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三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治理“三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一、治理“三水”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徐敏,秦顺兴,马乐宽,王东,赵越[1](2021)在《水生态环境保护回顾与展望:从污染防治到三水统筹》文中研究表明水生态环境保护事关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本文阐释了我国从水污染防治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三水"统筹转变的新时代水生态环境保护内涵,从国内视角梳理我国水污染防治实践取得的成效,识别美丽中国水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制约性问题,首次在全国层面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环境质量、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保障情况进行国际对标分析,提出以水生态系统保护目标为指引、以流域生态环境空间管控为基础、以"三水"统筹系统治理为路径、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议。

李煦红,晏石娟,陈金峰,秦红杰,邹春萍,尤毅,吴昊平,杨思雨[2](2021)在《潮汕乡村水生态水文化和水经济三水融合式发展路径研究——以潮州龙湖古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对潮汕地区乡村的产业、生态和文化发展提出了挑战。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前提,生态环境改善和文化振兴对于改善人居环境、丰富精神生活至关重要,本文基于潮汕地区丰富的水资源、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基础,以水为脉络,提出了一种协同水生态、水文化和水经济的"三水"融合式发展模式。该模式摒弃了以往顾此失彼的发展方式,以水生态修复为抓手,以水文化建设为主导,以水经济发展为目标,促进水经济、水生态、水文化协同发展,形成正向循环。文章以潮州古村落龙湖古寨为例,分析了龙湖古寨乡村振兴的资源优势,以及水环境、水生态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提高古寨水生态环境质量、增强水生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深入挖掘并强化龙湖水文化,再以良好的水生态和水文化为基础发展水经济的路径。

张令达,侯全华,段亚琼[3](2021)在《黄土高原地区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模式》文中指出流域尺度的生态空间管控是落实黄土高原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蓝图,充分体现了中国生态空间规划与管控思路的转变。该研究为解决黄土高原地区流域生态空间管控低效、无序开发的难题,通过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下的流域生态空间管控内涵特征,提出了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流域生态空间管控研究框架,从要素与分区两个层面构建了"水文过程刚性约束,生态要素弹性管控"的要素管控模式以及"纵向分层传导,横向制约管控"三层双向的流域生态空间分区管控模式。通过在旬邑三水河流域进行实践应用,从"空间结构布局-片区功能指引-单元指标控制"的管控途径入手,划分3级生态空间分区,梳理出75条生态廊道,提出3种村庄类型;同时确定了三大功能片区及21个管控单元;最后以C-04管控单元为例,将土地利用、村庄发展、景观格局及水文过程等控制指标及指引策略进行整合与落位,可为三水河流域生态空间修复与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研究结果对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指引,有利于提高中国流域尺度下的国土空间管控的操作性与实施性。

宋佳宁,王耀华[4](2021)在《京津冀区域水污染立法协同治理机制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京津冀区域水污染治理问题备受关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域内水污染状况虽有好转,但仍存在治理成效缓慢、无长足进步等问题。区域协同治理是解决京津冀区域水污染问题的良方。然而,区域内相关立法协同机制的缺失严重影响着协同治理的实施效果。因此,京津冀区域应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地方立法协同,逐步建立统一的排污标准,健全区域内水污染协同立法体系,最终构建完善的域内水污染立法协同机制。

吴清林[5](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认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邱梦海[6](2020)在《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我国的城镇化进程飞速发展。由于产业结构升级等原因,许多工业区或荒废或被迫迁出城市,普遍存在经济效率低下,能耗大且污染环境,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全,阻碍城市道路网络等问题,妨碍了城市的发展。因此既有城市工业区更新势在必行。目前佛山市既有工业区改造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选择佛山市既有工业区进行相关研究,尝试为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更新再利用的实践提供相关建议与指引。本文运用“城市网络分析”与“城市双修”理论和方法,探究了佛山市工业发展历史脉络与相关政策法规,针对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对比研究;从土地整合、产业升级、城市修补、生态修复等不同层面,探索了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通过对佛山工业发展历史的梳理,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产业结构、工业行业、所有制与分布区域的演变进行探索,并在大量统计工作的基础上绘制了分布区域演变图;通过对佛山相关政策和法规的研究,发现了其存在的两个问题:社会效益重视不足与对城市环境、形态和风貌重视不足。此外,形成了大数据与城市网络分析结合的步行网络以及配套设施定量评价方法,以及大数据获取与处理方式,据此提出五个评价指标:Reach、Straightness、冗余指标、寻找客流量与客流中间性。根据“城市网络分析”与“城市双修”理论,提炼出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整体性原则、渐进式原则、集约性原则、地域性原则与人性化原则的五原则;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对比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与经验,提出土地整合模式与策略、“退2进3”、“退2进2.5”、“退2进居”等产业升级策略;基于“城市双修”凝练形成了城市空间与形态修补、肌理修补和风貌修补策略,以及污染治理与废物再利用、被动式建筑节能改造的生态恢复策略;基于城市网络分析与“城市双修”原则提出了步行路网梳。

