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HIV/AIDS监测系统及相关监测调查结果研究

日本HIV/AIDS监测系统及相关监测调查结果研究

一、日本HIV/AIDS监测系统与相关监测调查结果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马洁琼[1](2020)在《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核酸方法建立及应用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为科学、有效地预防与控制HIV(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HCV(Hepatitis C virus,HCV)及TP(Treponema Pallidum,TP)传播,获知其流行趋势与动态,我国建立了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系统,多年来该系统在艾滋病防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975个哨点,每年需进行数十万人份的检测,包括HIV、HCV、TP。现有哨点样本检测采用的是血浆检测法,每年需在规定的时间内集中采集大量血浆样本,由专人将其运送至实验室,分别对每份样本进行HIV、HCV、TP的检测,同时实验室管理办法规定阳性血浆样本须长期储存。现行的血浆检测方法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现场采集血浆样本需要大量人力和耗材、样本运输要求高尤其是HIV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必须符合高级别生物安全运输要求、长期积累的阳性血浆样本保存空间难以持续扩大、需要溯源时无法用血浆样本追溯到个体的遗传特征等诸多问题。需要创新研究,建立更加适宜我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与血浆相比,干血/浆斑样本具有采样方便、稳定性好、储存简单、无需冷链运输,可最大限度降低生物安全风险等诸多优势,既往研究已经证实干血/浆斑对监测遗传性疾病是一个有效方法,也有相关研究干血斑检测HIV、HCV和TP的报道。但已有研究检测HIV、HCV、TP的干血斑处理缺乏标化的统一方法,检测每个病原菌时需要分别处理干血斑。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需要创新,研究标化干血斑处理方法,一份干血斑一次性标化处理后可检测三种病原菌,不需要分别处理三次干血斑。研究建立更加适宜我国哨点监测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于提高我国艾滋病哨点监测的实验室总体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应用价值。研究方法1.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方法的建立、评价及策略研究方法学建立:基于现有商业化试剂盒,通过优化血液采集体积、干血斑洗脱液加样量、干血斑大小、洗脱液体积、洗脱液组分、洗脱温度及洗脱时间等实验参数,建立适宜的应用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实验室评价:构建系列实验室评价盘,包括实验室基础盘、实验室干扰盘、实验室精密度盘等,评价应用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线性范围、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精密度性等实验室性能指标,并评价干血斑样本稳定性。临床评价:以男同人群(Men who have sex withmen,MSM),注射吸毒人群(people who injectdrugs,PWIDs)两类重点人群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男同人群监测哨点、江西省南昌市美沙酮门诊共采集429份血液/血浆配对样本,其中229份为MSM人群样本,200份为PWIDs人群样本。采用已建立的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进行检测。以血浆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分析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的临床敏感性与临床特异性,并计算PPV、NPV及Kappa值。策略研究:提出干血斑抗体筛查策略,即直接采用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进行HIV、HCV及TP感染的筛查,以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为标准,初步探讨其应用效果。2.干浆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方法学建立:基于现有商业化试剂盒,通过优化血浆采集体积、干浆斑大小、洗脱液体积、洗脱液组分、洗脱温度及洗脱时间等实验参数,建立适宜的应用一份干浆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检测方法。实验室评价:构建系列实验室评价盘,包括实验室基础盘、实验室干扰盘、实验室精密度盘等,评价应用一份干浆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线性范围、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精密度性等实验室性能指标,并评价干浆斑样本稳定性。临床评价:以MSM、PWIDs两类重点人群作为研究对象,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男同人群监测哨点、江西省南昌市美沙酮门诊共采集329份血液/血浆配对样本,其中129份为MSM人群样本,200份为PWIDs人群样本。采用己建立的一份干浆斑检测HIV/HCV/TP抗体ELISA方法进行检测。以血浆检测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分析一份干浆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的临床敏感性与临床特异性,并计算PPV、NPV及Kappa值。进一步比较分析一份干血斑与一份干浆斑分别用于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的检测性能。3.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核酸方法的建立与策略研究方法学建立:建立和优化应用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TP的核酸方法。与血浆检测结果为标准,评价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策略研究:首次提出干血斑HIV/HCV/TP抗体与核酸检测相结合的干血斑筛查策略,即第一步采用一份干血斑进行HIV/HCV/TP抗体检测;第二步采用一份干血斑对HIV抗体阳性样本进行HIV-1 RNA或HIV-1 DNA检测,对HCV抗体阳性样本进行HCV RNA检测,对TP抗体阳性样本则再次采用ELISA方法复检,结果以第二步检测结果为准。在此基础上,以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为参考标准,初步探讨此干血斑筛查策略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1.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方法的建立、评价及策略研究方法学建立: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最适条件为血液收集量为70~100 μL,取全斑,采用500 μL 1‰ Tween20-PBS洗脱液于RT下洗脱4 h,HIV检测时加入样本为(30 μL干血斑洗脱液+70 μL 1‰ Tween20-PBS洗脱液)。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分析特异性良好;不同抗体水平干血斑样本的日间精密度、批内精密度、斑间精密度的变异系数(CV)均小于15%;干血斑样本稳定性良好。临床评价:429份配对样本的结果显示,HIV、HCV、T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26/429)、27.7%(119/429)与 15.0%(64/429);其中,HIV/HCV/TP、HIV/HCV、HIV/TP及HCV/TP合并感染样本分别为2份、2份、4份、9份。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的临床特异性均为100%,临床敏感性分别为88.5%(95%CI:0.69~0.97)、98.3%(95%CI:0.93~1.00)、92.2%(95%CI:0.82~0.97);PPV均为100%,NPV 分别为 99.3%、98.3%、92.2%;Kappa 值分别为 0.96、0.99、0.95。策略研究:采用干血斑抗体筛查策略检测HIV、HCV及TP抗体,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相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在HIV检测中,阳性符合率88.5%(23/26),阴性符合率100%(403/403),总符合率为99.3%(426/429);在HCV检测中,阳性符合率 98.3%(117/119),阴性符合率 100%(310/310),总符合率为 99.5%(427/429);在TP检测中,阳性符合率92.2%(59/64),阴性符合率100%(365/365),总符合率为 98.8%(424/429)。2.干浆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方法的建立与评价方法学建立:一份干浆斑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的最适条件为血浆收集量为100 μL取全斑,采用500μL 1‰Tween20-PBS于RT下洗脱2 h。实验室评价:结果表明分析特异性良好;不同抗体水平干浆斑样本的日间精密度、批内精密度、斑间精密度的CV均小于15%;干浆斑样本稳定性良好。临床评价:329份配对样本的结果显示,血浆样本中,HIV、HCV、T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0%(10/329)、35.9%(118/329)与 11.2%(37/329)。其中,HIV/HCV/TP、HIV/HCV、HIV/TP及HCV/TP合并感染样本量分别为1份、2份、4份、9份。千浆斑用于HIV/HCV/TP抗体检测的临床敏感性分别为90.0%(95%CI:0.54~0.99)、99.2%(95%CI:0.97~1.00)、86.5%(95%CI:0.70~0.95);临床特异性均为 100%。Kappa值分别为 0.95、0.99、0.92。干血斑与干浆斑检测结果比较分析显示:整体而言,与血浆检测结果为标准,干血斑与干浆斑用于联合检测HIV/HCV/TP的总符合率分别为:HIV抗体检测,干血斑的总符合率为99.4%(327/329),干浆斑的总符合率为99.7%(328/329);HCV抗体检测,干血斑的总符合率为99.4%(327/329),干浆斑的总符合率为99.7%(328/329);TP抗体检测,干血斑的总符合率为98.5%%(324/329),干浆斑的总符合率为98.8%(325/329)。