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艺术的终结”的思考

关于“艺术的终结”的思考

一、关于“艺术终结”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岳洋[1](2022)在《美学路径新探——丹托论“艺术的终结”》文中研究说明美国艺术哲学家阿瑟·丹托于1984年对艺术终结论的重提,意外地引发了强烈的反响。这与丹托所处的时代背景相关,但更大程度上是源于丹托阐发艺术终结论的独特视角。他一方面从分析美学中获得了重新界定艺术的建构性契机,丰富了艺术终结论的内涵;另一方面又沿袭了黑格尔艺术哲学的思考维度,在历史哲学的辩证视野中考察艺术终结的原因。不仅如此,他更以艺术终结论洞察了现代艺术发展的危机所在,使艺术终结论的高潮转向艺术终结之后——美学路径的探究之上,使以感性学为特征的美学回到了聚焦艺术自身的艺术哲学,由此在本体论上为艺术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也给予人性丰富化和自由化的契机。

阿瑟·丹托,秦兆凯[2](2021)在《现代、后现代和当代》文中研究指明译者序自从1986年发表的《艺术的终结》[1]引起广泛争议,丹托又在十几年后的《现代、后现代和当代》一文中,对艺术终结论予以进一步的解释和修正。通过对现代、当代和后现代的区别,澄清了艺术的终结与后历史艺术的具体所指。借用贝尔廷的"艺术前的艺术"概念,丹托提出了对应的"艺术终结之后的艺术"说法。丹托表明,他在发表《艺术的终结》一文时"没有像十年后的今天这样清楚当时想要说什么。"在那篇文章中,丹托宣称由于艺术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因此艺术终结了。而在1997年的《现代、后现代和当代》中,他又修正说"艺术的终结"其实指的是某种艺术叙事的终结。而艺术本身并未终结。用他的话讲,"终结的是那种叙事,而不是叙事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生活确实在故事结束时才真正开始。"

郑鸥帆[3](2021)在《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德里达是20世纪法国着名的哲学家、解构主义思潮的创始人,致力于哲学、文艺理论、符号学、美学等学科的研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频繁穿梭于哲学、文学、符号学、语言学及美学等多学科的文本间,1978年出版《绘画的真理》一书,在艺术领域提出“画框”的理论并以此对传统的形而上学逻辑进行审视和拆解,对后世艺术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思考产生重要影响。本文是基于德里达的解构哲学、艺术观念及理论传播与发展的问题,以德里达的“画框”理论为研究对象,引用视觉研究范式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予以系统的分析和讨论,旨在厘清德里达如何运用哲学的方法解构视觉艺术,以及后世学者对德里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这在目前对德里达及其画框理论的研究中具有创新性的意义与价值。论文立论与研究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德里达的哲学之脉,从德里达的哲学思想出发,首先明晰其思想理路和批评立场,在此基础上对其批评语言的建构、解构主义的途径进行分析;二是德里达的画框之理,从“画框”理论入手,明晰画框作为真理的内涵与外显;三是画框的话语之变,以马克·坦西、米克·巴尔、保罗·杜洛为例,阐述画框理论的发展与嬗变;四是艺术界的边框之思,从边界观念的隐喻、艺术创作的自由、边框意识的新思维三大方面对画框理论的嬗变进行回顾与展望。通过对德里达在视觉文化批评理论中建立的批评策略,勾勒艺术与解构的历史来路,思考当今艺术的难解之状。除此之外,对德里达的“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不仅可以为艺术的阐释、创作和批评提供新思路,让德里达的哲学思想与艺术观念更加完整,还对今天的艺术现象与艺术发展有着特殊的启示,具有现实性与社会性。

