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化学成分研究

蚂蚁化学成分研究

一、蚂蚁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唐明,高霞,耿婷,王佳佳,陈夏霖,曹亮,王振中,肖伟[1](2021)在《基于HPLC-Q-TOF-MS/MS技术的七味通痹口服液化学成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HPLC-Q-TOF-MS/MS)对七味通痹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表征。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全扫描模式下采集数据,根据精确质荷比、二级碎片离子信息,结合对照品和文献数据鉴定七味通痹口服液中的化学成分。结果共指认出七味通痹口服液制剂中72个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氨基酸类、酚酸类及苯丙素类等,其中18个化合物经对照品比对。结论该研究为七味通痹口服液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超[2](2021)在《华北东南缘蚌埠隆起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岩浆岩作为探视地球深部物质组成的探针以及成矿物质的载体,对其形成时代、岩石类型、地球化学特征、源区位置、岩浆性质进行探索可以为区域成岩成矿机制、深部地球动力学背景以及区域构造演化提供重要的信息。本文选择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蚌埠隆起区内的荆山、老山、蚂蚁山、东芦山、西芦山、曹山、锥山、淮光岩体以及大巩山和江山金矿区中与金成矿相关的岩浆岩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详细的全岩地球化学和全岩Sr-Nd-Pb同位素、锆石U-Pb年代学、锆石Lu-Hf同位素、以及锆石、磷灰石、角闪石、黄铁矿化学成分研究,旨在(1)确定各阶段岩浆岩的类型、形成时代、源区位置、岩石成因、部分熔融条件、岩浆过程以及构造背景;(2)探索白垩纪不同类型岩浆岩与同期金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识别出与成矿相关岩浆岩;(3)确定与成矿相关岩浆岩在金成矿过程所扮演的角色;(4)与胶北隆起同期岩浆岩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演化与成岩成矿之间的关系。蚌埠隆起晚侏罗世淡色花岗岩常与淡色细晶岩以及伟晶岩相伴生,具有高硅、高碱、高铝、低铁、镁、钛氧化物含量,高的分异指数、低的Zr/Hf和Nb/Ta比值、低的石英氧同位素组成、并且稀土配分模式显示四分组效应,表明其属于高分异I型花岗岩。此外,结合新元古代-晚三叠世的继承锆石的存在、较低的岩浆锆石钛饱和结晶温度、低的石英氧同位素和放射性Pb同位素比值以及富集的Sr-Nd-Hf同位素组成,表明蚌埠淡色花岗岩是由三叠纪俯冲至蚌埠地区之下的北大别片麻岩,发生水致部分熔融后经历了高程度的结晶分异作用之后形成的。蚌埠早白垩世早期岩浆岩形成于115~130Ma,主要由埃达克质花岗岩和少量基性脉岩组成。此阶段岩浆岩与金矿体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其中埃达克质花岗岩富集轻稀土、亏损重稀土、未显示Eu异常,并且其具有高Sr、低Y和Yb含量、低的Mg#值、具有变化范围较大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表明蚌埠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起源于华南或/和华北板块加厚下地壳。此外,根据锆石和磷灰石矿物化学成分反映,这些埃达克质花岗岩浆具有相对较高的挥发分含量和氧化性,这种特点有利于金的运输与富集。蚌埠早白垩世早期的基性岩具有低硅高镁的特点,并且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以及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具有低的Sr-Nd同位素组成以及变化的放射性Pb同位素比值,暗示这些基性岩起源于被俯冲华南板块地壳物质交代的岩石圈地幔。此外,磷灰石和角闪石矿物化学成分反映基性岩浆具有高氧逸度和高含水量,这种性质为成矿物质的源区活化和运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蚌埠地区早白垩世晚期岩浆岩形成于109~114 Ma,分布广泛,以普通钙碱性花岗岩为主。在野外未见其与金矿体有紧密的时空关系。与前两阶段花岗岩相比,本阶段花岗岩具有低Sr、高Y和Yb含量、低的Sr/Y、(La/Yb)N和(Dy/Yb)N比值以及具有Eu负异常。此外,此阶段岩石中没有发现新元古代继承锆石,结合它们负的Nb-Ta异常、高的Nb/La比值以及均一的Sr-Nd-Pb-Hf同位素组成、较为古老的两阶段Hf-Nd模式年龄,表明它们起源于华北克拉通的中下地壳,而不是加厚地壳。通过对比蚌埠隆起与胶北隆起中生代同期成岩成矿作用,基于区域中生代构造演化格架,本文认为蚌埠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与华南板块和古西太平洋板块(伊泽奈崎板块)的俯冲均有重要联系。中三叠世时期,华南板块呈低角度长距离向北俯冲至华北板块下方,致使华南上地壳含金岩系被携带至华北板块深部。中侏罗世时期,伊泽奈崎板块向西俯冲至华北克拉通东部,俯冲板片释放的流体交代上覆岩石圈地幔,降低了其稳定性。随后,在晚侏罗世,伊泽奈崎板块俯冲方向缓慢向西北偏转,触发了晚侏罗世岩浆活动。直至早白垩世早期,伊泽奈崎板块俯冲方向继续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但俯冲速度明显加快,随着俯冲角度逐渐变陡,导致正在俯冲的板块发生回撤,造成沿郯庐断裂带发生了大规模的区域拉张。强烈的拉张运动不仅触发了岩石圈地幔和加厚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分别产生了基性和埃达克质熔体,而且还造成郯庐断裂带发生了走滑运动形成了大量NNE走向的次级断裂。华南板块上地壳物质属性的岩浆将部分成矿物质携带至地壳深度,流体将其运送至走向平缓的次级断裂中富集,从而形成金矿床。随后,岩石圈进一步失稳发生减薄,区域热异常触发了减薄后的华北板块下地壳物质发生了部分熔融,产生了普通的钙碱性花岗质岩浆。

