性发展,论文利用Fuzzy综合评价法,分析高效复垦示范区的土壤质量,不同高效复垦示范区土壤质量为经济作物>甘蔗>木薯>蔬菜>桉树。通过土壤质量指标的测算,在不同立地类型中,土壤质量为赤泥阳坡缓坡>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矿泥阳坡缓坡>灰渣场阳坡缓坡>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4)生物多样性研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受时间、技术和设备等条件的制约,相关数据难以采集,论文在研究喀斯特露天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时,仅涉及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三个层面。在研究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时,也仅以植物多样性状况作为研究重点,而对遗传、动物和微生物多样性未做研究。(5)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矿区物种多样性综合评价要考虑到很多因素,论文主要从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位、种间联结和演替种组等几个方面分析。利用Gleason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等几个指标计算植物物种多样性。通过Levins生态位宽度、Pianka生态位重叠等指数的计算分析研究植物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运用种对间关联x2值并结合物种特性,对不同恢复演替系列中的衰退种、过渡种和进展种进行划分。(6)植物群落的分类与排序是认识一定区域内植被的重要手段是进行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的基础,而群落多样性又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研究的核心内容。论文根据TWINSPAN对平果铝矿生态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进行划分,利用重要值公式计算不同物种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分析植物群落物种分科特征和生活型结构,通过群落相似性系数和群落β多样性的计算,分析植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7)论文利用景观多样性的测度方法分析景观多样性,并对景观动态状况进行模拟和预测。露天铝土矿处于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土地仍然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复垦后土地利用结构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论文利用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结构现状。(8)矿区生态系统是由社会、经济、生态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矿区的社会和经济状况对生物多样性是否能够得以充分保护和生态系统是否能够向良性方向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论文通过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分别利用Fuzzy综合评价法、Daniel趋势函数值和分维理论对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最后对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作出诊断,为矿区生态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廖莉萍,王秋菊,刘凌云,陈启飞[10](2010)在《贵州省矿产资源接替区选区及综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通过系统对贵州省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资料的收集分析,特别是充分利用近年来国土资源大调查矿产资源评价项目取得的成果,开展了贵州非煤重要矿产资源接替选区及综合评价研究,初步筛选了8个勘查开发接替选区及5个开发接替选区;并对接替选区开展了矿产资源潜力、潜在经济价值及开发技术、环境影响等因素综合评价分析,对开展贵州省矿产资源接替选区研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进一步贵州开展矿产资源接替选区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二、贵州省铝矿资源开发现状和发展态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贵州省铝矿资源开发现状和发展态势(论文提纲范文)

(1)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1.1 山地户外运动发展迅速
        1.1.2 国家及区域政策的大力扶持
        1.1.3 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得天独厚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有关户外运动的研究
        1.3.2 国外对体育赛事资源的研究
        1.3.3 有关山地户外运动的研究
        1.3.4 体育赛事资源的研究述评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分类与开发现状
    2.1 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分类
    2.2 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现状
        2.2.1 武陵山片区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目标
        2.2.2 武陵山片区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内容
        2.2.3 武陵山片区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手段
        2.2.4 武陵山片区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经费投入
        2.2.5 武陵山片区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制度保障
        2.2.6 武陵山片区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成效
第3章 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制约因素
    3.1 各地区政府态度不同,资源开发程度不一
    3.2 招商力度不足,户外赛事基础设施薄弱
    3.3 赛事缺乏长期品牌规划,影响力不足
    3.4 赛事产品开发能力弱,供需不平衡
    3.5 山地户外赛事相关人才缺乏
    3.6 交通落后,赛事服务基础设施不完善
第4章 个案分析-以中国(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为例
    4.1 中国(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概况
    4.2 中国(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的不足
        4.2.1 缺乏长期的赛事品牌规划
        4.2.2 赛事市场化运作程度低
        4.2.3 赛事的宣传渠道狭隘
        4.2.4 市场开发专业人才缺乏
    4.3 中国(重庆·武隆)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启示
        4.3.1 赛事开发内容
        4.3.2 赛事组织构架
        4.3.3 赛事线路选择
第5章 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对策
    5.1 各级政府明确发展规划,加强区域间合作
    5.2 加大规划和建设力度,完善赛事基础设施
    5.3 协同区域资源发展,提升赛事品牌影响力
    5.4 结合民族特色资源,丰富赛事开发内容
    5.5 明确赛事资源开发定位,合理规划赛事开发
    5.6 校企联合模式,培养专业户外人才
    5.7 加大乡村旅游与户外赛事资源开发融合力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赛事公司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B 相关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C 政府人员访谈提纲

(2)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演变态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思路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3 论文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2.1 基本概念及理论基础
        2.1.1 基本概念
        2.1.2 理论基础
    2.2 主要研究方法与模型
        2.2.1 产业集群地理集中指数(EG指数)分析方法和模型
        2.2.2 产业集群集中指数时空分布及发展演变Kernel分析方法
    2.3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章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构成特征及耦合关系研究
    3.1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构成特征分析
        3.1.1 资源型产业集群具有高度的资源依赖性
