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眼中的庄子思想与新罗传统

上帝眼中的庄子思想与新罗传统

一、由神明看庄子思想与新罗传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磊[1](2019)在《先秦道家神明观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神明”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观念,就学科门类而言,它贯穿宗教学、民俗学、哲学等领域;就形成背景而言,它关涉政治、经济、文化等畛域;就发展过程而言,它又经历了宗教化、学理化、工具化的演进阶段;就影响和作用而言,它已融入到了人的社会、道德、精神实践之中。先秦道家作为中华传统思想的源头之一,在神明观念的发展和演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侧重从哲学层面对先秦道家神明观念进行研究。分为六章(按:含结语部分)。第一章“‘神明’考释”侧重对“神”“明”以及“神明”三词在文字学方面的探源,并简要分析、梳理了“神明”一词出现的时间及词义的演变过程,认为“神”之本字为“申”,本义为闪电,后因原始崇拜观念的影响而成为天神的代名词,是神秘不测、灵妙的象征;“明”原为日月之光或月照入牅,由于日月被先民奉为神只,“明”字也逐渐具有了“明神”之义,后逐渐具有明察之义;另,根据现有资料探知“神明”一词最早出现在成书于春秋晚期的《左传》一书中,其含义为神只。其后,随着观念的演变,先后发展出明智如神、人之精神、神圣高超等含义。第二章“三代时期的神明观念”其有二旨:一在于介绍先秦道家神明观念产生的思想背景;二在于论证本为鬼神意蕴的“神明”向具有人文精神意蕴的“神明”转进的合理性。虽然三代时期并未出现“神明”一词,但是“神明”(“神只”)范畴下的“天”“帝”“命”等概念都在悄然向着道德化、人文化、理性化的方向演进,这也就为神明观念的演进和转变提供着契机。第三章“老子的神明观念”旨在昭示神明观念在老子思想里开始渐渐与宇宙之生成相联系,并出现了以“神明”指代人之内在精神的萌芽。通过对《老子》书中能够体现神明观念的“神”“明”“天”“帝”“命”“鬼”等概念的分析,以及与孔子、孙子对上述概念理解的对比,发现他虽然具有继承原始神明观念的保守性,但也具备了宇宙论层面的哲学思辨性,并且将神明思想引向“内在精神”层面。至于庄子时期,“神明”一词已经在《左传》《周易》中出现,故而第四章“庄子的神明观念”以《易传》为背景,探索庄子之神明思想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庄子“神明”一方面指向源于“道”的无可方的且能观照万物的一种力量和妙用意义;一方面将“神明”一词原有的指代圣贤道德的含义转变为契合自然之道的灵妙精神境界。此外庄子还进一步创造出将“神明”一词用来描绘人之内在精神的用法。第五章以《黄帝四经》《管子四篇》《鹖冠子》三书为中心考察了战国中后期道家的神明观念,揭示了先秦道家在继老子自然哲学向庄子精神哲学转向后,又一次向政治哲学转向的大背景下,神明思想由以往的追求内在超越向服务于外在实践的转向,即“神明”由所具有的“道”之神秘不测作用义演变为万物之秩序与规律义;由灵妙境界义转化为人超凡的认知、体验能力义,此时期的“神明”展现出了可知性、规律性和工具性等特点。结语部分则重在概括先秦道家神明观念在此一阶段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并揭示先秦道家神明观念对后世神明观念的影响和作用以及阐释对当下思想、实践所产生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张艳芳[2](2017)在《从《庄子·天下》篇浅谈庄子一书中“神明”的哲学内涵》文中研究表明"神明"这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词语在《庄子》一书中出现的次数并不多,除了《齐物论》中"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和《天道》篇中"天尊地卑,神明之位也"这两处外,其余主要集中在《天下》篇中。《庄子·天下》篇中"神明"一词同时出现共有五处:"神何由出?明何由降?""配神明""称神明之容""澹然与神明同居""神明往与"。历来注解庄子的学者关于"神明"一词的说法各异,大略来看有"自然""造化""心思""智慧"等几种观点。本文主要从《庄子·天下》篇出发简单探讨庄子一书中"神明"的哲学内涵。

安熙珍[3](2012)在《对于在韩国出版中国古典文献现状的反思》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绪论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自古源远流长。在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汉字文化的精髓对韩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中国不少学者都颇有研究,如董明先生就在作品《古代汉语汉字对外传播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中对相关

