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主体性教育和体育

学科、主体性教育和体育

一、主体、主体性教育与体育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东星[1](2020)在《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现状及其引导 ——以D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发挥少先队员主体性是少先队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本”观念的重要体现,更是促进社会未来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少先队教育工作中,少先队活动是促进少先队员发挥主体性的重要载体,因此探讨少先队员在少先队活动中的主体性发挥情况便有了价值与意义。为了解现实中小学开展的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现状,探寻影响少先队员发挥主体性的可能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来思考引导少先队员发挥主体性的启示与建议,本研究采用了质的研究方法,以D小学为例进行了研究。本研究首先提出少先队员发挥主体性的基本体现为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三个维度,并以这三个维度为切入点,对D小学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员的现实主体性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在D小学的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员整体彰显了主体地位、在活动中进行了积极地实践以及在活动中更新了自身知识体系;研究还发现,部分少先队员在活动中也存在较为被动、消极与机械等相关行为表现。就此现象,研究进行了更深入的原因与对策分析。研究认为,少先队员的主体性不论是得到发挥亦或受到限制,其背后都有较为复杂的深层原因:如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少先队活动模式的变更与否、师生间的交往评价方式、少先队员之间的差异性等,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本研究尝试提出将“少先队组织属性”与少先队员的“未成熟状态”作为引导少先队员发挥主体性的根基与立足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者应提高认识,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从活动模式、内容与组织方式等方面来科学设计以少先队员为主体的少先队活动;增强少先队员发挥主体性的内驱动力等启示与建议,同时也需明确少先队员的主体性发挥问题并非只依靠某单一力量就能得以解决,而是需要结合多方面的教育力量,这样才能形成促进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良好共育力量!

王泓斌[2](2020)在《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对于大学生的要求已经不在仅仅局限于掌握工作所需要的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更是要求大学生要有合作精神,要能融入到群体中,而这也就在客观条件下要求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群体意识。对高校而言,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对个人而言,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塑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对国家而言,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所以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大学校园内,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包含丰富内涵的社会文化活动,深受大学生的喜爱,能使大学生自发的参与体育运动中,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占主要部分。体育社团在所有大学社团中更是有着数一数二的影响力。并且体育育人具有规制性、隐蔽性、体验性、持久性等特征,所以体育可以成为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采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体育学的相关知识,以党的教育方针为基本理论依据,结合“快乐体育”理论、角色扮演理论、主体性教育思想这三个体育教育理论作为本课题的理论支撑,然后以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成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长青学院这三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经过统计、比较分析后得出:大学生的个人目标能够与群体目标相结合,实现群体目标的意愿十分强烈;能够严格遵守群体中的正式群体规范,同时也会屈从于群体潜规则;缺乏与班级同学接触和了解,对班级的建设和发展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缺乏一定的班级归属感;具备一定的集体主义思想,会去关心和维护群体的荣辱;对于团队精神的内涵的理解还是不够全面,在团队中主动性不高,相互沟通不足,缺乏一定的团队精神。而喜欢体育的大学生更加具备群体意识,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成具有显着影响,对于大学生群体意识培养有促进作用。因此,文章针对大学生参加的体育相关环节提出以下几点建议:要以体育课堂教学为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主要举措,在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传授的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并认知群体意识;通过体育竞赛和体育社团这两个环节双管齐下,让大学生在特定情境中感知并体验群体意识;校园体育文化是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助推剂,为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学习提供外部环境和条件保障。

刘霞,黄波[3](2013)在《基于主体性教育原则的学生体育意识培养》文中提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保障阳光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从主体性教育的层面入手,分析主体性教育原则及其在体育教育中的缺失,提出体育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原则的对策,以期为阳光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

孙玉巍[4](2012)在《冰雪项目的主体性教育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正确认识冰雪项目的主体和主体性教育,对于推动冰雪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和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论述了主体性教育对于深入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冰雪项目主体性教育缺失的表现,从转变教学观念,在冰雪项目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中贯穿塑造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主体需要;倡导自主学习,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等方面阐明了冰雪项目实施主体性教育的举措,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

