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准确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型理论参考书——徐正帆教授推荐的三卷本《社会主义理论图书馆》

全面准确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型理论参考书——徐正帆教授推荐的三卷本《社会主义理论图书馆》

一、完整、准确、深入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型理论工具书─—许征帆教授主编三卷本《社会主义论库》推荐(论文文献综述)

王曼[1](2020)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文中认为信仰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对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统领作用。政治信仰作为人类信仰的政治维度,是人们对某种特定的政治形态、政治制度、政治理念和政治理想等的信奉和敬仰,是对政治层面的价值追求和终极关怀,是人的政治理性和政治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政治信仰是政治心理的重要组成要素,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随着人类政治文明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政治信仰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生存与发展,都需要共同的政治信仰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力量。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进入新时代,在全球化、网络化以及“西化”“分化”等因素的冲击下,个别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出现了弱化,甚至是动摇的现象。理想信念的动摇和滑坡会使党失去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撑,损害党内的政治生态和党的形象。因此,新时代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使党员、干部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崇高的政治信仰引领下践行政治理想、行为规范,在科学的政治信仰凝聚下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战斗力,维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就成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成为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要承担的重要政治使命和执政课题。本文以“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为题,由导论和正文五章内容组成,各章大致的思路和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问题,首先要对一些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包括信仰的内涵、特征、分类以及政治信仰的概念、特征和功能等。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渊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信仰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继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得以创新发展;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政治学说中的“内圣外王”的政治修养、“以民为本”的政治伦理、“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和“大同社会”的政治追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政治理念、价值追求、社会理想的精华,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态度和精神生活风貌,并逐渐成为人们内化的一种特定的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概括,亦成为涵养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重要思想文化源泉。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过程与基本经验。在历史脉络上,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纵向、动态的梳理,纵观政治信仰在中国共产党内的变迁历程,体悟党的政治信仰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出党在政治信仰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即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向、树立并宣扬党内政治信仰的先进典型、在整党整风运动中加强政治信仰建设等。这些宝贵的经验为解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突出问题,加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进一步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提供了历史镜鉴和现实启示。第三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诉求,突出问题意识。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党的政治信仰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冲击,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党的政治和思想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考验和新问题。新时代需要中国共产党人具有更加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就为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出了新的时代诉求。因此,通过总结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及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性两方面进行充分论证,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把加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作为时代课题来讨论的根本原因。第四章主要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内容。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精神,从内容体系上看,新时代党的政治信仰的内容建构应包含五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五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党的科学政治信仰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为新时代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五章在前四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原则、机制与路径,以实现政治信仰建设的目标。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在认识和尊重政治信仰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路径加以推进。具体而言,在基本原则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有效机制上,政治信仰作为一种心理活动,在生成过程中应遵循信仰的一般心理发展机制,包括理性认知机制、情感认同机制、意志培养机制和行为践行机制;在具体路径上,通过加强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党性修养、依托红色资源、学习先进典型、完善党内制度、加强实践锻炼等路径,实现政治信仰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只有这七个方面相互支撑,形成合力,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巩固与强化,提高党员、干部知信行合一的能力,增强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从而不断增强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政治基础。

范瑞滨[2](2020)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鸦片战争至今,中国人民经过艰难探索,选择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准确把握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揭示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这是中国现代化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国近代以来探索现代化的历程是与世界历史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强调世界历史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并注重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注重研究世界历史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对于我们把握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把握中国的现代化与世界历史之间的联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凭借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我们能更加深刻地把握中国现代化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本论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首先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在中国现代化研究中的方法论意义进行了揭示和阐述;接下来以大历史的长焦距,对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历史性的审视,意图勾画出经200年来中国从被动卷入世界历史、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主动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积极参与世界历史的结构性改革,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变化历程的时代画卷,阐明中国现代化独特的特征和规律,揭示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独特样态进行了结构性的分析并揭示了其与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内在关系。中国现代化作为一项旷古未见之宏大事业,有着极为复杂的内在结构和层次,论文分别从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型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造和实践布展,以及在新的历史时代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等几个具有典型性的核心要素入手,来分析和揭示中国现代化道路及其成就的独特结构和本质特征,意图通过这种结构性分析,揭示和阐释出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揭示出其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遵循和发展。“引言”和“结语”之外,论文正文分为六章。论文的“引言”主要简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阐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使得中国现代化问题成为诸多相关学科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在此基础上,着重梳理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主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两种范式,即“革命史观”和“现代化史观”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通过对当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现代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析,揭示出运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国现代化问题所具有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简要论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基本观点。第一章阐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以及运用其研究中国现代化的方法论意义。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是构建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科学理论。它确定了世界历史的科学内涵,阐释了世界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揭示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借助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历程进行研究,可有效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方向,把握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把握资本推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作用,把握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第二章审视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探索的历程。本论文将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放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进行分析,阐明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和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阐明了民主革命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的政治保障。然后,本论文依次剖析了中国在冷战时期独立自主的进行现代化探索、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第三章剖析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本论文在阐述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对列宁的“一国胜利论”和十月革命经验的运用和借鉴的基础上,通过剖析中国革命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体现了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特点,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制度保障,进一步开创了多样化的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第四章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性和阶段性。在把握马克思列宁社会主义阶段论思想的基础上,本论文剖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和内涵,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阶段所具有的历史性和阶段性,以及它为中国社会主义更高发展阶段的探索所奠定的基础。