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地区图书馆员素质教育

论西部地区图书馆员素质教育

一、论西部地区图书馆人员素质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石磊[1](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研究表明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袁新锋[2](2020)在《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发展理念的显着变化就是“效率优位”正在被“质量优位”所取代。“质量强国”战略对社会影响是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作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势必将质量追求镶嵌其发展过程。“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融合已成为公共体育服务领域最大的主题,公共体育服务作为“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然将质量追求作为引导理念与实现方式。然而,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图景还未全面呈现,质量现状存在明显问题。究其原因:客观局限与主观不足相互交织,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不够深入。本研究通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的探究,旨在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探寻切入点与着力点,从而为实践推进提供策略指导,进而真正体现公共体育服务对“健康中国”战略与“体育强国”战略的支撑价值。基于公共管理、质量管理、健康促进等基础理论,参照国外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经验,立足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策略设计的逻辑构想,通过规范与实证研究路径,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研究法、扎根理论法、数理统计法以及实地考察法等具体方法开展了研究,主要工作呈现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梳理以及文献综述奠定了研究基础。通过相关概念的梳理,界定了核心概念,明确了本研究的逻辑起点。对公共管理理论、质量管理理论以及健康促进理论的发展脉络、交叉演化、自身局限进行了全面梳理,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针对公共服务以及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为本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照。第二,梳理了我国公共体育质量改进的实践经验与现实问题。面对民众对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不断高涨,各级政府做出了大量的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然而,顶层设计滞后、协同机制不畅、基础设施不足、参与度弱、满意度低、均等性差、效率不高等问题在公共体育服务领域依然普遍存在。本研究通过现状解析发现,理论研究对质量管理引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敏感性有所滞后,忽视了“因素分析-策略设计”的基本路径,导致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实践效果大打折扣。第三,归纳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构成。本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按照扎根理论的一般流程,设计开放性问题,把普通民众、相关专家作为访谈对象;利用Nvivo11.0对深度访谈记录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及选择性编码;提炼访谈材料的概念使其形成范畴,并逐步形成核心范畴,从中归纳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构成;依据逻辑关系,形成了“探索性”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并进行了现状问题归因,但“建议性而非验证性”的概念模型需要量化验证。第四,构建并验证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并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SPSS20.0对初始问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形成了满足信度和效度要求的正式调查问卷。对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发现,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具有一定的关联。运用AMOS24.0对样本数据开展了模型拟合与假设验证,结果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第五,设计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策略框架。依据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验证结果,立足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问题,参照国内外经验得失,本研究设计了现阶段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策略框架: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人员素质;统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供给;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计;丰富公共体育组织活动;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监管;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机制。本研究主要得出了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通过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联分析得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以及工作单位性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评价结果存在显着性差异。直接关系的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存在结构区分。人员素质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的执行核心;场馆设施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基础保障;服务设计与组织活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价值明显;服务监管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推动价值显着。因此,公共体育组织应该在激励机制、培养制度以及组织文化等方面不断完善来提升人员素质;公共体育场馆设施质量改进需要在制度规划、体制突破以及绩效评估等方面着手;通过丰富民众身边的赛事活动以及便捷的服务设计提升民众健身的参与度和科学性;还要发挥服务监管在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过程的主动性与创新性。第二,平行中介效应的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既有结构区分,也有层次差异。场馆设施与人员素质作为“保健因素”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基本条件,组织活动与服务设计作为“激励因素”是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方向所在。体育设施与人员素质作为基础因素通过服务设计与组织活动影响公共体育服务质量。人员素质均对服务设计和组织活动的影响明显,而场馆设施仅对服务设计产生支持。由此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依赖组织资源的基础保障,其中人力资源是核心。场馆设施的丰富与人员素质的改善需要通过科学的组织活动与合理的服务设计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因此,公共体育组织夯实公共体育服务基础进而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计、丰富公共体育组织活动才是改进服务质量的必由之路,而人员素质的提升是策略设计的重中之重。第三,链式中介效应的模型验证结果说明,场馆设施、人员素质、组织活动以及服务设计在服务监管与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机理与条件,但服务监管本身在公共体育复杂系统中并不能直接提升服务质量,其推动作用体现在对相关因素的影响过程中。由此说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要探究如何合理配置资源、补齐短板,确保因素间的影响机制落实到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实践中,还要体现服务监管与人员素质的策略重点,同时兼顾公共服务特点。因此,本研究围绕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提出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创新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工具选择、整合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实现过程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机制。本研究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明确了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丰富与完善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理论体系。现有研究与实践仅是公共体育服务个别管理环节的改革,忽略了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并未找到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解决方案,也没有建立以健康促进为指导的完整理论体系。针对上述不足与现实挑战,本研究在肯定质量管理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的前提下,把握公共体育服务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二者的相通性与适应性进行了探究,初步建立了以健康促进为导向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管理理论框架,为实践推进确定了方向与路径。第二,构建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并加以验证,基本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与机制。现有理论研究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与机制并不清晰,导致实践推进并未完全遵循改善影响因素条件进而改进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基本路径。本研究借助相关工具,通过扎根理论归纳了公共体育服务影响因素的构成,又通过结构方程模型验证了理论假设。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有一定关联关系;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因素存在结构划分与层次差异;部分影响因素并不能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而是需要通过其他影响因素的中介作用才能发挥价值。清晰的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着力点与切入点。第三,解析了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实施条件,探索性设计了基于影响因素结构与机制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现有研究忽视了质量管理的可操作性与系统性,提出的策略通常存在笼统而分散的缺陷。本研究从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特殊性以及质量策略的可操作性出发,将多项质量管理领域的成熟做法,如:质量认证、标杆管理、质量循环运用到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领域。针对影响因素结构与影响机制的验证结果提出了夯实基础、提升体验、多元主体、工具选择、实现过程等综合性策略框架。学术合理性与实践可操作性的互动促成了质量理论向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扩展与延伸。本研究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在理论方面,为公共体育服务理论研究开拓了质量管理的新视角;在实践方面,有利于促进“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推进。但由于能力与条件所限,本研究存在研究资料不够丰富、影响因素不够全面、改进策略有待全面检验等不足,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丰富研究变量、进一步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逐步推进策略检验与完善。