张鹏[4](2021)在《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后半叶视觉研究作为西方现代性启蒙的一部分,是否提供一种价值判断的标准,还未得到充分阐释。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种视觉文化读本及其研究方法论的出现,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工作已然成为研究的焦点。在此思潮下,视觉文化不仅仅被看作一种跨学科性的研究方法论,更是重新获得了其特有的独立和自治身份。但现有的这些视觉文化的理论研究并没有构筑成一个普遍有效的理论体系,它们彼此孤立于自身的视觉研究领域,只通过强行打开的一个文化研究的范围,或是与某些跨学科性的知识专业的综合体建立少量的联系。本文意在通过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为视觉文化的理论建设提供系统性的认知视角,有助于为全球化语境下的艺术文化现象作出一种价值判断论的导向。本文的第一部分通过解读杰伊的视觉政体研究方法,可以发现西方哲学话语中隐藏着一条关于视觉性隐喻的正反叙事,作者成功地将视觉文化研究重新纳入到西方现代性哲学话语的传统之中。第二部分分析了米歇尔的图像转向并对该理论展开批判,即指出其为一种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第三部分分析了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考古学,指出克拉里过分强调资本主义对观察者身体注意力问题的操控,忽视了视觉现代性中本雅明关于辩证意象的启蒙路线。第四部分分析了德波的景观社会,指出了他作为一种景观的否定性力量,为视觉文化理论提供了阐释的路径;而德波在景观社会语境下提出的总体都市主义计划,也将研究目光转向了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本文对四种视觉文化理论固有的现代性方案进行并置且提出批判,同时着重引出德波的“景观社会”概念,即这位逐渐被视觉文化研究者所淡忘的马克思主义异化论的学者,使其重新返回到西方视觉现代性可行性方案的谱系之中,将视觉现代性谱系的目光转向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上来。