靳亚红[7](2020)在《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探究节水节肥增产技术,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开展2年田间试验,初步集成了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试验包括2个因素,主因素秸秆还田方式(无秸秆、上膜上秸、上膜下秸)副因素施肥水平(低肥(N135 kg/hm2、P90 kg/hm2)、中肥(N225 kg/hm2、P150 kg/hm2)、高肥(N315 kg/hm2、P210 kg/hm2)),组合成共9个处理,通过对农田环境及玉米生长变化情况,与对照(不施肥)对比,进行核心技术筛选;将初步筛选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的上膜下秸中肥、上膜上秸高肥核心技术与配套技术相结合形成集成技术;同时进行大田试验,评价其对农田环境、玉米生长指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提出适宜的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为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提效、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结论如下:(1)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农田环境效应评价:上膜下秸低肥根层土壤含水率比其他处理高10.23%~53.77%,其中该处理与上膜下秸中肥土壤含水率无显着性差异;土壤含盐量随着施肥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上膜上秸低肥较其他处理低5.99%~30.77%;土壤含盐量根层积盐程度小于深层;各处理较对照碱解氮含量增加69.22%~96.20%、速效磷含量增加24.15%~39.04%、有机质含量增加1.17%~11.21%。(2)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效应评价:玉米株高、茎粗从抽雄期到成熟期表现为为相同秸秆还田处理下中肥>高肥>低肥、相同施肥水平下上膜下秸>上膜上秸>地膜覆盖;上膜下秸中肥产量平均达到13404 kg/hm2,上膜上秸高肥产量平均达到11944 kg/hm2,两者的水分利用效率可达2.71 kg/m3~3.10 kg/m3,各处理肥料偏生产力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降低。(3)集成技术效果评价:玉米生育期内当地技术比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技术、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技术土壤含水率提高3.52%和1.48%,含盐量提高9.5%和4.6%,土壤养分变化大小依次是:当地>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技术较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上秸高肥和当地投入金额减少16.53%和32.91%,产出金额增加 6.32%和 7.25%。综上,咸淡水交替灌溉下上膜下秸中肥集成技术能够较好的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效增产、增加经济收入,是适宜内蒙古河套灌区轻度盐碱地夏玉米种植条件下较优的集成技术模式。

苏敏[8](2020)在《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管制空间冲突的协调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广汉市为例》文中提出我国土地资源的分配由规划引导,而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有限的土地资源供给需要满足多目标的土地利用需求。规划作为空间治理和土地资源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通过规划者向土地赋予决策者意志。然而我国的空间规划具有强烈的“分治”特征,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在编制上存在规划意志的显着差异,导致了规划在空间上的冲突,加剧土地供需矛盾,阻碍国土空间规划的有序进行。因此,对规划冲突区域进行诊断并探索冲突区域的协同措施,能够可使决策者深入了解规划冲突的表现形式和空间分异特征,对引导治理规划冲突,制定科学的国土空间管制规则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以四川省广汉市为例,基于“基础分析—冲突识别—适宜性分析—底线划定—差异协调—空间管制”的分析思路对规划冲突区域的诊断及其协同方案进行了研究。利用GIS平台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管制分区进行了空间叠置分析,并进一步对规划冲突进行了诊断分析,基于潜力-约束模型对研究区开展了生态适宜性分析和用地空间潜力分析,并通过用地适宜性多情景分析,优选出最适宜的建设用地分区方案,为提高“两规”的协同性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四川省广汉市为例,对规划冲突区域的诊断及其协同方案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空间叠置分析和对比研究,研究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管制冲突规模较大,达8650.98 h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5.77%,且以城市总体规划可建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可建形成的二类冲突区为主。从规模上看,其中一类冲突区即城市总体规划建设规划外的土地利用规划允许建设区,冲突规模为3042.2 hm2,二类冲突区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外的城市总体规划的建设规划区,冲突规模为5608.78 hm2。研究区的规划冲突以二类冲突为主导。从冲突的空间分布上来看,一类冲突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中部,东北部和南部,并相对规划建设协调区呈四周环绕型分布;二类冲突区由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建设和城市总体规划适宜建设组成,冲突区中已经建设区呈零散分布,只有广汉市机场呈块状;适宜建设区则呈片状集中分布于北外乡、西外乡、新丰镇、小汉镇和和兴镇南部。