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弹簧的数字化设计

空气弹簧的数字化设计

一、空气弹簧的数字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胡辰[1](2020)在《环境微振动作用下超精密机床动力学分析及基础隔振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超精密加工技术是现代高端装备制造的支撑技术,不断提高加工质量是该领域研究和发展的首要目标,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动态特性与环境微振动是影响其加工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超精密机床空气静压主轴系统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为了解决大跨尺度动网格建模时易产生负网格问题,基于ANSYS?ICEM CFD?软件,结合multiblock方法与结构化网格方法建立气膜网格模型,通过动网格技术分析空气静压主轴系统进气孔直径、进气压力、气膜厚度、及转速对其线刚度及角刚度的影响规律;(2)通过将数值模拟获得的机床动态特性与模态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该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此外,由于将白噪声作为功率谱模拟真实环境微振动存在较大差异,实测机床地基外侧环境微振动数据并根据功率谱密度估计方法处理长时间测量振动信号,模拟统计的环境振动激励,将其应用于动力学模型,研究刀尖在环境振动下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刀尖响应高达0.309μm。(3)对超精密机床基础隔振技术进行探索,提出二级隔振方案,第一级采用包括阻尼材料垫层的大质量混凝土块,第二级采用压电堆致动器与空气弹簧联合隔振,控制策略为模糊PID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与被动隔振相比,该隔振方案隔振效果大幅提高,其隔振率高达80%以上。

张佳辉[2](2020)在《车辆空气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车辆空气悬架系统作为空气悬架控制策略具体的应用对象,其电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是现如今成熟的空气悬架控制策略研究背景下急需发展的方向之一。然而,在实际车辆行驶过程中,空气悬架的在线优化控制较为困难。因此,本文为了兼顾鲁棒性和在线控制周期,提出了基于区间的分层动态控制策略。同时结合本实验室现有电子技术条件进行分层的空气悬架电控系统硬、软件设计与开发。最后,以本实验室现有改装车辆为研究应用对象,进行了整车道路实验。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提高车辆综合控制性能为目标,首先完成对控制需求及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分析,并结合本实验室前人研究经验,建立附加气室式空气悬架系统数学模型及仿真模型,提出了车辆高度控制策略,同时设计了PID控制器及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A-DE)控制器。以本实验室改装车辆为例,分别对PID控制及A-DE控制以及无控制的空气悬架系统进行多工况车辆性能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在低速工况下,以提高行驶平顺性为目标,A-DE控制相较PID控制在车身质心处垂直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了1.56%;高速工况下,以降低轮胎动载荷为控制目标,A-DE控制相较PID控制四轮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平均值约降低了11.01%。因此,结合实际驾车习惯及相关法律法规,提出了基于区间的分层动态控制策略为后续控制软件设计提供基础。(2)结合实验室现有技术条件,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为核心,进行了分层的空气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开发,包括:最小系统电路、上下层信号处理电路、CAN通讯电路、下层驱动电路以及其他功能电路。并完成控制器的PCB-Layout设计与制作。(3)在完成硬件开发的基础上,利用MDK5开发工具,并结合Simulink/RTW自动代码生成技术,设计了分层电子控制系统软件,主要包括:上下层系统主程序、初始化程序、CAN通讯模块、分层控制策略程序、车高控制程序及步进电机驱动程序等。并在程序编译后下载到本文设计的控制器中,完成分层电子控制系统基础功能测试。(4)以本实验室改装车辆为实验应用对象,进行了静态车高控制实验及整车道路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尽管改装后车辆的人体主观感受没有达到非常理想的状态,但仍然从比较不舒服提升为有些不舒服,考虑到车辆本身及测量误差等不可控因素的存在,本文设计的空气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的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可靠性及控制性能。

宋盘石[3](2020)在《基于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ECAS控制策略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控空气悬架(ECAS)能够根据工况的不同来调节悬架的刚度,从而提升车辆的综合性能。传统的车辆控制单元采用串行开发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子产品的更新速度,硬件在环仿真技术为控制器的开发提供了便捷有效的途径。本文将带有附加气室的ECAS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实验室现有改装车辆为基础,提出了模糊PID控制策略并进行了仿真试验,通过对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软硬件的设计,结合试验车辆进行了整车道路试验并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如下:(1)为了获得囊式空气弹簧的力学特性,以试验车辆所选用的空气弹簧为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囊式空气弹簧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空气弹簧在不同初始内压下载荷与位移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试验验证了有限元模型仿真的准确性。(2)为了对整车ECAS系统进行动力学分析,根据汽车动力学以及工程热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四轮随机激励的路面模型、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模型,运用Simulink搭建了带附加气室的ECAS系统七自由度整车模型。(3)为了提高车辆直线行驶的综合性能,设计了模糊PID控制器,利用模糊规则对附加气室的容积值进行了优化,分别对模糊PID控制器和无控制的带附加气室的ECAS车辆系统进行了对比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相对于无控制的ECAS车辆系统,车身垂直加速度、俯仰角加速度、侧倾角加速度的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14.47%、3.4%、25.19%、悬架动挠度均方根值分别降低了25%、37.5%、34.04%、4.76%,轮胎动载荷均方根值分别提高了7.33%、11.03%、2.75%、16.43%。为了进一步检验所设计控制策略的有效性,通过Car Sim与Simulink软件搭建了联合仿真平台,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下的ECAS车辆系统的综合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4)为验证控制策略对车辆性能的影响,设计并搭建了ECAS硬件在环仿真试验平台,将ECAS的硬件实物与仿真模型建立连接,通过工控机控制ECAS的执行器来控制附加气室的容积,分别搭建了静态车高模型和道路行驶模型,并进行了硬件在环仿真测试。(5)为验证本文设计的控制策略在实际环境中的有效性,对试验车辆进行了合理改装,分别在改装前后进行了整车平顺性试验,利用DASP软件得到了车身垂直加速度时域特性曲线和幅频特性曲线以及车辆总加权加速度均方根值与速度关系曲线,通过道路试验表明,在模糊PID控制下的ECAS的平顺性得到良好的改善。