两种样本的HIV/HCV/TP抗体检测结果S/CO比值整体分布相似,S/CO比值分布的中位数与平均值相近。3.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核酸方法的建立与策略研究方法学建立:成功建立了一份干血斑用于HIV RNA/DNA及HCV RNA联合检测的方法。结果表明:HIV-1 VL干血斑的检出率为84.4%(27/32);血浆与干血斑HCV VL检测结果的一致率为98.1%(101/103)。血浆与干血斑样本HIV-1 VL检测相关性r=0.68(n=27,P<0.05)。对于 HCV VL 检测,二者相关性 r=0.61(n=89,P<0.05)。Altman-Bland分析显示:血浆与干血斑中HIV-1 VL检测值平均差异为1.00±1.01 log10 copies/mL;所有干血斑样本HIV-1 VL均在±1.96 SDs范围之内即-0.97~+2.97 log10 copies/mL。针对HCV VL检测,血浆与干血斑样本中VL平均差异为0.15±1.08 log10 copies/mL,94.38%(84/89)样本检测结果在±1.96 SDs 范围内即-1.96~+2.67 log10 copies/mL。采用干血斑进行HIV-1 DNA检测,与血浆HIV-1 RNA检测结果一致且RT-PCR检测性能良好。策略研究:在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TP抗体与检测核酸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干血斑抗体与核酸相结合筛查策略,其实验流程为:即第一步采用一份干血斑进行HIV/HCV/TP抗体检测;第二步采用一份干血斑检测HIV/HCV核酸方法对HIV抗体阳性样本进行HIV-1 RNA或HIV-1 DNA检测,对HCV抗体阳性样本进行HCV RNA检测,对TP抗体阳性样本则再次采用ELISA方法复检,结果以第二步检测结果为准。将常规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干血斑抗体与核酸筛查策略进行比较,采用干血斑抗体与核酸监测HIV、HCV及TP的总符合率分别为:HIV-1 RNA总符合率为99.3%或HIV-1 DNA总符合率为100%;HCVRNA总符合率为98.6%;TP总符合率为98.8%。研究结论1.本研究标化了干血/浆斑处理方法,优化了实验流程,成功建立了一份干血/浆斑样本检测HIV/HCV/TP抗体的ELISA方法,显着缩短了试验流程;并证实所建立方法具有良好敏感性与特异性,可满足实验室检测需要。干血斑与干浆斑样本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二者检测结果一致性高,可适应于不同检测环境。2.应用一份干血斑联合检测HIV-1 RNA、HIV-1 DNA及HCV RNA,其HIV-1 DNA检测结果与血浆检测结果一致;HIV-1 RNA与HCV RNA检测具有较高检出率。证实一份干血斑可用于HIV-1 DNA、HIV-1 RNA及HCV RNA联合检测。3.本研究将一份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和核酸监测策略应用于艾滋病哨点监测,与现行策略检测结果一致性高,为提升现有哨点样本检测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策略,对建立适宜我国哨点监测的实验室检测策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陈礼豪[2](2020)在《资讯、援助和规则 ——国际因素影响泰国卫生治理的三种途径》文中研究说明跨国贸易和人口流动等全球化要素的出现,既为全人类的健康福祉创造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随着世界各地的联系变得日益紧密,全球卫生形势也正变得日益复杂。因应这种变化,世界各国纷纷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卫生治理之路。泰国是中低收入国家中开拓卫生治理道路最成功的代表。国内发展和国际推动,被认为是泰国卫生治理获得成功的两个重要因素。其中,国际推动的本质,是国际行为主体参与泰国卫生治理,为其创造有利的发展条件。国际推动因素影响泰国卫生的具体途径有三种,分别是卫生资讯全球化、卫生援助国际化和卫生规则跨国化。首先,卫生资讯的全球化,既使泰国借助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国际医学教育合作、现场流行病学合作和传染病研究合作,获得先进的疾病认识和医疗知识;又使泰国通过与全球和区域疾病监测网络的互动,获得各种突发卫生事件的情报。其次,卫生援助的国际化,丰富了泰国卫生援助的国际供应,为泰国干预突发卫生事件和建设长期卫生项目,提供了更充足和优质资金、人力、药品和设备等帮助。最后,卫生规则的跨国化,则为泰国的卫生治理提供建议,并对其特定的卫生行为进行规定,从全球、区域和国家的不同层次制定统一标准、规划发展目标、提供政策建议、限定政策选择、充当法理依据和行动框架。

吴玥[3](2020)在《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和目的人口流动促进各国间的交流,也导致疾病传播。随着经济全球化,交通工具日益便利,外籍来华人群不断增多。频繁的外籍人口流动对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流行传播造成一定风险,给我国卫生健康系统带来一定挑战。研究旨在分析外籍来华人群2004~2017年传染病流行特征,比较外籍人群与我国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的差异,探讨两人群之间的相互影响。掌握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探索输入性疾病可能的传播风险。分析外籍来华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供给和利用状况,探索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为我国传染病防控和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04~2017年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外籍人群传染病发病数据。运用Joinpoint回归和季节性指数,分析主要传染病流行趋势和季节分布。比较外籍来华人群与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发病情况,探讨两人群是否存在相互影响。进一步重点分析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运用模块化分析探索病例输入国家与报告省份之间的关系,Poisson回归探索影响外籍人群疟疾输入的因素。通过现况调查和定性访谈,分析浙江省义乌市和广东省越秀区外籍常住人群卫生服务需要,供给和利用状况。运用Logistic回归,探索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结果2004~2017年,我国共报告外籍来华人群法定传染病33种,6247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约为17.94/10万。外籍人群传染病呈上升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为4.2%。病例来自全球146个国家,我国大陆31个省份均有报告。云南报告病例数最多,其次为北京和广东。外籍人群中女性、15岁以下儿童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上升速度较快。报告病例数居前三位的传染病是艾滋病(15319例),手足口病(6367例)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5629例)。艾滋病、手足口病、梅毒、流感和登革热呈发病率上升趋势。乙肝、丙肝、疟疾和痢疾呈下降趋势。其他感染性腹泻病,肺结核发病率保持稳定,淋病则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外籍人群56.13%的艾滋病,83.14%的登革热,75.75%的疟疾,53.66%的肺结核,32.89%的丙肝集中在云南,主要为缅甸人群。30.07%的丙肝和18.31%的乙肝集中在内蒙古,主要为蒙古人群,手足口病和淋病主要分布在上海,痢疾、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流感主要分布在北京,大多为美国人和日本人。梅毒主要由广东报告,多为东南亚人。外籍来华人群与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有所不同,可能为输入或散在传播。2005~2017年外籍人群输入的法定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共有3 8种,已知输入传染病最多的是登革热和疟疾。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呈上升趋势,报告省份不断增加。云南省,缅甸和老挝包含了我国和境外之间最多的登革热和疟疾输入病例。云南省和我国其他省份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不同。云南省输入性登革热呈明显上升趋势,10月高发,病例以女性和年轻人为主。而我国其他省份输入性登革热上升较缓,1~12月均有输入,病例以男性和中年人为主。非洲人群和亚洲人群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不同。非洲人群输入性疟疾呈明显上升趋势,8~10月高发,恶性疟占85.66%。而亚洲人群输入性疟疾发病趋势平稳,集中在5~6月份,以间日疟为主,占64.14%。影响外籍人群疟疾输入的主要因素为各国外籍人群入境人数(β=0.82,P<0.001)和疟疾发病率(β=0.40,P=0.007),各国经济卫生状况对疟疾输入没有显着影响。目前,我国尚没有专门制定针对外籍人群的卫生政策或管理办法,外籍人群卫生服务供给同我国人群基本一样,但还有待完善。卫生服务调查发现,浙江省义乌市和广东省越秀区的外籍人群,卫生服务需要普遍,年患病率为71.73%。但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仅54.22%外籍患者去过中国的医疗机构就诊。与亚洲人群相比,非洲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率更低,为47.35%。居住10个月以上(OR=1.48),有医疗保险(OR=1.31),认为发热应及时就医(OR=2.20)以及知道居住地附近医疗机构(OR=6.15)是促进外籍人群到中国医疗机构就诊的因素。患有慢性病(OR=0.66)是阻碍外籍人群就诊的因素。经济收入,中文水平没有影响外籍来华人群在我国的就诊,但就诊时医疗费用高,语言沟通不畅是普遍反映的问题。外籍人群住院率为5.45%,低于我国居民住院水平。住院原因主要为分娩,占50%。与他人合居是外籍人群接受住院治疗的主要影响因素。外籍人群健康知识水平不足,健康宣教接受率低,仅24.69%接受过中国的健康知识宣教。有医学背景(OR=2.25),在中国患过病(OR=1.39),职业为农民(OR=4.26)、政府或技术人员(OR=2.67)的外籍人群更可能接受健康宣教。结论研究首次系统地分析了外籍来华人群长期传染病流行和输入情况,调查了我国部分地区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状况和影响因素。