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与统计

数据挖掘与统计

一、数据开采与统计学(论文文献综述)

方红夏[1](2021)在《宿东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评价》文中指出煤炭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促进能源、动力和化工等行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大规模的开发利用,矿区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尤其是大面积的土地资源遭到废弃,严重影响了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问题一直是当地居民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淮北煤田宿东矿区(朱仙庄矿和芦岭矿)为研究区,对矿区农田和废弃地土壤进行取样与测试,分析其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水平,探讨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来源及其健康风险,并利用最小数据集(MDS)法对废弃地和农田土壤进行质量评价,为矿区废弃地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取得主要成果如下:(1)废弃地土壤30-60 cm层的含水率和CEC低于农田,而EC和含盐量在0-30 cm和30-60 cm层高于农田。废弃地为碱性土壤,其有机质含量高于农田,0-30 cm层总钾高于农田,速效磷在0-30 cm层低于农田,而30-60 cm层比农田高,速效氮低于农田,速效钾在0-30 cm层为废弃地<农田,而30-60 cm层为废弃地>农田,总氮和总磷含量低于农田。总的来说,废弃地土壤肥力为一般水平,低于农田土壤,有机质、总氮和速效氮是废弃地土壤肥力的限制因子。(2)废弃地和农田表层土壤Cu、Zn、As和Cd超过了安徽省土壤背景值,且Cd超过了国家Ⅰ级标准。废弃地和农田剖面土壤中超过背景值的元素为Cu、Zn、As和Cd,且As和Cd超标较显着。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废弃地和农田土壤Cd达到重污染水平,As为中等污染水平,其余元素污染水平为警戒至轻度污染,且废弃地土壤受到轻度至较强的潜在生态危害,农田土壤为轻度潜在生态危害。(3)废弃地土壤重金属5种污染源分别是自然源(34.22%)、煤矿开采(22.66%)、建筑垃圾(18.14%)、农业活动(13.02%)和交通污染(11.97%)。农田土壤重金属4种污染源分别是煤矿开采(38.25%)、自然源(35.33%)、交通污染(18.63%)和农业活动(78%)。不同污染源的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废弃地土壤中农业活动和建筑垃圾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影响较突出,农田土壤中煤矿开采对成人和儿童的健康风险影响较突出。(4)废弃地和农田总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TDS)和最小数据集土壤质量指数(SQI-MDS)均低于0.545和0.438,属于V级水平。图[28]表[23]参[166]

刘谋[2](2021)在《基于统计学与动力学方法的矿井涌水量预测评价 ——以杭来湾井田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矿井涌水量预测仍然存在较大误差,按照有较大误差的矿井涌水量预测值进行井田开采,往往会威胁到井田的安全开采以及对区域地下水资源造成极大破坏,因此更高精度估量矿井涌水量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杭来湾井田为例,在充分掌握与分析井田的水文地质、开采过程、水文气象和涌水量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统计学和动力学中多种方法预测杭来湾井田涌水量,并对各预测结果和预测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现得到以下主要研究成果:(1)运用趋势分析法建立了研究区涌水量与时间之间的对数函数关系模型,预测了杭来湾井田矿井涌水量为4.49×104m3/d;分析杭来湾井田长序列矿井涌水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SPSS软件建立较为合理的ARIMA(1,1,0)模型,并预测了矿井涌水量为8.33×104m3/d;借助SPSS软件建立了研究区涌水量与累计采空区面积之间的对数函数和幂函数回归模型,预测了涌水量分别为3.09×104m3/d和3.22×104m3/d;利用富水系数法求解富水系数,建立了杭来湾井田涌水量与采矿量之间的关系,预测了正常涌水量为1.97×104m3/d。(2)运用解析法中大井法和廊道法预测了杭来湾井田先期开采地段的正常涌水量为1.17×104m3/d。选用Visual modflow软件准确建立符合真实情况的数值模型,根据导水冒裂带高度设置两种不同开采方案,预测了各方案的涌水量:其中方案1为按分层开采煤层预测涌水量为3.08×104m3/d,方案2为按全层开采煤层预测涌水量为5.23×104m3/d。(3)针对多种预测方法进行了涌水量预测结果和预测方法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数值法的预测精度较高、回归分析法次之。因此,最终推荐数值法预测中方案1(分层开采煤层)的结果作为涌水量预测结果:3.08×104m3/d。(4)基于数值法预测结果,分析了采煤对的第四系潜水资源量和地下水位的影响较小;在分层开采煤层和全层开采煤层两种方案中,全层开采煤层引发局部导通区域内潜水埋深下降过大,导致井田内代表性沙漠植被无法生存,分层开采煤层在井田内和全层开采煤层在井田内非导通区的沙漠植被受影响程度接近,致使中生植被向旱生植被演替,因此提出了对井田内沙漠植被的保护措施。

段倢[3](2021)在《基于环境变化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地下水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与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重要试点的沈乌灌域为研究对象,采取区域布井的监测方式,利用经典统计学与地质统计学理论,研究灌域大尺度和不同生态景观小尺度条件下,节水改造前后地下水埋深和水质空间变异性和时空分布规律。选取自然和人为因素通过灰度关联法明晰影响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对地下水埋深分别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多变量CAR模型、灰色GM(1,1)残差模型、一次指数平滑模型和ARIMA(1,1,1)模型,为长系列地下水埋深预测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灌域整体地下水埋深年均为2.770m,呈逐年增大趋势,由节水改造前2.646m增大到2.835m。矿化度年均为2389.071mg/L,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由改造前2568.349mg/L增大到2671.433mg/L。地下水埋深的块金系数由改造前44.692%的中等相关性转为改造后16.084%的强空间相关性。地下水矿化度的块金系数由改造前42.778%增加到改造后44.577%,均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改造初期对地下水盐化作用影响较大。(2)灌域地下水埋深空间格局呈局部漏斗状分布,埋深区间1~2m面积比例为7%,2~3m面积比例最大为51%,3~4m面积比例36%,4~5m面积比例5%,大于5m面积比例为1%;地下水矿化度空间分布整体由东南-西北方向上呈高-低-高条带状分布,水质主要以微咸水为主,面积比例由改造前62.648%减少到58.051%。(3)沙荒区、盐碱区、渠道旁、林地旁地下水埋深均值分别为8.102m、1.588m、3.172m、2.860m,矿化度均值分别为925.22mg/L、1349.230mg/L、832.528mg/L、1010.362mg/L,湖泊旁地下水埋深整体变化幅度较小,均值为3.204m,矿化度均值为1077.809mg/L。改造后较改造前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整体均有所增大。(4)对地下水埋深变化影响较大的前3个主导因素为地下水开采量、引黄水量和降水量,关联度分别为0.9982、0.9974、0.9966。(5)利用前3个地下水埋深主导因素对灌域多年埋深进行拟合,效果较优的模型为CAR模型和MLRM模型。在降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地下水开采量分别增加3%、5%和10%,且引黄水量相应减少3%、5%和10%时,应用CAR模型预测地下水埋深分别为1.945m、1.950m和1.960m。