于文浩[4](2020)在《车辆互联空气悬架系统协同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空气悬架具有理想的变刚度特性以及车身高度可调的优点,在车辆领域应用日益广泛。而互联空气悬架是空气悬架衍生结构之一,具有更优良的隔振、消扭能力,对进一步提升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互联空气悬架多结构协同控制策略多从各可控结构的参数变化对整车性能的影响出发,探索不同工况下各可控结构的最优参数组合,但大多止步于阻尼与车身高度或阻尼与互联状态的协同控制,而对互联与车身高度的协同控制束手无策。针对传统控制策略在互联空气悬架多可控结构协同控制上的不足,本文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互联空气悬架协同控制策略,以整车综合性能最优为目标求解最优悬架力,并通过悬架系统中的多可控结构生成最优悬架力,实现互联空气悬架多可控结构的协同控制,为进一步提升车辆悬架性能和多可控结构协同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现途径。首先,从气体交换角度阐释了互联空气悬架的工作原理。结合变质量气体热力学、流体力学构建了空气弹簧、互联管路和储气罐模型;在考虑路面左右相干性和后轮激励相对前轮激励的滞后性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白噪声生成的路面激励模型;结合悬架研究中的7自由度整车模型构建了互联空气悬架整车非线性动力学仿真模型。为简化控制器设计,对空气弹簧、互联管路及阻尼减振器进行线性化操作。以现有实车为基础,基于Arduino开源软硬件平台搭建了整车信息采集系统,以实车试验方式验证了所建仿真模型的准确性,为开展互联空气悬架的协同控制研究打下了基础。其次,结合最优控制思想,创新性地提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互联空气悬架协同控制策略。以整车综合性能为目标构建相应成本函数,再以各可控结构所能生成的悬架力为依据计算状态量约束条件,最终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中的权重进行优化,完成模型预测控制器的设计。以真实可测的状态量为输入,模型预测控制器所需状态量为输出,设计了用于非线性和线性整车模型的无迹卡尔曼观测器和H∞观测器。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观测器能够根据可测量的状态量较精确的估算出整车状态量,同时在以力反馈的形式对悬架进行控制下,所设计的模型预测控制器与非协同控制策略相比整车行驶平顺性提升了7.6%,操纵稳定性提升了6.8%,从根本上保证了各可控结构的协同和最终的控制效果。再次,引入多智能体与博弈理论,以各可控结构为智能体,分析探讨了在共同生成模型预测控制输出的最优悬架力任务中,各智能体的约束、成本和博弈关系。阐明了当前研究中所采用的纳什均衡求解的迭代最佳响应与库恩塔克约束条件法在求解该问题的不足,首次提出了以能耗最优为目标的悬架力分配方法。首次解决了车高与互联的固有矛盾,划分了互联与车高智能体的责任范围,将生成最优悬架力任务离散化,寻找生成当前单位悬架力增量下能耗最低的智能体并将该任务分配给该智能体,最终由各智能体任务累计值确定最终的最优悬架力生成任务的分配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悬架力分配方法能够较好的完成最优悬架力分配任务,在化解了互联与车高智能体的根本矛盾的基础上,保证了各智能体产生的悬架力与最优悬架力的一致性;该分配方法与模型预测控制器配合实现了互联空气悬架系统多可控结构的协同控制,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在A至E级路面,不同车速下,系统能耗降低了73%~80%,同时行驶平顺性提升了4%~61%,操纵稳定性提升了6%~56%。最后,基于树莓派硬件平台与MATLAB/Simulink硬件在环仿真环境,搭建了基于树莓派3B+的硬件在环仿真平台。从验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控制器实时性两方面着手,给出了相应的硬件连接方式和软件配置方法,并对树莓派系统进行了相应配置。研究探索了不同数据类型对树莓派控制器输出数据的精度和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了在不同采样时间、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参数对硬件在环仿真时长的影响。硬件在环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控制策略在树莓派硬件平台上实现的可行性以及树莓派控制器的有效性。基于整车信息采集系统与树莓派控制器开展了互联与车身高度协同控制的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用树莓派控制器能较好的完成互联与车身高度的协同控制,提升互联空气悬架性能。实车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的协同控制与非协同控制相比,直线行驶时行驶平顺性可提升34%,阶跃激励下振动幅值可减小20%,上下坡及转弯工况下车身俯仰角减小21%,车身侧倾角减小39%。

程强[5](2020)在《新型城轨车辆载荷控制阀检测装置研制》文中研究表明载荷控制阀在地铁车辆制动系统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地铁列车在运行期间,车辆载重会因旅客上下车数量的变化而变化,为了保障旅客乘坐舒适度,车辆设计时应确保车辆制动调速过程中,每辆车的制动率基本一致。实际上,车辆制造时,每辆车的制动力设计值是相同的,尤其是紧急制动。这就会造成载荷轻的车辆发生车轮擦伤故障或载荷重的车辆发生紧急制动力不足现象。为了使每辆车的紧急制动率保持一致,载荷控制阀则可根据空气弹簧压力的变化,实时调整地铁列车每节车辆的紧急制动力大小。载荷控制阀通过限制进入中继阀的预控压力,使地铁列车在空车和重车时紧急制动率保持一致,从而保证列车的运行安全。由此可见,载荷控制阀性能的可靠与否,不仅影响地铁车辆制动系统作用的可靠性,还直接影响轨道交通运输的安全性。为此,新造或运用检修维护后的载荷控制阀,均需要进行相关的试验验证及性能检测。为了准确、可靠地测试载荷控制阀的作用功能,则需要一套试验检测装置。因此,研究用于载荷控制阀的检验测试系统,对于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列车行车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题研究对象是载荷控制阀的检测装置,测试对象是各城市地铁车辆制动系统的载荷控制阀。首先,简单论述地铁车辆制动系统气路原理,分析载荷控制阀在系统中的控制方法;并介绍载荷控制阀的结构特点及其工作机理。根据载荷控制阀的工作机理及性能结构,重点论述了检测装置的总体设计方案、技术需求与设计参数。制订载荷控制阀的测试项目,包括气密性测试、升压稳定性测试和性能校对测试。其次,根据载荷控制阀的测试项目,研究、开发、设计检测装置的电气系统和气路系统。电气系统包括微机控制、传感测试、软件编程开发等;气路系统包括两个腔室的气密性检测气路和载荷控制阀的功能检测气路。气路系统采用EP控制方案对气路压力进行精确控制。根据检测装置的的性能要求,分析电气、气动关键部件的精度、灵敏度、应用特性,为检测装置设计提供依据。根据所选的气动元件规格型号与接口尺寸,设计出检测装置的操作面板及机械台架总体框架方案。最后,对检测装置的软件系统进行开发。基于Visual Basic 6.0软件的可视化操作界面,编写载荷控制阀的测试程序。检测装置可满足载荷控制阀的各项测试、原因分析、记录存储、动态显示测试结果,打印测试报告等需求。

