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地区村级制度改革:调查与思考

思茅地区村级制度改革:调查与思考

一、思茅地区村级体制改革:调查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曾勇[1](2017)在《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 ——以沪滇对口帮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率先完成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其中,东西扶贫协作,即组织东部地区较发达的省市对口帮扶西部贫困地区,被认为是扶贫开发方式中最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一种扶贫方式。实践也表明,东西扶贫协作,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力量扶贫、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扶贫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有利于促进东西部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实现东西部的共同发展。自1996年开始实施以来,我国东西扶贫协作取得了很大的扶贫成效,较好地解决了贫困难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据统计,至2014年底,全国仍有14个集中连片贫困区、12.8万个贫困村和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2015年完成减贫1442万人,截至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数为5575万人),重点分布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有西藏、甘肃、新疆、贵州和云南,贫困人口数量超过500万的则有贵州、云南、河南、广西、湖南和四川。如果到2020年,还有几千万人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还有集中连片整体贫困现象的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没有如期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意味着,"十三五"时期我国必须平均每年减贫超过1000万人,每月需要减贫接近100万人。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是扶贫开发,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就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采用常规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难以完成这一任务。作为最能有效解决贫困问题且极具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方式,东西扶贫协作必须提高认识、创新思路、完善政策、强化措施,为确保"十三五"时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研究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如何进一步提升,非常有必要。为此,本文从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系统学和管理学等视角,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依照理论-现状-实证的基本思路,在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极具中国特点的孤岛型贫困的学术概念及其基本内涵和主要特征,总结了 1996年至今近20年来东西扶贫协作的历程、政策演变和有效举措,探讨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动力机制和宏观绩效,结合上海对口支援云南工作实例的分析和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绩效的评价,研究了东西扶贫协作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效果,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和上海对口支援工作实际,探究提升东西扶贫协作效能的新路径,试图提出与经济新常态相相适应的扶贫政策建议。本文共分为八个章。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思路、方法、意义、创新点以及本文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的界定,探索性的提出了孤岛型贫困的基本概念。第二章是本文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总结了中外反贫困、区域经济发展、东西扶贫协作、扶贫绩效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实证研究成果,厘清了本文研究的基础及出发点。第三章全面梳理了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状况,结合"孤岛型贫困"的诠释系统分析了贫困的概念、类型、特征和形成的一般机理,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沿革、东西扶贫协作的演进历程和主要举措。第四章是探讨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益和动力机制,采用规范研究和边际研究方法探析东西扶贫协作的动力机制和宏观绩效。第五章探讨沪滇结对帮扶的做法与特色,以"解剖麻雀"的方式,以沪滇对口帮扶为典型案例,对省域层面的东西扶贫协作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析。第六章是实证分析部分,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计量分析了沪滇结对帮扶的宏观绩效,采用AHP方法构建了结对帮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沪滇对口帮扶项目资金的微观绩效进行了评价。第七章阐述了新时期中国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及基本内容,重点建构了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具体的实现路径。第八章是研究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旨在归纳总结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及重要观点,给出东西扶贫协作绩效提升的建议,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围绕实现国家提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西扶贫协作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深入的探究,丰富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理论文献,拓展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东西扶贫协作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实地组织了对口地区有关部门开展自评、抽评工作,在理论层面、方法层面、实践层面都具有一定创新。同时,本文还总结梳理了中外扶贫开发与减贫策略,归纳分析了沪滇对口帮扶的代表性举措、资源整合机制以及新探索,具有很强的政策借鉴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分析了六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孤岛型贫困的基本概念、特征、现状及其形成的一般机理;二是东西扶贫协作的背景、进程、特点和亟待解决的制约因素;三是衡量东西部扶贫协作绩效的基本方法及其主要分析结论;四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型案例——沪滇对口帮扶的特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五是中国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实现路径;六是提升东西部扶贫协作绩效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主要得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结论:一是中国孤岛型贫困概念的提出及其减贫的实现路径。(1)中国的孤岛型贫困是呈片状、点状贫困分布格局下形成的具有鲜明区域性、多维性和持续性特征的一种慢性贫困现象。(2)孤岛型贫困的人口主体是农村留守人口,其形成的一般机理包括区位、政策、社会三大机理。(3)提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建档立卡和发放专项救助津贴,是孤岛型贫困人口减贫的具体实现路径。而生态移民、构建"无缝隙"减贫工作机制和分类制定转型发展模式,则是孤岛型贫困地区减贫的具体实现路径。二是东西扶贫协作的理论作用效果。(1)有利于受援地区经济总量增长,对减轻东西部经济总量差距有所帮助。(2)有利于受援地区经济增速提升,对缩小东西部经济增速差距有所帮助。(3)对整体效益的作用效果具有权变性,取决于生产要素在东部和西部的单位边际产出。三是沪滇对口帮扶的经验借鉴。(1)整村推进、产业帮扶和社会事业及人力资源开发是典型举措。(2)政府、市场、社会三个层面的资源整合机制是重要特征;(3)打工经济、小额贷款模式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是有效探索。四是沪滇对口帮扶的实证作用效果。(1)沪滇结对帮扶投入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具有显着的作用。(2)新农村建设、产业帮扶和民生帮扶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具有显着的作用,但作用大小存在差异。(3)扶贫资金管理和瞄准机制对减少贫困人口、提高教育水平、提高收入水平有影响。五是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和实证测算。主要包括投入管理、过程管理、产出与效果、社会评价等4个一级指标以及23个二级指标,对案例项目的微观绩效评价结果为良好。

赵壮天[2](2014)在《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世界陆地边界最长和陆上邻国最多的国家之一,内陆边疆地区面积广大、自然资源丰富、民族结构复杂,战略地位十分显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边疆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但是,受内陆边疆地区地缘政治复杂、地理环境特殊、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文化多元以及边疆治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影响,边疆地区与沿海发达省份、内地省份的发展差距持续拉大,各种新的矛盾和问题层出不穷,并已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何正确处理边疆地区这些特殊矛盾和问题,直接关系国家安全、国家稳定大局,关系广大边疆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长治久安。治国必治边,治边亦治国。在我国,中央政府是边疆治理的主导者和决策者,边疆地方政府是边疆治理的执行者和参与者。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背景下,边疆省级政府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边疆治理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鲜有学者从边疆省级政府行为的层面来研究边疆治理问题,尤其是对边疆省级政府如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的研究,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许多矛盾和问题,有些是边疆地区独有的,有些虽然与内陆省份共有但具有其特殊性、复杂性。由于缺乏处理这些特殊、复杂矛盾和问题的法定程序或者是可以从内地省份借鉴的经验,使边疆省级政府根据法律法规和中央政府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开展一系列自主创新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边疆省级政府是如何认识和处理边疆地区特殊矛盾和特殊问题?边疆省级政府现有的治理实践能否满足国家的期待、能否实现边疆地区的利益诉求?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有什么规律可循,带来了哪些负面效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如何优化和调适?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有助于厘清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特点、规律,有助于提升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并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在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理论和逻辑入手,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分析框架,并从特殊性、重要性、代表性三个维度,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领域各选取了3个案例,在国家对边疆省级政府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双重约束下,对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创新行为实践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过程中,贯彻了“提出问题——构建理论框架——经验性分析和讨论——导出政策含义”的思路。