同时,从世界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成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过渡的有机组成部分。第五章阐述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本论文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为理论基础,有效把握了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阐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利用资本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同时注重驾驭资本、消除资本的消极影响,同时强调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历史性和阶段性。本论文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探索利用和驾驭资本实现现代化所具有的创造性贡献。第六章阐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地位。本论文在梳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剖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关系,把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揭示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世界历史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构成了这一时期人类社会共同体的主要形式,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重要途径。在“结语”中,对论文分析和阐述的观点和逻辑进行了简要的归纳和总结。在阐明中国现代化进程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的基础上,揭示本论文的四个主要结论:第一,中国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离不开世界历史这一重大背景与具体的条件,历史性透视表明没有共产党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无法真正启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第二,社会主义是世界历史性事业,闭关锁国、没有改革开放,不可能建成真正的社会主义;第三,世界历史发展的当代进程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离不开世界历史的发展,世界历史的顺利推进不可能缺乏中国的现代化;第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构想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最新发展形态。

陈元[3](2021)在《“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研究(1899-1921)》文中研究指明历史经验表明,作为历史变迁的语言表征,概念本身是不断发展的。在不同时代,随着思想中心域的不断转化,概念的意义也在不断改变。“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早期的变迁亦是如此。在不同历史时段内,由于政治时局和文化氛围的差异性,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轮番译介、传播的景象。对近代中国而言,尽管“社会主义”概念,最初是以舶来词身份进入中国的,但这一点却丝毫不能削弱它给近代中国社会变革、思想变迁、文化发展带来的巨大震动。反而国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吸收、创造、运用,既引发了“社会主义”概念自身的术语革命,同时也促成了社会革命、政治革命、思想革命在中国的同频共振。有鉴于此,本文拟将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作为考察的主要时段,试图从“社会主义”概念的变迁中,探索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在早期中国发展的历史踪迹及其文化意义。19世纪末,“社会主义”概念在危若累卵的中国迎来了发轫期。这一时期,在救亡图存运动与西学东渐思潮的共同驱动下,作为异质文化的“社会主义”语词徐徐进入中国。传入中国的“社会主义”语词在不经意间就闯入了中国人的眼帘,并引起了早期传教士、晚清驻外使节及中国知识精英的关注。出于传教、维护阶级利益、救国的需求,他们分别对“社会主义”语词做了原初探知。概括起来说,彼时,国人大多通过三种途径,接触到了从西方舶来的“社会主义”语词:一是来华传教士通过报纸期刊、传教活动对“社会主义”的零星介绍;二是晚清驻外使节通过域外游记、“述奇”等方式引入了一批社会主义词汇;三是中国知识精英在办报、留学海外的过程中,通过考察西方工人运动,了解到了关于“社会主义”的相关讯息。进入20世纪后,日渐兴盛的西学东渐思潮与海外留学热潮,将“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传播带到了一个全新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政策倾向与地缘偏好,国人大多选择以日源“社会主义”为蓝本,以欧美“社会主义”为辅。较之于晚清时期传教士、驻外使节、中国知识精英对“社会主义”译名的模糊认知,该阶段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语词的把握有了较大的提升。可以说,在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双重选择下,“社会主义”语词在品格上,与各类思潮存在剪不断理还乱的关联;在内容运用上,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比重失衡的现象;在翻译方式上,逐渐突破单一的音译手法,并以译评结合的方式取而代之。尽管“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翻译,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本土文化对社会主义个别原理的主观取舍,却造成该语词非但没能在中国扎下根来,反而造成了意义上的分叉。进入五四时期后,国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认知,则发生了剧烈的变动。随着新型知识分子群体的觉醒和民族国家危机的加深,社会主义概念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范畴。此时,概念的“科学性”和“多层次性”已经成为理解“社会主义”的重要特质。在知识分子的争论与博弈中,社会主义概念逐渐展现出了以马克思“社会主义”为主,各种社会主义为辅的多元面相。诚然,我们说,这一阶段,马克思式的社会主义概念,给近代知识群体觉醒和民族国家心理造成了剧烈波动,但由于时人尚未全面接触到马恩经典文本,也并不能感受到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强大威力。故而,这一阶段,他们对社会主义概念的翻译有时恰到好处,有时则陷入了单线理解的误区。这一观念无疑助长了绝对主义和激进主义对机械社会主义的顶礼膜拜。当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行,直至进入中共创建阶段后,“科学社会主义”,尤其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为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译介、传播开辟了新渠道。这一阶段,“社会主义”概念在传播主力军、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特点等方面均发生了范式变革。就传播的主力军而言。早期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赴法、留俄期间及国内的革命运动中得以迅速成长成为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早期共产主义者。就传播的内容而言。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大多以“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蓝本,对革命政权、经济生产、发展阶段、社会主义道路、国家职能等问题做了系统地探讨,其广度和深度是以往任何时期不可比拟的。就传播的方式而言。形成了多元、立体、全方位的传播格局。不仅存在报刊、出版社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的宣传、报道,而且出现了社团、研究会、图书馆、书社、通信、广告等方式。上述转向表明,20世纪20年代,原生态的科学社会主义,并没有因其特殊的外源词身份而在中国有丝毫的减弱,反而在众多知识分子、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中形成了自觉传播,成为近代中国早期阶段“真正有意义的传播”。当然,“社会主义”概念不断变迁,与译者的思想关系密切。随着十月革命的胜利、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成长,时人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认识更加贴近中国实际。他们不仅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而且围绕社会改造和中国的出路问题做出了发人省醒的思考。基于此,中国共产党早期小组和中国共产党才得以在波诡云谲的局势中迅速建立起来。质言之,“科学社会主义”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提供了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实践基础。

邬昶俊[4](2018)在《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成长起来的第一代经济史学工作者。他在经济史学的多个研究领域取得了极高的建树。从1956年完成研究生班学习至今,赵德馨教授已出版7部专着,1部专题论文集,1部论文选,3部合着,2部资料汇编,主编书7种,发表论文224篇。1998年退休后,赵德馨教授依然专注于科研工作,至今已完成的或正在进行的国家课题有5个,省级项目5个,自定项目3个。其中,已完成的项目中,主编的着述4部,共计1516万多字。合着的着作1部,30万字。独撰的着作5项,共计284万多字。独编资料集1部,140万字。赵德馨教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是创建“中国经济发展学”的倡导者与先行者。被同行学者誉为“经济史学界一通才”。赵德馨教授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同时,十分注重经济史学科的教学工作。他先后编写并出版了 5部经济史教材,并首次在国内高校开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和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赵德馨教授60多年如一日的砥砺治史,只为了完成自己在研究生毕业时定下的目标:回答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与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以他公开发表的学术成果与进行的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围绕他对“经济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中国经济是怎样发展过来的”两个问题的解答,追寻他的学术研究路径和对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构想,分别梳理他在经济史学科研究和经济史学科建设两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按照以上的思路,从结构安排上,共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论述研究目的与意义。对目前学界关于赵德馨教授的治学特点、对他的研究成果的述评等内容进行学术回顾,并对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为第一章,重点分析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界定。以此作为全文的分析框架。第三部分为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按照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结构的层次划分,分别梳理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学科各分支学科在研究和学科建设两方面取得的成果与进行的实践,进而突出他取得的学术成就。赵德馨教授对经济史实研究的贡献主要以专题研究的时间为序,分别探讨他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中国近代经济史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三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首先,赵德馨教授全面描述了两汉商品经济的历史过程。其次,他从广泛的角度对楚国的货币进行了全面的揭示与研究,对中国古代货币史上诸多谜题,或进行了确切的解答;或提供了解答的思路;或汇集各家观点,提供了一个讨论的平台。在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出版了两部史料汇编:《张之洞全集》和《太平天国财政经济资料汇编》。第二,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对中国近代经济形态的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历史规律进行了总结。第三,研究了不同群体在中国经济现代发展的经济活动,突出“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先后主编了三部多本资料集:《新中国经济文献索引(1949——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其二,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题组,主编了一部多卷本全面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运行过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赵德馨教授的经济史实研究是为抽象经济史理论而服务。因此,他在经济史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学术贡献,又可以从他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和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四个方面来探讨。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变化或中国古史分期问题,进行了新的理论解释,提出“五主经济形态论”。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从经济现代化起步的角度出发,重新定义了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时间区间。在时间上限上,定在鸦片战争结束后《中英南京条约》签订的1842年,将时间下限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949年。他进一步提出将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合二为一”,突破1949年的界限,将自1842年以来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的经济史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第二,提出了“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对经济现代化的内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方面。赵德馨教授取得的学术成就主要有以下四点:其一,中国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前进,具有内在的基础与动力,基本趋势是发展、进步、上升。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共同发展。其二,最有利于中国经济向现代化发展的经济形态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其三,多元互补型经济适合中国的国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其四,“之”字形路径理论,从1949年到2000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一个明显的“之”字路。赵德馨教授至今的经济史学研究力求达到“通”,希望用中国的经济史理论解释中国的经济历史。具体来说,他在“求通”方面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五点:其一,对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与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过程进行了整体考察,并进行理论解释。