杨志欣,刘慧,许贵军,汲丽丽,卞士嘉,吕邵娃[3](2020)在《黑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目的:归纳黑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为其后续开发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黑蚂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Polyrhachis dives Smith""Chemical component""Pharmacological actions""Clinical application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1974年1月-2019年10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黑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 615篇,其中有效文献58篇。黑蚂蚁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多巴胺类衍生物(如乙酰多巴胺、N-乙酰酪胺、2,5-二羟基唑等)、生物碱类成分(如2,4-二羟基嘧啶、金莲花碱、烟酰胺等)、有机酸类成分(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氨基酸类成分(如谷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等)、微量元素成分(如硒、硅、锌等)及维生素类成分(如维生素A、B1、B2等);其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抗炎镇痛、抗衰老、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乙型肝炎、糖尿病、复发性葡萄膜炎等。目前,黑蚂蚁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尚未明确,且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研究;其次,目前应用于临床的黑蚂蚁相关制剂较少,尚需开发创新多种用药形式。

王英[4](2020)在《扶桑绵粉蚧蜡泌物部分化学成分的功能及其来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属半翅目粉蚧科(Hemiptera:Pseudococcidae),是一种严重威胁我国农林生产的外来入侵害虫。该粉蚧体表被有一层具有重要保护功能的蜡泌物,目前,国际上对蚧虫蜡泌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泌蜡腺体和泌蜡物的超微结构观察以及蜡泌物的化学成分分析上,对蜡泌物成分的功能和来源尚缺乏了解。鉴于此,本研究基于本实验室之前对扶桑绵粉蚧蜡泌物成分的测定结果,对其表皮蜡质部分成分的功能及来源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测定了扶桑绵粉蚧雌成虫蜡泌物部分化学成分的含量。针对该粉蚧表皮蜡泌物中已知的12种化合物成分,采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仪(GC-MS)定量测定了在该粉蚧表皮蜡质中的含量。发现其中6种的浓度较高:角鲨烯(172.8μg/g)、三十四烷(87.8μg/g)、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74.0μg/g)、正二十七烷(31.2μg/g)、十二醛(25.8μg/g)和2,4-二叔丁基苯酚(18.1μg/g)。2.采用K-B法,测定了扶桑绵粉蚧蜡泌物中6种化合物成分的抑菌活性,即十二醛、2,4-二叔丁基苯酚、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角鲨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棕榈酸异丙酯。结果表明,2,4-二叔丁基苯酚对供试细菌中的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马红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但对枯草芽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无此活性;对五种真菌即白色假丝酵母、热带假丝酵母、球孢白僵菌、蜡蚧轮枝孢和黑曲霉均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十二醛对粪肠球菌、马红球菌、普通变形杆菌、白色假丝酵母和热带假丝酵母表现出较弱的抑菌活性。其他4种化合物(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角鲨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棕榈酸异丙酯)对所有供试菌株均未表现出抑菌活性。3.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2,4-二叔丁基苯酚、角鲨烯、十二醛、对甲氧基肉桂酸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在0.001、0.01、0.1、1、10mg/ml五种浓度下对扶桑绵粉蚧雄虫的引诱或驱避作用。发现只有2,4-二叔丁基苯酚在浓度为10mg/ml时,对雄虫有明显的的引诱作用,而其他4种化合物在所有供试浓度下对雄虫均无明显的作用。4.针对泌蜡物中具有抑菌活性的两种化合物成分2,4-二叔丁基苯酚和十二醛,采用GC-MS测定了它们在肠道共生菌发酵物、扶桑绵粉蚧血淋巴及其分泌的蜜露中的存在情况。在具有抑菌活性的三种肠道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i)、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和微杆菌(Microbacterium)的发酵粗提取物中以及其血淋巴和蜜露中均检测到高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但未检测到十二醛。综上所述,扶桑绵粉蚧蜡泌物中的部分成分如2,4-二叔丁基苯酚和十二醛均具有抑菌活性,据此推测,这些物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蜡泌物保护虫体免受病原菌侵染的功能。一些肠道细菌的发酵物、虫体血淋巴和蜜露中均存在2,4-二叔丁基苯酚,表明肠道细菌和蜡泌物中存在的2,4-二叔丁基苯酚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但肠道细菌是否为该蜡泌物成分的一个来源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所得结果可增进我们对扶桑绵粉蚧表皮蜡质功能的认识及其获得机制的认识。

吴佳悦[5](2019)在《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油质体和种子转录组测序及脂肪酸合成分析》文中指出油质体(elaiosomes)是由蚂蚁散布的一种特殊的肉质的可食用的种子附属物,同时也是种子上吸引蚂蚁的主要结构,其主要成分为油脂,油脂主要由脂肪酸构成。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 L.)是一种习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是典型的蚁播植物,其种子上含有油质体作为种子附属物,且由蚂蚁传播。前人通过对白屈菜的研究已经确定了其油质体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且其中主要脂肪酸棕榈酸水平与昆虫的棕榈酸水平相近。然而,油质体中的脂肪酸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在前期对白屈菜种子和油质体发育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择白屈菜花和种子生长发育的四个时期,即花蕾期(Ch01)、盛花期(Ch02)、近成熟种子期(Ch03)和成熟种子期(Ch04),采集相应时期的样本,对每个时期的样本做三个生物学重复,通过RNA-seq技术对所获全部材料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拟通过白屈菜油质体和种子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录组测序结果,对油质体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及代谢的主要时期进行探究,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时期的基因差异表达情况,筛选调控脂肪酸合成的关键基因。本研究取得的结果包括:(1)通过转录组测序获得12个文库,共计63064个unigenes。其中,7323个unigenes在COG数据库中比对到了 25个同源蛋白簇中;258个unigenes在GO数据库中比对到了 43个功能分类组中;11540个unigenes在KEGG数据库中比对到了 373个代谢途径注释中。(2)因油质体的主要成分为脂质,将测序结果比对到COG数据库中,发现有322个基因参与到了脂类的运输和代谢过程中,将测序结果比对到KEGG数据库中,发现有508个基因参与到了脂质合成及代谢相关的途径中。(3)通过挖掘测序结果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找到41个在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和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途径中存在显着差异表达的基因,大多都表现为在Ch02至Ch03阶段呈现显着上调,表明油质体中脂肪酸的生物合成主要发生盛花期至近成熟种子期,即受精后种子发育至近成熟这一阶段,这与白屈菜种子和油质体发育的特征相吻合。(4)通过对饱和脂肪酸合成代谢途径和不饱和脂肪酸代谢途径中差异基因表达情况的分析,发现在油质体主要合成时期,脂肪酸合成中起主要作用的基因FatA/B、DESA1、SCD、FAD2 以及 fabG 呈现显着表达,而 FatA/B、DESA1以及fabG在棕榈酸的合成途径表达,SCD和DESA1在油酸的合成途径中表达,FAD2在亚油酸的合成途径中表达。这三种酸也是白屈菜油质体的主要成分。(5)通过qRT-PCR对转录组的测序所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随机选择的4个编码蛋白酶的基因AGSL,DESA1,fabG和FatB在四个发育时期的表达量变化趋势与转录组结果基本一致。