同时,以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为主线,对15个案例进行深度描述和清晰勾勒,以使研究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分析边疆省级政府各领域自主创新行为实践的特点、存在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以及通过对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相关要素的提炼,构建了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并由此引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第一,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导致了许多特殊的矛盾和问题,是边疆省级政府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一系列自主性行为实践的重要原因,而国家针对边疆制定的一些差异化政策措施使这些自主性行为实践成为必要和可能;第二,在国家对边疆省份的期待和边疆地区自身利益诉求的双重约束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具有内在的理论逻辑,并可分为动力来源、制约因素、创新实践、权益博弈、路径选择、优化调适、制度创新7个层次;第三,改善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途径可分为授权调适和行为优化两条主线,授权调适主要针对边疆省级政府根据其职能职责应该做但做不到的情形,行为优化主要针对能够做但没做好的情形;第四,在当前体制环境下,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十分模糊,充分理解边疆省级政府“普遍”和“特殊”两类自主性行为,是从制度层面理顺中央政府与边疆省级政府关系、规范边疆省级政府的自主性行为边界和范围的重要基础。第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律,对完善国家治边政策体系、提升边疆省级政府治理能力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高蕾[3](2013)在《大南直村布朗族蜂桶鼓舞研究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布朗族是一个有着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古老民族,蜂桶鼓舞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布朗族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迄今仍然保存着鲜活的生命力而呈现活态。位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南部大南直村的布朗族群众将蜂桶鼓舞代代保留了下来,在当地民俗节庆活动中蜂桶鼓舞依然是最重要的表演项目。透过蜂桶鼓舞这一文化事项,可以解读在舞蹈中所蕴含的文化功能以及民族共同感。本文通过对大南直村布朗族蜂桶鼓舞的田野调查、入户访谈以及相关文献查阅,以布朗族的社会文化发展为线索,将作为布朗族文化特色符号的蜂桶鼓舞这一流传近千年的民间舞蹈的历史源流、表演方式、相关神话传说以及其生成的历史和人文环境完整呈现出来。同时,利用人类学相关理论,探讨这一舞蹈所蕴含的文化功能与仪式功能以及在不同场域下蜂桶鼓舞的不同文化表达方式。通过以上两方面的研究,再结合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比较法与归纳法的基础上对蜂桶鼓舞的纵向传承和横向比较研究提出意见,并以布朗族蜂桶鼓舞的保护为例,探讨舞蹈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长期积累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是各民族自我认同的历史凭证,也是各民族得以延续的命脉。它与其他历史遗存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是扞卫国家文化主权和维护国民文化身份的根本依据。合理保护和利用“非遗”,对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等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步伐的不断加快,“蜂桶鼓舞”的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很多矛盾凸显。因此,本文立足于布朗族蜂桶鼓舞的现状,运用田野调查、文献搜集等方法,以及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理论、文化相对论、地方性知识以及旅游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视角来探讨布朗族蜂桶鼓舞的基本特征、保护与开发的意义、保护与开发的现状,以期发现其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国内外的经验中寻找保护与开发模式的理论依据和参照物,从而为布朗族蜂桶鼓舞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付爱霞[4](2011)在《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与西部村民自治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村民自治问世至今,已在西部农村运行了几十年,并取得了瞩目成就。但是,当我们进一步对西部村民自治的发展状况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却发现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有人撰文将这种状况概括为“发展迅速,发育不良”。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状况呢?这是必须加以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要对这个问题作出深层次的研究、并提出切实的解决办法,就必须对西部村民自治生存与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我们知道,任何具体的制度都是运行于一定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并深深地受其影响。一个完整的社会生态环境大致包括经济生态环境、政治生态环境以及文化生态环境。由于已有学者从政治文化生态环境的角度对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问题进行了研究,也由于篇幅有限,因此,本文拟从文化生态环境的角度对西部村民自治问题进行研究。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主要由西部农村政治文化、西部农村家族文化、西部农村村民文化素质这三个基本的文化因素构成。实践证明,由这三个基本的文化因素所构成的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对西部村民自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文章着力研究了这三个基本的文化因素对西部村民自治运行过程中的四个基本环节——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所产生的文化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西部文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推进西部农村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张翠[5](2010)在《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文中认为歌德在《浮士德》结尾的诗句中说:“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飞升”。也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衡量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要看这个国家对待女性的态度”。的确,通过一国女性的生存现状考察,便能清晰地看到这个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文明程度。女性是一个神秘的性别,她时而被尊崇、时而被践踏;她时而被塑造成美、爱情、伟大、丰饶的象征,时而又被塑造成诱惑、罪恶、堕落、无能的象征。翻开人类历史的长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的百态风姿与千种哀愁……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女性如同男性一样,是人类的另一半,而且同男性一样举足轻重。没有女性的存在和女性的伟大功绩,人类将不复存在,何谈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正视女性存在的真正价值和应享有的地位,对于人类自身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唯有男女两性共同的进步才是全民族、全人类的真正进步。对女性的关注,特别是对女性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少数民族女性的关注,关注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政治地位与政治参与状况、受教育程度、家庭地位、生育状况与健康状况,理当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社会地位、政治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享有了同男性一样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但是,各种传统观念和固有习俗仍然禁锢人们的头脑,我国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和权益保护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学术界予以关注和研究,进而推动少数民族女性的进步与发展,实现其真正的解放。我国目前少数民族女性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国内也有一些研究少数民族女性问题的专家学者,但是从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入手,进而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生存状况和权益保护问题的还不多见。女性人类学的尊重差异、强调多元的研究范式正是为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参政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视角。基于这种多元的视角,笔者将具有特定历史积淀、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利益观念的少数民族女性群体的参政状况与我国汉族女性的参政状况区别研究,透过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因为“政治参与”状况和程度是衡量女性社会地位的其中一个“正向指标”),同时也是以研究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和社会参与状况为切入点,进而探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现状、社会地位、社会角色及其权益保护问题。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女性参政状况的考察,为我国少数民族女性最终走上真正解放的道路,尽力探寻现实可行的措施与方法。本文运用了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共分七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对国外、国内关于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研究现状与文献进行了较为详尽的综述,对相关基本概念(诸如:“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妇女参政”、“女性人类学”)进行了界定,以及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女性人类学的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到多元的视角、性别视角下的人文视野以及对女性地位及其生存状况的考察,均为本文在研究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问题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研究视角。同时也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参政与妇女解放的考察、女性主义对女性参政权的争取等女性参政的理论依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第三部分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考察。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历程,包括近代中国女性参政意识的觉醒、现代中国女性争取参政权的进程和建国以来妇女参政的历史进步。第二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回顾,包括旧社会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地位、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运动的初起和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性飞跃。第四部分是对当代中国不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的考察,主要考察了少数民族女性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政治协商会议、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的情况,还对少数民族女干部、各行各业的女精英状况进行了统计。最后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是探寻了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的成因,从客观和主观两个角度来分析。客观原因主要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性别观念、宗教妇女观、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培养选拔机制不够健全和家庭的拖累与牵制等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有女性自身的自卑心理、依赖心理和嫉妒心理等。第六部分是对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提出笔者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主要从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中的重要作用、切实发出少数民族参政女性的呼声为女性同胞谋福利、大力发展教育、借鉴国外提升女性参政水平的有益经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最后是笔者的思考,认为少数民族女性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做自己的主人,去“追随自己的心”,在自己喜欢的行业发挥自身的优势,这是我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同胞,也是全国女性同胞的共同愿景。第七部分是附录部分,主要是笔者关于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访谈,主要包括对话内蒙古、宁夏、新疆自治区的妇联主席,以及对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的访谈。还有凸显妇女权益保障的当代国际公约、当代中国有关妇女权益保障和参政援助的法律、政策依据。作为通过对中国少数民族女性政治参与状况的研究,进而研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状况和权益保护问题,使本课题既具有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也在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探究少数民族女性的生存境遇与发展方面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