其二,分析了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得出了“历史形成的情况不同,自然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制度不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将走一条与别国不同的路”的理论观点。其三,提出“商兴国兴论”,通过考察中国历史上的商品交换及商业演变的历史趋势与中国历史上各时期经济水平的历史情况,对商业与国家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具体的理论解释。其四,研究了中国历史上的市场关系,分析了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历史基因,并以此判断中国今天的市场经济是经济运行4000多年的历史之必然。其五,研究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发现中国历史城与市的演变规律为,无城无市——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市比城大,城在市中。并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演变的规律与中国市场关系演变的规律结合起来,进一步强调了市场经济是历史发展之必然,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符合其历史规律。对于经济史学科的建设而言,赵德馨教授通过开设课程、编着教材、培养专业研究人员、召开学术会议等实践工作,为完整且独立的经济史学科的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赵德馨教授所作的贡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建完整的经济史学科点。该学科点在专题研究的时间范围上囊括中国古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国现代经济史等学科;在学科研究的层次上,既有与经济史实相关的成果积累,又有经济史理论的提出,还开展了经济史学科基础理论的研究。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丰赡的档案资料、质量上乘的学术成果,培养了一批专业的经济史学工作者。第二,赵德馨教授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诞生。为此,他主编了一部多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着作,最先在高等院校开设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课程、编着课程教材并招收研究生,主持召开以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发展为目的的学术会议,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交流平台的创办。第三,赵德馨教授为了使经济史学科成为一门完整的独立学科。他以经济史学科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一系列专题研究,先后对经济史学科的研究对象,经济史学研究的分期标准,经济史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经济史学科的功能,经济史学科的研究程序、规范与方法,经济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研究,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经济史学”和“怎样研究经济史学”的问题,并开创了经济史学概论这门新学科。第四部分是结语部分。对赵德馨教授在经济史学科建设方面所进行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进行了总体式回顾,梳理了到目前为止他建设经济史学科的历史过程和取得的成就。总体而言,他对经济史学科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第一,为经济史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可资参考的研究成果;第二,为推动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主编并出版了一系列资料集、工具书和教材;第三,培养了一批经济史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者,为经济史学科的发展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第四,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赵祥云[5](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谭晓玲[6](2017)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工程”)是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的一项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实施工程十多年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力量的坚持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得到普遍的认可,巩固了马克思主义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进一步繁荣发展了哲学社会科学,有力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和可靠的保障。本论文以工程实施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过程,详细阐述工程实施所涉及的主要内容,整体客观评价工程实施状况,从中总结经验与不足,以期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实施有所启示。论文共分10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选题的研究述评,论文的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方法及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做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分析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分析工程实施的社会历史背景基础上,重点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巩固,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等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主要是整体介绍实施工程建立的组织机构和形成的运行机制情况。具体从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课题组等四个层面阐述组织机构的建立,并从项目、基地、团队这三方面的建设揭示工程所形成的运行机制。第三章主要考察工程实施的历史进程。根据工程实施过程中党中央召开的具有标志性的相关会议,着重从实施工程的提出部署、全面展开、全面推进及深入推进四个阶段对其历程进行系统梳理。第四章至第八章全面系统具体阐述实施工程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其中,第四章从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研究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及重大现实问题研究两方面,阐述了实施工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第五章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学科建设依托机构、学科建设情况调研、学科高端学术平台、学科领航与支撑等五个方面,全面阐述具有时代特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建设;第六章从总体部署、编写成果、出版及使用、编写特点四个方面阐述工程立体化教材体系的形成;第七章从举办高层次报告会、开展学术研讨会、开展国情调研、进行国外考察、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第八章从理论读物和主流媒体平台两方面阐述工程实施的宣传。第九章论述了十多年来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本章主要通过调查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信息,在总结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的基础上,客观分析工程实施中存在的转化运用、宣传普及不够等不足及原因,为下一步深入推进工程工作提供借鉴。结束语部分主要是对进一步推进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进行探索性思考,即从保持工程的常态化、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引领“四大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思考。

张曙光[7](2017)在《大学的“成人”品格》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无疑就是人的养成。但因学生的心智年龄发展的不同,其在不同的阶段的发展就体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大学之前,我们注重对学生的照料与养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向学之心、注重帮助学生在精神与人格上谋求独立、注重知识的掌握和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但进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的心智发展已经成熟,他们需要的是对原理性内容的掌握并将其综合运用,大学因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从事高深性、精神性的学术研究发展人的智识和培植与他人共处世界的德性形成来彰显大学的“成人”品格。自工业革命以来,大学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开设适应市场的专业,专业教育的地位得以确立。随着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兴起,专业教育逐渐占据大学教育的主导地位,而对人的养成方面的教育逐渐被忽略。具体表现为:大学过分注重市场的需要,脱离了人的价值;大学学科的分离、专业的细化,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略了人的整体发展;大学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将目的外化,偏离了人自身发展的目的;当前绩效主义的评价机制脱离自由教育,使人不能成为人。大学身处这样一个娱乐化、消费主义的社会中,外受制于市场崇拜与技术发展的影响,内受制于专业主义、职业主义以及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威胁,大学逐步脱离其最初的使命,成为职业训练所。而人是有自我意识的,是发展着的我,是不断超越的我,天然地拥有着美与自由,再加上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地掌握单方面知识或技能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需求,大学教育不仅注重学生“才”的发展与提高,更应注重其“人”的发展,大学更应需要“成人”品格。通过对中西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考察,我们发现无论是西方大学的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自由教育还是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之道”,它们都将人的养成当成最重要的目的,注重智识与德性的发展,希望学生能够成为自由人或圣人。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的“成人”品格就是让学生相信自己拥有着无限的向上发展的潜力,无论是在智识上还是在德性上,都有着无限可能性,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他想成为的人。为此,大学除了延续使人成为人的理念外,还应将这种理念落实到实处,也即大学应如何“成人”呢?大学的“成人”具体就体现大学的职能上,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内容走向发展人的智识;科研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进去,发展其思维能力;社会服务上应“成人”于社会之中;文化传承创新上应“成人”于文明之中;这四种职能之间并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相互融合在一起,只有它们共同发挥作用才得使大学“成人”得以可能。有了原理上的可能,在具体的管理上,大学应为学生“成人”创造或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持。大学应充分认识到其自身的独特性,认识到自由与科学是大学的核心概念,为此大学管理需要坚持学术自由和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需要有办学理念明确并认为人才是大学主体的观念的校长,需要大学有优良的校风、和谐的人际交往环境、人性化的校园建设环境以及充满活力与激情的课外活动环境,这些都是大学“成人”所必不可缺的。大学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大学要想自身价值得以最大化,就要始终牢记自身的使命,知道什么是该做的并要做好,什么是不该做或不应做,大学只有以“成人”为本,才能立定大学之根。

胡倩[8](2017)在《李平心学术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文中提出李平心是近现代中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家与历史学家。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从事学术研究,在社会学理论、中国近代史、生产力理论等领域辛勤耕耘,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进程,创建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和研究体系,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成为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进程中的代表性学者,在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李平心作为马克思主义学术大家,其研究领域涉及社会学、中国近代史、生产力理论等众多学科、众多领域,并具有开创性的学术贡献。在社会学理论方面,李平心于1930年撰写了他的第一部学术着作《现代社会学理论大纲——唯物史观的社会学基础理论》。在这部专着中,李平心不仅强调唯物史观在社会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而且又将唯物辩证法运用其中,同时,还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把社会经济形态理论科学地引入社会学的着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学科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李平心在20世纪30年代撰写的《中国近代史》专着,是20世纪中国最早运用唯物史观撰写的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史着作,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具有开创之功。在这部《中国近代史》专着中,李平心一改传统的精英式的着史模式,不仅站在民众立场上着史,在价值立场上同情下层百姓,颂扬农民起义、农民战争,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从宏观上把握了历史的演变进程,初步构建了以“革命史范式”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新路数和话语体系,这是专注于史料考证与注释的中国传统史学所无法企及的,对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起了开辟新路的作用。在生产力理论研究方面,李平心于1959至1961年间先后在报刊上发表十余篇论述生产力的文章,诸如《论生产力性质》、《论生产力运动和生产关系性质》、《再论生产力性质》、《关于生产力运动的初步分析》等,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与中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结合中,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性,首次提出“生产力有一种自己增值自己更新的趋势”,强调社会主义时期生产力仍然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等观点,这对深入研究生产力内部运动规律具有重大意义;他还首次提出并使用“生产力系统”的术语,拓宽了生产力理论研究的学术视野。