严迎新[4](2021)在《榆神矿区煤层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部矿区煤炭资源丰富,但其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煤矿大规模高强度开采对部分地区地层结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扰动破坏。因此研究采煤活动引起的上覆岩层破坏规律、地下水资源的影响程度对于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及地下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榆神矿区某井田2-2煤、3-1煤开采为例,综合运用野外调查、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理论公式计算、数值模拟和数学建模分析等方法对井田内水文地质特征、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及煤层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预测进行了详细研究,以期为该区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和矿区水资源保护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综合分析、编图等方法对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煤层空间赋存特征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煤层上覆地层岩性结构主要为:松散沙层+土层+风化基岩层+基岩层+主采煤层,主要含水层为松散层潜水含水层和风化基岩承压水含水层,主要隔水层为保德组红土,基岩层主要为直罗组、延安组砂泥岩互层的相对含水层;主采煤层2-2煤厚度0.81~7.54m,平均厚度3.65m;3-1煤可采煤厚0.85~2.78m,平均可采厚度1.85m。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和FLAC3D数值模拟法对2-2煤单煤层开采及2-2煤、3-1煤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分别进行了预计研究,最终确定了 2-2煤单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为28倍裂采比,2-2煤、3-1煤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高度为32倍综合采厚。编图分析得到2-2煤单煤层开采与2-2煤、3-1煤双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几乎一致,均最大导通至安定组下段地层,且距上部风化基岩含水层底界最小间距约70m,因此两种开采方式均不会导致风化基岩含水层以及上覆潜水含水层水直接漏失。运用Visual Modflow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通过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地下水流数值模型,进行了采煤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研究。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2-2煤开采对潜水含水层水位影响极轻微,且不会造成潜水漏失;对风化基岩含水层水位有一定影响,但随着回采结束时间的推移,风化基岩水位下降减缓,并逐渐趋于稳定。选取风化基岩含水层厚度、风化程度、岩性组合指数及古地形标高4个指标为风化基岩含水层富水主控因素,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对风化基岩含水层富水性进行了预测分区。结合2-2煤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结果进行了煤层顶板冒裂安全性预测分区。在此基础上,借助GIS软件对含水层富水性分区结果和煤层顶板冒裂安全性分区结果进行空间叠加,进而开展了 2-2煤开采对风化基岩含水层影响程度分区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2煤开采不会导致风化基岩含水层水直接漏失,风化基岩含水层仅产生一定程度的越流下渗,越流影响程度分为轻微、中等轻微、极轻微三个等级,影响轻微区和中等轻微区主要分布研究区11、12盘区内,轻微区面积占比约5.8%,中等轻微区面积占比约21.6%,影响极轻微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13、14、15盘区内,面积占比约72.6%。

李琳琳[5](2021)在《煤矿开采行业粉尘职业暴露评估及风险评价》文中认为目的:关于煤矿粉尘在职业环境中致癌性的证据仍然存在争议。此外,迫切需要一个全面可及的全国煤矿业职业粉尘暴露数据库以进行粉尘的职业暴露评价及危险评估。因此,本研究建立了煤矿行业职业粉尘暴露的职业暴露矩阵,用于估计中国煤矿业的职业性粉尘暴露水平。然后,本研究将矩阵预测的粉尘暴露水平应用于某煤矿作业人群,以评估职业性粉尘的危害作用,并探索其他潜在的职业危险因素。并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对职业性粉尘暴露与肺癌死亡风险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究。研究方法:在本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结合1950年至2019年间从职业健康监管与检查数据集、工业数据库、已发表文献中收集的30470条职业粉尘环境监测数据,并基于混合效应模型分别构建出针对于特定年份和工种的粉尘短时间暴露浓度职业暴露矩阵和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职业暴露矩阵。模型将各年份数据转化为b样条函数作为固定效应变量,并将不同职业和工种作为随机效应变量纳入模型。最后,采用五折交叉验证和外部数据集对所构建的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第二部分研究采取流行病学调查,回顾性收集1988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自中国中部某大型煤矿公司不同生产车间煤工尘肺患者(870例)的基本人口学信息、职业史及疾病健康状况,然后利用在第一部分研究中所构建的粉尘职业暴露矩阵来计算个体粉尘累积暴露量,并通过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煤矿工人的职业环境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风险评估。模型以煤工尘肺患者的生存结局和生存时间(从确诊至死亡或调查截止日期的时间范围)为因变量,以疾病诊断时的年龄、首次诊断时疾病所处期别、首次诊断的年份、累积工龄和累积接尘量为自变量,对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变量进行引入和筛选,并对模型每一步的拟合结果进行检验,本研究最终得到一个最优回归模型以识别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并评估其风险水平。此外,本研究构建了煤工尘肺患者预后预测的列线图,通过对不同危险因素进行评分来计算煤工尘肺患者的24年的生存概率。同时本研究还绘制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出曲线下面积以评价列线图模型对煤工尘肺患者24年生存时间内的死亡事件发生的预测能力。在第三部分中,本研究检索了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所纳入文献的所有参考文献列表,文献检索时间截止至2020年9月18日。所纳入的文献应为报告接触职业性粉尘的煤矿工人的肺癌死亡风险的原始研究型文献。提取其基本信息,包括作者和发表年份、种族、结局指标类型、估计值以及研究的设计类型。此外,美国卫生保健研究与质量管理处的评价量表和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分别用于横断面研究、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的质量评价和偏倚风险评估。通过meta分析计算总体的肺癌死亡相对风险,同时进行Begg和Egger检验以及敏感性分析,以探索潜在的异质性来源。最后,采用meta回归和亚组分析来提供更多关于粉尘暴露与肺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系的详细信息。结果:本研究的第一部分中所构建的职业暴露矩阵估计了我国煤矿行业从1950年至2019年间共计23个不同职业和45个不同工种的职业粉尘暴露水平。对于粉尘短时间暴露水平而言,其暴露水平在2014年后呈现显着的下降趋势,且大部分职业的粉尘暴露浓度均超过国家规定的职业接触限值水平(10 mg/m3);而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10年以前大多数工种的粉尘浓度超过职业接触限值(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容许限值为6 mg/m3),但在2010年后则下降到职业接触限值以下。由第二部分分析结果可知,发病年龄、煤工尘肺的初始诊断分期、累积工龄和累积接尘量可显着影响煤工尘肺患者的预后,其中发病年龄为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随着发病年龄增大,煤工尘肺患者的死亡风险也随之升高,其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95%置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为1.055(1.044-1.066),P<0.001。与处于煤工尘肺I期的患者相比,处于煤工尘肺Ⅲ期的患者,其死亡风险显着提高,HR及其95%CI为2.836(1.571-5.121);与累积工龄在8.88年以下者相比,累积工龄在8.88年以上的煤工尘肺患者的预后较差,风险比达到1.585(1.164-2.158)。与粉尘累积暴露量在797.71 mg/m3以下者相比,累积接尘量在797.71 mg/m3以上的个体,其死亡的风险比可达到1.405(1.034-1.90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显着性(P=0.030)。此外,列线图与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0.74)进一步支持了发病年龄、疾病分期和诊断年份对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在第三部分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中,本研究纳入从1964年到2017年间共计19篇文章,22项不同的研究,研究所涉及的类型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共涵盖了8909例肺癌死亡病例。不同文献之间具有显着的异质性(I2=95%,P<0.001)。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研究间的高度异质性可能是由种族差异所引起的(P=0.011)。Meta分析结果表明煤矿工人死于肺癌的相对风险为1.16(1.03-1.30)。亚组分析结果提示,亚洲人口的煤矿工人肺癌死亡的相对风险为4.94(3.95-6.17)。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职业暴露矩阵可作为职业流行病学中煤矿粉尘暴露的时间趋势分析、健康风险评估以及煤矿行业危害监测和预防研究的数据来源。另本研究通过Cox回归分析模型发现粉尘累积暴露量越高,煤工尘肺患者的死亡风险越大。因此应加强管理,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依靠基本职业卫生服务,采取综合性的防尘和降尘措施,强化职业健康筛检,积极开展煤工尘肺及各类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煤矿作业人员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此外,本研究中的系统综述及meta分析提供了高质量的证据,表明煤矿行业职业性粉尘暴露可显着提高肺癌的死亡风险,特别是在亚洲人群中这种作用更为明显。鉴于中国乃至世界煤矿业的普遍存在,这种影响的大小对公共卫生具有重要意义。

