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中国农村问题

三论中国农村问题

一、中国农村问题三谈(论文文献综述)

赵丹[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不懈地探索中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改革之路,领导农村改革不断取得新成绩、新突破,形成了丰富系统的农村改革思想。当前,我国“三农”工作成绩斐然,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和2025年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需要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给予理论指导。研究党的农村改革思想,从党的农村改革历史中汲取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历史分析等方法,着重从理论基础、现实依据、基本脉络、主要内容、价值启示等方面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首先,概述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相关研究,在对中国农村改革、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农村改革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践依据进行深度剖析,历史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从宏观角度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其次,重点论述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着重于从农村改革的重要地位、改革措施、改革动力及改革目标等方面进行系统阐释与分析,突出整个研究的重点内容。最后,在深入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与实践基础上,总结党的农村改革思想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同时,从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满足农民幸福生活的需求,改革要遵循科学的发展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性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等方面揭示农村改革思想发展的启示,为新时代深化农村改革提供经验遵循。

苟丹[2](2020)在《《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的构建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残酷,图书品牌战略成为出版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途径。学术图书作为图书出版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凝聚着当前学界优秀的发展成果,对于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强国”有着重要作用。但学术图书出版地位与出版数量的不断上升也导致了学术出版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出版社加快了学术图书品牌构建的步伐,学术图书也渐渐进入品牌竞争时代。打造学术图书品牌,不仅能够繁荣学术图书出版,也是出版社向市场求生存发展的重要举措。有着九十多年出版历史的人民出版社一直将学术出版作为一个重要出版领域,在体制转换和市场冲击的情况下也依旧在探寻着学术图书品牌的构建,并将其作为人民出版社守根本,求竞争的路径之一,构建起了具有代表性的《人民文库》这一学术图书品牌。本文以《人民文库》的学术图书品牌构建作为研究主题,分别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对《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构建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文章首先对学术图书品牌构建的必要性进行探讨,然后通过探讨《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理念、品牌特色差异以及品牌表征三方面的构建来分析《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的构建策略,论证了学术图书可以通过“品牌理念”、“品牌特色差异”以及“品牌表征”三方面来构建起品牌的构建模式。但成功品牌的构建思路也存在值得改善的地方,《人民文库》在品牌构建过程中也存在品牌特色形象有待丰富化、品牌内容有待延伸以及品牌维护需要加强等问题。所以在本文的最后,也会结合商务印书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等在学术图书品牌构建领域知名的出版社的成功经验,为《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的构建思路提出改善策略。《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的构建思路对于我国出版社构建同类品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本文也为其他学术图书品牌的良性发展提供新思路。

郭新玲[3](2020)在《中国农村养老模式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认为“三农”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工作中十分关注的问题,而农民养老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难点。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迅速从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使第一产业的从业人数快速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大量流出使农村原有的乡村治理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巢老人等现象在农村日益突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弱化,农村老人养老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以习近平总共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为行动纲领,对农村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本文力图梳理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演变历程以及预测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农村的养老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本文开始从农业生产方式理论、人口理论等理论出发,对新中国成立前的农业社会以及新中国成立后向工业社会转变时期农村养老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总结。研究发现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在农业社会中非常稳固,社会养老模式处于边缘化的状态。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家庭养老模式逐渐弱化,而社会养老模式发挥的作用逐渐变大,这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具有密切的联系。此后本文从农业生产方式、人口政策以及文化三个因素对农村养老模式转变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从内部开始弱化,而人口政策的变化使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从外部开始弱化。在对农村养老模式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梳理后,笔者到山东省W村进行实地调研,详细了解山东省W村新中国成立以后农村养老模式的变化过程,同时获取相关数据,用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方法从个体因素、农业生产方式、人口政策与文化四个方面对农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影响做出实证结果。研究结论证明,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比如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会增加农村老人自我养老的能力;人口流动以及养老观念的变化会削弱子女对农村老人养老资源的供养,使家庭养老弱化。通过前文对中国农村养老模式发展历程的梳理与影响因素的分析,预测出中国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会持续弱化、而新型养老模式与国家的社会性保障制度会不断进步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许多国家已经成功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农村养老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因此通过对东亚国家、欧洲国家以及美国等国家的借鉴,从四个方面提出优化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建议。

周萃文[4](2020)在《万里“三农”思想研究》文中指出万里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尤其是万里在主政安徽期间,他全身心致力于农村改革。万里在处理“三农”问题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农村改革经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其“三农”思想在今天看来仍旧具有先进性与开创性,引人深思。进入新世纪以来,从2004年到2019年,中央连续16年发布主题为“三农”的一号文件,可见党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说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研究万里“三农”思想,对当今我国处理“三农”问题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万里“三农”思想的相关理论进行叙述,包括万里“三农”思想的科学涵义、思想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第三部分是万里“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实践两个部分,先提出万里“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如坚持党的领导、勇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推进改革。后总结万里出台安徽农村《六条》、实行借地度荒、推行包产到户、实行包干到户等实践内容。第四部分是万里“三农”思想的理论意义,包括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工作奠定基础,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回归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党的根本工作路线。第五部分是万里“三农”思想的实践意义,分别从它拉开了我国改革的序幕,开启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和探索了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任务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陶东[5](2019)在《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机理研究 ——以江西省三地为例》文中认为农村始终是我国政治发展、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随着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农村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农村迎来这一巨大机遇的同时,其自身长远的稳定性也必不可少。