丁佳星[3](2020)在《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共文化服务是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构建服务型政府、满足我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不断发展公共文化事业的需要。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主体,县级政府在进行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过程中,面临公共文化服务供需不平衡、改善自身管理和服务职能转变新等问题。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基层单位,县域文化部门是全国文化改革政策措施的执行和检验机构,又是基层文化改革措施的决策机构,因此探究提升县域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登哈特夫妇提出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民主参与”和“以人为本”等理念与现阶段我国政府从追求“数字绩效”的文化管理向以公众诉求为导向的文化善治转变不谋而合,对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效和满意度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尝试从新公共服务理论角度,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从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服务质量、人员素质等角度开展满意度调查,从而指出满意度调查反映了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设置不合理、供需失衡、队伍结构人员素质有待优化、社会力量参与度低、配套法规及权责机制欠缺等问题。基于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启示,对如何提高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提出了以人为本构建政府服务职能、以民所需立足公共文化利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优化相关法规政策推动多方参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问责机制。

柯玉宏[4](2020)在《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党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学习型社会,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表明文化建设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及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公共文化服务面临着诸多问题,社会矛盾不断凸显。文化作为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关乎到国家富强、社会和谐和民族自信。随着全民阅读的不断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升,社会的文化氛围逐步达到了高潮,而进城务工人员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是全民阅读的重要主体,更是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参与者,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文化机构,在文化传承、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实现文化强国战略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公共图书馆理应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精准化、高效率的服务。本研究首先从选题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展开讨论,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资料、数据库及网络信息,综合分析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介绍方法和研究思路。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立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公共政策分析模型理论,分析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整理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政策现状、实践举措,从服务现状找出政策本身以及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最后从问题视角出发,多角度提出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对策的建议举措,以保证服务的高效化。研究表明公共图书馆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工作中除了执行常规功能,还应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启迪民智,促进学习型社会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对提升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素养、营造全民学习氛围、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未来公共图书馆要坚持以文化强国战略为指导原则,对内增强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自信,对外通过发展文化产业链,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以此来促进国家、社会及个人的进步与发展,为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贡献力量。

张王勇[5](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德央卓玛[6](2019)在《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小型图书馆人员素质的途径》文中研究表明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很多小型的图书馆由于条件限制,缺少足够的发展经费。因此,关于小型图书馆管理人员的教育问题总是被忽视,这就使得西部民族地区小型图书馆人员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制约着整个图书馆的发展和进步。对于西部民族地区来说,要想使图书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就需要加强对小型图书馆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升。要让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知识,让他们能够在不断训练的过程中拥有专业的技能。本文就针对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小型图书馆人员素质的途径展开讨论。