从镇域分布来看,一类冲突区主要分布在新丰、小汉、三水和金鱼镇;二类冲突区相较于一类,其显示冲突高值的乡镇更多,主要分布在新丰镇、西外乡、北外乡、小汉镇、和兴镇、南兴镇及向阳镇等乡镇。从冲突原因分析,“两规”的规划冲突主要是由于二者的编制部门和规划意愿不同、编制时点和期限不同、规划编制依据的基础数据和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的。(2)通过构建潜力-约束模型,从区域用地发展潜力评价和生态约束力评价出发采用多情景分析法,选取满足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重需要的适宜性分区方案,该方案高度适宜区面积12749.68 hm2,中度适宜区面积19548 hm2,低度适宜区面积7094 hm2,不适宜区面积15476 hm2。用地发展潜力评价表明,广汉市的乡镇综合实力呈现首位分布,现状中心城区的综合发展实力远超其他乡镇,用地空间发展潜力呈点轴分布,中心城区和南北向、东西向交通走廊沿线的乡镇实力与空间发展潜力较强。从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生态服务等三个方面选取了指标建立空间发展约束性评价模型进行空间约束性分析,研究表明研究区的生态约束主要分布在东部,主要用地类型为林地、基本农田。而用地适宜性多情景分析显示,中生态安全格局下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能够凸显发展潜力与生态约束的高水平融合,可推荐作为冲突区域协调的依据方案。(3)通过叠加规划冲突和适宜性评价分区发现,建设适宜性分区内高中低三类适宜性分区中二类冲突占主导地位,表明城市总体规划中允许建设区与城市总体规划的非建设区矛盾突出,而两类冲突区中,二类冲突较一类冲突建设适宜性较高,表明现有规划的空间管制城市总体规划较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更为合理。一类冲突区中建设适宜性较高的比例为67.63%,二类冲突区中建设适宜性的比例为78.81%。在高度、中度、低度三类建设适宜性分区内,二类冲突区占主导地位,占比分别为69.61%、61.98%、59.47%,在建设用地不适宜区内一类冲突区占主导地位,占比为55.13%。高度适宜区内一类冲突面积为895.45 hm2,二类冲突面积为2051.66 hm2;中度适宜区内一类冲突面积为1162.31 hm2,二类冲突面积为1893.74 hm2;低度适宜区内一类冲突面积为400.03 hm2,二类冲突面积为584.79hm2;不适宜区内一类冲突面积为584.79 hm2,二类冲突面积为476.02 hm2。(4)根据规划协调路径,进行规划管制分区的协调优化,重新划定建设适宜区、可以建设区、不宜建设区和不可建设区,面积分别为9929.62 hm2、6182.8 hm2、5446.01 hm2、33241.60 hm2。参考适宜性评价分区优选结果探讨规划冲突区的协同方案,针对各适宜性分区中的冲突类型进行初步协调,再根据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和生态保护控制区的刚性约束对管制分区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最终划定建设适宜区、可以建设区、不宜建设区和不可建设区,并提出相关管制建议,结合适宜性分区特点调整各适宜性分区内规划冲突区域建设规模,从而实现规划冲突区域的管制协调。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冲突识别—适宜性分析—底线划定—差异协调—空间管制”的分析思路,在识别规划管制空间冲突的基础上,进行区域建设用地适宜性的科学分析,以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和城镇发展作为刚性管制空间,立足于研究区区域发展需求,遵循生态优先、重点要素保障、尊重现有规划和用地现状的原则,提出空间管制分区的协调路径,系统论述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空间管制的协调过程,能够以案例形式丰富协调规划冲突的理论与实践,为后续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赵鑫涯[9](2020)在《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评价研究 ——以泰州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的建设与发展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尤其十九大以来生态文明地位提到历史新高度,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提出了时代新基调——“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以此延伸出新时期治江思路的基本宗旨——“维护健康长江、促进人水和谐”。在此背景下长江的开发与保护行动模式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样板。在以长江为典型的河流管理综合规划治理和可持续利用时期,如何在长江流域经济稳健上升的同时,根据背景要求明确长江健康的内涵,并对其健康状况、存在问题进行评估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河流规划管理的重要支撑和行动方向。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河流健康管理与评价的理论背景以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下的长江大保护政策背景,结合理论与实践,剖析新时期健康长江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压力下和谐(水资源利用协调)、清洁(水质清洁)、安全(水安全风险有效防控)、优美(水生态环境优美)的长江生态环境系统综合状态的客观呈现,以及流域区域社会公众对生态环境权益诉求保障或环境治理满意程度的主观刻画。基于健康长江内涵,结合PSR模型概念,从客观刻画和主观呈现两个维度构建了共18项指标的健康长江指数指标体系。研究选取长江经济带沿江城市之一的泰州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内涵构建的健康长江指数指标体系,对泰州健康长江行动的目标城市靖江市、泰兴市、高港区、医药高新区开展了健康指数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泰州长江整体趋势向好,达到健康水平,尤其在区域水资源的基本供给平衡、长江水生物多样性、水质安全保障等方面达到非常健康水平。但是在岸线开发利用、公众满意度等方面仍有较大进步空间。指数的季度变化较小,总体上呈现第三季度略低于其他季度的趋势。分区域排序:靖江市>高港区>医药高新区>泰兴市。最后基于健康长江内涵,从水资源利用管理、水体质量改善、水环境安全管控、水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众满意度提升五个方面分别提出泰州健康长江优化管理方向的建议,为地方长江健康管理提供参考。同时,为体现泰州健康长江行动的地方性管理目标,依据健康长江指数指标体系,设置不同管理目标下的泰州健康长江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分别包括“三水共治”绩效、“四源齐控”绩效、“六项目标”绩效和“八大要素”绩效,并对绩效评分进行五类分级。根据绩效评价体系对泰州两市两区长江管理开展年度绩效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整体上,泰州沿江区域四项绩效得分排序为:“四源齐控”>“八大要素”>“六项目标”>“三水共治”。不同的区域在不同的绩效评价上排序不尽相同,但总体上靖江市的绩效评分高于其他三市(区),这点与健康指数评价结果一致。最后,根据健康长江目标管理需求,分析两市两区的重点管控方向建议:靖江市整体水平较好,主要水资源保护尤其水资源开发强度以及农业污染源控制的化肥农药使用强度上需要加强管理。泰兴市则主要在工业污染排放和水资源利用效率上着重强化。高港区和医药高新区相似,重点在在岸线的开发利用上合理规划,重点修复生态岸线,维护长江生态安全。