特别是新时期下的各类因素交叉与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日愈突出,农村社会的稳定问题如果得不到重视,不仅会制约农村社会发展,阻碍乡村振兴计划实施,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构建。村民自治诞生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即自治的“治”就包含着对农村社会稳定的维护;村民自治也是现阶段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制度。村民自治在制度设计与理论层面,可以从政治基础、经济支撑、文化保障三个方面对农村社会稳定形成一个良好的维护,良好的稳定,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现有从村民自治角度对农村社会稳定的研究,大多将村民自治作为一个影响因素;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村民自治中的一些问题演变成农村社会稳定问题,更是掩盖了村民自治对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与作用;自治对稳定的作用机理研究较为缺乏。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理论以及概念化的内涵,发掘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的内在联系。其次根据笔者对江西省三地的实地调研,较为全面描述了当地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结合访谈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自治水平将村民自治分为:高水平的村民自治、中度水平的村民自治、欠发达的村民自治。三种自治水平中,自治中的政治、经济等层面的因素直接作用了稳定,自治中的的文化、价值理念等则在更深层次上作用了农村社会稳定实现。不同因素作用出三种不同形态的农村社会稳定,包括高自治水平下优势发展,所形成的制度化的稳定;中度自治水平下所形成摇摆的稳定;以及欠发达自治下,稳定的缺失与恶化可能。结合农村社会发展特点与乡村振兴,以及平台理论,一方面需要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发展制度化稳定。其次需要不断提升自治价值理念,奠定稳定的文化与价值基础。另一方面可以尝试性发展村民自治平台,推进更高层次的农村社会稳定。完善自治、深化自治、落实基层民主,发挥村民自治的巨大优势,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余洁[6](2019)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村为例》文中认为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治的组织,民主选举则是村民自治的根基。可以说,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的成功能够保障村民自治。自村委会换届以来,村委会换届选举本身还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在换届选举过程中诸如拉票贿选、暴力选举、行政机关干预等等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导致了村委会换届选举的过程和结果不能体现广大选民的根本意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换届选举沦落成为一种形式,亦或者说是为了谋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进而影响到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本文通过对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状元街道S村换届选举工作的实地研究,运用调查问卷、走访、访谈、案例分析等梳理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取得的成果并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诸如选民登记不规范、村民代表推选流于形式、不正当方式选举以及村民选举积极性低等等,就其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说明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并通过健全法规、新媒体技术、“互联网+”科技力量来加强宣传与监督以及优化选举环境等等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今后开展村委会换届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使得村内可以实现社会效用以及民主效用最大化,进而村民自治得以充分的实现。

杨芳[7](2019)在《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小农户始终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单位,但要素供需不平衡、生产条件不完善、制度配给不充分,使得小农经济基础依然薄弱。随着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关系”作为中国社会格局的核心模式(费孝通,1948;梁漱溟,1949),与市场机制共同起到资源配置的作用(何清涟,1998;Allen et al.,2005),从而有助于改善小农户的生产决策,加快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事实上,“关系”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被称为“社会网络”,是中国社会“人情-面子”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是社会资本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资源配置的一个特殊媒介。无论是基于农业生产上的共恰互助,还是地理上的不可分割,亦或是基于文化传统上的传承共融,在既定社会环境下,农户家庭均形成了以血缘、旧地缘为基础的传统社会网络关系。然而,改革开放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和职业转换,催生出的以业缘、新地缘为基础的新型社会网络,并包含了丰富的异质性社会资源。在社会网络分化过程中,农户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和改善。特别是在土地制度改革过程中,农地“三权分置”大大提高了土地要素流动性,为农户农业生产决策提供了基础性的要素支持,进而改变其他生产要素匹配状况,促使农户生产决策发生变动。在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探讨社会网络(非正式制度因素)在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和生产决策中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在厘清“农户”“社会网络”“农户生产决策”等概念的基础上,以拥有农地承包经营权,且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家庭为研究对象,以社会网络理论、农户行为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运用逻辑思辨分析、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立足于转型时期农户社会网络的动态分化特征,重点在研究社会网络对农户土地要素配置(农地流转)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物质资本投入(流动性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效应,并进一步关注了受要素配置约束较为明显的种植决策问题。本文将试图回答以下问题:转型时期社会网络对反映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要素投入决策和反映“粮食安全”的农户种植决策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是怎样的?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农业生产要素——土地,是如何在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要素投入决策和种植决策)之间发挥调节作用的?围绕上述研究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安排包括:(1)基本概念的界定和测度。农户、社会网络、农地流转和农户生产决策作为本文特定的研究对象,对其内涵、外延、边界的准确把握,是本文的逻辑起点;(2)农户社会网络分化和农户生产决策事实特征描述。对农户社会网络和生产决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展现研究问题宏观现象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中国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农户社会网络分化、农户农地流转和农户生产决策的事实特征进行描述分析,初步探究各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挖掘现实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为统计推断和实证研究提供客观的现实依据;(3)社会网络对要素投入决策的影响研究。其一,农户农业生产决策是各生产要素联合匹配的结果,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为农户改变生产经营规模奠定了制度基础,土地作为农业生产中缺乏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其投入决策具有特殊性。因此,首先分析了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的作用机制,并使用微观数据予以验证。其二,在土地要素配置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社会网络对物质资本投入(生产性投资)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两个投入决策的影响;(4)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研究。基于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考虑,以及受到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约束较为明显等特征,最后研究了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此外,在微观数据的验证过程中,还尝试了从农户异质性、区域差异性等维度进行了分析;(5)优化农户生产决策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研究。在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要素投入决策和种植决策)影响的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基础上,以改善农户农业生产决策为目标,从加强城乡要素流动性、改进农户社会网络关系、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制机制、提高农户家庭经营能力等方面,构建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相融合的政策支持体系。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中国乡村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变迁,并呈现出传统封闭和现代开放的两方面特点。一方面,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是“乡土性”的,起源于农业社会。