陈烨[6](2020)在《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试采井筒多相流动规律及保障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需求快速增加,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常规能源供应已经无法确保我国的能源安全。开发非常规能源尤其是具有巨大储量和能量密度的天然气水合物对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要,提供充足油气供应,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作为新兴能源,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仍面临许多技术难题,其中如何保障井筒流动安全是实现水合物商业化开采的关键。世界范围内多次陆域和海域试采作业均表明水合物在井筒内的二次生成和储层出砂是造成井筒堵塞和流动困难的主要原因。水合物在管路内的二次生成及管壁附着,会减小流动面积,引发管路堵塞,从而影响天然气、水及其他流体的正常流动,严重影响作业进度,甚至危及财产和人员安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出砂以微米级砂粒为主,主要是由粘土(<4μm)和粉砂(4-63μm)组成,而现有防砂系统只能阻挡大于44μm的砂粒,粒径小于44μm的砂粒将通过防砂系统空隙进入井筒,这些微米级砂粒在井筒内的沉降堆积已经迫使多次大规模水合物试采作业提前结束。因此从防止井筒堵塞保障流动安全的角度,研究水合物生成条件及抑制水合物二次生成的方法和机理;研究降压开采井筒内微米级砂粒运移、沉积、重启规律,建立含水合物-砂-水-气多相流动模型对于保障水合物开采井筒流动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研、室内实验、理论建模与求解、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试采井筒多相流动规律及保障技术研究,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及抑制模型,计算了组分、温度、压力和含水量对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的影响。利用不同学者已公开发表的实验数据验证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结果显示:乙烷、丙烷、CO2、H2S等对水合物生成起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丙烷促进作用大于乙烷。N2基本不影响水合物相平衡曲线,起轻微抑制作用。压力较低时,压力变化对天然气水合物平衡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较高时,温度变化对水合物平衡压力影响较大。水合物生成量与所需自由水含量基本呈正比例关系。5种单组分醇类抑制剂和4种盐类及其复配双组分均对水合物生成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含量的增加,抑制效果越明显。但是随着总含量的累积,不同种类单组分醇类抑制剂单位含量抑制效果表现出性能减弱、性能基本不变、性能先减弱后增强、性能增强四种规律,不同复合双组分醇类抑制剂单位含量抑制效果表现出性能先减弱后增强、性能基本不变两种规律。单组分抑制剂中三甘醇、乙二醇抑制效果较好,二甘醇和乙醇抑制效果较差。复合双组分抑制剂中乙二醇+三甘醇、甲醇+三甘醇抑制效果较好,甲醇+二甘醇、二甘醇+乙醇抑制效果较差。随着总含量的增加,单组分盐类抑制剂单位含量抑制效果表现出性能增强和性能基本不变两种规律,所有复合双组分盐类单位含量抑制效果均表现出性能增强趋势。单组分无机盐中Ca Cl2抑制效果最好,双组分复配剂中Ca Cl2+Mg Cl2的复配效果最好。单、双组分抑制剂性能评价结果显示,复配可以有效提高某些醇类和无机盐的抑制效果。(2)提出了砂沉积浓度比的概念,并通过室内实验,测定了不同砂粒粒径、不同流速、不同出砂浓度以及不同井斜角下的砂沉积浓度比的数值。发现砂沉积浓度比随着井斜角的增大而增大,这与常规钻井中岩屑运移规律不同;另外砂粒粒径越大、流速越小、出砂浓度越小,砂沉积浓度比越大。通过单因素分析,使用非线性拟合技术,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砂沉积浓度比预测模型。建模过程中引入了赤池信息量准则、贝叶斯信息量准则等多种方法对模型进行优选。并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了统计学误差分析,统计学参数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在假定条件范围内准确预测砂沉积浓度比的能力。对比讨论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过程中微米级砂粒运移与岩屑运移以及常规油气开采过程中砂粒运移的不同点。(3)砂床沉积高度是衡量井筒流动面积及流动状况的重要指标,将影响砂床沉积高度的流体性质参数、固体性质参数和生产参数无量纲化并组成5个具有实际物理含义的无量纲量,分析这些参数对无因次砂床沉积高度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无因次砂床高度随地层出砂浓度、无因次砂粒粒径和无因次井斜角的增大而增大,随雷诺数的增大而降低,且均单调变化。运用Buckingham-Π定理及单因素分析方法,建立了砂床高度预测模型,模型预测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统计学误差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了砂床形成后微米级砂粒的分布及堆积状态,考虑砂床表面颗粒所受的浮重、附加质量力、上举力、拖拽力、液流压耗,粘着力、静电力,建立了微米级砂粒启动临界流速模型。(4)以2013年世界第一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试采井筒为背景,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试采井筒中的C形-螺旋形井段、变径井段内微米级砂粒运移过程进行模拟,结果显示C形-螺旋形井段中微米级砂粒较易沉积的部位主要在C形段的拐角处及螺旋段。螺旋段内微米级砂粒沉积情况随液流速度的增加而逐渐改善,其中螺旋段上部的砂粒清洁难度要大于螺旋段下部。变径井段中微米级砂粒主要堆积在管径突变处,沿径向方向看,管径突变截面中间微米级砂粒体积分数低,围绕中心存在一圈砂粒堆积较为严重的区域,剩余部分体积分数处于两者之间。根据复杂井段内砂粒体积分数随流速分布特征,提出了工程上微米级砂粒临界不沉积流速的计算方法,分别得到了C形-螺旋形井段、变径井段中3种粒径,3种地层出砂浓度下的临界不沉积流速。根据数值模拟数据,分别建立了C形-螺旋形井段,变径井段微米级砂粒体积浓度预测模型,为现场快速判断复杂井段流动状况提供依据。(5)基于守恒定律,考虑了气相、液相、水合物相变引起的不同组分之间的传质传能过程,建立了一套考虑因素多、形式完善的能够描述水合物试采过程中管柱流道内多相复杂流动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结合水合物试采工况,给出了相应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采用交错网格方案对管柱流道进行网格离散化,基于有限体积法推导得到了流道不同网格节点之间的数值迭代格式,给出了完整求解过程。