王龙[5](2009)在《试析主体性教育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文中指出新课程的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随之而至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更加被广大体育教师所重视.加深对主体性教育思想实践意义的认识,在教学中实施有效的策略,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

陈宇家[6](2009)在《试析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体育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主体性教育入手,通过对体育教学理念、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策略、教学模式以及评价体系的探讨,提出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的对策,以促进体育教学观念的改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张娟[7](2008)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性教育途径》文中研究说明文章通过对主体性教育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分析,提出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要注重主体性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特点灵活组织教学,实行综合评价体系等,以培养学生体育主体能力,达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

张娟[8](2008)在《主体性教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学生主体性的分析,提出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要注重主体性教学思想,根据学生特点灵活组织教学,实行综合评价体系等,以培养学生体育主体能力,达到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目的。

赵大星[9](2008)在《主体性的教育限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体性是人类能动的追求自身发展的原动力,在优化和推动人类社会生态发展中发挥着根本性的积极作用。在这一方面,主体性教育理念看重和主张提升人的主体性,培养具有充分主体能动性的人。近年来的主体性教育理论与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人类主体性也是一柄双刃剑,在促进和推动人与社会发展过程中,主体性限度的存在是必然的。而主体性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局限性或限度问题上似乎缺少必要的关注,基于这种现实,本文着重对主体性的教育限度内容进行专题分析和研究,以求在教育领域更加科学的认识、把握、运用和发展人的主体性。第一章主要介绍和探讨了主体性教育限度的概念。文章在对“主体”与“客体”、“主体性”与“客体性”这些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关系进行简要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并辨析“主体性限度”和“主体性教育限度”的概念,进而剖析了主体性教育限度的结构因素和实质内涵,指出主体性教育限度包括主体性的客观教育限度和主体性的主观教育限度。最后从纵向上简述了中国主体性教育限度的演化历程。第二章介绍有关主体性教育限度的理念。本章对科学主义、人本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有关主体性限度理念进行了系统分析、提炼和概括,说明主体性限度理念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为本文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第三章介绍主体性教育限度的内容。本文从主体性教育功能限度、属性限度、实践限度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主体性教育限度的丰富内涵,揭示出主体性无处不在的教育限度。第四章阐述主体性教育限度的现实形态。本章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三个方面刻画了主体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限度形态,指出教育领域中主体性限度的表现实质。第五章在介绍和分析主体性教育限度理念的基础上,提出树立端正主体性教育限度理念的主张。论文指出并剖析了当前主体性教育限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指出并论证了注重和培养科学的主体问性是我们解决主体性限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模式。

其木格[10](2008)在《体育教学是实施主体性教育和进行个性教育的有效手段》文中研究说明在目前情况下如何有效的进行个性教育是个难题,也是引起诸多讨论的问题。笔者认为:通过加强主体性教育,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主体性教育是提高学生主体性素质和培养学生鲜明、积极、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为此,在本文中对个性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主体性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体育教学中如何融入主体性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二、主体、主体性教育与体育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主体、主体性教育与体育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现状及其引导 ——以D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少先队组织的特殊性质呼唤少先队员主体性相关研究
        二、源于对主体性教育“理论与现实”脱轨的反思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综述
        二、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对象的选择
        四、资料的收集与编码
第二章 发挥少先队员主体性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第一节 发挥少先队员主体性的必要性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二、是少先队教育工作的本质规定
        三、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必然途径
        四、是提升少先队活动实效性的前提条件
    第二节 发挥少先队员主体性的可能性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思想提供意识形态上的可能性
        二、我国颁布的“少先队文件”提供政策上的可能性
        三、主体性教育的相关理论提供教育理论上的可能性
        四、少先队活动提供了教育实践上的可能性
第三章 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基本维度与现实状况
    第一节 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基本维度
        一、发挥少先队员的自主性
        二、发挥少先队员的能动性
        三、发挥少先队员的创造性
        四、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限度
    第二节 主体性教育:D小学少先队教育的思想背景
        一、主体性教育作为D小学的办学理念
        二、D小学少先队教育的整体情况
        三、D小学少先队活动的具体情况
    第三节 D小学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现状
        一、少先队员自主性层面的发挥情况
        二、少先队员能动性层面的发挥情况
        三、少先队员创造性层面的发挥情况
第四章 影响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原因探析
    第一节 促进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可能因素
        一、环境层面:宽松自由的活动环境促进主体性发挥
        二、活动层面:恰当的活动形式增强主体性发挥
        三、教育者层面:智慧的引导方式推进主体性发挥
    第二节 限制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可能因素
        一、评价体系单一限制主体性发挥
        二、活动模式的缓慢更新阻碍主体性发挥
        三、主体意识与能力的欠缺束缚主体性发挥
第五章 引导少先队员发挥主体性的启示与建议
    第一节 引导少先队员发挥主体性的启示
        一、明确发挥少先队员主体性的根基与立足点
        二、教育者树立主体性教育理念
    第二节 引导少先队员发挥主体性的建议
        一、引导少先队员将他育与自育相结合
        二、科学设计以少先队员为主体的少先队活动
        三、激发少先队员的内驱动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观察提纲
    二、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一:少先队员
        访谈提纲二:中队辅导员
        访谈提纲三:大队辅导员
致谢