“差序格局”是乡土社会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核心特点,表现出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疏远近的传统社会特征。另一方面,随着城乡要素的流动,中国乡村社会结构整体上表现出了分化特征,从区域层面看,沿海工业化村庄和华南宗族型村庄仍具有较强的内聚力,而北方分裂型村庄和长江流域原子型村庄内聚力逐渐减弱,内部结构更加稀疏松散。与此同时,中国乡村社会结构的变迁趋势为农户社会网络分化提供了外部条件。(2)农户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对其生产决策的影响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总体上看,随着转型时期市场深化改革,新型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产生了显着的影响,而传统社会网络的影响逐渐弱化。原因在于新型社会网络能够为农户提供异质性资源(包括通过业缘和新地缘等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本、信息、技术,通过人际交往培养的生产经营能力以及人力资本的提升等),从而促进了农户资源配置能力的提升。这与Granovetter提出的“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概念相似,前者拥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具有同质性,后者则相反。相对于传统社会网络,新型社会网络在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中发挥着更加显着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弱关系”假设(Granovetter,1973)。(3)传统社会网络对农地流转未产生影响,而新型社会网络的农地流转效应显着。经济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化的渗透作用下农户社会网络开始分化,并表现出两极化特点,即传统社会网络的社会功能开始弱化,新型社会网络的社会功能逐渐强化。经验分析表明:总体上看,传统社会网络并未影响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而提供异质性信息和资源的新型社会网络促进了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并表现出了农户异质性特征。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发展会弱化传统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出效应,而强化新型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出效应;而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会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传统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入效应,而弱化新型社会网络的土地转入效应。(4)随着社会网络的扩张,农户生产性投资水平有所提升。农户社会网络既有利于农户农业流动性要素投资,也有利于农户机械投资。随着农户土地规模的扩大,社会网络仍然对农户流动性要素投资有促进作用,但并未对农户农业机械投资产生调节作用,这一结论符合农业机械使用的现实情况:目前中国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机械作业主要来源于机械服务,而非机械购买(Yang et al.,2013;Zhang et al.,2017),这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分工经济和农业服务外包的出现。另外,在不同的流动性投资阶段,土地经营规模的调节效应也有所不同,即在土地经营规模约束下,社会网络与农户流动性投资呈U型关系。但对农户的机械投资并未表现出这一特点,这与相对成熟的农业机械化服务市场有关。(5)传统社会网络对农业劳动力投入未产生影响,而新型社会网络明显促进了农业劳动力投入。由于劳动力投入的代理变量选择和生产要素联合决策等原因,新型社会网络并未通过扩大劳动力约束边界而使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减少,而是产生了相反的作用。从区域层面看,无论是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结果并未发生变化;而从作用程度看,东部地区新型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影响程度更大,中西部相对较小。由于农户土地规模调整幅度较小,并未发现土地转入在社会网络与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的调节效应,但土地转出在传统社会网络与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之间发生了中介效应。(6)随着社会网络的扩张,农户在总体上表现出了“离农”趋势。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既抑制了农户粮食作物种植决策也抑制了其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即农户社会网络的扩张及分化均导致了农户趋于摆脱传统种植业的发展趋势。从农户异质性看,传统社会网络抑制了纯农户的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并促使其倾向于“趋粮化”的种植结构;传统社会网络抑制了兼业户的经济作物种植决策,而新型社会网络既抑制了兼业户的粮食种植决策,也抑制了其经济种植决策。从区域差异性看,两类社会网络均抑制了粮食主产区的农户经济作物种植决策,并促使其倾向于“趋粮化”的种植结构;两类社会网络均抑制了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的粮食作物种植决策,且新型社会网络促进了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的“非粮化”的种植结构。根据分析结果,农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也符合转型时期小农的发展需求。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在于:(1)从小农户的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出发,考察了农户社会网络分化对其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的影响,主要反映了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非正式制度在农户生产决策中的作用。通过研究发现,传统社会网络在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中并未发生显着影响,而新型社会网络明显促进了农户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而现有研究认为社会网络对农户土地流转的影响并不显着,其原因在于这些文献中采用了传统社会网络的测度指标来衡量农户社会网络。相较于已有研究,从社会网络分化角度去研究农户土地要素配置及其生产决策具有一定创新性;(2)使用因子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赋值方法构建了农户社会网络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对社会网络分化、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的界定,结合现有研究对社会网络度量指标的选择,在CFPS中分别选择代表亲缘和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网络异质性的变量对农户传统社会网络和新型社会网络进行量化。不仅弥补了社会网络度量单一性的缺陷,也体现了中国国情农情情境下农户社会网络特征,有助于丰富和拓展社会网络研究边界和研究范畴;(3)从社会网络资本属性的角度考察了小农户的农地流转、要素投入和种植决策。农户农业生产决策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传统生产要素和新型生产要素的重新选择、匹配和组合,以往研究重点考察了社会网络对某一时期、某一区域、某一种农业生产决策的影响。而本文重点讨论了农村“熟人社会”和“契约社会”交织的社会格局下社会网络在动态分化过程中的资源配置作用,有助于农户跨越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信息鸿沟”或“资源鸿沟”,改变了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路径,进而在这一问题的研究框架构建上表现出了创新性。

程秀建[8](2019)在《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作为财产权领域最根本的制度设计,各国都对土地制度作出了基于历史与国情的独特安排。我国独有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既牵引着农村,又联结着城市,具有独特的制度品格。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成与完善,作为稀缺土地资源的宅基地的资产功能日益显现。建构于计划经济时代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忽视了其经济属性,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与农民缺乏必要的财产性收入来源的矛盾凸显,严重制约了农村、农民的发展。放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通过市场配置宅基地资源已成当下改革的必然进路。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在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下,提出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改革。我国现行法上并无有关宅基地“资格权”的表述,为寻求中央政策文件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丰富内涵在法律上的妥善表达与实现,需要在我国现行法体系下,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文件为目标导向,结合实践反馈的经验,建构“三权分置”下的宅基地使用权法权结构。本文分为三个模块,七章内容。全文以第四章关于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解读为联结,围绕坚持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这一主线展开论证。第一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及演化溯源,系统地梳理了70余年来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迁历史。建国初期,在马克思土地产权理论指导下,新中国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为配合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国策,通过农业、农村向工业、城市提供原始积累。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与户籍制度双重管制下的城乡二元治理方式将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之上。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是一个系统的、综合的工程,承载着诸如居住、社会保障、财产、社会控制等复杂的功能。立基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上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具有强烈的公法色彩,在特定历史背景及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宅基地使用权,拥有不同于传统大陆法系一般用益物权的独特秉性:在宅基地产权制度上,“两权分离”基础上形成“一宅两制”;在宅基地利用制度上,行政配置主导与市场配置辅助的双轨配置;在宅基地分配制度上,居住保障基础上构建了一户一宅、无偿分配、永久使用;在宅基地流转制度上,严格限制流转。正是由于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生成的复杂历史背景与承载的多重功能,决定了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农村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以及改革的难度。