刘阳[10](2020)在《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美丽乡村的建设以及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建设问题频发,大面积农田、林地、水系被侵占为建设用地,导致自然村落不断被蚕食,原有的生态安全格局被打破,自然生境遭到严重破坏。同时,乡村规划建设套用现代城市规划技术模式,造成乡村排水困难、内涝频发、水土流失、水体污染严重等雨水问题,严重威胁到城乡生态安全。本文以关中平原为核心研究区域,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综合利用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给水排水科学与工程等多个学科专业知识,探讨关中乡村现存的雨水问题及其应对的解决途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挖掘关中传统乡村雨水管理的生态经验。本研究结合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关中地区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并探讨了不同要素条件下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首先,对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发展阶段、核心理念、原则和目的、关键技术以及主要措施进行详细分析,深入解析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内涵特征,并论述了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美丽乡村雨水管理的关联性,分析国内外低影响开发优秀实践案例。其次,分析关中地区降水、水文、地貌、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及其问题,挖掘关中地区传统雨水利用措施,结合关中地区美丽乡村进行的基础调研,剖析现阶段关中雨水景观的主要问题,明确了导致问题产生的关键点。再次,本文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基础,结合关中传统雨水利用措施,构建关中地区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体系,提出适合关中场地地域性特征的雨水景观设计策略。最后,选取咸阳市旬邑县纸坊村进行可行性验证。本文通过对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关中地区美丽乡村高效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为我国人居环境整治,构建功能复合、多元效益的乡村生态景观提供地域性经验,为加快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贡献力量。

二、治理“三水”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理“三水”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水生态环境保护回顾与展望:从污染防治到三水统筹(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以实现美丽中国为目标的新时代水生态环境保护内涵
2 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成效显着
    2.1 质量改善:“保好水、治差水”取得明显进展
    2.2 任务项目:由单纯污染治理向流域综合治理转变
    2.3 保障措施:水污染防治政策机制逐步健全完善
3 以“三水”统筹为导向的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任重道远
    3.1 面临的“三水”制约性问题分析
        3.1.1 水环境质量改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
        3.1.2 河流湖泊断流干涸或生态流量不足广泛存在
        3.1.3 水生态破坏现象十分普遍
        3.1.4 水生态环境依然呈现高风险态势
        3.1.5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需进一步加强
    3.2 国内外水生态环境状况比较分析
        3.2.1 水环境质量:与发达国家基本相当
        3.2.2 水资源保障: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
        3.2.3 水生态状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4 面向美丽中国建设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建议
    4.1 突出水生态系统保护的目标指引
    4.2 明确流域水环境管控的空间基础
    4.3 深化“三水”统筹兼顾的系统治理
    4.4 完善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策制度

(2)潮汕乡村水生态水文化和水经济三水融合式发展路径研究——以潮州龙湖古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相关概念阐释
    1.1 水生态
    1.2 水文化
    1.3 水经济
2“三水”融合式发展的内在机制
3 龙湖古寨“三水”融合式发展路径分析
    3.1 古寨水生态环境提质增效
    3.2 深入挖掘并强化龙湖水文化
        3.2.1 用水文化
        3.2.2 防水文化
        3.2.3 赏水文化
        3.2.4 护水文化
    3.3 以良好的水生态和水文化发展水经济
4 结论

(3)黄土高原地区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黄土高原地区流域生态空间管控内涵及外延
    1.1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流域生态空间管控
    1.2 基于生态水文过程的流域生态空间管控
    1.3 黄土高原地区水文过程与生态空间管控耦合框架
2 黄土高原地区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方法