(2)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难点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基本阐释
    一、群体意识相关概述
        (一)群体的概念
        (二)群体意识的概念
        (三)群体意识的特征
    二、群体意识对大学生的作用及影响
        (一)群体评价引导大学生的行为选择
        (二)群体动力激发大学生的竞争心理
        (三)群体压力诱发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三、培养当代大学生群体意识的必要性
        (一)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求
        (二)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塑造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举措
        (三)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呼唤
    小结
第二章 体育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理论分析
    一、体育的概念界定
    二、体育的育人功能
        (一)育体功能
        (二)育心功能
        (三)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
    三、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培养的理论依据
        (一)党的教育方针
        (二)“快乐体育”理论
        (三)角色扮演理论
        (四)主体性教育思想
    小结
第三章 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成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实施
        (一)问卷编制过程
        (二)正式样本的选取和分布
    二、体育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对于体育的喜好度和参与度
        (二)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三)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
        (四)大学生参与的社团或协会的类型
    三、大学生群体意识现状分析
        (一)大学生群体目标认知的现状分析
        (二)大学生群体规范意识的现状分析
        (三)大学生群体归属感的现状分析
        (四)大学生群体观念的现状分析
        (五)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分析
    四、体育对大学生群体意识影响分析
        (一)体育对大学生群体目标认知的影响
        (二)体育对大学生群体规范意识的影响
        (三)体育对大学生群体归属感的影响
        (四)体育对大学生群体观念的影响
        (五)体育对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影响
    小结
第四章 通过体育途径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举措
    一、体育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
        (二)课堂组织
        (三)教学方法
    二、大学体育社团
        (一)培育体育社团的精神文化
        (二)丰富体育社团的社团活动。
        (三)构建和引导体育社团的群体规范
    三、大学体育竞赛
        (一)扩大大学体育竞赛的参与对象
        (二)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大学生规则意识
        (三)在体育竞赛中培养大学生集体观念
    四、校园体育文化
        (一)弘扬体育精神文化
        (二)建设体育物质文化
        (三)完善体育制度文化
    小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冰雪项目的主体性教育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体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2 主体性教育缺失的表现
3 实施主体性教育的举措
    3.1 转变教学观念
    3.2 实施个性化教学
    3.3 倡导自主学习, 拓展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
4 结语

(5)试析主体性教育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 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意义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 面对激烈的竞争, 客观上越来越要求
    1.2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 能够促使学生良好素质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1.3 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策略是体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
2 体育教学中主体性教育策略的实施
    2.1 培养教师主体教育思想
    2.2 培养学生主体意识
        2.2.1 树立学生主体参与意识.
        2.2.2 营造学生主体参与的氛围.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师道尊
        2.2.3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2.4 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
        2.2.5 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
    2.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3.1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2.3.2 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2.3.3 拓宽实践领域, 使学生成为体育活动主体