付亿波[6](2020)在《高精度数字图像相关测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验证》文中指出试验室模拟空间环境下开展的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C,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技术的航天器高稳定结构的高精度微变形测量试验中,由于被测结构样件变形小,测量精度需求高,测量环境(振动、环境光、温度、气压等)会对DIC测量系统造成影响,导致测量结果误差较大,无法准确判断高稳定结构是否达到设计指标。因此,如何有效预测评价、减弱或消除测量环境对DIC测量造成的影响,保证测量精度和稳定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该问题,本文将多物理场试验环境解耦,分析了微振动、温度、光强3个环境因子对DIC测量的影响特性,设计并实施了各环境因子对DIC测量影响规律探究试验,探究各环境因子对高精度DIC测量的影响规律,提出了环境因子分离控制方案,并验证了分离控制方案的有效性,旨在提升高精度DIC变形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获得更加准确的测试数据。本研究获得如下阶段性成果:1.通过试验和对试验结果分析得出,试验室环境微振动对DIC变形测量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采用空气弹簧隔振技术,试验证明隔振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环境振动对高精度DIC测量带来的影响。2.试验证明试验环境光强变化会对DIC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分析原因是由于散斑的灰度变化,极端光强(太亮或太暗)会使DIC所采集图像无法匹配从而导致测量失败。采用滤波片环境光隔离技术可有效降低光强变化对DIC测量带来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DIC可匹配的光强范围内,光强越大(即图像亮度越高)测量精度越高。3.试验发现测量系统温度变化会对DIC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分析原因一为相机自热和相机基线杆受热膨胀导致相机的相对位姿变化导致的相机标定内外参数变化,原因二为相机光路中空气温度变化带来的光路变化,测量结果表明两种因素对DIC测量的影响均为微米级。采取进行相机测前预热,并将采集系统置于隔热装置,可有效消除温度变化对DIC系统的影响。试验表明采取这些措施后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刘子嘉[7](2019)在《基于SimulationX的动车组制动系统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指明对制动系统进行了总体方案设计,分析了制动系统对供风、制动管理和辅助功能的要求,介绍了制动系统的组成。对气路部分进行分析和建模,分别对制动控制模块、停放制动模块、风源系统及风缸、空气弹簧供风模块及空气悬挂系统、基础制动设备、虚拟控制逻辑等进行了模型开发,将上述子模型组合成单节车辆轴控制动系统模型,为制动系统的仿真研究提供了模型基础,提出了基于模型的部件选型方法,能够对新产品的阀门部件进行有效的选型,缩短了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对控制逻辑进行了开发,分别建立了制动防滑控制系统、供风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和停放制动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为制动控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逻辑框架。对制动控制系统样机进行了研制,提出了基于PCI总线和CAN总线的三层架构。MVB、工业以太网为第一层,PCI总线与CAN卡、速度采集卡、CPU、录播卡为第二层,I/O输出卡、I/O采集卡和A/D采集卡为第三层,第一与第二层之间用PCI总线连接,第二与第三层之间用CAN总线连接,在总体构架基础上对各个板卡进行了方案设计。图62幅;表7个;参51篇。

孙正[8](2019)在《IBooster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检测系统》文中认为电子助力器作为传递制动力的重要组件,其综合性能影响汽车整车制动安全。当前国内汽车生产商对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的检测方法落后,检测装置较为简单,无法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自主研发一套针对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研究包括:(1)研究对比汽车电子助力器与真空助力器的机械结构与工作原理,参考汽车行业标准中对真空助力器的检测要求与检测方法,确定IBooster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测试系统的测试项目,对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进行具体检测方案设计。(2)根据系统检测方案,对各硬件模块进行设计与实现,包括电缸加载模块、测控管路模块、数据采集与控制模块,完成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与调试。基于LabVIEW编程环境,设计系统软件部分,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多重注油、数据采集、运动控制等自动化操作,完成输入输出性能、液压空行程、泄压时间等性能测试。(3)系统采用ADRC控制算法对电缸加载运动进行控制,有效缩短电缸加速时间,并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环境下对ADRC控制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实现小位移高速度的电缸加载,在目标速度为200mm/s的条件下,电缸加速时间减小了0.2s,满足系统电缸高速加载需求。(4)选用某电子助力器产品进行多次测试,记录测试曲线与测试数据,分析测试结果,依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对系统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计算始动力、助力比、拐点液压等特征值的不确定度为2.96N、0.15、0.66bar,满足系统检测重复性要求。

周强[9](2019)在《地铁转向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维修方式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铁以其速度快、运量大、准时可靠、节能环保等特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最有效工具之一。地铁列车作为地铁运输的载体,也是地铁运输的核心部分,提高其可靠性、降低维修成本是保障地铁安全、经济运营的关键所在。而转向架系统作为地铁列车的关键子系统,对其可靠性和维修方式决策的研究分析对提高地铁列车的可靠性和减少地铁列车的维修成本有着重大意义。因此,本文针对广州地铁A2型车的转向架系统展开可靠性分析和维修方式决策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过程如下:(1)通过对地铁转向架系统的功能、结构以及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的深入研究,构建了地铁列车转向架系统故障树模型。(2)结合模糊集理论构建了地铁列车转向架系统贝叶斯网络模型,对地铁列车转向架系统进行可靠性分析。首先研究了故障树向贝叶斯网络转化建模方法,并将地铁转向架系统故障树模型转化为贝叶斯网络。针对转向架系统故障记录数据不全面无法获得根节点的准确故障概率问题,运用模糊集理论来估计根节点先验概率。并借助Noisy-Or模型对部分中间节点条件概率进行修正,大大降低构建条件概率分布时所需要给定的参数数量。在得到了完整的地铁转向架系统贝叶斯网络模型后,采用联合树推理算法,计算得到根节点的后验概率、概率重要度、关键重要度,找到系统的薄弱环节,并为地铁转向架系统的检修工作提供帮助。(3)提出了一种基于云模型-VIKOR的地铁转向架系统维修方式决策方法,从而确定地铁列车转向架系统各部件的维修方式。首先研究分析了影响转向架系统部件维修重要度的各种影响因素,从可靠性、维修性以及经济性这三个方面构建了地铁转向架系统部件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为了充分考虑评价过程中的模糊性与随机性因素,采用云模型量化定性评价语言,利用云相似度计算专家权重来集结评价信息,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云模型-熵权法得到指标权重,并用VIKOR方法得到部件维修重要度值,从而构建了地铁转向架系统部件重要度评价模型。最后基于重要度值对部件分类,并根据维修方式逻辑决断图确定各部件的维修方式。(4)用Java开发实现了地铁转向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维修管理系统,实现了系统维护管理、故障数据管理、检修计划管理、FMEA管理、贝叶斯网络可靠性分析、部件维修重要度评价与维修方式决策等功能,为地铁转向架系统的故障数据管理和日常维修工作提供帮助。