李天慧[7](2020)在《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矿产资源开发和管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新疆作为矿产资源大省,各类矿产资源在“三山夹两盆”的特殊结构中广泛分布。新疆北部地区在新疆首府和“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带动下,经济快速发展,矿产资源开发强度日益增强,各类违法开采现象应运而出,严重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为能够深层次的了解违法矿山时空变化规律,实现矿业管理工作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管理目标,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应用遥感和信息技术手段对疑似违法开采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为研究区,以2011年、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的疑似违法点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地质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利用核密度估算法、重心模型法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借助Arc GIS软件,对开采点时空分布特征、重心转移特征以及空间格局演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圈定疑似违法重点区域,并挖掘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本文主要取得的成果如下:(1)随着时间的推移,疑似违法开采点呈现以乌鲁木齐为中心,密度高值从伊犁地区顺时针旋转至哈密吐鲁番地区的时空分布规律,但乌鲁木齐市及其周边一直为密度集中区。(2)研究区疑似违法重心转移呈从西北方向向东南方向迁移趋势。其中,能源矿产的重心移动与乌鲁木齐市疑似违法开采煤矿数量变化相关;金属矿产的重心移动主要受阿勒泰地区、吐哈地区影响;非金属矿产的重心移动主要受天山北坡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影响。(3)全局空间格局上研究区疑似违法开矿山随着时间推移呈明显聚类模式分布;局部空间格局上热点聚集区(HH)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北部至中部的线性范围内,从研究区东北部转移至研究区中心,再向阿勒泰地区缓慢辐射。冷点集中区(LL)均出现在克拉玛依市及其周边塔城地区,区域内小范围交替出现。(4)研究区内圈定出重点区4处,面积4600平方公里,并结合新疆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提出重点区亟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整治建议。(5)从地质地层背景间关系、一带一路对经济的影响、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监测手段与管理水平四个方面分析疑似违法点变化的原因。通过对七年来新疆北部疑似违法开采点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能够深层次的了解违法矿山时空变化规律,对实现矿业管理工作前瞻性和针对性的管理目标,保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维护矿业秩序稳定及新疆矿产资源有序开采具借鉴意义。

张会娟[8](2020)在《采煤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及土壤质量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开采形成地下采空区,导致地表发生沉降,引起耕地土壤特性发生空间变异,从而降低土壤质量。土壤特性可以表征土壤的肥沃贫瘠状况,与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息息相关,全面了解采煤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异,评价采煤沉陷区土壤质量,是实现矿区土壤管理的基础,也是矿区土地复垦与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条件。本文运用地统计学理论和数理统计方法,以河南省新乡市赵固二矿采煤沉陷坡为研究区域,以野外采集土壤样点数据、小麦数据为数据源,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系统分析了采煤沉陷坡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水率、PH值、蔗糖酶、脲酶的空间变异规律及影响因子;探讨不同采样尺度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结构,分别构建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半方差函数的多尺度套合模型,分析了尺度效应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明晰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三维空间变异,直观展示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三维空间分布特征;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以土壤养分和酶活性作为采煤沉陷坡土壤质量评价指标,建立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系统,综合评价了采煤沉陷坡土壤质量,探讨了采煤沉陷对土壤质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以期为赵固二矿土壤养分管理和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特征通过地统计学方法对采煤沉陷坡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结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坡不同坡位、不同土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含水率、PH值、蔗糖酶、脲酶含量的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性。0-20 cm土层,土壤特性各个因子的空间变异系数均最大,从表层向下层逐渐降低。土壤特性各个因子均存在半方差结构,不同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特征不同。(2)不同尺度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以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为例,采用地统计学方法探讨了采煤沉陷区土壤特性在不同采样尺度上的空间结构特征及分布规律。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不同采样尺度上的特征函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空间结构的尺度效应明显。借助地统计学尺度套合理论分析了不同尺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构建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半方差函数的多尺度套合模型。多尺度套合模型法拟合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与单一尺度克里格插值法拟合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但是在细节表达及小范围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空间分布方面,套合模型法表达更精准。(3)土壤特性三维空间变异以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为例,分别采用三维克里格插值法和三维随机模拟法对采煤沉陷坡0-60 cm土层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行三维空间模拟,较好的反映了土壤有机质的三维空间变异。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三维随机模拟法的预测精度高于三维克里格法,三维随机模拟法可以更真实的反映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采用马尔科夫链模型研究土壤全氮含量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空间变异特征,定量的描述了土壤全氮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转移规律;建立的三维马尔科夫链模型很好的展示了采煤沉陷坡土壤全氮的三维剖面构型,体现了全氮不同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其空间分布的不对称性和连续性。(4)采煤沉陷坡土壤质量综合评价采煤沉陷明显降低了耕地土壤质量。0-20 cm土层,中坡土壤质量指数较低,上坡土壤质量指数较高;20-40 cm土层和40-60 cm土层,均为下坡土壤质量指数较小,中坡土壤质量指数较高。不同土层深度土壤质量指数高低分布状况为:对照>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不同沉陷坡位,小麦的产量均表现为:中坡<下坡<上坡<对照。分析了采煤沉陷对土壤质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小麦产量与上坡、中坡、下坡土壤质量指数存在较高的相关性,表明本文采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可行性。

