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模拟试验方法

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模拟试验方法

一、模拟试验法确定桩基承载力(论文文献综述)

白雪[1](2021)在《水平荷载下PHC管桩三桩承载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文中研究表明PHC管桩以其单桩承载力高、工厂标准化生产、施工质量可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高、中和低层的建筑物、公路、铁路、桥梁、港口、码头等低承台基础。实践表明,PHC管桩可以很好地应用于主要承受较大竖向荷载的桩基础中,同时可以在主要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桩基础中有较好的工程表现。受工程场地等条件的限制,工程界对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PHC管桩单桩和双桩基础的研究较多,对其三桩及以上的群桩研究较少。本文在前人对PHC管桩三桩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的现场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PHC管桩三桩群桩基础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相同工况下,一字形三桩群桩的临界水平荷载和极限水平荷载均大于三角形三桩群桩,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3倍和1.08倍。(2)极限水平荷载下,两种三桩群桩其锚固钢筋构件的应力状态都没有达到屈服。(3)在相同荷载下,一字形三桩群桩的桩身最大弯矩在前桩桩顶处取得,前排桩桩身分担的内力大于后排桩;三角形三桩群桩的桩身最大弯矩在距桩顶约1/6~1/5桩长处取得,前排桩桩身分担的内力小于后排桩。(4)相同荷载下,随着桩顶嵌固深度的增大,两种三桩群桩桩体最大弯矩均逐渐减小,桩体最大剪力均在桩与承台连接处取得,且均逐渐减小,因而群桩更不易受弯破坏。(5)相同荷载下,随着桩间距的增大,两种三桩群桩的基桩其最大弯矩、最大剪力、最大水平位移均逐渐减小,群桩更不易发生弯曲破坏。(6)相同荷载下,随桩长的增大,两种三桩群桩其基桩最大弯矩、最大水平位移逐渐减小,群桩群桩更不易发生弯曲破坏。(7)相同荷载下,随着桩侧土体模量和内摩擦角的增大,两种三桩群桩其基桩最大弯矩、最大水平位移均逐渐减小,群桩群桩更不易发生弯曲破坏。(8)相同荷载下,桩间距为3至4倍桩径或桩长为16.7至21.7倍桩径时,两种三桩群桩的综合效应系数均较大,群桩效应均较明显。随着桩间距和桩长的增大,两种三桩群桩综合效应系数均逐渐减小,群桩效应均减弱。

马雪涛[2](2021)在《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现有土地的利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超高层住宅和商业综合体不断涌现以及在沿海地区,由于软土的存在,地基承载低等原因使得工程需要更高地基承载力。大直径超长桩已被广泛应用工程中并且更好地解决地基承载力和变形问题,但目前对超长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尚未充分认识,因此有必要对大直径超长桩的工作性状和受力机理以及超长桩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本文以阜阳华润中心桩基静载试验为依托,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围绕超长钻孔灌注桩的承载性能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超长大直径灌注桩静载试验,得出该地区的超长灌注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承载性能和沉降规律。(2)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超长桩的荷载沉降曲线与试桩实测数据进行对比,较好的反映了数值模拟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对其荷载沉降曲线、轴力分布曲线、桩侧摩阻力曲线研究分析该地区单桩的承载性状。研究分析发现,对于超长桩来说,侧阻力从桩顶开始逐渐起作用,并且早于端阻力发挥;当荷载较大时,桩端阻力才开始发挥效应,桩侧阻力发挥也充分,桩身上部分承担着较大的荷载,其自身轴力远小于桩上身。(3)采用FLAC3D软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桩基竖向承载特性影响。分析得出桩长与桩径可以显着的提高桩基的承载性能,但在桩基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合理的选择最优的长径比来最大限度提高桩基承载力。桩身弹性模量与混凝土强度正相关,桩身强度可以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实现,不能盲目增加强度浪费材料,满足桩身强度条件即可。土体模量的增加可以减少了桩土相对模量比,提高了桩身的承载力。桩周土的摩擦角和粘聚力对超长桩沉降有一定的影响。在加载初期时,对桩基沉降曲线几乎无影响,在加载后期时,两者的变化对桩基的沉降曲线有了影响。并介绍了桩基有效桩长和桩周土体的沉降分布规律如同一个倒圆锥体。(4)利用有限差软件模拟分析水平受荷桩的承载性能。分别从长径比、土体弹性模量、桩自身弹性模量方面对超长桩水平承载力的影响进行合理的分析探讨。研究发现桩径对桩水平承载性能影响较大,桩身模量与土体弹性模量对桩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桩基设计时,合理的增加桩径、提高桩的强度、以及改变上部分土体模量等因素,可以很好的提高桩基的水平承载性能。图[45]表[11]参[60]

王帅[3](2020)在《钙质砂地基中桩基动力承载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珊瑚岛礁上的钙质砂赋存于海洋动力环境中,具有易破碎、多孔隙、棱角突出等特点,表现出较高的压缩性。桩基础作为钙质砂地基中常用的基础形式,服役期间承担着上部构筑物恒载,同时还受到动力荷载作用。动力荷载作用影响着桩基承载性能和上部构筑物的稳定性,其核心问题是动荷载下桩-钙质砂的相互作用问题。研制了动静荷载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通过桩基模型试验分析了动力荷载下桩基沉降规律和承载性能。通过土工模拟试验分析了动荷载下桩周钙质砂动力响应特性,成桩过程中桩周钙质砂压缩变形特性,探究了渗流法无损定量描述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的方法和不同颗粒形状对桩端钙质砂密度和压缩性能的影响,内容及成果如下:基于相似理论进行设计,自主研制出动静荷载桩-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包括:桩基模型试验部分和桩周钙质砂土工模拟试验部分,前者可对模型桩施加动荷载,获取桩基沉降和承载力数据;后者可分析桩周钙质砂动力响应特性,试验系统设计合理、可施加多种类型荷载,操作简便。通过试验系统中的桩基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了动荷载下钙质砂单桩模型试验,分析不同动荷载比下的桩顶累积沉降、桩基承载力变化规律,揭示了典型动荷载作用下钙质砂单桩承载机理。发现不同动荷载比下,桩顶累积沉降形式有稳定型、渐进型、破坏型三种类型,并有显着的“门槛效应”。当加载次数达到“临界加载次数”时,桩顶累积沉降速率趋于平缓,据此建立了桩顶累积沉降预测公式。动力加载时,桩端与桩侧分担荷载比值处于动态变化,桩侧摩阻力随动力加载逐渐退化,发现了动力加载过程中存在的“累积损伤”效应,发现桩侧摩阻力弱化系数和加载次数之间满足Boltzmann函数关系。动力加载后施加静载,极限桩侧摩阻力降低,极限桩端阻力幅值随动荷载比增大而减小。通过试验系统中的土工模拟试验装置,开展了桩与桩周钙质砂(桩侧界面区、桩端核心区)动力响应特性试验,分析其压缩变形、颗粒破碎、桩侧界面区和桩端核心区钙质砂强度变化规律,揭示了桩端/桩侧钙质砂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机制。试验结论表明,动力加载时桩侧区域桩-砂界面强度会发生弱化,钙质砂发生剪缩现象,颗粒破碎明显。此时桩端核心区钙质砂压缩变形,也出现类似的“门槛现象”和“临界加载次数”。动力加载对桩-砂核心区强度具有弱化效应,桩周钙质砂动力响应与动荷载下桩基模型试验规律相吻合。开展了桩周钙质砂单颗粒动力加载试验,分析了颗粒形状、承压方向、动荷载比、加载次数对颗粒变形和强度规律的影响。经过动力加载后,颗粒呈现不同程度损伤,动荷载越大,颗粒强度降低幅度越大,颗粒破碎后各形状扁平度趋于一致。通过渗流法测定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效应,发现了桩周钙质砂因荷载增大而破碎程度加剧时,其渗透系数与颗粒级配变化、相对破碎率、孔隙比等指标具有相关性,利用渗流法进行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度量可行。拟合出钙质砂渗透系数与颗粒级配、荷载水平、相对破碎率的经验公式,预测结果良好,渗流法具有全面和无损的优点,可应用于工程中监测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开展了成桩过程桩-钙质砂动力响应试验,分析了成桩过程中锤击能量、锤击次数对桩-砂界面和桩端核心区钙质砂压缩变形、颗粒级配、强度的影响。重点分析了施工荷载下钙质砂压缩变形、颗粒破碎规律,发现钙质砂对施工荷载十分敏感。研制动静荷载下桩端持力层钙质砂侧限压缩试验装置,探究了大量宽级配桩端钙质砂在典型动静荷载下的侧限压缩试验,发现荷载类型和幅值对钙质砂颗粒破碎影响显着,荷载导致桩端钙质砂颗粒级配、含砂量、颗粒形状等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如钙质砂颗粒级配和颗粒形状在一定冲击能范围内得到优化,据此提出钙质砂成桩施工的参考措施。采用图像分析和数理统计联合法,获得了典型的包粒状、树枝状、长条状纯净钙质砂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了颗粒形状及含量对钙质砂密度值的影响。开展了不同幅值下钙质砂侧限压缩试验,发现三种颗粒形状钙质砂表现出不同的压缩性能和颗粒破碎规律。颗粒形状和含量对桩端钙质砂密度值、压缩性影响显着,工程建设中应予考虑。从岛礁的桩基持力层工程地质特点,动荷载桩基承载力计算,成桩工艺选择和方法,桩基运行监测和预测等四个方面,讨论了钙质砂桩基设计与施工关键措施,对试验结果的工程应用提供了建议。