第二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备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建于计划经济体系下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经部分完成其历史使命,并因逐渐固化成型的宅基地利用格局在保持农村社会稳定中的重要的作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得以延续至今。但是,“权能残缺”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已不能因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甚至成为扼制农村振兴、阻碍农业发展、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实践中,宅基地利用效率低下、隐形流转的屡禁不止以及涉宅基地使用权交易的纠纷叠增,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面临重重困境,表现为既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要求,又无法达致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目标,且有逐步走向管理失控的风险。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时代的变迁。“后乡土社会”下农村社区封闭性与人口非流转性已打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所依托的“乡土社会”生活图景发生变迁。其二,功能的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此消彼长之间,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负载的居住及保障功能在市场经济冲击下逐渐减弱。其三,制度的供给。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由于立法价值偏差以及成文法的滞后性,造成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落后。第三章为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市场经济条件下,出于经济效益的要求,当代民法制度催生了对效率的追求。从“所有”到“利用”的物权观念发展,要求实现“物尽其用、物尽其利”。缺乏处分权能的宅基地使用权使得宅基地及农民房屋成为农民手中的“死产”。新型城镇化发展方略下,以乡村为面向的城市化进程需要对既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作出转变,应当更注重农民需要什么,而不是农民可以继续做什么。事实上,作为农民拥有的重要财产性权利,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助于农民实现财产性收入的实质增加。因此,推进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对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缓解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以及提高宅基地利用效率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随着户籍制度改革带来的“人地捆绑”的松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引发了制度功能的转变,放活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具备了实践可能性。虽然在理论上对于放活流转仍村争议,但多数学者已经提出,不宜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身份限制与宅基地使用权本身的物权属性予以混淆。严格限制农户处分宅基地的做法无异于是将所有的农民都视为“禁治产人”,与现代法律的“理性人”假设不相符。自2005年起,国家在天津等地先后开展了两轮的宅基地流转试点。通过对两轮改革试点的经验总结,得出如下结论:1.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应坚持以公有制不变的前提下探索共享富民为价值导向的宅基地用益物权法治创新为主线。2.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个前置性问题分别是宅基地应如何估值、改革应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以及如何理顺城乡关系。3.实施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三条不可突破的底线是坚持集体所有制不可变革、确保耕地红线不可突破以及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损害。第四章为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改革起于农村,源自实践。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变革遵循了我国农村土地改革的惯常模式,即:自实践中自发探索到试点实践和政策先行,待成熟后以法律形式确认固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因实践需要而生成,从多年中央政策中关宅基地制度改革的连贯表达可见,其实质是农地“三权分置”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领域的延伸与扩展。经由语义逻辑对“分置”与“分离”的辨析,“分置”概念更符合宅基地使用权改革的法律表达。通过对政策文本中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深刻意蕴的解读,可以发现“三权分置”改革的内在逻辑:落实集体所权为起点,保障农户的资格权是关键,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是落脚点及核心。推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强化与落实集体所有权,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增加,实现三方主体共享宅基地权利以及围绕宅基地建构权利,完善民法典权利体系等方面均具有重大意义。第五章为“三权分置”之下的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沿波溯源,我国集体所有权制度源于农村土地合作化运动。经过国家政治动员而迅速开展的农村土地合作化实践构建了独具中国特色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集体土地所有权在其建构之初主要作为一项社会变革工具而运行,并未明确区分集体所有制与集体所有权,直至物权法才第一次明确以“集体所有权”的表述方式将其与国家所有权、私人所有权相并列。通过对既有理念的检讨,集体所有权在性质上符合“新型总有说”理论,属于特殊的共同共有。通过对集体所有权在宪法与民法两个维度的考察,民法上的所权制度设计应在尊重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不应将公有制简单视为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而试图照搬西方的物权制度建构我国的农村土地法权体系。实践中,由于主体界定不明、权能残缺以及实现机制阙失造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弱化和虚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彰显了宅基地使用权“自物权化”的同时,极有可能因忽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集体所有权制度的时代功能,而对集体所有权产生新的冲击。因而,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注意在以下三个层面展开:其一,明确集体所有权主体的二元性并将授予其特殊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其二,厘清集体所有权的特殊运行机制,完善其实现机制;其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实现管理权能的回归。第六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制因应。通过对实践及理论上关于宅基地资格权内涵及法律属性的梳理,指出成员权与用益物权两个视角下资格权可能的制度安排与妥适性,证成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为集体成员权。宅基地资格权的概念与表述仅在中央政策文件中以通俗用语载明,并无实体法上的意义。立法上仍坚守集体成员权的制度建构,而非创设新的宅基地资格权。物权法上的规范表达从“农民集体”到“本集体成员集体”的转变,意味着对农民集体成员权这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事权利的确认。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为集体土地利用困境提供制度依据,集体成员权是连接集体成员与成员集体的纽带。完善的集体成员权制度有利于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与集体成员权益的保护,并能为成员集体内部秩序生发提供制度支撑。由于集体成员权与成员息息相关,具有明显的人法属性,已然溢出了传统民事权利的范围。因此,应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纳入到民法典分则物权编之中。第七章为“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分置的使用权是“三权分置”政策的落脚点,应当在现行法体系内作出妥适的规制。通过对“三权分置”改革试点的实践样态分析,循着宅基地“资格权”属于成员权的权利内容的论证逻辑,分置后的使用权在性质上属于去除身份性的纯粹用益物权,从而在宅基地使用权制度领域形成“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资格权)+宅基地使用权(分置后)”的权利结构。回归到政策本意对“三权分置”作进一步的检讨,“三权分置”后三权在法实现过程中实际表现为“四权”,分由三类权利主体享有,即“集体所有权+集体成员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其他社会主体)”。“三权分置”为宅基地使用权上市流转奠定了基础,但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并非全无风险。不容忽视的是,资本的嗜血性与农民对抗资本侵蚀能力的弱质性。在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宅基地作为农民生产、生存保障的必要性依然存在且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中央政策文件亦不无警醒的提出放活应予“适度”,即以不损害集体所有权的实现为前提,以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关键,严格落实一个“不得”和“两个严格”。否则,放活使用权将会遭遇集体所有权有被虚置、农民有居无处所以及使用权自身运行等诸多风险。财产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就农村发展而言,因其资源禀赋不同,并非均质化的世界,在放活土地使用权方面应作出区分,对不同的农村实际设定不同的管理目标。从宅基地分散、零碎的固有属性来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应扩展其经营性功能,以期实现宅基地的分散经营与规模利用又结合。农民房屋作为农民享有所有的权的重要财产,实现其财产性收益的核心是放活转让与抵押,变资产为资本。实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直触农村土地制度核心。这是兴村振兴发展战略下国家为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作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如何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政策内涵完整的映射到法律规范之中,将其转化为既符合中国国情又具有实践操作性的法律制度以及这一法律制度的建构会对其他相关农地法律制度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均应给予密切的关注。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应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础之上进行,以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三农”问题为依归,而非照搬西方物权理论追求理论上的纯粹与卓越。基于我国特有的产权制度,在历史的视野下寻求资格权及使用权在现有法律体系框架内的妥适表达,是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能否落到实处的法制要求和条件。通过集体成员权制度建构完善,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能够达成剥离宅基地使用权负载的身份属性与社会保障功能、实现了宅基地使用权完全用益物权化的使命。