李明晓[6](2019)在《道地产区阳春砂优良种质的筛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阳春砂(Amomum villosum Lour.)为姜科豆蔻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其干燥成熟的果实为入药部位,称之为“春砂仁”,是我国着名的“四大南药”之一。春砂仁具有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的功效,多用于肠胃病的治疗,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具有1300多年的用药历史。目前,道地产区内阳春砂产量较低,不足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给春砂仁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困境。当前春砂仁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单位产量低、质量参差不齐。这个问题归根结底是种质的问题,如果能筛选培育出高产、优质的阳春砂种质,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道地产区阳春砂进行种质资源调查研究,以收集阳春砂的候选优良种质,并建设种质资源圃;利用形态鉴定、分子标记鉴别的方法对收集的候选种质进行种质鉴别研究;对收集到的部分候选种质的果实,进行产量和质量分析研究;根据种质鉴别的研究结果,以及部分种质的产量和质量分析结果,同时结合各候选种质的原种植地环境分析,进行种质综合评价,最后筛选出阳春砂的优良种质。具体的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道地产区阳春砂种质资源调查,目前己经收集到50份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并建设成种质资源圃。同时还采集了 50份候选种质的叶片,用于分子鉴别研究;采集了其中28份候选种质的果实,用于产量和质量分析研究。(2)对50份候选种质的株高、茎粗、叶片、叶舌、根状茎,以及部分种质的果实形态等形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植株形态的聚类分析,可以把50份候选种质分成三大类;通过果实形态的聚类分析,可以把28份种质分为四大类。(3)以阳春砂四种己知的栽培类型长果、圆果、锦秋、仲华,以及海南砂作为分子鉴别研究的对照样品,分别利用ISSR、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0份候选种质进行聚类分析,将50份候选种质分成七大类。(4)28份候选种质的产量比较中,其中亩产量大于40kg的种质有15个,分别为种质 XAB、XAC、XAF、XBA、XBC、XBG、XBH、XBI、XBK、XAM、XAP、XBO、XBR、XBW、XBX,占总样本的53.57%。28份种质的果实质量分析比较中,其中挥发油的含量大于3.50%(ml/g)且乙酸龙脑酯含量大于2.20%的种质有13个,分别为种质 XBC、XBD、XBE、XBF、XBG、XBH、XAL、XAN、XAP、XBM、XAU、XBR、XBV。(5)对50份候选种质进行种质评价研究,结合形态鉴定、分子鉴别、果实产量、果实质量,以及各种质的种植环境等指标,最终得到阳春砂的优良种质,分别为种质XBC、XBG、XBH、XAP、XBR。这5个种质的亩产量大于40 kg,同时挥发油含量大于3.50%,且乙酸龙脑酯含量大于2.20%。

莫秀芳[7](2019)在《新菠萝灰粉蚧药剂毒力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 Beardsley)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可危害剑麻、菠萝、柑橘等39科76种寄主植物,是我国剑麻的主要入侵害虫之一,同时也是剑麻紫色卷叶病的传播虫媒,严重威胁剑麻产业发展。新菠萝灰粉蚧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口器吸食剑麻嫩叶的汁液为害,取食后形成取食斑,进而影响剑麻纤维的产量和品质;此外,该虫还分泌蜜露,引起煤烟病,进而影响剑麻的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为有效防治新菠萝灰粉蚧,本文首先筛选了防治新菠萝灰粉蚧的高效低毒化学药剂和喷雾助剂,并进行田间试验,其次初步探讨了新菠萝灰粉蚧代谢酶活性与药剂毒力的相关性,再开展了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的质量、超微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并简单探讨体表蜡质对药剂毒力的影响;最后探讨了噻虫嗪在剑麻植株中的分布与内吸毒力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采用喷雾法测定了啶虫脒、呋虫胺、噻虫胺、噻虫嗪和烯啶虫胺等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菠萝灰粉蚧不同虫态的室内毒力。研究结果表明:5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菠萝灰粉蚧均有显着的触杀作用,对新菠萝灰粉蚧的毒力随着龄期的增长而减小。其中,烯啶虫胺对新菠萝灰粉蚧的毒力最强,对新菠萝灰粉蚧1龄、2龄、3龄若虫和雌成虫的LC50分别为0.1406 mg/L、0.1550 mg/L、0.3870 mg/L和0.5060 mg/L。啶虫脒和噻虫嗪的毒力弱于烯啶虫胺,呋虫胺和噻虫胺的毒力最低。(2)采用丙酮提取法测定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质量,测定结果表明:随龄期增长,体表蜡质质量逐渐增加,尤其是15日龄雌成虫体表蜡质质量增加显着。采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超微结构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体表蜡质由腺体分泌蜡丝呈卷曲状不规则覆盖粉蚧背面组成,雄成虫尾部长蜡丝也由腺体分泌蜡丝规则排列形成圆柱形长蜡丝。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体表蜡质的化学成分主要由烷烃、酚类、醛类、酯类和脂肪酸类等组成,其中化学成分中以脂肪酸类的相对含量最高。(3)测定不同龄期新菠萝灰粉蚧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 E)、多功能氧化酶(MFO)的酶活性,并分析其与药剂毒力的相关性。测定结果表明:MFO活性最高,依次由1龄若虫至雌成虫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GST活性依次由1龄若虫至雌成虫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Car E活性最低,依次由1龄若虫至雌成虫呈下降趋势,单位质量药剂毒力也随龄期的增长而下降,即与Car E活性呈正相关性。(4)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剑麻植株不同部位、不同取样时间噻虫嗪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同一取样时间,噻虫嗪在剑麻植株各部位的含量由高到低分别为:根部>叶基部>心轴>叶尖>叶中部。噻虫嗪在根部的含量最高,随着取样时间的增长,噻虫嗪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其次为叶基部和心轴的含量相对较高,且随着时间的增长,噻虫嗪的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最后是叶尖和叶中部噻虫嗪的含量最低,随着取样时间的增长,噻虫嗪的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5)采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喷雾试验及助剂增效试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7%毒死·氟啶虫胺腈悬乳剂(800倍)、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000倍)、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000倍)、45%毒死蜱乳油(800倍)对剑麻新菠萝灰粉蚧的防效相对较好,其中37%毒死·氟啶虫胺腈悬乳剂(800倍)防效最好;其次为20%呋虫胺悬浮剂(1000倍)、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00倍)等新烟碱类杀虫剂;喷雾助剂则是有机硅N-380(4000倍)、加特能橙皮精油助剂(500倍)、多功能喷雾增效剂(1000倍、500倍)对37%毒死·氟啶虫胺腈悬乳剂(1500倍)增效作用相对较好,其中多功能喷雾增效剂(500倍)增效作用最好。