杨红[6](2010)在《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 ——一项教育人类学的回访与再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一项以布迪厄再生产理论为理论范式,采用宏观教育民族志与微观教育民族志相结合,文化唯物主义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历史研究与田野研究相结合,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民族志研究。通过对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女童班长达九年的人类学重访与再研究,展示45名拉祜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全过程,通过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探讨学校教育存在的文化再生产现象以及拉祜族女童教育的特殊性。本研究遵循宏观教育民族志研究的一般规范,将拉祜族女童教育放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历史、教育环境之中去考察。一方面对拉祜族女童班教育问题进行纵向的历时性描述与展示,另一方面又对拉祜族女童通过现代学校教育实现向上突破与回归的问题进行共时性的分析与探讨。对拉祜女童进行长期的重访与再研究有利于揭示隐藏在过程中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以及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阶段性与复杂性特点,将公平的视线贯穿于女童教育的始末。本研究认为学校教育与其所处的社区及其文化行为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只有将学校教育置于社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中,通过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民族志描述,从更为宽广的社会文化情境来审视,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理解。因此,笔者在第二章对拉祜族的文化“图景”进行了描述。然后,第三章对拉祜族学校教育进行了从历史到现状的梳理与描写,将拉祜族女童教育问题纳入到更为广阔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之中探讨。拉祜女童通过现代学校教育从山野蒙童转变为现代学童以及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分化是本研究的重点。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小学阶段拉祜族女童带着从传统社区获取的惯习,带着家庭及社区赋予的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进入到学校场域所遭遇到的文化中断、文化冲突以及文化适应的过程,同时这一过程也是拉祜女童各种资本积累的过程。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处于青春期的拉祜女童在以淘汰为特点的现代学校教育中所做的不同教育选择与遭遇的境况。在青春期,文化的力量开始对女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追求成就和女性性别也开始发生冲突。拉祜山区早婚早育的习俗,事实存在的买卖婚姻以及学业障碍等因素成为她们不同教育选择的“合理”理由。本研究的第六章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出发,描述了45名拉祜女童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的途径、过程与可能性。用法国着名社会理论家,人文社会学者布迪厄的实践理论解释存在于现实教育领域中的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进而对性别是否是一种资本进行探讨。本研究认为拉祜女童的教育经历证明,在她们构建自己的社会空间位置时,性别是不可忽略的动力,它包含了一种坚持女性自身独特存在的意向,并在客观结构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力量,具备了资本的性质。最后,本研究对拉祜族女童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认为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文化再生产的现象,从而导致社会再生产。现代学校作为外来文明的切入点,应当与少数民族社区和家庭发生紧密的联系,不应当成为“孤岛”。政府应当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既满足他们升学融入主流社会的需要,也为他们提供满足生计需要的地方知识。女童还需要学习诸如生理、心理、健康保健、维权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她们未来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对社会弱势群体教育的关注,揭示隐藏于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同时本研究还是将人类学重访与再研究的方法引入到教育学领域的一种尝试,笔者认为在关注人成长的教育学领域再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曲淑敏[7](2008)在《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是关系我国改革成败、大局稳定的重大课题,但是我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而导致“三农”问题日益加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目前的金融制度安排不能满足农村经济主题的融资需求,农民发展资金不足等。小额信贷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近些年来,小额信贷因其灵活性和有效性,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关注,小额信贷之所以会受到如此的关注,其根本原因就是小额信贷作为一种金融创新工具,使有愿望创业的低收入者和贫困人口,通过信贷支持改变其贫困面貌成为可能。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人口,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那些生活在农村的低收入人口,以及中小个体生产者和小企业,更急需获得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因此,我们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研究有着实际的现实价值。小额贷款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也极大地鼓舞了我国政府的参与热情,2001年开始,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以农村信用社参与为主的小额贷款,小额贷款在各地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不仅解决了农民生活与发展问题,也为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金融改革由来已久,却始终未找到一条更加有效道路。小额贷款作为金融新政,为我国的农村金融,更为处境艰难的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改革新思路。因此,搞好小额贷款理论研究,也有它不可低估的理论意义。本文依据经济学、金融学以及管理学的有关理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农村金融供给的角度,首先论证了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贷款的客观必然性,然后以泰安市农村信用社为例,以农户问卷调查,点面结合区域分析的方式,对农村信用社开展的小额贷款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系统的实证考察。剖析了农村信用社开展小额贷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和规范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罗红[8](2005)在《镇雄县亨地乡关门山村扶贫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取亨地乡关门山村为研究点,进行扶贫发展模式研究。通过实地考察,以问卷调查等方式,在收集了大量的调研数据的基础上,通过SOWT等研究方法分析研究该村扶贫需求,得出如下结论:该村社会经济状况很差,村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条件恶劣。群众观念及意识落后,增收困难。在开展扶贫工作时,除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外,还要采取其它方式,降低扶贫压力,增强农民造血功能;关门山村人多地少,扶贫压力大,对科技扶贫持观望态度。通过研究,总结出关门山村“1+2”扶贫模式。“1”即一个目标:以提高人均有粮和人均纯收入为目标;“2”即两条思路:一是通过异地搬迁、帮扶支教等措施,降低扶贫压力,增加劳务输出,拓宽就业渠道;二是科学规划,建立多元化扶贫发展空间,加大科技投入,建设高附加值农产品原料生产基地,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促进增收。 在调研的基础上科学分析各有关要素并拟定科技扶贫工作方案,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年来,通过引进新品种的筛选和试验示范等扶贫方式,农民增收成效显着。该村人均有粮和人均纯收入分别从2001年的80.6kg、520元上升到2003年的201.5kg、710元,升幅达10%以上。

王献玲[9](2005)在《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文中指出民办教师在新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长达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安贫乐教,艰辛奉献,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扫盲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研究中国民办教师历史,一为传承其风范精神,二为总结其经验教训,以激励、鉴戒当今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秉此总纲,言三十万,由绪论、正文八章、结语共十部分构成。 绪论:界定了民办教师的概念,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从清末到民国,因经费困难,师资匮乏,国家推行义务教育步履维艰,有名无实;而稍后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色区域实行群众路线,走群众办学的道路,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这些教训和经验对新中国建立后“穷国如何办大教育”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第二章:阐述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与国家财力不足的矛盾,号召群众办学,实行“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于是,民办教师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壮大。从1949年到1951年是民办教师的出现阶段;1952年到1956年是初步整顿阶段;1957年到1966年是跌宕发展阶段;1967年至1977年是急速膨胀阶段。 第三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文革”结束后,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育工作,从1978年到1993年这15年,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了规范建设。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健全民办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民办教师素质,改善民办教师待遇,民办教师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第四章:讲述民办教师的光辉业绩。在半个世纪中,民办教师撑起了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半边天,担负着农村扫盲教育的主要工作,同时在农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中也发挥着重大作用。 第五章:讲述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生存。民办教师的奉献与他们应得到的社会回报存在着极大的反差。