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中同义词的起源

英语词汇中同义词的起源

一、谈英语词汇中的同义词渊源(论文文献综述)

田语[1](2020)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薛爱华(Edward Hetzel Schafer)是20世纪下叶欧美古典汉学界的代表性学者。他在唐代物质文化史、中西交通史、古代文学研究等领域均出类拔萃,堪称一代大家。因为薛爱华在域外汉学界的声誉,国内学术界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已有一些对薛爱华代表作品的译介与评述作品出现,成果斐然。然而相对于薛爱华其人在上世纪域外汉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相对于其汉学论着作品的丰硕和内容的多样化,目前对其展开的译介和研究工作仍旧是相对不充分的。基于此,本论文立足于文本分析,用学术史的、跨文化的方法,对薛爱华的生平经历以及学术研究展开全方位的考察,并将重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文将梳理与薛爱华汉学研究工作有关的历史性事实,并通过全面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其汉学研究论着与论文作品,尽可能为学界呈现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风貌;其次,本文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薛爱华专着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和专题研究工作,以期从学术视阈与研究方法的范式与因革流变的角度深化对薛爱华不同时期汉学研究模式与特色的理解。其三是自觉得以更为宏观的西方古典汉学发展史视角理解薛爱华的汉学研究,并通过对薛爱华的个案研究形式,以局部照见整体,对认识二十世纪下半叶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古典汉学研究的历史走向、理论特色、学术视阈等更为重大的问题提供一个参考系和管窥之途。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对薛爱华之前古典汉学的发展史做一精要的梳理与概述。古典汉学源起自早期西葡天主教士的中国观察,自十九世纪法国学派兴起而蔚为大观。法兰西学院雷慕沙、儒莲、沙畹、伯希和等人,见证着古典汉学研究从稚嫩走向辉煌的进程。古典汉学以语文学为本,重视翻译与注释研究,其传统得到了夏德、劳费尔等学者的发扬,正是他们将这一传统嫁接到美国学术土壤之上,推动了美国古典汉学研究的成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系的诞生与发展正是植根于这种历史语境之中。经由莱辛、赵元任、卜弼德等学者的教研实践和薪火相传,而终以期古典汉学研究傲视美国西海岸学术界。薛爱华正是伯克利东语系所培养出的杰出学子,但其学术师承却并非如此简单。薛早年对人类文化、文学作品的广泛爱好孕育了其为学的宽广视野以及为文的丰沛才情;语言学天赋与勤苦使他得以掌握数十种东西方语言,为其广泛利用多国文献开展研究提供了条件;本科人类学的专业训练使得薛爱华能够在文本研究基础上融汇博厄斯派学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式;最后,博士师从伯克利卜弼德的学术经历奠定了其汉学研究的语文学底色、视阈与翻译方法上的特点。以前述汉学史及薛爱华学术渊源之梳理与分析为基础,本文从目录学角度审视薛爱华学术研究视阈及其发展。通过收集、整理、研读与分析薛爱华的作品,我们可以勾勒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模式:薛爱华的研究按时代先后可分为前后二期。就前期(上世纪50-60年代)来说,薛主要致力于唐五代物质文化史与中西交通研究。《闽国:10世纪中国的南方王国》《撒马尔罕的金桃:唐代舶来品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等作皆为此类;后期(上世纪70-80年代)的作品转向神话民俗、道教、道教文学等领域,《神女:唐代文学中的龙女与雨女》《唐代的茅山》《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等作皆为此类。本文继而对薛爱华前后期代表作《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开展专题研究。《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以百科全书式的视野和编写体例,通过翻译—注释研究法、人类学研究方法以及合理想象的运用,对唐代南越自然与人文物事做了细致而全面的介绍与描写,并以此勾勒出存在于唐代文献中的南越世界的整体风貌。《时间海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出现标志着薛爱华走上独具特色的道教文学研究道路。通过对曹唐诗歌的文本分析,薛爱华深入探讨了曹唐游仙诗的内涵、母题、主题等问题,并利用其诗作为研究材料,开展针对唐人想象中的道教神仙世界的考证和描写。在文本研究基础上,本文转向对理论问题的探讨。薛爱华的汉学研究有着明确的理论与方法论指导,它以语文学为大宗,在当时的欧美中国研究的浮躁语境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与独特性。此外,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基石——汉文英译理论与实践颇具特色,其保全源语言语义与语境色彩的翻译范式相对于音译和功能性翻译等方法,具有独特优势和价值。最后,因为薛爱华着作等身,且革新了中西交通史、名物考证研究、道教研究等领域的研究现状,也因为薛爱华在学术社团实践、教学活动、社会活动等方面为中国研究和中国文化传播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认为,从20世纪下半叶域外汉学的整体大局看,薛爱华可称为美国乃至整个欧美中国研究界古典汉学研究的代表性学者。

