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歌手(儿童歌曲表演)

中国小歌手(儿童歌曲表演)

一、中华小歌手(少儿歌表演)(论文文献综述)

张妮[1](2021)在《启蒙教育之歌曲演唱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歌唱教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笔者是一名定向研究生,在读期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现仍是一名在编教师,学业与工作两头兼顾,一直处于一线教师的状态,因此笔者有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机会,在研究生期间所学的专业是:声乐表演、教学与文化研究,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并撰写了大量的心得论文,可以将学到的专业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因此笔者撰写了《启蒙教育之歌曲演唱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这篇论文,即能体现出研究水平又能结合笔者在幼儿园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以3-6岁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展开歌曲演唱的启蒙教育。在音乐活动的作用下,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创造力与记忆力,激发出他们的想象力,对于提升幼儿的敏感性与听觉辨别能力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合理的音乐启蒙教育是至关重要的,会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及《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明确规划了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与方向。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歌唱活动作为不可缺少的构成要素,对于幼儿教学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论文中,着重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幼儿、教师以及幼儿家长。通过观察、实践发现幼儿在歌曲演唱中出现的跑调、节奏等问题;针对教师我们发现,在开展的歌唱教学活动中,仍普遍存在以下几种问题,例如幼儿缺乏积极性、教师选歌困难以及师生之间缺少互动等,以上问题的出现,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歌唱教学对幼儿成长的作用价值;而对于家长则认为,学习音乐没有必要,家长以忙为借口,忽视与孩子的交流互动,以及与教师间的相互配合。所以,对歌唱教学活动展开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是尤为关键的。在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以及教学活动观察等多种方式,对幼儿园的歌唱教学活动现状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怎样激发幼儿对歌唱的兴趣爱好,以及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与音乐欣赏等多项能力。除此之外,从市、区教育局直属幼儿园歌唱教学活动的现状出发,还提出了幼儿常见的一些问题;幼儿园歌唱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教师专业、教学方法、设计歌唱活动的深入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为幼儿音乐启蒙之路奠定基础。

杨华丽[2](2018)在《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学活动教育叙事研究》文中提出中山咸水歌被誉为“岭南音乐的活化石”,是保留着古越人的民风民俗及越语越歌元素最多的歌种,伴随着疍民这一特殊群体“以水为生”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形成独特的声音景观。咸水歌广泛流行于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一带,在珠江三角洲一带水乡流行最广,其中又以中山市的咸水歌为代表,于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为保护和传承中山咸水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山市的音乐家协会、民间艺术家协会等机构重视对咸水歌音乐的研究;为促进咸水歌人才的培养和咸水歌活动氛围的营造,中山市政府先后在中山市内设立6所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小学,多次举行咸水歌展演与比赛活动等,来促进中山咸水歌人才的培养和城市文化建设。可见,中山咸水歌在中山市得到很好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中山市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种象征。6所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小学为培养后继人才开展中山咸水歌教学活动,已取得一定的实践成效和经验。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首先,对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设立基础及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情况进行一个基本概述。其次,主要以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以中山市东升镇胜龙小学、坦洲镇新合小学、坦洲镇裕洲小学为例)的授课教师、学生、家长等为叙事研究的对象,以不同角色的个案方式来呈现研究文本并作简要分析。然后,对个案所形成的“叙事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并针对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教学活动现状进行反思。叙述材料包括教师叙述的教学过程中的经历,学生的学习感悟,家长的态度等。笔者将通过访谈、观察、听课、调查收获的文本资料以及笔者在现场研究时所做的笔记和与不同研究对象的接触中所发生的特别实例来获得叙事材料,采用记叙的表达方式按照咸水歌教学背景、教学过程、师生交流、教学成果四个部分展开,按照一定的角色来叙述并“透视”教师、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故事与体验,把自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以研究者的视角和参与者的视角来叙述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最后,对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教学活动由表及里加以分析和解读:体现出了什么教育原理,具有哪些优势、存在什么缺失,并提出改进意见和经验借鉴。

