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三线阵CCD摄影测量直接解模型及精度分析

机载三线阵CCD摄影测量直接解模型及精度分析

一、机载三线阵CCD摄影测量的直接解模型与精度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涂峻伦[1](2020)在《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预制混凝土构件外形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日益加快,在轨道交通的工程领域中,大跨度预制混凝土构件作为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外形尺寸和外观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整体的质量和使用年限。目前对大跨度多曲线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外形检测还在利用传统的检测方法和手段,检测效率低且精度不高。本文以轨道交通工程中的轨道梁构件为研究对象,利用BIM技术和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对大跨度多曲线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外形和尺寸进行检测。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建立预制构件的正向Revit模型,然后在预制构件现场或施工现场采集构件影像信息建立构件的逆向三维实景模型,最后对构件的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两组模型之间的外形尺寸偏差,即预制构件的外形尺寸偏差。并将此方法应用到实际的工程案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预制构件外形尺寸检测方法,提高了大跨度多曲线预制混凝土构件外形尺寸的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本论文主要内容:1、影像采集及数据处理。为了建立构件的逆向三维模型,需要对预制构件进行影像采集和数据处理。利用优选法理论获取相机最佳拍摄参数、拍摄方式及相邻影像间的重叠度,确保预制构件原始影像质量;然后对相机进行畸变校正和对影像进行匀光匀色处理,消除相机对照片造成的畸变和外界条件对影像产生的影响。2、构件三维模型的建立。首先根据预制构件的设计图纸利用Revit软件建立构件的正向BIM模型。然后使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建立预制构件的逆向三维实景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顺序三维重建策略的方法来辅助空三计算,提高了空三计算准确度。3、逆向三维模型质量分析。在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进行对比分析之前,需要对逆向模型的质量进行分析。主要从外观质量和模型精度两个方面对模型质量进行分析,外观质量分析主要是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判断,模型精度分析主要是通过试验从点位精度和几何精度两个方面对建立的逆向三维模型的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模型的点位精度平均中误差为1.256mm,模型的几何精度误差主要在0.9mm和2.0mm之间。4、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的对比。为了得到构件的外形尺寸偏差,需要对构件的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进行对比。首先利用七参数法对两个模型进行初步对齐,然后利用ICP算法对两组模型进行精准对齐,最后预制构件的逆向模型与正向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外形尺寸偏差,结果表明预制构件XOZ平面和XOY平面外形尺寸偏差在-1.298mm~1.298mm范围之内,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贾向东[2](2019)在《城市CORS辅助的无人机影像免像控处理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无人机原始机载POS数据在定位过程中精度难以满足高精度直接地理定位需求,若不采用地面像控点辅助影像空三解算,模型精度偏差悬殊。为能够在无人机测绘行业直接利用机载POS数据影像处理,免除依赖地面像控点,减少对人力和资源的消耗,更快速高效满足智慧城市建设需要的高精度地理信息产品。研究基于地面GNSS CORS辅助的无人机POS定位定姿优化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本论文选择徐州市区航测成果生产为例,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针对无人机POS解算可充分利用城市CORS基准站网,选择测区范围内及其周边GNSS基准站,包括中国矿业大学(CUMT)、利国(LGUO)、大吴(DAWU)、三堡(SANP)、双沟(SGOU)和郑集(ZHJI)等六个CORS基准站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分别以大吴、利国作为控制点解算基线的相对误差为0.02 ppm和0.03 ppm,均方根误差都在1 cm左右,点位精度均优于1 mm;以三堡为控制点解算CUMT站点基线相对误差均小于0.15 ppm,均方根误差也都在1 cm左右,点位精度约为1.5 mm。各站点在大地坐标位移偏差均在厘米级且不超过6cm。(2)研究运用GNSS单基准站和多基准站方案分别优化处理POS数据,具体根据距测区不同距离和不同整周模糊度固定率的站点对POS数据予以后差分处理。将优化后的POS数据进行免像控建立立体模型,通过和原始POS数据下建立的立体模型,以及优化数据结合少量像控点建立的立体模型进行精度对比评估。结果显示原始POS数据免像控处理影像误差超限,不能满足国家航测规范要求;而GNSS单基准站优化后的POS数据影像处理平面、高程中误差分别为0.635m、0.722m,平面上能达到1:2000比例尺国家航测规范要求;GNSS多基准站优化后的POS数据影像处理平面、高程中误差分别为0.515m、0.489m,能满足至1:1000比例尺国家航测规范要求;GNSS多基站优化POS结合极少量像控点影像处理平面、高程中误差分别为0.083m、0.299m,可满足至大比例尺1:500国家航测规影像处理范要求。结合城市GNSS多基站可达到免像控无人机测绘的目的。(3)研究利用两种不同航摄类型的航摄影像进行全地面像控点影像处理,反算出影像理想位置,验证无人机POS直接地理定位精度可行性,结果表明其平面精度约为0.5m,在平面上均可以达到直接地理定位的需求。

李春梅[3](2018)在《基于近景旋转相机的大幅面影像获取及其超分辨率重建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计算机视觉与数字摄影测量的发展,近景摄影测量近年来在无人驾驶汽车的环境感知与道路识别、智慧城市的三维建模、航母、大型飞机、工业钣金件等的动态监测及逆向工程、建筑和水利等大型精密工程的变形监测等工业工程领域获得广泛认可与应用。但由于数码相机本身存在视场角小、感光单元大的不足,导致所拍摄影像存在像幅过小、分辨率低的弊端,降低了近景摄影测量立体视觉获取范围和测量精度,难以满足高精度工业工程领域对精密近景摄影测量的要求,因而限制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长足发展。对此本文尝试利用旋转相机为研究对象,聚焦“大视场高分辨率近景影像获取”这一中心任务,以提高近景摄影测量的应用精度为主要目的,开展相关的理论及方法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针对地面精密近景摄影测量对大视场影像的需要,设计了全站仪配合工业相机的旋转相机,深入研究了旋转角、影像重叠度、有效像幅等对虚拟影像的影响,分析了大幅面影像几何关系对精度的影响,推导了旋转相机最大旋转角与影像分辨率的关系以及相邻影像旋转角与像片重叠度的变化关系,优化了旋转影像采集方案,形成了系统的最优化旋转相机大幅面影像获取策略,为大幅面近景摄影测量影像获取奠定了理论和技术基础。