丁基恒[10](2019)在《精密隔振系统超低频测量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精密隔振系统是超精密制造和测量装备稳定工作的根本保障。随着装备进入纳米/亚纳米精度,高性能环境振动隔离愈加重要,尤其迫切需要超低频的主动振动隔离技术。以加速度、绝对速度测量为代表的惯性传感器是实现主动振动隔离的关键器件,但是其低频测量带宽有限、信噪比差的问题给精密隔振系统超低频测量和控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严重阻碍了隔振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本论文依托国家重大科研专项,从精密隔振系统的主被动组件特性建模与分析入手,着重研究采用绝对速度传感器的测量系统低频噪声与动态特性对主动控制性能的影响,旨在通过传感器特性补偿和控制算法设计,解决日益增长的环境微振动隔离需求与系统超低频测量和控制之间的矛盾,提高隔振系统性能,满足超精密制造和测量装备对工作环境稳定性的迫切需求。采用从组件级到系统级的分析思路,研究被动隔振结构到整机动力学特性,明确超低频测控需求。建立主动组件—地音传感器和平面电机执行器模型,根据测量需求设计针对地音传感器的零极点对消低频扩展一般原则。据此原则,着重分析带宽扩展实现过程中的噪声限制,确定采用模拟电路结合数字滤波器设计的带宽扩展方式,并建立传感器及其初级放大电路的输入噪声等效速度模型,为后续振动控制策略的研究与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在精密隔振系统的超低频反馈控制器设计过程中,通过研究地音传感器低频动态对反馈控制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低频噪声引起的控制器扰动,发现了传感器低频动态影响反馈控制稳定性的问题,进而提出针对反馈传感器的超低频带宽扩展策略,实现地音传感器的带宽截至频率从4.5Hz扩展至0.1Hz,而高频性能不损失。针对深度带宽扩展后噪声增加引起控制器低频扰动增加的问题,设计基于状态观测器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法,并结合LQR最优调节器,降低低频噪声影响并改善隔振性能;在前馈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分析了传感器低频噪声导致的前馈控制器性能损失,提出针对前馈传感器的超低频带宽扩展策略,拓展带宽至0.3 Hz。据此带宽扩展策略,预测传感器系统模型和参数辨识误差对前馈性能的影响,提出固定极点自适应前馈算法,改善建模精度和稳定性,结合误差和参考信号功率谱整形等措施,进一步降低低频噪声的影响,改善算法低频段性能。设计精密隔振系统软件与硬件,搭建原理样机并测试了提出的超低频测量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对比仿真分析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经过带宽扩展后传感器在超低频段保持了较准确的幅频响应特性和可以接受的噪声水平;反馈控制器在隔振系统固有频率处实现40dB振动衰减,而前馈控制在5Hz处进一步实现10dB的振动衰减;低频噪声在低频段没有引起明显的控制性能退化,验证了提出的超低频测量与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二、空气弹簧的数字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气弹簧的数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微振动作用下超精密机床动力学分析及基础隔振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1.2 超精密加工技术及机床设备发展现状
        1.2.1 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现状
        1.2.2 超精密加工机床设备发展现状
    1.3 超精密机床系统动力学研究现状
        1.3.1 超精密机床空气静压主轴动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3.2 超精密机床系统建模研究现状
    1.4 超精密机床隔振研究现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基于CFD的超精密机床空气静压主轴气膜刚度分析
    2.1 超精密机床径推一体式空气静压主轴结构
    2.2 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2.3 径推一体式空气静压主轴气膜CFD建模研究及网格划分
        2.3.1 径推一体式空气静压主轴气膜CFD建模研究
        2.3.2 径推一体式空气静压主轴气膜CFD模型网格划分
    2.4 超精密机床主轴气膜动网格建模及模型验证
        2.4.1 Fluent动网格技术
        2.4.2 止推气膜CFD模型动网格建模
        2.4.3 CFD模型网格化验证
        2.4.4 CFD模型验证
    2.5 径推一体式空气静压主轴线刚度分析
        2.5.1 止推气膜刚度分析
        2.5.2 径向气膜刚度分析
    2.6 径推一体式空气静压主轴角刚度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超精密机床的模态试验分析及有限元建模
    3.1 超精密机床模态试验
    3.2 有限单元法模态分析基本原理
    3.3 超精密机床有限元建模
        3.3.1 ABAQUS有限元模型参数设置
        3.3.2 ABAQUS模型交互作用及边界条件设置
        3.3.3 模型网格划分
    3.4 超精密机床有限元模型模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环境微振动作用下超精密机床主轴参考点的振动响应分析
    4.1 环境微振动特点
    4.2 环境微振动测试实验
    4.3 功率谱计算方法
        4.3.1 周期图法
        4.3.2 Welch平均周期法
        4.3.3 自相关函数法
        4.3.4 Burg法
        4.3.5 不同计算方法所得加速度功率谱对比
    4.4 环境振动加速度波模拟
    4.5 环境微振动作用下主轴振动响应分析
        4.5.1 正交实验设计
        4.5.2 环境微振动下主轴参考点振动响应
    4.6 本章小结
5 超精密机床隔振研究
    5.1 基本隔振元件
        5.1.1 叠层型压电陶瓷(压电堆)致动器
        5.1.2 空气弹簧元件
    5.2 压电堆空气弹簧复合隔振设计方案及力学建模
        5.2.1 压电堆空气弹簧复合隔振平台方案设计
        5.2.2 复合隔振平台力学模型
    5.3 模糊PID自适应控制原理
        5.3.1 位式控制算法
        5.3.2 PID控制算法
        5.3.3 模糊PID自适应控制算法
    5.4 二级隔振平台仿真分析
        5.4.1 压电堆致动器未参与控制下二级隔振平台仿真
        5.4.2 压电堆致动器参与控制下二级隔振平台仿真分析
    5.5 机床主轴隔振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着作情况

(2)车辆空气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气悬架系统研究现状
        1.2.2 电子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2.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2章 附加气室式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2.1 附加气室式空气悬架系统结构