孙竹雪[9](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我们党注重通过惠农政策来带动农村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农业大国的历史现状,农业“左倾”错误的惨痛教训以及农村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现实,都进一步促进新时期“三农”政策的出台、发展和演变。“三农”政策正确与否,事关“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事关我们党执政基础的稳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实现。党中央针对不同时期的“三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三农”政策,借助政策来引导农村发展,以期破解发展难题,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集中体现在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自1978年,党中央在两大时间阶段共出台21个涉农中央一号文件。中央一号文件成为党中央关注“三农”发展的专有代名词,其中包含着系统的“三农”政策。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三农”政策始终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持续增收和实现乡村振兴三个中心任务展开。中国共产党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时期内“三农”主要矛盾,出台不同政策。在不同历史阶段,面对不同的“三农”重难点问题,政策的着力点也发展转变。总的来说,“三农”政策的发展演变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政策演变立足现实矛盾,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政策与时俱进,坚持继承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政策服务于我国整体发展目标,具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在“三农”政策带动下,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农业现代化不断发展,农民实现持续增收,农村逐步走向振兴。现阶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指引下,党中央对“三农”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三农”问题复杂,农村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三农”政策在制定和实施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政策制定如何更加贴近现实问题、解决突出矛盾;政策执行、落实成效如何保障;政策发展如何逐步走向法治化等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改革开放40多年,探索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总结政策发展规律,吸取政策实施的经验教训,对于不断完善“三农”政策发展新路径,保证“三农”政策发挥实效、利国利民意义重大。在新时代,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三农”政策来强基础、补短板,促进好政策落地生花,确保更好、更快地实现乡村振兴。

王款[10](2018)在《土地革命时期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三种方案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农村面临着严重的社会危机,中国共产党、国民党、乡村建设派提出了不同的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案。在这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农村面临的突出问题为着眼点,在广大农村带领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推翻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本文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的主要内容与其它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方案分别从提出背景、实施过程与实践结果三方面进行简要论述,其次是将其它几种救济农村的方案与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从社会变革、生产关系变革、农民教育三个方面出发进行比较,最终得出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方案成功的关键在于进行彻底的生产关系变革,直面农村最本质、最现实、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方案是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当前的中国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在此进程中,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成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回望历史,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带领我们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也为当前开展农村工作、实现农村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以科教兴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中国农村问题三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农村问题三谈(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的创新点
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相关研究概述
    2.1 中国共产党农村改革思想概念界定
        2.1.1 中国农村改革
        2.1.2 党的农村改革思想
    2.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2.2.1 理论基础
        2.2.2 实践依据
    2.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基本脉络
        2.3.1 农村改革思想的兴起(1978-1992)
        2.3.2 农村改革思想的发展(1992-2002)
        2.3.3 农村改革思想的完善(2002-2012)
        2.3.4 农村改革思想的深化(2012年至今)
    2.4 本章小结
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农村改革思想
        3.1.1 阐明农村改革的重要地位
        3.1.2 提出变革农村经营体制,解放生产力
        3.1.3 推动发展乡镇企业,激活农村改革动力
        3.1.4 提出改善农民生活,实现小康目标
    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农村改革思想
        3.2.1 聚焦农村改革中“三农”问题的解决
        3.2.2 提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3.2.3 制定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3.2.4 提出扶贫开发带动农民增收
    3.3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思想
        3.3.1 明确“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3.2 确立“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3.3.3 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3.3.4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农村改革思想
        3.4.1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3.4.2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3.4.3 提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3.4.4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3.5 本章小结
4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价值与启示
    4.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农业农村的思想
        4.1.2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1.3 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党的农村改革思想
    4.2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加强党的领导,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
        4.2.2 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4.2.3 不断破解难题,推进了全面深化改革
    4.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的启示
        4.3.1 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法
        4.3.2 改革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
        4.3.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满足农民幸福生活的需求
        4.3.4 改革要遵循科学的发展理念,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4.3.5 保持农村政策的稳定性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的构建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6 相关概念概述
2 学术图书品牌构建的必要性
    2.1 学术图书品牌构建对学术出版市场的价值
    2.2 学术图书品牌构建对出版社的价值
    2.3 学术图书品牌构建对读者的价值
3 《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理念的构建
    3.1 指示潮流凸显学术水平
    3.2 专业把关落实理念
4 《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特色差异的构建