李平心关于生产力理论的探索,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思考和运用,也是当时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现实需要,因而是一项在理论指导与现实需要结合视域中所进行的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李平心探索马克思主义与学术研究结合中的努力,其目的在于确立马克思主义对于学术研究的指导地位,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推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研究的发展和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发展,从而加快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进程。李平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术研究与学术活动,主要有以下突出的地方:一是突出的中国本位的研究取向。李平心并非“书斋式”学者,他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术研究,但也具有强烈的“中国中心”的研究意识,善于将学术研究与中国社会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正是如此,李平心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以建立学术研究的“中国范式”为使命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发展,从而把马克思主义与学术研究的结合推向了新的理论高度,不仅引领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的发展进程,而且也为后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学术资源。李平心坚持中国本位的研究取向,努力将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使学术研究赋予了民族的生命力并直接有助于中国现实问题的解决,为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作出了积极而又宝贵的探索,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李平心的学术研究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的,这是他整个学术体系的显着特色。李平心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建构自己的学术体系,并突出地集中体现在社会学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以及生产力理论的研究中。李平心不仅使唯物史观的基本要义在其学术研究之中得到有力贯彻,而且还以唯物辩证法作为其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支撑,故而其学术研究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开阔的思维空间,其学术着作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底蕴,有力地促进了唯物史观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中指导地位的确立,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力,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现象的诠释力,这是李平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重要贡献。三是彰显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的研究范式。李平心首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钻研,继而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理论研究结合,进而又将马克思主义对学术的指导推进到中国近代史、经济学等学科,故而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所开展学术研究,善于将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并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实践,因而所呈现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研究范式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历史的文化的底蕴,这使他的学术研究特别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学理上的深度,其学术见地与研究成果也远远超越了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其构建的以“革命史观”为特征的中国近代史研究话语体系也具有典范性,为后继的马克思主义学者提供了示范与借鉴。即使是在社会学理论、生产力理论的研究中,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相结合也是十分鲜明的特色。四是体现学术批判与学术体系构建的有机统一。李平心探索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进程中注重学术批判,但不是简单地对现实社会、既有学术见解的全盘否定,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努力将学术的批判、学术的反思和学术体系的构建统合起来,并在学术批判中提出自己鲜明的主张、独到的学术观点,从而构建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学术体系。李平心在学术研究中所表现出的学术批判与学术构建的有机统一,既是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重要表征,同时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经验。五是遵循学术继承中推陈出新的研究路线。李平心对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探索,一方面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学术传统,并传承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又根据中国社会演进的需要而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有着继承中创新、创新中发展的研究路线,很好地体现了学术研究中传承与创新的统一。李平心秉承了在学术研究在继承中推陈出新的研究路线,将继承与创新有机地统一到具体的学术研究的实践中,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在学术研究中的生命力,彰显了学术研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完善体系的特征,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进程,对马克思主义在学术领域中的发展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李平心学术研究所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李平心是现代中国着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学术大家,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代表性人物,不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与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其学术经历与人生历程在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中亦颇具代表性。故而,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层面来研究李平心的学术思想和学术贡献,不仅能够恢复和再现李平心的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形象,凸显其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建构的贡献,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化,促进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而且有助于探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关系,研究现当代中国学术文化的生态及其前进的态势,开拓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的新领域,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提供历史的和学术的论证,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的建设提供本土化资源。

刘云凤[9](2017)在《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文中研究表明公平问题在中西方的历史上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了对公平问题的探究,从对“公”、“平”、“正”、“义”的阐释到对大同社会的美好憧憬,展示了人们对于公正平等社会的向往。西方对公平问题的探究在古埃及就有文字记载,表明公平最初是同人们的劳动实践及分配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西方的公平思想在不同时期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中西方历代先贤们的公平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认识和解决公平问题仍然具有启发意义。20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了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资源配置方式以及分配方式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环境、运行程序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特别是非市场原因导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反映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世界公认的警戒线;改革中各种矛盾的阶段性和集中性爆发,深层次社会矛盾的显现,使得公平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国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视公平问题,从最初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再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显示了政府解决公平问题的过程与决心。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梳理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探析不同历史时期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环境、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以及传播效果,总结归纳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析、解决当代中国的公平问题可以提供某些借鉴和启示,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论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在坚持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学方法、政治学方法、传播学方法等,对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论文内容包括绪论及六章内容。论文在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基本概念的界定。在基本概念的界定部分,阐述了“公平”、“公正”、“正义”的异同,介绍了公平的类型等,指出了平等是衡量公平的重要指标。论文梳理了西方历史上的公平思想,筛选出了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契约论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也是产生于西方的公平思想,但在性质上与西方其他公平思想截然不同,所以在分类上单独列出。分析了上述公平思想在西方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对这些公平思想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西方公平思想随着列强的侵略涌入中国。基督教神学早在唐朝时期就传入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随着《圣经》完整译本在中国的出现,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开始系统地传入中国,传教士作为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通过直接讲道、写作或翻译书籍、创办教会学校、发行报刊等方式进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内容上具有麻醉性、消极性,鸦片战争后被列强利用充当了文化侵略的工具,奴化和驯顺中国人民,以利于列强的殖民侵略;另一方面,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在客观上冲击了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成为太平天国的理论来源之一,“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也是西方平等思想在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契约论公平思想是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入中国的。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客观上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愿望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文化,西方的进化论思想、天赋人权思想、三权分立思想等逐渐传入中国。契约论公平思想源自霍布斯、洛克、卢梭,其主要内容包括人人生而平等、人人拥有自然权利(天赋人权)等。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王韬、郑观应、何启、胡礼垣较早地接触到或传播了天赋人权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间接或直接传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资产阶级革命派杨廷栋、邹容、刘光汉、陈天华、孙中山也传播了契约论公平思想。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反对封建专制主义的思想武器,促使了民众国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但也由于救亡图存的工具性,在传播过程中疏离了西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本意,从而导致了影响的变异。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的热潮促使了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改造社会的热潮中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开始传入与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也得到了传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李达、陈独秀、陈望道、毛泽东等通过在一些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书籍、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等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进行了传播;一些国民党人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问题与主义”之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即铲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好社会,对经济公平也有一些探讨。