林琳[3](2015)在《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分析研究》文中认为教科书与人类的生存和教育发展密切相关,教科书凝聚着人类经验的精华,而知识经验的传递又必须借助教科书这个载体通过教学得以实现。因此,教科书建设和编写是事关人类自身发展的基础工程,教科书的研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教科书的建设,新课标背景下修订的教科书紧紧把握住了课改的特点,力求符合课程标准的各项要求,以新的理念、新的结构、新的内容和新的呈现方式,得到了人们充分注意和重视。什么样的音乐教科书,才能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实现课程改革目标呢?有鉴于此,本文从简述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发展历程开始,通过对2011年《新课标》以后修订的十套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在编写理念、编写思路、编写内容、体例结构、评价与考核设计、版面设计等方面的比较,分析总结出音乐教科书的结构特色和规律特点,以揭示音乐教科书知识选择与组织的基本规律,为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研制与编写提供理论上的支持。本文分六各部分:在论文的开篇,笔者就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大纲、音乐教材、音乐教科书等相关的概念做以界定和厘清,为更进一步的论述做一个基本的理论铺垫。第二章以较大篇幅论述本课题研究的宏观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由于目前音乐教科书的研究尚未形成理论体系,本章笔者试图从音乐教育哲学、美学、教育学、心理学分析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编写和设计赖以存在的理论基础,其中理论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教育学基础和心理学基础。关于哲学基础,笔者对音乐教育哲学的三种哲学观——审美哲学观、实践哲学观和文化哲学观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探讨了上述哲学思想对音乐教科书编写和设计理念的影响。关于教育学基础,文中对建构主义课程论和后现代课程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笔者认为,建构主义课程论和后现代课程理论的理念可以开拓教科书编写的思路,为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编写提供了很多具有价值的观点和理论,并可为音乐教科书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关于心理学基础,本文梳理和分析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心理学及其教育观和课程论,重点分析了上述理论在音乐教科书的目标拟定、内容选择与组织,音乐教科书的架构和评价等方面的影响,笔者认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为音乐教科书的整体设计架构进一步提供了依据,成为音乐教科书编写的心理学基础。第三章主要进行教科书史论方面的研究。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发展的时间顺序为线索,论述了百年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随课程标准的演变所发生的阶段性变化,将清末以来各主要历史时期的代表性教科书及其特征加以梳理,从而对我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在历史长河中的纵向发展脉络有了基本的认识。这种回顾和总结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将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放在我国近现代和当代急剧变革的社会环境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中来观照的。第四章本文以《新课标》十套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十套音乐教科书的容量、单元主题、单元内容、附属栏目的静态分析、比较、研究,探讨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对《新课标》基本理念的体现。总结十套教科书反映出的共性与不足之处。第五章是在第四章对全国十套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分析、比较,共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十套音乐教科书的个性研究。着重分析总结了人教版、人音版、湘版、沿海版、广西版五套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在编写理念、编写思路、编写内容、体例结构、评价与考核设计、版面设计等方面的结构特色和规律特点,简要分析了其他五套音乐教科书的编写特色。为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研究提供一定的启发,为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的最后,在以上论述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编写的四点结论。

杨毅[4](2015)在《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文中指出侗族大歌,侗族民间称为“嘎老”,是流传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的一种具有强烈地域性和浓郁原生性的民族音乐。自20世纪50年代侗族大歌被音乐工作者发现以来,侗族大歌就以其无伴奏自然和声的音乐魅力而逐渐为世人所熟知。侗族大歌从侗族南部方言地区民间进入主流文化关注视野的60年,也是侗族大歌文化场域发生剧烈变动的60年。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开发的带动,现代传播的带动,他者视角的介入,以及社区环境的变迁,对侗族大歌的传承与发展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侗族大歌的传播使得这种独特的地域音乐获得了他者认同,展示了侗族文化的特有魅力;另一方面,他者视角的介入也改变了侗族大歌作为侗族社区音乐的评价标准。而地方政府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筹划,更使侗族大歌从自足自为的族群文化,成为一种地方文化的标识和符号。侗族大歌在现代语境中的传承保护,必须要面对这样的文化场域变动。从微观的层面来看,这种文化场域的变动可能只是某种传承方式的变化,而从宏观的层面来看,文化场域的变动其实是侗族这个族群和他们所创造的文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转向。因此,从人类学的视野展开对侗族大歌的整体考察,为它在现代化、全球化的时代氛围中探求侗族大歌的传承与保护,显然有着现实意义。除去绪论和结论,论文共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简要介绍了侗族大歌的分布地域,并对侗族大歌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以及对侗族大歌的文化地理学因素、依生的民间习俗及其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历史文献的梳理;此外,还对研究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进行了必要的交代。第一章论述侗族大歌的发展演变。对侗族大歌的地域分布、历史形态、发展态势、未来趋向予以时间和空间维度的解析。尤其注重从大歌所处的空间状态中去探寻其区域结构和人文特征。并将其还原到侗族族源与侗歌起源的历史叙事中,从而揭示了侗族大歌当下传承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语言环境与“文化自觉意识”的丧失、传承结构的断层、生态空间的破坏。第二章论述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本章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展演环境四个层面对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进行了阐述。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是侗族大歌存续的核心基因之一。脱离具体生息环境的形式化、抽象化、概念化的侗族大歌,实际上已经在慢慢丧失其艺术生长和发展的土壤。保护侗族大歌最首要的是保持其生态环境的整体存在。第三章论述侗族大歌的歌唱内容。自然意识的张扬、民族记忆的口述、婚姻制度的展演、人伦亲情的礼赞和日常生活的叙写,是侗族大歌歌唱的最主要内容。自然、人生、历史、社会,侗族大歌内容的繁复,体现了整个族群的集体意识,使侗族大歌成为整个民族在生产生活中的审美反映和文化认同表征,富有浓厚的自然气息和生活特质,并以文化符号的形式深入到每个个体的内心深处,从而获得恒存的价值。第四章论述侗族大歌的歌律形态。侗族大歌以格调柔和、委婉优雅的抒情旋律与协调和声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支声复调音乐。同时,侗族大歌又以其浪漫独特的气韵转换、形象生动的自然模拟、和谐优雅的风格呈现、错落有致的调式转换(游移)、话语方式的诗意表达以及悠扬自然的和声运用,向世人展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音乐发生的自然性、话语方式的诗意性、演唱风格的整一性、和声运用的层次性、音乐调式的柔和性、押韵形式的交互性,是侗族大歌音乐属性的最鲜明特征。本章充分运用了田野调查时收集到的侗族大歌曲谱,对侗族大歌歌律形态进行了实例分析。第五章论述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侗族大歌的产生、发展、成熟都离不开特定族群社会对它的需要。特定的侗族社会对侗族大歌的萌生起着规约作用。南部侗族方言地区的社会结构是其艺术社会学基础。本章从群体娱乐、社会交往、审美教育、宗教信仰、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六个方面探讨了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第六章论述侗族大歌的传承调适。本章从侗族大歌文化场域、符号叙事、现代语境、当下视角的分析入手,呈现了侗族大歌传承过程中接受心理异动、艺术形态固化、审美体验转型、传承模式嬗变等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并由此提出了要从生态维度对侗族大歌进行意义生产重构的观点:侗族大歌是艺术审美存在,但其艺术原动力在于它是一种基于生计操持的艺术。保护侗族大歌,不仅要保护其艺术作品,更重要的是要保持它与社区水乳交融的联系。结论从侗族大歌的文化结构和文化场域进行了分析。在侗族大歌的深层结构中,侗族传统文化与侗族传统社会的同构无处不在。正是这样一种同构性的存在,使得侗族大歌在侗族族群中形成了一种文化场域。这个场域既是地理空间意义的,又是精神领域意义的。时代自觉与文化自觉是侗族大歌这一类民间艺术保护传承不可或缺的两种意识。时代自觉要求我们视其为活态的文化存在,而不是一种静态的文化观瞻,这是文化得以延续的外部条件。而文化自觉则要求我们视其为特定的文化独体,它的生命来自于它所依存的那个特定的族群共同体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确认。这是某种特定文化最终存亡的内在基因。