巴军涛[4](2020)在《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文中指出目前桩基承载力主要通过传统静载试验和自平衡试桩法来确定,前者是桩承载能力确定最可靠的方法,但受到施工场地以及试桩吨位等因素的限制,使得该方法难以满足特殊场地和大吨位基桩承载能力的测试,后者尽管不需要静载法的反力架或堆载,突破了试桩吨位的限制,可以测试较高的桩基承载力,但自平衡测试结果应用时,需要引入一个很难准确确定的正负摩阻力转换系数,影响测试结果的可靠性。为了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完善单桩承载力测试技术,本文针对一种单桩承载力反向自平衡试桩法,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模型试验开展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可行性及可操作性的试验研究。本文详细介绍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操作方法,分析了嵌岩桩和非嵌岩桩桩的荷载传递规律,阐述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中桩土作用机理。依托工程桩,建立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检测嵌岩桩承载力的有限元模型,对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以有限元模型为原型,按照一定的相似比,设计了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室内模型试验,并与传统经典参数法确定的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比较,验证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可操作性。本文研究结果如下:(1)对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机理进行分析,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可以克服自平衡试桩法需要正负摩阻力转换的问题,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在测得桩的抗压承载力的同时还可以测得抗拔承载力。(2)建立了反向自平衡以及传统静载试桩法数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确定桩基承载力是可行的。(3)建立了反向自平衡检测桩基承载力的室内模型实验,并与经典参数法计算的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比较,结果一致性较好,表明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检测桩基承载力在应用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李泽钧[5](2020)在《基于数据分析的下穿施工影响下既有地下结构变形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管线、地下管廊、轨道交通等地下空间开发进入快车道。由于建设的先后顺序不同,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地下结构的情况越来越多。穿越工程是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中风险最高的工程,需要同时保证工程自身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因此,研究暗挖隧道下穿施工既有地下结构的响应及其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大量北京地区下穿工程实践,通过统计分析、理论解析、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等手段,对下穿工程中新建隧道-地层-既有地下结构相互作用关系、施工关键技术、变形预测方法及安全风险管控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复变函数法和莫尔-库伦破坏准则,运用浅埋隧道在地表任意分布荷载作用下地应力和位移的解析解,建立了新建隧道-地层-既有地下结构的理论计算模型,分析了下穿施工中因素变化对塑性区的影响。揭示了下穿施工的力学本质是新建隧道施工对地层扰动引起了地层弱化,降低了既有地下结构下方地基的承载力,导致既有地下结构向下变形,最终实现再平衡的过程。(2)基于案例统计及理论分析,对新建地铁区间、地铁车站下穿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区间下穿时,当新旧隧道竖向有足够的间距、预测变形可满足变形控制标准时,建议采用马蹄形台阶法施工;当马蹄形台阶法施工拱顶上方夹层土留不住、地层注浆效果不佳、存在不良地质体时,建议采用平顶直墙形CRD法施工。车站下穿时,当新旧隧道竖向有足够的间距(1D)且单层车站时,建议采用多导洞法+大管幕+注浆抬升法;当新旧隧道竖向间距小且为单层车站时,可采用多导洞法+千斤顶顶升法施工,但是对施工质量有严格的要求;单层或多层车站时,可采用洞桩托换法+千斤顶顶升法施工。绘制了下穿施工扰动下既有隧道变形特征曲线、新建隧道支护特征曲线和既有隧道变形恢复曲线,并对其力学演化过程进行了阐述。基于新建隧道横断面开挖面积的大小,将暗挖法下穿施工分为三个等级,给出了三个等级下穿施工的建议施工方法。(3)统计法分析后明确了peck公式中的地层损失率可以用正态分布来表示。引入蒙特卡罗法对地层损失率参数进行随机抽样,创新性提出了基于经验法的下穿工程既有地下结构变形概率预测方法,使得传统的单一数值预测方法转变为预测变形的概率问题,预测结果更符合参数随机性的实际情况。(4)分析下穿工程中千斤顶顶升的作用机理,基于非线性接触面法提出了可模拟千斤顶作用特征的本构模型并编制了有限元计算程序,实现了下部桩基-千斤顶-既有地下结构的协同分析,为准确模拟既有地下结构变形提供了支撑。并通过实例验证证明了该本构的有效性。(5)针对暗挖隧道下穿工程的特点,建立了风险评价方法和流程,为新建工程变形控制决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并在北京地铁16号线苏州街站建设中得到成功应用。

张福友[6](2020)在《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基础建设高速发展,岩溶地区不断兴建公路、桥梁和码头等基础设施,钻孔灌注桩因其良好的场地适应性和较高的承载力广泛应用于上述基础设施的施工中。然而,现阶段普通钻孔灌注桩在具有连通溶洞的岩溶地基施工中存在混凝土流失、成桩质量不稳定等突出问题;同时,针对岩溶地区桩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溶洞顶板承载特性和稳定性分析等方面,对于新型桩基在岩溶地区的应用却鲜有研究,因此迫切需要研究一种适用于岩溶地质的新型桩基,旨在解决灌注桩在连通溶洞中浆液流失问题,并在保证成桩质量基础上提高桩基承载力。本文根据存在连通溶洞的岩溶地质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异形灌注桩-布袋桩,并对其成桩与承载特性进行试验和理论的综合性研究。首先,对岩溶地区既有桩基的研究方法作了扼要的总结,明确了布袋桩的研究思路。然后,设计开展了9组模型试验,研究布袋桩成桩可行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布袋桩能在成桩过程减少浆液流失,成桩成桩质量良好,同时得到枝状体长度与注浆压力和注浆液水灰比呈正相关的影响规律;并且基于圆薄膜大挠度理论,推导了可用于布袋桩桩型推演的枝状体长度计算公式,并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在布袋桩可成桩的基础上,开展了9组模型试验,通过模型布袋桩与模型等直径桩的对比,探究布袋桩承载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布袋桩极限承载力是普通等直径桩1.5倍,其荷载传递规律亦存在明显差异;并且根据假设条件对布袋桩模型进行受力分析,提出布袋桩极限承载力和沉降计算模型,结合与模型试验对比的结果,分析表明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然后进一步分析布袋桩承载力影响因素,探讨和细化布袋桩在岩溶地区的适用范围。