胡适、高一涵等在知识界传播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功利主义公平思想影响主要在理论层面,是五四时期“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改造国民性、增强国民个人权利意识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指出了公平社会的新方向,其影响在不断扩大,并且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20世纪三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展开博弈。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专制主义在制度公平方面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博弈。李达、李一氓、吴亮平(吴黎平)、郭大力、王亚南通过在报刊上发表文章、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中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民主社会主义,主要传播者是罗隆基、张君劢、张东荪、施复亮等人。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改良主义,所谓“计划化民主国家”的公平社会难以实现。新专制主义覆亡、自由主义式微、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胜利,这是历史和人民的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践行中出现了曲折,在建立相对公平的基本制度之后,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出现了波折,由最初的追求平等到陷入了平均主义的误区。此时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主要是社会制度公平思想、分配公平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分配公平思想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原则是权利原则和按劳分配原则,在共产主义社会则是按需分配原则。诸多主客观因素影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解读与实践,使之附着了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与平均主义的色彩。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平思想的传出现了新气象,因此从市场经济的视角分析当今中国社会对公平正义思想的吁求,从起点公平、机会公平、结果公平方面透析西方公平思想的影响。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包括罗尔斯的分配正义论、诺齐克的权利正义论、德沃金的资源平等论、沃尔泽和米勒的多元正义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可批判借鉴西方其他流派的公平思想,以利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公平正义理论体系的构建。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历程启示我们在当今时代应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各类传播主体的潜力、充分发掘各类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功能,还应重视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中国化实践,以增强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力,巩固其主导地位。

李颖[10](2016)在《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1945-1949)》文中研究说明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自由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普遍认识是:社会主义是一种在公正平等的价值目标的指引下,以国有化和计划经济为手段来解决社会不公问题的学说和理想。在此认识的基础上,受当时国际国内客观形势的影响,在中国的自由知识分子中掀起了一股探讨或追求社会主义的思想之潮。自由知识分子们就社会主义的经济特征,社会主义与政治民主的关系问题,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与实现手段等问题展开了讨论。而对于社会主义的重要流派——马克思主义,从表面上看,的确不乏批评与质疑之声,但细致分析他们的言论,却不难发现在自由知识分子中实际存在着一股对马克思主义隐而不察、用而不觉的认可和运用的潜流。受国际国内客观形势的影响,到1948年底,这股社会主义思潮逐渐走向分化,大多数自由知识分子选择认同共产党引领的社会主义道路。综合来看,40年代中后期自由知识分子中的社会主义思潮只是伴随当时的“中间路线”思潮而产生的一个规模有限的次生性的思潮,但与之前自由知识分子中的社会主义思潮相比,具有一定的探讨广度和思考深度。从这股社会主义思潮的主体诉求及其言论主体的社会联系来看,其主流性质应该是左翼社会改良主义思潮。在4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它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扩大民主阵营的力量,但在特殊的时间节点上,产生了客观的历史负作用。而这一思潮的分化,有利于自由知识分子回归现实与理性,最终选择科学的社会主义。审视这股社会主义思潮的潮涨与潮落,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对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引领社会思潮都不乏启示意义。

二、完整、准确、深入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型理论工具书─—许征帆教授主编三卷本《社会主义论库》推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完整、准确、深入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型理论工具书─—许征帆教授主编三卷本《社会主义论库》推荐(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
        (一) 研究的缘由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分析
    一、政治信仰及其相关概念梳理
        (一) 信仰的概念分析
        (二) 政治信仰的内涵界定
        (三) 政治信仰的特征
        (四) 政治信仰的功能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政治信仰理论
        (二)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政治信仰论述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考察与基本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历史考察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探索之路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实践之路
        (三)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发展之路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 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
        (二)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向
        (三) 树立并宣扬党内政治信仰的先进典型
        (四) 在整党整风运动中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
第三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诉求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 个别党员共产主义信仰不坚定
        (二) 个别党员在生活中“不信马列信鬼神”
        (三) 个别党员的党员意识弱化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存在问题的成因
        (一) 市场经济的冲击
        (二) 全球化的挑战
        (三) 网络化的影响
        (四) “西化”“分化”的干扰
    三、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价值性
        (一)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助推党的政治建设
        (二)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三) 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高党的拒腐防变能力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时代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基础
        (一) 马克思主义为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信仰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 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党的政治信仰的精神支柱
    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想追求
        (一) 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形态
        (三)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时代目标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特征
    四、忠诚干净担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实践要求
        (一) 对党忠诚是为政之魂
        (二) 个人干净是立身之本
        (三) 敢于担当是成事之要
    五、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践行旨归
        (一)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力观
        (二)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群众观
        (三)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利益观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原则、机制与实现路径
    一、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二) 坚持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相结合的原则
        (三) 坚持理想性与现实性相统一的原则
        (四) 坚持渐进性与反复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有效机制
        (一) 政治信仰理性认知机制
        (二) 政治信仰情感认同机制
        (三) 政治信仰意志培养机制
        (四) 政治信仰行为践行机制
    三、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 加强理论武装,促进政治信仰的认知深化
        (二) 坚定四个自信,激发政治信仰的情感认同
        (三) 增强党性修养,强化政治信仰的初心锤炼
        (四) 依托红色资源,接受政治信仰的文化熏陶
        (五) 学习先进典型,发挥政治信仰的示范引领
        (六) 完善党内制度,建立政治信仰的制度保障
        (七) 加强实践锻炼,实现政治信仰的外化于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三、 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2. 国内研究现状
        3. 研究现状评析
    四、 研究思路和主要观点
        1. 研究思路
        2. 主要观点
    五、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方法论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内涵
        一、 世界历史的唯物主义解释
        二、 资本主义与“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换”
        三、 共产主义世界历史的未来发展
        四、 世界历史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
    第二节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章 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的历史性审视
    第一节 近代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及中国革命探索
        一、 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及中国被动卷入世界历史
        二、 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民主革命探索
    第二节 新中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 融入社会主义阵营及社会主义改造
        二、 在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逐步融入世界历史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二、 中国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
        1.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工业发展布局的调整
        2.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3.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提出
        4.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节 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
        一、 中国现代化发展新阶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 逆全球化运动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 新时代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章 中国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来源
        一、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基础
        二、 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来源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一、 世界历史与近代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
        二、 世界历史与中国革命的转变
        三、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三节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基础和制度保障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对“一国胜利论”的运用和发展
        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多样化的无产阶级革命模式
第四章 中国现代化建设国情基础的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实践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思想来源