曾佳[5](2021)在《当代“文学终结论”问题论争研究》文中指出

田义[6](2021)在《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定以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作为题目,主要考察电子媒介对文学生态产生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绝非任何程度的“外部冲击”可以形容,而是深入到文学生态的内部,真正意义上参与了文学生态的变革。展开来说,主要关注从口头媒介、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变革的过程中文学生态出现的新局面、新现象和新动态,继而深入挖掘隐匿于这些影响背后的深层机理,思考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应对不利于文学发展的局面。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不拘囿于以电子媒介作为母体直接催生出来的新文学形态,或者与电子媒介有着间接关联的新文学现象,而是以宏观视野考察整个文学生态的变化。对此,本文依托文艺学、媒介学、传播学、符号学、文化学、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多种领域的知识,拟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绪论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电子媒介”、“电子媒介时代”及“文学生态”概念进行界定,阐明选题的缘由除了现实依据外,J·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也是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探究选题的背景,即媒介何以可能影响文学生态,对于这一问题,是从媒介的三个主要性质出发——媒介是一种文化偏执、媒介即生产力、媒介带有启蒙性和专制性来探究的;第三部分概括选题研究现状,并且从“量”和“质”的角度分别总结得失之处;第四部分阐明研究理路,阐释论文架构,以及论述创新点。第一章——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在本章起始阶段,论述文学生态的关键词由“文学生产”取代“文学创作”的合理性,以及交代考察文学生产而非文学创作的原因。继而,选取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建构、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以及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它们不仅是文学生产活动的结构性成分,而且较为典型地彰显电子媒介之于文学生产的复杂影响。在对当代文学生产方式建构的研究中,主要考察媒介对文学生产方式建构作用的理论依凭,从理论溯源的层面,结合当下的创作实情,分析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在对文学生产主体后现代性的探讨中,一方面,通过对比印刷媒介确立的自律主体,综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从而确立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主体的非自律文化身份;另一方面,从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哲学溯源层面,探寻审美转型的发生及其缘由。在对文学生产客体变迁的讨论中,探析文学生产客体从自然、世界到新闻事件的媒介化转变,厘清变迁的原因。第二章——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本章将研究视角转移到电子媒介对文学文本的影响上来,在本章伊始,对“文本”、“电子文本”概念做出了界定。然后,选择了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和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包括超文本、网络文学和超链接,它们不仅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脑网络与现代文艺交融的产物,而且还直观地反映出文学的电子化和技术的审美化是如何参与到电子诗性的营构中。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具体表现为叙事载体由原子转向“比特”,叙事体制从主客对立转向“主体间性”,叙事立场由精英化转向民间化。电子文本的叙事显示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表现出非理性、非主体性和反抗性的特征。在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中,深入探究由电子媒介驱动的图像文化和复制技术对诗性语言造成危机的深层机理。第三章—一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在本章伊始,论述把文学传播开辟为独立专题的必要性,阐明文学传播在电子媒介时代的双重性质。而后,重点考察两个问题: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与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在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中,论证媒介技术会对文学传播发生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电子媒介在时空结构、实时能动方面带给文学传播的变化。在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中,主要探析注意力的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产生的影响:首先,探寻注意力商品化的深层机理,涉及到注意力自身的文化性质,对信息生产的决定性地位,以及注意力商品化形成的原因;其次,探究注意力商品化对传统文学传播等级制度的颠覆,以及对新的等级秩序的重构;最后,探讨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价值取向转型的影响。第四章——电子媒介视阈下的文学接受。对文学接受活动的考察,主要划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与特征,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文学欣赏论与网络文学批评论。在第一节中,对“文学接受”概念进行界定,概括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以及罗列文学接受活动的特征。在第二节中,论述在主导传媒的变革下,读“屏”、听书与文学IP产业链驱动下的多样化接受构成了当代文学全新的接受方式,全新的接受方式刷新了公众的思维方式、体验形式与认知模式。在第三节中,考察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一的网络文学欣赏论,从实时欣赏与自由欣赏两方面谈及两者带来的全新的欣赏心理和阅读情境。在第四节中,探析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二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从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谈起,指出当前阶段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继而通过对比大众批评、传媒批评和学院派批评的优势与劣势,探讨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制定。第五章——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对文学消费活动的考察,其缘由不仅在于文学消费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文学消费凸显了当下的时代语境,它的背后凝结了消费社会、媒介变革、解构思潮和后现代文化等多种力量。本章主要包括三节: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第一节是从文学消费的发生谈起的,阐明文学消费的非理性特征与时尚化特征,继而探究文学消费发生的深层原因。第二节主要考察媒介变革对文学消费主体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救赎与沉沦,即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体之死”。第三节探究电子媒介对文学消费客体的建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空间增殖、矛盾的调节与加剧。在结语中,从学理层面证明本文以媒介视域审视文学生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概括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生态革命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涌现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生态景观,文学生态的变革负载了技术理性价值,强调与过去的断裂、对传统的颠覆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也总结了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指出在电子媒介时代,创作主体应该坚守对自由的追求和高雅的文学观念,避免耽溺于电子媒介散发的声色犬马,尽力摆脱消费文化带来的纸醉金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学经典。

张振江[7](2021)在《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德国当代艺术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为研究对象。基弗艺术独具特色的画语使其成为当代艺术界的一道亮丽风景。由绘画语言与绘画言语统合而成的画语,包括物质、痕迹、图像、主题、题材、思想、修辞和场域等,对于艺术创作和研究而言至关重要。基弗以“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雄心壮志,创造了一种“无界”的多元性画语呈现。他的艺术摆脱了现代主义艺术滑向装饰愉悦的倾向,而重回艺术的崇高精神;是现代主义艺术对古典艺术艺术超克之后的再超克;是对包括现代主义艺术在内过去诸种艺术的超越与融合。他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一个承载精神的物化空域——填充空白空间,一个个人的宇宙。在20世纪70-80年代现代艺术陷入困境时,使绘画艺术获得了新生,因此被誉为“绘画艺术的拯救者”。目前,在当代绘画艺术日渐式微的情境下,研究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特别是其中的画语,对深挖艺术的真谛,赋予绘画艺术以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结构主义方法,将安塞姆·基弗的艺术置于由独特的历史环境、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家庭环境及艺术个性的整体框架下。再以解构主义的方式对安塞姆·基弗的混合型艺术思想、独特的造型观念、超常的造型方式、无界的物质媒介、总体性的组织逻辑、多种结合的形式特征、多重来源的图像生成和开放循环的工作空间等画语关系,逐个进行全面且深入地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当代艺术的画语秩序,跳出陈旧的传统画语,拓展开放的多元性画语形态。同时,通过对安塞姆·基弗画语的研究进一步领悟中国当代艺术和自己艺术发展的合理路径——艺术家需要探查心灵,触摸灵魂,发现“本我”,感受“自我”,表现“超我”,形成“我”的画语体系,创作“我”的艺术。