2004~2017年间,外籍来华人群呈现出独特的传染病流行特征,与我国人群不同,多为输入或散在传播。云南省是外籍人群传染病报告最多的省份。艾滋病是报告最多的疾病。不同传染病发病趋势,季节特征,地理分布均有差异。外籍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疫情不断上升,报告省份不断增加,对我国传染病输入和传播造成一定风险。外籍人群卫生服务需要普遍,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健康状况,健康意识和医疗保险是影响外籍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今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传染病管理,防控传染病,特别是烈性传染病的输入,早期发现、诊断、治疗疾病,进一步制定卫生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刘玥[4](2020)在《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HC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2010-2014年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HIV、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制定天津市艾滋病、梅毒、丙肝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控措施,探索科学的干预模式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每年4-6月份首次到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就诊、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男性就诊者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出生年、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民族、最近三个月是否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最近三个月是否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是否注射过毒品、是否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最近一年是否曾被诊断患过性病、最近一年是否接受过干预以及最近一年是否做过艾滋病检测。本研究采用连续采样方法,样本量每年满400人即止,问卷调查结束后采集被调查者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特征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危险行为发生率、HIV感染率、梅毒感染率、HCV感染率的差异进行比较;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HIV感染、梅毒感染及HCV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4年共调查2000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平均年龄为(30.7±9.0)岁,户籍所在地以本市为主,民族以汉族为主,婚姻状况以未婚、离异或丧偶为主。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1%,由2010年的98%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89.5%,不同年龄、不同户籍、不同民族、不同婚姻状况的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无明显差异(P皆>0.05)。2010-2014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3.8%,5年来整体呈上升趋势(χ2=12.501,P=0.014);梅毒感染率为6.2%,5年来始终在6%上下波动;HCV感染率为1.7%,不同年份间无明显差异(P>0.05)。6.5%的研究对象最近一年曾被诊断患过性病,其中梅毒既往感染率为3.1%;淋病既往感染率为0.6%;尖锐湿疣既往感染率为1.9%,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8,P=0.022),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2014年27.6%的研究对象最近三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34.4%的研究对象最近三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0.9%的研究对象注射过毒品,8.5%的研究对象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暗娼(χ2=15.491,P=0.004)、临时性伴(χ2=83.447,P<0.001)和同性肛交(χ2=13.211,P=0.010)3类危险行为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40-49岁(χ2=10.251,P=0.036)、在婚(χ2=9.562,P=0.023)、近1年未被诊断患过性病者(χ2=10.309,P=0.010)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16-19岁(χ2=32.231,P<0.001)、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χ2=5.312,P=0.021)、最近1年接受过干预者(χ2=12.353,P<0.001)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16-19岁(χ2=19.636,P=0.001)、外省户籍(χ2=38.012,P<0.001)、未婚(χ2=48.657,P<0.001)、最近1年被诊断患过性病(χ2=38.452,P<0.001)、最近1年接受过干预者(χ2=4.897,P=0.027)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比例高于其他人群。2010-2014年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近一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比例为29.7%;最近一年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比例为18.2%,最近一年接受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的比例为2.9%,最近一年接受过同伴教育的比例为5.7%。16~49岁年龄组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χ2=5.823,P=0.016)、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χ2=14.725,P<0.001)、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χ2=18.577,P<0.001)的比例均明显高于50岁以上年龄组。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OR=7.807,95%CI=4.663~13.071)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在50岁以上(OR=1.311,95%CI=1.081~1.591)、与同性有肛交性行为(OR=2.372,95%CI=1.420~3.961)、最近1年被诊断患过性病(OR=5.312,95%CI=3.329~8.476)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注射过毒品(OR=79.821,95%CI=25.047~254.374)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HC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该人群对非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了解较少且存在知行不统一现象。梅毒和尖锐湿疣是天津市需重点关注的两类性病;50岁以上、有性病既往史者是梅毒防控的重点人群;16-19岁、外省户籍、未婚、有性病既往史者是艾滋病、梅毒防控工作应共同关注的人群;注射吸毒者是丙肝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将梅毒控制工作纳入艾滋病防治管理机制中,强调两者联合防控;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检测比例较低,干预工作开展不到位,应加大艾滋病干预检测力度。

牛丹丹,李洁,蒋涛,韩桃利,王英[5](2019)在《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五个国家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概况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提出和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不断推进,我国面临传染病输入风险增加的可能。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部分国家病毒性传染病疫情,为防止传染病跨境传播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不同途径获取病毒性传染病文献,两人同时阅读、提取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或比较。选择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沙特阿拉伯、伊朗、阿富汗5个国家,共获得有效文献231篇,确定13种分析病种。各国获取的文献数量、文献内容、疾病流行特点不尽相同,例如,俄罗斯流感文献提供了较完整的监测数据,除2009年全球A(H1N1)pdm大流行外,各年以H3N2或B型流感为主。5个国家中,A(H1N1)pdm检出率俄罗斯高达79.00%、阿富汗最低为2.32%。阿富汗2006年前未建立流感监测系统,2011年后该系统受到削弱。伊朗针对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开展了许多研究,该国CCHF在1999~2011年间的病死率为14.50%,高危人群、牲畜感染率分别是14.80%~16.49%、3.7%~66.95%,蜱虫带毒率11.30%~70.00%,高危职业、蜱虫叮咬史是感染CCHF的危险因素,所分离病毒与欧洲世系土耳其人源病毒II组密切相关。其余各国均有病例报道,多呈散发状态。沙特阿拉伯提供了迄今为止大部分揭示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流行规律的数据,该国一般人群感染率为0.15%,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感染率为0.70%、高危人群感染率为2.30%~3.60%。糖尿病、心脏病、吸烟是感染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MERS-CoV)的独立危险因素。全基因组序列和蝙蝠病毒核苷酸分析提示,骆驼是重要但并非唯一的储存宿主。除伊朗外,其它3国尚无输入性MERS病例报道。本研究提示,为促进我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首先需要了解各国传染病流行状况,并充分发挥口岸传染病监测和出入境检验检疫工作的前哨作用。