    2.3 分区-要素统筹的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方法体系
3 黄土高原地区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模式
    3.1 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模式
        3.1.1 流域生态空间要素管控
        3.1.2 流域生态空间分区管控
    3.2 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案例分析
        3.2.1 空间结构布局
        3.2.2 片区功能指引
        3.2.3 单元指标控制
4 讨论
5 结论

(4)京津冀区域水污染立法协同治理机制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京津冀区域水污染现状及协同治理概述
    (一)京津冀区域水污染现状及特征
        1. 京津冀区域水污染现状
        2. 京津冀区域水污染特征
    (二)京津冀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的必要性
二、京津冀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立法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京津冀区域水污染协同治理立法现状
        1. 国家立法层面
        2. 地方立法层面
        3. 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二)问题分析
        1. 顶层设计规制缺失
        2. 地方立法协同不足
        3. 排污标准不够统一
        4. 协同立法方式单一
三、完善京津冀区域水污染治理立法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规制
        1. 建立水污染协同立法领导机制
        2. 完善上位法规制
    (二)加强三地立法工作协同机制建设
    (三)逐步统一排污标准
    (四)探索区域协同立法新形式
        1. 区域合作协议
        2. 公众参与立法
        3. 制定流域管理条例
结语

(5)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研究现状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第二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三 相关性分析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第一节 模式构建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创新点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二、发表的论文
    三、获得奖励
致谢

(6)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发展模式的转变
        1.1.2 既有工业区更新与再利用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读
        1.3.1 既有城市工业区
        1.3.2 城市网络分析
        1.3.3 “城市双修”理念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
        1.4.2 国内研究
        1.4.3 佛山既有城市工业区更新相关研究
        1.4.4 小结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1.6.1 城市网络分析
        1.6.2 大数据法
        1.6.3 图表分析法
        1.6.4 对比分析法
第二章 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相关理论
    2.1 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相关理论概述
    2.2 城市网络分析
        2.2.1 Reach
        2.2.2 Straightness
        2.2.3 寻找客流量
        2.2.4 客流中间性
        2.2.5 冗余指标(冗余路径)
        2.2.6 UNA分析前准备
        2.2.7 基于城市网络分析的评价模型
    2.3 城市双修
        2.3.1 “城市双修”相关理论
        2.3.2 “城市双修”理念内涵
        2.3.3 佛山既有工业区城市空间提升与再利用原则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发展脉络
    3.1 佛山市工业发展脉络
        3.1.1 原始手工业萌芽时期(1840年之前)
        3.1.2 西方近代工业传入与传统工业衰败(1840-1949年)
        3.1.3 传统工业的复苏(1949-1978年)
        3.1.4 工业结构的变化与新型工业兴起(1979年至今)
    3.2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分布特点
    3.3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改造进程
    3.4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再利用相关政策解读
        3.4.1 相关政策法规总结
        3.4.2 相关政策法规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典例对比分析
    4.1 案例选取原则
        4.1.1 典型性原则
        4.1.2 多样性原则
    4.2 案例概况与城市肌理
        4.2.1 广佛商贸城
        4.2.2 陈大滘工业园
        4.2.3 邓岗工业园
        4.2.4 顺德糖厂
        4.2.5 南风古灶
        4.2.6 对比分析小结
    4.3 UNA分析
        4.3.1 POI核密度与Reach分析
        4.3.2 Straightness与冗余指标分析
        4.3.3 客流中间性与寻找客流量分析
    4.4 案例对比分析总结
        4.4.1 案例概况与城市肌理
        4.4.2 Straightness与冗余指标
        4.4.3 Reach、寻找客流量与客流中间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
    5.1 土地整合策略
        5.1.1 土地整合模式
        5.1.2 土地整合具体方式
    5.2 产业升级策略
        5.2.1 “退2进3”模式
        5.2.2 “退2进2.5”模式
        5.2.3 “退2进绿”模式