        3.1.2 资源型产业集群具有更强的政府介入性
        3.1.3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具有极强的延展性
        3.1.4 资源型产业集群具有显着的生命周期性
    3.2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耦合关系研究
        3.2.1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内外部经济效应耦合关系分析
        3.2.2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循环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3.2.3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的优化效应、创新效应和稳定性效应耦合关系分析
        3.2.4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促进地区经济增长的耦合关系分析
第四章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集中度的分析与测评
    4.1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4.2 基础数据选取与整理
    4.3 产业集群空间聚集度的测度
    4.4 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时空分布与动态演变态势分析
    5.1 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聚集指数总体发展演变特征
    5.2 不同区域资源型产业集群聚集指数动态演变态势研究
        5.2.1 东部地区矿产型产业集群时空分别与动态演变态势分析
        5.2.2 中部地区矿产型产业集群时空分别与动态演变态势分析
        5.2.3 西部地区矿产型产业集群时空分别与动态演变态势分析
    5.3 不同类型资源型产业集聚指数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第六章 我国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6.1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6.1.1 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6.1.2 集群创新能力不足
        6.1.3 存在多种风险
        6.1.4 集群结构失衡
    6.2 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6.2.1 可持续发展的资金短缺
        6.2.2 思想观念束缚
        6.2.3 行政体制阻碍
    6.3 提升矿产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6.3.1 建立和完善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
        6.3.2 建立并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3.3 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科技开发与应用
        6.3.4 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综合体系
        6.3.5 适度控制集群发展规模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展望
    7.2 研究结论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创新之处
        一、研究视角创新
        二、研究思路创新
        三、研究内容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一、产业融合相关研究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概念研究
        三、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模式研究
        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机制研究
        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量化研究
        六、区域层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实证研究
        七、长江经济带文化及旅游相关研究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研究的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方法
        二、数据来源
        三、长江经济带相关研究趋势
        四、文旅融合产业相关研究趋势
    第三节 研究评述与启示
        一、现有研究的进展与评述
        二、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新资源理论
        三、资源基础理论
        四、发生学理论
        五、嵌入式理论
        六、区域增长极理论
    第二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
        一、概念界定
        二、文旅融合产业主体类型及动力机制
        三、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定义及属性
        四、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的特征
    第三节 文旅融合产业资源体系理论分析框架
        一、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分析框架搭建依据
        二、基于资源系统视角的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分析框架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特征分析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发展脉络及历史变迁
        一、总体发展脉络
        二、发展历史变迁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现状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旅游产业及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开发现状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演化特征
        一、空间功能演化特征
        二、区域政策演化特征
        三、文旅资源演化特征
    第四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特征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特征分析
        二、基于资源要素维度的长江经济带文旅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第一节 指标体系构建的内涵依据
        一、研究设计与技术路径
        二、现有研究中文旅融合产业评价体系的描述性统计
        三、基于扎根理论对现有文献指标的三阶段编码分析
    第二节 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维度分析
        二、“嵌入式”区域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要素系统结构
        三、评价体系的建立原则
    第三节 指标选择和评价赋权
        一、指标甄别与筛选
        二、指标评价模型
        三、指标赋权处理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综合评价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水平评价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二、长江经济带各发展阶段资源水平评价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整体水平评价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的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一、资源要素维度的耦合机理分析
        二、数据来源和处理
        三、评价模型和计算方法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耦合协调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各子系统发展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要素耦合协调度的时空特征分析
        三、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系统要素耦合协调度的类型分析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第一节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二、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测度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效率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发展效率分析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投入冗余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三大区域投入冗余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各省市投入冗余分析