崔欢欢[5](2015)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盘县鸡场坪乡民族中学为例》文中提出教育部审定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已经将民族民间体育纳入教学大纲,在学校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教育的层面。在先前也有一些研究成果证实,在学校体育中融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互动发展模式是有效且可行的。但由于我国地域、人文、经济等环境条件方面的差异,使得这些研究的研究成果只能适应某一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而缺乏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典型个案的深度剖析研究。为此,本次研究特选择了长期以来开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活动,且被评为“贵州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学校”的盘县鸡场坪乡民族中学为典型个案,通过文献资料法对其发展的历史过程做了真实、详细的描述;运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逻辑法,来进行深度的“解剖麻雀”式的个案分析。最终总结出了该校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进行互动式发展活动过程中,具有普适价值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其他类似学校在开展相关引入工作中起到一定的效仿与规避作用。

许正兰[6](2012)在《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场域”是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理论体系中贯穿始终的一个核心概念。布迪厄从分析的角度指出:“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场域作为一个分析单位和理论工具,为现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一种视角。场域是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不同的场域形塑着不同的惯习,不同的惯习又塑造不同的场域。笔者在这里借助布迪厄的场域理论来研究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经历了不同的场域,不同的场域形塑不同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这种传承模式又推动人们去建立与之相应的民族文化传承场。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了综合性地论述。论述贯穿布迪厄作品中的三大不可分割的概念:场域、惯习、资本。分析了“场域”作为一种分析单位和理论工具对现代社会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运用场域理论分析贵州民族文化的现实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贵州各民族的特色文化,主要包括贵州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组织文化和浓郁的风俗文化。第三部分,分析了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更,从农村到市场、舞台再到学校。场域的转移,既打造了贵州民族文化发展与传承的平台,也见证了贵州民族文化变迁的历史轨迹。贵州民族文化的传承经历了不同的场域,不同的场域又产生不同的惯习约束力量,即礼俗制度、市场制度和政治制度。第四部分主要是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议,建构一些能够传承贵州民族文化内涵和精神的传承场。

王冬香[7](2012)在《潘振声儿童歌曲研究》文中认为潘振声是中国当代着名的儿童歌曲作曲家之一。半个世纪以来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儿童歌曲创作领域。他未曾进过高等院校专门学习作曲,而是在长期和孩子们交往中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和钻研,从此爱上这一神圣的职业,并为之奉献出自己毕生的经历。五十多年来潘振声发表了上千首儿童歌曲,对儿童音乐和儿童教育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我国乐坛上被称为“儿歌大王”。本文通过对潘振声儿童歌曲的分类梳理,从其歌词、旋律、节奏、调式等方面做了初步探究。在此基础上,总结其音乐创作的总体特点,肯定其创作在学校教育、社会生活中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及意义。文章结尾部分对儿童歌曲创作道路及前景提出了自己的展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论述了选题的理由和意义。第二部分介绍了潘振声的生平和儿童歌曲创作道路,重点介绍了潘振声和儿童歌曲的渊源。第三部分对潘振声儿童歌曲进行分类,并对每个类别举例分析。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基础上针对每类作品整理出其创作的总特点。第五部分即结语部分,总结了潘振声歌曲的教育作用和社会作用。本文的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此选题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艺术家关注我们的孩子,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一份健康的精神食粮,也希望我的分类研究成果能给我国儿童歌曲研究添砖加瓦,给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提供一定的资料支持。