    2.2 电子控制空气悬架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2.3 附加气室式空气悬架系统模型建立
        2.3.1 附加气室式空气弹簧系统模型
        2.3.2 七自由度整车模型
        2.3.3 路面模型
    2.4 车辆高度控制策略设计
        2.4.1 目标高度设定
        2.4.2 启停车高控制模块设计
        2.4.3 行驶车高控制模块设计
    2.5 直线行驶工况下车辆空气悬架控制器设计
        2.5.1 悬架评价性能分析
        2.5.2 基于PID的车辆悬架控制器设计
        2.5.3 基于自适应差分算法的车辆悬架控制器设计
    2.6 基于区间的车辆空气悬架分层动态控制策略设计
        2.6.1 车辆悬架PID控制器及A-DE控制器仿真研究
        2.6.2 车辆悬架分层动态控制器设计
    2.7 本章小节
第3章 分层的空气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3.1 分层电子控制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3.2 控制芯片选择
    3.3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3.3.1 电源电路设计
        3.3.2 晶振时钟电路设计
        3.3.3 复位电路设计
        3.3.4 下载调试电路设计
    3.4 信号处理电路设计
        3.4.1 车速信号电路设计
        3.4.2 车身垂直加速度信号电路设计
        3.4.3 压力信号电路设计
        3.4.4 高度信号电路设计
    3.5 CAN通讯电路设计
    3.6 驱动电路设计
        3.6.1 电磁阀驱动电路设计
        3.6.2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3.7 其他功能电路设计
        3.7.1 信号指示电路设计
        3.7.2 功能按键电路设计
        3.7.3 启停信号电路设计
    3.8 抗干扰设计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气悬架分层电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功能结构
    4.2 系统主程序设计
    4.3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4.3.1 通用I/O口初始化设计
        4.3.2 ADC初始化设计
        4.3.3 定时器初始化设计
    4.4 CAN通讯模块设计
        4.4.1 CAN初始化配置
        4.4.2 发送函数设计
        4.4.3 接收函数设计
    4.5 基于Simulink/RTW的控制策略程序设计
        4.5.1 上层系统控制策略程序设计
        4.5.2 下层系统控制程序设计
    4.6 车高控制程序设计
        4.6.1 车高调节程序设计
        4.6.2 车高中断服务函数设计
    4.7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程序设计
        4.7.1 定时器启动函数设计
        4.7.2 相对定位函数设计
        4.7.3 驱动函数程序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气悬架分层电子控制系统实验研究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设备
        5.2.1 试验车辆改装
        5.2.2 实验传感器
        5.2.3 分层电子控制器
        5.2.4 平顺性试验信号采集设备
    5.3 实验方案
        5.3.1 实验条件
        5.3.2 静态车高控制实验方法
        5.3.3 整车道路实验方法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5.4.1 静态车高实验结果及分析
        5.4.2 平顺性实验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3)基于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ECAS控制策略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车辆悬架系统
        1.1.2 电控空气悬架系统
        1.1.3 硬件在环仿真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空气悬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汽车电子硬件在环仿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3 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ECAS系统空气弹簧的特性研究
    2.1 空气弹簧的结构特征及特性
        2.1.1 空气弹簧的结构特征
        2.1.2 空气弹簧的特性
    2.2 空气弹簧的垂直刚度
    2.3 空气弹簧的有限元分析
        2.3.1 空气弹簧几何模型的建立
        2.3.2 橡胶模拟
        2.3.3 帘线层模拟
        2.3.4 接触条件与边界条件
        2.3.5 内部气体模拟
        2.3.6 分析步设置
        2.3.7 有限元分析结果
    2.4 空气弹簧的特性试验
        2.4.1 静态刚度特性试验方法
        2.4.2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ECAS系统数学建模及仿真
    3.1 悬架系统性能的评价指标
    3.2 路面输入模型
        3.2.1 频域模型
        3.2.2 时域模型
        3.2.3 路面激励模型
    3.3 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模型
        3.3.1 带附加气室的空气弹簧的结构特征
        3.3.2 空气弹簧主气室与附加气室数学模型
        3.3.3 电磁阀数学模型
    3.4 整车七自由度电控空气悬架系统模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ECAS模糊PID控制策略的仿真及分析
    4.1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4.1.1 模糊PID控制理论概述
        4.1.2 控制结构的设计
    4.2 仿真结果分析
    4.3 基于CarSim与 Simulink的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及验证
        4.3.1 CarSim软件简介
        4.3.2 联合仿真平台的搭建
        4.3.3 联合仿真模型的验证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ECAS硬件在环试验平台设计
    5.1 硬件在环原理
    5.2 整体方案
    5.3 试验平台硬件设计
        5.3.1 实时仿真环境硬件配置
        5.3.2 ECAS系统硬件配置
        5.3.3 数据采集卡
        5.3.4 位移传感器
        5.3.5 车速传感器
    5.4 Simulink Real-Time的仿真环境配置
        5.4.1 Simulink Real-Time简介
        5.4.2 目标机启动盘的制作
        5.4.3 宿主机与目标机通信配置
    5.5 试验平台软件设计
        5.5.1 ECAS静态车高试验
        5.5.2 ECAS道路行驶试验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整车平顺性试验