第八章 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第一节 计量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一、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分析
        二、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第二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长江经济带总体层面的实证结果分析
        二、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三大区域实证结果分析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4)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2 矿产资源开发-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3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进展
        1.2.4 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研究现状
        1.2.5 存在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1.6 论文工作量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理论基础与定量分析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耦合
        2.1.2 协调和协调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矿产资源经济理论
        2.2.2 环境经济与环境影响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2.2.5 系统科学理论
    2.3 定量分析方法
        2.3.1 向量自回归分析方法
        2.3.2 耦合协调度分析方法
        2.3.3 空间自回归与空间误差分析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研究
    3.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与矿业发展
        3.1.1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分布特征
        3.1.2 长江经济带矿业发展特征
    3.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3.2.1 向量自回归模型构建
        3.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3 向量自回归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研究
    4.1 长江经济带环境现状与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1.1 长江经济带总体环境现状
        4.1.2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分布
    4.2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影响识别
    4.3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耦合关系分析
        4.3.1 空间占用影响
        4.3.2 污染排放影响
        4.3.3 土壤环境影响
        4.3.4 地质环境影响
        4.3.5 综合环境影响及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保护战略下长江经济带矿产-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研究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5.1.1 耦合协调度测算
        5.1.2 耦合协调度预测
    5.2 情景设置
    5.3 指标体系与数据处理
        5.3.1 指标体系
        5.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5.4 耦合协调度分析
        5.4.1 综合评价指数分析
        5.4.2 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5.5 耦合协调度预测及情景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与协调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6.1 空间相关性分析
        6.1.1 空间权重矩阵设定
        6.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1.3 空间自相关性检验
    6.2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2.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6.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3 空间溢出效应结果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政策建议
    7.1 优化空间结构
    7.2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7.3 推动矿业城市资源产业转型升级
    7.4 严格实行限采制度
    7.5 推进矿山清洁化和集约化发展
    7.6 建立流域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机制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江经济带矿区环境现状汇总表
附录2 长江经济带矿区与禁止开发区重叠情况汇总表
附录3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经济指标数据
附录4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环境指标数据
附录5 2006-2017年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指标数据

(5)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述评
        (一) 国外研究进展
        (二) 国内研究进展
        (三)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价
    三、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视角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四、田野调查选点说明
        (一) 羌区四县
        (二) 羌族村寨
        (三) 旅游景区
    五、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重点
        (三) 研究难点
    六、创新点与不足
        (一) 创新点
        (二) 不足之处
第一章 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机制及形态
    第一节 理论基础
        一、产业融合理论
        二、产业链理论
        三、系统动力学理论
        四、全域旅游发展观
    第二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一、旅游产业的内涵与外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
    第三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机制及动力机制
        二、旅游产业融合的系统结构
        三、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第四节 旅游产业融合的形态
        一、旅游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
        二、旅游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
        三、旅游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融合
    第五节 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二、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主要形态
        三、民族地区的旅游产业综合性融合
        四、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典型案例
        五、民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普遍问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形态及机制
    第一节 羌族地区基本情况
        一、羌族与羌族地区
        二、自然地理状况
        三、历史文化状况
        四、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旅游资源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三、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基础
        一、产业发展水平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灾后重建