张羽[8](2021)在《汉斯·贝尔廷“艺术史终结”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艺术终结”是当代艺术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该话题肇始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之后美国哲学家阿瑟·丹托以“艺术终结”论宣告艺术应当卸下哲学思考的重担。德国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最早从艺术史叙事模式的发展中提出了“艺术史终结”理论。贝尔廷将艺术品和艺术史喻为“图画”与“框架”的关系,伴随着艺术创作的改变,传统艺术史“框架”就不再能与当下的“图画”相匹配,艺术史的叙事模式也随之改变。当“框架”局限了艺术创作及艺术史书写的探索时,传统艺术史就走向了终结,这被贝尔廷形象地喻为“破框”。然而,“艺术史终结”并不意味着艺术的终结,“破框”之后的艺术史正在寻求适合当代艺术创作“图画”的新“画框”以及符合当代艺术发展的艺术史叙事模式。本文在梳理贝尔廷“艺术史终结”理论缘起和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书写当代及未来的艺术史,具体从以下四方面展开:第一章阐释艺术的嬗变以及传统艺术史的定义,即艺术作品是艺术观念的承载,艺术史则作为艺术的表征而存在;对肇始于瓦萨里、经由温克尔曼等人继承与发展、终结于黑格尔的传统艺术史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第二章分析贝尔廷“艺术史终结”理论的建构,分别从“破框性——艺术史框架的拆除、“多向性”——艺术史线性叙事的失效、“全球性”——艺术史新版图的呈现三个维度进行展开,论述其理论的内涵。第三章对贝尔廷“艺术史终结”理论进行反思,将他的“艺术史终结”与阿瑟·丹托的“艺术终结”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两者的异同,重点阐释贝尔廷艺术史思想的前瞻性与启发性。同时对“终结论”现象进行阐释分析,对当代学者伊夫·米肖提出的“艺术乌托邦”的终结进行探讨。选取对“艺术史终结”论影响最大的元素——大众文化进行分析,结合当代数字传媒等技术的发展探讨大众文化对传统艺术史的挑战与启示。第四章从艺术史内部与外部历史方法的革新、形式和内容二维向度的延续上思考当代艺术史书写的新模式,进而从艺术创作与艺术批评的多元化、艺术史对跨界理论的借鉴与自身独立性的坚守等方面思考当代艺术及艺术史理论的建构,并由此展望当代艺术史书写的新模式。