高可欣[6](2019)在《2017全球结核病报告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本翻译实践报告是笔者基于参加2017全球结核病报告翻译项目所撰写,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词汇、句子的翻译难点及恰当的处理办法进行总结和反思。翻译过程中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一是词汇层面,例如:缩写词、专业术语、一词多义的准确翻译,采用的解决办法是通过参考平行文本、相关的医学文献、查阅词典以及采取加注法进行翻译;二是句子层面,例如:被动句、复杂长句的恰当翻译,采取的主要方法是根据不同的句子结构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例如:语态转化法、语序调整法、拆分法,力求克服翻译难点,忠实、准确地翻译原文。

耿国柱[7](2018)在《基于复杂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的统计方法及应用》文中提出目的: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因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而导致的传染病,是困扰的全球严重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有些人群因自身具有一些感染HIV高风险的行为因素(如不安全性行为、多性伴、吸毒等)而更容易感染HIV,这些人群是艾滋病高危人群。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是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的核心变量之一,也是全面客观分析和掌握HIV感染及艾滋病流行现状和趋势的基础,并可以为艾滋病防治相关政策的制定、卫生资源的有效分配、以及预防控制项目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捕获-标记-再捕获(capture-mark-recapture,CMR)法因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并且经济、简便易行而在艾滋病研究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以往采用CMR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进行研究多以简单随机抽样和/或二来源CMR法居多,而复杂抽样方法(实际调查往往需要的多阶段抽样及可减小抽样误差的分层多阶段抽样等)下多来源CMR法(与二来源CMR法相比使样本更具代表性)的研究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拟用复杂抽样(二阶段、分层二阶段、三阶段、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下三来源CMR法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估计进行研究,推导出总体基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方差估计量的统计公式。并采用本文研究的复杂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对2013年北京市MSM人群基数、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女性性工作者(female sex workers,FSW)人群基数进行了科学的实例调查估计。同时对我们研究的二阶段、分层二阶段、三阶段及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进行了信度效度评价。旨在为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的估计提供科学的调查方法、统计公式及其信度效度评价方法;实例调查估计结果为相关部门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合理分配艾滋病防治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方法:根据经典抽样理论、方差的性质、区间估计、对数线性模型、正交投影、极大似然估计等数理统计理论方法,在前人研究的简单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的基础上,对二阶段、分层二阶段、三阶段、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设计出调查方法,推导出总体基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方差估计量的统计公式。并采用研究的二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于2013年9月至12月对北京市MSM人群基数进行了实例调查估计;采用所研究的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于2015年8月至10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FSW人群基数进行了实例调查估计。同时使用统计分析软件SAS编程对调查结果进行蒙特卡洛模拟,分别以2013年北京市MSM人群及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FSW人群的统计量调查计算结果作为模拟总体参数建立模拟总体,分别在不同获取时间段采用复杂抽样下三来源CMR法各模拟抽取100个随机样本,再采用本文推导的三来源均相关的CMR法相关公式分别计算不同获取时间段内的100个MSM或FSW人群基数的估计值、标准差及总体基数的95%可信区间,对我们研究的二阶段、分层二阶段、三阶段及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进行信度效度评价。结果:1.本文对二阶段、分层二阶段、三阶段及分层三阶段这些复杂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首次设计出调查方法,并推导出总体基数的估计量及其方差、方差估计量的统计公式。2.本文采用二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于2013年9月15日至12月31 日对北京市所有的有北京市户籍与在北京市居住6个月以上的常住MSM人群进行调查,调查其最近一周、最近一个月以及最近半年是否分别在北京市MSM活动场所、北京市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 voluntary counseling&testing,VCT)门诊所以及MSM网站这三类场所活动过。从北京市的16个区县中随机抽取了 6个区县(西城、海淀、昌平、通州、怀柔、密云)作为一级单位;然后再从抽中的6个区县中共随机抽取1,774名MSM作为二级抽样单位。调查结果显示时间段为一周的回收合格问卷为1,771份,估计出以一周为获取时间段的北京市MSM人群的基数为94,715人,渐近标准差为9,418人,95%可信区间为76,256~113,174人。时间段为一个月的回收合格问卷为1,766份,估计出以一个月为获取时间段的北京市MSM人群的基数为81,720人,渐近标准差为8,291人,95%可信区间为65,470~97,970人。时间段为半年的回收合格问卷为1,766份,估计出以半年为获取时间段的北京市MSM人群的基数为71,899人,渐近标准差为7,346人,95%可信区间为57,501~86,297人。3.本文于2015年8月至10月采用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对广西女性性工作者的人群基数进行调查,调查其最近三个月以及最近半年2个时间段内是否分别接受过艾滋病干预服务、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过性病/艾滋病检测以及提供过性服务。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14个地级市中随机抽取了 3个地级市(百色、柳州、玉林)作为一级单位;然后分别在这3个地级市中共随机抽取了共9个县(区)作为二级单位(每个一级单位抽取3个区县);再从抽中的9个县(区)所有FSW活动场所共随机抽取三级单位4,267名FSW作为调查对象。分层因素为年龄,根据所调查FSW的年龄分布,以年龄的中位数32岁为界分为二层,小于等于32岁为第一层,大于32岁的为第二层。调查结显示时间段为三个月的回收合格问卷为4,118份,估计出以三个月为获取时间段的广西壮族自治区FSM人群的基数为95,662人,渐近标准差为6,922人,95%可信区间为82,094~109,230人。时间段为半年的回收合格问卷为4,101份,估计出以半年为获取时间段的广西壮族自治区F SM人群的基数为91,416人,渐近标准差为6,612人,95%可信区间为78,456~104,376人。4.本文对北京市MSM人群获取时间段为最近一周的二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调查分析100个样本的结果为:100个总体基数的95%可信区间中有99个包含模拟总体基数;获取时间段为最近一个月的二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调查分析100个样本的结果为:100个总体基数的95%可信区间中有95个包含模拟总体基数;获取时间段为最近半年的二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调查分析100个样本的结果为100个总体基数的95%可信区间中有98个包含模拟总体基数。5.本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FSW人群获取时间段为最近三个月的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调查分析100个样本的结果为:100个总体基数的95%可信区间中有96个包含模拟总体基数;获取时间段为最近半年的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模拟调查分析100个样本的结果为:100个总体基数的95%可信区间中有97个包含模拟总体基数。结论:1.本文研究的二阶段以及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分别在北京市MSM人群和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年FSW人群的总体基数调查估计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调查估计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基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2.