张世瑞[7](2020)在《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沧州某输电线路工程为背景,提出一种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首先,利用现场静载荷试验研究了微型钢管桩的承载性能;然后,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荷载下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的承载性能,桩顶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构造和承台上立柱与承台之间的连接性能进行了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现场单桩静载荷试验,对采用不同注浆工艺的微型钢管桩,进行了单桩抗压、抗拔和水平承载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静压沉桩工艺下,采用复式高压后注浆工艺,桩尖焊接板直径大于桩身直径的微型钢管桩抗压、抗拔、抗水平承载性能均高于不注浆时桩尖焊接板直径等于桩身直径的微型钢管桩,后注浆钢管桩的承载力可按普通灌注桩计算,桩径取桩尖直径。(2)根据现场试验结果和实际工程条件,完成了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设计。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不同荷载作用下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基于现行规范设计的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其承载性能满足工程要求。桩径和桩间距的变化对微型钢管桩群桩基础的抗拔、水平承载性能均有影响。增大桩间距,能提高群桩基础的抗压承载性能,当桩间距大于6倍桩径时,增大桩间距对提高群桩基础的抗压承载性能效果不明显。(3)通过建立桩承台连接有限元模型和立柱承台有限元模型,对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连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承台与钢管桩采用机械连接时,连接破坏形式分为桩顶法兰屈服和承台混凝土受拉破坏,四螺栓连接方案的承载性能优于六螺栓连接方案;采用灌浆连接时,桩顶嵌入承台长度越长,连接性能越好,当嵌入长度超过0.5倍桩径时,增大嵌入长度对提高连接性能的效果不明显。立柱与底板连接时,将立柱嵌入底板能避免在接缝处产生拉应力,嵌入长度不足会导致立柱混凝土在承受上拔不利荷载时混凝土保护层受拉开裂。(4)根据工程经验、现行规范和有限元分析结果,给出了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连接设计的有关构造要求。

夏元军[8](2020)在《黏土—粉土地基扩底短桩抗拔承载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扩底短桩因其抗拔性能突出、经济效益明显以及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输电线路基础工程中。然而当扩底短桩基础埋置于不同土层中时,其抗拔承载性能与单一土层中有较大差异。为研究黏土-粉土地基中扩底短桩的抗拔承载性能及土层变化对承载性能的影响,本文以“黏性土地基挖孔桩基础扩底设计优化技术及应用”项目为依托,通过现场真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黏土-粉土地基中扩底短桩抗拔承载性能的研究。论文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黏土-粉土地基中扩底短桩的抗拔荷载-位移曲线为“缓变型”;Terzaghi and Peck法可用来确定黏土-粉土地基扩底短桩抗拔试验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该方法对应位移sT&P=25.4 mm基本能够满足基础位移要求。(2)综合分析真型试验加载过程中地表位移、基础顶部位移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黏土-粉土地基中扩底短桩的抗拔破坏模式为浅基础破坏。(3)采用FLAC3D软件建立了扩底短桩的抗拔承载数值计算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土层厚度对扩底短桩的抗拔承载性能的影响规律。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黏土-粉土地基中扩底短桩的抗拔荷载-位移曲线为“缓变型”;土层变化后破坏模式依旧为整体破坏,扩底短桩上拔过程中,最早出现土体破坏的区域为桩顶区域;在扩底短桩桩身尺寸及材料不变的情况下,地基黏土层厚度增加,塑性区贯通越晚。(4)对几种理论计算方法进行分析,从中选择适合的方法对黏土-粉土地基中扩底短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

侯启东[9](2020)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文中提出桩基础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工程,在承受竖向荷载作用时,桩基础必需提供充足的承载能力,且为满足上部结构对竖向变形限值的要求,其沉降值大小应予以控制。为保证桥梁能够安全运营,需要对桥梁桩基础竖向承载特性进行深入研究。论文依托某铁路桥梁的工程实际和地质条件,采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理论研究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桥梁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为实际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通过某铁路桥梁工程的现场单桩静载试验研究单桩竖向承载能力,由荷载-沉降曲线确定出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采用有限元计算对比静载试验结果的方法分析单桩的竖向承载特性,研究表明:单桩极限承载力的有限元模拟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文中有限元模型的合理性。(2)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依托工程中的桥梁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讨论了同级荷载作用下群桩基础中的角桩、边桩、中心桩之间沉降值的差异,研究表明:同级荷载下中心桩的沉降量大于边桩大于角桩。采用有限元法探究依托工程群桩基础的竖向极限承载力,经与理论计算值对比表明:二者误差在合理范围内,验证了取群桩中心桩的沉降值达到0.05倍桩径时所对应的荷载作为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是可行的。(3)分别建立桩径、桩长、桩间距变化条件下多个工况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各个工况下群桩基础的荷载-沉降曲线探究桩径、桩长、桩间距变化对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竖向荷载增大的过程中,增大桩径或增加桩长或增加桩间距均可提高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减小同级荷载下群桩沉降。但是桩径,桩长增加超过某一值后,再增加桩径、桩长对群桩极限承载力的提升和减小群桩沉降的效果不再十分明显。(4)采用拟合群桩效应系数曲线的方法研究不同桩间距工况对群桩效应的影响,建立桩间距与桩径的比值同群桩效应系数的函数曲线及表达式。研究表明:依托工程地质条件下的桥梁群桩基础在桩间距大于等于8倍桩径时可忽略群桩效应的影响。使用该函数表达式计算得到的群桩效应系数能够对施工过程一般采用的群桩效应系数经验值起到一定的优化作用,可用于计算与依托工程地质条件相似的桥梁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