        5.2.4 “退2进居”模式
        5.2.5 产业协同升级
    5.3 城市修补策略
        5.3.1 空间与形态修补
        5.3.2 肌理修补
        5.3.3 风貌修补
    5.4 生态修复策略
        5.4.1 污染治理与废物再利用
        5.4.2 被动式为主的建筑节能改造
    5.5 基于UNA分析的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
        5.5.1 基于UNA分析的策略研究框架
        5.5.2 步行交通梳理策略
        5.5.3 配套设施修补策略
        5.5.4 公共空间塑造策略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6.1.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6.1.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不同技术模式对土壤生境影响
        1.2.2 不同技术模式对玉米生长指标及产量影响
        1.2.3 集成技术研究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设计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气象资料
        2.1.3 试验区土壤基本状况
        2.1.4 玉米生育期划分
    2.2 试验设计
        2.2.1 试验设计1
        2.2.2 试验设计2
    2.3 观测内容及方法
    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环境影响
    3.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含水率影响
    3.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盐分影响
        3.2.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不同土层土壤含盐量影响
        3.2.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土壤盐分盈亏分析
    3.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养分影响
        3.3.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碱解氮影响
        3.3.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速效磷影响
        3.3.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土壤有机质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4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及产量影响
    4.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生长指标影响
        4.1.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株高影响
        4.1.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茎粗影响
        4.1.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影响
    4.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影响
        4.2.1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影响
        4.2.2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产量及构成因子相关性分析
        4.2.3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下水盐调控对玉米产量反馈机制
        4.2.4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4.2.5 秸秆还田与肥料技术对玉米肥料偏生产力及农学效率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5 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
    5.1 集成技术构建理论依据
    5.2 集成技术构建边界因素
    5.3 集成技术介绍
        5.3.1 集成技术概述
        5.3.2 核心技术
        5.3.3 配套技术
    5.4 集成技术操作规程
        5.4.1 集成技术(一)操作规程
        5.4.2 集成技术(二)操作规程
    5.5 小结与讨论
6 集成技术监测与筛选研究
    6.1 农田土壤环境效果评价
        6.1.1 土壤含水率
        6.1.2 土壤含盐量
        6.1.3 土壤碱解氮
        6.1.4 土壤速效磷
        6.1.5 土壤有机质
    6.2 玉米生长指标
        6.2.1 株高
        6.2.2 茎粗
        6.2.3 叶面积
    6.3 集成技术效益评价
        6.3.1 集成技术投入分析
        6.3.2 集成技术产出分析
        6.3.3 社会效益分析
        6.3.4 生态效益分析
    6.4 集成技术效果可行性分析
        6.4.1 影响推广因素
        6.4.2 明确优产新思路
        6.4.3 政府扶持与补贴
        6.4.4 搞好典型带动面上发展
        6.4.5 构建农民推广体系
    6.5 小结与讨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秸秆还田与肥料核心技术筛选研究
        7.1.2 集成技术监测与评价研究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管制空间冲突的协调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广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规划冲突
        1.1.1 规划冲突的原因探究
        1.1.2 规划冲突的识别分析
    1.2 规划协调
        1.2.1 规划协调的理论进展
        1.2.2 规划协调的实践探索
        1.2.3 规划冲突的协调方法
    1.3 研究评述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与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3.1 研究区概况
        2.3.2 数据来源
    2.4 技术路线