(2)针对旋转摄影时全站仪运动对成像造成的不确定性,在深入分析大幅面等效中心投影影像与旋转影像的几何关系基础上,构建了顾及相机位姿偏移的大幅面影像无缝拼接模型,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有效增大了单个摄站的影像覆盖范围,解决了数码相机视场角过小的不足,补充完善了精密近景摄影测量理论。(3)针对数码相机分辨率低的问题,基于对数码相机非完全采样认知和压缩感知理论,对单幅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引入压缩感知增维重构方法,利用高低分辨率图像的相关性,结合学习法与压缩感知非线性重构算法,构建了基于压缩感知伪字典的超分重建方法,实现了数字影像分辨率再增强,同时有效恢复出图像截止频率之外的信息,提高了超分重建效果和算法的可靠性。通过实例验证了重建算法的可靠性。分析了地物类型及影像分辨率对重建精度的影响,解决了数码相机分辨率低的问题,为提高精密近景摄影测量精度提供了理论方法。(4)将压缩感知伪字典的超分重建方法应用于徐州市燕山公园三维重建及将基于旋转相机的大视场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应用于城市建筑物精细三维重建,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可行性和模型的可靠性。

杨洪涛[4](2017)在《宽幅航空相机像移补偿和目标定位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CCD、CMOS成像芯片技术成熟、性能提高,机载光电成像相机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对于高时间、高空间、高光谱分辨率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于成像的侦察效率和效能也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同时获取高分辨率和宽幅图像,另外机载航空测绘、军事侦察对无控制点无源目标定位也有迫切应用需求。目前获取宽幅图像的方法较多,经过综合分析与论证本文采用面阵科学级SCMOS成像芯片,通过摆扫成像的方法扩展成像视场,从而增加成像幅宽的方法。此方法基于动基座动态扫描成像会带来扫描像移、飞机飞行的前向像移、平台振动所带来的振动像移等,而像移会引起成像质量退化,是影响成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针对宽幅成像的综合像移补偿是航空相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另外将POS系统与相机刚性连接并摆扫获取相机曝光时刻的位置和姿态信息,并通过坐标变换和解算实现,机载航空相机的无源目标定位是新的应用方向,也是本论文具有创新性的实现目标定位的新方法。对POS与相机模型建立和引起定位精度的各种因素详细分析,从而获取目标位置信息,实现对地面目标的无源定位。本文以装载在某型无人机上高分辨率、宽幅航空相机为研究对象,对宽幅动态成像所带来的综合像移和基于POS系统的相机无源目标定位技术开展深入研究。为此类相机工程化应用奠定技术基础。论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航空相机发展趋势和现状,并针对典型宽幅航空相机机理分析对比其优缺点,提出本文所采用面阵相机连续摆扫成像实现宽幅成像,像方光学补偿像移的技术路线。并对此宽幅成像方式结合给定的光学系统,对所引起的各种成像像移机理分析、按照不影响成像质量的最小像移量为优化和设计的目标,进行误差分配。影响像移补偿精度的各部分因素根据所分配的误差模型,建立补偿反射镜在系统中安装模型、补偿反射镜补偿精度、补偿反射镜补偿速度和扫描机构转速关系模型等,并进行分析仿真,最后采用室内仿真成像试验和外场挂飞试验的方法来验证理论分析结果。针对机载无源目标定位在军事侦察、查打一体、光电吊舱等军用装备及民用搜救方面的应用需求,开展典型飞行高度5000米飞行高度目标定位精度优于20米的相关技术研究。提出采用IMU(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与相机刚性连接,经过高精度标定后与相机同步摆扫,通过坐标变换和精度分析从而不需要地面控制点而实现无源目标定位的创新方法。这种方法根据精度分析确定了POS(Postion Ortation System)系统的精度,建立从飞机到相机到目标的静止和运动坐标系模型,进行坐标转换,并精确标定相机与POS系统间相对位置、相机内方位元素。从而实现了动态摆扫成像条件下对目标的无源定位。

刘梦诗[5](2016)在《基于ADS100数据和像素工厂的无控空三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GPS/INS组合导航系统是将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惯性导航系统INS组合而成的定位导航系统,它结合了GPS长时间高精度的定位和INS完全自主导航的优点,为航空摄影测量提供高精度的外方位元素,很大程度上减少野外控制点的数量。同时,利用一种电荷耦合器件CCD的数字航摄仪以其稳定、轻巧、功耗低等优点,在各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ADS100推扫式航摄仪作为一种新型数字航摄仪,充分将高精度的GPS/INS组合导航系统以及三线阵CCD航摄仪组合,在理论上完全实现无控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本文借助理论分析,通过在像素工厂平台上对ADS100航摄数据进行无控空中三角测量加密的实验研究及其精度评定,从生产实践上实现无控空三。本文首先具体介绍了ADS100的三线阵CCD传感器的构像方程和成像原理;然后再阐述了惯性导航定位系统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其关键技术;再针对性的介绍了像素工厂软件处理ADS100数据的一些特征及其优势;之后根据所选定的实验数据,说明ADS100数据在像素工厂中进行无控空三加密的过程、空三成果的精度评定;在航摄期间,POS数据和空三计算过程中对空三成果的精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最后,针对ADS100这种大数据结合像素工厂软件工程应用实例,本文着重研究了将像素工厂中的空三成果导出到航天远景Pixel Grid软件的方法,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基于这种像素工厂和空三导出方法的正射影像制作、数字测图等方法。

李军杰[6](2013)在《SWDC-4A数字航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系统地总结和阐述数字航测相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的技术现状与生产实践,对新型数字航测相机SWDC-4A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着重研究了轻型组合宽角数字测绘相机技术、高精度POS技术、高精度惯性稳定平台技术、和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集成检校技术。并结合具体的应用,集成了实用的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经过生产应用实践,可以满足高精度测图和城市建筑物三维建模需要,并且比传统方法效率高,成本低。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数字相机的畸变模型和检校原理的分析,阐述了单镜头相机加固、检校的方法,通过对已有墙面检校场的扩建和重新测量,对单镜头数字相机进行检校和验证。2.对多路数字相机拼装的理论进行分析,计算出子相机的倾角,给出了SWDC-4A四拼组合相机的拼装方案,提出了平台拼接精度的检测方案,实现了子相机的同步曝光和对整个系统的自动控制,阐述了航线规划设计、虚拟中心影像拼接、飞行质量检查的原理和方法。3.系统地论述了POS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惯性导航常用坐标系与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之间的相互关系,推导了从POS输出到影像外方位的转换公式和偏心元素的解算公式,建立了平差模型,并设计了实验方法。4.结合高精度轻小型遥感设备的特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组合传感器进行集成。针对不同的集成方式,提出了“地对地”和“空对地”检校场用于集成检校的方法,经实验验证,检校参数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系统性能可靠。5.通过实际生产应用证明,所集成的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在大比例尺测图方面的应用,可以大量减少控制点的布设和观测,减少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6. SWDC-4A四个子相机之间固定的倾斜关系和高精度的POS数据配合清晰的影像,用于城市景观的三维表达、精细建模和可视化,是一种全新、快捷、经济的技术方案。