蔡行[10](2020)在《基于自平衡试验的嵌岩桩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承载性能分析研究》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贵阳地区不断兴建了许多高、重、大的建(构)筑物,在这个过程中,桩基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嵌岩桩;贵阳地区属于岩溶地区,有较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较为丰富的岩性,且在岩层之上,往往有较薄的上覆土层,这就导致很多建筑物都将持力层选择在厚度较大、起伏不平的破碎或较破碎岩层上,这对于嵌岩桩的发展起到了助力的作用;但是对于贵阳地区较为常见的几种岩层,作为嵌岩桩持力层时,桩基承载特性是如何发挥的,尚无明确定论,故本文选取贵阳地区四种不同地质条件进行基桩自平衡静载荷试验,对嵌岩桩的承载特性进行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介绍了贵州地区的常见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岩石类别;并介绍了贵阳周边地区几种常见岩石的基本情况。(3)分别介绍了桩基现场原位试验的间接法和直接法,对这些试验方法进行简述;对建筑桩基自平衡静载荷试验的工作原理作了介绍,并介绍了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4)分别介绍了本文研究所依托的工程项目试验场地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岩石地基物理力学指标以及试桩的基本情况,根据现场试验情况及各地质条件下试验成果,计算了相应的桩基极限承载力;根据现场试验各桩的轴力分布情况,分别计算了各桩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并根据相应分布曲线,分析分布规律;比较各地质条件下,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的大小及发挥情况,计算了各岩层桩侧极限承载力与桩端极限承载力的比值qs/qp,其中强风化泥质灰岩(0.133)>中风化泥岩(0.097)>中风化泥质白云岩(0.082)>强风化泥质白云岩(0.063);计算对比了三种现行规范下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得出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贵州省地方规范来进行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不大,且大部分是偏于安全,考虑到工程实际安全,针对贵阳地区的类似地质条件,建议采用这两种规范所提供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嵌岩桩的承载力;此外,对于本文所研究的四种地质条件而言,贵州省地方标准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的更贴近于实测值,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相关经验参数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5)介绍了有限元方法及模拟软件FLAC3D,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现场试验进行模拟以探讨在自平衡静载荷试验情况下,各岩层嵌岩桩发挥作用的情况,分析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根据模拟软件所记录的试验数据,分别计算各岩层下桩侧摩阻力极限值,并与规范值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误差原因,在工程实践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模拟试验法确定桩基承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拟试验法确定桩基承载力(论文提纲范文)

(1)水平荷载下PHC管桩三桩承载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PHC管桩的发展简史
    1.2 PHC管桩概述
    1.3 PHC管桩的主要特点
    1.4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4.1 选题背景
        1.4.2 研究意义
    1.5 桩基水平承载特性的试验研究方法和现状
        1.5.1 非管桩桩基研究方法和现状
        1.5.2 预应力管桩桩基水平承载性能研究方法和现状
第2章 桩基础水平承载力分析
    2.1 PHC管桩水平承载时的工作性状
    2.2 桩基础水平承载力计算思路
        2.2.1 低承台单桩的水平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2.2.2 低承台群桩水平承载力计算方法
        2.2.3 低承台群桩基础的群桩效应系数
第3章 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
    3.1 ABAQUS有限元数值模拟理论
        3.1.1 Mohr-Coulomb模型基本理论
        3.1.2 有限元接触理论
    3.2 数值模拟方案
        3.2.1 数值模拟方案设计思路
        3.2.2 数值模拟试验的设计方案
    3.3 ABAQUS三维有限元建模
        3.3.1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定
        3.3.2 模型部件的创建和装配
        3.3.3 模型材料属性的定义
        3.3.4 分析步的设置
        3.3.5 相互作用的设置
        3.3.6 边界条件和荷载的设置
        3.3.7 网格的划分
第4章 两种三桩群桩有限元模拟结果
    4.1 三桩群桩的水平承载特性研究
        4.1.1 群桩水平临界荷载和极限荷载
        4.1.2 极限荷载下的内力
        4.1.3 极限荷载下锚固钢筋的应力
    4.2 桩嵌入承台深度对群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4.2.1 桩顶嵌固深度对一字形群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4.2.2 桩顶嵌固深度对三角形群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4.2.3 桩顶嵌固深度对不同排列方式的两种三桩群桩的一般影响
    4.3 桩间距对群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4.3.1 桩间距对桩身弯矩的影响
        4.3.2 桩间距对桩身剪力的影响
        4.3.3 桩间距对桩身水平位移的影响
    4.4 桩长对群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4.5 土体模量对群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4.6 土体内摩擦角对群桩水平承载特性的影响
    4.7 水平荷载下桩间距与桩长对群桩效应的影响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与建议
    5.2 后续研究工作和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超长钻孔灌注桩的发展概述及特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超长大直径桩承载特性机理分析
    2.1 超长桩竖向荷载传递机理
    2.2 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确定
    2.3 桩基水平承载研究分析
        2.3.1 水平承载单桩的机理
        2.3.2 水平承载单桩的工作性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静载荷试验研究
    3.1 工程概况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3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3.4 超长大直径桩静载荷试验
        3.4.0 试桩方案
        3.4.1 试验目的和方法
        3.4.2 试验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数值模拟分析
    4.1 FLAC3D软件基本介绍
        4.1.1 有限差分法特点
        4.1.2 FLAC3D计算分析步骤
        4.1.3 桩土系统本构模型的选取
        4.1.4 桩-土接触面
    4.2 超长桩的模型建立
        4.2.1 工程土层参数
        4.2.2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4.3 超长桩竖向承载性能分析
        4.3.1 数值模拟与实测对比分析
        4.3.2 超长桩荷载传递特性分析
    4.4 超长桩竖向承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4.4.1 桩长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4.4.2 桩径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4.4.3 桩体弹性模量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4.4.4 桩侧土体弹性模量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4.4.5 桩周土体摩擦角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4.4.6 桩侧土体黏聚力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4.4.7 桩端土体弹性模量对单桩承载性能影响分析