高立国[2](2020)在《面向泰国中学生的新HSK词汇词群教学》文中提出面对随文识词的教学现状,针对泰国中学生学习汉语词汇的问题,提高新HSK词汇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本文在词群分类的基础上探讨词群教学的价值。词群分类是词群教学的基础。本文在词群教学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将新HSK 5000词汇根据教学的需要,从语素、语法、语音、词形、语义、语用和文化等多角度进行词群分类,特别是针对泰国的汉语教学,增加了中泰词语和文化对比的角度。通过统计数据和分析比较,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去探寻词群的教学价值。与赴华的留学生不同,泰国中学生这一群体具有共同母语和文化背景,以女生为主,有强烈的汉语考级和升学动机,学习特点显着。新HSK词群教学的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方式、学习动机和态度等方面对词汇进行讲解、练习、辨析和词汇量的扩充来探讨词群分类的教学价值。针对泰国中学生,研究如何进行操作实践。词群的教学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抓重点、解难点、增趣味、有理据、强关联、助记忆、会运用、提效率和出效果。利用语素频率引导教学,确立教学重点;由词性角度出发开展语义分析,从结构的角度增加意义的理据性;重视同音和近音现象,作为教学的难点之一;利用词汇的形、义关系组织教学;基于语义网络,加强教与学的关联性;从语用角度,培养语感,提高词汇运用能力;文化词群,兼顾词汇和文化教学,联通古今、传道解惑,增强学生学习兴趣;中泰对比,根据教学阶段,分层次处理,促进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在教学操作时,单音节词突出形音义系联原则,双音节词将语素教学、整词教学和语块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图片、韵律、游戏和活动等方式直观呈现,生动教学。利用引导提问和任务教学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利用记忆规律、思维导图和认知网络帮学生记忆词汇并整理头脑中的词汇网络。新HSK词群教学可以让生词处理更科学、讲解更全面、练习更多元、辨析更清楚、扩充更合理、记忆更高效、效果更明显。

李雪[3](2019)在《罗存德《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存德《英华字典》是19世纪传教士双语词典的集大成者,收录了大量西方科技革命后的新词语,这些词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汉语对科技概念的定名规范,其演变也可以说明现代汉语系统对新词语的规范原则。机器类词汇的研究一直以来在语言学领域鲜少有人提及。本文以罗存德《英华字典》为立足点,描写机器类词汇的特点和发展。笔者对罗存德《英华字典》150个机器类词语进行封闭描写与研究,发现机器类词语以复合词为主,意义结构为“特征词素+类属词素”。本文采用文献检索、共时与历时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等方法,将其进行内部描写,探究机器类词汇的构造单位与语言规则。与前人双语词典、同时代传教士双语词典及现代汉语机器类词语对比,研究机器类词汇的特点与发展。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绪论分别从《英华字典》出现的背景、传教士双语词典及其《英华字典》介绍、研究现状、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展开。通过梳理,本文基于《英华字典》在传教士双语词典中的特殊地位、特殊历史背景、研究领域需要填补,认为选题具有学术意义且具有可操作性。第一章是对机器类词汇的界定,并详尽地研究了罗存德《英华字典》机器类词语的“英-汉”“汉-英”对应关系,探讨了“一对多”中同一个英语词语在汉语中构词上出现同义词的原因。第二章是《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类型,本文从语义类、音节数量和构词来分类。从语义的角度看,罗存德《英华字典》机器类词汇可以分为日用机器类、工业机器类,日用机器与工业机器又可以分为一般日用机器类、测量日用机器类和一般工业机器类、测量工业机器类;从音节角度看,三音节为机器类词汇占比最大的部分,从四音节开始,词性不断减弱,词组性不断增强;从结构角度分类,根据其外部语法属性,探究其意义结构问题,本文根据是否含有指示词“之”将《英华字典》机器类词汇分为两大类,然后根据词语内的谓词(零映现谓词)语义特征探讨谓词与词汇内宾语的关系。笔者在第二部分探究词汇化程度不同的机器类词语在音节上的表现,以及试图从外部语法属性入手,探究外部语法属性相同的机器类词语意义结构上的不同、外部语法属性不同的机器类词语深层结构上的相同。第三章探讨了罗存德《英华字典》机器类词汇常用词素的配置。对“机”“器”“器具”“具”“针”“表”“度”“仪”“镜”“报”词素进行了描写,并对其构词条件及频率进行了分析。对“机”“针”进行了个案分析,发现“机”是机器类词汇中最稳定的词素;作为测量机器后位词素“针”被“计”取代,是日语的影响所致。第四章是《英华字典》机器类词汇的特点与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内部特点有“意译词为主,仿译词为辅”“结构单一,词素意义单义”“同义表达形式上有伸缩性”“意义结构多样性”;外部特点有“继承性”和“不稳定性”。发展从结构和词素两个方面分析,对比《英华字典》和现代汉语相同概念对应的机器类词,找出机器类词在现代汉语里构词力强的结构和词素。词素则主要谈及了构词力减退乃至消亡、构词范围改变、构词力稳定性强的词素。