民办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如耕教矛盾,待遇低,与公办教师同工不同酬,生活极端穷困,社会地位低下,受人歧视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民办教师队伍的建设,影响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六章:讲述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进入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时国民经济已有很大的发展,已有能力增加教育投入,于是,从1994年到2000年,党和国家及各级地方政府共同努力,积极采取措施,基本上解决了民办教师问题。 第七章:主要阐述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不少经济落后地区由于领导重视教育,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落到实处,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得很好,这说明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事业的发展,领导重视是一个重要因素。 第八章:主要阐述代课教师问题。上个世纪80年代吸收新的民办教师的门关死之后,代课教师开始出现,并逐步壮大。代课教师主要分布在“老、少、边、山、穷”的农村穷困地区,承担着这里的基础教育和扫盲教育。他们对中国教育如同当年的民办教师一样,作出了同样的贡献,存在着同样的问题。不同的是,代课教师问题至今还没有解决。本部分提出了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若干思考。 结语部分:主要阐述民办教师问题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教育事业的反思。长期以来民办教师队伍生存的艰难,管理上的紊乱,农村办学条件的极端简陋,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吸取这些教训,需要我们充分认识基础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战略地位,要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建设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队伍,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繁荣。

王铁志[10](2004)在《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文中指出近年来,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问题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这些民族大多居住边疆,由于历史、地理、人口等原因,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加快发展,赶上全国发展水平,同时又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这是人口较少民族面临的两个突出问题。2000年,国家民委组织有关专家开展了“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研究”,并为此制定了专门的扶持发展计划。“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变迁研究”就是该项目的一部分。 本篇论文之所以选择以德昂族作为研究对象,不仅因为笔者先后两次在德昂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积累了大量原始材料,更重要的是德昂族的特点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具有代表性。如中国德昂族的人口仅有1.7万人,地处边疆,与境外同一民族相邻而居;地理环境比较封闭,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昂族的经济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比较完整地保存了本民族文化特色。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德昂族遇到由于人口规模小而带来的一些特殊问题,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对于推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篇论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了如下研究方法。一是纵横结合的方法。在横向方面,与周围民族进行比较,突出德昂族的文化特色;把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与社会学的问题意识结合起来,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在纵的方面,通过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研究德昂族文化如何变迁和是什么力量促使其变迁的,以及如何评价这些变迁等等。二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在宏观方面,考虑到该项课题需要从总体上展示某一民族文化特点和社会变迁面貌,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其发展面临问题和提出发展思路,于是采取了全景式的研究方法。这样做虽然比较费力,但从有助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府决策的角度来考虑,还是很有必要的。在微观上,把社会学的论述方式与人类学的描述方法结合起来,以求在反映作者理论思考成果的同时,又能展示田野调查的生动材料,使读者对德昂族的社会面貌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三是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如运用了大量的入户访谈资料和照片,还运用地方统计资料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 绪论部分介绍了本项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所采用的方法。 第一章介绍了德昂族的历史源流和人口分布特点。德昂族源于古代濮人,清代从濮人中分化出来,被称为“崩龙”。由于战争和人口迁徙等多种原因,其人口分布高度分散,现有人口分布在70余个自然村寨,在局部地区形成按民族分寨聚居的格局。 第二章介绍了德昂族的语言特点和双语使用状况,分析了德昂族在本民族语言使用上遇到的特殊问题,对如柯保障人口较少民族的语言使用权力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第三章分析了德昂族传统产业结构的特点,与相邻民族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分析了贫困问题成因,提出了加快德昂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第四章重点研究了德昂族社区的政治特点。德昂族在历史上有地方自治的传统。研究了在乡村选举和村民自治中如何保障德昂族的自治权利,民间权威和村规民约如何在乡村发挥作用。 第五章研究了德昂族恋爱和婚姻习俗的变迁,通过一个婚礼个案,研究了德昂族婚姻的特点,以及婚礼展现出来的社会关系。研究了德昂族在民族和村寨内部高比例通婚状况,分析了制约族际通婚的因素及解决问题的途径。 第六章介绍了德昂族教育、科技、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研究了现存问题,分析了制约发展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七章从显性文化入手介绍了德昂族民居、服饰、饮食和宗教的特点,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研究了文化变迁的历程及其特点,就如何保持德昂族文化特点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第八章概述了德昂族的文化特点,综合分析了制约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并运用现代化和社会转型理论,就如何处理统一性与多样性、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在促进德昂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该民族的文化发展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总之,新中国成立以来,德昂族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仍保持了鲜明的民族个性,在发展中也存在一些由于人口少而带来的特殊问题,需要政府和有关方面给予关注和帮助解决。

二、思茅地区村级体制改革:调查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思茅地区村级体制改革: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 ——以沪滇对口帮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贫困问题仍是当代世界性课题
        1.1.2 政策背景:中国的扶贫开发与区域发展战略演进
        1.1.3 实践背景:减贫成效显着而反贫困形势依然严峻
        1.1.4 理论背景:现有的理论难以解释新型贫困特点
    1.2 研究目标及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贫困与反贫困
        1.3.2 孤岛型贫困
        1.3.3 区域协作与东西扶贫协作
        1.3.4 绩效管理与绩效评价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总体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结构安排与主要内容
    1.5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世界反贫困理论
        2.1.2 经济学视角下对贫困的理论认知
        2.1.3 地理学视角下对贫困的理论认知
        2.1.4 社会学视角下贫困的理论认知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关于反贫困的文献综述
        2.2.2 关于东西对口扶贫协作的研究
        2.2.3 关于扶贫绩效评价的研究
        2.2.4 关于中外扶贫开发的启示和经验借鉴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贫困状况、形成机理和反贫困实践
    3.1 中国贫困概况与特征
        3.1.1 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概述
        3.1.2 连片特困地区经济发展概述
        3.1.3 连片特困地区社会发展概述
        3.1.4 连片特困地区环境概述
    3.2 中国孤岛型贫困的形成原因
        3.2.1 区位因素
        3.2.2 政策性因素
        3.2.3 社会性因素
    3.3 中国的反贫困实践
        3.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扶贫开发的历史沿革
        3.3.2 区域扶贫协作的演进历程
        3.3.3 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的主要举措
        3.3.4 东西扶贫协作的主要成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应与动力机制
    4.1 东西扶贫协作的经济效应——基于要素转移的分析
        4.1.1 关于生产要素的界定、含义及特征
        4.1.2 生产要素东西部移动的经济效益——基于供求理论视角
    4.2 资本要素东西部移动的效益与动力机制分析
        4.2.1 资本要素移动的经济动机和影响因素
        4.2.2 我国资本要素东西部移动的基本情况
    4.3 劳动力要素东西部移动的效益与动力机制分析
        4.3.1 劳动力要素移动的动力和制约因素
        4.3.2 劳动力要素移动的经济效应分析
        4.3.3 我国劳动力要素区际流动的基本情况
    4.4 技术要素东西部移动的效益与动力机制分析
        4.4.1 技术要素东西部移动的经济动机
        4.4.2 技术要素东西部移动的经济效应
    4.5 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4.5.1 实现受援地区经济总量增长
        4.5.2 实现受援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
        4.5.3 东西部要素转移的效益有待提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东西扶贫协作的典型案例分析——沪滇对口帮扶
    5.1 沪滇对口帮扶历程及代表性举措
        5.1.1 基本概况
        5.1.2 主要历程
        5.1.3 代表性举措
    5.2 沪滇对口帮扶的资源整合机制
        5.2.2 对市场资源的整合
        5.2.3 对社会资源的整合
    5.3 沪滇对口帮扶的新探索
        5.3.1 打工经济
        5.3.2 小额贷款模式引入
        5.3.3 龙头企业带动
    5.4 沪滇对口帮扶的主要成绩与不足
        5.4.1 沪滇对口帮扶的主要成效
        5.4.2 沪滇对口帮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沪滇对口帮扶绩效评价
    6.1 沪滇对口帮扶中观绩效评价
        6.1.1 评估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
        6.1.2 结果分析
        6.1.3 主要结论
    6.2 沪滇对口帮扶微观绩效评价
        6.2.1 评价背景
        6.2.2 评价方式
        6.2.3 评价案例——NE县M乡农业产业化配套项目绩效分析
第七章 东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
    7.1 东西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内容
        7.1.1 总体思路
        7.1.2 基本内容
    7.2 "孤岛型"贫困减贫的总体构想和实现路径
        7.2.1 总体构想
        7.2.2 "孤岛型"贫困人口减贫的实现路径
        7.2.3 "孤岛型"贫困地区减贫的实现路径
第八章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8.1 基本结论