何钰[7](2012)在《基于月面CCD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的月球形貌测绘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月球探测是我国进行深空探测的开端,本文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获取的科学探测数据为基础,围绕月面形貌测绘问题,系统研究了基于月球CCD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相结合的摄影测量处理相关理论和技术问题,重点探讨了嫦娥一号CCD影像与激光测高数据相结合的定位模型,激光测高数据辅助下的月面区域网平差方法,信息贫乏月面立体影像的匹配技术和月表DEM的自动生成等关键技术,并进行了实验验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性成果包括:1、研究了激光测高数据辅助下嫦娥一号线阵CCD影像严格的成像模型,针对该模型在计算定向参数中存在的复共线性问题,分析和比较了克服复共线性的参数解算的几种方法:岭估计法、谱修正迭代法、四元数法;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三种方法精度基本相当,特点各异,四元数法减少了大量的三角函数运算,而岭估计和谱修正迭代法的几何意义明显。2、将激光测高数据作为虚拟观测值,提出了一种激光测高数据与影像的配准算法。实现了影像定向参数的稳定解算和对月面影像目标点的前方交会定位,利用嫦娥一号获取的CCD影像结合激光测高数据进行了相关实验。3、引入定向片内插基于CCD影像严格成像模型实现了月面较大区域的嫦娥一号CCD影像区域网平差解算,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4、将铅垂线轨迹法(VLL)的匹配方法用于月球区域网平差中,实现了激光测高点作为相邻影像连接点的自动匹配,为平差提供了较多数量的连接点,保证了区域网解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初步实验表明,与单模型定位算法相比,提高精度50%以上。5、利用投影轨迹法分析了线阵CCD影像的核线的基本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特征与多重约束的匹配方法,首先以最小欧氏距离和准核线约束进行嫦娥一号CCD图像的特征点匹配,并将最小二乘匹配理论与匹配模型相结合形成了最小二乘匹配联合平差模型,提高了影像匹配精度,然后,利用Harris提取特征点进行影像精细匹配。6、实现了以高精度匹配算法为基础的月面数字形貌模型(DEM)的自动生成,提出了考虑陨石坑形貌特点的月面的DEM组合插值方法。

王涛[8](2012)在《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基于实验场的传感器在轨几何定标是评定和优化传感器系统几何性能、保证遥感定位精度和可靠性的必要工作。本文将机载、星载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解决其中的参数设定、模型构建、定标解算及评估验证等关键问题,对成像传感器及定位定姿系统实验场定标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在对机载、星载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探讨了传感器实验场定标的任务、需求和技术体系。2.对自检校定标的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技术解决方案,结合当前线阵CCD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对其在动态成像条件下各种潜在的误差源进行了深入分析,构建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传感器自检校定标奠定了理论基础。3.从传感器实验场定标的技术要求出发,吸收国内外典型遥感实验场的经验,对实验场建设的方法、原则及关键性要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4.构建了机载三线阵传感器严格成像模型、影像直接定位模型和GPS/IMU辅助光束法平差模型。提出了基于等效误差方程的线阵CCD影像自检校光束法平差解算方法,实现了ADS40影像自检校区域网平差的快速、高效解算。5.提出了一种ADS40相机误差模型,建立了机载集成传感器自检校联合定标模型,设计了一套系统完整的ADS40定标方案。实验表明利用该模型和方案能有效实现ADS40传感器参数的动态检定,显着提高影像定位精度。6.分析构建了星载线阵CCD传感器严格成像模型及相应的改化形式,进而建立了星载线阵CCD影像的光束法平差系统,可有效实现ZY-3TLC、SPOT-5HRS和ALOS PRISM等典型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的区域网平差。提出了一种卫星影像姿态角系统误差检校的方法,通过实验验证了补偿姿态角系统误差的实际效果,大幅地提高了影像定位精度。7.提出了一种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传感器误差模型,建立了多传感器自检校联合定标模型,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星载线阵CCD传感器几何定标方案。实验表明,利用该模型和方案对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传感器进行在轨定标后,定位精度的提高幅度平面超过20%,高程优于10%。

李晶[9](2012)在《基于多点合作目标的多线阵CCD空间物体姿态测量的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间物体的姿态测量在航空、航天、航海、军事等不同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之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也出现了不同的测量方法。在测量处于悬浮状态下的空间运动物体的姿态时,目前现有的通用姿态测量方法由于系统复杂,成本高,图像传感器分辨力低、速度慢等缺点不适合对这种悬浮状态下姿态快速变换的空间物体的姿态参数进行精确测量。因此,研究一种更加适合悬浮状态下空间物体的姿态测量方法势在必行。课题“基于多点合作目标的多线阵CCD空间物体姿态测量的研究”的目的是对处于悬浮状态下姿态快速变换的空间运动物体的姿态测量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研究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同时测量性能更高的外姿态测量系统,建立有效的姿态解算模型,以及探讨提高线阵CCD相机校准精度的方法,为高精度的姿态测量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的研究应用于对空间物体姿态测量的悬浮试验,并可对空间物体内部装有惯导设备的内姿态测量方法进行校验,在国内的三维运动测量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给出了基于线阵CCD的外姿态测量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并简单地介绍了传统的线阵CCD外姿态测量系统,分析了传统的测量系统由于采用六个相机九个线阵CCD使得系统过于复杂,且这些相机位置间的关系约束条件太多造成非线性等系统误差,测量的均匀性差,校准参数个数相应增加等问题。