夏雨晴[4](2019)在《昆明方言词汇历史层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昆明自古以来就是各少数民族生息繁衍的地方,所说的语言最初也是少数民族语,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昆明汉语方言,其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昆明方言词汇,主要探讨影响昆明汉语方言词汇形成的因素以及词汇的历史层次。.论文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选题来源、昆明市概况、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二、三、四章。第二章,探讨的是昆明方言词汇的滞古层次,主要分析古语词在昆明方言词汇中的继承,将古语词分为古语词义完全保留与古语词部分保留两部分进行论述。第三章,探讨的是昆明方言词汇的同源层次,主要研究的是由移民、语言接触等原因,昆明方言词汇来源于汉语方言或受汉语方言影响的词汇,结合昆明汉族移民史,说明昆明方言词的形成受移民方言影响较大,其中以江淮官话影响最大,其次是西南官话、北方官话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受吴语、湘语的影响。第四章,探讨的是昆明方言词汇的创新层次,在语言接触过程中,昆明方言又有了新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的影响形成了昆明方言中的少数民族借词与外来词,同时基于特殊的文化自然环境,形成了昆明特有的地域词。第三部分是结论部分,即文章的第五章,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得出结论。

沈艳[5](2017)在《英语词法在医护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大系统得以存在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医护英语词汇的来源和特点,并通过大量实例从英语词法角度阐述医护英语词汇的构词规律,即医护英语词汇主要由词根、前缀、后缀和连接元音组合而成。为此,在医护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涉医专业学生掌握常见的与英语本族语同义的希腊语和拉丁语词素,且有必要使其了解医护英语词汇中同义词之间的语体差异。

刘雪洁[6](2016)在《图式理论框架下高中英语同义词学习困难原因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图式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成果之一,强调先存知识对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影响,已被广泛应用于指导外语教学中的阅读、听力、写作和翻译等环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图式与词汇习得的内在联系,并致力于如何将图式理论应用至词汇教学当中。图式理论对词汇习得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但很少有人就图式理论针对那些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表达学习起来却相对困难的同义词进行研究。正基于此,本文将从同义词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高中英语同义词学习现状出发,尝试认知的角度寻求高中阶段学生英语同义词学习困难的原因,以期为高中英语同义词教学提供有力建议。本研究选取哈尔滨市某普通高中高二学年117名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在图式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关于高中阶段英语同义词学习困难原因的实证研究。研究问题主要包括:(1)高中阶段学生同义词习得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就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而言,造成其同义词学习困难的深层原因是什么?(3)图式理论对高中英语同义词教学的有益启示有哪些?本文由五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引言,简要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并对国内外图式理论与词汇习得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二章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先后阐明了图式的概念、分类及图式运用的优缺点,并对同义词的定义和分类、同义词的特征进行探究,尝试找出图式与同义词学习的内在联系。第三章为实验设计部分,详细介绍了本次实验的实验问题、实验对象、实验工具,以及实验步骤。第四章为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同义词测试结果和问卷结果进行spss22.0数据分析,得出高中阶段英语同义词学习困难的原因,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涉及本研究对高中英语同义词教学的启示,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展望。

崔阳[7](2015)在《日语中的汉语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词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短语的总和,如英语词汇、汉语词汇、蒙古语词汇、日语词汇等。日语词汇从来源上可以分为:汉语词、和语词、外来语、混合语四类。其中,汉语词作为数量占半数左右的词汇,在日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汉语词的种类可以从来源上分为"中国制汉语"和"和制汉语"两种;从与汉语之间的形义关系上分为同形异义、同形近义、同形同义、约定俗成这四类;从汉语词的语音方面分为吴音词、汉音词和唐音词。汉语词在进入日语中后受日本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历史发展以及和语语言习惯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有了表达庄重含义、保留古汉语词汇和繁体字、数量庞大等特点。汉语词在日语中的数量非常大,具有非常重要地位,因而它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汉语词在日语中的作用有积极的方面也消极的方面。日语借用汉语词的优势有:极大了丰富了日语的表现力,高度的概括能力、强大的构词能力等。其弊端有:受和语语音的影响而导致的同音词太多,以及汉语本身的影响而造成的同义词太多等,这些弊端都导致了学习者的负担。我们在学习日语时汉语词称为我们的便利条件,但同样需要小心区别对待,以免发生误解。