张海英[4](2012)在《先秦道家天命鬼神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不少研究者认为,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无神论思想和无神论思想家,子产、晏子、老子、庄子等都被认为具有无神论思想。论文对这些思想家进行了具体的考察,认为他们都并非真正的无神论者。事实上,春秋时期,天命鬼神的影响还是相当大,比起殷周时期来,只是在程度上稍微有变化,而绝无任何本质的不同,虽然也有极少数的所谓“进步的思想家”,在某些具体场合会怀疑天的权威和鬼神的力量,但总体上却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能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无神论思想家。道家相信上帝,也相信天命,道家所言天、命依然具有神性义。老子所言之天在不少章节中仍然因袭了传统的天或天道的神性义而并非全指自然之天,文子所说的天有时同样是指具有人格意义的主宰之天。庄子说天和命,在很多情况下确实消退了不少宗教色彩,但也有不少的地方,庄子说到的天仍是宗教之天,所言的命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天命。道家的天命观念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天命具有强大的权威。第二,天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第三,道家之命具有不可知性,命是神秘的,不可预知也无法言说。第四,道家的命与时有密切关系。道家的命论和“时”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具有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意味,给人生带来一种深沉的绝望感,也就必然导致出道家的安命思想。道家并没有否认鬼神。老子从来就没有否认鬼神的存在和鬼神超越人的功能。列子不但明确区分了鬼神,在他的思想中还有一个比较严格的鬼神系统。庄子和列子相似,对于鬼和神,庄子基本不怀疑他们的存在,并且多次明言鬼神的存在。道家大多有些神仙信仰,庄子在其书中又塑造了一系列的神人、至人、真人形象,庄子应该是相信这些神人的存在的。道家也有灵魂不死的观念。老子对祭祀和丧葬之礼很重视,从这种重视我们可以反推出老子有灵魂不死的观念。庄子也相信灵魂不死,关于人死后灵魂如何变化的问题,庄子认为一个人的生前状况直接影响到他死后的灵魂状况。道家虽然没有否认上帝鬼神的存在和灵魂不死,但道家鬼神观念的进步之处,就在于对鬼神的权威表现出一种超越思想。道家把道置于上帝之上,否定了上帝的绝对权威,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地位,能够用相对理性的态度对待一些所谓的神鬼现象。道家对当时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与天命鬼神有关的迷信行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进行了批评和揭露。首先,道家批判和揭露了梦迷信。列子否定了梦同神灵鬼魂的意志的关系,对梦的成因作出了较前人科学的解释。庄子对梦的看法在继承列子思想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第一,入梦的主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庄子认识到了梦的虚幻性,否定了梦预兆吉凶的功能;第二,庄子揭露了统治者对梦的利用;第三,庄子在继承列子梦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生如梦的思想。其次,针对当时神学化的天人感应思想,道家提出了气感应的自然感应观点。老子的天人感应思想虽然不乏神秘性,但到了文子的天人感应思想,虽然受时代的影响还有一些神秘的成分,不过主要的还是自然化的。庄子继承了“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思想,明确把同类事物之间可以相互感应的思想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庄子“气”感应思想虽然是幼稚的,也并不科学,但这一思想也并非全无是处,它对今天的人类活动依然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再次,春秋至战国时期,相术非常流行,人们也相信面相能决定命运。道家对相术有理性的认识,是较早揭露相术骗局的人。另外,道家对鬼怪致病原因和驱鬼活动也作出了比较理性的解释。