贺磊[9](2020)在《金属矿体三维建模空间插值算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山开采设计中凭借有限、离散的地质勘探采样进行矿体品位估值是判断矿床是否具有开采价值的依据,也是开采进度计划编制的基础。然而,由于地质勘探采样数据的品位信息存在空间性、各向异性、不连续性和非线性等特点,空间插值的技术能够为矿体品位数据的空间分布提供了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方法,根据数据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空间插值算法是得到高精度品位值的关键性问题。为了客观准确地反映出河北省邢台市中关铁矿中金属Fe的空间分布特征,文中通过对研究区域的矿体建立三维模型并采用基于GIS的地质统计分析,对中关铁矿中样品点的品位数据进行探索性分析,为了能够通过已知样品点的属性信息得到研究区域内的矿体属性信息,分别采用距离反比幂次法和克里格空间插值算法进行空间插值,得到插值后的品位值与实际生产品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研究区域内已知样品点的数量足够时,距离幂次反比法和克里格空间插值算法得到的矿体品位值均与实际生产的品位值相接近,但克里格空间插值算法精度更高;当研究区域内已知样品点的数量不足时,克里格空间插值算法得到的结果偏差较大,距离幂次反比法依旧可以得到与实际生产的品位数据相接近的品位值。因此空间插值算法能够通过已知矿体样品点数据预测整个矿体的品位值,从而可以反映出整个矿体品位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图35幅;表12个;参57篇。

刘亚军[10](2019)在《矿冶城市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与景观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自然资源,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基础环境条件,同时许多污染物会通过土壤进行传输和累积。其中,重金属产生的危害尤为突出,会严重损害人类神经和身体机能健康。近年来,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不断威胁人类健康与农产品安全,引起全社会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益重视。有关土壤重金属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建模及预测、污染评价和源解析。目前,在进行土壤源解析时大多停留在定性阶段,难以准确评价各污染源对污染的贡献大小,给污染防治与管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当前的研究缺乏对土壤重金属来源分布的影响机制研究,特别是景观的分异作用。因此,本文选取一典型矿冶城市作为研究区,探究表层土壤中Cd、Co、Cr、Cu、Mn、Ni、Pb、Zn的含量,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采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评估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还选取了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法识别污染源类型并定量解析各污染源的污染贡献率,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寻找对土壤重金属分布有影响力的景观因子以及主要景观因子的影响范围或者类型,为该地土壤重金属防护与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重金属含量的基本统计分析结果表明:Cd、Cu、Pb和Zn的平均值分别为1.14、175.45、102.77和256.73mg/kg,分别为背景值的6.71、5.71、3.85、3.07倍,表明这4种元素在表层土壤中有明显的富集。其中,Cd、Cu和Pb达到了严重污染的程度。Co、Cr、Mn和Ni的平均值为14.65、34.93、672.265和28.14 mg/kg,其样点最大值均超过了背景值,表明这4种元素在部分区域存在富集现象。从变异系数来看,Cd、Cu和Pb属于高度变异,区域性变异明显;Zn和Mn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91和0.53,属中等变异;而Cr、Co和Ni属于弱变异,区域差异性相对较小。此外,Cd、Mn、Pb和Zn之间呈显着相关,相关系数在0.4240.901之间;Co和Cu相关系数达到了0.631;Cr和Ni之间也成显着相关关系,可能受到同一污染源的影响。2.运用地统计学方法进行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预测的结果表明:从预测精度上来看,空间预测结果较好。从空间分布来看,Cd、Cu和Zn在研究区污染比较严重;Cr和Ni在研究区内比较清洁,只有局部区域存在污染。特别地,Cd、Mn、Pb和Zn在东南部的富集区域在采矿、冶炼用地区附近,由此推测这几种元素污染来自采矿、冶炼活动;Co和Cu在铜绿山古铜矿遗址附近明含量均比较高,说明Co和Cu受到铜矿开采污染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大;Cr的相对高值区也出现在工业用地附近,其含量分布可能受人为活动的影响。3.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显示:Ni在本研究区呈清洁状态,Pb有部分区域出现了污染,而Co、Mn和Zn整体污染程度虽然较轻,但均有大部分区域处于尚清洁的临界状态,受到污染的风险程度很高。Cd、Cr和Cu污染程度较高,均出现了高度污染的区域,对土壤生态环境有较大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元素的评价结果与工业活动区域高度相似,说明长期的工业活动已经造成了重金属的明显累积。因此,有关部门需要对工业用地及附近区域进行长期土壤生态风险监管,保障人类生存的基础环境。4.应用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法(PCA-MLR)源解析法分析出研究区有3个主要污染源,共解释了总方差的80.51%。因子1中Cd、Mn、Pb和Zn为高载荷因子,代表了综合采矿源。因子2载荷较高的重金属元素为Co和Cu,代表了铜矿开采-冶炼源。因子3为自然源,Cr和Ni是该成分的识别元素。综合矿产的开采与冶炼贡献总污染的45%,铜矿的开采与冶炼贡献了总污染的28.3%,自然因素的贡献率为26.7%。因此,研究区域内73.3%的污染是人为造成的,且都与采矿活动有关,说明长期的矿产开采与冶炼已经对区域土壤产生了很大的污染。5.距道路的距离、距工矿用地的距离和高程分别为综合采矿污染源、铜矿开采-冶炼污染源和自然源的的主要景观影响因子,q值为0.208、0.126、0.129。交互作用探测器的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选取的景观因子两两组合均会产生非线性增强的交互作用,对污染源贡献率的解释力大于单环境因子。生态探测器的结果表明,只有距道路的距离与距工矿用地的距离、土地利用类型因子间对综合采矿污染源的影响存在显着差异。

二、数据开采与统计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据开采与统计学(论文提纲范文)