    8.2 主要建议
    8.3 上海对口帮扶的建议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2)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边疆治理对中国的特殊意义
        二、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新挑战
        三、边疆省级政府的治理转型
    第二节 问题提出
        一、本文关注的主要问题
        二、国内外已有研究回顾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基本思路
        二、主要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五节 组织结构
第一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概念界定及理论逻辑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概念界定
        一、地方政府
        二、地方政府行为
        三、地方政府自主性
        四、地方政府自主性行为
        五、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基础
        一、委托代理理论
        二、央地博弈理论
        三、地方自主性理论
        四、其它理论的考察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理论逻辑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相关问题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逻辑框架
第二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政治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政治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特殊群体贫困问题十分突出
        二、民族团结进步面临较大挑战
        三、“三股势力”等造成的影响
        四、周边外事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政治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扶贫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民族团结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参与国际合作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政治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政治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政治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三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经济发展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经济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基础设施落后造成的问题
        二、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问题
        三、扩大沿边开放面临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经济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矿电结合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烟草创新发展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沿边金融综合改革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经济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经济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经济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四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社会领域的要求和期待
        三、云南在社会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特殊地缘环境导致的社会问题
        二、民族文化差异导致的社会问题
        三、极端宗教势力导致的社会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社会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禁毒防艾”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宗教管理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社会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社会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社会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五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概述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界定
        二、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主要自主性行为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文化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三、云南在文化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对民族文化保护的认识不足
        二、教育事业发展总体水平较低
        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模偏小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文化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保护民族文化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发展文化产业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文化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文化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文化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六章 边疆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研究
    第一节
    第二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创新的动力来源
        一、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的职能职责
        二、国家对云南生态领域的期待和要求
        三、云南在生态领域自身的利益诉求
    第三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面临的主要特殊问题
        一、重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二、边境落后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
        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第四节 云南省级政府在生态领域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一、云南省级政府开展九湖水污染治理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二、云南省级政府推进怒江水电开发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三、云南省级政府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自主性行为实践
    第五节 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实践分析
        一、中央与云南在生态领域的利益诉求对比及分析
        二、云南生态领域自主创新实践现存问题原因分析
        三、云南省级政府生态领域自主性行为的优化调适
第七章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特点和规律
    第一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边疆省级政府面临的特殊矛盾和问题
        二、边疆省份与我国其它省份的主要差异
        三、中央对各边疆省份的战略定位和期待
    第二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制度基础及影响
        一、边疆省级政府自主创新的合法性基础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制度空间
        三、边疆省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权益博弈
        四、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及授权调适
        一、边疆省级政府授权调适的基本思路
        二、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优化途径
    第四节 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模式的动态框架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第一节 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主要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大南直村布朗族蜂桶鼓舞研究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附图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 理论研究综述
        1、布朗族与文化
        2、布朗族的蜂桶鼓舞
        3、民族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布朗族蜂桶鼓舞的生成环境
    (一) 地理环境与行政区划
        1、双江县概况
        2、邦丙多概况
        3、大南直村概况
    (二) 生计方式与经济生活
    (三) 民族源流
    (四) 传统文化
二、布朗族蜂桶鼓舞的内涵解释
    (一) 蜂桶鼓舞的起源与民间故事
    (二) 不同场域下的蜂桶鼓舞
    (三) 蜂桶鼓舞的文化表征
三、蜂桶鼓舞所依托的节日——插花节
四、蜂桶鼓舞的文化功能
五、蜂桶鼓舞作为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一) 蜂桶鼓舞的传承与保护
    (二) 不同话语下的蜂桶鼓舞
    (三) 他者眼光下的蜂桶鼓舞
六、结语:蜂桶鼓舞与非遗保护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后记

(4)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与西部村民自治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4 研究方法
    1.5 文章的创新点
2 西部农村传统政治文化因素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2.1 西部农村村民传统政治观念与传统政治心理分析
        2.1.1 淡薄的民主观念与政治冷淡心理
        2.1.2 臣民意识与政治依附心理
        2.1.3 权力崇拜与盲从心理
        2.1.4 公民意识欠缺与事不关己心理
        2.1.5 小农意识与功利心理
    2.2 西部农村村民传统政治观念与传统政治心理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
        2.2.1 弱化民主监督的力度
        2.2.2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民主选举的质量
        2.2.3 不利于民主管理的有效实施,不利于民主决策质量的提高
3 西部农村家族文化因素及其对西部村民自治的影响
    3.1 对农村家族文化的基本分析
        3.1.1 农村家族文化是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的重要文化因素
        3.1.2 家族文化在当今中国农村、尤其是我国西部农村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着
    3.2 家族文化蕴含的不良文化因子对西部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
        3.2.1 影响选举质量
        3.2.2 影响决策质量,导致决策不公
        3.2.3 影响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
        3.2.4 影响监督质量
4 西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及其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4.1 西部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分析⑨
        4.1.1 西部地区农民教育素质指数低于东部地区农民教育素质指数
        4.1.2 西部农村村民受教育年限低于东部地区农村村民受教育年限
        4.1.3 西部农村的文盲率相对较高