        一、 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二、 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三、 斯大林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思想
        四、 毛泽东的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思想
    第二节 世界历史视域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践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世界历史方位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与实践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握了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国情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体现了各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划时代创新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和世界历史条件
        一、 世界历史条件下的两制关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 世界历史下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改革开放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
        一、 世界历史下资本的两面性与资本对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二、 世界历史下社会主义原则的坚守与资本作用的历史性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握了世界历史的发展特点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利用和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义模式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和驾驭资本提供借鉴
第六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时代发展
    第一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思想背景
        一、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来源
        1. 马克思共同体概念的内涵
        2. 人类社会共同体的发展阶段
        3. 自由人联合体的主要特征
        二、 新中国和平外交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础
    第二节 世界历史下的中国新时代远大规划和部署
        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条件
        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规划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性质
        2.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维度
        3.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层次
        4.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第三节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意义
        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握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必然途径
结语
    一、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提供理论指导
    二、 中国的现代化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3)“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研究(1899-192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解说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主要研究方法与论文思路
    五、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语词初入中国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主义”概念的西方溯源与考辨
    第二节 新教传教士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一、晚清新教传教士的翻译概况
        二、新教传教士对“社会主义”综合阐释
        三、《万国公报》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首次介绍
    第三节 晚清驻外使节与欧美“社会主义”
        一、洋务机构翻译概况
        二、清驻外公使对“社会主义”的综合考察
    第四节 早期知识精英与留学生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一、资产阶级报刊对“社会主义”的引入
        二、康有为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三、梁启超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四、王韬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五、孙中山对“社会主义”的初探
    第五节 晚清末期“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历史定位
        一、“社会主义”概念的“译介”
        二、“社会主义”概念的西语“造词”
        三、“社会主义”概念的日语“借用”
        四、对晚清“社会主义”概念多种导入方式的考察
第二章 20世纪初“社会主义”概念的流行与泛化
    第一节 留日浪潮与“社会主义”论说
        一、洋学兴盛与“社会主义”在日本的原初表述
        二、浮海东渡与“社会主义”摄取的源头转向
        三、留日群体对日源“社会主义”的借用
    第二节 最初的社会主义论战与“社会主义”的语义分叉
        一、经济体制之争:全部国有化、自由竞争抑或心理分配?
        二、发展方式之争:和平调节抑或革命斗争?
        三、本质属性之争:无政府抑或民主共和?
        四、发展方位之争:财产共有抑或阶级对立?
        五、20世纪初社会主义论争对“社会主义”概念产生的影响
    第三节 民国初年革命党人对“社会主义”概念的早期认识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社会主义”
        二、无政府主义者的“社会主义”
        三、革命党人调试“社会主义”语义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关于20世纪初“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翻译评价
第三章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的多元面相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与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的隐喻认知
        一、知识青年理解“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前提与生发基础
        二、知识青年理解“社会主义”概念的方法与手段
        三、知识青年理解“社会主义”的基本构成
    第二节 五四时期“主义”的崛起与“社会主义”概念的混说
        一、“泛劳动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二、“新村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三、“基尔特社会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四、无政府“共产主义”视域中的“社会主义”
    第三节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的转向及其影响
        一、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的译介转向
        二、五四时期“社会主义”概念转向的深远影响
第四章 中共成立前后“社会主义”概念在中国的新诠释
    第一节 列宁对“社会主义”概念的重释与传播
        一、列宁对马克思“社会主义”概念的发展与创见
        二、建党初期“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多维进路
    第二节 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原初认知与建构
        一、陈独秀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二、李大钊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三、李达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四、李汉俊对“社会主义”的描绘
    第三节 建党早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确立及影响
        一、建党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的确立
        二、建党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确立的影响
第五章 “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动因论析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共创建提供了样板效应
        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翻译活动,为中共创建开辟了新的话语空间
        三、“马克思列宁主义”着述文本的学习、研究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武器
        四、“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交锋为中共创建正本清源
        五、“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工农群体的结合,为中共创建奠定了阶级基础
    第二节 “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筹备与创建
        一、思想上的协助、指导,明晰了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建党思路
        二、在组织上的参与、指导,催生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三、人才上的培育、输送,为中国共产党的党团建设提供了骨干力量
        四、理论上的示范、引领,确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方向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初期成效
        一、开启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概念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二、初步勾勒了近代中国的革命话语体系
        三、启动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先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及科研情况
致谢

(4)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结构的研究
    第一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解释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的构成层次
    第三节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理论与着作类型的划分
第二章 赵德馨经济史实研究述评
    第一节 贯通古今,解答“中国经济是怎样演变过来的”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实研究
        一、论证两汉的商品生产与商业发展以奴隶制为基础
        二、两汉的社会性质:奴隶制
        三、生产结构的变化:两汉商品货币关系由盛转衰的根源
        四、揭示楚国货币的全貌
        五、论证布币的实体是布匹
        六、提出破解西汉“黄金热”退潮的新思路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实研究
        一、近代中西关系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太平天国的经济政策
        三、不同群体开展的经济活动对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第四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实研究
        一、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大事记》
        二、主持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专题资料长编》
        三、主编5卷本《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赵德馨的经济史理论研究述评
    第一节 赵德馨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第二节 赵德馨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理论研究
        一、第一次突破:打破1919年的界限
        二、提出以经济现代化为主线研究中国近代经济史
        三、第二次突破:提出经济现代化两层次学说,突破1949年的界限
    第三节 赵德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理论研究
    第四节 若干贯通中国古今经济史的理论分析
        一、中国对外关系的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增长方式
        三、商兴国兴论
        四、中国历史上市场关系发展的三阶段论
        五、论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赵德馨关于经济史学科建设的实践
    第一节 构建经济史学科体系的实践
    第二节 赵德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学科创建的实践
    第三节 创见:开创经济史学概论
        一、赵德馨对经济史学概论的解释
        二、经济史学概论的内涵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5)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观点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主要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拟创新之处
    六、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第一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大举措
        (一) 抵御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渗透
        (二)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中之重
        (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
        (二) 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基石
        (一)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
        (二) 实施工程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迫切需要
        (一) 实践发展的成就与问题