阚枫茹[8](2015)在《新HSK五级词汇汉日同形词的对比分析》文中提出汉语和日语虽然属于不同语系,但都使用汉字。汉字自传入日本就被大量使用,而日语在不停的演变发展中也有部分汉字词被汉语所使用。这两种语言互相影响,产生了许多词形相同或者相近的词汇,形成了所谓的同形词。汉日同形词根据词义的差别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同形近义词。对于日本留学生来说,有些同形词通过母语就可以清楚地知道汉语的词义。而有的同形词则会让学习者望文生义,产生母语负迁移现象。新HSK五级词汇共2500个词汇,相较于其他等级,词汇量适中。本文旨在对比分析新HSK五级词汇的汉日同形词,尽可能地在一定范围内展示研究成果的全貌,希望可以使日本留学生明晰同形词的异同,利用相同之处来提高汉语词汇的学习效率,更好地掌握词汇;对不同之处加以记忆,减少母语负迁移,使汉语词汇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希望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可以预测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偏误,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使词汇的教学更加有效果。本文立足于前人研究,首先在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意义和依据,研究的对象以及研究的方法,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汉日同形词的研究现状。在第二章中,概括地总结了日语汉字词的概念、历史和分类,讨论了汉日同形词形成的原因,以及汉日同形词的研究现状。在第三章中,对新HSK五级词汇的2500个词进行研究。先根据词形从2500个词中找出汉日同形词,再根据词义的差别将这些词分为同形同义词、同形异义词和同形近义词,并从多个角度对这些词进行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预测其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母语迁移现象。第四章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日本留学生使用汉日同形词的情况进行考察,在对问卷调查的题目和结果进行分析后,我们发现在汉日同形词中,日本留学生习得同形近义词的正确率最低,同时离合词、词语的重叠等用法也掌握得不牢,偏误率较高。正文的最后一章,主要是针对新HSK五级词汇的汉日同形词教学提出一些建议。根据同形词的对比分析结果和问卷调查的结果,给日本留学生一些建议,同时也针对词汇的教学活动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论文的最后附上了问卷调查表和新HSK五级词汇汉日同形词汇总表。

武忠定[9](2012)在《越南语核心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越南具有悠久、持续不断的历史和本地文化。远古时期,越南处在人类大迁移的十字路口,曾经是不同部落的居住地,是操孟-高棉语、侗台语、南岛语土着人的生息地盘,也是古代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华文明的汇聚之地。历史上越南不断容纳从四面八方迁移过来的人。其多样性的来源造就了越南文化的多元性。时至今日,越南语到底属于哪一个语系的语言呢?我认为,学界对越南语系属划分的分歧实际上反映了现代越族(京族)形成本身的复杂性。因此,越南语核心词的研究对越南语词源及系属问题的归纳和总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选词上以斯瓦迪士的《百词表》为标准,由九章组成,一共讨论了122个核心词,并涉及到159个语义场词条以及122个汉语借词。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意义,目的和方法,国内研究的现状,语料来源及符号使用说明。第二章具体介绍越南语词汇的来源,分别为本族词(纯越词)、汉语借词(汉源词汇)以及印欧语借词。第三到第八章是文章的主体部分。第三章为自然事物类,第四章为身体部位类,第五章为动植物类,第六章为动作与感觉类,第七章为性状类,第八章为其他核心词(包括人与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副词和数词)。斯瓦迪士的100个核心词其实是100个概念,表达这些概念的词极为丰富。本文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词条,一般是同义词及近义词,列出它在各种亲属语言中形式,找出其来源及语义变化。这将是证明《百词表》中每一个词来源的强有力例证。第九章为结语。对越南语核心词进行全面总结,并对越南语系属问题提出新结论,同时也指出了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展望。本文的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用斯瓦迪士的《百词表》全面考察越南语核心词的来源,这项研究无论在越南国内还是在其他国家尚属首次。本文还首次以语义场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整理每个核心词语义场中的有关词条,并采用比较词义的方法对周边语言的词语进行比较,从而指出语义演变的共同规律。(2)重新认识越南语的系属问题。本文构拟出越南语100个核心词的原始语音面貌。这项工作也有前人做过,但不够全面,不够系统,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与前人所做的越南语词汇史研究相比,本课题特色突出。因而,本课题的选择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同时具有科学价值、实践价值和参考价值。