从这些问题入手,研究了一种采用三个线阵CCD相机同时测多个点合作目标的外姿态测量系统,将被测物体的点合作目标同时点亮,由柱面透镜和线阵CCD组成的三个一维相机对其同时进行测量,并分析了三个线阵CCD相机的布局对测量空间的影响,同时提出了一种通过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姿态角范围限制进行计算,为进行姿态测量提供了理论指导。为了提高姿态参数的解算速度和精度,进一步可以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对各种姿态描述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合理地选择了Rodrigues参数姿态描述方法,结合本系统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基于Rodrigues参数和多点合作目标构成的线段间的相交矢量相结合的姿态解算模型,并根据四组Rodrigues参数的模不同时为无穷大的原理对其进行切换,解决了方法奇异性的问题,建立基于Rodrigues参数的姿态解算模型对空间目标进行姿态解算。同时分析了空间点的测量位置误差对姿态解算结果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的姿态解算方法对空间点位置误差的敏感程度。为了提高线阵CCD相机姿态测量系统校准的精度,提出了基于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校准线阵CCD相机的方法。解决了采用直接线性变换法校准相机时忽略的镜头畸变和系统误差等非线性误差的问题,不需要建立复杂的非线性补偿模型,简化了计算。充分利用了BP神经网络能够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任意非线性映射的特点,通过训练学习三维空间物体标识点与其在线阵CCD像点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外姿态测量系统线阵CCD相机的校准,直接恢复空间点合作目标的三维信息。最后对课题所提出的方法和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首先,对所提出的基于BP神经网络校准线阵CCD相机的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使用全站仪测量点合作目标的三维坐标时,采用BP神经网络对线阵CCD相机校准,误差波动性比DLT方法减小了93%。其次,对所建立的姿态解算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在未损失计算精度的前提下,采用Rodrigues参数法解算姿态的速度比四元数法提高了37.6%。在实际测量时,本系统姿态测量结果优于传统系统。

王冬红[10](2011)在《机载数字传感器几何标定的模型与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航空数字相机与GNSS/IMU系统结合形成的集成遥感系统,具有数字成像、定位、姿态数据同步获取的能力,解决了全数字化航测成图的首要问题,正逐渐成为航空摄影的主流设备。对成像参数、GNSS/IMU测量及安置误差等进行全面、系统的几何标定,是保证成图精度的关键步骤。本文将数字航测相机的几何检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解决其中的IMU偏心角、相机参数检校和数字相机自检校等多个关键算法,探索机载数字传感几何检校的技术方法,通过试验验证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有:①详细分析与总结了面阵和多线阵CCD数字相机的各类光学畸变及其表达式,建立了相应的附加参数模型,为数字航测相机的自检校平差提供了理论支持。②利用GNSS/IMU导航解到外方位元素的转换公式,建立了严格的IMU偏心角模型。采用欧拉角模型、四元数模型和反对称矩阵简化模型进行了IMU偏心角的两步法检校,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欧拉角严格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③采用GNSS/IMU辅助的单片空间后方交会和光束法平差方法,对面阵CCD相机进行了内方位元素的标定,结果均表明GNSS/IMU数据的引入可得到理想而稳定的检校结果。如果GNSS/IMU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利用GNSS/IMU辅助光束法平差方法进行相机内方位元素的检定可不需要地面控制点。④研究了面阵CCD影像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技术,建立了GNSS/IMU辅助光束法自检校平差模型。针对DMC影像通过引入附加参数取得了平面1.0个像元、高程0.4个像元的定位精度,与常规平差方法相比提高幅度分别达到近40%和80%。⑤基于低阶多项式和定向片内插两种轨道模型,以及ETH和Brown两种附加参数模型建立了机载三线阵影像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系统。多架次、多种航线和控制点配置的多组ADS40数据的对比试验表明,自检校平差在三个坐标方向对定位精度的改善分别可达40%、60%和70%以上,并得出了定向片内插是三线阵影像平差的优选模型、ETH和Brown都能有效实现三线阵相机检校的结论。⑥将四元数引入到三线阵影像的定向片法平差,针对定向片的特点提出了球面线性插值的简化公式和相应的光束法平差算法。试验表明这种简化方法不仅能达到与欧拉角模型相当的定位精度,且显着提高了构建误差方程的效率,同时避免了欧拉角模型的一些缺陷,是三线阵影像平差的另一种可选技术方法。

二、机载三线阵CCD摄影测量的直接解模型与精度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机载三线阵CCD摄影测量的直接解模型与精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预制混凝土构件外形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BIM技术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现状
        §1.2.2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3.1 论文研究内容
        §1.3.2 论文结构安排
        §1.3.3 论文主要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BIM技术与近景摄影测量
    §2.1 BIM技术
        §2.1.1 BIM技术的概念
        §2.1.2 BIM技术的特点
    §2.2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
        §2.2.1 近景摄影测量简介
        §2.2.2 近景摄影测量基本原理
    §2.3 逆向建模关键步骤
        §2.3.1 多视影像匹配
        §2.3.2 联合平差
        §2.3.3 密集匹配
        §2.3.4 网格模型生成
        §2.3.5 模型纹理映射
    §2.4 仪器设备及建模主要软件简介
        §2.4.1 仪器设备
        §2.4.2 逆向建模主要软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处理与逆向模型的构建
    §3.1 影像采集方式及要求
        §3.1.1 拍摄方式的选取
        §3.1.2 影像重叠度保证
        §3.1.3 构件影像采集
    §3.2 图像预处理
        §3.2.1 影像畸变校正
        §3.2.2 影像匀光匀色处理
    §3.3 逆向模型的建立
        §3.3.1 影像导入
        §3.3.2 空三计算
        §3.3.3 模型生产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逆向三维模型质量分析