秦燕[8](2018)在《金沙江河谷特有植物云南百部的濒危机制及其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百部(Stemona mairei(H.Lév.)K.Krause),是百部科百部属植物,为中国金沙江干热干暖河谷的特有种,也是当地传统的药用植物。云南百部的濒危等级最近快速评估被定义为近危(NT),但是其分布区狭窄,种群片段化现象明显,总分布面积有缩小趋势,对于云南百部的濒危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进行准确评估。本文调查了云南百部的野外居群现状,推测其濒危原因,并且提出了濒危等级修改建议、保护策略等;确定了其分类地位,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分析了不同居群的根部化学成分变化,探讨其化学成分是否受环境影响发生改变;对传粉者和种子传播者与云南百部之间的互作关系进行了研究,探索云南百部受威胁的可能原因,为保护云南百部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同时观察了百部科叶表皮微形态特征,探讨百部科植物的生境适应性及演化趋势。并为下一步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开展了微卫星引物筛选。主要结果如下:1.云南百部的分类界定通过对云南百部标本查阅及实地调查发现,不同产地的个体存在形态的差异,同一产地的不同个体也存在差异,同一植株上的叶形、花的颜色均存在差异,但这些过渡特征不是质量性状。对8个居群的表型性状,叶长、叶宽、叶长/叶宽、叶柄长、叶脉数、根长和根粗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其表型存在着丰富的种群间和种群内变异,种群间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44.69%,种群内的占29.19%,平均表型分化系数(VST)为60.65%。因此,依据对金沙江百部和滇北百部的模式标本产地永胜县期纳镇习朗村、涛源两地的野外居群与云南百部6个野外居群的表型性状测量分析及标本的观察和研究,建议将金沙江百部及其变种滇北百部处理为云南百部的异名,同时对云南百部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描述。2.种群特征及濒危等级评估对云南百部的种群数量、分布范围(GPS、海拔、分布范围大小)、生境条件、生境伴生种、干扰情况等进行了调查和记录。目前,云南百部在野外共发现16个居群,总的分布区面积小于20,000 km2。部分居群间相隔距离较远,环境相对隔离,分布范围、占有面积和个体数量都出现减少趋势,生存面临威胁。在实地调查和标本查阅的基础上,根据IUCN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我们对云南百部的濒危等级进行了重新评估,建议该种为易危植物VU B1b(i+ⅲ+v)+B2b。3.云南百部化学成分分析采集了8个居群的云南百部的根部,提取并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其化合物,通过色谱法与标准品对比、核磁共振和质谱法鉴定其结构,在9个样品中都能检测到原百部碱、异原百部碱和一个未知的原百部碱衍生物。此外,在9个样品中,有5个样品可以检测到stemofoline。在所有样品中都检测到抗氧化生育酚衍生物3,4-脱氢-δ-生育酚和3,4-脱氢-β-生育酚。结果表明云南百部含有百部碱类成分,可能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研究发现云南百部在金沙江干热和干暖河谷的特殊环境中化合物成分的稳定性维持较好。4.云南百部繁殖生物学研究对云南百部的开花动态、传粉生物学特征和种子传播方式进行观察,云南百部花期为5-7月份,单花盛开时间持续约为4天。套袋和人工自花授粉不结实,表明自交不亲和并需要传粉才能结实。仅在一个居群(得荣羊拉大桥)观察到拟发表新种蜂虻Empidideicus sp.的传粉现象,该居群开花数量较大,蜂虻数量较多,有利于传粉,其自然结实率较高。但在其余几个居群,并没有观察到传粉者,其自然结实率较低,植株间相隔距离较远,成熟植株数量稀少,传粉者缺乏可能是导致云南百部种群较小的原因之一。观察到7种蚂蚁传播云南百部的种子,这七种蚂蚁的搬运距离从0.5 m-9.0 m不等。蚂蚁将种子搬运回蚁窝后,后面几天会持续丢弃出一部分没有油质体的种子,证明蚂蚁可能只取食油质体部分,表明蚂蚁可能是云南百部种子的散布者,并不捕食种子。5.百部科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研究对百部科的4属30种植物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如细胞形状及垂周壁式样、蜡质纹饰及气孔外拱盖的特征、气孔的大小及排列方式等。结果表明:垂周壁式样有深波状、浅波状和平直-弓形3种,叶表皮细胞形状仅有无规则形和多边形2种;表皮角质层纹饰微形态多样化,绝大多数物种的叶片表面不具有毛被,仅少数植物叶片上下表面具单细胞毛。气孔器主要分布在下表皮,仅Stemona prostrara,S.cochinchinensis,S.rupestris,S.pierrei和S.involuta五个种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形状有椭圆形和卵圆形2种,观察的30种植物气孔器类型均为无规则型。百部科叶表皮微形态特征在属间有一定差异,但在属内各种间没有明确的规律性,表明该类群应该是一个自然的单系类群。考虑到百部科的采样困难,在缺乏系统进化树的情况下,这些微形态特征可为探讨百部科不同种类的分类学、生物地理及其生态适应性意义提供部分新的证据。6.云南百部微卫星引物的开发与筛选选择同属对叶百部(Stemona tubeorsa Lour.)的材料进行转录组测序,得到34,138,022条Clean Reads,研究分析其转录组中的SSR位点,以期从中设计并筛选出可以在百部属间通用的引物序列,为云南百部下一步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最终筛选出10对具有较高多态性的微卫星引物。综合本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百部较大居群如得荣羊拉大桥和伏龙桥居群有传粉者和种子传播者,其开花结实量高,植株数量较多,说明繁殖不是导致其濒危的主要原因。其余居群传粉者缺乏,植株间距较远,推测传粉者缺乏可能是导致云南百部种群小的原因之一。在云南百部的保护策略上,建议加强较大几个居群的就地保护,如得荣羊拉大桥、大理黄坪和宁蒗龙通索桥居群,保护好现存居群及其生境,使其种群不断恢复与发展。其余较小的居群应近地保护或迁地保护,以保护其种群延续与种植资源的保存,同时,迁地保护工作应当在多个居群间取样,尽可能的涵盖云南百部的遗传变异多样性。