田李隽[8](2006)在《侗族民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与文化适应 ——以广西新民中寨屯为例》文中提出侗族聚居区素有“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之称,勤劳聪慧的侗族人民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记事,创造了丰富的民歌文化,形成了意蕴深厚的“饭养身,歌养心”的文化传统。但是,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侗族民歌文化面临着传承危机。地处广西西北部偏僻山区的新民中寨屯,是个民歌文化丰富,民俗保存较好的侗族村寨。当地的歌者具有双重身份,他们并不是以唱歌为职业,在现实的生存压力下,他们一部分人要在家里从事繁重的农活,另一部分要去外面打工来贴补家用。经济的贫困导致务农歌者和打工歌者的生存现状并不容乐观。近年来,在一位研究民族音乐的侗族知识分子的倡导下,当地歌者开始对本地侗歌文化勇于创新,主动适应外界新文化,并力图用侗歌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他们积极拓展侗族民歌文化的传承空间,走出了一条当地表演和外出表演结合的传承侗歌的新路子。当地歌者一方面有着用表演来传承侗歌的美好愿望,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传承中的文化困境。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当地歌者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侗歌的传承中,此外,他们还面临着经济和文化以及本地文化独特性与适应外来观赏者的审美需要的文化困境。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把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置身于如何适应外部文化语境的变迁和内部文化的延续等问题之中。少数民族文化要在历史文化长河中生生不息地赓延,就只有既保持自己本土的族群特色,又不断地在外来文化的接触和碰撞中对其加以吸纳。笔者在中寨屯完成定点调查三次,从歌者对侗歌的选择、传承和创新等方面对他们的生存境况和文化适应进行微观研究,并运用人类学“参与观察”、文化深描以及动态发展的观点和方法,搜集侗族民歌传承主体以及传承现状的相关资料,分析当地侗族民歌文化传承主体的构成情况,关注务农和打工歌者的生存现状,思考他们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时,如何通过侗族民歌文化的创新主动适应外部文化语境变迁和内部文化的延续,在关怀该地文化传承主体的基础上重新审视侗族民歌的传承方式,并关注当地歌者面临的侗族文化传承的困境。歌者作为传承主体是侗歌文化传承链上重要的一个环节,惟有通过激发歌者的民族文

黄持一,程龙[9](2003)在《中华小歌手(少儿歌表演)》文中研究说明

马达[10](2001)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容提要:本文将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100年发展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这一历史阶段我国中小学、中师、高师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产生、发展、关联等问题,从中总结出得失与规律,以作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依据和参考。 笔者认为,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过程可分为六个时期。1.萌芽期(1901—1919):以学堂乐歌的兴起和发展为标志。2.初创期(1919—1949):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为契机,美育逐步受到重视,学校音乐教育开始起步。3.建设期(1949—1956):新中国的建立,确立了美育和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4.曲折发展期(1957—1966):虽然美育未得到重视,但学校音乐教育在困境中仍有所发展。5.停滞期(1966—1976):在极“左”路线干扰下,美育被否定,学校音乐教育遭受严重破坏。6.繁荣期(1977—2000):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重新得到确立,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繁荣局面。 从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六个时期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哪个时期政府将美育纳入教育方针,并在具体的措施、经费上给予足够的保证,哪个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就得到健康发展。

二、中华小歌手(少儿歌表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华小歌手(少儿歌表演)(论文提纲范文)

(1)启蒙教育之歌曲演唱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概念的界定
        1.启蒙
        2.启蒙教育
        3.歌曲演唱
        4.启蒙教育之歌曲演唱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
    (四)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
        2.国外研究
    (五)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践研究法
        3.调查研究法
        4.观察研究法
        5.案例分析法
    (六)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1.工作特殊
        2.研究较少
        3.新切入点
        4.研究成绩
二、调研启蒙教育之歌曲演唱的现状
    (一)调研目的
    (二)调研对象
    (三)调研内容
    (四)调研方法与步骤
    (五)数据结果与统计整理
        1.幼儿方面
        2.教师方面
        3.家长方面
三、启蒙教育之影响幼儿歌曲演唱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歌曲演唱时唱准音调
        1.营造愉快的倾听氛围
        2.培养积极的倾听习惯
        3.发展敏锐的倾听能力
        4.锻炼形成音乐记忆力
        5.学会乐音模唱的方法
    (二)歌曲演唱时唱准节奏
        1.学会阅读图谱
        2.模仿生活中声音节奏
        3.与动作相结合
        4.与游戏相结合
        5.与一日生活相结合
    (三)歌曲演唱时情感表达
    (四)歌曲演唱时即兴创编
        1.歌词创编
        2.律动创编
        3.节奏创编
    (五)歌曲演唱时咬字吐字
四、启蒙教育之教师歌曲演唱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一)幼儿园教师对歌曲演唱教学活动过程性认识缺失
    (二)幼儿园教师对歌曲演唱活动教学过程趣味性低
    (三)幼儿园教师对歌曲演唱活动选择的教学内容吸引力不足
    (四)幼儿园开展大型歌曲演唱活动频率低
    (五)幼儿园教师对歌曲演唱活动专业技能有欠缺
    (六)幼儿园教师对歌曲演唱活动教学方法不科学
        1.教唱歌曲方式机械重复,提不起兴趣
        2.歌唱教学评价标准单一,成就感降低
        3.不重视幼儿年龄特点,影响幼儿发展
        4.未与幼儿生活有机结合,参与体验机会少
        5.教师言语高控,幼儿常处于被动状态
五、启蒙教育之歌曲演唱教学问题应对策略
    (一)依据《指南》,制定正确的活动目标
        1.感知旋律要素
        2.理解歌曲内容
        3.掌握歌唱知识
        4.体验歌唱形式
    (二)开展多元化的教学形式,让幼儿玩转课堂
        1.多样化的导入方式
        2.游戏化的教学方式
        3.丰富的歌曲演唱形式
        4.与其它领域相结合
    (三)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提升幼儿学习兴趣
    (四)增加开展大型活动次数,提高幼儿自信心
    (五)深入学习音乐专业知识,提升音乐素养
        1.为教师提供更多音乐教育方面的培训机会
        2.积极组织开展幼儿歌唱教学等相关音乐教育方面的教研活动
        3.积极练习音乐基础的专业能力
        4.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音乐课的教育教学能力
    (六)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1.柯达伊手势教学法
        2.音乐游戏教学法
        3.渗透式教学法
        4.情境创设教学法
        5.根据课型选择适当的教学法
        6.正确的评价方法
        7.支架式指导语教学法
六、家园共育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歌唱学习
    (一)幼儿家长在幼儿歌唱教育上存在的问题
        1.动机较功利
        2.认识落实不到行动上
        3.期望较狭隘
        4.注重文化学习,忽视艺术发展
    (二)家园共育的途径
        1.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歌唱教育活动
        2.创造温馨美好的生活环境
        3.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的歌唱学习
        4.为家长提供专家知识讲座
        5.为幼儿建立音乐档案
        6.引导家长参与音乐亲子活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学习故事
附录 B 教育笔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一、论文发表情况
        (一)论文一
        (二)论文二
        (三)论文三
        (四)论文四
        (五)论文五
    二、课题研究情况
        (一)市课题
        (二)微课题
        (三)小课题
致谢