    §4.1 模型精度质量
        §4.1.1 模型点位精度
        §4.1.2 模型几何精度
    §4.2 模型外观质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正、逆向模型外形尺寸对比
    §5.1 正向模型的建立
    §5.2 模型对齐
        §5.2.1 模型初步对齐
        §5.2.2 模型精准对齐
    §5.3 对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2)城市CORS辅助的无人机影像免像控处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章节安排
2 无人机摄影测量的基本理论
    2.1 航空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
    2.2 航摄载荷分类
    2.3 无人机航测系统的组成
    2.4 本章小结
3 无人机航测与立体模型建立
    3.1 无人机航测任务规划
    3.2 检查点、像控点布设
    3.3 影像校正
    3.4 模型制作及影像处理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CORS系统辅助的无人机POS数据优化处理
    4.1 POS系统与Kalman滤波
    4.2 CORS基站质量分析
    4.3 多基准站多方案POS数据优化
    4.4 本章小结
5 无人机航测免像控处理实验
    5.1 航测项目参数
    5.2 单独控制点影像处理
    5.3 免像控无人机影像处理
    5.4 POS结合控制点方案数据处理
    5.5 结果对比与精度分析
    5.6 POS直接地理定位可行性分析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基于近景旋转相机的大幅面影像获取及其超分辨率重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组织结构
2 摄影测量及影像重构的理论与方法
    2.1 引言
    2.2 数字影像的获取
    2.3 压缩感知原理与数学模型
    2.4 数字影像对近景摄影测量精度的影响
    2.5 相机检校
    2.6 小结
3 基于旋转相机的大幅面影像获取策略研究
    3.1 引言
    3.2 全站仪配合工业相机的旋转相机系统设计
    3.3 旋转相机的坐标系统设计
    3.4 基于旋转相机的大幅面影像几何关系与拼接精度分析
    3.5 小结
4 顾及相机位姿偏移的大幅面影像等效中心投影模型研究
    4.1 引言
    4.2 旋转相机微小位姿偏移对旋转影像像点坐标的影响
    4.3 顾及旋转相机位姿偏移的精密相对定向模型研究
    4.4 旋转相机大幅面影像无缝拼接模型试验
    4.5 小结
5 基于压缩感知伪字典的超分辨率重建
    5.1 引言
    5.2 压缩感知增维重构
    5.3 压缩感知伪字典的超分辨率重建
    5.4 旋转影像的超分辨率重建
    5.5 摄影测量影像对超分重建精度的影响研究
    5.6 小结
6 超分影像的精密三维重建应用
    6.1 引言
    6.2 旋转相机大幅面超分近景影像在三维重建中的应用
    6.3 无人机超分影像三维重建实验
    6.4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宽幅航空相机像移补偿和目标定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宽幅航空相机像移补偿和目标定位技术研究现状
        1.2.1 宽幅航空相机类型
        1.2.2 宽幅航空相机及像移补偿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1.2.3 宽幅航空相机目标定位技术的发展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航空相机宽幅实现方法与参数分析
    2.1 宽幅成像与目标定位的实现方法
    2.2 相机参数设计及计算
        2.2.1 相机设计算例参数
        2.2.2 成像幅宽分析
        2.2.3 摆扫角速度、相机帧频分析
        2.2.4 稳定精度分析
    2.3 宽幅相机像质分析
        2.3.1 成像信噪比分析
        2.3.2 像移对相机传函的影响分析
    2.4 像移补偿和定位精度要求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宽幅航空相机成像的像移补偿研究
    3.1 像移产生机理及分析
        3.1.1 理想成像
        3.1.2 航空相机像移及补偿方法
        3.1.3 宽幅相机像移种类及分析
        3.1.4 二维像移补偿方法
    3.2 相机像移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3.2.1 坐标系的选择与参量定义
        3.2.2 二维像方像移补偿模型建立
        3.2.3 相机摆扫速度对像移的影响
    3.3 二维补偿振镜
        3.3.1 振镜原理及组成
        3.3.2 振镜技术指标
        3.3.3 二维振镜像移补偿工作过程
        3.3.4 补偿效果仿真
    3.4 像旋分析
        3.4.1 像旋产生机理分析
        3.4.2 像旋分析模型建立
        3.4.3 仿真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POS系统的无源目标定位研究
    4.1 引言
    4.2 POS辅助航空测量定位基本原理
        4.2.1 POS系统概述
        4.2.2 POS系统测量原理
        4.2.3 POS系统杆臂误差的补偿
        4.2.4 宽幅航空相机目标定位的主要方法
    4.3 POS外方位元素转换
        4.3.1 相关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4.3.2 POS外方位元素的转换
    4.4 POS系统无源目标定位精度分析
        4.4.1 目标定位的主要误差源
        4.4.2 直接对地目标定位的误差模型
        4.4.3 定位误差计算与仿真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验证与分析
    5.1 试验方案
        5.1.1 像移补偿试验方法
        5.1.2 目标定位试验方法
    5.2 试验结果
        5.2.1 像移补偿试验结果
        5.2.2 目标定位试验结果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ADS100数据和像素工厂的无控空三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IMU/DGPS发展现状
        1.2.2 三线阵CCD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第2章 机载三线阵CCD传感器成像原理
    2.1 三线阵CCD传感器的影像的成像原理及构像方程
    2.2 不同航摄传感器的对比分析
        2.2.1 成像方式
        2.2.2 影像特征
    2.3 ADS100航摄仪的主要特征及优势
第3章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原理及方法
    3.1 DGPS定位原理
    3.2 INS定位原理
    3.3 IMU/DGPS惯导系统定位原理及方法
        3.3.1 IMU/DGPS惯导系统组合原理
        3.3.2 IMU/DGPS惯导系统在ADS100航摄仪中的关键作用
    3.4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方法
        3.4.1 直接定向法DG(Direct Geore-ferencing)