江琴[7](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姚朝进,郑露[8](2012)在《论西部地区中小型图书馆的资源共享》文中认为图书馆资源共享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在大力提倡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西部地区如何改变过去图书馆"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和真正发挥各图书馆人才优势、藏书优势、和服务优势以实现采购的协调与协作,编制联合目录和实现文献资源馆借互借是图书馆人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于丽波[9](2011)在《图书馆人员培训浅议》文中指出人文管理是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工程。高素质的图书馆员队伍决定了人文管理实施的效果。因此,不断地教育和培训馆员,提高其素质,以达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培训目的也是人文管理的重要内容。图书馆管理者应把馆员的培养教育看作他们应享受的基本权利,看作图书馆人文管理应尽的职责,积极指导馆员进

于文宏[10](2010)在《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总结了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研究的战略意义,着重从资源共知、发展观念、运行机制、共享技术等方面分析了民族地区面临的共同障碍,并提出实现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具体措施。

二、论西部地区图书馆人员素质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西部地区图书馆人员素质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共服务
        2.1.2 公共体育服务
        2.1.3 产品质量
        2.1.4 服务质量
        2.1.5 公共服务质量
        2.1.6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
        2.1.7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
    2.2 理论基础及应用
        2.2.1 公共管理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4 质量管理理论
        2.2.5 政府工具理论
        2.2.6 健康促进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3.2 公共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研究
        2.3.3 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文献评述
        2.3.4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2.3.5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策略研究
        2.3.6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的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实践进展与问题审视
    3.1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实践进展
        3.1.1 引领政策日趋丰富
        3.1.2 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3.1.3 执行工具日趋多元
    3.2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现状的问题审视
        3.2.1 公共体育服务顶层设计滞后
        3.2.2 公共体育服务主体间协同机制不畅
        3.2.3 公共体育筹资渠道单一且效率偏低
        3.2.4 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足且管理落后
        3.2.5 公共体育健身参与度低
        3.2.6 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差
        3.2.7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失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识别
    4.1 扎根理论研究法
    4.2 研究设计
        4.2.1 深度访谈
        4.2.2 对象选择
        4.2.3 三级编码
    4.3 资料收集
    4.4 编码过程
        4.4.1 开放式编码
        4.4.2 主轴编码
        4.4.3 选择性编码
    4.5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的构建与识别
        4.5.1 概念模型的构建
        4.5.2 概念模型的识别
        4.5.3 质量问题的归因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5.1 研究假设的提出与理论模型的构建
        5.1.1 场馆设施及人员素质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系
        5.1.2 服务设计及组织活动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系
        5.1.3 服务监管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系
        5.1.4 无形因素在有形因素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作用
        5.1.5 有形和无形因素在服务监管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作用
        5.1.6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构建
    5.2 研究设计
        5.2.1 研究方法与工具
        5.2.2 变量测量
        5.2.3 问卷设计
        5.2.4 问卷发放与回收
    5.3 数据分析
        5.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2 模型拟合度验证
        5.3.3 信度分析
        5.3.4 效度分析
    5.4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验证
        5.4.1 人口统计变量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关联分析
        5.4.2 中介效应与链式中介效应的检验方法
        5.4.3 场馆设施及人员素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
        5.4.4 服务设计及组织活动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
        5.4.5 服务监管对公共体育服务质量的影响
        5.4.6 无形因素在有形因素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平行中介作用
        5.4.7 有形和无形因素在服务监管与公共体育服务质量间的链式中介作用
    5.5 结果讨论
        5.5.1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基本结构
        5.5.2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层次差异
        5.5.3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策略
    6.1 提升公共体育服务人员素质
        6.1.1 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6.1.2 落实人才培养制度
        6.1.3 培育组织质量文化
    6.2 统筹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供给
        6.2.1 规划与执行并重
        6.2.2 突破体制性障碍
        6.2.3 绩效评估常态化
    6.3 优化公共体育服务设计
        6.3.1 确立人民主体地位
        6.3.2 立足民众健身需求
        6.3.3 顺应智慧健身趋势
    6.4 丰富公共体育组织活动
        6.4.1 倡导“主动健康”理念
        6.4.2 注重体育社会组织培育
        6.4.3 建立公共体育服务数据平台
    6.5 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监管
        6.5.1 战略规划引领
        6.5.2 法律制度保障
        6.5.3 质量标准支撑
        6.5.4 规范财务管理
        6.5.5 强化服务质量评估
    6.6 完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机制
        6.6.1 建立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的治理格局
        6.6.2 创新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工具选择
        6.6.3 整合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改进的实现过程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结构与策略
        7.1.2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的层次与策略
        7.1.3 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整体运行机制
    7.2 研究局限
        7.2.1 研究资料不够丰富
        7.2.2 影响因素不够全面
        7.2.3 改进策略有待全面检验
    7.3 研究展望
        7.3.1 进一步丰富研究变量
        7.3.2 进一步厘清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7.3.3 逐步推进策略检验与完善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
        1.3.2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启示
        1.3.3 公共文化服务研究现状