李长有,王云果,贺虹[9](2016)在《日本弓背蚁雄蚁生殖系统结构及其化学组成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雄蚁是蚂蚁巢群的重要成员,主要参与种群的繁殖。本文对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雄蚁的生殖系统结构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拟为进一步开展雄蚁的生殖行为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方法】利用光学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雄蚁的生殖系统结构,并利用GC-MS方法分析了其化学组成。【结果】(1)雄蚁生殖系统包括1对附腺、1对输精管和射精管3部分,睾丸退化消失;附腺最为发达,肾形,乳白色;输精管简单细长,与附腺基部1/3处相连。扫描电镜下发现附腺表面平坦,包裹有发达的网状肌肉组织。(2)利用GC-MS方法检测到13种化学物质,主要以醛类、烃类和酸类为主,分别占29.31%、21.87%和20.56%,还有一些醇类(12.71%)和酯类(15.05%);含量最高的3种成分分别为十八烯醛(15.86%)、11-十六烯醛(13.45%)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2,3-二羟基丙酯(11.78%)。【结论】雄蚁生殖系统主要由附腺、输精管和射精管三部分组成,其中附腺最为发达,输精管细长,睾丸退化消失;生殖系统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但其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李长有[10](2016)在《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的形态结构及化学成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蚂蚁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高度进化的社会性昆虫,蚂蚁在生态上的成功得益于其高度发达的基于化学信息物质联系的社会组织,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在其社会生活中均发挥着最佳职能。蚂蚁拥有极其发达的外分泌腺,这些腺体的功能涉及到它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杜氏腺和毒腺是与蚂蚁雌性生殖器官相连的两个最为发达的腺体,它们在蚂蚁的防御、觅食、信息交流及生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且其形态和主要化学成分在不同种类的蚂蚁之间,甚至在同种不同品级间都存在着差异。本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GC-MS技术对日本弓背蚁不同品级(小工蚁、大工蚁、带翅雌蚁和蚁后)的杜氏腺和毒腺的形态和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其中的微生物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日本弓背蚁不同品级杜氏腺和毒腺的形态结构研究表明:(1)杜氏腺为两裂片状的囊状结构,不同品级的形态比较相似,但在颜色和外表面的超微结构方面存在一些差异。总体来看,大工蚁和小工蚁的杜氏腺形态较为相似,带翅雌蚁和蚁后的形态较为相似。杜氏腺的腺体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线粒体以及片状包涵体,基底膜大约0.3-0.4μm,表现出深深的内陷。(2)毒腺由储存囊、复杂腺及其上着生的两条分泌丝构成,不同品级的形态基本一致。储存囊是一个大的囊状结构,具有由多边形细胞组成的薄壁组织,而且拥有很厚的表皮层和多态性细胞核,细胞质中包含大量的线粒体和突出的端器。毒囊的内表面为折叠状结构。2.杜氏腺和毒腺分泌物的GC-MS分析结果表明:(1)从杜氏腺的分泌物中共检测出30余种物质,主要包含烷烃、醇类和酯类,正十一烷是四个品级中含量最高的成分。(2)从毒腺的分泌物中也检测出30余种物质,主要包含烷烃、醇类、酯类和酚类物质。(3)杜氏腺和毒腺化学组成在不同品级间的规律类似,均表现为工蚁与生殖蚁(带翅雌蚁和蚁后)中的组成成分差异较大,而带翅雌蚁和蚁后之间、大小工蚁之间的化学成分比较相似。3.杜氏腺和毒腺内微生物的分析结果表明:利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方法从杜氏腺中分离到6属10种细菌,从毒腺分离到3属5种细菌;利用16S rRNA-RFLP的方法从杜氏腺内检测到6个属的细菌,从毒腺中检测到3个属的细菌,优势菌均为日本弓背蚁的内共生菌Candidatus Blochmannia。4.腺体分泌物的抑菌实验结果表明:杜氏腺分泌物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株(葡萄球菌、产气杆菌)以及两种革兰氏阴性菌株(普通变形杆菌、大肠杆菌)都无抑菌活性,毒腺分泌物只对其中的产气杆菌产生了抑菌活性,抑菌半径大约1.4 cm。

二、蚂蚁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蚂蚁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HPLC-Q-TOF-MS/MS技术的七味通痹口服液化学成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
    2.1 检测条件
        2.1.1 色谱条件
        2.1.2 质谱条件
    2.2 溶液的配制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化合物数据库的建立
    3.2 成分鉴定
    3.3 七味通痹口服液化学成分质谱裂解规律分析
        3.3.1氨基酸类化合物分析
        3.3.2 酚酸类化合物分析
        3.3.3 黄酮类化合物分析
        3.3.4 生物碱类化合物分析
4 讨论