(1)宿东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煤矿废弃地概述
        1.2.1 废弃地的概念
        1.2.2 废弃地土壤理化性质
        1.2.3 煤矿废弃地的环境特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3.2 土壤肥力评价
        1.3.3 土壤重金属研究
        1.3.4 土壤质量评价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2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2.1 区域概况
        2.1.1 矿区地理位置
        2.1.2 煤矿概况
        2.1.3 水文气象条件
    2.2 取样与测试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预处理
        2.2.3 样品测试
    2.3 数据处理
    2.4 本章小结
3 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评价
    3.1 土壤物理性质
    3.2 土壤化学性质
    3.3 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3.3.1 半方差函数及其模型
        3.3.2 0-30m层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3.3.3 30-60 cm层土壤养分含量空间变异特征
    3.4 土壤肥力评价
        3.4.1 单个土壤养分指标的肥力水平
        3.4.2 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3.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与污染评价
    4.1 表层土壤重金属
    4.2 剖面土壤重金属
    4.3 剖面土壤重金属的累积分布特征
    4.4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4.4.1 内梅罗污染评价法
        4.4.2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法
        4.4.3 结果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5 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与健康风险评价
    5.1 土壤重金属的相关性分析
    5.2 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
    5.3 土壤重金属来源
        5.3.1 正相关矩阵(PMF)模型
        5.3.2 结果与分析
    5.4 基于PMF模型的人类健康风险评价
        5.4.1 风险评价模型
        5.4.2 评价结果与讨论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最小数据集法的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1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6.1.1 最小数据集的构建
        6.1.2 评分模型及权重的计算
        6.1.3 土壤质量指数的计算
    6.2 评价结果与分析讨论
        6.2.1 废弃地土壤MDS的构建
        6.2.2 农田土壤MDS的构建
    6.3 基于MDS的土壤质量评价
        6.3.1 非线性与线性评分模型的计算与比较
        6.3.2 MDS评价结果可靠性验证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基于统计学与动力学方法的矿井涌水量预测评价 ——以杭来湾井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矿井涌水量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 地下水动力学方法研究现状
        1.2.3 地下水统计学方法研究现状
        1.2.4 杭来湾井田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特色及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水文地质条件
    2.1 自然地理与地质概况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象与水文
        2.1.4 区域地质特征
        2.1.5 井田地质特征
        2.1.6 井田煤层特征
    2.2 区域水文地质特征
        2.2.1 含水层结构特征
        2.2.2 地下水补径排特征
        2.2.3 地下水动态特征
        2.2.4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
    2.3 矿井充水水文地质条件
        2.3.1 生产矿井充水水文地质特征
        2.3.2 矿井充水水源分析
        2.3.3 矿井充水通道分析
        2.3.4 矿井充水强度分析
第三章 统计学方法预测矿井涌水量
    3.1 趋势分析法预测
    3.2 时间序列分析法预测
        3.2.1 时间序列分析原理
        3.2.2 建立时间序列ARIMA模型
        3.2.3 模型预测
    3.3 回归分析法预测
        3.3.1 回归分析基本原理
        3.3.2 相关程度分析
        3.3.3 回归模型的建立
        3.3.4 回归预测结果
    3.4 富水系数法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力学方法预测矿井涌水量
    4.1 解析法预测
    4.2 数值法预测
        4.2.1 数值模型构建
        4.2.2 数值模型预测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矿井涌水量预测分析与评价
    5.1 涌水量预测结果分析评价
        5.1.1 多种方法预测结果分析
        5.1.2 多种方法预测结果对比评价
    5.2 涌水量预测方法分析评价
        5.2.1 涌水量的多种预测方法分析
        5.2.2 涌水量的多种预测方法对比评价
    5.3 矿井涌水量预测的可靠性分析
    5.4 釆煤涌水对第四系潜水资源量与地下水位的影响
        5.4.1 对第四系潜水资源量的影响
        5.4.2 对第四系地下水位的影响
    5.5 煤层开采对井田内沙漠植被的影响
        5.5.1 地表植被与潜水位关系
        5.5.2 研究区现状植物生长情况
        5.5.3 两种煤层开采方案下对井田生态植被的影响
        5.5.4 井田沙漠植被的保护措施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环境变化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地下水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与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2 变化环境对地下水动态影响
        1.2.3 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质地
        2.1.4 种植结构
        2.1.5 天然水域
    2.2 社会经济
        2.2.1 人口经济
        2.2.2 工程概况
3 地下水盐化时空变异及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本采集与测定
        3.1.2 研究方法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灌域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2 灌域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的时空变异性分析
        3.2.3 灌域地下水埋深和矿化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3.2.4 不同生态地貌下地下水埋深及矿化度变化
    3.3 小结
4 地下水动态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研究方法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文气象因素的影响
        4.2.2 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
        4.2.3 地下水埋深影响因素灰度关联分析
    4.3 小结
5 地下水埋深模型优选及预测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研究方法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5.2.2 多变量CAR模型
        5.2.3 GM(1,1)模型
        5.2.4 指数平滑模型
        5.2.5 ARIMA模型
        5.2.6 模型的比较与优选预测
        5.2.7 基于多变量CAR模型地下水埋深预测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4)榆神矿区煤层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煤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现状
        1.2.2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现状
        1.2.3 榆神矿区研究现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自然地理与地质特征
    2.1 矿井概况
    2.2 研究区自然地理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象条件
        2.2.3 地表水系
    2.3 研究区地质特征
        2.3.1 地层
        2.3.2 构造
        2.3.3 煤层
    2.4 水文地质特征
        2.4.1 含水层
        2.4.2 隔水层
        2.4.3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2.5 本章小结