第3章 土地利用基础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土地利用程度指数测算
        3.1.2 空间分布规律研究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地利用特征解析
        3.2.2 用地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3.2.3 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3.3 结论与讨论
        3.3.1 研究结论
        3.3.2 讨论
第4章 “两规”空间管制冲突识别
    4.1 研究方法
        4.1.1 用地空间管制类型解译
        4.1.2 “两规”空间管制分析
        4.1.3 空间叠置分析
        4.1.4 冲突类型界定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空间管制冲突规模
        4.2.2 空间管制冲突分布特征
        4.2.3 空间管制冲突镇域分布差异
        4.2.4 空间管制冲突原因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4.3.1 研究结论
        4.3.2 讨论
第5章 建设用地空间适宜性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区域空间发展约束力分析
        5.1.2 建设用地潜力评价
        5.1.3 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区域空间发展约束
        5.2.2 区域空间发展潜力
        5.2.3 三种情景下的建设用地适宜性
    5.3 结论与讨论
        5.3.1 研究结论
        5.3.2 讨论
第6章 “两规”空间管制协调策略
    6.1 协调路径
        6.1.1 协调依据
        6.1.2 协调原则
        6.1.3 运作路径
    6.2 区域发展需求梳理
    6.3 刚性管控空间划定
    6.4 管制空间差异协调
        6.4.1 空间叠合分析
        6.4.2 空间管制协调
        6.4.3 空间管制建议
    6.5 结论与讨论
        6.5.1 研究结论
        6.5.2 讨论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9)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评价研究 ——以泰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河流健康管理与评价综述
        1.2.1 河流健康内涵探讨
        1.2.2 河流健康管理发展
        1.2.3 河流健康评价研究
        1.2.4 综述小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目的
        1.3.4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第2章 健康长江内涵剖析与健康长江指数体系构建
    2.1 新时期下长江大保护行动发展轨迹
    2.2 长江大保护背景下的健康长江内涵
    2.3 健康长江指数指标设置原则
    2.4 健康长江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2.4.1 客观维度-生态环境系统综合状态评价指标体系
        2.4.2 主观维度-公众生态环境权益诉求评价指标体系
        2.4.3 健康长江指数评价综合指标体系
    2.5 健康长江指数综合评价模型
        2.5.1 构建AHP框架确定权重
        2.5.2 指标值标准化
        2.5.3 健康指数计算与健康分级
        2.5.4 时效熵与质量熵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健康长江指数评价:以泰州沿江两市两区为例
    3.1 泰州长江保护综合治理行动
        3.1.1 长江泰州段概况
        3.1.2 泰州健康长江行动
    3.2 数据获取
    3.3 健康长江指数模型评估结果
        3.3.1 泰州两市两区横向评价结果与分析
        3.3.2 泰州两市两区纵向评价结果与分析
        3.3.3 基于健康长江指数评价的泰州长江管理优化建议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健康长江管理绩效评价
    4.1 健康长江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4.1.1 “三水共治”绩效指标体系
        4.1.2 “四源齐控”绩效指标体系
        4.1.3 “六项目标”绩效指标体系
        4.1.4 “八大要素”绩效指标体系
    4.2 健康长江管理绩效评价方法
        4.2.1 量化标准
        4.2.2 计算方法
        4.2.3 评价分级
    4.3 泰州健康长江管理绩效评估结果
        4.3.1 数据获取说明
        4.3.2 评估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政策意义
    5.3 创新点
    5.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10)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建设生态问题突出
        1.1.2 .乡村发展中的生态文明建设
        1.1.3 .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
        1.1.4 .乡村建设结合低影响开发
    1.2 .研究范围与对象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
        1.4.1 .低影响开发理念
        1.4.2 .美丽乡村
        1.4.3 .雨水景观
    1.5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1 .低影响开发
        1.5.2 .乡村规划建设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低影响开发理论研究
    2.1 .低影响开发理论
        2.1.1 .低影响开发的原理
        2.1.2 .低影响开发的目的
        2.1.3 .低影响开发核心理念
        2.1.4 .低影响开发的关键技术及措施
    2.2 .低影响开发与美丽乡村雨水管理的关联性
        2.2.1 .提高乡村径流调蓄能力
        2.2.2 .提高污染净化能力
        2.2.3 .提高雨水利用能力
    2.3 .国内外优秀案例
        2.3.1 .国外案例研究——印度卢平研究所季风花园
        2.3.2 .国内案例研究——万科绿色研究发展中心