刘路艳[9](2021)在《鲍德里亚“零度摄影”美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让·鲍德里亚是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哲学家,其后现代理论特别是消费社会理论和拟像理论在西方当代思想领域产生了很大影响。除哲学家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摄影家,对摄影有着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他的摄影作品以丰富新颖的视角、诡谲的色彩传达出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世界的感受。对鲍德里亚而言,摄影不仅是出于观看的需要,更是一种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其他从主体立场上来看待摄影行为的研究者不同,鲍德里亚将摄影视为一种“消失”的艺术,主张一种“零度”式的拍摄,“零度”具体表现在技法、主体、客体的“消失”,要求作为拍摄者的主体缺席,让绝对的主体退离,从摄影的客体出发来认识摄影的本质。由此,本文将其摄影观念称之为“零度摄影”,从美学和哲学的视角深入探析“零度摄影”观念的具体内涵及审美体验,以期进一步丰富后现代摄影理论和视觉文化研究。全文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鲍德里亚摄影观念背后的思想渊源。一是从鲍德里亚自身的哲学思想入手,探究其摄影观念与自身哲学思想之间的联系,试图剖析其哲学思想对摄影观念和具体的摄影实践的影响和联系。主要涉及其对艺术终结的理解和自身的哲学思想中去理解其摄影观念与自身哲学之间的联系。二是梳理本雅明和罗兰·巴特两位重要摄影研究者的摄影观念对鲍德里亚摄影观念的影响,进而试图去寻找与鲍德里亚摄影观念的联系与差异。第二章主要是分析鲍德里亚的“零度摄影”的内涵。鲍德里亚将摄影称为一种“消失的艺术”,因此,分别从技法的消失、主体的消失、客体的消失三个的方面的“消失”来进行具体阐述,并结合鲍德里亚的摄影作品来分析,从而更加直接地把握其摄影观念的“零度”特征。第三章分析鲍德里亚“零度摄影”中的审美体验。分别从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两个方面来分析,分析审美对象的纯粹之美以及审美主体是如何在其实现重新确认的,再将其摄影的审美对象的美学特征归纳为偶然性、纯粹性。第四章是分析鲍德里亚“零度摄影”的意义。首先是对摄影何为进行发问和反思,其次是对艺术的反思,反思艺术在后现代社会的何种可能性,提出艺术诱惑的途径。最后,对鲍德里亚的摄影观念进行一个总的评价与反思。

贺措吉[10](2021)在《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及其美学意义》文中指出论文以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内涵、方法论、核心问题三个方位阐发图像人类学,立足美学视域思考其美学意义。图像学研究粘连着艺术史内部的形式主义研究倾向,汉斯·贝尔廷接续瓦尔堡创建的图像学研究传统,以非形式主义立场反拨形式主义的研究。既有的艺术史研究传统与艺术现实的背离导致“艺术史的终结”,贝尔廷建构独特的图像人类学理论,推动艺术史研究从艺术转向图像,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进路。图像人类学的图像学内涵从图像、媒介、身体、记忆四个维度展开。“媒介”的引入扩展了图像学研究的范畴,“身体”作为图像和图像的媒介关涉图像的感知、生产,“记忆”与现实经验的交换实现了世界与图像的交换,虚拟世界中的技术图像超越时空限制将身体更彻底地转变为图像的场所。汉斯·贝尔廷吸纳人类学和现象学思想建构了图像人类学。他接受历史人类学研究图像的核心概念,形成图像-媒介-身体的图像人类学核心范式,通过反思历史人类学以相似性界定图像的逻辑,凸显图像的非再现性与不可见性。技术时来临后,图像从作为场所的记忆媒介转变为感知场所的主要方式。图像人类学超越了将图像作为对象、客体的二元认知,在存在的意义上理解图像并强调真正的图像是不可见的精神图像。贝尔廷将图像置于社会戏剧理论框架中理解,揭示图像中死亡的缺席与缺席者经由图像在场的矛盾关系,指认摄影媒介引发了新的死亡经验。通过吸纳现象学的“身体”概念,图像人类学超越了符号学非具身化的研究,弥合了物质、精神图像的二元对立。图像人类学借鉴人类学从经验到普遍的研究范式,在经验事实的分析中拓展了图像人类学的三个核心问题。纹章与肖像这两种对立竞争的媒介对应不同的身体概念,在二者的斗争、依存过程中独立肖像成为了绘画主题。图像与影子的关系涉及图像与身体、死亡的关联,揭示了缺席与在场之间的矛盾。贝尔廷在人类学视域中审视摄影图像,凸显了媒介的透明性与凝视的重要性。图像人类学重审艺术并置换了艺术的研究对象,打破了审美主义的研究倾向,超越了黑格尔以来确立的以美定义艺术的传统。从学科意义上看,图像人类学通过更新艺术话语进一步松动了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传统,推动当代美学的新的发展。贝尔廷吸收现象学研究建构了独特的图像人类学感知模式,强调图像的感知从外在物质通向精神,推动美学研究对象从既成品转向感知经验。在技术与美的关系问题上,贝尔廷提供了不同于技术批判和技术异化的观点,认为服务于人的技术是人的一部分。