        3.4.2 IMU/D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法
        3.4.3 基于ADS100数据的辅助空中三角测量法
    3.5 IMU/DGPS辅助航空摄影测量的主要误差来源
    3.6 偏心分量简述及其计算方法
        3.6.1 偏心分量简述
        3.6.2 偏心分量量测方法
    3.7 检校场基本原理及其布设方案
        3.7.1 检校场基本原理
        3.7.2 检校场布设方案
    3.8 基准站布设原理
第4章 基于ADS100数据和像素工厂的无控空三的计算及精度评定
    4.1 实验测区概况
    4.2 空三主要流程
        4.2.1 数据准备及数据的导入
        4.2.2 影像匹配及自由网平差
        4.2.3 检查点的刺入及联合平差
        4.2.4 空三结果提交
    4.3 空三的精度评定
第5章 像素工厂与其他软件成果的转换
    5.1 Pixel Grid空三成果导入像素工厂方法
        5.1.1 数据的检查与准备
        5.1.2 数据转换
        5.1.3 导入像素工厂进行空三检查
    5.2 像素工厂中空三加密成果在DLG生产中的应用
        5.2.1 像素工厂空三导出
        5.2.2 在航天远景中创建立体像对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SWDC-4A数字航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数字航测相机的发展现状
        1.2.1 数字成像传感器技术的发展
        1.2.2 大幅面框幅相机的发展现状
        1.2.3 机载推扫线阵相机的发展现状
        1.2.4 国产数字航测相机
        1.2.5 POS与稳定平台
    1.3 本论文的内容与结构
第二章 轻型组合宽角数字测绘相机技术
    2.1 单镜头相机加固与检校技术
        2.1.1 单镜头数字相机加固
        2.1.2 数字相机的畸变模型与检校原理
        2.1.3 单镜头数字相机的检校
    2.2 轻型组合宽角数字航测相机技术
        2.2.1 多路相机的集成拼装
        2.2.2 子相机倾角的确定
        2.2.3 四拼组合相机的装配
    2.3 相机控制单元与曝光同步
        2.3.1 相机控制单元
        2.3.2 曝光同步
    2.4 平台拼接精度检测
    2.5 航线规划与数据预处理软件
        2.5.1 航线规划设计
        2.5.2 虚拟中心影像拼接
        2.5.3 飞行质量检查
    2.6 小结
第三章 高精度POS与高精度惯性稳定平台技术
    3.1 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
        3.1.1 差分GNSS
        3.1.2 惯性导航系统
        3.1.3 GNSS/IMU组合导航系统
    3.2 国产高精度POS
        3.2.1 高精度光学陀螺IMU
        3.2.2 高精度POS技术
        3.2.3 POS测试标定及飞行验证
    3.3 POS输出值与航空影像外方位元素间的关系
        3.3.1 惯性导航常用坐标系
        3.3.2 摄影测量常用坐标系
        3.3.3 惯性导航姿态角与航测影像角元素的转换
        3.3.4 IMU与相机的偏心角与偏心距
    3.4 高精度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
        3.4.1 高精度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的关键技术
        3.4.2 高精度大负载惯性稳定平台试验测试及飞行验证
    3.5 小结
第四章 系统集成检校技术
    4.1 SWDC-4A数字航测系统的集成
        4.1.1 系统集成原理
        4.1.2 系统时间同步
        4.1.3 系统集成
        4.1.4 系统集成误差分析
        4.1.5 系统集成精度评定
    4.2 检校场建设
        4.2.1 “地对地”检校场建设
        4.2.2 “空对地”检校场建设
    4.3 系统检校与系统性能测试试验
        4.3.1 塔吊“地对地”试验
        4.3.2 飞行“空对地”试验
        4.3.3 动力伞飞行试验
    4.4 小结
第五章 SWDC-4A数字航测集成技术的应用
    5.1 SWDC-4A数字航测系统大比例尺数字地形图测绘的应用
        5.1.1 应用区概况
        5.1.2 应用方案
        5.1.3 应用小结
    5.2 SWDC-4A数字航测系统应用于城市建筑物低空遥感三维建模
        5.2.1 应用区概况
        5.2.2 应用方案
        5.2.3 应用小结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7)基于月面CCD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的月球形貌测绘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月球探测的基本情况
        1.2.1. 月球的基本特征和控制网
        1.2.2. 月球探测的发展和探月成果
        1.2.3. 线阵影像的处理现状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月球形貌测绘与对地观测数据的主要区别
        1.3.2. 月球形貌测绘研究的主要难点
        1.3.3. 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我国的月球探测及相应的时空基准
    2.1.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
        2.1.1. 嫦娥一号光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1.2. 激光高度计数据
        2.1.3. 嫦娥一号获取的数据的基本情况
    2.2. 月球探测中的时空基准
        2.2.1. 时间基准
        2.2.2. 空间基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激光测高数据辅助下嫦娥一号线阵 CCD 影像区域网平差
    3.1. 嫦娥一号 CCD 影像的严格成像模型
        3.1.1. 瞬时构像方程式
        3.1.2. 月面点的立体定位
    3.2. 基于激光测高数据的嫦娥一号 CCD 影像定向参数精确解算原理
        3.2.1. 嫦娥一号 CCD 影像的定向参数解算中的主要困难
        3.2.2. 嫦娥一号 CCD 影像定向参数相关性的克服方法
        3.2.3. 月面控制数据中的粗差点剔除方法
        3.2.4. 外定向参数计算过程中误差方程式的增列方法
        3.2.5. 激光测高数据与影像的配准方法
        3.2.6. 嫦娥一号 CCD 影像的定向参数精确解算过程
    3.3. 激光测高数据辅助的光束法区域网平差
        3.3.1. 区域网平差模型
        3.3.2. 基于铅垂线轨迹法的连接点提取
        3.3.3. 月面区域网平差的计算过程
        3.3.4. 区域网平差的精度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1. 基于严格成像模型的立体定位实验
        3.4.2. 区域网平差实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月表 CCD 影像匹配技术
    4.1 月球图像特点分析与预处理
        4.1.1. 嫦娥一号 CCD 影像的特点
        4.1.2. 影像预处理
    4.2 特征点提取
        4.2.1. 特征点提取技术发展的现状
        4.2.2. SURF 特征点提取算子