    4.5 单桩桩身轴力分布曲线
    4.6 单桩荷载传递规律分析
    4.7 超长桩的有效桩长分析
        4.7.1 有效桩长特点及确定方法
        4.7.2 超长桩的有效桩长模拟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分析
    5.1 引言
    5.2 计算参数与有限差分模型
        5.2.1 计算参数
        5.2.2 有限差分模型水平加载
    5.3 桩基水平承载性能分析
        5.3.1 水平荷载—位移曲线
        5.3.2 桩身侧向位移和桩身弯矩
    5.4 超长单桩水平承载性状分析
    5.5 超长桩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
        5.5.1 长径比对超长桩水平承载性的影响
        5.5.2 桩身弹性模量对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
        5.5.3 土层弹性模量对水平承载性状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3)钙质砂地基中桩基动力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钙质砂工程力学特性
        1.2.2 钙质砂桩基工程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动静荷载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研制
        1.3.2 竖向动荷载下钙质砂地基单桩承载特性研究
        1.3.3 动荷载下桩周钙质砂动力响应特性研究
        1.3.4 成桩过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动力响应特性试验
        1.3.5 钙质砂桩基工程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探究
    1.4 特色与创新之处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动荷载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研制
    2.1 动荷载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过程
        2.1.1 桩基荷载整体承载原理
        2.1.2 桩-砂相互作用过程
    2.2 桩-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功能
        2.2.1 试验系统总体目标
        2.2.2 试验系统主要功能
        2.2.3 试验系统研发过程
    2.3 桩-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模块
        2.3.1 桩基模型试验部分
        2.3.2 土工模拟试验部分
        2.3.3 试验系统基本框架
        2.3.4 动荷载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设计
        2.3.5 桩-砂相互作用试验系统授权专利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荷载桩-钙质砂相互作用模型试验研究
    3.1 桩基模型试验设计
        3.1.1 相似理论介绍
        3.1.2 动荷载钙质砂单桩模型试验方案
        3.1.3 多功能钙质砂桩基模型试验装置
        3.1.4 试验装置施加荷载和试验数据情况
    3.2 动荷载下钙质砂单桩模型试验结果
        3.2.1 动荷载钙质砂单桩桩顶累积沉降
        3.2.2 动荷载钙质砂单桩承载特性
        3.2.3 动荷载钙质砂单桩模型试验机理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荷载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研究
    4.1 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试验设计
    4.2 桩侧桩-砂界面土工模拟试验研究
        4.2.1 桩侧钙质砂土体受力状态分析
        4.2.2 桩侧钙质砂土工试验方案
        4.2.3 桩侧桩-砂界面试验结果
        4.2.4 桩侧桩-砂界面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4.3 动荷载下桩端桩-砂核心区土工模拟试验研究
        4.3.1 桩端钙质砂土体受力状态分析
        4.3.2 桩端核心区桩-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试验装置
        4.3.3 桩端钙质砂土体装样过程
        4.3.4 桩端核心区钙质砂动力加载
        4.3.5 动荷载下桩端桩-砂核心区土工模拟试验结果
    4.4 桩周钙质砂颗粒土工模拟试验研究
        4.4.1 桩周钙质砂颗粒形状分选
        4.4.2 单颗粒强度试验过程
        4.4.3 桩周钙质砂颗粒强度试验装置
        4.4.4 钙质砂颗粒试验过程
        4.4.5 桩周钙质砂颗粒土工模拟试验结果
        4.4.6 模拟桩周钙质砂颗粒强度试验讨论与分析
        4.4.7 模拟桩周钙质砂颗粒强度试验小结
    4.5 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的无损测量试验研究
        4.5.1 Hardin相对破碎率B_r分析
        4.5.2 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分析
        4.5.3 桩周钙质砂渗流法测定颗粒破碎
        4.5.4 桩周钙质砂颗粒破碎的无损测量试验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成桩过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研究
    5.1 成桩过程中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试验研究
        5.1.1 成桩过程桩-钙质砂相互作用土工模拟试验设计
        5.1.2 成桩过程中桩端核心区桩-钙质砂相互作用试验
        5.1.3 成桩过程中桩侧桩-砂界面强度及颗粒破碎试验
    5.2 成桩过程桩周钙质砂土体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5.2.1 冲击荷载对桩端钙质砂压缩性试验
        5.2.2 冲击能对桩端钙质砂砾颗粒级配影响
    5.3 静高压荷载作用下钙质砂侧限压缩试验研究
        5.3.1 粒径对桩端钙质砂压缩性和级配影响
        5.3.2 颗粒形状对桩端钙质砂密度和压缩性的影响
        5.3.3 不同形状桩端钙质砂侧限压缩试验结果
        5.3.4 颗粒形状对桩端钙质砂压缩性试验结果讨论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钙质砂桩基设计方法与施工技术探究
    6.1 桩基砂砾持力层设计
    6.2 动静荷载桩基承载力计算分析
    6.3 成桩工艺的选择和控制标准
    6.4 桩基运行监测预测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4)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传统单桩承载力测试方法及存在问题
        1.2.1 动力测桩法
        1.2.2 静动测桩法
        1.2.3 静载试验
    1.3 自平衡试桩法研究现状
        1.3.1 自平衡试桩法的发展和应用
        1.3.2 自平衡试桩法研究热点
    1.4 问题提出
    1.5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反向自平衡测试技术
    2.1 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测试原理
        2.1.1 自平衡试桩法原理
        2.1.2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原理
    2.2 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测试方法
        2.2.1 反向自平衡测试装置
        2.2.2 反向自平衡测试步骤