丁志斌[10](2012)在《语言调查词表研究》文中指出词表,对于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词表研究,也因此成为众多学者历来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语言调查词表是语言调查的工具,是语言研究的基础,在普通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研究拟在《汉藏语同源词表》(2011)、《普林斯顿汉语方言词汇手册》(1972)、《汉语方言词汇调查手册》(2006)、《SIL非洲比较词表》(2006)等国内外已有语言调查词表的基础上,借鉴Swadesh基本词表、南岛语基本词汇数据库等人类认知核心词表和《基础英语850词》等主要教学词表的研究经验与成果,构建语言调查词表的理论体系和词汇分类体系,编制语言调查词表,为中国语言和方言田野调查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语言调查词表。世界范围内的语言调查词表存在着不同的理论体系、类型和历史演变,回顾历史可以站在更高的平台上研究语言调查词表。通过对语言调查词表的概念进行界定,确定本研究的范围,梳理国内外相关词表研究成果,指出目前词表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研制科学的语言调查词表任重道远。语言是人类的特征,语言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了解人类本身。语言学是一门与生物学、遗传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人类学、人工智能科学、通讯科学、认知科学等息息相关的复杂性的国际性学科。语言调查作为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属于共时性研究,是描写语言学范畴,具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从语言共性、人类认知、原型范畴、知识本体、词价理论、核心词与基本词汇理论等方面构建语言调查词表理论体系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词汇系统,词汇是语言调查不可或缺的基础,语言调查必须编制语言调查词表。语言调查词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调查一种语言或方言词汇提供最基本的词目,通过调查记录整理分析词目,从而得出某种语言语音系统的轮廓、词的语法分类线索,为语义研究奠定基础,为词汇研究提供参考,进而推动语言学理论及应用语言学的研究与发展。编制语言调查词表时,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词汇体系分类、基本词汇分类、调查词表词目分类以及调查词表词目义项分类、词表词目选择原则和标准等。依照学界惯例,本研究将词汇体系分为核心词汇、基本词汇、一般词汇、常用词汇,指出基本词汇中存在着特征词汇,并对调查词表词汇进行了界定,认为调查词表中的“词”是表达完整的意义、可以自由充当造句成分或直接造句的单位,是一个基本的认知单位、交际单位和思维单位,是被言语社团的语感所普遍认定的基本单位,并以“词目”形式出现在调查词表中。本研究提出了语言调查词表选录词汇的四条原则(核心性原则、通用性原则、常用性原则以及高频性原则)和调查词表择词十条标准,并将调查词表词目分为一级词目、二级词目和三级词目,在江荻等前人研究基础上将词表词目义项分为十一个一级义类和三十六个二级义类。本研究接轨前人研究成果,以江荻2011年编制的《汉藏语同源词表》等十个国内外代表性词表为基础数据库,进行筛选、整合与人工干预,得到一级词目调查表(1000词)、二级词目调查表(2000词)和三级词目调查表(5000词),并为一级词目中表达人类具体概念与动作的“实物性”词目配制了实物图片,对表达抽象概念和主要起语法作用的功能词目进行意境图片配制与造句处理,为语言田野调查提供便利,提高语言调查的效率与调查结果的准确率。

二、谈英语词汇中的同义词渊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英语词汇中的同义词渊源(论文提纲范文)