    6.1 试验设备
    6.2 试验方案的制定
        6.2.1 试验条件
        6.2.2 试验方法
    6.3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6.4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1 全文总结
    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4)车辆互联空气悬架系统协同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互联空气悬架系统概述
        1.4.1 互联空气悬架系统构成及其结构
        1.4.2 悬架系统性能与评价
    1.5 互联空气悬架系统控制发展与现状
        1.5.1 阻尼控制发展与现状
        1.5.2 车身高度控制发展与现状
        1.5.3 互联状态控制发展与现状
        1.5.4 互联空气悬架协同控制发展与现状
    1.6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互联空气悬架整车建模
    2.1 互联空气弹簧系统建模
        2.1.1 互联空气弹簧系统工作原理
        2.1.2 空气弹簧非线性动力学建模
        2.1.3 互联管路非线性动力学建模
        2.1.4 储气罐动力学建模
    2.2 可调阻尼减振器原理与建模
        2.2.1 可调阻尼器减振器工作原理
        2.2.2 减振器特性分析与建模
    2.3 路面随机激励建模
        2.3.1 谐波叠加法
        2.3.2 滤波白噪声生成法
        2.3.3 四轮路面随机激励建模
    2.4 互联空气悬架整车动力学建模
        2.4.1 互联空气悬架整车非线性模型
        2.4.2 互联空气悬架整车模型线性化
    2.5 整车动力学模型验证
        2.5.1 试验样车信号采集系统
        2.5.2 模型试验验证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MPC的协同控制器和整车观测器设计
    3.1 最优控制理论简介
        3.1.1 最优控制的前提条件
        3.1.2 LQR控制简介
        3.1.3 MPC控制简介
    3.2 MPC控制器设计
        3.2.1 控制目标与成本函数
        3.2.2 约束条件
        3.2.3 权重分配及优化
    3.3 整车状态观测器设计
        3.3.1 无迹卡尔曼观测器
        3.3.2 H∞观测器
        3.3.3 观测器实现及分析
    3.4 控制器效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各可控结构动作与多智能体博弈
    4.1 最优悬架力分配问题分析
        4.1.1 智能体及其约束和成本
        4.1.2 智能体的目标及其博弈关系
    4.2 带约束的多智能体博弈及求解
        4.2.1 双智能体博弈与迭代最佳响应
        4.2.2 多智能体博弈与KKT约束
        4.2.3 能耗最优的悬架力分配
    4.3 基于MPC的协同控制器效果及仿真分析
        4.3.1 最优悬架力分配的仿真及效果分析
        4.3.2 基于MPC的协同控制效果分析
        4.3.3 系统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互联空气悬架协同控制硬件在环与实车验证
    5.1 硬件在环简介
    5.2 基于树莓派的硬件在环
        5.2.1 树莓派硬件简介
        5.2.2 基于树莓派的硬件在环Simulink环境
    5.3 硬件在环的软硬件配置
        5.3.1 硬件连接的选择与配置
        5.3.2 软件配置
    5.4 硬件在环的软硬件设置
        5.4.1 树莓派硬件设置
        5.4.2 基于硬件的控制器参数配置
        5.4.3 实际控制验证与对比
    5.5 控制策略的部分实车验证
        5.5.1 整车信号采集系统及控制器调整
        5.5.2 实车试验环境与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加的科研项目
    发表的学术论文
    申请的发明专利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5)新型城轨车辆载荷控制阀检测装置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流体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1.3.1 压力检测技术的发展现状
        1.3.2 压力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1.3.3 流体流量测控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载荷控制阀与检测装置机理分析
    2.1 杭州地铁1号线制动系统结构与作用机理
    2.2 载荷控制阀结构与作用机理
    2.3 设计参数确定与试验需求分析
        2.3.1 检测装置设计参数确定
        2.3.2 试验需求分析与试验项目确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检测装置总体方案研究
    3.1 检测装置设计目标
    3.2 检测装置结构及原理
    3.3 检测装置的基本功能分析
        3.3.1 气密性测试
        3.3.2 升压稳定性测试
        3.3.3 参数调整分析
        3.3.4 性能校对分析
    3.4 检测装置试验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检测装置气路系统研究
    4.1 EP模块控制方案研究
        4.1.1 模拟电磁阀与开关电磁阀对比分析
        4.1.2 脉宽调制PWM技术和PID控制算法分析
        4.1.3 建立EP控制方案
    4.2 气密性测试气路研究
        4.2.1 预控腔气密性检测气路设计
        4.2.2 输出腔气密性检测气路设计
    4.3 功能检测气路研究
    4.4 载荷控制阀检测装置气路设计
    4.5 气路系统气动元件选型分析
        4.5.1 过滤器选型分析
        4.5.2 电磁阀选型分析
        4.5.3 风缸选型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检测装置硬件系统研究
    5.1 传感测试系统研究
        5.1.1 压力传感器选型分析
        5.1.2 数显表选型分析
        5.1.3 端子板选型分析
        5.1.4 数据采集卡选型分析
    5.2 电气控制系统研究
        5.2.1 检测装置供电电路设计
        5.2.2 气路系统元件供电电路设计
        5.2.3 传感测试系统供电电路设计
        5.2.4 硬件连接及供电电路设计
        5.2.5 检测装置电气控制设计方案
        5.2.6 工控机及其它设备选型分析
    5.3 检测装置机械结构研究
        5.3.1 检测装置柜体设计
        5.3.2 载荷控制阀气路安装板卡设计
        5.3.3 检测装置总成
        5.3.4 检测装置实物图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检测装置软件系统研究
    6.1 Visual Basic6.0 软件
    6.2 载荷控制阀检测装置软件程序
        6.2.1 载荷控制阀检测装置程序界面设计
        6.2.2 人员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6.2.3 传感器标定模块设计
        6.2.4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6.2.5 试验主程序模块设计