潘宣辰[5](2008)在《道教在朝鲜、日本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以民俗信仰为中心》文中认为本文是从民俗信仰的角度,阐述道教在朝鲜、日本传播的原因和影响。广义上的民俗信仰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所谓民俗,即民间的风俗习惯,包括婚丧喜庆、岁时节令、往来应答、生育疾病、葬礼祭祀、占卜禁忌、宗教信仰等。本文所写的民俗信仰是狭义上的概念,即仅阐述民间风俗习惯中的信仰部分。道教是在中国流传近两千年的固有宗教,曾对中国的民风民俗乃至社会政治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道教在海外传播不如儒教和佛教,但道教也已经深深融入了朝鲜、日本的民俗信仰之中,成为其本国文化的一部分。本文仅从民俗信仰的角度,探讨道教在朝鲜、日本得以传播的原因,以及道教对其民俗信仰产生的影响。本文共五个部分组成,其中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概况和本文的可行性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道教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朝鲜、日本的传播。道教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深深植根于古代中国的文化土壤。道教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分为两汉的起源时期、魏晋的发展时期、隋唐的全盛时期、宋元的变革时期、明清的衰落时期。中国道教从七世纪初开始正式传入朝鲜半岛后经三国、统一新罗、高丽、李氏朝鲜成为具有本国特色的宗教信仰。道教在日本的传播时间史无明确记载,奈良时期最初在上层流行,后逐渐传播到下层民众中。平安时代是道教最隆盛时期,经过江户时代的复兴,在民众中较为普及。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道教在古代朝鲜、日本流传的原因。汉字和汉文化在朝鲜和日本的传播是道教得以在朝鲜、日本传播的重要原因。楚国的巫俗与朝鲜、日本巫俗的相似性,使道教在进入朝鲜、日本时有亲近感,也是道教在朝鲜、日本流传的一个原因。道教中的神仙信仰与朝鲜、日本的神仙信仰相似,也是道教在朝鲜、日本传播的又一个原因。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受道教影响而产生的朝鲜修炼道教的概况,证实道教在朝鲜的传播对朝鲜民俗信仰产生的影响。并通过道教对日本阴阳道、修验道的影响,说明道教对日本民俗信仰所起的作用。朝鲜、日本并不是被动的接受道教文化,而是结合其固有文化,使朝鲜、日本的道教带有其自身特色。第五部分是结论,在本文的研究基础上归纳和总结道教在朝鲜、日本传播的原因和对民俗信仰的影响。

金白铉[6](2004)在《由神明看庄子思想与新罗传统》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道家思想,尤其是庄子思想中多有与神仙家同源的思想,这就是源于古代东夷族的巫教思想演变来的舞袖飞扬而飞升天空的仙人思想,也就是神明思想。本文以《庄子》为中心考察神明概念及其内涵,并探究神明思想的渊源与古代韩国仙家思想之产生过程,以及新罗传统之成立过程

二、由神明看庄子思想与新罗传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由神明看庄子思想与新罗传统(论文提纲范文)