(1)薛爱华的汉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西方研究情况概述
        1.1.1 中国学术界的薛爱华研究
        1.1.2 西方汉学界的薛爱华研究
    1.2 主要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1.3 关键词的界定与解释
        1.3.1 汉学与中国学
        1.3.2 语文学与古典汉学
        1.3.3 中古中国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古典汉学传统与薛爱华汉学研究的学术资源
    2.1 古典汉学的萌芽与发展
    2.2 法国古典汉学(1814-1945)
    2.3 美国古典汉学的起步与劳费尔的开拓
    2.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东方语言与文学系古典汉学研究的发展
    2.5 卜弼德的汉学研究
    2.6 薛爱华的早年生活与学术渊源
        2.6.1 从西雅图到伯克利
        2.6.2 博厄斯派人类学与薛爱华
        2.6.3 卜弼德的影响
第三章 对薛爱华汉学论着的目录学审视
    3.1 薛爱华学术专着概览
    3.2 薛爱华汉学学术论文概览
    3.3 基于目录学的历时性分析
第四章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
    4.1 成书背景
    4.2 对《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内容与体制的讨论
        4.2.1 主要内容
        4.2.2 内容与结构上的特点
        4.2.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研究方法论析
    4.3 《朱雀:唐代的南方意象》征引性注释考析
    4.4 勘误
第五章 《时间海上的蜃景:曹唐的道教诗歌》研究
    5.1 写作背景与动因
        5.1.1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转向和道教研究的深入
        5.1.2 《曹唐的道教诗歌》的创作目的
    5.2 《曹唐的道教诗歌》内容与体制
    5.3 母题研究与曹唐游仙诗的内涵与主题
    5.4 道教仙境考证学
    5.5 订正
第六章 薛爱华汉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论
    6.1 “我是一名语文学者”
    6.2 语文学研究的特点
    6.3 语文学研究之于古典汉学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6.4 薛爱华汉文英译理论与方法论
第七章 薛爱华与美国的中国研究
    7.1 薛爱华所处的美国中国研究历史发展阶段
    7.2 书斋内外:薛爱华对美国古典汉学的贡献
    7.3 薛爱华汉学研究的缺憾
        7.3.1 不重视对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7.3.2 一部分论着作品结构编排不合理
        7.3.3 论文写作的文学色彩所带来的问题
        7.3.4 材料引征上的几个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薛爱华论着目录
附录二 薛爱华生平
附录三 薛爱华获奖情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2)面向泰国中学生的新HSK词汇词群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概述
    三、论文结构安排
    四、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五、论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词群及词群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词群的理论介绍
        一、关于词群
        二、词群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词群教学法
        一、词群教学法的定义
        二、词群教学法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泰国中学生的学习背景和特点
        一、泰国中学生的学习背景
        二、泰国中学生的学生特点
第二章 基于语素和词法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第一节 基于语素频率角度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一、基于语素频率角度的词群分类
        二、语素频率引导词汇教学
    第二节 基于词法角度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一、基于词性角度的词群分类
        二、由词性角度出发开展语义分析
        三、基于词汇结构的词群分类
        四、词的结构对教学的意义主要在于意义的理据性
第三章 基于语音和书写形式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第一节 基于语音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一、基于语音的词群分类
        二、词汇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同音和近音现象
    第二节 利用词汇的形、义关系组织教学
        一、基于书写形式的词群分类
        二、基于书写形式的词群分类的教学价值
第四章 基于语义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第一节 词汇的义项网络
        一、新HSK词汇的义项统计
        二、基于语义场类型的词群分类
    第二节 从语义词群出发提高教学与学习的关联性
        一、确立义项为单位的教学理念,增加义项的复现
        二、扩大词汇量,呈现完整的词义网络
        三、关注多义词
        四、辨析同义词和近义词,预测易混词
        五、遵循学生的认知网络,确定教学顺序和重点
        六、借鉴学生已有认知,直观生动呈现
        七、让学生主动学习,争当“小老师”
第五章 基于语用和文化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第一节 基于语用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一、基于语用的词群分类
        二、语用词群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生的交际能力
    第二节 基于词语文化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一、基于词汇文化的词群分类
        二、文化词群兼顾词汇和文化教学,增强学习兴趣
    第三节 基于词源文化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一、基于词源文化的词群分类
        二、词源文化词群有助于传道解惑,贯通古今
第六章 基于中泰对比的词群分类及教学价值
    第一节 基于中泰对比的词群分类
        一、基于语音对比划分的词群
        二、基于词义对比划分的词群
        三、易混淆词辨析
    第二节 中泰对比词群的教学价值
        一、中泰跨文化对比
        二、中泰对比词群有助于会通中泰,促进教学
第七章 新HSK词群分类教学的运用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 词群教学与随文识词教学的对比优势
        一、依词群教学编辑教材的优势
        二、词群教学法的优势
        三、符合教学对象的学习规律
    第二节 词群教学法使用注意事项
        一、词群教学法的实施基础和条件
        二、词群的选择
        三、处理好词群教学与机械记忆的关系
        四、处理好词群教学与随文识词的关系
        五、词群教学标准的打造和提升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罗存德《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的界定与概况
    第一节 汉语机器类词汇界定
    第二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英汉对应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类型
    第一节 语义类型
    第二节 音节类型
    第三节 结构类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词素分析
    第一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素汉英对应规律
    第二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素个案分析——“针”“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的特点与发展
    第一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的特点
    第二节 《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的发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昆明方言词汇历史层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历史与现状
        1.3.1 汉语方言词汇研究
        1.3.2 汉语方言的历史层次研究
        1.3.3 云南方言词汇的研究
        1.3.4 昆明方言词汇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
        1.4.1 田野调查的方法
        1.4.2 历史层次分析法
    1.5 语料来源
    1.6 昆明市概况
第二章 昆明方言词汇的滞古层次
    2.1 古语词收词标准的界定
    2.2 昆明方言古语词承继情况
        2.2.1 古语词义保留完整
        2.2.2 古语词义部分保留
    2.3 小结
第三章 昆明方言词汇的同源层次
    3.1 官话系统
        3.1.1 江淮官话区
        3.1.2 西南官话区
        3.1.3 北方官话区
    3.2 非官话系统
        3.2.1 吴方言区
        3.2.2 湘方言区
    3.3 小结
第四章 昆明方言词汇的创新层次
    4.1 昆明独有地域词
    4.2 少数民族词汇借用
    4.3 外来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昆明方言词汇形成的一般规律
    5.2 语言接触对昆明方言词汇形成的影响
    5.3 昆明方言词汇的历史层次
附录一 昆明方言词汇调查实录
附录二 真昆明话词典
词目索引
参考文献
致谢

(5)英语词法在医护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医护英语词汇的构词规律
    (一) 词根
    (二) 前缀
    (三) 后缀
    (四) 连接元音
三、掌握常见的同义词素
四、了解医护英语词汇中同义词的语体差异