采用本文研究的二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出2013年北京市MSM人群基数81,720人(获取时间段为一个月),约占同年龄段男性的1.17%。本文为相关卫生部门提供了信度高效度高的MSM高危人群基数,提示相关卫生部门应切实加强对MSM人群的精准监测,采取有力高效的精准措施,对艾滋病进行精准防控。对北京市MSM人群不同获取时间段(最近一周、一个月、半年)的二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模拟调查估计出100个样本的100个总体基数的95%可信区间几乎均包含模拟总体基数,说明本文研究的二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具有良好的效度与信度,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3.采用本文研究的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出广西壮族自治区2015年FSW人群基数为95,662人(获取时间段为三个月),约占广西女性人口的0.42%。本文为相关卫生部门提供了信度高效度高的FSW高危人群基数,提示相关卫生部门应切实加强对FSW人群的精准监测,采取有力高效的精准措施,对艾滋病进行精准防控。对广西壮族自治区FSW人群不同获取时间段(最近三个月、半年)的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法模拟调查估计出100个样本的100个总体基数的95%可信区间几乎均包含模拟总体基数,说明本文研究的分层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具有良好的效度与信度,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4.因分层三阶段抽样各层内即为三阶段抽样,分层三阶段抽样下三来源CMR法信度高效度高的必要条件是三阶段抽样下三来源CMR法信度高效度高,所以可以认为本文研究的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也具有良好的效度与信度,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5.因无论从统计公式的推导或是抽样方法上,分层三阶段抽样均是在分层二阶段抽样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且更复杂,分层三阶段抽样下三来源CMR法信度高效度高的必要条件是分层二阶段抽样下三来源CMR法信度高效度高,所以可认为本文研究的分层二阶段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也具有良好的效度与信度,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6.本文研究的分层三阶段及三阶段(各层内即为三阶段)随机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方法及其统计公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FSW人群的总体基数调查估计中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调查估计艾滋病高危人群的基数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成功的经验。

秦倩倩[8](2017)在《中国MSM人群艾滋病流行时空特征及感染率推算模型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背景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是受艾滋病(AIDS)流行影响最为严重的人群之一,我国新发现该人群HIV感染者人数逐年增加。长期以来,聚集性流行是我国HIV流行的显着特点,一些局部地区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城市MSM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但尚无研究系统性阐述我国MSM人群HIV聚集性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人口流动是传染病扩散的关键因素,MSM人群特别是该人群中HIV感染者的流动状况可能会直接影响MSM人群中HIV流行。目前,我国MSM人群HIV监测哨点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对地市级城市MSM人群的聚集性及HIV感染水平尚不完全了解。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分析技术的数据整合和分析是健康研究中有效的手段。为此,本研究拟采用空间分析技术深入分析MSM人群HIV流行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HIV感染率与社会宏观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性分析,进而通过空间分析模型推算全国MSM人群HIV感染率水平。目的1.分析中国MSM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进一步揭示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2.分析中国MSM人群艾滋病时空分布特征,剖析空间聚集性及流动性规律。3.建立MSM人群HIV感染率推算模型,推算未设立MSM监测哨点地市的HIV感染率,为更加完善地估计地市级区域及全国总体的MSM人群艾滋病疫情提供参考数据。方法1.采用空间自相关和时空扫描技术,利用艾滋病病例报告和哨点监测数据,深入分析MSM人群HIV流行的时空聚集性和流动性特征。2.采用空间回归和多水平分析方法,分析影响我国MSM人群HIV感染者聚集性分布和发生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并初步探索影响不同地区HIV感染率水平的社会宏观因素。3.采用线性回归模型及地理探测器、三明治模型、信息融合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影响HIV感染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建立推算模型,估算未设立MSM监测哨点地市的HIV感染率水平。结果2006-2015年间,在我国京津地区、东北地区(黑吉辽)、长江三角洲地区(苏浙沪)、川渝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粤)逐渐形成了 5个MSM人群HIV感染者聚集区。多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在群体水平上,人口数较多(OR=1.85,95%CI:1.30-2.63)和人均 GDP 较高(OR=1.47,95%CI:1.04-2.07)的地区,MSM 人群HIV感染率更高。同时,空间滞后模型(SLM)结果也表明,医疗机构数、人均GDP和人口密度则是当地诊断发现MSM人群中HIV感染者数量多少的影响因素,空间回归系数分别为0.116、0.063和0.507(P值均<0.05),空间回归模型整体具有统计学显着意义(决定系数R2=0.391,空间自回归系数-=0.493,P<0.001)。MSM人群的流动影响着HIV的流行。跨省流动MSM人群中HIV感染率显着高于本省 MSM 人群(2015 年 10.8%vs.7.5%,χ2=80.46,P<0.001)。MSM 人群中报告时户籍不在本地的流动感染者比例从2008年42.0%上升到2015年47.9%(χ2=130.9,P<0.001),感染者的迁移主要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流动。多水平模型分析发现,影响MSM人群HIV感染者发生流动的因素,在个体水平主要有低年龄组(OR=1.30,95%CI:1.26-1.34)、未婚(OR=1.95,95%CI:1.87-2.02)、教育程度较高(OR=1.68,95%CI:1.64-1.73);而在群体水平主要为城市户籍(OR=0.63,95%CI:0.61-0.65)、户籍地人口数较高(OR=0.77,95%CI:0.69-0.87)及户籍地人均 GDP 较高(OR=0.70,95%CI:0.62-0.79)。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建立HIV感染率推算模型分析发现,MSM人群HIV感染者人数占当地15岁以上男性人口比例(x1)、城市规模(x2)、当地经济水平(x3)、城市化水平(x4)、交通状况(x5)是影响HIV感染率(y)的主要因素,5个因素对HIV感染率解释力分别为11.4%、20.6%、11.2%、3.5%和7.7%。利用该模型进一步推算全国338个地市MSM人群HIV感染率,其中165个地市(占48.8%,165/338)HIV感染率≥5%,35个地市(10.4%,35/338)高于10%,用MSM规模数加权得到全国总体HIV感染率约为7.6%。结论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流行有显着的时空聚集性,病例流动亦呈现出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聚集的特征。基于空间分析技术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于推算不同地区MSM人群HIV感染率水平,对更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MSM人群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刘建华[9](2017)在《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及传播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病毒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预测和掌握该病的流行趋势及规律,对于更好的防控手足口病,保护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完善防控手段和制定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方法1.利用GIS软件绘制县级地区发病率分布情况图。利用Geocoding软件对所有报告病例进行经纬度定位,再导入GIS软件开展核密度分析,绘制核密度和点密度图。2.开展个体危险因素和群体危险因素现场调查,利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再利用SAS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计算相关危险因素的OR值及95%可信区间,筛选个体及群体危险因素。3.依据2008年~2016年手足口病各月发病率数据,利用ARIMA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测,产出线性预测序列和残差序列。依据残差数据序列,利用NARNN模型进行建模和预测,进一步产出残差预测序列。再将两者结果进行综合,最终形成发病率预测结果序列。4.