        2.2.3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加载方式
        2.2.4 反向自平衡试验沉降观测方法
        2.2.5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试桩荷载传递机理分析
    3.1 竖向抗压桩受力性状
        3.1.1 非嵌岩桩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
        3.1.2 非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1.3 嵌岩桩荷载传递规律
        3.1.4 嵌岩桩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3.2 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荷载传递规律
    3.3 桩基承载力反向自平衡试桩法的数值分析
        3.3.1 模型假设
        3.3.2 有限元整体模型
        3.3.3 边界条件
        3.3.4 作用荷载
        3.3.5 桩土相互作用
        3.3.6 分析步与初始地应力平衡
        3.3.7 极限承载力确定
        3.3.8 Q-S曲线
        3.3.9 轴力及摩阻力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反向自平衡法嵌岩桩室内模型试验
    4.1 相似原理
        4.1.1 几何相似
        4.1.2 材料属性相似关系
        4.1.3 材料强度相似
    4.2 模型装置选取
        4.2.1 自平衡模型试验装置
        4.2.2 静载模型试验装置
    4.3 模型设计
        4.3.1 模型桩
        4.3.2 基岩及土制备
        4.3.3 模型桩
        4.3.4 封堵板
        4.3.5 反力锚固系统
        4.3.6 加载系统
        4.3.7 量测系统
    4.4 试验方法及关键问题
        4.4.1 试验方法
        4.4.2 试验关键问题
    4.5 试验检测
        4.5.1 光纤检测
        4.5.2 模型试验装置
    4.6 承载力确定
        4.6.1 模型试验确定
        4.6.2 经典参数法确定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数据分析的下穿施工影响下既有地下结构变形控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隧道施工对地层及既有结构的影响研究
        1.2.2 新建隧道穿越工程安全控制技术研究
        1.2.3 穿越工程的风险管理
    1.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暗挖隧道下穿工程数据库的建立及特性分析
    2.1 北京地区下穿工程数据库的建立
        2.1.1 下穿工程数据库的基本情况
        2.1.2 下穿工程数据库的构建
        2.1.3 数据库的应用流程设计
    2.2 北京地区下穿工程情况分析
        2.2.1 新建隧道特性分析
        2.2.2 既有地下结构变形影响分析
    2.3 穿越工程新建隧道与既有地下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
        2.3.1 问题的描述
        2.3.2 地表位移和应力精确解析解的一般公式
        2.3.3 所给模型的递推关系和洛朗级数系数
        2.3.4 精确解析解的应用
        2.3.5 新建隧道下穿既有地下结构相互作用关系
    2.4 本章小结
3 新建地铁区间下穿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3.1 北京地区新建地铁区间下穿施工案例统计
    3.2 新建区间马蹄形断面下穿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3.2.1 工程概况
        3.2.2 马蹄形断面下穿施工既有线变形规律分析
        3.2.3 马蹄形断面下穿施工关键技术
    3.3 新建区间平顶直墙断面下穿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3.3.1 工程概况
        3.3.2 既有车站变形规律分析
        3.3.3 平顶直墙断面下穿施工关键技术
    3.4 新建地铁区间下穿施工工法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新建地铁车站下穿施工变形控制技术研究
    4.1 北京地区新建车站下穿施工案例统计
    4.2 多导洞法下穿施工关键技术研究
        4.2.1 多导洞法下穿施工
        4.2.2 多导洞法+千斤顶顶升技术下穿施工
        4.2.3 对比分析
    4.3 洞桩托换法关键技术研究
        4.3.1 北京地区PBA法施工特性分析
        4.3.2 单层导洞预撑支柱法+千斤顶顶升技术
        4.3.3 单层导洞预撑支柱法在平行下穿工程中的应用
        4.3.4 单层导洞预撑支柱法技术总结
    4.4 新建地铁车站下穿施工工法建议
    4.5 暗挖法下穿施工分级及工法建议
        4.5.1 等级一
        4.5.2 等级二
        4.5.3 等级三
    4.6 本章小结
5 暗挖隧道下穿既有地下结构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5.1 暗挖隧道下穿施工经验法预测既有地铁变形研究
        5.1.1 基于PECK公式的既有地铁隧道变形规律分析
        5.1.2 施工工法地层损失率分布研究
        5.1.3 基于经验法的下穿工程既有地下结构变形概率预测方法
        5.1.4 算例分析
    5.2 基于有限元法下穿施工既有地铁变形预测方法研究
        5.2.1 非线性接触算法概述
        5.2.2 千斤顶作用特性及基于非线性接触的模型表示
        5.2.3 实例验证
    5.3 下穿施工方案适应度分析
        5.3.1 穿越工程变形控制标准的制定
        5.3.2 下穿施工方案适应度的计算
    5.4 本章小结
6 暗挖隧道下穿工程风险评价及决策研究
    6.1 暗挖下穿工程风险评价及决策方法
        6.1.1 风险评价概述
        6.1.2 风险评价模型的建立
        6.1.3 灾害大小的分级
        6.1.4 风险等级划分及决策准则
    6.2 工程实例应用
        6.2.1 工程概况
        6.2.2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6.2.3 新建暗挖车站施工工法的确定
        6.2.4 下穿工程风险评价及决策
        6.2.5 实测变形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岩溶地区桩基础发展概况
        1.2.1 桩基础分类及适用范围
        1.2.2 岩溶地区桩基础选型
    1.3 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确定方法
        1.3.2 岩溶地区灌注桩施工处理措施
        1.3.3 岩溶地区嵌岩桩承载性能研究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技术路线
        1.4.2 研究主要内容
第二章 布袋桩的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
    2.1 概述
    2.2 支盘桩技术及其适用范围
    2.3 布袋桩的设计构造与工作原理
    2.4 岩溶地区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方法
        2.4.1 静力学计算法
        2.4.2 静载荷试验法
        2.4.3 经验公式法
    2.5 岩溶地区桩基承载力影响因素
        2.5.1 岩石性质
        2.5.2 桩体几何特征与强度
        2.5.3 桩岩(土)界面特征
        2.5.4 时间效应
        2.5.5 软弱下卧层
        2.5.6 其他因素
    2.6 岩溶地区竖向荷载下单桩荷载传递特性
        2.6.1 桩-土(岩)体系的荷载传递
        2.6.2 荷载传递性状影响因素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布袋桩成桩可行性与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3.1 试验目的与意义
    3.2 试验设计与方案
        3.2.1 试验模型的简化
        3.2.2 岩溶模拟基岩的制作