        2.3.3 .案例经验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关中美丽乡村现状分析及调查研究
    3.1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特征及问题
        3.1.1 .关中自然环境特征
        3.1.2 .关中地区自然环境问题
    3.2 .样本美丽乡村的选取
        3.2.1 .样本选取原则
        3.2.2 .调研方法与思路
    3.3 .重点调研案例研究
        3.3.1 .安吴村
        3.3.2 .东韩村
        3.3.3 .李家岩村
    3.4 .关中美丽乡村现状问题
        3.4.1 .村庄设计不合理
        3.4.2 .广场绿地缺失
        3.4.3 .硬质化铺装占比大
        3.4.4 .雨水利用能力不足
        3.4.5 .水处理设施缺乏
        3.4.6 .景观规划灵活应变力欠缺
    3.5 .关中传统雨水利用措施
        3.5.1 .径流集蓄工程技术
        3.5.2 .造田集雨工程技术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关中乡村雨水规划设计体系构建
    4.1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目标
        4.1.1 .雨水管理
        4.1.2 .雨水资源化
        4.1.3 .场地生态修复
        4.1.4 .地域性景观
    4.2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2.1 .生态优先原则
        4.2.2 .场地扰动最少化
        4.2.3 .基于“小规模、分散化、源头式”设计理念
        4.2.4 .创造多功能雨水景观设施
        4.2.5 .因地制宜原则
    4.3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内容
        4.3.1 .院落空间
        4.3.2 .公共空间
        4.3.3 .生产空间
    4.4 .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步骤
        4.4.1 .现状调研分析
        4.4.2 .生态敏感性分析
        4.4.3 .汇水分区规划设计
        4.4.4 .确定具体实施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用于不同要素的关中乡村雨水景观设计策略
    5.1 .基于关中自然条件的低影响开发设计策略
        5.1.1 .基于关中气候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1.2 .基于关中土壤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1.3 .基于关中地貌条件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1.4 .基于关中绿地植被的乡村低影响开发
    5.2 .基于关中人居场地要素的低影响开发设计策略
        5.2.1 .乡村院落住宅设计
        5.2.2 .乡村道路设计
        5.2.3 .乡村公共广场设计
        5.2.4 .乡村河道水系设计
        5.2.5 .乡村农业种植设计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咸阳市纸坊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
    6.1 .项目概况
        6.1.1 .项目区位分析
        6.1.2 .交通区位分析
        6.1.3 .自然条件分析
    6.2 .场地现状分析
        6.2.1 .用地现状分析
        6.2.2 .道路分析
        6.2.3 .建筑情况分析
        6.2.4 .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分析
        6.2.5 .广场绿地分析
        6.2.6 .河道水系分析
        6.2.7 .农田山体分析
        6.2.8 .排水设施
        6.2.9 .问题总结
    6.3 .建设目标及设计原则
        6.3.1 .设计目标
        6.3.2 .设计原则
        6.3.3 .设计思路
    6.4 .纸坊村雨水景观总体方案设计
        6.4.1 .汇排水分析
        6.4.2 .设施选择与技术流程
        6.4.3 .设施布局
    6.5 .设施节点设计
        6.5.1 .山体台塬雨水设计
        6.5.2 .雨水湿地
    6.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研究结论
    主要创新点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治理“三水”问题 改善生态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生态环境保护回顾与展望:从污染防治到三水统筹[J]. 徐敏,秦顺兴,马乐宽,王东,赵越. 中国环境管理, 2021(05)
  • [2]潮汕乡村水生态水文化和水经济三水融合式发展路径研究——以潮州龙湖古寨为例[J]. 李煦红,晏石娟,陈金峰,秦红杰,邹春萍,尤毅,吴昊平,杨思雨. 农业与技术, 2021(19)
  • [3]黄土高原地区流域生态空间管控模式[J]. 张令达,侯全华,段亚琼. 农业工程学报, 2021(10)
  • [4]京津冀区域水污染立法协同治理机制探析[J]. 宋佳宁,王耀华.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1)
  • [5]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佛山市既有城市工业区空间提升与再利用策略研究[D]. 邱梦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咸淡水交替灌溉下秸秆还田与肥料集成技术研究[D]. 靳亚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8]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管制空间冲突的协调策略研究 ——以四川省广汉市为例[D]. 苏敏. 西南大学, 2020(01)
  • [9]长江大保护背景下健康长江评价研究 ——以泰州为例[D]. 赵鑫涯. 南京大学, 2020(02)
  • [10]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关中美丽乡村雨水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 刘阳. 长安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治理“三水”问题改善生态环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