        (二) 最新理论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五、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
        (一) 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根本所在
        (二) 实施工程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必然
第二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一、组织机构
        (一) 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
        (二) 中央宣传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三) 工程咨询委员会的设立及成员的确定
        (四) 课题组
    二、运行机制
        (一) 项目建设
        (二) 基地建设
        (三) 团队建设
第三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历史考察
    一、工程的提出和部署
        (一) 实施工程的提出
        (二) 实施工程的全面部署
    二、工程的全面展开
        (一) 工程多项具体工作先后启动
        (二) 深化对工程的认识
        (三) 工程实施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工程的全面推进
        (一) 工程实施四年的工作总结和随后五年工作设想
        (二) 工程成果丰硕
        (三) 工程实施八年的工作总结和继续推进
    四、十八大以来工程深入推进
        (一) 深入实施工程的战略部署
        (二) 深入实施工程的重要举措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编译和研究
        (一) 经典着作编译
        (二) 经典着作基本观点研究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一)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研究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设立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初步设立和逐步完善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简介
        (三)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点布局
        (四) 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 建设概况
        (二) 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情况调研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调研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术发展年度报告
    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端学术平台
        (一)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论坛
        (二)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导论坛
        (三) 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论坛
        (四) 全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论坛
        (五)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协同创新中心
        (六)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专刊
    五、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和支撑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发展
        (二)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支撑作用
第六章 立体化教材体系建设
    一、总体部署
        (一) 工程教材编写总要求
        (二) 成立教材编写课题组
        (三) 工程教材编写规划
    二、工程教材编写成果
        (一) 基础理论教材
        (二) 重点学科教材
        (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四) 其他重点教材
    三、工程教材出版及使用
        (一) 统一规范工程教材编辑出版
        (二) 重点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出版和使用
    四、工程教材编写特点
        (一) 教材编写按照意识形态强弱先后顺序进行
        (二) 工程教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术交流和人才队伍培养
    一、学术交流
        (一) 举办高层次报告会
        (二) 开展学术研讨会
    二、人才培养
        (一) 开展国情调研
        (二) 进行国外考察
        (三) 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开办
        (四) “四个一批”理论人才的纳入
        (五)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六)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培养
        (七) 教育部工程重点教材专业师资队伍培训
第八章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宣传普及
    一、理论读物
        (一) 学习读本
        (二) 编写通俗理论读物
    二、主流媒体平台宣传
        (一) 报刊
        (二) 电视
        (三) 网络
        (四) 微式宣传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的整体评价
    一、实施工程的成效及经验
        (一) 工程实施取得突出成绩,达到预期效果
        (二) 工程实施十多年的基本经验
    二、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
        (一) 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不足
        (二) 工程实施中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结束语 进一步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应当探讨的若干问题
    一、保持工程的常态化,重点推进工程成果的学习转化运用
        (一) 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大众化
        (二)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度融合
        (三) 加快教材优势向教学优势发展
        (四) 加强高端人才与教学一线教师深度培养
    二、大力开展工程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一) 扩大宣传范围
        (二) 丰富宣传形式
        (三) 加强理论宣传力度
    三、引领“四大平台”建设,形成工程工作合力
        (一) “四大平台”建设
        (二) 充分发挥工程在思想理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教材体系、人才体系
        (一) 健全学科体系
        (二) 完善教材体系
        (三) 构建人才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年——2015年“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入选教师名单及课题立项表
附录二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教师卷)(学生卷)(宣传部门卷)(共同卷)
附录三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实施以来情况认识》调查问卷分析表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7)大学的“成人”品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大学“成人”的内涵诠释
    第一节 大学“成人”的提出及意义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大学“成人”的内涵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研究思路
    第三节 大学“成人”的已有研究及本文研究视角
        一、文献综述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大学“成人”的迷失
    第一节 偏向成“才”的大学教育
        一、成才教育的意涵及理论基础
        二、大学成才教育的提出及合理性
    第二节 成才教育的背后:专业教育造就技艺人
        一、成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
        二、专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三、过度的专业教育,忽略了人的整全发展
    第三节 超越成“才”教育,“成人”之整全
        一、大学“成人”与教育的“五大公理”
        二、大学“成人”的现实需求
        三、超越成“才”教育,走向大学的“成人”
第三章 大学“成人”的理念——基于历史的考察
    第一节 西方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回顾
        一、以培养自由人为目的的古典自由教育
        二、自由教育的发展演变
    第二节 中国大学“成人”理念的历史渊源
        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中的“成人”理念
        二、“成人”理念在现当代大学中的艰难前行
    第三节 回归大学“成人”的自由教育
        一、自由是“成人”的出发点与保障
        二、自由教育:大学的一颗童心
        三、塑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大学“成人”课程
第四章 大学“成人”的原理:基于大学职能的探究
    第一节 教学何以“成人”
        一、偏离教师本职的教学
        二、何为卓越的教学
        三、卓越教学的“成人”路径
    第二节 科研如何“成人”
        一、科学研究的之能确立及演变
        二、大学应开展何种科研
        三、科研的“成人”体现
        小结
    第三节 社会服务:“成人”于社会之中
        一、“威斯康星理念”与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
        二、社会服务的“成人”体现
    第四节 文化传承:“成人”于文明之中
        一、文化传承创新职能的溯源及确立
        二、文化育人的功能
        三、大学文化“成人”的途径
第五章 大学“成人”的管理
    第一节 大学的独特性与大学管理
        一、大学的独特性
        二、自由与科学:大学的一体两翼
    第二节 以“成人”为中心的大学管理原则
        一、“以人为中心”的原则
        二、优先的原则
        三、学术自由的原则
    第三节 大学管理如何走向“成人”——基于“神性”管理的探究
        一、大学校长的清晰、明确、好的办学理念
        二、建设优良的校风
        三、大学环境的培育
结语:以“成人”为本,,立定大学之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李平心学术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理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及趋势
    四、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一章 李平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条件
    第一节 李平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社会条件
        一、思想解放潮流的激荡
        二、上海大学的学术熏陶
        三、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政治形势
    第二节 李平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学术条件
        一、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的成立
        二、中国社会性质问题的论战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运动的开展
    第三节 李平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主观条件
        一、良好的自身素质
        二、革命的实践活动
第二章 李平心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发展
    第一节 李平心社会学研究中的概念及方法论
        一、李平心对社会的定义
        二、李平心对社会学的定义
        三、李平心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第二节 李平心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贡献
        一、将社会经济形态理论引入社会学研究
        二、初步探索了社会运行的规律
        三、注重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
    第三节 李平心社会学研究的显着特征
        一、鲜明的批判性色彩
        二、强烈的现实感
        三、研究的系统性
第三章 李平心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深化
    第一节 李平心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主要建树
        一、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期的探讨
        二、提出了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
        三、颂扬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四、注重对近代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第二节 李平心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特点
        一、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二、以阶级斗争理论分析中国近代历史演变的过程
        三、强调历史研究的经世致用功能
        四、将近代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演变的过程之中
    第三节 李平心与中国近代史的解释体系
        一、“革命史范式”的酝酿与初创
        二、李平心构建“革命史范式”的努力
第四章 李平心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发展
    第一节 李平心探索生产力理论的依据
        一、理论基础
        二、国情依据
    第二节 李平心生产力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对生产力相关概念的马克思主义阐释
        二、首次提出和使用了“生产力系统”的观点
        三、将生产力纳入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四、对生产力的运动形式和规律作了创造性诠释
    第三节 李平心生产力思想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局限
        一、李平心生产力思想的理论价值
        二、李平心生产力思想的历史局限
第五章 李平心学术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贡献与启示
    第一节 李平心学术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贡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