二、关于“艺术终结”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艺术终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美学路径新探——丹托论“艺术的终结”(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艺术的认识:艺术并非一定感性地呈现
二、对传统美学的背离:走向艺术哲学
三、一种新美学:人性的自由
四、结语

(2)现代、后现代和当代(论文提纲范文)

译者序

(3)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关于德里达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画框”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德里达的哲学之脉
    2.1 哲学思想的生成
        2.1.1 认识德里达
        2.1.2 解构的思想来源
        2.1.3 多重立场间的穿梭
    2.2 批评语言的建构
        2.2.1 否定逻各斯的语言策略
        2.2.2 价值观引导的语言系统
        2.2.3 后现代再现的语言视角
    2.3 解构主义的策略
        2.3.1 拆解:对传统结构的审视与否定
        2.3.2 书写:写作之前,延异之后
        2.3.3 补充:聚焦文本延宕后的危险边缘
第三章 德里达的画框之理
    3.1 画框:框的认识
        3.1.1 画框的变迁
        3.1.2 边缘的强调
        3.1.3 真理的生成
    3.2 附饰:框的争辩
        3.2.1 有关框架的话语
        3.2.2 附属之物的意义
        3.2.3 画框真理的迁徙
    3.3 身份:框的显现
        3.3.1 框外:标签的耳语
        3.3.2 框内:签名的话语
        3.3.3 去框:无题的言语
第四章 画框的话语之变
    4.1 马克·坦西:建构意义之框
        4.1.1 发现文本的痕迹
        4.1.2 组合网格的框架
        4.1.3 绘画表现的画框
    4.2 米克·巴尔:视觉叙事之框
        4.2.1 视觉叙事的理路
        4.2.2 叙事活动的组成
        4.2.3 换框实践下的多重阐释
    4.3 保罗·杜洛:修辞阐释之框
        4.3.1 有形画框的框制
        4.3.2 体制边界的在场
        4.3.3 无边画框的话语
第五章 艺术界的边框之思
    5.1 .边界观念的隐喻
        5.1.1 框的观念延伸
        5.1.2 模糊的边界观
        5.1.3 场域的差异性
    5.2 .艺术创作的自由
        5.2.1 破框的艺术策略
        5.2.2 跨界的艺术实践
        5.2.3 无框的艺术概念
    5.3 边框意识的新思维
        5.3.1 聚焦艺术边界
        5.3.2 重观“艺术终结”
        5.3.3 体制下的坚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何谓西方视觉现代性
        一、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阐释
        二、对“视觉现代性”概念的定位
    第二节 西方视觉现代性的理论梳理
        一、作为现代性哲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二、作为现代性社会学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三、作为现代性审美谱系中的视觉现代性
    第三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政体
    第一节 视觉中心主义的视觉政体
        一、笛卡尔的视觉中心主义
        二、视觉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进程
    第二节 20世纪反视觉主义的视觉政体
        一、反视觉中心主义的解构理论
        二、新视觉本体论的理论重建
        三、反视觉中心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
    第三节 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的视觉政体
        一、视觉技术中的符号性形象与精神性形象
        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人造视角与技术拜物教
第二章 视觉现代性与图像转向
    第一节 米歇尔与视觉文化
        一、视觉性与艺术性
        二、视觉文化的霸权主义
        三、视觉媒介的批判
    第二节 米歇尔的图像转向
        一、作为图像学1.0的转义修辞
        二、作为图像学2.0的图像何求
        三、作为图像学3.0的甜蜜形象科学
    第三节 虚假生命的形象科学
        一、形象的价值
        二、形象的政治
        三、虚假的面孔
第三章 视觉现代性与视觉技术装置
    第一节 克拉里的视觉技术装置
        一、观察者技术的外在性研究
        二、观察者知觉的内在性研究
        三、反视觉: 走向晚期资本主义的观察者技术
    第二节 散心的谱系——对克拉里视觉考古学的批判
        一、散心概念与消遣娱乐
        二、散心感受与早期电影技术
        三、散心概念的价值差异
第四章 视觉现代性与景观社会
    第一节 景观社会中的视觉文化