        4.1.4 改革以来,民工潮进程中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进一步低化了西部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
    4.2 西部农民相对落后的文化素质对村民自治的影响
        4.2.1 村民文化素质偏低,不利于村民现代政治观念的形成
        4.2.2 村民文化素质低,影响村民的政治参与能力
        4.2.3 村民文化素质低下,影响选举质量
        4.2.4 村民文化素质偏低,影响民主管理与民主决策质量
        4.2.5 村民文化素质偏低,影响民主监督质量
5 优化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促进西部农村村民自治健康发展
    5.1 大力推进西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优化西部村民政治心理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5.1.1 大力推进西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优化西部村民政治心理提供经济动力
        5.1.2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村民自治组织对村民的吸引力,以强劲的集体经济推动村民从冷漠政治心理向积极政治心理的转变
    5.2 加强民主法治的宣传教育,向农民灌输现代政治观念与现代政治意识,为优化西部农民政治心理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5.2.1 在西部农村中小学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民主法治知识的教育,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或农民成人教育中注入民主法治的教育内容
        5.2.2 充分发挥西部县委县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力推进农村民主法治的宣传教育
    5.3 大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以推进乡风文明为契机,发掘并弘扬家族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因子,摒弃家族文化中糟粕的因素,形成有利于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农村文化
        5.3.1 通过新农村建设活动,以推进乡风文明为契机,将家族文化中优秀的文化因子发掘出来,融入进文明乡风的建设过程中,从而为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
        5.3.2 通过新农村建设活动,摒弃家族文化中的糟粕,消除家族本位主义对村民的不良影响,进一步纯化民风、优化乡风,为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环境
    5.4 推动西部农村的教育发展,为逐步提高西部农民文化素质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5.4.1 着眼长远,大力抓好西部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步提高西部农民的文化素质,为西部村民自治的发展储备越来越多的人才
        5.4.2 立足现实,大力发展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提高现有成年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这既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实际上也在客观上为村民自治的发展提供人才
        5.4.3 采取切实措施,强力推进西部农村的师资队伍建设,为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质量创造良好的师资条件
        5.4.4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克服部分村民存在的“读书没意思”的思想,尽力减少西部农村学生辍学率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5)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对"民族地区"的界定
        二、对"少数民族妇女"的界定
        三、对"妇女参政"的界定
        四、对"女性人类学"的界定
    第四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一、本文的研究理路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 本文的创新之处和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第一章 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
    第一节 妇女参政的女性人类学视界
        一、从二元对立的分析模式到多元的视角
        二、性别视角下的人文视野
        三、对女性地位及其生存状况的考察
    第二节 妇女参政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对妇女参政与妇女解放的考察
        二、女性主义对女性参政权的争取
第二章 近代以来中国妇女参政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近代以来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历程
        一、近代中国妇女参政意识的觉醒
        二、现代中国妇女争取参政权的进程
        三、建国以来妇女参政的历史进步
    第二节 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回顾
        一、旧社会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政治地位
        二、近代以来中国少数民族妇女运动的初起
        三、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历史性飞跃
第三章 当代中国不同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考察
    第一节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状况考察
        一、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情况
        二、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全国及民族地区各级政治协商会议情况
        三、少数民族妇女参与中国共产党及民主党派情况
        四、少数民族女干部配备情况
        五、少数民族女领导、女精英在社会各行业中的情况
    第二节 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存在的问题
        一、大多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素质偏低、参政意识较为淡薄
        二、少数民族女干部比例偏低,"三多三少"现象仍然存在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参政程度较低
        四、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性干部过程中力不从心
第四章 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现状的成因探寻
    第一节 客观因素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二、宗教妇女观的影响
        三、教育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四、培养选拔机制不够健全
        五、家庭的拖累与牵制
    第二节 主观因素
        一、女性的自卑心理
        二、女性的依赖心理
        三、女性的嫉妒心理
第五章 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建议和思考
    第一节 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具体建议
        一、努力构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良好环境
        二、充分发挥妇联在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女干部中的重要作用
        三、切实发出少数民族参政女性的呼声,为女性同胞谋福利
        四、大力发展教育,培养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女性各方面的人才
        五、借鉴国外提升妇女参政水平的有益经验
    第二节 "认识自我","追随自己的心" #199——完善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思考
附录一关于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的访谈
    第一节 对话民族自治区妇联主席
        一、对话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妇联主席
        二、对话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妇联主席
        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主席访谈节录
    第二节 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访谈
        一、对话"挂满荣誉勋章"的回族女纪检委书记
        二、对话"从教育战线上脱颖而出"的回族女人大常委副主任
        三、对话美丽温柔的满族女人大主任
        四、对话和蔼可亲的蒙古族女编办主任
        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妇女干部访谈节录
附录二凸显妇女权益保障的当代国际公约
附录三中国有关妇女权益保障和参政援助的法律、政策依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6)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 ——一项教育人类学的回访与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的定义
        二、社区与民族传统社区
        三、教育与现代学校
    第四节 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范式——再生产理论:从马克思到布迪厄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我国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
        二、拉祜族文化与教育研究综述
        三、相关研究的不足
    第六节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走进拉祜族:民族志的视角
    第一节 古老的西南民族——拉祜族
        一、"拉祜"与"南迁说"
        二、"山水相连,大分散、小聚居"
        三、从"厄莎"造字说起
        四、经济文化类型与社会组织形态
    第二节 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澜沧
        一、澜沧江畔,普洱茶的故乡
        二、多民族聚居的土地
        三、国家级贫困农业大县
    第三节 大山深处的拉祜山乡——达加
        一、深山中的村落
        二、拉祜人的文化"图景"
        三、拉祜人的生计方式
    小结
第三章 拉祜族教育: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家庭与社区教育:生活即教育
    第二节 私塾及土民学塾:民间的历史记忆
        一、私塾
        二、土民学塾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学校教育:现代学校的初步建立
        一、小学教育
        二、中学教育
    第四节 1949年以来的学校教育:曲折的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的学校教育(1949—1965年):重建、调整与巩固
        二、"文革"十年(1966—1976年)的学校教育:泛政治化
        三、"改革开放"至2000年的学校教育:艰难"普六"
        四、2000年至2010年:"两基"攻坚战
    第五节 深山里的学校教育:繁华数字的背后
        一、基础设施:"村里最好的房子是学校"
        二、在校生状况:从"小学函授生"到"初中已婚生"
        三、师资状况: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四、学校与社区、家长之间的关系:"学校孤岛"
    小结
第四章 从传统社区走向现代学校的拉祜女童
    第一节 教育铸就民族未来:拉祜女童班创建的背景
        一、拉祜族独特的性别文化:两性合一
        二、拉祜族尴尬的处境:"强势"群体的"弱势"地位
        三、拉祜族女性受教育状况
        四、达加的社会问题:毒品、自杀与女性外流
    第二节 "入场":从山野蒙童到现代学童
        一、准备与动员
        二、"娜母"有了新名字
        三、规制与监管
        四、抗拒与顺从
        五、从文化中断、冲突到适应
        六、在位与错位
    第三节 "转场":从大山走向向往之地
        一、澜沧:心中的向往之地
        二、民族小学:主流社会的现代学校
        三、军训:像"战士"一样要求自己
        四、拉祜族女童:民族小学中的"另类"
        五、偏见:拉祜族女童的刻板印象
        六、关系:社会网络的构建
        七、身份与认同
    第四节 合格的小学毕业生
    小结
第五章 徘徊在传统社区与现代学校之间的拉祜女童
    第一节 外流:"退出"学校场域
        一、随母外流
        二、被卖外地
        三、外出打工
    第二节 职业中学:"集体"回归传统社区
    第三节 达加中学:"顺应"传统社区
        一、学校表现:"大胆"的女孩子
        二、恋爱、同居与外流
    第四节 民族中学:"奋战"于现代学校
        一、充满竞争的"场域"
        二、"场域"中的各种关系
        三、理想与困惑
        四、竞争中的"失败者"
        五、我们的"欣慰"
    第五节 低学业成就——难以逾越的障碍?