(2)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学活动教育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基本概述
    第一节 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设立基础
        一、中山咸水歌“非遗”保护的需要
        二、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设立条件
    第二节 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的基本情况
        一、中山市东升镇胜龙小学
        二、中山市坦洲镇新合小学
        三、中山市坦洲镇裕洲小学
第二章 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学活动的教育叙事
    第一节 中山咸水歌教学背景的叙事
        一、“我能教学生什么”——教师的专业能力
        二、“我的学生条件不好”——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不想唱的可以离开”——民歌队的人员组成
        四、“谁想老得快就来排一次练”——繁重的工作任务
        五、“培养起来的学生都毕业了”——人才的流失
    第二节 中山咸水歌教学过程的叙事
        一、“我们先练声”——民歌队的发声训练
        二、“旋律会了,基本都能唱了”——教师的教学方法
        三、“学唱咸水歌《对花》”——咸水歌的课堂呈现
        四、“唱好咸水歌很难”——咸水歌的教学艺术
    第三节 中山咸水歌师生交流的叙事
        一、“同学们笑话我唱咸水歌”——师生间的真诚沟通
        二、“我就像孩子的‘妈妈’”——师生间的彼此关心
        三、“老师,这里错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
        四、“我比舞台上的学生更紧张”——师生间的共同期待
    第四节 中山咸水歌教学成果的叙事
        一、“我们会唱很多首咸水歌”——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孩子喜欢在舞台上表演”——学生积极性的增强
        三、“咸水歌音乐剧的诞生”——咸水歌的创新发展
        四、“积极举办咸水歌亲子活动”——家长的共同参与
        五、“咸水歌能够在学校传承是很令人欣慰的”——赞扬的声音
第三章 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育叙事的分析与思考
    第一节 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育叙事的综合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
        二、学生学习动机
        三、传承教学方式
        四、关心型师生关系
    第二节 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学活动的反思与建议
        一、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学活动的意义
        二、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学活动的不足
        三、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学活动的建议
    第三节 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学活动的经验借鉴
        一、学生发展与文化传承相统一
        二、以“关心型”师生关系为教学纽带
        三、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的深入探讨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音乐教学大纲、音乐教材、音乐教科书
        (一) 课程标准、音乐课程标准的含义
        (二) 音乐课程标准与音乐教学大纲的异同
        (三) 音乐教科书与音乐教材的概念界定
        (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音乐教科书的关系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教育规划及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的状况
        (二) 中小学音乐教科书改革的现状
        (三) 音乐教育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文化学、研究方法的现状
    四、思路与方法
    五、历史的回顾: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演变
        (一)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二)《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注释
第二章 本课题研究的宏观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
    一、哲学基础
        (一) 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
        (二) 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
        (三) 音乐作为文化的音乐教育哲学观
    二、教育学基础
        (一) 建构主义课程论
        (二) 后现代课程理论
    三、心理学基础
        (一) 心理学的影响
        (二) 音乐心理学的影响
    注释
第三章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
    一、近现代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历史沿革
        (一) 我国早期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奠基石——学堂乐歌(1902一 1919)
        (二)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初创期(l911一 1949)
        (三)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转型期(1949—1966)
        (四)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时期(1966一 1976)
        (五)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恢复期(1976一 1985)
        (六)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科书的繁荣期(1985一 2000)
    二、2001年以来的实验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教科书
        (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153]
        (二) 《课标(实验稿)》版中小学音乐教科书
    三、2011年以来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音乐教科书
        (一) 新课标音乐教科书修订的主要依据[161]
        (二) 新课标音乐教科书修订后的主要变化
    注释
第四章 《新课标》十套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分析比较
    一、十套音乐教科书容量分析比较
    二、十套音乐教科书单元主题分析比较
    三、十套音乐教科书单元内容分析比较
        (一) 对单元内容进行统计
        (二)十套教科书在内容上所体现的共同特点
    四、十套音乐教科书附属栏目比较分析
    注释
第五章 《新课标》十套中小学音乐教科书个性分析研究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一) 体现音乐课程的性质
        (二) 突出音乐学科特点
        (三) 呈现方式灵活多样
        (四) 适中的容量和难度
    二、人民音乐出版社《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一) 单元(课)设置具创新性,整体布局科学合理
        (二) 选材内容具创新性,更新曲目落实课标
        (三) 编写体例具创新性,细化要求重视评价
        (四) 版面设计具创新性,图文并茂形式新颖
    三、湖南文艺出版社《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一) 修订后教科书的整体编写思路与单元(课)体例
        (二) 湘版音乐教科书的编写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四、沿海版《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一)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同时,关注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二) 重视音乐实践,强调音乐创造
        (三) 结合国情,创造性地吸收了国外先进教学理念
        (四) 曲目突出了民族性与多元性相结合的特点,选材数量较大,为师生的教与学提供了较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五、广西版《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一) 修订后教科书的基本架构与编写体例
        (二) 广西版音乐教科书的编写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六、其他五套《新课标》音乐教科书的编写特色
        (一) 江苏版《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二) 河北版《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三) 西师版《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四) 沪版《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五) 辽海版《新课标》音乐教科书
    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概述
        一、侗族的族群分布
        二、侗族大歌的概念界定
        三、侗族大歌的文化地理学因素
        四、侗族大歌依生的民间习俗
        五、侗族大歌的审美特质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研究现状
        一、宋代至中华民国时期:侗族大歌演唱场景的描述
        二、20世纪50至60年代:侗族大歌的挖掘整理
        三、20世纪80至90年代:侗族大歌的研究蔚为大观
        四、21世纪初至今:侗族大歌的研究成绩斐然
    第三节 研究设计、思路、方法、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范式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侗族大歌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地域分布
        一、侗族民歌的南北分界
        二、侗族大歌的流传区域