(6)图式理论框架下高中英语同义词学习困难原因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评述
        1.3.2 国内研究评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图式理论
        2.1.1 图式的概念
        2.1.2 图式的分类
        2.1.3 图式运用的优缺点
    2.2 英语同义词
        2.2.1 同义词的定义和分类
        2.2.2 同义词的特征
    2.3 图式与英语同义词学习
第三章 实验设计
    3.1 实验问题
    3.2 实验对象
    3.3 实验工具
    3.4 实验步骤
第四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目标词测试
    4.2 同义词测试
    4.3 调查问卷结果
        4.3.1 问卷信度
        4.3.2 同义词学习困难因子分析
        4.3.3 问卷结果的描述性统计及分析
    4.4 高中英语同义词学习困难原因分析
        4.4.1 缺乏图式概念
        4.4.2 同义词汇图式不完整
        4.4.3 母语图式与词汇图式不对等
        4.4.4 英语课堂同义词教学不够全面
第五章 结论
    5.1 图式理论对英语同义词教学的启示
        5.1.1 培养图式意识,减轻学生记忆负担
        5.1.2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同义词汇图式
        5.1.3 积极借助母语图式的正迁移
    5.2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目标词测试
附录 2:同义词水平测试
附录 3:英语同义词学习态度及策略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新HSK五级词汇汉日同形词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
    1.2 选题的意义
    1.3 研究的对象、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汉日同形词的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研究
第二章 日语汉字词研究概述
    2.1 日语汉字词的概念
    2.2 日语汉字词的形成
    2.3 日语汉字词的分类
    2.4 汉日同形词的分类
第三章 新HSK五级词汇汉日同形词的对比分析
    3.1 汉日同形同义词对比分析
        3.1.1 汉日同形同义词的词性
        3.1.2 汉日同形同义词的差异分析
        3.1.2.1 繁简体的差异
        3.1.2.2 离合词用法的差异
        3.1.2.3 词语重叠用法的差异
    3.2 汉日同形异义词对比分析
        3.2.1 汉日同形异义词
        3.2.2 汉日同形异义词用法的差异分析
    3.3 汉日同形近义词对比分析
        3.3.1 汉日同形近义词的词性差异分析
        3.3.2 汉日同形近义词的义项差异分析
        3.3.2.1 日语义项多于汉语义项,且包括汉语义项
        3.3.2.2 汉语义项多于日语义项,且包括日语义项
        3.3.2.3 汉日同形近义词的义项有部分重叠
        3.3.3 汉日同形近义词的词义范围差异分析
        3.3.4 汉日同形近义词的语体差异分析
        3.3.5 汉日同形近义词的色彩差异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日本留学生汉日同形词使用情况的问卷调查分析
    4.1 问卷调查情况说明
        4.1.1 问卷调查的目的
        4.1.2 问卷调查的设计
        4.1.3 问卷调查的实施情况
        4.1.4 问卷调查的结果
    4.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1 问卷调查的题目分析
        4.2.2 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针对新HSK五级词汇的汉日同形词教学提出的建议
    5.1 针对日本留学生的建议
        5.1.1 学会归纳,积极利用母语的正迁移
        5.1.2 转变观念,避免母语的负迁移
    5.2 针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学工作者的建议
        5.2.1 针对教学工作者自身的建议
        5.2.2 针对词汇教学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越南语核心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法
    1.3 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4 课题研究的材料及符号使用说明
2 越南语词汇的来源
    2.1 本族词(纯越词Tu Thuan Viet)
    2.2 汉语借词(汉源词汇)
    2.3 印欧语言借词
3 自然事物类
    3.1 天文:日、月、星、雨与云
    3.2 地理:水、石与沙、土、路、山
    3.3 其他:烟与火、灰、夜(看“黑”)
    3.4 本章小结
4 身体部位类
    4.1 头部:头发、头、耳、眼、鼻、嘴、牙、舌
    4.2 躯干:皮肤(看“树皮”)、肚子、脖子、乳房
    4.3 四肢:脚、膝盖、手
    4.4 体内组织及器官:肉、血、骨头、脂肪、心、肝
    4.5 本章小结
5 动植物类
    5.1 动物:鱼、鸟、狗、虱、蛋、角、尾巴、羽毛、爪
    5.2 植物:树、种子、叶子、根、树皮与皮肤
    5.3 本章小结
6 动作与感觉类
    6.1 头部动作:喝、吃与咬、看见、听见、说
    6.2 身体动作:睡与躺、游泳与飞、走与来、坐、站
    6.3 其他活动:知道、死与杀、给、烧
    6.4 本章小结
7 性状类
    7.1 与量有关:多、大、长、小
    7.2 颜色:红、绿、黄、白、黑与夜
    7.3 温度:热、冷
    7.4 状态:满、新、好、圆、干
    7.5 本章小结
8 其他核心词
    8.1 人与人称代词:人、女人、男人、名字、我、我们、你
    8.2 指示代词:这、那
    8.3 疑问代词:谁、什么
    8.4 副词:不、都
    8.5 数词:一、二
    8.6 本章小结
9 结束语
    9.1 越南语系属问题新探
    9.2 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
    9.3 课题研究的局限与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目录
附录2 越南语及周边语言核心词对照表
附录3 越南语及周边语言核心词语义场对照表
附录4 越南语《百词表》汉越语部分