    4.1 形成品牌个性差异
    4.2 形成物化特色
    4.3 打造人化特色
5 《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表征的构建
    5.1 淡雅封面打造颜色表征
    5.2 唯一的丛书标记形成品牌标志
    5.3 内文排版简洁独特
6 《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构建方略的未来发展思路
    6.1 《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构建提升空间
    6.2 《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构建改善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中国农村养老模式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养老模式的概念界定
        1.2.2 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养老模式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概述
    2.1 关于养老的基本概念
        2.1.1 养老的定义
        2.1.2 养老模式的定义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农业生产方式理论
        2.2.2 人口理论
        2.2.3 社会保障理论
第三章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演变历程
    3.1 新中国成立前的农村养老模式
    3.2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村养老模式
        3.2.1 改革开放前的农村养老模式
        3.2.2 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养老模式
第四章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演变的因素分析
    4.1 农业生产方式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
    4.2 人口政策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
    4.3 外来文化冲击对农村养老模式的影响
第五章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演变的一个实例-以山东省W村为例
    5.1 山东省W村的基本概况
        5.1.1 环境与人口概况
        5.1.2 收入与生活水平概况
    5.2 山东省W村养老模式的历史演变
        5.2.1 土地革命时期的养老模式
        5.2.2 集体经济时期的养老模式
        5.2.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养老模式
    5.3 山东省W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实证研究
        5.3.1 模型选取与测量指标
        5.3.2 养老模式选择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3.3 山东省W村养老模式选择的实证结果
第六章 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发展趋势
    6.1 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持续弱化
    6.2 农村养老模式多样化发展
    6.3 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多元化发展
第七章 优化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建议
    7.1 国外农村养老模式的启示
        7.1.1 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养老模式
        7.1.2 欧洲福利制养老模式
        7.1.3 美国自由主义和市场化为特点的养老模式
    7.2 对中国农村养老模式的建议
        7.2.1 鼓励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
        7.2.2 建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长效机制
        7.2.3 定向创新农村特定人口养老制度
        7.2.4 积极探索农村新型养老模式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2019年山东省W村养老生活现状调查表
致谢

(4)万里“三农”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现状综述
        1.万里“三农”思想的起始发展
        2.万里“三农”思想内含的政治意义
        3.万里“三农”思想创造的巨大贡献
        4.万里“三农”思想凝聚的民本思想
    (五)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七)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1.研究的重点难点
        2.研究的创新点
一、万里“三农”思想的理论渊源及时代背景
    (一)万里“三农”思想的科学涵义
    (二)万里“三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1.中国古代的农本思想
        2.近代乡村建设思想
        3.马克思、恩格斯的“三农”思想
    (三)万里“三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
二、万里“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实践
    (一)万里“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
        1.坚持党的领导
        2.勇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坚持走群众路线,以农为本
        4.全面推进改革
    (二)万里“三农”思想的实践
        1.出台安徽农村《六条》
        2.实行借地度荒
        3.推行包产到户
        4.实行包干到户
        5.发展农村经济
        6.重视乡村民主法制建设
三、万里“三农”思想的理论意义
    (一)奠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农”工作的基础
    (二)深化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
    (三)回归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四)坚持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四、万里“三农”思想的实践意义
    (一)拉开我国改革的序幕
    (二)开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
        1.我国脱贫攻坚历程
        2.万里“三农”思想与习近平扶贫工作思想的联系
    (三)探索乡村振兴工作的重点任务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机理研究 ——以江西省三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特色与不足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村民与村民自治
        二、农村社会稳定
        三、行政化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政治参与理论
        二、社区治理理论
        三、社会秩序理论
    第三节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的基本分析
        一、村民自治的内涵
        二、农村社会稳定的内涵
        三、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三地的调研
    第一节 调研设计
        一、调研对象选择介绍
        二、调研访谈提纲设计
    第二节 基于实地调研的描述
        一、村民自治发达水平下的社会稳定:周村与陈村
        二、村民自治中度水平下的社会稳定:罗村与江村
        三、村民自治水平欠发达下的社会稳定:黄村与唐村
    第三节 村民自治与农村社会稳定的一些变化
        一、治安好转与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提升
        二、涉地类、经济类纠纷与冲突日益增多
        三、“村民理事会”等组织与新媒体在纠纷化解中作用凸显
        四、自治民主弱化下潜在的权利冲突
    第四节 调研小结
第四章 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逻辑
    第一节 自治中政治因素对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
        一、村民自治中的行政化对稳定作用
        二、村民自治基本单元对稳定作用
        三、自治中的信息不对称对稳定作用
    第二节 自治中经济因素对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
        一、市场经济影响下的自治变化对稳定作用
        二、“空心化”下的自治对稳定作用
    第三节 自治中文化与情感价值因素对稳定的作用
        一、自治中文化对稳定的作用
        二、自治中政治参与和相对剥夺感对稳定作用
        三、自治中村民情感态度与价值认同对稳定作用
    第四节 不同自治水平下的农村社会稳定实现
        一、高度水平的村民自治:制度化的稳定
        二、中度水平的村民自治:摇摆的稳定
        三、欠发达的村民自治:稳定的缺失与恶化可能
第五章 促进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稳定的对策
    第一节 完善自治制度发展制度化稳定
        一、提升自治能力发展稳定力量
        二、推动自治多元化创造稳定条件
        三、振兴农村经济促进稳定发展
    第二节 提升自治价值理念奠定稳定基础
        一、构建文明乡风奠定稳定文化
        二、整合资源奠定稳定物质基础
    第三节 发展自治平台推进更高层次稳定
        一、构建村民自治村务平台
        二、自治平台下的多层面稳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件一:访谈提纲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6)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综述评价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2 村委会换届选举的概述
    2.1 概念界定
    2.2 村委会选举相关的理论
        2.2.1 公共选择理论
        2.2.2 选举权利中心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原则
        2.3.1 自荐直选原则
        2.3.2 差额选举原则
        2.3.3 无记名投票原则
3 S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3.1 S村基本情况介绍
    3.2 S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主要做法
        3.2.1 成立选举委员会
        3.2.2 选民登记及推选村民代表
        3.2.3 自荐报名确定自荐人
        3.2.4 进行投票选举
        3.2.5 做好交接建档工作
4 S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的调查分析
    4.1 S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取得的成效