        3.2.3 模型布袋桩的制作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3.1 成桩效果与分析
        3.3.2 成桩影响因素分析
    3.4 布袋桩枝状体长度计算研究
        3.4.1 Hencky问题
        3.4.2 布袋桩枝状体结构长度计算
        3.4.3 布袋桩包覆件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测试
    3.5 布袋桩桩型推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布袋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4.1 试验原理
    4.2 承载特性模型试验方案
        4.2.1 相似原理以及相似比的确定
        4.2.2 模型桩及基岩的制作
        4.2.3 试验系统及模型桩的埋设
        4.2.4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
    4.3 布袋桩承载特性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承载力与沉降分析
        4.3.2 荷载传递规律
        4.3.3 桩侧摩阻力性状分析
        4.3.4 枝状体阻力和桩端阻力性状分析
        4.3.5 侧摩阻力、枝状体阻力和端阻力综合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布袋桩极限承载力与沉降计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5.1 竖向承载力与沉降计算公式推导
        5.1.1 计算模型假定
        5.1.2 计算公式推导
    5.2 理论与试验对比分析
    5.3 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5.3.1 枝状体长度
        5.3.2 枝状体数量
        5.3.3 枝状体分布
        5.3.4 桩端溶洞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7)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型钢管桩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装配式基础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设计理论
    2.1 微型钢管桩设计
        2.1.1 桩顶作用效应
        2.1.2 微型钢管桩抗压承载力
        2.1.3 微型钢管桩抗拔承载力
        2.1.4 微型钢管桩水平承载力
    2.2 装配式承台设计
        2.2.1 钢筋混凝土立柱设计
        2.2.2 钢筋混凝土承台底板设计
        2.2.4 承台内部连接设计
    2.3 微型桩与装配式承台连接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微型钢管桩单桩静载荷试验
    3.1 试验概况
    3.2 场地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
        3.2.2 地层岩性
        3.2.3 地下水
    3.3 试验模型设计
    3.4 试验设备与试验装置
    3.5 稳定标准与加荷方案
        3.5.1 稳定标准
        3.5.2 加荷方案
    3.6 微型钢管桩承载性能分析
        3.6.1 抗压承载性能分析
        3.6.2 抗拔承载性能分析
        3.6.3 水平承载性能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设计
    4.1 工程概况
    4.2 岩土工程条件
        4.2.1 地层与岩土参数
        4.2.2 地下水
    4.3 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设计
        4.3.1 设计概况
        4.3.2 微型钢管桩布桩设计
        4.3.3 装配式承台设计
    4.4 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设计计算
        4.4.1 承台立柱配筋设计计算
        4.4.2 承台底板设计计算
        4.4.3 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连接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有限元分析
    5.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5.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1 计算假定
        5.2.2 桩土模型计算域
        5.2.3 本构关系
        5.2.4 单元类型和边界条件
        5.2.5 单桩承载性能模拟
    5.3 微型钢管桩群桩承载性能分析
        5.3.1 桩间距对微型桩抗压承载性能的影响
        5.3.2 桩间距对微型桩抗拔承载性能的影响
        5.3.3 桩间距对微型桩水平承载性能的影响
    5.4 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5.4.1 竖向下压荷载作用下微型桩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5.4.2 竖向上拔荷载作用下微型桩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5.4.3 水平荷载作用下微型桩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5.4.4 上拔不利荷载下微型桩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5.4.5 下压不利荷载作用下基础承载性能分析
    5.5 装配式基础连接性能分析
        5.5.1 桩承台连接性能分析
        5.5.2 承台内部连接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连接构造设计
    6.1 微型钢管桩与装配式承台连接构造设计
        6.1.1 机械式连接
        6.1.2 灌浆连接
    6.2 装配式承台内部连接构造设计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8)黏土—粉土地基扩底短桩抗拔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2 黏土-粉土地基扩底短桩抗拔承载性能试验
    2.1 概述
    2.2 试验场地
        2.2.1 场地概况
        2.2.2 场地土体物理力学性质
    2.3 试验基础
    2.4 基础施工
    2.5 试验方案及其实施
        2.5.1 加载
        2.5.2 位移测点布置
        2.5.3 加卸载方式
        2.5.4 测控系统
    2.6 试验结果及分析
        2.6.1 实测荷载-位移曲线
        2.6.2 抗拔荷载-位移曲线特征阶段及其承载过程
        2.6.3 极限承载力
        2.6.4 抗拔破坏模式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黏土-粉土地基扩底短桩抗拔承载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3.1 概述
    3.2 FLAC~(3D)有限元软件
        3.2.1 有限差分程序简介
        3.2.2 计算原理
        3.2.3 求解流程
        3.2.4 操作流程
    3.3 有限元模型
        3.3.1 几何模型及单元划分
        3.3.2 接触面模型及其参数设置
        3.3.3 边界条件
        3.3.4 本构模型及材料参数
        3.3.5 模拟步骤
        3.3.6 模拟模型的验证
    3.4 试验基础塑性区变化规律
    3.5 土层变化对扩底短桩抗拔承载性能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黏土-粉土地基扩底短桩抗拔承载力设计方法
    4.1 概述
        4.1.1 理论公式
        4.1.2 极限承载力计算
    4.2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桥梁桩基础竖向承载特性的理论分析及计算方法
    2.1 桩-土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2.2 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的计算理论及方法
        2.2.1 桩基规范中的经验公式法