        四、资源条件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形态
        一、羌族地区的农文旅融合
        二、羌族地区的文商旅融合
        三、羌族地区的文体旅融合
    第五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内在机理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主体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客体
        三、政府部门在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中的作用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第六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结构分析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动力机制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系统的制约因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评价体系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一、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二、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二、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四、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一、农文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二、文商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三、文体旅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赋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预测分析
    第一节 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汶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汶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二节 理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理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理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理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三节 茂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茂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茂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第四节 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整体评价
        一、北川县旅游业发展情况
        二、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现状
        三、北川县旅游产业融合评价
    第五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预测分析
        一、农文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二、文商旅融合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三、动态仿真模拟分析
    第六节 羌区四县旅游产业融合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一、整体评价
        二、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羌族地区村镇与景区旅游产业融合评价与个案研究
    第一节 茂县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坪头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坪头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二节 理县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桃坪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桃坪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三节 北川县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石椅羌寨基本情况
        二、农文旅融合现状
        三、农文旅融合评价
        四、石椅羌寨农文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四节 汶川县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水磨古镇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融合评价
        四、水磨古镇文商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五节 茂县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评价与个案分析
        一、中国古羌城基本情况
        二、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现状
        三、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评价
        四、中国古羌城文商旅和文体旅融合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第六节 五个田野调查点的对比分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基础的对比分析
        二、旅游产业融合形态的对比分析
        三、旅游产业融合路径的对比分析
        四、旅游产业融合水平和效应的对比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第一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探析
        一、旅游产业融合形态单一
        二、旅游产业融合深度不够
        三、旅游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四、旅游产业融合效应不足
        五、旅游产业融合的配套支撑和公共服务不成熟
        六、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区域水平不协调
    第二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原生动力不足—产业基础较为薄弱
        二、拉力不足—市场机制发育欠成熟
        三、推力不足—区域经济发展整体滞后
        四、阻力重重—融合主体、融合客体和政府部门的障碍因素
        五、斥力较大—区位交通不便的先天劣势和自然灾害的突发障碍
    第三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思考
        一、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优化目标
        二、羌族地区县域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三、羌族地区村镇和景区旅游产业融合的优化路径
    第四节 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政府方面
        二、企业方面
        三、村委会方面
        四、居民方面
    本章小结
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一、羌族地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二、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取得的成效
        三、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特点
        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五、进一步优化和推进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的思考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项目

(6)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动态评价及仿真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动态
        1.2.1 水资源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水资源安全预测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研究进展
        1.2.4 水资源安全研究发展动态趋势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水资源安全理论研究
    2.1 水资源安全定义及内涵分析
        2.1.1 水资源安全概念演进