(10)语言调查词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1.1 语言与语言调查
        1.1.2 语言调查的历史回顾
        1.1.3 语言调查的意义
        1.1.4 语言调查词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论文组织
第二章 国内外词表研究的历史回顾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2.1.1 词表的类型
        2.1.2 本研究意义上的词表
    2.2 语言调查词表研究
        2.2.1 国外主要语言调查词表
        2.2.2 汉语方言词汇系列调查表
        2.2.3 民族语言调查词表
        2.2.4 已有语言调查词表研究存在的不足
    2.3 人类认知核心词表
        2.3.1 斯瓦迪士词表
        2.3.2 雅洪托夫核心词
        2.3.3 多尔戈波尔斯基北欧语言核心词
        2.3.4 南岛语基本词汇数据库
        2.3.5 马提索夫核心词
        2.3.6 国内有关核心词研究
    2.4 语言教学词表
        2.4.1 国外语言教学词表研究
        2.4.2 国内语言教学词表研究
    2.5 小结
第三章 语言调查词表理论体系构建
    3.1 语言共性理论
        3.1.1 十九世纪以前的语言共性观
        3.1.2 十九世纪的语言共性观
        3.1.3 二十世纪的语言共性观
    3.2 语言认知理论
        3.2.1 范畴与范畴化
        3.2.2 基本范畴与原型理论
        3.2.3 基本范畴词汇等级理论
    3.3 基本词汇理论
        3.3.1 核心词理论
        3.3.2 基本词理论
    3.4 词价理论
        3.4.1 词价的概念
        3.4.2 索绪尔的词价说
        3.4.3 Savard 词价理论
        3.4.4 词价理论的语言学意义
    3.5 小结
第四章 语言调查词表词汇体系分类
    4.1 词汇体系分类
        4.1.1 核心词汇
        4.1.2 基本词汇
        4.1.3 一般词汇
        4.1.4 常用词汇
        4.1.5 特征词汇
    4.2 基本词汇体系分类
        4.2.1 知识本体与基本层次范畴
        4.2.2 汉语基本词汇分类
    4.3 语言调查词表词汇分类
        4.3.1 语言调查词表中“词”的界定
        4.3.2 语言调查词表收词原则
        4.3.3 语言调查词表择词标准
        4.3.4 语言调查词表词目分类
    4.4 语言调查词表词目义项分类与编码
        4.4.1 义项分类
        4.4.2 词目形式
        4.4.3 词目编码
    4.5 语言调查词表词目分级
        4.5.1 一级词目
        4.5.2 二级词目
        4.5.3 三级词目
        4.5.4 特征词目
    4.6 小结
第五章 语言调查词表分类
    5.1 调查词表分类
    5.2 一级词目调查表
        5.2.1 词目来源与数量
        5.2.2 词目编码与排序
        5.2.3 词目图文数据处理
    5.3 二级词目调查表
        5.3.1 词目来源与选择方法
        5.3.2 词目编码与排序
    5.4 三级词目调查表
        5.4.1 词目来源与选择方法
        5.4.2 词目编码与排序
    5.5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本研究的总结
    6.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6.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附录 一级调查词目图文表
参考文献
致谢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四、谈英语词汇中的同义词渊源(论文参考文献)

  • [1]薛爱华的汉学研究[D]. 田语. 西北大学, 2020(07)
  • [2]面向泰国中学生的新HSK词汇词群教学[D]. 高立国. 华侨大学, 2020(01)
  • [3]罗存德《英华字典》汉语机器类词汇研究[D]. 李雪.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4]昆明方言词汇历史层次研究[D]. 夏雨晴. 云南大学, 2019(03)
  • [5]英语词法在医护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沈艳.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7(09)
  • [6]图式理论框架下高中英语同义词学习困难原因的实证研究[D]. 刘雪洁.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08)
  • [7]日语中的汉语词研究[J]. 崔阳. 商, 2015(49)
  • [8]新HSK五级词汇汉日同形词的对比分析[D]. 阚枫茹. 安徽大学, 2015(10)
  • [9]越南语核心词研究[D]. 武忠定. 华中科技大学, 2012(09)
  • [10]语言调查词表研究[D]. 丁志斌. 上海师范大学, 2012(12)

标签:;  ;  ;  ;  ;  

英语词汇中同义词的起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