        2.2.2 原位测试法计算单桩承载力
        2.2.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2.3 桥梁群桩基础的受力性状理论研究
        2.3.1 桥梁群桩基础的竖向受荷机理
        2.3.2 群桩地基及其应力状态
        2.3.3 群桩效应
    2.4 桥梁群桩基础的极限承载力计算理论及方法
        2.4.1 桥梁群桩基础的破坏模式
        2.4.2 以单桩极限承载力为参数的群桩效应系数法
        2.4.3 以土强度为参数的极限平衡理论法
        2.4.4 以侧阻力、端阻力为参数的经验计算法
        2.4.5 数值模拟法
    2.5 桥梁群桩基础沉降计算理论及方法
        2.5.1 桥梁群桩基础的沉降性状
        2.5.2 等代墩基法
        2.5.3 沉降比法
    2.6 本章小结
3 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3.1 工程背景及试验内容
    3.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3 试桩设计参数
    3.4 单桩静载试验的主要试验设备
    3.5 加卸载方案及沉降观测
    3.6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结果
    3.7 本章小结
4 桥梁单桩基础竖向承载能力的有限元分析
    4.1 桥梁单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1.1 单桩模型几何参数
        4.1.2 本构模型
        4.1.3 桩土接触作用模拟
        4.1.4 边界条件及网格划分
    4.2 初始地应力平衡
    4.3 单桩竖向承载特性的模拟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5 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群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
    5.1 工程实例中桥梁群桩基础的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5.1.1 依托工程的桥梁群桩基础建模
        5.1.2 竖向荷载作用下依托工程的桥梁群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
        5.1.3 工程实例中桥梁群桩基础极限承载力的理论计算及与有限元结果的对比
    5.2 桩径变化对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5.2.1 不同桩径工况的设计方案
        5.2.2 不同桩径工况下桥梁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3 桩径变化时不同工况下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5.3 桩长变化对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5.3.1 不同桩长工况的设计方案
        5.3.2 不同桩长工况下桥梁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3.3 桩长变化时不同工况下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5.4 桩间距变化对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5.4.1 不同桩间距工况的设计方案
        5.4.2 不同桩间距工况下桥梁群桩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4.3 桩间距变化时不同工况下桥梁群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5.5 桩间距变化对桥梁群桩群桩效应系数的影响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致谢

(10)基于自平衡试验的嵌岩桩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承载性能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贵阳地区岩石地基工程地质条件
    2.1 贵州地质条件简介
    2.2 贵阳地质情况
    2.3 贵阳地区岩石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确定桩承载力的方法与嵌岩桩的承载机理
    3.1 试验方法的确定
        3.1.1 单桩承载力间接法
        3.1.2 单桩承载力直接法
    3.2 自平衡静载荷试验
        3.2.1 自平衡静载荷试验的原理
        3.2.2 自平衡静载荷的荷载箱技术
        3.2.3 荷载箱位置计算公式
    3.3 嵌岩桩荷载传递机理简述
        3.3.1 嵌岩桩简介
        3.3.2 嵌岩桩荷载传递基本特征
        3.3.3 嵌岩桩的侧摩阻力
        3.3.4 嵌岩桩的桩端阻力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嵌岩桩承载特性分析研究
    4.1 现场试验工程地质条件
    4.2 基岩的物理力学指标
    4.3 试桩概况(荷载箱位置)
    4.4 现场测试试验成果曲线
        4.4.1 强风化泥质白云岩现场试验成果图。
        4.4.2 中风化泥质白云岩现场试验成果图。
        4.4.3 中风化泥岩现场试验成果图。
        4.4.4 强风化泥质灰岩现场试验成果图。
        4.4.5 各地层桩基础极限承载力对比分析
    4.5 各桩桩身轴力分布图
    4.6 各桩桩身侧摩阻力分布曲线
    4.7 规范中有关嵌岩桩承载力计算的方法
        4.7.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4.7.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4.7.3 贵州省建筑桩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4.7.4 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地质条件下嵌岩桩承载特性有限元分析
    5.1 有限元法介绍
    5.2 FLAC~(3D)
    5.3 不同地质条件下嵌岩桩有限元分析
        5.3.1 模型参数
        5.3.2 桩-岩土之间接触面的参数
        5.3.3 数值模型基本假定及模型的建立
    5.4 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5.4.1 各桩模拟情况
        5.4.2 各桩轴力模拟情况
        5.4.3 模拟桩桩侧阻力分析
        5.4.4 模拟桩桩侧阻力的计算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模拟试验法确定桩基承载力(论文参考文献)

  • [1]水平荷载下PHC管桩三桩承载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D]. 白雪.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超长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分析[D]. 马雪涛. 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
  • [3]钙质砂地基中桩基动力承载特性研究[D]. 王帅. 武汉科技大学, 2020(01)
  • [4]反向自平衡试桩法测试单桩承载力的试验研究[D]. 巴军涛.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3)
  • [5]基于数据分析的下穿施工影响下既有地下结构变形控制对策研究[D]. 李泽钧.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6]岩溶地区布袋桩成桩与承载特性研究[D]. 张福友. 广西大学, 2020(02)
  • [7]微型钢管桩装配式基础应用研究[D]. 张世瑞.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0(04)
  • [8]黏土—粉土地基扩底短桩抗拔承载性能研究[D]. 夏元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9]竖向荷载作用下桥梁桩基础承载特性分析[D]. 侯启东. 西安工业大学, 2020(02)
  • [10]基于自平衡试验的嵌岩桩在不同地质情况下承载性能分析研究[D]. 蔡行. 贵州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确定桩基承载力的模拟试验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