        2.1.2 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分析
        2.1.3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内涵分析
    2.2 水资源安全的度量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诊断分析
    3.1 喀斯特地区研究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环境概况
        3.1.3 环境功能区划
    3.2 数据来源
    3.3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诊断方法
        3.3.1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影响因素
        3.3.2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诊断方法
    3.4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诊断分析
        3.4.1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影响因子的选取
        3.4.2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系统变化的诊断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影响因素分析
    4.1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初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初级评价指标选择
        4.1.2 MIV-BP模型构建
        4.1.3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指标MIV-BP模型计算结果
    4.2 基于MIV-BP模型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4.2.1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4.2.2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阻碍影响因素
        4.2.3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的驱动影响因素
        4.2.4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影响因素动态变化分析
    4.3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4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等级划分及指标阈值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动态评价研究
    5.1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时间序列评价
        5.1.1 GA-BP模型构建
        5.1.2 时间序列评价结果
        5.1.3 时间演变规律分析
    5.2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空间分异评价
        5.2.1 模型构建
        5.2.2 空间分异评价结果
        5.2.3 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5.3 水资源安全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5.4 水资源安全胁迫机理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仿真模拟研究
    6.1 预测方法
    6.2 基于深度学习的预测模型构建
    6.3 深度学习的水资源安全时间预测
        6.3.1 深度学习的指标预测结果及分析
        6.3.2 深度学习的水资源安全总体预测结果及分析
        6.3.3 深度学习的子系统预测结果及分析
    6.4 情景模拟
        6.4.1 情景假设
        6.4.2 参数设置
        6.4.3 基于情景分析的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演变趋势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调控研究
    7.1 调控目标
    7.2 调控模式
        7.2.1 总体调控模式
        7.2.2 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调控方案灰色综合评判模型
        7.2.3 典型区域调控
    7.3 调控措施和策略
        7.3.1 提高水利保障能力,破解工程性缺水困局
        7.3.2 开发供水新途径,加强非常规水源利用
        7.3.3 稳定水资源数量和质量
        7.3.4 改变传统的用水方式,提高节水水平
        7.3.5 调整产业结构,确保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7.3.6 用水需求与水资源时空分布的协调调控
        7.3.7 根据喀斯特地貌特点,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和创新
        8.1.1 研究结论
        8.1.2 主要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在学期间参研的科研项目

(7)铁路与贵阳城市之勃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贵阳铁路修建缘起
    (一)铁路修筑前的贵阳基本市情
    (二)铁路修筑之诉求
二、贵阳铁路的修筑
    (一)贵阳首条铁路—黔桂线
    (二)三线建设形成的“铁十字”
    (三)八、九十年代的电气化改造
    (四)西部大开发迈进高铁时代
三、铁路与贵阳的货运
    (一)贵阳铁路运输概况
        1.计划经济主导下的铁路运输
        2.经济政策调整下的铁路运输
        3.发展与挑战并存
    (二)铁路对工矿产品的运输
        1.铁路开通前的矿产资源开发
        2.铁路对工矿业的刺激
    (三)铁路对农产品的运输
        1.铁路生命线的补给
        2.铁路对贵阳农业发展的促进
四、铁路与贵阳城市化
    (一)铁路与贵阳客运量
        1.铁路开通以来贵阳客运量概述
        2.铁路客运量与贵阳城市的发展
    (二)铁路与贵阳城市人口
        1.贵阳城市人口的变化
        2.人口与贵阳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铁路与贵阳城市区域
        1.铁路通达前贵阳城市区域
        2.铁路与贵阳城市区域的拓展
五、铁路与贵阳城市区位优势及旅游业发展
    (一)铁路与贵阳区位优势
        1.贵阳自然地理概况
        2.铁路建设与贵阳区位优势的凸显
    (二)铁路与贵阳旅游业
        1.贵阳旅游概况
        2.铁路与贵阳旅游业的腾飞
        3.打造贵阳旅游品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8)贵州铝工业跨越发展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贵州铝工业发展状况
二、贵州铝工业跨越发展的环境分析
三、贵州铝工业跨越发展的战略对策建议
    (一) 延伸产业链、拓宽产业幅
    (二) 优化铝矿资源发展方式
    (三) 加快铝工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

(9)露天铝土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生物多样性概述
        1.1.2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1.1.3 露天开采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矿山生态重建理论与技术
    2.1 生态重建的理论依据
        2.1.1 生态主导因子原理
        2.1.2 时空分布的生态原理
        2.1.3 干扰理论与人工诱导恢复
    2.2 生物多样性理论基础
        2.2.1 生态位和多样性原理
        2.2.2 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2.2.3 物种多样性的科学定义及本质
        2.2.4 生态系统多样性分类及测量方法
        2.2.5 景观多样性基本原理与理论基础
    2.3 露天矿生态重建技术
        2.3.1 土地整理技术
        2.3.2 土地整治程序
        2.3.3 土壤改良技术
        2.3.4 供排水系统
        2.3.5 蓄水工程技术
        2.3.6 采区边坡防护技术
        2.3.7 边坡植被恢复重建技术
    2.4 露天矿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2.4.1 开拓和采准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
        2.4.2 采矿运营阶段生物多样性保护
        2.4.3 矿山闭矿阶段的生物多样性保护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喀斯特露天矿生态复垦立地类型
    3.1 矿山复垦场的立地条件与土壤资源
    3.2 露天矿采空区复垦土地的利用分类
    3.3 喀斯特露天矿坡地立地类型划分
        3.3.1 立地分类的原则
        3.3.2 立地类型划分的影响因子
        3.3.3 喀斯特露天矿坡地立地类型划分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露天矿生态重建中土壤质量变化研究
    4.1 露天矿复垦示范区土壤质量评价
        4.1.1 样品的采集和测试方法
        4.1.2 测试数据的统计