3 煤层开采对上覆含(隔)水岩层的影响
    3.1 煤层覆岩及其空间组合特征
        3.1.1 煤层覆岩地层空间组合特征
        3.1.2 煤层覆岩岩性特征
    3.2 煤层赋存特征
        3.2.1 2~(-2)煤赋存特征
        3.2.2 3~(-1)煤赋存特征
    3.3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预测
        3.3.1 经验公式法
        3.3.2 FLAC~(3D)数值模拟法
        3.3.3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综合分析
    3.4 煤层开采对上覆含(隔)水岩层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煤层开采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
    4.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4.2 模拟区地下水流数值模型
        4.2.1 数学模型
        4.2.2 数值模型结构
    4.3 模型识别及验证
        4.3.1 模型识别
        4.3.2 模型验证
        4.3.3 模型参数分区
    4.4 采煤对地下水流场影响预测
        4.4.1 模拟方案
        4.4.2 模型预测期间各源汇项和边界条件设置
        4.4.3 模型预测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煤层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程度分区预测
    5.1 预测方法
    5.2 2~(-2)煤层顶板冒裂安全性预测分析
    5.3 2~(-2)煤层上覆风化基岩含水层富水性预测分析
        5.3.1 含水层富水性主控因素分析
        5.3.2 随机森林算法原理
        5.3.3 含水层富水性预测分区结果
    5.4 2~(-2)煤开采对地下水影响程度预测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煤矿开采行业粉尘职业暴露评估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煤矿开采行业粉尘职业暴露矩阵构建及验证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粉尘职业监测数据收集
        2.3 粉尘职业暴露矩阵构建
        2.4 粉尘职业暴露矩阵验证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职业监测数据描述
        3.2 粉尘职业暴露矩阵构建
        3.2.1 粉尘短时间暴露水平职业暴露矩阵
        3.2.2 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职业暴露矩阵
        3.3 职业暴露矩阵评价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部分: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流行病学调查
        2.2 个体粉尘累积暴露量计算
        2.3 煤工尘肺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log-rank检验
        2.3.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2.4 构建煤工尘肺患者预后预测的列线图
        2.4.1 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2.4.2 预后预测列线图模型验证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3.2 个体粉尘累积暴露量
        3.3 职业危险因素评价
        3.3.1 单因素log-rank检验
        3.3.2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3.4 列线图预测煤工尘肺患者的预后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部分:煤矿粉尘职业暴露与肺癌死亡风险的相关性meta分析
    1前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文献检索策略
        2.2 文献的纳入和剔除
        2.3 文献数据提取
        2.4 文献质量评价与偏倚风险评估
        2.5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
        3.2 合并分析结果
        3.3 发表偏倚分析
        3.4 敏感性分析
        3.5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3.6 亚组分析结果
        3.6.1 种族亚组分析结果
        3.6.2 发表年份亚组分析结果
        3.6.3 结局指标亚组分析结果
        3.6.4 研究设计类型亚组分析结果
        3.6.5 样本量亚组分析结果
        3.6.6 目标人群亚组分析结果
        3.6.7 对照人群亚组分析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附录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煤矿开采行业职业暴露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试采井筒多相流动规律及保障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发研究进展
        1.2.2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及抑制研究进展
        1.2.3 含固体颗粒多相流研究进展
    1.3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法流道特征
    1.4 论文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水合物生成条件及防治保障技术研究
    2.1 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及抑制计算模型
    2.2 模型验证
    2.3 天然气水合物颗粒生成条件
        2.3.1 组分条件
        2.3.2 温压条件
        2.3.3 临界含水量
    2.4 天然气水合物防治及流动保障技术研究
        2.4.1 气体组分及含量
        2.4.2 单组分醇类对水合物生成抑制研究
        2.4.3 复合双组分醇类对水合物生成抑制研究
        2.4.4 单组分与复合双组分醇类抑制剂性能对比
        2.4.5 单组分盐类对水合物生成抑制研究
        2.4.6 复合双组分盐类对水合物生成抑制研究
        2.4.7 单组分与复合双组分无机盐抑制剂性能对比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合物开采微米级砂粒运移实验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仪器及功能控制方法
        3.2.1 实验仪器
        3.2.2 设备功能控制方法
    3.3 水合物开采水流通道中微米级砂粒运移实验
        3.3.1 微米级砂粒运移实验内容
        3.3.2 井筒内微米级砂粒体积分数测量方法
        3.3.3 微米级砂粒运移实验步骤
    3.4 水合物开采水流通道中微米级砂粒运移结果及分析
        3.4.1 微米级砂粒运移实验现象
        3.4.2 砂沉积浓度比定义
        3.4.3 单因素分析
        3.4.4 微米级砂粒运移模型建立及优选
        3.4.5 模型误差分析
    3.5 微米级砂粒运移软件编制
    3.6 颗粒运移对比
        3.6.1 微米级砂粒与岩屑颗粒运移对比
        3.6.2 微米级砂粒运移与常规油气开采砂粒运移对比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微米级砂粒沉积高度预测及砂床重启研究
    4.1 水合物开采微米级砂粒沉积实验内容和步骤
        4.1.1 微米级砂粒沉积实验内容
        4.1.2 微米级砂床高度测量方法
        4.1.3 微米级砂粒沉积实验步骤
    4.2 水合物开采微米级砂粒沉积实验结果及分析
        4.2.1 变量分析及无量纲化
        4.2.2 单因素分析
        4.2.3 微米级砂粒沉积高度预测模型建立及优选
        4.2.4 模型误差分析
    4.3 微米级砂粒启动力学模型
        4.3.1 砂床中微米级砂粒分布
        4.3.2 微米级砂粒力学分析
        4.3.3 微米级砂粒启动模型
        4.3.4 启动流速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水合物开采复杂井段内微米级砂粒运移数值模拟研究
    5.1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与模拟条件
        5.1.1 C形-螺旋形井段三维模型
        5.1.2 变径井段三维模型
        5.1.3 数值模拟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5.1.4 数值模拟控制方程与求解
    5.2 C形-螺旋形井段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5.2.1 C形-螺旋形井段沉积特征
        5.2.2 C形-螺旋形井段微米级砂粒临界不沉积流速
        5.2.3 C形-螺旋形井段体积浓度预测模型
    5.3 变径井段数值模拟结果与讨论
        5.3.1 变径井段微米级砂粒沉积特征
        5.3.2 变径井段微米级砂粒临界不沉积流速
        5.3.3 变径井段微米级砂粒浓度预测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含水合物-砂-水-气多相流动理论模型
    6.1 多相流流动控制方程的建立
        6.1.1 连续性方程
        6.1.2 动量方程
        6.1.3 能量方程
        6.1.4 多相流动辅助方程
    6.2 多相流动方程的求解
        6.2.1 多相流动方程定解条件
        6.2.2 数值迭代格式
        6.2.3 求解流程和求解步骤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附录