        一、景观社会与图像转向
        二、景观社会与视觉化
        三、景观社会与视觉性
    第二节 总体都市主义与视觉民族志
        一、德波与总体都市主义计划
        二、作为视觉民族志的视觉文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6)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选题的背景
    三、选题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四、选题的研究理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
    第一节 “口袋妖怪”:电子媒介与文学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第二节 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
    第三节 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
第二章 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
    第一节 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
    第二节 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
    第三节 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
第三章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第一节 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
    第二节 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第四章 电子媒介视域下的文学接受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及特征
    第二节 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
    第三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欣赏的方式
    第四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形态与标准
第五章 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
    第三节 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画语
    第二节 画语转向
    第三节 没落与升起——新表现主义艺术
    第四节 安塞姆·基弗画语之维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历史和现状
    第六节 本课题的意义
    第七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的思想
    第一节 与生俱来的日耳曼人气质
    第二节 儿童期审美意识的形成
    第三节 来自教育的影响
    第四节 基弗艺术中的思想来源
    小结
第二章 安塞姆·基弗的造型观
    第一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空间观
    第二节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时间观
    第三节 安塞姆·基弗的能量观——无界转换
    小结
第三章 安塞姆·基弗的画语特征
    第一节 创作指向——记忆
    第二节 风格迷宫
    第三节 忧郁辩证法
    第四节 画语修辞
    第五节 物性拓展
    第六节 动态画语
    小结——无界创造
第四章 安塞姆·基弗艺术中的图像系统
    第一节 德国历史图像
    第二节 文化图像
    第三节 人物形象
    第四节 自然物像
    小结
    附录:关于女性形象
第五章 循环的整体——安塞姆·基弗的工作室
    第一节 工作室——庇护所和实验对象
    第二节 工作室——艺术家的自画像
    第三节 工作室——动态的容器
    第四节 布岑——艺术源起
    第五节 巴尔雅克·第二次生命
    第六节 克洛伊西——开放的整体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8)汉斯·贝尔廷“艺术史终结”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第三节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第一章 汉斯·贝尔廷“艺术史终结”的理论缘起
    第一节 作为艺术表征的艺术史
    第二节 艺术史书写的源与流
    第三节 当代艺术史的困境:艺术与艺术史的博弈
第二章 汉斯·贝尔廷“艺术史终结”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破框性”——艺术史框架的拆除
    第二节 “多向性”——艺术史线性叙事的失效
    第三节 “全球性”——艺术史新版图的呈现
第三章 汉斯·贝尔廷“艺术史终结”的理论反思
    第一节 “艺术史终结”与“艺术终结”理论异同
    第二节 “终结论”视域下的艺术危机
    第三节 大众文化与当代艺术对艺术史的重塑
第四章 当代艺术史书写的探索与出路
    第一节 规训与突围:当代艺术史书写的变革
    第二节 多元与包容:艺术史书写的坚守与开放