        6.2.6 数据库与打印模块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

(6)高精度数字图像相关测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研究方法
    1.5 预期研究成果
第2章 DIC测量技术概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1 DIC测量技术概述
        2.1.1 DIC测量原理
        2.1.2 DIC测量系统构成
        2.1.3 DIC测量流程
    2.2 DIC测量精度影响因素分析
        2.2.1 测试系统自身的影响
        2.2.2 外界环境的影响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环境微振动对DIC测量影响研究
    3.1 环境微振动来源分析
    3.2 环境微振动对DIC测量影响规律探究试验
        3.2.1 试验背景及目的
        3.2.2 试验设计
        3.2.3 试验过程
        3.2.4 试验结果及结论
    3.3 环境微振动控制方案研究
    3.4 环境微振动控制方案效果验证试验
        3.4.1 试验背景及目的
        3.4.2 试验设计
        3.4.3 试验过程
        3.4.4 试验结果及结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光强对DIC测量影响研究
    4.1 光强变化影响特性分析
    4.2 环境光控制技术需求分析及研究
        4.2.1 环境光控制技术需求分析
        4.2.2 环境光控制技术研究
    4.3 环境光控制技术验证及影响规律探索
        4.3.1 试验设计
        4.3.2 试验过程
        4.3.3 试验结果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温度对DIC测量影响研究
    5.1 温度因子影响特性分析
    5.2 碳纤维支撑和热防护装置
    5.3 环境因子控制效果整体验证试验
        5.3.1 试验背景及目的
        5.3.2 试验设计
        5.3.3 试验过程
        5.3.4 试验结果及结论
    5.4 误差来源分析及试验验证
        5.4.1 试验背景及目的
        5.4.2 试验设计
        5.4.3 试验过程
        5.4.4 试验结果及结论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SimulationX的动车组制动系统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动车组制动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日本动车组制动系统
        1.2.2 法国动车组制动系统
        1.2.3 德国动车组制动系统
        1.2.4 国内动车组制动系统
        1.2.5 制动系统关键技术
    1.3 研究内容、方案和预期目标
第2章 动车组制动系统总体设计
    2.1 制动系统组成
        2.1.1 制动系统概述
        2.1.2 制动控制系统
        2.1.3 供风系统
        2.1.4 基础制动装置
        2.1.5 辅助装置
    2.2 制动系统主要功能
        2.2.1 制动控制
        2.2.2 供风管理
        2.2.3 防滑控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制动系统气路建模
    3.1 仿真模型开发
        3.1.1 供风单元及风缸
        3.1.2 空气制动控制模块
        3.1.3 停放制动供风模块
        3.1.4 辅助供风模块
        3.1.5 基础制动装置
        3.1.6 虚拟控制逻辑
        3.1.7 制动系统建模
    3.2 基于模型仿真的部件选型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制动系统控制逻辑开发
    4.1 制动控制
        4.1.1 制动控制架构
        4.1.2 制动控制策略
        4.1.3 诊断信息
    4.2 停放制动控制
        4.2.1 停放制动控制逻辑
        4.2.2 诊断信息
    4.3 供风管理
        4.3.1 主供风管理
        4.3.2 辅助供风管理
        4.3.3 诊断信息
    4.4 防滑控制
        4.4.1 防滑逻辑说明
    4.5 制动控制建模仿真分析
        4.5.1 正常工况
        4.5.2 故障工况
        4.5.3 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制动控制单元样机研制
    5.1 设计思想
        5.1.1 设计依据
        5.1.2 设计准则
    5.2 设计方案
        5.2.1 系统架构设计
        5.2.2 单板方案设计
        5.2.3 可靠性设计
    5.3 系统测试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企业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8)IBooster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检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Booster电子助力器的研究现状
        1.2.2 IBooster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检测的研究现状
    1.3 论文课题的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2 IBooster电子助力器物理结构与性能测试项目设计
    2.1 真空助力器物理结构及工作原理
    2.2 IBooster电子助力器物理结构及工作原理
    2.3 系统测试项目设计
        2.3.1 输入输出特性测试设计
        2.3.2 液压空行程测试设计
        2.3.3 泄压时间测试设计
        2.3.4 无输入力状态性能测试设计
        2.3.5 无助力状态性能测试设计
        2.3.6 单管路失效测试设计
        2.3.7 全行程测试设计
        2.3.8 气压密封测试设计
        2.3.9 主缸带储液罐总成密封测试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IBooster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检测系统设计
    3.1 测试需求分析
    3.2 技术要求分析
    3.3 系统硬件总体设计
    3.4 电缸加载系统设计
    3.5 测控管路系统设计
        3.5.1 真空注油管路
        3.5.2 泵循环注油管路
        3.5.3 正压注油管路
        3.5.4 测试管路
        3.5.5 气洗管路
        3.5.6 测控管路整体设计
    3.6 数据采集与控制系统设计
        3.6.1 数据采集模块
        3.6.2 外部供电模块
    3.7 模拟负载设计
        3.7.1 模具弹簧模拟负载设计
        3.7.2 碟形弹簧模拟负载设计
    3.8 台架总体设计
    3.9 本章小结
4 IBooster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检测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4.2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4.3 系统软件模块设计
        4.3.1 主程序设计
        4.3.2 测试系统参数配置模块设计
        4.3.3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4.3.4 电缸控制模块设计