(7)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我国矿山违法管理与调查现状
        1.2.2 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现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矿产资源赋存特征
    2.3 矿山地质环境概况
第3章 数据来源及数据库建设
    3.1 数据来源
    3.2 疑似违法矿山判定准则
    3.3 空间数据库建设
第4章 疑似违法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研究
    4.1 疑似违法开采点数据概况
        4.1.1 总体概况
        4.1.2 疑似违法开采点在新疆北部成矿带分布情况
        4.1.3 疑似违法开采点在新疆北部行政区分布情况
    4.2 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点时空分布特征
        4.2.1 时空分布量化方法
        4.2.2 时空分布特征
        4.2.3 讨论
    4.3 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点重心转移特征
        4.3.1 重心转移量化方法
        4.3.2 重心转移特征
        4.3.3 讨论
    4.4 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点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4.4.1 空间格局演化分析方法
        4.4.2 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4.4.3 讨论
    4.5 重点区分析
5 驱动因素分析
    5.1 地质地层背景间关系
    5.2 一带一路对经济的影响
    5.3 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迫切需求
    5.4 监测手段与管理水平的提高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采煤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及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
        1.2.2 土壤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3 采煤塌陷对土壤特性的影响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自然条件
        2.1.3 社会经济条件
        2.1.4 土地利用现状
    2.2 研究理论与方法
        2.2.1 半方差函数及理论模型
        2.2.2 半方差函数理论模型检验方法
        2.2.3 多尺度套合模型
        2.2.4 普通克里格插值法
        2.2.5 三维空间模拟法
        2.2.6 主成分分析法
        2.2.7 单样本K-S检验法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2 数据处理
3 采煤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研究
    3.1 土壤特性统计分析
        3.1.1 土壤有机质含量
        3.1.2 土壤全氮含量
        3.1.3 土壤磷素含量
        3.1.4 土壤含水率
        3.1.5 土壤PH值
        3.1.6 土壤酶活性
    3.2 土壤特性空间变异特征
        3.2.1 地统计学处理
        3.2.2 土壤特性数据分布检验
        3.2.3 土壤特性半方差函数分析
        3.2.4 土壤特性趋势效应分析
        3.2.5 土壤特性空间插值分析
        3.2.6 土壤特性插值结果验证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尺度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空间变异研究
    4.1 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尺度效应
        4.1.1 不同尺度土壤有机质含量
        4.1.2 不同尺度土壤有机质的空间结构特征
        4.1.3 土壤有机质空间结构的套合及模型检验
        4.1.4 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分布
    4.2 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与样本量的关系
    4.3 土壤类型对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的影响
    4.4 土壤全氮的空间尺度效应
        4.4.1 不同尺度土壤全氮含量
        4.4.2 不同尺度土壤全氮的空间结构特征
        4.4.3 土壤全氮空间结构的套合及模型检验
        4.4.4 土壤全氮的空间分布
    4.5 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4.5.1 土壤质地对全氮空间分布的影响
        4.5.2 地势对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5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三维空间变异研究
    5.1 土壤有机质的三维空间变异
        5.1.1 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统计特征
        5.1.2 不同方向土壤有机质空间结构分析
        5.1.3 土壤有机质三维空间分布
        5.1.4 模拟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5.1.5 预测结果精度分析
        5.1.6 随机模拟结果的应用
    5.2 土壤全氮的三维空间变异
        5.2.1 不同土层土壤全氮含量统计特征
        5.2.2 土壤全氮的转移概率矩阵分析
        5.2.3 土壤全氮的三维空间分布
    5.3 本章小结
6 采煤沉陷区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性分析
        6.1.1 评价指标体系
        6.1.2 评价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6.2 评价指标权重
        6.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6.2.2 结果分析
    6.3 评价指标隶属度函数
        6.3.1 隶属度函数的构建
        6.3.2 结果分析
    6.4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6.4.1 土壤质量评价
        6.4.2 土壤质量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9)金属矿体三维建模空间插值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金属矿体三维建模研究现状及应用概况
        1.2.2 空间插值算法在矿体品位估算中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步骤及技术路线
    1.5 本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矿体三维建模及空间插值
    2.1 矿体三维模型的建立
        2.1.1 DTM模型构建方法
        2.1.2 矿体实体模型构建方法
        2.1.3 矿体块体模型构建方法
    2.2 空间插值算法研究
    2.3 品位数据预处理
        2.3.1 特高品位处理
        2.3.2 化验样品组合
    2.4 变异函数的求取
        2.4.1 区域化变量定义与特征
        2.4.2 变异函数定义与计算步骤
        2.4.3 变异函数的拟合
        2.4.4 变异函数的结构
        2.4.5 变异函数的验证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维建模数据预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矿区特征
        3.1.2 矿石质量特征
    3.2 矿体钻孔数据库建立
    3.3 地形DTM表面模型建立
    3.4 巷道模型建立
    3.5 勘探线剖面图二维转三维数据
        3.5.1 二维勘探线剖面图数据组成
        3.5.2 勘探线数据预处理
        3.5.3 二维坐标数据转换为三维坐标数据原理
        3.5.4 二维坐标数据转换为三维坐标数据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金属矿体模型表达及空间插值算法
    4.1 金属矿体模型的表达
        4.1.1 金属矿体实体模型建立
        4.1.2 金属矿体块体模型建立
    4.2 空间插值算法储量估算
        4.2.1 构造变异函数
        4.2.2 交叉检验
        4.2.3 矿体品位估算方法选择
        4.2.4 距离反比幂次法赋值
        4.2.5 普通克里格插值法
        4.2.6 插值算法比较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矿冶城市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与景观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地统计学的插值分析
        1.2.2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1.2.3 污染源解析
        1.2.4 景观要素影响机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内容
        1.5.1 空间插值分析
        1.5.2 重金属污染评价
        1.5.3 污染源解析
        1.5.4 景观驱动因子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简介
    2.2 样点采集与测定
        2.2.1 样品采集
        2.2.2 重金属含量测定
        2.2.2.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2.2.2.2 原子吸收光谱法
        2.2.3 土壤pH测定
    2.3 普通克里格法
    2.4 单因子污染评价法
    2.5 PCA-MLR模型
    2.6 地理探测器
        2.6.1 因子探测器
        2.6.2 交互作用探测器
        2.6.3 风险探测器
        2.6.4 生态探测器
3 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特征
    3.1 重金属含量统计分析
    3.2 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
    3.3 插值精度评价
    3.4 单因子污染评价
4 PCA-MLR源解析
    4.1 主成分分析
    4.2 多元线性回归
5 景观异质性分析
    5.1 数据预处理
    5.2 因子探测
    5.3 交互探测
    5.4 生态探测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数据开采与统计学(论文参考文献)

  • [1]宿东矿区废弃地土壤质量评价[D]. 方红夏.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基于统计学与动力学方法的矿井涌水量预测评价 ——以杭来湾井田为例[D]. 刘谋. 西北大学, 2021(12)
  • [3]基于环境变化河套灌区沈乌灌域地下水时空动态变化分析与模拟[D]. 段倢.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2)
  • [4]榆神矿区煤层开采对地下水的影响研究[D]. 严迎新.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5]煤矿开采行业粉尘职业暴露评估及风险评价[D]. 李琳琳.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6]天然气水合物降压试采井筒多相流动规律及保障技术研究[D]. 陈烨.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7]新疆北部疑似违法矿山空间转移及展布规律的研究[D]. 李天慧. 新疆大学, 2020(07)
  • [8]采煤沉陷区土壤特性空间变异及土壤质量评价研究[D]. 张会娟. 河南理工大学, 2020(01)
  • [9]金属矿体三维建模空间插值算法研究[D]. 贺磊.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10]矿冶城市土壤重金属源解析与景观分异研究[D]. 刘亚军.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数据挖掘与统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