        1.3.4 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评估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公共文化服务的内涵
    2.2 新公共服务理论基本观点
    2.3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启示
        2.3.1 公共文化服务部门应转变职能理念
        2.3.2 公共文化服务决策的真正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2.3.3 公共文化服务行政过程的关键参与者是公民
        2.3.4 公共文化服务应扩大民主参与
        2.3.5 公共文化部门应承担更复杂的责任
        2.3.6 公共文化部门应重视组织中的每个成员
第三章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分析
    3.1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总体概况
        3.1.1 四会市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3.1.2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现状
    3.2 问卷编制及设计
        3.2.1 调查指标体系
        3.2.2 问卷设计
        3.2.3 调查对象与调查方法
        3.2.4 调查样本总体情况
    3.3 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总体结果
        3.3.1 相关参数说明
        3.3.2 各指标的统计分析
        3.3.3 总体满意度
第四章 基于满意度调查的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反映问题
        4.1.1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设置不合理
        4.1.2 公共文化活动和服务供需失衡
        4.1.3 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结构、人员素质有待优化
        4.1.4 公共文化服务活动社会力量参与度低
        4.1.5 公共文化服务配套法规及权责机制欠缺
    4.2 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调查反映问题原因分析
        4.2.1 “自上而下”的公共文化服务惯性模式
        4.2.2 公共文化利益没有得到重视
        4.2.3 人的作用在公共文化服务中被忽视
        4.2.4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不够
        4.2.5 公共文化服务权责机制不完善
第五章 提升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的意见建议
    5.1 以人为本构建政府服务职能
        5.1.1 提高公共文化财政投入
        5.1.2 平衡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
    5.2 以民所需立足公共文化利益
        5.2.1 完善公共文化需求表达机制
        5.2.2 创新政民信息交流机制
    5.3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5.3.1 提高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力度
        5.3.2 多渠道培育公共文化服务人才
    5.4 优化相关法规政策推动多方参与
        5.4.1 完善激励政策调动社会参与积极性
        5.4.2 加强法律法规在社会参与中的作用
    5.5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问责机制
        5.5.1 构建公共文化行政权责体系
        5.5.2 完善行政问责程序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的重难点
        1.3.3 研究的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1.4.1 实证分析法
        1.4.2 文献分析法
        1.4.3 比较分析法
    1.5 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5.1 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必要性
        1.5.2 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可行性
第2章 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进城务工人员概述
        2.1.2 公共图书馆概述
        2.1.3 公共图书馆政策法规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2.2.2 新公共文化服务理论
        2.2.3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第3章 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政策梳理及实践举措
    3.1 公共图书馆政策梳理
        3.1.1 做好新形势下的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服务政策
        3.1.2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文化需求政策
        3.1.3 公共图书馆应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
    3.2 实践举措
        3.2.1 为进城务工人员阅读采取“特殊廉价”措施
        3.2.2 为进城务工人员调整阅读时间或送书上门
        3.2.3 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特殊的服务区
    3.3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现有政策梳理
        3.3.1 坚持为进城务工人员免费服务的政策
        3.3.2 坚持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信息化服务的政策
        3.3.3 坚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政策
    3.4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重大举措
        3.4.1 多形式线下活动
        3.4.2 打造特色品牌“重庆市农民工服务联盟”
        3.4.3 紧跟时代创新服务
    3.5 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实践成效
        3.5.1 构建网络化服务阵地
        3.5.2 坚持减少过程程序
        3.5.3 多元化服务方式
        3.5.4 持续保障发展动力
第4章 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4.1 问卷调查与访谈
        4.1.1 问卷设计与抽样
        4.1.2 访谈
        4.1.3 数据整理
        4.1.4 问卷与访谈分析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资源整合的特色性服务不够
        4.2.2 数据运用服务不充分
        4.2.3 服务政策宣传普及不够
        4.2.4 图书管理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不足
    4.3 存在问题的原因
        4.3.1 服务的政策法规不完善
        4.3.2 内部管理的机制不健全
        4.3.3 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落后
        4.3.4 服务管理队伍建设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第5章 加强和完善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对策建议
    5.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财政支持
        5.1.1 完善图书馆法,增强依法服务意识
        5.1.2 明确各级公共图书馆职责
        5.1.3 优化发展持续动力保障
    5.2 创新服务平台,提升馆员素质
        5.2.1 促进公共图书馆联盟创新
        5.2.2 建构一站式服务模式
        5.2.3 提升馆员学科知识和专业素养
    5.3 创新服务方式,加强宣传力度
        5.3.1 多方式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阅读、学习
        5.3.2 吸收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5.3.3 拓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5.3.4 多形式扩大宣传面
    5.4 推进大数据平台建设,提升现代化服务水平
        5.4.1 搭上5G快车
        5.4.2 提供移动阅读新方式
        5.4.3 创新数字化文化服务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进城务工人员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政策的情况调查
    附录二:图书馆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意义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一) 史料来源
        (二) 研究现状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二) 研究阶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一) 外部动力因素
        (二) 内部动力因素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6)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小型图书馆人员素质的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组织图书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二、鼓励图书馆人员进行在职学习
三、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
四、组织图书馆人员进行参观学习
五、结语