(6)试析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体育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人的主体性发展和主体性教育思想?
2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学思想上忽视学生主体发展的需要
    2.2 教学内容强调统一而忽视学生主体性
    2.3 教学方法上过分突出模式化教学
    2.4 教学评价过于讲求量化
3 在体育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对策
    3.1 理念的提升
    3.2 目标的定位
        3.2.1 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3.2.2 培养学生的超越性
        3.2.3 培养学生的“主动性”
    3.3 课程的完善
    3.4 教学模式的探讨
        3.4.1 激发兴趣、学贵有疑
        3.4.2 自我尝试、质疑讨论
        3.4.3 释疑反馈、共同提高
    3.5 教学策略
        3.5.1 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 尊重学生的内部发展需求
        3.5.2 创设问题的情境, 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参与
        3.5.3 引导思路, 展示思维过程, 创造自我表现机会
        3.5.4 注意差异性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才能
    3.6 评价体系

(8)主体性教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主体性教育内涵
2 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及作用
3 开展主体性公共体育教育, 促进校园体育文化
    3.1 重视个体差异, 动态调整个体目标
    3.2 注重学生感受, 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3.3 开放性课堂教学过程
    3.4 提倡体育教学评价的多样化
结语

(9)主体性的教育限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概念
    1.1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界定
        1.1.1 主体与主体性
        1.1.2 主体性的限度
        1.1.3 主体性的教育限度
    1.2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实质内涵
        1.2.1 主体性遗传品质的教育限度
        1.2.2 主体自身文化的教育限度
        1.2.3 主体性的环境教育限度
    1.3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演化历程
        1.3.1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萌芽
        1.3.2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兴起
        1.3.3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发展
第2章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基本理念
    2.1 科学主义的主体性教育限度理念
    2.2 人本主义的主体性教育限度理念
    2.3 现代主义的主体性教育限度理念
    2.4 后现代主义的主体性教育限度理念
    2.5 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主体性限度理念
第3章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内容
    3.1 主体性的客观教育限度
        3.1.1 主体性教育的结构限度
        3.1.2 主体性教育的属性限度
        3.1.3 主体性教育的功能限度
    3.2 主体性的主观教育限度
        3.2.1 主体意识的自我中心性教育限度
        3.2.2 主体意识的需要层次性教育限度
第4章 主体性教育限度的现实形态
    4.1 主体性教育目标的限度
    4.2 主体性教育内容的限度
    4.3 主体性教育方法的限度
第5章 树立科学的主体性教育的限度观念
    5.1 主体性缺失的教育表现
        5.1.1 人文素养的淡化
        5.1.2 个性教育的退化
        5.1.3 思辨精神的萎缩
    5.2 主体性教育的滥用
        5.2.1 课堂生态环境的失衡
        5.2.2 扭曲的师生关系
        5.2.3 教育节奏的高度紧张
    5.3 树立科学的主体性教育限度观念
        5.3.1 主体间性理论的发展
        5.3.2 主体间性的内涵
        5.3.3 主体间性的教育限度
        5.3.4 树立科学的主体性教育限度观念
参考文献
后记

(10)体育教学是实施主体性教育和进行个性教育的有效手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个性教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
二、主体性教育与体育教学的关系
三、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加强主体性教育

四、主体、主体性教育与体育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少先队活动中少先队员主体性发挥的现状及其引导 ——以D小学为例[D]. 李东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体育对培养大学生群体意识的作用研究[D]. 王泓斌.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基于主体性教育原则的学生体育意识培养[J]. 刘霞,黄波.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13(03)
  • [4]冰雪项目的主体性教育探究[J]. 孙玉巍. 冰雪运动, 2012(06)
  • [5]试析主体性教育策略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王龙.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7)
  • [6]试析主体性教育思想对体育教学的启示[J]. 陈宇家.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9(03)
  • [7]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性教育途径[J]. 张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8)
  • [8]主体性教育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J]. 张娟.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8(09)
  • [9]主体性的教育限度[D]. 赵大星. 河北大学, 2008(S1)
  • [10]体育教学是实施主体性教育和进行个性教育的有效手段[J]. 其木格.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8(01)

标签:;  ;  ;  ;  ;  

学科、主体性教育和体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