        4.1.1 选民范围扩大
        4.1.2 选人标准更加严格
        4.1.3 妇女参政意识提高
        4.1.4 选举程序更加规范
        4.1.5 换届结果满意度高
        4.1.6 小结
    4.2 存在的问题
        4.2.1 选民登记过程不规范
        4.2.2 村民代表推选流于形式
        4.2.3 不正当方式干扰选举
        4.2.4 村民积极性有待提高
    4.3 原因分析
        4.3.1 政治原因分析
        4.3.2 经济原因分析
        4.3.3 文化原因分析
5 国内其他地方换届选举的经验及启示
    5.1 “一账一报”监督换届进程
    5.2 四部曲规范贿选行为
    5.3 落实责任打造服务型村官
    5.4 对S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启示
6 完善S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对策
    6.1 健全法律法规,规范选民登记
        6.1.1 完善选民登记制度
        6.1.2 选民登记需因地制宜进行
    6.2 规范选举流程,做好村民代表推选工作
        6.2.1 做好换届前期培训工作
        6.2.2 明确换届工作人的责任
    6.3 建立监察机制,严厉打击不正当行为
        6.3.1 做好“文明选举”的宣传工作
        6.3.2 换届不正当行为零容忍、零例外
        6.3.3 拓宽监督渠道
    6.4 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选举,提高选举意识
        6.4.1 提高村民选举意识
        6.4.2 创建公平、有序的换届选举进程
        6.4.3 建立合理考评机制,优化村干部队伍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选题价值及研究意义
        1.2.1 选题价值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结构
        1.3.1 研究目标
        1.3.2 内容结构
    1.4 分析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分析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数据来源
    1.5 可能创新及研究不足
        1.5.1 可能创新
        1.5.2 研究不足
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回顾
        2.1.1 社会网络及相关研究
        2.1.2 农地流转及相关研究
        2.1.3 农户生产决策及相关研究
        2.1.4 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的相关研究
        2.1.5 现有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社会网络理论
        2.2.2 嵌入性理论
        2.2.3 农户行为理论
        2.2.4 农地相关理论
    2.3 现有研究和理论的启示
        2.3.1 现有研究对本文的启示
        2.3.2 现有理论对本文的启示
第3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影响的机理分析
    3.1 概念范畴
        3.1.1 农户
        3.1.2 社会网络
        3.1.3 农地流转
        3.1.4 农户生产决策
    3.2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3.2.1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获取
        3.2.2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整合
        3.2.3 社会网络与农业生产要素投入
    3.3 农地流转与农户生产决策
        3.3.1 农户生产决策目标
        3.3.2 土地转入与农户生产决策
        3.3.3 土地转出与农户生产决策
    3.4 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
        3.4.1 传统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
        3.4.3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影响的总体分析框架
        3.4.4 新型社会网络与农户生产决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农户社会网络分化与农户生产决策的事实特征
    4.1 农户社会网络分化的事实特征
        4.1.1 中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
        4.1.2 中国农户社会网络的形成
        4.1.3 中国农户社会网络的分化
    4.2 农户要素投入决策的事实特征
        4.2.1 农户农地流转的事实特征
        4.2.2 农户生产性投资的事实特征
        4.2.3 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的事实特征
    4.3 农户种植决策的事实特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农地流转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与文献综述
    5.2 机理分析
    5.3 数据来源、变量设置与模型选择
        5.3.1 数据来源
        5.3.2 变量设置与说明
        5.3.3 模型选择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5.4.1 描述性统计
        5.4.2 基准回归结果
        5.4.3 基于农户异质性的分析
        5.4.4 基于经济发展和市场深化的分析
    5.5 稳健性检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
    6.1 引言与文献综述
    6.2 机理分析
        6.2.1 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决策的直接影响
        6.2.2 社会网络通过农地流转对农户生产性投资决策的间接影响
    6.3 数据来源、模型选取与变量说明
        6.3.1 数据来源
        6.3.2 模型选择与内生性处理
        6.3.3 变量设置与说明
    6.4 基准回归分析
    6.5 农地流转的中介效应分析
        6.5.1 农地流转的调节效应分析
        6.5.2 农地流转的偏效应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的影响研究
    7.1 引言与文献综述
    7.2 机理分析
        7.2.1 社会网络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的直接影响
        7.2.2 社会网络通过农地流转对农户农业劳动力投入决策的间接影响
    7.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7.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7.3.2 模型选择与内生性处理
        7.3.3 变量设置与说明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4.1 基准回归结果
        7.4.2 区域差异分析
    7.5 稳健性检验
        7.5.1 倾向得分匹配法
        7.5.2 广义倾向得分匹配法
    7.6 农地流转的中介效应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影响研究
    8.1 引言与文献综述
    8.2 机理分析
        8.2.1 社会网络对农户种植决策的直接影响
        8.2.2 社会网络通过农地流转对农户种植决策的间接影响
    8.3 数据来源、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8.3.1 数据来源
        8.3.2 模型构建
        8.3.3 变量设置与说明
    8.4 实证结果与分析
        8.4.1 基准回归结果
        8.4.2 基于农户异质性的分析
        8.4.3 基于粮食生产的区域性分析
    8.5 稳健性检验
    8.6 农地流转的中介效应分析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9.1 研究结论
    9.2 政策含义
        9.2.1 加强农村非正式制度建设,提升小农户社会网络发展水平
        9.2.2 健全农户生产要素配给体系,提升小农户生产要素配置水平
        9.2.3 加快创新发展乡村产业体系,推进小农户传统生产方式转型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8)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进路
第一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一般阐释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源起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嬗变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演化发展趋势
        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设定的历史背景回溯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功能及特性
        一、宅基地使用权概念及特征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功能
        二、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第二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发展现状描绘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现实困境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困境的原因分析
        一、时代变迁: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建构的社会生活图景变迁
        二、功能演化:宅基地使用权的财产性功能凸显
        三、供给不足:宅基地使用权法律制度供给不足
第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路径
    第一节 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一、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必要性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化改造的可行性
    第二节 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的现状
        一、宅基地使用权理论研究梳理
        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理论争鸣
    第三节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实践
        一、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二、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现代改造的出路
第四章 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解读
    第一节 生成逻辑:源于实践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一、实践创新: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生成