        一、老师眼中的拉祜女童及"成绩"
        二、统计数据:消除性别刻板印象及民族偏见
    小结
第六章 突破与回归:理论的思考与探讨
    第一节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第二节 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一种教育领域的再生产现象
        一、解读布迪厄及文化再生产理论相关概念
        二、拉祜女童教育选择的理论思考
    第三节 探讨:性别是否是一种资本?
第七章 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 结论
        一、拉祜女童班的"是"与"非"
        二、学校教育存在着文化再生产现象
        三、学校不应当成为"孤岛"
        四、让少数民族女童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第二节 反思
        一、"她们"与"我"的关系
        二、"我"的定位:"目击者"、"参与者"还是"说服者"
        三、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澜沧县经济状况发展简表
    附录二 澜沧县2007-2008学年小学一年级下学期统考成绩
    附录三 澜沧县2007-2008学年初中七年级下学期各科统考成绩
    附录四 拉祜女童班小学成绩与对比班比较分析
    附录五 拉祜女童班中学成绩与对比班比较分析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7)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发展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的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小额贷款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
        1.2.1 小额贷款的界定
        1.2.2 小额贷款的特征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理论综述
        1.3.2 国内研究理论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与主要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内容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5.1 主要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2 农村信用社发展小额贷款的客观必然性
    2.1 我国小额贷款发展情况回顾
        2.1.1 我国小额贷款发展的几个阶段
        2.1.2 我国小额贷款的运行模式及特点
    2.2 小额贷款的社会学经济学意义
        2.2.1 小额信贷的社会学意义
        2.2.2 小额贷款的经济学意义——完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2.3 农村信用社在小额贷款中的中坚作用
        2.3.1 农村信用社的历史渊源
        2.3.2 目前农村信用社在小额贷款中的比重
    2.4 农村信用社在开展小额贷款中的优势地位
        2.4.1 国有银行撤离——得天独厚的发展机遇
        2.4.2 农村信用社在组织机构与业务经营方面具有优势
        2.4.3 农村信用社在资金和政策上优势
        2.4.4 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社会资源中的无可比拟的优势
    2.5 小额贷款与农村信用社——双赢战略
        2.5.1 小额贷款——农村信用社改革中机遇
        2.5.2 小额信用贷款对信用社资产质量的改善
3 农信社发展小额贷款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以泰安市为例)
    3.1 泰安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基本情况
    3.2 泰安农信社小额贷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农信社小额贷款发展问题原因探析
        3.3.1 认识层面上
        3.3.2 贷款层面上
        3.3.3 政策层面上
        3.3.3.1 政策缺失法律地位不健全
        3.3.3.2 利率管制制约了小额贷款的发展
        3.3.3.3 风险管理缺乏全效保障机制
4 规范与发展农信社小额贷款的对策与建议
    4.1 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的主体作用
        4.1.1 完成产业结构改革明确信用社的法人性质
        4.1.2 强化管理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4.1.3 转变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
    4.2 完善资金筹措机制.解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供需矛盾
        4.2.1 加快金融改革步伐控制农村资金外流
        4.2.2 完善二次信贷保障小额贷款资金
    4.3 放开利率控制,实行市场机制
        4.3.1 放款利率限制加强市场监控
        4.3.2 扶贫与信贷两条腿走路
    4.4 完善国家补偿机制、创建农村信用环境为信用社保驾护航
        4.4.1 完善国家补偿机制
        4.4.2 创建农村信用环境
    4.5 避免过多政策干预
5 研究结论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1 研究结论
    5.2 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8)镇雄县亨地乡关门山村扶贫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就
    1.2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关门山村扶贫发展模式实证研究
    2.1 关门山村基本情况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扶贫模式比较与选择
    3.2 研究与分析方法评价
    3.3 具体实施方案
    3.4 关门山村“1+2”扶贫发展模式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附件一、关门山村调查问卷
    附表一 亨地乡关门山村扶贫规划自然资源调查表
    附表二 亨地乡关门山村扶贫规划入户调查表
    附表三 亨地乡关门山村贫困差距情况统计表
    附表四 关门山村扶贫规划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一)
    附表五 关门山村扶贫规划社会经济情况统计表(二)

(9)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研究现状
        一、关于民办教师问题的总体研究
        二、关于民办教师产生的历史原因研究
        三、关于民办教师的历史地位研究
        四、关于民办教师存在的问题研究
        五、关于民办教师问题解决的研究
        六、关于民办教师的政策研究
        七、关于民办教师管理研究
        八、地方民办教师研究
        九、关于少数民族地区、落后地区民办教师问题的研究
        十、关于代课教师问题的研究
    第四节 相关资料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内容和创新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三、研究的创新
第一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旧中国义务教育的困扰
        一、中国义务教育的起步
        二、师资匮乏对义务教育的困扰
        三、从晚清政府到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的开凿
        四、对旧中国义务教育艰难进行的反思
    第二节 共产党红色区域民办教育的兴起
        一、苏维埃时期的教育
        二、抗战后期解放区民办学校的发展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民办”教育
第二章 中国民办教师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民办教师的产生
        一、穷国办大教育,民办教师应运而生
        二、民办教师的初步整顿
    第二节 民办教师在跌宕中发展
        一、快速增长的三年
        二、困难时期的压缩和调整
        三、上个世纪60年代前中期民办教师的再度发展
    第三节 极度膨胀达到顶峰
        一、教育走上畸形发展道路
        二、人口增长失控,学龄儿童急速增加
        三、师范院校长期停办,公办教师队伍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和补充
    第四节 国家关于基础教育“两条腿走路”的政策
        一、“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历史渊源
        二、“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提出
        三、“两条腿走路”办学方针的实施
第三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治理整顿
    第一节 民办教师队伍整顿工作的提出及部署
    第二节 加强对民办教师的管理
    第三节 减少民办教师的比例
        一、将一部分优秀的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二、通过师范转招民办教师
        三、堵口子
        四、辞退
    第四节 改善民办教师地位
        一、提高民办教师的社会地位
        二、提高民办教师的物质待遇
    第五节 提高民办教师的业务素质
第四章 民办教师的巨大奉献
    第一节 中国农村基础教育的脊梁
        一、民办教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力军
        二、民办教师在农村基础教育中的骨干作用
        三、执着教育,无私奉献,民办教师留给后人的故事
    第二节 堪负农村扫盲重任
        一、以民教民扫盲方针的制订
        二、民办教师肩负起农村扫盲重任
        三、为了扫盲事业,民办教师付出了无尽的艰辛
        四、扫盲教育的巨大成就
    第三节 对教学研究和改革的贡献
        一、教法研究
        二、复式教学组织研究
    第四节 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引路人
    第五节 中国民办教师所产生的国际影响
第五章 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第一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民办教师队伍的稳定
        一、可靠的报酬收入
        二、工作条件在当时农村环境里有相当的吸引力
        三、计划经济时代对人力资源的禁锢
    第二节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民办教师队伍的艰难维系
        一、亦教亦农的尴尬境遇
        二、低待遇
        三、“民转公”的艰难期盼
        四、极度的心理屈辱和精神压力
第六章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第一节 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教育事业发展形势
        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中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发展教育事业关键在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是要解决民办教师问题
    第二节 全社会对民办教师问题的关注