    第三节 继承与创新:当代艺术史书写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鲍德里亚“零度摄影”美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思路创新
第一章 鲍德里亚“零度摄影”美学思想溯源
    第一节 摄影实践背后的哲学之思
        一、鲍德里亚的“艺术终结”思想
        二、真实的消失——寻找镜子背后的真实世界
        三、“惟客体诱惑”——主客体的反转
    第二节 本雅明与巴特摄影理论的影响
        一、“灵光”的消逝
        二、“刺点”与“独异性”
第二章 鲍德里亚“零度摄影”的内涵
    第一节 技法的“消失”
        一、摄影是“光的自动书写”
        二、去符号化的摄影
    第二节 主体的“消失”
        一、“物”是摄影的核心
        二、主体的缺席
    第三节 客体的“消失”
        一、客体致命的策略
        二、客体作为绝对的他者重现
第三章 “零度摄影”中的审美体验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纯粹之美
        一、偶然性——瞬间美的捕捉
        二、纯粹性——本真世界的还原
    第二节 审美主体的重新确认
        一、对本真的生活世界的体验
        二、主体对自我的重新确认
第四章 鲍德里亚“零度摄影”的意义
    第一节 摄影何为?
    第二节 一切尚未消失—艺术诱惑
    第三节 对鲍德里亚“零度摄影”的评价与反思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及其美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形式主义的困境与图像人类学
    第一节 图像学对形式主义的反拨
        一、形式主义艺术观及其美学问题
        二、图像学的反形式主义倾向
    第二节 “艺术史终结”与图像人类学
        一、艺术史终结:贝尔廷的艺术史观
        二、从“艺术”到“图像”:艺术史对象的转换
        三、艺术史研究的图像人类学进路
    第三节 图像人类学的图像学内涵
        一、图像的媒介特性
        二、身体作为图像的媒介
        三、记忆:图像的过去与未来
        四、电影与图像的技术
第二章 图像人类学的方法论基础
    第一节 图像与历史人类学
        一、图像的界定:相似性与非相似性
        二、图像与场所:作为记忆媒介和感知方式
        三、图像的功能:社会戏剧与死亡图像
    第二节 图像的多重蕴涵:从哲学人类学到社会人类学
        一、作为对象的图像与作为存在的图像
        二、图像的不可见性
        三、图像与视觉人类学
        四、死亡的缺席与图像的在场
    第三节 图像与身体现象学
        一、作为“符号”的功能主义图像
        二、作为“知觉”的图像
        三、“身体”的凸显:物质与精神二元论的超越
第三章 图像·媒介·身体:图像人类学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 图像的起源问题
        一、身体肖像的历史起源:纹章与肖像
        二、图像的心理起源:图像与死亡
        三、摄影图像:从驱逐死亡到催生死亡
    第二节 缺席与在场:影子与身体的辩证
        一、影子与身体
        二、图像与身体
    第三节 摄影图像与媒介的透明性
        一、摄影与图像
        二、摄影图像与现实
        三、摄影图像与凝视
第四章 图像人类学的美学意义
    第一节 艺术与美的关系:图像人类学的回答
        一、美学与作为艺术哲学的美学
        二、艺术的分化与去分化
        三、艺术研究的去美学化倾向
    第二节 图像与感知
        一、图像感知与政治美学
        二、图像感知与知觉经验
        三、图像感知与当代美学
    第三节 技术媒介与美学问题
        一、艺术与技术媒介
        二、人的存在意义与技术媒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关于“艺术终结”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学路径新探——丹托论“艺术的终结”[J]. 岳洋.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01)
  • [2]现代、后现代和当代[J]. 阿瑟·丹托,秦兆凯. 美术观察, 2021(09)
  • [3]德里达“画框”理论及其嬗变研究[D]. 郑鸥帆. 河北大学, 2021(02)
  • [4]20世纪西方视觉现代性理论的谱系研究[D]. 张鹏. 西安美术学院, 2021(12)
  • [5]当代“文学终结论”问题论争研究[D]. 曾佳. 江西师范大学, 2021
  • [6]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D]. 田义. 扬州大学, 2021(02)
  • [7]向死而生 ——安塞姆·基弗艺术研究[D]. 张振江.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8]汉斯·贝尔廷“艺术史终结”理论研究[D]. 张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鲍德里亚“零度摄影”美学思想研究[D]. 刘路艳.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10]汉斯·贝尔廷的图像人类学思想及其美学意义[D]. 贺措吉. 兰州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关于“艺术的终结”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