        4.1.3 土壤质量的评价
    4.2 露天矿重建坡地土壤质量变化分析
        4.2.1 赤泥阳坡缓坡土壤质量变化
        4.2.2 矿泥阳坡缓坡土壤质量变化
        4.2.3 灰渣场阳坡缓坡土壤质量变化
        4.2.4 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土壤质量变化
        4.2.5 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土壤质量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露天矿不同立地类型物种多样性研究
    5.1 原始数据的获取
    5.2 矿区物种多样性综合评价模型
        5.2.1 物种多样性计算方法
        5.2.2 生态位的测度
        5.2.3 种间联结的测度方法
        5.2.4 恢复重建演替种组的划分方法
    5.3 赤泥阳坡缓坡重建坡地物种多样性
        5.3.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5.3.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5.3.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5.4 矿泥阳坡缓坡物种多样性
        5.4.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5.4.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5.4.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5.5 灰渣场阳坡缓坡物种多样性
        5.5.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5.5.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5.5.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5.6 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物种多样性
        5.6.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5.6.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5.6.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5.7 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物种多样性
        5.7.1 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
        5.7.2 植物α-多样性变化特征
        5.7.3 植物种群生态位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露天矿不同立地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6.1 植物群落多样性测度方法
        6.1.1 重要值计算方法Ⅳ
        6.1.2 群落数量分类和排序方法
        6.1.3 β多样性测度方法
    6.2 露天矿重建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数量分类
        6.2.1 样方的划分
        6.2.2 植物群落类型的划分
    6.3 赤泥阳坡缓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6.3.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6.3.2 β-多样性性变化特征
    6.4 矿泥阳坡缓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6.4.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6.4.2 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变化特征
    6.5 灰渣场阳坡缓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6.5.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6.5.2 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变化特征
    6.6 土石混合体阳坡缓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6.6.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6.6.2 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变化特征
    6.7 裸岩及其风化物阳坡陡坡植物群落多样性
        6.7.1 植物群落物种变化分析
        6.7.2 植物群落β多样性变化特征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露天矿生态重建中景观多样性研究
    7.1 景观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7.1.1 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7.1.2 景观多样性指数
        7.1.3 景观动态模拟预测模型
    7.2 露天矿生态重建中景观多样性动态分析
        7.2.1 景观斑块多样性动态分析
        7.2.2 景观类型多样性动态分析
        7.2.3 景观格局多样性动态分析
    7.3 露天矿生态重建中景观动态模拟和预测
        7.3.1 马尔可夫链
        7.3.2 景观动态转移概率矩阵的确定
        7.3.3 景观动态模型模拟效果分析与评价
    7.4 露天矿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7.4.1 土地利用经济生态位模型
        7.4.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矿区土地利用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露天矿区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8.1 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8.1.1 生态系统健康现状评价模型
        8.1.2 生态系统健康趋势评价模型
        8.1.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评价模型
        8.1.4 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模型
    8.2 生态恢复中复合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8.2.1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8.2.2 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8.2.3 生态系统健康现状模糊评价
        8.2.4 露天矿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趋势评价
        8.2.5 露天矿区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8.2.6 露天矿区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8.3 露天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计算主要程序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贵州省铝矿资源开发现状和发展态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武陵山片区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资源开发研究[D]. 郑军. 吉首大学, 2020(03)
  • [2]我国资源型产业集群发展演变态势研究[D]. 乔子真. 河北地质大学, 2020(05)
  • [3]长江经济带文旅融合产业资源评价、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 冯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 [4]长江经济带矿产资源开发-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D]. 方传棣.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3)
  • [5]羌族地区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 张莞.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6]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安全利用动态评价及仿真模拟研究[D]. 刘丽颖.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7]铁路与贵阳城市之勃兴研究[D]. 李欣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17(02)
  • [8]贵州铝工业跨越发展的思考[J]. 蔡伟,胡馨木. 中国投资, 2013(S2)
  • [9]露天铝土矿生态恢复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研究[D]. 秦文展. 中南大学, 2011(12)
  • [10]贵州省矿产资源接替区选区及综合评价研究[J]. 廖莉萍,王秋菊,刘凌云,陈启飞. 贵州地质, 2010(03)

标签:;  ;  ;  ;  ;  

贵州省铝资源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