(1)先秦道家神明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难点和重点
    五、论文的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神明”考释
    第一节 “神”字考释
        一、“神”之本字本义
        二、“天神曰神”
    第二节 “明”字考释
        一、“明”之本字本义
        二、“明”与“明神”
    第三节 “神明”出现时间与含义考
        一、“神明”一词溯源
        二、对“神明”的哲学语义学分析
    小结
第二章 三代时期的神明观念
    第一节 宗教巫术观念的接续
        一、夏之“赏于祖”与“戮于社”
        二、殷商之“宾于帝”与“兆于卜”
        三、西周之天命、宗神与社稷
    第二节 道德价值的凸显
        一、鬼神逊位与肃警维德
        二、观念转变的原因
    第三节 自然主义的表达
        一、宗教之天的瓦解
        二、宇宙理论的探索
    小结
第三章 老子的神明观念
    第一节 《老子》中“神”“明”的哲理义考察
        一、神:亦鬼亦精神
        二、明:明达之境
    第二节 自然与鬼神
        一、天:自然之天
        二、帝:道在帝先
        三、命:自然之常
        四、鬼:鬼祟灵爽
    小结
第四章 庄子的神明观念
    第一节 庄子神明观念之埻的:《易传》神明观念
        一、“神明”妙生万物
        二、神明之德
        三、《易传》中的推类思维与道德秩序
    第二节 庄子神明观念内涵
        一、庄子论“神明”
        二、庄子论“神”
        三、庄子论“精”
    第三节 精神本体论下神明观念的价值意蕴
        一、“道”之神妙作用
        二、与道合一的精神境界
        三、人之内在精神
    小结
第五章 战国中后期的道家神明思想
    第一节 《黄帝四经》的神明思想
        一、神明与法式
        二、神明为道之神妙作用
    第二节 《管子四篇》的神明思想
        一、神明:《内业》中的实践倾向
        二、神明:《心术》中的因应功效
    第三节 《鹖冠子》的神明思想
        一、神明:道之效用
        二、神明:神性智慧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4)先秦道家天命鬼神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文献说明
    1.2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1.3 文献综述
        1.3.1 专着类
        1.3.2 学位论文
        1.3.3 公开发表的论文
    1.4 研究内容、研究重点和难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重点
        1.4.3 研究难点
第2章 先秦时期的天命鬼神思想
    2.1 春秋“无神论”辨
        2.1.1 春秋时期没有“无神论”思想家
        2.1.2 春秋时期对天命鬼神的普遍信仰
        2.1.3 早已存在的疑天思潮
    2.2 战国时期的天命鬼神思想
        2.2.1 依然存在的天命信仰
        2.2.2 风光玄秘的鬼神世界
        2.2.3 继续流行的其他世俗迷信
第3章 先秦道家的天命思想
    3.1 关于道家和天命
        3.1.1 关于先秦道家的范围
        3.1.2 关于天和天命
    3.2 道家所言天、命依然具有神性义
        3.2.1 老子所言之天不乏人格性
        3.2.2 文子言天有时仍指主宰之天
        3.2.3 庄子所言天和天命的宗教色彩
        3.2.4 《黄帝四经》的传统天命思想
    3.3 道家承认上帝的存在
    3.4 道家天命观的特点
        3.4.1 天命具有强大的权威
        3.4.2 天命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3.4.3 道家之命的不可知性
        3.4.4 道家之命与“时”的密切关系
    3.5 道家对命的态度:安命
        3.5.1 文子的知命、安命
        3.5.2 庄子的安命论
        3.5.3 儒、道、墨对天命态度的比较
        3.5.4 道家天命论的形成原因
第4章 先秦道家的鬼神思想
    4.1 道家承认鬼神的存在
        4.1.1 老子并没有否认鬼神
        4.1.2 列子的鬼神思想
        4.1.3 庄子的神仙思想
        4.1.4 道家其他人物的鬼神信仰
    4.2 道家有灵魂不死的观念
        4.2.1 关于灵魂
        4.2.2 老子的灵魂观念
        4.2.3 庄子的灵魂不死观念
    4.3 道家对上帝鬼神权威的超越
        4.3.1 否定了上帝鬼神的绝对权威
        4.3.2 道家认为人力胜过神力
        4.3.3 道家鬼神思想的超时代意义
第5章 先秦道家对其他迷信的理性认识
    5.1 道家对梦迷信的揭露和批判
        5.1.1 先秦时期人们对梦的认识
        5.1.2 列子对梦迷信的批判
        5.1.3 庄子对梦的认识
        5.1.4 列子庄子之后的梦迷信
    5.2 先秦道家的天人感应思想
        5.2.1 天人感应思想的历史及派别
        5.2.2 老子的天人感应思想不乏神秘性
        5.2.3 文子以自然化为主的天人感应思想
        5.2.4 庄子的气感应思想
    5.3 道家对相术的揭露
    5.4 道家对鬼怪致病原因和驱鬼活动的理性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5)道教在朝鲜、日本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以民俗信仰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动态
    1.3 研究的可行性与突破点
第二章 道教的产生和发展及其在朝鲜、日本的传播
    2.1 道教的产生和发展
    2.2 道教在朝鲜、日本的传播
第三章 道教在古代朝鲜、日本传播的原因
    3.1 汉字和汉文化的传播——媒介与基础
    3.2 楚国原始信仰与朝、日原始信仰的相通
    3.3 道教神仙信仰与朝、日神仙信仰的相似性
第四章 道教对朝鲜、日本民俗信仰的影响
    4.1 道教对朝鲜民俗信仰的影响
    4.2 道教对日本民俗信仰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四、由神明看庄子思想与新罗传统(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道家神明观念研究[D]. 张磊.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2]从《庄子·天下》篇浅谈庄子一书中“神明”的哲学内涵[J]. 张艳芳. 文存阅刊, 2017(17)
  • [3]对于在韩国出版中国古典文献现状的反思[A]. 安熙珍. 北京论坛(2012)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新格局·新挑战·新思维·新机遇:“文明的构建:语言的沟通与典籍的传播”语言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 2012
  • [4]先秦道家天命鬼神思想研究[D]. 张海英. 湖南大学, 2012(03)
  • [5]道教在朝鲜、日本传播的原因及影响 ——以民俗信仰为中心[D]. 潘宣辰. 延边大学, 2008(03)
  • [6]由神明看庄子思想与新罗传统[J]. 金白铉. 宗教学研究, 2004(04)

标签:;  ;  ;  ;  ;  

上帝眼中的庄子思想与新罗传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