        一、社会各界捐助、褒奖民办教师业绩
        二、舆论界为民办教师请命、讴歌
        三、社会知名人士为民办教师问题呼吁
        四、纳税人为教师待遇鸣不平
        五、教育管理部门为民办教师主持公道
    第三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理性思考
        一、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符合劳动价值规律
        二、消除公民办教师之间的差异更具有理性
        三、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对国家法律的尊重
        四、解决民办教师问题是义务教育的内在要求
    第四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
        一、民办教师队伍的整顿,为全面消化民办教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为消化民办教师提供了物质保证
        三、师范教育的发展和人口的有效控制,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五节 民办教师问题的最终解决
        一、党和国家对民办教师问题的重视
        二、国家关于在20世纪内消化民办教师的方针的确定和工作部署
        三、地方政府的积极响应
        四、民办教师的最终解决
第七章 贫困地区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经验及启示
    第一节 革命老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第二节 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偏远山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第四节 中西部不发达地区对民办教师问题的解决
    第五节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领导决策起着关键性作用
第八章 代课教师—民办教师之后的问题
    第一节 代课教师队伍的产生
        一、代课教师与民办教师的不同
        二、代课教师产生的原因
        三、代课教师队伍的发展
    第二节 代课教师艰辛的贡献
        一、工资待遇低、生活艰辛
        二、代课教师大部分胜任教学工作
        三、在穷困落后地区代课教师的重要作用
        四、代课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三节 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一、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迫切性
        二、国家、各地对代课教师的政策
        三、有关部门和人士对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建议
        四、代课教师的期盼
        五、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思路
结语 中国民办教师问题留给二十一世纪的反思
    第一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战略地位
        一、发展基础教育具有战略意义
        二、发展基础教育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责任
    第二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
        一、国际上对教师职业化建设的重视
        二、关于教师的资格证书制度
        三、关于中小学人事制度
        四、关于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
        五、关于教师的继续教育
    第三节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问题
        一、西方国家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工资状况
        三、要正确认识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的意义
        四、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的几点建议
    第四节 关于农村基础教育投入问题
        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矛盾
        二、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思考
    第五节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营造农村基础教育的良好氛围
        一、农村经济不能增长,成了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二、市场经济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冲击
参考文献
后记

(10)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1 选题意义
    2 与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成果
        2.1 有关德昂族的研究成果
        2.2 其他民族研究可供借鉴的方法和经验
    3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4 田野调查简介
第一章 历史和人口分布
    1.1 历史源流
        1.1.1 关于德昂族起源的传说
        1.1.2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德昂族先民
        1.1.3 隋朝至宋朝时期的德昂族先民
        1.1.4 元朝至明朝时期的德昂族先民
        1.1.5 清朝时期的德昂族
        1.1.6 近代以来的德昂族
    1.2 人口分布
        1.2.1 人口分布格局
        1.2.2 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1.2.3 村寨的分布情况
第二章 语言和语言应用
    2.1 德昂语应用状况
        2.1.1 民族支系和语言
        2.1.2 单纯的母语使用环境
    2.2 双语现象
        2.2.1 双语社会
        2.2.2 双语教育
    2.3 语言发展
        2.3.1 令人担忧的前景
        2.3.2 民族语言的价值
        2.3.3 语言发展的思考
第三章 经济发展
    3.1 经济发展的概况
        3.1.1 农业生产活动
        3.1.2 畜牧、采集、渔猎活动
        3.1.3 手工业活动
        3.1.4 商业活动
    3.2 结构性的差异
        3.2.1 本民族内部经济发展的差异
        3.2.2 与其他民族相比的差异
    3.3 贫穷的困扰
        3.3.1 扶贫历程
        3.3.2 贫困成因分析
    3.4 发展的对策分析
        3.4.1 基础设施先行
        3.4.2 政策、措施提供保障
        3.4.3 具体的经济措施
第四章 乡村政治
    4.1 逐步演变的地方自治
        4.1.1 政治制度的历史沿革
        4.1.2 乡村选举和区域自治
    4.2 残存的民间控制系统
        4.2.1 传统社会组织与民间权威
        4.2.2 习惯法与村规民约
第五章 婚姻家庭
    5.1 轻吹芦笙串姑娘
        5.1.1 流传千古的婚恋习俗
        5.1.2 婚恋习俗的变迁
        5.1.3 应对变迁的思考
    5.2 丰富多彩的婚礼
        5.2.1 变迁的婚礼仪式
        5.2.2 在表演中完成的人生礼仪
        5.2.3 婚礼的民族差异
    5.3 婚姻的边界
        5.3.1 民族内婚
        5.3.2 族际通婚
第六章 教育科技和卫生
    6.1 喜忧参半的民族教育
        6.1.1 德昂族的传统教育
        6.1.2 德昂族的学校教育
        6.1.3 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6.1.4 制约德昂族教育发展的因素
        6.1.5 发展德昂族教育的对策
    6.2 依靠政府推广的科技
        6.2.1 德昂族的传统技术
        6.2.2 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6.2.3 科技成果应用的障碍
        6.2.4 发展德昂族科技的对策
    6.3 医药卫生和计划生育
        6.3.1 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历程
        6.3.2 现存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6.3.3 成效显着的计划生育
第七章 文化变迁
    7.1 传统民居
        7.1.1 传统民居的特点
        7.1.2 民居改造的历程
        7.1.3 保留传统的探索
    7.2 传统服饰
        7.2.1 历史上的服饰
        7.2.2 传统服饰的特点
        7.2.3 当代服饰的演变
        7.2.4 应对变迁的思考
    7.3 饮食习惯
        7.3.1 德昂族的饮食特点
        7.3.2 相互影响的饮食文化
    7.4 宗教信仰
        7.4.1 原始宗教
        7.4.2 佛教
        7.4.3 宗教对群众生活的影响
第八章 德昂族发展的特殊问题
    8.1 影响德昂族发展的因素
        8.1.1 外部环境的影响
        8.1.2 自身条件的制约
    8.2 德昂族发展的若干问题
        8.2.1 现代化的含义
        8.2.2 摆脱后发展者的困境
        8.2.3 在全球化中发展民族文化
参考文献
附录1 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社会和经济发展调查提纲
附录2 德昂族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编撰图书目录
作者声明

四、思茅地区村级体制改革:调查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西扶贫协作绩效研究 ——以沪滇对口帮扶为例[D]. 曾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2]边疆省级政府自主性行为研究 ——基于云南的实践[D]. 赵壮天. 云南大学, 2014(07)
  • [3]大南直村布朗族蜂桶鼓舞研究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视角[D]. 高蕾. 云南大学, 2013(02)
  • [4]西部农村文化生态环境与西部村民自治建设问题研究[D]. 付爱霞. 西华大学, 2011(09)
  • [5]当代中国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妇女参政研究 ——基于女性人类学的视角[D]. 张翠.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3)
  • [6]拉祜女童的教育选择 ——一项教育人类学的回访与再研究[D]. 杨红. 中央民族大学, 2010(02)
  • [7]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发展问题研究[D]. 曲淑敏.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8]镇雄县亨地乡关门山村扶贫发展模式研究[D]. 罗红.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5)
  • [9]中国民办教师始末研究[D]. 王献玲. 浙江大学, 2005(07)
  • [10]德昂族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D]. 王铁志. 中央民族大学, 2004(03)

标签:;  ;  ;  ;  ;  

思茅地区村级制度改革:调查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