        4.3.5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电动缸运动控制算法研究
    5.1 ADRC自抗扰系统建模
    5.2 ADRC自抗扰系统主要参数整定
        5.2.1 跟踪微分器的参数整定
        5.2.2 扩张状态观测器的参数整定
        5.2.3 非线性状态误差反馈的参数整定
    5.3 ADRC自抗扰算法电缸运动控制
    5.4 本章小结
6 检测结果分析及系统性能评定
    6.1 传感器标定
    6.2 系统测试结果
        6.2.1 输入输出特性测试
        6.2.2 液压空行程测试
        6.2.3 泄压时间测试
        6.2.4 无输入力状态性能测试
        6.2.5 无助力状态性能测试
        6.2.6 单管路失效测试
        6.2.7 全行程测试
        6.2.8 气压静密封测试
        6.2.9 气压动密封测试
        6.2.10 主缸带储液罐总成密封测试
    6.3 不确定度评定
        6.3.1 A类评定方法
        6.3.2 B类评定方法
        6.3.3 合成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计算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9)地铁转向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维修方式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可靠性分析研究现状
        1.2.2 转向架系统可靠性研究现状
        1.2.3 维修方式决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地铁转向架系统分析和故障树模型建立
    2.1 地铁转向架系统功能与结构分析
        2.1.1 地铁转向架系统功能分析
        2.1.2 地铁转向架系统结构组成
    2.2 地铁转向架系统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2.2.1 FMEA概述
        2.2.2 地铁转向架系统FMEA
    2.3 地铁转向架系统故障树模型构建
        2.3.1 故障树分析介绍
        2.3.2 地铁转向架系统故障树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糊贝叶斯网络的地铁转向架系统可靠性分析
    3.1 贝叶斯网络概述
        3.1.1 贝叶斯网络的理论基础
        3.1.2 贝叶斯网络的基本概念
        3.1.3 贝叶斯网络推理
        3.1.4 贝叶斯网络应用软件
    3.2 模糊集理论
    3.3 贝叶斯网络模型构建方法
        3.3.1 基于故障树的贝叶斯网络建模
        3.3.2 基于模糊理论的根节点先验概率确定
        3.3.3 基于Noisy-Or模型的条件概率修正
    3.4 地铁转向架系统可靠性分析模型构建
        3.4.1 地铁转向架系统贝叶斯网络构建
        3.4.2 地铁转向架系统贝叶斯网络赋值
    3.5 地铁转向架系统可靠性分析
        3.5.1 后验概率计算
        3.5.2 重要度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云模型-VIKOR的地铁转向架系统维修方式决策
    4.1 维修方式分类
    4.2 转向架系统部件维修重要度评价模型
        4.2.1 部件维修重要度评价指标体系
        4.2.2 维修重要度评价方法选择
        4.2.3 基于云模型-VIKOR的部件维修重要度评价
    4.3 基于维修重要度的部件维修方式选择
    4.4 实例分析
        4.4.1 转向架系统部件维修重要度评价
        4.4.2 转向架系统部件维修方式确定
    4.5 本章小结
5 地铁转向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维修管理系统
    5.1 系统总体设计
        5.1.1 系统需求和目标分析
        5.1.2 系统设计原则
        5.1.3 系统结构设计
        5.1.4 系统功能设计
        5.1.5 系统数据库设计
        5.1.6 系统开发平台与工具
    5.2 系统主要界面介绍
        5.2.1 登录界面
        5.2.2 系统主界面
        5.2.3 系统维护界面
        5.2.4 故障数据管理界面
        5.2.5 检修计划管理界面
        5.2.6 FMEA分析界面
        5.2.7 贝叶斯网络可靠性分析界面
        5.2.8 重要度评价与维修方式决策界面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精密隔振系统超低频测量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课题背景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2 精密隔振系统建模与低频噪声特性分析
    2.1 引言
    2.2 隔振器结构组件建模
    2.3 隔振系统整机动力学建模
    2.4 主动隔振组件建模
    2.5 系统噪声来源与低频特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反馈传感器超低频测量增强与反馈控制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模态解耦
    3.3 反馈传感器超低频带宽补偿策略
    3.4 多传感器融合的LQG超低频振动控制
    3.5 本章小结
4 前馈传感器超低频测量增强与前馈控制方法研究
    4.1 引言
    4.2 前馈传感器超低频带宽补偿策略
    4.3 改进低频性能的自适应前馈控制
    4.4 本章小结
5 精密隔振系统实现与超低频测量控制性能验证
    5.1 引言
    5.2 原理样机搭建
    5.3 超低频测量和控制性能验证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与专利申请

四、空气弹簧的数字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微振动作用下超精密机床动力学分析及基础隔振技术研究[D]. 胡辰. 南京理工大学, 2020(01)
  • [2]车辆空气悬架电子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D]. 张佳辉.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3]基于硬件在环仿真技术的ECAS控制策略及试验研究[D]. 宋盘石.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
  • [4]车辆互联空气悬架系统协同控制方法研究[D]. 于文浩. 江苏大学, 2020
  • [5]新型城轨车辆载荷控制阀检测装置研制[D]. 程强.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6]高精度数字图像相关测量影响因素分析及试验验证[D]. 付亿波.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2020(08)
  • [7]基于SimulationX的动车组制动系统研究与开发[D]. 刘子嘉.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8]IBooster电子助力器综合性能检测系统[D]. 孙正. 中国计量大学, 2019(02)
  • [9]地铁转向架系统可靠性分析与维修方式决策研究[D]. 周强.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10]精密隔振系统超低频测量与控制方法研究[D]. 丁基恒.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标签:;  ;  ;  ;  ;  

空气弹簧的数字化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