根据2008~2016年各月发病率特征,按照发病率高低将手足口病月发病率(1/10万)划分为3个状态(发病率<7.5;7.5≤发病率<10;发病率≥10)。再建立马尔科夫链模型计算预测区间转移概率,得出2017年各月发病率所处状态预测结果。5.利用传播动力学方法建立SIR模型,结合全局敏感性和不确定性分析考察各因素间影响程度,利用Matlab软件实现疫情模拟计算过程,从而判断疫情走势。结果1.流行特征方面:宜昌市2008~2016年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37988例,报告发病率总体呈锯齿状,偶数年发病率较高而奇数年较低。全年发病呈4~6月和11~12月双高峰。长江水系流经乡镇和非流经乡镇的月累计报告发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7.93,P<0.0001)。报告病例点密度分析集中趋势同各县级累计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百分比结果一致,排名前三位的地区为西陵区、夷陵区和宜都市。人群不同性别(X2=30.90,P<0.0001)、类别(X2=52.99,P<0.0001)和年龄(X2=4.06,P=0.0440)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九年间检测阳性3162例,其中EV71病毒感染2226例,占实验室检测病例数的70.40%;CoxA16病毒感染454例,占14.36%;其他肠道病毒感染482例,占15.24%。EV71病毒检测阳性病例核密度分布主要集中于宜昌市城区和夷陵区晓溪塔街道。其他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病例主要集中于秭归县茅坪镇和长阳县龙舟坪镇。CoxA16病毒分布范围较EV71病毒最广,主要集中于宜昌市城区和兴山县古夫镇。2.个体危险因素分析方面:居住在低层(1~3层)为患病者的保护因素(OR=0.698)。居住地周边有公共厕所是患病者的危险因素(OR=1.294)。通过传统媒体了解疫苗信息(OR=2.785),手足口病知识知晓情况评分为0分是不患病者的危险因素(OR=2.535)。人工喂养方式(OR=1.837),身体状况良好(OR=3.573)是不患病者的危险因素。参加课外学习班,能独立排便者,有家族史者,有过敏史者,共用水杯者,啃咬手指者,最近10天去过长途汽车或者火车站者以及最近10天去过商场超市者是手足口病不患病者的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648、0.473、0.315、0.568、0.670、0.566、0.492 和 0.802。3.群体危险因素分析方面:教职工人数与幼儿数配比高于1:5标准,教职工人数与幼儿数配比在1:5~1:7标准范围内,幼儿园配备医务室以及幼儿园有专车接送学生者是手足口病发病率较低地区的保护因素,其OR值分别为0.079、0.193、0.175和0.101。公共厕所有灭蝇蛆措施和粪池加盖者是手足口病发病率较低地区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14.346和10.629。4.预测和模拟方面:根据拟合优度(BIC=3.022)和LB统计量(P=0.334)选定最优模型为ARIMA(1,0,5)×(1,1,0)12。ARIMA模型预测结果同实际值之间存在一定差异,但对发病高峰等基本趋势预测相符。根据均方误差、相关系数(R=0.89251)最终确定隐含层神经单元数为15,时延数为5时的NARNN模型最优。ARIMA-NARNN组合模型预测结果进一步显示发病呈总体下降趋势。从马尔科夫模型对2017年发病率状态预测结果看,各月发病率落在低发病率状态区间的概率较大。不确定性分析结果显示在k~β(2,7)时,理想状态下和考虑群体影响因素时疫情会持续蔓延的可能性分别约为98.75%和98.44%;k~β(0.5,10)时可能性约为78.75%和80.31%;K~β(0.2,15)时可能性约为45.78%和45.31%。在理想状态下,若不采取任何防控措施时,经过约30个单位时间感染者数量快速攀升至峰值;随着防控措施落实程度加强,高峰出现推迟,且峰值下降迅速。在考虑群体影响因素时,防控措施对峰值出现时间(150~200个单位时间之间)影响不大,但防控措施越严密其峰值就越小。结论1.宜昌市手足口病发病周期性明显且存在地域上的相对集中趋势。2.影响宜昌市发病的个体危险因素复杂多样,个体差异、环境因素、行为因素和认知因素共同构成发病原因集合。3.群体危险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可能通过教职工、医务室、校车以及园内公共厕所等关键节点实现。4.宜昌市2017年手足口病呈总体下降趋势,发病率将可能处在较低的状态。暴发疫情模拟显示,群体因素及防控时机对疫情态势影响较大,但接触不是传播的唯一因素。数据质量较高时可用ARIMA建模预测;资料质量难把握时,组合模型可能更优。区间划分得当则马尔科夫链模型可实现急性传染病短期趋势预测。GSUA方法和SIR结合,可更好的认识和把握疾病流行特征、关键控制节点以及发展态势,为防控提供有用信息。创新点1.利用GIS方法开展分析,较好把握了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和集中趋势。2.群体与个体因素研究的结合,弥补了手足口病在一般个体及群体危险因素调查上的缺失和不足。3.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分别建模开展预测和模拟,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手足口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及趋势。局限性1.若能进一步开展随访观察,应能更好的解释研究结果。2.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因素存在差异,结果外推需谨慎。3.若能结合实验室检测查明血清型和病毒亚型,将为防控策略制定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江洪波[10](2016)在《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对预后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分析武汉市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情况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比较不同的HIV感染诊断与艾滋病诊断(CD4<200cell/λL)或CD4<350cell/λL的时间间隔下延误诊断的新定义对HIV感染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预测能力,进一步明确延误诊断欧洲统一定义中的时间间隔,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3)以性别为例,基于文献对延误诊断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探讨不同性别出现延误诊断率差异的可能原因,为制定相关卫生保健以及疾病防治政策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收集1994年至2012年2月期间报告的武汉市籍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相关资料。采用趋势χ2检验分析晚期病程(Advanced HIV disease, AHD)、晚诊断(Late presentation, LP)、晚检测(Late entry to HIV care)比例和确诊一年内死亡率(短期死亡率)在不同年份的变化趋势;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rs)评价不同年份短期死亡率与AHD、LP和Late entry to HIV care比例的相关关系;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AHD、LP、AIDS within 1 year (HIV感染确诊一年内进展为艾滋病)和Late entry to HIV care的影响因素筛选。(2)结合延误诊断的欧洲统一定义(AHD与.LP),与现有的相关研究中最常见的HIV感染诊断与艾滋病诊断(CD4<200cell/μL)或CD4<350cell/μL时间间隔(一个月、三个月、六个月和十二个月),由此获得不同时间间隔下的新定义,采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似然比、一致率、Kappa值、预测值、ROC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等指标评价不同的新定义对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预测能力。(3)采用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荟萃分析的方法,采用Cochrane Q和I2统计量判断不同研究间的异质性,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或者随机效应模型对数据进行定量合并,采用敏感性分析来评价合并结果的稳健性,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来分析异质性来源,运用Begg’检验、Egger’s检验以及漏斗图用于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结果(1)在纳入研究的980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中,出现AHD, LP, AIDS within 1 year以及Late entry to HIV care的比例分别为29.49%,46.02%,39.39%,20.84%。在1994-2011年间共有171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死亡,其中71.27%的病例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出现AHD、LP和Late entry to HIV care的病例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风险显着升高。AHD、LP和Late entry to HIV care病例比例以及短期死亡率从2003年以前到2011年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P<0.001)。短期死亡率随着AHD, Late entry to HIV care的比例下降而降低(rs=0.668, P<0.01; rs=0.817, P=0.00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传播途径、样本来源是AHD、LP、Late entry to HIV care和AIDS within 1 year的独立影响因素;另外,性别也是LP的独立影响因素,职业也是Late entry to HIV care和AIDS within 1 year的独立影响因素。(2) AHD/LP的比例随着新定义中的HIV感染诊断与CD4<200cell/μL或确诊AIDS时间间隔增长而升高。较长时间间隔定义下的AHD和LP相对于较短时间间隔定义对于预测病例在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较高,而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较低。