(2)华北东南缘蚌埠隆起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淡色花岗岩研究现状
        1.1.2 埃达克岩研究现状
        1.1.3 华北克拉通东南缘晚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
        1.1.4 蚌埠隆起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 科学问题、研究目的及内容
    1.3 课题来源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性成果概述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蚌埠隆起地质概况
    2.2 主要岩体地质特征
    2.3 典型矿床特征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
    3.1 样品采集
    3.2 分析测试方法
        3.2.1 全岩主微量元素测试
        3.2.2 矿物成分分析
        3.2.3 全岩Sr-Nd-Pb同位素
        3.2.4 锆石LA-ICP-MSU-Pb定年
        3.2.5 锆石原位 LA-MC-ICPMS Lu-Hf 同位素
        3.2.6 石英原位SIMSO同位素
第四章 晚侏罗世淡色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4.1 岩相学特征
    4.2 地球化学特征
    4.3 蚌埠淡色花岗岩的侵位时间
    4.4 岩石类型及岩石成因
    4.5 构造指示
    4.6 小结
第五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5.1 岩相学特征
    5.2 地球化学特征
    5.3 成岩成矿时空格架
    5.4 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关系
    5.5 对于岩石圈减薄的启示
    5.6 小结
第六章 早白垩世基性脉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与成矿关系
    6.1 岩相学特征
    6.2 地球化学特征
    6.3 岩石成因及其与成矿关系
    6.4 板块俯冲在蚌埠地区成岩成矿所扮演的角色
    6.5 小结
第七章 蚌埠隆起和胶北隆起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对比
    7.1 中生代岩浆岩与金矿床时空分布
    7.2 中生代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7.3 讨论
    7.4 中生代构造-岩浆演化模型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附图
附表

(3)黑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黑蚂蚁的化学成分
    1.1 多巴胺类衍生物
    1.2 生物碱类成分
    1.3 有机酸类成分
    1.4 氨基酸类成分
    1.5 微量元素成分
    1.6 其他成分
2 黑蚂蚁的药理作用
    2.1 增强免疫
    2.2 抗炎镇痛
    2.3 抗衰老
    2.4 调节血糖
    2.5 补肾壮阳
    2.6 其他作用
3 黑蚂蚁的临床应用
    3.1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3.2 治疗乙型肝炎
    3.3 治疗糖尿病
    3.4 其他临床应用
4 结语