        4.2.3. HARRIS算子
        4.2.4. 特征点提取实验
    4.3 基于准核线约束的影像匹配策略
        4.3.1. 嫦娥一号卫星影像准核线约束条件的建立
        4.3.2. 影像匹配策略的设计
    4.4 基于组合特征与多重约束的多视影像匹配算法
        4.4.1. 基本思想
        4.4.2. 关键问题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月球撞击坑的剖面反演与 DEM 插值
    5.1. 月球撞击坑剖面反演
        5.1.1 月球撞击坑边缘的提取
        5.1.2 利用激光测高数据的月球撞击坑的剖面反演
    5.2. 月球撞击坑剖面反演实验
    5.3. 撞击坑区域的 DEM 插值方法
        5.3.1. 移动曲面拟合内插法
        5.3.2. 多结点样条插值
        5.3.3. 基于多结点样条和移动曲面拟合的组合插值方法
    5.4. DEM 精度检查
    5.5. 撞击坑 DEM 生成实验与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全月面摄影测量处理方法的思考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8)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机载传感器几何定标
        1.2.2 星载传感器几何定标
    §1.3 论文研究意义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线阵 CCD 传感器系统及误差分析
    §2.1 线阵 CCD 传感器构成及分类
        2.1.1 线阵 CCD 传感器的构成
        2.1.2 线阵 CCD 传感器分类
    §2.2 机载 GPS/IMU 定位定姿系统
        2.2.1 机载 GPS/IMU 系统原理
        2.2.2 商业 GPS/IMU 系统
    §2.3 星载定轨测姿系统
        2.3.1 卫星定轨技术
        2.3.2 卫星定姿技术
    §2.4 线阵 CCD 传感器系统误差分析
        2.4.1 摄影物镜光学畸变误差
        2.4.2 CCD 变形和移位误差
        2.4.3 集成传感器误差
        2.4.4 其它误差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实验场的几何定标技术与方法
    §3.1 传感器几何定标的内容
    §3.2 传感器几何定标的方法
        3.2.1 传感器几何定标的一般方法
        3.2.2 数字传感器 CCD 指向角检校法
    §3.3 用于传感器几何定标的实验场
        3.3.1 定标实验场发展现状
        3.3.2 定标实验场建设分析
        3.3.3 嵩山实验场的设计与建设
    §3.4 传感器自检校几何定标技术
        3.4.1 基本误差方程
        3.4.2 自检校附加参数模型
        3.4.3 附加参数的统计检验
        3.4.4 参数间相关性的克服
        3.4.5 各类观测值权值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机载三线阵 CCD 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
    §4.1 机载三线阵传感器成像系统
        4.1.1 三线阵传感器成像原理
        4.1.2 ADS40 机载数字传感器
    §4.2 机载三线阵 CCD 传感器成像模型
        4.2.1 空间坐标系定义
        4.2.2 GPS/IMU 数据转换为外方位元素
        4.2.3 ADS40 几何成像模型
    §4.3 机载三线阵 CCD 影像定位方法
        4.3.1 ADS40 影像直接定位
        4.3.2 GPS/IMU 辅助光束法平差
    §4.4 机载三线阵传感器 ADS40 自检校定标
        4.4.1 ADS40 几何定标的内容
        4.4.2 几何定标方案设计
        4.4.3 用于几何定标的自检校区域网平差模型
    §4.5 基于等效误差方程的自检校平差快速解算
        4.5.1 等效误差方程的建立
        4.5.2 等效误差方程式法方程分析
    §4.6 ADS40 实验与分析
        4.6.1 ADS40 实验数据
        4.6.2 直接定位实验与分析
        4.6.3 光束法平差实验与分析
        4.6.4 几何定标实验与分析
        4.6.5 等效误差方程解算实验与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星载线阵 CCD 传感器在轨几何定标
    §5.1 星载三线阵 CCD 传感器成像系统
        5.1.1 ALOS PRISM 三线阵传感器
        5.1.2 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传感器
    §5.2 星载线阵 CCD 传感器严格成像模型
        5.2.1 空间坐标系定义
        5.2.2 严格成像模型的构建
        5.2.3 严格成像模型的改化
    §5.3 星载线阵 CCD 影像定位方法
        5.3.1 基于视线向量的影像直接定位
        5.3.2 星载线阵 CCD 影像光束法平差
    §5.4 卫星传感器在轨几何定标模型与方法
        5.4.1 在轨几何定标的内容
        5.4.2 在轨几何定标方案设计
        5.4.3 姿态角系统误差检校
        5.4.4 星载集成传感器自检校联合定标
    §5.5 资源三号卫星三线阵影像实验与分析
        5.5.1 实验数据
        5.5.2 直接定位实验
        5.5.3 姿态角系统误差检校实验
        5.5.4 光束法平差实验
        5.5.5 用于定标的自检校平差实验
        5.5.6 定标有效性验证实验
        5.5.7 与 SPOT-5 HRS、ALOS PRISM 的对比实验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9)基于多点合作目标的多线阵CCD空间物体姿态测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外姿态测量方法综述
        1.2.1 遥测法
        1.2.2 光学测量法
    1.3 线阵CCD姿态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多线阵CCD外姿态测量系统
    2.1 引言
    2.2 基于合作目标的测量方式
    2.3 系统测量原理
        2.3.1 柱面透镜成像原理
        2.3.2 一维相机模型
        2.3.3 光点三维定位系统
        2.3.4 多线阵CCD物体外姿态测量系统
    2.4 相机布局对测量范围的影响
    2.5 测量原理对姿态角范围的限制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线阵CCD空间物体姿态测量的姿态解算模型
    3.1 引言
    3.2 摄像机成像模型
    3.3 外姿态测量系统中的坐标系及其转换关系
        3.3.1 透视投影模型中的坐标变换
        3.3.2 姿态解算模型中的坐标变换
    3.4 基于四元数的姿态解算算法
        3.4.1 规范化四元数
        3.4.2 空间定点旋转的四元数表示
        3.4.3 空间物体姿态的四元数解算
    3.5 基于Rodrigues参数的姿态解算模型
        3.5.1 四元数的三维超平面投影
        3.5.2 姿态解算模型的建立
        3.5.3 奇异性问题的解决
    3.6 仿真实验及结果
    3.7 点合作目标相对位置不满足算法约束时的解决方法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姿态测量系统的线阵CCD相机校准