时间间隔为一个月的AHD和LP定义具有最大的一致率、阳性似然比和Kappa值,而时间间隔为三个月的AHD和LP定义则具有最大的约登指数。时间间隔为三个月的AHD和LP定义则具有最大的AUC,不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3)观察性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出现AHD和LP可能性分别女性高73%[合并调整后比值比(adjusted odds ratio,aOR)=1.73;95% CI:1.59-1.89]和38%(合并aOR=1.38;95% CI:1.18-1.62)。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所有有关AHD的研究的合并aOR为1.68(95% CI:1.55-1.82)到1.76(95% CI:1.61-1.93),所有有关LP的研究的合并aOR为1.30(95%CI:1.13-1.51)到1.43(95%CI:1.21-1.69),可见其合并aOR没有明显变化,结果较为稳健。亚组分析结果提示时间间隔、研究地区、样本量、女性比例、研究类型和调整变量数等因素均可能是不同研究间异质性的来源,这些因素部分地解释了异质性的来源。Begg’检验、Egger’s检验以及漏斗图结果均显示结果没有发表偏倚。结论(1)出现延误诊断的HIV感染者进展为艾滋病或者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在确诊后一年内。延误诊断和未及时纳入保健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传播途径,样本来源和职业,应关注重点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从而促进HIV感染者的早期诊断,早期纳入保健管理和治疗,从而进一步改善其疾病进程,促进人群健康。(2)较短的时间间隔定义下的AHD和LP对确诊后一年内死亡的预测能力较强,我们建议将时间间隔一个月作为延误诊断欧洲统一定义的补充,相关定义修正为:Advanced HIV disease定义为HIV感染者确诊后一个月内CD4<200 cells/μL或确诊艾滋病;Late presentation定义为HIV感染者确诊后一个月内CD4<350 cells/μL或确诊艾滋病。(3)男性AHD或LP的比例高于女性。基于大量研究结果的一致性以及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健性,我们认为应该给予男性更多的关注,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鼓励有高危行为的个体参与咨询检测和治疗。

二、日本HIV/AIDS监测系统与相关监测调查结果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HIV/AIDS监测系统与相关监测调查结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核酸方法建立及应用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1. HIV/HCV/TP流行现状、挑战与应对
    2. 干血/浆斑样本应用于传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第一章 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方法的建立、评价及应用策略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二章 干浆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第三章 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核酸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策略研究
    前言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总结
创新性分析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附录1 已发表文章-综述
附录2 已发表文章-论着
附录3 已发表文章-论着
附录4 已发表文章-SCI

(2)资讯、援助和规则 ——国际因素影响泰国卫生治理的三种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假设
第一章 卫生资讯全球化与泰国卫生治理
    第一节 洛克菲勒基金会与泰国的国际医学教育合作
    第二节 美国疾控中心与泰国卫生部的国际医学研究合作
    第三节 全球性疾病监测平台与泰国的联系
    第四节 区域性疾病监测平台与泰国的联系
    小结
第二章 卫生援助国际化与泰国卫生治理
    第一节 泰国“抗艾”获得的国际卫生援助
    第二节 泰国“抗疟”获得的国际卫生援助
    第三节 泰国“控糖”获得的国际卫生援助
    第四节 泰国“控烟”获得的国际卫生援助
    小结
第三章 卫生规则跨国化与泰国卫生治理
    第一节 世卫组织规定与泰国卫生治理
    第二节 世贸组织与卫生相关的规定与泰国卫生治理
    第三节 东盟卫生文件与泰国卫生治理
    第四节 双边卫生文件与泰国卫生治理
    小结
结论
    一、全文回顾
    二、不足与反思
    三、延伸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3)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引言
技术路线
第一部分 2004~2017年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
    1 研究目的
    2 资料来源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法定传染病流行概况
        4.2 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
        4.3 外籍来华人群和我国人群主要传染病流行特征比较
    5 讨论
第二部分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登革热和疟疾流行特征
    1 研究目的
    2 资料来源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病例定义
        3.2 研究内容
        3.3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传染病种类
        4.2 输入性登革热流行特征
        4.3 输入性疟疾流行特征
        4.4 外籍来华人群输入性疟疾影响因素分析
    5 讨论
第三部分 外籍来华人群卫生服务利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目的
    2 理论框架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3.1 研究内容
        3.2 相关指标及定义
        3.3 变量分组
        3.4 研究方法
    4 结果
        4.1 倾向特征
        4.2 促进资源
        4.3 卫生服务需要
        4.4 卫生服务供给
        4.5 卫生服务利用
        4.6 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5 讨论
        5.1 卫生服务需要普遍
        5.2 卫生服务利用不足
        5.3 健康意识有待提高
        5.4 不同人群患病后卫生服务利用不同
        5.5 对策和建议
全文小结
创新点及局限性
    1 创新点
    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4)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HC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调查问卷
    1.3 实验室检测
    1.4 质量控制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2.3 性病既往感染情况
    2.4 危险行为情况
    2.5 艾滋病防治情况
    2.6 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情况
    2.7 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2.8 梅毒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2.9 HC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3.2 调查对象危险行为情况
    3.3 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3.4 调查对象HIV、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3.5 调查对象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3.6 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综述 国内外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现状及干预措施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五个国家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概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与方法
    1沿线国家
    2病毒性传染病
    3文献来源
    4文献纳入与剔除标准
    5分析方法
    6分析内容
结果
    1确定分析病种
    2文献检索结果
    3 各国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概况分析
        3.1流感
        3.2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3.3蜱传脑炎
        3.4流行性出血热
        3.5中东呼吸综合征
        3.6脊髓灰质炎
        3.7登革热
        3.8手足口病
        3.9麻疹
        3.10狂犬病
        3.11生殖器疱疹
        3.12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3.13乙型病毒性肝炎
讨论

(6)2017全球结核病报告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项目描述
    2.1 项目背景
    2.2 项目要求
    2.3 项目文本特征
第三章 翻译项目过程
    3.1 译前准备
        3.1.1 搜寻平行文本
        3.1.2 制定术语表
    3.2 翻译过程
        3.2.1 翻译计划制定
        3.2.2 翻译工具的选择
    3.3 译后事项