(7)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西部民族地区
        2.1.2 传统农业
        2.1.3 传统农业改造
    2.2 基础理论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3.2.1 农业经济贡献
        3.2.2 农业产业结构
        3.2.3 农业生产水平
        3.2.4 农业创新能力
        3.2.5 农业现代理念
        3.2.6 农业管理水平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3.4.1 区域性
        3.4.2 民族性
        3.4.3 传统性
        3.4.4 封闭性
        3.4.5 低效性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4.1 区位困境
        4.1.1 地质地貌
        4.1.2 自然灾害
        4.1.3 区位条件
    4.2 制度困境
        4.2.1 土地制度
        4.2.2 户籍制度
        4.2.3 宗教文化制约
    4.3 产业困境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4.4 人力资本困境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4.5 资金投入困境
        4.5.1 财政支农不足
        4.5.2 金融支撑不力
        4.5.3 社会援助不够
        4.5.4 内生能力缺乏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5.1 战略背景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5.1.2 “一带一路”倡议
        5.1.3 脱贫攻坚战略
        5.1.4 乡村振兴战略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5.2 战略意义
        5.2.1 调整农业结构
        5.2.2 发展现代农业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5.2.4 推动乡村振兴
        5.2.5 维护社会稳定
    5.3 战略目标
        5.3.1 产业目标
        5.3.2 人才目标
        5.3.3 文化目标
        5.3.4 生态目标
        5.3.5 组织目标
    5.4 战略模式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论西部地区中小型图书馆的资源共享(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部地区中小型图书馆的现状
二、实现西部地区中小型图书馆资源共享的途径与方法
    1. 要克服保守思想, 打破传统图书馆的“条块
    2. 人才资源的协调与协作。
    3. 采购工作的协调与协作。
    4. 建立图书馆网络。
    5. 编制本地各图书馆馆藏文献联合目录, 是实现馆藏文献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6. 在本地图书馆网络内开展文献资料的通借通还。
    7. 加强用户培训, 提高读者检索与利用馆藏文献资料的能力。

(9)图书馆人员培训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图书馆人员培训的意义
二、图书馆人员培训的特点
三、图书馆人员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1. 培训计划的前瞻性。
    2. 培训目标的明确性。
    3. 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4. 培训手段与培训方式的多样性。
    5. 时间安排的紧凑性和灵活性。
    6. 育人用人的一致性。

(10)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意义
二、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制约因素
    (一)观念障碍
    (二)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建设不到位
    (三)运行机制障碍
    (四)技术障碍
    (五)专业人才不足
三、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的发展战略

四、论西部地区图书馆人员素质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策略研究[D]. 袁新锋. 山东大学, 2020(01)
  • [3]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阈下四会市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研究[D]. 丁佳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重庆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进城务工人员的对策研究[D]. 柯玉宏. 西南大学, 2020(01)
  • [5]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6]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小型图书馆人员素质的途径[J]. 德央卓玛. 科幻画报, 2019(03)
  • [7]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8]论西部地区中小型图书馆的资源共享[J]. 姚朝进,郑露.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2(04)
  • [9]图书馆人员培训浅议[J]. 于丽波. 黑龙江档案, 2011(06)
  • [10]民族地区文献信息资源共知共建共享研究[J]. 于文宏.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标签:;  ;  ;  ;  

论西部地区图书馆员素质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