        三、侗族大歌分布地域原因探究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历史形态
        一、侗族族源追溯
        二、侗族大歌的起源考
        三、侗族大歌的民间传说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发展态势
        一、侗族大歌的兴衰历程
        二、侗族大歌的空间变迁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未来趋向
        一、侗族大歌语言环境与“文化自觉意识”的丧失
        二、侗族大歌传承结构的断层
        三、侗族大歌生态空间的破坏
第二章 侗族大歌的生态环境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自然环境
        一、地形、地貌和土壤
        二、气候条件
        三、物产资源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社会环境
        一、侗族社会的组织结构——“款”
        二、侗族社会的宗法组织——“补腊”
        三、侗族社会的宗族组织——“歌班”
        四、侗族社会的人种特征
        五、侗族社会的生产方式——“自给自足”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文化环境
        一、宗教祭祀活动
        二、婚配恋爱活动
        三、其他节庆习俗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展演环境
        一、鼓楼
        二、民居
        三、寨门
        四、戏台
第三章 侗族大歌的歌唱内容
    第一节 自然意识的张扬
        一、自然之声的模拟
        二、自然之象的表达
        三、自然之境的描述
    第二节 民族记忆的口述
        一、敷陈侗人起源
        二、叙述迁徙历史
        三、讴歌民族英雄
    第三节 婚姻制度的展演
        一、真实细腻的心灵流露
        二、大胆率真的爱意呈现
        三、含蓄蕴藉的情感表达
    第四节 人伦亲情的礼赞
        一、养育之情的感恩
        二、人伦秩序的教化
        三、童真童趣的升华
    第五节 日常生活的叙写
        一、生产与生活的描绘
        二、劳动与爱情的交织
        三、艺术与生命的感悟
第四章 侗族大歌的歌律形态
    第一节 音乐发生的自然性
    第二节 话语方式的诗意性
    第三节 演唱风格的整一性
    第四节 和声运用的层次性
        一、多声部民歌概述
        二、侗族大歌多声部和声音乐的出现
        三、侗族大歌多声部音乐的和声运用
    第五节 音乐调式的柔和性
        一、我国五声性调式概述
        二、侗族大歌的主要调式及相互转换
        三、侗族大歌的调式重叠
    第六节 押韵形式的交互性
        一、句内韵的使用
        二、句间韵的使用
        三、“同”韵的使用
        四、三种押韵形式的混合使用
第五章 侗族大歌的社会功能
    第一节 侗族大歌的群体娱乐功能
    第二节 侗族大歌的社会交往功能
    第三节 侗族大歌的审美教育功能
        一、侗族大歌自身“美”的教化
        二、侗族大歌“情感教育”的和谐功能
    第四节 侗族大歌的宗教信仰功能
    第五节 侗族大歌的民族认同功能
        一、侗族大歌分布地域的独特性体现
        二、侗族大歌体现的民族认同
        三、侗族大歌对民族认同的意义呈现
    第六节 侗族大歌的文化传承功能
第六章 侗族大歌的传承调适
    第一节 文化场域与接受心理变化
    第二节 符号叙事与艺术形态固化
    第三节 现代语境与审美体验转型
        一、内蕴审美向外显审美转化
        二、复合审美向单向审美转化
        三、诗性审美向创意审美转化
    第四节 社区变迁与传承方式嬗变
    第五节 生态维度与意义生产重构
结论
附录1:贵州省侗族大歌传承人名录
附录2:贵州省侗族大歌歌师名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盘县鸡场坪乡民族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少数民族地区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需要
        1.1.2 少数民传统体育传承与发展的需要
        1.1.3 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1.3.2 学校体育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1.3.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现状文献综述
2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田野调查法
        2.3.2 访谈法
        2.3.3 文献资料法
        2.3.4 逻辑分析法
        2.3.5 个案分析法
3 少数民族传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相关概念辨析
    3.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辨析
        3.1.1 少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3.1.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3.2 学校体育概念辨析
        3.2.1 学校体育的概念
        3.2.2 学校体育的主要表现形式
    3.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发展概念辨析
        3.3.1 学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
        3.3.2 互动式发展的定义
        3.3.3“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概念 12
    3.4 文化、体育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概念辨析
        3.4.1 文化的概念
        3.4.2 体育文化的概念
        3.4.3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
        3.4.4 学校体育文化的概念
    3.5“体育”与“运动”概念辨析
4 鸡场坪乡民族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现状分析
    4.1 鸡场坪乡民族中学学校体育概况
        4.1.1 地理人文环境概况
        4.1.2 学校师生及基础设施概况
        4.1.3 体育场地器材概况
        4.1.4 体育课的情况
    4.2 鸡场坪乡民族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分析
        4.2.1 羊皮鼓技巧简介
        4.2.2 耍海马简介
        4.2.3 达体舞简介
        4.2.4 彝族秋千简介
        4.2.5 打陀螺简介
        4.2.6 板凳舞简介
        4.2.7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器材明细表
    4.3 鸡场坪乡民族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历程 24
        4.3.1 萌芽期(1998—2002)
        4.3.2 发展期(2002—2008)
        4.3.3 转变期(2008—2009)
        4.3.4 收获期(2009—2013)
        4.3.5 新机遇(2014—今)
    4.4 鸡场坪乡民族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情况概述
5 鸡场坪乡民族中学少数民族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5.1.1 专业的师资队伍缺乏但相关培训实有
        5.1.2 强调经费不足实则经费分配失衡
        5.1.3 以场地设施缺乏为由掩盖操作不当
        5.1.4 特长生没有归宿感的原因在于学校相关政策的不完善
    5.2 学校体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5.2.1 学校未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完整的纳入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5.2.2 教师与学生的管理松懈
        5.2.3 相关资料搜集整理不严谨
        5.2.4 没有相关学术研究的支持
    5.3 鸡场坪乡民族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6 鸡场坪乡民族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经验总结
    6.1 实践中的成功经验
        6.1.1 正确的出发点
        6.1.2 组建专门的领导班子
        6.1.3 积极的挖掘、整理和重新编排
        6.1.4 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及竞赛
    6.2 实践中的失败教训
        6.2.1 防止价值目标的扭曲
        6.2.2 克服教师的畏难情绪
        6.2.3 降低随意性,强调教学原则
        6.2.4 强化课程建设
7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布迪厄场域理论综述
    一、 关于场域理论
        (一) 场域
        (二) 惯习
        (三) 资本
    二、 场域理论的实践意义
        (一) 场域对现代社会研究的重要性
        (二) 场域理论的实践意义
第二章 贵州民族文化的特色
    一、 悠久的历史文化
        (一) 悠久的发展历史
        (二) 贵州各民族历史渊源
    二、 独特的组织文化
        (一) 社会组织
        (二) 习惯法
    三、 浓郁的风俗文化
        (一) 饮食文化
        (二) 服饰文化
        (三) 建筑文化
        (四) 婚恋习俗文化
        (五) 传统节日文化
        (六) 古老的口头文学
        (七) 宗教信仰文化
        (八) 绘画、雕塑、歌舞、戏剧
第三章 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场域”视角解读
    一、 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的变更
        (一) 农村
        (二) 舞台
        (三) 市场
    二、 贵州民族文化传承的惯习约束
        (一) 礼俗制度
        (二) 市场制度
        (三) 政治制度
第四章 建构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场
    一、 场域因子的积累
        (一) 民族文化的内容
        (二) 民族文化的积累
    二、 场域的细化与明晰
        (一) 建立生态博物馆和民族文化村
        (二) 学校教育
        (三) 旅游业及相关文化产业带动下形成的次生传承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调查日志
附录B 调查图片
致谢
个人简历