        3.3.1 自我审校
        3.3.2 公司审校
第四章 案例分析
    4.1 医学报告文本的词汇特点
        4.1.1 多专业缩写词
        4.1.2 多专业术语
        4.1.3 多一词多义
    4.2 医学报告文本的句法特点
        4.2.1 多被动句
        4.2.2 多复杂长句
    4.3 医学报告文本的词汇汉译方法
        4.3.1 专业缩写词的汉译方法
        4.3.2 专业术语的汉译方法
        4.3.3 一词多义的汉译方法
    4.4 医学报告文本的句法汉译方法
        4.4.1 被动句的汉译方法
        4.4.2 复杂长句的汉译方法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术语表)
附录二 (原文及译文)
附录三 (平行文本)

(7)基于复杂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的统计方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基于复杂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的统计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下的三来源CMR法
    1.1 抽样调查方法
    1.2 总体基数的估计
    1.3 基数估计量的方差
2.分层随机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的统计方法
    2.1 抽样调查方法
    2.2 基数的估计
    2.3 基数估计量的方差
3.二阶段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的统计方法
    3.1 抽样调查方法
    3.2 基数(二级单位数)的估计
    3.3 基数估计量的方差
4.分层二阶段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的统计方法
    4.1 抽样调查方法
    4.2 基数(二级单位数)的估计
    4.3 基数估计量的方差
5.三阶段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的统计方法
    5.1 抽样调查方法
    5.2 基数(三级单位数)的估计
    5.3 基数估计量的方差
6.分层三阶段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的统计方法
    6.1 抽样调查方法
    6.2 基数(三级单位数)的估计
    6.3 基数估计量的方差 第二部分 基于复杂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的调查估计
1.北京市MSM人群基数二阶段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估计
    1.1 前言
    1.2 调查设计
    1.3 结果
2.广西壮族自治区FSW人群基数分层三阶段抽样下三来源CMR法的调查估计
    2.1 前言
    2.2 调查设计
    2.3 结果 第三部分 基于复杂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调查估计三来源CMR法的信度与效度评价
1.蒙特卡洛模拟简介
2.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效度与信度评价思路
3.复杂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调查估计三来源CMR法的蒙特卡洛模拟
    3.1 二阶段抽样下北京市MSM人群基数调查估计三来源CMR法的蒙特卡洛模拟
    3.2 分层三阶段抽样下广西壮族自治区FSW人群基数调查估计三来源CMR法的蒙特卡洛模拟 讨论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附录
附录1.MSM快速评估调查表
附录2.FSW快速评估调查表
附录3.获取时间段为最近一个月的北京市MSM人群基数调查估计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的SAS程序
附录4.获取时间段为最近半年的北京市MSM人群基数调查估计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的SAS程序
附录5.获取时间段为最近半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FSW人群基数调查估计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的SAS程序 致谢

(8)中国MSM人群艾滋病流行时空特征及感染率推算模型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技术路线 材料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定义
三、统计分析方法
四、HIV感染率影响因素收集方法
五、HIV感染率推算模型的建立 研究结果
第一部分 MSM人群艾滋病流行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艾滋病流行趋势分析
    二、流动MSM人群HIV感染率趋势分析
    三、MSM人群HIV感染率影响因素多水平模型分析
第二部分 MSM人群艾滋病时空分布特征
    一、MSM人群感染HIV病例报告数时空分析
    二、MSM人群HIV感染率空间分析
    三、MSM人群感染HIV病例流动特点分析
第三部分 基于三明治模型的中国MSM人群HIV感染率推算
    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二、估算结果
    三、模型验证 讨论
一、空间分析方法的适用性
二、中国MSM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
三、大城市MSM人群HIV病例聚集原因探讨
四、MSM人群感染HIV病例流动特点
五、HIV感染率推算模型估算结果的探讨 创新性与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空间分析方法在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系统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及传播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全文缩写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技术路线图 第一部分 宜昌市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手足口病个体及群体危险因素研究
第一节 手足口病个体危险因素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手足口病群体危险因素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预测及模拟
第一节 时间序列与神经网络组合模型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马尔科夫模型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传播动力学模型模拟暴发疫情走势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研究结论 创新点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10)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对预后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课题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武汉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及影响因素研究 一
    研究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二部分
    不同定义延误诊断与短期死亡率的关系 一
    研究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第三部分
    以性别为例基于文献对延误诊断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一
    研究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四
    小结 研究结论 创新点和局限性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日本HIV/AIDS监测系统与相关监测调查结果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干血斑联合检测HIV/HCV/TP抗体、核酸方法建立及应用策略研究[D]. 马洁琼.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2]资讯、援助和规则 ——国际因素影响泰国卫生治理的三种途径[D]. 陈礼豪. 暨南大学, 2020(04)
  • [3]外籍来华人群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卫生服务利用研究[D]. 吴玥.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02)
  • [4]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HC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玥.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中国倡导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五个国家病毒性传染病流行概况分析[J]. 牛丹丹,李洁,蒋涛,韩桃利,王英. 病毒学报, 2019(05)
  • [6]2017全球结核病报告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高可欣. 东华大学, 2019(01)
  • [7]基于复杂抽样下艾滋病高危人群基数三来源CMR法调查估计的统计方法及应用[D]. 耿国柱. 苏州大学, 2018(01)
  • [8]中国MSM人群艾滋病流行时空特征及感染率推算模型应用[D]. 秦倩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7(06)
  • [9]手足口病发病趋势预测及传播动力学模拟研究[D]. 刘建华. 华中科技大学, 2017(10)
  • [10]HIV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延误诊断对预后影响的研究[D]. 江洪波. 华中科技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日本HIV/AIDS监测系统及相关监测调查结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