    4.1 引言
    4.2 基于直接线性变换的线阵CCD相机校准
        4.2.1 线阵CCD相机校准的DLT数学模型
        4.2.2 线阵CCD相机校准的抽象模型
    4.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线阵CCD相机校准
        4.3.1 BP神经网络算法
        4.3.2 BP神经网络校准线阵CCD相机的训练过程
        4.3.3 BP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
    4.4 实验及分析
        4.4.1 样本数据的获取
        4.4.2 参数设置及训练
        4.4.3 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5.1 引言
    5.2 线阵CCD相机校准的验证实验
    5.3 线阵CCD像点位置求取
    5.4 姿态解算模型验证实验
    5.5 重复性实验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10)机载数字传感器几何标定的模型与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航空遥感的数字化发展
        1.2.1 单面阵CCD 相机
        1.2.2 大面阵CCD 相机
        1.2.3 多线阵CCD 相机
        1.2.4 商业GNSS/IMU 系统
    1.3 数字航测相机几何标定技术现状
        1.3.1 航摄相机检定的主要方法
        1.3.2 OEEPE“集成传感器定向”试验
        1.3.3 EuroSDR“数字相机检校”试验
        1.3.4 我国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内容与安排
第二章 数字传感器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
    2.1 自检校光束法平差原理
        2.1.1 基本原理
        2.1.2 操作过程
    2.2 数字传感器光学镜头的畸变差
        2.2.1 径向畸变
        2.2.2 偏心畸变
        2.2.3 CCD 器件表面不平整
        2.2.4 CCD 器件内变形
    2.3 自检校光束法平差的附加参数模型
        2.3.1 附加参数模型
        2.3.2 附加参数的可确定性
    2.4 基于四元数的光束法平差
        2.4.1 四元数基本理论
        2.4.2 四元数描述的共线方程及其线性化
        2.4.3 姿态四元数的约束条件
        2.4.4 欧拉角与四元数之间的变换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NSS/IMU 与面阵CCD 相机的相对几何检校
    3.1 基于GNSS/IMU 的外方位元素直接测定
        3.1.1 GNSS/IMU 组合定位定向系统的构成
        3.1.2 GNSS/IMU 系统的导航解
        3.1.3 导航解到外方位元素的转换
    3.2 GNSS 对投影中心的偏心矢量检校
        3.2.1 GNSS 观测值与外方位元素之间的关系
        3.2.2 GNSS 摄站坐标的基准变换
        3.2.3 GNSS 摄站坐标的系统漂移
    3.3 IMU 视轴偏心角模型
        3.3.1 偏心角的含义与解算方法
        3.3.2 欧拉角模型及其线性化
        3.3.3 四元数描述的偏心角模型
    3.4 两步法视轴偏心角检校
        3.4.1 解算模型
        3.4.2 登封实验场DMC 数据
        3.4.3 实验与分析
    3.5 GNSS/IMU 安置参数的一步法标定
        3.5.1 GNSS/IMU 辅助光束法平差
        3.5.2 实验与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阵CCD 相机的几何标定与误差补偿
    4.1 基于三维控制场的小像幅数码相机检定
        4.1.1 数学模型
        4.1.2 实验与分析
    4.2 GNSS/IMU 辅助相机内方位元素检定
        4.2.1 基本原理
        4.2.2 DMC 相机内方位元素检定实验
    4.3 面阵CCD 相机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
        4.3.1 同架次DMC 影像自检校实验
        4.3.2 多架次DMC 影像自检校实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机载三线阵传感器的几何检校
    5.1 三线阵CCD 传感器的原理
        5.1.1 三线阵相机的成像原理
        5.1.2 构像模型
    5.2 机载三线阵影像的光束法平差
        5.2.1 研究现状
        5.2.2 三线阵影像平差的轨道模型
        5.2.3 ADS40 试验数据
        5.2.4 ADS40 平差试验与分析
    5.3 三线阵影像的自检校光束法平差
        5.3.1 三线阵相机的检校参数
        5.3.2 三线阵影像平差的附加参数模型
        5.3.3 自检校平差试验与分析
        5.3.4 ETH 模型与Brown 模型的对比
        5.3.5 构架航线对自检校精度的影响
    5.4 基于四元数姿态插值的定向片法平差
        5.4.1 四元数球面线性插值
        5.4.2 基于Slerp 的定向片法平差
        5.4.3 基于Slerp 简化模型的定向片法平差
        5.4.4 自检校试验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四、机载三线阵CCD摄影测量的直接解模型与精度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技术的大跨度预制混凝土构件外形检测方法研究[D]. 涂峻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0(04)
  • [2]城市CORS辅助的无人机影像免像控处理方法研究[D]. 贾向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9)
  • [3]基于近景旋转相机的大幅面影像获取及其超分辨率重建研究[D]. 李春梅. 中国矿业大学, 2018(12)
  • [4]宽幅航空相机像移补偿和目标定位技术研究[D]. 杨洪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7(06)
  • [5]基于ADS100数据和像素工厂的无控空三应用研究[D]. 刘梦诗. 湘潭大学, 2016(04)
  • [6]SWDC-4A数字航测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应用[D]. 李军杰. 首都师范大学, 2013(11)
  • [7]基于月面CCD影像和激光测高数据的月球形貌测绘技术研究[D]. 何钰.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2(06)
  • [8]线阵CCD传感器实验场几何定标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 王涛.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2(06)
  • [9]基于多点合作目标的多线阵CCD空间物体姿态测量的研究[D]. 李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04)
  • [10]机载数字传感器几何标定的模型与算法研究[D]. 王冬红.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机载三线阵CCD摄影测量直接解模型及精度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