(7)潘振声儿童歌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选题的理由与意义
    (二) 相关研究综述
    (三) 意欲创新之处
二、 潘振声生平及其儿童歌曲创作
    (一) 潘振声生平简介
    (二) 潘振声儿童歌曲创作综述
三、 潘振声儿童歌曲分类研究
    (一) 题材分类研究
        1. 童话歌曲
        2. 认知、启智类歌曲
        3. 儿童生活歌曲
        4. 古诗词歌曲
        5. 颂歌和抒情类歌曲
        6. 妈妈唱给婴儿的歌
    (二) 演唱形式划分
        1. 合唱
        2. 齐唱
        3. 独唱
        4. 对唱
        5. 表演唱
四、 潘振声儿童歌曲的特点
    (一) 歌词特点
    (二) 音乐特点
    (三) 构思特点
结语
    (一) 教育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 艺术价值
    (三) 展望
参考资料
附录
后记

(8)侗族民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与文化适应 ——以广西新民中寨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研究的缘起与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缘起
    (二) 问题的提出
二、侗族民歌文化的传承主体
    (一) 中寨屯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环境
    (二) 中寨屯歌者的历史审视
    (三) 中寨屯歌者的现状观察
    (四) 中寨屯歌者的文化特征分析
三、侗族歌者的生存境况
    (一) 中寨屯歌者的经济状况
    (二) 务农歌者的生存现状
    (三) 打工歌者的生存现状
四、侗族歌者的文化适应
    (一) 文化变迁与侗族歌者的文化适应
    (二) 文化传承与侗族歌者的文化适应
    (三) 文化创新与侗族歌者的文化适应
    (四) 文化困境与侗族歌者的文化适应
五、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 记