(4)扶桑绵粉蚧蜡泌物部分化学成分的功能及其来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表皮脂质的主要生物学功能
        1.1.1 表皮脂质在昆虫维持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1.2 昆虫表皮脂质的水屏障功能
        1.1.3 昆虫表皮脂质的抗杀虫剂功能
        1.1.4 昆虫表皮脂质的抑菌功能
        1.1.5 昆虫表皮脂质的通讯功能
    1.2 昆虫表皮脂质化合物的来源
        1.2.1 昆虫表皮脂质化合物来源于其体内某些细胞
    1.3 共生细菌对昆虫表皮脂质化合物合成及其功能的调控
        1.3.1 对表皮脂质化合物合成的调节
        1.3.2 对表皮脂质化合物功能的调控
    1.4 食物条件对表皮脂质组成的影响
    1.5 蚧虫蜡泌物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部分化学成分在扶桑绵粉蚧蜡粉中的含量
    2.1 实验材料
        2.1.1 供试虫源及其饲养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1.3 实验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样品准备
        2.2.2 GC-MS检测条件
        2.2.3 GC-MS定量方法
    2.3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目标化合物标准曲线
        2.4.2 蜡粉样品质谱图
        2.4.3 样品中各成分的浓度测定
    2.5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部分化学成分的抑菌活性测定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培养基配置
        3.1.3 菌种活化、保藏与复苏
        3.1.4 抑菌性测定
    3.2 结果与分析
        3.2.1 2,4-二叔丁基苯酚的抑菌活性
        3.2.2 十二醛的抑菌活性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雄虫对扶桑绵粉蚧雌虫蜡泌物部分化学成分的行为反应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虫源及其饲养
        4.1.2 供试化合物
        4.1.3 实验装置
        4.1.4 操作方法
        4.1.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两种抑菌化合物的来源分析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虫源和肠道细菌
        5.1.2 主要试验仪器
        5.1.3 肠道细菌发酵提取物的制备
        5.1.4 血淋巴的收集
        5.1.5 蜜露的收集
        5.1.6 GC-MS测定
    5.2 结果与分析
        5.2.1 肠道细菌发酵提取物成分分析
        5.2.2 扶桑绵粉蚧雌成虫血淋巴成分分析
        5.2.3 蜜露成分分析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5)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油质体和种子转录组测序及脂肪酸合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油质体的研究进展
        1.1.1 油质体形态结构及发育研究进展
        1.1.2 油质体功能研究进展
    1.2 白屈菜的研究进展
        1.2.1 白屈菜的形态学研究进展
        1.2.2 白屈菜的药理及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1.2.3 白屈菜油质体的研究进展
    1.3 脂肪酸的研究进展
        1.3.1 植物种子中的脂肪酸研究进展
        1.3.2 昆虫脂肪酸研究进展
        1.3.3 植物脂肪酸生物合成研究进展
    1.4 转录组测序在植物中的应用
        1.4.1 转录组研究概述
        1.4.2 无参考基因组物种的转录组测序
        1.4.3 RNA-seq技术在植物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2 研究的创新点、内容及技术路线
    2.1 研究的创新点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主要技术路线
3 研究材料和实验方法
    3.1 实验材枓
    3.2 实验方法
        3.2.1 实验试剂、仪器及用途
        3.2.2 总RNA提取及检测
        3.2.3 文库构建和上机测序
        3.2.4 测序数据质控与过滤
        3.2.5 序列组装及转录组功能注释
        3.2.6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荧光定量PCR检测
        3.3.1 实验仪器、试剂及耗材
        3.3.2 引物设计
        3.3.3 PCR反应
4 结果与分析
    4.1 转录组测序注释结果
        4.1.1 RNA质量及浓度检测
        4.1.2 转录组测序、从头组装及基因注释
        4.1.3 NR数据库注释结果
        4.1.4 GO数据库unigenes功能分类注释结果
        4.1.5 COG蛋白数据库功能分类注释结果
        4.1.6 KEGG数据库比对生物途径识别结果
        4.1.7 讨论
    4.2 差异基因表达分析结果
        4.2.1 差异基因表达量分析
        4.2.2 表达差异分析
        4.2.3 差异基因表达Venn图
        4.2.4 讨论
    4.3 脂肪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探究
        4.3.1 脂肪酸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4.3.2 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4.3.3 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中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4.3.4 讨论
    4.4 实时荧光定量检测(qRT-PCR)
5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6)道地产区阳春砂优良种质的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1.1 阳春砂概述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阳春砂种质鉴别研究
        1.2.2 阳春砂质量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道地产区阳春砂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2.1 道地产区的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气候特征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与分析
        2.3.1 道地产区各乡镇阳春砂资源分布
        2.3.2 道地产区各乡镇阳春砂的产量分析
        2.3.3 道地产区各乡镇阳春砂产量实地调查
        2.3.4 道地产区各乡镇部分阳春砂种植户果实质量调查
        2.3.5 道地产区阳春砂现地走访调查结果
        2.3.6 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的收集
        2.3.7 阳春砂候种质资源圃的建设
    2.4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形态鉴定
    3.1 实验地点与研究材料
        3.1.1 实验地点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株高、茎粗的测量
        3.2.2 叶片的形态观察及测量
        3.2.3 根状茎形态观察
        3.2.4 花芽及小花形态观察
        3.2.5 花期物候观测
        3.2.6 果实形态观察
        3.2.7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阳春砂各种质植株的株高、茎粗比较
        3.3.2 阳春砂各种质叶片的形态比较
        3.3.3 阳春砂各种质根状茎形态比较
        3.3.4 阳春砂各种质花期比较
        3.3.5 阳春砂各种质果实形态性状比较
        3.3.6 阳春砂各种质形态聚类
    3.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分子鉴别研究
    4.1 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的ISSR分子标记研究
        4.1.1 实验地点与研究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1.3 结果与分析
        4.1.4 讨论与小结
    4.2 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SSR分子标记研究
        4.2.1 实验地点与研究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2.4 讨论与小结
第5章 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果实产量与质量研究
    5.1 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果实产量分析
        5.1.1 实验地点与研究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3 结果与分析
        5.1.4 讨论与小结
    5.2 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果实质量分析
        5.2.1 实验地点与研究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3 结果与分析
        5.2.4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阳春砂候选优良种质综合评价研究
    6.1 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别结果的综合分析
    6.2 部分种质果实的产量与质量综合分析
    6.3 各种质种植地环境与果实产量、质量综合分析
    6.4 阳春砂候优良种质评价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7)新菠萝灰粉蚧药剂毒力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新菠萝灰粉蚧的分布与危害
        1.1.1 新菠萝灰粉蚧的分布及入侵趋势
        1.1.2 我国新菠萝灰粉蚧的危害状况
    1.2 新菠萝灰粉蚧的生物学特性
        1.2.1 形态特征
        1.2.2 生活史
        1.2.3 生活习性
        1.2.4 为害特征
        1.2.5 发生与传播规律
    1.3 新菠萝灰粉蚧的生态学特性
        1.3.1 寄主植物
        1.3.2 温度
        1.3.3 其他因子
    1.4 新菠萝灰粉蚧的防治
        1.4.1 植物检疫
        1.4.2 农业防治
        1.4.3 物理防治
        1.4.4 生物防治
        1.4.5 化学防治
    1.5 植物根部对农药的吸收及其传导
        1.5.1 植物根部对药剂的吸收及影响因素
        1.5.2 药剂的传导速率及影响因素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昆虫及饲养
        2.1.2 寄主植物盆栽
        2.1.3 主要仪器及实验试剂
    2.2 试验方法
        2.2.1 新菠萝灰粉蚧的室内饲养繁殖
        2.2.2 不同龄期新菠萝灰粉蚧室内毒力测定
        2.2.3 不同龄期新菠萝灰粉蚧代谢酶活性测定
        2.2.4 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研究
        2.2.5 噻虫嗪在剑麻植株中的分布研究
        2.2.6 新菠萝灰粉蚧药剂防治田间试验
        2.2.7 统计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不同龄期新菠萝灰粉蚧的触杀毒力
        3.1.1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菠萝灰粉蚧1龄若虫的毒力
        3.1.2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菠萝灰粉蚧2龄若虫的毒力
        3.1.3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菠萝灰粉蚧3龄若虫的毒力
        3.1.4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新菠萝灰粉蚧雌成虫的毒力
    3.2 噻虫嗪对新菠萝灰粉蚧混合种群的内吸活性
    3.3 新菠萝灰粉蚧代谢酶活性与毒力的相关性
        3.3.1 标准曲线
        3.3.2 新菠萝灰粉蚧代谢酶活性测定
        3.3.3 新菠萝灰粉蚧代谢酶活性与毒力的相关性
    3.4 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结构与组成对药剂毒力的影响
        3.4.1 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质量测定
        3.4.2 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3.4.3 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化学成分分析
        3.4.4 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结构与组成与药剂毒力的相关性
    3.5 噻虫嗪在剑麻植株内的分布与内吸毒力的相关性
        3.5.1 噻虫嗪的紫外最大吸收峰的确定
        3.5.2 标准曲线
        3.5.3 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试验
        3.5.4 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
        3.5.5 噻虫嗪在剑麻植株中的分布测定
    3.6 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田间控害作用
        3.6.1 喷雾试验
        3.6.2 喷雾助剂增效试验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4.2.1 新菠萝灰粉蚧室内毒力测定
        4.2.2 新菠萝灰粉蚧代谢酶活性与毒力的相关性
        4.2.3 新菠萝灰粉蚧体表蜡质研究
        4.2.4 噻虫嗪在剑麻植株各部位中的分布研究
    4.3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硕士期间科研、参加学术活动情况
附录B GC-MS总离子流图