        二、彰显马克思主义学术的文化性内涵
        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本土化资源的建设
        四、为革命和建设提供有力的学术论证
    第二节 李平心学术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理论特质
        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核心话语
        二、以关注社会现实为目标的时代话语
        三、以与时偕行为导向的动态话语
        四、以学科融合为特点的结合话语
    第三节 李平心探索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重要启示
        一、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学术研究必须同错误思潮作斗争
        三、学术研究必须坚持人民本位的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着作图书类
    学术期刊类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9)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一、现实意义
        二、学术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研究方法与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结构
    第四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一、公平的起源及语义
        二、公平涵义的演变与实质
        三、公平的类型
        四、公平与平等
        五、“西方公平思想”的界定
第一章 近代以来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西方公平思想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产生背景
        二、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西方近代公平思想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
        二、西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主要特征
        三、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西方现代公平思想
        一、拉斯基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
        二、罗尔斯的公平思想:分配正义论
        三、诺齐克的公平思想:权利正义论
        四、德沃金的公平思想:资源平等论
        五、沃尔泽、米勒的公平思想:多元正义论
第二章 清末民初:列强侵略与西方公平思想的传入
    第一节 鸦片战争与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二节 救亡图存与契约论公平思想的最初传入
        一、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入契机
        二、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契约论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影响分析
        一、基督教神学公平思想的影响
        二、契约论公平思想的影响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社会与公平思想的广泛传播
    第一节 历史巨变与公平思想传播背景的变换
        一、国内:封建专制主义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二、国际:西方文明的没落与苏俄社会主义的魅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传播的社会条件:政治环境、阶级基础、思想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列宁、斯大林公平思想的载体——苏俄社会主义
        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四、国民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陈独秀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二、胡适对实用主义(实验主义)的传播
        三、高一涵对功利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五节 影响分析
        一、西方公平思想是民主的思想资源、科学的重要内容
        二、改造不平等社会的指导思想和方式之争
第四章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制度抉择——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
    第一节 国内外背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三节 民主社会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影响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中国化的理论与方向:新民主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博弈及历史的抉择
第五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三十年: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的翻译和出版
        二、马克思恩格斯着作单行本的翻译出版
        三、期刊论文
        四、传播的主要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在实践中的探索与曲折:从平等到平均
        一、对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误读及原因
        二、消灭三大差别的目标与实践:人民公社——从平等到平均
第六章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公平思想传播的新气象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及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公平问题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与其他公平思想的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研究、发展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传播
    第四节 影响分析
        一、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影响
        二、西方现代公平思想的影响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及启示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分析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条件、特点分析
        二、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分析
    第二节 启示
        一、强化、壮大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主体
        二、巩固、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传播渠道
        三、充分发掘传统传播媒介和新媒介的传播功能,扩展马克思主义及其公平思想的影响力
        四、搞好社会主义的各方面建设,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亲和力、吸引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主持课题及获奖情况

(10)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1945-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和主要资料依托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生成
    第一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和认知
        一、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使用状态分析
        二、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基本共识分析
    第二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成的原因
        一、大战告终后迸发的蓄积已久的建国热情
        二、国际经济改革趋向与经验的启示
        三、欧洲社会党民主和平主张的鼓舞
        四、中国共产党联合政府主张所引发的“民主化”改革氛围的激励
    第三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生成的表现
        一、“社会主义”成为自由知识分子舆论阵地中的经常性话题
        二、产生了一些集中讨论“社会主义”的舆论阵地
第二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关于社会主义的探讨
    第一节 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所有制问题的探讨
        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问题的探讨
        三、关于社会主义的分配问题的探讨
    第二节 关于社会主义与政治民主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民主”的基本认识
        二、关于社会主义与民主政治的兼容问题的探讨
        三、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形式问题的探讨
    第三节 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与手段方式问题的探讨
        一、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问题的探讨
        二、关于实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方式问题的探讨
第三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第一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质疑与批评
        一、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质疑与批评的主要内容
        二、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产生质疑与批评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的运用
        一、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局部运用
        二、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学说的局部运用
        三、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发展理论的局部运用
        四、自由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其他运用
第四章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分化与再选择
    第一节 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分化与再选择的表现
        一、自由知识分子舆论阵地的停刊或转向
        二、自由知识分子群体的分化与再选择
    第二节 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分化与再选择的原因
        一、英法社会主义道路试验的困境
        二、国民党统治下被挤压的实现空间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与政策的影响力的彰显
第五章 对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评析
    第一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特点
        一、一个规模比较有限的次生性思潮
        二、一个具有一定的探讨广度和思考深度的思潮
    第二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主流性质
        一、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主体诉求来分析
        二、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对自由知识分子个体的影响来分析
    第三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历史作用
        一、这一思潮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强民主阵营的力量
        二、这一思潮存在客观的历史负作用
        三、这一思潮的分化有助于自由知识分子最终选择科学的社会主义
    第四节 战后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的当代省思
        一、整合理想性和现实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二、推进理论创新,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高位势
        三、关注基本话语方式的传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
        四、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动认同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四、完整、准确、深入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型理论工具书─—许征帆教授主编三卷本《社会主义论库》推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建设研究[D]. 王曼. 山东大学, 2020(10)
  • [2]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的中国现代化研究[D]. 范瑞滨.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9)
  • [3]“社会主义”概念在近代中国的变迁研究(1899-1921)[D]. 陈元.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述评[D]. 邬昶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8)
  • [5]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 [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实施研究[D]. 谭晓玲. 武汉大学, 2017(06)
  • [7]大学的“成人”品格[D]. 张曙光.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8]李平心学术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D]. 胡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近代以来西方公平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D]. 刘云凤. 扬州大学, 2017(10)
  • [10]战后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社会主义思潮研究(1945-1949)[D]. 李颖.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标签:;  ;  ;  ;  ;  

全面准确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型理论参考书——徐正帆教授推荐的三卷本《社会主义理论图书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