(10)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学校音乐教育(1901~1919)
    第一节 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发端
        一、 清末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二、 民初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
    第二节 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
        一、 学堂乐歌起源之简况
        二、 学堂乐歌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
        (一) 学堂乐歌的特点
        (二) 学堂乐歌创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三、 学堂乐歌对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一、 清末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二、 民初时期的音乐教育思想
        三、 王国维、蔡元培、沈心工、曾志(文心)的美育与音乐教育思想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建立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19~1949)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 中小学音乐课程纲要的颁发
        二、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三、 音乐教育研究中所反映出来的音乐教学现状
        四、 音乐教育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五、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执行情况
        六、 教材建设走上正轨
        七、 抗战时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八、 四十年代之后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九、 结语
    第二节 师范音乐教育
        一、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初创期
        二、 新学制的实施
        三、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四、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五、 结语
    第三节 苏区、抗日根据地、解放区的学校音乐教育
        一、 土地革命时期
        二、 抗日战争时期
        三、 解放战争时期
        四、 结语
第三章 新中国建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学校音乐教育(1949~1966)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法规建设
        二、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际状况
        三、 美育被列入国家教育方针,音乐教育开始得到重视
        四、 五十年代中期中小学音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五、 新中国建立以来颁发的第一套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六、 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七、 课外音乐活动开展活跃
        八、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
        九、 结语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中师音乐教育
        二、 音乐教育法规建设和教材建设开始起步
        三、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第一部中师音乐教学大纲
        四、 教材建设的发展
        五、 五十年代末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中师音乐教育
        六、 结语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高师音乐教育
        二、 高师音乐教育的法规建设
        三、 五十年代中期至“文化大革命”之前的高师音乐教育
        四、 结语
第四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学校音乐教育(1966~1976)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 概况
        二、 结语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概况
        二、 结语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概况
        二、 结语
第五章 改革开放之后的学校音乐教育(1977~2000)
    第一节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的建设及美育问题的讨论
        二、 八十年代初期所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三、 美育在国家教育方针中的确立、学校艺术教育管理机构的健全及音乐教育法规文件的颁发
        四、 学校音乐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
        五、 落实《总体规划》、完善音乐教育管理体制
        六、 九十年代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的颁发、音乐教材的建设及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
        七、 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八、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的蓬勃发展
        九、 音乐师资状况及音乐课开课情况
        十、 国家教委有关音乐师资队伍建设的一系列举措
        十一、 九十年代后期国家对美育、艺术教育的重视,确立了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十二、 结语
    第二节 中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建设
        二、 中师音乐教育办学状况及部分地区所采取的对策
        三、 音乐教研活动活跃,教育科学研究有所发展
        四、 中等艺术师范学校和中师音乐班的发展
        五、 课外、校外音乐活动蓬勃发展
        六、 九十年代之后的中师音乐教育
        七、 结语
    第三节 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
        一、 恢复时期音乐教育法规和教材的建设
        二、 扩大招生规模,满足基础教育需求
        三、 教研、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 九十年代之后的高师音乐教育
        (一) 落实《总体规范》,贯彻《若干意见》
        (二) 研究生教育及师资队伍建设
        (三)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四) 教育科研工作取得较大成绩
        (五) 全国性音乐教育研讨会的召开推动了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五、 结语
总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中华小歌手(少儿歌表演)(论文参考文献)

  • [1]启蒙教育之歌曲演唱的教育教学实践研究[D]. 张妮.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山咸水歌传承基地教学活动教育叙事研究[D]. 杨华丽. 广州大学, 2018(01)
  • [3]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科书分析研究[D]. 林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06)
  • [4]歌与生活 ——人类学视阈下的侗族大歌研究[D]. 杨毅. 武汉大学, 2015(07)
  • [5]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式发展的个案研究 ——以六盘水市盘县鸡场坪乡民族中学为例[D]. 崔欢欢.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2)
  • [6]贵州民族文化传承“场域”研究[D]. 许正兰. 贵州民族大学, 2012(06)
  • [7]潘振声儿童歌曲研究[D]. 王冬香. 西北师范大学, 2012(04)
  • [8]侗族民歌传承主体的生存境况与文化适应 ——以广西新民中寨屯为例[D]. 田李隽. 广西师范大学, 2006(06)
  • [9]中华小歌手(少儿歌表演)[J]. 黄持一,程龙. 校园歌声, 2003(01)
  • [10]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 马达. 福建师范大学, 2001(01)

标签:;  ;  ;  ;  

中国小歌手(儿童歌曲表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