(8)金沙江河谷特有植物云南百部的濒危机制及其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研究背景
    1.1 保护生物学概述
        1.1.1 保护生物学概念
        1.1.2 保护生物学发展历史及研究热点
        1.1.3 保护生物学与生物多样性
        1.1.4 濒危植物的定义及分级
        1.1.5 物种濒危的原因
    1.2 百部属研究综述
        1.2.1 百部属的研究现状
        1.2.2 百部化学成分研究
        1.2.2.1 生物碱类
        1.2.2.2 非生物碱
        1.2.3 药用研究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对象、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云南百部的分类界定
    2.1 标本查阅及实地调查
        2.1.1 标本查阅
        2.1.2 实地调查
        2.1.3 结果
    2.2 形态学研究
        2.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1 取样方法
        2.2.1.2 研究方法
        2.2.3 结果与分析
        2.2.3.1 云南百部居群间表型性状的变异特征
        2.2.3.2 云南百部居群内表型性状的变异特征
        2.2.3.3 云南百部表型分化
        2.2.3.4 云南百部表型性状聚类分析
    2.3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种群特征及濒危等级评估
    3.1 调查方法及内容
        3.1.1 文献调查
        3.1.2 野外考察
    3.2 结果
        3.2.1 生境特点
        3.2.2 资源现状
        3.2.3 干扰情况
        3.2.3.1 人为干扰
        3.2.3.2 自然干扰
    3.3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云南百部化学成分分析
    4.1 实验材料和方法
        4.1.1 植物材料
        4.1.2 提取和分离
        4.1.3 实验方法
        4.1.3.1 NMR法
        4.1.3.2 质谱法
        4.1.3.3 色谱分析
        4.1.4 结构鉴定
    4.2 结果
        4.2.1 生物碱
        4.2.2 生育酚
    4.3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繁殖生物学研究
    5.1 开花生物学和传粉者研究
        5.1.1 研究地点
        5.1.2 开花动态及访花昆虫观察
        5.1.2.1 开花动态观察
        5.1.2.2 访花昆虫及其行为的观察
        5.1.3 花气味测定
        5.1.4 繁育系统检测
        5.1.5 结果
    5.2 种子传播观察研究
        5.2.1 观察地点和材料
        5.2.2 方法
        5.2.3 蚂蚁搬运种子行为观察
        5.2.4 结果
        5.2.4.1 云南百部种子及油质体特征
        5.2.4.2 蚂蚁觅食和搬运行为
    5.3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叶表皮和生态适应性
    6.1 材料与方法
    6.2 实验结果
        6.2.1 光学显微镜叶片下表皮特征
        6.2.1.1 表皮细胞形态及垂周壁式样
        6.2.1.2 气孔器类型和形状
        6.2.2 扫描电镜下叶表皮特征
        6.2.2.1 细胞表面角质层纹饰
        6.2.2.2 表皮细胞上的附属物
        6.2.2.3 气孔器
    6.3 小结与讨论
        6.3.1 叶表皮特征在百部科分类中的意义
        6.3.2 叶表皮特征和生态适应性的关系
        6.3.3 叶表皮特征在百部科中的系统学和进化意义
第七章 云南百部微卫星引物的开发与筛选
    7.1 转录组测序和引物设计
        7.1.1 实验材料
        7.1.2 实验方法
        7.1.3 DNA提取及检测
        7.1.4 微卫星引物筛选
    7.2 结果
    7.3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百部科叶表皮微形态特征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9)日本弓背蚁雄蚁生殖系统结构及其化学组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蚂蚁采集及腺体解剖
    1.2 扫描电镜样品的制备观察
    1.3 化学成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雄蚁生殖系统结构
    2.2 雄蚁生殖系统的化学组成
3 讨论

(10)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的形态结构及化学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膜翅目昆虫杜氏腺和毒腺研究概况
    1.2 膜翅目昆虫杜氏腺和毒腺超微结构研究
    1.3 膜翅目昆虫毒腺和杜氏腺内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1.4 日本弓背蚁研究概况
    1.5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
    1.6 天然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研究概况
    1.7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不同品级蚂蚁杜氏腺和毒腺整体结构观察和比较形态学研究
        2.2.2 不同品级蚂蚁杜氏腺和毒腺的扫描电镜观察
        2.2.3 工蚁杜氏腺和毒腺超微结构研究
        2.2.4 不同品级蚂蚁杜氏腺和毒腺的化学成分分析
        2.2.5 工蚁杜氏腺和毒腺内微生物组成研究
        2.2.6 工蚁杜氏腺和毒腺内细菌组成的 16S rRNA-RFLP分析
        2.2.7 工蚁杜氏腺和毒腺内化学成分的抗菌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的形态结构
        3.1.1 光学显微镜下杜氏腺和毒腺形态结构
        3.1.2 扫描电镜下杜氏腺和毒腺的外部特征
        3.1.3 透射电镜下工蚁杜氏腺和毒腺的超微结构
    3.2 杜氏腺和毒腺化学组成分析
        3.2.1 杜氏腺化学组成分析
        3.2.2 毒腺化学组成分析
    3.3 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细菌组成分析
        3.3.1 杜氏腺和毒腺内可培养细菌的鉴定结果
        3.3.2 杜氏腺和毒腺内细菌 16S rRNA-RFLP分析
    3.4 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化学组成抗菌性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形态结构分析
    4.2 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化学成分分析
    4.3 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细菌组成分析
    4.4 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化学组成抗菌性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蚂蚁化学成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HPLC-Q-TOF-MS/MS技术的七味通痹口服液化学成分分析[J]. 唐明,高霞,耿婷,王佳佳,陈夏霖,曹亮,王振中,肖伟. 中草药, 2021(08)
  • [2]华北东南缘蚌埠隆起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机制[D]. 李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1
  • [3]黑蚂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杨志欣,刘慧,许贵军,汲丽丽,卞士嘉,吕邵娃. 中国药房, 2020(09)
  • [4]扶桑绵粉蚧蜡泌物部分化学成分的功能及其来源研究[D]. 王英. 浙江大学, 2020(01)
  • [5]白屈菜(Chelidonium majus)油质体和种子转录组测序及脂肪酸合成分析[D]. 吴佳悦.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6]道地产区阳春砂优良种质的筛选研究[D]. 李明晓.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
  • [7]新菠萝灰粉蚧药剂毒力及应用研究[D]. 莫秀芳. 华南农业大学, 2019
  • [8]金沙江河谷特有植物云南百部的濒危机制及其保护研究[D]. 秦燕. 云南大学, 2018(01)
  • [9]日本弓背蚁雄蚁生殖系统结构及其化学组成研究[J]. 李长有,王云果,贺虹. 应用昆虫学报, 2016(05)
  • [10]日本弓背蚁杜氏腺和毒腺的形态结构及化学成分研究[D]. 李长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2)

标签:;  ;  

蚂蚁化学成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