        二、语义逻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语言表达
    第二节 语词转换: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一、文本分析:政策文本中的宅基地“三权分置”
        二、冲击与回应: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理论溯源: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基础
        一、理论梳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理论依据
        二、法权建构: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民法学基础
第五章 “三权分置”下集体所有权的立法表达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生成及性质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生成溯源
        二、集体所有权属性的理论梳理
        三、集体所有权属性的多维度思考
    第二节 集体所有权的现实困境
        一、集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困境
        二、“三权分置”对集体所有权的冲击
    第三节 落实集体所有权的法制回应
        一、明确集体所有权归属主体
        二、完善集体所有权的实现机制
        三、赋予集体所有权完整的权能
第六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资格权的法治因应
    第一节 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律属性
        一、宅基地资格权的内涵认知
        二、宅基地资格权的性质厘定
        三、宅基地资格权是集体成员权表现形式
    第二节 宅基地“三权分置”下的集体成员权表达
        一、我国集体成员权制度的生成与性质
        二、集体成员权的权能
        三、作为成员权的宅基地资格权的法制回应
第七章 “三权分置”政策中使用权的法实现
    第一节 “三权分置”视野下的宅基地“使用权”
        一、分置的使用权的法律属性
        二、“三权分置”的四权实现
        三、“三权分置”政策下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第二节 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一、宅基地使用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二、农民房屋财产权“适度放活”的实现路径
结论
参考文献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三农”政策的社会历史原因
    一、传统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
        (一) 农业处于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二) 我国农民人口数量多比重高
        (三) 我国农业仍为传统农业模式
    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农业“左倾”错误的教训
        (一)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的基本概况
        (二) 农村工作中“左”倾错误带来的后果
        (三) “左”倾错误对“三农”政策实施的教训
    三、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的突破口
        (一)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概况
        (二) 农村改革成为改革开放突破口的原因
        (三) 农村改革对“三农”政策发展的启示
第二章 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党的“三农”政策的演变
    一、1978—1991年:实现农民自主经营权阶段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二、1992—2002年: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阶段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演变
    三、2003—2017年:解决城乡发展失衡,实现城乡 一体化化阶段
        (一) 有关农业政策的演变
        (二) 有关农民政策的演变
        (三) 有关农村政策的转变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发展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的新部署
        (一) 产业振兴——物质基础
        (二) 人才振兴——智力支持
        (三) 文化振兴——精神支撑
        (四) 生态振兴——发展底线
        (五) 组织振兴——制度保障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创新的表现
        (一) 新的政策重点: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 新的政策导向: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三) 新的政策布局:内容全面目标长远
        (四) 新的政策要求:农村全面提档升级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三农”政策实施成效
        (一) 扶贫攻坚取得突破性成就
        (二) 农村基层政治取得突出成就
        (三) 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
第四章 中央一号文件中党的“三农”政策的评析
    一、中央一号文件中“三农”政策演变特点
        (一) “三农”政策演变具有明显的问题意识和导向
        (二) “三农”政策演变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三) “三农”政策演变始终坚持较强的服务性
    二、“三农”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
        (一) 农村基层党组织执行力不足
        (二) 农民自身政策参入度不高
        (三) 政策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关于“三农”政策发展演变的启示
        (一) 政策制定要着眼“三农”突出矛盾
        (二) 政策内容要尊重农民合法权益
        (三) 政策执行要提高基层组织工作能力
        (四) 政策落实要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土地革命时期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三种方案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第2章 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三种方案概述
    2.1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革命
        2.1.1 形成背景
        2.1.2 主要内容
        2.1.3 实践意义
    2.2 国民党的农村复兴计划
        2.2.1 实施背景
        2.2.2 主要内容
        2.2.3 实践结果
    2.3 乡村建设派的平民教育
        2.3.1 主要思想
        2.3.2 实践过程
        2.3.3 实践结果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方案与其它方案的比较研究
    3.1 社会变革
        3.1.1 中国共产党主张推翻封建制度
        3.1.2 国民党主张改良地方政治组织
        3.1.3 乡村建设派主张建立新的乡村组织
    3.2 生产关系变革
        3.2.1 中国共产党主张触动封建根基
        3.2.2 国民党主张农业改良和改善农业金融
        3.2.3 乡村建设派的主张缺乏必要的社会经济基础
    3.3 农民教育
        3.3.1 中国共产党主张文化上促进农民觉醒
        3.3.2 国民党将教育作为农村自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3.3.3 乡村建设派将开展农村教育作为工作中心
    3.4 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方案是解决中国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
        3.4.1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4.2 农民阶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的依靠力量
        3.4.3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位一体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启示
    4.1 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原则推进农村社会变革
    4.2 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推动农村生产关系变革
    4.3 以科教兴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四、中国农村问题三谈(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农村改革思想发展历程研究[D]. 赵丹.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人民文库》学术图书品牌的构建探析[D]. 苟丹.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国农村养老模式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D]. 郭新玲. 天津商业大学, 2020(12)
  • [4]万里“三农”思想研究[D]. 周萃文.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5)
  • [5]村民自治对农村社会稳定的作用机理研究 ——以江西省三地为例[D]. 陶东.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6]村委会换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S村为例[D]. 余洁.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7]社会网络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研究[D]. 杨芳. 西南大学, 2019(01)
  • [8]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法律问题研究[D]. 程秀建.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9]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农”政策历史演变和新发展研究 ——以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为中心研究对象[D]. 孙竹雪.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2)
  • [10]土地革命时期解决中国农村问题三种方案的比较研究[D]. 王款. 燕山大学, 2018(09)

标签:;  ;  ;  ;  ;  

三论中国农村问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